腎綜合征出血熱幻燈課件_第1頁
腎綜合征出血熱幻燈課件_第2頁
腎綜合征出血熱幻燈課件_第3頁
腎綜合征出血熱幻燈課件_第4頁
腎綜合征出血熱幻燈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流行性出血熱epidemic hemorrhagic fever ,EHF重慶醫(y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yī)院感染病科曾維群一、概述 出血熱(又叫病毒性出血熱,Viral Hemorrhagic Fever)是指許多RNA病毒經嚙齒動物或節(jié)肢動物源傳播引起的一組綜合征。已知能引起人類出血熱的病毒至少有18種。此類疾病都具有“3H”癥狀,即hyperpyrexia(發(fā)熱)hemorrhage(出血)和hypotention(低血壓)。 流行性出血熱(epidemic hemorrhagic fever,EHF ): 又稱腎綜合征出血熱(hemorrhagic fever renal syndrome,HFR

2、S),是由漢坦病毒(Hataan virus)引起的一種急性傳染病,屬于病毒性出血熱中有腎損害者,鼠為其主要傳染源,屬于自然疫源性疾?。╪atural focal diseases)。 主要臨床表現(xiàn)(三大主征五期經過)三大主征: 發(fā)熱(fever)、出血 (hemorrhage)和腎損害 (renal damage)五期經過 發(fā)熱期(fever stage)、 低血壓休克期 (hypotension shock stage)、 少尿期(oliguria stage)、 多尿期(polyuria stage)、 恢復期(convalescent stage)二、病原學病原為Hantaan vir

3、us ,屬于布尼亞病毒科(Bunyaviridae)、漢坦病毒屬。(一)病毒的形態(tài)和結構: 為負性單鏈RNA病毒,圓形或卵圓形,直徑大小不一 (二)基因結構及其編碼蛋白質: 基因 RNA分為大、中、?。碙、M、S)三個片段 。 大片段:聚合酶。中片段:膜蛋白,含中和抗原和血凝抗原,前 者誘生保護作用的中和抗體,后體引起 低PH依賴性細胞融全,對病毒進入胞漿 起重要作用。小片段:核衣殼蛋,誘發(fā)宿主產生強的免疫反 應,且其抗體出現(xiàn)早,可用于早期診 斷。(三)病毒分型:Hantaan 病毒血清型 型:漢灘病毒型,黑線姬鼠,亞洲、東歐。臨 床表現(xiàn)多為重型。型: 漢城病毒型 ,全球分布,家鼠及大白 鼠

4、。臨床表現(xiàn)多為輕、中型。型:普馬拉病毒型,歐洲,棕背鼠,輕型。 型:希望山病毒型。 型:辛諾柏病毒型 。(四)抵抗力: 本病毒抵抗力弱,不耐熱,不耐酸,高于37及PH5.0以下易來活,56 30分鐘或100 1分鐘即可滅活,對紫外線及一般消毒劑如乙醚、氯仿、丙酮、碘酒和酒精等均敏感。 三、流行病學(一)傳染源 1、黑線姬鼠(主要傳染源 ) 2、褐家鼠 (主要傳染源 ) 3、大林姬鼠(二)傳播途徑 1、呼吸道傳播 2、消化道傳播 3、接觸傳播 4、垂直傳播 5、蟲媒傳播 (三)流行特征: 地區(qū)性:漢坦病毒屬,亞洲 季節(jié)性:冬春季 周期性:數年一次流行 人群分布:青壯年。 疫區(qū)流行類型:(1)姬鼠

5、型疫區(qū) :由黑線姬鼠及大林姬鼠傳播,主要發(fā)生在農村及林區(qū)。(2)家鼠型疫區(qū):由家鼠傳播,主要發(fā)生在近郊農村及城市。(3)混合型疫區(qū):上述二型同時存在。 (四)易感性: 人群普遍易感。 病后可獲持久免疫力 四、發(fā)病機理及病理(一)發(fā)病機制:復雜,至今尚未完全清楚 。1、病毒直接作用:依據:1)Virus侵入人體發(fā)生viremia及toxemia癥狀;2)不同血清型病毒感染 ,引起輕重不等的病變及臨床癥狀,說明其毒力強弱與病變程度相關;3)在有病變的血管內皮細胞及病變臟器中,可檢出本病毒或病毒抗原,病變部位和程度與病毒抗原分布一致;4)體外細胞培養(yǎng)時發(fā)現(xiàn)本病毒對細胞膜及細胞器均可造成病變。 2、免

6、疫應答(innune response)作用:依據:1)免疫復合物 (immune complex)引 起損害,即型變態(tài)反應; 2)其他免疫反應:IgE升高,嗜堿性粒細 胞及肥大細胞脫顆粒,I型變態(tài)反應 ; 3)II型變態(tài)反應: 血小板減少及腎小管損傷; 4)TCL細胞:細胞免疫反應, 型變態(tài) 反應; 5)細胞因子(cytokine)和介質的作用。IL-1、 TNF- 、 IFN- 、IL-2 等3、發(fā)生shock、hemorrhage及renal damage的機制: 1)shock:Primary shock:血管通透性增加,失血漿性的低血容量性休克; secondary shock與大出

7、血、繼發(fā)感染等有關;2) hemorrhage :由血管壁損傷、血小板減少及功能障礙、肝素類物質增加及DIC所致的凝血機制異常所引起 3) renal damage:腎血供,腎小球,腎小管損傷, 間質水腫出血,腎素 -血管緊張素激活等。 特異性IgE I型 病毒 免疫復合物 III型 沉積腎臟 嗜酸性肥大C脫顆粒 血小板聚積及 激活補體 腎小球微血栓形成組織胺釋放 血管損傷擴張、通透性 出血 DIC 急性腎衰 血漿外滲出 繼發(fā)感染 休 克 血容量不足 HFRS發(fā)病機制與臨床的聯(lián)系 病毒血癥發(fā)熱 小血管病變 內皮細胞腫脹 變性壞死 血漿外滲 組織水腫 血液濃縮病毒直接作用 血容量 出血腎損害休克

8、 低血壓 免疫 作用少尿期多尿期恢復期擴張(充血)通透性脆性炎癥介質細胞因子(二)病理變化基本病理變化: 以小血管(小動脈、小靜脈、毛細血管)水腫、變性和壞死為主。 典型的病理特征: 腎髓質極度充血、出血; 右心房內膜下出血; 腹膜后膠凍樣水腫; 垂體前葉充血、出血、壞死。五、臨床表現(xiàn) CLINICAL FEATURES 潛伏期:4-46天,平均2周三大主征:發(fā)熱、出血、腎損害五期經過:可重疊或越期。 a.發(fā)熱期:起病第1-3天 b.低血壓休克期:4-6天 c.少尿期:5-8天 d.多尿期:9-14天 e.恢復期:(一)發(fā)熱期(即早期表現(xiàn))1、發(fā)熱、中毒癥狀 a.發(fā)熱:急起高熱,短程,熱退病加

9、重 b.三痛:頭痛 腰痛 眼眶痛 c.消化道癥狀:惡心,嘔吐,腹痛,腹瀉 d.神經系統(tǒng)癥狀:較少。煩躁、譫妄等。2、充血、出血、滲出體征:a.三紅:面紅,眼紅,頸胸紅“酒醉貌” b.一腫:球結膜水腫“水泡眼” c.皮膚粘膜出血:腋窩、胸背出血點 “搔抓樣或條痕樣”3.腎損害:早期大量蛋白尿 “發(fā)熱、三痛、三紅、一水腫、腎損害”(二)低血壓休克期失血漿性低血容量性休克 ,即“原發(fā)性休克” 4-6天,發(fā)熱末期或熱退同時出現(xiàn)BP下降. 1、微循環(huán)灌注不足表現(xiàn)(同內科) 2、重者紫紺、DIC、急性腎衰等 3、出血癥狀加重 總體印象是: “熱退病加重”(三)少尿期 少尿:400 ml/d,無尿:7.14

10、mmol/L稱 高分解型腎衰2、酸堿平衡紊亂(酸中毒) 代酸,呼堿,代堿。 呼吸增快或深大呼吸 3、高血容量綜合征、肺水腫(水中毒); 體表靜脈充盈怒張、脈搏洪大、收縮壓增高、脈壓差增大、心音亢進甚至肺水腫4.電解質紊亂; 高鉀、高鎂、高磷血癥 低鈉5.出血加重; 可有內臟出血、腔道大出血(嘔血、咯血、便血、血尿等) 少尿期腎損害及出血癥狀達高峰。是本病最兇險的階段主要表現(xiàn): 三中毒:尿中毒、水中毒、酸中毒 一紊亂:電解質酸堿平衡紊亂 一加重:出血加重(四)多尿期 標志: 1、移行期:尿量400-2000ml/日 2、多尿早期:尿量2000ml/日 3、多尿后期:尿量3000ml/日,逐日增加

11、,一般4000-8000ml/日,少數可達15000ml/ 日以上。 本期水電紊亂達高峰,也易并發(fā)感染,甚至出現(xiàn)第二次休克。(五)恢復期 一般1-3月。標志: 尿量逐漸回復到40OC40OC以上(超高溫)毒血癥輕較重嚴重神經精神抽搐、昏迷、意識障礙血壓正常(12KPa)低血壓過程癥狀(9.5KPa)有休克癥狀頑固性休克24h以上出血皮膚粘膜出血出血現(xiàn)象明顯嚴重,有腔道出血腔道大出血,血小板2萬/mm3尿蛋白+ + +膜狀物+ +膜狀物 臨 床 分 型發(fā)熱三紅酒醉貌,頭眼腰痛像感冒,腋腭鞭擊出血點,惡心嘔吐蛋白尿。六、并發(fā)癥 1、內臟出血:可有嘔血、便血、咯血、血尿、陰道hemorrhage或自

12、發(fā)性腎破裂引起的腹腔及腹膜后hemorrhage。 2、中樞神經系統(tǒng) :高血壓腦病、腦膜炎、腦膜病變等。 3、肺水腫 :1)心衰性水腫:由hypervolemia syndrome或心肌損害引起,主要由于心功能不良及肺泡內大量滲出致。2)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ARDS):呼吸急促、缺氧、紫紺,血氣分析顯示氧分壓及氧飽和度明顯降低,肺泡動脈分壓上升,可因respiratory failure 死亡。 七、實驗室檢查1、血常規(guī):WBC增高,可出現(xiàn)異型淋巴細胞2、尿常規(guī):膜樣物,蛋白(+)(+) 3、血生化、腎功檢查:血尿素及肌酐升高,低鈣、低鈉及低氯,oliguria stage多為高血鉀。 4、病

13、原及免疫學檢查:確診本病。早期病人血、尿沉渣細胞及尿融合細胞中可檢出病毒抗原。IgG 和IgM抗體檢測 IgM 1:20及IgG大于1:40,雙份血清4倍上升. 八、診斷(一)流行病學資料:季節(jié)、接觸史等(二)臨床表現(xiàn): 1.發(fā)熱、充血、出血、外滲體征; 2.典型的三主征:發(fā)熱、出血、腎 臟受損表現(xiàn)。 3.典型的五期經過。(三)實驗室檢查:九、鑒別診斷流感敗血癥鉤體流腦急慢性腎炎中毒性休克綜合征(toxic shock syndrome ,TSS) 十、治療1、治療原則: “三早一就”(早發(fā)現(xiàn)、早休息、早治療、就近治療)2、總結一個口訣: 退熱注意防休克;休克少尿防出血;少尿期間 防“三高(高

14、鉀、高氮質血癥、高血容量)”; 多尿注意補水電;整個病程防感染; “三早一就”莫延遲。 (一)發(fā)熱期治療:本期以防休克為重點1、抗病毒治療:病程天以內,ribavirin 1g/d,3-5d2、改善中毒癥狀:3、減輕外滲:vitC4、預防DIC:適當低佑等5.一般治療(二)低血壓休克期治療:1、補充血容量:“一早二快三適量”,爭取 小時血壓穩(wěn)定2、糾正酸中毒3、血管活性藥物4、強心藥物5、激素(三)少尿期治療 最關鍵時期, 救治重點:防“三高”。 原則:穩(wěn):內環(huán)境 三限:水、鹽、蛋白 一降:降血壓 一維持:水電解及滲透壓平衡 促:利尿 導:導瀉 放:放血(目前已少用) 透:透析(血透、腹透)飲食:高糖、高維生素、低蛋白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