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現代兒童音樂教育ppt課件(PPT 107頁)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bafece134ca71252ceba17611d9cb375/bafece134ca71252ceba17611d9cb3751.gif)
![近現代兒童音樂教育ppt課件(PPT 107頁)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bafece134ca71252ceba17611d9cb375/bafece134ca71252ceba17611d9cb3752.gif)
![近現代兒童音樂教育ppt課件(PPT 107頁)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bafece134ca71252ceba17611d9cb375/bafece134ca71252ceba17611d9cb3753.gif)
![近現代兒童音樂教育ppt課件(PPT 107頁)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bafece134ca71252ceba17611d9cb375/bafece134ca71252ceba17611d9cb3754.gif)
![近現代兒童音樂教育ppt課件(PPT 107頁)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bafece134ca71252ceba17611d9cb375/bafece134ca71252ceba17611d9cb3755.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近現代兒童音樂教育第1頁,共107頁。近現代外國兒童音樂教育第2頁,共107頁。達爾克羅茲音樂教育體系及教法第3頁,共107頁。達爾克羅茲(18651950)瑞士音樂家、教育家。1892年他任日內瓦音樂學院的音樂理論教授,大約在1900年左右他提出了一個新的學說。 “體態(tài)律動學”的教學法。第4頁,共107頁。體態(tài)律動,要求學生把身體作為樂器,把聽到的音樂再現出來。體態(tài)律動不同于舞蹈,它是以身體作為樂器,通過身體動作,體驗音樂節(jié)奏的速度、力度、時值變化,以培養(yǎng)學生利用聽覺獲得輕松、協(xié)調自如得節(jié)奏感為目的。體態(tài)律動的動作一般分為原地動作和空間動作兩類。原地動作包括;拍手、指揮、搖擺、彎腰、說話、歌
2、唱等;空間動作包括;走、跑、爬、蹦、跳、滑等這些動作可以和身體的高、中、低位置結合,也可以用身體的頭、身、臂、手、腳等各個部位,與歌聲的動作、體感、表演等相互配合,以表示不同的節(jié)奏、旋律、和聲、復調、曲式等??傊眢w的各個部分有如樂隊中的各個樂器聲部一般。但必須注意動作的整體性,并要按照預備、起奏、延續(xù)、恢復四個步驟進行練習。第5頁,共107頁。1、達爾克羅茲教學法的基本內容有那些? 與基本音樂課大致相同,只是不以講授為主,而是聽音樂,用動作表現音樂。一開始就強調“音樂是動的藝術”,音樂進行必須反映其斷、連等典型特征,動作應有樂感。如:“走”的練習;一般從教速度開始,讓全班學生按規(guī)定速度走路
3、或搖擺,然后加上喜、怒、悲、懼等感情,速度不能改變。還要探索不同的方向感,如向前、向后、向右等。探索緊張和放松的感覺,想象在水中,泥沙中劃動臂和腳等。探索不同的走路方式,如并跳、跑跳等,啟發(fā)學生想象。 第6頁,共107頁。2、達爾克羅茲教學體系由哪幾部分組成? 達爾克羅茲體系的教學實踐是由體態(tài)律動(合樂動作),視唱練耳和即興音樂活動(即興表演)三部分內容組成。盡管體態(tài)律動由于其獨創(chuàng)性和科學性早以被人們公認為是卓有成效的音樂教育手段,并成為獨立的學習領域。但是,達爾克羅茲本人更愿意把他的音樂課程作為一個整體來看待。他在節(jié)奏運動、視唱練耳與即興一文中指出:“節(jié)奏運動,視唱練耳與即興的音樂活動”。音
4、樂教育中三個重要的分支,認真研究這三者的基本關系是十分重要的。 第7頁,共107頁。3、達爾克羅茲的視唱法內涵是什么? 達爾克羅茲教學法包括一系列的視唱練習,通過練習,訓練耳朵,身體與語言、歌聲結合起來,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表現力。這種視唱法與一般的不同。它先采用一線譜,通過讀,唱音名來認譜。后按等時值讀每個唱名,再練習以不同速度或臨時用教鞭指譜視唱法。視唱最先練習c自然大調音階,用節(jié)奏上的變化使音階成為旋律,并要求上行時唱漸強,下行時唱漸弱。達爾克羅茲教學法的培養(yǎng)方向是多方面的其內涵亦是極其豐富的。它不僅對兒童有極為重要的啟蒙作用,而且可以不受年齡限制,在各種年齡和不同層次水平的學生中都可有效地運
5、用。這種方法蘊藏著無限的潛力,對全面開掘出學生們的音樂才能,促進其各方面的全面發(fā)展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第8頁,共107頁。4、達爾克羅茲的教育思想是什么? 人是通過自身的運動將內心的情緒轉譯為音樂的,人體本身就是樂器。因此,要進行音樂訓練,只訓練耳朵、嗓音、手指等是不夠的,必須練好人的體態(tài),姿勢及各種形體動作。單教兒童用手指彈奏樂器是不夠的,首先必須啟發(fā)他們進入產生樂曲的激情中去,把樂曲的感情化為具體的動作,節(jié)奏和聲音,以達到喚醒天生的本能,培養(yǎng)對人體極為重要的節(jié)奏感,建立身心的和諧,使感情更加細膩敏銳,使兒童更加健康活潑,激發(fā)想象力,促進各方面學習之能力。 第9頁,共107頁。達爾克羅茲教
6、學法的主要特點是什么? (1)立足于聽(音樂),而且是以教師的即興伴奏為主。(2)要求學生把身體各器官作為樂器,把所聽到的音樂再現出來。(3)教學方式主要是游戲,發(fā)現個別學生松懈、渙散時,立即變換,永遠處于新鮮狀態(tài)。(4)教師的音樂造詣,隨時發(fā)現問題,及時誘導等各方面的“即興能力”,直接關系到教學的效果。 (5)學生不論音樂基礎高低,年齡大小,小至三歲兒童,大至音樂學院的學生以及專業(yè)演員,舞蹈家,都適合上這種課。 第10頁,共107頁。范例 1體態(tài)律動體驗速度的變化教學過程:教師以鼓敲擊下列節(jié)奏型,學生同時以踏步來表示節(jié)奏的長短,反復數次。在反復中,學生必須根據教師變化的力度,或變化的速度迅速
7、做出反應動作。例(a)例(b) 第11頁,共107頁。范例 2體態(tài)律動(續(xù))教師以鼓即興擊出第一組節(jié)奏型。當學生以拍手方式模仿拍出第一組節(jié)奏音型,教師同時繼續(xù)擊出第二組節(jié)奏音型,學生接著拍出,如此循環(huán)下去,直到教師停止創(chuàng)作新節(jié)奏。(教師) (學生) (教師) (學生) 第12頁,共107頁。范例 3 即興聲音與動作的探索 教學過程:1、教師在鋼琴上即興彈奏以下音樂,學生想象音樂表現的情境,并以步行動作來表現旋律的節(jié)奏 2. 教師再次彈奏音樂,學生自由作動作。第13頁,共107頁??逻_伊音樂教育體系及教法第14頁,共107頁。佐爾坦柯達依, (18821967)匈牙利著名作曲家、音樂教育家。他十
8、分熱愛匈牙利民間音樂,他曾與著名的音樂家巴托克一起走遍全國,收集整理各地民歌。他認為民間音樂代表著活的藝術,最適合作兒童的音樂教材,并主張兒童應該先學習本國、本民族的音樂,然后再學習外國音樂。1923年后,他開始潛心研究學校的音樂教育。他在廣泛深入地采集,研究了真正的匈牙利民族的基礎上,運用民族調式,五聲音階編寫了大量的聲樂教材,并創(chuàng)作了許多體裁的音樂作品。其中,讀譜及符號標志教學法一書,薈萃了柯達伊教學法的全部精華。 第15頁,共107頁。1、柯達伊教學法的工具是什么? (1)首調唱名法。這是柯達伊教學法的基本手段之一。優(yōu)點是旋律性強、相對音高易唱準、即興伴奏便利、移調方便,且易于記憶和表現
9、。 (2)節(jié)奏時值字節(jié)讀法。在教節(jié)奏時,柯達伊選擇了一個以法國視唱練耳體系中相似的音節(jié)系統(tǒng),既把四分音符讀做“ta”(嗒),八分音符讀做“ti”(梯)。 第16頁,共107頁。 音樂教育家柯達伊認為:“音樂教育首先要通過音樂與身體結合的節(jié)奏運動喚起人們的音樂本能,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感受力和敏捷的反映能力。”這一理論說明音樂具有動態(tài)的特征,應加強音樂運動與身體運動之間的聯系。通過學生的行、走、跑、跳、拍手、點頭等動作來感知和掌握音樂的節(jié)奏。第17頁,共107頁。 人體的時值在教樂理知識二分、四分音符時值時,一般教學只講“二分音符唱二拍,四分音符唱一拍。 蹲 走 跑第18頁,共107頁。(3)音樂速記
10、法。這種方法在記譜時,只需寫出唱名的第一個字母,do可寫成“d”,re可以寫成“r”。高音在字母右上角加一撇,低音在字母右下角加一撇。 (4)手勢唱名。運用手勢在視唱中加強了音程感,在空間把所唱音的高低關系具體地表現出來,對音程進行傾向起提示作用。 第19頁,共107頁。 柯爾文手勢是匈牙利著名作曲家、民族音樂家、音樂教育家佐爾丹-柯達伊(Zoltan Kodaly,1882-1967年)創(chuàng)造的一組用于表示不同唱名的手勢,將這些手勢運用于音樂教學,可借助視覺形象有效地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音高概念。doremifasollasi柯爾文手勢七個小兄弟Do-Re-Mi乃喲乃我是小音樂家音樂是好朋友Do
11、-Re-Mi哪種樂器在唱歌認識 do mi sol歌表演:乃喲乃音樂游戲認識豎笛吹奏練習教學建議作品介紹相關資源音樂常識綜合測評第20頁,共107頁。2、以唱歌為基礎,推崇合唱教學的目的是什么? 柯達伊認為,聲樂教育是普及音樂教育的最好和最簡便易行的方式。他說:“有什么東西比合唱隊更能表明社會的團結嗎?許多人聯合起來做一個人單獨所不能做的事;在這方面,每個人的工作都同樣重要,一個人的錯誤就能毀掉一切”。實踐證明,通過多聲部的合唱訓練,不僅能夠使學生們體驗到和聲的豐富色彩與平衡的聲部配合,同時,還能培養(yǎng)學生的集體主義精神和互相協(xié)作,配合的能力以及集體榮譽感。因此,在匈牙利普通學校中合唱課是必修課
12、。此外還專門設有170多所合唱學校。 第21頁,共107頁。3、柯達伊為什么重視兒童的早期音樂教育?根據“兒童自然發(fā)展法則”組織教材??逻_伊主張兒童從幼兒時代起就培養(yǎng)對音樂的愛好和了解,他還主張“胎教”,認為母親接受音樂教育的情況對孩子有極為重要的影響。他說:“如果有問孩子的音樂教育應該從什么時候開始,我就回答,人出生前九個月?!笨逻_伊認為;音樂教學的教材和進修順序應根據兒童的自然發(fā)展規(guī)律來安排,使之符合兒童的身心發(fā)展特點。第22頁,共107頁。奧爾夫音樂教育體系及教法第23頁,共107頁。德國當代著名作曲家、音樂戲劇家、音樂教育家。奧爾夫,1961年前一直是慕尼黑高等音樂學院作曲系的教授和主
13、任,1961年開始任薩爾茨堡莫扎特學院奧爾夫研究室主任。著有歌劇卡爾米拿.布拉拿、月亮、聰明的女人等。他的學校音樂教材正被譯成了二十多種文字,為許多國家所廣泛使用。第24頁,共107頁。奧爾夫學校音樂教材第25頁,共107頁。奧爾夫的音樂教育思想是在怎樣的歷史條件下形成的? 奧爾夫的音樂教育思想產生于20世紀20年代,20世紀初,在歐洲興起了一種“回歸自然”的運動。青年們手拿吉它,赤著雙足,唱著民歌,跳著一種赤足“表現舞”。這種歌與舞的新風格,新的結合,給了奧爾夫很大的啟示。他贊賞歐洲古典音樂,但他認為已發(fā)展到登峰造極的地步。音樂的進一步發(fā)展必須另辟蹊徑。1924年奧爾夫與友人軍特合辦了一所軍
14、特體操音樂舞蹈學校使音樂與舞蹈融為一體,探求音樂與動作的結合以進行綜合的教育研究。他們所編的基本教程,成為后來奧爾夫音樂學校的先導。 第26頁,共107頁。1嗓音造型2動作造型3聲音造型奧爾夫音樂 的教 課學 程法 內 容 嗓音造型 指歌唱活動和節(jié)奏朗誦活動。 節(jié)奏字詞朗誦節(jié)奏基石 節(jié)奏短句朗誦 成語、格言、諺語、歇后語 節(jié)奏長句朗誦 兒歌、童謠、謎語聲音造型 指樂器演奏活動。 (樂器包括奧爾夫樂器及其它樂器)動作造型 指律動、舞蹈、戲劇表演、指揮和聲勢活動。聲勢:用最簡單的身體動作跺腳、拍腿、拍手和捻指的聲音進行節(jié)奏組合的活動。第27頁,共107頁。第28頁,共107頁。集體教學:集體教學反
15、映在給兒童創(chuàng)設一個自由、寬松、便于交流和共享的音樂學習環(huán)境,兒童以小組活動的形式參與到音樂進行的過程中。綜合教學:綜合教學體現在教學活動以歌、樂、舞三位一體,創(chuàng)作、表演和欣賞三位一體的綜合形式,培養(yǎng)兒童感受和表達音樂的能力。奧爾夫音樂 的教 教學 學法 組 織 形 式第29頁,共107頁。引導創(chuàng)作法探索模仿即興創(chuàng)造“讓孩子自己去尋找,自己去創(chuàng)造音樂”奧爾夫音樂教 的學 教法 學 方 法 第30頁,共107頁?!拔业囊魳方逃臀易髌芬粯邮菫榱苏f明一種理念,因此走向世界的不應該是我的教材,而應該是一種理念”第31頁,共107頁。鈴木音樂教育體系及教法 第32頁,共107頁。1、鈴木鎮(zhèn)一鈴木鎮(zhèn)一是日
16、本才能教育研究會會長,國際才能教育研究會會長,日本著名小提琴演奏家、教育家。 鈴木鎮(zhèn)一(1899)生于日本名古屋市。父親鈴木政吉,是樂器制作家,曾創(chuàng)辦當時世界最大的小提琴廠。鈴木鎮(zhèn)一17歲開始學習小提琴,1920年留學德國,在柏林從師于德國著名小提琴演奏家卡爾.克靈勒。八年后回國任帝國音樂學校講師,校長等職務。1946年通過教幼兒演奏小提琴開始開展其“才能教育”。50年代取得顯著成績,60年代中期日本接受才能教育的兒童超過20萬人。其后鈴木教學法在世界風行,如今已有2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采用鈴木教學法。 第33頁,共107頁。2、鈴木教學法的指導思想是怎樣的? (1)從“人”和“人類之愛”出發(fā),以
17、小提琴教學為工具,通過才能教育,使每個孩子在高尚的心靈和完美的品格方面達到最優(yōu)秀的程度。(2)“才能不是天生就有的。任何孩子都可以培養(yǎng)成為有高度才能的人”。(鈴木語)(3)才能的形成,要依靠正確的教學方法。這就是人類幼兒教育最優(yōu)秀的成果祖國語言教育的方法。 第34頁,共107頁。3、鈴木教學法是怎樣產生的? 鈴木早年留學德國期間學習德語感到困難,由此受到深刻的啟發(fā)。用他自己的話說;我當時在德國學德語感到比學琴還困難,可是我發(fā)現在我周圍許多很小的兒童卻一點不感到困難。研究他們之所以能夠如此迅速學會說話的原因后來便成了我生活中的主要課題。后來鈴木先生便潛心研究他的這個發(fā)現。 第35頁,共107頁。
18、4、鈴木教學法所產生的影響是怎樣的? 鈴木改變了傳統(tǒng)的教育方式,通過家長的配合和充滿了音樂氣氛的家庭環(huán)境,很快就培養(yǎng)出一批小提琴手。幼兒早期音樂能力開發(fā)的研究取得很大的進展。鈴木發(fā)展了一套由淺入深的、系統(tǒng)的、別具一格的教學方法,創(chuàng)造了自己的理論,并創(chuàng)立了才能教育研究會。 幼兒的智力究竟可以開發(fā)到何種程度?幼兒潛在能力有多少?鈴木通過才能教育的實踐,向人們證明人的才能不是天生的,而是通過后天的學習造就的,每個幼兒都具有無比的潛在能力,只要教育方式正確,任何兒童都可以培養(yǎng)成為一個優(yōu)秀的人才。采用鈴木教學法作為入門教育的幼童們,后來都一個個地立足于世界小提琴之林。 第36頁,共107頁。5、才能教育
19、的目的是什么? 才能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刻苦地培養(yǎng)一些少數天才,而是透過方法與手段,把每一個孩子都提升到擁有一顆高貴的心靈與完美的人格到優(yōu)秀的程度。鈴木強調自己的教學法最主要的目的不是培養(yǎng)音樂家,而是為了使孩子們成為心靈美的人。 他在我的夢中說:“我對所有的人都抱著友情和尊敬。對年幼的孩子們更是如此。祈求在這世界上出生的孩子都能成為很好的人、幸福的人、有出色能力的人。我今天是抱著這樣的心愿在生活。因為我知道,所有的孩子們生下來得時候,都是帶著這種可能性的?!?第37頁,共107頁。6、什么是才能教育的五大原則? (1)盡量早的時期,一定要在最早的時候開始孩子的音樂教育,最好就從出生的那一天起讓他
20、多聽優(yōu)美的音樂.兩歲半開始音樂訓練,應該是很平常的事。(2)盡量好的環(huán)境,幼兒的心靈是純潔的,環(huán)境對于他的成長發(fā)展,有著絕對重要作用。在嘈雜音響環(huán)境中長大的孩子,勢必粗野;在巴赫音樂聲中長大的孩子,會自然滋長巴赫那樣高貴的靈魂和偉大的人格,在莫扎特音樂作品熏陶下的孩子,會不知不覺地形成莫扎特那樣溫和、優(yōu)美、充滿愛心的靈魂和人格所以,父母要盡量給孩子提供一個最美好的聽覺,視覺和觸覺的生活環(huán)境。 (3)盡量多的反復,象幼兒學說話一樣,每天反復不斷地學習,一遍又一遍,反復再反復。當然,方式不要一成不變,要力求變化多端,使學習如同游戲,在輕松快樂中進行。 第38頁,共107頁。(4)盡量優(yōu)秀的教師,教
21、師首先必須具有對孩子極大的愛心,并有高度的耐心,要能從童心去引導孩子的學習,當然,也必須具備十分豐富的知識,要不斷地充實,提高自己。母親應該能成為孩子最好的家庭教師,她天然具有愛子之心,同時必須自己先練琴,給孩子創(chuàng)造一個學琴的環(huán)境,并參與孩子的學習,給予指導。母親在孩子學琴過程中的地位比教師更重要。 (5)正確的指導方法,要掌握適當的時機,自然地引導孩子去學習,使孩子在學習中保持快樂的心情,在“喜歡”和“會做”的前提下培養(yǎng)孩子的才能。要建立在緩慢的和非常關心,非常耐心的教學基礎上,不要急于求成,要不斷反復,持之以衡,這樣才會學得很容易,以后得進步就會很快。第39頁,共107頁。第二節(jié)近現代我國
22、兒童音樂教育第40頁,共107頁。一、20世紀初到40年代末的兒童音樂教育第41頁,共107頁。20世紀初期到40年代末這一時期是我國近現代兒童音樂教育從萌芽進入初步發(fā)展的時期,在音樂史上被稱做“學堂樂歌時期”。在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影響下,當時的學校音樂教育特別強調思想道德教育功能。這一點,可從當時著名教育家們的論著中得到證明。第42頁,共107頁。新文化運動的產物學堂樂歌學堂樂歌的萌生與興起 學堂樂歌活動萌發(fā)于1898年維新變法運動。中國在1895年中日甲午戰(zhàn)爭中的失敗,宣告了洋務運動的破產。以康有為、梁啟超為首的資產階級改良派,鼓吹維新變法,主張效法日本,輸入西方資本主義的社會科學和文化藝
23、術。提出“清廢八股”、“令鄉(xiāng)皆立小學”,康有為還介紹了德國“舉國之民,七歲以上必入(學校)之,教以文史、算數、輿地、物理、歌樂,八年而卒業(yè)”,倡以“遠法德國,近采日本,以定學制”。由于維新變法不久就失敗,這種主張未能全面實現。但在當時先后開設的南洋公學、西江師范、中西女塾等新式學堂中,已延請日本教習,在圖畫工藝課或體操課中附設了音樂唱歌,被稱之為“樂歌”,學堂樂歌由此萌生,而“樂歌”也在此后成為對新歌曲的統(tǒng)稱。 第43頁,共107頁。學堂樂歌的內容與意義 這一時期的學堂樂歌,在內容上主要是反映當時中國的資產階級和新知識分子要求學習西方科學文明、改良國家、實現民主共和的主張,以及富國強兵、抵御外
24、侮的愛國主義思想。學堂樂歌的曲調,大都采用當時日本歌曲曲調、或當時流行于日本的外國民歌及名作中的曲調進行填詞的方法,也有用中國傳統(tǒng)曲調填詞的,這種用現成曲調填上新詞的形式在當時稱為“作歌”。為數極少的樂歌自創(chuàng)曲調,雖還在摹仿日本和歐美歌曲的初級階段,但作為我國最早的新歌曲創(chuàng)作,具有開創(chuàng)性的意義。第44頁,共107頁。教育家論兒童音樂教育1、康有為(資產階級改良派領袖)主張:要讓孕婦經常聽到音樂,自由地演唱或演奏音樂;在育嬰院及慈幼院中,要讓嬰、幼兒學唱充滿仁愛之心的歌曲??梢姡鳛槲覈鴺方痰闹匾獋鹘y(tǒng)在胎教和幼教中強調音樂之德育功能的思想,在當時得到了繼承和發(fā)揚。第45頁,共107頁。2、蔡元培
25、作為中華民國第一任教育總長的蔡元培,不僅提出了軍國民主義教育、實利主義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觀教育和美育“五育并舉”的教育方針,大力提倡美感教育,宣傳學校、家庭和社會的審美教育應相互結合發(fā)揮“情感陶冶”作用,還具體提出:刺激性太強的、萎靡不振的、太復雜吵鬧的都不宜選作學前音樂教材之用。第46頁,共107頁。3、陶行知在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倡導的“生活教育理論”中,健康生活、勞動生活、科學生活、藝術生活、改造社會生活等五大生活領域共同構成了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鋤頭舞歌等由陶先生親自撰寫的兒童樂歌對學前兒童的教育影響甚至一直延續(xù)到了今天。第47頁,共107頁。4、張雪門(現代幼兒教育專家)音樂教材要
26、與兒童的生活有關,要有民族性,要簡單而完美,適合兒童的需要與能力,容易引發(fā)兒童的情感共鳴。他還特別強調:要給兒童更多的自己體驗、自由發(fā)表和自由創(chuàng)作的機會;不應該為了追求形式上的成績而勉強兒童單純地機械模仿教師的范例。 第48頁,共107頁。5、陳鶴琴(現代教育家、兒童心理學家、幼兒教育專家) 也認為:音樂的真正價值,在于我們和音樂接觸,可由節(jié)奏的美,使肉體和精神起共鳴共感,而表現節(jié)度的行動;由和聲的美,使人感到調和統(tǒng)一,而養(yǎng)成調和性;再由旋律的美,使人感到永久的統(tǒng)一,而養(yǎng)成統(tǒng)一性。我們要憑著音樂的生氣和興味,滲透到兒童的生活里面去,使兒童無論在生活、工作、學習或勞動的時候,都能有意志統(tǒng)一、行動
27、合拍、精神愉快的表現。他還曾明確地強調指出:由內心而歌的精神活動是第一重要的意義,突出技術的重要性,強迫兒童學習特殊的音樂技術是很不合理的。第49頁,共107頁。二、20世紀50年代到60年代中期第50頁,共107頁。20世紀50年代到60年代中期這一時期,學校音樂教育一方面繼承了思想道德教育的傳統(tǒng),另一方面日益增強了對音樂知識技能的重視程度。第51頁,共107頁。 50年代初期,在全面學習蘇聯經驗的大背景下,我國學前教育工作者也開始努力吸收當時蘇聯的各種學前兒童教育教學的理論。但審美教育和道德教育并重的傳統(tǒng)思路還繼續(xù)被繼承下來。 50年代中期,在蘇聯專家的指導下,教育部組織編寫了幼兒園教育工
28、作指南。指南特別強調了要全面、系統(tǒng)規(guī)范地進行各類作業(yè),其中當然也包括音樂作業(yè);強調了要進行必要的技能技巧訓練;強調了要確保每一個兒童都能掌握所學的歌曲和舞蹈。這個指南雖未能正式頒發(fā),但由于它是當時我國整個教育觀念發(fā)展主流趨向的產物。第52頁,共107頁。三、20世紀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末期的學前音樂教育第53頁,共107頁。20世紀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末期的學前音樂教育 這一時期,由于受“文化革命”的影響,音樂的政治教育功能被推舉到了最為突出的位置上。學前兒童主要是通過參與社會政治活動中的音樂表演實踐來接受音樂教育的。第54頁,共107頁。 這一時期,由于受“文化革命”的影響,音樂的政治教
29、育功能被推舉到了最為突出的位置上。學前兒童主要是通過參與社會政治活動中的音樂表演實踐來接受音樂教育的。教育的特點:其一是“能者為師”的實踐方式,改變了教師學生單向信息流通的訓導方式,形成了教師學生,學生學生,學生教師多向信息交換的學習方式; 第55頁,共107頁。其二是“真實排練演出”的實踐方式,改變了以知識和技能為核心的教學內容組織方式,不再把練聲曲、練習曲和基本動作訓練組合作為學習內容,形成了以藝術作品為直接學習對象的方式。當然,極端化的政治宣傳內容是幼小兒童所難以理解和接受的,像成人專業(yè)團體一樣專門從事排練演出,對幼兒身心健康發(fā)展也不利。第56頁,共107頁。四、20世紀70年代末期到8
30、0年代末期第57頁,共107頁。 70年代末,受“改革開放”的影響,智力教育、創(chuàng)造教育第一次被明確提出,并逐漸成為我國國民音樂教育的首要目標。這時,學校音樂教育的研究越來越熱衷于探討如何通過音樂知識、音樂概念和樂譜讀寫等教學來開發(fā)智力;社會音樂教育則越來越相信通過樂器學習可以促進智力開發(fā)。同時,創(chuàng)新教育也日益成為這一時期音樂教育研究和實踐的熱點。第58頁,共107頁。 8O年代末以來,社會對教育發(fā)展的新需求引發(fā)人們重新認識音樂教育的功能。尤其是隨著對外文化交流的日益擴展和深入,國外,特別是發(fā)達國家和地區(qū)的音樂教育理論及實踐體系不斷地被介紹到國內來,進一步激發(fā)了有關人士變革我國普通音樂教育現狀的
31、熱情。 第59頁,共107頁。五、20世紀90年代以來第60頁,共107頁。20世紀90年代以來 在開始對國民教育價值取向進行全面反思的基礎上,素質教育成為90年代教育的新視點。在這個背景下,我國學前音樂教育的發(fā)展返回到了追求全面和諧發(fā)展的軌道。第61頁,共107頁。 如果說“文革”后20年學前音樂教育研究的重點經歷了三個重要轉折的話,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的焦點主要是兒童的音樂概念發(fā)展;80年代初至80年代末的焦點主要是一般思維力和創(chuàng)造力發(fā)展;80年代末以來開始了向全面發(fā)展道路的回歸。當然,這一回歸絕不是簡單的重復,而是在努力研究相關歷史遺產和近現代相關科學最新研究成果基礎上的回歸。自此,更
32、加有效地促進學前兒童的全面和諧發(fā)展,已成為學前兒童音樂教育研究的新焦點。第62頁,共107頁。音樂教學方式的多樣化第63頁,共107頁。 以上方法節(jié)奏訓練,能使學生得到感性認識,從而完成由節(jié)奏感知到動作感知的過渡。 在音樂教學中,我還經常采用非音樂的教學方法,把音樂與舞蹈、音樂與戲劇、音樂與文學、音樂與身體運動等很好地結合起來,把這些多樣的方法統(tǒng)一于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和提高。如我在教完兩只小鳥鵝等歌曲時,我放手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各組展開討論,根據歌曲的主題、內容、情感特色來編排舞蹈動作、設計人物造型等。在各組的“匯報演出”中,每位學生盡管在其中擔任了不同的角色,獲得了不同經驗,但都能自己去感
33、受、去理解、去想象,最大程度地接受藝術的熏陶。學生在這種自編、自導、自演的實踐活動中,既激發(fā)了對音樂的濃厚興趣、樹立了自信心,又發(fā)展了創(chuàng)造性思維。雖然學生們的“作品”質量高低參差不齊,重要的是學生已能在課堂中自主地獲取知識,真正成了學習的主人。 教師這時則變成了整個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和服務者(伴奏、音樂、組織評比等)。長期進行這樣的引導和鼓勵,我相信在學生心中播下的音樂的種子總有一天會生根、發(fā)芽、開花。第64頁,共107頁。二、讓學生在音樂課堂中營造空間 音樂是時間的、表現的藝術,在眾多藝術門類中,它的創(chuàng)作自由度是最高的。這就決定了音樂教學過程并不是封閉的、孤立的。它應是學生對音樂的認識與對
34、音樂的實踐辯正統(tǒng)一,是教師主帶作用的發(fā)揮、學生主體能力的生成和發(fā)展,是動態(tài)、變化、發(fā)展的過程,應為學生拓展音樂學習空間,創(chuàng)設廣闊的自主創(chuàng)新的音樂學習環(huán)境。為此,我在教學實踐中進行了積極、大膽的探索。 1、讓音樂與生活溝通起來,營造廣闊的音樂教學空間。音樂本來就是從生活中創(chuàng)造出來的。我們在音樂教學過程中根據教學需要,實現教師、生、教材、教具、教學環(huán)境與生活的多方面橫向聯系,及他們之間的相互作用和影響。讓音樂回歸生活、回歸自然。如洗手絹一課,我抓住小朋友很想做爸爸媽媽的特點,準備了道具,讓學生親身體驗做一天爸爸媽媽是多么辛苦,從而進行愛父母、尊敬長輩的教育,在活動中巧妙地將歌曲教學、創(chuàng)編表演有機地
35、結合在一起,讓學生親身體驗、主動參與,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第65頁,共107頁。2、讓音樂與活動溝通起來,給予自由的音樂想象空間。 音樂最具不確定性,解釋的自由度是最大的。所以,音樂可以讓每一位學生用自己獨特的方式想象、解釋,來宣泄自己的情感,它最能體現人的個性。而主題活動恰恰就能提供這樣的自由。如:在欣賞樂曲中,我常讓學生用不同的形式進行感受,圖譜、游戲、表演等是小學生最喜歡的活動方式,特別是圖譜,能讓學生形象的理解音樂進行創(chuàng)編。(舉例:獅王進行曲)我們在音樂教學過程中還十分注重通過音樂活動過程的展開,來激發(fā)學生創(chuàng)新的潛能,給他們探詢知識的空間,讓他們大膽想象,自由創(chuàng)造和表現。 3、讓音樂成
36、為師生溝通的情感橋梁。在開放的音樂教學中,教師應營造一種民主、自由、輕松、愉快的氛圍,創(chuàng)設良好的師生關系。老師大多數時間可以走到與孩子們一起學習中間,縮短和學生的距離。教師是導演,有序地領著孩子走進音樂的殿堂,不斷給孩子新的內容,讓他們有新的發(fā)展。教師又是一名演員歡歌跳躍。第66頁,共107頁。教育心理學認為,如果教師與學生之間能形成友好信賴的關系,那學生就可能更愿意和教師相處,接受老師的教誨。同時在這種平等、和諧、熱烈的氛中,就能更好地激發(fā)學生學習的主體和創(chuàng)造的積極性。我在課堂上經常鼓勵那些比較內向的同學大膽說、大膽想、大膽唱、大膽演。這種鼓勵支持的態(tài)度、期望性、肯定性的語言,能樹立學生進步
37、的信心,讓學生在寬松友好的學習氛圍里感受美、體驗美。 4、讓音樂走出狹小的課堂。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科學日新月異地發(fā)展,音樂課再也不能是一架鋼琴,一臺錄音機就能對付得了的,在教學過程中,采用現代化的教育技術成了課堂讓音樂走出狹小的課堂。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科學日新月異中必要的手段,它信息量大,交互性強,快捷簡便,直觀形象。電視、廣播、Internet各種媒體,開闊了學生的視野,拓展了音樂文化范疇,可以讓學生獲得古今中外各種音樂信息,也可以開展綜合實踐活動,把課堂延伸到更為廣闊的創(chuàng)新空間。 第67頁,共107頁。三、讓學生感受體態(tài)律動中的舞蹈 舞蹈是一門綜合性強的藝術。它的起源比其他藝術門類都早
38、。舞蹈從其本質上說是人體動作的藝術。從體態(tài)律動的內容與舞蹈的關系上看,體態(tài)律動的節(jié)奏、時間因素,可以在舞蹈的動作中體現;體態(tài)律動中的動作、空間因素也自然地可以在舞蹈的動作、造型中體現。體態(tài)律動中的力度、速度、幅度都可以在舞蹈動作中找到相應的聯系。而舞蹈結合著音樂、更給體態(tài)律動帶來韻律感、美感。如:多聲部輪唱采用體態(tài)律動的效果是怎樣呢?(舉例) 我們來唱歌 第68頁,共107頁。 在當代,特別是在普通學校音樂教育中更大量地使用不同國家、不同民族的民間舞蹈,是達爾克羅茲體系的重要發(fā)展,也體現惡劣教學內容上的多元文化的要求。 民間舞蹈是一個國家、民族文化的組成部分。在音樂教學中,我們把民族舞蹈引入課
39、堂,讓學生感受民族的風土民晴及民族藝術風格、開闊視野。因為,民間舞蹈的動作步法比較單純、精煉,易于掌握。它具有即興性的特點,可變性強,在大體的步伐、動作、節(jié)奏下舞蹈者可以做各種即興性的發(fā)揮;表演實行自由,可以載歌載舞,形象生動鮮明,這些特點都和體態(tài)律動的形式是一致的。所以,非常適合在音樂課中展示,學生特別喜歡。 以上舞蹈活動不但可以使學生體驗、學習音樂的律動、節(jié)奏、節(jié)拍、速度、結構、情緒等內容,而且舞蹈伴隨著音樂還可以使兒童獲得預約感和審美體驗。由于從鮮明的節(jié)奏中獲得的美感、精神滿足、在與同伴的交流中情緒的互相影響,都使學生感到身心愉快,獲得審美感受,會促使他們更加熱愛音樂藝術。第69頁,共1
40、07頁。 總之,要上好一節(jié)音樂課,只運用幾種教學方法是遠遠不夠的,還需在整個教學手段上、在教學環(huán)節(jié)的設計和課堂布局上進行精雕細刻。只要教師在教學實踐中多動腦筋想辦法,采取多種多樣生動、通俗的方法進行教學,一定能使學生順利而準確地掌握教材中所規(guī)定的技能。我們教師要在每個短短的四十分鐘里起主導作用,就必須創(chuàng)造積極的教學狀態(tài),發(fā)揮自身素質特長,努力做到“啟發(fā)有方、誘導得法”。讓我們銘記柯達伊的告戒:“好的音樂教師,要比歌劇院的指揮重要得多。一個蹩腳的指揮,不過是失敗一次,而一個蹩腳的教師連續(xù)失敗三十年,則要扼殺三十批兒童的音樂天才?!蔽覀兗缟系膿邮浅林氐摹⑸袷サ?,愿同行們共勉。第70頁,共107頁
41、。第六節(jié)音樂教育與幼兒園課程第71頁,共107頁。一、兒童音樂和音樂教育的有關理論 各種與兒童音樂和音樂教育有關的理論和思想從不同的角度解釋兒童音樂的性質,強調兒童音樂教育和教學對于兒童發(fā)展和實現教育價值的不同方面,從而影響著幼兒園課程中的音樂教育。第72頁,共107頁。(一)奧爾夫的音樂教育思想和實踐(二)柯達伊音樂教育思想和實踐(三)達爾克洛茲的音樂教育思想和實踐(四)綜合音樂感教育實踐(五)對幼兒園音樂教育的理性思考 第73頁,共107頁。二、幼兒園課程中的音樂教育(一)幼兒園音樂教育的目標 幼兒園音樂教育旨在通過為兒童提供有目的、有計劃的音樂學習活動,滿足幼兒表現、表達和創(chuàng)造美的需要,
42、陶冶幼兒審美的情趣,培育幼兒表現美和欣賞美的能力。 第74頁,共107頁。(二)幼兒園音樂教育的內容 幼兒園課程中,幼兒音樂教育的內容主要有: 1、唱歌 2、韻律活動 3、打擊樂演奏 4、音樂欣賞 第75頁,共107頁。(三)幼兒園音樂教育的方法 在幼兒園音樂教育中,各種課程常采用不同的方法,或側重運用某些方法。幼兒園音樂教育中常用的方法有示范、模仿、講解、練習、表演、啟發(fā)、誘導,等等。第76頁,共107頁。 3、幼兒園音樂教育的基本含義是: (1)幼兒園音樂教育首先應該是一種以音樂為手段來進行的人的基本素質教育 (2)幼兒園音樂教育主要是通過音樂實踐活動中的審美感染過程來對幼兒實施教育影響的
43、基本素質教育 (3)學習一定的音樂知識技能,是使幼兒能夠更好的參與音樂實踐、享受音樂實踐、并同時在音樂實踐過程中獲得發(fā)展的基本保證第77頁,共107頁。學前兒童音樂教育的幾個基本問題 總之,在幼兒園音樂教育中音樂作品是教育的媒介;審美感動是教育的手段;幼兒基本素質的全面、和諧發(fā)展是幼兒音樂教育的終級目標。第78頁,共107頁。二、幼兒園音樂教育的目標 (一)幾個基本文件 (二)制定幼兒園音樂教育目標的依據 1、從幼兒的角度 2、從音樂的角度 3、從教育的角度 音樂課程目標確定的指導思想從片面強調“通過教育學習音樂”轉變?yōu)椤巴ㄟ^音樂進行教育”。學前兒童音樂教育的幾個基本問題第79頁,共107頁。
44、二、幼兒園音樂教育的目標 (一)幾個基本文件 (二)制定幼兒音樂教育目標的依據 (三)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的基本理念 1、終身教育的理念 2、“以人為本”的幼兒教育 3、面向世界的科學的幼兒教育學前兒童音樂教育的幾個基本問題第80頁,共107頁。學前兒童音樂教育的幾個基本問題(三)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的基本理念 1、終身教育的理念 教育必須關注幼兒在學習過程中,他們是因此而變得越來越熱愛學習還是越來越厭倦學習?是越來越提高自我學習能力,還是越來越依賴教師、懶于思索?是在獲得知識的同時體驗到自尊自信、相互尊重,還是變得自卑、消極、自我中心?是變得越來越熱愛生活,不斷增長對社會的愛心和責任,還是變得越
45、來越悲觀、畏縮、感情冷漠?第81頁,共107頁。學前兒童音樂教育的幾個基本問題(三)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的基本理念 2、“以人為本”的幼兒教育 (1)綱要總則的五條中除第一條外,其他四條都分別從不同的角度,圍繞“以幼兒發(fā)展為本”,明確指出要“為幼兒一生的發(fā)展打好基礎”,“共同為幼兒的發(fā)展創(chuàng)造良好的條件”,“滿足他們多方面發(fā)展的需要,使他們在快樂的童年生活中獲得有益于身心發(fā)展的經驗”,“尊重幼兒的權利和人格,尊重幼兒身心發(fā)展的規(guī)律和學習特點,促進每個幼兒富有個性的發(fā)展”等。第82頁,共107頁。學前兒童音樂教育的幾個基本問題(三)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的基本理念 2、“以人為本”的幼兒教育 (2)綱要
46、重視以游戲為幼兒的基本活動,重視幼兒的興趣、需求; 保證幼兒每天有適當的自主選擇和自由活動時間;讓幼兒擁有現實的快樂生活等。 (3)在關注幼兒的同時,綱要也表現出對教師、對家長、對教育中所有人的因素的尊重和關注。綱要指出,“教育活動的組織和實施過程是教師創(chuàng)造性地開展工作的過程”,“幼兒同伴群體和幼兒園教師集體是寶貴的教育資源”。 第83頁,共107頁。學前兒童音樂教育的幾個基本問題(三)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的基本理念 3、面向世界的科學的幼兒教育 綱要的全部內容反映了教育科學研究的諸多成果,體現著世界教育共同的發(fā)展趨勢。 (1)在教育目標方面,綱要重視幼兒的興趣、情感、態(tài)度,并在實施中重視幼兒為
47、主體的探索性學習。 (2)在內容方面,綱要吸收了建構主義和現代認知心理學的成果,強調作為教育內容的知識的建構性和過程性。 (3)在實施原則方面,綱要根據現代學習心理學的研究,從廣義的學習觀出發(fā),要求保證幼兒的游戲、自由和自發(fā)的活動時間。第84頁,共107頁。學前兒童音樂教育的幾個基本問題(四)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藝術領域目標的描述 (1)能初步感受并喜愛環(huán)境、生活和藝術中的美; (2)喜歡參加藝術活動,并能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情感和體驗; (3)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藝術表現活動。第85頁,共107頁。學前兒童音樂教育的幾個基本問題三、國外幾種主要學前兒童音樂教育理論與方法 (一)達爾克羅茲體態(tài)律
48、動學:(18651950,瑞士人) 1、用身體感受和再現音樂 2、體態(tài)律動區(qū)別于舞蹈 3、體態(tài)律動以游戲方式進行 4、即興音樂 訓練兒童和成人聽音樂和感受音樂,并根據音樂的速度、節(jié)奏、力度、分句、情緒等變化,將整個身體當作樂器,有控制的作出各種幅度和力度的動作,重新表達出他們聽到的樂曲。第86頁,共107頁。學前兒童音樂教育的幾個基本問題三、國外幾種主要學前兒童音樂教育理論與方法 (一)達爾克羅茲體態(tài)律動學:(18651950,瑞士人) (二)柯達伊音樂教育體系:(18821967,匈牙利人) 、基于每一民族自己的歌謠,教師一步一步地教導音樂的元素。 、強調母語的重要性;對音準要求相當高;用手
49、勢呈現音高和音低。 、節(jié)奏名的運用。第87頁,共107頁。學前兒童音樂教育的幾個基本問題三、國外幾種主要學前兒童音樂教育理論與方法 (一)達爾克羅茲體態(tài)律動學:(18651950,瑞士人) (二)柯達伊音樂教育體系:(18821967,匈牙利人) (三)奧爾夫音樂教育:(18951982,德國人) 基本理念:原本性音樂 1、是和動作、舞蹈、戲劇、語言結合的。 2、是人們必須參與的。 3、是接近土壤的、自然的、能為每個人學會和體驗的、適合兒童的。 奧爾夫音樂教育的特點: 綜合性、創(chuàng)造性、合作性、參與性、即興性第88頁,共107頁。學前兒童音樂教育的幾個基本問題四、幼兒園音樂教育活動中存在的問題與
50、解決思路 (一)忽視男孩子音樂興趣的培養(yǎng) 解決思路或辦法: 1、合理選材,正確示范.(音樂與動作素材的選擇;) 2、正確評價.(尊重;評價情感參與度;對動作的探索;春姑娘,躺在地上-山洞) (二)對教材的分析與挖掘不夠 (停留在對歌詞表面的理解,毛毛蟲;小樹葉;大頭大頭;) 解決思路或辦法: 1、增強教師鑒賞分析音樂的能力(情緒、結構、年齡班、主題等) 2、增強教師表現音樂的能力(聲音、動作、指揮的表現) 第89頁,共107頁。學前兒童音樂教育的幾個基本問題四、幼兒園音樂教育活動中存在的問題與解決思路 (三)歌唱活動中忽視對幼兒聲音的關注 解決思路或辦法: 1、從養(yǎng)成“輕聲”說話的習慣開始 2
51、、教師正確范唱(熟記;情感投入,合理表達;把幼兒當觀眾) 3、引導幼兒在體驗作品情感的基礎上嘗試用咬字、吐字、呼吸變化以及速度、力度變化等演唱技巧進行歌唱(小樹葉) 4、提高幼兒歌唱欣賞水平第90頁,共107頁。學前兒童音樂教育的幾個基本問題四、幼兒園音樂教育活動中存在的問題與解決思路 (四)歌唱活動中忽視幼兒對音樂作品的審美感動 解決思路或辦法: 1、認真分析教材,幫助幼兒理解歌詞內容、感受歌曲意境美是關鍵;找準切入點。(落葉) 2、提高教師的審美感受和表現力。第91頁,共107頁。學前兒童音樂教育的幾個基本問題四、幼兒園音樂教育活動中存在的問題與解決思路 (五)教師在韻律活動中對舞蹈動作教
52、與不教的困惑 解決思路或辦法: 1、調整觀念:創(chuàng)造是“有中生有”。(有些動作必須教) 2、把握好教與不教的“度”,給予幼兒適當的創(chuàng)造空間。(引導幼兒進行創(chuàng)造時教師要給予創(chuàng)造的線索。彩帶舞)(一般原則是:不能把技能技巧單獨作為教學內容,應使用對幼兒有審美感染力和教育意義的音樂作品。在作品對幼兒產生審美吸引作用的前提下,自然而然地教幼兒學習找平中內含的知識技能。)第92頁,共107頁。學前兒童音樂教育的幾個基本問題四、幼兒園音樂教育活動中存在的問題與解決思路(六)打擊樂教學中忽視“小指揮”的培養(yǎng) 解決思路或辦法: 1、讓每個幼兒明了“指揮”的含義;自己學習設計準備、開始、結束的動作。 2、鼓勵每位
53、幼兒進行嘗試,關注全體幼兒的發(fā)展。 3、教師在指揮幼兒演奏時要及時調整“進”與“退”的關系。 、教師根據幼兒的水平調整指揮動作(組織聯系指揮動作,庫乞乞第93頁,共107頁。學前兒童音樂教育的幾個基本問題四、幼兒園音樂教育活動中存在的問題與解決思路 (七)打擊樂教學的配器和幼兒常規(guī)培養(yǎng)問題 解決思路或辦法: 1、配器要由易到難(感興趣的樂句開始,小螞蟻;休止處入手,洗手絹;重拍敲;頑固伴奏)2、將常規(guī)培養(yǎng)融入日常音樂教育活動中 3、幼兒一開始接觸樂器就要提出具體取放樂器的要求第94頁,共107頁。 四、幼兒園音樂教育活動中存在的問題與解決思路 (八)在音樂欣賞活動中存在不能正確引導幼兒多通道參
54、與、充分感受和表現音樂的問題 解決思路或辦法: 1、教師需了解音樂作品創(chuàng)作的背景、情緒特點及曲式結構等; 2、幼兒對音樂的感知需要多通道參與。(因此感知音樂作品除了傾聽,還需有動作參與、演奏樂器、語言表達、戲劇表演等) 3、幼兒對音樂感知的表現是多方式的。(目前幼兒園老師喜歡引導用動作表現;如撥弦后段的樂器運用,獅王進行曲的配器等)學前兒童音樂教育的幾個基本問題第95頁,共107頁。學前兒童音樂教育的幾個基本問題四、幼兒園音樂教育活動中存在的問題與解決思路 (九)書寫的幼兒園音樂教育活動目標不規(guī)范 解決思路或辦法: 1、書寫時應注意以下三點: (1)必須固定使用幼兒或教師為行為發(fā)出的主體,陳述時主語可以不出現; (2)必須陳述可以看得見的行為,不要時也可以補充說明該行為隸屬于哪一類發(fā)展總目標; (3)必要時還可以補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北師大版道德與法治七年級下冊10.2《積極面對競爭》聽課評課記錄
- 粵人版地理七年級下冊《第一節(jié) 非洲概述》聽課評課記錄
- 2025年天文測量儀器合作協(xié)議書
- 加盟合作框架協(xié)議書范本
- 臨時棄土場土地租用協(xié)議書范本
- 2025年度網紅蛋糕店品牌授權轉讓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離婚協(xié)議書涉及子女醫(yī)療費用承擔合同
- 2025年度農業(yè)旅游租賃田地合同
- 2025年度期刊訂閱用戶信息保護合同
- 2025年度砍伐合同范文:林業(yè)砍伐與林業(yè)資源整合合作協(xié)議
- 2024-2025學年遼寧省沈陽市沈河區(qū)七年級(上)期末英語試卷(含答案)
- 2024-2025學年初中七年級上學期數學期末綜合卷(人教版)含答案
- 體育活動策劃與組織課件
- 公司違規(guī)違紀連帶處罰制度模版(2篇)
- 2025屆高考物理二輪總復習第一編專題2能量與動量第1講動能定理機械能守恒定律功能關系的應用課件
- T型引流管常見并發(fā)癥的預防及處理
- 2024-2025學年人教新版九年級(上)化學寒假作業(yè)(九)
- 內業(yè)資料承包合同個人與公司的承包合同
- 【履職清單】2024版安全生產責任體系重點崗位履職清單
- 2022年全國醫(yī)學博士英語統(tǒng)一考試試題
- 《工業(yè)自動化技術》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