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01成煤原始物質與堆積環(huán)境煤 化 學第一章.1 成煤物質.植物界可分為低等植物和高等植物兩大類別。 屬于低等植物的有藻類和菌類,在地史的早期(即元古代到早泥盆世)它們曾構成了當時植物界的主體,成為植物開展演化的菌藻類植物時期。高等植物是由一些低等植物歷經(jīng)長期演化而來的,在形體構造和生理功能特征上都比低等植物更加復雜。 一、植物演化與成煤作用的關系.低等植物(Lower Plants):包括菌類和藻類,是由單細胞和多細胞構成的絲狀體或葉狀體植物,沒有根、莖、葉等器官的分化。高等植物(Higher Plants):包括苔蘚、蕨類、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進化論以為,高等植物由低等植物長期進化而來,構
2、造復雜,有根、莖、葉的區(qū)別。.1菌藻類植物時代 早泥盆世以前為低等植物發(fā)育時代,還沒有高等植物出現(xiàn)。因此不能夠有大規(guī)模的聚煤作用發(fā)生。由低等植物經(jīng)過一系列變化構成的煤,其灰分很高,有一定的發(fā)熱量。這類煤稱為“石煤,如我國南方寒武紀的“石煤。.2裸蕨植物時代 晚志留世至早中泥盆世為世界上最古老的陸生植物時代。植物由水生到陸生的轉化過程,是植物由低等向高等開展的重要轉機時期。 裸蕨類植物是地質歷史上最早的陸生植物,其特點是高度缺乏1m,還沒有真正的葉、根之分,只在地下有一種假根。因此,裸蕨植物依然是比較原始的植物。.3蕨類、種子蕨類植物時代 晚泥盆世至晚二疊世早期,是高等植物發(fā)育、開展和演化的最重
3、要的時期,以孢子植物蕨類和裸子植物的種子蕨為主。這個時期的氣候條件是暖和、潮濕,適宜植物生長,在全球范圍內比較一致。 石炭-二疊紀是全世界范圍內最重要的聚煤時期,地勢比較平坦,植物繁盛,聚煤作用強,為第一大聚煤時期,構成了分布廣泛的聚煤盆地和含煤地層。.4裸子植物時代 自晚二疊世晚期至中生代,是裸子植物最為繁盛的時代。這個時期的主要特點是:地球上干旱氣候帶擴展,石炭-二疊紀的植物群逐漸衰落,由蕨類植物進入到裸子植物繁盛時期。 侏羅紀和早白堊世被以為是世界上第二個重要的聚煤期。在我國,侏羅紀是最為重要的聚煤時期。.5被子植物時代 早白堊世以后至古、新近紀是植物進入到高級開展的重要階段。但是,這個
4、時期構造活動更加劇烈,氣候分帶也更加明顯。這個時期被稱為世界上第三個重要聚煤時期。. 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地質歷史時期的聚煤作用是與地質歷史中植物演化密不可分的,植物的演化和開展決議了聚煤作用的發(fā)生,因此要首先研討植物的演化特點,將植物演化研討與地質歷史開展、盆地聚煤作用研討嚴密的結合起來,闡明聚煤作用的機制。.二、植物組成(一)高等植物的器官 根:是植物進化過程中順應陸生條件所構成的一種器官,它具有吸收、支持、合成和貯藏的功能。 莖:主要功能是將水分、無機鹽類和有機營養(yǎng)物質運送到植物體的各個部分,此外,還有貯藏養(yǎng)料的功能。 葉:主要功能是光協(xié)作用和蒸騰作用,它們都是植物賴以生存所必需的。.
5、(二)高等植物的組織 根據(jù)高等植物的組織功能和構造的不同,可劃分為分生組織、薄壁組織、維護組織、輸導組織、機械組織和分泌組織。其中,后5種組織都是器官構成時由分生組織衍生的細胞開展而成。.三、植物的組成和化學性質 植物主要是由有機物質構成,但也含有一定量的無機物質。不論是低等植物還是高等植物,主要都是由碳水化合物包括纖維素、半纖維素和果膠質等、木質素、蛋白質和脂類化合物等組成。各類植物以及同一植物的不同部分其有機組成各不一樣。. 低等植物主要由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組成,脂肪含量比較高;高等植物的組成那么以纖維素、半纖維素和木質素為主。 木本植物的有機組成差別很大,活細胞中的原生質主要是由蛋白質組
6、成,莖和葉以纖維素、木質素為主。植物的角質膜、木栓層、孢子和花粉那么含有大量的脂類化合物。植物的有機組成的差別,直接影響到它的分解和轉化,影響到煤的性質和利用。 .一碳水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包括纖維素、半纖維素和果膠質等,其中,纖維素是構成植物細胞壁的主要成分。二木質素 木質素也是植物細胞壁的主要成分,常分布于植物機械組織的細胞壁中,能加強鞏固性,起支持作用。三蛋白質 在植物體內,蛋白質含量所占比重不大。由于它是構成植物細胞原生質的主要物質,因此在植物生存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四脂類化合物 脂類化合物主要指不溶于水,而溶于醚、苯、氯仿等有機質溶劑的有機化合物。 1脂肪 2蠟質 3樹脂 4角質與木
7、栓質 5孢粉質.包括纖維素、半纖維素及果膠質。 纖維素(cellulose):是構成植物細胞壁的主要成分。纖維素普通不溶于水,在溶液中能生成膠體,容易水解。在泥炭沼澤的酸性介質中,纖維素可以分解為纖維二糖和葡萄糖等簡單化合物。 半纖維素(hemi-cellulose):化學組成和性質與纖維素相近,但比纖維素更易分解或水解為糖類和酸。 果膠(pectin / pectic substance):糖的衍生物,呈果凍狀。在生物化學作用下,可水解成一系列單糖和糖醛酸。 1.4.1 碳水化合物 carbohydrates .1.4.2 木質素 Lignin 木質素也是植物細胞壁的主要成分,常分布在植物根
8、、莖部的細胞壁中。木本植物的木質素含量高,木質素是具有苯基丙烷芳香構造的高分子聚合物,含甲氧基methoxyl 、羥基hydroxyl等官能團。木質素的單體以不同的鏈銜接成三度空間的大分子,比纖維素穩(wěn)定,不易水解,易于保管下來。在泥炭沼澤中,在水和微生物作用下發(fā)生分解,與其他化合物共同作用生成腐植酸類物質,這些物質最終轉化成為煤。所以木質素是植物轉變?yōu)槊旱脑嘉镔|中最重要的有機組分。.針葉樹的松柏醇落葉樹的芥子醇喬木的香豆醇 木質素,其組成因植物的種類不同而異,見圖。.1.4.3 脂類化合物 lipids/fatty compounds 脂類化合物是指不溶于水而溶于醚、苯、氯仿等有機溶劑的有機
9、化合物。在植物中脂類化合物主要有以下幾種。 脂肪(fat):屬于長鏈脂肪酸的甘油酯。高等植物中含量少(1-2%),低等植物含量高(20%左右)。在生化作用下在酸性或堿性溶液中分解生成脂肪酸和甘油,參與成煤作用。 蠟質(wax) :主要是長鏈脂肪酸與含有2426個碳原子的高級一元醇構成的脂類,化學性質穩(wěn)定,不易受細菌分解。. 樹脂 resin/rosin: 樹脂是植物生長過程中的分泌物,當植物受傷時,膠狀的樹脂不斷分泌出來維護傷口。針狀植物含樹脂較多,低等植物不含樹脂。樹脂不溶于有機酸,不易氧化,微生物也不能破壞它,因此能很好地保管在煤中。 角質cutin和木栓質phellem:化學性質非常穩(wěn)定
10、,不溶于有機酸,微生物也難以作用,在成煤過程中能保管下來。 .1.4.4 蛋白質 proteins 蛋白質:由假設干個氨基酸(amino acid)結合而構成的構造復雜的高分子。由于含羧基carboxyl和羥基hydroxyl,蛋白質具有酸性和堿性官能團,劇烈親水性膠體。 高等植物中蛋白質含量少;低等植物中蛋白質含量高。 植物死亡后,完全氧化條件下,蛋白質完全分解為氣態(tài)物質;在泥炭沼澤和湖泊的水中,蛋白質分解成氨基酸、喹啉等含氮化合物,參與成煤作用,但對煤的性質沒有決議性的影響。 是煤中硫、氮元素的來源之一。.第一章 成煤原始物質與堆積環(huán)境2 泥炭沼澤.2022/7/2526.2022/7/2
11、527.一、泥炭沼澤及其構成條件一泥炭沼澤概念 沼澤:沼澤是地表土壤充分潮濕、季節(jié)性或長期積水,叢生著喜濕性沼澤植物的低洼地段。 泥炭沼澤:假設沼澤中構成并積累著泥炭,那么稱為泥炭沼澤。 屬性:泥炭沼澤既不屬于水域,又不是真正的陸地,而是地表水域和陸地之間的過渡形狀。 .泥炭沼澤概念 沼澤是泥炭的主要堆積場所。地表土壤周期性或年年積水并充分潮濕沼澤植物或水生-半水生植物繁盛。泥炭沼澤是水域與陸地之間的一種過渡地理單元,來源于兩類方式:一是由湖泊、河流、潟湖等水域轉化而來,二是由陸地演化而來。前者稱為水域沼澤化,后者稱為陸地沼澤化。 .一按照泥炭沼澤外表形狀和水源補給,以及營養(yǎng)和植被等特征。劃分
12、類型: 低位泥炭沼澤; 中位泥炭沼澤; 高位泥炭沼澤。三、泥炭沼澤的類型. 沼澤的分類1按水分補給來源的不同,可劃分為三種類型: 低位沼澤:主要由地下水補給、潛水面較高的沼澤; 高位沼澤:主要以大氣降水為補給來源的泥炭沼澤; 中位沼澤或過渡沼澤:兼有低位沼澤和高位沼澤的特點,其水源部分由地下水補給,部分又由大氣降水補給的沼澤。2按植被生長情況沼澤劃分:草本沼澤、泥炭蘚沼澤和木本沼澤。3根據(jù)沼澤間隔海岸的遠近,分為近海泥炭沼澤與內陸泥炭沼澤。4根據(jù)水介質的含鹽度,沼澤又可分為淡水的、半咸水的和咸水的。 (5) 根據(jù)沼澤的水動力條件、巖性組合以及堆積物特征,可劃分為閉流沼澤、覆水沼澤和泥炭沼澤三種
13、類型。 .2022/7/2535.1.低位泥炭沼澤 有人稱為富營養(yǎng)泥炭沼澤。 低位泥炭沼澤的外表由于泥炭的積累不厚,且尚未改動原有的地表低洼形狀。 地表水和地下水作為豐富的水源補給,潛水位較高或地表有積水; 溶于水中的礦物質營養(yǎng)豐富。沼澤多為中性或微堿性,pH77.8; 沼澤植物要求營養(yǎng)較多,種屬較豐富。我國第四紀泥炭構成于這種類型的沼澤約占90,在地史中各成煤期內也大多構成于這種泥炭沼澤類型。這種沼澤類型多處于泥炭沼澤開展的初期。.2.高位泥炭沼澤 這種類型的泥炭沼澤往往處于泥炭沼澤演化的后期或泥炭沼澤一直處于潛水面之上。沼澤主要是由大氣降水補給,沼澤的水面位于潛水面之上,水源不充足,水中短
14、少礦物質營養(yǎng),因此有人稱為貧營養(yǎng)泥炭沼澤。 中間貧周緣富:高位泥炭沼澤在開展演化中,泥炭積累速度與營養(yǎng)的供應情況發(fā)生了變化。即在沼澤的邊緣部分,易得到周邊流水所攜帶的豐富營養(yǎng);而中心部位那么難于得到富營養(yǎng)的地表水和地下水的補給,僅靠大氣降水補給,促使貧營養(yǎng)植物首先出現(xiàn)于中心地帶。.3.中位泥炭沼澤 這類泥炭沼澤多出現(xiàn)于前兩類沼澤的過渡時期,在特征與性質上具有過渡特點,因此又稱為過渡類型或中營養(yǎng)泥炭沼澤。這類泥炭沼澤的外表,由于泥炭的積累趨于平坦或中部細微凸起,地表水和地下水經(jīng)過周邊的泥炭層時,其中的水分和營養(yǎng)被部分吸收到達中心地帶時,已大為減少,因此潛水位變低、營養(yǎng)情況變差,泥炭層也處于中性到
15、微酸性,植被以中等營養(yǎng)植物為主。.泥炭沼澤中植物與泥炭層的構成.3成煤學說.植物殘骸的堆積方式實際或學說 對于植物殘體的堆積方式存在著原地生成與異地生成的不同觀念。 1.原地生成說或稱為“原地堆積說 原地生成說以為,造煤植物的殘骸堆積于植物繁衍生存的泥炭沼澤內,沒有經(jīng)過搬運,在原地堆積并轉變?yōu)槟嗵浚罱K成煤。.主要根據(jù): 現(xiàn)代泥炭沼澤濕地繁衍大量植物,在原地堆積構成泥炭,且沒有發(fā)現(xiàn)被搬運的跡象; 煤層底板中有垂直的根系化石,煤層底板為植物生長的土壤; 煤層中陸源碎屑礦物比較少; 大多數(shù)煤層厚度比較穩(wěn)定,在大面積范圍內可以對比,闡明當時成煤環(huán)境是一種穩(wěn)定的環(huán)境。煤層可以作為標志層進展大范圍對比。.2.異地生成說異地堆積說 異地生成說以為,泥炭層構成的地方,即植物殘體大量堆積的地方并不是成煤植物生長的地方,植物殘體從生長地經(jīng)過長間隔搬運后,再在淺水盆地、瀉湖、三角洲地帶堆積而成。 . 其根據(jù)是在現(xiàn)代的三角洲地帶(如亞馬遜河、剛果河等),??梢姷綇纳嫌卧忌謪^(qū)帶來的大量漂木;在湖泊中見到漂浮的泥炭層;某些煤田內曾見有樹根朝上倒置的樹化石;煤中混有大量礦物雜質;煤層底板巖性與煤層在堆積上有大的差別,如煤層底板為石灰?guī)r等化學堆積等。.3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小學五年級學生國旗下演講稿《夏至的悄悄話》
- 學校學生會秘書部工作總結模版
- 學校讀書活動總結模版
- 工行撤銷委托協(xié)議
- 客服年終總結模版
- 學前兒童發(fā)展 課件 第2章 胎兒的發(fā)育與出生
- 反比例函數(shù)知識點總結模版
- 銅川市重點中學2025屆八年級數(shù)學第二學期期末學業(yè)水平測試模擬試題含解析
- 勾股定理思維導圖+題型總結模版
- 室性心律失常的臨床護理
- 健康教育在校園的多元化實踐案例
- 育嬰師三級(高級)技能考核題答案
- 民法典與醫(yī)療損害
- DB51T 2615-2019 機關周轉房管理服務規(guī)范
- 基于大數(shù)據(jù)的西安游客行為分析研究
- 鋼筋混凝土蓄水池設計方案
- 伊斯蘭教完整版本
- 鐵路反恐防暴安全知識
- 面試官認證培訓
- 醫(yī)務人員法律法規(guī)知識培訓培訓課件
- 【課件】科技與文化-決定建筑形式+課件高中美術人教版(2019)選擇性必修4+設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