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植免疫考試題_第1頁
移植免疫考試題_第2頁
移植免疫考試題_第3頁
移植免疫考試題_第4頁
移植免疫考試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移植免疫考試題作者:日期:/第三十四章移植免疫學及檢驗Chapter 34 Transplantation Immunity and Immunoassay第一部分 教學內容和要求一、目的要求掌握:移植免疫的有關概念、預防及減輕移植排斥反應的措施;熟悉:移植排斥反應的發(fā)生機制及類型; 了解:移植排斥反應的免疫學監(jiān)測。二、教學內容1。按供者和受者間關系分類,按移植物來源的移植分類。2。移植排斥反應:移植抗原,排斥反應的類型。3。預防排斥反應的免疫措施:移植物預處理,組織配型,交叉配型,免疫抑制,免疫耐受。4。移植排斥反應的免疫學監(jiān)測:供者特異性免疫反應的監(jiān)測,非供者特異性免疫學指標的監(jiān)測。第二部

2、分測試題一、選擇題(一)單項選擇題(A型題)排斥反應的發(fā)生及其嚴重程度和供受者間高度相關的指標是A.年齡差距B.ABO血型配合程度C.血緣關系;D.組織相容性抗原配合程度E.組織特異性抗原配合程度在宿主抗移植物反應中,哪種排斥最嚴重?A.急性排斥B.超急排斥C.亞急性排斥D.慢性排斥E.以上均不是超急排斥主要的排斥因素A.移植物供血不足B.中性粒細胞浸潤C, ABO血型抗體D.不雀胞E.抗體增強臨床PRA值高的腎移植易產生超急性排斥反應,一般作為可否移植界線的PRA值為A.心臟移植B.肝臟移植C.脾臟移植A.心臟移植B.肝臟移植C.骨髓移植A.心臟移植B.肝臟移植C.骨髓移植D. IgEC.巨

3、噬細胞C.病毒感染A.10%B.20%C.30%40%在臨床開展最多、效果最好的器官移植臨床對組織配型要求最為嚴格的器官移植臨床上進行的器官移植主要是A.細胞移植B.自體移植D.異種移植E.同種異基因移植移植物抗宿主反應(GVHR)主要見于通過激活補體參與移植排斥的主要抗體A. IgGB. IgAC. IgM移植排斥反應主要介導的細胞A. B淋巴細胞B. T淋巴細胞異種移植成功的最大障礙是A.超急性排斥反應B.細菌感染E.遲發(fā)性異種移植排斥反應D.50%E.80%D.肺移植E.腎臟移植D.肺移植 E.腎臟移植C.同種同基因移植D.肺移植E.腎臟移植E. IgDD. NK細胞E.粒細胞D. I型

4、超敏反應腎移植組織配型中,HLA- 位點的相容性對移植后果影響最大。A. AB. BC. CD. DRE. DQ排斥反應中受損傷的鞫器官主要是A.移植物的內皮細胞B.移植物的實質細胞D.宿主的供血微血管E.宿主的免疫系統(tǒng)異種移植的首要障礙是A.供器官來源的選擇B.器官大小和功能的匹配D.倫理道德問題E.人畜共患病GVHD最早出現(xiàn)的病理形態(tài)學及臨床表現(xiàn)是A.消化道病變 B.皮膚病變C.肝臟病變阻斷T細胞IL-2基因轉錄的免疫抑制劑A.環(huán)抱素A B.硫唑嘌吟C.環(huán)磷酸胺兄弟姐妹間交換的移植均稱為A.同種移植B.異種移植C.同系移植同種異基因移植排斥反應的本質是A.免疫耐受B.免疫應答C.負免疫應答

5、C.移植物的內微血管超急性排斥反應呼吸系統(tǒng)病變D.腎上腺糖皮質激素D.自體移植D.免疫缺陷E.神經系統(tǒng)病變E.雷帕雷素E.原位移植E.免疫低下(二)多項選擇題(X型題)1.構成宿主抗移植物反應的必須條件包括:A.移植物中有大量免疫活性細胞B.受者體內的免疫活性細胞能夠發(fā)生免疫應答C.宿主免疫功能減弱D.供受者間組織相容性抗原不相容E.受者體內預存大量供者特異性抗體2.可進行活體供器官移植的移植物有A.角膜B.腎臟C.骨髓D.心臟E.肝臟3.移植物抗宿主反應(GVHR)的主要效應細胞有A.T細胞B. B細胞C.造血干細胞D.基質細胞E.巨噬細胞4.移植物抗宿主反應(GVHR)可發(fā)生于A.脾臟移植

6、B.小腸移植C.骨髓移植D.輸血E.腎臟移植5.與移植排斥反應有關的是A.細胞免疫B. III型超敏反應C.補體依賴性細胞毒反應D.IFN-Y的釋放E.自身變態(tài)反應6.異種移植排斥反應的類型A.急性排斥B.超急性排斥C.慢性排斥D.遲發(fā)性排斥E.以上均不是7.免疫細胞在移植物排斥中通過下列途徑引起A.Tc細胞直接殺傷B.NK細胞參與殺傷靶細胞C.APC攝取、處理并提呈抗原D.Th輔助B細胞及Tc細胞活化E. TDT介導IV型超敏反應引起靶器官損傷8.提高移植存活率的方法A.HLA配型B.mH的鑒定C.ABO血型鑒定D.移植前輸入補體和抗體E.移植前應用免疫抑制劑9.引起排斥反應的抗原A.異嗜性

7、抗原B.血型抗原C.MHC I類抗原D. MHC II類抗原E. MHC III類抗原參與移植排斥反應的細胞A.巨噬細胞二、填空題B.NK細胞C.T淋巴細胞D.樹突狀細胞E.粒細胞.排斥反應兩種類型。4.減輕或延緩排斥反應的主要免疫學措施是.以提高供受者間的組織相容性和.5.受者體內抗供者淋巴細胞的細胞毒性抗體可采用.進行檢測。6.在移植器官與宿主血管接通后.小時一發(fā)生的排斥反應,稱為超急性排斥。根據排斥反應發(fā)生的時間、發(fā)病機制、臨床表現(xiàn)及病理變化,一般分為.四種類型。在排斥反應過程中,移植物作為抗原至少有兩條抗原提呈途徑:急性排斥反應依據發(fā)生的機制及主要的病理形態(tài)學表現(xiàn)分為.7.目前,移植不

8、成功的主要問題是.8.臨床和實驗中清除抗供者抗體的措施可預防.排斥反應。9.組織配型包括.血型配合和.配型,以選擇適宜的供、受體。10.移植的組織或器官稱.,提供移植物的個體稱.,接受移植物的個體稱.移植的類型可根據供受體間相互關系分為.四類。移植抗原主要有.三、名詞解釋.和.1.移植(transplantation)2.3.4.自體移植(autologous transplantation) 組織相容性(histocompatibility ) 排斥反應 (rejection)5,移植抗原( transplantation antigen)6.同種(異體)移植(allogeneic tran

9、splantation)7.組織相容性(histocompatibility )同種同基因移植(syngenic transplantation )抗淋巴細胞球蛋白(anti-lymphocyte globulin,ALG)四、問答題8.9.1.移植受者對供者特異性免疫反應可采用哪些指標或方法進行監(jiān)測?2.對抗體介導的排斥反應的預防和治療可采用哪些方法?3.全血中分離T淋巴細胞和B淋巴細胞的方法。4.簡述免疫抑制劑環(huán)抱素A的主要作用機制。試述移植排斥反應的防治原則。第三部分參考答案與題解一、選擇題(一)單項選擇題(A型題):1. D2. B 3. C4. C5. E6. C7. E8.C9.B

10、10.B11. A12.D13. C14. C15. B16.A17.A18. B1.BD2.BC3.AE4.ABCD5.ABCD8.ABCE9.BCD10.ABCDE二、填空題1.超急性排斥、加速性排斥、急性排斥、慢性排斥2.直接途徑、間接途徑3.急性細胞性、急性血管性4.移植前組織配型、移植前后的免疫抑制處理5.淋巴細胞毒交叉配合試驗6. 24、 內7.排斥反應8.超急性9. ABO、 HLA10.移植物、供體、 受體11.自體移植、同基因移植、同種異體移植、異種移植12. MHC抗原、mHC抗原、血型抗原、組織特異性抗原(二)多項選擇題(X型題)6.ABCD7.ABCDE三、名詞解釋移植

11、:將身體的某一部分(如細胞、組織或器官),通過手術或其他途徑移到同一個體或另一個體的特 定部位,并使其繼續(xù)存活的方法。自體移植:將自身組織從一個部位移植到另一部位,如燒傷后植皮,供受者為同一個體。組織相容性:不同個體間進行組織或器官移植時,供者與受者雙方相互接受的程度稱為組織相容性。供受者間組織不相容,移植物與受者相互作用引起免疫應答,導致移植物或受者組織損傷,稱為排斥反 應。包括HVGR和GVHR。移植抗原:不同個體間進行器官或組織移植時,引起排斥反應發(fā)生的,代表個體特異性的抗原。主要有 MHC抗原、mHC抗原、血型抗原、組織特異性抗原。同種異體移植:在同種不同個體之間進行的移植,由于移植抗

12、原的不相容,排斥反應必然發(fā)生。組織相容性:指不同個體間進行組織或器官移植時,供者與受者雙方相互接受的程度。同種同基因移植:即同卵雙生子間的移植,由于遺傳背景完全相同,有著完全相同的抗原結構。抗淋巴細胞球蛋白:人胸腺細胞免疫動物制得的抗體純化后所得,它是針對人抗淋巴細胞表面多種抗 原決定簇的多克隆抗體。四、問答題可采用以下指標或方法監(jiān)測移植受者對供者特異性免疫反應:抗供者特異性抗體抗供者HLA抗體 用CDC試驗??箖绕?單核細胞抗體??笲細胞抗體。細胞介導的淋巴細胞溶解試驗(cell mediated lymphocyte dissolution, CML )。供者抗原反應性T輔助細胞的定量檢測。主要方法是正確選擇供、受者,盡量減少主要組織相容性抗原的不一致,特別是ABO血型和HLA型別;移植前對受者進行免疫學預處理,清除體內預存抗供者抗體,誘導免疫耐受;抑制抗原和抗體結合和抑制 補體激活與血小板聚集,降低體液免疫反應的強度。首先除去紅細胞及單核細胞、粒細胞。然后可采用以下方法之一分離T、B細胞:E花環(huán)分離、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