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礦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DOC 77頁)_第1頁
煤礦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DOC 77頁)_第2頁
煤礦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DOC 77頁)_第3頁
煤礦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DOC 77頁)_第4頁
煤礦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DOC 77頁)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應急預案修訂號:MLT2017-02 應急預案版本號:2015-12-25寧夏寶豐能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馬蓮臺煤礦2017年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 編 制 單 位 : 馬 蓮 臺 煤 礦 修 訂 日 期 :2017年 2 月 1日 執(zhí) 行 日 期 :2017年 2 月15日成立應急預案修訂工作組為了貫徹執(zhí)行 “以人為本,堅持安全發(fā)展,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 的方針,規(guī)范應急管理工作,提高突發(fā)事故的應急救援反應速度和協(xié)調能力,有效預防和控制生產過程中滑坡、車輛傷害、爆破、物體打擊、觸電、火災、水災等事故和次生災害的發(fā)生,最大限度的保障職工和周邊群眾生命安全,減少財產損失、結合馬蓮臺

2、煤礦實際情況,特制定寧夏寶豐能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馬蓮臺煤礦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我礦按照預案的要求,在事故發(fā)生后,能夠針對事故類型,采取迅速、科學、有序的開展救援行動,而預先要做好思想準備、組織準備和物資準備。本預案于2017年2月組織礦領導、相關部門進行評審修訂,并成立了應急預案修訂工作組:組 長:礦 長副組長:總工程師成 員:生產副礦長、安全副礦長、機電副礦長、副總工程師、調度室主任、生產技術部長、安監(jiān)部副部長、裝備部長、經營部長、人資部長、辦公室主任、采煤隊長、掘進隊長、開拓隊長、機電隊長、運輸隊長、通風隊長工作職責:礦長負責預案修訂的總體工作;總工程師負責預案總體評審修訂工作;2、 生

3、產技術部長負責資料收集;3、 經營部長負責物資的儲備; 4、 調度室主任負責預案的編制。預案名稱寧夏寶豐能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馬蓮臺煤礦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 姓 名職務/職稱專業(yè)評審地點評審時間聯(lián)系電話評審意見:評審結論生產安全事故事故應急救援預案評審意見目 錄TOC o 1-3 h u HYPERLINK l _Toc453485786 成立應急預案編制工作組 PAGEREF _Toc453485786 h 2 HYPERLINK l _Toc453485787 目錄 PAGEREF _Toc453485787 h 4 HYPERLINK l _Toc453485788 第一部分 綜合應急

4、預案 PAGEREF _Toc453485788 h 1 HYPERLINK l _Toc453485789 1 總則 PAGEREF _Toc453485789 h 1 HYPERLINK l _Toc453485790 1.1 編制目的 PAGEREF _Toc453485790 h 1 HYPERLINK l _Toc453485791 1.2 編制依據 PAGEREF _Toc453485791 h 1 HYPERLINK l _Toc453485792 1.3 適用范圍 PAGEREF _Toc453485792 h 2 HYPERLINK l _Toc453485793 1.4 應

5、急預案體系 PAGEREF _Toc453485793 h 3 HYPERLINK l _Toc453485794 1.5 應急預案工作原則 PAGEREF _Toc453485794 h 3 HYPERLINK l _Toc453485795 2 事故風險描述 PAGEREF _Toc453485795 h 4 HYPERLINK l _Toc453485796 2.1 煤塵災害危險性分析 PAGEREF _Toc453485796 h 4 HYPERLINK l _Toc453485797 2.2 瓦斯災害危險性分析 PAGEREF _Toc453485797 h 4 HYPERLINK

6、l _Toc453485798 2.3 礦井火災危害性分析 PAGEREF _Toc453485798 h 5 HYPERLINK l _Toc453485799 2.4 頂板災害危險性分析 PAGEREF _Toc453485799 h 5 HYPERLINK l _Toc453485800 2.5 礦井水災危險性分析 PAGEREF _Toc453485800 h 6 HYPERLINK l _Toc453485801 2.6 供電系統(tǒng)災害危險性分析 PAGEREF _Toc453485801 h 6 HYPERLINK l _Toc453485802 2.7 提升運輸災害危險性分析 PA

7、GEREF _Toc453485802 h 7 HYPERLINK l _Toc453485803 2.8 火工品運輸、儲存與使用管理 PAGEREF _Toc453485803 h 7 HYPERLINK l _Toc453485804 3 應急組織機構及職責 PAGEREF _Toc453485804 h 7 HYPERLINK l _Toc453485805 3.1 應急組織體系 PAGEREF _Toc453485805 h 7 HYPERLINK l _Toc453485806 3.1.1 應急領導小組 PAGEREF _Toc453485806 h 7 HYPERLINK l _T

8、oc453485807 3.1.2 應急領導小組辦公室 PAGEREF _Toc453485807 h 7 HYPERLINK l _Toc453485808 3.1.3 應急管理辦公室主要職責 PAGEREF _Toc453485808 h 8 HYPERLINK l _Toc453485809 3.2 應急管理指揮部構成和職責 PAGEREF _Toc453485809 h 8 HYPERLINK l _Toc453485810 3.2.1 應急管理指揮部構成 PAGEREF _Toc453485810 h 8 HYPERLINK l _Toc453485811 3.2.2 應急管理指揮部

9、的主要職責 PAGEREF _Toc453485811 h 9 HYPERLINK l _Toc453485812 3.2.3應急管理指揮部下設八個專業(yè)組及其職責 PAGEREF _Toc453485812 h 9 HYPERLINK l _Toc453485813 3.3應急管理隊伍編制 PAGEREF _Toc453485813 h 10 HYPERLINK l _Toc453485814 3.4重大事故匯報 PAGEREF _Toc453485814 h 10 HYPERLINK l _Toc453485815 4 預警及信息報告 PAGEREF _Toc453485815 h 12 H

10、YPERLINK l _Toc453485816 4.1預警 PAGEREF _Toc453485816 h 12 HYPERLINK l _Toc453485817 4.1.1 事故預警的條件 PAGEREF _Toc453485817 h 12 HYPERLINK l _Toc453485818 4.2 信息報告 PAGEREF _Toc453485818 h 12 HYPERLINK l _Toc453485819 4.2.1信息報告與通知 PAGEREF _Toc453485819 h 12 HYPERLINK l _Toc453485820 4.2.2 信息上報 PAGEREF _T

11、oc453485820 h 12 HYPERLINK l _Toc453485821 4.2.3 信息傳遞 PAGEREF _Toc453485821 h 13 HYPERLINK l _Toc453485822 5 應急響應 PAGEREF _Toc453485822 h 13 HYPERLINK l _Toc453485823 5.1 響應分級 PAGEREF _Toc453485823 h 13 HYPERLINK l _Toc453485824 5.2 響應程序 PAGEREF _Toc453485824 h 14 HYPERLINK l _Toc453485825 5.3 應急報告

12、PAGEREF _Toc453485825 h 14 HYPERLINK l _Toc453485826 5.4處置措施 PAGEREF _Toc453485826 h 15 HYPERLINK l _Toc453485827 5.5 應急結束 PAGEREF _Toc453485827 h 15 HYPERLINK l _Toc453485828 6 信息公開 PAGEREF _Toc453485828 h 16 HYPERLINK l _Toc453485829 7 后期處置 PAGEREF _Toc453485829 h 16 HYPERLINK l _Toc453485830 8 保障

13、措施 PAGEREF _Toc453485830 h 17 HYPERLINK l _Toc453485831 8.1 通信與信息保障 PAGEREF _Toc453485831 h 17 HYPERLINK l _Toc453485832 8.2 應急隊伍保障 PAGEREF _Toc453485832 h 17 HYPERLINK l _Toc453485833 8.3 物資裝備保障 PAGEREF _Toc453485833 h 17 HYPERLINK l _Toc453485834 8.4 其他保障 PAGEREF _Toc453485834 h 18 HYPERLINK l _To

14、c453485835 9 應急預案管理 PAGEREF _Toc453485835 h 18 HYPERLINK l _Toc453485836 9.1 應急預案培訓 PAGEREF _Toc453485836 h 18 HYPERLINK l _Toc453485837 9.2 應急預案演練 PAGEREF _Toc453485837 h 18 HYPERLINK l _Toc453485838 9.3 應急預案修訂 PAGEREF _Toc453485838 h 19 HYPERLINK l _Toc453485839 9.4 應急預案備案 PAGEREF _Toc453485839 h

15、19 HYPERLINK l _Toc453485840 9.5 應急預案實施 PAGEREF _Toc453485840 h 19 HYPERLINK l _Toc453485841 第二部分 專項應急預案 PAGEREF _Toc453485841 h 20 HYPERLINK l _Toc453485842 1 煤塵爆炸事故專項應急預案 PAGEREF _Toc453485842 h 20 HYPERLINK l _Toc453485843 1.1 事故風險分析 PAGEREF _Toc453485843 h 20 HYPERLINK l _Toc453485844 1.2 應急指揮機構

16、及職責 PAGEREF _Toc453485844 h 20 HYPERLINK l _Toc453485845 1.3 處置程序 PAGEREF _Toc453485845 h 21 HYPERLINK l _Toc453485846 1.4 處置措施 PAGEREF _Toc453485846 h 21 HYPERLINK l _Toc453485847 2 瓦斯爆炸事故專項應急預案 PAGEREF _Toc453485847 h 22 HYPERLINK l _Toc453485848 2.1 事故風險分析 PAGEREF _Toc453485848 h 22 HYPERLINK l _

17、Toc453485849 2.2 應急指揮機構及職責 PAGEREF _Toc453485849 h 22 HYPERLINK l _Toc453485850 2.3 處置程序 PAGEREF _Toc453485850 h 23 HYPERLINK l _Toc453485851 2.4 處置措施 PAGEREF _Toc453485851 h 23 HYPERLINK l _Toc453485852 3 火災事故應急救援專項預案 PAGEREF _Toc453485852 h 24 HYPERLINK l _Toc453485853 3.1 事故風險分析 PAGEREF _Toc45348

18、5853 h 24 HYPERLINK l _Toc453485854 3.2 應急指揮機構及職責 PAGEREF _Toc453485854 h 24 HYPERLINK l _Toc453485855 3.3 處置程序 PAGEREF _Toc453485855 h 25 HYPERLINK l _Toc453485856 3.4處置措施 PAGEREF _Toc453485856 h 25 HYPERLINK l _Toc453485857 4 頂板事故應急救援預案 PAGEREF _Toc453485857 h 26 HYPERLINK l _Toc453485858 4.1 事故風險

19、分析 PAGEREF _Toc453485858 h 26 HYPERLINK l _Toc453485859 4.2 應急指揮機構及職責 PAGEREF _Toc453485859 h 26 HYPERLINK l _Toc453485860 4.3 處置程序 PAGEREF _Toc453485860 h 26 HYPERLINK l _Toc453485861 4.4處置措施 PAGEREF _Toc453485861 h 27 HYPERLINK l _Toc453485862 5 水災事故應急救援預案 PAGEREF _Toc453485862 h 28 HYPERLINK l _T

20、oc453485863 5.1 事故風險分析 PAGEREF _Toc453485863 h 28 HYPERLINK l _Toc453485864 5.2 應急指揮機構及職責 PAGEREF _Toc453485864 h 28 HYPERLINK l _Toc453485865 5.3 處置程序 PAGEREF _Toc453485865 h 28 HYPERLINK l _Toc453485866 5.4 處置措施 PAGEREF _Toc453485866 h 29 HYPERLINK l _Toc453485867 6停電事故專項應急救援預案 PAGEREF _Toc4534858

21、67 h 31 HYPERLINK l _Toc453485868 6.1 事故風險分析 PAGEREF _Toc453485868 h 31 HYPERLINK l _Toc453485869 6.2 應急指揮機構及職責 PAGEREF _Toc453485869 h 31 HYPERLINK l _Toc453485870 6.3 處置程序 PAGEREF _Toc453485870 h 31 HYPERLINK l _Toc453485871 6.4 處置措施 PAGEREF _Toc453485871 h 32 HYPERLINK l _Toc453485872 7 提升、運輸事故應急

22、救援預案 PAGEREF _Toc453485872 h 32 HYPERLINK l _Toc453485873 7.1 事故風險描述 PAGEREF _Toc453485873 h 32 HYPERLINK l _Toc453485874 7.2 應急指揮機構及職責 PAGEREF _Toc453485874 h 33 HYPERLINK l _Toc453485875 7.3 處置程序 PAGEREF _Toc453485875 h 33 HYPERLINK l _Toc453485876 7.4處置措施 PAGEREF _Toc453485876 h 34 HYPERLINK l _T

23、oc453485877 第三部分 現(xiàn)場處置方案 PAGEREF _Toc453485877 h 35 HYPERLINK l _Toc453485878 1 煤塵爆炸事故現(xiàn)場應急處置 PAGEREF _Toc453485878 h 35 HYPERLINK l _Toc453485879 1.1煤塵爆炸事故風險分析 PAGEREF _Toc453485879 h 35 HYPERLINK l _Toc453485880 1.2應急工作職責 PAGEREF _Toc453485880 h 35 HYPERLINK l _Toc453485881 1.3應急處置 PAGEREF _Toc45348

24、5881 h 36 HYPERLINK l _Toc453485882 2瓦斯爆炸事故現(xiàn)場應急處置方案 PAGEREF _Toc453485882 h 38 HYPERLINK l _Toc453485883 2.1事故風險分析 PAGEREF _Toc453485883 h 38 HYPERLINK l _Toc453485884 2.1.1事故類型:瓦斯爆炸事故。 PAGEREF _Toc453485884 h 38 HYPERLINK l _Toc453485885 2.1.2事故發(fā)生的區(qū)域、地點或裝置 PAGEREF _Toc453485885 h 38 HYPERLINK l _To

25、c453485886 2.1.3事故發(fā)生的可能時間、事故的危害嚴重程度及其影響范圍 PAGEREF _Toc453485886 h 38 HYPERLINK l _Toc453485887 2.1.4事故前可能出現(xiàn)的征兆 PAGEREF _Toc453485887 h 38 HYPERLINK l _Toc453485888 2.2應急工作職責 PAGEREF _Toc453485888 h 38 HYPERLINK l _Toc453485889 2.3應急處置 PAGEREF _Toc453485889 h 39 HYPERLINK l _Toc453485890 2.3.1事故應急處置程

26、序。 PAGEREF _Toc453485890 h 39 HYPERLINK l _Toc453485891 2.4注意事項 PAGEREF _Toc453485891 h 40 HYPERLINK l _Toc453485892 2.4.2使用搶險救援器材方面的注意事項 PAGEREF _Toc453485892 h 40 HYPERLINK l _Toc453485893 3 礦井火災事故現(xiàn)場處置方案 PAGEREF _Toc453485893 h 42 HYPERLINK l _Toc453485894 3.1礦井火災事故風險分析 PAGEREF _Toc453485894 h 42

27、HYPERLINK l _Toc453485895 3.2應急工作職責 PAGEREF _Toc453485895 h 42 HYPERLINK l _Toc453485896 3.3應急處置 PAGEREF _Toc453485896 h 43 HYPERLINK l _Toc453485897 3.4處理礦井火災事故的注意事項 PAGEREF _Toc453485897 h 44 HYPERLINK l _Toc453485898 4 頂板事故現(xiàn)場處置方案 PAGEREF _Toc453485898 h 46 HYPERLINK l _Toc453485899 4.1事故風險分析 PAGE

28、REF _Toc453485899 h 46 HYPERLINK l _Toc453485900 4.2應急工作職責 PAGEREF _Toc453485900 h 46 HYPERLINK l _Toc453485901 4.3應急處置 PAGEREF _Toc453485901 h 46 HYPERLINK l _Toc453485902 4.4注意事項 PAGEREF _Toc453485902 h 47 HYPERLINK l _Toc453485903 5 水災事故現(xiàn)場處置方案 PAGEREF _Toc453485903 h 49 HYPERLINK l _Toc453485904

29、5.1 事故風險分析 PAGEREF _Toc453485904 h 49 HYPERLINK l _Toc453485905 5.2應急工作職責 PAGEREF _Toc453485905 h 49 HYPERLINK l _Toc453485906 5.3應急處置 PAGEREF _Toc453485906 h 50 HYPERLINK l _Toc453485907 5.4注意事項 PAGEREF _Toc453485907 h 51 HYPERLINK l _Toc453485908 5.4.1現(xiàn)場搶救注意事項 PAGEREF _Toc453485908 h 51 HYPERLINK

30、l _Toc453485909 5.4.2現(xiàn)場組織人員撤離注意事項 PAGEREF _Toc453485909 h 51 HYPERLINK l _Toc453485910 6 供電系統(tǒng)停電事故現(xiàn)場應急處置方案 PAGEREF _Toc453485910 h 52 HYPERLINK l _Toc453485911 6.1事故風險分析 PAGEREF _Toc453485911 h 52 HYPERLINK l _Toc453485912 6.1.1事故類型 PAGEREF _Toc453485912 h 52 HYPERLINK l _Toc453485913 6.1.2事故發(fā)生的可能時間、

31、危害程度及其影響范圍: PAGEREF _Toc453485913 h 52 HYPERLINK l _Toc453485914 6.1.3事故前可能出現(xiàn)的預兆 PAGEREF _Toc453485914 h 52 HYPERLINK l _Toc453485915 6.2應急工作職責 PAGEREF _Toc453485915 h 52 HYPERLINK l _Toc453485916 6.2.1應急自救組織形式及人員構成情況 PAGEREF _Toc453485916 h 52 HYPERLINK l _Toc453485917 6.2.2應急自救組織機構、人員的具體職責 PAGEREF

32、 _Toc453485917 h 52 HYPERLINK l _Toc453485918 6.3應急處置 PAGEREF _Toc453485918 h 53 HYPERLINK l _Toc453485919 6.3.1事故應急處置程序 PAGEREF _Toc453485919 h 53 HYPERLINK l _Toc453485920 6.3.2現(xiàn)場應急處置 PAGEREF _Toc453485920 h 53 HYPERLINK l _Toc453485921 6.4注意事項 PAGEREF _Toc453485921 h 53 HYPERLINK l _Toc453485922

33、7 提升、運輸事故現(xiàn)場處置方案 PAGEREF _Toc453485922 h 54 HYPERLINK l _Toc453485923 7.1 事故風險分析 PAGEREF _Toc453485923 h 54 HYPERLINK l _Toc453485924 7.1.1事故類型 PAGEREF _Toc453485924 h 54 HYPERLINK l _Toc453485925 7.1.2事故發(fā)生的區(qū)域、地點或裝置的名稱 PAGEREF _Toc453485925 h 54 HYPERLINK l _Toc453485926 7.1.3事故發(fā)生的可能時間、事故的危害嚴重程度及其影響范

34、圍 PAGEREF _Toc453485926 h 54 HYPERLINK l _Toc453485927 7.2 應急工作職責 PAGEREF _Toc453485927 h 54 HYPERLINK l _Toc453485928 7.3 應急處置 PAGEREF _Toc453485928 h 54 HYPERLINK l _Toc453485929 7.3.1事故應急處置程序。 PAGEREF _Toc453485929 h 54 HYPERLINK l _Toc453485930 7.3.2 現(xiàn)場應急處置措施: PAGEREF _Toc453485930 h 54 HYPERLIN

35、K l _Toc453485931 7.4 注意事項 PAGEREF _Toc453485931 h 55 HYPERLINK l _Toc453485932 第四部分 附件 PAGEREF _Toc453485932 h 56 HYPERLINK l _Toc453485933 附件1 馬蓮臺煤礦應急救援指揮部成員及聯(lián)系方式 PAGEREF _Toc453485933 h 56 HYPERLINK l _Toc453485934 附件2 寧夏寶豐能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應急救援聯(lián)系電話 PAGEREF _Toc453485934 h 57 HYPERLINK l _Toc453485935 附件

36、3 外部應急聯(lián)系方式57 HYPERLINK l _Toc453485936 附件4 馬蓮臺煤礦專家?guī)?8 HYPERLINK l _Toc453485937 附件5 馬蓮臺煤礦應急救援輔助救護隊人員59 HYPERLINK l _Toc453485938 附件6 馬蓮臺煤礦應急救援物資統(tǒng)計表60 HYPERLINK l _Toc453485939 附件7 礦山救護隊主要救援裝備表 PAGEREF _Toc453485939 h 60 HYPERLINK l _Toc453485940 附件8 搶險救災調度記錄薄 PAGEREF _Toc453485940 h 61 HYPERLINK l _

37、Toc453485941 附件9 搶險救災電話匯報處理記錄表 PAGEREF _Toc453485941 h 62 HYPERLINK l _Toc453485942 附件10 應急救援協(xié)議 PAGEREF _Toc453485942 h 63 HYPERLINK l _Toc453485943 附件11 專家評審意見 PAGEREF _Toc453485943 h 65寧夏寶豐能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馬蓮臺煤礦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 寧夏寶豐能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馬蓮臺煤礦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 第一部分 綜合應急預案1 總則1.1 編制目的為了貫徹執(zhí)行“以人為本、堅持安全發(fā)展、堅持安全第一、

38、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國家生產安全方針,規(guī)范應急管理工作,提高突發(fā)事故的應急救援反應速度和協(xié)調能力,有序處置各類事故的能力,預防和控制次生、衍生災害的發(fā)生,最大限度保障員工和周邊群眾的生命安全,減少財產損失、遏制環(huán)境破壞和社會影響,結合本礦具體情況,特制定寧夏寶豐能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馬蓮臺煤礦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1.2 編制依據1.2.1 主要法律法規(guī) 1、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2014年8月31日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次會議通過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的決定,自2014年12月1日起施行); 2、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fā)事故應對法(中華人

39、民共和國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九次會議于2007年8月30日通過,現(xiàn)予公布,自2007年11月1日起施行); 3、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yè)病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四次會議于2011年12月31日通過,現(xiàn)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4、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2008年10月28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6號公布,2009年5月1日實施); 5、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條例(國務院令2006466號,自2006年9月1日起施行); 6、國務院關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責任追究的規(guī)定2001.04.21; 7、關于進一步加強生產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國發(fā)20102

40、3號; 8、關于開展重大危險源監(jiān)督管理工作的指導意見(安監(jiān)管協(xié)調字200456號); 9、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管理辦法(經2009年3月20日國家安全生產監(jiān)督管理總局局長辦公會議審議通過,現(xiàn)予公布,自2009年5月1日起施行,國家安全監(jiān)管總局令第17號);10、全區(qū)企業(yè)安全生產應急管理工作標準(寧夏回族自治區(qū)安全生產監(jiān)督管理局,寧安監(jiān)應急2014143號);11、國務院安委會辦公室關于進一步加強安全生產應急預案管理工作的通知(安委辦201511號)。1.2.2 主要技術標準1、生產經營單位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評審指南(試行)(安監(jiān)總廳應急200973號);2、生產經營單位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編

41、制導則(GB/T29639-2013);3、煤礦安全規(guī)程;4、礦山救護規(guī)程(AQ1008-2007);5、爆破安全規(guī)程(GB6722-2003);1.2.3 預案的銜接本預案銜接的上級部門預案是寧夏寶豐能源集團安全生產事故應急救援預案。本預案主要用于礦井生產過程中因各種危險因素引發(fā)或可能引發(fā)事故的應急救援工作。外部相關銜接應急救援預案:靈武市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自治區(qū)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寧夏煤礦安全監(jiān)察局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外部銜接責任:自治區(qū)安全生產監(jiān)督局,寧夏煤礦安全監(jiān)察局、寧夏煤礦安全監(jiān)察局銀南分局、靈武市政府、靈武市安全生產監(jiān)督局。1.3 適用范圍1、本應急預案適用的

42、區(qū)域范圍本預案適用于馬蓮臺煤礦礦井生產過程中發(fā)生的各類生產安全事故的應急處理工作。當發(fā)生事故后,本礦應急救援能力不能滿足時,按照規(guī)定上報相關政府部門或通知協(xié)議單位搶險救援隊。2、事故類型 礦井火災、煤塵爆炸、頂板、水害、瓦斯、礦井提升運輸、機電事故及其它事故等。3、事故級別生產安全事故按照危害程度、緊急程度和影響范圍,分為特別重大(級)、重大(級)、較大(級)、一般(級)四個級別。特別重大事故(級):是指可能造成30人以上(含30人,下同)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傷,或者1億元以上直接經濟損失,或可能造成重大社會影響,后果特別嚴重,需全部停產停業(yè)整治,且整改難度很大的事故隱患。重大事故(級):

43、是指造成或者可能造成10人以上(含10人)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含50人)100人以下重傷,或者5000萬元以上(含5000萬元)1億元以下直接經濟損失的事故事件。較大事故(級):是指造成或者可能造成3人以上(含3人)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含10人)50人以下重傷,或者1000萬元以上(含1000萬元)5000萬元以下直接經濟損失的事故事件。一般事故(級):是指造成或者可能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傷,或者1000萬元以下直接經濟損失的事故。1.4 應急預案體系根據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事故應急預案編制導則(國標GB/T 29639-2013),寧夏寶豐能源集團股份有

44、限公司馬蓮臺煤礦應急預案體系包括:綜合應急預案、專項應急預案和現(xiàn)場處置方案。應急救援預案編制與修訂工作由礦工程師牽頭組織,各專業(yè)技術人員共同參與。1、綜合應急預案從總體上規(guī)定應急組織機構和職責、應急響應行動、措施和保障等基本要求和程序等,是應對各類事故的綜合性文件,由馬蓮臺煤礦組織制定,經礦長批準后發(fā)布實施。2、專項應急預案依據馬蓮臺煤礦實際,為應對某一類型或幾種類型事故事件,著重解決特定事故及突發(fā)事件的應急處置,是總體應急預案的支持性文件,由各職能管理部門負責組織制訂。3、現(xiàn)場處置方案是針對具體的裝置、場所或設施、崗位存在的危險源所制定的應急處置措施,必須程序明確、步驟清晰、措施得當。1.5

45、 應急預案工作原則1、加強領導、統(tǒng)一指揮、分級負責、區(qū)域為主、單位自救和社會救援相結合原則。搶險救災工作必須在總指揮部的統(tǒng)一領導和現(xiàn)場搶險救災指揮部的具體指揮下開展。2、自救互救原則。事故發(fā)生初期,事故單位應按照礦井災害預防與處理計劃積極組織搶救,并迅速組織遇險人員沿避災路線撤離,防止事故擴大。3、安全搶救原則。在事故搶救過程中,應采取措施,確保救護人員的自身安全,嚴防事故再次發(fā)生。4、緊急救護原則。救護隊應本著“先重后輕、先生后亡”的原則搶救遇險人員。5、通訊暢通原則。井上下設立專線指揮電話,并保持暢通。6、事故應急救援工作應當堅持“預防為主、常備不懈、以人為本,救人第一”的方針。7、快速反

46、應、高效運轉、依靠科技、加強協(xié)作、快速有效處置,防止事故擴大的原則,按照事故類別、嚴重程度和事故地點,分級分類分別啟動綜合預案和專項預案,實施應急救援。2 事故風險描述風險管理小組組織各單位運用工作任務分析法及事故機理分析法,對礦井生產系統(tǒng)和輔助系統(tǒng)工作地點的任務進行了危險源辨識,得出寧夏寶豐能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馬蓮臺煤礦可能導致重大人員傷亡、財產損失、環(huán)境破壞的危險因素有水、火、瓦斯、煤(巖)塵、頂板、供電、特種設備等。2.1 煤塵災害危險性分析由于生產環(huán)節(jié)多,容易造成煤塵堆積和飛揚,煤塵是煤礦生產過程的伴生產物,根據寧夏煤炭質量檢測中心編制的寧夏寶豐能源集團有限公司馬蓮臺煤礦煤塵爆炸、自燃

47、傾向性檢測報告,報告編號為2013AQ015、2013AQ016、2013AQ017,對一采區(qū)五煤、三煤、一煤層煤樣分別進行了煤塵爆炸測試鑒定,鑒定結果為五煤煤塵爆炸火焰長度為100mm,抑制煤塵爆炸最低粉添加量為80%,煤塵爆炸性為有煤塵爆炸性;三煤煤塵爆炸火焰長度為400mm,抑制煤塵爆炸最低粉添加量為85%,煤塵爆炸性為有煤塵爆炸性;一煤煤塵爆炸火焰長度為30mm,抑制煤塵爆炸最低粉添加量為70%,煤塵爆炸性為有煤塵爆炸性。根據寧夏煤炭質量檢測中心編制的寧夏寶豐能源集團有限公司馬蓮臺煤礦煤塵爆炸、自燃傾向性檢測報告,報告編號為2016AQ013、2016AQ014、2016AQ015,對

48、二采區(qū)三煤、一煤層煤樣分別進行了煤塵爆炸測試鑒定,鑒定結果為三煤煤塵爆炸火焰長度為330mm,抑制煤塵爆炸最低巖粉用量為80%,煤塵爆炸性為有煤塵爆炸性;一煤煤塵爆炸火焰長度為400mm,抑制煤塵爆炸最低巖粉用量為85%,煤塵爆炸性為有煤塵爆炸性。因此煤塵屬于重大災害源。2.2 瓦斯災害危險性分析根據2015年度礦井瓦斯等級鑒定報告:礦井絕對瓦斯涌出量為1.259m/min,相對瓦斯涌出量為0.315m/t;礦井最大絕對二氧化碳涌出量為3.776m/min,最大相對二氧化碳涌出量為0.945m/t,鑒定結果為瓦斯礦井,在礦井生產過程中均無煤與瓦斯突出、瓦斯噴出情況,但隨著掘進深度的增加,瓦斯可

49、能遞增。瓦斯治理工作是一項綜合性工作,與通風條件、管理狀況及措施密切聯(lián)系,有瓦斯就存在瓦斯爆炸以及引起人員窒息的危險。2.3 礦井火災危害性分析據寧夏煤炭質量檢測中心編制的寧夏寶豐能源集團有限公司馬蓮臺煤礦煤塵爆炸、自燃傾向性檢測報告,報告編號為2013AQ015、2013AQ016、2013AQ017,對五煤、三煤、一煤層煤樣分別進行了自燃傾向性等級鑒定,鑒定結果為馬蓮臺煤礦主采5、3、1煤層均具有自燃發(fā)火傾向,自燃傾向性等級屬類,根據煤科總院重慶分院所做煤樣升溫氧化實驗結果,1煤自燃發(fā)火期為73天,3煤自燃發(fā)火期為68天,3煤自燃發(fā)火期為64天,煤塵開采后,采空區(qū)留有浮煤,采空區(qū)存在漏風發(fā)

50、生自燃發(fā)火的可能。馬蓮臺煤礦開采煤層為自燃煤層,同時由于使用大量電氣設備和膠帶運輸機,火工品使用頻繁,瓦斯、煤塵爆炸也會引發(fā)礦井外因火災。2.4 頂板災害危險性分析井田內的主要特征是:大的構造走向近南北,褶曲不對稱,背斜西側陡、東側緩,向斜側反之。大的斷層大部分為大傾角(東傾)的逆斷層,傾角一般為70-75度。褶曲構造:區(qū)內主要有丁家梁背斜(井田西側)、馬蓮臺向斜(井田中間)、苦草凹背斜(井田中間靠東)、雙廟向斜和張家窯背斜(井田東側)。斷層構造:區(qū)內主要斷裂構造多達41條,其中落差大于30m以上的有21條(最大斷距為80m)。影響本井的斷層主要有F5,南北貫穿整個井田,最大落差為45m,另外

51、還有F22斷層,落差為80m左右。其他斷層大部分集中在井田的西、南兩側,斷距在11-70m之間。井田內一采區(qū)南翼F26正斷層,走向,傾向SE,傾角70,落差0-30m,區(qū)內延展度1240m,4條地震測線4個斷點控制,為可靠斷層。沒有鉆孔穿過,屬于基本查明斷層。在一煤層10106工作面揭露情況來看,與勘探報告基本吻合。2.4.1根據2017年采掘接續(xù),可采煤層有一、三、三上、五,其中各可采煤層除三上煤與五煤層層間距較小為(8-20m)其它煤層間距均在30m以上,頂?shù)装迥噘|粉砂巖、粉砂巖、中砂巖為主。煤巖層裂隙較發(fā)育,多滑面,尤其一煤層頂板普氏系數(shù)低,頂板易破碎,因此開采時頂?shù)装寰S護有一定難度,必

52、須采取相應的措施,礦井存在著頂板事故災害源。 2.4.2綜采工作面在初次來壓和周期來壓期間,如頂板管理不善,工作面上、下端頭和煤壁有可能發(fā)生大面積片幫傷人事故。 2.4.3掘進巷道采用爆破法掘進時,在放炮前,對工作面未進行加固,容易造成冒頂事故。巷道支護參數(shù)選擇不當,支護強度不夠,不能有效地對巷道頂幫進行支護,造成冒頂片幫事故。2.5 礦井水災危險性分析 本井田屬中溫帶半干旱沙漠大陸性季風氣候,據靈武市氣象站觀測資料降水量多集中于 7、8、9 三個月,多年平均降水量 219.7mm,最大為 352.4mm(1964 年),多年平均蒸發(fā)量 1761.8mm,最大為 1922.5mm。年最大降水量

53、為352.4mm(1964年),年最小降水量僅為80.1mm(1980年)蒸發(fā)量是降水量的 7-9 倍,由于地勢波狀起伏,降水多沿溝谷排走,極少產生洪澇天氣,對礦井充水的影響極小,大氣降水不會對礦井產生威脅。井田范圍內水資源缺乏,只是沖溝較發(fā)育,基本無常年性徑流,夏天雨季有間斷性流水,但時間很短。長城邊溝中有少量泉水補給,是區(qū)域內唯一一條常年流水河,年平均流量約250m3/d,一般為2.8540.5l/s,最大洪水量為67m3/d.改河自東南流向西北,匯入黃河。根據礦井工業(yè)廣場位置選擇,地表水系不會對礦井產生威脅。從充水因素和水文地質條件分析,水文地質條件簡單,地下水補給條件差,含水層屬弱富水

54、性含水層。綜上所述,馬蓮臺煤礦水文條件簡單,上述三種水源均不會對礦井產生充水威脅。馬蓮臺煤礦屬水文地質條件簡單型礦井,礦井涌水量不大,影響礦井的水害以巖層孔隙、裂隙水為主,巖層孔隙、裂隙水,主要對巷道掘進和下山掘進構成水害影響。礦井正常涌水量為85m3/h,最大涌水量為150m3/h。礦井生產過程中,掘進迎頭可能受斷層影響發(fā)生涌水量增大,但由于巷道走上坡,排水系統(tǒng)簡單,即使發(fā)生突水事故,人員也能及時撤至地面。因此,水害危險性較小,重點加強排水系統(tǒng)的管理及其設備維護保養(yǎng)。由于受采空區(qū)塌陷影響,導致采空區(qū)裂隙與地面邊溝接通,受到地表水突然涌入工作面的威脅,因此礦井水害是我礦存在的危險源。2.6 供

55、電系統(tǒng)災害危險性分析電是煤礦的動力源,如果管理制度不健全,將引發(fā)井下和地面電氣事故。我礦10KV變電站供電線路和35KV供電線路可能發(fā)生斷線、倒桿、線路共振等事故;用電設備對人體可能產生電擊和電傷;電火花事故,井下供電線網發(fā)生漏電,不僅會引起人身觸電,而且產生的電火花可能導致發(fā)生煤塵瓦斯爆炸的重大事故;井上下電氣設備起火也會引發(fā)重大事故因此,馬蓮臺煤礦也存在供、用電的不安全因素或隱患。2.7 提升運輸災害危險性分析馬蓮臺煤礦采用斜井開拓,井下原煤運輸采用膠帶輸送機,經石門皮帶巷,轉至區(qū)段煤倉再由主井皮帶提出至地面筒倉。人員上、下由主井架空行人器運送。輔助運輸系統(tǒng)副井采用側翻式礦車串車提升,擔負

56、礦井提渣及設備材料下放、回收等輔助任務,存在著斷繩、脫鉤、抓捕器失靈等危險有害因素。因此,存在運輸事故隱患。2.8 火工品運輸、儲存與使用管理爆破材料在裝載、運輸、卸載、貯存保管、使用各個環(huán)節(jié)中,任何一個環(huán)節(jié)出現(xiàn)問題,都有可能引起火藥爆炸,帶來嚴重后果,給煤礦造成重大損失。因此,爆破材料在裝載、運輸、卸載、貯存保管、使用各個環(huán)節(jié)中的安全問題是一個不安全因素,稍有不慎就可能引發(fā)災難性事故發(fā)生。綜合我礦實際,經過分析排查,煤塵爆炸性為有煤塵爆炸性(報告編號為2013AQ015、2013AQ016、2013AQ017、2016AQ013、2016AQ014、2016AQ015),確定我礦的重大危險源

57、主要有:煤塵爆炸源。3 應急組織機構及職責 3.1 應急組織體系3.1.1 應急領導小組建立礦井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領導小組(以下簡稱領導小組)負責領導應急救援工作,當出現(xiàn)災害事故時,負責救援領導小組改為礦應急救援指揮部:總 指 揮:礦長 副總指揮:總工程師、安全副礦長、生產副礦長、機電副礦長成 員:副總工程師、調度室主任、安監(jiān)副部長、生產技術部部長、裝備部部長、人力資源部部長、經營部部長、辦公室主任、各采煤隊隊長、各掘進隊隊長、運輸隊隊長、通風隊隊長、機電隊隊長3.1.2 應急領導小組辦公室應急領導小組下設應急管理辦公室,辦公室設在調度室,調度室主任兼任辦公室主任辦公室在領導小組的直接領導下

58、,全面負責日常業(yè)務組織協(xié)調工作,完成領導小組交辦的各項任務應急管理辦公室下設3名專職人員沈磊、董宏偉、王凱波負責應急救援日常管理工作。外線內線:8000應急管理辦公室主任:調度室主任專職人員:董宏偉、王凱波、沈磊電話8000技術專家組長總工程師技術專家組搶險救災組長生產副礦長搶險救災組醫(yī)療救護組長通風副總物資供應組長機電副礦長治安保衛(wèi)組長安監(jiān)部長治安保衛(wèi)組后勤保障組長辦公室主任后勤保障組善后處理組長經營部部長善后處理組事故調查組長安全副礦長事故調查取證組應急救援指揮部總 指 揮:礦長副總指揮:總工程師生產安全應急管理(救援指揮)組織機構3

59、.1.3 應急管理辦公室主要職責應急管理辦公室主要職責:負責事故現(xiàn)場的應急救援指揮工作,在總指揮的指導下進行應急救援任務分配和人員調度,有效利用各種資源,保證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對事故現(xiàn)場的應急救援行動;負責救援機構之間的通信聯(lián)絡,查找和提供圖紙技術資料,及時對外發(fā)布信息,整理相關資料,完成救援指揮交辦的其它相關事務。按安監(jiān)應急【2014】143號文件中培訓要求,建立應急培訓和教育制度,制訂年度培訓計劃,年度集中培訓安全管理人員不少于4次,關鍵崗位工人不少于6次。3.2 應急管理指揮部構成和職責3.2.1 應急管理指揮部構成指揮部由總指揮(礦長,當?shù)V長不在時,可由總工程師擔任)、副總指揮(生產

60、副礦長、安全副礦長、機電副礦長)、成員(副總工程師、各單位部門主要負責人)組成。3.2.2 應急管理指揮部的主要職責 1、決定是否啟動并執(zhí)行本預案; 2、協(xié)調和指揮各成員單位進行現(xiàn)場救援搶救; 3、適時修編本預案; 4、做好新聞發(fā)布,在事故處理結束后宣布狀態(tài)解除; 5、組建救援隊伍及相關救援組織,做好訓練和練習工作,督促檢查領導小組成員單位的救援工作情況; 6、做好事故調查處理及善后處理工作; 7、向領導小組報告救援工作的進度及開展情況。3.2.3應急管理指揮部下設八個專業(yè)組及其職責 1、技術專家組:組長由總工程師擔任,成員由各副礦長、副總工程師、技術質量部的相關工程技術人員組成。主要研究制定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