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文化常識_第1頁
中國歷史文化常識_第2頁
中國歷史文化常識_第3頁
中國歷史文化常識_第4頁
中國歷史文化常識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jìn)行舉報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介

1、PAGE PAGE 13文化常識專題1. 【紀(jì)年法、十二生肖、十二時】(1)干支紀(jì)年法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4 8 0 1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夜半 雞鳴 平旦 日出 食時 隅中 日中 日昳 脯時 日入 黃昏 人定1113 5 7 9 11 13 15 17192123(2)中華民國紀(jì)年法1912年,中華民國元年2.【八卦】乾(天)、坤(地)、震(雷)、巽(風(fēng))、坎(水)、離(火)、艮(山)、兌(沼)3.【古代主要節(jié)日】元日:正月初一,一年開始。人日:正月初七,主小孩。上元:正月十五,張燈為戲,又叫“燈節(jié)”社

2、日:春分前后,祭祀祈禱農(nóng)事。寒食:清明前兩日,禁火三日。清明:四月初,掃墓、祭祀。端午:五月初五,吃粽子,劃龍舟。七夕:七月初七,婦女乞巧。中元:七月十五,祭祀鬼神,又叫“鬼節(jié)”中秋:八月十五,賞月,思鄉(xiāng)。重陽:九月初九,登高,插茱萸免災(zāi)冬至:又叫“至日”,節(jié)氣的起點。臘日:臘月初八,喝“臘八粥”除夕:一年的最后一天的晚上,初舊迎新 4.【漢字七體】甲骨文、金文(鐘鼎文、大篆)、小篆、隸書、楷書、草書、行書5.【六藝】禮、樂、射、御、書、數(shù) 6.【四大石窟】莫高窟(甘肅敦煌)、云崗石窟(山西大同)、龍門石窟(河南洛陽)、麥積山石窟(甘肅天水) 7.【四大書院】白鹿洞書院(江西廬山)、岳麓書院(

3、湖南長沙)、嵩陽書院(河南嵩山)、應(yīng)天書院(河南商丘) 8.【四大佛教名山】浙江普陀山(觀音菩薩)、山西五臺山(文殊菩薩)、四川峨眉山(普賢菩薩)、安徽九華山(地藏王菩薩) 9.【四大道教名山】湖北武當(dāng)山、江西龍虎山、安徽齊云山、四川青城山 10.【前四史】史記漢書后漢書三國志11. 【科考三元、殿試三鼎甲】鄉(xiāng)試,會試,殿試和自的第一名(解元,會元,狀元)狀元 榜眼 探花類別童試(非科舉考試)鄉(xiāng)試(秋闈)會試(春闈)殿試時間每年一次三年一次(8月)鄉(xiāng)試后第二年春(3月)會試后(初為5月,后為4月21日)地點府、州或縣省城禮部初于天安門外,后在保和殿應(yīng)試者儒童、童生秀才(庠生)、監(jiān)生舉人貢生主考

4、官知縣、知府、學(xué)政由朝廷派員監(jiān)臨由朝廷派大臣、副總裁再派會試同考官皇帝主考、親王、大臣監(jiān)試,大學(xué)士、部院大臣評卷內(nèi)容除經(jīng)、史、時務(wù)外,主考八股文和試帖詩除經(jīng)、史、時務(wù)外,主考八股文和試帖詩除經(jīng)、史、時務(wù)外,主考八股文和試帖詩策問錄取名稱、等級生員(或稱庠生,俗稱“秀才”)舉人(俗稱“孝廉”)第一名:解元貢生第一名:會元進(jìn)士第一甲賜進(jìn)士及第(狀元、榜眼、探花)第二甲賜進(jìn)士出身(傳臚)第三甲賜同進(jìn)士出身(有時亦稱“傳臚”)13.【九州】冀 兗 青 荊 揚 梁 雍 徐 豫一、冀州,起自黃河壺口,涉及今山西、河北、河南等省部分地區(qū),地為白壤。二、兗州,起自黃河下游、濟水,涉及河北、河南、山東,地為黑壤

5、。三、青州,起自渤海、泰山,涉及河北、山東半島,地為肥沃白壤。四、徐州,起自黃海、泰山、淮河,涉及山東、江蘇、安徽,地為紅色粘土。五、揚州,起自淮河、黃海,涉及江蘇、安徽、江西及其以南的地方,地為潮濕泥土。六、荊州,起自荊山、衡山,涉及、湖北、湖南,地為潮濕泥土。七、豫州,起自 HYPERLINK /view/47532.htm t _blank 中原、黃河下游,涉及河南、山東,地為柔軟的土,下層為肥沃而硬的黑色。八、梁州,起自華山、黑水,涉及陜西、四川、甘肅、青海,地為黑色松散的土。九、雍州,起自黑水、西河,涉及陜西、內(nèi)蒙古、寧夏、甘肅、新疆,地為最上等的黃壤。14. 【五刑】(隋前)墨 劓

6、 刖 宮 大辟(隋后)笞 杖 徒 流 死 15. 【死的五稱】天子崩 諸候薨 大夫卒 士不祿 平民死16. 【六親】父 母 兄 弟 妻 子17【年齡的別稱】垂髫(tiao)三四歲至八九歲的兒童(髫,古代兒童頭上下垂的短發(fā));總角八九歲至十三四歲的少年(古代兒童將頭發(fā)分作左右兩半,在頭頂各扎成一個結(jié),形如兩個羊角,故稱“總角”);豆蔻十三四歲至十五六歲(豆蔻是一種初夏開花的植物,初夏還不是盛夏,比喻人還未成年,故稱未成年的少年時代為“豆蔻年華”);束發(fā)是男子十五歲(到了十五歲,男子要把原先的總角解散,扎成一束);弱冠是男子二十歲(古代男子二十歲行冠禮,表示已經(jīng)成人,因為還沒達(dá)到壯年,故稱“弱冠”

7、);及笄(j)之年十五歲(女)而立之年三十歲不惑之年四十歲知命之年五十歲耳順之年六十歲花甲之年六十歲懸車之年退休之年從心之年七十歲古稀之年七十歲耄耋之年七十至八十期頤一百歲。18【避諱】周秦以來,中國幾乎每代帝王的名字是不能直呼與直書的。秦始皇諱政,正月,本來叫政月的,為了避諱,只能寫作正月,讀平聲。也有寫作征月的,或改作端月。漢高祖劉邦,諱邦字,改國字;漢文帝諱恒,改常字,恒山稱常山,姮娥改作嫦娥;漢景帝諱啟,改開字,史記微子啟作微子開,漢書啟母石作開母石;漢武帝諱徹,改通字,蒯徹作蒯通;漢宣帝諱洵,改孫字,荀卿(荀子)作孫卿;漢元帝諱奭,改盛字;漢明帝諱莊,改嚴(yán)字,老莊作老嚴(yán),莊子陵改嚴(yán)子

8、陵。劉秀創(chuàng)建東漢,為光武帝,漢書改秀才為茂才。晉愍帝名司馬鄴,建業(yè)改建康。隋文帝父親楊忠,隋時郎中只稱郎,侍中改侍內(nèi),中書改內(nèi)史,朝中不設(shè)中丞,改御史大夫;隋煬帝諱廣,廣樂改長樂,廣陵改江都。唐太宗李世民,世字改代字,民字改人字,民部改戶部,凡從民字旁,皆改作氏字(如昏字就是如此而來);唐高宗諱治,治字改理字;武則天名瞾,即照字,詔書改制書。凡是避諱的字,如果沒有明確公布改作其它字,一般以缺末筆處理。19【人的稱謂】(一)敬稱(1)稱字。古人幼時命名,成年(男20歲、女15歲)取字,字和名有意義上的聯(lián)系。字是為了便于他人稱謂,對平輩或尊輩稱字出于禮貌和尊敬。如稱屈平為屈原,司馬遷為司馬子長,李

9、白為李太白,杜甫為杜子美,柳宗元為柳子厚,司馬光為司馬君實等。古人常卑己尊人,常自稱名,稱他人字。(2)稱號。號又叫別號、表號。名、字與號的根本區(qū)別是:前者由父親或尊長取定,后者由自己取定。號,一般只用于自稱,以顯示某種志趣或抒發(fā)某種情感;對人稱號也是一種敬稱。如:陶潛號五柳先生,李白號青蓮居士,杜甫號少陵野老,白居易號香山居士,李商隱號玉溪生。(3)稱謚號。古代王侯將相、高級官吏、著名文士等死后被追加的稱號叫謚號。如歐陽修為歐陽文忠公,范仲淹為范文正公,林則徐為林文忠公。(4)稱齋名。指用齋號或室號來稱呼。如稱蒲松齡為聊齋先生,梁啟超為飲冰室主人。(5)稱籍貫。如柳宗元是河?xùn)|(今山西永濟)人

10、,故而人稱柳河?xùn)|;康有為是廣東南海人,人稱康南海;北洋軍閥首領(lǐng)袁世凱被稱為袁項城(河南項城人)。對于對方或?qū)Ψ接H屬的敬稱有令、尊、賢等。令,意思是美好,用于稱呼對方的親屬,如令尊(對方父親)、令堂(對方母親)、令兄(對方的哥哥)、令郎(對方的兒子)、令愛(對方的女兒)。賢,用于稱平輩或晚輩,如賢郎(稱對方的兒子)、賢弟(稱對方的弟弟)。仁,表示愛重,應(yīng)用范圍較廣,如稱同輩友人中長于自己的人為仁兄,稱地位高的人為仁公等。(二)謙稱(1)自稱。愚,謙稱自己不聰明。鄙,謙稱自己學(xué)識淺薄。敝,謙稱自己或自己的事物不好。卑,謙稱自己身份低微。竊,有私下、私自之意,使用它常有冒失、唐突的含義在內(nèi)。 (2)

11、古代帝王的自謙詞有孤(小國之君)、寡(少德之人)。(3)古代官吏的自謙詞有下官、末官、小吏等。(4)讀書人的自謙詞有小生、晚生、晚學(xué)等,表示自己是新學(xué)后輩;如果自謙為不才、不佞、不肖,則表示自己沒有才能或才能平庸。(5)古人稱自己一方的親屬朋友時,常用“家”、“舍”等謙詞?!凹摇笔菍e人稱自己的輩份高或年紀(jì)大的親屬時用的謙詞,如家父、家母、家兄等。“舍”用以謙稱自己的家或自己的卑幼親屬,前者如寒舍、敝舍,后者如舍弟、舍妹、舍侄等。(6)其他自謙詞有:因為古人坐席時尊長者在上,所以晚輩或地位低的人謙稱在下;小可是有一定身份的人的自謙,意思是自己很平常、不足掛齒;小子是子弟晚輩對父兄尊長的自稱;老

12、人自謙時用老朽、老夫、老漢、老拙等;老和尚自稱老衲。20【座次】古時官場座次尊卑有別,十分嚴(yán)格。官高為尊居上位,官低為卑處下位。古人尚右,以右為尊,“左遷”即表示貶官。廉頗藺相如列傳:“以相如功大,拜為上卿,位在廉頗之右?!惫糯ㄖǔJ翘檬医Y(jié)構(gòu),前堂后室。在堂上舉行的禮節(jié)活動是南向為尊?;实劬蹠撼迹淖灰欢ㄊ亲毕蚰系?。因此,古人常把稱王稱帝叫做“南面”,稱臣叫做“北面”。室東西長而南北窄,因此室內(nèi)最尊的座次是坐西面東,其次是坐北向南,再次是坐南面北,最卑是坐東面西。鴻門宴中有這樣幾句:“項王、項伯東向坐,亞父南向坐,沛公北向坐,張良西向侍。”項王座次最尊,張良座次最卑。21【詩文集的

13、命名方式】古人為詩文集命名的方式,主要的有:(1)以作者姓名命名。如孟浩然集、李清照集、陶淵明集。(2)以官爵命名。如王右丞集(王維)、杜工部集(杜甫)。(3)以謚號命名。如范文正公集(范仲淹)、歐陽文忠公集(歐陽修)。(4)以書齋命名。如七錄齋集(張溥)、飲冰室合集(梁啟超)、惜抱軒文集(姚鼐)。(5)以作者字、號命名。如李太白全集、蘇東坡全集、徐霞客游記(徐宏祖)。(6)以居官地或居住地命名。如夢溪筆談(沈括)。(7)以出生地命名。如臨川先生文集(王安石)、柳河?xùn)|集(柳宗元)。(8)以帝王年號命名。如白氏長慶集(白居易)、嘉祜集(蘇洵)。22【經(jīng)史子集】經(jīng),指儒家經(jīng)典;史,指各種體裁的史學(xué)

14、著作;子,指先秦諸子百家的著作及政治、哲學(xué)、醫(yī)學(xué)等著作;集,泛指詩詞文賦專集等著作。23【姓氏】夏、商、周的時候,人們有姓也有氏?!靶铡笔菑木幼〉拇迓洌蛘咚鶎俚牟孔迕Q而來?!笆稀笔菑木魉獾牡亍⑺n的爵位、所任的官職,或者死后按照功績,追加的稱號而來。所以貴族有姓、有名、也有氏;平民有姓,有名,沒有氏。同“氏”的男女可以通婚,同“姓”的男女卻不可以通婚。因為中國人很早就發(fā)現(xiàn)這條遺傳規(guī)律:近親通婚對后代不利。姓和氏的區(qū)別:先秦時期,姓和氏含義不同。姓代表血緣關(guān)系,同姓不能通婚,氏則是從姓中繁衍出來的分支,是特權(quán)和地位的標(biāo)志,用以區(qū)別貴賤,有氏者為貴。所以,先秦時男子稱氏不稱姓。 姓和氏的融

15、合:秦代廢除了原始的宗法分封制度而實行郡縣制,氏失去了代表貴賤的意義,逐漸與姓合用,都成為父系血緣傳承的標(biāo)識。中國現(xiàn)在大多數(shù)的姓,都是承襲了產(chǎn)生于周代的氏。(1)以氏為姓。氏族社會晚期以至夏、商時代,分支氏族的標(biāo)號有的也成為后起之姓,如:姬、姜、姒、風(fēng)、己、子、任、伊、嬴、姚。(2)以國名為姓氏。夏、商二代均封侯賜地,西周初年更是實行大封建,大大小小的諸侯國遍布九州,這些國名便成為其國子孫后代的。如程、房、杜、戈、雷、宋、鄭、吳、秦等。周文王封少子于狄域,其子孫便姓狄。白狄族一支在今河北省無極縣建立鼓國,后代便有姓鼓。有的姓是秦漢以后外邦人帶來的,如米姓出自西域米國,安姓出自安息。(3)以邑名

16、為姓氏。如周武王時封司寇忿生采邑于蘇,忿生后代因此姓蘇。(4)以鄉(xiāng)、亭名為氏。如嬴姓秦國的始祖非子的支孫封在邑鄉(xiāng),得邑氏;至六世孫被周禧王封為邑侯,采食解州。(5)以居住地為姓氏。如齊國公族大夫分別住在東郭、南郭、西郭、北郭,這四郭便成了姓氏。(6)以先人的字或名為姓氏。如周平王的庶子字林開,其后代姓林。又如齊國大夫童刁的孫子以刁氏傳世。(7)以排行為姓氏。如春秋魯國有孟孫氏、叔孫氏和季孫氏。(8)以官職為姓氏。如西周的職官司、司馬、司空后來均成為姓。又如漢代有治粟都尉,后代便姓粟。(9)以技藝為姓氏。商朝有巫氏,是用筮占卜的創(chuàng)始者,后世便以為氏。又如卜、陶、甄、屠等姓均是以技藝為氏。(10)

17、古代少數(shù)民族融合到漢族中帶來的姓。如慕容、宇文、呼延等。 (11)以謚號為氏。如莊氏原為楚莊王之后,康氏原為周武王之弟康叔之后。(12)因賜姓、避諱而改姓。如南明隆武帝把國姓“朱”賜給了鄭成功,閩臺百姓稱鄭成功為“國姓爺”。又如漢文帝名劉恒,恒氏因而改為常氏。24【廟號、謚號、年號】 廟號:太祖、高祖、太宗、世祖 謚號:根據(jù)皇帝或諸侯等人物的生前事跡,在死后追授謚號。隱,哀也。景,武也。施德為文。除惡為武。辟地為襄。服遠(yuǎn)為桓。剛克為僖。施而不成為宣。惠無內(nèi)德為平。亂而不損為靈。由義而濟為景。余皆象也。 公元前113年,武帝以當(dāng)年為 HYPERLINK /view/137275.htm t _b

18、lank 元鼎四年,并追改以前為建元、 HYPERLINK /view/137222.htm t _blank 元光、 HYPERLINK /view/137247.htm t _blank 元朔、 HYPERLINK /view/137256.htm t _blank 元狩,每一年號六年。以前帝王沒有年號,此是始創(chuàng),并為后來帝王所沿用。25【官制】丞相和宰相:宰相的正式官名隨著朝代的更替,先后出現(xiàn)過:相國、丞相、大司徒、 HYPERLINK /view/39138.htm t _blank 侍中、 HYPERLINK /view/57226.htm t _blank 中書令、 HYPERLI

19、NK /view/31542.htm t _blank 尚書令、 HYPERLINK /view/681.htm t _blank 同平章事、 HYPERLINK /view/339127.htm t _blank 內(nèi)閣大學(xué)士、 HYPERLINK /view/28282.htm t _blank 軍機大臣等多達(dá)幾十種官名。據(jù)記載,早在商周時代已有 HYPERLINK /view/57518.htm t _blank 太宰、尹、太師之稱,這些官職雖有輔佐天子管理 HYPERLINK /view/8426.htm t _blank 國家之意,但在當(dāng)時尚不具備國家機器中幕僚長階性質(zhì)。到了 HYPE

20、RLINK /view/47876.htm t _blank 春秋戰(zhàn)國時代,相的名稱出現(xiàn)了。例如 HYPERLINK /view/2810.htm t _blank 管仲為齊國相, HYPERLINK /view/16185.htm t _blank 藺相如為趙國相。由于當(dāng)時 HYPERLINK /view/1172094.htm t _blank 養(yǎng)士之風(fēng)盛行,不少有知識的人被各國招聘為相。 HYPERLINK /view/113333.htm t _blank 秦國由于變化徹底,發(fā)展迅速,是 HYPERLINK /view/85352.htm t _blank 戰(zhàn)國時代第一個設(shè)立郡縣制的國

21、家,并于秦武王二年(公元前309年)任 HYPERLINK /view/399965.htm t _blank 樗里疾、 HYPERLINK /view/399983.htm t _blank 甘茂為左右丞相。丞相之名由此而始。秦始皇統(tǒng)一六國后,宰相作為 HYPERLINK /view/210687.htm t _blank 官制首次確定下來。在秦以前的殷周時代,國家的最高統(tǒng)治者是通過 HYPERLINK /view/111933.htm t _blank 分封諸侯進(jìn)行統(tǒng)治的,商朝的王或周朝的天子不能干涉分封國的內(nèi)政,又因分封國的國君由 HYPERLINK /view/40807.htm t

22、_blank 貴族世襲,所以天子無權(quán)解除他們在分封國的統(tǒng)治權(quán)力。 HYPERLINK /view/2389.htm t _blank 秦始皇之后,廢分封,設(shè)郡縣,廢諸侯,設(shè)官吏, HYPERLINK /view/20013.htm t _blank 皇帝不再通過宗法親緣關(guān)系進(jìn)行統(tǒng)治,改為任命官僚向全國發(fā)號施令,因此有必要組織一套官僚機構(gòu),并借助于宰相 HYPERLINK /view/911853.htm t _blank 大臣輔佐政務(wù)。宰相就在這一歷史條件下產(chǎn)生了。隨著封建國家的發(fā)展,宰相制一直沿襲了兩千年。 HYPERLINK /view/6586.htm t _blank 秦朝時,宰相的正

23、式官名為丞相。有時分設(shè)左右,以右為上,稱為“右丞相”,“ HYPERLINK /view/551138.htm t _blank 左丞相”。 HYPERLINK /view/23861.htm t _blank 漢朝與秦朝相仿,只是如果稱為相國的話,地位更高一些,并以 HYPERLINK /view/57317.htm t _blank 御史大夫為副職。 HYPERLINK /view/6646.htm t _blank 隋朝定三省制,三省長官 HYPERLINK /view/57721.htm t _blank 內(nèi)史省的內(nèi)史令、 HYPERLINK /view/57468.htm t _bl

24、ank 門下省的納言、 HYPERLINK /view/57830.htm t _blank 尚書省的尚書令都是宰相。 HYPERLINK /view/6527.htm t _blank 唐朝改內(nèi)史省為 HYPERLINK /view/57700.htm t _blank 中書省,內(nèi)史令為中書令,納言為侍中。由于 HYPERLINK /view/209878.htm t _blank 太宗曾任尚書令,以后不再任命此官,改以尚書仆射為長官任宰相職。 HYPERLINK /view/33126.htm t _blank 唐高宗后,只有加“ HYPERLINK /view/58100.htm t _blank 同中書門下三品”、“ HYPERLINK /view/83350.htm t _blank 同中書門下平章事”者才是宰相。 HYPERLINK /view/2360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hù)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fù)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