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學基礎藏象學說_第1頁
中醫(yī)學基礎藏象學說_第2頁
中醫(yī)學基礎藏象學說_第3頁
中醫(yī)學基礎藏象學說_第4頁
中醫(yī)學基礎藏象學說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關于中醫(yī)學基礎藏象學說第一張,PPT共七十八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第一節(jié) 臟腑 第二節(jié) 精氣血津液 第三節(jié) 經絡 第四節(jié) 體質 第五節(jié) 生命活動的整體聯系第二張,PPT共七十八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分類依據:依生理功能特點分為五臟、六腑和奇恒之腑 五臟生理功能:化生和貯藏精氣 生理特點:藏精氣而不瀉,滿而不能實 六腑生理功能:受盛和傳化水谷 生理特點:傳化物而不藏,實而不能滿 內容:心、肝、脾、肺、腎 內容:膽、胃、大腸、小腸、三焦、膀胱 第三張,PPT共七十八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五臟藏而不瀉六腑瀉而不藏以藏為本藏精、氣、神藏中有瀉瀉不宜過輸精瀉濁以瀉為本傳化水谷、濁氣瀉中有藏藏不宜久

2、藏精自養(yǎng)藏水谷精氣不能久藏輸臟水谷不能久留傳化滿而不能實實而不能滿臟腑藏瀉的辨證關系第四張,PPT共七十八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臟腑藏瀉”理論的指導意義病機治療“腑病多實” “臟病多虛” “六腑宜瀉” “五臟宜補” 奇恒之腑生理功能:貯藏精氣似五臟 形態(tài)特點:形態(tài)中空似六腑 內容:腦、髓、骨、脈、膽、女子胞 第五張,PPT共七十八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功能形態(tài)特點與經脈相絡屬五 臟化藏精氣實質器官藏而不瀉滿而不實有主里屬陰六 腑傳化水谷中空有腔瀉而不藏實而不滿有主表屬陽奇恒之腑貯藏精氣中空有腔同五臟(附膽外)無臟、腑、奇恒之腑的區(qū)別第六張,PPT共七十八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五 臟內容

3、:心、肝、脾、肺、腎的合稱。經絡學說中加心包絡。 生理特點:化生和貯藏精氣,并能藏神,稱為“五神臟”。 概述在五臟中,心的功能起著主導作用。 五臟之間的生理活動在相互依存和制約中平衡協調。 第七張,PPT共七十八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解剖位置: 位于胸腔,兩肺之間,略偏于左,外應虛里。形態(tài)結構: 形如倒垂未開之蓮蕊,心包圍護,中有孔竅。表里關系: 與小腸相表里,手少陰心經與手太陽小腸經相絡屬 主要功能:主血脈;主藏神(主管生命和精神活動)。系統聯系: 在體合脈,其華在面,在竅為舌,在志為喜, 在液為汗,通應于夏氣。 心為君主之官,神之舍,血之主,脈之宗。 一、心 (一)概述第八張,PPT共七

4、十八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二)心的生理功能1、主血脈 主-主持、管理、主宰 脈血脈,為氣血運行 的通道,又稱“血之府” 心主血脈,指心氣推動和調控血液在脈管中運行,流注全身,發(fā)揮營養(yǎng)和滋潤作用。兩大方面 血心臟及全 身的血液 主血(行血、生血 ) 主脈 第九張,PPT共七十八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 心行血:心氣推動血行脈中,流注全身, 營養(yǎng)臟腑官竅 心生血:心火(心陽)將水谷精微化赤為血 水谷 水谷之精 入脈 赤化為血 脾胃 心 心主血營氣津液生血:指飲食水谷經脾胃之氣的運化,化為水谷之精,水谷之精再化為營氣和津液,營氣和津液入脈,經心火(即心陽)的作用,化為赤色血液。 靈樞決氣“中焦受

5、氣取汁,變化而赤,是為血。”第十張,PPT共七十八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 心主脈:脈為血之府 心氣推動和調控心之搏動,使脈道通利, 血流通暢心動應于脈:指心氣推動和調控心臟的搏動和脈管的舒縮,使脈道通利,血流通暢。脈為血之府,是容納和運輸血液的通道。營氣和血并行于脈中,靈樞決氣“壅遏營氣,令無所避,是謂脈。” 心與脈直接相連,形成一個密閉循環(huán)的管道系統。心氣充沛,心臟有規(guī)律的搏動,脈管有規(guī)律的舒縮,血液則被輸送到各臟腑形體官竅,發(fā)揮濡養(yǎng)作用,以維持人體正常的生命活動。第十一張,PPT共七十八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心氣充沛血液充盈 心氣為主導脈道通利 心主血脈功能正常的條件面色紅潤光澤舌色淡

6、紅脈象節(jié)律均勻,沖和有力,一息45至心胸部感覺胸部舒暢,感覺正常心主血脈功能正常的表現第十二張,PPT共七十八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心主血脈功能失常常見病機:面色淡白無華舌色淡脈象細弱無力心胸部感覺胸悶、心悸怔忡心血不足面色晦暗舌色唇舌青紫脈象結、代、促、澀心胸部感覺憋悶刺痛心血瘀阻面色紅赤舌色舌紅點刺脈象數心胸部感覺煩熱心火亢盛第十三張,PPT共七十八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2、主藏神(主管生命和精神活動) 神的含義心所藏之神廣義之神,是整個人體生命活動的主宰和總體現狹義之神,是指人的精神、意識、思維活動等既是主宰人體生命活動的廣義之神又包括精神意識思維情志等狹義之神心藏神 是指心有統帥全

7、身的生理活動和主司精神、意識、思維、情志等心理活動的功能。神志活動的物質基礎是血。靈樞營衛(wèi)生會:“血者,神氣也。”“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靶恼撸?,神之變也”。第十四張,PPT共七十八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第十五張,PPT共七十八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心藏神功能正常的生理表現:氣血充盈心主神志精神飽滿神志清楚思維敏捷反應靈敏神志活動正常臟腑功能活動正常第十六張,PPT共七十八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心血不足,心神失養(yǎng)精神萎頓,神思衰弱,失眠, 健忘,反應遲鈍。血熱擾心,神明被擾神昏,譫語,狂躁,舉止失常。痰迷心竅,痰火擾心癲,狂,癇等神志病變主不明則十二官危全身各臟腑功能失去協

8、調, 心動則五臟六腑皆搖。心藏神功能失調常見病機:第十七張,PPT共七十八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 病理方面心本身陰陽氣血失調、火熱、痰飲、瘀血等病理因素心藏神功能失調1.心主宰臟腑形竅功能失調 “主不明則十二官危”2.心主宰精神意識思維活動功能異常第十八張,PPT共七十八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癇病大發(fā)作(癲癇)肝風挾痰上蒙心竅心藏神功能失調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心)四肢抽搐(肝)口吐涎沫(脾)口中如作豬羊叫聲(肺)二便失禁(腎)“五臟相關”、“心為五臟六腑之大主”、“主不明則十二官危”第十九張,PPT共七十八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心主宰精神意識思維活動異常心悸心煩、失眠多夢、神志不寧、甚至狂

9、躁譫語反應遲鈍、健忘、精神萎靡、嗜睡、意識朦朧甚至昏迷、不省人事第二十張,PPT共七十八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四)心的系統聯系心在體合脈,其華在面 心在竅為舌 心在志為喜心在液為汗 心與夏氣相通應第二十一張,PPT共七十八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 簡稱心包,又稱膻中,是心臟外面的包膜,具有保護心臟的作用。 藏象學說中,心包絡乃心之外圍,當外邪侵犯心臟首先使心包絡受病。 經絡學說中,手厥陰心包絡經和手少陽三焦經相為表里,故心包絡也被稱為臟。 溫病學說中,將外感熱病中出現的神昏,譫語等癥,稱為“熱入心包”或“蒙蔽心包”。心包絡:第二十二張,PPT共七十八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解剖位置: 位于

10、胸腔,左右各一,覆蓋于心之上,外應胸膺。形態(tài)結構: 分葉器官,其葉白瑩,質地疏松。表里關系: 肺與大腸相表里,手太陰肺經與手陽明大腸經。主要功能:主一身之氣;助心行血;促進水液代謝。聯屬功能: 在體合皮,其華在毛,開竅于鼻,喉為門戶, 在志為悲(憂),在液在涕,通于秋氣。肺為“相傅之官”、“華蓋”、“嬌臟”。 二、肺 (一)概述第二十三張,PPT共七十八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華蓋-肺居胸中,在諸臟腑中,肺的位置最高, 故稱“華蓋”。 嬌臟-肺葉嬌嫩,不耐寒熱,易被邪侵,故又 稱“嬌臟”。肺為五臟之天明 綺石理虛元鑒肺者,臟之長也,為心之蓋也。素問痿論肺者,五臟六腑之蓋也。靈樞九針肺為嬌臟,怕

11、寒而惡熱,故邪氣易傷而難治。婦人大全良方第二十四張,PPT共七十八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二)肺的主要生理功能 宣發(fā) 含義肺氣向上向外的運動 生理體現 排出濁氣于體外 運布津液至體表 宣散衛(wèi)氣達體表 輸布血液于全身 肅降 含義肺氣向下向內的運動 生理體現 吸入清氣于體內 將津液向下向內布散使血液聚會于肺清肅呼吸道異物肺氣的肅降有利于大腸的傳導肺氣的運動形式第二十五張,PPT共七十八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1、主一身之氣(主氣,司呼吸) 含義:指肺具有主管呼吸之氣、氣的生成和運行的作用。含義:指肺吸入清氣,排出濁氣,吐故納新, 實現體內外的氣體交換。 機理表現:呼吸調勻,氣息平和 肺通過鼻竅通

12、于天氣肺體清虛,形如蜂巢,是氣體交換的場所肺宣發(fā)肅降,吸清呼濁肺主呼吸之氣病理肺氣不宣:呼吸不暢,胸悶哮喘肺氣不降:呼吸不暢,咳逆上氣第二十六張,PPT共七十八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含義:指肺有主司一身之氣的生成和運行的作用 機理表現:一身之氣生成充足;氣的升降出入正常 肺有節(jié)律的呼吸對全身氣機具有調節(jié)作用 肺主氣的生成和運行病理:呼吸無力,少氣懶言,肢倦乏力等氣虛之癥 肺吸入的清氣,是人體氣的主要來源之一,尤其是宗氣的生成。 第二十七張,PPT共七十八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2、肺朝百脈(助心行血)(1)含義:指全身的血液通過百脈會聚于肺,經 肺的呼濁吸清將含有清氣的血液通過 百脈輸布到全

13、身。 食氣入胃,濁氣歸心,淫精于脈,脈氣流經,經氣歸于肺,肺朝百脈,輸精于皮毛。 素問經脈別論第二十八張,PPT共七十八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結構上心肺相聯,肺“聚會百脈” 主管血的清濁交換 生成宗氣以助心行血 宣發(fā)肅降調節(jié)氣機敷布調節(jié)血行(2)機理助心行血(3)病理:肺氣不足 肺氣壅塞 心行血不暢,血行瘀滯肺:咳、痰、喘、悶脹 心:心悸、憋悶刺痛 (4)治療:對于心血瘀阻的病證,將活血化瘀與益氣、補 肺、宣肺、祛痰等方法將結合。第二十九張,PPT共七十八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 降津液濡養(yǎng)諸臟腑 肅降:向內向下通降 濁液下輸于腎,經氣化為尿 津氣下行,助大腸傳導 3、肺主行水(促進水液輸布

14、和排泄)(1)含義:又稱“肺通調水道”,指肺氣對體內津液的輸布、 運行和排泄有疏通調節(jié)作用(2)機理濡潤頭面諸竅及皮毛肌腠宣發(fā):向上向外布散 呼氣排出部分水液 外達皮毛排出汗液肺為水之上源第三十張,PPT共七十八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 “開鬼門”法 “提壺揭蓋”法(3)病理肺失宣散無汗,水腫(顏面尤甚) 肺失肅降小便不利,全身水腫 肺失清肅痰飲,咳喘 (4)治療:宣肺利水第三十一張,PPT共七十八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三)肺的系統聯系肺在體合皮,其華在毛 肺在竅為鼻,喉為肺之門戶 肺在志為悲(憂)肺在液為涕 肺與秋氣相通應第三十二張,PPT共七十八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解剖位置: 位于

15、中焦,腹部偏左,外應于大腹。形態(tài)結構: 扁平彎曲,其色紫赤,附有散膏。表里關系: 與胃相表里,足太陰脾經與足陽明胃經相互絡屬。主要功能:主運化;主統血。系統聯系: 在體合肉,其華在唇,開竅于口,在志為思,在液 為涎,通應于長夏之氣。 三、脾 (一)概述第三十三張,PPT共七十八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二)脾的生理功能1、主運化 含義:脾具有把飲食水谷轉化為水谷精微和津液,并將水 谷精微和津液吸收、轉輸到全身各臟腑的生理功能。脾主運化運化食物運化水液生理上同時進行,不可分割病理上同時出現,相互影響第三十四張,PPT共七十八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運化食物含義:指脾對水谷的消化和對精微物質的 吸

16、收、轉輸作用 機制磨谷消食 吸收精微 轉輸精微 在脾氣主持下,于胃腸中進行 上輸心肺化生氣血 自身散精灌輸四旁 生理表現:脾氣健運消化功能正常 精微物質充足病理變化:脾失健運運化失職:納呆、腹脹、 便溏 精微乏源:倦怠、消瘦、 面色無華 脾為后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 第三十五張,PPT共七十八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脾的生理特性 脾氣主升含義:指脾氣的運動特點,以上升為主。包括升 清和升舉內臟。脾氣升清含義:指脾氣的升動轉輸作用,將水谷精微上輸 于心肺及頭目,以營養(yǎng)濡潤全身。 脾氣的升清作用,實際上是脾氣運化功能的表現形式 脾氣升清胃主降濁生理意義概括了整個消化系統的功能活動 為全身氣機升降的樞

17、紐 脾升胃降第三十六張,PPT共七十八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脾氣升清 升水谷精微于心肺化生氣血生理表現 升清于頭面頭目清爽 升津液于口為涎潤口腔,助消化病理意義:精微不升,清竅失養(yǎng):頭暈目眩,神疲乏力清氣下走,清濁混雜:便溏、泄瀉濁氣不降,壅滯中焦:腹脹滿悶脾不升清第三十七張,PPT共七十八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脾氣升舉含義:指脾氣上升能起到維持內臟位置的相 對穩(wěn)定,防止其下垂的作用。生理:脾氣升舉氣機和調,內臟得舉 病理:脾升不及 氣機趨下:腹部墜脹,便意頻頻氣機下陷:久瀉脫肛,胃下垂, 子宮脫垂氣血虧虛:面色無華,神疲乏力第三十八張,PPT共七十八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含義:指脾具有

18、吸收、輸布水液,防止水液在體內 停聚,以維持水液代謝平衡的生理作用。 脾氣散精,輸布全身,濡潤五臟六腑脾氣健運則水液布散通利,無水濕之患 凡水液上騰下達,均賴于脾氣的樞轉 運化水液機制脾氣健運-水液代謝正常,機體得到滋養(yǎng),無水液停聚生理:脾失健運-水液停聚不化,產生水濕痰飲、水腫、泄瀉 病理:健脾燥濕,滲濕止瀉等 治療:第三十九張,PPT共七十八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諸濕腫滿,皆屬于脾”“脾為生痰之源,肺為貯痰之器”脾水飲肺腎津液肺氣宣發(fā)肺氣肅降氣化蒸騰氣化為溺水之下源水之上源水之樞紐第四十張,PPT共七十八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脾的生理特性 喜燥惡濕含義:指脾運化水濕,以陽氣為用, 欲

19、求干燥清爽而惡濕困的特性。機理:太陰濕土,得陽始運。生理意義:“脾燥則升”。病理意義:“脾生濕”、“濕困脾”。治療:健脾與利濕同用。第四十一張,PPT共七十八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2、主統血 (1)含義:脾有統攝控制血液在脈內運行,不使其 逸出脈外的功能。(2)機理:主要是氣的固攝作用的具體體現,與脾為 氣血生化之源密切相關 藏營化血脾運化正常,保證血液生成的質 和量,血液的各種機能才能正常 益氣攝血“氣之源頭在乎脾”,脾健氣旺, 氣旺則能行固攝之功統攝血行第四十二張,PPT共七十八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3)生理意義是血液正常循行的重要條件之一。 (4)生理表現血行脈內而不外溢。 (5)

20、病理意義:運化無力 皮下肌肉出血:皮下紫癜,肌衄 清氣不升 脾不統血 下部出血:便血,尿血,崩漏統血無能 虛性出血:色淡質稀量少第四十三張,PPT共七十八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三)脾的系統聯系脾在體合肉,主四肢 脾在竅為口,其華在唇 脾在志為思 脾在液為涎 第四十四張,PPT共七十八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 四、肝 (一)概述解剖位置: 位于腹腔,橫膈之下,右脅之內,肝外應兩脅。形態(tài)結構: 形似楔形,左右分葉,右厚左薄,其色赤紫 。表里關系: 與膽相表里,足厥陰肝經與足少陽膽經相互絡屬。主要功能:主疏泄;主藏血。系統聯系: 在體合筋,其華在爪,在竅為目,在志為怒,在液 為淚 ,通應于春之氣

21、。第四十五張,PPT共七十八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二)肝的生理功能1、主疏泄 含義:肝具有疏通暢達全身氣機,使之通而不滯,散而 不郁的作用。 調暢精神情志促進氣血運行促進脾胃運化及膽汁分泌排泄 促進水液輸布調節(jié)生殖機能氣機調暢 肝氣疏泄 第四十六張,PPT共七十八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1)調暢情志 生理:肝氣疏泄 氣機調暢 氣血和平 既不亢奮又不抑郁心情舒暢喜怒有節(jié) 病理:肝失疏泄 肝氣郁結:肝氣上逆:急躁易怒,心煩失眠, 頭目眩暈,頭脹頭痛 太過不及郁郁不樂,沉悶欲哭,嘆息,多疑善慮第四十七張,PPT共七十八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2)促進津血輸布 生理:肝氣疏泄 氣機調暢 氣行則

22、血行 氣行則津行 血不瘀阻 水不停留 病理:肝失疏泄 氣滯太過不及血瘀:胸脅刺痛、癥積、月經不調等 津停:梅核氣、痰核、臌脹、癃閉等 氣逆則血行逆亂:面紅目赤,嘔血, 衄血,甚則昏厥疏泄太過則膀胱失于約束:遺溺第四十八張,PPT共七十八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3)促進脾胃運化及膽汁分泌排泄 協助脾胃氣機升降 升降有序運化有職 生理:肝氣疏泄 氣機調暢 膽汁來源于肝 其排泄依賴于肝的疏泄 助脾運化病理:疏泄失常肝病犯脾:納差,腹脹,便溏 消化功能異常肝病犯胃:噯氣,吞酸,嘔吐, 便秘等肝膽同?。好{下脹痛、口苦、 納食不化、黃疸等 第四十九張,PPT共七十八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4)調節(jié)生殖

23、機能生理:肝氣疏泄 促進男子排精 促進女子排卵行經 病理:疏泄失常排精行經障礙 女子:經行紊亂,痛經, 閉經等 男子:陽痿早泄,遺精, 精瘀等 第五十張,PPT共七十八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2、主藏血 含義:指肝具有貯藏血液,調節(jié)血量及防止出血的功能。 (1)貯藏血液生理意義:涵養(yǎng)肝氣濡養(yǎng)肝及筋目 為經血之源 藏魂(神之變,隨神而動) 第五十一張,PPT共七十八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肝不藏血肝藏血功能失常的常見病證: 肝血不足則陰虧 肝陽易動則過亢 肝陽上亢:急躁易怒,頭目脹痛等筋目失養(yǎng) 肝不藏血肢麻拘急,兩目干澀,視物昏花等 肝血不足月經量少,甚則閉經(血虛) 月經量多,甚則崩漏(血不歸

24、藏) 藏血失職 肝血不足魂不守舍:臥寐不安,驚駭多夢第五十二張,PPT共七十八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2)調節(jié)血量分配 人動則血運于諸經全身各部得以濡養(yǎng) 人靜則血歸于肝臟以備不時之需 (3)防止出血 肝血充盈,肝之陽氣不過亢,防止血隨氣逆而出血 肝血充足,肝氣不虛,收攝血液有力 第五十三張,PPT共七十八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肝掌蜘蛛痣肝不藏血,引起各種出血之象 嘔血、咯血、鼻衄、腦出血,婦女月經紊亂、血崩,手掌等處有“血絲縷”。肝氣虛弱,收攝無力肝火升動,迫血妄行肝氣不足,血不歸藏肝陰不足,血不得凝第五十四張,PPT共七十八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三)肝的系統聯系肝在體合筋,其華在爪

25、肝在竅為目 肝在志為怒 肝在液為淚 肝與春氣相通應肝為“罷極之本”。爪為筋之余第五十五張,PPT共七十八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 五、腎 (一)概述解剖位置: 位于腰部,脊柱兩側,左右各一,左微上、右微下, 外應于腰,“腰為腎之府”。 形態(tài)結構: 橢圓彎曲,狀如豇豆。 表里關系: 與膀胱相表里,足少陰腎經與足太陽膀胱經相互絡屬。主要功能:藏精;主一身之陰陽;主水;納氣。 系統聯系: 在體合骨、其華在發(fā),在竅為耳及二陰,在志為恐, 在液為唾 ,通應于冬氣。第五十六張,PPT共七十八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二)腎的生理功能1、主藏精 基本概念:精:又稱精氣,是構成人體和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最 基本

26、物質,是臟腑形體官竅功能活動的物質基礎。 先天之精:稟受于父母成熟于后天, 構成人體的最原始物質 后天之精:來源于脾胃運化而生成的水谷精 氣和臟腑代謝所化生的精微物質 生之來,謂之精。靈樞本神腎者主水,受五臟六腑之精而藏之。 素問上古天真論精第五十七張,PPT共七十八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先天促后天:后天之精的化生有賴于先天之精的資助促進后天滋先天:先天之精有賴于后天之精滋養(yǎng)培育先后天互為一體,主藏于腎。 先天之精與后天之精的關系:天癸:腎中精氣充盈到一定程度所化生的具有促進 和維持生殖機能的精微物質。 第五十八張,PPT共七十八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腎藏精氣精化 為氣氣分陰陽腎氣:由腎精

27、所化,也是一身之氣分布到腎 的部分。主要屬先天之氣。 腎陰:具有涼潤、寧靜、抑制、 凝結等作用的部分。又稱 元陰、真陰、真水、命門之水。 腎陰乃一身陰氣之源, 五臟之陰非此不能滋。 腎陽:具有溫煦、推動、興奮、宣散 等作用的部分。又稱元陽、 真陽、真火、命門之火。 腎陽乃一身陽氣之源, 五臟之陽非此不能發(fā)。 第五十九張,PPT共七十八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腎主藏精:指腎具有攝納、貯存、封藏精氣而不致無故 流失的生理功能。(腎的最根本的功能)腎者主蟄,封藏之本,精之處也。 素問六節(jié)藏象論腎主藏精的生理功能包括兩個方面的生理意義:促進人體生殖繁衍促進和調節(jié)臟腑的生理功能促進人體的生長發(fā)育第六十張

28、,PPT共七十八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主生長發(fā)育和生殖取決于腎精及腎氣的盛衰腎藏精精化氣 生、長、壯、老、已生殖能力生理:病理:腎精虧損腎氣不充 生長發(fā)育障礙:先天疾病,小兒發(fā)育 遲緩,成年人早衰生殖機能障礙:男子不育,女子不孕第六十一張,PPT共七十八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2、主管一身陰陽(促進和調節(jié)臟腑的生理功能)生理:通過腎氣促進全身臟腑功能,通過腎陰腎陽調節(jié) 臟腑功能。病理:腎陽虛則陽虛內寒、溫化失職,表現為形寒肢冷、疲憊乏力、水腫、尿少或小便清長、陽痿等。 腎陰虛則陰虛內熱陰不制陽潮熱心煩、腰膝酸軟、口干咽燥耳鳴眩暈、遺精早泄、舌紅少津等。 腎虛常伴心、脾陽虛或心肝肺陰虛。 五臟

29、之傷窮必及腎,致腎陰或腎陽不足。 第六十二張,PPT共七十八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先天之本”由于腎藏先天之精,主生殖,為人體生命之本原?!拔迮K陰陽之本”腎精化腎氣,腎氣分陰陽,腎陰與腎陽能資助、促進、協調全身臟腑之陰陽。故又稱腎為“陰陽之根”,“水火之宅”。第六十三張,PPT共七十八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3、主水液代謝(1)含義:指腎氣具有主司和調節(jié)全身水液代謝的功能。間接作用:通過腎陰、腎陽和腎氣調節(jié)參與津液代謝 過程的各個臟腑功能直接作用:主持尿液的 生成與排泄 升清降濁清者上升三焦,布散周身 濁者下輸膀胱,適時排出 司膀胱開合(2)機制(腎陽的蒸騰氣化作用)第六十四張,PPT共七十

30、八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3)生理:水液代謝平衡,小便生成和排泄正常?!澳I者水臟”、“腎為胃之關”(4)病理:腎陽不足 氣化失常影響水液代謝相關臟腑功能:痰飲、水腫等膀胱開合失度開多合少:尿頻,遺尿,尿失禁開少合多:尿少,尿閉,水腫第六十五張,PPT共七十八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4、主管納氣 (1)含義:指腎氣具有攝納肺所吸入的清氣,保持呼吸 深度,防止呼吸表淺的作用。 腎的封藏作用在呼吸運動中的具體體現。取決于腎氣的攝納潛藏。腎為氣之根 (2)生理意義:(3)生理表現:呼吸均勻和調,平衡有深度。(4)病理:腎不納氣呼多吸入,動則氣喘,呼吸表淺。第六十六張,PPT共七十八頁,創(chuàng)作于2022

31、年6月(三)腎的系統聯系腎在體合骨,其華在發(fā) 腎在竅為耳和二陰 腎在志為恐 腎在液為唾 腎與冬氣相通應齒為骨之余,發(fā)為血之余第六十七張,PPT共七十八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第三節(jié) 六 腑內容:膽、胃、小腸、大腸、膀胱、三焦 生理功能:受盛和傳化水谷 概述生理特性:通降下行。 生理特點:“瀉而不藏”,“實而不能滿”。 難經四十四難“七沖門” 第六十八張,PPT共七十八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一、膽生理功能: (一)貯藏和排泄膽汁(“中精之腑”、“中清之腑”、“清凈之腑”)1、膽汁泄入腸中以助消化2、與肝同主疏泄,協助脾胃升降(二)膽主決斷,與情志勇怯有關膽者,中正之官,決斷出焉。 素問靈蘭秘典論第六十九張,PPT共七十八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膽的病變: 膽汁分泌與排泄受阻:厭食、腹脹、腹瀉。濕熱蘊結肝膽,膽汁不循常道:發(fā)為黃疸。膽氣不利,氣機上逆:口苦、嘔吐黃綠苦水。 膽汁滯留:日久易形成砂石。 疏泄膽汁不利 膽小驚怯、易受外驚、睡眠不安、驚悸而煩、郁悶太息或急躁易怒 膽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