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鹽堿地植物_第1頁
常見鹽堿地植物_第2頁
常見鹽堿地植物_第3頁
常見鹽堿地植物_第4頁
常見鹽堿地植物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中山杉產地分布江蘇(大豐杉樹基地)湖北(杉木研究所)形態(tài)特征中山杉為半常綠咼大喬木,樹干挺拔、樹型優(yōu)美,是原產北美落羽杉屬落羽杉、池杉、墨西哥杉3個樹種的優(yōu)良種間雜交種,由中國科學院南京植物園經多年試驗研究后選育而成。樹干挺直,樹形美觀,樹葉綠色期長,耐鹽堿、耐水濕,抗風性強,病蟲害少,生長速度快。樹干挺直,樹形美觀,樹葉綠色期長,生長習性耐鹽堿、耐水濕,抗風性強,病蟲害少,生長速度快生長落羽杉屬生長快,一般56年生即進入速生期,樹高連年生長量0.61.0米,胸徑連年生長量1.02.0厘米,單株材積年生長量可達0.1立方米。常在一年中長出2個年輪,壽命長達1000年以上,數量成熟期在200年以

2、上。我國進行的嚴格對比試驗結果是:在35年生時,蘇杉一號生長量中山杉池杉水杉。(大豐杉木研究中心調查結果)中山杉移栽苗的管理中山杉扌千插小苗移栽后的管理,不僅關系到移栽的成活率的高低,也關系到生長的好壞。其管理內容和方法如下:水肥管理和除草松土中山杉是速生優(yōu)良無性系,喜濕耐肥,因此,良好的水肥管理是中山杉能充分發(fā)揮速生優(yōu)良特性的重要措施之一。水份管理除在移栽時澆足水外,在成活以后的整個生長期,如遇干旱應及時澆水抗旱。另外,除足施基肥外,在生長期間還應根據苗木生長情況,適時追施速效性有機肥或化肥,促進苗木旺盛生長。在移栽苗成活生長后,適時鋤草松土,可促進小苗快速生長。但在移栽小苗成活初期,只鋤松

3、土。除草松土時切莫松動根系周圍的土壤,以免影響原有根系的恢復和新根的生長。當根系恢復生長后,地上部分也開始旺盛生長時,可結合鋤草進行松土。雨后或灌溉后進行松土可保摘,利于苗木生長。整形修剪、立竿扶正中山杉扌千插生根苗,多數為一株無頂梢的小苗。一般在移栽成活后,莖上芽萌發(fā)成側枝,靠近頂的側枝由于頂端生長優(yōu)勢的影響逐漸形成直立生長的苗莖。但也有一部分苗要移栽當年不易形成直立生長莖干,出現一定的偏冠或彎斜現象,需進行整形修剪,剪除過多的側枝和彎斜的枝梢,促進頂部芽的萌發(fā)和生長,培養(yǎng)直立向上生長的萌枝作主干。必要時也可在苗旁插竹竿或樹枝,進行處力牽引扶正,使其直立向上生長。如移栽當年不能形成的直立主干

4、的苗,第二年春可再行截干修剪,選留直立萌條培作主干,使其正常生長。苗期病蟲害的防治中山杉苗期病蟲害一般較少,但在特定的環(huán)境條件下,亦會發(fā)生程度不同的病害或蟲害。黃化病的防治黃化病又稱缺綠癥,為生理性病害。中山杉在堿土和鹽堿土壤上栽植,常發(fā)生枝葉失綠黃化現象。因在該類土壤中往往缺乏可被植物吸收利用的可溶性鐵離子,當其土壤中含量低到一定程度時,導致中山杉枝葉缺鐵而失綠,發(fā)生生理黃化病,輕者影響生長,重者甚至黃化致死。其防治方法:選擇移栽地時,尺可能選擇堿性或鹽堿較輕的地塊移栽,或在整地時增施磷酸鈣和有機基肥,以降低土壤PH值。該病發(fā)生時,可用1:80的硫酸亞鐵溶液澆灌。澆灌時防止藥液灑在枝葉上,否

5、則應立即用清水沖洗,避免藥害。亦可用0。5%1。0%的衡硫酸亞鐵液進行葉面噴治,促進葉面吸收外地人素,使其轉綠恢復正常生長。主要蟲害的防治蠐螬、地老虎是中山杉幼苗的主要害蟲,啃食或咬斷苗根苗莖。防治方法:除清除圃地雜草,消滅越冬代成蟲產卵場所和第一代幼蟲的食料來源進行預防外,在蠐螬發(fā)生為害時,可向被害本報特約記者附近的土中灌注80%敵百蟲可溶性粉劑500液,毒殺蟲體;為害嚴重時,可進行灌水淹殺(淹水24小時)。對地老虎的防治:在整地作移栽床時用5%辛硫磷顆粒劑處理土壤,每畝施藥78公斤。在為害發(fā)生時,日出前巡視田間,挖除躲藏于被害株附近洞穴中的地老虎,或向洞蟲穴中灌注90%以上敵百蟲原藥800

6、1000倍液或80%敵敵畏乳油劑1000倍液殺滅。食葉害蟲主要是袋子蛾的幼蟲(俗稱吊死鬼),多發(fā)生于78月。大發(fā)生時可在早晚噴90%以上敵百蟲原藥1500倍液毒殺,少量為害時也可人工摘下蟲囊殺滅。秋茄樹國內分布:廣東、廣西、福建、臺灣生長習性保護土壤溫度,并適當施以海鹽簡介:灌木或小喬木,高2-3米;樹皮平滑,紅褐色;枝粗壯,有膨大的節(jié)。葉橢圓形、矩圓狀橢圓形或近倒卵形,長5-9厘米,寬2.5-4厘米,頂端鈍形或渾圓,基部闊楔形,全緣,葉脈不明顯;葉柄粗壯,長1-1.5厘米;托葉早落,長1.5-2厘米。二歧聚傘花序,有花4(-9)朵;總花梗長短不一,1-3個著生上部葉腋,長2-4厘米;花具短梗

7、,盛開時長1-2厘米,直徑2-2.5厘米;花萼裂片革質,長1-1.5厘米,寬1.5-2毫米,短尖,花后外反;花瓣白色苦檻藍【國內分布】:產浙江、福建、臺灣、廣東、香港、廣西、海南【植物形態(tài)】:常綠灌木,高達15m;莖有分枝,無毛,棕色。葉互生,肉質,倒披針形至矩圓形,長69cm,寬1.53cm頂端短漸尖,基部漸狹,全緣或先端有少數淺鋸齒,兩面無毛,側脈34對;葉柄長11.5cm,無毛?;?3朵腋生,直徑約3cm;花梗細,長1.52厘米;花萼短鐘狀,裂片5,三角形至卵形,宿存;花冠紫色,裂片5,矩圓形,有紫色斑點;二強雄蕊,生在花冠筒基部;花柱1,柱頭頭狀,子房卵形。核果球形,直徑11.5厘米,

8、頂端尖,48室,每室有1種子。分布于廣東、福建、臺灣、浙江;日本也有。生海邊潮界線上。根供藥用。無瓣海桑形態(tài)特征:喬木。高1520m。主干圓柱形,有筍狀呼吸根伸出水面;莖干灰色,幼時淺綠色。小枝纖細下垂,有隆起的節(jié)。葉對生,厚革質,橢圓形至長橢圓形,葉柄淡綠色至粉紅色??偁罨ㄐ蚧ò耆薄P廴锒鄶?花絲白色。柱頭蘑菇狀。漿果球形,每果含種子50粒左右。地理分布原產孟加拉國西南部的Sundarban(申達本)。1985年引種回中國海南東寨港紅樹林自然保護區(qū)試種,三年后開花結果;“八五”期間北移引種到廣東深圳灣等地,長勢良好。苗圃管理淡水管理:無瓣海桑育苗中,淡水管理極為關鍵,因為無瓣海桑種子發(fā)芽和幼

9、苗生長受海水鹽度影響很大,當海水鹽度高于5%。時,種子發(fā)芽開始受到抑制,海水鹽度高于8%。時,幼苗生長開始受到抑制??捎名}度計測定圃地中海水鹽度,控制苗床水分鹽度,發(fā)芽期在5%。以內;幼苗期在8%。以內;移植成活后,鹽度可逐漸增加到12%;苗高達30cm后,鹽度可提高到15%以上,40cm高的苗才能適應自然環(huán)境,因此,降低苗圃中的水分鹽度是十分必要的。灘涂上育苗需補充淡水,淡水的澆灌量根據苗的大小和潮水而定。通常在播種后早晚各澆一次。白天在退潮后及時澆水,除降低圃地水分鹽度外,還可及時沖洗幼苗或苗床紗網的泥漿,避免影響種子發(fā)芽或幼苗生長所需光照和溫度。移植:當苗床上幼苗長出6片真葉,苗高達68

10、cm時,便可移植于營養(yǎng)袋中。移植時,先將營養(yǎng)袋幼苗在陸地上陰棚放置15d左右,待幼苗充分定根后再移到灘涂上,這樣可提高移植成活率。若無陰棚,移植幼苗應在陰天或傍晚進行,避免強光、高溫使幼苗因失水而死亡,導致移植失敗。苗圃衛(wèi)生管理及遮蔭:苗圃中有林木生長,因此常有凋落物。漲潮時,若紗網壓得不緊會被潮水沖開,從而使大量凋落物被潮水攜帶進苗圃,退潮后,凋落物被留在苗圃中,應及時清理,以免壓壞幼苗和引發(fā)病蟲害。無瓣海桑為喜光樹種,苗木生長不需遮蔭,但移植時遮蔭1周有利于提高移植成活率。病蟲害防治:無瓣海桑苗期常見病害有鐮刀菌、腐霉菌、根霉菌引發(fā)的立枯病,灰霉葡萄抱引發(fā)的灰霉病以及炭疽菌引發(fā)的炭疽病。立

11、枯病:主要為莖葉腐爛病和根腐病,莖葉腐爛病往往是因為苗床上幼苗密度大,加上高溫高濕而引發(fā)。根腐病多發(fā)生于移植后幼苗,其病菌從根部入侵,使根部腐爛,幼苗喪失吸收水分和養(yǎng)分的能力而死亡。立枯病發(fā)病后要及時拔除病株,并用甲基托布津(50%)1.001.25g/L,或百菌清(75%)1.251.67g/L,或多硫懸浮液(40%)2.02.5g/L進行防治,每710d噴1次,連噴34次?;颐共。涸摬《喟l(fā)于每年11月至翌年5月份,發(fā)病時感病組織呈淺褐色,水漬狀軟腐,后期潰爛。植株感病后葉片褪綠、萎蔫,23d后開始落葉,1周后死亡。發(fā)病后應將病株拔掉,同時,可噴百菌清(75%)1.251.67g/L或甲基托

12、布津(50%)1.001.25g/L,雷多米爾(錳鋅58%可濕性粉劑)0.671.00g/L,克菌(32%)0.500.67g/L,每712d噴1次,連噴34次。炭疽病:該病癥狀為感病葉片出現褐色點狀,繼而擴大。防治上可用等量式波爾多液、敵克松(敵磺鈉濕粉50%)1.001.67g/L噴34次,同時保持苗床通風透氣,以降低濕度,抑制病原菌擴散。生物為害:在播種后到苗高20cm期間,主要生物為害有老鼠、螃蟹、地老虎、蟋蟀等,應注意防治。無瓣海桑在灘涂上育苗,由于潮水影響,發(fā)病后防治困難。所以育苗要注意加強病蟲害的預防工作,圃地、營養(yǎng)土使用前要徹底消毒。加強觀察苗木生長狀況,結合生長狀況定期噴殺菌

13、類藥物,采取積極、主動的預防措施。桐花生長速度居于紅樹林種類的首位,枝密,防風指數高,繁殖能力強,較耐咸耐寒,成樹能泡在海水里生長。形態(tài)特征桐花樹為組成紅樹林重要樹種之一,我國南部海岸產之,種子于脫離母樹前發(fā)芽,故有胎生樹之稱。灌木或小喬木;葉革質,倒卵形,鈍頭;花兩性,5數,具柄,排成膠生或頂生的傘形花序;萼片覆瓦狀排列;花冠管短,裂片5;雄蕊5;花絲基部合生,著生于花冠基部,藥室內具橫隔膜,分藥室為若干小室;子房上位,長橢圓形,有胚珠多顆;蒴果圓柱形,銳尖,彎如牛角,革質。常見的紅樹林品種,生長在近海一方的末端.葉紋較秋茄清晰,葉柄帶有紅色.葉面常見有排出的鹽.其他鹽分排泄者還有白骨壤,老

14、鼠勒.桐花樹的欖狀根在泥土表層下成水平線伸展,穩(wěn)定樹身.花期在1月至4月間.果期在5月至9月間.傘形花序有膝根及支柱根共有4種胎生苗,桐花樹,木欖,秋茄,老鼠勒地理分布桐花樹也是福建的常見樹種,是屬于抗低溫能廣泛分布的樹種,但不如秋茄抗寒,在廣東、廣西、福建有大片的大范圍分布,尤其在灘涂的外緣或河口的交匯處以及秋茄林的外緣分布較多。海漆概述海漆為大戟科,常綠喬木,高23米,稀有更咼;枝無毛,具多數皮孔;葉深綠色,有乳汁;沒有支柱根,具輕微板根?;糠种^多,呈灌叢狀,植株的各個分枝都向地面匍匐生長。生于濱海潮濕處,屬于濕地植物。海漆亦是有毒植物,會引致皮膚生瘡或瘙癢。乳汁更不宜接觸眼睛。地理分

15、布分布于廣西(東興)、廣東(南部及沿海各島嶼)和臺灣(基隆、高雄、屏東)。還分布于印度、斯里蘭卡、泰國、柬埔寨、越南、菲律賓及大洋洲。植物毒性該物種為中國植物圖譜數據庫收錄的有毒植物,乳汁有毒性,可引起皮膚紅腫、發(fā)炎;入眼引起暫時失明,嚴重的可致永久失明。應沙撈越用作箭毒或毒魚。海漆為喬木,高34米。葉互生,深綠色,有乳汁,較厚,近革質。沒有支柱根,具輕微板根。基部分枝較多。呈灌叢狀,植株的各個分枝都向地面匍匐生長?;ü?-9月,總狀花序,雌雄異株,蒴果球形。海漆會引致生瘡或搔癢。乳汁更不宜接觸眼睛海漆常生長于群叢的內緣(靠近海岸的一邊)。本地苗木,適應生長于河口、海岸、沉積淤泥地帶【生境分

16、布】資源分布:我國福建、臺灣、廣東、海南、廣西沿海地區(qū)有栽培。生長習性:木麻黃生長迅速,抗風力強,不怕沙埋,能耐鹽堿,是中國南方濱海防風固林的優(yōu)良樹種。強陽性,喜炎熱氣候,耐干旱、貧瘠,抗鹽漬,也耐潮濕,不耐寒。圃地管理:為保證母株的良好生長和萌發(fā)大量萌條,必須加強圃地管理。每次采穗后要進行施肥,春季施速效肥為主,配合有機肥;秋末或冬季施有機肥為主,配合速效肥,必須勤施、薄施。適時灌溉,保持土壤濕潤,及時鋤草松土,病蟲害防治。冬季為了保溫可用地膜覆蓋,夏季可適當搭蔭棚遮蔭。形態(tài)特征:樹高達30米。樹干通直。樹皮深褐色,不規(guī)則條裂。小枝綠色,代替葉的功能,叫葉狀枝。葉退化呈鱗片狀,每節(jié)著生鱗片狀

17、葉68枚。花單性,同株或異株。聚合果橢圓形,外被短柔毛。小堅果具翅。喜光。喜炎熱氣候。喜鈣鎂,耐鹽堿、貧瘠土壤。耐干旱也耐潮濕。木麻黃根系具根瘤菌,是在瘦瘠沙土上能速生的主要原因。木麻黃生長迅速,抗風力強,不怕沙埋,能耐鹽堿,是中國南方濱海防風固林的優(yōu)良樹種。強陽性,喜炎熱氣候,耐干旱、貧瘠,抗鹽漬,也耐潮濕,不耐寒。生長快,廣東栽培15年生樹高達20m以上.壽命短,3050年即衰老。通常種子繁殖,也可用半成熟枝扦插。本種是華南沿海地區(qū)造林最適樹種,凡沙地和海濱地區(qū)均可栽植,其防風固沙作用良好;在城市及郊區(qū)亦可做行道樹、防護林或綠籬。造林時,最好接種根瘤菌,有助于抗高溫、干旱、貧瘠條件,從而可

18、提高成活率和促進幼苗生長。容器苗比裸根苗成活率高,生長迅速,在生產上廣泛應用。主要病害有青枯病,近年又發(fā)現叢枝病。害蟲有木麻黃毒蛾、棉蝗、大麻黃枯葉蛾。木材紅褐色,堅實,經處理后耐腐,可供建筑、電桿、枕木等用;樹皮含單寧8.8%18%,可提制栲膠或染漁網。刺槐形態(tài)特征落葉喬木,咼10-20米。樹皮灰黑褐色,縱裂;枝具托葉性針刺,小枝灰褐色,無毛或幼時具微柔毛。奇數羽狀復葉,互生,具9-19小葉:葉柄長1-3厘米,小葉柄長約2毫米,被短柔毛,小葉片卵形或卵狀長圓形,長2.5-5厘米,寬1.5-3厘米,基部廣楔形或近圓形,先端圓或微凹,具小刺尖,全緣,表面綠色,被微柔毛,背面灰綠色被短毛??偁罨ㄐ?/p>

19、腋生,比葉短,花序軸黃褐色,被疏短毛;花梗長8-13毫米。被短柔毛,萼鐘狀,具不整齊的5齒裂,表面被短毛;花冠白色,芳香,旗瓣近圓形,長18毫米,基部具爪,先端微凹,翼瓣倒卵狀長圓形,基部具細長爪,頂端圓,長18毫米,龍骨瓣向內彎,基部具長爪;雄蕊10枚,成9與1兩體;子房線狀長圓形,被短白毛,花柱幾乎彎成直角,莢果扁平,線狀長圓形,長3-11厘米,褐色,光滑。含3-10粒種子,二瓣裂?;ü?-9月。生長習性刺槐喜光。喜溫。暖濕潤氣候,在年平均氣溫814C、年降水量500900毫米的地方生長良好。刺槐對土壤要求不嚴,適應性很強。最喜土層深厚、肥沃、疏松、濕潤的粉砂土、砂壤土和壤土。對土壤酸堿

20、度不敏感。在底土過于粘重堅硬、排水不良的粘土、粗砂土上生長不良。雖有一定抗旱能力,但在久旱不雨的嚴重干旱季節(jié)往往枯梢。不耐水濕。怕風。生長快,是世界上重要的速生樹種。根淺,樹冠濃密。結實早,產量豐富。材積生長旺期在1520年以后,在較好的立地條件下,能保持到40年以上。造林最好選擇有水澆條件、排水良好、深厚肥沃的砂壤土育苗。播種前先經熱水浸種。以春播為主,但春季特別干旱的地方也可雨季播種。造林方法因地而異:在冬、春季多風,比較干燥寒冷地區(qū)可在秋季或早春采用截干造林:在氣候比較溫暖濕潤而風少的地方可帶干造林,以春季造林為好。刺槐的主要害蟲有:白蟻、葉蟬、天牛、蚧、小皺蛾、槐蚜、刺槐尺蛾刺槐種子小

21、蜂等。分布公元1877年后引入中國,因其適應性強、生長快、繁殖易、用途廣而受到歡迎。在國內已遍及華北、西北、東北南部的廣大地區(qū)。在北緯23。46。、東經124。86的27個省(市、自治區(qū))都有栽培,而以黃河中下游和淮河流域為中心。垂直分布最高可達海拔2100米。多以水土保持林、防護林、薪炭林、礦柱林樹種應用。刺槐原產地是在兩個完全不相連接的地域分布,形態(tài)變異豐富,它的觀賞價值逐漸受到人們的重視,尤其是在立地條件差,環(huán)境污染重的地區(qū)綠化,這是不可缺少的園林綠化樹種種植具有一定的抗旱能力(如在石質山地,抗旱性超過臭椿,在沙荒地區(qū)超過加楊),但在久旱不雨的嚴重干旱季節(jié),往往枯梢,甚至大量死亡。不耐水

22、濕,土壤水分過多時常發(fā)生爛根和紫紋羽病,以致整株死亡。怕風,栽植在風口處的林木生長緩慢,干形彎曲,容易發(fā)生風折、風倒、傾斜或偏冠。生長快,是世界上重要的速生闊葉樹種之一。樹冠濃密。主根不發(fā)達,一般在距地表3050厘米處發(fā)出數根粗壯側根,根深可達1.4米地有達68米的。水平根系分布較淺,多集中于表土層550厘米內,放射狀伸展,交織成網狀。結實早且產量豐富。36年生幼樹即可開花結實,每隔12年種子豐收一次,1540年生時,大量結實,40年后逐漸衰退。刺槐栽植后第26年是樹高旺盛生長高峰,每年高生長量可達1.02.5米,約持續(xù)34年。直徑的旺盛生長期出現在510年間,每年平均生長0.92.7厘米,較

23、好立地條件下的旺盛生長期持續(xù)時間長。材積生長的旺盛期在1520年以后,在較好的立地條件下能保持到40年以上。在底土過于粘重堅硬、排水不良的粘土、粗砂土上生長不良。雖有一定抗旱能力,但在久旱不雨的嚴重干旱季節(jié)往往枯梢。不耐水濕。怕風。生長快,是世界上重要的速生樹種。根淺,樹冠濃密。結實早,產量豐富。材積生長旺期在1520年以后,在較好的立地條件下,能保持到40年以上。造林最好選擇有水澆條件、排水良好、深厚肥沃的砂壤土育苗。播種前先經熱水浸種。以春播為主,但春季特別干旱的地方也可雨季播種。造林方法因地而異:在冬、春季多風,比較干燥寒冷地區(qū)可在秋季或早春采用截干造林;在氣候比較溫暖濕潤而風少的地方可

24、帶干造林,以春季造林為好。檉柳習性檉柳為溫帶及亞熱帶樹種,產于我國甘肅、河北、河南、山東、湖北、安徽、江蘇浙江、福建、廣東、云南等省區(qū)。黃河流域及沿海鹽堿地多有栽培。喜光、耐旱、耐寒,亦較耐水濕。極耐鹽堿、沙荒地,根系發(fā)達,萌生力強,極耐修剪。栽培技術繁殖通常用扦插繁殖。老枝,嫩枝均可,春插或秋插都行。春插在23月進行,選用一年生以上健壯枝條,長1520厘米,直插于苗床,插穗露過土面35厘米,到45月即可生根生長,成活率達95%以上。平時稍加管理,適當澆水施肥,一年生苗木可高達1米以上。秋插于910月進行,以當年生枝條為插穗,方法同春插,成活率也很高。此外,還可用播種、壓條、分根法繁殖。管理栽

25、培極易成活,對土質要求不嚴,疏松的沙壤土、堿性土、中性土均可。栽后適當加以澆水、追肥。檉柳極耐修剪,在春夏生長期可適當進行疏剪整形,剪去過密枝條,以利通風透光,秋季落葉后可行一次修剪。檉柳樹主要害蟲有梨劍紋夜蛾危害葉片,可在幼蟲期以敵百蟲8001000部液噴灑防治;蚜蟲可用40%樂果2000倍液噴殺?;ㄆ?12月。小葉榕形態(tài)特征木本植物:支持力強科名:??芃oraceae屬名:榕屬常綠喬木,枝具下垂狀氣生根。葉橢圓至倒卵形,長14厘米,先端頓尖,基部楔形,全緣或淺波狀,羽狀脈,側脈56對,革質,無毛。隱花果腋生,近扁球形,熟時淡紅色。栽培技術苗圃地選擇選取水源充足灌溉方便,微酸性砂質土壤,背風

26、向陽排水良好的圃地。將圃地挖溝作床,翻土深1525cm,清除雜物,平整土地,667m2施基肥10002000kg農家肥。作成寬1.5m高30cm的床畦,兩邊留好可進行排灌的水溝及步道,床面應中間略高,兩邊稍低,以便于濾出床內積水。最后耙平樓細床面,并進行滅菌處理。插穗的選擇在2月下旬至3月上中旬,選擇10年生以上,生長健壯的母樹,在其樹冠中上部外圍,剪取23年生,直徑46cm,無病蟲害、無損傷的粗壯枝條,修去側枝、樹葉,截成1.82m長的插穗。穗條上端修平,并用黃泥漿裹住傷口,再用薄膜包扎,下部削成馬耳形切面,要求切面平滑勿撕裂。下切口用濃度為50mg/l的ABT生根粉液浸泡約2小時左右,稍晾

27、,待藥液中的酒精揮發(fā)后再扦插。當天剪取的插穗要當天插完,以防插條失水、切口碰傷和組織壞死。抨插將處理過的插穗及時直立埋入坑底,株行距一般為20cmx20cm,插條基部入土3040cm,枝條露出土面1.5m,填土踏實。扌千插完成后,立即澆足定根水,并將插床灌透水。務必使插穗基部與土壤密接,以利于切口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小葉榕23年生大枝扦插,應在枝條未萌芽前進行。根據觀察,當苗床土壤溫度達到16以上時,插穗開始生根。插后管理1、保溫保濕:3月中下旬氣溫變化較大,如日最高氣溫達到15C以上,中午要淋水保濕一次,后期隨溫度的穩(wěn)定增高,每天澆水要增至23次,以表土不發(fā)白為宜。為改善土壤的營養(yǎng)狀況,使其盡

28、早愈合生根,可用2%濃度的磷酸二氫鉀進行根外追肥。約15天左右,埋枝上先發(fā)嫩芽,再經30天陸續(xù)愈合生根。2、除蘗抹芽:小葉榕的插穗自身營養(yǎng)很豐富,如陽光充足溫度過高,尚未生根就會大量萌發(fā)芽、葉。此時除保留頂芽外,其余一律抹除,以免過多地損耗養(yǎng)分。3、及時追肥:為滿足插穗的生長要求,在生根后的一個星期,要及時追施薄肥一次,以后每隔15天施一次。這樣,經過34次的施肥后,插苗的根群發(fā)達,生長旺盛,且能吸收下層養(yǎng)分。經圃地1年培植,即可帶土栽種。4、防病治蟲:小葉榕的主要病蟲害有葉枯病、爛皮病、灰白蠶蛾、榕管薊馬、云斑天牛等。防治方法:1)用刮除法刮除腐爛病皮,涂多菌靈等藥劑消毒。2)噴殺螟松或磷胺

29、等藥劑殺滅云斑天牛成蟲。3)其他害蟲在其若蟲或幼蟲期噴灑敵敵畏或敵百蟲等藥劑防治。5、小結:小葉榕是一種扦插易生根植物,用大枝扦插成活率達90%以上,而且培育時間短,成型快,能快速滿足城市綠化對大苗的需求。對于大枝扦插,成活率主要取決于插條的選擇,如果所剪取的插條細弱會降低成活率,插條短會延長成苗期。弗吉尼亞櫟常綠喬木,咼達12-15米廠胸徑0.6-1.2米。主干常較短,大枝常而平展,冠密而大。葉型多變化,長4-10厘米,春季新葉出現后老葉凋落。樹皮黑褐色,粗糙,深縱裂。分布于美國東南部沿海和德克薩斯州中部地區(qū)。分布區(qū)氣候濕潤,常降水量810-1650毫米,夏季平均溫度27度,冬季平均氣溫2-

30、16度。適應多種土壤,偏酸偏堿,干燥濕潤皆可,最適合深厚肥沃,排水好或有季澇土壤。極耐海濱鹽霧空氣和土壤鹽堿,抗風能力強。冠幅大,樹形優(yōu)美,生長速度較快,適宜城市綠化。無嚴重病蟲害。弗吉尼亞櫟,喜光,喜溫暖氣候,卻又耐寒,分布緯度跨越范圍大,其生長范圍為植物生境區(qū)7-10,在其原產地美國生長于東南部的東南弗吉尼亞低洼海濱平原,南到喬治亞洲和佛羅里達州,西至德克薩斯州的南部,東北墨西哥山脈也有分布。特殊地區(qū)綠化:弗吉尼亞櫟柔韌的枝條、強壯龐大的根系賦予了她良好的抗風性,能使其在沿海多風暴地帶能一直生長不衰。弗吉尼亞櫟對土壤的適應性強,也是她一個最大的優(yōu)點,該樹喜濕潤、肥沃土壤,適生與弱酸性到中度

31、堿性土,耐貧瘠,耐干旱,特別是極耐鹽堿地,耐水濕耐海水噴霧和短期海水浸泡使其在沿海地區(qū)較其他樹種以絕對的優(yōu)勢生長。因此,該樹是為沿海地區(qū)綠化、鹽堿地綠化、特別是沿海防風林建設中不可以多得的優(yōu)良常綠闊葉樹種。東方杉形態(tài)特征為常綠或半常綠的高大喬木。東方杉屬半常綠的高大喬木,外形與母本墨西哥落羽杉相似(圖1)。但有些性狀表現自身及父本柳杉的明顯特征。這些性狀主要有:(1)樹干基部圓整,無板根;(2)樹皮有明顯的橫裂;(3)樹干58米處常有分杈;(4)未見雌球果,需依靠人工無性繁殖取得種源。生長習性東方杉的落葉期在1月中旬至3月上旬,時間1個半月至2個月,景觀效果優(yōu)于水杉、池杉和落羽杉等杉科樹種,特

32、別是在11月以后,這些杉科樹種均已落葉,但東方杉仍然郁郁蔥蔥,成為一道獨特的風景線。東方杉枝條韌性強,樹形優(yōu)美,樹冠有圓錐形、橢圓球形、梨形和圓柱形等多種類型,擋風、抗風效果明顯優(yōu)于水杉、池杉和落羽杉。東方杉具有速生性,生長量顯著大于水杉、池杉和落羽杉。川沙林場單排種植的25年樹齡的東方杉,平均胸徑為43.28厘米,而同齡的水杉的平均胸徑只有30厘米;在1984年浦東新區(qū)的川楊河畔同期種植的水杉和東方杉,對比更加明顯,水杉的平均胸徑是19.15厘米,而東方杉的平均胸徑已達到30.44厘米。林用途東方杉適用于沿海防護林建設。川沙林場的東方杉林地,處于長江和東海的交匯處,風大,是臺風侵入上海的主要

33、入口之一,土壤嚴重偏堿,但近30畝東方杉林長勢極為旺盛,林地蔚為壯觀。東方杉適用于鹽堿地綠化。川沙林場的土壤pH值高達8.6,但東方杉生長良好。金山海濱公園原系海灘圍墾地,返鹽嚴重,東方杉所在的坡狀林地低處仍有斑白的鹽堿析出(含鹽量3.9%。),即使這樣,東方杉仍能較好地生長。東方杉適用于水濕地造林。洋涇苗圃的東方杉林地,近幾年因房地產開發(fā),環(huán)境條件極差,到處亂石堆砌,部分地方地勢變得相對低洼,以致有些東方杉處于水淹狀態(tài)長達3年,但東方杉的生長并沒有受到影響。松江新橋鎮(zhèn)的東方杉原來種植在河岸兩側,由于河岸塌方,導致數十株東方杉在河內生長了10余年,但河中的東方杉生長勢并不遜色于河岸上的東方杉及

34、同期種植的水杉(圖4)。河內的東方杉的平均胸徑為27.54厘米,而岸上東方杉的平均胸徑為25.43厘米,水杉平均胸徑為17.78厘米。東方杉適用于江河堤岸林帶建設。1984年浦東新區(qū)的川楊河畔同時種植了水杉和東方杉,目前東方杉的平均胸徑相當于水杉的1.59倍;11月份水杉全部落葉,而東方杉仍然一片墨綠。東方杉適用于園林造景和廠區(qū)綠化。松江醉白池公園、金山海濱公園,小片的東方杉林與公園水景相配,別具一格;在金山的薈萃園休閑亭前種的兩三株東方杉,稀枝密葉,深秋墨綠,顯得格外精致。金山石化總廠將東方杉用于廠區(qū)綠化,不僅生長速度快,而且景觀效果極好。由于種種原因,上海的東方杉長期處于天養(yǎng)天長狀態(tài),但在

35、各種生態(tài)立地條件下均生長良好。由此可以推斷,東方杉是一種在上海極為適生的優(yōu)質綠化造林樹種,且適應范圍極廣,同時兼?zhèn)淞怂偕?、抗風、耐鹽堿、耐水濕和景觀效果好等優(yōu)良特性,極具推廣價值。上海地處長江入???,海拔低,地下水位高,土壤中性偏堿,青浦、松江、金山有大面積的水濕地,南匯、奉賢、金山、浦東新區(qū)和崇明島有大面積的鹽堿地,正迫切需要東方杉這類樹種進行造林綠化;對東方杉的開發(fā)和利用必將極大地推動上海的綠化造林和生態(tài)建設。從應用范圍來看,東方杉適用于鹽堿地綠化、沼澤低洼地綠化、江河堤岸綠化、園林景觀及廠區(qū)綠化和沿海防護林帶建設。從全國來看,東方杉更重要的潛在價值可能在于:它有可能廣泛用于我國東部沿海南

36、起浙江溫州、北至江蘇連云港一帶的大面積生態(tài)防護林帶建設。華棕形態(tài)特征常綠喬木,樹干通直,高可達25米以上。據福建匯百川園藝介紹,華棕樹干基部通常不膨大(近基部直徑約75-105厘米),頂端稍細,被許多下垂的枯葉遮住,若去掉枯葉,樹干呈灰色,可見明顯的縱向裂縫和不太明顯的環(huán)狀葉痕;葉基密集,不規(guī)則;葉大型,掌狀葉,黃綠至灰綠色,葉片直徑1.8米,約分裂至中部而成50-80個裂片;花序大型,生于葉間,長2.8-3.5米,分枝3-4枝,弓狀下垂。為棕櫚科絲葵屬大型喬木,原產美國加州、亞利桑那及墨西哥北部等地,我國熱帶至中亞熱帶為適栽地區(qū)。華盛頓棕植株耐熱、耐寒性均較強,成齡樹能耐受50C高溫及-12

37、C低溫。為抗風能力最強的棕櫚科樹種之一。對土質要求不嚴,耐鹽能力中等,濱海地帶、海岸、沙土、微酸性土壤及石灰質土壤均可各種植小苗帶土球移栽千萬不能把土球攪壞,但要把營養(yǎng)袋底部拉破。底肥上應放一層,不要讓肥料和小苗的根直接接觸,以免傷根造成死亡。澆透水。管理種子播種深度2.5厘米。種子萌發(fā)要求高溫高濕,只有高溫而濕度不夠,則種子不發(fā)芽而枯死;只高濕而溫度不夠,則種子易腐爛。一般25天生根,當小苗長到58厘米時,可每周施薄肥一次。根施用1%的復合肥,葉面噴施用0.5%的磷酸二氫鉀或尿素夾竹桃詳細介紹而平行。聚傘花常綠直立大灌木,高達5米,含水液,無毛。葉34枚輪生,在枝條下部為對生,窄披針形,長1

38、1-15厘米,寬22.5厘米,下面淺綠色;側脈扁平,密生序頂生;花萼直立;花冠深紅色,芳香,重瓣;副花冠鱗片狀,頂端撕裂。蓇葖果矩圓形,長10-23厘米,直徑1.52厘米;種子頂端具黃褐色種毛。原產伊朗,現廣植于熱帶及亞熱帶地區(qū);我國各省區(qū)均有栽培。莖皮纖維為優(yōu)良混紡原料,又可提制強心劑:根及樹皮含有強心甙和酞類結晶物質及少量精油莖葉可制殺蟲劑,其莖、吐、花朵都有毒,它分泌出的乳白色汁液含有一種叫夾竹桃苷的有毒物質,誤食會中毒。莖皮纖維為優(yōu)良混紡原料;葉及莖皮有劇毒,入藥煎湯或研末,均宜慎用。能強心利尿,定喘鎮(zhèn)痛。試用于心力衰竭,喘息咳嗽,癲癇,跌打損傷腫痛等。并可以制殺蟲劑,人畜誤食可致命。

39、本種對二氧化硫,氯氣等有毒氣體有較強的抗性。根及樹皮含強心苷和酚類結晶物質及少量精油。生長環(huán)境全系栽培,多見于公園、廠礦、行道綠化。世界各地庭園常栽培作觀賞植物。紫穗槐形態(tài)特征紫穗槐是豆科紫穗槐屬,落葉灌木。高l-4m,叢生、枝葉繁密,直伸,皮暗灰色,平滑,小枝灰褐色,有凸起銹色皮孔,幼時密被柔毛;側芽很小,常兩個疊生。葉互生,奇數羽狀復葉,小葉11-25,卵形,狹橢圓形,先端圓形,全緣,葉內有透明油腺點??偁罨ㄐ蛎芗斏蛞Χ艘干ㄝS密生短柔毛,萼鐘形,常具油腺點,旗瓣藍紫色,翼瓣,龍骨瓣均退化。莢果彎曲短,長7-9mm、棕褐色,密被瘤狀腺點,不開裂,內含1種子,種子具光澤,千粒重10g

40、?;ü?10月。植物信息分布:原產美國。廣布于中國東北、華北、河南、華東、湖北、四川等?。▍^(qū)),是黃河和長江流域很好的水土保持植物。生態(tài)習性紫穗槐是喜光,耐寒、耐旱、耐濕、耐鹽堿、抗風沙、抗逆性極強的灌木,在荒山坡、道路旁、河岸、鹽堿地均可生長,可用種子繁殖及進行根萌芽無性繁殖,萌芽性強,根系發(fā)達,每叢可達20-50根萌條,平茬后一年生萌條高達1-2m,2年開花結果,種子發(fā)芽率70-80%。4.整地與作床:紫穗槐幼苗具有耐旱及抗?jié)车哪芰?,對土壤條件要求不嚴,但在生產上為培育壯苗,育苗地我們選擇地勢平坦,排水良好、灌溉方便、土壤深厚、較肥沃的菜園作為播種地。播種地塊前一年的秋季進行深耕30cm

41、,使土層充分風化翌年4月上旬播種前細致整地,施足底肥,每667m2施人充分腐熟的有機肥料15002000kg,復合肥15k,淺耕整平,做成寬1.2m、長10m的平床,南北方向,床面要平整,土質要細碎。6.苗期管理(1)間苗:待幼苗高35cm時,去掉病蟲害苗、細弱苗和密集一起的雙株苗,去劣留優(yōu)。苗高68cm時,第二次間苗,去密留稀,達到疏密適中,分布均勻,以利于通風透光,促使幼苗生長發(fā)育。(2)澆水:紫穗槐播種一周左右開始出苗,出苗前如床土干旱,要及時適量澆水,切忌澆蒙頭水。每次間苗后要及時澆水,以防苗根透風。床土不易過濕,以免造成幼苗徒長或發(fā)生病害。幼苗生長初期,苗木地上部分和根系開始生長,形

42、成根系,但分布比較淺,如床土水分不足,易引起幼苗死亡。此時,要使表層床土經常保持濕潤,適當增加澆水量,澆水次數可相應減少。從苗木速生期一直到速生末期,苗木生長速度快,需水量多,可采取少次多量,充分滿足苗木迅速生長所需要的水分。苗木生長后期,為防止苗木貪青徒長,使苗木充分木質化,應停止?jié)菜?。追肥:幼苗出土后到初生期,噴?2次大肥寶,濃度為0.1%為宜。在苗木速生期適當追施12次尿素,每667m2施用10kg和適量的磷鉀肥,防止苗木貪青徒長,促進苗木充分木質化。苗木生長后期,停止追肥,以促進苗木充分木質化,保證苗木安全越冬。中耕除草:幼苗出齊后,及時松土除草,除草時為防止傷苗盡量用手拔。苗木生長

43、期,全年約中耕除草34次。保持土壤疏松,防止雜草與苗木爭奪水分和養(yǎng)分。紫穗槐很少有病蟲害發(fā)生,一旦發(fā)生,要采用殺蟲劑和殺菌劑及時進行防治,防止蔓延。主要病蟲害防治苗木受金龜子和象鼻蟲危害,但很輕,一般用90%的敵百蟲或50%馬拉松乳劑500倍液毒殺蟲即可。紫穗槐病蟲害少可能與其莖葉內含一種特殊氣味的物質和單寧物質有關,能抑制病蟲害蔓延和有驅除作用,這對栽培特用作物,實行輪作和營造混交林有很大意義。海濱木槿產地分布海濱木槿原產在我國的浙江舟山群島和福建的沿海島嶼,日本、朝鮮也有分布。形態(tài)特征落葉灌木,咼可達1米至2.5米,分枝多,樹皮灰白色。葉片近圓形,厚紙質,兩面密被灰白色星狀毛?;▎紊谥Χ?/p>

44、葉腋,花期7月到10月,花冠鐘狀,直徑5厘米至6厘米,花瓣呈倒卵形。生長習性海濱木槿對土壤的適應能力強,性喜光,抗風力強,能耐短時期的水澇,也略耐干旱,能耐夏季40C的高溫,也可抵御冬季一10C的低溫。繁殖培育蒴果三角狀卵形,5裂,有褐毛,10月至11月成熟。海濱木槿繁殖主要采用播種和扦插法。因其種皮堅硬,播種前可用濃硫酸處理10分鐘至15分鐘,然后速用大量流水沖洗,否則會腐蝕壞種子。用硫酸處理,有利于出苗快而且整齊。也可于3月份進行硬枝扦插,6月至7月份進行嫩枝扦插。小苗生長快,開花結實較早,一年生苗平均高度可達50厘米至60厘米,2年至3年實生苗便能開花結實。落羽杉形態(tài)特征原產地高達50米

45、,現江蘇大豐杉木基地大量人工培育,胸徑可達2米;樹干尖削度大,干基膨大,地面通常有屈膝狀的呼吸根;樹皮為長條片狀脫落,棕色;枝水平開展,樹冠幼樹圓錐形,老樹為寬圓錐狀;嫩枝開始綠色,秋季變?yōu)樽厣~側生小枝為2歹U。葉線形,扁平,基部扭曲在小枝上為2列羽狀,長1-1.5厘米,寬約1毫米,先端尖,上面中脈下凹,淡綠色,下面黃綠色,中脈隆起,每邊有4-8條氣孔線,落前變成紅褐色。球果圓形或卵圓形,有短梗,向下垂,成熟后淡褐黃色,有白粉,直徑約2.5厘米;種鱗木質,盾形,頂部有溝槽,種子為不規(guī)則三角形,有短棱,長121.8厘米,褐色。花期4月下旬,球果熟期10月。樹形落葉大喬木。在幼齡中齡階段(5

46、0年生以下),蘇杉一號、中山杉、落羽杉和墨西哥落羽杉都是圓錐形或傘狀卵形樹冠,50年以上有些植株會逐漸形成不規(guī)則寬大樹冠。池杉樹冠比較窄,在50年以下基本是尖塔形。干形落羽杉屬樹種材質優(yōu)良,在美國有“永不腐朽之木”的稱號。落羽杉、蘇杉一號和池杉主干明顯,圓滿通直,從主干基部到頂部不分叉,出材率高。在低、濕地帶干基部形成不規(guī)則板根狀。墨西哥落羽杉和中山杉主干明顯,圓滿通直,但在樹干中、上部分叉,形成掃帚狀,出材率較低。基部亦會形成不規(guī)則板根狀。葉及小枝落羽杉、蘇杉一號、墨西哥落羽杉和中山杉為羽狀復葉。葉呈條形,互生,著生在小枝上。落羽杉和蘇杉一號葉長1.01.8厘米,在側生小枝上排成二列。墨西哥

47、落羽杉和中山杉葉較小,長0.61.0厘米,螺旋狀散生小枝上,不成二列。池杉葉呈鉆形,微內曲,在小枝上螺旋狀伸展,下部貼近小枝,基部下延,長0.31.0厘米。池杉亦有羽葉或羽葉、鉆形葉并存以及線形葉類型。雌、雄球花花為抱子葉球(球花),雌、雄異花,同株。屬內不同種、變種及栽培種之間在大部分形態(tài)、生物學、適應性上差異顯著,但雌、雄球花形態(tài)上十分相似。雌球花著生在新枝頂部,單個或23個簇生,成熟時呈球形,長3.55.0毫米。成熟后珠鱗張開。雄球花著生在小枝上,成熟時呈橢圓形,長3.05.0毫米,多個雄球花形成葇荑花序,成熟后飄散出大量花粉。球果落羽杉、池杉和蘇杉一號的成熟球果為圓球形或橢圓形,體積較

48、大,810立方米?;揖G或褐色。墨西哥落羽杉球果較小,體積僅0.71.0立方米,為青灰色。中山杉的球果體積介于落羽杉和墨西哥落羽杉之間。種子落羽杉屬種子呈不規(guī)則三角形或多邊形,有明顯尖銳棱脊,皮厚、角質、堅硬、不易透水,具瘤和凸緣。落羽杉、蘇杉一號、池杉種子較大,千粒重在40克(25000粒/公斤)150克(6666粒/公斤),最大可達220克(4545粒/公斤)。而墨西哥落羽杉種子小得多,千粒重僅15克(66666粒/公斤)50克(20000粒/公斤)。中山杉的種子介于落羽杉、池杉和墨西哥落羽杉之間。根及“根膝”根系發(fā)達,可深入3米以上土層。通常有1數條主根,大量細根。落羽杉、池杉和蘇杉一號在

49、低濕地或河湖灘地、堤岸上生長時,68齡時即會在根部向上長出“根膝”,伸出土面?!案ァ备甙坏?,有幾厘米2.0米,粗20厘米以上。一般研究者認為“根膝”是在原生態(tài)區(qū)內長期淹水形成的,能起到一定的呼吸、通氣、固著和貯藏養(yǎng)分等作用。墨西哥落羽杉由于原生態(tài)區(qū)無淹水環(huán)境,所以不形成“根膝”。生長習性落羽杉屬生長快,一般56年生即進入速生期,樹高連年生長量0.61.0米,胸徑連年生長量1.02.0厘米,單株材積年生長量可達0.1立方米。常在一年中長出2個年輪,壽命長達1000年以上,數量成熟期在200年以上。我國進行的嚴格對比試驗結果是:在35年生時,蘇杉一號生長量中山杉池杉水杉。廬山植物園1936年引

50、種,長勢良好。原產美國東南部,北自馬里蘭州,南到佛羅里達州,西到得克薩斯州的南大西洋比河沿岸,極大部分分布于沿河沼澤地和每年有8個月浸水的河漫灘地。世界各地有引種。中國廣州、杭州、上海、南京、武漢均引種栽培。落羽杉屬的現代天然分布在哪里落羽杉和池杉兩樹種現代天然分布區(qū)相似,均生長在美國東部到南部,在北緯2342廣大范圍,從東北部維吉尼亞州到佛羅里達州最南端共18個州。氣候帶從溫帶到亞熱帶,年極低溫度從20-35C,年降水7601630毫米,海拔0150米,常年生長在永久性沼澤地帶,一年中近半年樹基部浸沒水中。因此林中其他樹種極少,僅伴生一些水生植物如浮萍、紫萍等。秋后退水,林中亦僅生長一些草本

51、植物。墨西哥落羽杉其現代天然分布區(qū)與落羽杉和池杉截然不同。分布于美國西南部德克薩斯州到墨西哥東部,向南直到危地馬拉,北緯2516的熱帶和亞熱帶地區(qū)。年極低溫度在25C以上,年降水1200毫米,海拔14002400米的高原地帶,不能生長在沼澤地帶。特點木材重,結構粗,紋理直,硬度適中,耐腐力強,可作建筑、家具等用材;江南已普遍用在江河湖泊地區(qū)造林,長勢旺盛,耐水濕,可作固堤護岸樹種;樹形優(yōu)美,亦可作庭園觀賞樹。落羽杉原產美洲,我國已成功引種了80多年。其枝葉茂盛,秋季落葉較遲,冠形雄偉秀麗,是優(yōu)美的庭園、道路綠化樹種。在我國大部分地區(qū)都可做工業(yè)用樹林和生態(tài)保護林。其種子是鳥雀、松鼠等野生動物喜食

52、的飼料,因此對加強森林公園、維護自然保護區(qū)生物鏈,水土保持,涵養(yǎng)水源等均起到很好的作用。落羽杉屬共有三個樹種:落羽杉(Taxodium.distichum)、池杉(T.ascendens)和墨西哥落羽杉(T.mucronatum)。蘇杉一號(T.distichumSushang,)是從落羽杉不同地理種源、家系中選育出的優(yōu)良種源。中山杉302是從落羽杉和墨西哥落羽杉雜種中選育出的優(yōu)良無性系(另外,中山杉401是池杉和墨西哥落羽杉雜種中選育出的無性系)。落羽杉屬樹種都是古老的“孑遺植物”。在晚侏羅世至早白堊紀就已繁盛。至第三紀中新世、上新世時期,20003000萬年前仍廣泛分布于北美洲和歐亞大陸北

53、部。美國、俄羅斯西伯利亞,我國黑龍江、吉林、松遼平原及云南等地均發(fā)現過中生代落羽杉的枝葉、球果和種子的化石。第四紀冰川以后,它們在歐亞大陸全部滅絕,僅在北美洲和拉丁美洲部分地區(qū)保留下來,繁衍至今。栽培技術落羽杉的繁殖以播種為主,亦可扦插。首先要進行種子處理。應在12月至次年1月獲得凈種后,立即將種子放在濕沙層里,置于5C的冷庫或冰箱中;或用濕沙與種子混合(沙和種子的比例約為8:1),裝入塑料袋中,放入地窖或室外背陰處。定期檢查沙是否失水干燥,如干燥(沙色發(fā)白)時應澆水保濕。大約80天后種子可吸足水分。然后在翌年春季3月中、下旬至4月初播種最為理想。當年苗木高可達0.8米一1.0米,地徑可達1.

54、0厘米左右,可供應第二年春季造林及培育大苗的需要。傳統(tǒng)的落羽杉播種育苗,都是將種子直接播入苗圃地的畦上,然后覆土、蓋草。這樣操作弊病很多.例如苗圃土壤潮濕無法筑畦。多濕低溫而引起爛種。也可能受鼠、雀等動物危害,造成出苗不齊,缺壟斷行,浪費大。江蘇省林科院汪企明教授等在19801983年研究出把經過處理的種子集中密播在小面積沙床上,加蓋塑料膜增溫,保濕,以加速發(fā)芽。待種子發(fā)芽后再移入苗圃地或栽入容器內培育成容器苗,從而克服了老方法的弊病,大大提高了種子的發(fā)芽率、利用率,苗木產量和質量亦可大大提落羽杉屬樹種因其適應性強,生長快,樹形美,材質優(yōu)良,病蟲害少,近400500年來已被人類引種到遠離其現代

55、天然分布區(qū)之外的廣大地區(qū)。包括歐、亞、非和澳洲都把它們栽培作為生態(tài)環(huán)境和用材造林樹種。我國于1900年前后開始引種,首先在南京種植?,F在南京東南大學、南京師范大學附中校園內和個別居民庭園中尚保留有百年生大樹幾株,樹高近30米,胸徑130厘米,冠幅16米。河南雞公山自然保護區(qū)尚保存有50多年生落羽杉萌生林(原生林在抗日戰(zhàn)爭期間被日軍砍伐,后萌芽更新),最大樹高32米,胸徑70多厘米。1970年以后,我國大面積引種池杉、落羽杉作為速生豐產林樹種。現在蘇、滬、浙、皖、魯、粵、瓊等?。ㄊ校┰炝忠呀?0萬公頃。絕大部分成林、成材。發(fā)揮了較好的生態(tài)、經濟和社會效益。我國林木遺傳育種專家對落羽杉屬三個樹種不

56、斷進行遺傳改良研究,培育出一些新的栽培品種。其中1960年有南京林業(yè)大學葉培忠教授用墨西哥落羽杉卡和柳杉涇雜交,獲得過少量雜種。雜種形態(tài)形似墨西哥落羽杉,在江蘇大豐水杉基地、湖北杉木研究所等地大量種植。19731983年,中科院植物研究所陳研究員等用落羽杉卡和墨西哥落羽杉涇雜交,獲得雜種優(yōu)良無性系中山杉302;用池杉卡和墨西哥落羽杉涇雜交,獲得雜種無性系中山杉401。通過鑒定,在江蘇大豐和鄰近省推廣應用,生長良好。1990年以后,江蘇省林業(yè)科學研究院汪企明研究員等人開展落羽杉不同地理種源、家系選育,選育出落羽杉優(yōu)良種源蘇杉一號,通過鑒定,已被國家林業(yè)局和江蘇省林業(yè)局列為推廣應用新樹種。蘇、滬等

57、省(市)已開始用作生態(tài)環(huán)境綠化新優(yōu)品種?,F根據掌握的資料,對蘇杉一號、中山杉、落羽杉、池杉和墨西哥落羽杉的現代天然分布區(qū)、樹木形態(tài)、生物學特性以及適生應用范圍作一對比分析,供大家在選用、栽培這些樹種時參考。喜樹分布情況本屬僅有1種,為我國特產,貴州產有。產興義、興仁、安龍、冊亨、望謨、羅甸、貴陽、都勻、三都、獨山、黃平、凱里等縣、市;分布于云南、四川、湖南、湖北河南、廣西、廣東、江西、江蘇、浙江、福建等省、區(qū)。、佛山、順南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區(qū)(主要城市:福州、廈門、泉州、漳州、廣州中亞熱帶常綠、落葉闊葉林區(qū)(主要城市:武漢、荊州、黃石、宜昌、南昌、景德鎮(zhèn)、九江吉安、井岡山、贛州、上海、長沙、株洲

58、、岳陽、懷化、吉首、常德、湘潭、衡陽、邵陽、桂林、溫州、金華、寧波、重慶、成都、都江堰、綿陽、內江、樂山、自貢、攀枝花、貴陽、遵義六盤水、安順、昆明、大理)德、東莞、惠州、汕頭、臺北、柳州、桂平、個舊)深圳、湛熱帶季雨林及雨林區(qū)(主要城市:???、三亞、瓊海、高雄、臺南、江、中山、珠海、澳門、香港、南寧、欽州北海、茂名、景洪)形態(tài)特征落葉喬木。葉互生,全緣。頭狀花序近于球形,生于花梗頂端,花雜性,花萼杯狀,上部5齒裂,花瓣5枚,雄蕊10枚,排成2輪,花藥4室,子房下位,在雄花中不發(fā)育,在雌花及兩性花中發(fā)育良好,1室具1枚下垂的胚珠,花柱上段常分枝。翅果,頂端截平,具宿存的花盤;種子1枚。喜樹落葉

59、喬木。高可達20余米,樹干端直;枝條伸展,樹皮灰色或淺灰色,有稀疏圓形或卵形皮孔。葉互生,紙質,卵狀橢圓形或長圓形,長1026厘米,寬610厘米,先端漸尖,基部圓形,上面亮綠色,嫩時葉脈上被短柔毛,其后無毛,下面淡綠色,被稀疏短柔毛,側脈顯著,1012對,弧形平行,全緣,葉柄帶紅色,長1.53厘米,嫩時被柔毛,其后無毛。頭狀花序近于球形,頂生或腋生,頂生的花序具雌花,腋生的花序具雄花,總花梗長46厘米;花雜性,同株,苞片3枚,三角狀卵形;花萼杯狀,5淺裂,裂片齒狀;花瓣5枚,淡綠色,長圓形或長圓卵形,長2毫米,早落;花盤顯著,微裂;雄蕊10枚,外輪5枚,較長,常伸出花冠外,內輪5枚較短,花絲細

60、長,無毛,花藥4室;子房在兩性花中發(fā)育良好,下位,花柱無毛,長4毫米,頂端分2支。翅果長圓形,長22.5厘米,頂端具宿存的花盤,兩側具窄翅,著生于近球形的頭狀果序上。生長習性花期7月,果熟期11月。暖地速生樹種。喜光,不耐嚴寒干燥。需土層深厚,濕潤而肥沃的土壤,在干旱瘠薄地種植,生長痩長,發(fā)育不良。深根性,萌芽率強。較耐水濕,在酸性、中性、微堿性土壤均能生長,在石灰?guī)r風化土及沖積土生長良好。栽培生物學特性該樹種性喜溫暖濕潤,不耐嚴寒干燥,多生長于山腳的溝谷坡地。屬深根性樹種,喜肥水,不耐干瘠。在酸性、中性、弱堿性土地均能生長。在石灰?guī)r風化的土壤及沖積土上均生長良好。但在土壤肥力較差的粗沙土、石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