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八章 36歲兒童 社會性心理的發(fā)展學習目標能夠舉例說明36歲兒童情緒情感理解、表達和調控的發(fā)展。能夠說出36歲兒童自我意識的發(fā)展特點。能夠舉例說明36歲兒童性別角色發(fā)展的表現。能夠舉例說明36歲兒童社會認知與交往的發(fā)展特點。學習內容情緒情感的發(fā)展自我意識的發(fā)展性別角色的發(fā)展社會認知的發(fā)展社會行為的發(fā)展社會交往的發(fā)展第一節(jié) 幼兒情緒情感的發(fā)展情緒表達情緒理解情緒調控一、幼兒的情緒表達1、幼兒情緒情感表達的發(fā)展2、情緒表達的發(fā)展趨勢3、影響幼兒情緒表達的因素1、幼兒情緒情感表達的發(fā)展(1)在嬰兒期已經產生的基本情緒的基礎上分化產生了自我意識情緒如害羞、驕傲等。(2)在情緒社會化的基礎上產生高級情
2、感: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3)道德感的發(fā)展:3歲前只有某些道德感的萌芽,3歲后由于幼兒園集體生活中逐步掌握了各種行為規(guī)范,在初步明辨是非的基礎上產生了基本的道德感如自豪感、友誼感等,但由于抽象思維水平的限制,幼兒的道德感還很表淺。(4)理智感的發(fā)展:5歲左右,兒童的理智感明顯地發(fā)展起來。不僅表現在好問好奇,而且表現在探索過程中出現的自豪感、成就感等方面。6歲左右,兒童特別喜歡智力游戲,表現出強烈的“爭強好勝”。(5)美感的發(fā)展:4歲前的幼兒喜歡鮮艷的物體,4歲以后逐漸發(fā)展起對藝術作品的初步欣賞能力,在欣賞中體驗和表現出喜悅、羨慕等美感。幼兒的美感與良好的情緒體驗緊密聯系,依然膚淺、表面;直接
3、以行動、表情、語言和活動等方面表達。 2、幼兒情緒表達的發(fā)展趨勢情緒的豐富和深刻化情緒的穩(wěn)定性逐漸提高情緒不斷社會化3、影響幼兒情緒表達的因素活動過程而不是活動結果社會文化和規(guī)范的要求母親的表情二、幼兒的情緒理解1、情緒語言的出現2、主動了解情緒3、對情緒的思考4、移情1、情緒語言的出現兒童在1歲半時開始用詞語(比如高興、傷心、害怕)來指稱內在的情緒。3歲時情緒詞使用的數量和范圍都迅速擴大。6歲時大多數孩子已經習慣說興奮、憤怒、煩人、失望、著急、不安等。最初兒童談論的完全是自己的情緒,2歲以后開始談論別人的情緒。2、主動了解情緒孩子和父母之間的交談使兒童對情緒的興趣和理解逐步獲得發(fā)展。不僅了解
4、情緒的外在表現,還要探究情緒的原因。孩子:什么讓你這么害怕,媽媽?媽媽:沒有什么。孩子:什么讓你害怕?媽媽:沒有什么。孩子:是什么?下面的什么,媽媽?讓你害怕?媽媽:沒有什么。孩子:那個沒讓你害怕?媽媽:沒有,沒讓我害怕。孩子:那是什么東西?備注:他們談論的是一只死老鼠。3、對情緒的思考兒童不只是體驗情緒,隨著年齡的增長還逐漸地思考情緒。35歲的兒童不僅能準確地給情緒命名,還能確認情緒產生的原因。幼兒末期兒童還能夠有效地預測他人的情緒。next兒童辨別情緒的性質和原因的準確率 年齡組 情緒3歲4歲5歲積極的消極的情緒的性質6972836683情緒的原因6771858564鏡頭一:前兩天媽媽感冒
5、生病了,但佳佳還是纏著媽媽,非要媽媽陪她玩。媽媽很累,對佳佳說:“媽媽生病了,佳佳聽話,乖一點,等媽媽病好了再陪你玩吧?!奔鸭堰€是不依不饒:“不行,不行,我要和你一起玩,我不高興?!?鏡頭二:媽媽帶佳佳去浦東世紀公園放風箏,正好遇到了公司里同事和他2歲的女兒也在玩,媽媽有點事兒要和同事說,就讓佳佳陪小妹妹一起玩,她們玩得很開心,后來小妹妹一不小心,滑倒在泥坑里大聲地哭了起來,佳佳卻在旁邊一副若無其事的樣子。媽媽很生氣,質問佳佳:“你怎么沒有照顧好小妹妹?看到她摔倒了也不把她扶起來,幫她撣撣土?!奔鸭鸦卮穑骸坝植皇俏遗顾?,是她自己摔倒的,又弄得這么臟,我才不管呢!” 4、移情什么是移情幼兒移
6、情能力的發(fā)展如何培養(yǎng)幼兒移情能力 科學家愛因斯坦曾說過:人生的意義就在于設身處地地為別人著想,樂別人之樂,憂別人之憂。 什么是移情移情又叫感情移入。目前人們普遍認為,移情是由他人的情緒、情感狀態(tài)引起,并與之相一致的情緒、情感體驗,是主體與客體之間的一種共鳴情感反應。通俗地講,移情是指個體想象自己處于他人的境地,并理解他人的情感、欲望、思想及活動的能力,即設身處地為別人著想的能力。 移情能力在幼兒社會性發(fā)展中的作用 (1)移情促使幼兒擺脫自我中心,為其社會性發(fā)展鋪平了道路。 (2)移情為幼兒幼兒社會性情感的發(fā)展提供了重要條件。 (3)移情促使幼兒建立良好的同伴關系,為日后良好人際關系的建立及社交
7、能力的發(fā)展奠定了基礎。 4)移情促進幼兒親社會行為的形成。 如何培養(yǎng)孩子的移情能力 移情能力的培養(yǎng)可從情緒的辨識入手 能正確地識別他人的情緒是孩子移情能力形成的基礎。家長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引導孩子注意他人的情緒反應,經常要求孩子觀察別人的情緒狀態(tài)。 (1)觀察自己的表情。當孩子做出高興、生氣、喜歡等表情時,家長可以在孩子面前放一面鏡子,讓孩子看到鏡子中自己的面部表情。這種方法被稱為鏡像表情觀察法。(2)表情圖識別。即教孩子識別一些明顯的表情圖,如高興、生氣、害怕等表情圖,甚至可以利用各種卡通人物的夸張表情,有時效果也很好。(3)表情模仿訓練。即讓孩子做出與同伴相同的面部表情動作,在模仿同伴的各種
8、表情時,能立刻用正確的語言說出這是什么樣的表情,如“高興”、“害怕”、“生氣”等。(4)表情推測。即通過講故事的形式讓孩子推測故事中某一角色的表情。如,有一天,小白兔在森林里玩,突然一只大灰狼出現在小白兔的面前,請想一想小白兔心里會覺得怎樣?當孩子掌握了這些基本情緒的辨識之后,家長可以要求孩子把這些情緒用正確的語言表達出來。如孩子看到一樣新奇有趣的玩具,家長問孩子:“你看到了這玩具心里怎么想?”孩子能準確地說出“我很喜歡它”,而不是簡單地回答:“我很高興?!庇秩绠敽⒆幼鲥e了事以后,家長問他:“你現在心里感受怎樣?”他們能說出“覺得難為情”,而不是單純地說心里覺得不舒服。 引導孩子對他人的情感產
9、生共鳴 (1)情緒追憶。情緒追憶是通過語言喚起孩子過去生活經歷中親身感受到的情緒體驗,引起他們對當時情景的聯想,加強情緒體驗與特定情景之間的聯系,從而使孩子產生共鳴。如,看到鄰居家的超超感冒發(fā)燒了,爸爸媽媽可以引導孩子:“喲,超超發(fā)燒了,熱度很高呀。我想起來,你前幾天也感冒、發(fā)熱了,好像感覺特別難受,非常不舒服吧?”通過引導孩子情緒追憶,使他們能想象出別人當時的感受。 (2)情感換位。情感換位是通過提供一系列由近及遠的社會情景(如家庭父母老人鄰居等),讓孩子進行分析討論和角色扮演,從而使他們能轉換到他人的位置,去體驗不同的情緒反應,促使孩子以某種角色進入情感共鳴狀態(tài)。如“如果你是一位老爺爺,在
10、生活中有很多不方便,你的心情會怎么樣?”“如果你眼睛看不見了,你在生活中會感到有什么不方便,你心里會有什么感受?”“有一天,你在公園里玩的時候,突然看到有個小弟弟不小心摔倒在水坑里了,假如你是那個小弟弟,你心里是不是特別想要別人能幫助你?” 通過情緒追憶和情感換位,能使孩子把過去的情緒、情感體驗移到相應的情景中,并置身其中,能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體驗他人當時的情緒反應,從而產生共鳴??傊?,要想孩子富有同情心并樂于助人,家長首先應從移情入手,讓孩子學會移情,這是孩子學會關心,具有愛心和同情心的基礎。三、幼兒的情緒調控1、獲得情緒表現規(guī)則2、從他人控制到自我控制3、情緒自我調節(jié)策略1、獲得情緒表達
11、規(guī)則任何一個社會群體都有其成員情緒表達的基本規(guī)則,有些是潛在的,有些是明顯的,如“男兒有淚不輕彈”最常見的情緒表現規(guī)則:最小化、最大化、面具、替代。兒童在2歲時就已經掌握了最大化規(guī)則,6歲時兒童才能有意識地使用面具與替代規(guī)則。2、從他人控制到自我控制把情緒控制從撫養(yǎng)人的控制轉化為孩子的自我控制是情緒發(fā)展的重要任務。2歲以后,兒童開始有能力控制自己的情緒。幼兒情緒自我調節(jié)策略的發(fā)展積極情緒培養(yǎng)的方法1.要保持家庭中和睦愉快的氣氛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也是人生情感習得的啟蒙學校,是人類情感最美好最豐富的資源所在地。孩子情感起源于父母的撫愛和家庭溫馨氛圍的熏陶,良好的家庭情感氛圍是培養(yǎng)孩子積極情緒
12、的重要條件。2.減少接觸恐怖、血腥的影視及圖書機會盡量少讓孩子接觸恐怖、血腥的影視節(jié)目和圖書,這類影視節(jié)目和圖書對孩子的身心健康極其不利,它們都會引起孩子消極的情緒。 3.要給幼兒有“情緒準備”的時機我們要站在孩子的位置去體會他們的心理,在尊重、了解他們的情緒的基礎上培養(yǎng)積極情緒。 4.要時常引導幼兒去完成力所能及的任務,使其體驗“成功”的歡樂情緒 例如讓孩子幫助家長干些簡單家務勞動,并給予及時的認同和表揚,讓孩子在完成各種任務的過程中獲得滿足欲與愉快感,有助于形成其積極的情緒。 5.要注意防止幼兒產生恐懼、憤怒、膽怯等消極情緒一般的做法是:防止給幼兒突如其來的刺激(如巨響、身體的刺痛等)。對
13、于不可避免的雷聲等應事前提醒幼兒,讓其有思想準備,成人也應做出鎮(zhèn)靜、不懼怕的樣子。防止給幼兒精神威脅。如把他們關到暗處,或講些易引起他們害怕的故事,或用幼兒懼怕的東西嚇唬他們。對于自己已經害怕暗處的幼兒,成人應設法陪同或引導他們在暗處的空間里活動,讓孩子逐漸了解黑暗處除了缺少亮光之外,并無可怕的事物。防止打罵幼兒,尤其不能用突然襲擊的殘酷手段打孩子。防止產生忿怒情緒。怎防止和消除幼兒的忿怒情緒呢?家長要以身作則,經常以愉快的心情、柔和婉轉的言談和表情影響幼兒是最為重要的。成人平時不應遷就孩子的不理要求,并教育他們講禮貌、守紀律、養(yǎng)成良好的待人接物的習慣。無理取鬧減少了,忿怒情緒的產生也會隨之減
14、少。成人兒轉移不滿、不悅的心情、避免形成忿怒情緒。 總之,我們要幫助幼兒消除和克服不良情緒,使其保持和形成積極的情感在生活中,幼兒難免會遇到新奇、陌生或恐懼的事情而產生情感壓力。例如一個幼兒遇到父母生病、家庭離異時可能會變得垂頭喪氣;一個家長對幼兒期望過高,幼兒感到力不從心時會造成嚴重的精神壓力遇到這些問題時,家長和老師首先要設法盡快幫助幼兒消除不良情緒,給予撫慰,恢復愉快心境;再者是將幼兒的注意力引向其他方面,吸引幼兒去完成他能完成的任務,使其體驗成功的喜悅,以解脫緊張狀態(tài)。 對于那些缺損家庭的幼兒和有生理缺陷的幼兒更要多觀察、多親近、多“偏愛”。缺損家庭的幼兒常具有自卑心理,極易形成憂傷、
15、孤獨、畏縮、膽怯情緒情感,做事缺乏自信心;有心理缺陷的幼兒更多具有傷感心理,常常神經緊張、自卑沮喪,或對人對事冷淡漠然。對于這樣的幼兒要想方設法培養(yǎng)他的興趣,發(fā)揮其長處、特長,幫助消除和轉移不良情緒情感,用愛心撫慰他們受傷的心靈,使他們變消極為積極,變沉默為活潑。只有這樣,才能使每個幼兒都能具有積極良好的情緒情感,才能使每個幼兒都在輕松愉快的環(huán)境中成長。 第二節(jié) 自我意識的發(fā)展自我意識發(fā)展的趨勢自我概念的發(fā)展自我體驗的發(fā)展自我控制的發(fā)展一、自我意識發(fā)展的趨勢1、幼兒自我意識發(fā)展的趨勢2、幼兒自我意識發(fā)展的特點1、幼兒自我意識發(fā)展的趨勢(1)4歲到5歲期間自我意識發(fā)展最迅速。(2)自我評價開始發(fā)
16、生的年齡期為34歲之間;自我體驗開始發(fā)生的年齡期為4周歲左右;自我控制開始發(fā)生的年齡期為45歲期間。2、幼兒自我意識發(fā)展的特點(1)自我評價具有依賴性和情緒性。(2)自尊感產生。(3)獨立性和堅持性在幼兒期逐漸發(fā)展,45歲是堅持性發(fā)生明顯質變的年齡。二、自我概念的發(fā)展客我和主我的擴張自我評價的發(fā)展1、客我和主我的發(fā)展(1)客我的擴張:關于自我的概念內涵從主要是具體的外部特征如“我有兩個小辮子”等擴張到自己的行為和情緒情感如“我會畫畫”、“我在做游戲,我很高興”等。(2)對自己內心世界愿望的意識如“我想要”擴張到了愿望與行為的關系,能從個人的內心愿望解釋行為結果,如“他去告訴老師他做完了,他想讓
17、老師表揚他”。2、自我評價的發(fā)展(1)從依存性評價發(fā)展到對自己個別性和多面性的評價。(2)從對自己外部行為的評價發(fā)展到逐漸出現對內心品質的評價。(3)從主觀情緒性的評價到初步客觀的評價。幼兒自我評價發(fā)展的依存性個別性及多面性年齡組依存性個別性多面性33.540.0010.00044.536.6763.33055.53.3380.0016.6766.5043.3356.67三、自我體驗的發(fā)展自我體驗是在自我評價的過程中產生的對自己的一種情感體驗。幼兒的自我體驗表現出易變性和暗示性的特點。自尊是自我體驗的核心。自尊的發(fā)展自尊的結構幼兒自尊的發(fā)展四、自我控制的發(fā)展幼兒的自我控制主要表現在自制力、自覺
18、性、堅持性和延遲滿足等方面。幼兒自制的兩種表現即抗拒誘惑與延遲滿足。1、抗拒誘惑抗拒誘惑指抑制自己,不去利用機會從事能夠得到滿足但是社會禁止的行動,它表現為在有人或沒有人在場的情況下,都拒絕具有誘惑力但被禁止的愿望和行動。4歲以前的兒童抗拒誘惑的能力與懲罰成正相關,4歲以后則與說理關系密切。2、延遲滿足延遲滿足是為了長遠利益而自愿延緩目前的享受。觀察表明,小班幼兒已經具有為等待長遠目標而抑制即時滿足的能力。2歲的中國兒童在延遲滿足情境中已具備一定的自我控制能力,其中包括延遲策略的使用,盡管策略的使用可能是無意識的。(2002,陳會昌)3、堅持性幼兒的堅持性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提高。45歲是幼兒堅持
19、性發(fā)展最快的年齡,也是受外界影響波動最大的年齡,因而是教育的關鍵期。幼兒堅持性發(fā)展實驗年齡組被試人數實驗1平均分實驗1標準差實驗2平均分實驗2標準差4歲5061.218.740.221.35歲5074.115.162.7522.46歲5082.113.171.720.2第三節(jié) 性別角色的發(fā)展性別角色的含義性別角色的發(fā)展實例描述在某一個早晨,我在我們大學的學齡前實驗室里觀察到了自由游戲階段中的一幕。 4歲的詹妮急切地進入儲藏室的角落里并且穿上一條很長的裙子以及大人看起來很高的高跟鞋.凱倫坐在桌予旁邊,為了兒童床里的玩具娃娃發(fā)出了啜泣聲。詹妮拿起玩具娃娃,坐在搖椅上輕輕地搖著玩具娃娃,并且低聲地講
20、著:“你餓了,是不是呀?”過了一會兒,詹妮對凱倫說:“嬰兒不吃,我覺得她生病了,如果雷切爾是護士的話,我們可以問問她?!眲P倫跑去找雷切爾,雷切爾正在給藝術桌上色。 同時,內森喊湯米:要出車禍了!兩個男孩子都急切地沖向堵塞的地方的汽車和卡車,不久,戴誰也加入了他們的行列?!笆紫任沂瞧┎臁眱壬嫉?,他把一張椅子推到阻塞地區(qū)并且爬上椅子?!熬G燈,快!這個年輕輕的警察官員喊道。信號燈亮了,湯米和戴維在椅子周圍奔跑,每個人都推著一個大的木頭卡車。“紅燈?!眱壬?,卡車馬上停了下來。 “我的卡車贏了你的?!睖讓Υ骶S說。 “因為我沒有汽油了?!贝骶S回答說,他把車停在邊上并且假裝裝滿油箱。 “讓我們來建
21、一個卡車跑道。”內森建議,為了這項工作,三個建筑工程師開始聚集大木塊和木板。一.性別刻板印象與性別角色性別概念:關于性別特征的認識.性別角色:社會按照人的性別而分配給人的社會行為模式.性別刻板印象:被廣泛接受的有關對男性和女性來說合適的個性特征的觀點.性別分離:兒童喜歡與同性別伙伴交往而將異性伙伴看作圈外人的傾向.1.性別角色的形成從人類的角度講,男女兩性在社會中承擔著不同的角色.早在遠古時代,由于男女兩性的生理特征的差異,形成了男耕女織、男主外女主內的社會分工。自階級社會形成后,男女兩性的社會職能的差異被倫理道德的形式進一步加強,并絕對化了。性別角色往往與性別偏見聯系。2.個體性別特征的形成
22、在心理發(fā)展過程中個體逐漸形成了符合自己生理性別的一些個性特征,這個過程即性別特征的形成,如男性的勇敢、女性的溫柔。個體性別特征形成的影響因素:生物因素、社會文化、教育。二.性別角色的發(fā)展性別概念的發(fā)展性別角色特征的發(fā)展1.性別概念的發(fā)展(1)獲得性別身份:大約出現在1歲半到2歲之間,認識到包括自己在內的所有人都屬于兩個分組中的一個:男孩或者女孩.(2)性別穩(wěn)定性:大約從3歲或者4歲開始,認識到一個人的性別是一生不變的特征.(3)性別一致性:大約在5/6歲的時候,認識到男性特征和女性特征是不隨環(huán)境和時間的變化而變化的,它們不是由個體的外貌或者行動決定的.(4)性別認同:在學齡期兒童逐步認同與自己
23、相同性別父母的言行,并形成自己的性別圖式.2.性別角色特征的發(fā)展(1)性別刻板印象的形成 在獲得性別身份的同時兒童就習得了性別角色刻板印象的外部特征如女孩穿裙子、男孩穿褲子,男孩剪短發(fā),女孩扎蝴蝶結等。5歲時,活動和職業(yè)的性別刻板印象建立。(2)性別角色行為的發(fā)展 玩具偏好:1歲半時即出現性別刻板的游戲和玩具選擇,3歲時這些偏好對于男孩和女孩變得具有高度的一致性。性別分離:23歲時出現性別分離現象,隨著年齡的增加,選擇同性別伙伴的傾向日益加強,直到青春期。第四節(jié) 社會行為的發(fā)展社會認知社會行為社會交往一.社會認知的發(fā)展觀點采擇心理理論對人際關系的理解1.觀點采擇(1) 什么是觀點采擇 區(qū)分自己
24、與他人的觀點,并進而根據當前或先前的有關信息對他人的觀點(或視角) 作出準確推斷的能力.“從他人眼中看世界”、“站在他人的角度看問題”。(2) 幼兒的觀點采擇能力 幼兒(36歲兒童)基本上是自我中心的,因此一般認為還沒有觀點采擇能力,幼兒只知道自己的觀點,意識不到別人的觀點認為自己的想法就是所有人的想法。2.心理理論(1)什么是心理理論 個體對他人心理狀態(tài)以及他人行為與其心理狀態(tài)的關系的推理和認知即心理理論.(2)幼兒心理理論的發(fā)展 2歲左右開始對他人心理狀態(tài)的認知能力逐步發(fā)展起來,4歲左右兒童的心理理論開始形成.3.對人際關系的理解(1)對友誼的理解:友誼是身邊的玩伴,是短暫的、單向的和具體
25、的。(2)對權威的理解 23歲時還不能把權威人物的要求與自己的愿望區(qū)分開,對權威盲目崇拜和依賴。 47歲意識到權威人物的要求與自己愿望的沖突,但權威人物的優(yōu)勢特征(如身高)使兒童無條件服從,以消除沖突。(3)對社會規(guī)則的理解社會規(guī)則的類別:道德規(guī)則、習俗規(guī)則、謹慎規(guī)則3歲以前的孩子有了初步的規(guī)則意識,尤其是對謹慎規(guī)則能初步判斷。3歲以后的孩子能區(qū)分道德規(guī)則與習俗規(guī)則,而且認為違背道德規(guī)則更為嚴重。學前兒童對規(guī)則的理解表面的、直覺的和依賴于權威的。二. 社會行為的發(fā)展親社會行為的發(fā)展攻擊行為的發(fā)展1. 親社會行為的發(fā)展(1)什么是親社會行為 社會行為:人們在交往活動中表現出來的行為反應. 親社會
26、行為:對他人有益或對社會有積極影響的行為,包括分享、合作、助人、安慰與保護、捐贈等。(2)親社會行為的發(fā)展 兒童最早表現出來的親社會行為是共鳴性同情它發(fā)生在1歲以前。 1824個月以上的孩子已經能夠表現出某種形式的親社會行為,而且分享與助人、合作、安慰等迅速發(fā)展和分化。 幼兒期各種親社會行為隨年齡的增長而增加,且合作行為最為常見。(3)親社會行為的影響因素社會認知觀點采擇能力移情社會學習觀察與模仿2.攻擊行為的發(fā)展(1)什么是攻擊行為一種以傷害他人或事物,獲取某種物體為目的,并形成外部傷害的一種社會性行為。攻擊行為分為敵意性攻擊和工具性攻擊。(2)攻擊行為的發(fā)展1歲左右開始出現工具性攻擊2歲以
27、后攻擊性行為逐漸增多,4歲時攻擊性行為最多。4歲以后工具性工具減少,但敵意性攻擊依然增加。(3)學前兒童攻擊行為的表現身體動作攻擊:打、推、踢、拉、撞、抓、咬等。言語攻擊:罵、唾棄、爭吵等。(4)攻擊性行為的成因本能挫折社會學習社會認知歪曲三. 社會交往的發(fā)展親子關系同伴關系1. 親子關系親子關系對兒童的社會性發(fā)展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親子互動產生雙向影響。父母的教養(yǎng)方式是影響兒童發(fā)展的主要家庭因素。父母教養(yǎng)方式(1)什么是教養(yǎng)方式 父母的教養(yǎng)觀念、教養(yǎng)行為及其對兒童的情感表現的一種組合方式。 教養(yǎng)方式是相對穩(wěn)定的,不隨情境的改變而改變,是親子交往的實質。(2)教養(yǎng)方式與兒童發(fā)展教養(yǎng)方式兒童發(fā)展
28、特點權威型自信、自控;社會能力和認知能力發(fā)展出色。專制型焦慮、退縮、順存等溺愛型自我控制能力差,社會化程度低。忽視型親社會行為水平低,攻擊性強等。2. 同伴關系(1)同伴關系的發(fā)展 45歲開始,同伴關系沖破親子關系和師生關系的優(yōu)勢,逐步成為兒童人際關系的主要內容。幼兒的同伴關系主要表現在合作游戲中,3歲開始,單獨游戲減少,集體游戲增加,4歲后合作游戲成為主要游戲類型。(2)同伴交往的類型受歡迎型被拒絕型被忽視型一般型(3)影響同伴關系發(fā)展的因素家庭:教養(yǎng)方式、家居環(huán)境托幼機構:師幼關系、游戲兒童自身:社會性行為、社會技能、身體吸引力同伴交往對兒童社會性發(fā)展有何意義同伴交往使兒童體驗到一種新的社
29、會經驗(1)同伴可以滿足兒童的歸屬需要和尊重需要。(2)同伴交往為兒童提供了學習他人反應的機會,使他們鍛煉如何與他人建立良好關系,如何保持友誼和解決沖突,如何對待敵意,如何對待競爭與合作等等。(3)同伴關系有助于兒童獲得熟練成功的社交技巧。(4)同伴關系也是兒童得到情感支持的一個來源。家庭如何促進孩子的 社會性發(fā)展2)再次,家長了解自己的孩子,這有利于清楚將對孩子進行怎樣的個別化教育。對膽小的孩子,可以擴大孩子的交際面,培養(yǎng)孩子的社交能力及自信心;對于任性的孩子通過立規(guī)矩以及讓孩子參加感興趣的活動來幫助他學會克制自己的情緒和行為。對于心理承受能力較差的孩子,可以引導他將結果轉移到過程上來,形成
30、健康心理,使他的社會性得到健康發(fā)展。只有幼兒社會性的健康、和諧發(fā)展,才能使其成長為一個被社會所接納、所認可的成功的“社會人”。1)創(chuàng)設一個和諧的家庭氛圍;親密親子關系;建立民主、平等、積極向上的家庭精神環(huán)境。這樣才能為孩子一生的健康提供最充分、最優(yōu)質的資源平臺,拓展孩子自由成長的空間,有利于孩子社會性的發(fā)展。樹立質量法制觀念、提高全員質量意識。8月-228月-22Saturday, August 20, 2022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19:57:2319:57:2319:578/20/2022 7:57:23 PM安全象只弓,不拉它就松,要想保安全,常把弓弦繃。8月-2219:57:2319:57Aug-2220-Aug-22加強交通建設管理,確保工程建設質量。19:57:2319:57:2319:57Saturday, August 20, 2022安全在于心細,事故出在麻痹。8月-228月-2219:57:2319:57:23August 20, 2022踏實肯干,努力奮斗。2022年8月20日7:57 下午8月-228月-22追求至善憑技術開拓市場,憑管理增創(chuàng)效益,憑服務樹立形象。20 八月 20227:57:23 下午19:57:23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2030年中國吹瓶機行業(yè)現狀分析與競爭戰(zhàn)略研究報告
- 2025-2030年中國廚房飲用凈水機行業(yè)發(fā)展趨勢與十三五規(guī)劃分析報告
- 2025-2030年中國卡釘產業(yè)運行狀況及運營規(guī)模分析報告
- 2025-2030年中國便攜式自動導航系統(tǒng)PND行業(yè)運行態(tài)勢及發(fā)展可行性分析報告
- 2025-2030年中國仿象牙筷市場發(fā)展狀況及投資戰(zhàn)略研究報告
- 科技創(chuàng)新在農業(yè)領域的深度應用報告
- 小學普通話教學的優(yōu)化計劃
- 旅游行業(yè)信息技術能力提升方案
- 建筑行業(yè)職業(yè)病危害防護措施
- 幼兒園普通話推廣活動的資源整合
- 什么叫績效考勤管理制度
- 外墻噴漆施工合同協議書
- 《積極心理學(第3版)》 課件 第2章 心理流暢體驗
- 軟件系統(tǒng)平臺項目實施方案
- 陜西延長石油集團礦業(yè)公司招聘筆試題庫2024
- 《力與形變》教學課件(一)
- 浙江省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標準
- 遼寧省大連市莊河市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期末數學試題
- 壘球教案完整版本
- 2024年南京鐵道職業(yè)技術學院單招職業(yè)傾向性測試題庫附答案
- 2024年蘇州農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單招職業(yè)適應性測試題庫含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