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新蘇教版五年級上冊數(shù) 學(全冊)教學設計 任課班級 : 任課教師 : 任教學期 : 最新蘇教版五年級數(shù)學上冊教學設計第一單元 負數(shù)的初步認識 課題:負數(shù)的初步認識(1) 第 1 課時 總第 課時教學目標: 1.使學生結合現(xiàn)實的問題情景了解負數(shù)產(chǎn)生的背景,初步認識負數(shù)。會用正、負產(chǎn)生數(shù)表示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義的量;會正確讀、寫負數(shù)。 2.能正確區(qū)分正數(shù)、負數(shù)和0。 3.感受正、負數(shù)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獲得一些成功的學習體驗。教學重點:理解負數(shù)的意義,能應用正負數(shù)表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義的量。 教學難點:理解負數(shù)的意義,能應用正負數(shù)表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義的量。教學過程: 一、課前游戲 。(3分
2、鐘)我們先來做個游戲。游戲的名字叫“與我相反”。游戲規(guī)則是:老師說一句話,你們要快速地說出與這句話意思相反的話。1、服裝店今年八月份賺了2000元。 2、我在銀行存入了300元。3、我向南走了100米。 4、零上10攝氏度。引入談話:在生活中,像這樣意思相反的情況還真多,今天,我們將研究如何用數(shù)學的方法表達這些內(nèi)容。 二、自學例1。(10分鐘)1.自學。出示:教材例1情境圖。學生自學時,教師巡視了解學生的自學情況。導學單:(1)3個城市的最低氣溫分別是多少攝氏度?你是怎么看的?(2)試著把這三個溫度寫下來,并讀一讀。(3)思考:+20和-20表示的含義有什么不同?2.小組交流。交流內(nèi)容:(1)
3、說說你是怎么看溫度計上的氣溫的?(2)南京、三亞、哈爾冰的最低氣溫分別是多少攝氏度?哪里的氣溫是零上,哪里的氣溫是零下?(3)你是怎么理解+20和-20的?導學要點:三亞的溫度用正數(shù)表示,哈爾濱的溫度用負數(shù)表示。3.全班交流。 導學要點:在讀出剛才三個溫度時,要注意看清什么?(出示溫度計課件:閃爍0) 0,它正好是零上溫度和零下溫度的分界點。零上溫度可以用正數(shù)表示,零下溫度可用負數(shù)表示。+20表示零上20,溫度比0高,-20表示零下20,溫度比0低。零上溫度和零下溫度是一組具有相反意義的量。三、自學例2.(6分鐘) 1.自學。導學單:(1)用例1的辦法表示出珠穆朗瑪峰和吐魯番盆地的高度。(2)
4、讀一讀這兩個數(shù),他們分別表示比海平面高多少米或低多少米? 指導學生看懂例題中的示意圖。2.全班交流: +8844.4米和-155米的實際含義。海平面以上高度用正數(shù),海平面以下用負數(shù)。海平面以上高度和以下高度是一組具有相反意義的量。3.學生交流把數(shù)進行分類。 如果把這5個數(shù)分分類,可以怎樣分? 導學要點:像+20、+8844.4這樣的數(shù)都是正數(shù),像-20、-155這樣的數(shù)都是負數(shù)(板書課題上的負字)。為了方便,“+”我們可以省略,但“-”一定要寫。0是正數(shù)和負數(shù)的分界點,因而0既不是正數(shù),也不是負數(shù)。4.討論:你在生活中見過負數(shù)嗎?它們的含義各是什么?四、練習。(15分鐘)【基本練習】1.第2頁
5、練一練。點撥:表示正數(shù)的圈里有0嗎?表示負數(shù)的圈里呢?進一步明確正數(shù)、負數(shù)和0的關系。2.練習一的第1、2題。第1題:以0為標準,正數(shù)表示零上溫度,負數(shù)表示零下溫度。第2題:繼續(xù)強調(diào),高于海平面的高度用正數(shù)表示,低于海平面的溫度用負數(shù)表示。3. 練習一的第3題。寫出5個正數(shù)和5個負數(shù)。正、負數(shù)可以是些怎樣的數(shù)?可以寫小數(shù)和分數(shù)嗎?寫正數(shù)和負數(shù)時要注意什么?4. 練習一的第4題。 學生讀一讀表中的數(shù)。在教材給出的圖中涂一涂。教師收集學生的不同畫法,評講時展示,糾正學生出現(xiàn)的錯誤。圖中的幾個溫度,哪些比0高,哪些比0低?-5與-10相比,哪個溫度高一些?5.創(chuàng)編練習。電梯現(xiàn)在停在6樓,如果升到9樓
6、記作3,那么2表示()。電梯下降到了2樓電梯下降了2樓電梯下降了4樓電梯上升到8樓電梯是以幾樓作為正負分界的?五、課作。(6分鐘)完成補充習題第1頁。幫助學困生,收集典型錯例,講評時使用。校對作業(yè),分析典型錯例,統(tǒng)計正確率,訂正錯誤。全對的做“提高題”。提高題。甲地海拔高度是30米,乙地海拔高度是20米,丙地海拔高度是-10米,哪個地方最高,那個地方最低?最高的地方比最低的地方高多少米?第一單元 負數(shù)的初步認識 課題:負數(shù)的初步認識(2) 第 2 課時 總第 課時教學目標: 1.進一步感知正、負數(shù)的含義,體會正數(shù)和負數(shù)表示相反意義的量, 2.從不同角度豐富對正、負數(shù)的認識,提高應用正、負數(shù)描述
7、日常生活現(xiàn)象的能力。 3.滲透數(shù)軸、區(qū)間的數(shù)學思想方法。教學重點:從不同角度豐富對正、負數(shù)的認識,提高應用正、負數(shù)描述日常生活現(xiàn)象的能力。教學難點:應用正、負數(shù)描述日常生活現(xiàn)象。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1分鐘) 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來認識負數(shù)。二、自學例3。(7分鐘)1.自學。出示教材例4表格。教師巡視了解學生的自學情況。導學單:(1)讀一讀表格中的數(shù)據(jù)。(2)根據(jù)表中的數(shù)據(jù)說說每個月的盈虧情況,和同桌說一說。導學要點: 通常情況下,盈利用正數(shù)表示,虧損用負數(shù)表示。2.全班交流。3.試一試。 (1)學生獨立完成。 (2)全班交流。出示教材試一試情境圖和表格。虧損用負數(shù)表示,盈利用正數(shù)表示
8、。三、自學例4.(9分鐘) 1.自學。出示:教材例4情境圖。教師巡視了解學生的自學情況,收集有用信息在全班交流時用。導學單:(1)觀察示意圖,從圖中你知道了什么?(2) 思考:如果把向東走2千米記作+2千米,那么向西走2千米可以記作什么?(3)仔細觀察直線上的點,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2.小組交流:(1)如果把向東走2千米記作+2千米,那么向西走2千米可以記作什么?你是怎么想的?(2) 觀察直線上的點,你的發(fā)現(xiàn)是什么?3.全班交流。導學要點:由于東西方向正好相反,因此如果把向東走2千米記作+2千米,那么向西走2千米可以記作-2千米。在數(shù)軸上,0右邊的數(shù)表示正數(shù),0左邊的數(shù)表示負數(shù)。正數(shù)都大于0,負數(shù)都
9、小于0.-2和2到0的距離相等。4.閱讀第4頁的“你知道嗎”?四、練習。(15分鐘)【基本練習】1.第4頁練一練。點撥:藍色線框里的正數(shù)表示存入的錢數(shù),負數(shù)表示取出的錢數(shù)。2.練習一的第5題。 生活中很多具有相反意義的量,都可以用正數(shù)和負數(shù)來表示。 3. 練習一的第6題。 和同桌說說表中正數(shù)和負數(shù)的含義。點撥:小明家四月上旬收支相抵后,還有沒有結余?4. 練習一的第7題。點撥:直線上兩個數(shù)之間的距離越短,它們就越接近。直線上的數(shù),右邊的數(shù)要比左邊的大。5. 練習一的第8題。表中的正數(shù)、負數(shù)和0各表示什么? 6.創(chuàng)編練習。五年級一班學生跳繩比賽的平均成績?yōu)槊咳嗣糠昼?20下,丁老師記數(shù)時,高于平
10、均數(shù)用正數(shù)表示,低于平均數(shù)用負數(shù)表示。王明的成績是12下,魏麗的成績是8下,王明實際跳()下,魏麗實際跳()下。提示:在表示王明和魏麗的實際下數(shù)時,是以多少下為標準計算的?五、課作。(8分鐘)完成補充習題第2-3頁1、3、4、5題。幫助學困生,收集典型錯例,講評時使用。校對作業(yè),分析典型錯例,統(tǒng)計正確率,訂正錯誤。全對的做“提高題”。提高題。小強從家向西走了300米記作300米,到達甲地,他從家走了200米到了乙地,你能畫出甲、乙兩地的位置嗎?第二單元 多邊形的面積 課題: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第 1 課時 總第 課時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通過實際操作和討論分析,探索并掌握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能
11、應用公式正確計算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正確率達到80% 2. 使學生經(jīng)歷觀察、操作、測量、填表、討論、分析、歸納等數(shù)學活動過程,初步體會圖形轉化的意義和價值,培養(yǎng)空間觀念,發(fā)展初步的邏輯思維。 3. 使學生在探索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的活動中,進一步增強與同伴合作交流的意識,初步感受“變”和“不變”的辯證思想。教學重點:理解并掌握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教學難點:理解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教學過程: 一、例題引路(6分鐘左右)1、長方形面積怎么算?板書:長方形面積=長寬。2、出示PPT,引導觀察。觀察例1,說說自己的想法。轉化前后,什么沒有變?3、交流例2,你是怎么轉化?
12、預設:沿著高剪出一個三角形,平移后,轉化成長方形。沿著高剪出一個梯形,平移后轉化成長方形。組織交流,轉化的方法。強調(diào):沿著高剪。二、自學例3(16分鐘左右)1、明確例3中的數(shù)學信息及所需要解決的問題出示:例3的PPT導入:例3中要我們做什么?圍繞導學單進行自主學習。2.自學導學單(時間:5分鐘)拿出預先準備好的平行四邊形。量出或數(shù)出它的底、高分別是多少,填在表格中。平行四邊形底cm高cm出示表格以及平行四邊形。組織學生交流,板書。(板書在右邊。)把剛才三個平行四邊形轉化成長方形后填寫下表。轉化成的長方形長cm寬cm面積cm組織學生進行轉化操作,操作后交流填表。(板書在左邊。)小組討論:1轉化成
13、的長方形與平行四邊形面積相等嗎?2.長方形的長和寬與平行四邊形的底和高有什么關系?3.根據(jù)長方形的面積公式,怎樣求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完成填空。板書: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高 長方形的面積=長寬小組交流交流內(nèi)容:1.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推導過程。2.公式的字母表示方式。組織交流、觀察、討論,強化認識。板書字母公式S=ah完成試一試。獨立完成,板演。集體交流。三、練習(10分鐘左右)(1)適應練習第8頁練一練(2)鞏固練習完成“練習二”第15題。獨立完成。集體交流。找到平行四邊形的底和高第1題:抓住等底等高來畫。第5題:周長沒有變,面積變小了。因為高變短了。(3)創(chuàng)編練習 一個平行四邊形(如圖),周長是
14、78cm,以CD為底時它的高是18cm,有BC是24cm,求它的面積?A DB C思考:平行四邊形的兩組對邊是相等的,求到CD的長,那么面積也求到了。四、課作(8分鐘左右)完成補充習題第4頁幫助學困生,收集典型錯題,講評時所用。校對作業(yè),分析典型錯例,統(tǒng)計正確率,錯誤的訂正。全對的做“提高題”。提高題:你有幾種方法求下面圖形的面積?第二單元 多邊形的面積 課題:三角形的面積 第 2 課時 總第 課時教學目標: 1.使學生經(jīng)歷操作、觀察、填表、討論、歸納等數(shù)學活動,探索并掌握三角形的面積公式,能正確地計算三角形的面積,并應用公式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正確率達到80%以上。 2.使學生進一步體會轉化
15、方法的價值,培養(yǎng)學生應用已有知識解決新問題的能力,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和初步的推理能力。教學重點:理解并掌握三角形形的面積公式。教學難點:理解三角形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教學過程: 一、例題引路(5分鐘左右)交流例4:1、一虛一實的兩個三角形一樣嗎?,底是多少?高是多少?2、涂色三角形的面積是多少?說說自己的想法,說說怎么列式的?小結: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可以平成一個平行四邊形,三角形的面積是平行四邊形面積的一半。為什么可以用“平行四邊形的面積2”求三角形的面積呢?根據(jù)學生的回答將平行四邊形沿對角線剪開,旋轉、平移、重疊。板書:三角形面積的計算。二、自學例5(15分鐘左右)1、明確例5中的數(shù)學信息
16、及所需要解決的問題出示:例5的PPT導入:例5中要我們做什么?圍繞導學單進行自主學習。2.自學導學單(時間:6分鐘)拿出預先準備好的三角形。根據(jù)圖中所標注的底和高,填在表格中。三角形底cm高cm出示表格以及三角形。組織學生交流,板書。(板書在右邊。)把準備好的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后,填寫下表。轉化成的平行四邊形長cm寬cm面積cm組織學生進行轉化操作,操作后交流填表。(板書在左邊。)小組討論:1.拼成平行四邊形的兩個三角形有什么關系?2.拼成的平行四邊形的底和高與三角形的底和高有什么關系?每個三角形的面積與拼成的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呢?3.根據(jù)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怎樣求三角形
17、的面積?完成填空。板書:三角形的面積=底高2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高同桌相互說說三角形的面積推導過程。自學公式的字母表示方式。組織交流、觀察、討論,強化認識。板書字母公式S=ah2完成試一試。獨立完成,板演。集體交流。三、練習(8分鐘左右)(1)適應練習第10頁練一練。分別找到三角形的底和高,不要忘記除以2(2)鞏固練習完成“練習二”第69題。獨立完成。集體交流。第7題: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是43,所以這三角形的面積是342(3)創(chuàng)編練習一個三角形的底長6m,如果底延長2米,那么面積增加1平方米,求原來三角形的面積?(4)介紹“你知道嗎?”(4分鐘左右)學生獨立閱讀,組織學生交流“半廣以乘正太”的
18、理解動態(tài)演示三角形轉化成長方形的過程,研究轉化后的長方形和原來三角形的關系。四、課作(8分鐘左右)完成補充習題第5頁1、幫助學困生,收集典型錯題,講評時所用。2、校對作業(yè),分析典型錯例,統(tǒng)計正確率,錯誤的訂正。3、注意第四題的單位不一樣。 第二單元 多邊形的面積 課題:三角形的面積練習課 第 3 課時 總第 課時教學目標: 1.進一步理解和掌握三角形的面積計算方法,并能正確、靈活地運用公式解決有關三角形的面積計算的實際問題,正確率達到80以上。 2.通過獨立完成、小組合作等多種形式進行練習,注重數(shù)據(jù)與圖形、圖形與圖形之間的聯(lián)系,注重解題后的反思和總結。 3.培養(yǎng)學生的對應思想、有序思考、邏輯判
19、斷等思維品質。教學重點:進一步理解和運用三角形面積的計算方法。教學難點:三角形底與高的對應關系,圖形之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基本數(shù)量關系的分析。教學過程: 一、回顧知識,夯實基礎。(預設8分鐘)1.計算練習。(第10題)25122 1228225(122) 122(82)這節(jié)課,我們對三角形面積計算進行練習。計算時采用男女生比賽。提問: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用自己的語言或字母表示出來。2不計算直接列式求下面三角形的面積。3212184645單位:厘米回憶三角形面積計算公式。提醒:第三幅圖,你為什么會上當?怎么改就可以了?點撥:在選擇數(shù)據(jù)時要注意什么?3.量一量、再計算。(1)量出每個三角形的底和高,算出它們的
20、面積。(第12題)(2)量出紅領巾的底和高,(取整厘米數(shù)),算出它的面積。(第15題)提示:量的時候要量哪些數(shù)據(jù)?(取整厘米數(shù))導學單:時間3分鐘(1)組長分工,1人負責把紅領巾的邊拉直,1人度量,1人記錄。(2)想一想,可以怎樣量出紅領巾的高?(3)計算紅領巾的面積。小組圍繞導學單展開測量活動,再算出紅領巾的面積。二、變式練習, 優(yōu)化結構(預設11分鐘)1.畫一畫。(第11題)你能利用方格紙畫出面積為9平方厘米的三角形嗎?(一個格子的面積是1平方厘米),畫完后請把底和高的長度標出來。導學單(時間:5分鐘)1學生獨立完成,想一想,畫出的三角形的面積是9平方厘米,那底和高的乘積應該是多少?。2.
21、匯報交流畫法。和同桌說說你是怎么畫的?總結寫出公式,加以還原:三角形的面積=底高2 底高=三角形的面積2 =92 =18提醒:分析學生列舉的幾種方法。(1)注意有序思考。(2)注意特殊形狀:底2厘米 ,高9厘米 ;底1厘米 ,高18厘米 (橫著畫)2.說一說。(第16、17題)學生獨立觀察思考后小組交流方法。交流內(nèi)容1. 涂色三角形的底和高與所在的平行四邊形的底和高有什么關系?2.這個平行四邊形與正方形之間有著怎樣的聯(lián)系?參與學生的討論,適時點撥方法和解答疑惑。讓學生自己說說判斷的方法。補充:還可以把每個涂色三角形進行分割,也能證明是平行四邊形面積的一半。引導:1.求出底和高。2.要求平行四邊
22、形的面積其實就相當于求誰的面積?三、綜合練習,拓展提高(預設10分鐘)練習單(練習時間8分鐘)第一關:選擇題(1)兩個( )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 A.面積相等 B.完全一樣 C.等底等高(2)一個三角形的底是3分米,高是2分米,與這個三角形等底等高的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是( )平方分米。A.6 B.3 C.12第二關:生活中的數(shù)學1.(1)一個三角形花圃,底25米,高22米。平均每平方米產(chǎn)鮮花50枝,這塊花圃一共生產(chǎn)鮮花多少枝?(第13題)(2)一個三角形花圃,底25米,高22米。如果每5平方米種一棵樹,這塊地共可種樹多少棵?總結:第1組中的兩道題什么不變,什么變了?解答時都是要先算什
23、么?接下去為什么用的方法不同,你是怎樣理解的?做這類題時要注意什么?2.李大伯家有一塊梯形菜地,分別種了黃瓜和辣椒,你能算出黃瓜和辣椒各種了多少平方米嗎?(第14題)你是怎樣想的?在小組里交流。第三關:智力沖浪思考題。每一塊板的面積各是多少平方厘米?四、反思學習,內(nèi)化提升(預設1分鐘)五、課堂作業(yè)。(預設10分鐘)補充習題第 頁拓展練習:圖中兩個三角形的面積都是180m,求平行四邊形的周長。(圖ppt)第二單元 多邊形的面積 課題:梯形的面積計算 第 4 課時 總第 課時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通過觀察、操作、猜測、填表、討論等方法探索并掌握梯形面積的計算方法,通過遷移前面學法,自主探究梯形上下
24、底、高與平行四邊形的底、高之間的關系,能正確計算梯形的面積,應用公式解決相關的實際問題。 2培養(yǎng)學生觀察、推理、歸納能力,體會轉化思想的價值。 3讓學生進一步積累解決問題的經(jīng)驗,增長新圖形面積研究的策略意識,獲得成功體驗,提高學習自信心。教學重點:探索并掌握梯形的面積計算方法。教學難點:理解梯形推導公式過程中梯形上、下底與平行四邊形的底之間的關系。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揭示課題。(預設3分鐘)1.出示梯形圖形,說出各部分的名稱。拿出昨天晚上自己剪的梯形,同桌間說出圖形各部分的名稱。2.揭示課題。二、自學例6。(預設17分鐘)1自學。(預設5分鐘)導學單:(1)你能想辦法求出梯形的面積嗎?如
25、何做?(2)小組交流。 剛才各組進行了熱烈的討論交流,下面我們來看看各組的成果。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匯報情況及時進行互動對話??偨Y出:轉化是計算梯形面積最基本,也是最有效的方法。三、自學例7。自學導學單:(預設12分鐘)(1)結合三角形面積的推導過程,我猜想可以把梯形轉化成 ( )來求面積。(2)拿出昨晚剪的兩個圖行,自己拼一拼、算一算、填一填,再思考:(a)拼成平行四邊形的兩個梯形有什么關系?(b)拼成的平行四邊形的底與梯形的上底、下底有什么關系? 拼成的平行四邊形的高與梯形的高有什么關系?每個梯形的面積與拼成的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呢?(c)根據(jù)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怎樣求梯形的面積?(d)小組交流。
26、點撥:(1)你是怎樣想到把梯形轉化成平行四邊形的?那么,一個梯形的面積和拼成的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有什么關系?(2)拼成的平行四邊形的底等于梯形的( )與( )的和;拼成的平行四邊形的高等于梯形的( )。 每個梯形的面積是拼成的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的( )梯形面積=平形四邊形面積2=( )高23如果用s表示梯形的面積,用a、b和h分別表示梯形的上底、下底和高,那么你準備怎樣用字母表示梯形面積計算公式?學生獨立嘗試,一生板演:字母公式:s=(a+b) h2)強調(diào)公式中的“2”,這兒的“2”能少嗎?為什么?四、練習(預設14分鐘)【基本練習】1. 尋找合適的條件,求出圖形中梯形的面積。(單位:cm)教師提
27、供課堂分層練習單教師巡視,指導有困難的學生。2想一想,填一填. 用兩個完全一樣的梯形,拼成平行四邊形.如果梯形的面積是12平方厘米, 拼成的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是( )平方厘米.如果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是24平方厘米, 涂色梯形的面積是( ).第2題,提問:涂色梯形的面積與整個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有什么關系?3.判斷題(1)兩個梯形都能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 ) (2)兩個形狀一樣的梯形一定能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 ( )(3)兩個完全一樣的梯形一定能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 ( )(4)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是梯形面積的2倍。 ( ) 第3題,強調(diào)兩個完全一樣的梯形一定能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4.一條新挖的渠道,橫截
28、面是梯形(如圖)。渠口寬2.8米,渠底寬1.4米,渠深1.2米。它的橫截面的面積是多少平方米?第4題:說一說,你是怎樣理解“橫截面”的?指一指,圖中的物體的“橫截面”具體在哪里?四、課作。(預設6分鐘)完成補充習題第8頁第3、4題。提高題在下圖的梯形中,剪下一個最大的三角形,剩下的是什么圖形?剩下的圖形的面積是多少平方厘米?第二單元 多邊形的面積 課題:認識公頃 第 5 課時 總第 課時教學目標: 1.使學生知道常用的土地面積單位公頃,通過實際觀察和推算,體會1公頃的實際大小,建立1公頃的表象;知道1公頃=10000平方米,會進行簡單的單位換算。 2.使學生能借助計算器,應用平面圖形的面積公式
29、和有關面積單位換算的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3.讓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發(fā)展空間觀念,進一步體會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培養(yǎng)相互合作的能力。教學重點:體會1公頃的實際大小,會進行平方米和公頃的單位轉換。教學難點:體會1公頃的實際大小。教學過程: 一、交流作業(yè),揭示課題(2分鐘)1、學生回憶面積單位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經(jīng)常要用到一些面積單位,誰能把我們學過的面積單位按從小到大的順序說給大家聽聽?2、學生比劃面積單位大小比劃一下,1平方厘米有多大?1平方分米、1平方米呢?3、揭示課題: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一個新的面積單位。4、學生看圖,認識公頃。先一起來欣賞一些圖片,自己讀讀圖片中的文字,這些文字中都用到
30、哪個面積單位?公頃也是我們測量和計算土地面積時常用的面積單位。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公頃”。關于公頃,你想知道那些問題?5、學生自由回答。二、目標驅動,自主學習(20分鐘)1初步認識“公頃” 下面就請大家?guī)е@些問題打開書,翻到第16頁,自己到書上先去找一找答案,找到后跟同桌交流一下。(1)、對照導學單嘗試學習。(2)、通過學習課本,你知道了什么?(3)那么100米有多長呢?誰能結合實際說一說?、(4)老師也找了一下,發(fā)現(xiàn)我們學校的新教學樓大約長100米,以我們的新教學樓為邊長,圍一個正方形,像這樣的正方形的面積就是1公頃。閉上眼睛想一想,1公頃有多大?(5)、那么1公頃等于多少平方米呢?你
31、是怎么知道的?(1)學生根據(jù)導學單,快樂自學導學單自學書上16頁相關內(nèi)容學完后與同桌交流學習收獲。(2)全班交流,明確邊長100米的正方形土地面積是1公頃。(3)學生自由發(fā)言。(4)學生借助教學樓初步感知1公頃的大小。(5)學生通過計算10010010000平方米,明確1公頃=10000平方米2、體會1公頃的實際大?。?)學生閉上眼睛想一想,100平方米有多大推想:( )個這樣的正方形面積大約是1公頃(2)學生親身感知1公頃的大小課前我請28個同學手拉手圍成了一個正方形,面積大約是100平方米。下面,讓我們到校園里去感受一下1公頃的實際大小。多媒體出示:(1)我們學校前操場長約95米,寬約 2
32、5 米,面積大約 2370 平方米。大約( )個前操場的面積是1公頃。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有許多事物可以幫助我們理解1公頃。下面,請同桌合作一起來找一找,完成在練習紙上。(2)我們教室的長約 9米,寬約7米,面積大約63平方米。大約( )個教室的面積是1公頃。3、自主研究,加深認識(1)學生合作完成練習:1平方米里可以站約12個同學,1公頃的面積大約可以站( )個同學。 2個課桌面約1平方米,1公頃約有( )個課桌面拼成。28個同學手拉手圍成一個正方形,面積大約是100平方米,1公頃的面積大約 需( )個同學手拉手圍成。 一輛小轎車的停車位約10平方米,1公頃約可停小轎車( )輛。(2)學生自由描
33、述1公頃的大小現(xiàn)在,你能用一句話來表述1公頃的大小了嗎?(3)完成“練一練”三、分層作業(yè),內(nèi)化提高。(8分鐘)完成19頁第10-13題。公頃這個面積單位,在生活中的應用非常廣泛。下面的問題你能解決嗎?師巡視,學生完成后,有針對性地評講。四、當堂反饋,總結反思。(10分鐘)1、學生總結反思今天我們一起認識了公頃這個面積單位,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2、(多媒體出示:早在兩千多年前,我國勞動人民就會計算土地的面積。當時用“畝”做單位計算方法是:先用步量出長方形土地的長和寬(1步=5尺),計算它的積,然后除以240,就得到畝數(shù),一畝約等于667平方米。)3、課堂作業(yè):補充習題相關練習4、拓展
34、題開發(fā)商廣告 小區(qū)簡介 本小區(qū)環(huán)境優(yōu)雅、景色宜人,是綠色花園示范小區(qū)。占地面積12公頃,其中兒童游樂場、老人健身房、網(wǎng)球場、道路等公共設施占地2.8公頃,綠化面積達5公頃。 小明他們在小區(qū)里走了一圈,發(fā)現(xiàn)該小區(qū)共新建了住宅樓75幢。小明估計了一下每幢樓長約80米,寬約10米。請你幫小明一起算一算,房屋開發(fā)商的廣告是否真實?第二單元 多邊形的面積 課題:認識平方千米 第 6 課時 總第 課時教學目標: 1.使學生知道測量和計算大面積的土地,通常用平方千米作單位;通過實際觀察和推算,體會1平方千米的實際大??;知道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100公頃,會進行簡單的單位換算。 2.使學生能借助
35、計算器,應用平面圖形的面積公式和有關面積單位換算的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3.使學生在學習活動中進一步體會數(shù)學與生活聯(lián)系,培養(yǎng)相互合作的能力。教學重點:讓學生認識1平方千米,知道公頃和平方千米、平方米之間的進率,會進行簡單的單位換算。教學難點:體會 1平方千米的實際大小。教學過程: 一、交流預習作業(yè),揭示課題(2分鐘)交流預習作業(yè)揭示課題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還要來學習另外一個常用的土地面積單位:平方千米二、目標驅動,分層探究(20分鐘)1欣賞圖片,初步感受“平方千米”2、探究1平方千米與公頃和平方米之間的關系。導學要點:猜一猜1平方千米和1公頃,哪個大?說說為什么?指出:邊長為1千米的正方形土
36、地的面積是1平方千米.那么1平方千米與平方米和公頃之間的關系到底是什么呢?請同學們圍繞學習材料自學.交流探究成果。板書: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100公頃導學單:(1)邊長為1千米的正方形土地的面積是1平方千米。你能用米作單位,來計算一下這個正方形土地的面積是多少平方米嗎?合多少公頃?(2)1平方千米=( )平方米=( )公頃小結:1平方千米和公頃之間的進率是( ),和平方米之間的進率是( )。3.完成書本P17練一練。自由讀書本例9中的資料,了解平方千米的運用。補充:中國的國土面積大約是960萬平方千米,這個面積包括了領土、內(nèi)海、領海等。我們的家鄉(xiāng)海門的面積約有1002平方千米。介
37、紹足球場面積。三、分層練習,內(nèi)化提升(10分鐘)1單位換算30平方千米=( )公頃6000公頃=( )平方千米5平方千米=( )公頃 =( )平方米400公頃=( )平方千米 =( )平方米2完成練習三第14、15題3完成練習三第16、17題4、優(yōu)生完成思考題5、課堂小結分層進行練習,然后全班校對,匯報在練習中出現(xiàn)的問題,試生共同查找原因、研究對策。 這一課你有什么收獲?你能把學過的面積單位按照從小到大的順序說一說,并說出相鄰兩個單位之間的進率各是多少?四、當堂檢測,評價反思。(8分鐘)補充習題每日一題: 有兩塊地,面積都是0.64公頃,一塊是長為100米的長方形,另一塊是正方形.這兩塊地中哪
38、塊地的周長長些?多多少米? 第二單元 多邊形的面積 課題:梯形面積的計算練習 第 7 課時 總第 課時教學目標: 1.進一步加深學生對梯形面積計算公式的理解,熟練應用公式計算面積。 2使學生能靈活應用公式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提高應用公式的能力。 3讓學生進一步積累解決問題的經(jīng)驗,獲得成功體驗,提高學習自信心。教學重點:鞏固和應用梯形的面積公式。教學難點:應用梯形的面積公式。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1分鐘)昨天學習了,梯形的面積計算,今天我們利用它解決實際問題。板書課題。二、復習鋪墊。(4分鐘)回憶并口述梯形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 導學要點:兩個完全一樣的梯形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平行四邊形的
39、底相當于梯形的上、下底的和,高相當于梯形的高,平行四邊形的面積=(上底+下底)高,所以梯形的面積=(上底+下底)高2三、整體練習。(25分鐘)1.完成練習單:出示練習單學生自主練習時,教師巡視了解學生的練習情況,收集錯題。練習單:【基本練習】1.完成數(shù)學書本18頁第4題。2.完成數(shù)學書本18頁第5題。注意:測量結果一般取整厘米數(shù)。3.完成數(shù)學書本18、19頁第6、7、題。求多少棵白菜的思維過程是總面積每棵白菜的面積。4.完成數(shù)學書本19頁第8題??纯凑l能想出兩種方法解決。該模型尾翼是兩個怎樣的梯形組成的?可以先求一個梯形的面積再乘2,也可以直接求出這兩個梯形拼成平行四邊形的面積。5.完成數(shù)學書
40、本19頁第9題。你是如何知道三角形的底是多少的?【創(chuàng)編練習】1.一個梯形的裝飾板,上底12分米,下底18分米,高1米,兩面都要涂油漆,涂油漆的面積是( )平方分米。如果每平方分米用油漆2克,共需要多少克 油漆?在完成時要注意什么?(單位和關鍵字)2. 一個直角梯形,將上底延長12厘米后就變成了一個邊長為20厘米的正方形,這個梯形的面積是多少平方厘米?提示:要求梯形面積要知道什么?20厘米除了是正方形的邊長,還是梯形的什么?仔細畫圖表示出梯形各部分各是多少。2.全班交流。四、課作。(10分鐘)完成補充習題第9頁14。幫助學困生,收集典型錯例,講評時使用。校對作業(yè),分析典型錯例,統(tǒng)計正確率,訂正錯
41、誤。全對的做“提高題”。20cm34cm提高題:已知梯形的上底是20厘米,下底是34厘米,其中陰影部分的面積是442平方厘米,求這個梯形的面積。第二單元 多邊形的面積 課題:簡單組合圖形的面積 第 8 課時 總第 課時教學目標: 1.使學生結合生活實際認識組合圖形,會把組合圖形分解成學過的平面圖形并計算出面積 2.能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組合圖形的實際問題。 3.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培養(yǎng)學生認真思考,團結協(xié)作的能力。 4.通過找一找、分一分、拼一拼,培養(yǎng)學生識圖的能力和綜合運用有關知識的能力,能合理地運用“割”、“補”等方法來計算組合圖形的面積。教學重點:探索并掌握組合圖形的面積計算方法。教學
42、難點:理解并掌握組合圖形的組合及分解方法。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趣導入。1.同學們,我們已經(jīng)學習了哪些多平面圖形?導學要點:請同學們看大屏幕,認識組合圖形。像這樣由幾種簡單圖形組合而成的圖形,我們就把它們叫做組合圖形。2.感知:組合圖形在我們生活中的應用很廣泛(生舉例),今天,我們就結合一個生活中的例子來學習組合圖形的面積。板書:組合圖形的面積二、小組合作探究1. 出示前置性作業(yè)小組交流復習(1)說說你學過哪些平面圖形 ?(2)說說這些圖形的面積計算公式?2.自學P21 例10(1)導學單1)小組合作將組合圖形分成我們學習過的圖形。說說你的分法,你是怎樣想的?2)嘗試計算每個圖形的面積。
43、3)思考:組合圖形的面積是怎樣計算出來的?導學要點: (1)分割法:將整體分成幾個基本圖形,求出它們的面積和。 (2)添補法:用一個大圖形減去一個小圖形求出組合圖形的面積。師:你是怎樣想的?這兩種解法你喜歡用哪一種解法?說說你的理由。(2)小組交流 1)從例題中我們可以看出,同一個組合圖形,我們可以運用怎樣的方法來解決?2)由于方法不同,我們計算組合圖形的方法有什么不同?3)求組合圖形面積時關鍵是做什么?導學要點: (1)要根據(jù)原來圖形的特點進行思考。 (2)要便于利用已知條件計算簡單圖形的面積。 (3)可以用不同的方法進行割補。(3)全班交流1)學生舉例并解答(前置作業(yè) 我的例子)2)結合學
44、生自己舉的例子解答講解。三、應用新知,解決問題P21練一練生獨立計算。 生展示思路。點撥計算組合圖形的面積的基本策略:把原來的圖形先分割成幾個基本圖形,再求這幾個基本圖形的面積只和;或者先把原來的圖形拼補一個基本圖形,再求相關基本圖形面積之差。P23練習四第1題前兩題。點撥(1)引導說說第一個圖形梯形的上下底和高各是多少?是怎樣看出來的?(2)引導說說第二個圖形三角形的底是多少厘米?是怎樣看出來的?P23練習四第二題點撥引導說說組合圖形面積的計算方法。創(chuàng)編練習 我們班百草園綜合實踐基地如下圖,計算出我們班的種植面積。 20米 16米 10米玉米 花生 黃豆25米點撥: 指導說說百草園是由哪些圖
45、形組合的?他們的面積計算方法是怎樣的?組合在一起要怎樣計算?四、鞏固內(nèi)化作業(yè): 1、課堂作業(yè):完成補充習題p13第1、3題。 2、課外作業(yè):完成補充習題p13第2題完成家庭作業(yè)第( )頁第( )題提高題:一塊三角形廣告牌,底長10m,高3m。如果要用油漆刷這塊廣告牌,每平方米用油漆2kg,這塊廣告牌至少要用油漆多少千克?第二單元 多邊形的面積 課題:組合圖形面積練習課 第 9 課時 總第 課時教學目標: 1.在自主探索的活動中,理解計算組合圖形面積的多種方法。 2.能根據(jù)各種組合圖形的條件,有效地選擇計算方法并進行正確的解答。 3.能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組合圖形的實際問題。 4滲透轉化的數(shù)
46、學思想和方法。教學重點:掌握組合圖形的面積計算方法。教學難點:理解并掌握組合圖形面積的組合及分解的多種計算方法。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明確目標1、組合圖形面積計算方法回顧。導學要點:引導說說什么是組合圖形,組合圖形面積計算的一般方法是什么?分割法:可以把一個組合圖形分成幾個簡單的圖形,分別求出這幾個簡單圖形的面積,再求和。添補法:可以把一個組合圖形看作是從一個簡單圖形中減去幾個簡單的圖形,求出它們的面積差。2、明確學習目標。板書:組合圖形的面積(練習)二、分層練習,共同發(fā)展。1. 計算下列圖形的面積。4m3m6m7m(1)小組合作將圖形分一分、補一補,說說每個圖形面積的計算方法,再說說組合
47、圖形面積的計算方法。指導小組合作準備將組合圖形割補成怎樣的圖形?(2)小組合作完成至少一種面積計算方法。引導說說分成的每個圖形的面積計算方法。(3)全班交流多種方法計算這個組合圖形的面積計算方法。指導運用多種方法計算組合圖形的面積。2.獨立完成作業(yè)P2324,集體交流。(1)練習四第4題點撥: 分:梯形面積+長方形面積 補:正方形面積三角形面積(2)練習四第5題輔導學生不規(guī)則圖形分成的兩個不同梯形的上下底分別是多少米?高是多少米?面積分別是多少平方米?組合圖形的面積是多少平方米?(3)練習四第6題提示:平均沒公頃收小麥的噸數(shù)=共受小麥的噸數(shù)組合圖形的面積(4)練習四第7題提示:(1)門的油漆面
48、積=長方形的面積小正方形的面積。 (2)要油漆的面積=10扇門的面積每平方米的費用三、實踐活動,拓展提高1、思考:計算中隊旗的面積可以用什么方法?引導在小組中討論用“分”還是“補”的方法?每個圖形的面積計算方法是什么?涉及到的數(shù)據(jù)是哪些?2、思考:計算中隊旗的面積需要測量哪些數(shù)據(jù)?指導學生需要測量哪些重要的數(shù)據(jù)?哪些數(shù)據(jù)不需要測量?3、實踐:測量相關數(shù)據(jù)。輔導動手測量的方法。4、計算:小組合作計算中隊旗的面積。提示:數(shù)據(jù)保留整數(shù)。5、交流:全班交流數(shù)據(jù),總結成敗的原因。引導不同種方法解決問題。創(chuàng)編練習: 求陰影部分的面積四、鞏固內(nèi)化作業(yè): 1、課堂作業(yè):完成補充習題p14第2題p15第3、4題
49、。 2、課外作業(yè):完成補充習題p14第1題,p15第5題。完成家庭作業(yè)第( )頁第( )題提高題: 請你設計一個中隊隊徽,形狀不限,面積是48厘米。畫出你的設計圖,閉館標出數(shù)據(jù)。第二單元 多邊形的面積 課題:不規(guī)則圖形的面積 第 10 課時 總第 課時教學目標: 1.會用不同的方法估計不規(guī)則圖形的面積,解決與面積有關的實際問題,正確率達到75%以上。 2.體會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培養(yǎng)認真、細致的好習慣。教學重點:用不同的方法估計不規(guī)則圖形的面積。教學難點:理解兩種不同估計方法的合理性。教學過程: 一、復習鋪墊(3分鐘左右)用數(shù)方格的方法數(shù)出下列圖形的面積。導入:下面每個小方格表示1平方厘米,
50、你有辦法知道下列圖形的面積嗎?交流:你是怎么知道圖形面積的?數(shù)方格的時候要注意什么?二、自學例11 (15分鐘左右)1.明確給出的數(shù)學信息以及所需要解決的問題。出示教材例11情境圖導入:圖中有哪些數(shù)學信息?怎樣才能知道這個湖泊的面積大約是多少公頃?點撥:可以先數(shù)出圖中湖泊所占的方格個數(shù)。2.自學。導入:你準備怎樣估計?圍繞導學單進行自主學習。在學生自學時,教師收集學生不同的估計方法。導學單(時間:5分鐘) 1把圖中湖泊所占的方格分成幾類?如何明顯地區(qū)分開來? 2有順序地數(shù)出整格的個數(shù),不滿整格的如何處理呢?可以閱讀數(shù)學書第22頁卡通的方法。 3湖泊的面積大約是多少公頃?與小組同學交流你的數(shù)法。
51、3.小組交流。交流內(nèi)容1.如何區(qū)分整格和不滿整格的?2.不滿整格的你是怎么數(shù)的?3數(shù)的時候要注意些什么?導學要點:(1)把整格和半格分別涂上不同的顏色,避免重復和遺漏。(2)不滿整格的可以全部看成半格計算;或者先數(shù)整格的個數(shù),再把不滿整格的也看成整格,數(shù)出一共有多少格。(3)有順序地去數(shù),做到不重復、不遺漏。4.全班交流交流兩種不同的估計方法,理解估計面積在一個范圍內(nèi)的合理性。點撥:這個湖泊的面積大于多少公頃而且小于多少公頃?就是指面積大于整格數(shù)而且小于所有的格子數(shù)。三、練習(12分鐘左右)(1)基礎練習練一練第1題點撥:樹葉上對稱的,可以只數(shù)樹葉的一半。(2)針對性練習練一練第2題、練習四第
52、9題提示:在邊長1厘米的方格紙上畫手掌的輪廓或樹葉的輪廓。(3)數(shù)學閱讀第24頁的你知道嗎拓寬:長度單位有丈、尺、寸,質量單位有斤、兩,面積單位有畝、分。1公頃=10000平方米,1公頃=15畝,1畝=1000015667平方米。四、課堂作業(yè)(10分鐘左右)1.完成補充習題P16。幫助學困生,收集典型錯例,講評時所用。校對作業(yè),分析典型錯例,統(tǒng)計正確率,錯誤的訂正。全對的做每日一題。2.每日一題數(shù)學書第24頁思考題思考:哪個圖中估計的荷葉面積更接近實際面積?為什么?提示:先求出每個小正方形的面積,再估計。點撥:分成的小方格越多,估計的結果與實際面積就越接近。第二單元 多邊形的面積 課題:整理與
53、練習(1) 第 11 課時 總第 課時教學目標: 1.進一步理清各種多邊形面積的計算公式及其相互聯(lián)系,能利用公式正確計算多邊形面積,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2.通過對單元知識的回顧梳理學會整理知識的方法,養(yǎng)成自主整理的習慣,在練習中,培養(yǎng)合作學習的能力,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3.通過練習,體驗數(shù)學的奇妙,進一步激發(fā)對數(shù)學學習的積極情感。教學重點:各種圖形的面積推導公式。教學難點:各種圖形的面積公式及其推導過程之間的聯(lián)系。教學過程: 一、回顧與整理(預設8分鐘)1.知識整理單(8分鐘)快速閱讀書本第幾頁到第幾頁所有內(nèi)容。簡單記錄本單元你學到了什么知識?(1) (2) (3)本單元哪些地方我掌握
54、得不夠好?(1) (2) (3)本單元哪些練習我經(jīng)常出錯或不太會做。在書上折上角,用筆作上記號。巡視指導,幫助學困生完成整理。二、集體梳理重難點(10分鐘左右) 1. 各組被推薦的學生上臺交流自己的整理方式和內(nèi)容。導學要點:根據(jù)學生整理的知識點,在黑板上系統(tǒng)梳理。多邊形面積計算公式底高面積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2.思考:平行四邊形、三角形和梯形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有什么相同的地方?相同:轉化。不同:推導平行四邊形時用的是平移。而推導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積公式時,我們是把2個相同的三角形或梯形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所以,三角形和梯形面積公式中都有“2”。三、鞏固練習。(15分鐘左右)1.基本練習學生獨立計
55、算“練習與應用”第2題。按照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面積公式列式計算,注意計算正確率和單位名稱。2.比較練習第25第1題。(1)看長方形,分別數(shù)出長和寬,并算出面積。 再看平行四邊形,說出底和高。算出面積后,與圖1比較兩個面積有什么關系。說說如果不計算,你能知道它們面積之間的關系嗎?在點子圖上,不必用尺量,一格就代表一個單位長度。先比較平行四邊形與長方形。得出等底等高的長方形和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相等。 (2)數(shù)出三角形的底和高,算出面積。 與圖2面積比一比,有什么關系? 在平行四邊形中添一條線,觀察是否能分成兩個完全一樣的如圖3的三角形。感受“一半”。 比較三角形與平行四邊形。得出等底等高的三角
56、形是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的一半。(3)標出圖4中的關鍵數(shù)據(jù),并列式計算。與圖1面積比一比,有怎樣的關系? 把圖1添上一條線,分成完全相等的如圖四的圖形。感受“一半”。 比較梯形與長方形或者梯形與平行四邊形。得出等底等高的梯形的面積是長方形或者平行四邊形面積的一半。(4)比比三角形和梯形的關鍵數(shù)據(jù)和面積有怎樣關系。比較三角形與梯形。得出等底等高的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積相等。(5)把得出的各種平面圖形大小關系對照面積計算公式。讓學生進一步明確直角三角形的兩條直角邊互為底和高。梯形下底沒有直接告訴,要先求出來。3.綜合練習學生先獨立計算“練習與應用”第3題。再進行交流。計算后組織交流。要使平行四邊形面積與長
57、方形相等,怎樣確定底和高?三角形的底和高呢?梯形呢?4.提高題:把下面的任意三角形ABC平均分成面積相等的四份。畫出一條邊上的四等分點,再與對角的頂點連接。也可以用其他方法分步進行(先分成兩個面積相等的三角形,再把這兩個三角形對分)四、課堂作業(yè)(預設10分鐘)補充習題17頁第13題。五、家作家庭作業(yè)第21頁 第一、二題。幫助學困生,收集典型錯題,講評時所用。校對作業(yè),分析典型錯例,統(tǒng)計正確率,錯誤的訂正。全對的做“提高題”。提高題:家庭作業(yè)第21頁拓展應用第二單元 多邊形的面積 課題:整理與練習(2) 第 12 課時 總第 課時教學目標: 1. 通過練習幫助學生在比較和操作中進一步體會各個圖形
58、的面積公式的內(nèi)在聯(lián)系。能運用公式正確、熟練地計算常見的平面圖形的面積,并能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促進不同學生的發(fā)展。 2. 通過多種活動,鞏固所學知識,能綜合運用,在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回憶和領悟各個公式推導的思路和方法。 3. 讓學生在動手操作、探索思考的過程中,提高對“空間與圖形”內(nèi)容的學習興趣。教學重點:能運用公式正確、熟練地計算它們的面積,并能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教學難點:根據(jù)長方形、平行四邊形、三角形和梯形面積之間的大小關系,畫出符合要求的平面圖形。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認定目標(預設1分鐘)明確本節(jié)課所練習的知識點以及相關的練習題,心理上調(diào)節(jié)到最佳的學習狀態(tài)。這節(jié)課
59、我們繼續(xù)進行一些練習(揭題),希望通過練習同學們能更熟練靈活地應用面積公式解決一些實際問題。二、整體先練,小組評議(預設15分鐘)自主學習單:1學生各自整體練習49題,并將有疑問、有困難的地方做上記號。2小組內(nèi)在組長的組織下依次展示自己的作業(yè)。3組長確定哪些題組內(nèi)已經(jīng)達成了一致意見,哪些題還存在分歧,準備下一環(huán)節(jié)提問。學生獨立練習,教師巡視指導,幫助學困生。三、提出問題,分析解疑(預設10分鐘)1組內(nèi)派代表提問。2學生之間相互解答同學的提問。并根據(jù)交流的情況訂正和完善自己的練習。第4、5題,先算出一個圖形的面積,再計算。第7題,圖1是平行四邊形和長方形的組合圖形,可以分別算出面積后相加。圖2也
60、是兩個圖形的組合,但要從長方形里減去三角形的面積。第8題,注意把長度單位化成“米”再計算。算出面積后再分別轉換成用“公頃”“平方千米”做單位的數(shù)。第9題,在計算草坪面積時,把左右兩塊草坪拼成一個沒有小路的平行四邊形,這個平行四邊形的底和高各是多少?3.創(chuàng)編練習(1)下面兩個完全相同的長方形中,陰影部分的面積相比,甲( )乙。甲乙A 大于 B 小于 C 相等 D 無法確定這兩個三角形的底和高分別是長方形的長和寬,長與寬的乘積是相等的,所以,兩個三角形的面積相等。(2)一個平行四邊形,底擴大6倍,高縮小2倍,那么這個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A 擴大6倍 B 縮小2倍 C 面積不變 D 擴大3倍可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機務工作年度個人工作總結范文
- 2024年衛(wèi)生院半年度工作總結
- 語文版四年級語文下學期期中綜合復習名校習題
- 破碎劑行業(yè)深度研究報告
- 2025年度寬帶分析報告
- 河南衡器制造市場前景及投資研究報告
- 2025年中國垃圾壓縮車行業(yè)市場調(diào)研及投資規(guī)劃建議報告
- 跨境電子商務知識點
- 2024-2025學年高中物理第13章光實驗:測定玻璃的折射率練習含解析新人教版選修3-4
- 2024-2025學年高中物理第十五章第1節(jié)相對論的誕生第2節(jié)時間和空間的相對性練習含解析新人教版選修3-4
- 學生心理健康測量表
- GA745-2017銀行自助設備、自助銀行安全防范要求國標
- 邯鄲市垃圾填埋場封場方案
- 2020閩教版信息技術四年級(下冊)全冊教案
- introduction to pipeline pilot在處理數(shù)據(jù)中的一些應用
- 智能中臺數(shù)據(jù)底座解決方案
- 突發(fā)性聾診療指南 (2015版)
- 光伏發(fā)電工程施工組織設計施工工程光伏發(fā)電工程光伏發(fā)電施工組織設計
- 11鋼的表面淬火解析
- 導數(shù)應用舉例
- 第三講文獻的形成與流布1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