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五節(jié) 句法成分 第五節(jié) 句法成分本節(jié)要點及要求: 1.了解主語、謂語、賓語、定語、狀語、補語等句法成分的構(gòu)成; 2.了解主語、賓語的意義類型; 3.多層定語、狀語的層次性和定語狀語的區(qū)別; 4.了解補語的類型和補語、賓語的區(qū)別。 一、主語和謂語 1. 什么是主語和謂語 主語是被陳述說明的對象,謂語是用來陳述說明主語的。關系是一種陳述與被陳述的關系。陳述說明的對象也就是話題。由于漢語的主語可以理解為是說話的話題,因此,漢語的主謂關系,要比印歐語系寬泛得多。因為,作為話題,所指的范圍可以很廣。如:張三是大學生 驕傲會毀了自己 袖子長得很 人 性質(zhì) 物 太客氣了不好 貓逮了一只老鼠 墻上有一幅畫
2、行為 動物 地點 五個太多了 學外語并不容易 小弟在畫畫兒 數(shù)量 事情 人 所以漢語里能作為話題的很廣。對漢語中的主語,應該有以下的認識: (1)從語法上來說,做主語的不一定就是名詞或名詞性成分(2)從語義上來說,做主語的不一定是施事(動作發(fā)出者)。 (3)主語常常表達已知的,確定的事物、傳遞一個舊的信息;賓語則常常表達一個未知的,不確切的事物,傳遞一個新的信息。如:客人來了。(“客人”是已知的確切的舊信息) 來客人了。(“客人”是未知的,不確切的新信息。) 又如:書買了。(“書”是已知的,確切的舊信息。) 買書了。(“書”是未知的,不確切的新信息。) “已知”、“確定”又叫做“有定”。與“有
3、定”相對的是“無定”?!坝卸ā薄盁o定”是一對語言學術(shù)語。所謂“有定”,一般指的是主語或賓語所表示的事物是確定的或定指的。有定性主語或賓語的前面常常帶表示定指的定語“這個”、“那個”等。又如: 這個學生很有禮貌。 那幢房子早就拆掉了。 我借這本書。 所謂“無定”,指賓語或主語所表示的人或事物是不確定的或非定指的。如上面所舉的“來客人了”,其中,賓語“客人”是不確定的,即不是定指對象?!坝行┤瞬怀岳苯贰敝校渲小叭恕币彩菬o定的。無定性賓語、主語前常常帶表示不定指的定語“一個”、“幾個”等詞語。如: 門口站著幾個人。 一個賣報的在門口吆喝。 這兩句中的“幾個人”、“一個賣報的”,就是無定性賓語和主語
4、。 2. 主語的構(gòu)成材料 (1)單個名詞作主語的情況: 一般名詞(包括人稱代詞,指示代詞)都能作主語。名詞作主語比較自由,后邊的謂語可以是各種各樣。例如: 貓抓了一只老鼠 練習交了 他回來了 這不好 在漢語中,表示時間、處所、方位的名詞也能作主語。如: 今天不是星期一 小區(qū)里新開了 一家超市 昨天有霧 東方升起了紅太陽 上午四節(jié)課 前面來了一個人 說這些詞是主語,并不因為是施事,而因為它們都是話題。數(shù)詞作主語,如:一百是十個十 十等于五加五(說明數(shù)與數(shù)之間的關系) 單個量詞不做主語,量詞必須跟數(shù)詞或指示代詞結(jié)合以后做成分。 (2)名詞性短語做主語的情況。 在名詞中,除代詞和專有名詞外,名詞作主
5、語,更多的形式是名詞性短語做主語。從概率上講,用短語做主語要比單個名詞做主語大。 定中短語做主語: 大孩子上中學了 十個題答對了八個 他的精力很充沛。 春天的到來給大地帶來了生機。 狐貍的狡猾是有名的。 (其中“到來”和“狡猾”還是動詞或形容詞。漢語中,90%以上的動詞或形容詞都能做定中短語的中心語。)量詞短語作主語 兩個都不見了 三支好的,一支壞的。 一尺是十寸 一元買三斤 一畝打五百斤谷子。名詞性聯(lián)合短語做主語: 鐵柱和春妞都回去了 床單兒、被面、枕頭都買了 聯(lián)合短語作主語,尤其要注意的是看它后邊的謂語是否都能與每個成分配合。否則就是病句。 區(qū)別詞構(gòu)成的聯(lián)合短語作主語:如: 男女要同工同酬
6、。(男工 女工) 正副都得來。(正職 副職) 公私不分。(公家、私人) 中式西式都買了很多。(服裝) 這一類區(qū)別詞構(gòu)成的聯(lián)合短語都是指稱事物的,都必須有成對的區(qū)別詞才能這樣用,否則不行。 “的”字短語作主語;如: 正在看書的是小王。 力氣小的拔草。 最大的(西瓜)有三十斤。 紅的好看。 (在舊社會,)種田的吃不上飯,織布的穿不上衣服。 (一到麥地,大家)割的割、捆的捆,就忙開了。 (一到周末晚上,)回家的回家,看電影的看電影,宿舍里人走光了。 “的”字短語有指代性,所指代的事物一定要在上下文中出現(xiàn),才能讓人家明白所指?;蛘呔褪遣谎远鞯模纾骸俺獞虻摹薄百u菜的”,但這些都是不敬的說法。 (3)
7、謂詞性主語 這一點與印歐語很不相同。 漢語90%以上的動詞、形容詞都能作主語。 動詞或動詞性短語做主語;如: 去是對的, 不去不合適 改了就好 光說沒有用 做氣功對身體有好處。 打掃樓道五個人,擦窗戶四個人。 唱歌一支部,跳舞二支部。(都是說明某種任務的執(zhí)行者。)形容詞或形容詞性短語作主語;如: 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后 慢些不礙事。 長兩米 厚三公分 深十米 重三斤 寬五米 誠實是一個人應有的品質(zhì)。 長而空不好,短而空也不好。 區(qū)別詞作主語的:如: 彩色好看,黑白的不好看。 急性好治,慢性倒不好治。 男有男的想法,女有女的主意。 區(qū)別詞作主語是有條件的,必須在一種對比性的格式中作主語。區(qū)別
8、詞有許多是成對的。因此,成對的區(qū)別詞才能在含有對比性的句子里邊作主語。 主謂結(jié)構(gòu)作主語的;如: 人多不一定就好 你去當然也行 你打他是你的錯誤。 中國發(fā)展核武器完全是為了防御。 主謂短語作主語的句子,都表示一種判斷、評論。 3. 謂語的構(gòu)成材料 漢語的謂語可分為:動詞性謂語、形容詞性謂語、名詞性謂語、主謂謂語四種。 (1)動詞性謂語: 動詞能做謂語是天經(jīng)地義的。任何語言都有名詞與動詞的對立。實詞最起碼應該有名詞和動詞兩類。一般認為,漢語中的動詞作謂語都很自由,其實情況并不完全這樣。有的動詞能單獨作謂語:如:“我去、我吃、我看”。而有一部分動詞根本就不能單獨作謂語,要作謂語必須有別的成分一起出現(xiàn)
9、。例如: 企圖:企圖破壞 (一定得帶賓語) 背離:背離社會主義道路(也一定得帶賓語) 安慰:安慰了一番 避免:避免事故 認為:我認為你好。(“認為”也要帶賓語)還有些動詞單獨作謂語要受到語義上的限制。例如: a 表意愿:我去 我看 他看 b 表對比:他知道,我不知道。 他認識,我不認識。 這種情況常常是肯定與否定的對比。動詞性謂語中更常見的是動詞性句法結(jié)構(gòu),即以動詞為核心的狀+動、動+賓、動+補、動+著、了、過等,也可以同時帶這些成分。這樣的結(jié)構(gòu)作謂語比較自由。判斷動詞“是”做謂語。如: 鯨魚是哺乳動物(表分類或解釋) 框子里是衣服。(表存在) 他們是四個人,我們是五個人。(表領有) 人家是火
10、車頭。(表示比喻) 這是演戲,不是真有其事。(表示對比) 批評你是為你好。(表解釋原因和目的)(2)形容詞性謂語 漢語形容詞能直接作謂語,英語不能,一定要有“to be”系詞的幫助。漢語形容詞與動詞一樣,單獨做謂語不自由,要受限制,只有表示比較或?qū)Ρ葧r才能單獨作謂語。如: 房間里暗。(意味著外邊亮)。 小吳真高 小吳高極了 小吳挺高 (這三句說明形容詞做謂語一定要附帶其他成分。) (3)主謂短語做謂語 主謂短語本身可以作謂語,這是漢語語法特點之一。 大主語和小主語之間有領屬關系:如: 他們倆誰都不服誰。(“誰”是“他們倆”之中的) 這房子面積不小。(“面積”是“房子”的) 在大主語和小主語之間
11、有施受關系: 那本書我看過。(“那本書”是受事,“我”是施事。)包含周遍性成分,用疑問代詞來表示的大主語或小主語是周遍性的成分。如: 什么事我都不管。(包括所有的事) 這個字誰都不認識。(包括所有的人)。 小主語是施事,大主語是小謂語行為動作關涉的對象。例如: 這件事我不怪你。 這類句子可在前邊加上“關于”,但是加了“關于”以后,句型就改變了。 關于這件事我不怪你。(一般主謂句) 大主語是數(shù)量短語,是對某個數(shù)量的表態(tài)。如: 三斤我認為不夠。 五斤他又嫌少。 大謂語表示對“每”的數(shù)量的對應式。如: 白菜 一元兩斤 (白菜每一元買兩斤) 大主語與小主語所指的是同一事物。例如: 反對特權(quán),這是廣大群
12、眾一致的呼聲。 這種主謂謂語句中,小主語一定是個代詞,是復指大主語的,去掉小主語,原來的句子依然站得住,成為普通的主謂句。 由幾個主謂短語形成的聯(lián)合短語作謂語:如: 這種桔子皮薄、子兒少、汁多、味甜。 他腰圓膀粗。 (4)名詞性謂語 漢語里名詞或名詞性短語可直接作謂語,書面上比較少,口語里用得比較多。分為:口語、書面都用;只用于口語或只用于書面上兩類。如: 書面上: 表示日期、年齡、天氣的名詞性成分作謂語。如: 今天星期三。 今天陰天。 現(xiàn)在九點。 四月五號清明節(jié)。 說明人的籍貫、容貌特征的名詞性短語作謂語: 他浙江人,我貴州人。 那孩子黃頭發(fā)。 “的”字短語做謂語。如: 這桌子木頭的。 那位
13、老師新來的。 那蘋果酸的。 這衣服新買的。 量詞短語作謂語: 他們?nèi)齻€人。 我五十歲了。 五元一斤。 一斤一元 四個人一間房 屬于一種文學語言:主語是表地點處所、謂語是偏正短語。 潔白的雪地上一片殷紅的血跡。 內(nèi)中一個破碗。 屋外陣陣松濤聲。(這種句子口語里是不說的)(2)口語中: 主語是處所詞,謂語也是名詞性的。如: 一班王英,二班趙剛 。 主語是“的”字結(jié)構(gòu)。如: 買的衣服。(那你買的啥?買的衣服。) 做的紅燒魚。(做的紅燒魚,不是罐頭。) (李老師)畫的風景畫。(李老師畫的是風景畫) 語義上,這類句子,謂語名詞總是主語動詞的受事。 動+名的主謂關系。如: 解說劉羽。 美工張進文。(用于書
14、面,也用于口語) 4.主語和謂語的意義類型 主語的意義類型主要是就主語所表示的人、事物和謂語所表示的動作之間的語義關系來說的。其間的關系很復雜,概括起來主要有施事、受事和當事三種。如: (1)主語的意義類型: 施事主語: 指的是一個句子的主語在意思上是謂語動詞的發(fā)出者。如: 我買了一本書。 他洗了一件衣服。 工人們蓋了一幢大樓。 施事句也就是主動句,是漢語最常用的句式。這種句子,如果謂語里的動詞是及物動詞,一般要求帶受事的賓語,否則句子不成立,即脫離賓語不能成句。如上面句子不能說成“我買”、他洗”、“工人們蓋”。 (2)受事主語: 指的是一個句子的主語在意思上是謂語動詞的接受。如: 信寄了。
15、書看了。 蘋果買了三斤。 他遭暗算了。 他受懲罰了。 小王挨批評了。 書我看了。 信我寄了。 受事主語句也叫被動句,這種句子的謂語動詞是及物動詞。主語既然是受事,一般說來,動詞后面就不會再有賓語,但是仍然會有帶賓語的情況。如: 老虎畫成貓了。 (這件)衣服戳了一個洞。(3)當事主語:指的是主語即非施事,又非受事的人或事物。如: (這個)買賣/你是怎么當?shù)募遥?我們/跑丟了(一只)貓。 這件事不能怪他。 之所以把這類主語叫做“當事主語”是因為謂語動詞都是非動作性動詞,既不便說是主語發(fā)出的,又不便說是主語接受的。另外當事主語同謂語之間的語義關系也不止這三種,可以很廣泛。謂語也可以是形容詞、名詞等。
16、主要理解當事主語的范圍是非常廣的。只要說不上是施事還是受事的就都 歸入當事主語,這樣處理比較簡便。例如: 鈍刀割肉。(工具) 外傷容易感染。(原因) 湯里擱上(點)肉松。(處所) 遠近高低各不同。(形容詞性謂語) 只生一個孩子好。(形容詞性謂語) 他家大丫頭,水靈靈的一朵花。(名詞性謂語)(2)謂語的意義類型 謂語的意義類型主要看謂語對主語的作用。一般可以分為三類:一類著重于敘述,敘述主語所做的或與主語有關的一件事情,這類謂語主要由動詞性詞語充當。例如: 狼咬死了兩只小羊。 杯子被妹妹打碎了。第二類著重于描寫,也就是描寫主語的性質(zhì)、狀態(tài)。這類謂語主要由形容詞語(包括形容詞性的主謂短語)充當。例
17、如: 教室里干凈整齊。 墻壁雪白雪白的。 天氣很涼,墾殖過的草地斑斑禿禿的。 他臉色陰沉,神態(tài)嚴肅。 第三類著重于判斷說明,即說明主語的類屬或情況。如: 小王是天津人。 延安是革命的搖籃。 謂語的意義類型跟謂語的詞性并不完全對應。例如謂語動詞主要是敘述主語的動作行為的,但是由“是、有、像”等非動作動詞組成的謂語只是用來判斷說明主語的情況。例如: 老房東像媽媽一樣親切。 這些句子只是作出解釋、肯定或表示比喻等,并不是敘述一個活動、一件事情。 二、動語和賓語1. 什么是動語和賓語 動語和賓語是共現(xiàn)共存的兩個成分,一個句子有賓語就一定有動語,反過來有動語就一定有賓語。動語是用來支配或關涉后面的賓語的
18、,賓語是動語支配或關涉的對象。這里要明確:在漢語里作賓語的不一定是名詞,也可以是形容詞、狀態(tài)詞等。如: 我覺得你好。(主謂短語做賓語) 希望參加。(動詞作賓語) 2. 賓語的構(gòu)成材料 (1)名詞性賓語 做賓語的雖然不一定是名詞,但大量的還是名詞或名詞性的短語來充當賓語,這是不用舉例的。此外還有名詞性短語作賓語的。例如: 他買了書和筆。 哥哥拿走了爸爸的手機。 是星期五那天。 你坐里邊。 中國人民有所發(fā)明,有所創(chuàng)造。 你還要看些什么?(實指賓語) 你問什么 你吃你的 ,那事你甭管。(這樣的整個動賓短語表示“不用理會”,“不管它”這樣的語法意義。) 看一頁 /買一本 /洗了兩件 /吃了三個 以上都
19、是名量短語作賓語,名量賓語都是說明 行為動作的受事或受事的數(shù)量的。 (2)謂詞性賓語 我認為他去合適 準備出發(fā) 認為好 看下象棋 以為來了 申請去西藏 贊成一起去 感到火辣辣的 喜歡熱熱鬧鬧的 覺得熱乎乎的 印歐語的賓語一定是名詞性的,現(xiàn)代也出現(xiàn)小句直接作賓語的現(xiàn)象,但在語法上,不把它看作是謂詞性賓語。而漢語,謂語本身就可以帶一個謂詞性賓語,不用關系代詞,如上面的例句。能帶謂詞性賓語的動詞都不是動作動詞。謂詞性賓語都是用來指明動詞所表示的某種感受、意愿、行為的具體內(nèi)容 。從語義上說,這種賓語是內(nèi)容賓語。 形容詞不能帶賓語,但是兼屬于動詞的形容詞可以帶賓語。例如: 多了一個人。 知識能滿足人的需
20、要和社會的需要。 3、賓語的意義類型 賓語同它前面的動詞的語義關系很復雜。為了簡化這種復雜的語義關系,一般也像主語一樣,把賓語大致分成三種類型: (1)受事賓語:賓語表示動作、行為直接支配、關涉的人或事物,包括動作的承受者等。例如: 吃蘋果 打落水狗(對象賓語);寫信 煮飯 寫字(結(jié)果賓語)偷他 拖他 罰他 給他 送他 獎他(損益賓語) 學習雷鋒(仿效賓語:賓語是被學習的對象)(2)施事賓語:賓語是謂語動詞動作行為的發(fā)出者、主動者,這個動作行為的發(fā)出者可以是人,也可以是自然界的事物。例如: 來了一位客人。 站著許多人。 床上躺著一位老人。 這房間睡女學生。 人行道走行人。 前三排坐來賓。 田埂
21、上跑著個女孩。 石板路上走著兩個人。 草叢里鉆出來一只大蟲 。 對面跑過來一匹馬。 旁邊沖出來一群人。 這類賓語都是動作的發(fā)出者。 b .出太陽了。 天上飄著白云。 天空中飛著許多螢火蟲。 衣服上爬著一條毛毛蟲。 荷葉上滾著水珠。 這類賓語都是自然界的事物。這類帶賓語的動詞一般是不及物動詞(來、去、出、進等),動詞后面通常帶動態(tài)助詞或補語等才容易獨立成句。這類賓語如果由于語用的需要(改變話題或語境),可能移位到動詞前,充當主語,如:“客人來了/太陽出來了/白云在天上飄著”。(3)當事賓語:表示施事、受事以外的賓語。也就是謂語動詞說不上是賓語接受還是賓語發(fā)出的一類;有時謂語是非動作動詞或者是形容
22、詞。例如: a. 回南方 坐火車 去上海 下農(nóng)村 住王府井 他坐門口 你怎么躺地下 游覽三峽 坐椅子上(這類賓語都表示處所) b. 熬夜 過春節(jié) 休息星期五(賓語表時間) c. 編柳條 喝小杯 抽煙斗 洗涼水 寫毛筆 吃大碗 刻鋼板 (c類的賓語都表示工具) d. 存活期 寄航空(賓語表示方式) e. 我是教師 他是醫(yī)生 你踢中鋒 他當校長(賓語表示類別) f . 方便群眾 端正態(tài)度 活躍文娛生活(謂語是形容詞)g. 動嘴唇 抬頭 閉眼睛 點頭 (賓語本身不能發(fā)出動作) 總之,賓語的意義類型是多種多樣的,在現(xiàn)代漢語的范圍內(nèi),動語和賓語的意義道不清,說不完。這再一次證明語法結(jié)構(gòu)關系和語義結(jié)構(gòu)關系
23、不是一回事。 另外,正如前面談到的漢語里有一個比較明顯的現(xiàn)象,就是:有定的常常做主語,無定的常常做賓語。說“常?!本筒唤^對,即賓語不一定無定,它可以無定,也可以有定。例如: 你喝了這瓶酒。(有定) 他買了衣服了。(無定)。 但是,在賓語的位置上,單個的名詞一定是無定的(“買書了” “書”無定;“看電影了” “電影”,無定)。 如果要表示“有定”,如前所述,一定要在賓語前面加一個定語,如:“你喝了(這瓶)酒 ”。(“酒”,有定);“他買了(那件)衣服了?!保ā耙路?,有定)。專有名詞或代詞可以不帶定語:“買一本現(xiàn)代漢語?!保▽C?,有定);“你叫上張梅吧!”(專名,有定)。但是,對于主語來說,即使
24、是單個的名詞也是有定的,如:“書買了?!保ㄓ卸ǎ弧叭藖砹恕!保ㄓ卸ǎ?4、動語 動語的構(gòu)成比較簡單,它由動詞或動詞性詞語構(gòu)成。這是普通得不用舉例就可以完全理解的。動賓短語中的核心問題是動詞,從賓語的角度去看動詞,可以給動詞劃分詞類。大致可以分為兩類。即:及物動詞和不及物動詞;名賓動詞、謂賓動詞和名謂賓動詞。(1)及物動詞和不及物動詞 及物動詞指的是能帶受事賓語的動詞。如“做、看、打、吃、洗、拿、喝、生產(chǎn)、出席、發(fā)明” 。不及物動詞指的是不能帶受事賓語的動詞。如“來、去、進、出、抖、休息、示威、睡覺、罷工、辦公、保密、備戰(zhàn)、營業(yè)、合作、失敗、爬行、揭曉、密植、旁觀、謾罵、獨裁、政變、地震、步
25、行、咳嗽、暴動、崩潰、喘息、專政、拆臺、鞠躬” 。這些動詞是不及物動詞,并不是從語義上講的,而是從語法上講的。如果從語義角度看,這些動詞是有動作對象的,但是在語法上這些動詞后邊都不能帶表示對象的賓語,因此是不及物動詞。 那么這些動作對象怎么處理呢?有三個辦法: 第一,動作對象放在句首作主語。如: 這篇文章已初步定稿。 選舉結(jié)果已經(jīng)揭曉 。第二,用介詞提到動詞之前。如: 為人民服務 / 向他鞠躬 / 對他謾罵 /把酒密封起來。 第三,把對象插入動詞之間。如: 革資產(chǎn)階級的命 / 專敵人的政 / 拆他的臺 借你的光 / 幫我的忙 / 將他的軍 另外, 漢語中有些動詞兼屬及物與不及物動詞,因此帶和不
26、帶賓語意思不一樣。例如: 他死了 中國隊大敗 他笑 他死了爺爺 中國隊大敗美國隊 他笑我 (2)名賓動詞、謂賓動詞和名謂賓動詞 名賓動詞指的是只能帶名詞或名詞性詞語做賓語的動詞。例如:“敲、砍、搖、打掃、修理、收割、采購” 敲門 /砍柴 /搖頭 /打掃教室 /收割水稻/ 采購生活用品 這類動詞的賓語都是名詞,并且只能是名詞,所以叫名賓動詞。 謂賓動詞指的是只能帶謂詞性詞語做賓語的動詞。如:“打算、估計、認為、以為、主張、省得、值得、覺得;加以、給以、進行、予以、致以、進行;開始、停止、禁止、失悔、意味著” 打算去旅游 /估計出了問題 /認為很好/主張去北京 /省得空跑 / 值得重視 / 覺得累
27、 這些詞語后面的賓語,只能是謂詞性詞語,不能是名詞性詞語。 名謂賓動詞指的是既可以帶名詞或名詞性詞語做賓語又可以帶謂詞或謂詞性詞語做賓語的動詞。例如: “指出、看見、說、表明、抱怨、埋怨;得到、想象、保證、稱贊、擔心、贊成、反對” 指出缺點(名詞做賓語) 指出問題在哪里(謂詞性的主謂短語做賓語) 看見你(名詞性詞語做賓語) 看見你來了(動詞性主謂短語做賓語) 說事兒(名詞做賓語) 說姑父要去(謂詞性主謂短語做賓語) 抱怨他(名詞做賓語) 抱怨太麻煩(謂詞性偏正短語做賓語) 得到一本書(名詞性詞語做賓語) 得到表揚(謂詞性詞語做賓語) 反對他(名詞性詞語做賓語) 反對去那里旅游(謂詞性連動短語做
28、賓語) 以上三類動詞,尤其要注意后兩類。根據(jù)以往的學習情況,一些同學把“值得”、“覺得”這類詞后邊的謂詞賓語常常當作補語。這是不對的。 三、定語1、定語及其構(gòu)成材料 (1)什么是定語 定語是名詞性偏正短語里中心語前面的附加成分。對定語的認識有一個過程。傳統(tǒng)語法根據(jù)英語來解釋漢語,認為:名詞前邊的修飾語是定語;動詞、形容詞前邊的修飾語是狀語。這種說法不符合漢語的事實。實際上,在名詞前面的,不一定都是定語。例如:他也重慶人。 我已大三啦。 家里就我。 在動詞、形容詞前邊的也不一定都是狀語。 例如:(春天)的到來給我們帶來了生氣。 (“到來”是動詞,可是它前面的“春天”做了定語) 群眾的支持(“支持
29、”是動詞,可前面的“群眾”是定語) 所以,不能根據(jù)中心語的性質(zhì)來確定修飾語的性質(zhì),還應該從整個句法結(jié)構(gòu)來考察。 (2)定語的構(gòu)成材料: 漢語中能作定語的有名詞、動詞、形容詞、狀態(tài)詞、區(qū)別詞、數(shù)量詞、代詞以及名詞性、謂詞性短語等,可以說除副詞以外的實詞一般都能做定語。下面逐一加以說明。 名詞或名詞性的短語做定語: (鋼)廠 (鋁)廠 (羊毛)圍巾 (羽絨)被子 (玻璃)茶幾 (哲學)書籍 (思想)作風 (組織)問題 (歷史)的教訓 (他們)的家庭 (無產(chǎn)階級)的政黨 (唯物主義)歷史觀 (桌子上)的圖紙 (所見)略同(老張和老李)的意見 (山灣這一帶)的農(nóng)民 (人家小張)的想法 (他哥哥)的同學
30、 (三位)來賓 漢語里名詞可以修飾一個名詞,也可以被一個名詞修飾。 動詞或動詞性短語做定語: (做)的衣服 (烤)的紅薯 (考試)成績 (建設)項目(研究)課題 (旅游)問題 (開車)技術(shù) (開會)地點 (進口)的設備 (上課)時間 (到會)人數(shù) (英語)考試(體育)鍛煉 (學習)態(tài)度 (調(diào)查)對象 (學習語言)的方法 (吃?。﹩栴}(不來)的原因 (說不好)的原因(請你去)的人形容詞或形容性短語做定語: (紅)花 /(白)馬 /(厚)棉襖 /(短)時間/(白)襯衣/(干凈)衣服 /(聰明)人/(偉大)人物 /(落后)面貌 (黑油油)的頭發(fā) /(雪白)的墻壁/(金燦燦)的手鐲(沉著冷靜)的面孔/
31、(很高興)的樣子 /(熟透了)的果子 (蝴蝶似的)花瓣 /(奶奶高興)的原因 漢語里形容詞做定語與中心語的搭配有著習慣上的選擇。如:可以說“藍墨水,藍布”,但是一般不說“藍天空、藍海洋”;可以說“積極態(tài)度”,卻不說“堅決態(tài)度”(一般說“積極態(tài)度”)所以,漢語中形容詞做定語收到一定的搭配習慣的制約。 區(qū)別詞做定語: (彩色)電視 /(西式)服裝/(男)運動員 /(女)醫(yī)生 (國有)企業(yè)/(野生)動物/(初級)漢語 /(銀)手鐲 介詞短語做定語 (對語法)的興趣/(對考試)的意見 (關于這個問題)的處理辦法 2、定語和中心語的語義關系 定語與中心語之間的語義關系可以概括為兩大類。即:描寫性和限制性
32、。所謂描寫性定語指的是定語對中心語在性質(zhì)、狀態(tài)、特征等方面作出描寫,使中心語顯得更加生動形象。描寫性的定語主要由形容詞來充當。描寫性定語一般回答“什么樣”的問題。例如: (青春)的氣息 (壯麗)的故宮 (如飛)的火車 (彎彎曲曲的)山路 (風平浪靜)的港灣 所謂限制性定語指的是定語對中心語進行分類或劃定范圍。使語言更加嚴密準確,這種定語越多,中心語所指的人或事物的范圍就越小。一般來說,名詞性、動詞性詞語和區(qū)別詞做的定語,多屬于限制性定語,它在所屬、時間、處所、環(huán)境、范圍、用途、質(zhì)料、數(shù)量等方面對中心語進行限制。例如: (他)的笑 (小王)的發(fā)球 (狐貍)的狡猾 (她)的聰明 (孔雀)的美麗 (
33、這種)安靜 (石頭)房子 (一輛)小轎車 (建設)項目 (考試)時間 (高級)中學在限制性定語里,有一種定語同中心語在語義上具有同一性。例如: (寫什么)的問題已經(jīng)想好了。(“寫什么”就是“問題”語義上具有同一性。) 3、定語和助詞“的” “的”是現(xiàn)代漢語里定語的標志。有時候,“的”必不可少,少了就會改變意思。例如:媽媽做的菜(偏正) 媽媽做菜(主謂)可見,有時“的”不能缺少。但是現(xiàn)代漢語里的定語不一定都會帶上“的”,那么什么時候帶,什么時候不帶呢? (1)一般要加“的”的: 部分單音節(jié)名詞做定語一定要帶上“的”。例如: (人)的能力 /(山)的高度 /(書)的內(nèi)容 (茶)的香味兒(臉)的形狀
34、 /(油)的質(zhì)量 雙音節(jié)名詞做定語,中心語是單音節(jié)的,通常要帶“的”: (大海)的風 /(山區(qū))的路 /(天上)的云 (黃河)的水(北極)的冰 /(單位)的車 人稱代詞做定語表領有,一般加“的”: (你)的著作 (他)的鋼筆 (我)的家庭 (2)一般不加“的”的 雙音節(jié)名詞做定語, 用不用“的”都可以的話,一般講究音節(jié)搭配的勻稱和諧時常用“的”,否則可以不用“的”。例如: (洪湖)水,浪打浪 (要求音節(jié)勻稱和諧) (一雙)(大)眼睛 (并不要求音節(jié)和諧勻稱) 但是,如果加不加“的”影響到定語的性質(zhì)和意思時,就要慎重對待,切不可隨便。例如: (孩子)脾氣(性質(zhì))/(孩子)的脾氣(領屬) (農(nóng)民)
35、妻子(性質(zhì))/(農(nóng)民)的妻子(領屬) (法國)朋友(性質(zhì))/(法國)的朋友(領屬) (狗)美容師(性質(zhì)) /(狗)的美容師(領屬)跟烹調(diào)有關的單音節(jié)詞做定語,與中心語組成一個名稱,不加“的”。如: (炒)肉絲/(燒)茄子 (烤)紅薯/ (爆)腰花 這類定中短語有歧義,在一定語境中也可以看作動賓短語。 雙音節(jié)動詞做定語,中心語是抽象名詞并且在語義上不可能構(gòu)成動賓關系的,也不加“的”。如: (感謝)信/(壓縮)餅干/(注射)器材 (創(chuàng)作)計劃 /(使用)情況 但是有的也必須加“的”,否則也有歧義,如: (寫)的字 /(編)的草帽 (積累)的經(jīng)驗 /(飄揚)的雪花 總之,定語與中心語之間加不加“的”
36、,一是要看對語義的表達是否有影響;二是根據(jù)習慣。 4. 多層定語 定中短語的兩個部分,即定語和中心語都可以由一個短語或復雜的短語構(gòu)成,例如:a(魯鎮(zhèn)的酒店)的格局 (復雜定語) b(小王)(剛買)的(那件)(羽絨)外套 (多層定語) 上面ab兩個短語,a只帶了一個定語,只是這個定語本身又是一個定中短語,即定語內(nèi)部的詞語互相有語義和語法上的聯(lián)系。 b卻不同,它帶了四個定語,這四個定語之間并沒有什么語法結(jié)構(gòu)關系,它們都分別與中心語發(fā)生語義結(jié)構(gòu)關系,也就是分別從所屬、時間、指示、材料幾個方面對中心語“外套”做了限制。即:小王的外套、剛買的外套、那件外套、羽絨外套。中心語“外套”帶了四個不同性質(zhì)的定語
37、,因此,叫做“多層定語”。 多層定語很容易與復雜定語混淆。辨別的方法是看定語之間有無語義聯(lián)系,有(如a的“魯鎮(zhèn)”與“酒店”之間有定中關系),就是復雜定語,反之就是多層定語。再如:(她婆母的外甥女的干姥姥的姑舅兄弟)的侄女婿 (復雜定語) 另外,多層定語有一個排列順序的問題,從離中心語最遠的詞語算起,多層定語的一般順序是: (1)表示領屬關系的詞語,即“誰的?” (2)表示時間、處所的詞語,即“什么時候?”、“什么地方?” (3)指示代詞或量詞短語,即表示“多少?”(4)動詞性詞語和主謂短語,即表示“怎么樣的?”(5)形容詞性詞語,即表示“什么樣的?”(6)表示質(zhì)料、屬性、或范圍的名詞、動詞,即
38、表示“什么?” 不過,多層定語的這種順序?qū)τ谝粋€以漢語為母語的人來說,并不困難,他幾乎不用多想就可以說正確或者僅憑語感就可以鑒別順序?qū)蛘卟粚?。但是對于一個初學漢語的外民族學生來說,可能就要記一記了。四、狀語狀語及其構(gòu)成材料 (1)什么是狀語? 狀語是謂詞性(做謂語的詞語)偏正短語里中心語前面的附加成分。傳統(tǒng)語法學一般認為狀語就是動詞、形容詞前面的附加成分。其實,這種說法有些不全面。例如: 今天已經(jīng)星期五了。 小明大約十六歲了吧? 這兩個句子都帶了狀語,但是后面的中心語卻不是動詞或形容詞,是名詞。所以說,把狀語解釋為“動詞或形容詞前面的附加成分”是有些片面的。而解釋為“謂詞性詞語前面的附加成分
39、”就沒有問題,因為“星期五 ”、“十六歲”、是做謂語的詞語。漢語里名詞與名詞性的詞語也能帶狀語,不過,這是有點條件的,即:名詞帶狀語應該有兩個條件:一是做謂語(如上面的a b句);二是單說(單獨成句)。例如: 甲:“我上海人 ?!?乙:“他呢?” 甲:“也上海人”(單說) 處于單說中的狀語只限于少數(shù)副詞來充當,一般是:“也、只、才、就、盡”等。如: 桌上只 一個。 他才十五歲。 教室里就小王。 臉上盡疙瘩。 所以,動詞、形容詞性詞語可以帶狀語,名詞性詞語在一定條件下也可以帶狀語。 (2)狀語的構(gòu)成材料 副詞做狀語 副詞全部都能做狀語,不用舉例。 部分形容詞和形容性短語做狀語, 高舉 / 快走
40、/ 輕放 單音節(jié)形容詞做狀語,后邊的動詞通常也是一個單音節(jié)動詞。 努力學習 認真研究 安全生產(chǎn) 充分發(fā)表意見 【整整齊齊】地坐著 【認認真真】地寫介詞短語做狀語 介詞短語可以做定語、狀語和補語,但是其主要功能是做狀語。如: 把書拿來 對他提意見 向?qū)W校跑去 時間名詞、處所名詞或個別一般名詞做狀語 咱們明天見 你們屋里坐 我們北京見 咱們電話聯(lián)系 他天南地北地吹了一通。部分動詞或動詞性短語做狀語。小王諷刺地說 大家勝利完成了任務 重復出現(xiàn)同樣的錯誤滿懷信心地向前走 把聲音壓得很低地說 他倆肩并肩站著 我們面對面地談一談 小朋友們一個挨一個坐著 總而言之,副詞都能做狀語,但是能做狀語的不限于副詞。
41、 2. 狀語和中心語的語義關系 狀語同中心語之間的語義關系可以大致歸納為兩類:限制性和描寫性。也就是說狀語主要是從時間、處所、程度、否定、方式、手段、目的、范圍、對象、數(shù)量、語氣狀態(tài)等方面對后面的謂詞加以限制和描寫。 狀語一般放在謂語前面,但是有些狀語,如表示時間、處所、范圍、情態(tài)、條件、關涉對象或語氣的狀語還可以放在主語的前面句首。如: 昨天,我們?nèi)チ藙游飯@。 3. 多層狀語 與定中短語一樣,狀中短語的兩個部分(狀語和中心語)除了由詞充當以外,也都可以由短語來充當。例如: 始終不緊不慢地走著 非常艱難地 對他說 (復雜狀語) 立刻機靈地從馬背上把貨卸下來 很快地一起出發(fā)了 忸忸怩怩地不說話
42、【爽爽快快】地【直】說了 多層狀語是一個中心語帶了多個狀語,這些狀語內(nèi)部互相之間并沒有語法結(jié)構(gòu)關系,它們分別與中心語發(fā)生結(jié)構(gòu)關系。 4、關于“狀動賓”短語的切分問題 一般來說,對于“狀-動-賓”結(jié)構(gòu),在不影響意義的表達時,切分時先狀中或者先動賓,應該都可以。例如: 努力 學習語法 努力 學習語法 狀中 動賓 a 很快適應了這里的一切。 b 很看了幾本哲學書 原因很簡單,“很快適應了這里的一切”可以轉(zhuǎn)換為“這里的一切很快適應了”;而“很看了幾本哲學書”就不能轉(zhuǎn)換為“幾本哲學書很看了”。因此,a切分為動賓是可以的;而b切分為動賓就講不通。一般來說,可以考察狀語與中心語的結(jié)合能否單說,能的最好先動賓
43、,否則就先狀中 六、補語 1、補語及其構(gòu)成材料 (1)什么是補語 補語是動詞或形容詞性短語里中心語后面的補充成分。如: 衣服洗干凈了 這花兒香極了 這兩句里的“干凈”和“極”在語法關系上就是對動詞“洗”和形容詞“香”的補充說明。即補充說明前面動詞或形容詞所引起的結(jié)果、狀態(tài)或程度等。要注意的是,補語在語義上不一定與前面的中心語有直接的聯(lián)系。補語在語義上與別的詞語的聯(lián)系一般有三種情況。如: a.老人 走累了 b.妹妹把杯子打碎了 c. 手把繩子抓緊 上面三個句子中的補語,只有c句的補語在語義上是與動詞聯(lián)系的;而ab兩句在語義上都不是補充說明動詞的,b句的補語是說明杯子的;a句的補語則是說明老人的。
44、 (2)補語的構(gòu)成材料 漢語里做補語的通常是形容詞、極少數(shù)動詞。如:“丟 、掉、走、住、死、倒、番、見、光、成、擦、會”等,多是單音節(jié)動詞。如果前面做中心語的和做補語的都是單音節(jié)詞,那么,這個中補結(jié)構(gòu)就等于一個詞。如:“打倒、爭光、看見”等。 2、補語的意義類別從補語的意義角度來看,可以將補語劃分為以下類別: (1)結(jié)果補語 這種補語表示動作行為產(chǎn)生的結(jié)果。常用形容詞和少數(shù)動詞充當。如: 洗干凈了 /洗白了 洗完了 /洗破了 刷干凈/沖干凈 擦干凈/弄干凈 熱死/ 氣死/ 熱壞 悶壞/打碎 /打碎 悶死/累死 /氣壞 累壞/打痛 /打翻 看清楚看明白 看仔細/看懂 結(jié)果補語在結(jié)構(gòu)上同中心語結(jié)合
45、得很緊,中間不能加進別的成分。從補語的語義指向看,不一定指向前面的中心語。前因后果同一種動作不同結(jié)果不同動作相同結(jié)果性質(zhì)引起結(jié)果(2)程度補語 程度補語表示性質(zhì)或動作行為的程度。主要由個別副詞(極、很)、虛義的幾個形容詞、動詞 (慌、壞、死、透)以及個別量詞短語(一些、一點)等詞語來充當。如: 好得很 好極了 悶得慌 樂壞了 難過死了 想死了 紅透了 高一點兒 心疼得很 怕得很 好得了不得 好得要命 疼得厲害 高興得要死 難過得要死 這類補語有點夸張意味 ,一般用于口語里, 極少用于書面。意義也與原來的詞義有很多不同。另外,要注意的是程度補語沒有否定形式,且 語義指向前面的中心語。(3)狀態(tài)補
46、語 這種補語補充說明動作、形狀呈現(xiàn)出來的狀態(tài),多用性質(zhì)形容詞或狀態(tài)詞來充當。中心語和補語之間要用上“得”或者“個”。例如: 雨來得猛 葉子變得殷紅殷紅的 講得眉飛色舞 聽得津津有味 跑得特別快 說得大家都驚呆了 站得高高的 洗得干干凈凈 白得像雪 靜得一點聲音都沒有 雨下個不停 看個沒完 打他個落花流水 鬧得個雞犬不寧 笑個不停 吵個不休 寫得好 洗得干凈 這種狀態(tài)補語都有一種描寫性。它所表示的語義內(nèi)部也比較復雜,并且與程度補語分不開,但程度補語只表程度,沒有別的意義,而且是固定形式。狀態(tài)補語除了表示程度外,還有描寫作用,“講得眉飛色舞”更側(cè)重描寫而不是單純的表示程度。(4)趨向補語 趨向補語
47、是用來表示事物運動的趨向 ,由趨向動詞充當。如: 跑進來 沖出去 走過去 退回去 爬上去 拿出來 扔出去 拉過來 趨向補語都表示事物運動的趨向。有的表示施事主語的趨向 (“他站起來” ),有的表示受事的趨向(“他從抽屜里拿出來一本書”)。趨向補語的特點是做補語的成分都是趨向動詞,如:上 下 進 出 來 回 去 起 開單純趨向動詞;復合趨向動詞則如:上來 下去 進來 出去 回來復合趨向補語 )。 趨向補語可以表示兩種意義,一是前邊的動詞實指趨向;二是某種引申意義。例如: 逃出來 /跨過去(實指趨向) 看來 /想來(表估計) 關上 /合上(表合攏) 寫上 /穿上(表添加) 引申意義 裁下 / 脫下
48、(表脫離) 說下去/唱下去(表繼續(xù)) 說起來/吃起來(表開始) 實指的趨向補語都有一個共同的“位移”的特點。如:走進來(從外到里),拿過來(從此處到彼處)。趨向補語如果表示引伸意義,前面的中心語則可以不限于動作動詞,也可以是一般動詞,甚至是形容詞。如:“干凈起來 熱起來冷起來”。 (5)數(shù)量補語 數(shù)量詞語跟在動詞或動詞性短語后面表示動作的次數(shù)或動作持續(xù)的時間,這樣的數(shù)量成分就叫做數(shù)量補語。例如: 表動作的次數(shù):讀三遍 寫三遍 唱一遍表動作持續(xù)的時間:住一年 坐一會兒 來了一天(6)時間處所短語 這種補語是補充說明動作的處所或時間的,一般用介詞短語來充當。例如: 寫到深夜兩點 生于1979年 邁
49、向21世紀 呆在教室里 放在抽屜里 通向共產(chǎn)主義(7)可能補語 補語在語義上表示可能的就叫可能補語。它是由帶結(jié)果狀態(tài)(或趨向)補語的中語短語中間加“得”或“不”變來的。帶“得”表示肯定,帶“不”表示否定。例如: 演好(表示結(jié)果) 演得好可能(肯定) 演得不好不可能(否定) 洗得干凈可能 洗不干凈不可能(否定) 進得去可能(肯定) 進不去不可能(否定) 在結(jié)果、狀態(tài)、趨向補語中加“得”和“不”變?yōu)榭赡苎a語,結(jié)果、狀態(tài)補語變?yōu)榭赡苎a語的肯定形式,就會產(chǎn)生歧義。例如: 演得好不好?(問結(jié)果狀態(tài))演得好?。ù鸾Y(jié)果狀態(tài)) 演得好演不好?(問可能)演得好!(答可能)洗干凈了進去 3. 補語和賓語的順序 以
50、漢語為母語的人只要憑語感就能鑒別。 補語和賓語都在動詞的后面,當兩個成分同時出現(xiàn)時就有個順序問題。一般有三種情況: (1)最常見的是補語在前、賓語在后。如: 聞到香味兒了 猜到情況了 走進教室了 拿出來一本書 去過三次北京 (2)賓語在前、補語在后。 尤其是代詞賓語必須放在動量補語的前面: 看望他們兩次 看望兩次他們 拿一本書出來 去過三次北京 去過北京三次 要注意的是:動量補語和賓語的順序有兩種。 (3)賓語在趨向補語的中間,即把趨向補語割裂為兩個層次 。如: 拿出一本書來 掏出五元錢來 中 補 中 補 動 賓 動 賓 中 補 定 中 中 補 定 中 4. 補語和賓語的辨別 補語和賓語都處于動詞的后面,一般來說,補語是謂詞性成分,賓語是名詞性成分,似乎不存在區(qū)分不清的問題。但是賓語也可能是謂詞性成分,補語也可能是表示時間的名詞性成分;另外,補語和賓語都可以由量詞短語充當,由于這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別墅果樹出售合同范本
- 勘查標準合同范本
- 上海古董拍賣合同范本
- 信托轉(zhuǎn)讓合同范本
- 單位與單位入股合同范本
- 鄉(xiāng)村道路跨寬施工合同范本
- 加工企業(yè)入股合同范本
- 單位施工合同范例
- 包裝盒印刷廠合同范本
- 隱蔽驗收合同范本
- 食品經(jīng)營安全管理制度目錄
- 南通大學開題報告模版
- 醫(yī)院急救中心勞務外包采購項目評標辦法(評分細則表)
- JTG H12-2015 公路隧道養(yǎng)護技術(shù)規(guī)范
- 2024天津工業(yè)職業(yè)學院教師招聘考試筆試試題
- QCT1067.5-2023汽車電線束和電器設備用連接器第5部分:設備連接器(插座)的型式和尺寸
- 石灰石開采項目可行性分析報告
- 2024年高考歷史總復習中外歷史大事年表
- 合金固態(tài)相變?nèi)捉虒W課件
- 追求理解的教學設計
- 《研學旅行課程設計》課件-1研學課程資源選擇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