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中國傳統(tǒng)哲學的特點(二)因為是“推天道以明人事”,所以中國哲學沒有西方哲學和印度哲學的“自然之二分”(bifurcationofnature,語出西方現(xiàn)代哲學家懷特海在自然的觀點中對西方哲學的“自然之二分理論”的批評),亦即不是把世界分紅“本體實而不現(xiàn),現(xiàn)象現(xiàn)而不實”的“兩層存有”。中國先秦的六家,因為生當春秋戰(zhàn)國的社會變亂時期,所以他們更多的是對人生、社會的“憂患”,而不是對自然界的“驚詫”;他們大多“席不暇暖”地周游列國,而沒有古希臘哲學家的“閑暇”;亦因此,他們沒有古希臘哲學那樣的“為求知而從事學術,并無任何實用的目的”的傳統(tǒng),按司馬遷所說,他們都是“務為治者也,直所從言之異路,有省不省
2、耳”(史記太史公自序)。他們的目的主假如為了人生的安頓、社會的治理(此即金岳霖先生所說“哲學與倫理、政治合一”),因此他們也沒有佛教那樣的“出離世間”或“涅槃”的價值取向。亦因此,他們不以“人事”為“假有”,遂亦不以天地及其所生萬物為“空幻”。如馮友蘭先生在中國哲學史(下冊)所說:在佛教傳入中國從前,“中國人關于世界之看法,皆為實在論,即以為吾人主觀1文章根源網(wǎng),僅供分享學習參照之外,實有客觀的外界。謂外界必依吾人之心,乃始有存在,在中國人視之,乃特別可怪之論。”張岱年先生在中國哲學綱領中講了“中國本根論之基本傾向”,指出:“印度哲學及西洋哲學講本體,更有真切意,以為現(xiàn)象是假是幻,本體是真是實
3、。本體者何?即是唯一的終究實在。這種觀點,在中國本來的哲學中,實在沒有。中國哲人講本根與事物的區(qū)別,不在于實幻之不同,而在于本末、原流、根支之不同。萬有眾象同屬實在,不惟本根為實而已。”張先生在50年月所作中國古典哲學的幾個特點一文中把“本體與現(xiàn)象統(tǒng)一”作為中國哲學的首要特點,以后在他晚年的多種著作中也多次強調了這一點。應當肯定,沒有“自然之二分”,本體與現(xiàn)實統(tǒng)一,或許說“存有的連續(xù)性”,亦或說“道不遠人”的“內在超越”,是中國哲學的一個基本特點。中國哲學的“本根論”因為沒有“自然之二分”,也就并非只是研究現(xiàn)象背后的“存在本身”(beingassuch),而是也研究“宇宙的起源、構造、發(fā)生史和
4、歸宿等等”,所以中國哲學的“本根論”能夠稱為“本體宇宙論”(onto-cosmology),或“世界根源論”(“根源”是中國哲學固有的詞匯)。因為2文章根源網(wǎng),僅供分享學習參照中國哲學要“推天道以明人事”,所以中國哲學講世界的“根源”亦必講“陰陽大化”,講“一陰一陽之謂道,繼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易傳系辭上),或“二氣交感,萬物化生惟人也得其秀而最靈,形既生矣,神發(fā)知矣,五性感人而善惡分,萬事出矣”(周敦頤太極圖說)。由此而言,本體論與宇宙論的統(tǒng)一亦應是中國哲學的一個重要特點。中國哲學的“天人之道”,??陕苑Q為“性與天道”,可見人性論在中國哲學中占有重要的地點。中國哲學所講的“人性”,就是人
5、的生而既有、與生俱來的本性。所謂“天數(shù)之謂性”(中庸),“盡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則知天矣”(孟子悉心上),“性與天道合一存乎誠”(正蒙誠明),“性即理也”(程氏遺書卷二十二上),可見“天人合一”的一個重要意義就是“性與天道合一”(此在道家就是“德”與“道”合一,在佛教就是“佛性”與“真如”合一)。人性論既是中國哲學之人論的首要內容,又是天論與人論交接(合一)的一個樞紐。從性善論的傳統(tǒng)說,“性與天道合一”也就是真與善合一?!巴铺斓酪悦魅耸隆?,所謂“明人事”最重要的就是要確立一個行為的規(guī)范、價值的準則。有了這樣的規(guī)范和準則,才能夠“修己以安人”,“務為治者也”。3文章根源網(wǎng),僅供分享學習參照因此
6、,價值觀或價值論(axiology)應當是中國哲學的核心和宗旨。中國哲學表達“價值”的詞匯是“貴”,所謂“老聃貴柔,孔子貴仁,墨翟貴兼”(呂氏春秋不二),就是說老子、孔子和墨子的價值取向有所不同。人性論的理論形態(tài)是講人的本性“是”怎樣的,而價值觀的理論形態(tài)是講人“應當”怎樣。人性源于天,且確立了人將怎樣生活或人應當怎樣生活的基礎。在“人性是怎樣的”這個看似事實判斷的命題中實蘊含了“人應當怎樣”的價值預設。因此,除了“性與天道合一”之外,人性論與價值觀的統(tǒng)一亦應是中國哲學的一個重要特點。周敦頤的太極圖說在“五性感人而善惡分,萬事出矣”之后緊接著說:“圣人定之以中正仁義而主靜,立人極焉。”所謂“立
7、人極”就是要確立一個最高的價值標準,這也是太極圖說從“無極而太極”開始,最終推衍出來的一個理論歸宿或宗旨(“橫渠四句”中的“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亦是如此)。中國哲學的“思知人,不能夠不知天”,不單要講天論和人論,而且要講知論(致知論或方法論),只可是此“知”不是一般的認知,而是怎樣知天道、知人道的“知”。致知的目的和方法已經(jīng)被所要知的內容(“為道”仍是“為學”,“德行之知”仍是“見聞之知”)和價值取向所決定了。因此,“致知”與“修養(yǎng)”4文章根源網(wǎng),僅供分享學習參照并進,致知論也就是“時間論”,“有真人爾后有真知”,“真善合一”,“知行合一”,但“邏輯和認識論的意識不發(fā)達”,便也成為中國哲學
8、的一個重要特點。三尚書皋陶謨說“知人則哲”、“安民則惠”,這是中國上古“王官文化”為春秋以降“哲學的打破”留下的一個文化基因。從“知人則哲”、“安民則惠”發(fā)展到“思知人,不能夠不知天”、“修己以安百姓”,這就是中國文化在歷史的“軸心時期”所實現(xiàn)的“哲學的打破”。這個“打破”亦是有繼承性、連續(xù)性的,或許說是以“溫和”的方式實現(xiàn)的。因此,在中國傳統(tǒng)的“天人之學”中仍保存了“知人”、“安民”的基因。以“知人”為中心,以“原善”(善即“愛人”)、“為治”(治即“安民”)為宗旨,這能夠說就是中國傳統(tǒng)哲學的精神。雖然中國傳統(tǒng)哲學有其歷史時代的限制性,自1840年以來中國的文化和哲學處于近現(xiàn)代的轉型之中,可
9、是中國文化和哲學的一些優(yōu)異傳統(tǒng)仍是要繼承和弘揚的。古希臘哲學有“為求知而從事學術”的傳統(tǒng),由此而有西方哲學的本體論、宇宙論和認識論,以致西方近代盛行的科學技術,這是需要中國文化和哲學學習的。可是,在亞里士多德的學科分類中亦有一種倫理學、政治學“讓其余的科學5文章根源網(wǎng),僅供分享學習參照為自己服務”的實踐智慧,康德亦有哲學乃“求達至善之術”、實踐理性比思辨理性占有“優(yōu)先地位”之說??梢娭袊鴤鹘y(tǒng)哲學以“知人”為中心、以“原善”、“為治”為宗旨,實也切合哲學“這個名詞的古義”(參見實踐理性批判第四章)。瑞士學者皮亞杰在為結合國教科文組織寫的“人文社會科學”報告中認為,哲學學科是“極其難于分類的一組”,“因為獻身于這類學科的學者們對應歸入這一名稱之下的各分支的意義、范圍、甚至統(tǒng)一性,建議頗不一致”??墒?,“唯一肯定的命題因為各學派看來都同意這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湖南省永州市祁陽市茅竹鎮(zhèn)中心學校2024-2025學年下學期期中監(jiān)測八年級下冊《物理》試卷(含答案)
- 武昌工學院《攝影技術》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深圳技術大學《基本體操(1)》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萊蕪市重點中學2024-2025學年高三第四次聯(lián)考生物試題含解析
- 江蘇省鹽都區(qū)2025年初三期末熱身聯(lián)考生物試題含解析
- 蘇州托普信息職業(yè)技術學院《三維影像設計》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江漢藝術職業(yè)學院《小組社會工作》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湖北省孝感市漢川市2025屆小學六年級數(shù)學畢業(yè)檢測指導卷含解析
- 重慶科技職業(yè)學院《中醫(yī)診斷學(實驗)》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江漢大學《高等土力學》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GB/T 26354-2025旅游信息咨詢服務
- 2025年中國工業(yè)X射線檢測設備行業(yè)市場集中度、企業(yè)競爭格局分析報告-智研咨詢發(fā)布
- 職工維權知識培訓課件
- 《制作七巧板》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五年級上冊勞動浙教版
- 2024銀行春招招聘解析試題及答案
- 四川達州歷年中考作文題與審題指導(2004-2024)
- 第15課《青春之光》課件-2024-2025學年統(tǒng)編版語文七年級下冊
- 獨立儲能電站項目運維管理方案
- (正式版)HGT 22820-2024 化工安全儀表系統(tǒng)工程設計規(guī)范
- 工程(產(chǎn)品)交付后顧客滿意度調查表
- 項目定標審批表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