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廣東人民八年級上冊(2023年新編) 中國的自然環(huán)境 地形_第1頁
初中地理廣東人民八年級上冊(2023年新編) 中國的自然環(huán)境 地形_第2頁
初中地理廣東人民八年級上冊(2023年新編) 中國的自然環(huán)境 地形_第3頁
初中地理廣東人民八年級上冊(2023年新編) 中國的自然環(huán)境 地形_第4頁
初中地理廣東人民八年級上冊(2023年新編) 中國的自然環(huán)境 地形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2023年秋期教 學 設 計(七年級地理上冊 第二章)主備人:王 平德陽市第九中學校教學設計模版年級八年級上冊學科地理版本粵人版單元內(nèi)容第二章 中國的自然環(huán)境教學內(nèi)容第一節(jié) 地形和地勢課時3備課時間2023年秋期(2023年9月12日)上課時間2023年 月 日(周 第 節(jié))主備人王 平 (主要來源:網(wǎng)絡 集體備課 自備)一次備課二次備課教學目的: 1.運用地圖歸納我國的地形特點,舉例說明我國地形特點對人類活動的影響。2.運用地圖認識我國主要地形區(qū)的分布教學重點: 1、我國的地形特征及其對人類活動的影響;2、我國主要地形區(qū)的分布教學過程:新課預習學生預習,閱讀教材P2022,自主完成P21的活

2、動題新課展開教師(運用多媒體展示教材第20頁圖片):我國地形類型齊全,同學們根據(jù)展示的圖片在中國地形圖中找出這些地形區(qū)。學生自主學習,從地圖冊中的中國地形圖中找到這些地形區(qū)。通過同學們的查找,我們發(fā)現(xiàn)我國地形類型齊全,而且交錯分布在不同的山脈之間,這是我國地形的一大特征。我國還有哪些主要地形區(qū)呢?我們通過一個活動來認識一下其他的地形區(qū)。教師運用多媒體展示中國地形分布圖,把學生分成三個小組,完成下列任務。學生分組活動:小組一:在圖中找出我國四大高原,分別寫到白色紙條上。小組二:在圖中找出我國四大盆地,分別寫到白色紙條上。小組三:在圖中找出我國三大平原和東南丘陵,分別寫到白色紙條上。教師(展示空白

3、的中國地形掛圖):安排每小組派代表將紙條貼到圖中相應的位置,速度快者勝。精講點撥:(展示我國四大高原的景觀圖片)在我國四大高原中,青藏高原是我國面積最大、海拔最高的高原,同時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被稱為“世界屋脊”,這里冰川廣布,雪山連綿;內(nèi)蒙古高原有一望無際的草原;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嚴重,到處溝壑縱橫;云貴高原地形崎嶇。(展示我國四大盆地的景觀圖片)我國四大盆地中,塔里木盆地面積最大,內(nèi)部有我國面積最大的塔克拉瑪干沙漠,四川盆地經(jīng)濟發(fā)達,內(nèi)部的成都平原被稱為“天府之國”。(展示三大平原和東南丘陵圖片)我國的平原和丘陵主要分布在東部地區(qū),這里經(jīng)濟發(fā)達,人口稠密。轉(zhuǎn)承:在我國遼闊的國土上,還有

4、縱橫交錯的山脈,把祖國大地裝飾得多姿多彩。教師:我國擁有許多不同走向的山脈,下面我們就通過一個活動來進一步了解我國的山脈。學生(分組活動):按照山脈的走向分成三個小組,通過合作探究完成下列任務。(1)小組一:在中國地形分布圖中找出東西走向的主要山脈,寫在紅色紙條上。(2)小組二:在中國地形分布圖中找出東北西南走向的主要山脈,寫在紅色紙條上。(3)小組三:在中國地形分布圖中找出其他走向的主要山脈,寫在紅色紙條上。利用空白中國地形掛圖,每小組派代表將紙條貼到圖中相應的位置,速度快者勝。(成果展示)我國主要山脈如下表所示:教師:同學們合作完成教材第22頁活動第2題。學生合作探究:(1)小組一:在剛才

5、的地形圖中把東西走向山脈的紅色紙條用線連接起來。(2)小組二:在剛才的地形圖中把南北走向山脈的紅色紙條用線連接起來。教師:同學們觀察連線后中國地形圖上的紅色紙條,可知我國山脈縱橫交錯,織成了一張山脈“網(wǎng)”,因此我國的山脈就像人體的骨架,而填充這些骨架的“血肉”,就是我國的地形區(qū),它們共同組成了我國的大好河山。下面同學們一起完成表格。學生讀圖完成。(成果展示)教師:不同地形類型在我國所占的比例有很大差異,請同學們閱讀教材第21頁圖“中國各類地形面積比例”,找出五種地形分別所占比例。學生自主學習:閱讀圖表可知:我國山地占33%,高原占26%,丘陵占10%,盆地占19%,平原占12%。精講點撥:我國各種地形分布不均,山地面積最大,約占全國總面積的1/3,平原面積狹小,我們把山地、丘陵,連同比較崎嶇的高原統(tǒng)稱為山區(qū),這樣山區(qū)面積約占全國總面積的2/3,因此我國地形另外一個特征是山區(qū)面積廣大。教師(運用多媒體展示山區(qū)畜牧業(yè)和旅游業(yè)發(fā)展的圖片,還有在平原地區(qū)發(fā)展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