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xué)必背古詩75+80專項總復(fù)習(xí)_第1頁
小學(xué)必背古詩75+80專項總復(fù)習(xí)_第2頁
小學(xué)必背古詩75+80專項總復(fù)習(xí)_第3頁
小學(xué)必背古詩75+80專項總復(fù)習(xí)_第4頁
小學(xué)必背古詩75+80專項總復(fù)習(xí)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學(xué)校必背古詩 75+80 專項總練習(xí)資料1、江南是一首漢代樂府詩,樂府是漢武帝年間設(shè)置的一種掌管音樂的機構(gòu)(有點像現(xiàn)在的消遣公司),負責(zé)搜集民歌,樂譜,訓(xùn)練音樂人才(歌手);所以由樂府搜集而流傳下來的詩歌就是樂府詩了;(1)江南題目中的“ 江” 是指 長江(2)漢樂府的意思是 漢朝掌管音樂的機構(gòu)(3)詩歌通過對蓮和魚的描寫,表現(xiàn)了采蓮人的歡樂心情;(4)“ 魚戲蓮葉間” 這句詩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方法;(5)請寫出兩句描寫江南風(fēng)景的詩句: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2、長歌行是一首(漢樂府);作者借(自然界植物花草的榮枯變化)來比喻光陰之匆忙易逝,勸勉世人要(珍愛時間,努力學(xué)習(xí),有所作為);從中我體會到

2、( 時間易逝,我們應(yīng)當(dāng)珍愛時間,好好學(xué)習(xí),不要等到我們老了的時候去后 悔待到那時,已是為時已晚了; (1)詩中描寫的自然景物特點是:清爽純樸自然,生氣盎然,富強昌盛;(2)詩人從眼前的景象中產(chǎn)生了怎樣的聯(lián)想?從而感悟出怎樣的哲理?由園中葵的蓬勃生長聯(lián)想到自然界,再聯(lián)想到人生;感悟到了人生要經(jīng)受 少年努力,老有所成的過程,要珍愛人生,不要虛度光陰;(3)詩中勸人珍愛時間的句子是: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3、敕勒歌是一首(北朝)民歌,唱出了我國古代北方游牧民族的粗獷豪爽;穹廬指的是(蒙古包),“ 風(fēng)吹草低見牛羊” 中的“ 見” 讀(xin);4、詠鵝的作者是(唐代)詩人(駱賓王);這首詩我上幼兒園

3、時就會了,但你知道他是初唐四杰之一嗎?駱賓王與王勃、楊炯、盧照鄰三人一起被合稱為“ 初唐四杰” ;(1)請找出詩中表示顏色與動作的詞:顏色:白毛、綠水、紅掌動作:向、歌、浮、撥;(2)詩中形容鵝在水中游泳時的樣子的句子: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5、風(fēng)是一首獨樹一幟的小詩,主題是詠風(fēng),但全詩中沒有顯現(xiàn)一個“ 風(fēng)”字,整首詩像一就謎語,清爽活潑,別有樂趣,寫出了(風(fēng)之形、風(fēng)之韻、風(fēng)之情),作者是(唐代)詩人(李嶠);(1) “ 三秋” 的意思是(深秋)(2) “ 解” 的意思是(能夠)6、詠柳是(唐代)詩人(賀知章)的一首(詠物)詩;詩中運用了(比如、擬人、設(shè)問)的修辭手法,通過對柳樹的描寫,贊揚

4、了春天給大地帶來的生氣勃勃;(1)“ 詠柳” 中的“ 詠” 的意思是 歌詠、贊揚 ;(2)“ 絲絳” 一詞本意是 用絲編織的帶子 ,在詩中指 春柳嫩綠的枝條 ;(3)詩人把“ 二月春風(fēng)” 比作 剪刀 (4)在詩人不凡的筆觸下,平常的柳樹也變得反常漂亮動人:(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使人不禁發(fā)問:(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fēng)似剪刀)7、回鄉(xiāng)偶書的作者是(唐代)詩人(賀知章);這是一首久客異鄉(xiāng)、返回故里的感懷詩,抒發(fā)了作者(深厚的鄉(xiāng)情和深深的無奈與)感嘆;(1)詩的感請自然、逼真,特殊是一個“笑 ” 字,不只是說詩作得之偶然,仍泄露了詩情來自生活,發(fā)于心底的這層意思;(2)這首詩用了(對比)

5、手法,首句用(少小離家)與(老大回)的句中自對,概括寫出數(shù)十年久客他鄉(xiāng)的事實,暗寓自傷“ 老大” 之情;詩中(兒童相見不相 識,笑問客從何處來)這兩句詩描寫了作者回到(家鄉(xiāng))時遇到的情形;8、唐代詩人王之渙的涼州詞是一首特別聞名的(邊塞)詩;被譽為唐代七 言絕句的“ 壓卷之作” ;全詩既描寫了西北邊關(guān)的荒蕪,又抒發(fā)了長年戍守邊關(guān) 的將士們的離愁別緒,呈現(xiàn)出他們的壯烈胸懷;“ 春風(fēng)不度玉門關(guān)” 一句表達了 皇帝的恩澤不能到達玉門關(guān)以西,邊地苦寒,含蓄著無限的鄉(xiāng)思離情;(1) 詩中的“ 春風(fēng)” 除了指自然現(xiàn)象之外,仍指的是(某種暖和關(guān)懷或某種 人間春意春象 皇上的恩惠或朝廷的關(guān)懷);(2)詩歌前兩

6、句以遠川高山襯托“ 孤城” ,描畫出邊地的雄闊蒼涼之景;“ 楊 柳” 是雙關(guān)語,既指音樂的曲調(diào),又指現(xiàn)實中的楊柳樹;詩歌用“ 何須” 二字,由邊地圖景描畫轉(zhuǎn)入情感抒發(fā);9、王翰和王之渙都是唐代詩人,他們寫的涼州詞都是邊塞詩;王翰的涼州詞主要描寫了戰(zhàn)士們在出征前宴會上暢飲的場面,表達了將士們的豪情壯志;(1)“ 欲飲琵琶” 中的“ 欲” 意思是(將要)“ 夜光杯” 是指(用晶瑩剔透的 白玉做成的酒杯);(2)“ 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zhàn)幾人回” ,表現(xiàn)了守邊將士豪爽、開朗、興 奮的感情,是視死如歸的士氣的精神面貌;10、登鸛雀樓 作者(王之渙) 是盛唐時期聞名的詩人; 前兩句詩是詩人所 _(見)

7、,短短的十個字,現(xiàn)在看來,也如身臨其境,如見其景,后兩句是詩人所(想),要想看到最遠方,就得登上更高一層樓;(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這兩句詩現(xiàn)在被人用來勉勵別人積極向上、不斷努力;(1)依:傍著盡:消逝窮:達到極點更:再;(2)這首詩告知我們的道理是:景物是無限的,事物也是無限,要想無止境地探望,就要無止境地登高,想要獲得更多的學(xué)問就要不斷努力,積極向上;11、春曉作者是唐代詩人孟浩然,詩的開頭點明白時令季節(jié)即春天的早晨;呈現(xiàn)了一幅春天早晨的圖景,寄寓了詩人舒服、恬適、閑散的歡樂之情;(1)“ 春眠不覺曉” 中“ 曉” 的意思是(A) A、早晨B、晚上C、中午C、(2)“ 處處聞啼鳥” 中“

8、 聞” 的意思是(B ) A、鼻子聞到B、耳朵聽到眼睛看到(3)“ 處處聞啼鳥” 中“ 啼鳥” 的意思是(A ) A、鳥的叫聲B、捉住了小鳥C、提著小鳥12、王昌齡是唐代詩人,善于寫邊塞詩,有“ 七絕圣手” “ 詩家夫子王江寧” 的美譽;出塞一詩中“ 秦時明月漢時關(guān),萬里長征人未仍” 兩句向我們呈現(xiàn)了一幅將士們浴血奮戰(zhàn)的邊塞圖,后兩句“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表達了世世代代人們的共同愿望:和平安定(1)龍城飛將指的是(李廣),他是(漢)代名將,被世人成為(飛將軍)(2)詩中(秦時明月漢時關(guān), 萬里長征人未仍) 是千古名句, 前半句運用了“ 互文” 的修辭方法;(3)塞: 邊關(guān)上險要

9、的地方 但使:只要教:使、讓 胡馬:胡人的戰(zhàn)馬,這里指代胡人;13、芙蓉樓送辛漸是唐朝(王昌齡)寫的一首(送別)詩;首句中寒雨連江(或“ 寒雨” )點明白詩人送別辛漸的季節(jié)是在“ 秋季” 或“ 冬季” 或“ 秋冬季”;其次句中“ 孤” 字既點出了眼前所見之景,也融入了作者當(dāng)時孤獨的心境 ,融情于景;(1) “ 平明” 的意思是(早晨)詩最終一句的意思是(他叮囑伴侶,假如 遠方的親友問起我, 請把我清廉耿直的心愿傳達給他們;).這首送別詩實際上是 說明詩人(純潔完善)的品質(zhì);(2)這首送別友人的詩,作者與友人分別的時間是(夜晚),詳細地點是(芙蓉樓),友人所去的地方是(洛陽)(3)詩中平明送客楚

10、山孤含蓄的寫出了作者送別友人時依依不舍的感情;(4)最終一句使用了比如修辭手法 節(jié)操;.表達了作者不為遭貶而轉(zhuǎn)變玉潔冰清的14、鹿柴描畫的是鹿柴鄰近的空山深林在傍晚時分的寂靜景色,詩的奇妙處在于“ 以動襯靜” ,藝術(shù)手法是反襯,詩人所要描寫的中心內(nèi)容是“ 幽寂” ,前兩句,詩人寫山中“ 不見人” ,山只是一座“ 空” 山,接著一聲“ 人語響” ,劃破了這一分山林的寂靜, 這樣的手法便是反襯, 前兩句“ 靜中有動”:空山寂寂,不見人影,卻有說話聲回蕩;后兩句“ 動中有靜” ,描寫光影流淌,又布滿安靜的感覺;(1)詩人王維是個才子,既是詩人,又是畫家、音樂家,善繪畫,多畫山水與松石,宋代文學(xué)家蘇軾

11、曾贊揚他“ 詩中有畫、畫中有詩” ;(2)詩中“ 柴” 讀 zhi “ 景” 讀 y ng “ 聞” 的意思是 用耳朵聽見“ 復(fù)” 的意思是 又(3)下面詩句中的哪一句與這首詩的意境不同?(C)A“ 蟬噪林愈靜,鳥 鳴山更幽;” (鳥鳴澗)B“ 古木無人徑,深山何處鐘;” (過香積寺)C“ 野徑云俱黑,江船火獨明;” (春夜喜雨)D 鳥宿池邊樹,僧 敲月下門;(題李凝幽居)15、送元二使安西唐代詩人王維的一首膾炙人口的送別詩;前兩句交代了送 別的地點渭城的客舍和當(dāng)時的情形早晨細雨蒙蒙,草青柳綠,雨后初晴;后兩句 寫詩人的行動和對友人的關(guān)懷;表達了詩人對友人元二的一片深情,也對友人只 身去遠方、

12、前途無定的漂泊傾注了萬分的關(guān)懷之情,堪稱送別詩的佳作;古人送別有折楊柳話別的習(xí)慣,表示挽留加惜別的意思;(1)詩中“ 澠” 的意思是潮濕“ 盡” 的意思是飲完“ 故交” 指老伴侶(2) 陽關(guān)故址在金甘肅省敦煌縣西南,在古代是絲綢之路的必經(jīng)之處,也是許 多邊塞常常涉及的地方,請寫出一句含“ 玉門關(guān)” 的詩句:羌笛何須怨楊柳,春 風(fēng)不度玉門關(guān);(3)“ 柳” 同“ 留” 諧音,所以在古人的送別詩中常常顯現(xiàn)“ 柳” 字,如本詩 中的“ 柳色新” 就蘊涵離別之意;你仍能舉出這樣的詩(詞)句嗎?(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竹枝劉禹錫)(晴憐憫)16、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是唐代詩人

13、王維寫的一首 廣為傳誦的詩篇,詩題中“ 九月九日” 是指重陽節(jié),“ 遍插茱萸少一人” 的意思是遠在家鄉(xiāng)的兄弟們今日登高時身上都佩上了茱萸,卻發(fā)覺少了一位兄弟(詩人 自己),深切地表達了詩人對親人的思念之情;詩人用神奇的轉(zhuǎn)換方式和豐富的想象,原來是自己思念親人,卻說成登高團圓時的兄弟們在思念自己,感情純真 而濃烈;(1)倍:加倍、更加獨:獨自異客:在外地生活的人;憶:思念遙知:身在異地遠遠地料想到;逢:遇到(2)本詩中的千古名句是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打動了許多游子 離人之心;17、靜夜思是唐代詩人李白所作的一首五絕小詩;此詩描寫了秋日夜晚,詩 人于屋內(nèi)抬頭望月的所感;詩中運用比如、襯

14、托等手法,表達客居思鄉(xiāng)之情,語 言清爽樸實而韻味含蓄無窮,歷來廣為傳誦;李白有詩仙之稱;全詩從“ 疑” 到“ 舉頭” ,從“ 舉頭” 到“ 低頭” ,形象地揭示了詩人內(nèi)心活動,鮮明地勾畫出 一幅生動形象的月夜思鄉(xiāng)圖,抒發(fā)了作者在安靜的月夜思念家鄉(xiāng)的感受;(1)詩中“ 凝” 反映出詩人心神不定、恍惚迷離、輾轉(zhuǎn)難眠的心境;“ 霜” 就 顯示了月光的清白和時令的凄冷,更好地烘托了詩人只身旅居、無親無故的孤寂 之情;18、古朗月行 朗月行是一個樂府古題; 李白借樂府古題所作的一首五言古詩;李白用了這個題目所以叫“ 古朗月行” ,但李白并沒有襲舊,而是自成以風(fēng)格;特殊是前四句,通過簡潔的文字寫出了兒童對

15、于月亮懵懂的熟識;(1)、李白是我國歷史上宏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詩中(又疑瑤臺鏡)這一句借 助神話傳奇,表現(xiàn)了李白詩歌的浪漫主義特點;這首詩同樣通過豐富的想象和神 話傳奇的奇妙結(jié)合,表現(xiàn)了一個神奇而又合乎情理的藝術(shù)意境;(2) “ 又疑瑤臺鏡” 中的“ 疑” 和“ 疑是地上霜” 的“ 疑” 都是(懷疑)的意 思,這兩句詩分別出自李白寫的(古朗月行)和(靜夜思)(3)李白的這首小詩寫得是他小時候?qū)υ铝恋目捶?詩人把月亮比作(白玉盤)和(瑤臺鏡),特別稚嫩而可愛,語言純樸,比如好玩;19、望廬山瀑布是(唐)代詩人李白的作品;這是一首寫景的詩;詩人在廬 山香爐峰下,遠遠地觀看這里的風(fēng)景;一個“ 生”

16、字把煙云冉冉上升的景象寫活了,“ 掛” 化動為靜,贊頌大自然的神奇?zhèn)チ?“ 飛” 字生動寫出瀑布噴涌景象,“ 落” 字畫出高空突兀,巨流傾瀉氣概;比如奇妙,夸張又自然,新穎又真實,后兩句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運用了夸張、比如修辭手法,表現(xiàn)作 者對大自然驚心動魄之美的贊嘆;20、贈汪倫是唐代詩人李白,緣起有一個典故十里桃花,萬家酒店,是 汪倫特別佩服大詩人李白的才華,情動之下所作;(1)詩的前兩句是“ 敘事” :先寫要“ 離去者” ,繼寫“ 送行者” ,呈現(xiàn)了一 幅離別的畫面;起句“ 乘舟” ,說明是循水道;將欲行說明是在輕舟待發(fā)之時;(2)詩的后兩句是“ 抒情” (表現(xiàn)手法),進一步

17、說明送別的地點在桃花潭;“ 深千尺” 既描畫了潭的特點,又為結(jié)尾一句的抒情作了伏筆;(3)結(jié)尾句“ 不及汪倫送我情” ,抒發(fā)了作者與伴侶之間真摯純潔的深情;(4)最終一句“ 不及汪倫送我情” 妙就妙在“ 不及” 二字,好就好在不用比如 而采納比物手法,變無形的友誼為生動的形象,自然而又情真;所以,桃花潭水 就成為后人抒寫別情的常用語;21、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是唐代宏大詩人李白的名篇之一;這也是一首送 別詩,寓離情于寫景;詩作以絢麗斑駁的煙花春色和浩渺無邊的長江為背景,極 盡渲染之能事,繪出了一幅意境開闊、情絲不絕、顏色明快、風(fēng)流倜儻的詩人送 別畫;此詩雖為惜別之作,卻寫得飄逸靈動,情深而不滯

18、,意永而不悲,辭美而 不浮,韻遠而不虛;全詩沒一個“ 離別” ,但又句句寫著離別;沒有直接抒情,但卻處處透著深情;(1)故交:老伴侶,這里指孟浩然辭:辭別、辭別盡:消逝晴空:水與藍天相接的地方唯:只煙花:指暮春橄艷的景色(2)這首送別詩先后寫出了送別的地點:黃鶴樓;送別的時間:煙花三月;故 人的去向:揚州;送別的場景:目送孤舟遠去,只留一江春水;(3)詩中寫事一句是 故交西辭黃鶴樓,寫景一句是煙花三月下?lián)P州,作者站在 江邊久久不能離去的詩句是孤舟遠影晴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22、早發(fā)白帝城唐代宏大詩人李白一首寫景詩;詩人流放夜郎,行至白帝遇 赦,乘舟東仍江陵時而作此詩;詩意在描摹自白帝至江陵一

19、段長江,水急流速,舟行如飛的情形;首句點出啟程的時間是早晨,地點是白帝城;“ 彩云間” 寫出 了白帝城之高;彩云繚繞與詩人遇赦的歡樂之情特別和諧;二句寫江陵路遙,舟 行快速,三句以山影猿聲烘托行舟飛進,四句寫行舟輕如無物,點明水勢如瀉;全詩鋒棱挺立,一瀉直下,快船快意,令人神遠;被稱作“ 驚風(fēng)雨泣鬼神” 之作;(1)描寫白帝城漂亮風(fēng)景的詩句是:朝辭白帝彩云間(2)表現(xiàn)詩人開心、急迫心情的詩句是:千里江陵一日仍(3)“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中“ 輕” 字用得極妙,“ 輕” 字既 來表現(xiàn)了作者輕松 寫出了船的輕快,也寫出了詩人的輕松和歡樂;用“ 猿聲”開心的心情;(4)“ 朝辭白帝彩

20、云間,千里江陵一日仍” 顯露出作者從字里行間顯露出輕松 歡樂之情;23、望天門山 是( 唐 )代詩人(李白)所作,李白字太白; 題目中的“ 望”字為詩眼 ,詩中景致皆為“ 望” 見之景; 詩中用了六個動詞 “ 斷、開、流、回、出、來” ,山水景物出現(xiàn)出躍躍欲出的動態(tài),描畫了天門山一帶的雄奇闊遠,贊揚了 雄壯的長江;(1)望:遠看;開:通;對:相持;孤:單獨;楚江:指長江;(古代長江中游地帶屬楚國, 所以稱流經(jīng)這里的長江為楚江; )(2)本詩第一句中 斷 寫出了天門山的山勢奇險;一、二句中開、流 兩個字寫出了長江沖決一切奔騰向前的水勢;二、三句中 碧、青 寫出了水和山的顏色美;24、獨坐敬亭山作

21、者 唐 朝詩人 李白 ,通過對 敬亭山景色 的描寫,抒發(fā)了因懷才不遇而產(chǎn)生的 孤獨孤寂 的感情; 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運用 擬人的方法寫出詩人與敬亭山的 相知之情;25、秋浦歌這是唐 朝詩人 李白 的一首抒憤詩;這首詩采納浪漫夸張的手法,抒發(fā)了詩人懷才不遇的苦衷;(1)第一、二句十個字的千鈞重量落在一個“ 愁” 字上;詩眼就在下句的一個“ 得” 字上;(2)這首詩首句運用了夸張 末句運用了借代 手法,“ 秋霜” 指代白發(fā) ,具有悲傷憔悴的感情顏色26、別董大作者是(唐)代詩人高適 一首 送別 詩;題目的意思是送別友人董大 ;前兩句中千里黃云白日曛,北風(fēng)吹雁雪紛紛 示意離別的時間是冬天;后兩

22、句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寫出了作者對伴侶的彼此這間深厚情誼,表達了詩人 對友人的勸慰和贊揚之情 的感情;(1)黃云:烏云;曛 :昏暗;白日曛,即太陽黯然無光;(2)“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的意思是不要擔(dān)憂以后沒有人明白你,賞識你;天下人誰不知道你呢 . (反問)(3)詩中描寫別時的景物有黃云、白日、北風(fēng)、雁、雪27、絕句 兩個黃鸝鳴翠柳是唐代詩人杜甫的組詩絕句中的第三首,唐 朝平定“ 安史之亂” ,心情開心所作;前兩句詩人對美景進行了微小的刻畫;后兩句詩人睹物生情,思念家鄉(xiāng);(1)這首詩描畫黃鸝、翠柳、白鷺、青天、千秋雪、萬里船六種景物 . (2)詩中描寫顏色的詞是(黃、

23、翠、白、青、),描寫聲音的詞是(鳴),靜態(tài)描寫是(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柳,一行白鷺上青天),動態(tài)描寫是(兩個黃鸝鳴翠28、絕句 .遲日江山麗作者是唐代詩人杜甫,全詩從大到小,有遠有近,有 靜有動,讓人似乎觸摸到了春天,給人無限的享受;從春日到江山、花草,前者“ 麗” ,后者“ 香” ;從視覺和嗅覺兩方面,寫出了大自然的壯美;(1)詩的前兩句選用了“ 遲日、江山、春風(fēng)、花草” 描畫了春天的景象;(2)后兩句中的“ 泥融” “ 沙暖” 呼應(yīng)了前面的“ 遲日” ,這既有燕子翩飛的 動態(tài)描畫,又有鴛鴦懶睡的靜態(tài)寫照;(3)遲日:春天的太陽睡:詩中指鴛鴦的棲息29、春夜喜雨 作者是唐代詩人杜

24、甫, 杜甫字子美, 唐代宏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被后人稱為“ 詩圣” ,他的詩被稱為詩史;與李白并稱為“ 李杜” ;詩中抒寫詩人對春夜細雨的無私貢獻品質(zhì)的寵愛贊揚之情;(1)全詩的詩眼是:喜,這首詩以“ 好雨” 開頭,作者贊揚它的緣由知季節(jié)(擬人);詩的其次聯(lián)從聽覺,第三聯(lián)從視覺的角度來寫春雨;(2)“ 隨風(fēng)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中“ 潛” 用得好,運用了擬人手法;它生 動形象的寫出春雨悄無聲息的特點(3)“ 隨風(fēng)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已成歷代傳誦的名句,常用來比如無微不至 的關(guān)愛和和風(fēng)細雨般的教導(dǎo);(4)季節(jié):時令節(jié)氣當(dāng): 到,正值乃:于是,就發(fā)生:催發(fā)植物生長,萌發(fā)生長;潛:暗暗地,靜靜靜地

25、;潤:使植物受到雨水的滋養(yǎng);俱:全,都;紅:這里指代花野徑:鄉(xiāng)間野外的小路重:重量重,沉甸甸30、江畔獨步尋花其五(黃師塔前江水東)作者唐代詩人杜甫;(1)“ 春光懶困倚微風(fēng)” 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生動形象地寫出了詩人與微風(fēng)相親相伴,為春風(fēng)所沉醉的情形;(2)“ 江水東” “ 開無主” 顯露了詩人無奈、孤寂的心情;31、聞官軍收河南河北作者唐代詩人杜甫;這首詩集中表現(xiàn)出了詩人忽聞捷報后一瞬時的感情,突出地寫了一“ 喜” 字;這首詩被后人喻為“生平第一快詩 ”杜甫的詩多布滿著 憂國憂民的思想感情 ;(1)表現(xiàn)詩人一家欣喜欲狂的句子是: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2)涕淚:眼淚 卻看:回頭看

26、 漫:隨便地 妻子:妻子和兒女(3)“ 即從巴峽穿巫峽, 便下襄陽向洛陽”這句,營造了一幅疾速疾馳 的畫面,表達了詩人迫不及待、歸心似箭的心境;詩人想象中詳細(回鄉(xiāng))路線;(巴峽)是動身地,(巫峽)是必經(jīng)之地,(襄陽和洛陽)是詩人地原籍和家鄉(xiāng);32、江南逢李龜年作者唐代詩人杜甫;(1)常:常常君:指李龜年平常:平常幾度:多次(2)詩中描寫自然景色的一句是:正是江南好風(fēng)景, 落花季節(jié)又逢君, 其中“ 落花季節(jié)” 有比如國運衰微,人生落魄,盛時不再的特殊含義;33、贈花卿 作者唐代詩人杜甫; 全詩四句, 前兩句對樂曲作詳細形象的描畫,是實寫;后兩句以天上的仙樂相夸,是遐想,因?qū)嵍?虛實相生,將樂

27、曲的美 妙贊譽到了極致;(1)首句“ 絲管” 用了借代修辭方法,白居易的琵琶行里用類似手法描寫音樂的句子:“ 潯陽地僻無音樂,終歲不聞絲竹聲”34、楓橋夜泊是唐朝詩人張繼途經(jīng)寒山寺時,寫下的一首羈旅詩;在這首詩 中,詩人精確而細膩地敘述了一個客船夜泊者對江南深秋夜景的觀看和感受,勾 畫了月落烏啼、霜天寒夜、江楓漁火、孤舟客子等景象,有景有情有聲有色;表 發(fā)作者羈旅之思, 家國之憂,是寫愁的代表作; 在寫法上運用了寓情于景的手法,抒發(fā)了詩人漂泊他鄉(xiāng)的孤愁情懷;(1)詩歌在景物描寫中奇妙地運用冷暖對比、動靜結(jié)合; 其中月落、 霜天是“ 冷色” ,江楓、漁火“ 暖色” ;一、二句是“ 靜景” ,第四

28、句是“ 動景” ;(2)詩中作者寫了月落、鳥啼、霜滿天、江邊的楓樹、漁火、寒山寺等景物;寫景的次序是從遠到近,作者以景襯情的用秋夜的安靜、凄清、模糊來烘托羈旅者孤孑清寥、愁緒滿懷的思鄉(xiāng)之情;35、滁州西澗作者唐代詩人韋應(yīng)物;(1) 獨憐:獨愛,一種對幽草的獨情野渡:荒郊野外無人治理的渡口春潮:春雨橫:指隨便飄浮幽草:長在寂靜處沒人留意的草澗:小溪(2)詩的前兩句“ 幽草澗邊生” ,是“靜 ” 景;“ 黃鸝深樹鳴” 是“ 動” 景;(3)想象“ 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的畫面:(春天的傍晚,雨急切地下著,河中的水漫了起來,一條小船孤單單地橫在無人的渡口;)(4)一個“ 急” 字顯出天氣

29、變化之快速,寫出了春雨之大;一個“ 自” 字又顯出無人之境的閑適;36、游子吟是唐代詩人孟郊一首歌頌宏大母愛的聞名詩篇;作者抓住母親為臨行兒子縫補衣裳這件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塑造了母親的高大形象,歌頌了母愛的宏大與無私,表達了詩人對母愛的感謝以及對母親深深的愛與敬重;(1)吟:吟誦,誦讀;游子:出門遠游的人;即作者自己;臨:將要 意恐:心里很擔(dān)憂 寸草:小草,這里比如兒女;歸:回家;暉:陽光;形容母愛如春天暖和、和煦的陽光照射著子女;三春暉:春天輝煌的陽光,指慈母之恩;三春:舊稱農(nóng)歷正月為孟春,二月為仲春,三月為季春,合稱三春;(2)詩的后兩句,作者用小草 比如 子女,用 寸草心 比如子女的心,

30、用春天的陽光 比如深切宏大的母愛;沒有陽光的暖和,就沒有小草的成長,沒有宏大的母愛,就沒有兒女們的幸福;整首詩表達了母子間的融融親情;37、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作者是唐代大文學(xué)家韓愈 字退之,世稱“ 韓昌黎” ,唐宋八大家之首;(1)詩人抓住了小雨、小草 寵愛之情描摹出早春特有的景致,表達了詩人對早春景色的(2)詩中描畫早春特有景色的句子是:天街小雨潤如酥, 草色遙看近卻無; “ 草 色遙看近卻無” 這句詩寫出了早春草色極淡極少、似有似無的特點,報告了春天 早來的消息,給人以無窮的美感和趣味;(3)“ 天街小雨潤如酥” 一句使用了比如的修辭手法,生動形象的寫出了春雨 柔潤滑膩的特點;“ 最是一

31、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 采納了對比;將“ 草色 遙看近卻無” 的早春草色和“ 絕勝煙柳滿皇都” 的盛夏景色對比,突出表現(xiàn)了詩 人對早春春色的寵愛之情;(4) “ 最是一年春好處” 一句詩,讓人聯(lián)想到“ 一年之計在于春” 的格言;38、漁歌子的作者是唐代詩人張志和;這首詞前三句寫景,時間是在春季,正是鱖魚上市的季節(jié),地點是在西塞山前;作者特別留意顏色的描寫,如鷺的顏 色是白,桃花的顏色是紅,箬笠和蓑衣的顏色分別是青和綠,給人秀麗、清爽之 感;全詩出現(xiàn)出“ 白紅青綠” ,等顏色,是一首用詩寫得山水畫;(1)蓑衣是指用草或棕或稻草制成的,披在身上的防雨用具;(2)這首詞寫的是江南水鄉(xiāng)春汛時期捕魚

32、的情形,寄托了作者愛自由、愛自然 的情懷;39、塞下曲作者是唐代詩人盧綸,是一首邊塞詩;詩中寫將軍雪夜率軍追 敵的壯舉,突出了將軍殺敵衛(wèi)國的精神;“ 逐” “ 滿” 兩個動詞,前一個寫邊防 將士的小心與果敢,后一個寫環(huán)境的惡劣,兩相襯托,表現(xiàn)守邊將士愛國熱忱和 大無畏的精神;(1)塞下曲:古時邊塞的一種軍歌;月黑:沒有月光;逐:追逐;單于( chn y ):匈奴的首領(lǐng);這里指入侵者的最高統(tǒng)領(lǐng);遁:逃走;將:帶領(lǐng);輕騎:輕裝快速的騎兵;(2)詩一開頭用月黑之夜大雁被驚高飛,來襯托敵軍潰敗夜逃的情形;三四句 寫將軍率 領(lǐng)輕騎冒雪追敵,“ 大雪滿弓刀” 這一細節(jié),既寫出了環(huán)境的極度惡 劣,更突出了將

33、軍的勇敢剛毅;40、望洞庭作者唐代聞名詩人劉禹錫的一首山水小詩,該詩通過對洞庭湖高 曠清超的描寫,充分表現(xiàn)出詩人的奇思異彩,勾畫出一幅美麗的洞庭湖秋月圖;表達詩人對大自然的寵愛之情及詩人安靜恬淡的內(nèi)心世界;詩中詩人采納比如修 辭,將安靜的洞庭湖比作未打磨的鏡子,模糊中帶著安靜、美麗;(1)詩歌第一句表現(xiàn)湖面的開闊寥遠,其次句表現(xiàn)夜晚湖面的安靜,第三句寫 遠望湖中翠綠的君山,第四句再將浮在水中的君山比作擱在白銀盤子里的青螺;41、浪淘沙作者唐代聞名詩人劉禹錫;這首絕句,以生動形象的筆調(diào),高度 的藝術(shù)想象,極大的熱忱描畫了黃河的雄壯形象,抒發(fā)了作者的豪邁氣概和奮勉 精神,同時說明作者對美好生活的憧

34、憬;(1)浪淘沙:唐教坊曲名;簸:掀翻;牽??椗恒y河系的兩個星座名;九曲:自古相傳黃河有九道彎;形容彎彎曲曲的地方許多;浪淘:波浪淘洗;(2)詩的后兩句詩人以浪漫的想象結(jié)合美麗的傳奇,運用擬人等修辭手法,把 黃河洶涌澎湃特點寫得更加詳細、生動、形象;42、烏衣巷這是唐代聞名詩人劉禹錫的一首懷古詩;詩中“ 野草花” “ 夕陽斜” 反映的是一種荒蕪冷落衰敗的景象,“ 舊時王謝堂前燕”暗寫出烏衣巷昔日的富強,起突出今昔對比的作用,抒發(fā)了詩人對人事滄桑、興衰無常的深沉感 慨;43、賦得古原草送別這是唐代詩人白居易的一首送別詩;詩人通過對野草的 描畫表達送別友人時的依依惜別情, 詩人借物喻人,給人以積

35、極向上的勵志之情;(1)離離:繁盛的樣子;榮:繁盛;萋萋:草盛的樣子;原:原野;遠芳侵古道:伸向遠方的一片野草,侵占了古老的道路;遠芳:牽連一片的草;晴翠接荒城:在晴天,一片綠色連接著荒城;王孫:貴族;這里指的是自己的伴侶;44、池上二絕唐代詩人白居易,這首詩寫的是一個小孩兒偷采白蓮的情形,勾畫出一幅采蓮圖;詩人以他特有的通俗風(fēng)格將詩中的小娃娃描寫得特別可愛、可親,整首詩猶如大白話,富有韻味;(1)白蓮:白色的蓮花;蹤跡:指被小艇劃開的浮萍;艇:船;解:懂得、懂得45、憶江南這是唐代詩人白居易一首詞,寫的是江南春色,首句“ 江南好” ,以一個既淺切又圓活的“ 好” 字,作者的贊頌之意與憧憬之情

36、也盡寓其中;次句“ 風(fēng)景舊曾諳” ,點明江南風(fēng)景之“ 好”,三、四兩句對江南之“ 好” 進行形象化的演繹,突出渲染江花、江水紅綠相映的艷麗顏色,給人以光榮奪目的強 烈印象;(1)“ 憶江南” 是詞牌名,此詞又名謝秋娘,詩中“ 諳” 的意思是熟識,“ 紅勝火” 的意思是顏色鮮紅賽過火焰;(2)“ 能不憶江南?” 采納了反問的表達方法,表達了詩人對江南美景和大自 然的寵愛;46、小兒垂釣唐代詩人胡令能,詩中刻畫了一個仔細用心、天真爛漫、布滿 童趣的釣娃形象;詩的頭兩行,抓住“ 蓬頭” 的特點著重勾畫小孩兒的樣子和釣 魚的姿態(tài);后兩行是傳神之筆,抓住了小孩瞬時的神態(tài)及表現(xiàn),表現(xiàn)小孩釣魚時 的用心致志

37、;(1)“ 側(cè)坐莓苔”寫出了小兒很會選取釣魚的地點,同時也為后面寫“ 怕得魚 驚不應(yīng)人” 做鋪墊;(2)詩中“ 遙招手” 這是垂釣兒童“ 遙招手” ,小兒怕答話聲把魚驚走 才“ 遙 招手” ;47、憫農(nóng)這是唐代詩人李紳的一組田家;其一(鋤禾日當(dāng)午),描述農(nóng)夫在 烈日下勞動情形的一句是“ 鋤禾日當(dāng)午,汗滴禾下土” ,形象地突出了勞累的農(nóng) 民整日的艱辛;三四句發(fā)出感嘆,疾呼珍愛糧食;其二(春種一顆粟)詩人憤慨 地揭露了社會的不平、農(nóng)夫的疾苦,對殘酷的剝削制度予以劇烈的控訴,對廣大 無助的農(nóng)夫大眾布滿了憐憫與憐憫;(1)憫農(nóng):憐憫、憐憫農(nóng)夫;當(dāng)午:中午時分;四海:處處,天下之意;粟:谷類,這里指全部

38、糧食的種子;子:種子;猶:依舊,仍要;(2)“ 春種” 與“ 秋收” 、“ 一粒粟” 與“ 萬顆子” 寫出了時間的漫長和收成的豐富;48、江雪是唐代詩人柳宗元的一首山水詩,描述了一幅江鄉(xiāng)雪景圖,是一幅寄興高潔、寓意豐富的寒江獨釣圖;(1)千山萬徑,一片潔白;飛鳥絕跡,人蹤湮沒;在這樣空曠而又凄涼的背景之下,卻有一位漁翁,獨自一人,悄悄垂釣;此時能感受到漁翁孤獨、孤寂的心情;(2)在這安靜冰冷的冰雪世界,有這樣一位老人迎風(fēng)抗雪獨自垂釣,突出了老漁翁不畏寒冷的精神和孤傲高潔的品行;(3)這首詩所描畫的環(huán)境是冰冷凄涼、心情是孤獨孤寂、精神是堅強不屈;(4)絕:無,沒有;人蹤:人的蹤跡;蹤:腳??;滅:

39、消逝,沒有了;萬徑:虛指,指千萬條路;舟:小船;孤:孤單單;獨:獨自蓑笠 su l :(蓑衣和斗笠“ 蓑” 的意思是古代用來防雨的衣服;“ 笠”的意思是古代用來防雨的帽子;)49、尋隱者不遇作者是唐代詩僧賈島,是以“ 推敲” 兩字出名的苦吟詩人;首句寫尋者問童子,后三句都是童子的答話,詩人采納了寓問于答的手法,把尋訪不遇的著急心情,描畫得淋漓盡致;詩中以白云比隱者的高潔,以蒼松喻隱者的風(fēng)骨,寫尋訪不遇,愈襯出尋者對隱者的欽慕高仰之情;抒發(fā)了詩人對隱者的欽慕之情和沒遇到隱者的悵惘之情;(1)尋:尋訪;隱者:隱士,隱居在山林中的人;古代指不愿做官而隱居在山野之間的人;一般指的是賢士;不遇:沒有遇到

40、,沒有見到;童子:沒有成年的人,小孩;在這里是指“ 隱者” 的弟子、同學(xué);言:回答,說;云深:指山上的云霧;處:行蹤,所在;(2)在這首詩歌中顯現(xiàn)的人物有尋訪者、童子和隱士;詩歌中顯現(xiàn)的事物有松、山、童子、尋訪者,詩歌中顯現(xiàn)的動詞有問、言、采、去、在、知;(3)推敲是指作家在文字操作過程中反復(fù)斟酌、調(diào)動詞句,以求精確“ 推敲”二字出自詩句“ 鳥宿池中樹,僧敲月下門” ;50、山行這是唐代詩人杜牧的一首描寫和贊揚深秋山林景色的七言絕句;詩 人筆下除了寫楓林外,仍寫了寒山、石徑、白云這四樣構(gòu)成了一幅秋色圖;第一 句:“ 遠上寒山石徑斜” ,由下而上,寫一條石頭小路曲折曲折地伸向布滿秋意 的山巒;“

41、 寒” 字點明深秋季節(jié);“ 遠” 字寫出山路的綿長;“ 斜” 字照料句首的“ 遠” 字,寫出了高而緩的山勢;其次句:“ 白云深處有人家” ,描寫詩人山行時所看到的遠處風(fēng)光; 第三句:“ 停車坐愛楓林晚”的“ 坐” 字說明為“ 由于” ;第四句:“ 霜葉紅于二月花” 是全詩的中心句;前三句的描寫都是在為這句鋪墊 和烘托;詩人為什么用“ 紅于” 而不用“ 紅如” ?由于“ 紅如” 不過和春花一樣,無非是裝飾自然美景而已;而“ 紅于” 就是春花所不能比擬的,不僅僅是顏色更 明艷,而且更能耐寒,經(jīng)得起風(fēng)霜考查;(1)遠上:向山的遠處舒展;給人一種涼意,故稱寒山;斜:這里有曲折不直的意思;愛:真愛,流連

42、的意思;霜葉:指被秋霜打過的楓葉;寒山:深秋季節(jié),天氣漸冷,山上草木枯黃,石徑:石頭小路;白云生處:指飄浮著白云的地方;楓林晚:傍晚時候的楓樹林;二月花:春天的花;(2)從顏色、氣氛上看,前兩句疏淡、清冷,后兩句明艷、熱鬧,前兩句為后 兩句七了一種襯托的作用;(3)首句詩人為什么用“ 寒” 來修飾山而不用“ 青” 或“ 蒼” 呢,由于“ 青山”與“ 蒼山” 都無法表現(xiàn)出深秋季節(jié)的山的特色:蕭索、清寒,而在寒山的背景下 望見一片“ 紅于二月花” 的楓葉;(4)“ 霜葉紅于二月花” ,把秋天之美描寫得賽過春天,類似的仍有秋風(fēng)之高 爽清朗、秋月之明亮清靜、秋菊之傲霜怒放、秋葉之翩然淡定等 51、清明

43、作者唐代詩人杜牧;詩中描寫清明季節(jié)的天氣,抒發(fā)了孤身行路之 人的心情和期望;(1)清明:農(nóng)歷二十四節(jié)氣之一,約在陽歷四月五日左右;遙指:指向遠處;欲斷魂:指心里愁悶愁苦,就像失魂落魄一樣;杏花村:杏花深處的村莊;(2)第一句交代情形、環(huán)境、氣氛;其次句寫出了人物,顯示了人物的凄迷紛 亂的心境;第三句提出了如何擺脫這種心境的方法;第四句寫答話帶行動,全詩運用由低而高、逐步上升、高潮頂點放在最終的手法,余韻邈然,耐人尋味;52、江南春本詩是唐代杜牧的一首絕句,絕句的特點是每首詩四句,每句五 個字或七個字,一般是一三四句押韻;杜牧與李商隱合稱為“ 小李杜” ,以區(qū)分于李白和杜甫的“ 大李杜” ;一二

44、句寫的是晴景,三四句寫的是雨景;啼:叫;山郭:靠山的城墻;(1)詩人選取了鶯歌,紅花,綠柳,水鄉(xiāng),灑店,小旗,寺廟,春雨具有江南 特色的風(fēng)光景物;(2)詩人采納動靜結(jié)合、聲色結(jié)合、點面結(jié)合的寫作手法使筆下的江南春景鮮 明、生動、形象;全詩表達了表達了詩人對江南景物的贊揚與神往;53、秋夕唐代詩人杜牧;詩中描寫的季節(jié)是秋季,詩人在秋天的晚上看到了 牽牛星和織女星;首句寫秋景,用“ 冷” 字,示意寒秋氣氛,又襯托主人公內(nèi)心 的孤凄;一三句寫景,二四句敘事抒情;(1)秋夕:秋天的夜晚;銀燭:白色而精致的蠟燭;輕羅小扇:輕巧的絲質(zhì)團扇;天街:天庭,即天上;(2)第三句“ 天階夜色涼如水” 采納了比如修

45、辭;54、蜂唐代詩人羅隱的一首詠物詩;是以蜜蜂為比如,表達了對辛勤耕作的 勞動人的贊揚和對不勞而獲者的痛恨和不滿,諷刺不勞而獲的剝削者;(1)山尖:山峰;占:占其全部;甜:醇香的蜂蜜;盡:都;(2)詩中,與“ 甜” 字相呼應(yīng)的詞是“ 成蜜” ,與“ 辛苦” 相呼應(yīng)的詞或短語 是“ 采得百花” ;(3)詩中作者運用不論、無限、盡等詞語,贊揚蜜蜂占盡風(fēng)光,這是正言欲反、欲奪故予的手法;55、江上漁者北宋詩人范仲淹;這首詩主要用了對比手法,岸上人來人往,只想著鱸魚的美味,船上漁民風(fēng)里來浪里去,通過兩幅畫面的對比,反映了漁民 勞作的艱辛,表達了對“ 江上往來人” 的規(guī)勸,表現(xiàn)了詩人對漁人疾苦的憐憫;(

46、1)漁者:捕魚的人;但:只;沒 m :隱沒,看不見往來:來來往往(2) “ 小船一會兒被風(fēng)浪卷上浪尖,一會兒又把它打入浪谷;” 詩中“ 君看一 葉舟,出沒風(fēng)波里” 的真實寫照;56、元日作者是北宋詩人王安石,詩中描寫了春節(jié)除舊迎新的景象;一片爆 竹聲送走了舊的一年,飲著醇美的屠蘇酒感受到了春天的氣息;初升的太陽照射著千家萬戶,家家門上的桃符都換成了新的;詩中描寫了他在元日這一天看到的 好玩的風(fēng)俗,如:燃爆竹、飲屠蘇酒、換新桃符;(1)元日:農(nóng)歷正月初一,即春節(jié);千門萬戶:形容門戶眾多,人口稠密;爆竹:鞭炮;屠蘇:指屠蘇酒;曈曈:日出時間亮而暖和的樣子;一歲除:一年已盡;除,逝去;桃:桃符,古代

47、一種風(fēng)俗,懸掛在門旁,用來壓邪;也作春聯(lián);(2)在噼噼啪啪的爆竹聲中,送走了舊年迎來了新年;人們迎著和煦的春風(fēng),開懷暢飲美酒;在此情形中,你想到的詩句是: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fēng)送暖入 屠蘇;57、泊船瓜洲是北宋詩人王安石創(chuàng)作的一首七言絕句;詩人借助山、水、月 之景,抒發(fā)了作者思念家鄉(xiāng)的感情,這叫寫景抒情或借景抒情的表達方法;“ 春 風(fēng)又綠江南岸” 中的“ 綠” ,王安石在作詩時曾改過許多次,最終定稿時才用了“ 綠” ,將無形的春風(fēng)化為鮮明的形象,表現(xiàn)春天到來后千里江南一片新綠的景 物變化,既有顏色又有動感,極其傳神;(1)泊船:停船;泊,???;指停靠靠岸;綠:吹綠,拂綠;仍:回一水:一條河;(2

48、)用“ 明月” 意象表達相思之情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很常見,請另外寫出兩句 這樣的古詩句 : 58、書湖陰先生壁的作者是宋代的王安石,體裁是七絕;寫法是以院內(nèi)寫到 院外,由贊揚庭院到贊揚庭院主人,抒發(fā)了詩人高雅的生活樂趣;前兩句寫他家 的環(huán)境干凈清幽, 從中可以看出他是一個勤勞、 好靜、愛美,生活樂趣高雅的人;詩人運用擬人(對偶)的手法給予山水以人的情感,化靜為動,說水對田有一種護惜之意,山對人有一種友愛之情,這就使沒有生命的山水具有了人的情思,顯 得柔婉可愛,生動活潑;贊揚了庭院的清幽,表達了對湖陰先生生活方式、生活 樂趣的確定,含蓄地表達了詩人對田園生活的寵愛、往之情;(1)湖陰先生,作者的鄰

49、里好友;排闥( t ):推門闖入;闥:宮中小門;茅檐:茅草房的屋檐,這里指整個庭院;護:愛護、守護(2)“ 一水護田將綠繞” 一句運用了擬人修辭手法,“ 茅檐長掃凈無苔”一句 運用了借代修辭手法;59、梅花作者是北宋詩人王安石;詩中并沒有描寫梅花的枝葉和花朵形狀,而是著意寫“ 梅花凌寒獨自開” 的品行;“ 遙知不是雪,唯有暗香來” 一句,詩 人運用了比如、對比的修辭寫出了梅花的顏色、香氣,表現(xiàn)了梅花的潔白無瑕、孤傲清高的品質(zhì);用托物言志的手法,贊頌了梅花高潔的精神;(1)數(shù)枝:幾枝;凌(l ng)寒:冒著寒冷;遙知:遠遠的就知道;為:由于;暗香:形容如隱如現(xiàn)、時斷時續(xù)的花香;(2)這首詩寫的是

50、(早春或初春)季節(jié);“ 墻角” 兩字點明地點;“ 凌寒” 兩字交代時間, 突出了春梅于寒冷中傲然怒放的性格特點;“ 獨自開”與“ 數(shù)枝梅”相照料,傳遞了“ 梅先天下春” 的信息;60、飲湖上初晴后雨作者蘇軾,北宋文學(xué)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 東坡居士;詩歌描寫了杭州西湖的晴姿雨態(tài),首句描寫晴天的水光,“ 瀲滟” 突 出了水波蕩漾、波光粼粼的狀態(tài),“ 空蒙” 勾畫出西湖四周群山模糊的景象,詩 人借景抒情,表達對西湖的寵愛和贊揚之情;(1)描寫西湖晴天湖水的漂亮風(fēng)光的一句是“ 水光瀲滟晴方好” ,描寫作者身 處西湖遠觀雨中山色的美的一句是“ 山色空蒙雨亦奇” ;(2)瀲滟:水波蕩漾、水面波光

51、閃動的樣子;方好:正好,正顯得美;空蒙:形容霧氣迷茫、如隱如現(xiàn)的樣子;亦:也;奇:神奇;西子:西施,春秋時代越國出名的美女,居古代四大美女(西施、王昭君、貂蟬、楊玉環(huán))之首;適宜:特別合適;欲:假如;(3)“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適宜” ,作者把西湖比作西施,兩者的相似之處是淡妝濃抹總適宜; 運用了比如修辭手法, “ 淡妝” 與 空蒙 相照料,“ 濃抹” 與“ 瀲滟” 相照料,“ 適宜” 與好、奇 相照料;61、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作者是北宋詩人蘇軾;詩中詩人第一句寫云,把烏云比作“ 翻墨” ,形象逼真;其次句寫雨,白亮亮的雨點落在湖面濺起許多 水花,亂紛紛地跳進船艙;用“ 跳珠” 形

52、容雨點有聲有色;一個“ 未” 字,突出 了天氣變化之快;一個“ 跳” 字,一個“ 亂” 字,寫出了暴雨之大,雨點之急;第三句寫風(fēng):猛然間,狂風(fēng)席卷大地,吹得湖面上剎時雨散云飛;“ 忽” 字用得 特別輕巧,卻突出天色變化之快,顯示了風(fēng)的龐大威力;最終一句寫天和水:雨 過天晴,風(fēng)平浪息,詩人舍船登樓,憑欄而望,只見湖面上無入水,水映天,水 色和天光一樣的明凈,一色的蔚藍;風(fēng)呢?云呢?統(tǒng)統(tǒng)不知哪兒去了,方才的一 切似乎全都不曾發(fā)生似的;全詩表達了詩人對西湖的寵愛之情,“ 翻墨、跳珠、水如天” 想象豐富,生動形象,表現(xiàn)了詩人精湛的技巧;(1)醉書:飲酒醉時寫下的作品;翻墨:打翻的黑墨水,形容云層很黑;

53、遮:遮蓋,遮擋;白雨:指夏日陣雨的特殊景觀,因雨點大而猛,在湖光山色的襯托下,顯得白而透亮;雨點,說明雨點大,雜亂無序;跳珠:跳動的水珠(珍寶),用“ 跳珠” 形容 卷地風(fēng)來:指狂風(fēng)席地卷來;忽:突然;水如天:形容湖面像晴空一樣蔚藍、明凈;(2)作者用“ 黑云翻墨” 、“ 白雨跳珠” 形成劇烈的顏色對比,給人以很強的 視覺感,突出了驟雨突至的情形;用“ 打翻的墨汁” 來比如來勢之猛的烏云,用“ 跳動的珍寶” 來比如亂紛紛飛濺的雨點,“ 水如天” 又寫出雨過天晴、風(fēng)平浪 靜的開闊之境;62、惠崇 這首詩的作者蘇軾和(蘇洵、蘇轍)并稱為“ 三蘇” ;這是一首題畫詩,惠崇畫了兩幅春江晚景,一幅是鴨戲

54、圖,一幅是飛雁圖;這首詩是一幅以早春景物為背景的春江鴨戲圖,詩歌的第 1-3 句主要詠畫面景 物,第 4 句就寫由畫面景物引發(fā)的聯(lián)想; 畫面景物有動有靜, 靜態(tài)的景物有(竹)、(桃花)、(蔞蒿)、(江水)和(蘆芽),動態(tài)的景物有(河豚)和(鴨 );(1) 從物候角度看,這首詩描寫的是早春(初春)時令的景物,詩中兩枝的桃 花、滿地的蔞蒿、抽出短芽的蘆葦景物能夠說明這一時令特點;(2)“ 春江水暖鴨先知” 是一句富有哲理的名句,包蘊著對人生哲理的積極思 索態(tài)度,表達了詩人對惠崇畫作的觀賞、贊揚之情;63、題西林壁作者是北宋詩人蘇軾;詩歌描畫了廬山雄奇壯麗,千變?nèi)f化,深刻揭示了觀看的角度、 位置不同

55、,得出的結(jié)論也就不同; 前兩句寫了詩人從橫、側(cè)不同的角度,處在遠、近、高、低不同位置觀看廬山的感覺;俗語說:“ 當(dāng)事 者迷;” 詩中“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一句說明這個道理,意思是(對復(fù)雜的事物,既要多方面觀看,調(diào)查明白,又要親身去體驗,去分析;)(1)題西林壁:寫在西林寺的墻壁上;題:書寫,題寫;橫看:從正面看;側(cè)看:從側(cè)面看;不識:不能熟識,辨別;真面目:指廬山真實的景色;緣:同“ 原” ,由于;由于;此:這;64、夏日絕句作者李清照,宋代女詞人,號易安居士,婉約詞派代表人,有“ 千古第一才女” 之稱;這是一首借古諷今、抒發(fā)悲憤的懷古詩;詩的前兩句,語出驚人,直抒胸臆,提出人

56、生當(dāng)作人杰 ,為國建功立業(yè),報效朝廷;“ 死”也應(yīng)當(dāng)做“ 鬼雄” ,方才不愧于頂天立地的好男兒;本詩作者的寫作目的是借古 諷今,借項羽的正氣凜然來諷刺宋朝君臣茍且偷生;人杰:人中豪杰;鬼雄:鬼 中英雄;65、三衢道中是南宋詩人曾幾創(chuàng)作的一首七言絕句;詩寫初夏時安靜的景色 和詩人山行時輕松開心的心情;首句寫出行時間,次句寫出行路線,第三句寫綠 陰那美好的景象仍舊不減登山時的濃郁,第四句寫黃鶯聲,路邊綠林中又增加了 幾聲動聽的黃鶯的鳴叫聲,為三衢山的道中增加了無窮的生氣和意趣;全詩明快 自然,極富有生活韻味;(1)梅子黃時:指五月,梅子成熟的季節(jié);小溪,小河溝;泛,乘船;盡,終點;不減:并沒有少多

57、少,差不多;卻山行:再走山間小路;卻,再;綠陰:蒼綠的樹陰;陰,樹陰;66、示兒這首詩是南宋詩人陸游的絕筆,詩中作者以父親的口吻,表達了自 己對國家前途的擔(dān)憂,和對國家統(tǒng)一的無比期望,表現(xiàn)了詩人至死不忘祖國統(tǒng)一 的愛國主義思想感情;(1)“ 乃翁” :你們的父親,指的是詩人自己;元:原來;但:只;無:不要王師:指宋朝的軍隊(2)詩中,臨終前,詩人的遺憾是(用原句回答)但悲不見九州同,詩人的遺恨是用原句回答 王師北定中原日,詩人的遺愿是 翁;用原句回答 家祭勿忘告乃(3)示兒以其“ 悲” 來表現(xiàn)詩人劇烈的愛國情感,后兩句表現(xiàn)詩人對收復(fù)失地、統(tǒng)一祖國的殷切期望和堅決信念;杜甫曾寫了一首詩,以其“

58、喜” 來表現(xiàn) 詩人劇烈的愛國情感的詩是聞官軍收河南河北;67、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作者南宋詩人陸游;本首詩與示兒的主題 基本相同, 表達了作者憂國憂民愛國情懷以及對北方人民的憐憫同時也暗含對南宋朝廷未能及早收復(fù)失地的不滿;全詩以“ 望” 字為眼,表現(xiàn)了詩人期望、 掃興,千回百轉(zhuǎn)的心情;這是悲壯深沉的心聲;詩境雄壯、莊重、蒼涼、悲憤,讀之令人奮起;(1)這首詩前兩句中“ 入” 字表現(xiàn)出黃河的憤慨和“ 摩” 字突出山的高峻;(2)詩中 從“ 淚盡,胡塵” 看出了百姓飽受戰(zhàn)亂之苦,從“ 南望,又一年” 看 出了百姓對和平的期望;(3)題目的意思是秋天夜里,天快要亮了,走出籬笆門不禁感到迎面吹來的涼

59、 風(fēng)特別傷感;68、四時田園雜興(晝出耘田夜績麻)作者是南宋代詩人范成大,詩人描寫了鄉(xiāng)村農(nóng)人耕織以及兒童學(xué)著大人的樣子種瓜的情形,動場面,塑造了農(nóng)村兒童天真、勤勞、可愛的形象;呈現(xiàn)了農(nóng)家熱鬧繁忙的勞(1)“ 兒女各當(dāng)家” 指村莊里的男男女女都各自主動擔(dān)負起田間和家庭的農(nóng)活;(2)寫幼童“ 也傍桑陰學(xué)種瓜” 的細節(jié),意在表現(xiàn)兒童學(xué)種瓜有兩點意義,一是說明農(nóng)家孩子從小便養(yǎng)成了寵愛勞動的習(xí)慣;二是用幼童的形象襯托出農(nóng)夫的辛苦和繁忙,顯露出詩人對勞動者的贊揚和對農(nóng)村生活憧憬之情;(3)晝zhu:白天;耘田:除掉雜草;績麻:把麻搓成線;童孫:指兒童;未解:不懂;供:從事,參與;傍:靠近;69、四時田園雜

60、興(梅子金黃杏子肥)作者是南宋代詩人范成大;這首詩寫初夏江南的田園風(fēng)光,表現(xiàn)了詩人對大自然和農(nóng)村生活的寵愛;詩中用梅子黃、杏子肥、麥花白、菜花稀寫出了夏季南方農(nóng)村景物的特點,有花有果, 有色有形;前兩句寫出梅黃杏肥,麥白菜稀,顏色鮮麗;詩的第三句從側(cè)面寫出了農(nóng)夫勞動 的情形:初夏農(nóng)事正忙、農(nóng)夫早出晚歸,所以白天很少見到行人;最終一句又以“ 唯有蜻蜓蛺蝶飛” 來襯托村中的安靜,靜中有動,顯得更靜;后兩句寫出晝長 人稀,蜓飛蝶舞;70、小池作者是南宋詩人楊萬里,與陸游、范成大、尤袤齊名,稱“ 南宋四 大家” ;詩中描寫一個泉眼、一道細流、一池樹陰、幾支小小的荷葉、一只小 小的蜻蜓,構(gòu)成一幅生動的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