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心理學第七章-心理技能訓練_第1頁
體育心理學第七章-心理技能訓練_第2頁
體育心理學第七章-心理技能訓練_第3頁
體育心理學第七章-心理技能訓練_第4頁
體育心理學第七章-心理技能訓練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七章 心理技能訓練本章目錄 第一節(jié) 心理技能與心理技能訓練 第二節(jié) 運動中的行為干預方法 第三節(jié) 運動中的認知干預方法一、心理技能二、心理技能訓練三、心理技能訓練計劃、方案與實施 第一節(jié) 心理技能與心理技能訓練一、心理技能1.定義 技能(Skill):是通過練習熟練掌握某種技術而形成的屬于個體的一種身體和智力的操作系統(tǒng)。 心理技能(Psychological Skill):通過練習形成的能影響個體心理過程和心理狀態(tài)的心理操作系統(tǒng),是一種與人類的生活、學習、工作、勞動、身心健康以及調節(jié)與提高人體身心潛能相關的,在人腦內部進行與形成的內隱技能。2.分類與內容(1)分為一般心理技能和專門化心理技能

2、。(2)一般心理技能,指適合所有運動項目特點的心理技能,包括應激控制、喚醒水平控制、目標設置、集中注意力和表象技能等。它們之間的相互作用如圖所示: 喚醒水平控制 目標設置 應激控制 集中注意力 表象 圖7-1-1 五種心理技能及其相互關系(3)專門化心理技能 指適合于某一專項所必須掌握的心理技能。 不同運動項目運動員所具備的心理技能不同。寬泛而言,如水感、球感、器械槍感、速度知覺、時間知覺、動覺、節(jié)奏感等。 在訓練和比賽的不同階段,運動員和教練員選擇使用的心理技能訓練方法也不盡相同。 對同一運動項目,不同年齡組運動員所需的運動心理技能雖然有共同之處,但存在一定差異(表7-1-1)。表7-1-1

3、 三個年齡組少年網球運動員所需的最重要的心理技能12歲及以下年齡組(%)14歲及以下年齡組(%)16歲及以下年齡組(%)享受樂趣27.3享受樂趣14.3專注注意集中12.1專注注意集中10.0專注注意集中10.0享受樂趣10.8情緒控制8.2目標設置9.7動機激情8.4誠實-正直8.2自信8.4目標設置8.0自信7.8動機激情7.8訓練強度6.7動機激情7.8情緒控制7.8自信6.3為了理想堅持比賽6.9訓練強度6.7情緒控制6.1積極思維自我談話5.6積極思維自我談話6.1個人責任感5.4目標設置5.4(引自張忠秋等,2005)3.心理技能的測量(1)運動心理技能量表(PSIS) 由Maho

4、ney,Gabriel 和 Perkins(1987)設計,用于評定高水平競技表現(xiàn),區(qū)分技巧性運動員的心理技能水平。PSIS-5有6個分量表,評定6種技能,焦慮控制(AX);集中注意力(CC);自信心(CF);心理準備(MP);動機(MV);團隊意識(TM),共計45個條目。(2)運動應對技能量表(ACIS-28) 由Smith,Schutz,Smoll 和 Ptacek(1995)設計,測量內容包括應對逆境和極大壓力下的高峰體驗(peak experiences)、目標設置(goal-setting)、心理準備(mental preparation)、注意力(attention)、擺脫焦慮(

5、eliminate anxiety)、自信心(self-confidence)、成就動機(achievement motivation)、可訓練性(coachability)等心理技能,共計28個條目。(3)行為策略測驗(TOPS) 由Thomas,Murphy 和 Hardy(1999)研制,主要是針對運動員運用策略的方法和技能進行測量,共計64個條目,其中32條與比賽情境有關,32條與訓練情境有關。 比賽情境下,TOPS測量的因素包括:自我暗示、情緒控制、自動性、目標設置、表象、激活、消極思維和放松。除了用注意力控制代替消極思維之外,在訓練情境中TOPS測量的因素與在比賽情境中一致。二、心

6、理技能訓練1.定義 心理技能訓練(Psychological Skill Training,簡稱PST),指采用一定的方法和手段對人的心理施加影響,對大腦進行專門化訓練,達到強化心理技能、培養(yǎng)特殊心理能力的目的。簡言之,心理技能訓練就是系統(tǒng)化、持續(xù)化的心智或心理技能的練習。2.相似概念(1)心理訓練,包括生物學手段、生理學手段、心理學手段等,實現(xiàn)途徑除了運動員自身的能動性,也借助了一些外力,如興奮劑、藥物。(2)心理技能訓練,更多體現(xiàn)在運動參與者應用心理技能的能動性上。(3)心理練習與表象訓練相似。(4)心理準備,指促進運動表現(xiàn)的各種賽前技術與方法。(5)心理干預策略,指針對于消除焦慮和應激反

7、應的心理調控方法。3.心理技能訓練的意義和作用(1)意義 是競技運動訓練的重要組成部分; 是學校體育教育的基礎建設之一。(2)作用 有利于提高情緒調控能力; 有利于增強意志品質; 有利于掌握和改進運動技能; 消除身心疲勞,加速恢復過程。4.心理技能訓練的方法和分類(1)方法:行為干預和認知干預。(2)分類 根據(jù)心理技能訓練的內容與專項需求關系,分為一般心理技能訓練和專項心理技能訓練; 根據(jù)心理技能實施的復雜程度,分為單一的方法(漸進放松訓練法、生物反饋法)和成套的方法(系統(tǒng)脫敏訓練、應激接種訓練); 根據(jù)心理技能訓練周期,分為長期、短期心理技能訓練。三、心理技能訓練計劃、方案與實施1.心理技能

8、訓練計劃(1)定義 心理技能訓練計劃是有組織、有系統(tǒng)地用來實施心理技能,并教授能夠加強心理技能的心理訓練方法,是一種被程序化的有計劃的干預行為。(2)特點 連續(xù)性和階段性 多變性和可控性(3)目的 克服心理技能訓練中的片面性、盲目性;使教練員、運動員、運動心理學工作者等人員有統(tǒng)一的目標和行動,使心理技能訓練實施得到有效控制。(4)主要依據(jù) 在制定心理技能訓練計劃時,既要考慮實現(xiàn)目標的需要,又必須考慮主、客觀條件提供的可能性。 訓練目標 起始狀態(tài) 訓練規(guī)律 訓練條件(5)訓練計劃的制訂 在計劃制定過程中,教練員和運動心理學工作者需要遵循一定的工作程序,并且完成必要的工作內容。 個人評估,明確訓練

9、基線 確定訓練任務與目標 制定訓練具體內容(1)定義 心理技能訓練方案,是依據(jù)心理技能訓練計劃制訂的具體實施方案,是達到決策目標的具體方法和手段。(2)如何制訂 1)心理技能訓練的進程與目標(圖7-1-2) 全面系統(tǒng)的心理技能訓練可與一個大的訓練周期同步進行,從基礎訓練技能開始,直至比賽結束。 理技能訓練應始終圍繞技術訓練和比賽發(fā)揮的需要逐步展開與深化。2.心理技能訓練方案圖7-1-2 心理技能訓練的進程與目標2)方案的制訂 心理技能訓練的方案就是將實現(xiàn)心理技能訓練計劃目標的手段進一步具體化,主要包括: 心理技能訓練階段的劃分 訓練任務和內容比重的制訂 規(guī)劃心理訓練負荷 選擇訓練方法和手段 確

10、定恢復的措施 確定檢查和評定內容、指標、時間、方法和手段 明確規(guī)定與訓練的時間3)心理技能訓練方案評價 采用三種方法:第一,以參加心理技能訓練運動員的比賽成績 好壞來評價心理技能訓練效果。 第二,以心理技能訓練過程中一些相關生理、 生化或心理指標的顯著變化來說明心理技能 訓練情況。 第三,結合上述兩種方法進行評價。 3.心理技能訓練方案的實施(1)實施方式 1)全面系統(tǒng)方式:通常根據(jù)對象、運動項目的特點和時間,選擇訓練課程內容,制定進度,規(guī)定每次訓練時間和每周訓練次數(shù)。訓練方式采取授課、布置課后練習、檢查評定等。 歐美國家的心理技能訓練 中國的全面系統(tǒng)專門化心理技能訓練系統(tǒng)2)個別特殊方式用于

11、某一專項的心理技能訓練和研究 劉淑慧等(1977)制定的射擊運動員心理技能訓練大綱,突出專項性、系統(tǒng)性、集體授課和個別指導,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針對某次比賽設計的心理技能訓練課程 自東京奧運會以來,逐步形成了在亞運會或奧運會集訓時期按此類模式運作的傳統(tǒng)。(2)心理技能訓練的程序: 教育階段; 獲得階段; 練習階段。(3)注意事項:與專項訓練相結合; 預防為主,調控在先; 長期堅持,系統(tǒng)訓練; 專家參與指導; 積極主動,自覺配合; 用量化指標評定訓練效果。第二節(jié) 運動中的行為干預方法一、漸進放松訓練二、自生訓練三、氣功放松法四、生物反饋訓練五、系統(tǒng)脫敏訓練六、模擬訓練一、漸進放松訓練(一)漸進放松

12、訓練概述1.定義 漸進放松訓練是利用全身各部位肌肉的緊張和放松,并輔以深呼吸和表象來調控人們緊張情緒的一種訓練方法。2.訓練方法 主觀地讓某一肌肉先緊張收縮,然后充分放松,深刻體驗一剎那肌肉放松的感覺,獲得各個部位肌肉緊張的精確感覺,特別是頭部和頸部肌肉。 3.漸進放松訓練三個實施階段 第一階段,基本放松訓練; 第二階段,加上暗示語的漸進放松訓練; 第三階段,在不同場合的漸進放松訓練4.注意事項 放松前先緊張某一部位的肌肉,緊張練習只能在放松過程的前幾分鐘做,其余時間都做放松。(二)基本漸進放松訓練1.練習程序 (1)先右手握拳,體會緊張感(5-8秒),后放松,體會放松感。 (3)屈右前臂,收

13、縮肱二頭肌,放松。重復一次。 (4)屈左前臂,放松。重復一次。 (5)蹙眉,收縮前額肌肉,放松。重復一次。 (6)咬緊牙,放松。重復一次。 (7)慫肩,收縮肩部肌肉,放松。重復一次。(8)深呼吸,屏氣保持緊張;緩慢呼氣,體會放松感。重復一次。(9)收縮腹部肌肉,放松。重復一次。(10)繃腳尖,伸踝關節(jié)并保持緊張,放松。重復一次。(11)腹式呼吸,吸氣,使腹部鼓起;呼氣,使腹部凹陷。(12)重復呼吸3次,注意力集中于整個呼吸過程。(13)恢復到正常狀態(tài)。2.注意事項(1)開始階段,一般保持5-8秒,不要分散意念;(2)練習中保持心情平靜、動作緩慢,不可急躁;(3)練習要選擇安靜不受干擾的地方;(

14、4)練習時間可選擇晚上睡覺前。(9((三)在不同場合的漸進放松訓練1.練習程序(1)將注意力集中于腹部深呼吸;(2)想象每一組肌群都在放松;(3)運用提示語使自己進一步放松;(4)注意是否有未放松的部位;(5)繼續(xù)集中注意力深呼吸,直到所有部位都達到放松。2.注意事項(1)經過3-4次的暗示語漸進放松訓練,當受訓者能將注意力集中于呼吸技術而縮短放松時間時,就需要選擇有益的場合,取坐姿或立姿放松;(2)最初幾次課閉眼,后逐漸睜開眼睛完成練習;(3)盡可能縮短放松時間。二、自生訓練1.概述 自生訓練,是在催眠術的啟發(fā)下發(fā)展起來,靠身體對四肢和肌肉的相關感覺誘發(fā)放松反應,包括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是6

15、個步驟:肢體沉重感訓練、呼吸訓練、腹部發(fā)暖訓練、前額發(fā)涼訓練、肢體發(fā)暖訓練、心臟訓練。 第二部分是運用表象:想象放松情景,將注意力集中在胳膊和腿的溫暖感和沉重感上。 第三部分是使用特殊主題來幫助誘發(fā)放松反應,如運用自我暗示提示自己身體確實已經放松了。2.自生訓練暗示語 自生訓練時通過一系列沉重、溫暖、安靜等暗示語,達到對植物性神經系統(tǒng)的控制,進而調節(jié)身體和心理的緊張狀態(tài)(放松暗示語列舉如下)。 我感到很安靜。 我感到很放松。 我的呼吸越來越深,越來越慢。 我的全身是放松的,我的雙手是溫暖的,放松的。 我感到一種內部的平靜。3.自生訓練的程序1)采用一種舒適姿勢練習(通常是躺下);2)以深緩的方

16、式呼吸,并專注于自我呼吸上面;3)交替地緊張和放松身體所有肌肉數(shù)次;4)專注于某部分軀體的放松,并且體會每一肢體沉重的感覺;5)體會四肢和腹部的溫暖感覺,以及前額的冰涼感覺。三、氣功放松 氣功放松是在意識的主動控制下,通過調整姿勢(調身)、調整呼吸(調息)、調整意念(調心)而達到“松、靜、自然”的放松狀態(tài)。 中國氣功流派繁多,覆蓋范圍極廣,基本內容概括為動功和靜功兩大類。 中國傳統(tǒng)氣功講究從放松入手,在實踐中總結出一套放松的有效方法,稱為放松功。 放松功通過有步驟、有節(jié)奏地依次注意身體各個部位,結合默念“松”字的方法,逐步松弛四肢肌肉。1.三線放松功 定義:指從身體的三個側面依次進行放松的功法

17、。 第一條線(兩側):從頭部兩側頸部兩側上臂肘關節(jié)前臂腕關節(jié)兩手十個手指。 第二條線(前面):從面部頸部胸部腹部兩大腿膝關節(jié)兩小腿兩腳十個腳趾。 第三條線(后面):從后腦部后頸部背部腰部兩條腿后面兩膝窩兩小腿兩腳底。2.禪定 禪定也稱坐禪,是佛教心理修習的一種方法。研究結果表明: 禪定能引起生理變化,如出現(xiàn)腦電波,產生“靜定”的感受。 禪定影響身體代謝,降低代謝率,減少能量消耗。 長年修習的人能自主控制部分不隨意肌肉的活動,如出汗、心跳、甚至控制自己的腦電波。四、生物反饋訓練1.生物反饋(Biofeedback,簡稱BF)(1)定義 生物反饋是利用儀器將與機體內心理生理過程有關的某些生物學信息

18、進行選擇性處理,并以視覺或聽覺的方式顯示給人們。(2)應用價值 直接作用,利用反饋儀器發(fā)出的信號來補充、完善體內的反饋聯(lián)系通路,達到對骨骼肌運動的調節(jié)能力和內臟器官活動的隨意性調節(jié)。 間接作用,通過反饋訓練,干預和改變個體的行為模式,達到抗應激的作用。(3)生物反饋儀器設備 包括單導機電圖儀、腦電儀、心電圖儀、皮電儀、多導生物反饋訓練系統(tǒng)等。2.生物反饋訓練(Biofeedback Training,簡稱BFT)(1)定義 生物反饋訓練又稱“內臟學習”或“自主神經學習”,是通過生物反饋達到控制生理指標的變化或維持這種變化的過程。(2)特點 運用儀器將人體發(fā)出的微弱反應放大成為人的視覺、聽覺所能

19、感知的信號。(2)目的 實現(xiàn)自主神經系統(tǒng)的學習和強化,促進練習者調節(jié)自身生理功能的能力。(3)條件 反饋的生理信號必須能夠連續(xù)監(jiān)測,變化迅速且具有良好的感應性;反饋的生理指標要立即反饋給訓練者;必須通過學習手段影響生理指標的變化。3.生物反饋放松訓練(1)步驟(以機電反饋為例) 測定安靜時的標準生物電(機電)數(shù)值; 進行心理練習(如自我暗示放松或振奮練習); 接受生物電(機電)信號,檢驗練習效果; 通過心理練習,進一步調整身心狀態(tài),使之向訓練目標方向(放松或振奮)發(fā)展。(2)生物反饋放松訓練作用 調節(jié)應激反應,提高放松效果; 克服放松訓練的盲目性; 增加練習者參與訓練的能動性。(3)注意事項

20、實施前,必須向練習者解釋清楚訓練的目的和方法,使其處于軀體肌肉及精神放松的狀態(tài); 心理上應該任其無意志地自由漂?。?事先告知練習者松弛狀態(tài)下的軀體感覺,以免引起不必要的恐慌和焦慮; 儀器監(jiān)測與反饋只是初步幫助自我訓練的手段,非訓練的全過程,主要依靠自我訓練來控制體內機能; 生物反饋訓練可能具有特異性。軀體放松,機電反饋的方法好,植物性神經系統(tǒng)放松,皮溫反饋更好,腦電反饋更適合于注意力的培養(yǎng)(石巖,1994)。五.系統(tǒng)脫敏訓練1.定義 系統(tǒng)脫敏訓練又稱交互抑制法,是一種以漸進方式克服神經焦慮習慣的技術。該方法主要是誘導求治者緩慢地暴露出導致神經癥焦慮的情境,并通過心理的放松狀態(tài)來對抗焦慮情緒,達

21、到消除神經癥焦慮習慣的目的。2.系統(tǒng)脫敏訓練的程序(1)肌肉放松訓練 可同時放松全身肌肉群和逐個放松身上肌肉,可直接放松,也可間接放松。間接放松包括催眠放松、緊張-放松等。 行為治療中,最常用的放松技術是逐個放松身上的肌肉群與緊張-放松相結合,技術上稱為循序漸進緊張放松法。(2)建立害怕事件層次 系統(tǒng)脫敏訓練的特征在于當引起練習者恐怖情緒的刺激或事件呈現(xiàn)給練習者時,練習者處于放松狀態(tài),并且所呈現(xiàn)的害怕事件將不會讓練習者感到非常害怕。 治療者需要找出一系列讓練習者感到恐怖的事件,按照練習者對治療者干預的感受程度進行等級排列,稱為害怕事件層次。 建立好的害怕事件層次中相鄰事件的主觀干擾程度不應大于

22、10,一般建立好的害怕事件層次包含10-20個,數(shù)目不宜太多。(3)系統(tǒng)脫敏的實施 系統(tǒng)脫敏的實施,可分為想象系統(tǒng)脫敏和現(xiàn)實系統(tǒng)脫敏。 想象系統(tǒng)脫敏,即訓練者口頭向練習者描述害怕層次事件中的某一害怕刺激,練習者在頭腦中想象該情境,并報告體驗到的主觀干擾程度。 現(xiàn)實系統(tǒng)脫敏,即訓練者讓練習者進入他的害怕層次事件中某一事件所表示的現(xiàn)實情境,并體驗自己所受的干擾。6.模擬訓練(1)定義 模擬訓練指在訓練中模仿比賽條件,用于運動員演練技術、戰(zhàn)術和比賽應對策略的一種訓練方法。主要是針對比賽中即將出現(xiàn)或可能出現(xiàn)的情況和問題進行模擬與演練,特別是對心理、生理產生不良影響的刺激進行模擬,增強排除干擾、適應內外

23、環(huán)境的能力。(2)模擬訓練的類型1)根據(jù)模擬的實現(xiàn)方式,可分為言語圖像模擬和實戰(zhàn)情景模擬。2)根據(jù)被模擬的系統(tǒng),可分為比賽對手的模擬、比賽狀態(tài)的模擬和比賽環(huán)境的模擬。(3)模擬訓練的作用 1)提高比賽的適應性; 2)提高比賽的抗干擾能力; 3)提高備戰(zhàn)針對性; 4)提高訓練質量。(4)模擬訓練具體實施 一般程序和要求: 1)定向,即設置模擬主題和主體; 2)準備,即擬定模擬的方案與應對策略; 3)操作,即實施與體驗具體的模擬過程; 4)總結,即評價模擬訓練并交流經驗。(5)模擬訓練的具體方法 1)對手特點的模擬 對抗性運動項目訓練常模擬主要對手的技術、戰(zhàn)術特點及比賽風格、氣質表現(xiàn)。 2)裁判判

24、罰的模擬 模擬裁判在場上可能出現(xiàn)的判罰情況,包括錯判、誤判、漏判。 培養(yǎng)運動參與者注意力分配的能力,集中在可以控制的事情上。 一般采用心理適應訓練和技術適應訓練。3)觀眾的模擬 觀眾的鮮明態(tài)度和立場會通過聲音和表情動作表現(xiàn)出來,這些對運動參與者會產生壓力和干擾。 組織一些“特殊觀眾”有意識地制造一些困難,如口哨、鼓倒掌、為對方加油等。 一般采用兩種方法:采集重大比賽場上觀眾的聲音,在訓練中播放;在模擬比賽前,組織觀眾觀看比賽,并組織他們給運動參與者制造干擾。4)比賽關鍵情境的模擬 包括固定比賽情境(如籃球罰球、足球點球等)和動態(tài)比賽情境(如比分交錯變化、領先或落后,盤點或賽點等)。 一般采用兩

25、種方法:固定比賽情境的模擬;不同比賽起點的模擬,包括領先、落后和關鍵球三種情況。 還可以事先制定獎罰辦法,直接從賽點或關鍵比分開始比賽,鍛煉運動參與者在關鍵時刻沉著冷靜、果斷頑強的意志品質等。5)地理、氣候模擬 模擬內容一般包括氣溫、濕度、日照強度、風力及風向、海拔及緯度等。 一般采用兩種方法:提前赴比賽場地或到相近似的地區(qū)訓練;受條件限制,采用替代形式來模擬訓練,如每天在低壓艙里呆兩小時,進行高原缺氧訓練。6)時差模擬 前往6小時以上時差的地方,到達后3-4天可輕微活動,4天后可進行大強度訓練,10天后參加比賽可能出現(xiàn)好成績。 一般采用三種方法:到比賽地點臨近的經度地區(qū);在國內安排“倒時差”

26、,按比賽國時間進行作息;用一次“倒時差”法,達到目的地后給予充足睡眠,縮短適應時間。第七章心理技能訓練第三節(jié) 運動中的認知干預方法殷恒嬋 宋湘勤 2016年3月7日暗示訓練3621表象訓練 2認知訓練第三節(jié) 運動中的認知干預方法(一)表象訓練的概念 表象訓練是人們有意識地利用自己頭腦中已經形成的表象,對技術動作或運動情景進行回顧、重復和豐富發(fā)展,從而喚起運動感覺,強化肌肉本體感覺,提高運動技能和情緒控制能力的方法和過程(丁雪琴、殷恒嬋,1997)。 一、表象訓練 (二)表象訓練的作用 1.表象訓練有助于加快運動技能的學習,鞏固和改善已學會的運動技術動作,還有助于演練戰(zhàn)術。 2.表象訓練有助于練

27、習者加深對運動戰(zhàn)術的理解、演練實戰(zhàn)中運動戰(zhàn)術的運用。 3.表象訓練具有調節(jié)人的情緒以及生理喚醒水平的作用。心理神經肌肉理論1符號學習理論2喚醒注意理論3(三)表象訓練的原理(四)表象訓練在體育教學與訓練中的應用 1.提高學生和運動員表象能力的方法 一般而言,在教學和訓練中,可以通過以下幾方面的訓練幫助學生和運動員培養(yǎng)和提高表象能力: (1)表象的感官覺察訓練 (2)表象的清晰性訓練 (3)表象的控制能力訓練 2.在體育教學和訓練中結合項目的表象訓練 (1)在體育教學中,體育教師和教練員可以根據(jù)不同的運動專項、不同的練習目的來設計相應的表象訓練內容。 (2)有條件的情況下,可以結合電化教學,先組

28、織學生或運動員觀看優(yōu)秀運動員正確技術動作的音像資料,然后進行表象訓練。 (3)初學者以視覺表象為主逐步過渡到動覺表象為主。 (4)利用準確簡練的語言提示輔助學生進行表象訓練。二、認知訓練(一)認知訓練方法的產生(二)艾利斯的ABC理論 A:指誘發(fā)事件(Activating events) B:指個體在遇到誘發(fā)事件時所產生的信念、感知 或看法等。(Believes) C:指在特定情景下,個體的情緒及行為反應結 果。(Consequences) A B C 事 件 信念和態(tài)度 結果 (三)不合理思維的特點 (1)絕對化要求:指人們從自己的意愿出發(fā),對某一事物具有一定會發(fā)生或一定不會發(fā)生這樣的信念,

29、它通常與“必須”、“應該”的字眼連在一起使用。 (2)過分概括化:是一種以偏概全、以一概十的不合理思維的表現(xiàn)。 (3)糟糕至極的想法:這是一種認為某一事物發(fā)生了會很可怕、很糟糕的災難性的想法。(四)體育教學和訓練中認知訓練的應用 1.在體育教學和訓練中,首先要向學生或運動員介紹Ellis合理情緒療法理論(ABC理論)。 2.分析并識別出引起不良情緒和行為反應的不合理信念。 3.轉變不合理信念。案例分析 某運動員甲是一個非常杰出的摔跤運動員,他以前的運動經歷是相當出色的,成績是40次獲勝,11次失敗,在某次比賽中出現(xiàn)這樣的情況: 在他稱體重時,見到了將要在比賽中遇到的對手乙。乙看起來比以前壯多了

30、。他猜想這個運動員會采取減重的方法來參加這個級別的比賽。在稱體重時,他發(fā)現(xiàn)這名運動員確實減體重了。此外,他還了解到這名運動員近來的比賽成績是全勝。他一直在想這名運動員的實力、成績和外表的強壯。在做準備活動時,他開始懷疑自己是否是這個運動員的對手。他一直盯著這個運動員,心里嘀咕:“他看上去怎么這么強壯,我不可能戰(zhàn)勝他”。當然,這只能使他的情況變得更糟。下面是運動員甲當時頭腦中的想法。 “這名運動員來自與我們隊爭團體名次的那個隊,如果我輸了,教練員和隊友們會怎么想呢? “這個運動員這么壯,他可以把我按倒在地,那我將丟盡臉?!?這些想法控制著運動員甲的全部注意力,其結果是,他連準備活動也沒做好,帶著一種沉重的心情一直盯著運動員乙走向墊子,而運動員乙似乎很放松,全神貫注于比賽。運動員甲卻一直在嘀咕運動員乙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