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燭之武退秦師教學設計有關(guān)燭之武退秦師教學設計一、教學目標1.掌握文中重點字詞的音義,學會歸納重要虛詞的義項,如夫、之等,做好文言積累;2.了解課文所記事件的起因、經(jīng)過、結(jié)果以及左傳的基本情況,并體會人物形象和寫作技巧;3.熟讀成誦,在此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閱讀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二、教學重點難點1.文言實詞、虛詞的積累,掌握重要句式和背誦;2.把握燭之武人物形象,理解波瀾起伏、生動活潑的情節(jié)。三、課時安排2課時(1)教學過程1.第一課時教學要點:1.正音,正確而有感情地朗讀全文;2.疏通文意,整體感知文章內(nèi)容。教學內(nèi)容和步驟:1.導入新課大家已經(jīng)學過一篇選自左傳的文章,還記得是哪一篇嗎???是曹劌論
2、戰(zhàn)。今天,我們所要學習的燭之武退秦師,同樣也是選自左傳。先請大家把課本翻到第93頁,順便看一下注釋。2.解題及相關(guān)知識介紹一、關(guān)于左傳左傳是我國第一部詳細完整的編年體歷史著作,相傳是魯國史官左丘明為孔子修訂的春秋所作的傳,是“十三經(jīng)”之一。那么什么是“傳”?簡言之,即注釋、解釋。注釋春秋的有三傳,分別是左傳、公羊傳和谷梁傳,被稱為“春秋三傳”。左傳主要是補充史實,而公羊傳谷梁傳則主要是闡述春秋筆法。(順便提一下)什么是“春秋筆法”呢?簡單點說,四個字微言大義。二、關(guān)于本文所講事件背景(板書或PPT呈現(xiàn)當時秦、晉、鄭三國地理位置簡圖)課文中所講的秦、晉圍鄭的事情發(fā)生在公元前630年,即魯僖公三十
3、年,在這之前,鄭國有兩件事得罪了晉國。一件是晉文公當年逃亡路過鄭國時,鄭國沒有以禮相待;另一件是在公元前632年的晉、楚城濮之戰(zhàn)中,鄭國曾經(jīng)出兵幫助楚國。結(jié)果,城濮之戰(zhàn)以楚國失敗而告終。鄭國感到形勢不妙,馬上派人出使晉國,要與晉結(jié)好,但是雖然表面上晉國與鄭國和好了,事實上,晉國對此事還是心有芥蒂的。晉文公為了爭奪霸權(quán)的需要,還是在兩年后發(fā)動了這次戰(zhàn)爭。當時,秦國也想要爭奪霸權(quán),也需要向外擴張。事實上,兩年前發(fā)生的城濮之戰(zhàn)可以說是兩大軍事集團之間的戰(zhàn)爭。一方是晉文公率領(lǐng)的晉、宋、齊、秦四國聯(lián)軍,另一方則是以楚國為主的楚、陳、蔡、鄭四國聯(lián)軍(鄭國名義上沒有參戰(zhàn),實際上已提前派軍隊到楚國)。兩年后,
4、當晉國發(fā)動對鄭國的戰(zhàn)爭是,自然要找得力伙伴。而且秦、晉歷史上關(guān)系一直很好(我們中文中不是有結(jié)“秦晉之好”一說么),所以秦、晉就聯(lián)合了。(于是就有了本文所講述的這樣一件事情。好,接下去,請同學們對照注釋,粗略地把課文看一遍,注意注音和一些關(guān)鍵字,有不能理解的字詞或句子要做上記號,一會兒我們講解時注意多留心自己不會的地方。)3.正音,朗讀,翻譯1)請5位同學起來分角色朗讀課文,老師讀旁白,學生念對話,其余學生注意他們是否讀得準確而有感情。(朗讀完以后,全班同學齊讀一遍。)2)翻譯。其中佚之狐與鄭伯、鄭伯與燭之武、燭之武與秦伯以及子犯與晉文公的四段對話由學生翻譯,老師加以補充、糾正,其余由老師講解,
5、學生聽記。重點詞匯解釋:且貳于楚也 貳:數(shù)作動,從屬二主晉軍函陵,秦軍課文燭之武退秦師的教學設計【教學目標】1、學習查找資料和分析討論的方法;2、了解文中說辭的魅力,增加學習文言文的興趣?!窘虒W重點】對燭之武這個人物形象的把握?!窘虒W難點】左傳的語言特點。【教學設想】由于學習文言文要付出比現(xiàn)代文更多的認識努力,因此通常學生們對文言文大都敬而遠之。我做過的課堂小調(diào)查顯示,多數(shù)高一新生都不大了解所學文言文的內(nèi)涵,不了解那些隱藏在陌生語言下面的更深層次的人類的智慧,因此教師應該把學生帶進那個豐富多彩的世界。燭之武退秦師一文中說辭語言十分精彩,只有讓同學們也意識到這一點,才能給他們留下深刻的印象,從而
6、改變對文言文的看法。燭的故事背景對學生們來說非常陌生,要想讓他們了解燭之武的大智大勇首先得讓他們理解鄭國所處的危難??梢宰寣W生親自查找資料,總結(jié)收集方法,尤其要學會利用信息化數(shù)字圖書館,使他們的自讀能力得到切實提高。小組合作討論的學習方式被各個學科在課堂上廣為應用,然而如何操作才更有效率,是老師們更應該考慮的問題。本課希望加強教師在其中的點撥作用,在學生們自主、合作、探究的時候在投影幕(或黑板)上給予過程指導。語文課堂應與社會生活緊密相連,因此課尾設計的拓展延伸和課堂練習應讓學生樂于探討并且有話可說。電腦投影的內(nèi)容不應該是板書的替代品,圍繞教學設計的課件也應該體現(xiàn)出現(xiàn)代信息技術(shù)與人文精神的結(jié)合
7、?!窘虒W方法】自主 合作 探究?!窘虒W用具】CAI(計算機輔助教學)課件?!菊n時安排】3課時?!窘虒W過程】第一課時一、激趣導入自古以來,英雄在人們的心目中總是占有重要位置,他們或為民排憂,或為國解難,他們或平凡,或偉大,他們有的不為人知,有的永載史冊。孫子兵法云:不戰(zhàn)而屈人之兵。這是兵法的最高境界。燭之武何能憑借三寸不爛之舌,就解除了秦晉兩國對鄭國的圍困?這里面有著怎樣的大智大勇,讓我們共同探討!(互動設計1:讓學生回顧初中所學曹劌論戰(zhàn)以喚起對左傳特點的回憶,再結(jié)合課文注釋及文后補白所選中國文學答問總匯中對左傳的介紹,說說我所知道的左傳。)教師補充點撥:左傳是我國第一部記事詳贍完整的編年史,也
8、是優(yōu)秀的散文典范。左傳原名左氏春秋。它被稱為春秋左氏傳(簡稱左傳),據(jù)漢書所記,始于漢哀帝時的劉歆。按儒家經(jīng)學傳統(tǒng),先師所言為經(jīng),后師所言為傳,以傳解經(jīng),為漢代官學通例。此書被認定為解春秋之傳,便與公羊傳、谷梁傳合稱春秋三傳。實際上,此書乃是一部自成一家的編年體史書,不能說它是依經(jīng)作傳,但其記事之詳贍多有助于說明春秋。因此,也不能說它與春秋毫無關(guān)系。左傳相傳也是春秋時左丘明所作,但歷來對此多有異說?,F(xiàn)在看來,左傳作者實難確指。它與國語一樣,并非成于一人之手。但它既以左傳為名,或與左氏有某種關(guān)系。說它的大部分史料可能出于左丘明的傳誦,大概是比較可信的。左傳記事起自魯隱公元年(前722),終于魯哀
9、公27年(前453),比春秋增多27年。它大約成書于戰(zhàn)國初,與國語之成書同時或稍后。二書在思想傾向上也基本一致。不過,左傳比國語有新的發(fā)展。民本思想更加鮮明、突出。左傳中記寫了眾多的歷史人物,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約在一千四百人左右。這些人物包括了春秋時代社會各階級、階層的成員,有天子、諸侯、卿土、大夫,也有將相、武臣、學者,有說客、祝史、良醫(yī)、商賈、娼優(yōu),也有宰豎、役人、盜賊、俠勇等等。各種歷史人物,形形色色,多彩多姿。其中,約有三分之一的人物有較詳細的事跡記錄或鮮明的形象描繪。整部左傳,猶如一幅人物層現(xiàn)疊出的彩畫長卷,展示了風云變幻的春秋時代的社會歷史面貌。(解說:此為引導學生走近左傳,力求對左傳
10、有一個較全面的了解。)二、自主合作探究互動設計2:了解相關(guān)背景:投影秦、晉、鄭三國地理形勢圖,以便對照講解。補充介紹與本文有關(guān)的幾點史料:秦、晉圍鄭發(fā)生在公元前630年(齊僖公三十年)。導致事情愛生的原因有兩點。其一,鄭國曾兩次得罪過晉國,一是晉文公當年逃亡路過鄭國時,鄭國沒有以禮相待。二是公元前632年晉、楚之戰(zhàn)中,鄭國出兵助楚國,結(jié)果城濮之戰(zhàn)以楚國失敗告終。后鄭國雖然派子人九出使晉國,與晉結(jié)好,鄭伯甚至與晉侯盈于衡雍,但最終沒有感動晉國。其二,晉秦兩國聯(lián)合攻趙國,是因為晉秦都要爭奪霸權(quán),均需要向外擴張,晉國發(fā)動對鄭國的戰(zhàn)爭,自然要尋找這樣得力的伙伴,秦晉歷史上關(guān)系一直很好,所以秦晉聯(lián)合也就
11、必然了?;釉O計3:整體把握:指導學生初讀課文后,思考:1、文章所述何事?點撥:這篇文章記敘了秦、晉聯(lián)合圍攻鄭國時的一個故事。鄭國被兩大強國包圍,危在旦夕,鄭文公派能言善辯的燭之武前去說服秦伯退兵。燭之武巧妙地利用秦、晉之間的矛盾說服了秦伯,分化瓦解了秦、晉的聯(lián)盟。秦伯不但不再圍鄭,還與鄭人盟,派兵戍之。晉國迫于壓力,也不得不撤兵,鄭國亡國的危機消除了。2、事中涉及哪些人,請初步扼要評價。學生思考討論。指名幾位學生回答:點撥:燭之武是中心人物。雖然臣之壯也,猶不如人滿腹的委屈和牢騷,但國難當頭,他深明大義,以捍衛(wèi)國家主權(quán)的使命感只身赴敵營,以機智善辯的外交才能消除子鄭國的危機;不卑不亢,委婉曲
12、折,步步深入,說服了秦伯,具有較強的感染力。佚之狐,慧眼識英雄的伯樂。若使燭之武見秦軍,師必退;,說明佚之狐對燭之武的外交才能有足夠的了解,對鄭、秦、晉三國的形勢有充分的洞察力和預見性。鄭伯,勇于自責者。當鄭國處于危險境地,需燭之武退秦師時,燭之武卻流露出今老矣,無能為也已的滿腹委屈與牢騷。面對此,鄭伯先是是寡人之過也以自責,動之以情;接著設想假如鄭國滅亡的話,對燭之武也無好處,曉之以理,這種透徹的分析,誠意的表白,終于感動了燭之武,使之臨危受命,義無反顧赴敵營?;釉O計4:理清思路:1、學生齊讀文章正音正字:貳 函 汜 縋 佚 闕 逢孫 杞子2、用四字短語概括各段要意學生討論回答后教師點撥:
13、第1段:秦晉圍鄭。第2段:臨危受命。第3段:說退秦師。第4段:迫晉退兵。三、拓展延伸如何用今天的眼光來看待這則故事以及故事中的人物?第二課時一、激趣導入根據(jù)上一節(jié)內(nèi)容設計導語。二、自主合作探究互動設計1:歸納文言知識:1、古今異義詞2、一詞多義3、詞類活用4、特殊句式互動設計2:質(zhì)疑、問難、深化理解:讓學生思考提問,師生共同解決。1、找出本文中前后照應的地方。點撥:文章開頭兩句話以其無禮于晉,且貳于楚也,暗示了事件的背景,這就為全文的發(fā)展作了鋪墊。秦、晉雖是聯(lián)合行動,但他們之間并不是無隙可乘,因為秦鄭無根本利害沖突,這就容易使人理解:燭之武所以能夠說服秦君并不是偶然的。全文正是按照開頭的預示而
14、展開的。燭之武說退了秦師,孤立了晉國,晉師最后也不得不撤退,正是這一暗示的結(jié)果。文章雖然篇幅短小,但有頭有尾,結(jié)構(gòu)嚴密,事件交待得很清楚,矛盾展示得很充分,收尾也十分圓滿。2、燭之武在說服秦國國君退兵時,為什么要提起君嘗為晉君賜矣,許君焦、瑕,朝濟而夕設版焉這段秦晉交往的舊事?點撥:燭之武提起的這段往事是這樣的:晉惠公想借助秦國的力量回國為君,便許諾秦穆公,事成之后,把焦、瑕兩座城池獻給秦穆公,作為出兵援助的報酬。當晉惠公在秦穆公的幫助下回國并當上國君后。就拒不承認當初的許諾了?,F(xiàn)在燭之武對秦穆公本人提起這段往事,看上去是想通過讓秦穆公想起不愉快的往事來離間秦晉關(guān)系,其實這其中還包含著一層類比
15、說理:當年您被晉國國君的虛假許諾所騙,為他出了力卻一無所獲;如今您又和晉國國君聯(lián)合起來圍鄭,您恐怕還會上當,在滅鄭以后一無所獲。燭之武不是用攻擊和謾罵晉的方式來離間秦晉聯(lián)盟真這樣做恐怕一點作用也不起,而是通過列舉事實以及隱含在事實中類比的道理來說服秦穆公,正因為如此,才能使秦伯說,與鄭人盟。3、一張一弛是本文情節(jié)設置的一大特點,請你結(jié)合情節(jié)詳細說一說。(指名學生回答)點撥:燭之武退秦師雖然是一篇說理性的文章,但它寫得波瀾起伏,毫不呆板。當鄭國處于危急之際,佚之狐推薦燭之武去說服秦君,沒想到引起了燭之武的一番牢騷,使事情發(fā)生了波折。鄭文公的引咎自責,也增添了情節(jié)的戲劇性。燭之武在游說秦君的時候,
16、一開頭就指出亡鄭于秦無益;但接著又退一步說:若舍鄭以為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以此作為緩沖;緊接下去就緊逼一步說明亡鄭對秦不僅無益,而且有害。當秦國單獨退兵之后,子犯發(fā)怒要攻打秦軍,秦、晉關(guān)系一下子轉(zhuǎn)而緊張起來。最后晉文公講了一番道理,晉軍偃旗息鼓,一場風波,終于平息。這樣一張一弛,曲折有致,更能緊扣讀者的心弦,增強作品的感染力。4、請你評價燭之武說辭的藝術(shù)性。點撥:秦、晉圍鄭,完全與秦無關(guān),秦國所以出兵,一是與晉國有同盟關(guān)系,二是秦穆公想借此撈一把,以擴張自己的勢力。當他知道亡鄭只能對晉有利,而對秦不僅毫無好處反而有害的時候,他就會一改過去的所為,反過來幫助鄭國。燭之武看準
17、了這一點,緊緊抓住了秦穆公的這一心理,曉之以利害,這就使秦君不能不聽從他的說辭。燭之武斗爭策略的巧妙還表現(xiàn)在,他奉命去游說秦君,完全是為了鄭國的利益,而他在說辭里表現(xiàn)的是處處為秦國著想,處處替秦國說話,這就更使秦君易于入耳。一個面臨亡國之危的小國使臣,面對大國的君主,卻能夠不亢不卑,從容辭令,既不刺激對方,又不失本國尊嚴,語言的分寸,掌握得恰到好處。全部說辭只有短短的125個字,卻說了五層意思,說得委婉曲折,面面俱到,從亡鄭于秦無益,說到秦、晉歷史關(guān)系,說到晉國滅鄭之后必然進犯秦國,步步深入,層層逼緊,句句打動對方,具有很強的說服力。其語言藝術(shù)達到了很高的水平。三、拓展延伸互動設計6:拓展:1
18、、文言文閱讀中造成語言障礙的是實詞,而不是虛詞。而實詞又具有多義性。據(jù)此,判斷詞義可從以下兩方面著手:分析義項:在分析義項的過程中,可以查閱一些工具書,如辭海古漢語常用字字典等,把一個詞的全部義項排列出來,確定其本義和引申義及其內(nèi)部聯(lián)系,力求全面系統(tǒng)地把握詞義。選擇義項:詞不離句。在選擇義項的過程中,要根據(jù)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加以選用。實詞的意義雖然是多樣的,但每個實詞在特定的語言環(huán)境中,其意義卻是惟一的。2、正確把握文言文的文意,并正確進行分析評價,就要掌握評價文意的方法和技巧。這時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了解文章的歷史背景,這對準確地理解、分析和評價文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了解作者生平及概況,正
19、確理解作者的寫作意圖,如作品的思想內(nèi)容,才能做出正確的分析和評價。 從內(nèi)容到結(jié)構(gòu)對文章進行整體把握,這是進行分析評價的基礎。對記敘性的文章,要重點搞清人物、事件,前因與后果,記敘與議論;對議論的文章,要把握文章的觀點,正確理解觀點與材料的關(guān)系。 堅持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具體地、歷史地、實事求是地分析作品的思想意義。如此,我們才能正確把握文意,并準確進行分析評價。延伸:這篇文章選自左傳僖公三十年。主要是記公元前630年鄭國利用秦、晉矛盾,說退秦國圍鄭之師,瓦解秦、晉聯(lián)盟,保住了鄭國的歷史事實。左傳的文學價值很高,作者善于突出事物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善于用簡潔的語句寫出復雜紛繁的過程。左傳對戰(zhàn)爭的描寫尤為
20、出色,它注意從政治上分析各方力量,寫出戰(zhàn)爭的性質(zhì)和起因,并由此在開始便預示出戰(zhàn)事的勝負。在敘述交戰(zhàn)過程時則詳略有致,曲折生動,形象逼真。左傳還善于用精煉的筆墨刻畫出人物的細致動作和內(nèi)心活動,使人物躍然紙上。左傳中有許多外交辭令也很出色。這些對后代的文學,特別是對敘事、議論的文學影響甚大。本文中燭之武的話雖說是外交辭令,但說得透徹在理,實事求是,層層深入,簡明得體,令人信服。與戰(zhàn)國時代縱橫家的危言聳聽是不一樣的。左傳的作者能用少量文字把這些復雜曲折的意思記載得十分清楚,這種精煉的文筆很值得學習。四、課堂訓練很多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多用些時間在學習上,因而視網(wǎng)絡為洪水猛獸。對父母說一段話,力求改變
21、他們對上網(wǎng)的態(tài)度。第三課時一、激趣導入略。二、自主合作探究互動設計1:有關(guān)資料介紹:1、秦立晉君:(公元前651年)這一年,晉獻公卒,晉國陷入內(nèi)亂。晉國大夫里克殺了晉獻公的庶子夷齊、卓子。并派人迎接公子重耳,重耳不就。后又派人迎接獻公次子夷吾。夷吾采納了大臣呂省、郄芮的意見,厚禮賄賂秦國,答應割讓晉河東之地予秦。于是秦穆公擁立夷吾為君,即晉惠公。這就是課文中所言且君嘗為晉君賜矣。君即秦穆公,晉君即晉惠公,賜則指秦立晉君之事。2、重耳過鄭:(公元前637年)這一年,晉公予重耳在齊國居五年后,離開齊國。經(jīng)曹、宋路過鄭國。鄭國大夫叔瞻勸鄭文公要以禮待重耳,鄭文公卻以諸侯亡公子過此者眾,安可盡禮!為由
22、,不聽叔瞻勸告,對重耳不禮。這就是課文中以其無禮于晉一事。3、鄭楚結(jié)盟:(公元前632年)是年四月,晉楚爭霸中原,戰(zhàn)于城濮,楚軍大敗。晉文公尊周攘夷,成為春秋霸主之一。當時,鄭國處四戰(zhàn)之地,無險可據(jù),又自無禮于重耳之后,故背晉助楚,因此,鄭文公曾到楚國慫恿楚咸王出兵作戰(zhàn)。楚敗,鄭文公內(nèi)心恐懼,又派大夫子人九到晉國請罪求和。五月,晉侯、鄭伯盟于衡雍(今河南原陽西)。晉文公受周天子冊命與四方諸侯盟于踐土(在衡雍之西),晉文公為盟主,鄭參與踐土之盟,但晉、鄭間的隔閡并未消除。鄭既慫恿楚國出兵攻晉,又盟于晉,這就是文中所言且貳于楚也之貳。燭之武退秦師這個故事發(fā)生在公元前630年。與城濮之戰(zhàn)只相隔兩年。
23、因此秦、晉圍鄭實屬城濮之戰(zhàn)的余波。大軍兵臨城下,鄭國危若累卵。受命于危難之際的燭之武,不費一兵一卒,不動一刀一槍,卻使秦晉盟散約毀,兩支人馬自動撤離。那么,請問:互動設計2:課文哪些語句最能顯示燭之武高超的游說藝術(shù)?你能否透過語言表述探討其深刻底蘊?點撥:文章第2段對秦伯的說辭最具說服力。 秦晉圍鄭,鄭既知亡矣。若亡鄭而有益于君,敢以煩執(zhí)事?單刀直入,先言鄭既知亡,使之解除戒意,既而設身處地,站在對方立場上,替對方的利害著想。一下子縮短了二者的距離,可謂出言不凡! 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焉用亡鄭以陪鄰?再言亡鄭無益。 鄰之厚,君之薄也。三言亡鄭有害。 若舍鄭以為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
24、君亦無所害。繼言舍鄭有益于秦。 且君嘗為晉君賜矣,許君焦、瑕,朝濟而夕設版焉,君之所知也??v觀歷史,歷數(shù)晉國言而無信。 夫晉,何厭之有?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闕秦,將焉取之?展望未來,預言晉將闕秦。 闕秦以利晉,唯君圖之。擺事實,講道理,提請秦伯定奪。最終使秦伯說,與鄭人盟,解了鄭圍。點撥:這種點評式賞析,可使學生認識燭之武高妙的勸說藝術(shù):一是援古例今。有歷史的回顧,有現(xiàn)實的分析;二是善于作比,本意是為保全鄭國,言語上處處為秦國打算。從反面強調(diào)亡鄭結(jié)果,只能使鄰厚君薄;從正面陳說保全了鄭國,對秦不僅無害,反而利秦,便于取晉。三是語言得體。本是求人,卻不卑不亢,高屋建瓴,語重心長,迫使對方
25、就范??芍^有理有利有節(jié)有體,從而出色完成了游說使命?;釉O計3:課文選取哪些內(nèi)容完成了燭之武人物形象的塑造?點撥:文章雖短,在人物塑造上卻頗具匠心。文章第1段寫國難當頭,燭之武不顧年邁體衰,愿受君命,出使秦營,危難之際,突出一個義字。夜縋而出,寥寥四字,用語簡潔,內(nèi)涵豐富,有場景,有動作,便將垂垂老矣的燭之武形象躍然紙上,真真切切突出一個勇字。至于面見秦君,一番慷慨陳辭,言簡意賅,實實在在體現(xiàn)一個智字。大義大勇大智。左傳善于通過人物語言,揭示人物性格,由此可見一斑?;釉O計4:難詞點撥: 辨析下面兩組句中加粗詞的意思。板書:1、A、既東封鄭( )B、又欲肆其西封( )2、A、越國以鄙遠( )B
26、、蜀之鄙有二僧( )點撥:此題著重考查實詞理解。第1組封,會意字,從土從寸,表示帝王向諸侯分封土地。本義封賜。如蘇洵六國論:以賂秦之地封天下之謀臣。還可引申作名詞,指疆土,疆界。如孟子:域民不以封疆之界。B句用做名詞,即當疆界解。A句封作意動詞,以為疆界的意思。第2組鄙,形聲字,從邑,表示它是地域區(qū)劃的名稱,學習重點1、了解左傳這部編年體史書的概況。重點了解左傳作為先秦歷史散文杰作的基本內(nèi)容和語言特色。2、積累文言實詞、虛詞和特殊句式的知識,以培養(yǎng)閱讀淺易文言文的能力。學習難點1、掌握正確誦讀方法,養(yǎng)成閱讀文言文的良好習慣,在課余拓展遷移中提高理解文言文的能力。2、了解燭之武智退秦師的政治活動
27、,鑒賞燭之武的嫻熟而精要的外交辭令。文習賞識左傳是我國第一部詳細完整的編年體歷史著作(起于魯隱公元年,終于魯哀公二十七年)左傳以春秋的記事為綱。以時間先后為序,詳細地記述了春秋時期各國內(nèi)政外交等大小事實。左傳也稱左氏春秋、春秋左氏傳。作者相傳為魯國的史官左丘明。有人認為它是一部獨立的自成體系具有獨立創(chuàng)見的歷史著作。它保存了大量古代史料。有關(guān)春秋時期各諸候國間的政治、軍事,外交以及經(jīng)濟、文化等方面的重大史實都有載述,具體面完整地顯示了時代概貌。顯然,傳統(tǒng)“天命”、禮教思想時有流露,這是歷史局限性。左傳又具有很高的文字價值。善于描寫戰(zhàn)爭和記述行人辭令,敘事委婉詳盡,情節(jié)富于故事性和戲劇性,描寫人物
28、婉而有致,人物形象性格鮮明、栩栩如生,常常是寥寥幾句,就能使讀者如見其人,如聞其聲,顯示了作者高超的藝術(shù)表現(xiàn)能力。整體感知本文記述了秦晉聯(lián)合攻打鄭國的一個故事。鄭國被秦、晉兩的國包圍,危在旦夕,鄭文公派能言善辯的燭之武前去說服秦伯。燭之武巧妙地利用秦、晉之間的矛盾,向秦伯分析了當時的形勢,采取分化瓦解的辦法,說明了保存鄭國對秦有利、滅掉鄭國對秦不利的道理,終于說服了秦伯。秦伯不僅撤走了圍鄭的秦軍,反而派兵保衛(wèi)鄭圍,迫使晉國也不得不撤兵,從而消除了鄭國的危機。燭之武臨危受命,不避艱險,只身說服秦君,解除國難,表現(xiàn)出他機智善辯的外交才能。文章中的中心人物燭之武,不計前嫌,受命于危難中,義無反顧奔赴
29、敵營。在大國國君面前,不卑不亢,抓住秦晉間互爭霸權(quán),權(quán)利不一致的基本矛盾侃侃而談,句句打動對方。終于說服秦君,解除國難,燭之武的言行,體現(xiàn)了他深明大義和捍衛(wèi)國家主權(quán)的愛國思想。課文按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分為四段:第一段寫秦、晉國圍鄭;第2段寫燭之武臨危受命;第3段寫燭之武智退秦師;第4段寫晉師撤離鄭國。本文主要寫燭之武說退秦師,因此燭之武的外交辭令是本文記敘的重點,從而塑造了燭之武義無反顧奔赴敵營的信心和勇氣,見到秦伯后的胸有成竹,對秦晉兩國關(guān)系和矛盾的了如指掌,使他的形象躍然紙上。至于其他方面就寫得較為簡略。文章波瀾起伏,亦張亦弛,增強了文章的感染力。敘事中注意伏筆與照應,從而使結(jié)構(gòu)嚴謹。課文重點
30、存儲要重視積累,對常用文言實詞和文言虛詞,要寓詞于句,從意義和用法兩方面透徹理解,應牢記:積累是運用的前提。詞類活用一、字1、字音:汜,fn,字的左邊為“三點水”,故其義必與水相關(guān)。指汜水,是位于鄭國境內(nèi)的一條河流。另外,“范”字的讀音也是由草字頭下面的“汜”的讀音而來??P,zhu,字的左邊為“絞絲旁”,故其義與繩索、絲綢相關(guān)。意為用繩子拴著人或物從上往下送。其造字法采用“形聲構(gòu)字法”,左邊為繩索之形,右邊是其音,“縋”的讀音就是根據(jù)“追”而來。共,本為象形字,下面兩點為盛食物的器皿之足,意為祭祀用的食品等,而文中是一個通假字,通“供”,供給之意,讀gng。闕,形聲字,“門”為形,“闕”為聲,
31、讀作qu,意即門戶受損。逢,是多音字,做姓氏用時,讀png。2、通假字:(1)今老矣,無能為也已(已,通“矣”,了。)(2)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共,通“供”,供給、供應。讀gng)(3)夫晉,何厭之有(厭,通“饜”,滿足。)(4)秦伯說,與鄭人盟(說,通“悅”,高興。讀yu。)(5)失其所與,不知(知,通“智”,明智,聰明。讀zh)二、詞1、詞類活用:燭之武退秦師(退,使動用法,使撤兵。)晉軍函陵,秦軍汜南(軍,名詞作動詞,駐軍。)若亡鄭而有益于君(亡,使動用法,使滅亡。)越國以鄙遠(鄙,名詞意動,把當作邊邑;遠形容詞作名詞,遠地。)領(lǐng)之厚,君之薄也(厚,薄,形容詞作動詞,變雄厚、變薄弱。)
32、即東封鄭(東,名詞作狀語,向東;封名詞意動用法,使成為疆界。)若不闕秦(闕,動詞使動用法,使削弱。)闕秦以利晉(利,名詞使動用法,使獲利。)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敝,形容詞用作動詞,損害。)共其乏困(乏困,形容詞作名詞,缺少的東西。)2、古今異義古義:東方道路上(招待過客)的主人。例如:若舍鄭以為東道主。東道主今義:請客的主人。古義:出使的人。例如:行李之往來。行李今義:出門時所帶的包裹等。古義:缺少的東西。例如:共其乏困乏困今義:疲勞。古義:那人。例如: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夫人今義:對已婚女子的尊稱。三、特殊句式1、判斷句是寡人之過也(“也”表示判斷)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否定判斷)2、省略句
33、晉軍(于)函陵,秦軍(于)汜南(省略介詞“于”)(燭之武)辭曰:“臣之壯也”(省略主語“燭之武”)若舍鄭以(之)為東道主(省略介詞“以”的賓主“之”)3、賓語前置句夫晉,何厭之有?(“有”的賓語“何厭”前置,“之”作為標志。翻譯時要調(diào)整為“有何厭”)4、狀語后置以其無禮于晉(介賓短語“于晉”作狀語,后置,翻譯時要調(diào)整為“于晉無禮”)典型例題激活例1下面對文言句式的判斷,相同的.一組是()夫晉,何厭之有?今已服矣,何又求矣?諸候有在者乎?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A、B、C、D、解析:句為賓語前置句,疑問句中疑問代詞“何”作賓語,賓語前置。為省略句,應為“諸候子孫其繼有在者乎?”為判斷句。用“者
34、也”句式表示判斷。答案:A點評:本題考查對文言句式的理解。平時多了解文言句子的各種類型(判斷句、被動句、疑問句、賓語前置句、省略句等),根據(jù)各類句型的特點和文言句式本身的意思來判斷。自測題1、下列加點字的讀音全對的一組是()A、秦軍汜(s)南夜縋(zhu)而出佚(y)之狐B、共(gng)其乏困若不闕(ju)秦許君焦瑕(xi)C、秦伯說(yu)杞(q)子楊孫戍(sh)之D、逢(fng)孫微夫(f)人之力不及此失其所與,不知(zh)2、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以其無禮于晉,且貳于楚也 貳:兩個B、晉軍函陵 軍:駐軍C、焉用亡鄭以陪鄰 陪:增加D、以亂易整,不武 易:替代3、找出
35、通假字無能為也已共其乏困秦伯說,與鄭人盟失其所與,不知4、下列加點詞語與現(xiàn)代漢語意義相同的一項是()A、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B、若舍鄭以為東道主C、以其無禮于晉,且貳于楚也D、微夫人之力不及此5下列加點詞語沒有活用的一項()A、晉軍函陵,秦軍汜南B、越國以鄙遠C、既東封鄭D、鄭既知亡矣6、句式與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項是()A、佚之狐言于鄭伯曰B、何厭之有C、若亡鄭而有益于君D、以其無禮于晉7加點詞意義和用法與其他各項不同一項是()A、鄰之厚,君之薄也B、行李之往來C、君之所知也D、微夫人之力不及此課內(nèi)閱讀閱讀下文完成812題夜縋而出,見秦伯,曰:“秦、晉圍鄭,鄭既知亡矣。若亡鄭而有益于君,敢以煩執(zhí)
36、事。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焉用亡鄭以陪鄰?鄰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鄭以為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且君嘗為晉君賜矣,許君焦、瑕,朝濟而夕設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晉,何厭之有?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闕秦,將焉取之?闕秦以利晉,惟君圖之?!鼻夭f,與鄭人盟。使杞子、逢孫、楊孫戍之,乃還。8、下列句中加點詞的解釋,錯誤的一項是()A.夜縋(用繩子拴著從城墻上下來)而出B越國以鄙(偏僻)遠C行李(出使的人)之往來,共其乏困D.闕(使缺,損害)秦以利晉惟君圖之9、“以為”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項的一項是()A若舍鄭以為東道主君亦無所害B或以為死,或以為亡C老臣竊以為媼之愛燕后賢于長安君D以為得之矣10、加點詞的用法與例句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2030全球一次性使用體外血液循環(huán)管路行業(yè)調(diào)研及趨勢分析報告
- 2025-2030全球易碎紙不干膠標簽行業(yè)調(diào)研及趨勢分析報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國教育用交互式LED顯示屏行業(yè)頭部企業(yè)市場占有率及排名調(diào)研報告
- 養(yǎng)殖場家禽合作合同書
- 醫(yī)療器械銷售勞動合同書
- 石膏買賣合同書樣本年
- 企業(yè)之間借款合同范本
- 維修承包合同
- 2025股份制辦廠合同范本
- 泵車租賃合同范本
- 湖北十堰燃氣爆炸事故案例
- 混凝土試件臺賬
- 中英文財務報表空白模板(金融非金融完整版)
- 人機料法環(huán)測檢查表
- 中國數(shù)字貨運發(fā)展報告
- 使用AVF血液透析患者的護理查房
- 《幼兒教師職業(yè)道德》教案
- 2021年高考山東卷化學試題(含答案解析)
- 客服百問百答
- GA/T 766-2020人精液PSA檢測金標試劑條法
- 品管圈活動提高氧氣霧化吸入注意事項知曉率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