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寄生蟲學專題講座課件_第1頁
人體寄生蟲學專題講座課件_第2頁
人體寄生蟲學專題講座課件_第3頁
人體寄生蟲學專題講座課件_第4頁
人體寄生蟲學專題講座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人體寄生蟲學專題講座人體寄生蟲學專題講座 也稱醫(yī)學寄生蟲學(medical parasitology),研究寄生在人體內和體表上、有醫(yī)學意義的寄生蟲及其與宿主相互關系的一門科學。 包括闡述寄生蟲的:What is Human Parasitology-生物學:分類、形態(tài)特征、生活史、生理生化-生態(tài)學:分布、與外界環(huán)境和人體的關系-致病機理:(怎樣致病)-實驗診斷:病原學、免疫學檢驗-流行規(guī)律:環(huán)節(jié)、自然/社會因素、特點-防治原則:傳染源、傳播途徑、易感人群 也稱醫(yī)學寄生蟲學(medical parasitolo寄生蟲的演化與適應性改變 形態(tài)結構改變 1. 某些器官退化或消失:消化器官、運動器官

2、 2. 某些器官更發(fā)達:固著吸附器官、生殖器官 3. 腔道寄生線蟲呈線條形的適應性改變 4. 線蟲表皮層角化抗消化 繁殖能力增強:蛔蟲、絳蟲 世代交替:有性生殖與無性生殖交替進行 生理與代謝方式改變 能量來源從有氧代謝演變?yōu)闊o氧糖酵解 侵入機體的能力加強 溶組織阿米巴的溶解組織酶、血吸蟲尾蚴侵入皮膚的水解酶寄生蟲的演化與適應性改變 形態(tài)結構改變醫(yī)學寄生蟲學在醫(yī)學中的地位BiologyPreclinical MedicinePublic Health & Preventive MedicineClinical MedicineMicrobiologyPathogenic BiologyMedic

3、al Parasitology & Medical Microbiology醫(yī)學寄生蟲學在醫(yī)學中的地位BiologyPreclinica醫(yī)學寄生蟲學與其它學科的關系Public Health & Preventive MedicineClinical MedicineMedical ParasitologyBiologyHistologyAnatomyPhysiology Biochemistry Immunology 應用課橋梁課醫(yī)學寄生蟲學與其它學科的關系Public Health & 醫(yī)學寄生蟲學發(fā)展歷史Manson in 1879 filariasisLaveran in 1880 m

4、alaria parasiteGrassi and Ross in 1897 malaria life cycleBruce 1896-1902 and Chagas in 1908 trypanosomiasisLeishman and Donovan 1900-1911 leishmaniasis醫(yī)學寄生蟲學發(fā)展歷史Manson in 1879 filar Patrick Manson (1844-1922). Father of modern tropical medicinethe first President (and Ronald Ross Vice-President) of

5、the Society of Tropical Medicine and Hygiene (1907)the first to discover (187779) that an insect (mosquito) can be host to a developing parasite (the worm Filaria bancrofti) that is the cause of filariasis. Patrick Manson (1844-19Alphonse Laveran1907 Nobel Laureate in Medicine in recognition of his

6、work on the role played by protozoa in causing diseases.Ronald Ross1902 Nobel Laureate in Medicine for his work on malaria, by which he has shown how it enters the organism and thereby has laid the foundation for successful research on this disease and methods of combating it.Alphonse Laveran1907 No

7、bel Lau1920以前文獻記載: 24種以上(原蟲5種:阿2/人滴/杜利/結,蠕蟲19種:線,糞/結膜;橫川后殖吸蟲,西里伯瑞列絳蟲) 研究特點:著重形態(tài)、生活史、現(xiàn)場調查及實驗觀察。1928:洪式閭:杭州熱帶病研究所(最早有關寄生蟲病科研機構)1932;中央衛(wèi)生實驗院寄生蟲學系(昆蟲、原蟲、蠕蟲、 瘧疾研究室,設5個疫區(qū)研究站) 在此前后:國內一些高校(上醫(yī)、嶺南大學、湘雅、華西、 齊魯等)、研究機構發(fā)表了一些基礎研究論著。最早可追溯到公元前秦漢時代內經1920以前文獻記載:最早可追溯到公元前秦漢時代內經1949:寄生蟲學成為醫(yī)學教育中的一門專業(yè)課程,參與寄生蟲學及寄生蟲病調查的人員和單

8、位及研究論文明顯增多,成為當時醫(yī)學領域引人關注的一門新興學科。 學科發(fā)展的特點:寄生蟲學中蠕蟲、原蟲、昆蟲三個專業(yè)分支 形成,并擁有了一批水平較高的專家隊伍。1950-2006: 我國新發(fā)現(xiàn)人體寄生蟲64種(原17,吸22,絳6, 線15,棘2,舌2)1949:寄生蟲學成為醫(yī)學教育中的一門專業(yè)課程,參與寄生蟲學我國著名的寄生蟲學家: 洪式閭 我國人體寄生蟲學的奠基人之一, 寄生蟲病現(xiàn)場防治的開拓者(國立北醫(yī)大校長) 馮蘭洲(蚊傳瘧疾、絲蟲,白蛉黑熱病) 姚永政(1936,西南“瘴氣”惡性瘧) 陳心陶(30年代華南蠕蟲區(qū)系的調查)我國著名的寄生蟲學家:1. 掌握寄生、寄生蟲、宿主、終宿主、中間宿

9、主、寄生蟲生活史、感染階段、感染途徑、人獸共患寄生蟲病的概念。2. 通過寄生蟲與宿主的相互作用關系的學習,掌握寄生蟲的致病機理,了解宿主對寄生蟲的抵抗機制。3. 了解常見人體寄生蟲的種類。4. 了解寄生蟲病流行的基本環(huán)節(jié)、影響因素、流行特點及防治原則。教學要求總論1. 掌握寄生、寄生蟲、宿主、終宿主、中間宿主、寄生蟲生活史教學要求各論掌握重要人體寄生蟲的形態(tài)特征,生活史,致病作用。熟悉各種人體寄生蟲感染后的診斷方法,防治原則。了解各種寄生蟲病的流行情況及基本治療方法。教學要求各論掌握重要人體寄生蟲的形態(tài)特征,生活史,致病作人體寄生蟲學原蟲學 Medical protozoology蠕蟲學 Me

10、dical helminthology節(jié)肢動物學 Medical arthropodology吸蟲:血吸蟲、肺吸蟲、肝吸蟲等絳蟲:帶絳蟲、包蟲等線蟲:蛔蟲、鞭蟲、蟯蟲、鉤蟲、絲蟲等孢子蟲:瘧原蟲、弓形蟲等昆蟲、蜱、螨等 葉足蟲:溶組織內阿米巴等鞭毛蟲:藍氏賈第鞭毛蟲、杜氏利什曼原蟲等人體寄生蟲學原蟲學吸蟲:血吸蟲、肺吸蟲、肝吸蟲等孢子蟲:瘧原原蟲:瘧原蟲 Protozoa: plasmodiumRBC環(huán)狀體原蟲:瘧原蟲 Protozoa: plasmodiumRBC吸蟲 TrematodecercariaeSchistosomeSchistosome吸蟲 TrematodecercariaeS

11、chistoso衛(wèi)氏肺吸蟲 Paragonimus westermaniLung fluke衛(wèi)氏肺吸蟲 Paragonimus westermaniLu絳蟲 Tapeworm絳蟲 Tapeworm線蟲 Nematode線蟲 Nematode鉤蟲鉤蟲 hookworm鉤蟲鉤蟲 hookworm醫(yī)學節(jié)肢動物 Medical arthropod flymosquitosandfly(白蛉)flea (蚤) louse(虱)hard tick(硬蜱)soft tick (軟蜱)醫(yī)學節(jié)肢動物 Medical arthropod flymo疥螨 Scabmite疥螨 Scabmite*我國人體寄生蟲種類:

12、 約229余種 線蟲:35種, 吸蟲:47種, 絳蟲:16種, 原蟲:41種, 其它:90種 常見和較常見的約80余種。*我國人體寄生蟲種類: 約229余種臨床上常見的種類(按寄生部位分):*消化道(腸道)寄生蟲:約 30余種 蛔蟲、 蟯蟲、鉤蟲、姜片蟲、帶絳蟲 、阿米巴等*血管內寄生蟲: 約5種 血吸蟲、管園線蟲等*其他腔道寄生蟲: 約10余種 食道 氣管 膽道 生殖泌尿 美麗筒 猴腎比 肝吸蟲 陰道 線蟲 翼線蟲臨床上常見的種類(按寄生部位分):*消化道(腸道)寄生蟲:約*組織內寄生蟲: 約20余種 腦 眼 肺 肝 腎 皮膚 肌肉(心) 管圓 吸吮 肺吸 毛細 膨結 疥螨 豬囊蟲*細胞內寄

13、生蟲: 約7種 瘧原蟲 弓形蟲 利什曼 旋毛蟲 *體表寄生蟲/傳病媒介:約60余種 虱、蚊、蠅、蚤、蜱、革螨 注意多組織、多器官、多部位寄生問題*組織內寄生蟲: 約20余種 1、寄生蟲病是常見病、多發(fā)病Why should we study Parasitology根據2004年全國調查結果推算,全國土源性線蟲感染人數約為1.29億,肝吸蟲(華支睪吸蟲)感染人數約為1249萬,帶絳蟲感染人數約為55萬人,包蟲病患者約為38萬人。另外,黑熱病在新疆、甘肅和四川的部分地區(qū)流行仍較為嚴重,一些地區(qū)囊蟲病(豬囊尾蚴?。?、肺吸蟲?。ú⒅澄x病)、旋毛蟲病和弓形蟲病的血清學陽性率也比較高。 1、寄生蟲病是

14、常見病、多發(fā)病Why should we 對重要器官的損害2、寄生蟲感染的后果導致勞動能力與生活質量下降,致畸、致殘、致死、誘發(fā)癌變。 腦眼肺肝心眼腦 對重要器官的損害2、寄生蟲感染的后果腦眼肺肝心眼腦SchistosomeSchistosome皮膚肌肉受損皮膚肌肉受損影響生長、發(fā)育 /致畸影響生長、發(fā)育 /致畸According to WHO statisticsmalaria(瘧疾)schistosomiasis (血吸蟲病)lymphatic filariasis(淋巴絲蟲?。﹐nchocerciasis(盤尾絲蟲?。﹍eprosy(麻風?。﹕leeping sickness/trypa

15、nosomiasis(昏睡病/錐蟲病)chagas disease(查格斯?。﹍eishmaniasis(利什曼病/黑熱?。〢ccording to WHO statisticsmal我國五大寄生蟲?。òl(fā)病人數)疾病195020062008瘧疾3000萬6.4萬2.6萬血吸蟲病1160萬84萬51.6萬絲蟲病3099萬1994年基本消滅利什曼病53萬1958年基本消滅524鉤蟲病1.9億(70%)3930萬(04年)我國五大寄生蟲?。òl(fā)病人數)疾病195020062008瘧疾研究寄生蟲 了解它們所造成的疾病 發(fā)展出控制它們的方法研究寄生蟲 一、寄生關系共生(symbiosis)共棲(comme

16、nsalism)結腸內阿米巴 共同生活,一方受益,一方無益亦無害互利共生(mutualism)牛胃纖毛蟲 共同生活,均受益,相互依賴寄生(parasitism)蛔蟲/人 一方受益,另一方受害Some definitions一、寄生關系共生(symbiosis)Some defini共棲、互利共生、寄生都是生物的基本生活方式,這些關系不是截然分開的,在特定情況下,它們可以互相轉化。共棲、互利共生、寄生都是生物的基本生活方式,這些關系不是截然寄生、寄生蟲與宿主: 一種動物暫時或永久地生活在另一種動物的體內或體表,獲取營養(yǎng)并對后者造成損害。這種現(xiàn)象稱為寄生(parasitism),受益的一方稱為寄生

17、蟲(parasite) ;受害的一方稱為宿主(host) 。剖析寄生概念提供居留場所(寄生與捕食的區(qū)別)兩種不同的生物(寄生與生物后代繁衍的生理現(xiàn)象的區(qū)別)活的生物(寄生與腐生的區(qū)別)營養(yǎng)關系(寄生與其他共生生活的區(qū)別)寄生、寄生蟲與宿主:1.依靠他種生物提供 a.營養(yǎng)來源 b.居住場所2.使他種生物受害3.某些低等動物寄生蟲 (parasite)宿 主 (host)1.向他種生物提供 a.營養(yǎng)來源 b.居住場所2.受他種生物危害3.某些較高等動物 (淡水魚、蝦、螺)1.依靠他種生物提供寄生蟲 (parasite)宿 主 (h1、寄生蟲的生活史(life cycle) 寄生蟲完成一代的生長、發(fā)

18、育、繁殖的全過程,包括寄生蟲的感染階段、侵入宿主的途徑、蟲體在宿主體內移行及定居、離開宿主的方式以及發(fā)育過程所需宿主或傳播媒介的種類和環(huán)境條件等。具有嚴格的階段性和連續(xù)性。 直接型(direct life cycle) (土源性蠕蟲eohelminth)人蛔蟲、鉤蟲 生活史中不需中間宿主,其蟲卵或幼蟲直接在外界發(fā)育到感染期而感染人體的一類蠕蟲。 間接型(indirect life cycle) (生物源性蠕蟲biohelminth)絲蟲、吸血蟲 生活史中需要在中間宿主或吸血昆蟲體內發(fā)育到感染期才能感染人的一類蠕蟲。 二、寄生蟲的生活史、寄生蟲與宿主類別1、寄生蟲的生活史(life cycle)

19、 二、寄生蟲的生活2、寄生蟲的類型: 按寄生部位分類 體外寄生蟲(ectoparasite) 體內寄生蟲(endoparasite)2、寄生蟲的類型:2、寄生蟲的類型: 按寄生性質分類 (1)專性寄生蟲(obligatory parasite) 一個階段或整個生活史時期營寄生 鉤蟲 (2)兼性寄生蟲(facultative parasite) 既可營自生生活,又可營寄生生活 糞類圓線蟲 (3)偶然寄生蟲(accidental parasite) 因偶然機會進入非正常宿主體內寄生 蛆入腸道 (4)機會致病寄生蟲(opportunistic parasite) 在宿主體內處于隱性感染狀態(tài),當機體免

20、疫功能時, 其致病力 弓形蟲、隱孢子蟲、肺孢子蟲2、寄生蟲的類型:3、宿主的類型:(1)終宿主(definitive host) 成蟲或有性生殖階段寄生的宿主 瘧/按蚊 血吸蟲/人(2)中間宿主(intermediate host) 幼蟲或無性生殖階段寄生的宿主血吸蟲/釘螺(3)保蟲宿主(reservior host) 某些寄生蟲既可寄生于人也可寄生于脊椎動物,脊椎動物體內的寄生蟲在一定條件下可傳給人,此脊椎動物宿主稱為保蟲宿主 血吸蟲/牛(4)轉續(xù)宿主(paratenic/transport host) 某些寄生蟲侵入非正常宿主后不能發(fā)育至成蟲,但長期以幼蟲形式存在,待有機會進入正常宿主時便

21、可發(fā)育為成蟲。 寄生蟲幼蟲如肺吸蟲囊蚴如人、貓、犬正常宿主成蟲童蟲非正常宿主如野豬3、宿主的類型: 寄生蟲幼蟲如人、貓、犬正常宿主成蟲童蟲非正(一)寄生蟲對宿主的影響(寄生蟲的致病作用): 1、掠奪營養(yǎng):引起營養(yǎng)不良和發(fā)育障礙絳蟲、蛔蟲 2、機械性損傷:(入侵移行定居繁殖) 破壞 瘧原蟲對RBC的破壞 壓迫 豬囊蚴在腦癲癇 阻塞 蛔蟲入膽膽管阻塞 3、毒性與免疫損傷:引起炎癥和超敏反應,引起繼發(fā)感染 甚至誘發(fā)腫瘤鉤蟲分泌抗凝血素傷口出血 粉螨 哮喘 血吸蟲血吸蟲卵肉芽腫三、寄生蟲與宿主的相互作用(一)寄生蟲對宿主的影響(寄生蟲的致病作用):三、寄生蟲與宿三、寄生蟲與宿主的相互作用(二)宿主對寄

22、生蟲的影響(宿主對寄生蟲的免疫作用) : 1、非特異性免疫反應: 天然屏障,皮膚、胃酸、吞噬細胞等 2、特異性免疫反應: 消除性免疫(sterilizing immunity) 非消除性免疫(non-sterilizing immunity) A.帶蟲免疫(premunition)瘧原蟲 B.伴隨免疫(concomitant immunity)血吸蟲 無效免疫三、寄生蟲與宿主的相互作用(二)宿主對寄生蟲的影響(宿主對寄人體寄生蟲學專題講座課件1. 帶蟲免疫(premunition):感染瘧原蟲等原蟲后產生的特異性免疫力,可抗重復感染, 使體內原蟲處于低水平,但是未能完全消滅,一旦用藥物將體內殘

23、存的原蟲清除,已獲得的免疫力便逐漸消失, 這種免疫狀態(tài)稱帶蟲免疫。血吸蟲等蠕蟲感染后,體內活成蟲產生的特異性免疫力對體內活成蟲無作用,但可作用于新入侵的童蟲,抵抗再感染,這種免疫狀態(tài)稱伴隨免疫。2. 伴隨免疫(concomitant immunity)1. 帶蟲免疫(premunition):感染瘧原蟲等原蟲后三、寄生蟲與宿主的相互作用(三)相互作用的結果 : 1、完全清除寄生蟲,并可防御再感染(健康者) 2、與寄生蟲達到動態(tài)平衡,(慢性感染/帶蟲者carrier) 3、不能控制寄生蟲,出現(xiàn)癥狀(患者)帶蟲者(carrier):感染寄生蟲后沒有臨床癥狀與體征,但可排出病原,成為傳染源的人。三、

24、寄生蟲與宿主的相互作用(三)相互作用的結果 : 寄生蟲感染后人體處于什么狀態(tài),這與寄生蟲種類、密度、人體免疫、個體遺傳素質、營養(yǎng)等因素有關,寄生蟲感染后人體處于什么狀態(tài),這與寄生蟲種類、密度、人體免疫 1、慢性感染(chronic infection) 損傷與修復同時存在。 隱性感染(suppressive infection) 常成為機會致病的根源 2、多寄生現(xiàn)象(polyparasitism) 同時感染兩種或兩種以上寄生蟲 3、幼蟲移行癥(larva migrans ) 非正常宿主人體內 4、異位寄生(ectopic parasitism) 常見寄生部位以外的部位寄生四、寄生蟲?。ǜ腥荆┑?/p>

25、特點 1、慢性感染(chronic infection)四、寄一些蠕蟲的幼蟲侵入非正常宿主后,不能發(fā)育為成蟲,但能長期存活和移行造成局部或全身性病變。(人非適宜宿主:犬蛔蟲、貓蛔蟲幼蟲寄生于人)幼蟲移行癥(larva migrans )內臟幼蟲移行癥(visceral lava migrans): 幼蟲侵入人體后在內臟竄擾,如廣州管圓線蟲。皮膚幼蟲移行癥(cutanueous larva migrans): 幼蟲侵入后主要在皮下移行,皮膚可出現(xiàn)匐行疹(creeping eruption),如犬鉤口線蟲幼蟲。 斯氏貍殖吸蟲(pagumogonimus skrjabini)童蟲。 一些蠕蟲的幼蟲侵

26、入非正常宿主后,不能發(fā)育為成蟲,但能長期存活有些寄生蟲在常見的寄生部位以外的組織或器官內寄生,并引起異位病變的現(xiàn)象。(衛(wèi)氏肺吸蟲的正常寄居部位-肺,但也可寄生于腦; 血吸蟲卵沉著于肝腸以外的腦、肺) 異位寄生(ectopic parasitism)有些寄生蟲在常見的寄生部位以外的組織或器官內寄生,并引起異位 傳染源易感人群 傳播途徑五、寄生蟲病的流行和防治(一)寄生蟲病流行基本環(huán)節(jié)病人、帶蟲者和保蟲宿主等經水、食物、土壤、空氣、節(jié)肢動物、人體等缺乏免疫力或免疫力低下的人群五、寄生蟲病的流行和防治(一)寄生蟲病流行基本環(huán)節(jié)病人、帶蟲常見感染途徑: 經口感染:如蛔蟲、鞭蟲 經皮膚感染:如瘧原蟲(蚊

27、子傳播)、螨蟲、血吸蟲 經輸血或胎盤感染:如弓形蟲、瘧原蟲 經自身感染:如短膜殼絳蟲常見感染途徑: (二)影響寄生蟲病流行的因素 1、自然因素:氣候、溫度、雨量等 2、生物因素:昆蟲及動物媒介等 3、社會因素:經濟文化水平、生活習俗等 (二)影響寄生蟲病流行的因素(三)寄生蟲病的流行特點 1. 地方性:血吸蟲在有釘螺的地方流行 2. 季節(jié)性:需要節(jié)肢動物作為宿主或者傳播媒介的瘧原蟲(蚊) 3. 自然疫源性:人獸共患寄生蟲、自然疫源地人獸共患寄生蟲?。?parasitic zoonoses ):可以在人和動物間自然傳播的寄生蟲病。自然疫源地( natural epidemic focus ):病

28、原體、媒介及宿主存在于特殊的生物地理群落,形成的穩(wěn)定地域綜合體。其中,病原體沒有人類參與也能在動物間長期流行并反復繁殖。(三)寄生蟲病的流行特點人獸共患寄生蟲病( parasiti(四)寄生蟲病防治中存在的問題 1 危害嚴重、防治難度大:血吸蟲、包蟲、瘧疾2 舊病再現(xiàn)、死灰復燃:血吸蟲、黑熱病 (re-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3 抗性蟲株出現(xiàn):瘧原蟲抗氯喹、昆蟲抗殺蟲藥4 新現(xiàn)寄生蟲:與宿主的相互關系還不清楚。 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人芽囊原蟲等)5 新的流行趨勢: 食源性寄生蟲感染增加:管圓、旋、肺、肝、囊等 機會性致病寄生蟲感染增加:弓、糞類圓等 罕見寄生蟲感染增加:廣州管圓、棘顎口等 (四)寄生蟲病防治中存在的問題 1 危害嚴重、防治難度大(五)寄生蟲感染的診斷流行感染史調查病原學檢查從血液、組織液、排泄物、分泌物及活體組織中檢查寄生蟲的某一發(fā)育期免疫學檢查皮內試驗、血清學試驗分子生物學檢查DNA探針、基因擴增技術(PCR)等其他輔助檢查X線、B超、CT等(五)寄生蟲感染的診斷 傳染源易感人群 傳播途徑(六)寄生蟲病的防治原則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保護易感者(六)寄生蟲病的防治原則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保護易感者六、寄生蟲的命名二名制(binominalsystem)學名(scientifi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