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力學綜合計算題_第1頁
初中物理力學綜合計算題_第2頁
初中物理力學綜合計算題_第3頁
初中物理力學綜合計算題_第4頁
初中物理力學綜合計算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J卷 揚機B 甲 令狐采學創(chuàng)作J卷 揚機B 甲 1 31 是某建筑工地利用滑 輪組和卷揚機提起重物的示 意圖。當以速度 v1 勻速提起 質(zhì)量為 m1 的建筑材料時,滑卷揚機建筑材料輪組的機械效率為 1揚機拉力的功 率為 P1當以速度 v2 勻速提起質(zhì)量為 m2 的建筑材料時的機械效率為 2 , 卷 機 拉 力 的 率 P2 。 若 2- P2=2:3動滑 輪受到的重力 G 動=100N。滑輪與軸的 摩 擦 細 受 的 重 力 略 不 計 g=10N/kg。求:(1提起質(zhì)量為 m1 的建筑材料時卷揚機對繩的拉力 F1; (2兩次工作過程中,建筑材料上升的速度 v1 與 之比。2在生產(chǎn)玻璃過程中常

2、位于天車上的卷揚(其內(nèi)部有電動機提供動力)通過滑輪組和真空吸盤提升玻璃,如 22 甲所示當揚機通過滑輪組提升質(zhì)量為 60kg 的玻璃并使玻璃以速度 v1 勻速上升時,卷揚機對滑輪組繩端的拉力為 F1,天車 對卷揚機的支持力為 N1,拉力為 輪組的機 械效率為 ;當卷揚機通過滑提升質(zhì)量為 80kg 的玻璃并使480玻璃以速度 v2 勻速上升時,卷揚機對滑輪組繩端的拉力為 ,240C天車對卷揚機的支持 t/令狐采學創(chuàng)作圖 22乙令狐采學創(chuàng)作的圖像如圖 22 乙所示,卷揚機的質(zhì)量為 120 kg,滑輪 A、B 的質(zhì)量均為 4kg,=75%,吸盤和繩的質(zhì)量及滑輪與軸 的摩擦均可忽略不計, 取 10N/

3、kg。求(1 大?。唬? 的大??;(3 與 N2 的值。解 : ( 1 ) 由 題 中W t圖 像 解 得P= 960Jt 2s=480W 分)(2 )根據(jù)=PPm gv 600N 1 P 75%分)解得: =0.6m/s已知:解得 :v2=0.36m/s (1 分)(3設動滑輪 所受重力為 G0,卷揚機提升 60kg 玻璃 時,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 =75%所以有 =m g m m 0 B,代入數(shù)據(jù)解得G0=80N(1 分)第一次提升 60kg 玻璃的過程中,玻璃、動滑輪 C 受力分析如答圖 (1所示,動滑輪 受力分析如答圖 (2所示,卷令狐采學創(chuàng)作 1 T m gm 6801 1 68040

4、0400 40001 8801 1 880500500 4100令狐采學創(chuàng)作 1 T m gm 6801 1 680400400 40001 8801 1 880500500 4100揚機受力分析如答圖 5所示。第二次提升 80kg 玻璃的過程中,玻璃、動滑輪 C 受力分析如答圖 (4所示,動滑輪 受力分析如答圖 (5所示,卷3T2F N1 1 13T2F 2 2 2揚機受力分析如答圖 5所示。G0 mB F G0 m F 答圖 5 1 )受 知 m1g+G0 ) =1(1) (2) (3)(4)3(5) (6)3(600N+80N)= N,3答圖 因 T1=T1圖 F1= (T1+mBg N

5、22 3+40N)= N,3因F1=F1 ,由答圖 5 ( 3 )可得N1=F1+mg= N+1200N= N(13 3分)同理答圖 得 T2= +G0 (800N+80N)33= N,3因 T2=T2圖 (T2+mBg N22 3+40N)= N,3因 F2=F2 , 由 答 圖 5 ( 6 ) 可 得 N2=F2+ mg = N+1200N= N3 所以N1N2=4041 ( 1令狐采學創(chuàng)作T 4 FM M 令狐采學創(chuàng)作T 4 FM M 分解法正確均得分)3工人利用如圖 25 所示的裝置,在河邊打撈水中的物體 M。 打撈過程中物體 M 在水中勻速上升的速度為 0.2m/s ,此時 工人做功

6、的功率為 360W當物體被打撈出水面后,工人對 繩子施加最大的拉力,恰好能使物體繼續(xù)勻速上升。已知: 工人的質(zhì)量為 70kg,物體 M 的密度為 2.5103kg/m3。不計 繩重、軸摩擦及水對物體的阻力,g 10N/kg。求: (1物體 M 的力 GM;(2動滑輪的重力 G ;(3物體離開水面后,滑輪組的機械效率 。(結果請保留兩位有效數(shù)字)M(1物體 M 在水中,人對繩的拉力圖 25FT PvM4 0.2m / 450N 1 分對物體 M 動滑輪進行受力分析:物體 M 水中勻速上升時 6 甲所示。物體 M 全部露出水面勻速上升時,4FF = +G max = +G 如圖 6 乙所示。甲圖

7、6乙GM 動 浮4FTGM 動4FmaxFmax m 人 兩個受力分析圖或三個方程1 分 由式解得:令狐采學創(chuàng)作令狐采學創(chuàng)作F 浮 人 g 470kg10N/kg4450N 1000N 1 分F gVM物 體 M 的 體 積 : VM 浮1000N水 3 / 3 / kg0.1m31 分物體 M 到的重力:GM MgVM 2.5103kg/m310N/kg0.1m3 2500N 1 分(2由式得:動滑輪受到的重力G 動 4Fmax 人 g 300N1 分(3物體 M 出水后,滑輪組的機械率:有總GMG M 動 2500N 89%1 2500N 分說明:解題過程中缺少必要的文字說明的扣 1 分;

8、計算過 程中缺少單位的扣 1 分。4圖 26 是某科研小組設計的在岸邊打撈水中物品的裝置示意圖。該裝置由懸掛機構和提升裝置兩部分組成。懸掛機構由固定桿 OD 杠桿 構成杠桿 BC 的支點 配重 E 通過繩子豎直拉著杠桿 B 端,其質(zhì)量 mE=500kg 。安裝在杠桿 端的提升裝置支架、電動機 Q定滑輪 K 及動滑輪M 構成。其中支架和電動機 Q 的總質(zhì)量 mQ=12kg,定滑輪 K令狐采學創(chuàng)作 E甲 C11 F Q 01 E F F 令狐采學創(chuàng) E甲 C11 F Q 01 E F F 和動滑輪 M 的質(zhì)量均為 m0。可利用遙控電動機拉動繩子,通過滑輪組提升浸沒在水中的物品。在一次打撈一批實心金

9、屬材料過程中,金屬材料浸沒在水中勻速豎直上升,此時電動機 Q牽引繩子的功率為 P1,繩子 H 端的拉力為 F1,金屬材料上升速度大小為 v1地面對配重 E 的支持力為 N1,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 1材料全部露出水面后勻速豎直上升的過程中,繩子 H 端的拉力為 F2,地面對配重 E 的支持力為 N2,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 2。已知 , v1=0.2m/s ,2=95%,N1:N2=6:1繩和杠桿的質(zhì)量捆綁金屬材料的鋼絲繩的質(zhì)量和體積、滑輪與軸及杠桿支點處的摩擦、水對金屬材料的阻力均 可忽略不計,g 取 10N/kg 。求:(1金屬材料浸沒在水勻速上升時電動機牽引繩的功率 P1;(2動滑輪 M 的質(zhì)量

10、 m0C B(3被打撈金屬材料的密度 金。電動機 Q定滑輪 K動滑輪 解金屬材料浸沒在水中勻速上升時,電動機牽引繩子的 功率為金屬材料P1=F13v1=200N30.2m/s=120W 分) 圖 26(2金屬材料浸沒在水中勻速上升時,以支架、電動 Q、定滑輪 K 為研究對象析圖如圖 5 所示 E 的力分F B1CB析圖如圖 6 所示,杠桿上 C 點、 + G3Fm C1圖 B1圖 令狐采學創(chuàng)作圖 6Q 0 F F 2 2 F E F 1 2 0 0 令狐采學創(chuàng)作Q 0 F F 2 2 F E F 1 2 0 0 B 點受力分析圖如圖 7 所示:受力分析圖正確得 1 分) C=FC1F B=FB

11、1 ,F(xiàn)C1CO= FB1 OB C=3F1+ GQ+G0FB1= CO 4(3F1+ GQ+G0)F G - F 4(3F G ) E B1 E 0金屬材料離開水面后勻速上升的過程中架機 Q、定滑輪 K 為研究對象受分析圖如圖 8 所示,配重 E 的受力分析圖如圖 9 所示,杠桿上 C 點、F + GCC2 B23F圖 10B 點受力分析圖如圖 10 所示。圖 F CF C22=FC2 ,F(xiàn)C2CO= FB2 OBB =3F2+ GQ+G0B2FB2= 4(3F2+ GQ+G0)FOB C2m g圖 N G - F B24(3 G G ) 2 0(1 分)解得:G0=50N 分) )屬材料浸

12、沒在水中勻速上升時,以動滑輪和被提升的金屬材料為研究對象,受力分析圖如圖 11 所示,金屬材料離開水面后勻速上升的過程中,以動滑輪和被提升的金屬材料為研究對象,受力分析圖如圖 12 所示。F1= F1,F(xiàn)2= F2F +3F1=G0+G3F2=G0+G浮3F +3F +令狐采學創(chuàng)作圖 11圖 121 F M 為 P 162 2 1 令狐采學創(chuàng)作1 F M 為 P 162 2 1 解得:F =400N,G=950N 分)根據(jù)阿基米德原理 F 浮= 水 g V ,解得: V = m G金屬材料密度 = = =2.4103kg/m3V gV(或 2.375103kg/m3F浮水5如圖 20 甲所示的

13、滑輪組提升水中的物體 M1滑輪 A 所 受重力為 G1,物體 M1 完全在水面下以速度 v 勻速豎直上升的 過程中,卷揚機加在繩子自由端的拉力為 F1,拉力 F1 做功的 功率為 P1,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 ;為了提高滑輪組的機械效率,F(xiàn)用所受重力為 G2 的動滑輪 B 替 卷機 換動滑輪 A,如圖 20 乙所示,用 替換動滑輪后的滑輪組提升水中 卷揚機A B的物體 M2,物體 M2 完全在水面 下以相同的速度 v 勻速豎直上升 的過程中,卷揚機加在繩子自由M甲 乙圖 20端的拉力為 F2,拉力 F2 做功的功率為 P2,滑輪組的機械效率 已知:G1G2=30N, =5%, 1 ,M1 兩P 物體的質(zhì)量相等,體積 均為 410-2m3 取 10N/kg,繩重、 輪與軸的摩擦及水的阻力均可忽略不計。求:(1物體 M1 受到的浮力 ??;(2拉力 F1 與 F2 之比;(3物體 M1 受到的重力 G。解 = 水 gV 排(2P1= F1 繩=2 F1P2= F2 繩=2 F2令狐采學創(chuàng)作161 2 1 2 令狐采學創(chuàng)作161 2 1 2 F1F2=PP= 15(3在勻速提升水中物體 M1 的過程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