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運動的地理意義課時作業(yè)-高二下學期地理人教版(2019)選擇性必修1_第1頁
地球運動的地理意義課時作業(yè)-高二下學期地理人教版(2019)選擇性必修1_第2頁
地球運動的地理意義課時作業(yè)-高二下學期地理人教版(2019)選擇性必修1_第3頁
地球運動的地理意義課時作業(yè)-高二下學期地理人教版(2019)選擇性必修1_第4頁
地球運動的地理意義課時作業(yè)-高二下學期地理人教版(2019)選擇性必修1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人教版高中地理選擇性必修(2019)第一冊課時作業(yè)第二節(jié)第3課時晝夜長短、正午太陽高度一、選擇題下圖示意北半球中緯度某地桿影位置的日變化情況,圖中所測桿影變化的時間間隔相等。據(jù)此完成1-2題。1.圖示日期當?shù)貢冮L約為( )A.9小時 B.12小時C.15小時 D.18小時2.圖示日期最可能是( )A.4月1日 B.6月1日C.10月1日 D.12月1日下圖表示夏至日或冬至日四個不同緯度地區(qū)的晝夜長短情況(圖中陰影部分表示黑夜),據(jù)此完成第3-4題。3.四地緯度從低到高的正確排序是( )A. B. C. D. 4.若上圖中四地代表的是北半球夏至日的晝長情況,則四地中屬于南半球的是( )A. B.

2、 C. D. 北半球某中學生利用日珥鏡(一種觀察太陽的天文儀器)觀察當?shù)卣鐣r的太陽軌跡,下圖為其在窗戶上記錄的太陽周年位置軌跡,日珥鏡與三腳架的支點位于窗戶正中間并與窗戶下緣處于同一高度。讀圖完成5-6題。5.窗戶的朝向是( )A.東南方 B.西南方C.東北方 D.西北方6.經(jīng)過一周年的觀測記錄,該同學發(fā)現(xiàn)日珥鏡仰角的最大值與最小值之和為83,該地緯度最接近( )A.21.5N B.30NC.47N D.48.5N讀地球公轉示意圖,完成第7-8題。7.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當?shù)厍蜻\行至A點時,北半球白晝最短B.當?shù)厍蜻\行至B點時,武漢和上海晝夜都是12小時C.當?shù)厍蜻\行至C點時,北極圈及其

3、以內全部為極晝D.當?shù)厍蜻\行至D點時,南半球白晝最長8.在地球公轉由B向C運動的過程中( )A.北半球白晝變長,但短于夜B.南半球白晝變長,并長于夜C.北半球黑夜變長,但短于晝D.南半球黑夜變長,并長于晝霧靈山位于北京與承德交界處,海拔2118米,素有“京東第一峰”的美稱,是觀賞日出和日落的理想之地。表為“霧靈山部分日期的日出和日落時刻表”。據(jù)此回答910題。日期日出時刻日落時刻7:3217:086:3118:154:4519:397:2216:499.四個日期中,太陽直射點最靠近赤道的是()A BC D10一游客于7月某日去霧靈山旅游,當日的太陽視運動軌跡是( )圖是我國北方某小鎮(zhèn)的太陽能路

4、燈景觀圖。該鎮(zhèn)中學課外實踐小組對路燈的能源裝置太陽能集熱板進行了長時間的觀測研究,并提出了改進的設想。下表為該小組觀測記錄簡表。集熱板傾角如圖。據(jù)此完成第11-12題。夏至日日出:4:43夏至日日落:19:33夏至日集熱板傾角:16.5秋分日集熱板傾角:40 (表中時間為北京時間)11.該小鎮(zhèn)的位置在( )A.124E,40N B.118E,40NC.116E,3634N D.4E,3634N12.該小組擬設計一自動調控裝置,通過電腦調控使集熱板每天正午正對太陽,以獲得更多的太陽輻射能,請你分析該集熱板一年中調整角度為( )A.90 B.180C.23.5 D.47下圖為甲、乙兩地某日從日出到

5、日落太陽高度角日變化示意圖,其中甲地位于北半球。據(jù)此回答1314題。13據(jù)圖推測,乙地位于()A東半球赤道上 B東半球北回歸線上C西半球赤道上 D西半球北回歸線上14據(jù)圖推測,該日應該是北半球的()A春分日 B夏至日C秋分日 D冬至日下圖為我國某城市在湖心島開發(fā)的觀河景觀賓館,分別有四種戶型。讀圖,完成1516題。15夏至日,入住的游客可全方位觀看水上落日余暉,該游客選擇的戶型是( )A BC D16某游客在此地體驗了“立竿無影”的景觀后,對該情景久久不能忘懷,此游客如果想在此地再次體驗相同的情景,需要滯留的最短時間約為( )A一個星期 B十天C半個月 D一個月二、非選擇題17、下圖中ED為晨

6、線。讀圖,完成下列各題。(1)此時太陽直射點的地理坐標是 。 (2) A、B兩地中,正午太陽高度較大的是 ,日出較早的是 。 (3)此時赤道上白晝的經(jīng)度范圍是 。 (4)此日,A、B、C、D、E五點白晝由長到短的排列順序是 。 18、某校高一同學開展“立竿見影”的研究學習活動。他們在當?shù)貢r間1014時每隔一小時測量一根1米長的竹竿的影子長度,所得數(shù)據(jù)制成下圖。下圖為6月22日三個地區(qū)同學所提供的觀測成果。讀圖,完成下列各題。(1)甲、乙、丙三地緯度由低到高的順序是( )A.甲、乙、丙 B.甲、丙、乙C.乙、甲、丙 D.丙、乙、甲(2)甲地的地理緯度是 ,判斷依據(jù)是 。 (3)乙地該日正午太陽高

7、度是 ,該地位于 (南或北)半球。 (4)丙地該日正午太陽高度是否達到一年中最大?(5)該日丙地的日出方位是 方,日落方位是 方。19讀地球在公轉軌道上甲、乙兩處的晝夜分布放大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在甲處放大圖上,弧線AC為晝夜的分界線,其名稱為 (選填“晨線”或“昏線”)。 (2)甲處放大圖為 (選填“南極”或“北極”)俯視圖,請在甲處放大圖上畫出地球自轉方向。 (3)地球由甲處公轉到丙處的過程中,武漢市晝夜長短的變化過程是 。 (4)地球公轉到乙處時,D點的晝長為 ,E點的晝長是 。 (5)地球公轉到甲處時,A、B、C三地中晝長最長的是 ,正午太陽高度最小的是 。20、閱讀材料,完成下

8、列問題。甲、乙、丙三地同學設計“影子長度”探究學習活動,6月22日他們在當?shù)貢r間10:0014:00每隔一小時測量直立桿(桿長1米)的影子長度,所得數(shù)據(jù)制成下面三圖。(1)簡述甲、乙、丙三地緯度由低到高的排序,并說明判斷理由。(2)同日期某同學(2326N,0)參與該探究學習活動,請參照上面三圖繪制當?shù)卣缜昂笕沼扒闆r圖。答案與解析1.C解析:根據(jù)“圖中所測桿影變化的時間間隔相等”及竿影朝向從正西正北正東變化的范圍內均分為8個間隔,從正西到正東桿影共跨180,可知相鄰兩個桿影大致間隔22.5,因太陽在天空中大約每小時轉過15,故影子也是大約每小時轉15,所以可以算出相鄰兩個桿影之間的時間間隔大

9、致為1.5小時,圖中一共有10個間隔,因此該地此日晝長約為15小時。2.B解析:根據(jù)上題可知,該地該日晝長大于12小時,而該地位于北半球中緯度,說明該日應為北半球夏半年的某一天,可以排除C、D選項。4月1日靠近北半球春分日,北半球中緯度地區(qū)晝長稍大于12小時,不可能到15小時,所以6月1日最有可能,A錯誤,B正確。3.A解析:赤道晝夜等長,從赤道向兩極晝夜長短的變化幅度越來越大,即與赤道晝長12小時的差值增大。圖晝夜等長,位于赤道,緯度最低;圖有極夜現(xiàn)象,緯度最高;圖比圖的晝長差值小,緯度比圖低。四地緯度從低到高的正確排序是。4.D解析:四地中屬于北半球的地點晝長夜短,只有赤道晝夜等長;屬于南

10、半球的地點晝短夜長,符合。5.B解析:該地一年中正午的太陽全部都在一個方向上,且該地位于北半球,因此該地應位于北回歸線以北地區(qū),正午太陽只能位于正南方。圖中顯示,該地正午的太陽軌跡在窗戶的左側,表明窗戶的朝向是西南方,B正確。6.D解析:由上題可知,該地位于北回歸線以北地區(qū),日珥鏡仰角的最大值即為當?shù)乇卑肭蛳闹寥盏恼缣柛叨?日珥鏡仰角的最小值即為當?shù)乇卑肭蚨寥盏恼缣柛叨取S纱送浦?日珥鏡仰角的最大值與最小值之和=該地北半球夏至日的正午太陽高度+該地北半球冬至日的正午太陽高度=83,即90-(當?shù)鼐暥?2326)+90-(當?shù)鼐暥?2326)=83。計算可知,該地緯度最接近48.5N,

11、故選D。7.B解析:當?shù)厍蜻\行至A點時,北半球為夏至日,白晝最長;當?shù)厍蜻\行至B點時,北半球為秋分日,全球晝夜平分;當?shù)厍蜻\行至C點時,北半球為冬至日,北極圈及其以內全部為極夜;當?shù)厍蜻\行至D點時,北半球為春分日,全球晝夜平分。8.B解析:在地球公轉由B向C運動過程中,太陽直射點由赤道移向南回歸線,南半球晝長夜短,且晝逐漸變長。9.B解析:太陽直射點越靠近赤道,全球各地一日中晝夜長短的差值越小,即晝長和夜長越接近12小時。根據(jù)日落時間日出時間晝長,可算出表中四個日期霧靈山的晝長分別為9小時36分鐘、11小時44分鐘、14小時54分鐘、9小時27分鐘,日期霧靈山晝長最接近12小時,故選B。10.

12、B解析:7月份,太陽直射北半球,霧靈山日出東北,日落西北,C、D錯;霧靈山位于北回歸線以北,故太陽直射點始終位于霧靈山南方,A錯、B對。11.B解析:根據(jù)夏至日日出時間4:43,日落時間19: 33,可知該地晝長為14小時50分,當?shù)氐胤綍r為12:00時,北京時間為12:08,即該地地方時比北京時間晚8分鐘,經(jīng)度偏西2,所以該地的經(jīng)度為118E。秋分日時集熱板傾角為40,可計算出秋分日該地正午太陽高度為50,太陽此時直射赤道,所以當?shù)鼐暥葹?0N,B項正確。12.D解析:最大限度利用太陽能,要保持集熱板與陽光垂直,集熱板一年中調整幅度等于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幅度,40N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幅度為4

13、7,故D項正確。13.C解析:甲地位于北半球,此日甲地晝長為12小時16分,所以北半球處于夏半年,太陽直射點位于北半球。乙地晝長恰好為12小時,乙地只能位于赤道上。乙地正午太陽高度出現(xiàn)在北京時間24點,可計算乙地經(jīng)度為60W,乙地位于西半球。C正確。14.B解析:此日赤道上正午太陽高度為6634,且直射點位于北半球,可計算出太陽直射點位于北回歸線。正午太陽高度H90當?shù)嘏c直射點的緯度差90-(0 x)6634,即x2326N,故B正確。15.A解析:夏至日,除極晝、極夜區(qū)外,全球各地日出東北,日落西北。結合圖示方位可知,圖示位置的陽臺朝向西北,可以全方位觀看水上落日余暉,故選A。16.D解析:

14、“立竿無影”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說明此時太陽直射20N,之后太陽直射點北移至北回歸線,之后南移,當再一次直射北緯20時,太陽直射點一共移動了約7,太陽直射點的移動速度大約為每四天移動1,因此,此游客在此地再次體驗相同情景需滯留的最短時間約為1個月,故選D。17、解析:從圖中看出,此時北極圈及其以北出現(xiàn)極夜現(xiàn)象,說明太陽直射南回歸線,為冬至日,因此A地正午太陽高度比B地大,晝長比B地長;70E為晝半球的中央經(jīng)線,應為太陽直射點所在的經(jīng)線,此時,赤道上屬于東半球的經(jīng)度均為白晝。該日太陽直射南回歸線,南半球晝長夜短,北半球晝短夜長,A、B、C、D、E五點中白晝最長的是C點;E、A、B、D位于北半球,緯度越高白

15、晝越短。答案:(1)(2326S,70E)(2)A A(3)20W160E(4)C、E、A、B、D18、解析:由圖中影子最短時的長短和朝向,可以判斷出丙地的緯度比甲地高,且丙地6月22日竿影朝北,說明在北回歸線以北。由于乙地的竿影朝向南,所以乙地位于北回歸線以南地區(qū),又因為乙地影子最短時比丙地最短時要長,說明乙地距離北回歸線較丙地遠,且乙地最短影長與竿長相等,故其正午太陽高度為45,由此可計算出乙地位于2134S。甲地的竿影在正午時長度為0,因此甲地位于北回歸線上。夏半年丙地日出方位為東北方,日落方位為西北方。答案:(1)C(2)2326N 夏至日正午太陽高度為90(3)45 南(4)是。(5

16、)東北 西北19答案:昏線(2)北極 繪圖略(逆時針方向畫箭頭)(3)晝長夜短晝夜等長晝短夜長。(4) 8小時 12小時(5) C C解析:第(1)題,當?shù)厍蚬D到甲處時,地球位于遠日點附近,太陽直射北半球,AC段即將進入黑夜,為昏線。第(2)題,甲為北極俯視圖,從北極上空看,地球呈逆時針方向自轉。第(3)題,在地球由甲處公轉到丙處的過程中,武漢市晝夜長短的變化過程是晝長夜短晝夜等長(平分)晝短夜長。第(4)題,地球公轉到乙處時,D點晝長為8小時,E點位于赤道上,晝長始終為12小時。第(5)題,地球公轉到甲處時,太陽直射點位于北回歸線與赤道之間,A、B、C三地中,緯度最高的C地白晝最長、離北回歸線最遠的C地正午太陽高度最小。20、答案:(1)乙、甲、丙。理由:6月22日,甲地正午桿影長為0,被太陽直射,緯度為2326N;乙地正午桿影長為1米,而桿長為1米,則該地正午太陽高度為45,乙地正午桿影朝南,說明乙地位于北回歸線以南45,乙地位于2134S;丙地正午桿影朝北,說明該地位于北回歸線以北,緯度高于2326N。(2)解析:第(1)題,由材料可知,當天是6月22日,正值北半球夏至日,太陽直射北回歸線;由圖中甲地直立桿正午影子長度為0,可確定甲地正午接受太陽直射,緯度為2326N;乙地正午直立桿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