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一、文言文閱讀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文本一:陶淵明,或云潛,字元亮。潯陽柴桑人也。曾祖侃,晉大司馬。淵明少有高趣,博學(xué),善屬文;穎脫不群,任真自得。嘗著《五柳先生傳》以自況,時人謂之實錄。親老家貧,起為州祭酒。不堪吏職,少日,自解歸。州召主簿,不就,躬耕自資。后為鎮(zhèn)軍、建威參軍,謂親朋曰:“聊欲弦歌,以為三徑之資,可乎?”執(zhí)事者聞之,以為彭澤令。公田悉令吏種秫,曰:“吾常得醉于酒,足矣!”妻子固請種粳,乃使二頃五十畝種秫,五十畝種粳。歲終,會郡遣督郵至,縣吏請曰:“應(yīng)束帶見之。”淵明嘆曰:“我豈能為五斗米,折腰向鄉(xiāng)里小兒!”即日解綬去職,賦《歸去來兮辭》。義熙末,征著作郎,不就。江州刺史王弘欲識之,亦不能致也。顏延之與淵明有舊交,過潯陽,日造淵明飲焉。每往,必酣飲致醉。延之臨去,留二萬錢與淵明,淵明悉遣送酒家,稍就取酒。嘗九月九日出宅邊菊叢中坐,久之,滿手把菊。忽值王弘送酒至,即便就酌,醉而歸。淵明不解音律,而蓄無弦琴一張,每酒適,輒撫弄以寄其意。貴賤造之者,有酒輒設(shè)。淵明若先醉,便語客:“我醉欲眠,卿可去!”其真率如此。(節(jié)選自蕭統(tǒng)《昭明文選》)文本二:陶侃,字士行,本鄱陽人也。吳平,徙家廬江之尋陽。侃早孤貧,為縣吏。鄱陽孝廉范逵嘗過侃,時倉卒無以待賓其母乃截發(fā)得雙髲以易酒肴樂飲極歡雖仆從亦過所望及逵去侃追送百余里。逵曰:“卿欲仕郡乎?”侃曰:“欲之,困于無津耳?!卞舆^廬江太守張夔,稱美之。夔召為督郵,領(lǐng)樅陽令。會劉弘為荊州刺史,將之官,辟侃為南蠻長史,遣先向襄陽討賊張昌,破之。弘既至,謂侃曰:“吾昔為羊公參軍,謂吾其后當居身處。今相觀察,必繼老夫矣?!焙笠攒姽Ψ鈻|鄉(xiāng)侯,邑千戶。陳敏之亂,弘以侃為江夏太守。隨郡內(nèi)史扈懷間侃于弘曰:“侃與敏有鄉(xiāng)里之舊,居大郡,統(tǒng)強兵,脫有異志,則荊州無東門矣?!焙朐唬骸百┲夷埽岬弥丫?,豈有是乎!”侃潛聞之,遽遣子洪及兄子臻詣弘以自固。弘引為參軍,資而遣之。侃性聰敏,勤于吏職,恭而近禮,愛好人倫。諸參佐或以談戲廢事者,乃命取其酒器、蒱博之具,悉投之于江,吏將則加鞭撲。咸和九年六月疾篤,薨于樊溪,時年七十六。(節(jié)選自《晉書·陶侃傳》)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A.時倉卒無以待賓/其母乃截發(fā)得雙髲/以易酒肴/樂飲極歡/雖仆從亦過所望/及逵去/侃追送百余里B.時倉卒無以待賓/其母乃截發(fā)得雙髲/以易酒肴/樂飲極歡/雖仆從亦過/所望及逵去/侃追送百余里C.時倉卒無以待賓其母/乃截發(fā)得雙髲/以易酒肴/樂飲極歡/雖仆從亦過所望/及逵去/侃追送百余里D.時倉卒無以待賓其母/乃截發(fā)得雙髲/以易酒肴/樂飲極歡/雖仆從亦過/所望及逵去/侃追送百余里2.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三徑,晉代蔣詡歸隱鄉(xiāng)里,在院中開辟了三徑,后以“三徑”代指隱士住處。B.解綬,意思是解下印綬,指辭去官職?!敖夤佟薄爸率恕币灿写艘狻.孤,即“幼失怙”,指幼年失去父親;獨,即“幼失恃”,指幼年失去母親。D.薨,原指諸侯之死,后世有封爵的大官之死也稱薨。3.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因為喜歡飲酒,陶淵明擔任彭澤縣令時,原要把公田都用來種植秫,在妻子和孩子堅持請求下,他才將二頃中的五十畝用來種植粳。B.陶淵明雖然不通曉音律,但是收藏了一張沒有琴弦的琴,每逢喝酒恰到好處時,就撫弄它以便寄托自己的情感。C.陶侃受到劉弘的賞識,劉弘稱贊陶侃一定會出人頭地,但是在陳敏之亂時,因為內(nèi)史扈懷的挑撥離間,劉弘逐漸疏遠了陶侃。D.陶侃嚴格約束部屬,下屬中有人因清談賭博而貽誤公事,就命人收取這些酒器和賭博用具并投入長江,如果是小吏,就加罰鞭打。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州召主簿,不就,躬耕自資。(2)侃潛聞之,遽遣子洪及兄子臻詣弘以自固。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汪藻,字彥章,饒州德興人。幼穎異,入太學(xué),中進士第。徽宗親制《君臣慶會閣詩》,群臣皆賡進,惟藻和篇,眾莫能及。尋除《九域圖志》所編修官,再遷著作佐郎。時王黼與藻同舍,素不咸,出通判宣州,提點江州太平觀,投閑凡八年,終黼之世不得用。高宗踐祚,召試中書舍人。帝以所御白團扇,親書“紫誥仍兼綰,黃麻似《六經(jīng)》”十字以賜,縉紳艷之。屬時多事,詔令類出其手。嘗論諸大將擁重兵浸成外重之勢且陳所以待將帥者三事后十年卒如其策。又言:“崇、觀以來,貲結(jié)權(quán)幸,奴事閹宦,與開邊誤國,得職名自觀文殿大學(xué)士而下直秘閣、官至銀青光祿大夫者,近稍鐫褫,而建炎恩宥,又當甄復(fù),盍依國初法,止中大夫。”紹興元年,除龍圖閣直學(xué)士、知湖州,以顏真卿盡忠唐室,嘗守是邦,乞表章之,詔賜廟忠烈。又言:“古者有國必有史,古書榻前議論之辭,則有時政記,錄柱下見聞之實,則有起居注,類而次之,謂之日歷,修而成之,謂之實錄。今逾三十年,無復(fù)日歷,何以示來世?乞即臣所領(lǐng)州,許臣訪尋故家文書,纂集元符庚辰以來詔旨,為日歷之備?!敝瓶?。史館既開,修撰綦崇禮言不必別設(shè)外局,乃已??と祟伣?jīng)投訴其敷糴軍食,遂貶秩停官。六年,修撰范沖言:“日歷,國之大典,比詔藻纂修,事復(fù)中止;恐遂散逸,宜令就閑復(fù)卒前業(yè)?!痹t賜史館修撰餐錢,聽辟屬編類。八年,上所修書,自元符庚辰至宣和乙巳詔旨,凡六百六十五卷。藻再進官,其屬鮑延祖、孟處義咸增秩有差。言者論其為蔡京、王黼之客,奪職居永州,累赦不宥。秦檜死,復(fù)職,官其二子。二十八年,《徽宗實錄》成書,右仆射湯思退言藻嘗纂集詔旨,比修實錄,所取十蓋七八,深有力于斯文。詔贈端明殿學(xué)士。(節(jié)選自《宋史·汪藻傳》)5.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A.嘗論諸大將/擁重兵浸成外重之勢/且陳所以待將帥者三事/后十年/卒如其策B.嘗論諸大將擁重兵/浸成外重之勢/且陳所以待將帥者三事/后十年/卒如其策C.嘗論諸大將擁重兵/浸成外重之勢/且陳所以待將帥者三事/后十年/卒/如其策D.嘗論諸大將/擁重兵浸成外重之勢/且陳所以待將帥者三事/后十年/卒/如其策6.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guān)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太學(xué):中國古代的國立最高學(xué)府。太學(xué)之名始于西周,漢以后是傳授儒家經(jīng)典、培養(yǎng)統(tǒng)治人才的場所。B.紫誥:指詔書。古時詔書盛以錦囊,以紫泥封口,上面蓋印,故稱。黃麻:古代詔書用紙。亦借指詔書。C.秩:可指官員的官階、品級?!百H秩”指官員降級,“增秩”指官員加級,“秩滿”指官員品級到了最高級。D.元符庚辰:這里兼用年號、干支紀年。從漢武帝起,皇帝開始有年號。干支可以用來紀年、紀月、紀日。7.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A.汪藻文才出眾。群臣紛紛為徽宗親自編制的詩寫和詩進呈,只有汪藻寫的無人能及;時值國家多事,當時的詔令多出自他之手。B.汪藻仕途坎坷。他與同舍的王黼不合,在整個王黼當權(quán)的時期不被重用;后來還被諫官以做過蔡京、王黼的門客為由奪去官職。C.汪藻正直敢言。他建言,對于那些賄賂當權(quán)、侍奉宦官、開邊誤國卻取得職位的官員,應(yīng)依照國初的慣例,授予官職不可過高。D.汪藻致力史學(xué)。他親自參與編修《九域圖志》《徽宗實錄》。紹興八年,汪藻呈上他主持編撰的實錄,他和僚屬都因此得到嘉獎。8.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以顏真卿盡忠唐室,嘗守是邦,乞表章之,詔賜廟忠烈。(2)日歷,國之大典,比詔藻纂修,事復(fù)中止。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題??讑J,字休文,會稽山陰人也。好學(xué),善屬文,經(jīng)史百家,莫不通涉。沛國劉顯時稱學(xué)府,每共奐討論,深相嘆服,乃執(zhí)奐手曰:“昔伯喈①墳素悉與仲宣②,吾當希彼蔡君,足下無愧王氏?!彼?,尋以相付。州舉秀才,射策高第。京城陷,朝士并被拘縶,或薦奐于賊帥侯子鑒,子鑒命脫桎梏,厚遇之,令掌書記。時侯景軍士悉恣其兇威,子鑒景之腹心,委任又重,朝士見者,莫不卑俯屈折,奐獨敖然自若,無所下。尋遭母憂,哀毀過禮。時天下喪亂,皆不能終三年之喪,唯奐在寇亂中守持法度,以孝聞。及景平,司徒王僧辯先下辟書,引奐為左西曹掾。梁元帝于荊州即位,征奐及沈炯并令西上,僧辯累表請留之。帝手敕報僧辯曰:“孔、沈二士,今且借公?!逼錇槌⑺厝绱恕8咦姊凼芏U,遷太子中庶子。永定二年,除晉陵太守。奐清白自守,妻子并不之官唯以單船臨郡所得秩俸隨即分贍孤寡郡中大悅號曰神君曲阿富人殷綺見奐居處素儉乃餉衣一襲氈被一具奐曰:“太守身居美祿,何為不能辦此?但民有未周,不容獨享溫飽耳。勞卿厚意,幸勿為煩。”性耿介,絕請托,雖儲副之尊,公侯之重,溺情相及,終不為屈。后主④時在東宮,欲以江總為太子詹事,令管記陸瑜言之于奐。奐謂瑜曰:“江有潘、陸之華,而無園、綺之實,輔弼儲宮,竊有所難?!辫ぞ咭园缀笾鳎笾魃钜詾楹蓿俗匝杂诟咦?。高宗將許之,奐乃奏曰:“江總文華之人,今皇太子文華不少,豈藉于總!如臣愚見,愿選敦重之才,以居輔導(dǎo)?!逼涔U绱恕V恋略曜?,時年七十。贈散騎常侍,本官如故。(節(jié)選自《陳書·孔奐傳》)[注]①蔡伯喈:蔡邕,字伯喈,東漢文學(xué)家、書法家。②仲宣:王璨,字仲宣,東漢文學(xué)家。③高祖:指陳高祖陳霸先。④后主:指陳后主陳叔寶。9.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A.妻子并不之官/唯以單船臨郡/所得秩俸/隨即分贍孤寡/郡中大悅/號曰神君/曲阿富人殷綺見奐居處素儉/乃餉衣一襲/氈被一具/B.妻子并不之/官唯以單船臨郡/所得秩俸/隨即分贍孤寡/郡中大悅/號曰神君/曲阿富人殷綺見奐居處素儉/乃餉衣一襲/氈被一具/C.妻子并不之官/唯以單船臨郡/所得秩俸/隨即分贍孤寡/郡中大悅/號曰神君/曲阿富人殷綺見奐/居處素儉/乃餉衣一襲/氈被一具/D.妻子并不之/官唯以單船臨郡/所得秩俸/隨即分贍孤寡/郡中大悅/號曰神君/曲阿富人殷綺見奐/居處素儉/乃餉衣一襲/氈被一具/10.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及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深相嘆服”與“躡履相逢迎”(《孔雀東南飛》)兩句中的“相”字含義相同。B.“累表請留之”與“臣具以表聞”(《陳情表》)兩句中的“表”字含義不同。C.“絕請托”與“非能水也,而絕江河”(《勸學(xué)》)兩句中的“絕”字含義相同。D.“豈藉于總”與“相與枕藉乎舟中”(《赤壁賦》)兩句中的“藉”字含義不同。11.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A.孔奐是會稽山陰人,愛好學(xué)習(xí),擅長寫文章,涉獵廣泛,沛國劉顯經(jīng)常跟他探討議論學(xué)問,對他很是贊賞佩服,并將自己收藏的書籍贈與他。B.京城陷落,包括孔奐在內(nèi)的朝臣遭受拘禁,在炙手可熱、氣焰囂張的侯子鑒面前,其他朝臣莫不卑躬屈膝,只有孔奐傲岸不撓,不卑下。C.在天下大亂的年代,人們在父母去世后,不能守孝三年,而孔奐在母親去世后,卻能堅守傳統(tǒng)禮法,為母親守孝三年,以行孝道而聞名。D.陳叔寶做太子時,打算讓江總擔任太子詹事一職,便派人征求孔奐的意見,孔奐認為太子已經(jīng)擁有才學(xué),沒有必要讓無才學(xué)的江總來輔佐。12.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或薦奐于賊帥侯子鑒,子鑒命脫桎梏,厚遇之,令掌書記。(2)帝手敕報僧辯曰:“孔、沈二士,今且借公。”其為朝廷所重如此。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景元四年冬十月,鄧艾自陰平道行無人之地七百余里,鑿山通道,造作橋閣。山高谷深,至為艱險,又糧運將匱,頻于危殆。艾以氈自裹,推轉(zhuǎn)而下。將士皆攀木緣崖,魚貫而進。大破蜀,進軍到雒。劉禪遣使奉皇帝璽綬,為箋詣艾請降。艾至成都,禪率太子諸王及群臣六十余人面縛輿櫬詣軍門,艾執(zhí)節(jié)解縛焚櫬,受而宥之。檢御將士,無所虜略,綏納降附,使復(fù)舊業(yè),蜀人稱焉。艾深自矜伐,謂蜀士大夫曰:“諸君賴遭某,故得有今日耳。若遇吳漢之徒,已殄滅矣?!庇衷唬骸敖S自一時雄兒也,與某相值,故窮耳。”有識者笑之。文王使監(jiān)軍衛(wèi)瓘喻艾:“事當須報,不宜輒行?!卑唬骸般暶餍蟹钪甘谥咴獝杭确劣诔兄瓢菁僖园渤醺街^合權(quán)宜兵法進不求名退不避罪艾雖無古人之節(jié)終不自嫌以損于國也”鐘會、胡烈、師纂等皆白艾所作悖逆,變釁以結(jié)。詔書檻車征艾。子忠與艾俱死,余子在洛陽者悉誅,徙艾妻子及孫于西域。泰始元年,晉室踐阼。三年,議郎段灼上疏理艾曰:“艾心懷至忠而荷反逆之名,平定巴蜀而受夷滅之誅,臣竊悼之。惜哉,言艾之反也!艾性剛急,輕犯雅俗,不能協(xié)同朋類,故莫肯理之。七十老公,反欲何求!艾誠恃養(yǎng)育之恩,心不自疑,矯命承制,權(quán)安社稷。雖違???,有合古義,原心定罪,本在可論。鐘會忌艾威名,構(gòu)成其事。忠而受誅,信而見疑,頭縣馬市,諸子并斬,見之者垂泣,聞之者嘆息。昔秦民憐白起之無罪,吳人傷子胥之冤酷,皆為立祠。今天下民人為艾悼心痛恨,亦猶是也。臣以為艾身首分離,捐棄草土,宜收尸喪,還其田宅。以平蜀之功,紹封其孫,使閎棺定謚,死無余恨。赦冤魂于黃泉,收信義于后世,葬一人而天下慕其行,埋一魂而天下歸其義,所為者寡而悅者眾矣?!钡凵破溲?。九年,詔曰:“艾有功勛,受罪不逃刑,而子孫為民隸,朕常愍之。其以嫡孫朗為郎中。”(節(jié)選自《三國志·鄧艾傳》)13.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A.銜命/征行奉指授之策/元惡既服/至于承制拜假/以安初附/謂合權(quán)宜兵法/進不求名/退不避罪/艾雖無古人之節(jié)/終不自嫌以損于國也/B.銜命/征行奉指授之策/元惡既服至于/承制拜假/以安初附/謂合權(quán)宜/兵法/進不求名/退不避罪/艾雖無古人之節(jié)/終不自嫌以損于國也/C.銜命征行/奉指授之策/元惡既服至于/承制拜假/以安初附/謂合權(quán)宜兵法/進不求名/退不避罪/艾雖無古人之節(jié)/終不自嫌以損于國也/D.銜命征行/奉指授之策/元惡既服/至于承制拜假/以安初附/謂合權(quán)宜/兵法/進不求名/退不避罪/艾雖無古人之節(jié)/終不自嫌以損于國也/14.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鄧艾自陰平道行無人之地七百余里”與“道芷陽間行”(《鴻門宴》兩句中的“道”字含義相同。B.“艾深自矜伐”與“不矜名節(jié)”(《陳情表》)兩句中的“矜”字含義相同。C.“信而見疑”與“而燕國見陵之恥除矣”(《荊軻刺秦王》兩句中的“見”字用法相同。D.“捐棄草土”與成語“細大不捐”兩句中的“捐”字含義不同。15.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A.鄧艾行軍不畏艱險。鄧艾取道陰平,進軍七百多里,一路荒無人煙,非常艱險,他用毛氈裹住自己,從山滾下去。B.鄧艾破敵寬待俘虜。鄧艾接受蜀國君臣的投降,釋放并安撫他們;他檢查約束部隊,無所奪取,讓歸順的人重操舊業(yè)。C.鄧艾功高卻被誣陷。鄧艾被鐘會等人誣告悖逆作亂,皇帝下詔書將鄧艾斬殺,當時的議郎敦煌人段灼上奏為他鳴不平。D.鄧艾后代終獲封賜。晉武帝認同段灼對鄧艾被殺一事的分析,后來下詔表示對鄧艾的同情,并任命他的孫子鄧朗為郎中。16.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諸君賴遭某,故得有今日耳。若遇吳漢之徒,已殄滅矣。(2)艾誠恃養(yǎng)育之恩,心不自疑,矯命承制,權(quán)安社稷。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斗段恼窋⑻K軾慶歷三年,軾始總角入鄉(xiāng)校,士有自京師來者,以魯人石守道所作《慶歷圣德詩》示鄉(xiāng)先生。軾從旁窺觀,問先生以所頌十一人者何人也?先生盡以告之。且曰:“韓、范、富、歐陽【注】,此四人者,人杰也。”時雖未盡了,則已私識之矣。嘉祐二年始舉進士至京師則范公歿既葬而墓碑出讀之至流涕曰吾得其為人蓋十有五年而不一見其面豈非命也歟是歲登第,始見知于歐陽公,因公以識韓、富,皆以國士待軾,曰:“恨子不識范文正公?!逼浜笕辏^許,始識公之仲子今丞相堯夫。又六年,始見其叔彝叟京師。又十一年,遂與其季德孺同僚于徐。皆一見如舊,且以公遺稿見屬為敘。又十三年,乃克為之。嗚呼!公之功德,蓋不待文而顯,其文亦不待敘而傳。然不敢辭者,自以八歲知敬愛公,今四十七年矣。彼三杰者,皆得從之游,而公獨不識,以為平生之恨。若獲掛名其文字中,以自托于門下士之末,豈非疇昔之愿也哉!古之君子,如伊尹、太公、管仲之流,其王霸之略,皆素定于畎畝中?;搓幒钜姼叩塾跐h中,論劉、項短長,畫取三秦。及佐帝定天下,漢中之言,無一不酬者。諸葛孔明臥草廬中,與先主論,以爭天下。此豈口傳耳受,嘗試為之,而僥幸其或成者哉。公在天圣中,居太夫人憂,則已有憂天下致太平之意,故為萬言書以遺宰相,天下傳誦。至用為將,擢為執(zhí)政,考其平生所為,無出此書者。今其集二十卷,為詩賦二百六十八,為文一百六十五。其于仁義禮樂忠信孝悌,欲須臾忘而不可得;如火之熱,如水之濕,蓋其天性有不得不然者。雖弄翰戲語,率然而作,必歸于此。故天下信其誠,爭師尊之。元祐四年四月十一日。(節(jié)選自《東坡先生全集》,有刪改)【注】韓、范、富、歐陽:即韓琦、范仲淹、富弼、歐陽修。17.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A.嘉祐二年/始舉進士/至京師/則范公歿既葬/而墓碑出/讀之至流涕曰/吾得其為人/蓋十有五年而不一見其面/豈非命也歟/B.嘉祐二年/始舉進士/至京師/則范公歿/既葬而墓碑出/讀之至流涕曰/吾得其為人/蓋十有五年而不一見其面/豈非命也歟/C.嘉祐二年/始舉進士/至京師/則范公歿既葬/而墓碑出/讀之至流涕/曰/吾得其為人/蓋十有五年而不一見其面/豈非命也歟/D.嘉祐二年/始舉進士/至京師/則范公歿/既葬而墓碑出/讀之至流涕/曰/吾得其為人/蓋十有五年而不一見其面/豈非命也歟/18.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敘”即序,蘇軾的祖父名蘇序,古人遇到尊親名字不直接寫出,這里諱用序字,改序為敘。B.總角,古時女孩子束發(fā)為兩結(jié),形狀如角,也稱少女為“總角”,《詩經(jīng)》中有“總角之宴”。C.仲,排行第二,古代以伯、仲、叔、季為兄弟間長幼的排列次序,文中“仲子”即“次子”。D.孝悌,孝指善事父母,悌指敬愛兄長,儒家非常重視孝悌,認為孝悌是做人、做學(xué)問的根本。19.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A.蘇軾進入鄉(xiāng)校之后,從石守道的《慶歷圣德詩》中知道了韓琦、范仲淹、富弼、歐陽修等人,從那時起就在心底記住了他們。B.蘇軾參加進士考試時,得到歐陽修、韓琦、富弼的賞識推薦,此時范仲淹已經(jīng)離世,蘇軾和他的三個兒子同朝為官,相見如故。C.蘇軾提及伊尹、姜太公、諸葛亮等功業(yè)卓著的歷史人物,表明范仲淹跟他們一樣,很早就具有心憂天下、安定國家的雄才大略。D.范仲淹曾經(jīng)向朝廷呈送萬言書,后來由擔任將領(lǐng)晉升為執(zhí)政,一生建功立業(yè),著述豐富,在詩賦、文章等方面皆有造詣。20.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淮陰侯見高帝于漢中,論劉、項短長,畫取三秦。(2)雖弄翰戲語,率然而作,必歸于此。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魏文帝四年夏四月癸巳,漢主殂于永安,謚曰昭烈。丞相亮奉喪還成都,以李嚴為中都護,留鎮(zhèn)永安。五月太子禪即位尊皇后曰皇太后大赦改元建興封丞相亮武鄉(xiāng)侯領(lǐng)益州牧政事無巨細咸決于亮初,益州郡耆帥雍闿殺太守正昂,因士燮以求附于吳,又執(zhí)太守成都張裔以與吳,吳以闿為永昌太守。永昌功曹呂凱、府丞王伉率吏士閉境拒守,闿不能進,使郡人孟獲誘扇諸夷,諸夷皆從之。牂柯太守朱褒、越巂夷王高定皆叛應(yīng)闿。諸葛亮以新遭大喪,皆撫而不討,務(wù)農(nóng)殖谷,閉關(guān)息民,民安食足,而后用之。六年春二月,漢諸葛亮率眾討雍闿等,參軍馬謖送之數(shù)十里。亮曰:“雖共謀之歷年,今可更惠良規(guī)。”謖曰:“南中恃其險遠,不服久矣,雖今日破之,明日復(fù)反耳。今公方傾國北伐以事強賊,彼知官勢內(nèi)虛,其叛亦速。若殄盡遺類以除后患,既非仁者之情,且又不可倉卒也。夫用兵之道,攻心為上,攻城為下,心戰(zhàn)為上,兵戰(zhàn)為下。愿公服其心而已?!绷良{其言。秋七月,漢諸葛亮至南中,所在戰(zhàn)捷。亮由越巂入,斬雍闿及高定。使庲降督益州李恢由益州入,門下督巴西馬忠由牂柯入,擊破諸縣,復(fù)與亮合。孟獲收闿余眾以拒亮。獲素為夷、漢所服,亮募生致之,既得,使觀于營陳之間,問曰:“此軍何如?”獲曰:“向者不知虛實,故敗。今蒙賜觀營陳,若只如此,即定易勝耳?!绷列?,縱使更戰(zhàn)。七縱七禽,而亮猶遣獲。獲止不去,曰:“公,天威也,南人不復(fù)反矣!”亮遂至滇池。益州、永昌、牂柯、越巂四郡皆平,亮即其渠率而用之,悉收其俊杰孟獲等以為官屬,出其金銀、丹漆、耕牛、戰(zhàn)馬以給軍國之用。自是,終亮之世,夷不復(fù)反。(節(jié)選自《資治通鑒·卷七十》)2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A.五月/太子禪即位/尊皇后曰/皇太后大赦/改元建興/封丞相亮/武鄉(xiāng)侯領(lǐng)益州牧/政事無巨細/咸決于亮/B.五月/太子禪即位/尊皇后曰皇太后/大赦/改元建興/封丞相亮/武鄉(xiāng)侯領(lǐng)益州牧/政事無巨細/咸決于亮/C.五月/太子禪即位/尊皇后曰皇太后/大赦/改元建興/封丞相亮武鄉(xiāng)侯/領(lǐng)益州牧/政事無巨細/咸決于亮/D.五月/太子禪即位/尊皇后曰/皇太后大赦/改元建興/封丞相亮武鄉(xiāng)侯/領(lǐng)益州牧/政事無巨細/咸決于亮/22.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癸巳,在文中指天干地支記日法,癸巳日的前一天是壬辰日,后一天是甲午日。B.謚,古代皇帝、大臣、杰出官員或其他有地位的人死后所加的帶有褒義的稱號。C.益州,三國時期包含今四川、重慶和云貴等地,劉備占領(lǐng)此地并建立蜀漢政權(quán)。D.夷,我國古代對東部各少數(shù)民族的統(tǒng)稱,后來作為中原以外的各族人民的總稱。23.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A.益州地方首領(lǐng)雍闿殺死太守正昂并將太守張裔抓住獻給吳國,以此作為條件,讓吳國任命自己擔任永昌太守。B.面對地方官勾結(jié)少數(shù)民族發(fā)動叛亂,諸葛亮因為國君新喪,對叛亂之人只是加以撫慰而沒有派兵征討。C.馬謖認為收復(fù)南中部族,光靠武力不行,必須用攻心之術(shù)讓他們真心臣服,這樣才能早日為北伐穩(wěn)固大后方。D.諸葛亮出征南中,生擒孟獲,但孟獲不服,直到第七次生擒孟獲,孟獲才徹底臣服,此后,諸葛亮在世之年,孟獲沒有再反叛。2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若殄盡遺類以除后患,既非仁者之情,且又不可倉卒也。(2)向者不知虛實,故敗。今蒙賜觀營陳,若只如此,即定易勝耳。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十月乙卯,漢帝告祠高廟,使行御史大夫張音持節(jié)奉璽綬詔冊,禪位于魏。王三上書辭讓,乃為壇于繁陽,辛未,升壇受璽綬,即皇帝位。燎祭天地、岳瀆,改元,大赦。帝①欲改正朔,侍中辛毗曰:“魏氏遵舜、禹之統(tǒng),應(yīng)天順民;至于湯、武,以戰(zhàn)伐定天下,乃改正朔。孔子曰:‘行夏之時?!蹲笫蟼鳌吩唬骸臄?shù)為得天正?!伪仄谟谙喾?”帝善而從之。時群臣并頌魏德多抑損前朝散騎常侍衛(wèi)臻獨明禪授之義稱揚漢美帝數(shù)目臻曰天下之珍當與山陽②共之帝謂侍中蘇則曰:“前破酒泉、張掖,西域通使敦煌,獻徑寸大珠,可復(fù)求市益得不?”則對曰:“若陛下化洽中國,德流沙幕,即不求自至。求而得之,不足貴也?!钡酆偃弧5壅贃|中郎將蔣濟為散騎常侍。時有詔賜征南將軍夏侯尚曰:“卿腹心重將,特當任使,作威作福,殺人活人?!鄙幸允緷?。濟至,帝問以所聞見,對曰:“未有他善,但見亡國之語耳?!钡鄯奕蛔魃鴨柶涔?,濟具以答,因曰:“夫‘作威作?!稌分髡]。天子無戲言,古人所慎,惟陛下察之!”帝即遣追取前詔。帝欲徙冀州士卒家十萬戶實河南。時天旱蝗,民饑,群司以為不可,而帝意甚盛。侍中辛毗與朝臣俱求見,帝知其欲諫,作色以待之,皆莫敢言。毗曰:“陛下欲徙士家,其計安出?”帝曰:“卿謂我徙之非邪!”毗曰:“誠以為非也。”帝曰:“吾不與卿議也?!迸唬骸俺妓苑撬揭玻松琊⒅畱]也,安得怒臣!”帝不答,起入內(nèi)。毗隨而引其裾,曰:“今徙,既失民心,又無以食也,故臣不敢不力爭?!钡勰酸闫浒搿#ㄟx自《資治通鑒?魏紀一》,有刪改)[注]①帝,這里指魏文帝曹丕。②山陽,漢獻帝在禪位后被奉為山陽公。25.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A.時群臣并頌魏德多/抑損前朝/散騎常侍衛(wèi)臻獨明禪授之義/稱揚漢美/帝數(shù)目臻曰/天下之珍當與山陽/共之/B.時群臣并頌魏德多/抑損前朝/散騎常侍衛(wèi)臻獨明禪授之義/稱揚漢美/帝數(shù)目臻曰/天下之珍/當與山陽共之/C.時群臣并頌魏德/多抑損前朝/散騎常侍衛(wèi)臻獨明禪授之義/稱揚漢美/帝數(shù)目臻曰/天下之珍/當與山陽共之/D.時群臣并頌魏德/多抑損前朝/散騎常侍衛(wèi)臻獨明禪授之義/稱揚漢美/帝數(shù)目臻曰/天下之珍當與山陽/共之/26.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禪位,禪讓帝位,即把帝位讓給別人,這里指漢獻帝把帝位讓給魏王。B.《左氏傳》《春秋左氏傳》,與《詩》《書》《禮》《易》合稱“五經(jīng)”。C.敦煌,地名,歷史悠久,是古絲綢之路上的重要城邑,莫高窟就誕生于此。D.陛下,宮殿的臺階下,也指對帝王的尊稱,這里是對魏文帝的尊稱。27.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A.魏文帝想要重新頒布歷法,辛毗反對。辛毗認為魏文帝不能效仿商湯和周武王,辛毗認可“夏朝的歷法,最符合天地運行的規(guī)律”的說法。B.魏文帝想要得到西域的大珍珠,蘇則認為如果魏文帝廣施教化和威德的話,自會有人送來珍珠,向人要求才得到的珍珠就不再珍貴了。C.魏文帝曾賜給征南將軍夏侯尚詔書,委以重任,隨他作威作福。蔣濟認為詔書的說法不妥,他說《尚書》中將“作威作福”寫作戒律。D.魏文帝想要遷徙冀州籍士兵的家屬十萬戶去充實河南郡,在面對朝臣的反對和辛毗的進諫時他態(tài)度堅決,最終沒有聽取朝臣的意見。28.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王三上書辭讓,乃為壇于繁陽,辛未,升壇受璽綬,即皇帝位。(2)毗曰:“臣所言非私也,乃社稷之慮也,安得怒臣!”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景元四年冬十月,鄧艾自陰平道行無人之地七百余里,鑿山通道,造作橋閣。山高谷深,至為艱險,又糧運將匱,頻于危殆。艾以氈自裹,推轉(zhuǎn)而下。將士皆攀木緣崖,魚貫而進。大破蜀,進軍到雒。劉禪遣使奉皇帝璽綬,為箋詣艾請降。艾至成都,禪率太子諸王及群臣六十余人面縛輿櫬詣軍門,艾執(zhí)節(jié)解縛焚櫬,受而宥之。檢御將士,無所虜略,綏納降附,使復(fù)舊業(yè),蜀人稱焉。艾深自矜伐,謂蜀士大夫曰:“諸君賴遭某,故得有今日耳。若遇吳漢之徒,已殄滅矣?!庇衷唬骸敖S自一時雄兒也,與某相值,故窮耳?!庇凶R者笑之。文王使監(jiān)軍衛(wèi)瓘喻艾:“事當須報,不宜輒行?!卑唬骸般暶餍蟹钪甘谥咴獝杭确劣诔兄瓢菁僖园渤醺街^合權(quán)宜兵法進不求名退不避罪艾雖無古人之節(jié)終不自嫌以損于國也”鐘會、胡烈、師纂等皆白艾所作悖逆,變釁以結(jié)。詔書檻車征艾。子忠與艾俱死,余子在洛陽者悉誅,徙艾妻子及孫于西域。泰始元年,晉室踐阼。三年,議郎段灼上疏理艾曰:“艾心懷至忠而荷反逆之名,平定巴蜀而受夷滅之誅,臣竊悼之。惜哉,言艾之反也!艾性剛急,輕犯雅俗,不能協(xié)同朋類,故莫肯理之。七十老公,反欲何求!艾誠恃養(yǎng)育之恩,心不自疑,矯命承制,權(quán)安社稷。雖違???,有合古義,原心定罪,本在可論。鐘會忌艾威名,構(gòu)成其事。忠而受誅,信而見疑,頭縣馬市,諸子并斬,見之者垂泣,聞之者嘆息。昔秦民憐白起之無罪,吳人傷子胥之冤酷,皆為立祠。今天下民人為艾悼心痛恨,亦猶是也。臣以為艾身首分離,捐棄草土,宜收尸喪,還其田宅。以平蜀之功,紹封其孫,使闔棺定謚,死無余恨。赦冤魂于黃泉,收信義于后世,葬一人而天下慕其行,埋一魂而天下歸其義,所為者寡而悅者眾矣。”帝善其言。九年,詔曰:“艾有功勛,受罪不逃刑,而子孫為民隸,朕常愍之。其以嫡孫朗為郎中。”(節(jié)選自《三國志·鄧艾傳》)29.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A.銜命/征行奉指授之策/元惡既服/至于承制拜假/以安初附/謂合權(quán)宜兵法/進不求名/退不避罪/艾雖無古人之節(jié)/終不自嫌以損于國也/B.銜命征行/奉指授之策/元惡既服/至于承制拜假/以安初附/謂合權(quán)宜/兵法/進不求名/退不避罪/艾雖無古人之節(jié)/終不自嫌以損于國也/C.銜命征行/奉指授之策/元惡既服至于/承制拜假/以安初附/謂合權(quán)宜兵法/進不求名/退不避罪/艾雖無古人之節(jié)/終不自嫌以損于國也/D.銜命/征行奉指授之策/元惡既服至于/承制拜假/以安初附/謂合權(quán)宜/兵法/進不求名/退不避罪/艾雖無古人之節(jié)/終不自嫌以損于國也/30.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璽綬,古代印璽上所系的彩色絲帶。文中指印璽。B.監(jiān)軍,職官名,古代監(jiān)軍皆臨時差遣,代表朝廷協(xié)理軍務(wù),督察將帥。C.踐阼,古代廟寢堂前兩階,主階在東,稱阼階。文中“踐阼”指即帝位。D.謚,古代皇帝、貴族、大臣或其他有地位的人死后所加的予以褒揚的稱號。31.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A.鄧艾行軍不畏艱險。鄧艾取道陰平,進軍七百多里,一路荒無人煙,非常艱險,他用毛氈裹住自己,從山上滾下去。B.鄧艾破敵寬待俘虜。鄧艾接受蜀國君臣的投降,釋放并安撫他們;他檢查約束部隊,無所奪取,讓歸順的人重操舊業(yè)。C.鄧艾功高卻被誣陷。鄧艾被鐘會等人誣告悖逆作亂,皇帝下詔書將鄧艾斬殺,當時的議郎敦煌人段灼上奏為他鳴不平。D.鄧艾后代終獲封賜。晉武帝認同段灼對鄧艾被殺一事的分析,后來下詔表示對鄧艾的同情,并任命他的孫子鄧朗為郎中。32.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諸君賴遭某,故得有今日耳。若遇吳漢之徒,已殄滅矣。(2)艾誠恃養(yǎng)育之恩,心不自疑,矯命承制,權(quán)安社稷。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清河孝王慶,母肅宗朝宋貴人。貴人生慶,明年立為皇太子;父楊,征為議郎,褒賜甚渥。竇太后寵盛,以貴人姊妹并幸,慶為太子,惡之。與母比陽主謀陷之,母子見疏。帝廢慶立肇,慶為清河王。貴人自殺,敕掖庭令葬于樊濯,免楊歸本郡。慶時雖幼,知避嫌畏禍,言不敢及宋氏。及太子即位,是為和帝,待慶尤渥,諸王莫得為比。永元初,帝將誅竇氏欲得外戚傳令慶私從千乘王求夜獨內(nèi)之又令慶傳語中常侍鄭眾求索故事及大將軍竇憲誅厚賜慶慶自以廢黜,尤畏事慎法。每朝謁陵廟,常夜分嚴裝,衣冠待明;約敕官屬,不得與諸王車騎競驅(qū)。常以貴人葬禮有闕,每竊感恨,祭于私室。及竇太后崩,求上冢致哀,帝許之。慶多被病,帝朝夕問訊。后上言外祖母王遭憂病,愿乞詣洛陽療疾,于是詔宋氏悉歸京師,除慶舅衍等為郎。十五年,中傅衛(wèi)?私為臧盜千余萬,詔使案理之,并責慶不舉之狀。慶曰:“以師傅之尊,選自圣朝,臣愚唯知言從事聽,不甚有所糾察?!钡奂纹鋵?,悉以臧財賜慶。及帝崩,慶號泣前殿,嘔血數(shù)升,因以發(fā)病。明年,慶到國,令曰:“寡人仰恃明主,垂拱受成,蒙恩大國,職惟藩輔,新去京師,未知所立。蓋聞智不獨理,必須明賢。今官屬并居爵任,失得是均,庶望上遵策戒,下免悔咎。其糾督非枉,明察典禁,無令孤獲怠慢之罪焉?!编囂笠詺懙垴弑?,遠慮不虞,留慶長子祜居清河邸。至秋,帝崩,立祜為嗣,是為安帝。慶立凡二十五年,乃歸國。其年病篤,乃上書太后曰:“臣國土埤薄,愿乞骸骨,下從貴人于樊濯。命在呼吸,愿蒙哀憐。”遂薨,年二十九,尊號曰孝德皇。(節(jié)選自《后漢書·章帝八王列傳》,有刪改)33.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A.帝將誅竇氏/欲得外戚傳/令慶私從千乘王求/夜獨內(nèi)之/又令慶傳語中常侍鄭眾/求索故事/及大將軍竇憲誅/厚賜慶/B.帝將誅竇氏/欲得外戚/傳令慶/私從千乘王/求夜獨內(nèi)之/又令慶傳語中常侍鄭眾/求索故事及大將軍/竇憲誅/厚賜慶/C.帝將誅竇氏/欲得外戚傳/令慶私從千乘王求/夜獨內(nèi)之/又令慶傳語中常侍鄭眾/求索故事及大將軍/竇憲沫/厚賜慶/D.帝將誅竇氏/欲得外戚/傳令慶/私從千乘王求夜獨內(nèi)之/又令慶傳語中常侍鄭眾/求索故事/及大將軍竇憲誅/厚賜慶/34.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貴人,古代皇妃的一種稱號,漢光武帝時設(shè)置,為最高位妃嬪稱號;后代有時地位相對較低。B.掖庭令,宮中官職名稱,由宦官擔任,掌管后宮貴人采女事。東漢時,設(shè)有掖庭令、永巷令。C.歸國,此處“國”指都城,如“去國懷鄉(xiāng),憂讒畏譏”,“歸國”意為孝王劉慶回到都城洛陽。D.尊號,在帝、后生前或死后奉上的表尊崇頌揚的稱號?;实鄯Q號有四種:尊號、謚號、廟號、年號。35.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A.劉慶幼年因受到得寵的竇皇后的陷害,不僅太子之位被廢,外祖父因此受到牽連,劉慶的母親更是含恨而死。B.劉慶協(xié)助漢和帝誅滅外戚有功,得到漢和帝豐厚的賞賜;和帝對廢太子劉慶也沒有猜忌之心,彼此關(guān)系和睦。C.在生活中,劉慶處處謹小慎微,畏禍避嫌,竇太后死后,他在征得漢和帝同意后親自來到她的陵墓前哀悼。D.劉慶對于朝廷的忠誠和感激溢于言表,他希望賢人輔佐自己治理好清河國;他的兒子后來也成為漢朝皇帝。36.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愿乞詣洛陽療疾,于是詔宋氏悉歸京師,除慶舅衍等為郎。(2)今官屬并居爵任,失得是均,庶望上遵策戒,下免悔咎。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秦瓊,字叔寶,以字顯,齊州歷城人。始為隋將來護兒帳內(nèi)母喪護兒遣使襚吊之吏怪曰士卒死喪將軍未有所問今獨吊叔寶何也護兒曰:“是子才而武,志節(jié)完整,豈久處卑賤邪?”俄從通守張須陀擊賊盧明月下邳,賊眾十余萬,須陀所統(tǒng)才十之一,堅壁未敢進,糧盡,欲引去。須陀曰:“賊見兵卻,必悉眾追我,得銳士襲其營,且有利,誰為吾行者?”眾莫對。惟叔寶與羅士信奮行。乃分勁兵千人伏莽間,須陀委營遁,明月悉兵追躡。叔寶等馳叩賊營,門閉不得入,乃升樓拔賊旗幟,殺數(shù)十人,營中亂,即斬關(guān)納外兵,縱火焚三十余屯。明月奔還,須陀回擊,大破之。又與孫宣雅戰(zhàn)海曲,先登。以前后功擢建節(jié)尉。從須陀擊李密滎陽。須陀死,率殘兵附裴仁基。仁基降密,密得叔寶大喜,以為帳內(nèi)驃騎,待之甚厚。密與宇文化及戰(zhàn)黎陽,中矢墮馬,濱死,追兵至,獨叔寶捍衛(wèi)得免。后歸王世充,署龍驤大將軍。與程咬金計曰:“世充多詐,數(shù)與下咒誓,乃巫嫗,非撥亂主也?!庇谑莵斫?。高祖俾事秦王府,王尤獎禮。從鎮(zhèn)長春宮,拜馬軍總管。戰(zhàn)美良川,破尉遲敬德,功多,帝賜以黃金瓶,尋授秦王右三統(tǒng)軍,走宋金剛于介休,拜上柱國。從討世充、建德、黑闥三盜,未嘗不身先鋒鏖陣,前無堅對。每敵有驍將銳士震耀出入以夸眾者,秦王輒命叔寶往取之,躍馬挺槍刺于萬眾中,莫不如志,以是頗自負。及平隱、巢,功拜左武衛(wèi)大將軍,實封七百戶。后稍移疾,嘗曰:“吾少長戎馬間,歷二百余戰(zhàn),數(shù)重創(chuàng),出血且數(shù)斛,安得不病乎?”卒,贈徐州都督,陪葬昭陵。太宗詔有司琢石為人馬立墓前,以旌戰(zhàn)功。貞觀十三年,改封胡國公。(節(jié)選自《新唐書·秦瓊傳》)37.下列對文中兩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A.始為隋將/來護兒帳內(nèi)/母喪/護兒遣使襚吊之/吏怪曰/士卒死/喪將軍未有所問/今獨吊叔寶何也/B.始為隋將來護兒帳內(nèi)/母喪/護兒遣使襚吊之/吏怪曰/士卒死/喪將軍未有所問/今獨吊叔寶何也/C.始為隋將來護兒帳內(nèi)/母喪/護兒遣使襚吊之/吏怪曰/士卒死喪/將軍未有所問/今獨吊叔寶何也/D.始為隋將/來護兒帳內(nèi)/母喪/護兒遣使襚吊之/吏怪曰/士卒死喪/將軍未有所問/今獨吊叔寶何也/38.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高祖,是古代帝王的謚號,至高無上的意思,這里指李淵。B.上柱國,原為將軍名號,唐以后逐漸成為功勛的榮譽稱號。C.贈,古代朝廷對有功之臣的先人或本人死后追封爵位官職。D.貞觀,唐太宗李世民年號,用來紀年。年號由漢武帝首創(chuàng)。39.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秦瓊卓爾不凡。他最初在來護兒手下,來護兒認為秦瓊才武兼?zhèn)?,志?jié)完美,預(yù)言他將來一定能有出息。B.秦瓊作戰(zhàn)勇敢。秦瓊奮勇響應(yīng)張須陀的提議,率兵馳叩賊營,英勇殺敵;他跟隨秦王征討時也總是率先沖鋒。C.秦瓊善于識人。秦瓊歸附王世充后,認為他為人狡詐,不是能改變亂世的明主,就和程咬金一起投奔高祖。D.秦瓊武藝高強。追隨秦王出征,每當敵軍派出猛將,秦王就命秦瓊前去擊敗他,秦瓊戰(zhàn)無不勝,毫發(fā)無損。40.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賊見兵卻,必悉眾追我,得銳士襲其營,且有利,誰為吾行者?(2)密與宇文化及戰(zhàn)黎陽,中矢墮馬,濱死,追兵至,獨叔寶捍衛(wèi)得免。參考答案:1.A2.C3.C4.(1)州里征召他擔任主簿,他不去就職,親自耕作來養(yǎng)活自己。(2)陶侃私下聽說了這件事,立刻派兒子陶洪和侄子陶臻到劉弘處穩(wěn)固劉弘對自己的信任?!窘馕觥?.本題考查學(xué)生文言文的斷句能力。句意:當時陶侃倉促間沒有東西來接待客人,他的母親就剪斷頭發(fā)做成兩個假發(fā),換來了酒菜,飲酒作樂非常盡興,即便是仆從也喝得出乎意料地滿意,范逵離去時,陶侃追著送出百余里。“時倉卒無以待賓”,“待賓”動賓結(jié)構(gòu),其后斷開,排除CD;“雖仆從亦過所望”,“過所望”動賓結(jié)構(gòu),其后斷開,排除B。故選A。2.本題考查學(xué)生了解并掌握文化常識的能力。C.“獨,即‘幼失恃’,指幼年失去母親”錯誤。獨,指老而無子。故選C。3.本題考查學(xué)生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C.“劉弘逐漸疏遠了陶侃”說法錯誤。從原文“吾得之已久,豈有是乎?”可知劉弘對陶侃信任不變。故選C。4.本題考查學(xué)生理解并翻譯文中的句子的能力。(1)“召”,征召;“就”,就職;“躬耕”,親自耕作;(2)“潛”,私下;“遽”,立刻;“詣”,到……去。參考譯文:文本一:陶淵明,也叫陶潛,字元亮。潯陽柴桑人。曾祖陶侃,是晉朝大司馬。陶淵明少年時志趣高尚,知識淵博,善于做文章;灑脫大方不拘謹,自得于真性情,曾經(jīng)寫了一篇《五柳先生傳》來自比,當時的人稱這篇文章是實錄。雙親年邁,家里貧窮,朝廷任用他擔任州祭酒。他不能忍受州祭酒這個職務(wù),沒幾天就自己回家了。州里征召他擔任主簿,他不去就職,親自耕作來養(yǎng)活自己。后來又擔任過鎮(zhèn)軍、建威參軍,他對親戚朋友說:“姑且想用琴瑟等伴奏歌唱,用來掙些貼補家用的錢,可以嗎?”朝廷中掌管選拔官吏的人聽說了,就任用他擔任了彭澤縣令。在縣里,他命令把分配給他的全部公田種植上高粱來釀酒,說:“讓我一直醉酒就夠了!”他的妻子和孩子堅持請求種粳米,于是命令用二頃中的五十畝種植高粱,用五十畝種植稻谷。年終的時候,正趕上郡里派遣督郵到彭澤縣來,縣里的官吏告訴他說:“應(yīng)該穿上官服拜見督郵。”淵明嘆息說:“我不能為了五斗之,屈身富貴,辱志失節(jié),小心謹慎地侍奉這些鄉(xiāng)下的小人??!”當天陶淵明將縣令印綬交還官府,辭去縣令職務(wù),寫了《歸去來兮辭》。義熙末,朝廷征用陶淵明擔任著作郎,他沒有去就職。江州刺史王弘想結(jié)交他,卻請不來他。顏延之和陶淵明是相交已久的朋友,顏延之經(jīng)過潯陽,便天天去陶淵明家喝酒。每次前往,一定痛快地喝酒直到喝醉。延之要走的時候,留下二萬錢給陶淵明,陶淵明全部把錢送到酒家,就能方便地喝酒。曾經(jīng)九月九日走出宅邊菊叢中坐著,很久,滿手拿著菊花。忽然碰上王弘送酒來,馬上就喝,喝醉酒就回去。陶淵明不通曉音律,但是收藏了一張沒有琴弦的琴,每逢喝酒恰到好處時,就撫弄它以便寄托自己的情感。無論尊貴和卑微的人來拜訪他,有酒就設(shè)宴。陶淵明如果先喝醉,就告訴客人說:“我喝醉了,想去睡覺啦,你可以回去了!”他的真率性情就是這樣。文本二:陶侃,字士行,本是鄱陽人。吳被平定后,把家從廬江遷徙到尋陽。陶侃早年喪父而生活貧困,擔任縣吏。鄱陽孝廉范逵曾經(jīng)造訪陶侃,當時陶侃倉促間沒有東西來接待客人,他的母親就剪斷頭發(fā)做成兩個假發(fā),換來了酒菜,飲酒作樂非常盡興,即便是仆從也喝得出乎意料地滿意,范逵離去時,陶侃追著送出百余里。范逵問:“你想到郡里做官嗎?”陶侃回答:“想去,只是困于沒有門路?!狈跺釉煸L廬江太守張夔,稱譽贊美陶侃。張夔征召陶侃為督郵,兼任樅陽令。適逢劉弘任荊州刺史,將要就任時,起用陶侃為南蠻長史,派他先到襄陽去討伐賊寇張昌,隨即打敗了張昌。劉弘到達后,對陶侃說:“我以前任羊公參軍,他說我以后會處于他的地位。如今我觀察你,必定會成為我的繼位人。”后來陶侃因軍功而被封為東鄉(xiāng)侯,食邑千戶。陳敏之亂時,劉弘任陶侃為江夏太守。隨郡內(nèi)史扈懷對劉弘離間陶侃說:“陶侃與陳敏有同鄉(xiāng)的舊情,陶侃現(xiàn)在駐守大郡,統(tǒng)領(lǐng)著強大的軍隊,如果他心存異志,那么荊州就失去東大門了?!眲⒑胝f:“陶侃的忠誠賢能,我深知已久,怎能有這樣的事情呢!”陶侃私下聽說了這件事,立刻派兒子陶洪和侄子陶臻到劉弘處穩(wěn)固劉弘對自己的信任。劉弘任他們?yōu)閰④?,給予資財而遣送他們回去。陶侃生性聰明,對于本職勤勤懇懇,舉止恭敬而合乎禮法,愛好人才。諸參佐僚屬中有人因清談博戲而貽誤公事,就命人收取這些酒器和賭博用具,全部投入長江,如果是小吏,就加罰鞭打。咸和九年六月陶侃身患重病,在樊溪去世,享年七十六歲。5.B6.C7.D8.(1)他因為顏真卿盡忠唐皇室,曾經(jīng)擔任過湖州的太守,上疏皇帝,請求褒揚顏真卿,皇帝于是下詔,賜顏真卿建忠烈廟。(2)每日大事記,是國家的大典,近來皇帝曾命令汪藻纂修,但事情又被迫中止了?!窘馕觥?.本題考查學(xué)生文言文斷句的能力。句意:汪藻曾論奏諸大將手中握有重兵,逐漸形成了國家內(nèi)輕外重的局面,并且陳說了所以待將帥的三件事,后來十年形勢的發(fā)展完全證明他所說的。“論諸大將擁重兵”是動賓短語,“論”的是“諸大將擁重兵”這件事,而不是“諸大將”,所以在“兵”后斷開,排除AD;“卒”此處為副詞,修飾“如其策”,中間不能斷開,排除C。故選B。6.本題考查學(xué)生理解古代文化常識的能力。C.“‘秩滿’指官員品級到了最高級”錯誤,“秩滿”是官吏任期屆滿。故選C。7.本題考查學(xué)生理解文章內(nèi)容的能力。D.“他親自參與編修……《徽宗實錄》”錯誤,依據(jù)原文“《徽宗實錄》成書,右仆射湯思退言藻嘗纂集詔旨,比修實錄,所取十蓋七八,深有力于斯文”可知,《徽宗實錄》不是汪藻參與的。故選D。8.本題考查學(xué)生理解并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以”,因為;“守”,名詞動用,擔任太守;“章”,通“彰”,表彰,褒揚;“賜廟忠烈”,是“賜(之建)廟忠烈”的省略句。(2)“日歷”,每日大事記;“日歷,國之大典”,判斷句;“比”,近來。參考譯文:汪藻,字彥章,饒州德興人。幼年即非常聰明,與眾不同,后進入太學(xué),又考中進士?;兆谟H自撰寫了《君臣慶會閣詩》,群臣紛紛寫詩進呈,只有汪藻寫的和詩,群臣里面沒有人能夠趕得上。沒有多久,汪藻被提升為《九域圖志》編修官,再升著作佐郎。當時的宰相王黼與汪藻同舍,關(guān)系素來不好,汪藻就被迫離開朝廷做宣州通判,又做提點江州太平觀,居此職共八年,在整個王黼當權(quán)的時期不被重用。高宗即位,召試中書舍人?;实垡运频陌讏F扇,親自在上面寫了“紫誥仍兼館,黃麻似《六經(jīng)》”十個字送給他,士大夫階級都對他羨慕。適逢當時國家多事,皇帝的詔令多數(shù)都出自汪藻之手。汪藻曾論奏諸大將手中握有重兵,逐漸形成了國家內(nèi)輕外重的局面,并且陳說了所以待將帥的三件事,后來十年形勢的發(fā)展完全證明他所說的。他又上奏章說:“崇寧、大觀以來,那些用錢賄賂當權(quán)的大臣和侍臣,像奴隸一樣侍奉宦官,以及開拓邊境禍國殃民,取得自觀文殿大學(xué)士而下至直秘閣和官至銀青光祿大夫職位名稱的人,近年來對他們稍微有些削級和革職,可是從建炎開始,卻對他們進行恩赦,現(xiàn)在又該甄別和恢復(fù)他們的官職,臣認為,何不依國初的慣例,這些人的官只讓他們做到中大夫。”高宗紹興元年,汪溪升任龍圖閣直學(xué)士、知任湖州。他因為顏真御盡忠唐皇室、曾經(jīng)擔任過湖州的太守,上疏皇帝,請求褒揚顏真卿?;实塾谑窍略t,賜顏真卿建忠烈廟。汪藻在疏中又說:“古代有國家就必定有史書,因此記皇帝書榻前議論的,就有時政記;把柱下所見所聞的事實記下來的,就有起居注;類列而加以編排,就形成了每日大事記;修而成書,就稱作實錄?,F(xiàn)在已經(jīng)過了三十年,可是不再看到每日大事記,這怎么能夠昭示于來世?臣請求就在臣所主管的湖州,允許臣尋訪舊的官宦人家的文書,編集哲宗元符庚辰以來的詔旨,作為編寫每日大事記的準備?!被实弁饬怂囊蟆M粼遑撠煹氖佛^得以順利開辦,但是修撰綦崇禮卻向皇帝上疏說不必在朝廷外面設(shè)局,這樣湖州史館就被迫停止。與汪藻同郡的人顏經(jīng)又向朝廷投書控告汪藻購買大量的軍食,汪藻因此被貶級停官。紹興六年,修撰范沖向皇帝上疏說:“每日大事記,是國家的大典,近來皇帝曾命令汪藻纂修,但事情又被迫中止;臣恐資料遂因此散失,應(yīng)該讓他現(xiàn)在就閑職的時間再完成以前的事業(yè)?!被实塾谑蔷拖略t頒賜給汪藻史館修撰的伙食費,聽任他自己招聘僚屬進行編纂。紹興八年,汪藻向朝廷呈上他所修成的書,該書收集了自哲宗元符庚辰年至徽宗宣和乙已年所有的皇帝詔旨,共計有六百六十五卷。汪藻因此再得升官,他的僚屬鮑延祖、孟處義也都分別得到加級。諫官彈劾他曾做過蔡京和王黼的門客,因此被奪職謫居永州,屢次遇到大赦,都沒有得到寬宥。秦檜死了以后汪藻得以恢復(fù)官職,并授予他的兩個兒子官職。紹興二十八年,《徽宗實錄》修成。右仆射湯思退上疏,說汪藻曾纂集過詔旨,近來纂修的實錄,所采用的材料十之七八是取自汪藻編的詔旨,汪藻確實大有力于這部實錄。皇帝于是下詔追贈汪藻端明殿大學(xué)士。9.A10.C11.D12.(1)有人向賊帥侯子鑒推薦孔奐,侯子鑒下令解下他的鐐銬,優(yōu)厚地對待他,讓他執(zhí)掌書記之職。(2)元帝親自寫詔令回復(fù)王僧辯說:“孔奐、沈炯二人,現(xiàn)在暫且借給你?!笨讑J被朝廷重視到這種程度。【解析】9.本題考查學(xué)生斷句的能力。句意:他的妻兒都不去官府,只有孔奐乘獨舟去郡,他所得的薪俸,隨即就分給孤兒寡母,郡內(nèi)百姓非常高興,稱他為“神君”。曲阿富人殷綺,見孔奐住所樸素儉約,便送給他一套衣服,一床氈被?!肮佟笔恰爸钡馁e語,不斷開,故排除BD?!皧J居處素儉”是“見”的賓語,不斷開,排除C。故選A。10.本題考查學(xué)生理解文言實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的能力。A.“相”字含義相同,都是“他”。句意:對他深為贊嘆佩服/踏著鞋急忙走出家門去相迎他。B.第一個“表”是動詞,上表,第二個“表”是名詞,表章。句意:屢次上疏留下他/我詳細地(把自己的苦衷)用奏表使陛下您知道。C.“含義相同”錯誤,含義不相同,前一個“絕”是拒絕、謝絕,后一個是橫渡。句意:拒絕私相囑托/不會游泳,卻能橫渡江河。D.前一個“藉”是依靠,后一個是墊著。句意:哪里需要依靠江總/在船里互相枕著墊著睡去。故選C。11.本題考查學(xué)生理解文章內(nèi)容的能力。D.“沒有必要讓無才學(xué)的江總來輔佐”錯誤。根據(jù)原文“江有潘、陸之華,而無園、綺之實”可知,文中孔奐只是認為江總是文筆華麗之人,無東園公、綺里季的德行,并不是“無才學(xué)”。而且太子文筆也很好,就不必讓江總來輔佐了。故選D。12.本題考查學(xué)生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或”,有的人;“厚”,優(yōu)厚地;“令掌書記”,省略句,應(yīng)為“令(之)掌書記”。(2)“敕”,寫詔令;“報”,回復(fù);“且”,暫且;“為……所”,表被動。參考譯文:孔奐,字休文,會稽山陰人。他愛好學(xué)習(xí),擅長寫文章,經(jīng)文史籍,諸子百家,無不通覽。沛國人劉顯當時在學(xué)府很有名氣,每次和孔奐一起討論,很是佩服他,于是拉著孔奐的手說:“從前蔡伯喈在讀古籍方面都要與王仲宣看齊,我應(yīng)該向蔡伯喈看齊,先生可與王氏媲美?!眲@不久把所藏書籍送給孔奐。州里選拔秀才,孔奐應(yīng)試高中。京城陷落后,朝中官員都被拘禁,有人向賊帥侯子鑒推薦孔奐,侯子鑒下令解下他的鐐銬,優(yōu)厚地對待他,讓他執(zhí)掌書記之職。當時侯景的士兵都放縱兇惡的威勢,侯子鑒是侯景的心腹,又身居高職,朝中官員看見他,沒有人不卑躬屈膝,只有孔奐堅強不屈,像平常一樣,不卑下。不久孔奐遭遇母親去世,他傷心過度,毀傷身體,超過了常禮。當時天下大亂,人們都不能服滿三年的喪期,只有孔奐在亂世中遵守禮法,以行孝道而聞名。等到侯景之亂平定,司徒王僧辯先下征召令,任孔奐為左西曹橡。梁元帝在荊州繼位后,詔令孔奐和沈炯一起西上江陵,王僧辯多次上表奏請留下他們。元帝親自寫詔令回復(fù)王僧辯說:“孔奐、沈炯二人,現(xiàn)在暫且借給你。”孔奐被朝廷重視到這種程度。高祖即位,提拔孔奐任太子中庶子。永定二年,孔奐被任命為晉陵太守。孔奐清廉自守,他的妻兒都不去官府,只有孔奐乘獨舟去郡,他所得的薪俸,隨即就分給孤兒寡母,郡內(nèi)百姓非常高興,稱他為“神君”。曲阿富人殷綺,見孔奐住所樸素儉約,便送給他一套衣服,一床氈被。孔奐說:“太守本身有很高的薪俸,怎么不能置辦這些呢?只是老百姓沒有得到周濟,容不得我獨享溫飽罷了。謝謝你的好意,希望沒有給你添麻煩?!笨讑J品性耿直,謝絕私下請托,即使是位尊太子、官高公侯之人,如果是隱情相求,他也始終不從。后主做太子時,想任江總為太子詹事,讓管記陸瑜告訴孔奐??讑J對陸瑜說:“江總具有潘岳、陸云的文采,而無東園公、綺里季的德行,輔佐太子,實在難為他?!标戣と鐚嵎A告后主,后主感到很遺憾,便自己告訴高宗。高宗想答應(yīng)他,孔奐便上奏章說:“江總是文筆華麗之人,現(xiàn)今皇太子文筆不錯,不用再跟從江總學(xué)習(xí)!以臣之拙見,應(yīng)選擇厚道之人,來輔佐太子?!笨讑J耿直就像這樣。至德元年孔奐去世,時年七十歲。朝廷追任散騎常侍,原職不變。13.D14.D15.C16.(1)各位幸好遇上了我,所以才能有今天。如果遇上的是吳漢這樣的人,(你們)現(xiàn)在已經(jīng)全被殺了。(2)鄧艾實在是依仗朝廷養(yǎng)育栽培的恩德,內(nèi)心里不對自己的作為感到疑慮,假托皇帝的旨意,為的是權(quán)且安定社稷?!窘馕觥?3.本題考查學(xué)生文言文斷句的能力。句意:我受命出征,奉行朝廷指示的謀略,敵軍首領(lǐng)已經(jīng)歸服;至于以秉承皇帝旨意的名義授任官職,以安撫剛剛歸附投降的人,這可以說是合乎當時情況的權(quán)宜之策。兵書上說,進取不是為了求得功名,退讓不是為了逃避罪責。我鄧艾雖然沒有古人那樣的節(jié)操,但終究不會為使自己避嫌而使國家遭受損失?!般暶弊鳌罢餍小钡臓钫Z,中間不斷開,應(yīng)在“行”后面斷開,排除AB。“服”是“元惡”的謂語,“元惡既服”,主謂結(jié)構(gòu),句意完整,應(yīng)在“服”后斷開;且“至于”表示另提一件事,其前應(yīng)斷開,排除C。故選D。14.本題考查學(xué)生文言實詞一詞多義的能力。A.兩個“道”都是“取道”。句意:鄧艾從陰平取道經(jīng)過七百多里沒有人煙的地方。/取道芷陽,抄小路走。B.兩個“矜”都是“夸耀”。句意:鄧艾居功自傲極力夸耀自己。/不夸耀名節(jié)。C.兩個“見”都表被動。句意:誠信卻被懷疑。/而燕國被欺凌的恥辱除去了。D.“含義不同”錯,兩個“捐”都是“拋棄”。句意:被拋棄在荒野中。/小的大的都不拋棄。故選D。15.本題考查學(xué)生理解文章內(nèi)容的能力。C.“當時的議郎”錯,結(jié)合原文“泰始元年,晉室踐阼。三年,議郎段灼上疏理艾曰”可知,是晉武帝即位后議郎敦煌人段灼上奏疏為鄧艾鳴不平的,不是鄧艾被囚之時。故選C。16.本題考查學(xué)生理解并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賴”,幸好;“某”,我;“殄滅”,殺害。(2)“誠”,實在;“矯”,假托;“權(quán)”,權(quán)且。參考譯文:景元四年冬十月,鄧艾從陰平取道經(jīng)過七百多里沒有人煙的地方,鑿開山嶺打通道路,架設(shè)橋梁棧道。山高谷深,非常艱險,加上運送的糧食將要耗盡,已經(jīng)到了危亡的邊緣。鄧艾用毛氈裹住自己,從山上滾下去。將領(lǐng)士兵們都抓著樹木沿著懸崖,依次前進。(鄧艾)大破蜀軍,進軍到雒縣。劉禪派使者獻上皇帝的印璽,并寫下書信帶到鄧艾的軍營中請求投降。鄧艾進駐成都,劉禪率太子、諸王及大臣六十多人反綁兩手用車拉著棺材來到鄧艾軍營,鄧艾手持符節(jié)解開繩索,燒掉棺材,接受了他們的投降并寬恕他們。鄧艾檢查約束自己的將士,沒有發(fā)生搶掠財物的事情,他接納安撫投降歸順的人員,讓他們重操舊業(yè),蜀地的百姓都稱贊他。鄧艾居功自傲極力夸耀自己,對蜀地的士大夫們說:“各位幸好遇上了我,所以才能有今天。如果遇上的是吳漢這樣的人,(你們)現(xiàn)在已經(jīng)全被殺了。”又說:“姜維本是當代的英雄,只是遇上了我,所以才走投無路罷了?!庇幸娮R的人都嘲笑他。司馬昭派監(jiān)軍衛(wèi)瓘告示鄧艾說:“凡事應(yīng)當?shù)却饛?fù),不應(yīng)擅自行動?!编嚢f:“我受命出征,奉行朝廷指示的謀略,敵軍首領(lǐng)已經(jīng)歸服;至于以秉承皇帝旨意的名義授任官職,以安撫剛剛歸附投降的人,這可以說是合乎當時情況的權(quán)宜之策。兵書上說,進取不是為了求得功名,退讓不是為了逃避罪責。我鄧艾雖然沒有古人那樣的節(jié)操,但終究不會為使自己避嫌而使國家遭受損失?!辩姇?、胡烈、師纂等都上告說鄧艾的所作所為是抗命悖逆,有反叛的征兆?;实巯略t書將鄧艾用囚車押送回京城。鄧艾的兒子鄧忠和鄧艾一起被殺,其余在洛陽的兒子都被誅殺了,朝廷將鄧艾的妻子孩子還有孫輩都流放到西域。泰始元年,晉王室建朝登位。泰始三年,議郎段灼上疏為鄧艾申辯冤屈說:“鄧艾心懷忠誠卻背負叛逆的罪名,平定了巴蜀之地卻受到滅族的懲罰,我私下為他悲傷。說鄧艾謀反實在是很可惜?。∴嚢郧閯偭壹痹?,輕率地冒犯各式各樣的人,不能和同僚們和諧相處,所以沒有人肯為他申辯。他已是七十歲的老人,反叛是為了圖謀什么呢!鄧艾實在是依仗朝廷養(yǎng)育栽培的恩德,內(nèi)心里不對自己的作為感到疑慮,假托皇帝的旨意,為的是權(quán)且安定社稷。雖然違背了常規(guī)條例,但也有合乎古義的地方,推究他的本意來定他的罪,本來也是可以說得過去的。鐘會嫉妒鄧艾的威望名聲,誣陷虛構(gòu)他謀反的事情。鄧艾忠誠卻被誅殺,誠信卻受懷疑,他的頭顱被懸掛在馬市示眾,兒子也全被殺害,見到的人無不流淚,聽說的人都感嘆不已。過去秦國百姓憐憫白起無罪被殺,吳國百姓感傷伍子胥受冤慘死,都為他們建立祠堂?,F(xiàn)在天下百姓都為鄧艾的冤屈心痛不已,也是這樣的情況。臣認為鄧艾身首分離,被拋棄在荒野中,應(yīng)該為他收尸埋葬,歸還他的田產(chǎn)住宅。按照他平定巴蜀的功勞,應(yīng)該繼續(xù)封賜他的孫子,讓鄧艾得以安葬后定好謚號,讓死者沒有遺憾。讓九泉之下的冤魂得以赦免,讓后代人認為朝廷是講求信義的,安葬一人使天下百姓都仰慕朝廷的行為,埋葬一個魂靈使天下都會歸順朝廷的仁義,所做的事情少,但是高興的人很多。”晉武帝很贊許他的話。泰始九年,皇帝下詔說:“鄧艾立有功勛,遭受罪名但不逃脫刑罰,他的子孫也成為了平民奴隸,我經(jīng)常憐憫他們,現(xiàn)在任命他的嫡孫鄧朗為郎中?!?7.D18.B19.B20.(1)淮陰侯韓信在漢中見漢高帝,評論劉邦、項羽的短處和長處,謀劃奪取三秦。(2)(范仲淹)即使玩弄文辭、嬉戲話語,隨意寫作,也一定要歸結(jié)到這(義理)上面。【解析】17.本題考查學(xué)生文言文的斷句能力。句意:嘉祐二年,我參加進士考試,到達京師,范公卻已經(jīng)去世了。安葬之后,墓碑立好,我讀碑文以至于流淚,說:“我知道了他的為人?!笔迥隂]能見到范公一面,難道不是命運的安排嗎?“則范公歿”中“范公”是主語,“歿”是謂語,句子結(jié)構(gòu)完整,在后面斷開,排除AC?!霸弧笔恰傲魈椤敝蟮挠忠粍幼?,前后宜斷開,排除B。故選D。18.本題考查學(xué)生了解并掌握文化常識的能力。B.“古時女孩子束發(fā)為兩結(jié),形狀如角,也稱少女為‘總角’”錯誤,“總角”,古時兒童束發(fā)為兩結(jié),形狀如角,也稱童年為“總角”。故選B。19.本題考查學(xué)生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述能力。B.“蘇軾參加進士考試,得到歐陽修、韓琦、富弼賞識推薦”錯誤,結(jié)合原文“是歲登第,始見知于歐陽公,因公以識韓、富,皆以國士待軾”,應(yīng)是蘇軾考中進士之后,才被歐陽修賞識推薦,后來通過歐陽修認識了韓琦、富弼。故選B。20.本題考查學(xué)生理解并翻譯文中句子的能力。(1)“見高帝于漢中”,狀語后置句,正常語序為“于漢中見高帝”;“短長”,短處和長處、優(yōu)劣,形容詞活用為名詞;“畫”,謀劃。(2)“雖”,即使;“弄翰”,執(zhí)筆、玩弄文辭;“率然”,隨意、順著本性。參考譯文:慶歷三年,我還是小孩就進入鄉(xiāng)校,有一位從京師來的讀書人,拿魯?shù)厝耸氐缹懙摹稇c歷圣德詩》給鄉(xiāng)校的老師看。我從旁邊偷看,拿文中稱頌的十一個人是什么樣的人問先生。先生把這十一個人的情況全部告訴了我,并且說:“韓琦、范仲淹、富弼、歐陽修,這四個人,是人中豪杰。”當時雖然沒有完全明白這句話,卻已經(jīng)私下記住他們了。嘉祐二年,我參加進士考試,到達京師,范公卻已經(jīng)去世了。安葬之后,墓碑立好,我讀碑文以至于流淚,說:“我知道了他的為人?!笔迥隂]能見到范公一面,難道不是命運的安排嗎?這一年我考中進士,才被歐陽公賞識,通過歐陽公認識了韓琦、富弼。他們都用對待國家杰出人才的禮節(jié)對待我,說:“遺憾你沒有結(jié)識范文正公?!贝撕笕?,我路過許州,才認識了范公的二兒子現(xiàn)在的丞相范純?nèi)?。又過了六年,才在京城見到范公的三兒子范純禮。又過了十一年,就與他的小兒子范德孺一起在徐州當官。我們都一見如故,而且三位托付我為范公的遺稿作序。又過了十三年,我才能夠?qū)懗鏊鼇?。唉!范文正公的功德,不需要靠文章顯揚,他的文章也不需要靠序而留傳。然而我不敢推辭的原因,是自八歲知道敬重愛戴范公,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四十七年了。那三位豪杰,我都能夠跟和他們交往,而范文正公唯獨沒有結(jié)識,我認為是平生的遺憾。如果能夠在他的文集中掛名,從而使自己成為范公最后的門生,難道不也是向來的愿望嗎?古代的君子,像伊尹、太公、管仲這些人,他們輔佐人君稱王稱霸的謀略,原本在鄉(xiāng)野之中就確立了?;搓幒铐n信在漢中見漢高帝,評論劉邦、項羽的短處和長處,謀劃奪取三秦。等到輔佐漢高帝平定天下,漢中所定的計策,沒有一樣不得到實現(xiàn)的。諸葛孔明隱居茅廬之中,與先主劉備評論國家形勢,爭奪天下。這難道是聽取別人的口頭傳授,嘗試著進行而僥幸成功的嗎?范文正公在天圣年間,為母親守孝時,就已經(jīng)有了心憂天下、實現(xiàn)太平的心愿,所以寫萬言書來送給宰相,天下人都傳誦它。到了他被任用為將領(lǐng),被提拔為執(zhí)政,考察他一生所做的事情,沒有超出這本書的?,F(xiàn)在范公文集有二十卷,計收詩賦二百六十八首,文章一百六十五篇。他對于仁義禮樂,忠信孝悌,想要片刻忘記都不可能。像火的熱,像水的濕,是他的天性不得不這樣的。(范公)即使玩弄文辭、嬉戲話語,隨意寫作,也一定要歸結(jié)到這(義理)上面。所以天下人相信他的真誠,爭相師從他、尊崇他。元祐四年四月十一日。21.C22.B23.A24.(1)如果將他們?nèi)繗⒐庖猿蠡?,既不是仁者的情懷,也并非倉促之間可以辦到。(2)以前不知道你們的虛實,所以失敗。如今蒙您允許我參觀軍營戰(zhàn)陣,貴軍不過如此,我一定能夠輕易取勝?!窘馕觥?1.本題考查學(xué)生文言文斷句的能力。句意:五月,太子劉禪即位,尊奉皇后為皇太后,大赦天下,改元為建興。封丞相諸葛亮為武鄉(xiāng)侯,任益州牧,政事無論大小,全都取決于諸葛亮?!霸弧辈皇恰罢f”的意思,“尊皇后曰皇太后”意思是尊奉皇后為皇太后,因此“曰”后不能斷開,據(jù)此排除AD;“封丞相亮武鄉(xiāng)侯”,這里的“武鄉(xiāng)侯”是前一句的賓語,不是后一句的主語,后一句主語依然是“諸葛亮”,因此“亮”后不能斷開,據(jù)此排除B。故選C。22.本題考查學(xué)生了解并掌握常見的文學(xué)文化常識的能力。B.“帶有褒義的稱號”錯誤,應(yīng)該是“帶有褒貶義的稱號”。謚號是指社會地位相對較高人物死之后,后人按其生平事跡進行評定后給予或褒或貶評價的文字,始于西周,曾廣泛通行于漢字文化圈。故選B。23.本題考查學(xué)生理解文章內(nèi)容的能力。A.“以此作為條件,讓吳國任命自己擔任永昌太守”錯誤,原文是“又執(zhí)太守成都張裔以與吳,吳以闿為永昌太守”,文中沒有提到雍闿以前面的事情為條件,讓吳國讓他做永昌太守。故選A。24.本題考查學(xué)生理解并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殄”,盡,絕;“遺類”,殘存者;“倉卒”,倉促之間。(2)“向者”,以前,從前;“陳”,同“陣”,戰(zhàn)陣;“若”,你,代指諸葛亮軍隊。參考譯文:魏文帝黃初四年夏季四月癸巳日,漢王(劉備)在永安病逝,謚號為昭烈。丞相諸葛亮護送靈柩回成都,由李嚴任中都護,留下來鎮(zhèn)守永安。五月,太子劉禪即位,尊奉皇后為皇太后,大赦天下,改元為建興。封丞相諸葛亮為武鄉(xiāng)侯,任益州牧,政事無論大小,全都取決于諸葛亮。當初,益州郡一個年老的地方首領(lǐng)雍闿殺死太守正昂,通過(交趾太守)士燮向吳國請求歸附,又把太守成都人張裔抓住獻給吳國,吳國任命雍闿為永昌太守。永昌功曹呂凱、府丞王伉率領(lǐng)官吏和士兵封鎖邊界,堅守城池,雍闿不能進入,派同郡人孟獲誘惑和煽動各族,各少數(shù)民族紛紛隨著叛亂。牂柯太守朱褒,越巂夷族酋長高定,都起兵叛亂響應(yīng)雍闿。諸葛亮因為剛剛遇到國喪,(對叛亂之人)都是撫慰而沒有派兵征討,一心發(fā)展農(nóng)業(yè),種植谷物,堅守關(guān)隘,使百姓休養(yǎng)生息,百姓生活安定,糧食充足以后,再使用民力征伐。魏文帝黃初六年春季二月,蜀漢諸葛亮率兵討伐雍闿等人,參軍馬議送行到數(shù)十里之外。諸葛亮說:“雖然我們共同謀劃此事多年,今天還是請您再次提出良策。”馬謖說:“南中依恃地形險要,路途遙遠,叛亂不服已經(jīng)很久,即使我們今天將其擊破,明天他們還要造反。如今您正準備集中全國之力進行北伐,以對付強敵魏國,叛匪知道朝廷內(nèi)部空虛,就會加速反叛。如果將他們?nèi)繗⒐庖猿蠡迹炔皇侨收叩那閼?,也并非倉促之間可以辦到。用兵作戰(zhàn)的原則,攻心為上,攻城為下,心戰(zhàn)為上,兵戰(zhàn)為下。只希望您使他們真心歸服?!敝T葛亮采納了馬謖的建議。(魏文帝黃初六年)秋季七月,蜀漢諸葛亮到達南中,所到之處捷報頻傳。諸葛亮從越巂進兵,斬殺雍闿和高定。派庲降督益州人李恢由益州進兵,門下督巴西人馬忠由牂柯進兵,擊潰南中各縣叛軍之后,再與諸葛亮?xí)?。孟獲收編雍闿殘部,來抗拒諸葛亮。孟獲素來深得當?shù)貪h人和少數(shù)民族信服,諸葛亮計劃生擒孟獲,果然俘獲了孟獲,就讓他在蜀軍戰(zhàn)陣軍營之間參觀,問他說:“這樣的軍隊怎么樣?”孟獲說:“以前不知道你們的虛實,所以失敗。如今蒙您允許我參觀軍營戰(zhàn)陣,貴軍不過如此,我一定能夠輕易取勝?!敝T葛亮大笑,將孟獲釋放,要他再戰(zhàn)。諸葛亮把孟獲放回七次,生擒七次,最后仍將重獲釋放。孟獲卻留下不走,對諸葛亮說:“您真是具有天威,南人不會再造反了。”諸葛亮于是到達滇池。益州、永昌、牂柯,越巂四郡全都被平定,諸葛亮仍然任用當?shù)厥最I(lǐng)為四郡官吏,網(wǎng)羅孟獲等當?shù)睾澜?,任命為地方官吏,讓他們貢獻金銀、丹漆、耕牛、戰(zhàn)馬,來供給軍隊和朝廷使用。從此以后,諸葛亮在世之年,南中地區(qū)少數(shù)民族再也沒有反叛過。25.C26.B27.D28.(1)魏王曹丕三次呈上文書推辭,然后在繁陽亭筑起高壇,辛未日,(魏王)登壇接受皇帝璽綬,即皇帝位。(2)辛毗說:“我說的話不是(為了)個人的利益,而是(對)國家的憂慮,您為什么對我發(fā)脾氣呢!”【解析】25.本題考查學(xué)生文言文斷句的能力。句意:當時大臣們都稱頌魏朝的功德,大多貶損漢朝;散騎常侍衛(wèi)臻卻闡述禪讓的大義,稱贊漢朝的功績。魏文帝看了衛(wèi)臻幾次說:“普天下的珍寶,我要和山陽公共同享用。“時群臣并頌魏德”,“群臣”作主語,“頌”作謂語,“魏德”作賓語,應(yīng)在“魏德”后停頓,排除AB?!爱斉c山陽共之”,省略主語“我”,“共”作謂語,“之”作賓語,“當與山陽共之”中間不停頓,排除D。故選C。26.本題考查學(xué)生了解并掌握常見的文學(xué)文化常識的能力。B.與《詩》《書》《禮》《易》合稱“五經(jīng)”的是《春秋》,不是《春秋左氏傳》。故選B。27.本題考查學(xué)生理解文章內(nèi)容,并篩選重要信息的能力。D.“最終沒有聽取朝臣的意見”錯誤。根據(jù)原文“帝乃徙其半”可知,魏文帝部分聽取了大臣的意見,只遷徙了五萬戶。故選D。28.本題考查學(xué)生理解并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辭讓”,推辭;“為壇于繁陽”,狀語后置句,在繁陽亭筑壇;“升”,登。(2)“非私也”,否定判斷句,不是(為了)個人的利益;“社稷”,國家;“安”,怎么,為什么。參考譯文:十月乙卯日,漢獻帝在高祖廟祭祀祖先,將自己要做的事報告列祖列宗,派代理御史大夫張音帶著符節(jié),捧著皇帝璽綬以及詔書,要讓位給魏王曹丕。魏王曹丕三次呈上文書推辭,然后在繁陽亭筑起高壇,辛未日,(魏王)登壇接受皇帝璽綬,即皇帝位。燃起大火祭祀天地、山川,更改年號,大赦全國。魏文帝想要重新頒布歷法,侍中辛毗說:“魏朝遵循虞舜和夏禹一脈相承的繼承關(guān)系,順應(yīng)天命,合乎民心;只有商湯、周武王,依靠武力征伐統(tǒng)一全國,才會更改歷法??鬃诱f:‘實行夏朝的歷法?!蹲笫蟼鳌氛f:‘夏朝的歷法,最符合天地運行的規(guī)律?!覀?yōu)槭裁匆退喾茨??”魏文帝稱贊并采納了辛毗的建議。當時大臣們都稱頌魏朝的功德,貶損漢朝;散騎常侍衛(wèi)臻卻闡述禪讓的大義,稱贊漢朝的功績。魏文帝看了衛(wèi)臻幾次說:“普天下的珍寶,我要和山陽公共同享用。”魏文帝對侍中蘇則說:“以前攻破酒泉、張掖的時候,西域曾派使臣至敦煌,貢獻直徑一寸的大珍珠,可否再讓他們來做買賣而得?”蘇則回答說:“如果陛下以教化潤澤全國,威德遠及沙漠,不求珍珠,也會有人送來。向人要求才得到,已無珍貴可言?!蔽何牡鄢聊徽Z。魏文帝征召東中郎將蔣濟為散騎常侍。當時曾有詔書賜給征南將軍夏侯尚說:“你是我非常信任的重要將領(lǐng),特別委以重任,隨你作威作福,有殺人和赦免人的特權(quán)?!毕暮钌邪言t書拿給蔣濟看了。蔣濟抵達京城,魏文帝問他有什么見聞,蔣濟回答說:“沒有什么可稱道之處,只聽到了亡國之音?!蔽何牡勐牶蠛苌鷼?,臉上立刻變了顏色,問他為什么這么說,蔣濟如實回答說:“‘作威作?!?,《尚書》中清楚地將它寫作戒律。天子無戲言,古人對這一點非常慎重,還請陛下明察!”魏文帝立即下令追回給夏侯尚的詔書。魏文帝要遷徙冀州籍士兵的家屬十萬戶,充實河南郡。當時天大旱,又鬧蝗災(zāi),百姓饑饉,朝廷各部門都認為不可以,而魏文帝態(tài)度卻很堅決。侍中辛毗和朝廷大臣請求覲見,魏文帝知道他們要勸諫,板起面孔等著,大家見他臉色不好,都不敢說話。辛毗說:“陛下要遷徙士兵家屬,理由是什么?”魏文帝說:“你認為我的做法不對?”辛毗回答說:“確實不對?!蔽何牡壅f:“我不和你討論?!毙僚f:“我說的話不是(為了)個人的利益,而是(對)國家的憂慮,您為什么對我發(fā)脾氣呢!”魏文帝沒有回答,起身要進內(nèi)室。辛毗在后面趕上并拉住他的衣襟,說:“遷徙民眾,既失人心,又缺少糧食,所以我不得不力爭。”魏文帝于是只遷徙了五萬戶。29.B30.D31.C32.(1)各位幸好遇上了我,所以才能有今天。如果遇上的是吳漢這樣的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二零二五年度數(shù)據(jù)中心基礎(chǔ)設(shè)施建設(shè)合同3篇 - 副本
- 二零二五年度面包磚原料采購與倉儲管理合同4篇
- 二零二四年度醫(yī)療設(shè)備貼牌銷售及售后服務(wù)合同2篇
- 2025商貿(mào)有限公司重合同守信用申報資料
- 2025【合同范本】建筑施工勞務(wù)承包合同
- 2025磚建材購銷合同模板
- 2025私人抵押合同范文
- 2025房主與房客合租合同
- 2025公路項目專用合同條款
- 監(jiān)控工程勞務(wù)外包合同
- GB/T 45120-2024道路車輛48 V供電電壓電氣要求及試驗
- 春節(jié)文化常識單選題100道及答案
- 華中師大一附中2024-2025學(xué)年度上學(xué)期高三年級第二次考試數(shù)學(xué)試題(含解析)
- 12123交管學(xué)法減分考試題及答案
- 2025年寒假實踐特色作業(yè)設(shè)計模板
- 24年追覓在線測評28題及答案
- 高考滿分作文常見結(jié)構(gòu)
- 心肌梗死診療指南
- 食堂項目組織架構(gòu)圖
- 原油脫硫技術(shù)
- GB/T 2518-2019連續(xù)熱鍍鋅和鋅合金鍍層鋼板及鋼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