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敗血癥課件選編課件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889c2bf570fe60cddfeb38016ddc41a/3889c2bf570fe60cddfeb38016ddc41a1.gif)
![新生兒敗血癥課件選編課件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889c2bf570fe60cddfeb38016ddc41a/3889c2bf570fe60cddfeb38016ddc41a2.gif)
![新生兒敗血癥課件選編課件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889c2bf570fe60cddfeb38016ddc41a/3889c2bf570fe60cddfeb38016ddc41a3.gif)
![新生兒敗血癥課件選編課件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889c2bf570fe60cddfeb38016ddc41a/3889c2bf570fe60cddfeb38016ddc41a4.gif)
![新生兒敗血癥課件選編課件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889c2bf570fe60cddfeb38016ddc41a/3889c2bf570fe60cddfeb38016ddc41a5.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新生兒敗血癥護理
新生兒敗血癥護理新生兒敗血癥是指新生兒期病菌侵入血液循環(huán)并在其中生長繁殖及產生毒素而造成的全身感染。發(fā)病率高于其他年齡階段。是新生兒常見的危急重癥,亦是新生兒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新生兒敗血癥是指新生兒期病菌侵入血液循環(huán)并在其中生長繁殖及產【病因】【病因】
(一)病原體:病原菌種類隨抗生素的發(fā)展及應用不斷變化,也隨不同地區(qū)和年代而異。國外占優(yōu)勢的致病菌:
50年代——金黃色葡萄球菌;
60年代——大腸桿菌;
70年代——B族β溶血性鏈球菌(GBS);
80年代——表皮葡萄球菌或Dα溶血性鏈球菌;
國內60、70、80年代均以葡萄球菌(包括金葡菌、白葡菌和表葡菌)占首位,大腸桿菌次之。近年來,條件致病菌感染有上升趨勢,厭氧菌和真菌及復合菌感染也有增多。
(一)病原體:病原菌種類隨抗生素的發(fā)展及應用不斷變化,也隨
(二)感染途徑:1、產前感染(宮內感染):
生后3天之內發(fā)病。
母親孕期有感染(如敗血癥等);
羊膜囊操作消毒不嚴可致胎兒感染。
以革蘭氏染色陰性(G-)多見。
2、產時感染(產道感染):
生后3天之內發(fā)病。母產道菌群是羊水感染的源頭。
(1)、產程過長、難產、胎膜早破;
(2)、助產過程消毒不嚴、助產不當。
以革蘭氏染色陰性(G-)多見。
(二)感染途徑:1、產前感染(宮內感染):
生后3天之內3、產后感染:
最常見。出生3天后發(fā)病。
主要感染途徑—皮膚、粘膜,臍部;
其次—呼吸道、消化道、泌尿道等。
多為革蘭氏染色陽性(G+)菌(尤其是金葡菌),G-桿菌也不少見。3、產后感染:
最常見。出生3天后發(fā)病。
【發(fā)病機理】【發(fā)病機理】
(一)發(fā)病條件:病原菌入血是否引起敗血癥,除受病原菌種類及毒力影響外,還與新生兒自身的免疫特點有關。
1、非特異性免疫:
(1)、皮膚、粘膜的屏障作用較弱。
(2)、臍部未愈合為病原菌提供了直接入侵的門戶。
(3)、中性粒細胞貯備不足,吸附、吞噬并殺滅病原菌的能力差。
(4)、補體成分及體液中的各種酶都明顯低于成人。
(一)發(fā)病條件:病原菌入血是否引起敗血癥,除受病原菌種類2、特異性免疫功能:
⑴、
IgG:母體內IgG雖可通過胎盤,胎齡愈小、IgG水平愈低。
⑵、
IgM:胎兒在20周時可制造一部分IgM,出生時IgM<0.2g/L,大于此值時應考慮宮內感染;缺乏時易患G-菌感染。
⑶、IgA:不能通過胎盤,新生兒相對缺乏,細菌易侵入血液。
⑷、細胞免疫:新生兒其免疫應答力弱,產生各種淋巴因子和干擾素的量不足,巨噬細胞和自然殺傷細胞功能差。2、特異性免疫功能:
★【臨床表現(xiàn)】★【臨床表現(xiàn)】一、一般表現(xiàn):
反應低下、嗜睡、不哭、不動、體溫不穩(wěn)、體重不增等;足月兒體溫正常或升高,早產兒常體溫不升。一、一般表現(xiàn):
反應低下、嗜睡、不哭、不動、體溫不穩(wěn)、體重不
二、特殊表現(xiàn):1、黃疸加重或減退后又復現(xiàn)。
2、肝脾輕度或中度腫大。
3、瘀點或瘀斑。
4、胃腸道功能紊亂,有拒乳、嘔吐、腹瀉、腹脹;嚴重者可出現(xiàn)中毒性腸麻痹,表現(xiàn)為腹脹,腸鳴音減低。
二、特殊表現(xiàn):1、黃疸加重或減退后又復現(xiàn)。
5、呼吸系統(tǒng)表現(xiàn):氣急、青紫、重癥有呼吸不規(guī)則或暫停。
6、休克表現(xiàn):心動過速,心律失常和外周循環(huán)灌注不良,脈細速,皮膚發(fā)花,尿少或尿閉,低血壓。易發(fā)生硬腫癥。
7、彌漫性血管內凝血表現(xiàn):嘔血、便血、肺出血、皮膚出血傾向,如抽血后針孔滲血。5、呼吸系統(tǒng)表現(xiàn):氣急、青紫、重癥有呼吸不規(guī)則或暫停。
【并發(fā)癥】【并發(fā)癥】最易并發(fā)化膿性腦膜炎;
其次易發(fā)生的并發(fā)癥是肺炎或肺膿腫;
其他遷移性病灶如蜂窩組織炎、骨髓炎和腎盂腎炎。最易并發(fā)化膿性腦膜炎;
【實驗室檢查】【實驗室檢查】1、周圍血白細胞計數(shù):I/T[桿狀核白細胞與中性粒細胞之比(桿狀核細胞/中性粒細胞總數(shù)比值)]≥0.2(每100個中性粒細胞中桿狀核細胞≥20個)有參考價值,中毒顆粒則更有意義。1、周圍血白細胞計數(shù):I/T[桿狀核白細胞與中性粒細胞之比(
2、
急性時相蛋白:
正性急性時相蛋白:包括C反應蛋白(CRP)、α1-酸性糖蛋白(α1-AGP)、α1-抗胰蛋白酶(α1-AT)、結合珠蛋白(HP)等;
負性急性時相蛋白:包括前白蛋白(PA)、轉鐵蛋白等。
急性感染患兒血中正性急相蛋白含量上升甚至成倍增長,負性急相蛋白明顯降低。
CRP急性感染時可增加,炎癥發(fā)生6~8小時后即升高,可達正常的100~1000倍,≥15ug/ml提示感染。
2、
急性時相蛋白:
正性急性時相蛋白:包括C反應蛋白3、血培養(yǎng):最好在用抗生素前做血培養(yǎng)。
4、直接涂片找細菌:3、血培養(yǎng):最好在用抗生素前做血培養(yǎng)。
【診斷】【診斷】本病的早期癥狀缺乏特異性,早期診斷有一定困難。新生兒敗血癥課件選編課件1、出生前:母親孕期有感染史、出生時有消毒不嚴、產程延長、胎膜早破及羊水污染。
2、出生后:有皮膚粘膜損傷或感染(如臍炎、膿皰疹)。
3、臨床表現(xiàn):結合臨床表現(xiàn),應考慮本病的可能。
一、病史及臨床表現(xiàn):
1、出生前:母親孕期有感染史、出生時有消毒不嚴、產程延長、胎4、細菌培養(yǎng):血培養(yǎng)陽性對診斷有肯定價值。血培養(yǎng)陰性也不能排除本病。5、直接涂片查細菌:血白細胞層或腦脊液涂片查見細菌,即可反應病因又表明病情嚴重。其他體液或分泌物(如出生兒的胃液、眼及外耳道分泌物等)涂片查見細菌,只能反應新生兒已暴露在感染的條件下,不等于已被感染。
6、外周血檢查:I/T比值≥0.2,提示有感染存在。若同時伴有白細胞總數(shù)<5×109/L,或出生3天后白細胞總數(shù)>20×109/L,則表明感染嚴重。二、實驗室檢查:4、細菌培養(yǎng):血培養(yǎng)陽性對診斷有肯定價值。血培養(yǎng)陰性也不能排【預防】【預防】1、產前保健,及時治療孕婦感染。
2、產時做到無菌操作。對難產及羊水污染嚴重的新生兒可用抗生素治療。
3、與新生兒接觸的人(包括產母、醫(yī)護人員等)均應先洗手,這是切斷感染途徑的重要方法。
4、做好皮膚粘膜(包括臍帶、口腔粘膜等)護理,一旦發(fā)現(xiàn)皮膚化膿感染兒應立即與正常兒隔離。
5、醫(yī)療器械應嚴格消毒處理,避免醫(yī)源性感染。
6、提倡母乳喂養(yǎng)。1、產前保健,及時治療孕婦感染。
★【治療】★【治療】
一、病因治療及病灶清除:應用原則:
1、根據(jù)細菌培養(yǎng)及藥敏試驗選用有殺菌作用的抗生素。
2、病原菌不明確時選用廣譜抗生素,病原菌明確后選用敏感抗生素。
3、采用靜脈途徑給藥,以盡快達到有效血藥濃度,病情恢復時改用其他途徑給藥。
4、療程:根據(jù)血培養(yǎng)結果、療效、有無并發(fā)癥而異,一般7—14天,有并發(fā)癥者應治療3周以上。
(一)、抗菌療法:
一、病因治療及病灶清除:應用原則:
(一)、抗菌療法:
(二)、局部治療:
1、臍炎的處理:3%H2O2清洗,涂以碘酒即可,一般不必包扎,每日1—2次。
2、皮膚膿皰瘡的處理:先用75%酒精消毒,再用無菌針頭刺破讓膿液流出。
(二)、局部治療:
1、臍炎的處理:3%H2O2清洗,涂以二、免疫治療:
包括多次小量輸入新鮮全血或血漿,換血療法,粒細胞輸注,以及免疫球蛋白、纖維連接蛋白、免疫核糖核酸治療等。二、免疫治療:
包括多次小量輸入新鮮全血或血漿,換血療法,粒
三、補充營養(yǎng)維持體液平衡:
每日熱卡不少于50—60卡/公斤;
液量60—80ml/kg;
糾正水、電解質和酸堿代謝紊亂。
三、補充營養(yǎng)維持體液平衡:
每日熱卡不少于50—60卡/公
四、對癥治療:
1、保持體溫正常:高熱時物理降溫,體溫過低則應保暖。
2、酌情吸氧:發(fā)紺時可吸氧。
3、鎮(zhèn)靜止驚:煩躁或驚厥時可選用魯米那、安定肌注。
4、脫水劑:有腦水腫時應用甘露醇脫水劑。
四、對癥治療:
1、保持體溫正常:高熱時物理降溫,體溫過低護理評估健康史身體狀況檢查社會心理狀態(tài)護理評估健康史護理診斷1、溫調節(jié)無效與感染有關。2、皮膚完整性受損(impairedskinintegrity)
與臍炎、膿皰瘡等感染病灶有關。3、營養(yǎng)失調:低于機體需要量與吸允無力、納差及攝入不足有關。4、潛在并發(fā)癥:化腦、肺炎等。護理診斷1、溫調節(jié)無效與感染有關。護理措施1.維持體溫正常
體溫過高時:調節(jié)環(huán)境適宜的溫、濕度松解包被多喂水溫水浴降溫處理后30分鐘復測體溫,并記錄護理措施1.維持體溫正常體溫過低時:預熱后的柔軟棉被包裹母懷抱熱水袋必要時應用暖箱或遠紅外輻射床體溫過低時:2.清除局部感染灶
及時處理局部病灶,如臍炎、膿皰瘡、皮膚黏膜破損等,促進病灶早日愈合,防止感染蔓延擴散。遵醫(yī)囑保證抗生素有效進入體內,殺滅病原菌,控制感染,注意藥物毒副作用2.清除局部感染灶3.保證營養(yǎng)供給
有吸吮及吞咽能力的患兒,繼續(xù)母乳喂養(yǎng),少量多次;吸吮及吞咽能力差者,可管飼喂乳;病情危重者,靜脈補充能量。每天測量體重1次。3.保證營養(yǎng)供給4.觀察病情密切觀察病情,如面色青灰、突然尖叫頻繁嘔吐、前囟飽滿、兩眼凝視等提示化腦可能;如面色青灰、皮膚發(fā)花、四肢厥冷、脈搏細弱等考慮感染性休克或DIC,應立即與醫(yī)生聯(lián)系,積極處理。必要時專人守護。保證抗菌藥物有效進入體內,注意藥物毒副作用。4.觀察病情
5.健康教育指導家長正確喂養(yǎng)和護理患兒,保持皮膚的清潔。
5.健康教育指導家長正確喂養(yǎng)和護理患兒,保持皮膚的清潔。謝謝謝謝人有了知識,就會具備各種分析能力,明辨是非的能力。所以我們要勤懇讀書,廣泛閱讀,古人說“書中自有黃金屋?!蓖ㄟ^閱讀科技書籍,我們能豐富知識,培養(yǎng)邏輯思維能力;通過閱讀文學作品,我們能提高文學鑒賞水平,培養(yǎng)文學情趣;通過閱讀報刊,我們能增長見識,擴大自己的知識面。有許多書籍還能培養(yǎng)我們的道德情操,給我們巨大的精神力量,鼓舞我們前進。人有了知識,就會具備各種分析能力,新生兒敗血癥課件選編課件
新生兒敗血癥護理
新生兒敗血癥護理新生兒敗血癥是指新生兒期病菌侵入血液循環(huán)并在其中生長繁殖及產生毒素而造成的全身感染。發(fā)病率高于其他年齡階段。是新生兒常見的危急重癥,亦是新生兒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新生兒敗血癥是指新生兒期病菌侵入血液循環(huán)并在其中生長繁殖及產【病因】【病因】
(一)病原體:病原菌種類隨抗生素的發(fā)展及應用不斷變化,也隨不同地區(qū)和年代而異。國外占優(yōu)勢的致病菌:
50年代——金黃色葡萄球菌;
60年代——大腸桿菌;
70年代——B族β溶血性鏈球菌(GBS);
80年代——表皮葡萄球菌或Dα溶血性鏈球菌;
國內60、70、80年代均以葡萄球菌(包括金葡菌、白葡菌和表葡菌)占首位,大腸桿菌次之。近年來,條件致病菌感染有上升趨勢,厭氧菌和真菌及復合菌感染也有增多。
(一)病原體:病原菌種類隨抗生素的發(fā)展及應用不斷變化,也隨
(二)感染途徑:1、產前感染(宮內感染):
生后3天之內發(fā)病。
母親孕期有感染(如敗血癥等);
羊膜囊操作消毒不嚴可致胎兒感染。
以革蘭氏染色陰性(G-)多見。
2、產時感染(產道感染):
生后3天之內發(fā)病。母產道菌群是羊水感染的源頭。
(1)、產程過長、難產、胎膜早破;
(2)、助產過程消毒不嚴、助產不當。
以革蘭氏染色陰性(G-)多見。
(二)感染途徑:1、產前感染(宮內感染):
生后3天之內3、產后感染:
最常見。出生3天后發(fā)病。
主要感染途徑—皮膚、粘膜,臍部;
其次—呼吸道、消化道、泌尿道等。
多為革蘭氏染色陽性(G+)菌(尤其是金葡菌),G-桿菌也不少見。3、產后感染:
最常見。出生3天后發(fā)病。
【發(fā)病機理】【發(fā)病機理】
(一)發(fā)病條件:病原菌入血是否引起敗血癥,除受病原菌種類及毒力影響外,還與新生兒自身的免疫特點有關。
1、非特異性免疫:
(1)、皮膚、粘膜的屏障作用較弱。
(2)、臍部未愈合為病原菌提供了直接入侵的門戶。
(3)、中性粒細胞貯備不足,吸附、吞噬并殺滅病原菌的能力差。
(4)、補體成分及體液中的各種酶都明顯低于成人。
(一)發(fā)病條件:病原菌入血是否引起敗血癥,除受病原菌種類2、特異性免疫功能:
⑴、
IgG:母體內IgG雖可通過胎盤,胎齡愈小、IgG水平愈低。
⑵、
IgM:胎兒在20周時可制造一部分IgM,出生時IgM<0.2g/L,大于此值時應考慮宮內感染;缺乏時易患G-菌感染。
⑶、IgA:不能通過胎盤,新生兒相對缺乏,細菌易侵入血液。
⑷、細胞免疫:新生兒其免疫應答力弱,產生各種淋巴因子和干擾素的量不足,巨噬細胞和自然殺傷細胞功能差。2、特異性免疫功能:
★【臨床表現(xiàn)】★【臨床表現(xiàn)】一、一般表現(xiàn):
反應低下、嗜睡、不哭、不動、體溫不穩(wěn)、體重不增等;足月兒體溫正?;蛏?,早產兒常體溫不升。一、一般表現(xiàn):
反應低下、嗜睡、不哭、不動、體溫不穩(wěn)、體重不
二、特殊表現(xiàn):1、黃疸加重或減退后又復現(xiàn)。
2、肝脾輕度或中度腫大。
3、瘀點或瘀斑。
4、胃腸道功能紊亂,有拒乳、嘔吐、腹瀉、腹脹;嚴重者可出現(xiàn)中毒性腸麻痹,表現(xiàn)為腹脹,腸鳴音減低。
二、特殊表現(xiàn):1、黃疸加重或減退后又復現(xiàn)。
5、呼吸系統(tǒng)表現(xiàn):氣急、青紫、重癥有呼吸不規(guī)則或暫停。
6、休克表現(xiàn):心動過速,心律失常和外周循環(huán)灌注不良,脈細速,皮膚發(fā)花,尿少或尿閉,低血壓。易發(fā)生硬腫癥。
7、彌漫性血管內凝血表現(xiàn):嘔血、便血、肺出血、皮膚出血傾向,如抽血后針孔滲血。5、呼吸系統(tǒng)表現(xiàn):氣急、青紫、重癥有呼吸不規(guī)則或暫停。
【并發(fā)癥】【并發(fā)癥】最易并發(fā)化膿性腦膜炎;
其次易發(fā)生的并發(fā)癥是肺炎或肺膿腫;
其他遷移性病灶如蜂窩組織炎、骨髓炎和腎盂腎炎。最易并發(fā)化膿性腦膜炎;
【實驗室檢查】【實驗室檢查】1、周圍血白細胞計數(shù):I/T[桿狀核白細胞與中性粒細胞之比(桿狀核細胞/中性粒細胞總數(shù)比值)]≥0.2(每100個中性粒細胞中桿狀核細胞≥20個)有參考價值,中毒顆粒則更有意義。1、周圍血白細胞計數(shù):I/T[桿狀核白細胞與中性粒細胞之比(
2、
急性時相蛋白:
正性急性時相蛋白:包括C反應蛋白(CRP)、α1-酸性糖蛋白(α1-AGP)、α1-抗胰蛋白酶(α1-AT)、結合珠蛋白(HP)等;
負性急性時相蛋白:包括前白蛋白(PA)、轉鐵蛋白等。
急性感染患兒血中正性急相蛋白含量上升甚至成倍增長,負性急相蛋白明顯降低。
CRP急性感染時可增加,炎癥發(fā)生6~8小時后即升高,可達正常的100~1000倍,≥15ug/ml提示感染。
2、
急性時相蛋白:
正性急性時相蛋白:包括C反應蛋白3、血培養(yǎng):最好在用抗生素前做血培養(yǎng)。
4、直接涂片找細菌:3、血培養(yǎng):最好在用抗生素前做血培養(yǎng)。
【診斷】【診斷】本病的早期癥狀缺乏特異性,早期診斷有一定困難。新生兒敗血癥課件選編課件1、出生前:母親孕期有感染史、出生時有消毒不嚴、產程延長、胎膜早破及羊水污染。
2、出生后:有皮膚粘膜損傷或感染(如臍炎、膿皰疹)。
3、臨床表現(xiàn):結合臨床表現(xiàn),應考慮本病的可能。
一、病史及臨床表現(xiàn):
1、出生前:母親孕期有感染史、出生時有消毒不嚴、產程延長、胎4、細菌培養(yǎng):血培養(yǎng)陽性對診斷有肯定價值。血培養(yǎng)陰性也不能排除本病。5、直接涂片查細菌:血白細胞層或腦脊液涂片查見細菌,即可反應病因又表明病情嚴重。其他體液或分泌物(如出生兒的胃液、眼及外耳道分泌物等)涂片查見細菌,只能反應新生兒已暴露在感染的條件下,不等于已被感染。
6、外周血檢查:I/T比值≥0.2,提示有感染存在。若同時伴有白細胞總數(shù)<5×109/L,或出生3天后白細胞總數(shù)>20×109/L,則表明感染嚴重。二、實驗室檢查:4、細菌培養(yǎng):血培養(yǎng)陽性對診斷有肯定價值。血培養(yǎng)陰性也不能排【預防】【預防】1、產前保健,及時治療孕婦感染。
2、產時做到無菌操作。對難產及羊水污染嚴重的新生兒可用抗生素治療。
3、與新生兒接觸的人(包括產母、醫(yī)護人員等)均應先洗手,這是切斷感染途徑的重要方法。
4、做好皮膚粘膜(包括臍帶、口腔粘膜等)護理,一旦發(fā)現(xiàn)皮膚化膿感染兒應立即與正常兒隔離。
5、醫(yī)療器械應嚴格消毒處理,避免醫(yī)源性感染。
6、提倡母乳喂養(yǎng)。1、產前保健,及時治療孕婦感染。
★【治療】★【治療】
一、病因治療及病灶清除:應用原則:
1、根據(jù)細菌培養(yǎng)及藥敏試驗選用有殺菌作用的抗生素。
2、病原菌不明確時選用廣譜抗生素,病原菌明確后選用敏感抗生素。
3、采用靜脈途徑給藥,以盡快達到有效血藥濃度,病情恢復時改用其他途徑給藥。
4、療程:根據(jù)血培養(yǎng)結果、療效、有無并發(fā)癥而異,一般7—14天,有并發(fā)癥者應治療3周以上。
(一)、抗菌療法:
一、病因治療及病灶清除:應用原則:
(一)、抗菌療法:
(二)、局部治療:
1、臍炎的處理:3%H2O2清洗,涂以碘酒即可,一般不必包扎,每日1—2次。
2、皮膚膿皰瘡的處理:先用75%酒精消毒,再用無菌針頭刺破讓膿液流出。
(二)、局部治療:
1、臍炎的處理:3%H2O2清洗,涂以二、免疫治療:
包括多次小量輸入新鮮全血或血漿,換血療法,粒細胞輸注,以及免疫球蛋白、纖維連接蛋白、免疫核糖核酸治療等。二、免疫治療:
包括多次小量輸入新鮮全血或血漿,換血療法,粒
三、補充營養(yǎng)維持體液平衡:
每日熱卡不少于50—60卡/公斤;
液量60—80ml/kg;
糾正水、電解質和酸堿代謝紊亂。
三、補充營養(yǎng)維持體液平衡:
每日熱卡不少于50—60卡/公
四、對癥治療:
1、保持體溫正常:高熱時物理降溫,體溫過低則應保暖。
2、酌情吸氧:發(fā)紺時可吸氧。
3、鎮(zhèn)靜止驚:煩躁或驚厥時可選用魯米那、安定肌注。
4、脫水劑:有腦水腫時應用甘露醇脫水劑。
四、對癥治療:
1、保持體溫正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蘇科版數(shù)學九年級下冊《列表法畫二次函數(shù)的圖象》聽評課記錄2
- 環(huán)境友好設備供應合同(2篇)
- 人教版數(shù)學七年級上冊1.4.1《有理數(shù)的乘法(1)》聽評課記錄
- 六年級科學聽評課記錄
- 湘教版地理七年級下冊8.3《俄羅斯》聽課評課記錄
- 中圖版地理七年級上冊《第一節(jié) 疆域和行政區(qū)劃》聽課評課記錄2
- 語文中高年級聽評課記錄
- 理療科主治醫(yī)師職責
- 部編版八年級道德與法治下冊第五課《我國基本制度》第1課時《基本經濟制度》聽課評課記錄
- 五年級口算及
- 高考志愿咨詢培訓課件
- mysql課件第五章數(shù)據(jù)查詢
- 超濾培訓課件
- 熱線電話管理制度
- AutoCAD 2020中文版從入門到精通(標準版)
- 《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xié)議》全文
- 紡絲原液制造工(中級)理論考試復習題庫(含答案)
- ArcGIS軟件入門培訓教程演示文稿
- 大梅沙河道河道流量水位
- 人教版初二英語八年級上冊全冊英語單詞表
- 《紅色經典》校本課程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