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高考語文一輪復習課件第3部分 文言文考點復習 課時41 精準分析概括文意-仔細比對準確提取 (含詳解)_第1頁
(新高考)高考語文一輪復習課件第3部分 文言文考點復習 課時41 精準分析概括文意-仔細比對準確提取 (含詳解)_第2頁
(新高考)高考語文一輪復習課件第3部分 文言文考點復習 課時41 精準分析概括文意-仔細比對準確提取 (含詳解)_第3頁
(新高考)高考語文一輪復習課件第3部分 文言文考點復習 課時41 精準分析概括文意-仔細比對準確提取 (含詳解)_第4頁
(新高考)高考語文一輪復習課件第3部分 文言文考點復習 課時41 精準分析概括文意-仔細比對準確提取 (含詳解)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板塊二——仔細比對,準確提取課時41精準分析概括文意大一輪復習講義課堂課時復習任務1.在讀懂原文的基礎上能夠對文本內容進行篩選和分析、概括。2.整理歸納選項設誤的常見類型,運用好比對法。3.掌握文言簡答題的題型要點?!究记槲⒂^】1.選擇題年份卷別篇名/文體題干(第12題)設題角度表述選項2021新高考Ⅰ《貞觀君臣論治》/紀事本末體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B項:在討論制止偷盜一事時,有人提出用重法治理,唐太宗認為應減輕賦稅,選用清官,使百姓衣食無憂,嚴刑峻法反而不能達到目的。曲解文意2020新高考Ⅱ《明史·海瑞傳》/人物傳記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C項:海瑞嚴厲執(zhí)法,受到小人詆毀。他任南京右都御史時,因要求嚴明,部下怨恨,部屬房寰懼遭揭發(fā),又受慫恿,上疏詆毀,致使海瑞被迫退休。曲解文意命題特點①四個選項基本按照行文順序設置,用現代漢語表述且內容屬于文章主要部分。按照行文順序設置,有利于快速找到信息區(qū)間,進行文題比對。②每個選項常先用一個或兩個四字短語對人物進行概括,然后舉事例印證分析。③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錯誤,且該項錯誤也非全錯,而是某一點錯,往往是“概括”無錯,“分析”有瑕,故在比對時可重點關注分析印證的部分。④選項常見的設誤手段主要有曲解文意、無中生有、時空有誤、弄混關系等。⑤最值得關注的是2021年新高考卷從題干到選項的變化,尤其是選項不再分為概括與分析兩部分,而是采用直接概述的方式。2.簡答題年份卷別篇名/文體題干(第14題)設題角度命題特點2021新高考Ⅰ《貞觀君臣論治》/紀事本末體文末《資治通鑒》的作者司馬光評價說“君者表也,臣者景也”,這句話說的是什么道理?他這樣說的目的是什么?(3分)理解作者觀點①涉及的區(qū)間文字很少,很集中。②只要求簡單理解文意,不要求深入分析概括。③題型以分析原因為主。④答案要求精練、全面。新高考Ⅱ《祖逖北伐》/紀事本末體文中說到“邊境之間,稍得休息”,具體原因是什么?請簡要說明。(3分)分析事件原因2020新高考Ⅰ《明史·左光斗傳》/人物傳記孫奇逢等為什么倡議湊集金錢救助左光斗?救助成功沒有?請簡要說明。(3分)分析人物行為原因、結果新高考Ⅱ《明史·海瑞傳》/人物傳記海瑞在向明世宗上疏前,為什么要事先“市一棺,訣妻子”?請簡要說明。(3分)分析人物行為原因【知識圖要】大一輪復習講義活動一掌握選擇題的答題技巧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題目。張永明,字鐘誠,烏程人。嘉靖十四年進士。除蕪湖知縣。獻皇后梓宮南祔,所過繁費不貲。永明堊江岸佛舍為殿,供器飾箔金,財用大省。尋擢南京刑科給事中??苋氪笸?,山西總督樊繼祖,巡撫史道、陳講等不能御,永明偕同官論其罪。已,又劾兵部尚書張瓚黷貨誤國,又劾大學士嚴嵩及子世蕃貪污狀。已,又劾兵部尚書戴金為御史巡鹽時,增余鹽羨銀,阻壞邊計。疏雖不盡行,中外憚之。出為江西參議。累遷云南副使,山西左布政使。以右副都御史巡撫河南。伊王典楧恣橫,永明發(fā)其惡,后竟伏辜。四十年遷刑部右侍郎。未上,改吏部,進左。尋拜刑部尚書。居數月,改左都御史。條上飭厲撫按六事。御史黃廷聘按浙歸,道湘潭,慢知縣陳安。安發(fā)其裝,得所攜金銀貨幣。廷聘皇恐謝,乃還之。永明聞,劾罷廷聘。浙江參政劉應箕先為廷聘論罷,見廷聘敗,摭其陰事自辨。永明惡之,劾應箕,亦斥。故事,京官考滿,自翰林外皆報名都察院,修庭謁禮。后吏部郎恃權,張濂廢報名,陸光祖廢庭謁。永明榜令遵故事,列儀節(jié)奏聞,詔諸司遵守。郎中羅良當考滿,先詣永明邸,約免報名庭謁乃過院。永明怒,疏言:“此禮行百年,非臣所能損益。良輕薄無狀,當罷。又卿貳大臣考滿,詣吏部與堂官相見訖,即詣四司門揖,司官輒南面答揖,亦非禮,當改正?!绷际璞妫瑠Z俸。詔禮部會禮科議之,奏言:“永明議是。自今吏部郎其承舊制,九卿翰林官揖四司,當罷?!痹t可。永明素清謹,掌憲在嚴嵩罷后,以整飭綱維為己任。會給事中魏時亮劾,永明力求去,詔許馳驛歸。明年卒。贈太子少保,謚莊僖。(選自《明史·張永明傳》,有刪改)1.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張永明精打細算,節(jié)儉開支。任職蕪湖期間,獻皇后的棺槨路過蕪湖,他用石灰粉刷江邊的寺廟作為供奉棺槨的場所,供奉的器具僅用金箔裝飾,使費用大為節(jié)省。B.張永明恪盡職守,不畏強權。任職南京給事中期間,他接連彈劾山西總督樊繼祖、兵部尚書張瓚、大學士嚴嵩及其兒子嚴世蕃等人,奏疏雖不盡行,但朝廷內外都很害怕他。C.張永明堅守正道,處事公允。浙江布政司參政劉應箕曾被黃廷聘檢舉而免官,后來見黃廷聘被免官,便搜集黃廷聘的罪行為自己辯護。張永明厭惡他的為人,彈劾劉應箕,將他免官。D.張永明為官清廉,小心謹慎。張永明在嚴嵩罷官以后任都御史,以整頓綱紀為己任。后來給事中魏時亮彈劾他,張永明于是竭力請求辭職,皇上準許他乘坐公家驛車返鄉(xiāng)?!獭八鸭S廷聘的罪行”錯。陰:私事。應是“搜集黃廷聘的私事”。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A.張永明做南京刑科給事中時,敵寇侵入大同,山西總督樊繼祖及巡撫史道、陳講等人不能抵擋,張永明指控他們的罪行。B.張永明擔任右副都御史,巡撫河南,發(fā)現伊王典楧放縱專橫,張永明于是揭發(fā)他的惡行,伊王后來終于認罪伏法。C.張永明擔任左都御史時,御史黃廷聘巡按浙江回京,輕慢知縣陳安并私藏金銀錢財,張永明知道后彈劾罷免了黃廷聘。D.張永明堅守慣例,及時糾錯,他張榜命令遵守舊制,并制定報名、謁見的禮節(jié)上奏給皇上,皇上詔令各部要嚴格遵守。√A項以偏概全,根據原文“寇入大同,山西總督樊繼祖,巡撫史道、阿講等不能御,永明偕同官論其罪”可知,應是“永明與同僚”。參考譯文張永明,字鐘誠,烏程人。嘉靖十四年進士。任蕪湖知縣。獻皇后棺槨南運合葬,經過的地方費用繁重。永明用石灰粉刷江邊的寺廟作為供奉棺槨的場所,供奉的器具僅用箔金裝飾,使費用大為節(jié)省。不久提升為南京刑科給事中。敵寇侵入大同,總督山西軍務樊繼祖及巡撫史道、陳講等人不能抵擋,永明與同僚指控他們的罪行。不久,又彈劾兵部尚書張瓚貪財誤國,又彈劾大學士嚴嵩和他的兒子嚴世蕃的貪污行為。不久,又彈劾兵部尚書戴金在任巡鹽御史時,增加多余鹽兩的耗銀,破壞邊防大計。所上奏疏雖未全部施行,朝廷內外都畏懼他。出任江西布政參議。屢經升遷至云南按察副使,山西左布政使。以右副都御史的職務巡撫河南。伊王典楧放任專橫,永明揭發(fā)他的惡行,伊王后來終于伏法。嘉靖四十年升任刑部右侍郎。尚未赴任,改為吏部右侍郎,晉升左侍郎。接著又拜官刑部尚書。在任幾個月,改任左都御史。奏陳督察各地撫按官員的六條措施。御史黃廷聘巡按浙江回京,途經湘潭,輕慢知縣陳安。陳安打開他的行李,發(fā)現了他所攜帶的金銀錢財。黃廷聘驚慌地向他請罪,陳安便將財物還給了他。永明聽說了此事,彈劾并罷免黃廷聘。浙江布政司參政劉應箕原先遭黃廷聘檢舉而免官,現在看到黃廷聘失敗,便搜集黃廷聘的私事為自己辯護。永明厭惡他的為人,彈劾應箕,也將他免官。按照慣例,在京的官員任滿考核,除翰林官員外都到都察院報名,并在都察院行謁見之禮。后來吏部郎官倚仗權勢,張濂廢除了報名,陸光祖廢除了謁見之禮。張永明張榜命令遵守舊制,并制定報名、謁見的禮節(jié)上奏皇上,皇上詔令各部嚴格遵守。吏部郎中羅良任滿考核時,先到永明家拜見,請求免去報名和謁見禮再到都察院去。永明很生氣,上疏說:“這個禮儀已經實行了百年,不是臣下能夠隨意增減的。羅良輕薄無禮,應當罷免。又卿貳大臣任滿考核,到吏部與尚書等見面完畢,即往吏部各司作揖行禮,各司官員都站在門口南向作揖回禮,這也不符合禮儀,應當改正。”羅良上疏分辯,被罰扣俸祿?;实墼t令禮部會同禮科評議此事,禮部上奏說:“張永明所奏正確。今后吏部郎官應遵守舊制。九卿及翰林官員對吏部各司行禮之事,則應當免去。”皇上下詔允準。永明一向清廉謹慎,在嚴嵩罷官以后任都御史,以整頓綱紀為己任。后因給事中魏時亮彈劾他,永明于是竭力請求辭職,皇上準許他乘坐公家驛車返鄉(xiāng)。第二年去世。追贈太子少保,謚號莊僖。點撥關鍵答題步驟及其要點:1.瀏覽選項,快速定位快速定位主要根據選項中的人物、時間、地點、官職及主要行為詞語,快速找到原文中的相關文字。2.找到句段,仔細品讀概括分析文意題重在考查對原文內容的理解,故應注意以下兩點:(1)細讀原文。按人物的一個個小故事給文章分層,分清是何人在何時、何地、何職做了何事(起因、經過、結果),這些事有什么意義;文中還涉及哪些人物,這些人物之間的關系及其對事件各持什么態(tài)度;事件表現了主要人物的什么精神??傊?,考生要學會習慣性地多問自己幾個問題,使文章的主要內容在自己腦中順序化、網絡化,這樣才能信手拈來,準確答題。(2)利用信息(明示的信息或隱藏的信息)分析內容??忌鷳⒁膺x文的出處、注釋等內容,當然也包括命題人在本題中所提供的75%的正確信息。此外考生還應結合自身所儲備的有關作者的信息,結合有關文學、歷史等方面的知識,耐心地對文段進行解讀,力求讀懂、讀透文章。3.反復推敲,仔細比對把選項與相應原文,逐字、逐詞、逐句比對,弄清楚命題人設誤的點在哪里。(具體詳見下一活動)在答選擇題三步驟中,最重要的莫過于第三步了。選項內容多是命題人對原文的概括、轉述和分析,比對法就是把選項與原文進行細致的比對,反復推敲,從中發(fā)現選項與原文意思不一致的地方,進而找出選項的干擾之處。比對法主要是從關鍵詞語、人物、時間、地點、添加內容、句間關系等方面進行比對。(一)比對關鍵詞語,看是否曲解文意命題方式故意曲解文中某一關鍵詞語的意思,從而制造干擾項干擾考生,這種方式是命題的主要設誤方式比對方法細心辨析選項中對人物的分析、對文本道理的闡述等有無夸大、歪曲或偷換概念的現象,要注意比對選項轉述時是否漏掉了某個起關鍵作用的詞語,注意是否曲解了人物行為的主動與被動方式等閱讀下面的選項與原文,認真比對,看看選項概括分析是否有誤。選項:(2021年全國甲卷第12題D項)在戰(zhàn)局有利的情況下,宋朝皇帝為了息戰(zhàn),主動提出議和,并派曹利用到契丹軍中談判,最終與契丹達成盟約。原文:閏月乙亥,以參知政事王欽若判天雄軍兼都部署。契丹主隆緒同其母蕭氏遣其統(tǒng)軍順國王蕭撻覽攻威虜、順安軍,三路都部署擊敗之,斬偏將,獲其輜重。又攻北平砦及保州,復為州砦兵所敗。是時,故將王繼忠為契丹言和好之利,契丹以為然,遣李興議和。帝曰:“朕豈欲窮兵,惟思息戰(zhàn)。如許通和,即當遣使?!倍拢膊芾迷勂醯ぼ?。十二月庚辰,契丹使韓杞持書與曹利用俱來,請盟。利用言契丹欲得關南地。帝曰:“所言歸地事極無名,若必邀求,朕當決戰(zhàn)!若欲貨財,漢以玉帛賜單于,有故事,宜許之。”契丹猶覬關南,遣其監(jiān)門衛(wèi)大將軍姚東之持書復議,帝不許而去。利用竟以銀十萬兩、絹二十萬匹成約而還。(節(jié)選自《宋史紀事本末·契丹盟好》)答案有誤?!八纬实蹫榱讼?zhàn),主動提出議和”中的“主動”錯。從原文來看,應是契丹主動議和,而非宋朝皇帝。選項曲解了人物行為的主動性與被動性。(二)比對添加內容,看是否無中生有(于文無據)命題方式在選項中故意添加一些貌似合理的內容,“制造”出錯誤選項比對方法看選項哪點內容是原文中沒有的,兩相比對,看這點內容在原文中是否有根據閱讀下面的選項與原文,認真比對,看看選項概括分析是否有誤。選項:(2021年新高考Ⅱ卷第12題A項)祖逖力請北伐,時任左丞相的司馬睿雖無北伐之志,但仍然盡力支持,這堅定了祖逖的斗志,祖逖指江發(fā)誓:若不能收復中原就不再渡江返回江南。原文:及渡江,左丞相睿以為軍祭酒,逖(指祖逖)居京口,糾合驍健,言于睿曰:“晉室之亂非上無道而下怨叛也,由宗室爭權,自相魚肉,遂使戎狄乘隙,毒流中土。今遺民既遭殘賊,人思自奮,大王誠能命將出師,使如逖者統(tǒng)之以復中原,郡國豪杰必有望風響應者矣?!鳖K責o北伐之志,以逖為奮威將軍、州刺史,給千人廩,布三千匹,不給鎧仗,使自召募。秋八月,逖將其部曲百余家渡,中流,擊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復濟者,有如大江!”(節(jié)選自《通鑒紀事本末·祖逖北伐》)答案有誤。選項中“盡力支持”中的“盡力”錯。原文是說司馬睿只給了一千人的糧食,三千匹布,連軍隊都沒給,讓祖逖自己招募,算不上“盡力支持”。選項系無中生有。(三)比對人物,看是否張冠李戴,誤解形象命題方式在選項中將原文某人做的事、說的話“移花接木”到另一個人物身上,導致對象錯位;把人物的言行所揭示出來的性格特點故意說錯,造成對人物形象的錯誤理解比對方法分清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在不同時間、不同地點做的不同事,產生的不同結果,防止張冠李戴、顛倒事實。辨析時應重點抓住“是誰,在何時何地,說過什么話,做過什么事”,尤其要看主語、謂語與原文是否一致閱讀下面的選項與原文,認真比對,看看選項概括分析是否有誤。選項:(2020年全國Ⅰ卷第12題C項)蘇軾直面饑疫,解救受災百姓。他在任職杭州時遭遇旱災病疫,減免上供米三分之一紓緩災情;同時又集貯錢糧、建造治病場所以防備疫病。原文:既至杭,大旱,饑疫并作。軾請于朝,免本路上供米三之一,復得賜度僧牒,易米以救饑者。明年春,又減價糶常平米,多作粥藥劑,遣使挾醫(yī)分坊治病,活者甚眾。軾曰:“杭,水陸之會,疫死比他處常多。”乃裒羨緡得二千,復發(fā)橐中黃金五十兩,以作病坊,稍畜錢糧待之。(節(jié)選自《宋史·蘇軾傳》)答案有誤。根據原文可知,蘇軾只是向朝廷請求免供米,真正“減免上供米三分之一”的是朝廷,對象有誤。(“同時”不為錯,因為前后兩件事都發(fā)生在他“在任職杭州時”,錯不在此。)(四)比對時間、地點,看是否時間、地點顛倒命題方式在選項中把某一時間、地點發(fā)生的事轉換到另一時間、地點比對方法分析時要特別注意選項中的時間詞語,人物行為、事件發(fā)生的地點,并與原文進行比對,厘清人物在何時何地做了何事,識破時間錯誤的陷阱,防止地點錯誤閱讀下面的選項與原文,認真比對,看看選項概括分析是否有誤。選項:(2019·全國Ⅰ卷第12題C項)賈誼答復詢問,重新得到重用。文帝詢問鬼神之事,對賈誼的回答很滿意,于是任命他為自己鐘愛的小兒子梁懷王的太傅,又表示自己也比不上賈誼。原文:(賈誼)為長沙王太傅三年。后歲余,賈生征見。孝文帝方受釐,坐宣室。上因感鬼神事,而問鬼神之本。賈生因具道所以然之狀。至夜半,文帝前席。既罷,曰:“吾久不見賈生,自以為過之,今不及也。”居頃之,拜賈生為梁懷王太傅。梁懷王,文帝之少子,愛,而好書,故令賈生傅之。(節(jié)選自《史記·屈原賈生列傳》)答案有兩處錯誤。一是時間有誤,“又表示自己也比不上賈誼”是在“拜賈生為梁懷王太傅”之前;二是強加因果,從“居頃之”來看,“拜……太傅”與“漢文帝感慨……鬼神之事”沒有鮮明的因果關系。(五)比對句間因果關系句,看是否因果失當命題方式這類干擾項往往把沒有因果關系的事件硬說成有因果關系,或者顛倒了“因”和“果”兩者之間的關系,或者多種原因,故意漏說其中一個比對方法注意選項中“于是”“因此”“所以”“以致”等表因果的詞語,與原文相關句子比對一下,看因果關系是否成立閱讀下面的選項與原文,認真比對,看看選項概括分析是否有誤。選項:(2021年全國乙卷第12題D項)魏征說,隋煬帝濫殺無辜,張元濟不敢諫諍;唐太宗認為正是因為臣不盡忠,最終導致了隋朝滅亡,因此告誡群臣一定要吸取教訓。原文:上嘗與侍臣論獄。魏征曰:“煬帝時嘗有盜發(fā),帝令於士澄捕之,少涉疑似,皆拷訊取服,凡二千余人,帝悉令斬之。大理丞張元濟怪其多,試尋其狀,內五人嘗為盜,余皆平民。竟不敢執(zhí)奏,盡殺之?!鄙显唬骸按素M唯煬帝無道,其臣亦不盡忠。君臣如此,何得不亡?公等宜戒之?!?節(jié)選自《通鑒紀事本末·貞觀君臣論治》)答案有誤。原文說唐太宗認為隋朝滅亡有“君無道”與“臣不盡忠”兩個原因。而選項只說其中一個,屬于一果多因,只說一因。大一輪復習講義活動二掌握簡答題的答題技巧1.(2021·新高考Ⅱ)閱讀下面的文段,完成文后題目。大興三年,逖(指祖逖)鎮(zhèn)雍丘,數遣兵邀擊后趙兵,后趙鎮(zhèn)戍歸逖者甚多,境漸蹙。秋七月,詔加逖鎮(zhèn)西將軍。逖在軍,與將士同甘苦,約己務施,勸課農桑,撫納附,雖疏賤者皆結以恩禮。逖練兵積谷,為取河北之計。后趙王勒患之,乃下幽州為逖修祖、父墓,置守冢二家,因與逖書,求通使及互市。逖不報書,而聽其互市,收利十倍。禁諸將不使侵暴后趙之民。邊境之間,稍得休息。(節(jié)選自《通鑒紀事本末·祖逖北伐》)文中說到“邊境之間,稍得休息”,具體原因是什么?請簡要說明。答案①祖逖多次攔擊后趙軍隊取勝,使得后趙疆土縮小,后趙王石勒不得不向祖逖示好,要求通使及互市;②祖逖沒有阻止民間互相貿易,并約束將領們不要侵犯后趙百姓,使得兩國邊境稍微得到了休養(yǎng)生息。兩國邊境得到暫時安寧的原因有:“大興三年,逖鎮(zhèn)雍丘,數遣兵邀擊后趙兵,后趙鎮(zhèn)戍歸逖者甚多,境漸蹙”“逖練兵積谷,為取河北之計”“后趙王勒患之,乃下幽州為逖修祖、父墓,置守冢二家,因與逖書,求通使及互市”,祖逖多次攔擊后趙軍隊取勝,使得后趙疆土縮小,后趙王石勒不得不向祖逖示好,要求通使及互市;“逖不報書,而聽其互市,收利十倍。禁諸將不使侵暴后趙之民。邊境之間,稍得休息”,祖逖沒有阻止民間互相貿易,并約束將領們不要侵犯后趙百姓,使得兩國邊境稍微得到了休養(yǎng)生息。參考譯文大興三年,祖逖鎮(zhèn)守雍丘,多次派遣兵士攔擊后趙軍隊,后趙鎮(zhèn)守的將士歸附祖逖的很多,后趙疆土日益縮小。這一年秋天七月,皇帝下詔加封祖逖為鎮(zhèn)西將軍。祖逖在軍中,與將士同甘共苦,嚴于律己,廣施恩惠,勉勵督促農業(yè)生產,安撫接納新來歸附的人,不論貴賤都加以禮遇。祖逖在積谷練兵,為奪取黃河以北做打算。后趙王石勒很擔心這件事,于是到幽州為祖逖修了祖父、父親的墳墓,安排了兩戶人家看守祖墳,于是給祖逖寫了一封信,請求通使及互相貿易。祖逖沒有答復這封信,而聽憑雙方民間互相貿易,收取十倍的利潤。禁止將領們侵犯后趙的百姓。兩國邊境之間,稍微得到了休養(yǎng)生息。2.(2021·新高考Ⅰ)閱讀下面的文段,完成文后題目。(前文提示:唐太宗即位,與大臣議事:降宗室郡王爵位、減賦清廉止盜、張玄素諫任群臣,裴矩力諫。)臣光曰:古人有言:“君明臣直?!迸峋刎谒宥矣谔?,非其性之有變也,君惡聞其過則忠化為佞,君樂聞直言則佞化為忠。是知君者表也,臣者景也,表動則景隨矣。(節(jié)選自《通鑒紀事本末·貞觀君臣論治》)文末《資治通鑒》的作者司馬光評價說“君者表也,臣者景也”,這句話說的是什么道理?他這樣說的目的是什么?答案道理:臣下就像君主的影子,隨著君主的好惡而行動。目的:告誡后世君主要正道直行,起表率作用。參考譯文臣司馬光說:古人說過“君主賢明則臣下敢于直言”。裴矩在隋朝是佞臣而在唐朝則是忠臣,不是他的品性有變化,君主厭惡聽到自己的過錯,忠臣就會變?yōu)樨?;君主喜愛聽到正直的言論,佞臣就會變成忠臣。由此可知君主如同圭表,大臣如同影子,圭表一動影子就隨之而動。點撥關鍵1.精準審題在讀題時一定要耐心地讀透題干,審清要求,特別要注意審準概括角度和概括范圍。如內容概括題,一般可從三個角度概括:一是針對具體事件概括,要求概括事件,或者概括事件發(fā)生的原因;二是針對人物形象特點概括,要求概括人物德行等方面的特點,或者在某事上的具體表現及其相關事件;三是針對“文化現象”的概括,要求概括“文化現象”的要點、特點,或產生的原因。有的概括題還帶有表意深刻的詞語,也必須理解準確。概括范圍有的題干已給定,或明確指出段落,或通過提問暗示段落;有的若未明確范圍,則暗示著是“全文”。如“李大亮的家國情懷和擔當精神表現在哪些方面”,概括角度為“家國情懷和擔當精神”,概括范圍為全文。另外,一定要審清題目的答題要求,是“概括”,就不用分析;是“簡析”,就要用簡潔的語言說明;是“分析”,就一定要結合文本具體闡述。2.精細讀文(1)帶題閱讀。始終針對題目指定的角度和范圍,找準找全相關文字,細摳深挖字里行間能顯示答案要點的只言片語,把握題中規(guī)定的人、事、物的特點,排除非題目指定的信息。(2)借題讀文。如果試卷采用選擇題和簡答題同考的形式,要充分利用選擇題整體把握全文,開拓答題思路,有時還可直接引述選項中的文字作答。3.精確作答加工處理篩選出來的相關信息,排除不符合答題角度的內容,重復的內容進行刪選處理,互補的內容要合并處理,組織語言作答時,要注意避免照抄原文、重復交叉、不合范疇、不合角度、不顧及表達指令等失誤,可采取摘錄法和句意提取法作答。(1)摘錄法:選摘原文與答案有關的關鍵詞語句來作答。如果文中有的關鍵句、觀點句或抒情議論句吻合題意,可直接摘錄或作轉換性表述;如果題目要求用自己的話概括,文中的重要句子還需翻譯。(2)句意(層意)提取法:需要概括的內容若無明顯的中心句,就需要把握和提煉大意,然后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來。要根據句意或層意提煉出這一句或這一層的內涵與本質,按關鍵點作答。另外,要注意分點答題。做到“答案要點化,要點段落化”,使閱卷老師一目了然。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題目。皇考①諱承之,字嗣伯。少有大志,才力過人。宗人丹陽尹摹之、北兗州刺史源之并見知重。為建威府參軍,善于綏撫。元嘉七年,右將軍到彥之北伐大敗,虜乘勝破青部諸郡國,別帥安平公寇濟南,皇考率數百人拒戰(zhàn),退之。虜眾大集,皇考使偃兵開城門。眾諫曰:“賊眾我寡,何輕敵之甚!”皇考曰:“今日懸守窮城,事已危急,若復示弱,必為所屠,惟當見強待之耳?!碧斠捎蟹?,遂引去。宋文帝以皇考有全城之功,手書與都督長沙王義欣曰:“承之理民直亦不在武干后,今擬為兗州刺史,檀征南②詳之?!被士寂c道濟無素故,事遂寢。氐③帥楊難當寇漢川,梁州刺史棄城走,皇考輕軍前行,攻氐偽魏興太守薛健于黃金山。健既潰散,皇考即據之。氐偽梁、秦二州刺史趙溫先據州城,聞皇考至,退據小城,薛健退屯下桃城,立柴營?;士家娕c對壘,相去二里。健與偽馮翊太守蒲早子悉力出戰(zhàn),皇考大破之,健等閉營自守不敢出。難當又遣步騎萬余人援趙溫,攻逼皇考。相拒四十余日。賊皆衣犀甲,刀箭不能傷。皇考命軍中斷槊,長數尺,以大斧搥其后。賊不能當,乃焚營退。梁州平。詔曰:“承之稟命先驅,蒙險深入,全軍屢克,奮其忠果,可龍驤將軍?!蔽牡垡云截抵畡?,青州缺,將欲授用。彭城王義康秉政,皇考不附,乃轉為江夏王司徒中兵參軍。元嘉二十四年殂,年六十四。(選自《南齊書》,有刪改)注①考:特指已故的父親。②檀征南:征南大將軍檀道濟。③氐:當時的少數民族。1.內容概括題蕭承之作為戰(zhàn)將,軍功顯著。文中是通過哪些事表現出來的?請簡要說明。答案①元嘉七年,率數百人擊退胡人進攻,保全了濟南城。②在梁州刺史棄城逃走的情況下,蕭承之率軍多次戰(zhàn)勝氐族軍隊,平定了梁州。點撥關鍵這種題型的關鍵在于:題干關鍵:從原文篩選概括出具體事例解題關鍵:確定區(qū)域——劃分層次答題重點:對事的表述(1)必須是“事”的表述,所謂事,要包含人、時、地、原因、經過、結果等要素。根據問題確定答案形式。記敘類散文,可采用“任職地點+方法+結果”的表述形式。(2)注意關鍵詞語轉譯的準確性。2.原因分析概括題(1)蕭承之為什么能夠成功守住濟南城?答案①能夠知己知彼;②懂得虛虛實實的軍事思想;③膽大果敢。(2)第二、三段分別寫蕭承之防守濟南城與平定梁州,采用了不同的策略,請分析其原因。答案①防守濟南城采用擺空城疑兵之計,因為敵眾我寡,力量懸殊;②平定梁州時,采用輕裝前行,英勇抗擊,因為深入敵營,貴在神速。(3)詔書評價蕭承之為“忠果”,請結合第三段內容說說如此評價的理由。答案①奉命前進,冒險深入,抵抗時日長,艱苦戰(zhàn)斗。②面對敵情,果斷采取應對措施。點撥關鍵這種題型的關鍵在于:題干關鍵:概括分析原因解題關鍵:厘清因果答題重點:據文究因(1)理清角度,概括原因。(2)分清層次,準確轉譯。(3)因果驗證,調整表述。3.人物特點概括題(1)第二段“偃兵開城門”和第四段“皇考不附”分別反映了蕭承之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特點。(2)第二段是如何塑造蕭承之的形象的?請對此加以分析。有勇有謀剛直不阿答案①通過語言描寫表現蕭承之有勇有謀;②通過屬下的進諫與宋文帝的評價從側面突出蕭承之的軍事才能。點撥關鍵這種題型一般是據事求理,根據人物的具體言行概括其思想行為特征。對于這種題型,要特別注意三點:(1)題干對概括多有限制,如概括“為人處世”“為學”特點,概括“精神特質”等,故先要吃透這一要求。(2)表明“特點”的詞語有的隱藏在字里行間,需要細摳文字提??;有的需要對具體言行加以提煉,對此,一定要選擇一個比較貼切的詞語,并且這樣的詞語要在平時多積累。如求學方面:勤奮刻苦,嚴謹博學。治官方面:待民寬厚,不畏豪強。為將方面:勇猛沉著,善于謀略等。(3)“特點”豐富,多點概括。小貼士圍繞一個人物敘述的文言文通常會要求考生概括人物在某一方面的優(yōu)點。這樣的優(yōu)點大體包括:(1)對現實和自己的態(tài)度特征,如誠實、謙遜等。(2)意志特征,如勇敢、果斷等。(3)情緒的感性特征,如熱情、開朗等。(4)情緒的理智特征,如思維敏捷、深刻、邏輯性強等。4.理解、評價作者觀點態(tài)度題作者對傳主蕭承之懷有怎樣的情感?請對此加以評析。答案作者稱贊蕭承之的才能與功績;惋惜他不被重用。因作者與傳主是父子關系,這種復雜的情感是必然的,能為國為百姓做出貢獻,未必在意被授予重大官職。點撥關鍵在文言傳記與紀事本末體散文中,作者的觀點態(tài)度以兩種方式表現出來,一種是以“論”“贊”形式直接表現,一種是寓于字里行間,不直接表現,以后者為主。對于后者,要通過對人物的描寫、人物的主次關系、對事件的敘述以及關鍵詞語的使用等發(fā)掘出來。同時,要結合背景及相關文字把握作者對傳主及事件的觀點態(tài)度是愛是憎是惜,其寫作意圖是歌頌還是批評,文章的主旨是要讀者吸取什么教訓,還是獲得什么啟示。參考譯文父親名承之,字嗣伯。年輕時就有遠大的志向,才智勇力超乎常人。同族的丹陽尹蕭摹之、北兗州刺史蕭源之都很器重他。任建威府參軍,善于安撫。元嘉七年,右將軍到彥之北伐大敗,胡人乘勝攻占青州所屬各郡國,偏帥安平公乙旃眷進犯濟南,父親(蕭承之)率數百人阻擊,打退敵兵。胡人集結大批兵力,父親(蕭承之)命令按兵不動,打開城門。眾人進諫說:“敵眾我寡,為什么這樣輕敵!”父親(蕭承之)說:“如今孤立無援地守衛(wèi)這與外界隔絕(被圍困)的城池,事情已經很危險緊急了,如果再表示軟弱,一定被他們屠殺,只能夠表現得強一些來等待他們了。”胡人懷疑有伏兵,就退卻離開了。宋文帝認為父親(蕭承之)有保全濟南城的功勞,親筆寫信給都督長沙王義欣說:“承之在管理百姓方面的才能,也不在軍事才干之下,現在擬讓他做兗州刺史,檀征南具體安排?!备赣H(蕭承之)與檀道濟平素沒有什么交情,這事也就作罷了。氐族統(tǒng)帥楊難當進犯漢川,梁州刺史甄法護棄城逃跑,父親(蕭承之)率兵輕裝前進,在黃金山向氐族偽魏興太守薛健進攻。薛健部隊潰散之后,父親(蕭承之)就占領了黃金山。氐族偽梁、秦二州刺史趙溫先是占據州城,后聽說父親(蕭承之)到了,退而據守小城,薛健后退到下桃城駐守,設立營寨。父親(蕭承之)率領軍隊與他們對壘,相距二里。薛健與偽馮翊太守蒲早子全力出戰(zhàn),父親(蕭承之)大敗敵軍,薛健等關閉營門自守不敢出戰(zhàn)。楊難當又派步兵騎兵一萬多人援助趙溫,逼近父親(蕭承之)。父親(蕭承之)抵御敵人四十多天。賊兵都披著犀牛皮甲,刀箭無法傷身。父親(蕭承之)命令部隊將槊截斷成幾尺長,用大斧捶其后身。賊兵難以抵擋,就焚燒營寨敗退。梁州平定。皇帝下詔令說:“承之奉命做先鋒,冒險深入,全軍屢次戰(zhàn)勝敵人,發(fā)揚了忠勇果敢的精神,可以封龍驤將軍?!彼挝牡壑栏赣H平定氐族有功,青州刺史空缺,準備任命他去任職。彭城王義康執(zhí)政,父親(蕭承之)不愿依附,于是轉為江夏王司徒中兵參軍。元嘉二十四年去世,終年六十四歲。大一輪復習講義鞏固訓練(一)對點集群練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題目。陳祐,字慶甫,趙州寧晉人。祐少好學,家貧,母張氏嘗剪發(fā)易書使讀之,長遂博通經史。時諸王得自辟官屬,穆王府署祐為其府尚書,賜其父母銀十鋌、錦衣一襲。王既分土于陜、洛,表祐為河南府總管。下車之日,首禮金季名士李國維、薛玄等,咨訪治道,奏免征西軍數百家及椒竹諸稅,又上便民二十馀事,朝廷皆從之。世祖即位,分陜、洛為河南西路。中統(tǒng)元年,真除祐為總管。時州縣官以未給俸,多貪暴,祐獨以清慎見稱。在官八年,如始至之日。至元二年,改南京路治中。12345一選擇題678適東方大蝗,徐、邳尤甚,責捕至急。祐部民丁數萬人至其地,謂左右曰:“捕蝗慮其傷稼也,今蝗雖盛,而谷已熟,不如令早刈之,庶力省而有得?!被蛞允律鎸I?,不可。祐曰:“救民獲罪,亦所甘心?!奔粗I之使散去,兩州之民皆賴焉。三年,授衛(wèi)輝路總管。衛(wèi)當四方之沖,號為難治。祐申明法令,創(chuàng)立孔子廟,修比干墓,且請于朝著于祀典。及去官,民為立碑頌德。嘗上書世祖,言樹太平之本有三:一曰太子國本,建立宜早;二曰中書政本,責成宜專;三曰人材治本,選舉宜審。事雖未能盡行,時論稱之。朝廷大舉伐宋,遣祐簽軍,山東民多逃匿,聞祐來,皆曰:“陳按察來,必無私?!彼旖猿觯瑧诙k。十三年,12345678授南京總管,兼開封府尹。吏多震懾失措,祐因謂曰:“何必若是!前為盜跖,今為顏子,吾以顏子待之;前為顏子,今為盜跖,吾以盜跖待之?!庇墒抢糁揎?,不敢弄法。許蔡間有巨盜,聚眾劫掠,祐捕之急,逃入宋境;宋亡,隨制置夏貴過汴,祐斥下馬,撾殺之于市,民間帖然。十四年,遷浙東道宣慰使。時江南初附,軍士俘虜溫、臺民男女數千口,祐悉奪還之。未幾,行省榷民商酒稅,祐請曰:“兵火之馀,傷殘之民,宜從寬恤?!辈粓?。遣祐檢覆臺州民田。及還至新昌,值玉山鄉(xiāng)盜,倉猝不及為備,遂遇害,年五十六。追封河南郡公,謚忠定。父老請留葬會稽,不得,乃立祠祀之。(選自《元史·陳祐傳》,有刪改)123456781.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陳祐虛心求教。擔任河南府總管時,他到任當天先去拜訪金朝末年的著名賢士李國維、薛玄等,虛心向他們求教理政的方法。B.陳祐為民著想。任南京路治中期間,他從百姓利益出發(fā),在發(fā)生蝗災時,冒著獲罪的危險,先讓百姓去收割莊稼;任浙東道宣慰使時,因百姓剛經歷戰(zhàn)亂,反對征收酒稅。C.陳祐治政有方。衛(wèi)輝路是一個難以治理的地方,陳祐到任后建立孔子廟,修建比干墓,讓百姓祭拜,這才穩(wěn)定了社會秩序,因此百姓為他立碑頌德。D.陳祐除惡務盡。許、蔡一帶的大盜聚眾搶劫,陳祐抓捕他時他逃到大宋境內;后來宋朝滅亡,這個盜賊路過汴梁時,被陳祐發(fā)現后在市集上被擊殺。12345√678C項以偏概全,“穩(wěn)定了社會秩序”的原因還有“申明法令”“請于朝著于祀典”。12345678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陳祐受封為河南西路總管期間,做官清廉謹慎;任衛(wèi)輝路總管時,在號稱難于治理的地方,申明法令,注重教化百姓,深得百姓愛戴。B.陳祐年少好學,在母親的大力支持下發(fā)憤學習,長大后博通經史,因而為朝廷所用,父母也受到恩賜。C.陳祐為官,無論是請求朝廷減免賦稅,還是釋放溫、臺兩地被俘虜的百姓,總是把百姓放在心上,盡力為百姓謀福利。D.陳祐查核臺州百姓的田地,回來時在新昌遇上強盜且被殺害;百姓請求把他留下葬在會稽,沒能成功。12345√67812345B項時間有誤,陳祐的父母受到恩賜,并非他“為朝廷所用”之時,而是他被穆王征召為屬官時。678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陳祐成才與個人好學、母親支持有關。陳祐從小好學,因家貧母親張氏曾剪掉頭發(fā)換取書籍讓他讀,他長大后就博通經史。B.陳祐治政有方略。他曾上書世祖,言明創(chuàng)立太平盛世,應抓住根本要務,比如太子是國家的根本,應早立太子;中書省是行政的根本,應責成中書省專心于政務。C.陳祐在山東百姓中影響力很大。朝廷大規(guī)模攻打宋朝,派陳祐簽軍,山東百姓多逃走隱匿,聽說陳祐來了,認為他一定沒有私心,都出來應征。D.陳祐體恤百姓。他調任浙東道宣慰使,當時江南路剛剛歸順,元軍俘虜溫州、臺州百姓幾千人,陳祐將他們全部釋放使其歸家,不料自己在路途中被強盜殺害。12345√67812345“不料自己在路途中被強盜殺害”系任意嫁接。678參考譯文陳祐,字慶甫,是趙州寧晉人。陳祐自幼好學,家中貧困,母親張氏曾剪掉頭發(fā)換取書籍讓他讀,(陳祐)長大后就博通經史。當時諸王可自己征召屬官,穆王府暫任陳祐為王府的尚書,賞賜給他父母十鋌銀子、一套錦衣。穆王被分封在陜、洛地區(qū)后,上表推薦陳祐擔任河南府總管。陳祐上任那天,首先去拜訪金末名士李國維、薛玄等人,向他們求教理政的方法,他奏請免去數百家征西服役及椒竹等賦稅,又上奏二十多件有利于百姓的事,朝廷都聽從了他的建議。世祖即位,將陜、洛地區(qū)劃為河南西路。中統(tǒng)元年,(朝廷)正式任命陳祐為河南西路總管。當時州縣官吏因為(朝廷財政緊張)沒有供給俸祿,大多貪婪暴虐,只有陳祐因為清廉謹慎而被稱道。(陳祐)在任八年,像剛到的時候一樣(清廉)。至元二年,(陳祐)改任南京路治中。適逢東部發(fā)生蝗災,徐州、邳州尤為嚴重,朝廷責令地方捕蝗最為急切。陳祐率領壯丁幾萬人到災區(qū),對身邊的人說:“捕捉蝗蟲是怕它們損害莊稼,如今雖然蝗蟲很多,但谷物已成熟,不如讓百姓早點收割莊稼,或許可以既省力又有所得。”有人認為他的行事涉嫌獨斷專行,不認可。陳祐說:“因為救百姓而獲罪,我也甘心?!绷⒓锤嬖V壯丁讓他們離開(回家去收割莊稼),兩州的百姓都依靠他(存活下來)。至元三年,朝廷授予陳祐衛(wèi)輝路總管一職。衛(wèi)輝路位于四方要道,號稱難以治理之地。陳祐(到任后)申明法令,建立孔子廟,修建比干墓,并向朝廷請示(將其)寫進祭祀制度中。等到他離任,這里的百姓為他立碑歌頌功德。他曾上書世祖,言明創(chuàng)立太平盛世的根本有三條:一是太子是國家的根本,應早立太子;二是中書省是行政的根本,應責成中書省專心于政務;三是人才是治國的根本,選拔舉薦人才應慎重。雖然這些事情未能完全施行,但當時的輿論都稱贊他。朝廷大規(guī)模攻打宋朝,派陳祐簽軍(金元間凡遇戰(zhàn)事,簽發(fā)所有漢人丁壯當兵,謂之簽軍)。山東百姓多逃走隱匿,聽說陳祐來了,都說:“陳按察來了,一定沒有私心?!庇谑?這些百姓)都出來了,任務按期完成。至元十三年,陳祐被授予南京總管的職位,兼任開封府尹。官吏大多驚慌失措,陳祐于是對他們說:“何必如此驚慌!若你們以前為盜賊,而今為顏回,我就把你們當顏回對待;若以前為顏回,而今為盜賊,我就把你們當盜賊對待?!庇谑沁@些官吏知道約束言行,不敢違法。許、蔡一帶有大盜聚眾劫掠,陳祐追捕得很緊,這個大盜逃入大宋境內。宋朝滅亡后,這個人隨制置使夏貴路過汴梁,陳祐(看到)喝令他下馬,在集市上將他擊殺,百姓安定。至元十四年,(陳祐)調任浙東道宣慰使。當時江南路剛剛歸順,元軍俘虜溫州、臺州百姓幾千人,陳祐將他們全部爭取過來并放其歸家。不久,行省對百姓和商人征收酒稅,陳祐奏請說:“戰(zhàn)爭之后,對遭受戰(zhàn)爭損害的百姓,應寬容體恤。”但這意見沒有被朝廷采納。朝廷派他去查核臺州的民田。等返回新昌時,遇到玉山當地的強盜,倉促間他來不及防備,于是被殺害,享年五十六歲。(陳祐)被追封為河南郡公,謚號忠定。父老鄉(xiāng)親請求就地葬他于會稽,未獲批準,便設立祠堂祭祀他。(二)對點綜合練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題目。唐高祖武德九年秋八月甲子,太宗即皇帝位于東宮顯德殿。九月己酉,上面定勛臣爵邑。于是諸將爭功,紛紜不已?;窗餐跎裢ㄔ唬骸俺寂e兵關西,首應義旗,今房玄齡等功居臣上,臣竊不服?!鄙显唬骸靶g等運籌帷幄,坐安社稷,論功行賞,固宜居叔父之先。叔父,國之至親,朕誠無所愛,但不可以私恩濫與勛臣同賞耳!”遂皆悅服。上令封德彝舉賢,久無所舉。上詰之,對曰:“非不盡心,但于今未有奇才耳!”上曰:“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長,古之致治者,豈借才于異代12345678乎?正患己不能知,安可誣一世之人!”德彝慚而退。閏三月,壬申,上謂太子少師蕭瑀曰:“朕得良弓十數,自謂無以加,近以示弓工,乃曰‘皆非良材’。朕問其故,工曰:‘木心不直,則脈理皆邪,弓雖勁而發(fā)矢不直?!奘煎幌蛘弑嬷淳?。朕以弓矢定四方,識之猶未能盡,況天下之務,其能遍知乎!”乃令京官五品以上更宿中書內省,數延見,問以民間疾苦,政事得失。有上書請去佞臣者,上問:“佞臣為誰?”對曰:“臣居草澤,不能知其人,愿陛下與群臣言,或陽怒以試之,彼執(zhí)理不屈者,直臣也,畏威順旨者,佞臣也?!鄙显唬骸熬匆?;臣,流也;濁其源而求其流之清,不可得矣。君自為詐,何以責臣12345678下之直乎!朕方以至誠治天下,卿策雖善,朕不取也?!鄙仙癫捎⒁?,群臣進見者,皆失舉措;上知之,每見人奏事,必假以辭色,冀聞規(guī)諫。嘗謂公卿曰人欲自見其形必資明鏡君欲自知其過必待忠臣茍其君愎諫自賢其臣阿諛順旨君既失國臣豈能獨全如虞世基等諂事煬帝以保富貴,煬帝既弒,世基等亦誅。公輩宜用此為戒,事有得失,毋惜盡言!”(節(jié)選自《通鑒紀事本末·貞觀君臣論治》)123456784.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A.嘗謂公卿曰/人欲自見/其形必資明鏡/君欲自知/其過必待忠臣/茍其君愎諫/自賢其臣/阿諛順旨/君既失國/臣豈能獨全/B.嘗謂公卿曰/人欲自見/其形必資明鏡/君欲自知/其過必待忠臣/茍其君愎諫自賢/其臣阿諛順旨/君既失國/臣豈能獨全/C.嘗謂公卿曰/人欲自見其形/必資明鏡/君欲自知其過/必待忠臣/茍其君愎諫/自賢其臣/阿諛順旨/君既失國/臣豈能獨全/D.嘗謂公卿曰/人欲自見其形/必資明鏡/君欲自知其過/必待忠臣/茍其君愎諫自賢/其臣阿諛順旨/君既失國/臣豈能獨全/12345√67812345原文標點為:嘗謂公卿曰:“人欲自見其形,必資明鏡;君欲自知其過,必待忠臣。茍其君愎諫自賢,其臣阿諛順旨,君既失國,臣豈能獨全!”6785.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爵邑,指爵位和食邑?!抖Y記·王制》中記載了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萬戶侯即擁有食邑一萬戶的侯爵。B.社稷,是古代帝王、諸侯所祭祀的土地神和五谷之神。后來用作國家的代稱,在“執(zhí)干戈以衛(wèi)社稷”中即是此意。C.少師,官名,春秋時楚國設置,為輔導太子的官員。北周以后多沿置,與少傅、少保合稱“三少”,多為大官的加銜。D.煬帝,是隋朝皇帝楊廣的謚號。謚號是古代人死后,按其生前事跡給予的稱號,煬、幽為惡謚,文、靈為美謚。12345678√“靈”為惡謚。6.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A.太宗即位后確定諸將功勞,李神通認為自己在關西起兵,首先響應,功勞最大。而太宗認為房玄齡等人運籌帷幄,功勞應該在李神通之上。B.太宗認為,選用人才如同選用器具一樣,取其長處即可。大臣推薦人才,應該擔心自己不能識別人才,而不應該誣蔑當代的人。C.太宗認為自己的弓箭優(yōu)良,但是造弓的工匠卻指出這些都不是好弓。太宗從這件事情當中悟出了道理,于是多次接見官員,詢問民情與施政情況。D.太宗的神采英武剛毅,大臣們見他時手足失措。于是太宗每次見人奏事,都對他們和顏悅色。他也要求大臣們以前人為戒,敢于直言。12345√67812345李神通只是認為自己的功勞超過了房玄齡等人,并沒有說自己的功勞最大。6787.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叔父,國之至親,朕誠無所愛,但不可以私恩濫與勛臣同賞耳!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君,源也;臣,流也;濁其源而求其流之清,不可得矣。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345叔父是皇族的至親,我對您確實沒有什么吝惜的,但是不能憑借私情胡亂地與有功之臣同等封賞。(得分點:判斷句式,“愛”,句意通順)君主,是水的源頭;群臣,是水的支流。使源頭渾濁卻希望支流清澈,是不可能的事。(得分點:使動用法,“而”,句意通順)6788.曾鞏在《唐論》中說:“(太宗)有天下之材,又有治天下之效?!碧铺谏砩系哪男┢焚|使他能夠開創(chuàng)“貞觀之治”?請根據原文簡要概括。12345答案①不徇私情,公平公正。②訪求賢才,不拘一格。③體察民情,虛心納諫。④以誠治國,反對詐術。(答出三點即可)678參考譯文唐高祖武德九年秋季八月甲子(初九),太宗李世民在東宮顯德殿繼承帝位。九月己酉(二十四日),太宗與群臣當面議定開國元勛的爵位食邑。于是各位將領紛紛爭功,議論不止?;窗餐趵钌裢ㄕf:“我在關西起兵,首先響應義旗,現在房玄齡等人的功勞卻在我之上,我內心不服。”太宗說:“房玄齡等人運籌帷幄,安定了大唐江山,論功行賞,功勞本來就應該在叔父之上。叔父是皇族的至親,我對您確實沒有什么吝惜的,但是不能憑借私情胡亂地與有功之臣同等封賞?!庇谑谴蠹叶夹膼傉\服。太宗命令封德彝舉薦賢才,很長時間沒有舉薦一個人。太宗質問其原因,封德彝回答道:“不是我不盡心竭力,而是現在沒有奇才!”太宗說:“君子用人如用器物,各取其長處。古時候使國家達到大治的君主,難道是從別的時代去借人才的嗎?按道理應當擔心自己不能識別人才,怎么能誣蔑整個時代的人呢?”封德彝羞愧地退下。閏三月,壬申(二十日),太宗對太子少師蕭瑀說:“朕得到十幾張好弓,自認為沒有能超過它們的,最近拿給做弓箭的工匠看,他說‘都不是好材料’。朕問他原因,工匠說:‘木料的中心部分不直,所以脈紋也都是斜的,弓力雖強勁但箭發(fā)出去不能走直線?!捱@才醒悟到以前對弓箭的性能分辨不精細。朕以弓箭平定天下,而對弓箭的性能還沒有能完全認識清楚,何況對于天下的事務,又怎么能遍知其理呢!”于是下令在京五品以上的官員,輪流在中書內省值夜班,多次接見他們,詢問民間百姓疾苦和政治得失。有人上書請求除去奸佞之人,太宗問:“奸佞之人是誰?”回答道:“臣身居草野,不能確切知道誰是奸佞之人,希望陛下對群臣說話的時候,有時假裝惱怒加以試探,那些堅持道理、不屈服于壓力的,便是耿直的忠臣;畏懼皇威、順從旨意的,便是奸佞之人?!碧谡f:“君主,是水的源頭;群臣,是水的支流。使源頭渾濁卻希望支流清澈,是不可能的事。君主自己使用詐術,又如何能要求臣下耿直呢!朕正以至誠之心治理天下,你的建議雖然好,朕不采用?!碧诘纳袂?、風采英武剛毅,眾位大臣進見他時,都手足失措。太宗知道后,每次見人上朝奏事,都要對他們和顏悅色,希望聽到規(guī)諫之言。他曾對公卿說:“人想要看見自己的形體,一定要借助于鏡子;君主想知道自己的過錯,必然要善待忠正耿直的大臣。如果君主剛愎自用,自以為是,大臣阿諛逢迎,順從旨意,君主就會失去國家,大臣又豈能獨自保全!像虞世基等人對隋煬帝阿諛奉承以求保全富貴,煬帝被殺后,世基等也難免一死。望你們以此為戒,每件事的得失,都要不惜暢所欲言!”二簡答題(一)對點精練題型一內容概括題1.閱讀下面的文段,完成文后題目。歐陽修,字永叔,廬陵人。奉使河東。自西方用兵,議者欲廢麟州以省饋餉。修曰:“麟州,天險,不可廢;廢之,則河內郡縣,民皆不安居矣。不若分其兵,駐并河內諸堡,緩急得以應援,而平時可省轉輸,于策為便?!庇墒侵莸么?。又言:“忻、代、岢嵐多禁地廢田,愿令民得耕之,不然,將為敵有。”朝廷下其議,久乃行,歲得粟數百萬斛。凡河東賦斂過重民所不堪者,奏罷十數事。(節(jié)選自《宋史·歐陽修傳》,有刪改)123456789101112歐陽修奉命出使河東時,做了哪些利民之事?請簡要概括。12345答案①主張保存麟州,使黃河以東的郡縣百姓得以安居。②進言將荒蕪的禁地給農民去耕種。③多次奏請朝廷減免沉重不堪的賦稅。(意思對即可)6789101112先劃分層次。在“奉使河東”期間,注意“又”字及“奏罷”等詞,據此分為三層,分層提取。注意“言”“奏”等關鍵詞語不能丟,且轉述準確。123456789101112參考譯文歐陽修,字永叔,廬陵人。他奉命出使河東。從對西部用兵以來,主謀劃的人打算放棄麟州,以減少運送軍糧。歐陽修說:“麟州是天然險要之地,不可以放棄;如果放棄它,那就使黃河以東的郡縣受到震動,百姓都不能安居了。不如從那里分出一部分兵力,駐扎黃河附近的各堡寨中,這樣,遇到情勢急迫就能接受援助,而在平時可以節(jié)省物資的運輸,這在策略上是有利的。”因此麟州得以保存下來。歐陽修又進言道:“忻縣、代縣、岢嵐縣禁地很多,田野荒蕪,希望讓農民去耕種這些田地,不然,將被敵人侵占。”朝廷將這個意見下發(fā)給有關的官員討論,過了很久才同意實行,每年收獲粟谷數百萬斛。凡是河東地區(qū),賦稅征派過重百姓負擔不了的,他奏請朝廷作了減免,這樣的事情有十幾件。2.閱讀下面的文段,完成文后題目。馮異字公孫,潁川父城人也。好讀書,通《左氏春秋》《孫子兵法》。時赤眉暴亂三輔,乃遣異討之。拜為征西大將軍,與鄧禹共攻赤眉。異使壯士變服與赤眉同,伏于道側。伏兵卒起,衣服相亂,赤眉不復識別,眾遂驚潰。追擊,大破之。(節(jié)選自《后漢書·馮異傳》,有刪改)12345馮異是如何打敗赤眉軍的?請簡要說明。答案①派壯士穿上與赤眉軍一樣的服裝;②埋伏在道路兩旁,突然出擊;③乘勝追擊。6789101112找準信息區(qū)域“異使……大破之”,共三句話,分別提取、轉述即可。123456789101112參考譯文馮異字公孫,潁川郡父城縣人。喜愛讀書,精通《左氏春秋》《孫子兵法》。這時,赤眉軍擾亂三輔,于是派遣馮異討伐他們。拜任馮異為征西大將軍,和鄧禹一同攻打赤眉軍。馮異派精壯士兵改換服裝和赤眉軍相同,埋伏在路邊。(打仗時)伏兵突然出現,穿的衣服相混,赤眉軍不能分辨識別,士兵于是驚恐潰散。馮異率軍隊乘勝追擊,大敗赤眉軍。題型二原因分析概括題3.閱讀下面的文段,完成文后題目。高祖手詔答曰:“昱表如此!古者用人,必前明試,皆須績用既立,乃可自退之高。往歲處以淮南郡,既不肯行;續(xù)用為招遠將軍、鎮(zhèn)北長史、襄陽太守,又以邊外致辭;改除招遠將軍、永嘉太守,復云內地非愿;復問晉安、臨川,隨意所擇,亦復不行。解巾臨郡,事不為薄,數有致辭,意欲何在?既表解職,可聽如啟?!弊夤?。(節(jié)選自《梁書·蕭昱傳》,有刪改)123456789101112蕭昱被免去官職的原因是什么?請結合高祖的手詔分條說明。12345答案①蕭昱沒有建功立業(yè)卻自我標榜。②對于朝廷授予的官職,蕭昱都找出理由推辭。③蕭昱自己在奏書中請求免去現任官職。6789101112由原文“昱表如此!古者用人,必前明試,皆須績用既立,乃可自退之高”可知,蕭昱沒有建功立業(yè)卻自我標榜。由原文“往歲處以淮南郡,既不肯行;續(xù)用為招遠將軍、鎮(zhèn)北長史、襄陽太守,又以邊外致辭;改除招遠將軍、永嘉太守,復云內地非愿;復問晉安、臨川,隨意所擇,亦復不行。解巾臨郡,事不為薄,數有致辭,意欲何在”可知,對于朝廷授予的官職,蕭昱都找出理由推辭。由原文“既表解職,可聽如啟”可知,蕭昱自己在奏書中請求免去現任官職。123456789101112參考譯文高祖親手寫詔書答復說:“蕭昱上表竟然說這樣的話!古時候用人,一定要先當面試用,都必須立有功業(yè),效用很好,才可以顯揚自己謙讓的高尚風格。過去幾年里,讓你到淮南郡任職,已經不肯去了;接著任用你做招遠將軍、鎮(zhèn)北長史、襄陽郡太守,你又以那是邊遠地區(qū)為借口推辭掉了;后來改授為招遠將軍、永嘉郡太守,又說去內地不是你的愿望;再問你晉安、臨川這兩個地方,隨你自己選擇,也是又一次不肯去。除去頭巾,出任官職,就沒有微小的事情,而你屢次都有說辭,你的意愿到底在哪里?既然你上表請求解職,就依照你請求的辦吧?!笔掙乓虼硕幻獬俾?。4.閱讀下面的文段,完成文后題目。宋子貞,字周臣,潞州長子人。性敏悟好學,工詞賦。金士之流寓者,悉引見周給,且薦用之。拔名儒張?zhí)亓?、劉肅、李昶等于羈旅,與之同列。四方之士聞風而至,故東平一時人材多于他鎮(zhèn)。歲己未,世祖南伐,召子貞至濮州,問以方略。對曰:“本朝威武有余,仁德未洽。所以拒命者,特畏死爾,若投降者不殺,脅從者勿治,則宋之郡邑,可傳檄而定也?!笔雷嫔破溲?。(節(jié)選自《元史·宋子貞傳》,有刪改)123456789101112東平地區(qū)的人才多于別鎮(zhèn)的原因有哪些?12345答案因為宋子貞唯才是舉的策略:對金流落他鄉(xiāng)的有才之人周濟、提拔甚至同列為官,以此吸引四方人才聚集。6789101112本題涉及的語句是“金士之流寓者,悉引見周給,且薦用之。拔名儒張?zhí)亓ⅰ⒚C、李昶等于羈旅,與之同列。四方之士聞風而至,故東平一時人材多于他鎮(zhèn)”,意思是:金流落他鄉(xiāng)的有才能的人,全部引見周濟,并且推薦任用。提拔名儒張?zhí)亓?、劉肅、李昶等人于羈旅之中,與他們同朝做官。四面八方有才能的人聞風而至,所以東平人才一時之間多于別的鎮(zhèn)。所以東平地區(qū)的人才多于別鎮(zhèn)的原因是宋子貞唯才是舉的策略:對金流落他鄉(xiāng)的有才之人周濟、提拔甚至同列為官,以此吸引四方人才聚集。123456789101112參考譯文宋子貞,字周臣,潞州長子人。生性聰敏好學,擅長詞賦。流落他鄉(xiāng)的有才能的金人,全部(被宋子貞)引見周濟,并且推薦任用。提拔名儒張?zhí)亓?、劉肅、李昶等人于羈旅之中,與他們同朝做官。四面八方有才能的人聞風而至,所以東平人才一時之間多于別的鎮(zhèn)。己未年,元世祖往南進兵,征召宋子貞到濮州,向他咨詢進軍方略。宋子貞回答說:“本朝軍威有余,仁德未能廣泛施與。百姓之所以抵抗,只是因為怕死。如果對投降的人不殺,對脅從的人不問罪,那么一紙檄文傳下去,宋的郡縣就可以平定?!痹雷嬲J為他說的話很對。題型三形象特點概括題5.閱讀下面的文段,完成文后題目。初,從討王世充,戰(zhàn)邙山。太宗欲嘗賊虛實,與數十騎沖出陣后,多所殺傷,而限長堤。與諸騎相失,唯行恭(人名,指丘行恭)從。賊騎追及,流矢著太宗馬,行恭回射之,發(fā)無虛鏃,賊不敢前。遂下拔箭,以己馬進太宗,步執(zhí)長刀,大呼導之,斬數人,突陣而還。貞觀中,詔斫石為人馬,象拔箭狀,立昭陵闕前,以旌武功云。(節(jié)選自《新唐書》,有刪改)123456789101112唐太宗下詔鑿石為人馬,模仿丘行恭拔箭之狀。請簡要說明“行恭拔箭”體現了丘行恭什么樣的形象特點。12345答案①武功高強;②勇猛果敢;③頑強善戰(zhàn);④忠心耿耿。(答出三點即可)6789101112由“賊騎追及,流矢著太宗馬,行恭回射之,發(fā)無虛鏃,賊不敢前”可見,丘行恭武功高強、勇猛果敢。由“遂下拔箭,以己馬進太宗,步執(zhí)長刀,大呼導之,斬數人,突陣而還”可見,丘行恭頑強善戰(zhàn)且忠心耿耿。123456789101112參考譯文起初,隨從征討王世充,會戰(zhàn)于邙山之上。太宗想要試探賊軍的虛實,親自率領數十名騎兵沖出陣后,殺傷很多(賊兵),卻被困于長堤。與諸騎相互走失,唯有丘行恭跟隨其后。賊騎追至,流矢射中太宗所乘之馬,丘行恭回射敵騎,箭無虛發(fā),賊騎不敢近前。然后丘行恭下馬拔箭,將自己所乘之馬進奉太宗,手執(zhí)長刀步行,喊著為太宗開路,連斬數人,方才沖出敵陣返回大軍。貞觀年間,下詔雕刻石人石馬,模仿丘行恭拔箭之狀,立在昭陵大門兩側的高臺上,用來表彰他軍事方面的功績。6.閱讀下面的文段,完成文后題目。張存仁,遼陽人。崇德元年,始設都察院,班六部上,以存仁為承政。順治二年七月,疏言:“近有民號召為逆,若反形既著,重勞大兵,莫若速遣提學,開科取士,下令免積逋,減額賦,使讀書者希仕進,力田者逭追呼,則莫肯相從為逆矣?!钡弥迹^“誠安民急務也”,令諸行省皆準施行。(節(jié)選自《清史稿》,有刪改)123456789101112針對“有民號召為逆”的危情,張存仁的建議體現了怎樣的治理理念?請概括說明。12345答案①防微杜漸,扼止叛亂于萌芽之時。②重視教化,認為開科取士勝過武力鎮(zhèn)壓。③施行仁政,輕賦薄役。6789101112首先找出張存仁針對“有民號召為逆”的危情的建議,然后理解其意思,分析其治理的理念。如“近有民號召為逆,若反形既著,重勞大兵,莫若速遣提學,開科取士……”,這是說要在民眾有這苗頭的時候進行扼止,也就是把叛亂的苗頭消滅在萌芽階段。如“速遣提學,開科取士,下令免積逋,減額賦,使讀書者希仕進”,這是說用開科取士的方式來阻止叛逆,表明對教化的重視。如“力田者逭追呼,則莫肯相從為逆矣”,這是說要輕賦薄役,讓百姓不受過重徭役的壓迫,是施行仁政。123456789101112參考譯文張存仁,是遼陽人。崇德元年,開始設置都察院,位在六部之上,任命張存仁為都察院承政。順治二年七月,上書進言:“最近有人號召聚集造反,如果在造反情形明顯之后,再加倍煩勞大軍(清剿),不如趕緊派遣提學使,組織科舉考試選拔士人,下令免去積欠的賦稅,減少額定的賦稅,讓讀書人希求入仕做官,耕作的人免受胥吏催租逼役的追趕呼喊,這樣他們就不會相從成為逆賊了?!钡玫绞ブ寂鷱?,認為他的建議“確實是安定百姓的緊急要務”,命令各行省都依此施行。題型四作者觀點態(tài)度概括題7.閱讀下面的文段,完成文后題目。洪邁字景盧。幼讀書日數千言,博極載籍,雖稗官虞初,釋老傍行,靡不涉獵?!~考閱典故,漁獵經史,極鬼神事物之變,手書《資治通鑒》凡三。有《容齋五筆》《夷堅志》行于世。所修《欽宗紀》多本之孫覿,附耿南仲,惡李綱,所紀多失實,故朱熹舉王允之論,言佞臣不可使執(zhí)筆,以為不當取覿所紀云。(節(jié)選自《宋史·列傳第一百三十二》,有刪改)123456789101112朱熹對洪邁編修《欽宗紀》有怎樣的評價?理由何在?請簡要概括。12345答案(1)不應采取孫覿的記載。(2)孫覿節(jié)操卑下,他的記載不夠客觀公正。6789101112涉及的答題區(qū)域是“所修……紀云”?!肮省弊?,把句子分成了前因后果兩個部分,分別抓住關鍵詞“多失實”“佞臣”及“不當取覿所紀云”準確轉述即可。123456789101112參考譯文洪邁字景盧。他小時候每天讀書數千言,看一遍就不會忘記,博覽群書,即使是小說野史,佛道旁門,沒有不涉獵的?!檫~查閱考證典制和成例,涉獵儒家經典和各種史書,窮究鬼神事物的發(fā)展演變,親手抄寫《資治通鑒》,總共三遍。有《容齋五筆》《夷堅志》流行于世。所修《欽宗紀》多以孫覿為基礎。依附耿南仲,厭惡李綱,所紀多失實,因此朱熹舉王允(東漢名臣,曾言“不可令佞臣執(zhí)筆在幼主左右”)之論,說奸邪諂上之臣不可持筆記錄,以為不選取孫覿的記述。(二)對點綜合練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題目。樓蘭王死,匈奴先聞之,遣其質子安歸歸,得立為王。漢遣使詔新王令入朝,王辭不至。樓蘭國最在東垂,近漢,當白龍堆,乏水草,常主發(fā)導,負水擔糧,送迎漢使。又數為吏卒所寇,懲艾,不便與漢通。后復為匈奴反間,數遮殺漢使。其弟尉屠耆降漢具言狀駿馬監(jiān)北地傅介子使大宛詔因令責樓蘭龜茲介子至樓蘭龜茲責其王皆謝服介子從大宛還,到龜茲,會匈奴使從烏孫還,在龜茲,介子因率其吏士共誅斬匈奴使者。還奏事,詔拜介子為中郎,遷平樂監(jiān)。介子謂大將軍霍光曰:“樓蘭、123456789101112龜茲數反覆而不誅,無所懲艾。介子過龜茲時,其王近就人,易得也。愿往刺之,以威示諸國?!贝髮④娫唬骸褒斊澋肋h,且驗之于樓蘭?!庇谑前浊仓?。介子與士卒俱赍金幣,揚言以賜外國為名。至樓蘭,樓蘭王意不親介子。介子陽引去,至其西界,使譯謂曰:“漢使者持黃金、錦繡行賜諸國,王不來受,我去之西國矣。”即出金幣以示譯。譯還報王,王貪漢物,來見使者。介子與坐飲,陳物示之,飲酒皆醉。介子謂王曰:“天子使我私報王?!蓖跗?,隨介子入帳中屏語,壯士二人從后刺之,刃交胸,立死,其貴人左右皆散走。介子告諭以:“王負漢,罪,天子遣我誅王,當更立弟尉屠耆在漢者。漢兵方至,毋敢動,自令滅國123456789101112矣!”介子遂斬王安歸首,馳傳詣闕,懸首北闕下。乃立尉屠耆為王,更名其國為鄯善,為刻印章,賜以宮女為夫人,備車騎輜重。丞相率百官送至橫門外,祖而遣之。王自請?zhí)熳釉唬骸吧碓跐h久,今歸單弱,而前王有子在,恐為所殺。國中有伊循城,其地肥美,愿漢遣一將屯田積谷,令臣得依其威重?!庇谑菨h遣司馬一人、吏士四十人田伊循,以填撫之。(節(jié)選自《通鑒紀事本末·漢通西域》)1234567891011128.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A.其弟尉屠耆降/漢具言狀/駿馬監(jiān)北地傅介子使大宛/詔因令責樓蘭/龜茲/

介子至樓蘭/龜茲/責其王/皆謝服/B.其弟尉屠耆降漢/具言狀/駿馬監(jiān)北地傅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