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中生常見的心理特點高中生常見的心理特點高中生常見的心理特點V:1.0精細整理,僅供參考高中生常見的心理特點日期:20xx年X月有位學者曾說“缺少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的確如此,對中小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必不可少,勢在必行的。一、高中生的心理健康狀況近年來,有關心理研究機構和一些心理學家采用各種量表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狀況或某些心理健康問題進行了大量的研究,許多研究結果表明;有10%至30%的青少年存在著各種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問題,這些心理健康問題主要表現(xiàn)為強迫、人際關系、抑郁、偏執(zhí)、和敵對等癥狀。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國民心理健康狀況研究小組發(fā)布的《國民心理健康狀況研究報告》顯示,在青少年階段,心理健康指數(shù)隨年齡增長呈下降趨勢;初一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最佳,初二、初三學生次之,高中學生最低。在成年階段,心理健康指數(shù)逐漸上升,總體表現(xiàn)為年齡越大,心理健康狀況越好。根據(jù)著名心理學家王極盛先生的《中國中學生心理健康量表》,經過近五年的調查發(fā)現(xiàn),有39.79%的高中學生有心理健康問題。當前高中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十個方面檢出率如下:①學習壓力感——由學業(yè)帶來的心理壓力。一聽說考試等,心里就緊張,占53.09%。②偏執(zhí)——偏于固執(zhí),總覺得大多數(shù)人不可信任,自以為是,占24.07%。③敵對——經常與人抬杠;或者有打人沖動。占29.69%。④人際關系緊張與敏感——與人相處,感到別人對自己不友善,不喜歡我;和異性在一起,非常不自在,說話臉紅。占37.04%。⑤抑郁——精神苦悶、低落,悶悶不樂。對學業(yè)、前途、未來沒有希望,整日沒精打采。占36.11%。⑥焦慮——心里煩躁,總覺著有什么事要發(fā)生。占44.44%。⑦自我強迫——明知沒必要去做但還是要做。占41.05%。⑧適應不良——對學校的生活不適應。不習慣教師的教學方式;或者不喜歡學校的各項活動。占45.37%。⑨情緒不穩(wěn)定——情緒和情感忽高忽低。占56.48%。⑩心理不平衡性——他人比自己強或獲得了高于自己的榮譽而感到不自在、不平衡。占30.56%。
本人于今年初對我校高三(1)班學生進行心理調查,其結果與上述基本一致。其中,情緒不平衡、學習壓力感、適應不良、焦慮、強迫癥,是當前中學生存在的最嚴重的心理問題。而男女學生存在顯著差異,女生中存在心理健康問題的人數(shù)所占百分比要明顯多于男生,這可能與其不同的生理條件、心理素質等發(fā)展及其個性差異有關。
二、心理健康標準人的生理健康是有標準的,一個人的心理健康也是有標準的。了解與掌握心理健康的定義對于增強與維護人們的健康有很大的意義,掌握了人的心理健康標準,以此為依據(jù)對照自己,進行心理健康的自我診斷。發(fā)現(xiàn)自己的心理狀況某個或某幾個方面與心理健康標準有一定距離,就有針對性地加強心理鍛煉,以期達到心理健康水平。如果發(fā)現(xiàn)自己的心理狀態(tài)嚴重地偏離心理健康標準,就要及時地求醫(yī),以便早期診斷與早期治療。高中生心理健康的標準1、觀察、注意、記憶、思維和語言表達能力達到同齡人正常水平,在一定場合能發(fā)表個人見解。2、情緒比較穩(wěn)定協(xié)調,基本上能保持較好的心境,一般情況下對自己的情緒反應能把握好時機和分寸。3、興趣廣泛,對某些方面的興趣有穩(wěn)定性和專注力,能積極參加課內外活動和社會實踐。4、行事有較明確的目的,有一定的自制力和調節(jié)力,有克服困難的恒心和毅力,基本上懂得對自己的行為負責。5、能將絕大部分的精力投入學習,有正確地學習動力,有一定的學習自主性,不斷追求新的學習目標。6、自尊、自重,能正確地認識和悅納自己,在法律和道德所允許的范圍內能適度追求和滿足自身需要。7、對生活有較大的熱情,有進取的精神面貌,對自己的隱憂能盡量地“放開去”,能較愉快地感受到自己的進步,性格較為開朗,處事基本上做到言行一致,有正義感。8、樂于交往,與家庭成員、老師、伙伴大都保持比較和諧和親密的關系,對友誼有正確的理解。9、了解高中男女學生基本的生理、心理特點,與異性同學有廣泛友好的接觸,對外界的各種誘惑有較強的抵制能力。10、能面對現(xiàn)實并以積極的態(tài)度適應環(huán)境,個人目標和行為經過努力能與社會、學校的要求基本一致,能識別和抵制不良的社會影響。三、高中生常見心理問題的表現(xiàn)形式(一)學習類問題因學習而產生的心理問題是中學生心理問題的主要部分,其問題有:1、學生學習的心理壓力越來越大,造成精神上的萎靡不振,從而導致食欲不振、失眠、神經衰弱、記憶效果下降、思維遲緩等。2.厭學是目前學習活動中比較突出的問題,不僅是學習成績差的同學不愿意學習,一些成績較好的同學亦出現(xiàn)厭學情緒。教育部基礎教育司的一位領導在一次會議上說,中學生厭學的有30%,有的縣甚至高達60%??梢?,厭學是一個普遍問題。3.考試焦慮,特別是遇到較為重要的考試時焦慮更為嚴重,甚至出現(xiàn)焦慮泛化現(xiàn)象。(二)人際關系問題人際關系問題也是中學生反映較多的問題。其問題有以下幾個方面。1、與教師的關系問題。部分教師對學生的不理解、不信任而使學生產生的對抗心理,以及教師的認知偏差等情況給學生造成的壓仰心理,攻擊行為等問題。中學時期,教師仍然是學生的理想目標、公正代表,他們希望得到教師的關心理解與愛。如果教師缺乏理解、耐心與愛心,不能以熱情的態(tài)度給予指導幫助,反而橫加指責,學生則會失望。這種情況下,學生有一種壓仰感,消極情緒產生,師生關系日趨緊張。2、同學間的關系問題。中學生除希望得到老師的理解與支持外,也希望在班級、同學間有被接納的歸屬感,尋求同學、朋友的理解與信任。由于同學關系不融洽,甚至關系緊張,有的同學就流露出孤獨感,想恢復與同學的關系,而又不知該怎樣去做。3、與父母的關系問題。民主型的和睦良好的家庭給中學生一個溫暖的歸屬港灣,專制式的家庭中父母與其子女之間不能進行正常的溝通,造成學生孤僻、專橫性格。家庭的種種傷痕,會給中學生造成不同程度的心理傷害。有研究認為,父母不和比父母一方死亡,會給兒童在心理問題上造成更大傷害,因為他們在父母那里看到了人際關系的惡劣性。不和父母對中學生的心理影響是多方面的,如有被拋棄感和憤怒感,并有可能變得抑郁,敵對,富于破壞性,還常常使得他們對學校學習和社會生活不感興趣等。(三)青春期心理問題1、青春期閉鎖心理。其主要表現(xiàn)是趨于關閉封鎖的外在表現(xiàn)和日益豐富、復雜的內心活動并存于同一個體,可以說封閉心理是青春期心理的一個普遍存在而又特殊的標志,因而閉鎖心理問題主要是指處于消極情況下的心理而言的。中學生若在消極情緒控制之下,封閉與外界的任何心理交流,將是一個值得注意的征兆,若不能及時疏導,將會發(fā)展為較為嚴重的心理障礙。2、情緒情感激蕩、表露而又內隱。青春發(fā)育期的生理劇變,必然引起中學生情感上的激蕩。這種動蕩的情感有時表露有時內隱。一個微笑可以使情緒飛揚,徹夜興奮,然而他們內心里激動、高興或苦惱、消沉而表面上似乎很平靜;他們有話有秘密想與別人傾吐,可無論碰到父母或老師卻又緘默不言,這種情況如果得不到理解,便會出現(xiàn)壓抑心理,出現(xiàn)焦慮與抑郁。3、早戀。中學時代,特別是高中生,正值青春發(fā)育期,而這一時期最突出的矛盾之一是性發(fā)育迅速成熟與性心理相對幼稚的矛盾。中學生由于受認識能力和個性發(fā)展的限制,特別是在教育引導不及時不得力的情況下,使得中學生的性心理的發(fā)展表現(xiàn)出相對的幼稚性,所以自認為認真的、朦朧狀態(tài)下的戀愛出現(xiàn)了,盡管這種戀愛帶有好奇和模仿成份,但卻是一個令人十分觀注的問題。(四)挫折適應問題中學生的挫折是多方面的,有學習方面的、人際關系方面的、興趣和愿望方面的以及自我尊重方面的。其原因有客觀因素、社會環(huán)境因素以及個人主觀因素。面對挫折造成的困難與痛苦,中學生們的反應方式有兩類:消極的反應與積極的反應。消極的挫折適應方式一旦習慣化、穩(wěn)固化,在一定的情境中挫折狀態(tài)即使有所改變,其行為卻仍以習慣化的適應方式如影隨形地出現(xiàn)。于是,消極的挫折適應方式也就轉化為較嚴重的、需要長期耐心教育的心理健康問題了。四、高中生存在心理健康問題的主要原因盡管高中學生心理健康問題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多角度的,但我們可以從中分析出主要的脈絡:1、對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缺乏應有的重視。對中學生特別是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缺乏應有的重視,是長期以來存在的一個不爭的事實。這一現(xiàn)狀近年來雖有所改觀,但中學生特別是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還沒有提到學校教育的課程之中。大部分教師沒有看到良好的情緒、健全的人格及適應能力對學生學習活動、掌握知識和技能、發(fā)展智能的重要作用;學生的管理者和教育者沒有把中學生日益增多的心理障礙問題與思想品德加以區(qū)別,而是把學生存在的心理方面的問題籠統(tǒng)地認為是學生的人品、道德和思想問題,不是采用心理學的方法和技術妥善的治療和解決,而是采用道德規(guī)范嚴格要求更增加了學生的心理困擾。2、應試教育加大了學生的精神壓力。升學的壓力是導致高中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最主要、最直接的原因。目前,一部分學生每臨近考試就緊張,就害怕考不好,所以拼命準備,夜不成眠;有的在考試前承受軀體化癥狀的侵擾而逃避考試;更有甚者在高考考場上生理、精神失控,以至于中斷考試。一名高三重點班的女生由于學習成績下滑,痛哭流涕的找學校調換班級,她痛苦地說:我的無能和痛苦無處訴說,給父母說,他們期望的目光讓我難以張口;給班主任說,他期望我上一本,我不敢讓他失望;給同學說,他們說我把前途、命運當兒戲……如今,苦悶、煩惱、憂愁、彷徨糾纏著我,看見書本就頭暈,真還不如死了算了……。厭學是高中學生學習活動中比較突出的問題,不僅是學習差的同學不愿學習,就是成績很好的同學也有這種傾向。3、家庭教育方式不當。不正確的家庭教育方式,是中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第二個直接原因。近年來國內外學者研究指出,0—3歲既是孩子大腦重量增長的最快時期(由出生時的1/3增長到3歲時的2/3),也是智力發(fā)展的最快時期;3—6歲是人的個性形成和顯現(xiàn)的關鍵時期,即我國諺語所說的“三歲看小,七歲看老”。這一時期家庭的情緒、文化氛圍及其行為背景對孩子的身體、智力、情感、行為以及社會意識的發(fā)展具有奠基性的影響,尤其對心理發(fā)展的影響十分明顯。家庭的教養(yǎng)方式、人際關系、為人處事都直接或間接的影響著孩子的心理健康,有些心理健康問題甚至是家庭問題的表現(xiàn)和延續(xù)。在家里,父母關心的往往是孩子的學習時間、學習成績、衣著飲食,而對孩子的思想變化、心理狀況以及成長中所遇到的人生困惑等則是不聞不問,相互之間的理解和溝通少之又少,造成了“營養(yǎng)充裕過剩,管教貧乏奇缺;衣著絢麗多彩,心靈蒼白貧窮”等現(xiàn)象。另外,家風不正或父母不檢點、家庭專制、成員不和睦、父母離異等,對學生造成了相當大的心靈傷害。4、傳統(tǒng)教育觀念作怪,教育方式不當。教師不僅是“傳道、授業(yè)、解惑”者,而且更主要的是學生走向社會、融入生活的向導者。但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不少教師只注重“傳道、授業(yè)、解惑”,而對向導功能忽視甚至無視。有些老師認為,要提高學生的成績,必須對學生嚴格,在學生面前保持一定的威嚴,這樣才能讓學生聽話,才能壓住課堂,因此,對犯錯誤或學習不好的學生動輒進行指責和呵斥。中學時期的教師在學生的心目中是理想的天使、公正的代表,學生希望得到教師父母般的關愛與朋友般的理解。如果教師的認知發(fā)生偏差,對學生缺乏關愛、理解、耐心與熱情,學生則會由失望進而轉化成壓抑、敵對、攻擊等心理或行為。更有甚者會使學生的心理遭到嚴重的創(chuàng)傷?,F(xiàn)代心理學、成功學的研究越來越證明,擁有一個健康的心理,對一個人一生的成功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青少年時期雖不是精神疾病的多發(fā)時期,但卻是心理健康問題的突出時期,也是不健康行為的孕育期。由于中學生心理活動狀態(tài)的不穩(wěn)定性、認知結構的簡單性、生理成熟與心理成熟的不同步性、對社會和家庭的依賴性等,使得他們比成年人有更多的焦慮和遭遇到更多的挫折,更容易產生心理健康問題。暫時性的心理健康問題若得不到及時排除,便會由消極思想→消極情緒→心理不適向心理障礙發(fā)展,而影響心理健康,甚至會釀成日后難以挽回的心理疾病。所以,中學階段是容易滋生心理異常的溫床期,必須注重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五、如何疏導心理障礙的學生
對于學生已形成的心理障礙,我們不能倒轉歷史,只能從實際出發(fā),立足現(xiàn)實,把握中學階段這一關鍵,力求糾正和克服。作為教師,該如何去做呢?
1、要愛學生,更要使學生學會做人教師的愛具有巨大的作用,它是教育的橋梁?!秾W記》中講的“親其師,信其道”就是說情感是知識傳授的橋梁,教師對學生的愛能夠喚醒學生的愛心,萌發(fā)學生善良的道德和高尚的情操,可以說愛心是滋潤學生心田的甘泉,愛心是教師一切教育藝術、技巧、方法產生的基礎與源泉。人非草木,孰能無情?愛是人的一種積極的高尚的情感。在教育過程中,教師只有懷著一顆關切的愛心去接觸學生,才可能深入到他們的內心世界,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防微杜漸。如果一個學生經常感到教師對他的愛,他就會對人生充滿著希望和愉快,從而使他們學會關心和愛護別人??梢娊處煂W生的愛,對于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開發(fā)學生的智力,轉化學生思想,陶冶學生的情操,塑造學生的靈魂,有極大的激勵和感染作用。情緒心理學認為,人在心情舒暢時,才思敏捷、妙語連珠、幽默機智,各種能力都增強;反之,如果情緒低沉、沮喪、憂郁,那就會思維遲鈍、記憶衰退、語言呆板,各種能力下降。教師應及時控制自己與學生的情緒,才能獲得一把開啟學生心靈之鑰匙。2、要理解和寬容學生理解是一種心理換位,是指能站在他人的立場,設身處地的為他人著想。教師雖為人師,但不應就此將自己束之高閣,而應走進學生、融入學生,想學生之所想、急學生之所急,了解并理解學生的需要。3、要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N1及以下護理人員練習題庫含答案
- Start Unit3 Welcome Section A 1a-2d 教學設計 2024-2025學年人教版(2024)七年級英語上冊
- 八年級歷史部編版上冊第八單元第25課經濟和社會生活的變化教學設計教案
- 6《花兒草兒真美麗》第二課時教學設計-2023-2024學年道德與法治一年級下冊統(tǒng)編版
- 5第九套廣播體操教學設計預備-第一節(jié)八年級體育與健康
- 2024中國建材集團有限公司社會招聘6人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讀書:目的與前提》教學設計 2024-2025學年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上冊
- 第二單元實驗活動1 氧氣的實驗室制取與性質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九年級化學人教版(2024)上冊
- 第六章《第二節(jié)“白山黑水”-東北三省》第1-2課時 教學設計 2023-2024學年 人教版地理八年級下冊
- 2025年河南農業(yè)職業(yè)學院單招職業(yè)適應性測試題庫完整版
- 藏藥專業(yè)知識講座培訓課件
- 湖南省長沙麓山國際實驗學校2023-2024學年高一上學期第三次適應性測試物理試卷(原卷版)
- 工程分包退場協(xié)議書
- 2023年11月安徽省淮北市烈山經濟開發(fā)區(qū)公開競聘11名工作人員筆試歷年高頻考點-難、易錯點薈萃附答案帶詳解
- 2024年蘇州職業(yè)大學高職單招(英語/數(shù)學/語文)筆試歷年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四年級數(shù)學下冊計算題400道
- 2024年度醫(yī)院重癥監(jiān)護科述職報告課件
- 聚焦核心素養(yǎng)踐行五育融合專題講座
- 流感病毒細胞分離培養(yǎng)
- 醫(yī)院處方箋模板
- 《重癥肺炎的護理》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