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五代宋代五代四大家:指中國畫史上的。荊jīng浩、關(guān)仝tóng、董源、巨然。簡稱:荊、關(guān)、董、巨。他們的畫風,從唐朝以來,形成了比較明顯的變化。成為“唐風”至“宋格”的一大橋梁。荊浩、關(guān)仝兩人屬北方畫派,作品沉郁雄渾,氣勢宏大,盡顯北方山河的雄奇;董源、巨然屬南方畫派,筆法細膩,寫盡江南風景的秀美。北宋初期最有代表性的山水畫首推李成和范寬,他們繼承了荊浩的以水墨為主的山水畫傳統(tǒng),主要是表現(xiàn)北方雄渾壯闊的自然山水,與另一山水畫家關(guān)仝tóng一起,被認為是“三家鼎峙zhì,百代標程”的大師.繼起者郭熙的《林泉高致》是山水畫理論的重要著作。北宋后期,有米芾的“濃墨”云山,在當時應是一種新技法,也可能是受到南唐山水畫家董源畫派“用筆草草,近視兒不類物象”的啟示而形成的。同時我們又看到了比較工整的文同墨竹畫和蘇軾的“不求形似”干筆勾皴的“枯木怪石圖”等等,可以想象到那時所謂“文人畫”有著開始泛濫的趨勢。到了南宋“文人畫”就開始發(fā)展起來。南宋四大山水畫家:南宋李唐、劉松年和馬遠、夏圭合稱為南宋四大山水畫家。不再講求山川形勢的完整性,往往是突出某一個局部,加以集中和強化的描寫。元四大山水畫家:黃公望專畫山水,有墨筆勾破和淺絳著色等多種畫法,技法上繼承趙氏而有所發(fā)展,其追隨者有陸廣、馬琬等人。吳鎮(zhèn)山水學董、巨圓潤之筆。倪瓚多用側(cè)鋒淡墨,山水構(gòu)圖又比較復雜。五代五代十國并非指一個朝代,而是指介于唐宋之間的一個特殊歷史時期。五代指的是后梁、后唐、后晉、后漢、后周五個次第更迭的政權(quán)。十國指五代之外同時或相繼出現(xiàn)的十幾個割據(jù)政權(quán),主要有前蜀、后蜀、吳、南唐、吳越、閩、楚、南漢、南平(荊南)、北漢,統(tǒng)稱十國。十國只是稱其大者,實際上還有不少割據(jù)政權(quán)。關(guān)于五代十國的年限,一般傳統(tǒng)的說法為:北宋建立于960年,因此五代十國存在于公元907年至公元960年期間;另一說為:北宋滅亡北漢時是公元979年,所以五代十國的歷史時期為公元907年到979年。五代四大家:指中國畫史上的。荊jīng浩、關(guān)仝tóng
、董源、巨然。簡稱:荊、關(guān)、董、巨。他們的畫風,從唐朝以來,形成了比較明顯的變化。成為“唐風”至“宋格”的一大橋梁。明王世貞說:“山水至二李一變也;荊、關(guān)、董、巨又一變也。”(二李系指李思訓父子)。五代四大家之特色;荊浩之畫雄偉、深厚、峻拔、堅凝;關(guān)同之畫雄偉、堅定、峭壁茂密;董源之畫下筆雄偉,有嶄絕崢嶸之勢;巨然之畫趨于莊重樸實而沉靜。
1.中原地區(qū)這個地區(qū)由于戰(zhàn)亂頻繁,許多畫家為了逃避戰(zhàn)亂,隱居深山不出,用畢生的精力去畫山水,以此來表達他們對生活的理解和希望,因此這個地區(qū)的山水畫的發(fā)展特別迅速。荊浩和關(guān)同(皆為后梁人)就是這一地區(qū)的代表。他倆以墨筆勾皴渲染的“全境”山水畫,有的略加淡色,大變前代青綠勾填之法。同時他們對水墨的運用,可說是進入了一個成熟的階段。
中原地區(qū):荊浩和關(guān)同荊浩荊浩,字浩然,隱于太行山之洪谷,因號洪谷子。沁水人(今山西),生活于唐末至后梁(約公元889-923年間)。博通經(jīng)史,善屬文,書法學柳公權(quán),擅長山水畫。因隱于太行山,朝夕觀察山水樹石的變化,寫松樹“凡樹萬本”,分析總結(jié)了唐人山水畫的經(jīng)驗,創(chuàng)立了北方水墨山水畫派,對后代山水畫的發(fā)展影響極大,著有山水畫論[筆法記]??飇uāng盧圖五代荊浩絹本水墨縱185.8厘米,橫106.8厘米臺北故宮博物院藏此圖傳為荊浩名作。清孫承澤[庚子消夏記]說:“中挺一峰,秀拔欲動。而高峰之右,群峰瓚集,如芙蓉初綻,飛瀑一線,扶搖而落。亭屋、橋梁、林木,曲曲掩映,方悟華原(范寬)、營邱(李成)、河陽(郭熙)諸家,無一不脫胎于此者。”對此畫評價極高。畫中廬山及附近一帶景色結(jié)構(gòu)嚴密,氣勢宏大,構(gòu)圖以“高遠”和“平遠”二法結(jié)合,而其深遠、奧冥、飄渺盡得其當。畫法皴染兼?zhèn)洌宸ㄓ眯∨轳?,層次井然。全幅用水墨畫出,充分發(fā)揮了水墨畫的長處,正如他自己所說:“吳道子畫山水,有筆無墨;項容有墨無筆,吾當采二子之所長,成一家之體。”圖上有“荊浩真跡神品”六字(孫承澤認為是南宋高宗構(gòu)的筆跡),上鈐“御書之寶”印,有元韓嶼、柯九思等題詩,并有清梁清標收藏印和乾隆諸璽。《雪景山水圖》五代荊浩絹本設(shè)色縱138.3厘米橫75.5厘米美國堪薩斯城納爾遜美術(shù)館藏荊浩注重對真山真水的體察,善于圖繪北方雄偉的山川風貌,在藝術(shù)上有新的創(chuàng)造和突破。他曾說:“吳道子有筆無墨,項容有墨不筆,吾當采二子之所長,成一家之體?!蓖瑫r,荊浩還善用皴cūn法,在營建畫面意境方面有得天獨厚的天賦。此圖以立幅構(gòu)圖重重山巒,其間點綴有行旅人物,山形屈曲,設(shè)色濃重,畫中有“洪谷子”小字款。傳聞此畫系自古墓中出土,西方有的美術(shù)史家認為是荊浩的作品,也有人判定是一幅早期山水畫的摹本。關(guān)山行旅圖五代關(guān)仝tóng(傳)絹本水墨縱144.4厘米,橫56.8厘米臺北故宮博物院藏此圖上畫峰巒高聳,氣勢雄偉;中畫深谷壇林,中藏古寺;近寫板橋茅店,旅客往來,商賈停驂,維以寒林雞犬,富有生活氣息。布境兼“高遠”與“平遠”兩法,樹木有技無干,用筆簡勁老辣,有粗細斷續(xù)之分;落墨則漬染生動,饒于墨韻。《宣和畫譜》稱關(guān)仝“尤善作秋山寒林,與其村居野渡,幽人逸士,漁市山澤,使見者如在灞橋風雪中,三峽聞猿時,不復有市朝抗塵走俗狀?!彼霎嬐庵?,亦可與圖中約見之。此畫無款,據(jù)收傳印璽,可知先后為賈似道,元內(nèi)府,明內(nèi)府,明晉王府及清安岐收藏,后入清宮?!赌墔R觀》及《石渠寶笈續(xù)編》等畫書著錄,可以認為是代表關(guān)仝畫風之作。
2.西蜀地區(qū)這一區(qū)的經(jīng)濟條件比較優(yōu)越,戰(zhàn)亂少,中原地區(qū)的一些畫家在唐末、五代初去西蜀地區(qū)避難的很多,再加上西蜀政權(quán)首先在宮廷里設(shè)立“圖畫院”,對聚集畫家和推動繪畫藝術(shù)的發(fā)展,起著顯著的作用。由于這些原因,西蜀地區(qū)就成為當時繪畫藝術(shù)活動的中心。山水畫,尤其是花鳥畫在這里有了很大的發(fā)展。黃筌、黃居記父子和南唐徐熙在這方面的成就最大,最突出,成為我國古代花鳥畫中兩個主要的流派。黃筌的繪畫風格一向以富麗工巧為其特點。先用極細而不太濃的墨線勾勒出物體的部位和輪廓,然后填以色彩。這種畫法,一般稱之為“勾勒法”。黃筌的兒子居寶、居讬都繼承了這這種畫法,而形成了花鳥畫中的所謂“黃體”。徐熙的繪畫風格樸素自然,然后略施色彩。也就是說,以線條墨色為主,設(shè)色技法為輔,并且講究線條和色彩的互相結(jié)合,不使線條為色彩所掩沒。這種畫風,后世稱為“徐體”。因此當時人們評論說:“黃家富貴,徐熙野逸”。但是,徐熙的這種注重“筆法”而輕于色彩的畫法,到了他的孫子崇嗣等人手里,由于受到黃筌畫派的影響,而產(chǎn)生了花鳥畫法中的“沒骨法”,即不用墨色勾勒出物象的骨干和輪廓,而直接用彩色來繪畫。
西蜀地區(qū):黃筌quán、黃居記父子花鳥畫寫生珍禽圖五代黃筌quán絹本設(shè)色縱41.5厘米,橫70厘米故宮博物院藏此圖畫各類飛禽,昆蟲,龜?shù)榷喾N。形象準確生動,筆法工細,色調(diào)柔麗協(xié)調(diào),可看出寫生功力之深。構(gòu)圖無一定章法,烏蟲互不呼應,畫左下方署小字一行“付子居寶習”,當為傳子習畫范本。《石渠實笈初編》著錄。黃筌的作品經(jīng)《宣和畫譜》著錄時還有349件,但流傳至今只此一件。
3.江南地區(qū)的南唐這個地區(qū)和西蜀一樣有優(yōu)越的自然條件,受戰(zhàn)亂破壞也少,早就是文學藝術(shù)家聚集之地;宮廷里也設(shè)有“圖畫院”,所以無論是人物畫、山水畫或花鳥畫,都有顯著的成就。人物畫方面,可以周文矩和顧閎中為代表。周文矩的“戰(zhàn)(顫)筆”衣紋,在人物畫的技法中可算是開創(chuàng)了一種新風格?;B畫方面,以徐熙為代表。山水畫方面以董源和巨然為代表。他們倆人生活在江南,都善于描繪江南山水秀麗明快的特色和氣氛.繪畫史上稱他們?yōu)椤敖吓伞?,善于表現(xiàn)平淡天真的江南風景,尤能體現(xiàn)風雨明晦的變化。這一畫派對宋元以后的山水畫有很深的影響。
3.江南地區(qū)的南唐這個地區(qū)和西蜀一樣有優(yōu)越的自然條件,受戰(zhàn)亂破壞也少,早就是文學藝術(shù)家聚集之地;宮廷里也設(shè)有“圖畫院”,所以無論是人物畫、山水畫或花鳥畫,都有顯著的成就。人物畫方面,可以周文矩和顧閎中為代表。周文矩的“戰(zhàn)(顫)筆”衣紋,在人物畫的技法中可算是開創(chuàng)了一種新風格。江南地區(qū)南唐人物畫:周文矩(公元十世紀),建康句容人(今南京),南唐畫院翰林待詔。善畫人物,山川,樓觀,尤精仕女。所畫閏rùn閣婦女,繼承唐代周日方傳統(tǒng),注重刻畫人物表情動態(tài)和內(nèi)在精神,而不過多施朱傅粉或華美佩飾,形象更展自然秀麗。他的筆法吸取李煜畫法用筆,線條瘦硬,略帶顫動,種之為“戰(zhàn)筆”描,剛?cè)嵯帻R,獨具一格。他在畫院深受李煜賞識,曾與顧閎gōng中同時奉命畫〈韓熙載夜宴圖〉。
重屏會棋圖五代周文矩絹本設(shè)色縱40.2厘米,橫70.5厘米故宮博物院藏此圖描繪南唐中主李景與其弟景遂,景達,景過會棋情景。頭戴高帽,手持盤盒,居中觀棋者為中主李景,對弈者是齊王景達和江王景過,人物容貌寫實,個性迥異。衣紋細勁曲折,略帶頓挫抖動。四人身后屏風上畫白居易“偶眠”詩意,其間又有一扇山水小屏風。故畫名日“重屏”。此畫〈墨緣匯觀〉,〈西清札記〉,〈石渠寶笈三編〉等畫著錄。另有數(shù)本,以〈重屏圖〉,〈觀弈圖〉等名稱見于〈寓意編〉,〈清河書畫舫〉等書?,F(xiàn)存二本,一本藏美國佛利爾美術(shù)館,屬明代摹本;此本藏故宮博物院,藝術(shù)水平較高,或認為是接近原作的宋人摹本。
3.江南地區(qū)的南唐這個地區(qū)和西蜀一樣有優(yōu)越的自然條件,受戰(zhàn)亂破壞也少,早就是文學藝術(shù)家聚集之地;宮廷里也設(shè)有“圖畫院”,所以無論是人物畫、山水畫或花鳥畫,都有顯著的成就。山水畫方面以董源和巨然為代表。他們倆人生活在江南,都善于描繪江南山水秀麗明快的特色和氣氛.繪畫史上稱他們?yōu)椤敖吓伞?,善于表現(xiàn)平淡天真的江南風景,尤能體現(xiàn)風雨明晦的變化。這一畫派對宋元以后的山水畫有很深的影響。
江南地區(qū)南唐山水畫:董源董源,字叔達,鐘陵人(今江西進賢),中主李時任北苑副使,故稱“董北苑”。記載說他山水多畫江南景色,“平淡天真,唐無此品?!蔽宕纬鯇Χ吹纳剿嫵删筒⒉恢匾?北宋米芾對他的畫作了極高的評價,明代的董其昌對董源則是推崇備至,將董源作為山水畫發(fā)展史上的正宗對待,又把董源同王維、李成、米芾、元四家前后貫穿,組成文人畫系?!稙t湘圖》五代董源絹本設(shè)色縱50.2厘米橫140厘米北京故宮博物院藏《瀟湘圖》畫的是江南景色。畫中山巒連綿,云霧暗晦,山水樹石都籠罩于空靈朦朧之中,顯得平淡而幽深,蒼茫而深厚。岸邊船上有幾組人物,遠處坡下有張網(wǎng)的漁人和船只。此畫以花青運以水墨,清淡濕潤,山石用筆點染,而山坡底部用披麻皴,顯得渾厚滋潤,江南山水的草木繁盛,郁郁蔥蔥俱得以表現(xiàn)。董源的山水畫對后世的文人畫影響巨大,宋代郭若虛在《圖畫見聞志》中稱,董源畫法“水墨類王維,著色如李思訓”,對其評價很高。《夏景山口待渡圖》五代董源絹本淡設(shè)色縱50厘米橫320厘米遼寧省博物館藏此圖寫江南夏景。開卷處平沙淺岸,江河橫陳,小舟往來其間,山巒疊起,叢林中微露村舍,卷末沙岸延伸,垂柳成行,岸邊有待渡者,展現(xiàn)出平遠遼闊的江景。全卷用披麻皴加墨點表現(xiàn)山巒林木,畫法與《瀟湘圖》一致,畫幅高度亦相同,因而有的鑒賞家認為二者為一卷,后來被人分割,中間有缺損,因而不能連貫。本圖無款印,董其昌于卷前引首題“董北苑夏景山口待渡圖真跡”。《夏山圖》五代董源絹本水墨淡設(shè)色縱49.2厘米橫313.2厘米上海博物館藏《夏山圖》構(gòu)圖從高遠取景,整幅重嵐疊岡,淵渚煙汀,樹木華滋、牛群放牧,一派江南山鄉(xiāng)氣象。畫中樹木、山石,全用墨點簇皴而成,樹木濃重厚實,有蔥郁繁茂之感,山石用雨點皴法,干筆、濕筆、破筆、濃淡相參,極盡變幻莫測之奇。巨然僧巨然,鐘陵(今江西南昌附近)人,確切的生卒年已難考證,主要活動期在五代末至北宋初。他先是鐘陵開元寺的僧人,后因善畫山水得名,成為南唐后主李煜的賓客。公元875年,李煜降宋,巨然隨他到了汴梁,居開寶寺中。因他在學士院玉堂畫了壁畫,蠃得朝野稱賞,遂馳名中原地區(qū)。他在繪畫史上與荊浩,關(guān)仝,董源并稱為四大家,對中國山水畫的發(fā)展有很大的貢獻。層巖叢樹圖北宋巨然絹本墨筆縱144.1厘米,橫55.4厘米臺北故宮博物院藏此圖山巒起于畫幅的左下角,取側(cè)入之勢。中幅崛起一岡,直逼主峰,有驚濤突起之感。主峰嶺巒寬整,立意虛和,與隱顯在畫中幅右側(cè)的遠岫遙相呼應。散落在山間嶺上的業(yè)樹渲染出了一派渾茫的氣分,與嚴整的峰岡相映成趣,在開合中寄意深遠。林中小徑,屈曲縈帶,就實崇虛,意趣深遠。而勾皺雅滴,筆墨秀潤。作品本幅無作者款印,僅有明董其昌的題識,種此圖為“僧巨然真跡神品”??妓蝿⒌来肌妒コ嬙u》和《宣和畫譜》所論巨然畫語,與此畫都有很吻合,所以史來鑒定家都認同董其昌的這一判斷。徐熙五代南唐杰出畫家。鐘陵(今江西南昌附近)人,一說金陵(今江蘇省南京市)人。生卒年不詳,但可知其卒于宋滅南唐之前。他出身江南名族,一生以高雅自任而不肯出仕。善畫花竹、禽魚、蔬果、草蟲。他經(jīng)常漫步游覽于田野園圃,所見景物多為汀花野竹、水鳥淵魚、園蔬藥苗。每遇景物,必細心觀察,故傳寫物態(tài),皆富有生動的意趣。在畫法上他一反唐以來流行的暈淡賦色,另創(chuàng)一種落墨的表現(xiàn)方法,即先以墨寫花卉的枝葉蕊萼,然后傅色。他在所著《翠微堂記》中自謂“落筆之際,未嘗以傅色暈淡細碎為功”。當時徐鉉記徐熙畫是“落墨為格,雜彩副之,跡與色不相隱映也”(《圖畫見聞志》)。宋代沈括形容徐熙畫“以墨筆為之,殊草草,略施丹粉而已,神氣迥出,別有生動之意”(《夢溪筆談》)。宋代《德隅齋畫品》中著錄徐熙《鶴竹圖》,謂其畫竹“根干節(jié)葉皆用濃墨粗筆,其間櫛比,略以青綠點拂,而其梢蕭然有拂云之氣”。米芾又謂他畫花果有時用澄心堂紙,用絹則“其紋稍粗如布”。這種題材和畫法都表現(xiàn)他作為江南處士的情懷和審美趣味,與妙在賦彩、細筆輕色的“黃家富貴”不同,﹝指黃筌與黃居父子﹞而形成另一種獨特風格,被宋人稱為“徐熙野逸”。然而《圖畫見聞志》中記徐熙為南唐宮廷所繪的“鋪殿花”、“裝堂花”,于“雙縑幅素上畫叢艷疊石,傍出藥苗,雜以禽鳥蜂蟬之妙”,“意在位置端莊,駢羅整肅,多不存生意自然之態(tài)”。這種富有裝飾性的繪畫,也構(gòu)成了徐熙繪畫的另一風貌。徐熙作品早已不存,現(xiàn)傳為徐熙的《雪竹圖》、《玉堂富貴圖》、《雛鴿藥苗圖》皆非真跡,只能從中領(lǐng)略其風格和畫法?!队裉酶毁F圖》此畫繪玉蘭、海棠及牡丹,花蕊繁雜,畫下端有一野雞。題款為"金陵徐熙"下鈐半印二,不可辨。
《玊堂富貴圖》南唐徐熙軸絹本縱112.5cm橫38.3cm牡丹花常被稱為富貴花。它是花中之王。自唐代以來,牡丹就成了民間所愛的、畫家常寫的花卉了。牡丹與白頭翁(鳥名)畫在一起,叫做“玊堂富貴”了。圖中牡丹、玊蘭、海棠、杜鵑,布滿全幅,最后還用石青襯地。枝葉花鳥,用墨筆鉤出輪廓,然后敷以彩色,湖石下還繪了一只野禽。這種滿紙點染,不留隙地的畫法,顯然受了佛教藝術(shù)的影響。五代時后,花鳥畫盛行,徐熙、黃筌二人,一在南唐、一在后蜀,同為后世花鳥畫之祖。黃筌一派的花鳥畫,用重色,氣象華貴,非常艷麗;徐熙則用“水墨淡彩”予人以超逸清雅的感覺。黃筌與徐熙的風格大不相同,因而有“黃家富貴,徐熙野逸”之說。不錯,徐熙是一位品格高尚的野逸畫家,專畫動植物而極少畫山水,郭若虛的“圖畫見聞志”說他“多狀江湖所有汀花野竹、水鳥淵魚?!币詫懮鸀橹鳎瑢τ诤笫赖挠绊懞艽?。徐熙沒有做過官,一生致力于繪畫?!秷D畫見聞志》又說:“徐熙輩,有于雙縑幅素上畫叢艷迭石,傍出藥苗,雜以禽鳥蜂蟬之妙,乃是供李主宮中掛設(shè)之具,謂之鋪殿花,次日裝堂花,意在位置端莊,駢羅整群肅,多不取生意自然之態(tài)?!边@可能是一種掛在墻壁上作裝飾的圖案畫。徐熙的生卒年不詳,只知南唐于開寶末年(公元975年),李后主降宋之后沒有多久他就因病逝世了。《雪竹圖》似是最能體現(xiàn)其“落墨”風格的,可惜未加色而不得窺其全豹。此圖縱151.1厘米,橫99.2厘米,絹本,墨筆,藏上海博物館。謝稚柳先生曾著文介紹此圖,他是這樣闡述“落墨”的:“所謂‘落墨’是把枝、葉、蕊、萼的正反凹凸,先用墨筆來連勾帶染的全部把它描繪了出來,然后在某些部分略略的加一些色彩?!币簿褪钦f,一幅畫的形和神,都是用墨筆和墨色來“落定”,著色只是輔助。這體現(xiàn)了徐熙在筆墨上的大膽革新。以《雪竹圖》觀之,圖繪雪后的枯木竹石。下方是大小數(shù)方秀石,不重勾勒而用水墨暈染出結(jié)構(gòu),留白以示積雪。石后中間是三竿粗竹,挺拔茁壯,細枝遒勁,殘葉紛披。旁有數(shù)竿被雪壓彎或折斷的竹子,或粗或細,或斷或彎,又有數(shù)竿細竹穿插其間,顯得姿態(tài)多變,情趣盎然。左旁則現(xiàn)一段枯樹,枝杈被折,或勾葉,或暈染留白,映襯雪景的蕭瑟。而在刻畫上,勾皴與暈染,粗筆與細筆,濃墨與淡墨,墨染與留白,兼施并用,同樣是謹嚴的寫實作品,與北宋盛行的“細勾填彩”、務求逼真的畫風相比較,顯得率意而出格,然而卻也更多變化,更富情趣。調(diào)馬圖趙嚴絹本設(shè)色縱29.5厘米,橫49.4厘米上海博物館藏畫面作一馬夫牽馬待行狀。馬夫頭戴卷檐帶幟虛帽,身穿圓領(lǐng)窄袖胡服,深目高鼻,西域人形象。所牽之馬,白地黑花,高頸昂首,體態(tài)縱恣,系大宛名種。雖然由于年深月久,畫面絹色暗敝破損,但依然可以看到它當年的艷麗典雅的色彩。人物膚色用淡赭及土朱染成:白色窄袖胡服左袒處,露出青紫?;ü?。束腰護襠系石綠作地色,上有簡化的如意紋樣;項飾亦用石綠敷染,或都代表一種類乎金屬物質(zhì)的裝飾。在護襠上覆以黑色護襠上覆以黑色羽披,帽頂貫珠用淡朱染成,馬頸項,肩背及腿部黑色,腹部及踝留白。在腹部白在上暈以黑花,三,四點簇聚綴成圖案,自然生動。全圖輪廓用淡墨線描,跨線略加染暈,其運筆若鐵線,勁練而微有波磔zhé
。景物難枳簡單,但人物和駿馬神態(tài),躍然于絹素之上。
北宋是中國歷史上一個強盛的、繁榮的王朝。它于公元960年由宋太祖趙匡胤建立,到公元1127年政權(quán)南遷的這段時間,被稱為北宋,定都開封。北宋王朝的建立,結(jié)束了自唐末而形成的四分五裂的的局面,使中國又歸于統(tǒng)一,但由于與宋同時代的遼、金、西夏等國的強大,使北宋政權(quán)一直處于外族的危脅之中。宋朝南宋(1127年-1279年)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個朝代,宋高宗趙構(gòu)在臨安(今杭州)重建宋朝,史稱南宋,與金朝東沿淮水(今淮河),西以大散關(guān)為界。南宋與西夏、金朝和大理為并存政權(quán)。南宋偏安于淮水以南,是中國歷史上封建經(jīng)濟發(fā)達、古代科技發(fā)展、對外開放程度較高,但軍事實力較為軟弱、政治上較為無能的一個王朝。五代的封建割據(jù)和混亂的局面,到北宋而歸于統(tǒng)一。因此,宋代是繼唐之后的又一個文化藝術(shù)的黃金時代。繼承五代皇家畫院而創(chuàng)立的翰林圖畫院,以圖畫開科取土,羅致天下的優(yōu)秀畫家,重寫生,講法理,以十分嚴謹?shù)乃囆g(shù)創(chuàng)作態(tài)度,精工細寫,為中國畫的寫實求真也作了很大的貢獻,促進了院內(nèi)外畫家在藝術(shù)創(chuàng)作上的爭榮并秀。學畫必言北宋,許多佳作成為后世的典范。宋代承繼前朝,全面發(fā)展了各畫種,題材愈加廣泛,畫派并出,空前繁榮,盛極一時,其光輝璀璨,照耀百代。中期出現(xiàn)了以水墨寫意為主體的文人畫,講求詩書畫統(tǒng)一,注重筆墨情趣,是富有生命力的畫派新支。具體說來,宋代的繪畫有三大成就:1.繪畫的題材范圍更為廣闊宋代繪畫的題材,從都市生活和農(nóng)家生活的描寫,人物的肖像到描寫古代事跡的歷史畫,如李公麟的《兔胄圖》、陳居中的《文姬歸漢圖》等;從大自然的瑰麗景色到細小的花草甲蟲,無不被納入畫幅。宗教題材的人物畫在宋代初年,雖然還有很大的發(fā)展,但以后不在像過去那樣主要用來描寫神仙鬼怪或貴族生活,而讓位于描寫現(xiàn)實的民間生活和社會風俗的風俗畫,如張擇端《清明上河圖》等。
2.山水畫和花鳥畫得到了蓬的的發(fā)展,出現(xiàn)了各種風格的畫派,成為來代繪畫中最突出的部分北宋初期最有代表性的山水畫首推李成和范寬,他們繼承了荊浩的以水墨為主的山水畫傳統(tǒng),主要是表現(xiàn)北方雄渾壯闊的自然山水,與另一山水畫家關(guān)仝一起,被認為是“三家鼎峙,百代標程”的大師,繼起者有王士元、王瑞、燕文貴、許道寧、高克明、李宗成、丘納,但在具體的創(chuàng)作上,卻超過了前人。他的《林泉高致》是山水畫理論的重要著作。南宋李唐、劉松年和馬遠、夏圭合稱為南宋四大山水畫家。不再講求山川形勢的完整性,往往是突出某一個局部,加以集中和強化的描寫。北宋初年的花鳥畫受黃筌畫派的影響。過了近一百年后,趙昌、易元吉、崔白等人出,“黃派”的花鳥畫才喪失它的統(tǒng)治地位。宋徽宗趙佶執(zhí)政的時期,是宋代花鳥畫進入全盛的時期。他大力發(fā)展了皇家的畫院,積極提倡花鳥畫,對促進花鳥畫的發(fā)展起了一定的作用。花鳥畫發(fā)展到了南宋,畫風大都精密細致,艷麗生動,畫小幅為最多。以林椿、李迪、毛益等人為代表。3.繪畫的形式和風格更加多樣化卷軸畫的形式迅速發(fā)展起來,成為我國繪畫的一種主要形式。同時即有用作屏風和團扇、裝飾的小幅,也有像《清明上河圖》那樣規(guī)模宏大的長卷;既有富麗堂皇而工整細秀的花鳥畫,也出現(xiàn)了充分運用水墨、有很高概括性和抒情性的水墨寫意畫,如法常和尚的《寫生蔬果》。鄭思肖畫的蘭花都露根。人家問他為什么要這樣畫,鄭回答說:“土地已被人奪去了!”鄭借花草來寄托他的亡國之痛,這種“寓意性”,也是來的一個特色。1.繪畫的題材范圍更為廣闊宋代繪畫的題材,從都市生活和農(nóng)家生活描寫,人物的肖像到描寫古代事跡的歷史畫,如李公麟的《兔胄圖》、陳居中的《文姬歸漢圖》等;從大自然的瑰麗景色到細小的花草甲蟲,無不被納入畫幅。宗教題材的人物畫在宋代初年,雖然還有很大的發(fā)展,但以后不在像過去那樣主要用來描寫神仙鬼怪或貴族生活,而讓位于描寫現(xiàn)實的民間生活和社會風俗的風俗畫,如張擇端《清明上河圖》等。宋代繪畫題材六朝三杰文姬歸漢圖卷金張瑀絹本設(shè)色縱29厘米橫129厘米吉林省博物館藏是卷畫東漢末年文學家蔡邕yōng之女文姬jī歸漢的故事。重點突出歸漢的行旅場面,不如配景,人疏密錯落,互相呼應,真切描繪出長途跋涉的氣氛和朔風凜冽的塞外環(huán)境。筆墨遒勁簡練,富于變化,設(shè)色淺淡豐富,典雅和諧。畫左上方署款“祗zhī應司張□畫”?!办髗hī應司”乃金代設(shè)置構(gòu)機,可證為金代作品?!皬垺毕乱蛔咒駂uàn漫不晰,郭沫若釋為“禹”字。日本大阪美術(shù)館藏有題為“宋宮素然明妃出塞圖”卷者,其構(gòu)與此頗相似,故論者有內(nèi)容之爭。然均以為稀世珍品,可補畫史不足。畫上鈐有明萬歷“皇帝圖書”等三璽,清梁清標、乾隆、嘉慶、宣統(tǒng)諸鑿藏印?!妒汅胖鼐帯分洝A堋锻秒袌D》李公麟一公元七百六十三年,回紇hé和吐蕃入侵中原,攻陷了長安。唐朝廷緊急之下,不得不請出已經(jīng)退休多年的郭子儀平亂。郭子儀說:“比軍力的話,敵眾我寡;比德威的話,敵屈我直。與其打仗,不如談和!”不是拖下盔甲,一個人深入回紇hé的營中?;丶v首領(lǐng)曾跟隨郭子儀多年,看到以前的長官居然毫無敵意的前來,立刻跳下馬,拜倒在郭子儀身前。后來還協(xié)助郭子儀,平了吐蕃之亂。(宋代名畫家李公麟根據(jù)這個故事,畫了一幅《兔胄圖》現(xiàn)藏臺北故宮博物館。)六朝三杰明妃出塞圖金代宮素然卷紙本水墨縱30.2厘米橫160.2厘米(日)大阪市立美術(shù)館藏關(guān)于此圖的作者及時代,學界頗有爭議。此畫的構(gòu)圖與人物造型與張踽的《文姬歸漢圖》極為相似,圖中繪西漢元帝時宮女王嬙(字昭君)遠嫁匈奴呼韓邪單子,與隨從行出塞外的情形。寒風迎面,景色荒涼,人物形象刻畫極為真實生動,筆墨技巧純熟,線條勾畫細致流暢,以淡墨稍染衣褶、馬體,粗筆淡墨,幾筆便寫出塞外蒼茫蕭瑟的環(huán)境特點。人、犬、馬的動作體現(xiàn)出風之肆虐呼嘯,也反襯出王昭君鎮(zhèn)靜、從容的精神面貌,是一件難得的傳世佳作。宮素然,生平不詳,鎮(zhèn)陽(今河北定縣)人,畫史無載。貨郎圖卷宋李嵩sōng
絹本墨筆縱25.5厘米橫70.4厘米北京故宮博物院藏貨郎圖卷宋李嵩sōng
絹本墨筆縱25.5厘米橫70.4厘米北京故宮博物院藏這是一幅人物風俗畫卷,畫面上貨郎肩挑雜貨擔,不堪重負的彎著腰,歡呼雀躍的兒童奔走相告,喜悅之情溢于言表。貨擔上物品繁多,不勝枚舉,從鍋碗盤碟、兒童玩具到瓜果糕點,無所不有。在商品流通尚不夠發(fā)達的南宋時期,貨郎們走街串巷,一副貨擔就是一個小小的百貨店,貨郎們不僅為偏僻的鄉(xiāng)村帶來所需的貨物,也帶來各種新奇的見聞,貨郎的到來往往象節(jié)日般熱鬧,李嵩在圖中就描繪了這樣一幅場景。畫家借助貨郎這一題材表現(xiàn)了南宋市井生活的一個側(cè)面,那些令人眼花繚亂的物品,雖然今天有很多已不明其用途,但卻真實地記錄了南宋百姓的生活方式,是民俗學家不可多得的珍貴史料。畫面中人物的塑造主要依靠線描勾勒,細秀的筆劃輔以淡雅的設(shè)色,使畫面古樸沉著。人物動態(tài)鮮明,無一雷同,顯示出畫家的寫實功底。繁而不亂的貨物描繪得一絲不茍,更顯示了李嵩“尤長界畫”的技巧。
六朝三杰后赤壁賦北宋喬仲常絹本設(shè)色縱29.5厘米橫678.5厘米美國納爾遜?艾斯金藝術(shù)博物館藏《后赤壁賦》,是北宋著名文學家、號稱“唐宋八大家”的蘇軾在被貶謫黃州時所作的一篇散文,是《前赤壁賦》的姐妹篇。全文以敘事寫景為主,主要寫江岸上的活動,具有詩情畫意。孟冬赤壁“江流有聲,斷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的山水特征,得到了生動、逼真的反映。
六朝三杰【名稱】朝元仙仗圖【年代】北宋【文物現(xiàn)狀】(美)私人收藏【簡介】長卷,絹本,墨筆,縱44.3厘米,橫580厘米?!冻烧虉D》是一幅道教壁畫稿本,以卷軸畫形式流傳至今。原本已流落國外,國內(nèi)存有一幅臨本《八十七神仙圖》。畫面描繪道教帝君往謁元始天尊的行列,人物眾多,繁而不亂。線條流暢,衣紋稠疊,臨風飄揚,似在空中。人物儀態(tài)不同,頭飾儀仗各異,成功地表現(xiàn)出帝君的莊嚴、神將的威武和仙女的豐姿?!咀髡吆喗椤课渥谠s990—1050),北宋真宗時期宗教畫家,時人把他與唐代吳道子相比?!妒コ嬙u》說他“學吳生筆,得其閑麗之態(tài)”。
六朝三杰清明上河圖卷張擇端絹本水墨淡設(shè)色縱24.8厘米橫528.7厘米北京故宮博物院藏六朝三杰二祖調(diào)心圖卷宋石恪(傳)紙本水墨縱35.5厘米橫129厘米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藏六朝三杰秋庭嬰戲圖軸北宋蘇漢臣絹本設(shè)色縱197.5厘米橫108.7厘米臺北故宮博物院藏五馬圖北宋李公麟lín紙本墨筆臺北故宮博物院藏畫宋朝元初年天駟監(jiān)中的西域名馬五馬匹,各有一名奚官司或人。畫無作者款印,前四馬俊名有黃庭堅題的馬名,產(chǎn)地,年歲,尺寸,卷末又有黃氏跋,題為李公作。因第五匹馬(滿川花)均無黃庭堅題,有人懷疑為均人人。所畫五代馬官,兩位是漢人,余為外族。形貌,服飾,神情各。除局部有烘染外,都有單線白描。行筆勁細,富于變化,刻畫出馬的背的圓勁與彈性。筆法簡潔蒼勁,是宋代人馬的作。本書選印第一,第三兩段。北宋三大家:指中國畫史上的董源、李成、范寬三大畫家。元湯曾說:“六朝至唐初,畫者雖多,筆法位置,深得古意。自王維、張、畢宏、鄭虔之徒出其不意,深造其理。五代荊、關(guān),又別出新意,一洗前習。迨于宋朝董源、李成、范寬三大家鼎立,前無古人,后無來者,山水格法始備?!彼麄兇_是開創(chuàng)了唐人所未開拓新畫風,較為完善了中國山水畫、面貌。三大家之特點:董源之畫除部分作品雄偉、嶄絕崢嶸之勢外,大多趨于平淡、天真、樸茂靜穆;范寬有堅凝厚重、雄峻茂墨的特色;李成之畫挺拔雄奇,富有變化,惜墨始金,別具一格。2.山水畫和花鳥畫得到了蓬的的發(fā)展,出現(xiàn)了各種風格的畫派,成為歷代繪畫中最突出的部分。北宋初期最有代表性的山水畫首推李成和范寬,他們繼承了荊浩的以水墨為主的山水畫傳統(tǒng),主要是表現(xiàn)北方雄渾壯闊的自然山水,與另一山水畫家關(guān)仝一起,被認為是“三家鼎峙zhì
,百代標程”的大師,繼起者有王士元、王瑞、燕文貴、許道寧、高克明、李宗成、丘納,但在具體的創(chuàng)作上,卻超過了前人。他的《林泉高致》是山水畫理論的重要著作。北宋初期山水畫代表李成李成:(919-967)宋,字咸熙,世稱李營丘,系出長安,唐之宗室。遂為營丘(今山東臨淄)人。五季之際流寓四方,及祖與父自吳徙青州,至成避地北海,遂到營丘。按吳邑志作蘇州吳縣人,非是。世業(yè)儒,善屬文,磊落有大志,因才命不遇,放意詩酒,寓興于畫。山水師關(guān)仝,凡煙云變滅,水石幽閑,樹木蕭森,山川險易,莫不曲盡其妙。而筆勢穎脫,墨法精絕,稱山水者,以為古今第一。尊之者至不名而曰李營丘焉。其命筆,惟意所到,宗師造化,自創(chuàng)景物,皆合其妙。米芾刻意搜訪,真者僅見二本,至欲作無李論。宋人畫山水者例宗李成筆法。許道寧得成之氣,李宗成得成之形,翟院深得成之風,皆僅得一體,語全則遠矣。后世所有成畫多此三人為之。惟郭熙能得其遺法。最工寒林,兼善龍水,成畫山上亭館及樓塔之類,皆仰畫飛檐。乾德中司農(nóng)卿衛(wèi)融知陳州聞其名,召之,成因挈族而往。日以酣飲為事,醉死客事。卒年四十九。按考圣(宋)朝名畫評云:“開寶(968-976)中孫四皓……以書招之,成曰:“吾儒者粗識去就,……豈能奔走豪士之門,與工技同處?遂不應。”而圖畫見聞志既謂“開寶中都下王公貴戚屢馳書延請,成多不答?!庇衷疲骸昂笥位搓栆圆〗K于乾德五年(967)?!逼澒每v后說,仍俟進一步研究。宣和畫譜番族敘論有李成之名,以所畫為全拘形似而乏氣骨,皆不兼其所長,故不得入譜云。系另一李成,附識備考。《宋史·附李覺傳、宣和畫譜、圣(宋)朝名畫評、圖繪寶鑒、圖畫見聞志、海岳畫史、清河書畫舫、畫系、廣川畫跋、夢溪筆談、聞見后錄、李營丘畫目、吳邑志、宋朝事實類苑》。宋李成宋李成讀碑窠kē石圖軸宋李成絹本水墨淡設(shè)色縱194.9厘米橫126.3厘米日本大阪市立美術(shù)館藏宋李成宋李成宋李成宋李成宋李成宋李成范寬范寬,又名中正,字仲立,陜西華原(今陜西耀具)人,生卒年不詳。據(jù)畫史記載,他在宋仁宗天圣年間(公元1023一1031年)還健在。他學畫初期,取法于荊浩,李成,后來立志革新,移居終南,太華諸山中,朝夕對著真實景象,創(chuàng)意構(gòu)圖,最后終于領(lǐng)悟到“山川造化之機“,找到了自己的表現(xiàn)風格。他與關(guān)仝,李成鼎立而三,領(lǐng)導著宋初的山水畫。雪景寒林圖北宋范寬絹本水墨縱193.5厘米,橫160.3厘米天津藝術(shù)博物館藏此圖畫群峰屏立,山勢高聳,深谷寒柯間,蕭寺掩映;古木結(jié)林,板橋寒泉,流水從遠方迂回而下。真實而生動地表現(xiàn)出秦隴山川雪后的磅礴氣勢。筆墨濃重潤澤,皺擦多與瀉染,屑次分明而渾然一體,細密的雨點皺于蒼勁挺拔的粗筆勾勒,表現(xiàn)出山石和枯木銳枝的質(zhì)感。此圖歷來受到廣泛重視。清代收藏家安岐稱其為“華原生平杰作”。因此在范寬有限的傳世作品中尤其難得。名款“臣范寬制”四字,隱于前景樹斡中,因年久字跡漫漶不易辨認,關(guān)于此圖是否為范寬之作,近年在繪畫史家間尚有不同看法,但說它是宋畫中代表范寬畫派的重要作品,則是大家公認的。據(jù)收傳印記,可知歷經(jīng)清梁清標,安岐鑒藏,乾隆時入內(nèi)府,1860年英法聯(lián)軍掠圓明圓時曾流落民間。
溪山行旅圖北宋范寬絹本墨筆縱206.3厘米,橫103.3厘米臺北故宮博物院藏米芾對范寬的繪畫風格曾作過這樣的描述:“范寬山水叢叢如恒岱,遠山多正面,折落有勢。山頂好作密林,水際作突兀大石,溪山深虛,水若有聲。物象之幽雅,品固在李成上,本朝自無人出其右。晚年用墨太多,勢雖雄偉,然深暗如暮夜晦暝,土石不分?!蔽覀儼堰@段話用來與本圖勘校,就會感到很是妥貼。所以歷來鑒藏家和美術(shù)史家們均堅信此圖為范寬真跡。近年對畫幅樹下草業(yè)間“范寬”二字款的發(fā)現(xiàn)更證實了這點。此畫單從構(gòu)圖方面說,應屬于平易之境,但它卻產(chǎn)生了非凡的力量。究其原因一是造型的峻巍,其次是筆墨的酣暢厚重。此圖經(jīng)清內(nèi)府收藏,《石渠實笈初編》著錄。
六朝三杰郭熙《林泉高致》中國北宋時期論山水畫創(chuàng)作的重要專著。作者郭熙,字淳夫,河陽溫縣(今河南溫縣)人,著名畫家?!读秩咧隆?篇,由郭思編述其父郭熙的創(chuàng)作經(jīng)驗和藝術(shù)見解而成?!读秩咧隆反媸赖墓虐姹居斜本﹫D書館藏明抄本、《四庫全書》文津閣本和文淵閣本等。《林泉高致》是郭煕山水畫創(chuàng)作的一篇經(jīng)驗總結(jié),是由其子郭思整理而成的。全書分六節(jié),即序言、山水訓、畫意、畫訣、畫格拾遺、畫題。原書有南宋許光凝序,今佚。今存六節(jié)中“序言”和“畫格拾遺”兩節(jié)為郭思所寫,其余四節(jié)均為郭煕之詞,乃郭熙生前所述,由郭思記錄整理而成。序言稱,郭思小時,常跟隨其父游泉石,郭熙“每落筆必曰:‘畫山水有法,豈得草草?!悸勔徽f,旋即筆記,今收拾纂集,殆數(shù)十百條,不敢失墜,用貽同好?!绷茉绱簣D軸宋郭熙絹本水墨縱158.3厘米橫108.1厘米臺北故宮博物院藏六朝三杰窠kē石平遠圖北宋郭熙絹本設(shè)色縱120.8厘米,橫167.7厘米故宮博物院藏郭熙,字淳夫,河南溫縣人。曾為宋御畫院藝學。師法李成,善畫山水,寒林。生卒年不祥,活動于北宋熙寧,元豐年間。著有《林泉高致》一書。畫幅左側(cè)有款“窠石平遠”四字及“元豐戊年郭熙畫”。鈐“郭熙印章”一方。知為郭熙作于元豐元年(公元1078年)。畫深秋清曠之景,神韻獨絕。樹石畫法與郭熙《早春圖》相似。但細部描畫較簡略。有“敕賜臨濟壹宗之印”等印記十一方和半印一方。南宋李唐、劉松年和馬遠、夏圭合稱為南宋四大山水畫家。不再講求山川形勢的完整性,往往是突出某一個局部,加以集中和強化的描寫。南宋四大山水畫家南宋四大家:指中國畫史上的南宋畫院畫家李唐、劉松年、馬遠、夏圭、亦稱“南宋四家”簡稱:“李、劉、馬、夏?!彼募抑欣钐坡栽?,劉、馬、夏繼承發(fā)展李唐的畫法,成為南宋畫院的主流。他們四家的風格特點是:李唐之畫剛勁犀利,氣魄雄偉;劉松年之畫受李唐影響,而又工整方面更為突出。馬遠、夏娃師李唐筆直法剛勁簡括,水墨淋漓,構(gòu)圖書館多向特寫。有“馬一角”、“夏半邊”之稱。其畫風對明代的浙派和院體山水畫有較大的影響。屬豪縱簡略一路畫風,初無此稱,屠隆說:“李唐、劉松年、馬遠、夏圭,此南渡以后四大家也?!睆埑笳J為:“南宋劉松年為冠,李唐、馬遠、夏圭次之?!睆?zhí)╇A則曰:“劉、李、馬、夏,俱負重名,而李、馬為最。”
李唐李唐(1066—1150),字晞古。河陽三城(今河南孟縣)人。北宋末南宋初畫家,精于山水畫和人物畫。初以賣畫為生,宋徽宗趙佶朝(1100~1125)補入畫院。1127年金兵攻陷汴京,高宗南渡,李唐亦顛沛流離,逃往臨安(今杭州),以賣畫度日。南宋恢復畫院后,李唐經(jīng)人舉薦,進入畫院,以成忠郎銜任畫院待詔,時年近八十。擅畫山水,變荊浩、范寬之法,用峭勁的筆墨,寫出山川雄峻的氣勢。晚年去繁就簡,創(chuàng)“大斧劈”皴,所畫石質(zhì)堅硬,立體感強。他畫的山水畫對南宋畫院有極大的影響,是南宋山水新畫風的標志。兼工人物,初似李公麟,后衣褶變?yōu)榉秸蹌庞?,并以畫牛著稱。李唐的畫風為劉松年、馬遠、夏圭、蕭照等師法,在南宋一代傳流很廣,對后世影響很大。存世作品有《萬壑松風》、《教子圖》、《清溪漁隱》、《長夏江寺》、《采薇》等圖?!恫赊眻D》,絹本,淡設(shè)色,縱27.2厘米,橫90.5厘米。現(xiàn)藏北京故宮博物院。畫商末伯夷、叔齊不食周粟,避于首陽山采薇(俗名野豌豆),最后餓死的故事。借以頌揚民族氣節(jié),間接地表達了他反對民族投降屈服的立場,有的題跋也指出此畫是“為南渡降臣發(fā)”。畫面采用截取式構(gòu)圖,圖繪半山之腰,蒼藤、古松之陰,伯夷與叔齊采摘薇蕨,其間正在休息對話的情景。兩位主人公畫得筆墨勁秀,衣紋簡勁爽利,神態(tài)生動,殷殷凄凄,若聲出絹素。樹石筆墨粗簡,墨色濕潤,已開馬遠、夏圭法門。畫中石壁上有“河陽李唐畫伯夷、叔齊”題款兩行。畫后有元人宋杞、明人翁允文、項元汴,清人永瑆、翁方綱、阮元、吳榮光等題記。采薇圖南宋李唐絹本淡設(shè)色縱27.2厘米,橫90.5厘米此卷畫商代末伯夷,叔齊不食周粟,在首陽山采薇代食的故事。圖繪半山之腰,蒼藤、古松之陰,伯夷與叔齊采摘薇蕨期間,正在休息對話的情景。畫中正坐一人即為伯夷,他面帶優(yōu)憤,目光炯炯,注視著叔齊。叔齊一手據(jù)地,一手舒掌作放歌狀。圖中人物刻畫生動傳神,森森然正氣溢于毫端。衣紋簡勁爽利,以親托人物剛直不阿的性格。樹石筆法粗簡,墨色濕潤,已開馬遠,夏圭法門。圖中石壁上有題款兩行;“河陽李唐畫伯夷,叔齊”,大約屬李氏晚年作品。本幅有明人項元汴、清人吳榮光等收藏印多方。后幅有元人宋杞,明人俞允文、項元汴、清人永瑆、翁方綱、蔡之定、阮元、林則徐、吳榮光、潘霄漢的題記。《清河書畫舫》,《汪氏珊瑚綱》,《佩文齊書畫譜》,《式古堂書畫匯考》等書著錄。萬壑松風圖宋李唐絹本水墨縱188.7厘米橫139.8厘米臺北故宮博物院藏劉松年劉松年(約1155-1218),南宋宮廷畫家。錢塘(今浙江杭州)人。因居于清波門,故有劉清波之號,清波門又有一名為“暗門”,故其俗呼為“暗門劉”。擅畫人物、山水,師張訓禮(本名張敦禮),而名聲蓋師,被譽為畫院人中“絕品”。畫學李唐,畫風筆精墨妙,山水畫風格繼承董源、巨然,清麗嚴謹,著色妍麗典雅,常畫西湖,多寫茂林修竹,山明水秀之西湖勝景;因題材多園林小景,人稱“小景山水”。張丑詩云:“西湖風景松年寫,秀色于今尚可餐;不似浣花圖醉叟,數(shù)峰眉黛落齊紈?!彼魑萦睿绠嫻ふ?。兼精人物,所畫人物神情生動,衣褶清勁,精妙入微。作品題材廣泛,既有反映社會不平的,如《風雪運糧圖》;松年也是位愛國畫家,擁護抗金,反對投降,曾苦心孤詣畫《便橋會盟圖》,希望統(tǒng)治者效法唐太宗戰(zhàn)勝強敵突厥,而不要效法唐高祖之逃跑投降政策;他還畫《中興四將圖》,表彰岳飛、韓世忠等民族英雄之偉績。后人把他與李唐、馬遠、夏圭合稱為“南宋四大家”。傳世代表作品有:《四景山水圖》卷及《天女獻花圖》卷,現(xiàn)藏故宮博物院;開禧三年(1207)作《羅漢圖》軸和嘉定三年(1210)作《醉僧圖》軸,現(xiàn)藏臺北故宮博物院;《雪山行旅圖》軸藏四川省博物館;《中興四將圖》卷傳為其所作,藏中國歷史博物館;傳世作品還有《西湖春曉圖》、《便橋見虜圖》、《醉僧圖》等。著有《溪亭客話》。四景山水圖南宋劉松年絹本設(shè)色每幅縱41.3厘米,橫67.9至69.5厘米故宮博物院藏《四景山水圖》分四幅繪春、夏、秋、冬四景,描繪了幽居于山湖樓閣中的大夫閑逸的生活。全卷書風精巧,彩繪清潤,季節(jié)渲染十分得體,筆墨蒼逸勁健。其中界畫屋宇絲毫不爽,山石多用小斧劈破,可以看出與李唐的淵源關(guān)系,而秀潤過之,四幅畫面均無款印,但可信為劉松年真跡。后幅有明人李東陽題記。本幅分鈐《春和園鑒藏》等印二十四方?!陡愉N夏記》著錄。羅漢圖軸劉松年絹本設(shè)色縱117厘米橫55.8厘米臺北故宮博物院藏.jpg馬遠馬遠:宋代杰出畫家。字遙父,號欽山。原籍河中(今山西永濟縣附近),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血液透析機(人工腎)合作協(xié)議書
- 2025年基因工程乙型肝炎疫苗(酵母)合作協(xié)議書
- 2024-2025學年河南省鄭州市管城區(qū)四年級(上)期末數(shù)學試卷
- 2025年排氣系統(tǒng)管件合作協(xié)議書
- 人教版期中測試卷-四年級數(shù)學下冊(培優(yōu)卷)(含解析)
- 2025年九年級教研組年終總結(jié)樣本(3篇)
- 2025年乳膠漆粉刷施工合同協(xié)議(2篇)
- 2025年產(chǎn)品買賣合同范文(2篇)
- 2025年二手房分期購房合同(三篇)
- 2025年個人車位租賃合同參考模板(三篇)
- YS/T 34.1-2011高純砷化學分析方法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zhì)譜法(ICP-MS)測定高純砷中雜質(zhì)含量
- LY/T 2016-2012陸生野生動物廊道設(shè)計技術(shù)規(guī)程
- 松下panasonic-視覺說明書pv200培訓
- 單縣煙草專賣局QC課題多維度降低行政處罰文書出錯率
- 健康養(yǎng)生課件
- 混雜控制系統(tǒng)課件
- 運動技能學習原理課件
- 《QHSE體系培訓》課件
- 公共關(guān)系學完整教學課件
- 原子物理學第五章-多電子原子:泡利原理
- 35kV輸電線路工程旋挖鉆孔專項施工方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