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言文學自考資料】【考前急救120題】中國現(xiàn)代文學史_第1頁
【漢語言文學自考資料】【考前急救120題】中國現(xiàn)代文學史_第2頁
【漢語言文學自考資料】【考前急救120題】中國現(xiàn)代文學史_第3頁
【漢語言文學自考資料】【考前急救120題】中國現(xiàn)代文學史_第4頁
【漢語言文學自考資料】【考前急救120題】中國現(xiàn)代文學史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昝晶萍目錄第一章文學革命與“五四”新文學(1917-1927) 1第二章30年代文學(1928-1937) 7第三章40年代文學(1937-1949) 13第四章50至70年代文學(1949-1977) 20第五章新時期文學(1978-2000) 24第一章文學革命與“五四”新文學(1917-1927)1.“五四”文學革命開始于()A.1915年B.1916年C.1917年D.1919年2.“五四”新文化運動的主要陣地是()A.《語絲》B.《小說月報》C.《創(chuàng)造》季刊D.《新青年》3.1921年夏,創(chuàng)造社成立于()A.東京B.北京C.上海D.廣州4.對中國現(xiàn)代散文的發(fā)展作出重要貢獻的新文學社團是()A.新月社B.沉鐘社C.彌灑社D.語絲社5.在創(chuàng)作上經(jīng)歷了從“問題小說”向更廣泛的現(xiàn)實主義發(fā)展、集中關注教育題材的五四作家是()A.王統(tǒng)照B.茅盾C.郁達夫D.葉紹鈞6.作為初期象征主義詩歌的探索者,李金發(fā)的第一部象征詩集是()A.《微雨》B.《毀滅》C.《昨日之歌》D.《為幸福而歌》7.中國新文化運動中的第一部個人新詩集是()A.《繁星》B.《嘗試集》C.《紅燭》D.《女神》8.“五四”時期對郭沫若思想影響最大的西方哲學是()A.泛神論B.人道主義C.無政府主義D.馬克思主義9.新月派聞一多的詩論的核心內容是“三美”,包括()A.音樂美、繪畫美、建筑美B.音樂美、韻律美、繪畫美C.韻律美、格律美、音樂美D.格律美、建筑美、繪畫美10.貫穿聞一多《紅燭》、《死水》兩部詩集的詩魂是()A.唯美主義B.愛國主義C.人道主義D.個性解放11.田漢藝術探索轉變期中最優(yōu)秀的重要代表作品是()A.《蘇州夜話》B.《麗人行》C.《名優(yōu)之死》D.《蘆溝橋》12.魯迅的《野草》在中國現(xiàn)代散文史上別具一格,它在藝術上()1A.采用象征、隱喻手法B.采用寫實手法C.具有含蓄凝練特色D.具備詩的意境E.采用白描手法13.《女神》的思想內容包括()A.強烈的個性解放要求B.強烈的反抗、叛逆與創(chuàng)造精神C.熾熱的愛國情思D.青春、愛情的歡唱E.大自然神奇力量的否定14.下列屬于田漢創(chuàng)作的劇本有()A.《五奎橋》B.《家》C.《麗人行》D.《回春之曲》E.《南歸》15.文學研究會16.創(chuàng)造社17.“學衡派”18.問題小說19.象征詩派20.愛美劇21.簡述魯迅《朝花夕拾》的藝術風格。22.簡述魯迅雜文的藝術特色。223.聯(lián)系作品,分析《故事新編》的藝術特點。24.論述《吶喊》、《彷徨》的思想內容和藝術成就。25.試分析《女神》的思想內容和藝術成就。26.論述《野草》在藝術上的探索及成就。1917年至1920年是新文學的萌芽期,1921年新文學社團出現(xiàn)到解析:“五四”時期以陳獨秀主編的《新青年》為主要陣地,反對舊道德、提倡新道德,興起了“民主”與“科學”的新文化思想啟蒙運動。3.答案:A報》、《創(chuàng)造日》、《洪水》等刊物。主張“為藝術而藝術”,小說的取材多為自己個人的經(jīng)歷和身邊瑣事,有“自敘傳小說”之稱。郁達夫的《沉淪》、郭沫若的《漂流三部曲》是其中的代表作品。解析:語絲社:1924年創(chuàng)辦《語絲》周刊得名。是新文學史上第一個專門性散文(雜文)刊物。多發(fā)表針砭時弊的雜感小品,倡導幽默潑辣的“語絲文體”。對中國現(xiàn)代散文的發(fā)展作出了重要貢獻。解析:在“五四”小說創(chuàng)作方面,葉紹鈞經(jīng)歷了從“問題小說”向更廣泛的現(xiàn)實主義的發(fā)展過程,他擁有多年的教育工作的經(jīng)驗,在創(chuàng)作題材上,葉紹鈞多取材于教育界的人和事。6.答案:A3解析:本題旨在考查對李金發(fā)詩集的掌握情況。AD兩項都是李金發(fā)的詩集,不過第一部則是《微雨》,因此,排除D。《毀滅》是朱自清的長詩,《昨日之歌》是馮至的詩集,也可排除BC,本題應選A。解析:胡適的詩集《嘗試集》,1920年3月初版,是新文化運動中第一部白話新詩集。這些作品除部分偏于議論外,大多數(shù)是即事感興,即景生情之作,常用直接描寫、淺顯的比喻象征等手法,言之有物,平實淡遠。冰心的《繁星》對詩壇形成重大影響;《紅燭》是聞一多的詩集;郭沫若的《女神》為詩壇開了浪漫的詩風。故本題選B。8.答案:A解析:“五四”時期對郭沫若思想影響最大的西方哲學是泛神論。9.答案:A解析:新月派聞一多的詩論的核心內容是“三美”,包括音樂美、繪畫美、建筑美。解析:貫穿聞一多《紅燭》、《死水》兩部詩集的詩魂是聞一多濃烈、真摯的愛國主義情思。解析:本題對田漢戲劇《名優(yōu)之死》的文學價值進行考查,如圖所示,可知本題選C。解析:《野草》是魯迅在藝術探索上的新成果,也是中國現(xiàn)代散文詩走向成熟的第一個里程碑?!兑安荨肥窃娕c散文的結合,采用以抒情為主的手法,往往篇幅較短,內容含蓄、凝練?!兑安荨肪哂姓芾硇浴⑾笳餍院托蜗笮韵嘟Y合的藝術風格。最顯著的特點,是在取象、造境、構思上的獨特性:是現(xiàn)實景象和夢境的交錯描寫,把一些微妙難言的感覺、直覺、情緒、想象、意識與潛意識準確而生動地表現(xiàn)了出來,有著豐富的心理內涵?!兑安荨吩谡Z言上表現(xiàn)為反義詞語的相生相克,由此又派生出句式、節(jié)奏上的回環(huán)往復,把散文詩的抒情特點及詩的意韻發(fā)揮到了極致?!兑安荨反罅窟\用了象征、隱喻手法。自然景物、人物或故事,往往既是寫實的,而同時又具有象征和隱喻的意義。解析:《女神》是郭沫若的第一部新詩集,《女神》一、二兩輯主體部分的“五四”以后的詩作,體現(xiàn)了“五四”狂飆突進的時代精神,格調雄渾豪放,唱出了民主科學的時代最強音?!杜瘛返倪@種愛國熱忱是詩人呈獻給“五四”運動的最美好的詩情,也成為《女神》全書的詩魂,《女神》中創(chuàng)造精神與反抗叛逆精神融合一體,構成了一個互補的整體,《女神》勇于破舊創(chuàng)新的“五四”時代覺醒的民族形象的象征;熱烈執(zhí)著地追求著革命理想與個性解放;他胸襟博大,雄視整個世界與人類,充滿了崇拜自我的現(xiàn)代感受與樂觀精神,完美體現(xiàn)了“五四”狂飆突進的時代精神。4解析:本題考查田漢劇作的掌握情況?!段蹇鼧颉肥呛樯畹膭∽?;《家》是巴金的長篇小說。《麗人行》《回春之曲》《南歸》均為田漢的劇作。因此可將AB排除,本題選CDE。(1)文學研究會1921年1月在北京成立;(2)發(fā)起人有周作人、鄭振鐸、沈雁冰、葉紹鈞等人,《小說月報》是文學研究會的會刊;(3)一般稱文學研究會的創(chuàng)作為"人生派"或"為人生"的文學;(4)在創(chuàng)作方法上強調寫實主義。16.答案:(1)1921年7月成立于日本東京,主要成員有郭沫若、張資平、郁達夫等;(2)創(chuàng)辦了《創(chuàng)造》季刊、《創(chuàng)造周報》、《創(chuàng)造日》等刊物,主張“為藝術而藝術”,強調文學必須忠實地表現(xiàn)作者自己“內心的要求”,作品帶有濃厚的主觀個人抒情色彩。 吳宓等創(chuàng)辦《學衡》雜志,因其觀點態(tài)度相近而被稱為“學衡派”。 (2)“學衡派”以融貫中西古今的姿態(tài),提出“昌明國粹,融化新知”,反對新文化運動和文學革命,思想傾向保守。 (3)以魯迅為代表的新文學陣營對“學衡派”進行了全面有力的批駁。 (1)1921年以后,一些作家沿著文學研究會“為人生”的方向,創(chuàng)作的一批反映社會問題的小說,被稱為“問題小說”。 (2)其思想特征在于揭示社會問題,批判社會黑暗,并試圖提出解決辦法。 (3)代表作有:冰心的《斯人獨憔悴》,葉紹鈞的《這也是一個人》,王統(tǒng)照的《沉思》等。19.答案:象征詩派指以1925年出版李金發(fā)的詩集《微雨》為起點的,活躍在20年代中后期的詩派,它的代表人物有李金發(fā)、穆木天等,提出“純粹的詩歌”的概念。 (1)1921年,汪仲賢、陳大悲等組成的民眾戲劇社,與應云衛(wèi)、歐陽予倩等組成的上海戲劇協(xié)社,著力提倡“愛美劇”。 (2)“愛美劇”,即“非職業(yè)”的業(yè)余演劇。它針對文明戲的墮落,力求擺脫商業(yè)化傾向,進行嚴肅的藝術創(chuàng)造。 (3)主張戲劇表現(xiàn)時代、人生,并重視舞臺實踐、劇場組織工作以及劇本的創(chuàng)作與改編,促進了中國現(xiàn)代話劇的發(fā)展。 (1)《朝花夕拾》是魯迅帶有回憶性質的散文集; (2)敘事、議論、抒情有機結合,寓褒貶于平淡的敘述中;5 (3)清新恬淡與諷刺幽默相統(tǒng)一。22.答案:(1)形象性,使說理形象化,把邏輯性和形象性結合統(tǒng)一,創(chuàng)造了許多類型形象;(2)抒情性和諷刺性;豐富多樣的文體和風格,主要風格是切實鋒利,精練潑辣,似投槍匕首;(3)簡練雋永、鮮明生動、機智幽默、多姿多彩的語言。23.答案:(1)依據(jù)古籍,容納現(xiàn)代,即在歷史材料基礎上進行加工、提煉、改造,將現(xiàn)代人的生活融入古人古事之中,形成了古今交融的藝術特點,加強了作品的藝術感染力。(2)側重對古人性格、精神和心理狀態(tài)的深入挖掘與擴展,并用“畫眼睛”的手法加以渲染和強調。不“神化”或“鬼化”古人,而是將古人當作活人,尋找古人今人思想感情上相通之處加以推想和發(fā)展,將古人寫活。(3)運用“油滑”的手段,在穿插性的喜劇人物身上,賦予現(xiàn)代化的細節(jié),達到“借古諷今”的效果。24.答案:(1)《吶喊》、《彷徨》具有鮮明豐富的反封建思想內涵。如《狂人日記》對封建禮教的吃人本質作了最深層次的揭露批判,在表現(xiàn)“禮教吃人”的同時,還表現(xiàn)了強烈的反抗、變革精神。在《狂人日記》中所揭示的揭露封建制度和封建思想吃人的總主題,幾乎貫穿在他的《吶喊》、《彷徨》的每篇小說彷徨》中對農(nóng)民、婦女、知識分子形象與命運的表現(xiàn),批判了國民性,暴露了國民的探索,開辟了多種創(chuàng)作方法的源頭:一方面大膽借鑒了西洋小說的表現(xiàn)手法,另一方面又融合了中國傳統(tǒng)小說的長處;從而創(chuàng)造了中國現(xiàn)代小說的新形勢,開創(chuàng)和奠定了中國新文學的現(xiàn)實主義傳統(tǒng)。25.答案:郭沫若的《女神》是“五四”時期狂飆突進精神的典型體現(xiàn),其思想內容表現(xiàn)為: (1)個性解放的強烈要求; (2)反抗、叛逆與創(chuàng)造精神的歌唱; (3)愛國情思的抒發(fā),其整體是以“五四”時期勃發(fā)的民主精神為主要核心?!杜瘛肥且徊砍錆M浪漫主義色彩的作品,其藝術成就表現(xiàn)為: (1)采用了內在情感強化以及噴發(fā)式宣泄的表達方式; (2)在想象方式上具有奇特性,達到極度的夸張; (3)在形象描繪方式上充滿了昂奮的音調,濃烈瑰麗的色彩,恢宏勇猛的形象,具有英雄主義的格調; (4)語言上具有華贍豐美的特點。 (5)在詩體形式上,主張絕對的自由和自主,創(chuàng)立了多樣的自由的詩形,從而為新詩發(fā)展提供了藝術表現(xiàn)的多樣可能性。 (2)哲理性、象征性和形象性相結合,大量運用象征、隱喻手法,構成了幽深奇崛的藝術境界; (3)在語言上表現(xiàn)為反義詞語的相生相克,由此又派生出句式、節(jié)奏上的回環(huán)反復,旨遠而詞約,言盡而意永; (4)是中國現(xiàn)代散文詩走向成熟的第一個里程碑。6第二章30年代文學(1928-1937)27.左翼文學運動在興起之初,與梁實秋等人展開論爭,論爭的焦點是()A.文學要不要注重形式C.文學要不要基于普遍的人性28.中國無產(chǎn)階級革命文學運動興起于()A.“五四”新文化運動時期C.大革命失敗之后B.文學要不要大眾化D.文學要不要用白話B.“五卅”運動時期D.“左聯(lián)”成立之后29.在“左聯(lián)”成立大會上作了《對于左翼作家聯(lián)盟的意見》重要講話的作家是()A.夏衍B.馮雪峰C.茅盾D.魯迅30.1936年左翼文學界發(fā)生了兩個口號的論爭,兩個口號指的是()A.抗戰(zhàn)文學和民族革命戰(zhàn)爭文學B.國防文學和民族革命戰(zhàn)爭的大眾文學C.國防文學和抗日戰(zhàn)爭的大眾文學D.國防文學和民族革命戰(zhàn)爭文學31.茅盾以趙惠明為主人公,揭露抗戰(zhàn)后期國民黨特務統(tǒng)治的長篇小說是()A.《腐蝕》B.《子夜》C.《虹》D.《霜葉紅似二月花》32.屬于茅盾《子夜》中創(chuàng)造的民族資本家形象是()A.周樸園B.吳蓀甫C.潘月亭D.趙伯韜33.巴金是一位富有理想追求進步的作家,對他青年時代影響最大的是()A.新民主主義B.三民主義C.無政府主義D.社會主義34.老舍創(chuàng)作的以英國為背景、反映中國國民性問題的長篇小說是()A.《二馬》B.《趙子曰》C.《老張的哲學》D.《離婚》35.老舍的《駱駝祥子》塑造了一個性格鮮明的虎妞形象,她具有()A.熱情的奉獻精神B.強烈的占有欲C.善解人意的溫情D.刻薄陰險的個性36.老舍的《四世同堂》反映了廣闊的生活內容,具有史詩般的宏大氣勢,它采用的是()A.長河奔流的結構方式B.人像展覽的結構方式C.欲揚先抑的結構方式D.卒章顯志的結構方式37.現(xiàn)代作家中,始終稱自己是“鄉(xiāng)下人”的是()A.趙樹理B.沈從文C.王魯彥D.王統(tǒng)照738.沈從文批判大學教授的卑下人格、反映他們污濁內心的小說是()A.《紳士的太太》B.《八駿圖》C.《有學問的人》D.《煥乎先生》39.表現(xiàn)30年代中國農(nóng)村“豐收成災”主題的小說《豐收》的作者是()A.葉紫B.葉圣陶C.茅盾D.吳組緗40.三十年代現(xiàn)代派詩歌的代表人物是()A.徐志摩、卞之琳B.穆木天、蒲風C.艾青、臧克家D.戴望舒、何其芳41.被葉紹鈞譽為“替新詩的音節(jié)開了一個新的紀元”的名作是()A.《鳳凰涅槃》B.《再別康橋》C.《死水》D.《雨巷》42.臧克家的第一部詩集,也是他的成名作和代表作是()A.《運河》B.《烙印》C.《老馬》D.《罪惡的黑手》43.《雷雨》作為曹禺話劇的代表作,其藝術特點可以概括為()A.戲劇結構嚴謹B.戲劇沖突激烈C.戲劇語言充滿豐富的潛臺詞D.富有詩的意境美E.人物形象刻畫帶有漫畫色彩44.下列藝術形象中出自曹禺話劇《雷雨》的有()A.周樸園B.侍萍C.仇虎D.周沖E.陳白露45.屬于20世紀30年代文壇“京派”的小說作家有()A.馮文炳B.凌叔華C.艾蕪D.吳組緗E.蕭乾46.中國左翼作家聯(lián)盟47.社會剖析派小說48.簡析老舍小說的藝術風格。849.簡析《雷雨》中周樸園的性格特征。50.結合作品,分析巴金《家》中的覺新形象。51.試述老舍《四世同堂》的結構特點。52.以《八駿圖》為例,論述沈從文對現(xiàn)代都市文明的嘲諷與批判。53.論述曹禺對中國現(xiàn)代話劇藝術的貢獻。54.結合作品,論述戴望舒詩歌的藝術特色。解析:關于“文學基于普遍人性”的論爭,這場論爭于1928—1930年發(fā)生在左翼作家與新月派理論家梁實秋之間。30年代較為重大的文學論爭: (1)關于“文學基于普遍人性”的論爭。(文學有沒有階級性) (2)關于“文藝自由”的論爭。爭論的焦點是文藝與政治的關系。 (3)關于“大眾語”的論爭。決定掀起反對文言、保衛(wèi)白話的運動,展開大眾語的討論。解析:無產(chǎn)階級革命文學的倡導和興起有著特定的歷史背景和深刻的歷史原因。其一是大革命失敗以后,現(xiàn)實政治斗爭和新的革命形勢,要求無產(chǎn)階級在文學上提出自己明確的口號,旗幟鮮明地宣傳自己的文藝主張,建設無產(chǎn)階級文學。解析:魯迅在“左聯(lián)”成立大會上發(fā)表題為《對于左翼作家聯(lián)盟的意見》的演說,所以選D項。知識拓展:本次講話魯迅強調革命作家一定要接觸實際的社會斗爭。他對左聯(lián)工作提出四點意見: (2)“戰(zhàn)線應該擴大”;9 (3)“應當造出大群的新的戰(zhàn)士”; (4)“聯(lián)合戰(zhàn)線是以有共同目的為必要條件的。如果目的都在工農(nóng)大眾,那當然戰(zhàn)線也就統(tǒng)一了”。解析:1935年“一二·九”運動爆發(fā),在全民族救亡運動的推動下,由左翼作家周揚、郭沫若等提出的“國防文學”口號,立即得到了廣泛響應。胡風、馮雪峰為補救其不足,提出了“民族革命戰(zhàn)爭的大眾文學”口號,于是出現(xiàn)了有宗派主義情緒的論爭。解析:《腐蝕》揭露了國民黨的反動特務統(tǒng)治,主人公趙惠明原來是一個青年學生,最后淪落為特務分子?!蹲右埂愤@本書以民族工業(yè)資本家吳蓀甫和買辦金融資本家趙伯韜之間的矛盾和斗爭為線索,圍繞這條線索,反映了1931年左右中國的社會環(huán)境。《虹》通過描述梅行素的生活道路,揭示了這一歷史時期內知識分子由個人主義到集體主義、由封建制度叛逆者到革命者的艱苦歷程?!端~紅似二月花》描寫了中國早期民族資產(chǎn)階級代表的惠利輪船公司經(jīng)理王伯申與封建沒落地主趙守義之間的勾心斗角。解析:本題考查對《子夜》中人物形象塑造的掌握情況。吳蓀甫是30年代中國民族工業(yè)資本家的典型。趙伯韜是個買辦資產(chǎn)階級的形象。故排除D,保留B。其他選項,A項是曹禺戲劇《雷雨》中的帶有封建性的解析:克魯泡特金是俄國19世紀70年代無政府主義思想的理論家,巴金由于受到他的啟蒙而對他的人格以及他的全部著作推崇備至,從此他開始研究起安那其主義。以馬則仁(老馬)、馬威(小馬)父子從北京到倫敦的生活軌跡為經(jīng),以中英兩國國民性的比較為緯,展開了較為廣闊的畫面。并且觸及了東西方不同民族之間要求心靈溝通的愿望與這愿望和現(xiàn)實之間的矛盾?!峨x婚》標志著老舍創(chuàng)作思想藝術的新高度,他的適度而有節(jié)制的幽默藝術也更成熟了。解析:老舍的《駱駝祥子》塑造了一個性格鮮明的虎妞形象,虎妞對于祥子的愛是以不平等的態(tài)度體現(xiàn)著的,在愛的成分中更多的是畸形的性的糾纏與索取,對祥子有著強烈的占有欲。解析:本題旨在對老舍作品的創(chuàng)作結構進行辨析。老舍的《四世同堂》是長河奔流的結構方式;時間范圍長、空間范圍廣。人像展覽的結構方式是其后期創(chuàng)作的《茶館》的結構方式。CD為干擾項,故本題選A。解析:沈從文:原名沈岳煥,代表作中篇小說《邊城》、長篇小說《八駿圖》、《新與舊》、《月下小景》、《阿黑小史》和《湘行散記》等,他始終稱自己為“鄉(xiāng)下人”。解析:《八駿圖》就是一篇具有代表性的都市題材小說。小說通過“八駿”之一達士先生的視角,惟妙惟肖地塑造了喜讀艷體詩文的教授甲、在海灘上窺視女子的教授乙、惦記自己內侄女的道德哲學教授丙、虐戀傾向的教授丁、認為女人是古怪生物的教授戊等人物,通過對這些知識分子扭曲的心理的分析,揭示了他們的道德觀的虛偽性,深刻的反思了當時知識分子畸形人格形成的原因。解析:《豐收》是葉紫的成名作和代表作。小說集中描寫農(nóng)村的“豐收成災”這一悲劇性的社會畸形現(xiàn)象。解析:本題考查的是“現(xiàn)代派詩歌”知識點的掌握情況。故本題選D。解析:《雨巷》被譽為“替新詩的音節(jié)開了一個新的紀元”。名作和代表作。解析:《雷雨》是屬于鎖閉式結構。時間集中,從第一幕到第四幕時間不到20小時;地點集中,三幕都在周家客廳;劇本巧妙地以明線、暗線交織布局,以幕前情節(jié)推動現(xiàn)在的劇情。戲劇結構嚴謹、戲劇沖突激烈、戲劇語言充滿豐富的潛臺詞,追求戲劇的詩意。故本題選ABCD。解析:曹禺話劇《雷雨》的藝術形象有:周樸園、蘩漪、侍萍、周沖、周萍等。周樸園:是《雷雨》的主要人物之一,這是一個帶著封建胎記的資本家。侍萍:是《雷雨》中四鳳的母親。周沖:是《雷雨》中的BD解析:“京派”是一個涉及面較廣的文學派別,包括有一大批的作家、詩人及理論批評家,就小說家而言,主要有沈從文、廢名(馮文炳)、老向、凌叔華、林徽因、蘆焚(師陀)和蕭乾等人。沈從文是京派作家的主要代表。故本題選ABE。 1)中國左翼作家聯(lián)盟簡稱左聯(lián),1930年成立于上海。 (2)人物:沈端先、錢杏邨、魯迅、茅盾、夏衍、田漢等。魯迅在成立大會作《對于左翼作家聯(lián)盟的意見》其綱領。 (3)會刊《新詩歌》。 (1)社會剖析派小說,是在茅盾的《子夜》等作品影響下形成的一種小說類型。 (2)其特點是多表現(xiàn)社會的重大題材,采用典型環(huán)境中的典型人物的創(chuàng)作手法反映重大的社會問題,側重對生活作全面而廣闊的全景式展示。 (3)結構恢宏闊大,具有縱橫捭闔的宏大氣勢,在寫實風格中具有較強的理念色彩,致力于表現(xiàn)時代的主題和社會發(fā)展規(guī)律。 (1)側重老北京市民的生活和民俗,作品具有濃郁的地域文化特色。 (2)善于將諷刺與寫實結合,在精彩的細節(jié)描寫中透露出幽默效果,表現(xiàn)出語言機智與哲學觀照的統(tǒng)一。 (3)使用純熟的北京方言,文字俗白、簡練而富有表現(xiàn)力,堪稱文學語言大師。 (1)這是一個帶有封建精神特征的資本家形象; (2)這個人物集中表現(xiàn)出專橫、自私、陰險、冷酷、虛偽的性格特點; (3)作品也表現(xiàn)了他在一定程度上的溫情,寫出了他性格的豐富性和復雜性。50.答案:覺新是一個重要的貫穿全書的中心人物,矛盾而病態(tài)的封建家庭制度的犧牲品,典型的“多余人”形象。 (1)對封建家庭制度的俯首聽命;覺新所處的環(huán)境,頭上有眾多家族長輩,壓在他頭上使他動彈不得,在封建等級制度和封建傳統(tǒng)思想的毒 (2)內心無法壓抑對自由的渴望;覺新是一個受過新式教育的思想進步的青年,他的內心也有屬于自己的對于自由、對于感情的渴望,但是在家庭、在自幼受到的傳統(tǒng)思想的影響下,他卻只能默默壓抑這種渴望。 (3)懦弱茍且國民性的典型代表。覺新行動的動搖性,是他內心經(jīng)歷著的新舊兩種觀念激烈沖突的表現(xiàn),是民族積淀心理在西方民主思想沖擊下的痛苦掙扎,覺新所代表的不僅僅是自己,更是一代青年知識分子的處境,他們是新時代的新青年,但舊思想舊制度卻在他們身上烙下了深深的烙印,掙扎、動搖是他們共同的心理。51.答案:《四世同堂》在結構藝術上較老舍此前的長篇小說有新的巨大進展。就時間跨度而言,幾乎跨越八年抗戰(zhàn)的全過程;從空間范圍來說,簡直是一幅淪陷了的北平社會的全景圖。這種全景式、多線索的廣闊場景,在廣度、深度、力量和氣勢上都富有史詩的氣魄。它的鏡頭雖然只集中對著一個具體的、特定的、有限的小天地,那個名不見經(jīng)傳的小胡同,卻牽連著整個社會,有限的天地中呈現(xiàn)出無限的世界和時代的風云。在人物關系的設置上,它以小羊圈胡同中祁家四代人為中心,呈輻射型、網(wǎng)絡狀展開,間以多重矛盾,紛繁錯雜,頭緒繁多,但結構嚴謹、勻稱,完整,修剪得恰到好處,脈絡清楚,敘事寫情極有層次,充分顯示作為長篇小說大家的雄健筆力。 (1)沈從文對現(xiàn)代都市文明的嘲諷和批判是其短篇小說思想上的一個顯著特色。 (2)《八駿圖》是諷刺知識分子的代表作,作品敘寫作家達士與其他七位專家同來青島講學與休假,一一揭露他們的偽善、嬌作、假正經(jīng)與假道學。 (3)作品批判了中國文化的“閹寺性”問題,既有七情六欲的正常人卻恪守“道德”、奢談文明、壓抑自寺宦觀念。 (4)作品的深刻之處在于,批判達士之流自相矛盾的荒唐言行。 (1)曹禺是現(xiàn)代中國最杰出的劇作家。中國現(xiàn)代話劇藝術的成熟; (2)劇作寫出了人物性格的豐富性與復雜性,超越了當時劇壇流行的簡單化、概念化的模式; (3)劇作具有強烈的戲劇性,戲劇沖突扣人心弦,內在情感跌宕起伏; (4)重視錘煉戲劇語言,人物的臺詞個性化,并隨著劇情、性格的發(fā)展而變化。 (1)第一時期的特點:①注重表現(xiàn)詩人所敏銳感受到的或朦朧或明朗的“詩情”,是戴望舒1929年以前創(chuàng)作的重要特點。②長于情緒的細膩體味而淡于激情的直接抒發(fā)。將主觀情感外化為意象,把抽象的情緒感覺化。 (2)第二時期的特點:①擺脫外在形式的束縛,采取散文化的自由表達方式,是1929年以后戴望舒詩歌創(chuàng)作的自覺追求?!段业子洃洝繁徽J為是“較多地運用了日常的口語,給人帶來清新的感覺”。②他的詩歌還側重借鑒并嫻熟運用了象征主義的象征、隱喻、通感、移情等表現(xiàn)手法。③第三時期的特點:詩歌的思想內涵更加具有社會性,情緒激昂,風格自然、明朗,寫實性得到了進一步的加強。詩風從現(xiàn)代主義向現(xiàn)實主義轉變。代表作是《我用殘損的手掌》《獄中題壁》。第三章40年代文學(1937-1949)55.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xié)會成立于()A.1937年3月,南京B.1938年3月,武漢C.1937年7月,南京D.1938年7月,武漢56.延安文藝座談會召開的時間是()A.1939年5月B.1941年5月C.1942年5月D.1943年5月57.小說《在其香居茶館里》、《淘金記》、《還鄉(xiāng)記》的作者是()A.吳組緗B.沙汀C.張?zhí)煲鞤.艾莞58.方鴻漸這一形象出自()A.《青春之歌》B.《創(chuàng)業(yè)史》C.《圍城》D.《子夜》59.舊派通俗文學中社會言情小說的集大成者是()A.張愛玲B.張恨水C.張?zhí)煲鞤.還珠樓主60.詩句“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出自艾青的詩歌()A.《回答》B.《雪落在中國的土地上》C.《我愛這土地》D.《北方》61.發(fā)表于1937年,被視為夏衍現(xiàn)實主義戲劇代表作的是()A.《法西斯細菌》B.《賽金花》C.《上海屋檐下》D.《芳草天涯》62.四十年代以夸張與漫畫化的表現(xiàn)手法創(chuàng)作的劇作是()A.《歲寒圖》B.《心防》C.《賽金花》D.《升官圖》63.民族新歌劇的里程碑是()A.《逼上梁山》B.《赤葉河》C.《兄妹開荒》D.《白毛女》64.延安文藝整風后解放區(qū)最早出現(xiàn)的、富有代表性的長篇敘事詩是()A.《火把》B.《趕車傳》C.《王貴與李香香》D.《漳河水》65.被茅盾譽為“民族形式”的史詩的作品是()A.《楊高傳》B.《小二黑結婚》C.《王貴與李香香》D.《荷花淀》66.1940年代文藝論爭中涉及的重要議題有()A.“民族形式”B.“問題與主義”C.“諷刺與暴露”D.“現(xiàn)實主義與主觀論”E.“中間人物論”67.毛澤東《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的主要思想有()A.政治標準第一,藝術標準第二C.普及基礎上提高、提高基礎上普及E.發(fā)揚主觀戰(zhàn)斗精神68.以下關于張恨水的正確判斷是()A.張恨水的小說受到鴛鴦蝴蝶派影響C.張恨水創(chuàng)作有社會諷喻小說《八十一夢》B.藝術至上D.文藝為工農(nóng)兵服務B.張恨水是長篇小說《風蕭蕭》的作者D.張恨水是社會言情小說的集大成者E.張恨水的《啼笑因緣》是一部歷史題材小說69.艾青的“北方組詩”包括()A.《雪落在中國的土地上》B.《北方》C.《我愛這土地》D.《向太陽》E.《手推車》70.下列選項中,對穆旦詩歌評述正確的是()A.善用“土地”和“太陽”的意象B.表達了強烈的反思和批判精神C.表現(xiàn)了分裂、殘缺、矛盾而痛苦的“自我”D.嫻熟運用現(xiàn)代派詩歌的象征、暗示等技巧E.表現(xiàn)了無產(chǎn)階級革命的戰(zhàn)斗激情71.關于《小二黑結婚》,下列表述中恰當?shù)挠?)A.故事情節(jié)源自青年岳冬至因自由戀愛被害致死的真實案件B.小說中最傳神的人物是二諸葛和三仙姑C.大故事中有小故事,各個小故事之間既相對獨立又彼此相連D.使用經(jīng)過提煉、純化了的北方農(nóng)民口語,有機融入說書的語調E.主題側重表現(xiàn)城鄉(xiāng)矛盾,具有深刻的哲理性72.下列符合敘事長詩《王貴與李香香》的表述是()A.對信天游形式的繼承B.為民歌形式增添新的表現(xiàn)主題C.廣泛運用比興手法D.學習古典詩詞的藝術形式E.體現(xiàn)《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的文藝大眾化、民族化精神73.《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74.七月詩派75.九葉詩派76.《漳河水》77.簡述艾青詩歌的主要思想內容。78.論述艾青詩歌創(chuàng)作的獨特風格。79.結合作品,論述趙樹理對中國現(xiàn)代小說民族化的貢獻。。解析:1942年5月,延安文藝座談會的召開和毛澤東《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在次年公開發(fā)表。中篇小說《闖關》(又名《奇異的旅程》)、《封鎖線前后》,長篇小說《淘金記》、《困獸記》、《還解析:錢鐘書的《圍城》圍繞著主人公方鴻漸的人生足跡,展示了戰(zhàn)時上層知識分子中的形形色色。解析:《啼笑因緣》出版之后非常暢銷,張恨水因此被視為舊派通俗文學中社會言情小說的集大成者。解析:愛國主義是艾青詩中永遠唱不完的主題,這種感情表現(xiàn)得最為動人的是《我愛這土地》,詩中“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艾青的這兩句詩曾引起無數(shù)中國人發(fā)自內心深處的共鳴。解析:1937年發(fā)表的《上海屋檐下》可以視為夏衍現(xiàn)實主義戲劇創(chuàng)作的真正起點,從這里開始,夏衍把眼光從歷史題材轉向現(xiàn)實題材,從英雄、傳奇人物轉向平凡、普通的人民。夏衍1936年的《賽金花》曾被稱草天涯》,夏衍作于1945年的話劇劇本。解析:創(chuàng)作于1945年10月的《升官圖》是陳白塵的代表作。劇作以夸張、變形、漫畫化的手法描寫了“一個凄風苦雨之夜”兩個強盜的升官夢。解析:《白毛女》是毛澤東同志《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公開發(fā)表后,延安文藝工作者在廣泛吸收秧歌劇、地方戲曲和西洋歌劇的長處的基礎上,創(chuàng)造了新歌劇?!栋酌芬粤鱾饔诿耖g的“白毛仙姑”傳說為素材,經(jīng)過改造,融進了歌頌新政權、窮人獲得解放的思想內容,塑造了楊白勞、喜兒、大春等農(nóng)民形象。喜兒的生活道路,表現(xiàn)了“舊社會把人逼成鬼,新社會把鬼變成人”的全新主題。在廣泛的繼承借鑒中創(chuàng)造了新型現(xiàn)代民族歌劇的經(jīng)典,成為民族新歌劇的里程碑。解析:1945年李季創(chuàng)作了敘事長詩《王貴與李香香》該詩是作者運用民歌形式來表現(xiàn)陜北人民悲慘生活和斗爭經(jīng)歷的一個嘗試,這首詩的動人之處不僅在于客觀地反映了革命的曲折性和愛情的純潔、堅貞,更在于對“信天游”的改造、借鑒而形成的獨特的抒情意味,《王貴與李香香》是延安文藝整風后解放區(qū)最早出現(xiàn)的、富有代表性的長篇敘事詩;《火把》是艾青于1937至1940年創(chuàng)作的“太陽組詩”中的一首;《趕田間(1916—1985)的長篇敘事詩,1949年5月天津新華書店出版,主要描寫雇工石不爛和女兒藍妮與地主朱貴唐之間的尖銳階級矛盾,以及石不爛從自發(fā)反抗到找到黨,走上自覺斗爭的道路,取得勝利的過程;《漳河水》是由阮章競1950年發(fā)表的長篇敘事詩,《漳河水》敘述了漳河水三位性格各異的年輕女子翻身前后的不同命運及各自翻身的斗爭歷程,歌頌了黨領導下人民革命的勝利。解析:1945年李季創(chuàng)造了敘事長詩《王貴與李香香》,被茅盾譽之為“是一個卓絕的創(chuàng)造,就說它是‘民族形式’的史詩,似乎也不算過份”。(1937—1949)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抗戰(zhàn)初期(1937年7月—1938年10月)、抗戰(zhàn)政治的介入,抗戰(zhàn)后期及解放戰(zhàn)爭時期的文藝思想論爭比前兩個時期更為激烈頻繁,其中重要的有:(1)抗戰(zhàn)初期關于文藝與抗戰(zhàn)關系以及抗戰(zhàn)文藝公式化、概念化問題的論爭。(2)1939年至1941年展開的關于文藝的“民族形式”問題的討論。(3)1945年至1949年關于現(xiàn)實主義與主觀論的長期論爭。此外,40年代的文藝論爭還有1938年張?zhí)旒叫≌f《華威先生》引起的關于抗戰(zhàn)文學“諷刺和暴露”問題的討論;1940年前后對“戰(zhàn)國策派”的批評;1945年前后圍繞戲劇《清明前后》和《芳草天涯》而展開的關于“唯政治傾向”和“非政治傾向”的討論;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東北對蕭軍思想和香港左翼批評家對自由主義文藝思想的批判等。故選ACD。B項屬于“五四”時期的論爭之一;E項屬于1949年以來的文藝理論方面的代表性論點之一。解析:毛澤東《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是解放區(qū)文藝思潮的核心內容。選項ACD均符合其主要思想?!吨v話》并沒有給予藝術特別的重視,認為藝術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并未提出藝術至上,排除B。發(fā)揚主觀戰(zhàn)斗精神,是胡風的主張,排除E。故本題選ACD。解析:本題考查對張恨水個人創(chuàng)作的掌握情況。BE的正確說法如下圖所示,本題ACD為正確選項。解析:本題考查對艾青詩歌作品的掌握情況,其詩歌創(chuàng)作可分為兩組,如圖所示,可知本題選ABCE。解析:穆旦的詩持久深入地探索和表現(xiàn)了“自我”,表現(xiàn)了很強的反思和批判精神。穆旦詩中的“我”深深植根于中國現(xiàn)實之中。致力于展現(xiàn)自己心靈的自我搏斗和種種痛苦而豐富的體驗,充滿了深沉的內省與思辨的力量。穆旦詩中的“我”是生活在混亂而黑暗的現(xiàn)時代現(xiàn)實中的分裂、殘缺、矛盾而痛苦的“我”。穆旦在語言上嫻熟地運用了現(xiàn)代詩的象征、暗示、抽象與具體扭結的技巧,詩歌語言意義繁密而富于彈性。解析:(1)《小二黑結婚》中的故事情節(jié)源自趙樹理在工作中聽到的一個真實案件——進步青年岳冬至因為自由戀愛被迫害致死。但作者改變了原案件悲慘的結局。(2)趙樹理的小說成功地塑造了一系列傳神的人物形象?!缎《诮Y婚》中寫得最傳神的是二諸葛和三仙姑這兩個落后人物形象。(3)《小二黑結婚》在大故事之中又有許多小故事,各個小故事之間既相對獨立又彼此相連,構成大故事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使情節(jié)發(fā)展環(huán)環(huán)相扣,前因后果、來龍去脈十分清楚。(4)在小說語言方面,趙樹理注重使用經(jīng)過提煉、純化了的北方農(nóng)民口語,加入必要的現(xiàn)代語匯,偶爾融入說書的語調,創(chuàng)造出一種既質樸通俗、簡潔有力,又生動活潑、幽默有趣的語言。選項E說法錯誤,《小二黑結婚》是以農(nóng)村社會為題材的作品,是對農(nóng)村復雜的社會矛盾和階級斗爭的描繪以及對農(nóng)村工作中出現(xiàn)的各種問題的揭露。不涉及城鄉(xiāng)矛盾。解析:《王貴與李香香》的成就不僅表現(xiàn)在它對信天游形式的繼承上,還表現(xiàn)在對這一民歌形式的創(chuàng)新上。首先,它為信天游增添了新的表現(xiàn)主題。信天游多用來表現(xiàn)男女愛情主題,而《王貴與李香香》中則將愛情和革命藝術地結合在了一起;其次,《王貴與李香香》一詩也給信天游增添了一些新的詞匯,使這一傳統(tǒng)的藝術形式具有時代感?!锻踬F與李香香》較好地體現(xiàn)了毛澤東《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中提出的文藝大眾化、民族化的精神。《王貴與李香香》中,作者套用了信天游的一些原句,信天游的特點也在于比興手法的廣泛應用。 (2)在座談會上毛澤東就文藝工作發(fā)表了重要講話。 (3)毛澤東在講話中提出了“為工農(nóng)兵服務”的方向,政治標準第一,藝術標準第二。74.答案:(1)七月詩派是以胡風主編的《七月》和《希望》等刊物為主要陣地的現(xiàn)實主義抒情詩派。 (2)堅持現(xiàn)實主義原則,主張發(fā)揚“主觀戰(zhàn)斗精神”;注重主觀感情的直接宣泄和抒發(fā),注重抒情的形象化。 (3)代表詩人有魯藜、綠原、阿垅、曾卓、牛漢等。75.答案:(1)九葉詩派是40年代中后期形成的一個追求現(xiàn)實主義與現(xiàn)代主義相結合的詩歌流派; (2)以《詩創(chuàng)造》和《中國新詩》等刊物為主要陣地,聚集了穆旦、辛笛、陳敬容等詩人;因后來出版詩歌合集《九葉集》,被稱為“九葉詩派”; (3)九葉詩派扎根現(xiàn)實,傳達了向往光明與和平的時代情緒。76.答案:(1)阮章競于20世紀40年代創(chuàng)作的長篇敘事詩,吸取“民歌體”的營養(yǎng),在新詩形式上進行了探索;(2)講述了漳河邊三位性格各異的年輕女子翻身前后的不同命運及各自的斗爭歷程,歌頌了黨領導下人民革命的勝利。 (1)寫出了民族的悲哀、人民的苦難。 (2)注重發(fā)掘在苦難中頑強掙扎、堅韌奮斗的民族精神。 (3)表達了對祖國和人民的深沉的愛; (4)表現(xiàn)了對光明、理想、美好生活的追求。 (1)對多災多難的祖國、民族、土地尤其是農(nóng)村勞動人民的愛,感情真摯深沉; (2)既有“憂郁”的感情色彩和“漂泊的情愫”,又充滿了對光明的熱烈向往、追求和火一般燃燒的熱情。 (3)意象鮮明、想象豐富、比喻新鮮、具有詩情畫意。 (4)以散文式的詩句自由抒寫的自由體形式。 (1)在小說寫法上,借鑒了中國傳統(tǒng)評書或章回體小說注重故事連貫和完整的寫法,拋棄了舊的套式,結合表現(xiàn)內容加以革新,較大程度上適應了中國農(nóng)民的欣賞習慣。推進了中國現(xiàn)代小說的民族化進程。 (2)在人物塑造上,借鑒了中國傳統(tǒng)小說的表現(xiàn)手法,既注重在敘述故事中介紹人物,又注重以人物的行動來揭示人物的性格和心理。 (3)在形象體系和情節(jié)結構上,往往具有明顯的對稱性,使人物性格相互映照、鮮明突出。 (4)在語言上,注重對北方農(nóng)民口語進行藝術加工,營造幽默風趣的藝術效果。第四章50至70年代文學(1949-1977)80.1949年7月2日至19日,中華全國文學藝術工作者代表大會召開,地點是()A.上海B.武漢C.延安D.北平81.以“人道主義情懷、批判意識和民族主義精神”為其小說世界核心的臺灣鄉(xiāng)土文學作家是()A.陳映真B.歐陽子C.白先勇D.余光中82.長篇小說《保衛(wèi)延安》、《紅日》、《林海雪原》、《紅巖》反映的歷史時期是()A.解放戰(zhàn)爭時期B.抗日戰(zhàn)爭時期C.第一次國內革命戰(zhàn)爭時期D.抗美援朝戰(zhàn)爭時期83.“十七年”文學中,塑造了梁三老漢這個老一代農(nóng)民典型形象的長篇小說是()A.《青春之歌》B.《紅旗譜》C.《紅巖》D.《創(chuàng)業(yè)史》84.茹志鵑的小說《百合花》取材于人民解放戰(zhàn)爭,贊美了英雄戰(zhàn)士與人民群眾的高貴品質,小說所表現(xiàn)的一組關鍵人物是()A.“我”、“通訊員”、“新媳婦”B.“團長”、“通訊員”、“老奶奶”C.“我”、“司令員”、“新媳婦”D.“我”、“通訊員”、“老奶奶”85.劉世吾這一人物形象出自()A.鄧友梅的《在懸崖上》B.宗璞的《紅豆》C.陸文夫的《小巷深處》D.王蒙的《組織部新來的青年人》86.被歐洲戲劇界稱贊為“東方戲劇的奇跡”的作品是()A.《雷雨》B.《茶館》C.《上海屋檐下》D.《關漢卿》87.運用“文革”時期推向極致的斗爭哲學去圖解五十年代的農(nóng)村生活,充分表現(xiàn)“文革”文學的斗爭主題的代表性作品是()A.黎汝清《萬山紅遍》B.浩然《金光大道》C.克非《春潮急》D.李云德《沸騰的群山》2088.50年代前期,文藝領域開展了一系列思想批判運動,其中規(guī)模較大的有()A.對電影《武訓傳》的討論B.對《電影的鑼鼓》的批判C.對俞平伯《紅樓夢》研究的批判D.對胡風文藝思想的斗爭E.對新編歷史劇《海瑞罷官》的批判89.20世紀50年代中期,在“雙百”方針影響下,一些文藝批評家擺脫教條,寫出了一批具有獨立見解的文章,其中有()A.胡風的《論民族形式問題》B.錢谷融的《論“文學是人學”》C.鐘惦斐的《電影的鑼鼓》D.秦兆陽的《現(xiàn)實主義——廣闊的道路》E.舒蕪的《論主觀》90.1956年“雙百”方針提出后,出現(xiàn)了一批干預生活、突破人性禁區(qū)的小說創(chuàng)作,其中有()A.王蒙的《組織部新來的青年人》B.趙樹理的《登記》C.宗璞的《紅豆》D.鄧友梅的《在懸崖上》E.李凖的《李雙雙小傳》91.老舍在《茶館》中用"一個茶館三幕戲"埋葬了三個時代,這三個時代是指()A.鴉片戰(zhàn)爭時期B.甲午戰(zhàn)爭時期C.戊戌變法失敗后D.辛亥革命失敗后的北洋軍閥統(tǒng)治時期E.抗戰(zhàn)勝利后國民黨統(tǒng)治時期92.在《部隊文藝工作座談會紀要》中,江青炮制了所謂“黑八論”,其中有()A.“中間人物”論B.“寫真實”論C.主觀論D.反“題材決定”論E.“現(xiàn)實主義廣闊的道路”論93.被江青一伙定為革命“樣板戲”的作品有()A.《盛大的節(jié)日》D.《紅燈記》B.《智取威虎山》E.《沙家浜》C.《紅色娘子軍》94.文革時期,江青等人以總結創(chuàng)作經(jīng)驗為名,提出了一整套創(chuàng)作理論。其中包括()A.“三突出”創(chuàng)作原則B.“根本任務論”C.“百花齊放,百家爭鳴”D.“主題先行論”E.“革命現(xiàn)實主義和革命浪漫主義相結合”95.第一次文代會2196.簡析柳青《創(chuàng)業(yè)史》中梁三老漢的形象及其意義。97.簡析老舍《茶館》的藝術成就。98.簡述浩然小說《金光大道》的主要內容。解析:新中國成立前夕(1949年7月2日-19日),“中華全國文學藝術工作者代表大會”(第一次文代會)在北平召開。解析:陳映真(1937一),本名陳永善,主要作品有《將軍族》、《第一件差事》、《夜行貨車》、《趙南棟》等。陳映真是臺灣杰出的鄉(xiāng)土文學作家,小說是他關懷人生、同情弱者、反抗專制、思考社會的重要手段。解析:杜鵬程的《保衛(wèi)延安》、吳強的《紅日》、曲波的《林海雪原》以及《紅巖》是四部反映解放戰(zhàn)爭的長篇小說。解析:柳青的《創(chuàng)業(yè)史》塑造了梁三老漢這個老一代農(nóng)民典型形象:故選D項。A項《青春之歌》是楊沫的作品;B項《紅旗譜》是梁斌的作品;C項《紅巖》是羅廣斌、楊益言合著的作品。解析:茹志鵑1958年發(fā)表成名作短篇小說《百合花》,形成了“清新、俊逸”的藝術風格。它取材于人民解放戰(zhàn)爭,通過“我”、“通訊員”、“新媳婦”三者之間的生活片斷的描寫,贊美了英雄戰(zhàn)士與人民群眾的高貴品質,揭示了軍民的血肉關系是贏得革命戰(zhàn)爭勝利保證的主題。解析:劉世吾這一人物形象出自王蒙的《組織部新來的青年人》。22解析:作為第一個出國演出的話劇,《茶館》在德國、瑞士、法國、日本、新加坡、加拿大等國家同樣引起轟動,歐洲戲劇界稱贊《茶館》是“東方戲劇的奇跡”,在日本被譽為是“繼梅蘭芳訪問演出后的第二次轟動”。解析:《金光大道》是浩然的代表作之一,運用文革時期推向極致的斗爭哲學去圖解50年代農(nóng)村生活,充分表現(xiàn)了文革文學的斗爭主題。解析:50年代前中期,思想批判運動規(guī)模較大的共有三次:關于電影《武訓傳》的討論、對俞平伯《紅樓夢》研究的批判、對胡風文藝思想的斗爭。B項鐘惦斐《電影的鑼鼓》是“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時期有獨立見解的文藝理論;E項新編歷史劇《海瑞罷官》是“文革”序幕的預演。故本題選ACD。解析:隨著全國工作重心由疾風暴雨式的階級斗爭向大規(guī)模經(jīng)濟建設的轉移,1956年5月2日,毛澤東同志在最高國務會議上提出了“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這一方針為文藝界解放思想、繁榮創(chuàng)作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條件。在其影響下,一批敢于揭露社會陰暗面或真實描寫人性、人情的作品沖破“禁區(qū)”應運而生;文藝理論和文藝批評也擺脫教條,產(chǎn)生了秦兆陽《現(xiàn)實主義——廣闊的道路》、錢谷《論“文學是人學”》、鐘惦斐《電影的鑼鼓》等有一定獨立見解的文章。解析:王蒙的《組織部新來的青年人》、劉紹棠的《田野落霞》、李國文的《改選》、李凖的《灰色的帆篷》等短篇小說,勇于正視現(xiàn)實矛盾,大膽干預生活,觸及人的靈魂,表現(xiàn)了較強的探索精神和批判意識。再一類是蕭也牧的《我們夫婦之間》、宗璞的《紅豆》、陸文夫的《小巷深處》、鄧友梅的《在懸崖上》、高纓的《達吉和她的父親》等短篇小說,沖破表現(xiàn)人情、人性的禁區(qū),大膽地描寫人的內心世界,充滿濃郁的人情味。這兩類作品主要出現(xiàn)于1956年毛澤東提出“雙百方針”之后,因此也被稱為“百花文學”,它們在50年代后期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粗暴批評。解析:第一幕戲反映的是戊戌變法失敗后的中國社會現(xiàn)實。第二幕戲選擇的時代是辛亥革命失敗后北洋軍閥統(tǒng)治時期。第三幕反映的是抗戰(zhàn)勝利后國民黨統(tǒng)治時期的社會現(xiàn)狀。解析:“文藝黑線專政論”是《紀要》的核心。把1949年以來文藝理論方面的代表性論點歸納為“黑八論”,即“寫真實”論、“現(xiàn)實主義廣闊的道路”論、“現(xiàn)實主義的深化”論、反“題材決定”論、“中間人物”論、反“火藥味”論、“時代精神匯合”論和“離經(jīng)叛道”論。23解析:“文革”期間,江青一伙在全盤否定“十七年”文學的同時,還竊取了《紅燈記》、《沙家浜》、《智取威虎山》等60年代初期京劇改革的成果,并將它們連同現(xiàn)代京劇《奇襲白虎團》、《海港》,現(xiàn)代吹捧它們是向封、資、修文藝頑強進攻的突出代表。解析:在批判“黑八論”以后,為了給“陰謀文藝”提供理論根據(jù),江青一伙又以總結創(chuàng)作經(jīng)驗為名,提出了“根本任務論”、“三突出”創(chuàng)作原則、“主題先行論”等一整套創(chuàng)作理論。95.答案:新中國成立前夕,“中華全國文學藝術工作者代表大會”(第一次文代會)在北平召開,它標志著在經(jīng)歷了新民主主義革命后,文藝工作即將進入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的新階段。96.答案:(1)梁三老漢是中國老一代農(nóng)民的典型,具有普通農(nóng)民勤勞、善良、樸實的品質,又具有自私、落后、狹隘、保守的小生產(chǎn)者意識。(2)他的性格具有二重性,內心充滿矛盾,是一位動搖于集體利益與個人發(fā)家致富兩條道路中間的人物。(3)他對于農(nóng)村合作化道路,經(jīng)歷了從反對到懷疑、承認、信服的發(fā)展階段,展示了他告別私有觀念,樹立集體意識的心理思想變化過程。他的精神世界的復雜性是老一代中國農(nóng)民的藝術寫照,具有深刻的典型意義。案: (1)匠心獨運的藝術構思。這部戲沒有貫穿始終的故事情節(jié)和戲劇沖突,選擇了"茶館"這個最有表現(xiàn)力的地點,截取三個時代的片斷借以展示歷史變遷; (2)塑造了以王利發(fā)為代表的諸多性格鮮明的藝術典型; (3)《茶館》的戲劇語言是經(jīng)過提煉的北京方言,帶有濃厚的地方文化意味;注重人物對白的個性化。案: (1)浩然的代表作之一,也是“文革”時期主流文學的代表作之一; (2)作品描寫的是,解放初期華北一個村莊,在黨的領導下,堅定不移地組織和發(fā)展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合作社,走上社會主義的金光大道; (3)表現(xiàn)我國農(nóng)業(yè)社會主義改造運動中兩個階級、兩條道路、兩條路線尖銳復雜的斗爭,歌頌毛主席的無產(chǎn)階級革命路線的偉大勝利。第五章新時期文學(1978-2000)99.新時期“反思小說”問世的標志性作品是()A.《芙蓉鎮(zhèn)》B.《天云山傳奇》C.《剪輯錯了的故事》D.《被受情潰充的角落》100.新時期出現(xiàn)的第一個小說潮流是()24A.尋根小說B.實驗小說C.傷痕小說D.反思小說101.劉索拉具有現(xiàn)代派風格的小說是()A.《你別無選擇》B.《無主題變奏》C.《我是誰》D.《剪輯錯了的故事》102.王蒙對新時期文學的貢獻,是較早借鑒了西方現(xiàn)代派小說表現(xiàn)手法,創(chuàng)作了一批()A.改革小說B.尋根小說C.詩化小說D.意識流小說103.張種田這個帶有強烈封建意識的失敗“英雄”形象出自()A.《西望茅草地》B.《爸爸爸》C.《女女女》D.《馬橋辭典》104.以小說《心靈史》講述哲合忍耶教派發(fā)生與發(fā)展歷程的作家是()A.陸文夫B.張承志C.林斤瀾D.古華105.張煒小說《古船》中塑造的懺悔者形象是()A.隋見素B.趙炳C.隋抱樸D.趙多多106.被認為“引發(fā)了80年代中后期中國小說的敘事革命”的作家是()A.洪峰B.格非C.葉兆言D.馬原107.下列王安憶小說中,表現(xiàn)上海市民生活,有著豐富思想文化蘊涵的作品是()A.《小鮑莊》B.《長恨歌》C.《荒山之戀》D.《烏托邦詩篇》108.被稱為“用真話建立起來的揭露‘文革’的‘博物館’”的作品是()A.《隨想錄》B.《山居筆記》C.《野火集》D.《干校六記》109.張中行以“過來者”、“當事人”的身份講述許多“野史”、軼事的作品是()A.《煉獄中的圣火》B.《老荒集》C.《負暄瑣話》D.《云夢斷憶》110.下列沙葉新的劇作中,采用“冰糖葫蘆式”結構形式的作品是()A.《陳毅市長》B.《馬克思秘史》C.《假如我是真的》D.《尋找男子漢》111.“新寫實小說”的特色有()A.作品中的現(xiàn)實生活呈現(xiàn)出一種毛茸茸的原生狀態(tài)B.在文本特征上,體現(xiàn)為敘述游戲C.大多采用客觀化的敘述態(tài)度D.創(chuàng)作主體往往缺少強烈的理性批判精神25E.節(jié)奏急促,人物夸張變形,情節(jié)散亂無章112.下列屬于“朦朧詩”詩人的有()A.江河B.顧城C.舒婷D.韓東E.楊煉113.70年代末期“社會問題劇”的代表作有()A.《報春花》B.《一個死者對生者的訪問》C.《我們》D.《曙光》E.《假如我是真的》114.“反思小說”115.改革小說116.新寫實小說117.朦朧詩118.簡析“朦朧詩”的特色。119.簡述余秋雨散文的特點。120.簡析張中行散文“三話”的主要內容和藝術特色。解析:“反思小說”的出現(xiàn)晚于“傷痕文學”,它以茹志鵑于1979年2月在《人民文學》上發(fā)表的短篇小26說《剪輯錯了的故事》作為標志。作品的主題也更為深刻,帶有更強的理性色彩和悲劇意味。解析:“傷痕小說”:是新時期文學涌現(xiàn)出來的第一個潮頭。1977年11月,劉心武的短篇小說《班主任》在《人民文學》發(fā)表,立即引起轟動。《班主任》是新時期文學的開山之作,在當代文學史上具有特殊的地位和價值。解析:“現(xiàn)代派小說”濫觴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