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杭州西湖的調查報告_第1頁
針對杭州西湖的調查報告_第2頁
針對杭州西湖的調查報告_第3頁
針對杭州西湖的調查報告_第4頁
針對杭州西湖的調查報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6/16關于杭州西湖的調查報告在我游歷過的風景名勝區(qū)中,若談及都市園林建設和景觀規(guī)劃治理,杭州西湖實為佼佼者。不管是從改善都市環(huán)境,提高市民生活質量,依舊從提升整個杭州的地域品味、塑造都市性格來講,西湖風景區(qū)都發(fā)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制造了巨大的生態(tài)和經濟效益。杭州西湖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面,它以其秀麗的湖光山色和眾多的名勝古跡而聞名中外,是我國聞名的旅游勝地,也被譽為“人間天堂”(圖1)。西湖的水面面積約4.37平方公里(包括湖中島嶼為6.3平方公里),湖岸周長15公里。水的平均深度在2.27米,最深處在5米左右,最淺處不到1米。湖南北長3.3公里,東西寬2.8公里。蘇堤和白堤將湖面分成里湖、外湖、岳湖、西里湖和小南湖五個部分。1982年西湖被確定為“國家風景名勝區(qū)”,1985年被選為“全國十大風景名勝”。圖1江南一帶,西湖園林和蘇州園林,是中國古典園林的珍寶,是都市坊巷和湖山大地的藝術杰作。然而這兩者也有專門大不同:蘇州園林代表的是私家園林,因為都市內空間有限,又環(huán)以圍墻之類,園林空間小而封閉,藝術特色是小中見大、巧手因借、結構精妙,藝作精巧;而西湖,則是風景山水園林的杰出代表,它反映了一定地域的自然風光特色,能夠講是大地藝術。它不僅僅局限于某一宮殿,宅院,或者山水角一隅,而是面向更為寬敞的區(qū)域,空間更加開放,景觀也更為自然和豐富。近年來,隨著“西湖西進”打算的開展落實和新西湖的建設,它又順應著都市進展的需要,成為都市園林的杰出代表。圖1都市園林不同于傳統(tǒng)園林的筑山、理水、種植花木,它是在傳統(tǒng)園林和現代園林的基礎上,緊結合都市進展,適應都市需要,順應當代人的需求,以實現整個都市的園林化為目的的一種新型園林。都市園林具有公益性,是為大眾服務的。它不僅為都市居民提供了文化休息以及其他活動的場所,也為人們了解社會、認識自然、享受現代科學技術帶來了種種方便。因此都市園林不僅美化都市面貌,還起到了平衡都市生態(tài)環(huán)境、調節(jié)氣候、凈化空氣等方面的作用[1]。我曾三次到過西湖,最近一次是在今年(2009)的七月。這一次,我反復考慮什么緣故西湖會讓我流連忘返,又是什么吸引我三次造訪樂此不疲并依舊對她保有崇高的熱情。風景?內涵?便利?品味?是,但也不全是。一、山水與歷史的交融典范西湖風景區(qū)山不高,但有起伏錯落,水不廣,但有大小分隔,山湖比例和諧,尺度適中呈現多層次的景觀。西湖之妙,便是妙在這湖孕山中,山屏湖外:登山可眺湖,游湖可望山。山影倒置在湖中,湖光又映襯山際。西湖之勝,又勝在于朝夕晨昏的各異,風雪雨霽的變化和季節(jié)轉換帶來的景觀更替:繁榮茂盛而有生機的植物,與眾多的歷史人文景觀和濱湖建筑相映成趣。多維的視角,樸素的外觀,淡雅的色彩,與西湖周遭的環(huán)境十分和諧,體現出建筑美與自然美的高度協調統(tǒng)一。西湖的新舊十景,便是其中最出彩的部分。以下略講一二。1.蘇堤春曉圖2蘇堤春曉,俗稱蘇公堤,為西湖十景之首(圖2),是湖中一條橫貫南北的林蔭道大堤,全長2.8公里,南起南屏山麓,北到棲霞嶺下,堤寬平均36米。堤上筑有映波、鎖瀾、望山、壓堤、東浦、跨虹六座單孔石拱橋。堤岸兩邊普植桃柳,每當初春,桃紅柳綠,游人紛至沓來,盛況空前。蘇堤是宋朝所建,據記載北宋文學家蘇東坡在杭州任刺史時開浚西湖,取湖中葑泥筑成了長堤。后人為感激蘇東坡的筑堤興利之德,稱謂“蘇堤”。圖2圖3二十一世紀初,西湖風景名勝區(qū)管委會又對蘇堤進行了整治修繕,這次整治修繕工程對阻礙使用功能的西湖花港公園游船碼頭以及碼頭治理用房進行了翻修。臨湖新建了一條垂釣廊,垂釣長廊為仿古建筑,古樸大方,使垂釣愛好者能夠幸免露天垂釣受風吹雨打之苦。建成后,垂釣愛好者能夠在廊內悠閑地邊品茗邊垂釣,真正享受垂釣的樂趣。依照整治修繕方案,蘇堤兩岸還修建了兩條臨水游步道,游步道用天然的片石鋪成,曲折湖邊,顯得生態(tài)、自然、流暢。游人步行在水邊的桃花、翠柳叢中,觀賞西湖中的荷花、游魚,遠眺湖中亭臺樓閣,感到情景交融,心曠神怡。(圖3)圖32.曲院風荷曲院風荷位于西側,對面。南宋時,此有一座官家釀酒的作坊,取金沙澗的溪水造,聞名國內。附近的池塘種有菱荷,每當夏日風起,酒香荷香沁人心脾,因名“曲院風荷”。三次來西湖中,第一次年紀尚輕便不做評述,第二次是初春,還恰好遇到杭州罕見的大雪,第三次也確實是今年,才有幸看到仲夏的西湖。“曲院風荷”綠凈如洗的片片蓮葉、亭亭玉立的朵朵荷花,有“清水出芙蓉”那般動人。清晨,荷瓣舒展,與日光相映,格外艷紅,夜間花瓣閉合,緩緩清風送來撲鼻的荷香,淡雅芳芬;雨天,雨點兒打在荷葉上,勝似珍寶落盤耐人尋味。宋代揚萬里詩“怎么講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不樣紅”,把西湖的荷花描繪得淋離盡致。(圖4)圖4圖43.斷橋殘雪西湖有“三怪”:斷橋不斷、孤山不孤、長橋不長。而這第一怪斷橋,位于西湖的東端,背靠寶石山,面向杭州城,是外湖和北里湖的分水點。斷橋勢較高視野開闊,是冬天觀賞西湖雪景的最佳去處。每當瑞雪初霽,站在寶石山上向南眺望,西湖銀裝素裹,白堤橫亙雪柳霜桃。斷橋的石橋拱面無遮無攔,在陽光下冰雪消融,露出了斑駁的橋欄,而橋的兩端還在皚皚白雪的覆蓋下。依稀可辯的石橋身似隱似現,而涵洞中的白雪奕奕生光,橋面灰褐形成反差,遠望去似斷非斷,故稱斷橋。(圖5)圖5斷橋是西湖中最負盛名的一座橋。它的名字與中國民間故事《白蛇傳》中纏綿悲愴的愛情故事聯系在一起。在斷橋上,流傳的那許仙和白娘子動人的愛情故事,也正是因為那個故事,讓斷橋成為西湖上眾多橋中最聞名的橋。圖5二、現代都市園林的新建設隨著都市化進程加快,生態(tài)環(huán)境矛盾日益突出,人們對綠色植物的渴望之情也更加迫切。都市園林作為都市唯一個有生命的基礎設施,在改善生態(tài)環(huán)境,提高環(huán)境質量方面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都市園林建設是提高環(huán)境質量的重要途徑,是展示都市的一個窗口。一直以來,人們關于愛護和再建設西湖的美好愿景從未停止過。近年,我們又看到了一系列可喜的成果。風景名勝區(qū),特不是向西湖這種在都市之內的景區(qū),其需擔待的展現都市園林作用的任務就更大了。從2002年至今,在我的眼中,西湖及其周邊都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其中最值得一提的,便是湖濱景區(qū)的進展。圖6西湖湖濱景區(qū)是城區(qū)與西湖國家風景名勝區(qū)結合的紐帶,西面湖光山色旖旎,群山起伏;東面是精巧的湖濱國際名品街。那個地點是倚城臨湖的黃金地帶,也是西湖綜合愛護的重點區(qū)域,是景區(qū)內人流最密集的地點,早上市民適應在此晨練,節(jié)假日人流量特不大。大批中外游客在此觀賞西湖美景,被譽為西湖的門廳,是第3批“西湖十景”之一,定名“湖濱晴雨”。(圖6)圖61.處理用地比例圖7湖濱景區(qū)往往是游人到杭州后觀賞西湖的第一站,需要安排足夠的集散場地,安排好游客停留休息、靜賞西湖的場所。從生態(tài)環(huán)境和園林綠地建設的需要考慮,又要盡量多安排遮蔭樹木和觀賞綠地。在用地十分寶貴的情況下,解決好用地比比例是首要的問題。通過深入細致的使用情況調查,確定二到五公園狹長綠地的結構是西湖水面—古香樟林蔭鋪裝(寬14m)——寬花壇坐凳(寬0.4m)——綠地(寬16m)——人行道(寬5m)車道,綠地明顯增多,改善了該區(qū)域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圖7)圖72.體現湖濱景區(qū)西湖主景區(qū)的紐帶作用湖濱景區(qū)東面是中西合璧的商業(yè)街區(qū),西面是碧波蕩漾的西湖,如何結合這兩個要素,讓風景融入生活,也是重要的課題。那個地點的園林建筑與街區(qū)建筑融為一體,相得益彰,每條街區(qū)巷子與湖濱景區(qū)的結合部都有相應的處理。精心保留的和新種的三排高大的懸鈴木,幾年后都已枝繁葉茂,襯托著街區(qū)的建筑,又是湖水面與城區(qū)建筑間濃濃的綠色紐帶。圖8湖濱景區(qū)作為環(huán)湖綠帶中與都市緊密相連的部分,景區(qū)園林建筑在民居形式中融入新元素,采納木結構梁柱和砂巖墻面與湖濱名品街的砂巖墻面相映成趣。景區(qū)與街區(qū)之間盡量弱化湖濱路(單行道)的分隔,通過石質地面鋪裝的一體化設計、設施和風貌的整體考慮,是湖濱景區(qū)成為都市與景區(qū)的有機過渡帶。(圖8)圖83.營造自然的園林生態(tài)綠地湖濱景區(qū)注重植物遙景和生態(tài)效益整個景區(qū)以自然式為主調,剛柔并濟,相得益彰。為了繼承和發(fā)揚杭州優(yōu)秀的自然式植物配置風格,同時又與湖濱景區(qū)現代氣息相融合,設計力求達到綠蔭覆蓋,春花爛漫,花境精巧的效果。特不是有效的愛護和充分了利用原有古樹名木與高大喬術,形成完整的綠帶。新辟的環(huán)城西路旁的集中綠地以自然式植物造景手法為主,進行科學配置,提高了綠地質量。(圖9)圖10圖9在湖濱景區(qū)中的幾大景觀區(qū)域營造出各有特色的植物景觀,如二至五公園和青年宮沿湖帶狀綠地重點渲染自然式花境,給人清新亮麗、耳目一新之感.原圣塘路結合保留的2排懸鈴術行道樹,布置規(guī)則式花壇和草坪,形成具有現代特色的林蔭大道。同時,為充分體現生物多樣性,湖濱景區(qū)共選用了玉蘭、樂昌含笑、杜英、香樟、沙樸、桂花、垂縋海棠、櫻花、紅楓、噴雪花、花葉錦帶、繡線菊、竹婁等250多種植物。(圖10)圖10圖94.柔和的光環(huán)境烘托音樂噴泉湖濱景區(qū)緊臨時尚的湖濱國際名品街和西湖,夜晚游人摩肩接踵,為了烘托菰圍,在平海路口的西湖水面上新建了一座長128m,最大噴高60m的音樂噴泉。富有民族特色的樂曲、變幻的燈光、舞動的水花,使之成為湖濱夜景的亮點,積聚了人氣(我與母親便在那個地點駐足良久)。湖濱景區(qū)帶狀綠地太部分區(qū)域采納柔和的照明設計,讓景區(qū)的夜晚舒適宜人,同時襯托音樂噴泉的殼麗。作為商業(yè)街光環(huán)境和若明若暗的西湖之間的過渡,景區(qū)燈光設計以柔和舒適為主,大量采納LED燈,以達到節(jié)能的目的。燈具的設計盡量與景觀設施融為體,做到見光不見燈,燈具藏在景觀設施中,自然雅致。5.完善的服務設施景區(qū)建設以人為本,服務設施完善,有充足的供游客停留休息的設施。能坐下來靜靜地觀賞西湖的美景。大量的木座椅置于樹蔭下,有長長的石凳供游人休息(同時專門潔凈,令我特不觀賞),特不是設置了4個樹下木平臺供人們休息品茗,3個延伸到湖面的術平臺供人們更好地觀賞湖光山色,組成了富有層次的休息設施組合。在木平臺上有人性化的取暖設施,在冬目里能提供相對舒適的休息條件。景區(qū)內廁所、碼頭、休息廊、小賣、蕓室、攝影服務部、公用電話亭、飲水器、果皮箱、導游牌、背景音響、停車場、后勤設旋一應俱全,這些設施都通過了精心設計,不致而有用.讓游客在賞景的同時,處處感到舒適方便。這些細節(jié)之處都體現了設計者和治理者精益求精作風和對游客負責的態(tài)度,令人欣賞。6.為高端人群打造的的湖濱國際名品街圖13圖12我第一次來名品街時,著實感嘆那個地點的奢華:凱悅大酒店,法拉利旗艦店,凱迪拉克旗艦店,愛馬仕,阿瑪尼,迪奧,香奈兒,D&G等不勝枚舉(圖12)。這使西湖不僅是一般市民百姓平常休閑娛樂的場所,也為其他高收入人群提供了一個相應的活動地段。其中“西湖天地”(被比作“上海新天地”的姊妹篇)不管是在設計構思上(如不露痕跡地將現代時尚元素融合進景區(qū),以現代手法傳達出杭州特有的山水園林歷史建筑氛圍,通過頂天立地的透明大玻璃窗將屋外園林景觀延伸到屋內等),依舊在實際運營中都飽受贊揚。(圖13)圖13圖12三、西湖新建設中的不足基于我對西湖的喜愛和目前自身能力的局限,要找出不足的地點實有難度。下面淺談幾句,難登大雅之堂。1.風景區(qū)內建設性的破壞。西湖園林的建設并不是全部朝著正確的方向前進,設計者學識上的不足、施工中不能專門好地理解設計者的意圖及建設中各種復雜的利益關系都會造成風景園林建設性的破壞。樓外樓和城隍閣是2個比較突出的例子。樓外樓菜館建在西湖孤山。1981年10月樓外樓菜館全面擴建。樓外樓擴建后,就像在西泠印社旁邊出現的龐然大物,嚴峻破壞了西湖園林的整體氛圍。再加上浙江省博物館等建筑,孤山南面被大體量的建筑覆蓋后,園林意境大打折扣。從湖上看環(huán)境比較雜亂。城隍閣高達40余m,體量巨大,赫然矗立在高近60余m的城隍山頂,比例嚴失調。從西子湖畔望去,建筑突兀在流暢的山脊線上,破壞了整個西湖山水的視覺中心與視覺平衡[3]。2.湖濱建筑自身的協調性。假如從蘇堤上看湖濱一線,建筑多是灰白色的基調,同時略顯雜亂,看不到層次的變化。有學者甚至講,杭州“三面湖山一面城”差不多成為“三面湖山一面墻”。我認為應適當放低湖濱一代建筑物的高度。高層建筑當然為都市現代話的直觀表象,然而關于杭州如此的風景旅游都市,特不是西湖周邊,依舊當因地制宜的多做考慮。一時的經濟損失卻能夠帶來千秋萬代的生態(tài)效益,我認為應該依舊特不值得的。3.對景觀內涵的了解不足和文化意識的欠缺。沒有把握景觀中最有內涵和價值的部分,往往會忽略了深層次的文化景觀。例如靈隱寺的飛來峰,反映了映7唐末五代到南宋時期的石雕技藝,堪與大同云岡、敦煌莫高窟、洛陽龍門等石窟藝術媲美,是杭州西湖景區(qū)中專門有藝術造詣的文化珍寶(圖14)。然而,實際情況是并沒有高屋建瓴,從較高的文化層次來把握具有專門高文化價值的飛來峰石刻造像[4]。相似的,孤山上的“六一泉”也沒有得到足夠重視。再如2004年重建蘇小小墓,偏偏要機械的修建“墳冢”,破壞了原本慕才亭上“湖山此地曾埋玉,花月其人可斷金”的意境。圖14四、小結圖14環(huán)境是體現大都市的獨特優(yōu)勢和資源。杭州有關部門近年來關于西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