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驗職稱考試高頻考點匯總_第1頁
檢驗職稱考試高頻考點匯總_第2頁
檢驗職稱考試高頻考點匯總_第3頁
檢驗職稱考試高頻考點匯總_第4頁
檢驗職稱考試高頻考點匯總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檢驗職稱考試高頻考點匯總一、常用抗凝劑和使用方法二、尿標本種類主要分類-三、寄生蟲學及檢驗必備考點四、陰道分泌物的一般性狀五、胎兒成熟度檢驗常見考點總結六、造血器官與造血微環(huán)境七、正常骨髓象常見考點總結八、血液凝固機制常見考點九、鈣磷鎂的代謝及調(diào)節(jié)知識點十、抗原抗體結合力考點一、常用抗凝劑和使用方法(1)乙二胺四乙酸(EDTA)鹽:常用有鈉鹽或鉀鹽,能與血液中鈣離子結合成螯合物,使Ca2+失去凝血作用,阻止血液凝固。EDTA鹽對血細胞形態(tài)、血小板計數(shù)影響很小,適用于血液學檢查,尤其是血小板計數(shù)。根據(jù)國際血液學標準化委員會(ICSH)建議,CBC抗凝劑用EDTA-K2?2H20,量為1.5?2.2mg/ml血液。不適于凝血檢查、血小板功能試驗。(2)草酸鹽:常用有草酸鈉、草酸鉀、草酸核,溶解后解離的草酸根離子能與樣本中鈣離子形成草酸鈣沉淀,使Ca2+失去凝血作用,阻止血液凝固。草酸鹽不適于凝血檢查。雙草酸鹽抗凝劑:草酸鉀可使紅細胞體積縮小,草酸鐵則可使紅細胞脹大,兩者按適當比例混合,恰好不影響紅細胞形態(tài)和體積,可用于血細胞比容、CBC、網(wǎng)織紅細胞計數(shù)等項目檢查。雙草酸鹽抗凝劑可使血小板聚集、影響白細胞形態(tài),不適于血小板計數(shù)、白細胞分類計數(shù)。(3)肝素:加強抗凝血酶(AT)滅活絲氨酸蛋白酶作用,阻止凝血酶的形成,并阻止血小板聚集等作用,從而阻止血液凝固。肝素是紅細胞滲透脆性試驗的理想抗凝劑。但肝素可引起白細胞聚集,瑞氏染色后產(chǎn)生藍色背景,不適于CBC、細胞形態(tài)學檢查。(4)枸檬酸鹽:常用有枸檬酸鈉,能與血液中鈣離子結合形成螯合物,阻止血液凝固。枸檬酸鈉與血液的抗凝比例為1:9或1:40適用于紅細胞沉降率、凝血檢查,是輸血保養(yǎng)液的成分。二、尿標本種類主要分類.晨尿:即清晨起床后第一次排尿時收集的尿標本,即為首次晨尿。這種標本尿較為濃縮,可用于腎臟濃縮能力評價。首次晨尿常偏酸性,其中的血細胞、上皮細胞、病理細胞、管型等有形成分,以及如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等濃度較高。但夜尿在膀胱內(nèi)停留時間過長,硝酸鹽及葡萄糖易被分解,不利于檢出在酸性環(huán)境中易變的物質(zhì),因而推薦采集第2次晨尿代替首次晨尿。.隨機尿:這種標本不受時間限制,但此尿標本,僅反映某一時段的現(xiàn)象,且易受多種因素(如運動、飲食、用藥、情緒、體位等)的影響,可致尿檢成分濃度減低或增高。.計時尿:按特定時間采集尿標本。(l)3h尿:一般是收集上午6?9點時段內(nèi)的尿,多用于檢查尿有形成分,如lh尿排泄率檢查等。(2)餐后尿:通常收集午餐后至下午2時的尿。這種尿標本,有利于檢出病理性糖尿、蛋白尿或尿膽原,有助于肝膽疾病、腎臟疾病、糖尿病、溶血性疾病等的臨床診斷。24h尿:患者上午8時排尿一次,將膀胱排空,棄去尿,此后收集各次排出的尿,直至次日上午8時最后一次排尿的全部尿。尿中某些成分24h不同時間內(nèi)的排泄?jié)舛炔煌?,如肌酎、總蛋白質(zhì)、電解質(zhì)等,為了較準確地定量分析這些成分,必須采集24h尿。(4)特殊試驗尿:①尿三杯試驗:多用于男性下尿路及生殖系統(tǒng)疾病定位初步判斷。②耐受性試驗尿:如經(jīng)前列腺按摩后排尿收集尿標本。.無菌尿:常用的方法有(1)中段尿:留尿前先清洗外陰,在不間斷排尿過程中,棄取前、后時段的尿,用無菌容器接留中間時段的尿。(2)導管尿、恥骨上穿刺尿:患者發(fā)生尿潴留或排尿困難時采用。三、寄生蟲學及檢驗必備考點.隱泡子蟲:主要寄生于宿主小腸上皮細胞內(nèi),影響了機體對脂肪和糖類的吸收而導致腹瀉。隱泡子蟲為機會致病性寄生蟲,其感染是AIDS患者主要死亡原因之一。金胺-酚-改良抗酸染色法是目前檢查隱電子蟲卵囊的最佳方法。.結腸小袋纖毛蟲:是人體最大的寄生原蟲。寄生于人體結腸內(nèi)。感染階段:包囊。.華支睪吸蟲(肝吸蟲):寄生于人體肝膽管內(nèi)。肝吸蟲生殖系統(tǒng)為雌雄同體。蟲卵形似芝麻粒,黃褐色,甚小。是常見蟲卵中最小的。感染階段:囊坳。致病階段:成蟲。中間宿主:第一中間宿主為淡水螺類(豆螺、沼螺、涵螺等),第二中間宿主為淡水魚、蝦。糞便或十二指腸引流液內(nèi)查到華支睪吸蟲卵是主要的確診依據(jù)。.細粒棘球絳蟲:成蟲寄生于終宿主的小腸上段。終宿主:犬、狼和豺等犬科食肉動物。中間宿主:羊、牛、駱駝、豬、鹿和馬等食草類動物。感染階段:蟲卵。致病階段:棘球坳。(棘球坳在人體內(nèi)最多見的寄生部位是肝。).絲蟲(班氏絲蟲和馬來絲蟲):成蟲寄生于終宿主的淋巴系統(tǒng)。感染階段:絲狀坳。夜現(xiàn)周期性:班氏微絲坳為晚上10時至次日晨2時,馬來微絲坳為晚上8時至次日晨4時。致病階段:絲蟲的成蟲、絲狀坳和微絲坳均是致病階段,其中成蟲為主要致病階段。中間宿主:蚊。終宿主:人。班氏微絲坳:庫蚊。馬來微絲坳:按蚊。象皮腫是晚期絲蟲病最常見的體征。.日本血吸蟲:雌雄異體,呈雌雄合抱狀態(tài)。成蟲寄生于人或哺乳動物的門脈-腸系膜靜脈內(nèi)。感染階段:尾坳。中間宿主:釘螺。(日本血吸蟲只有一個宿主)致病階段:日本血吸蟲的尾坳、童蟲、成蟲、蟲卵對宿主均有致病作用,其中以蟲卵致病最為嚴重。.瘧原蟲:寄生于人體的瘧原蟲有四種,即間日瘧原蟲、惡性瘧原蟲、三日瘧原蟲和卵形瘧原蟲。我國常見的為間日瘧原蟲,惡性瘧原蟲次之,其他兩種罕見。四種瘧原蟲生活史基本相同,均以人為其中間宿主,雌性按蚊為終宿主,生活史中具有無性生殖與有性生殖的世代交替。人:中間宿主——裂體生殖。蚊:終末宿主——配子生殖和袍子生殖。致病階段:瘧原蟲對人體的主要致病階段是紅細胞內(nèi)裂體增殖期。感染階段:子袍子。傳播方式:蚊蟲叮咬。傳播媒介:中華按蚊。.杜氏利什曼原蟲(導致黑熱?。焊腥倦A段:前鞭毛體。感染方式:隨白蛉叮咬吸血而感染。傳播媒介:白蛉。檢出率最高的是肝脾穿刺,但是危險性大。最常用的是骨髓穿刺。治療黑熱病的特效藥是:睇(ti)劑。.旋毛形線蟲:成蟲和幼蟲分別寄生于同一宿主的小腸和肌肉中。幼蟲寄生于橫紋肌中,旋毛形線蟲不產(chǎn)卵直接產(chǎn)幼蟲。旋毛蟲不需要在外界發(fā)育,但完成生活史必須更換宿主。感染階段:幼蟲包囊。有多種保蟲宿主,人可作為終宿主和中間宿主。豬是人類旋毛蟲病主要的傳染源。.剛地弓形蟲:感染階段:卵囊(存在于貓的糞便中)。致病階段:速殖子。慢性感染階段:包囊。終宿主:貓及貓科動物(虎、獅)。傳染源:主要為家貓。四、陰道分泌物的一般性狀(一)外觀.正常陰道分泌物為白色稀糊狀,無氣味,量多少不等。其性狀與雌激素水平及生殖器充血情況有關。.異常(1)大量無色透明黏白帶:常見于應用雌激素藥物后及卵巢顆粒細胞瘤。(2)膿性白帶:黃色有臭味,化膿性細菌感染引起,見于慢性宮頸炎、老年性陰道炎、子宮內(nèi)膜炎、宮腔積膿、陰道異物等;黃色泡沫狀膿性白帶,常見于滴蟲性陰道炎。(3)豆腐渣樣白帶:常見于真菌性陰道炎。(4)血性白帶:有特殊臭味。見于宮頸癌、宮頸息肉、子宮黏膜下肌瘤、慢性重度宮頸炎以及使用宮內(nèi)節(jié)育器的副作用等。(二)pH正常陰道分泌物呈酸性,PH4?4.5。pH值增高見于各種陰道炎,幼女和絕經(jīng)后的婦女。五、胎兒成熟度檢驗常見考點總結(一)胎兒肺成熟度檢查.羊水泡沫試驗(振蕩試驗)(1)檢查方法:一般采用雙管法,第1支試管羊水與95%乙醇的比例為1:1;第2支試管比例為1:2,用力振蕩15?20s后,靜置15min后觀察結果。(2)結果判斷:①兩管液面均有完整的泡沫環(huán)為陽性,意味著L/S22,提示胎兒肺成熟。②若第一管液面有完整的泡沫環(huán),而第二管無泡沫環(huán)為臨界值,提示L/SV2。③若兩管均無泡沫環(huán)為陰性,提示胎兒肺未成熟。.羊水吸光度測定羊水吸光度(A)試驗是以羊水中磷脂類物質(zhì)的含量與其濁度之間的關系為基礎。檢測方法:測定波長為650nm時羊水的吸光度值。結果判斷:A650>0.15為臨界值。.卵磷脂/鞘磷脂(L/S)測定(1)檢測方法:薄層色譜法(TLC)o(2)結果判斷:①正常L/S22。②L/SV1:表示胎兒肺不成熟,易發(fā)生IRDS。③L/S=L5?1.9:表示胎兒肺不夠成熟,可能發(fā)生IRDS。④L/S=2.0?3.4表示胎兒肺已成熟,一般不會發(fā)生IRDS。⑤L/S=3.5?3.9表示胎兒肺肯定成熟。⑥L/S24.0表示過熟兒。(二)胎兒腎成熟度檢查.肌酎測定(1)結果判斷:①妊娠34?36周時肌酎2132.4umol/L,足月妊娠時肌酎2176.5umol/L。②危險值為V132.4umol/L。③安全值為〉176.5umol/Lo@132.4-176.5umol/L為臨界值。(2)臨床意義:從妊娠中期起,羊水中肌酎逐漸增加。本試驗主要反映胎兒腎小球的成熟度。.葡萄糖的測定妊娠23周羊水中葡萄糖濃度逐漸增加,24周達高峰,以后隨胎兒腎成熟,腎小管對葡萄糖重吸收作用增強,胎尿排糖量減少,加上胎盤通透性隨胎齡增加而減低,羊水葡萄糖濃度逐漸減低。結果判斷:①臨產(chǎn)時可減低至0.40mmol/L以下。②羊水葡萄糖V0.50mmol/L,提示胎兒腎發(fā)育成熟。③>0.80mmol/L為不成熟。(三)胎兒肝成熟度檢查.改良J-G法測定法結果判斷①正常胎兒羊水膽紅素應VI.71umol/Lo②1.71?4.61口mol/L為臨界值,胎兒可能有不正常情況。③>4.61rmol/L胎兒安全受到威脅。@>8.03umol/L多有胎兒窘迫。⑤母胎血型不合溶血羊水中膽紅素達16.2Umol/L時,應采取終止妊娠措施,否則胎兒多難存活。.分光光度計測定法結果判斷A450:①V0.02,提示胎肝成熟。②。02?0.04,為胎肝成熟可疑。③>0.04,為胎肝未成熟。(四)胎兒皮脂腺成熟度檢查.檢測方法脂肪細胞經(jīng)lg/L尼羅藍溶液染色后為無核橘黃色細胞,而其他細胞則染成藍色。計數(shù)200?500個細胞,計算出染橘黃色細胞百分率。.結果判斷羊水中脂肪細胞出現(xiàn)率:>20%則認為胎兒皮膚已經(jīng)成熟;10%?20%為臨界值;<10%則認為胎兒皮膚不成熟;>50%表示過期妊娠。(五)胎兒唾液腺成熟度檢查結果判斷:羊水淀粉酶>300U/L,為胎兒唾液腺成熟的指標;200?300U/L為臨界值;V200U/L為胎兒唾液腺不成熟;>120U/L提示唾液腺成熟(somogyi法)。六、造血器官與造血微環(huán)境能夠生成并支持造血細胞分化、發(fā)育、成熟的組織器官稱為造血器官。造血器官生成各種血細胞的過程稱為造血。.胚胎期造血胚胎期可相繼分成三個不同的造血期。(1)中胚葉造血期:此期造血大約在人胚發(fā)育第2周末開始,到人胚第9周時止。卵黃囊壁上的胚外中胚層細胞是一些未分化的、具有自我更新能力的細胞,這些細胞聚集成團稱血島。血島是人類最初的造血中心。(2)肝臟造血期:始于胚胎第6周,至胚胎第5個月逐漸退化。肝臟造血的發(fā)生是由卵黃囊血島產(chǎn)生的造血干細胞隨血流遷移到肝臟后種植到肝臟而引起造血的。3?6個月的胎肝是體內(nèi)主要的造血場所。(3)骨髓造血期:在胚胎第3個月長骨髓已開始造血,隨胚胎發(fā)育,骨髓造血日趨發(fā)育。第8個月時,骨髓造血已高度發(fā)育,髓腔中呈現(xiàn)密集的造血細胞灶且各系造血細胞均可見到,缺乏脂肪,這時骨髓成為造血中心,從此肝、脾造血功能減退,骨髓造血迅速增加。胚胎時三個造血階段不是截然分開,而是互相交替此消彼長的,各類血細胞形成的順序分別是:紅細胞、粒細胞、巨核細胞、淋巴細胞和單核細胞。.出生后造血器官(1)骨髓造血:出生后在正常情況下,骨髓是唯一產(chǎn)生紅細胞、粒細胞和血小板的場所,也產(chǎn)生淋巴細胞和單核細胞。骨髓分為紅骨髓和黃骨髓。1)紅骨髓:是有活躍造血功能的骨髓。從出生至4歲,全身骨髓的髓腔內(nèi)均為紅骨髓。5歲后隨著年齡的增長,紅骨髓脂肪化由遠心端向近心端發(fā)展。至18歲時,紅骨髓僅存在于扁平骨、短骨及長管狀骨的近心端,如顱骨、胸骨、脊椎骨、肋骨、骼骨以及肱骨和股骨的近心端。2)黃骨髓:脂肪化的骨髓稱為黃骨髓,主要由脂肪細胞組成。健康成人黃骨髓約占骨髓總量的50%o黃骨髓仍然保持有造血的潛能,當機體需要時,又可重新轉變?yōu)榧t骨髓參與造血,因此正常情況下,骨髓造血的代償能力較強。(2)淋巴器官造血:在骨髓內(nèi),造血干細胞分化出淋巴干細胞,其再分化成T、B淋巴祖細胞。B淋巴祖細胞在骨髓內(nèi)發(fā)育;T祖細胞隨血流遷移至胸腺、脾和淋巴結內(nèi)發(fā)育成熟。(3)髓外造血:生理情況下,出生2個月后,嬰兒的肝、脾、淋巴結等已不再制造紅細胞、粒細胞和血小板。但在某些病理情況下,如骨髓纖維化、骨髓增殖性疾病及某些惡性貧血時,這些組織又可重新恢復其造血功能,稱為髓外造血。髓外造血部位也可累及胸腺、腎上腺、腹腔的脂肪、胃腸道等。.造血微環(huán)境造血微環(huán)境是指造血器官實質(zhì)細胞四周的支架細胞、組織。它包括微血管系統(tǒng)、末梢神經(jīng)、網(wǎng)狀細胞、基質(zhì)以及基質(zhì)細胞分泌的細胞因子。七、正常骨髓象常見考點總結(1)骨髓增生程度:有核細胞增生活躍,粒/紅細胞比例為(2?4):1。(2)粒細胞系統(tǒng):約占有核細胞的40%?60%。其中原粒細胞小于2%,早幼粒細胞小于5%,中、晚幼粒細胞均小于15%,成熟粒細胞中桿狀核多于分葉核。嗜酸性粒細胞小于5%,嗜堿性粒細胞小于1%。(3)紅細胞系統(tǒng):幼紅細胞約占有核細胞的20%,其中原紅細胞小于1%,早幼紅細胞小于5%,以中、晚幼紅細胞為主,平均各約10%。(4)淋巴細胞系統(tǒng):約占20%?25%,小兒偏高,可達40%,原始淋巴和幼稚淋巴細胞極罕見。(5)單核細胞和漿細胞系統(tǒng):一般均小于4%,均系成熟階段的細胞。(6)巨核細胞系統(tǒng):通常在L5cm><3cm的片膜上,可見巨核細胞7?35個,其中原巨核細胞0?5%,幼巨核細胞0?10%,顆粒巨核細胞10%?50%,產(chǎn)生血小板巨核細胞20%?70%,裸核0?30%。血小板較易見,成堆存在。(7)其他細胞:可見到極少量網(wǎng)狀細胞、內(nèi)皮細胞、組織嗜堿細胞等骨髓成分。不易見到核分裂象,不見異常細胞和寄生蟲。成熟紅細胞的大小、形態(tài)、染色正常。八、血液凝固機制常見考點L凝血因子特性凝血因子目前包括14個,除FHI存在于全身組織中,其余均存在于血漿中。根據(jù)理化性質(zhì)分為四組。(1)依賴維生素K凝血因子:包括FH、FVD、FIX和FX,其共同特點是在各自分子結構的氨基末端含有數(shù)量不等的丫-竣基谷氨酸殘基,在肝合成中必須依賴維生素K。依賴維生素K凝血因子(依K因子)通過丫-竣基谷氨酸與Ca2+結合,再與磷脂結合,這是依K因子參與凝血反應的基礎。(2)接觸凝血因子:包括經(jīng)典FXU、FXI和激肽系統(tǒng)的激肽釋放酶原(PK)、高分子量激肽原(HMWK)o它們的共同特點是通過接觸反應啟動內(nèi)源凝血途徑,并與激肽、纖溶和補體等系統(tǒng)相聯(lián)系。(3)對凝血酶敏感的凝血因子:包括FI、FV、FVffl和FXIII,它們的共同特點是對凝血酶敏感。(4)其他因子:包括Fill、FlVo正常情況下,F(xiàn)IH不存在于血液中。FW即Ca24-O.凝血機制(1)內(nèi)源凝血途徑:內(nèi)源凝血途徑是指由FX1I被激活到FlXa-Via-Ca2+-PF3復合物形成的過程。(2)外源凝血途徑:外源凝血途徑是指從TF釋放到TF-FVDa-Ca2+復合物形成的過程。(3)共同凝血途徑:共同凝血途徑是指由FX的激活到纖維蛋白形成的過程,它是內(nèi)外源系統(tǒng)的共同凝血階段。九、鈣磷鎂的代謝及調(diào)節(jié)知識點.鈣、磷、鎂的代謝(1)鈣:鈣在十二指腸吸收,是在活性D3調(diào)節(jié)下的主動吸收,腸管的pH可明顯的影響鈣的吸收,偏堿時減少鈣的吸收,偏酸時促進吸收。食物中草酸和植酸可以和鈣形成不溶性鹽,影響吸收。食物中鈣、磷比例對鈣吸收也有一定的影響。Ca2+:P3+=2:1時,吸收最佳。鈣通過腸管和腎排泄,由消化道排除的鈣包括未吸收的和由腸管分泌的。每日由腎小球濾過鈣約10g,但由尿中排出的僅約150mg,所以大部均由各段腎小管回吸收了。尿鈣排出量直接受血鈣濃度影響,血鈣低于2.4mmol/L時,尿中幾無鈣排出。血清pH對血鈣濃度有顯著影響,酸中毒時Ca2+濃度升高,堿中毒時Ca2+濃度下降。(2)磷:人進食的磷以有機磷酸酯和磷脂為主,在腸管內(nèi)磷酸酶的作用下被分解為無機磷被吸收。由于磷的吸收不良引起的缺磷現(xiàn)象較少見。磷主要由腎排泄,其排出量約占總排出量的70%,每天經(jīng)腎小球濾過磷約5g,但85%?95%被腎小管回吸收。(3)鎂:鎂的日攝入量約250mg,其中2/3來自于谷物和蔬菜。小腸對鎂的吸收是主動運轉過程,吸收部位主要在回腸。消化液中也有多量鎂,成人也可從消化液的吸收中回收鎂,長期丟失消化液(如消化道造痿)是缺鎂的主要原因。腎是鎂排泄的主要途徑,經(jīng)腎小球濾過的鎂大量被腎小管回吸收,僅2%?5%由尿排出,每日排出約lOOmg。高鎂可影響成骨作用,骨鎂升高,使骨化過程減慢,可能發(fā)生骨營養(yǎng)不良。.鈣磷代謝的調(diào)節(jié)鈣、磷吸收、排泄,血液中的濃度,機體各組織對鈣、磷攝取、利用和儲存都是在甲狀旁腺激素、降鈣素和活性維生素D的調(diào)節(jié)下進行的。(1)甲狀旁腺激素是維持血鈣正常水平最重要的調(diào)節(jié)因素,有升高血鈣、降低血磷和酸化血液等作用。骨是最大的鈣儲存庫。甲狀旁腺激素總的作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