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學案:從計劃經濟到市場經濟_第1頁
導學案:從計劃經濟到市場經濟_第2頁
導學案:從計劃經濟到市場經濟_第3頁
導學案:從計劃經濟到市場經濟_第4頁
導學案:從計劃經濟到市場經濟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12課從計劃經濟到市場經濟【學習目標】1.了解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有關改革開放決策的內容,認識其對我國開創(chuàng)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局面的歷史意義2.講述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和國有企業(yè)改革的主要內容,認識改革與社會發(fā)展的關系?!局R梳理】1.偉大的歷史轉折(1)背景:①1976年粉碎“四人幫”后,在兩年的時間里,________仍處于停滯狀態(tài),人民生活沒有得到改善。②1978年開始了________的討論,解放了人們的思想。③在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之前,鄧小平作了《解放思想,事實求是,________》的講話,為它的召開確立了指導思想。(2)標志:1978年12月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3)主要內容:①重新確立了解放思想、________的馬克思主義思想路線。②拋棄了“以階級斗爭為綱”的“左”傾錯誤方針。③作出把黨和國家工作的重點轉移到________上來戰(zhàn)略決策,確定今后黨和國家工作要以________為中心。④在經濟工作中實行________的方針。(4)影響:十一屆三中全會是新中國歷史上的重大轉折點,成為實行改革開放和______的起點。2.經濟體制改革(1)概念:①前提:是在堅持社會主義制度的前提下。②內容:改革生產關系中不適應生產力發(fā)展的一系列環(huán)節(jié)。③根本目的:解放和發(fā)展社會生產力。④目標: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⑤實質:是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美和發(fā)展。(2)經過:①開始:1978年經濟體制改革在________、________等省農村展開。②發(fā)展:1984年,城市經濟改革全面展開。(3)內容:①農村經營形式:實行包產到組,包產到戶的農業(yè)生產責任制──______。②農村管理體制:1983年,撤銷人民公社、生產大隊,建立鄉(xiāng)、鎮(zhèn)政府和村民委員會。③城市管理體制:實行政企分開,簡政放權,企業(yè)自主經營、自負盈虧。④所有制:變單一的公有制經濟為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fā)展。⑤分配:實行以按勞分配為主,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4)影響:經濟體制改革調動了各方面的積極性,極大地解放了________,推動了國民經濟的高速發(fā)展。3.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1)背景:復雜的國內外形勢。①國內:改革阻力重重。②國際:東歐劇變,蘇聯解體,世界________遭遇挫折。(2)進程:①19平________,論述了社會主義的本質,姓“社”姓“資”的標準等問題,提出要搞好社會主義的市場經濟。②1992年10月中共十四大提出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建立________________。③1993年中共________,確立了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基本框架,推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④1997年,中共________,進一步完善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提出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fā)展。⑤________初,社會主義商品市場體系基本建立?!疽c名師點撥】【點撥1】十一屆三中全會為什么成為了“實行改革開放和開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起點”?提示: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中國建設社會主義道路問題上取得了突破性進展,找到了一條適合中國國情的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在這個過程中,中國實現了重大的轉變。(1)指導思想上:從“以階級斗爭為綱”轉移到“以經濟建設為中心”。(2)政治上:從維護僵化體制轉向全面改革,從強化集權、個人崇拜轉向民主政治。(3)經濟上:從單一的公有制經濟轉向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fā)展;從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轉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4)對外關系上:從封閉保放,逐步形成全方位的對外開放新格局;從“戰(zhàn)爭論”轉向“和平發(fā)展”,把國家利益放在第一位,積極發(fā)展同世界各國的友好關系。(5)文化上:從輕視知識,踐踏人才轉向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军c撥2】經濟體制改革首先從農村開始的原因是什么?提示:(1)這是由中國的國情決定的。因為中國當時有80%的人口在農村,中國的穩(wěn)定與否首先要看農村是否穩(wěn)定。(2)在農村改革不會引起太大的動蕩和風險,而城市則多是關系國計民生的現代化大生產,所擔風險較大。(3)在黨中央確定農村經濟體制改革前,有些地方的農民已經自發(fā)行動起來,實行包干到戶,成為改革的先聲,中央就是在綜合他們成功做法的基礎上加以肯定和推廣的。(4)舊的人民公社體制嚴重挫傷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農民生活一直比較貧困?!军c撥3】探究討論農村經濟體制和城市經濟體制改革的相同之處有哪些?提示:(1)擴大了生產經營自主權。(2)都克服了分配上的平均主義,實行按勞分配為主、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3)都調動了生產積極性,解放了生產力,促進了經濟的發(fā)展?!军c撥4】新中國經濟體制經歷了哪三次重大變化?提示:(1)第一次(建國初至1958年),從建立以社會主義公有制為主體的多種經濟成分并存的經濟體制向高度集中統(tǒng)一管理的計劃經濟體制的轉變。(2)第二次(中共十一),從單一的公有制經濟轉為以公有制為主體的多種所有制經濟并存的經濟,從計劃經濟體制轉為以計劃經濟為主、市場調節(jié)為輔的經濟體制。(3)第三次(中共十四大后),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轉變?!净犹骄俊?.合作探究:歸納中國共產黨歷史上三次工作重心的轉移。背景內容第一次大革命失敗后,城市武裝起義道路行不通第二次工作重心由鄉(xiāng)村轉移到城市第三次在粉碎“四人幫”后,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上2.合作探究:歸納中共歷史上具有轉折性意義的會議。會議名稱召開時間主要內容歷史意義八七會議遵義會議1935年黨的歷史上生死攸關的轉折點七屆二中全會1949年十一屆三中全會1978年【課外知識拓展】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

──在優(yōu)化結構和提上,國內生產總值到2022年力爭比2000年翻兩翻,綜合國力和國際競爭力明顯增強?;緦崿F工業(yè)化,建成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更具活力、更加開放的經濟體系。城鎮(zhèn)人口的比重較大幅度提高,工農差別、城鄉(xiāng)差別和地區(qū)差別擴大的趨勢逐步扭轉。社會保障體系比較健全,社會就業(yè)比較充分,家庭財產普遍增加,人民過上更加富足的生活。

──社會主義更加完善,社加完備,依法制國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實,人民的政治、經濟和文化權益得到切實尊重和保障?;鶎用裰鞲咏∪?,社會秩序良好,人民安居樂業(yè)。

──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化素質和健康素質明顯提高,形成比較完善的現代國民教育體系、科技和文化創(chuàng)新體系、全民健身和醫(yī)療衛(wèi)生體系。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機會,基本普及高中階段教育,消除文盲。形成全民學習、終身學習的學習型社會,促進人的全面發(fā)展。

──可持續(xù)發(fā)展能力不斷境得到改善,資源利用效率顯著提高,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推動整個社會走上生產發(fā)展、生活富裕、生態(tài)良好的文明發(fā)展道路?!拘Ч麢z測】1.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農村和城市經濟體制改革的共同點有()①改變管理模式②克服平均主義③解放生產力④改變所有制性質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2.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后在農村實行的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和1953年開始的我國對農業(yè)的社會主義改造是()A.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與發(fā)展B.性質完全相反的兩種經濟政策C.為消除“左”傾錯誤而采取的措施D.為了調整生產關系以發(fā)展生產力3.下列為湖北省天門縣農民彭立誠家1974、1980、1985年貼出的三幅春聯:1974年:過年只有兩升米,押歲并無一分錢。橫批:我也過年。1980年:過年儲米十余擔,押歲存款上千元。橫批:歡度春節(jié)。1985年:人有勤勞致富兩只手,家有吃穿住用四不愁。橫批:永跟黨走。這三幅春聯內容變化的根本原因是()A.農民的辛勤勞動B.農業(yè)經濟的發(fā)展C.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實行D.十一屆三中全會后黨的各項農村政策4.10.改革開放后農村去是喊破嗓子打爛鐘,出工最早九點鐘?,F在不用隊長叫一聲、上工天不明,收工點了燈”。這一變化緣自()①產品分配的方式發(fā)生變化②生產資料所有制形式的變化③基層生產組織形式的改變④農業(yè)合作化運動向縱深發(fā)展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5.下表1反映了我國某一時期農業(yè)、輕工業(yè)和重工業(yè)在工農業(yè)總產值中所占比重的變化情況該時期是()年份農業(yè)(%)工業(yè)輕工業(yè)(%)重工業(yè)(%)第一年26.632.141.3第二年27.234.338.5第三年28.836.734.5A.1949~1951年B.1953~1955年C.1958~1960年D.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