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學生心理-教育心理學課件_第1頁
第二章-學生心理-教育心理學課件_第2頁
第二章-學生心理-教育心理學課件_第3頁
第二章-學生心理-教育心理學課件_第4頁
第二章-學生心理-教育心理學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9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二章學生心理第二章學生心理1引言怎樣對6歲兒童和14歲兒童解釋“圓”或“球”這些概念?是使用文字、圖片還是例子?年幼兒童和年長兒童理解這些概念上存在哪些差異?對這些問題的解答,主要涉及青少年的思維特征及其轉變,而這些轉變,在教育心理學上就稱為認知發(fā)展。引言怎樣對6歲兒童和14歲兒童解釋“圓”或“球”這些概念?是2學習目標闡述皮亞杰認知發(fā)展理論的基本觀點。解釋兒童在皮亞杰四個發(fā)展階段上的思維差異。掌握最近發(fā)展區(qū)的概念闡述維果斯基認知發(fā)展理論的基本觀點。比較皮亞杰和維果茨基的認知發(fā)展理論。學習目標闡述皮亞杰認知發(fā)展理論的基本觀點。3第二章-學生心理-教育心理學課件4第二章-學生心理-教育心理學課件5(一)建構主義的發(fā)展觀發(fā)生認識論“發(fā)生認識論就是企圖根據認知的歷史、它的社會根源以及認識所依賴的概念與運算的心理來源,去解釋知識尤其是科學知識的一門學科”(J.Piaget,1970)。也就是說,發(fā)生認識論是研究認識發(fā)展,它要解決人(群體和個體)的智慧是通過何種機制,經歷怎樣過程,從低級水平過渡到高級水平的這一問題。總之,發(fā)生認識論就是要研究認識如何發(fā)生或起源乃至逐漸發(fā)展。(一)建構主義的發(fā)展觀發(fā)生認識論6知識的主動建構人之所以有各種活動,特別是認識活動,是由于人具有理解客觀世界和滿足好奇心的內在欲望,即人類具有一類探究世界的內部動機。皮亞杰相信,兒童對周圍世界的探索活動,是由各種內部動機所驅動。從某種意義上講,這種信念源自達爾文的觀點,即生物體適應環(huán)境。人類使用自己智慧以適應自身所處環(huán)境;換言之,為了生存,人類憑借智慧去發(fā)現世界的運作方式或預測事件的發(fā)生。知識的主動建構7基本概念基本概念8皮亞杰理論的基本概念:▲(1)圖式:一個有組織的,可重復的行為或思維模式。圖式既可以十分簡單,也可以十分復雜。(2)同化:是將新的客體或事件納入到已有的圖式中去。同化類似于新的數據輸入計算機。(3)順應:為適應新的情境而改變已有圖式的過程,皮亞杰稱之為順應。(4)平衡:在已有的理解和新的經驗之間恢復均衡的過程,稱為平衡。皮亞杰理論的基本概念:▲9圖式最初來源于先天遺傳,以后在適應環(huán)境的過程中,圖式不斷地發(fā)生改變,不斷的豐富起來,不斷地從低級的動作圖式,經過同化、順應、平衡逐步地構造出新的圖式,從而標志著個體從低級的心理水平發(fā)展到高級的心理水平圖式最初來源于先天遺傳,以后在適應環(huán)境的過程中,圖式不斷地發(fā)10(二)皮亞杰的認知發(fā)展階段理論心理發(fā)展可以區(qū)分為不同水平的連續(xù)階段,階段之間具有質的差異前一階段的行為模式總是整合到下一階段發(fā)展的階段性不是階梯式,而是有一定程度的交叉重疊各階段出現的年齡因智慧程度和社會環(huán)境影響而略有差異,但先后次序不變(二)皮亞杰的認知發(fā)展階段理論心理發(fā)展可以區(qū)分為不同水平的連11兒童的認知或思維經歷了四個發(fā)展階段,每個階段都以思維方式的質的不同為特征:▲感知運動階段、前運算階段、具體運算階段和形式運算階段兒童的認知或思維經歷了四個發(fā)展階段,每個階段都以思維方式的質12嬰兒的智慧表現在動作中。開始協(xié)調感覺、知覺和動作間的活動,還沒有表象和思維。智力活動還處在感知運動水平。是思維的萌芽期,是以后發(fā)展的基礎,這一早期的心理發(fā)展決定著心理演進的整個過程。這一時期,嬰兒主要通過眼睛、耳朵、嘴和手等肌肉動作和感覺來感知世界,進行思維。1、感知運動階段(0-2歲)嬰兒的智慧表現在動作中。開始協(xié)調感覺、知覺和動作間的活動,還13兒童通過不斷地和外界交往,動作慢慢協(xié)調起來,并指導自己的動作與動作對外物引起的效果之間的關系,開始有意識的作某個動作,發(fā)現了解決感知運動問題的方式如扳動把手聽音樂盒發(fā)出的聲音,發(fā)現藏起的玩具,把物體放入容器或從中拿出來兒童的認知能力也是逐漸發(fā)展的,一般從對事物的被動反應發(fā)展到主動探究。認識事物的順序是從認識自己的身體到探究外界事物。

兒童通過不斷地和外界交往,動作慢慢協(xié)調起來,并指導自己的動作14第二章-學生心理-教育心理學課件15第二章-學生心理-教育心理學課件16第二章-學生心理-教育心理學課件17第二章-學生心理-教育心理學課件18

客體永久性當客體在視野中消失時,仍知道該客體的存在??腕w永久性的獲得是兒童早期發(fā)展的一個重要的里程碑。皮亞杰認為,嬰兒在出生后的頭幾個月里不存在客體永久性的觀念,具體表現為當一個原先存在于嬰兒視野中的物體從他們的視野中消失后,嬰兒就不會再去尋找或抓握,這表明他們認為物體已經沒有了,不存在了。九個月以后的嬰兒開始會繼續(xù)尋找從他們的視野中消失的物體,這表明他們已經知道物體雖然從視線中消失,但一定在什么地方存在,這表明他們已經獲得了客體永久性??腕w永久性當客體在視野中消失時,仍知道該客體的存在??腕w192、前運算階段(2-7歲)在感知運動階段后期,幼兒的語言能力迅速發(fā)展,他們開始日益頻繁地運用表象符號代替外界事物。在前一階段發(fā)展的基礎上,各種感知運動圖式開始內化為表像或形象圖式;特別是由于語言的出現和發(fā)展,促使兒童日益頻繁地用表像符號來代替外界事物,重現外部活動,這就是表象思維。2、前運算階段(2-7歲)在感知運動階段后期,幼兒的語言能力20

象征性游戲(假裝游戲)出現、延遲模仿、語言符號靈活運用。象征:與象征物之間有明顯相似之處這一時期的兒童喜歡把椅子當汽車開,把小床當艦艇,這實際上就是一種象征化符號:與被表達物之間無客觀上的相似,但主觀上有緊密聯系,如語言。象征性游戲(假裝游戲)出現、延遲模仿、語言符號靈活運21主要認知特點自我中心不可逆性直覺性泛靈論自我中心言語主要認知特點自我中心22實驗者從A、B、C、D四個角度拍攝照片。孩子站在上述四位置之一。給他看拍攝照片,要求其挑選出對面位置上的人所看到的是哪張照片。自我中心

指兒童從自己的角度出發(fā)看待整個世界,不知道可以變換角度或者意識到他人有不同的觀點。例:三山實驗CDBA實驗者從A、B、C、D四個角度拍攝照片。孩子站在上述四位置之23自我中心意味著對認識世界的相對性和協(xié)調觀點缺乏理解不自覺地將自我的品質和看法強加于事物和他人的立場自我中心意味著對認識世界的相對性和協(xié)調觀點缺乏理解24不可逆性思維只能朝一個方向進行,不能夠在頭腦中使物體恢復原狀不可逆性思維只能朝一個方向進行,不能夠在頭腦中使物體恢復原狀25直覺性以知覺到的形象作為思維的依據,往往只注意到事物的某種顯著特征,而看不到事物同時變化的若干維度往往只注重結果、狀態(tài),而不關注變化的過程直覺性以知覺到的形象作為思維的依據,往往只注意到事物的某種顯26泛靈論兒童認為運動的、但本身無生命的物體是具有生命的,有動機和意愿太陽下山了花兒開了是因為它喜歡小朋友原因:自我投射不能很好地區(qū)分心理的、物理的現象泛靈論兒童認為運動的、但本身無生命的物體是具有生命的,有動機27自我中心言語受自我中心思維影響,兒童往往從自己的觀點出發(fā)來說話。分為三個階段(或三種表現形式):重復:感受說話的愉悅獨白:幫助自己進行思維,伴隨或強化兒童的思維、動作集體獨白:一個孩子的說話似乎刺激了另一個孩子的言語,但事實上他們都是各說各的,互不相干自我中心言語受自我中心思維影響,兒童往往從自己的觀點出發(fā)來說283、具體運算階段(7-11歲)已能逐漸超出知覺的限制,形成守恒概念和可逆性,并能進行具體運算。去集中化是具體運算階段兒童思維成熟的最大特征。具體運算階段以“守恒”的出現為標志,守恒意味著兒童思維具有了可逆性。兒童的思維比前運算階段有了很大的發(fā)展,他們不僅掌握了守恒的概念,而且還能在此基礎上對事物進行比較、分類、歸類和排序等智力操作,均離不開具體形象的支持。3、具體運算階段(7-11歲)已能逐漸超出知覺的限制,形成守29

具體運算思維是在前一階段很多表象圖式融合、協(xié)調的基礎上形成的,形成了初步的運算結構思維漸趨邏輯性,但思維水平仍落后于成人,尚不具有概括性

具體運算思維是在前一階段很多表象圖式融合、協(xié)調的基礎上形30守恒性內化的,可逆性的操作。是能在頭腦中從一個概念的各種具體變化中抓住實質的或是本質的東西,才算達到了守恒。具體來說,指物體的形式(主要是外部特征)起了變化,但個體認識到物體的量(或內部性質)并未改變。守恒是通過兩種可逆性實現的。守恒性內化的,可逆性的操作。是能在頭腦中從一個概念的各種具體31

可逆性并不是現實世界的實際現象,而只是人的大腦的智力活動的結果,更確切地說,可逆性是在人的思維活動的邏輯經驗中產生出來的。兩種可逆性逆反性:即否定性,如+A是-A的逆向或否定相互性,如A>B,則B<A是它的互反可逆性并不是現實世界的實際現象,而只是人的大腦的智力活32基本原理:空間距離改變,數目保持不變

向兒童呈現(Ⅰ)向兒童呈現(Ⅱ)AABB問兒童:兩排珠子一樣多?不一樣多?“B行多(不守恒)”“一樣多(守恒)”①數目守恒(6-7歲)基本原理:空間距離改變,數目保持不變①數目守恒(6-7歲)33基本原理:不管橡皮泥形狀改變,它們仍是一樣大

向兒童呈現(Ⅰ)向兒童呈現(Ⅱ)A與B一樣大小B球變了AB

A

B

問兒童:兩個球是一樣大,還是不一樣大?“B更大”(不守恒)“一樣大”(守恒)②物質守恒(7-8歲)基本原理:不管橡皮泥形狀改變,它們仍是一樣大②物質守恒(7-34③長度守恒(7-8歲)基本原理:不管一根線段或棒在形狀或空間安排上有何變化,長度保持不變

向兒童呈現(Ⅰ)向兒童呈現(Ⅱ)AABB問兒童:兩根棒一樣長還是不一樣長?“B更長”或“A更長”(不守恒)“一樣長”(守恒)③長度守恒(7-8歲)基本原理:不管一根線段或棒在形狀或空間35基本原理:不管一個圖形分成幾部分,它們總體的表面積不變

向兒童呈現(Ⅰ)向兒童呈現(Ⅱ)A

B

問兒童:兩張圖上的表面積是一樣大,還是不一樣大?“B更大”(不守恒)“一樣大”(守恒)④面積守恒(8-9歲)基本原理:不管一個圖形分成幾部分,它們總體的表面積不變④面積36⑤重量守恒(9-10歲)基本原理:不管形狀如何改變,客體的重量保持不變

向兒童呈現(Ⅰ)向兒童呈現(Ⅱ)A兩塊疊在一起

B兩塊分放兩邊

問兒童:兩堆東西是一樣重,還是不一樣重?“A更重”(不守恒)“一樣重”(守恒)⑤重量守恒(9-10歲)基本原理:不管形狀如何改變,客體的重37基本原理:不管放入水中的東西形狀如何改變,杯中水的體積不變

向兒童呈現(Ⅰ)向兒童呈現(Ⅱ)兩顆球放入杯中,杯中水的數將橡皮泥球B改變形狀,量是一樣的,兒童看到水平面準備放入水中上升到一樣的高度。AB

A

B

問兒童:若將B放入杯子中,水平面會高出A杯?一樣高?低于A杯?“高一些”或“低一些”(不守恒)“一樣高”(守恒)⑥體積守恒(12-13歲)基本原理:不管放入水中的東西形狀如何改變,杯中水的體積不變⑥38具體運算階段:總結認識或認知活動大多數仍限制于此時此地的具體客體和關系。這一階段的兒童已經形成了量和數的守恒,并且能夠對實物加以排序和分類,但是他們不能就抽象的、假設的命題或虛構的事件進行推理。

具體運算階段:總結認識或認知活動大多數仍限制于此時此地的具體394、形式運算階段(11歲以后)進行入青春期以后,青少年開始運用抽象的規(guī)則思考問題。兒童思維擺脫具體事物的束縛,利用語言文字在頭腦中重建事物和過程來解決問題,把內容和形式區(qū)分開來,能根據種種的假設進行推理。又稱命題運算階段。它們可以想象尚未成為現實的種種可能,相信演繹得出的結論,使認識指向未來。4、形式運算階段(11歲以后)進行入青春期以后,青少年開始運40

發(fā)展階段觀點總結

皮亞杰將兒童和青少年的認知發(fā)展分為四個階段:感覺運動階段、前運算階段、具體運算階段和形式運算階段。皮亞杰認為所有兒童的認知和發(fā)展都依次通過這四個發(fā)展階段而不能逾越其中的某一階段。不過,不同的兒童通過這些階段的速率可能會有所不同,兒童在不同時期,尤其是在過渡時期,還可能會表現出幾個階段的特點。發(fā)展階段觀點總結皮亞杰將兒童和青少年的認知發(fā)展分為41感知動作階段是智慧的萌芽前運算階段出現表象和直覺思維具體運算階段出現初步的邏輯思維形式運算階段出現抽象的邏輯思維感知動作階段是智慧的萌芽42評價皮亞杰發(fā)現了認知發(fā)展的規(guī)律,發(fā)生認識論極大地豐富了人類認識自己的理論寶庫,也為發(fā)展心理學掀開了嶄新的一頁。把兒童看成一個充滿好奇的、積極能動的探索者,兒童在自身的發(fā)展中扮演者重要的角色是第一個試圖解釋而不僅僅是描述發(fā)展的過程的理論皮亞杰的認知發(fā)展理論為不同年齡階段的兒童如何思維的問題提供了一個相當精確的概述皮亞杰的觀點除了對教育工作者有許多實際的指導意義外,還對有關社會性和情緒發(fā)展的研究產生了非常重要的影響評價皮亞杰發(fā)現了認知發(fā)展的規(guī)律,發(fā)生認識論極大地豐富了人類認43(三)影響發(fā)展的因素▲1、成熟2、練習和經驗3、社會性經驗4、平衡化(三)影響發(fā)展的因素▲1、成熟441、成熟成熟,即機體的成長,特別是神經系統(tǒng)和內分泌系統(tǒng)的成熟。皮亞杰曾引用生理學的研究成果,認為一些行為依賴生理結構和神經通路的作用。他認為,生理成熟是心理發(fā)展的必要條件但不是充分條件。借助成熟,個體可以獲得發(fā)展的可能性,但要使這種可能性變成現實,必須通過機能的練習和習得的經驗,并且,兒童的年齡漸長,自然和社會環(huán)境影響的重要性將隨之增加。1、成熟成熟,即機體的成長,特別是神經系統(tǒng)和內分泌系統(tǒng)的成熟452、練習和經驗練習和經驗指個體對物體施加動作過程中的練習和習得的經驗(不同于社會性經驗)的作用,區(qū)分為物理經驗和邏輯數理經驗,即是通過與外界物理環(huán)境的接觸而獲得的知識。物理經驗是主體的個別動作作用于客體所產生的有關客體位置、運動和性質的經驗,這些知識經驗是有關客體本身的,如物體大小、輕重、軟硬、顏色等。物理經驗的本質特征是起源于物體本身,即使主體不去作用它,它的性質也依然存在2、練習和經驗練習和經驗指個體對物體施加動作過程中的練習和習46

數理邏輯經驗是主體對一系列動作之間關系協(xié)調的經驗,是在反復的主客體相互作用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這類經驗本質上不是客體的,如果沒有主體對客體的反復動作,數理邏輯經驗也就不存在。例如,兒童從玩耍鵝卵石的過程中發(fā)現,無論石子如何排列,其總數保持不變。這一經驗并不是石子本身具有的物理特性,而是個體通過自己的計數動作與動作的協(xié)調而獲得的數理邏輯經驗是主體對一系列動作之間關系協(xié)調的經驗,473、社會經驗社會經驗指社會環(huán)境中人與人之間的相互作用和社會文化的傳遞,主要涉及語言、教育、學習和社會生活等方面。皮亞杰認為,社會經驗對人的影響比自然環(huán)境對人的影響要大得多在他看來,教育作為社會經驗的一個方面,對兒童心理發(fā)展具有重要影響,良好的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能加速認知發(fā)展但教育對發(fā)展的影響也是有條件的,教育并不能使兒童逾越某一認知發(fā)展的階段,不能改變發(fā)展的階段順序3、社會經驗社會經驗指社會環(huán)境中人與人之間的相互作用和社會文484、平衡平衡化指個體在與環(huán)境相互作用過程中的自我調節(jié)。皮亞杰提出了建構論,認為新結構或新知識的形成實際上是一種建構的過程,個體的認知圖式不能同化新的知識經驗時,心理產生不平衡狀態(tài)。每經過一次由失衡到新的平衡,其認知結構就會產生一次新的改變。4、平衡平衡化指個體在與環(huán)境相互作用過程中的自我調節(jié)。49(四)皮亞杰發(fā)展理論對教育的影響1、不主張教給兒童那些明顯超出它們發(fā)展水平的材料。2、保持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自主性。3、兒童在認知發(fā)展過程中存在著個體差異。(四)皮亞杰發(fā)展理論對教育的影響1、不主張教給兒童那些明顯超50案例分析

在詩歌欣賞課上,李老師正在講解詩詞中所采用的象征手法??紤]到許多5年級的學生不能理解“何謂象征手法”這一抽象概念,為測試學生的理解水平,李老師問:“象征是什么”。“象征就是……,比如,好象……”,有學生說。“象征就是一個東西代表另一個東西”,還有學生說。大多數學生仍茫然不解,李老師則舉例說,“我是在說一種象征,比如戒指是結婚的象征,心形是愛的象征,或者……”有學生插話說:“五星紅旗象征國家”,“綠色象征和平”,“鴿子也象征和平”……“小林,奧運會的五個圈象征什么呢?”李老師問。“象征……象征……?!毙×诌€是不明白“象征”是指什么。案例分析在詩歌欣賞課上,李老師正在講解詩詞中所采用的51如果你是李老師:從學生的這些反應中,你對兒童的思維有何了解?你將如何安排這一單元的教學活動?如何讓學生對象征手法有具體的體驗?如果學生的發(fā)展水平還沒達到教學內容的要求,你將怎樣做?如果你是李老師:52二、維果茨基的發(fā)展觀他主要研究兒童心理和教育心理,著重探討思維與語言,兒童學習與發(fā)展的關系問題,其心理學思想形成于20世紀20年代。他還試圖用馬克思主義的基本觀點來建立新的心理學和兒童心理學。他是蘇聯兒童心理學的開創(chuàng)者,也是蘇聯認知心理學的先鋒。二、維果茨基的發(fā)展觀他主要研究兒童心理和教育心理,著重探討思53蘇聯心理學家維果茨基從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出發(fā),在20世紀30年代提出了“文化歷史發(fā)展理論”。主張人的高級心理機能是社會歷史的產物,受社會規(guī)律的制約。強調人類社會文化在人的心理發(fā)展中的重要作用,強調社會交互作用對認知發(fā)展的重要性。蘇聯心理學家維果茨基從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出發(fā),在20世紀3054(一)文化歷史發(fā)展理論兩種心理機能:一種是作為動物進化結果的低級心理機能;一種是作為歷史發(fā)展結果的高級心理機能,即以符號系統(tǒng)為中介的心理機能。正是高級心理機能使得人類心理在本質上區(qū)別于動物。人的思維與智力是在活動中發(fā)展起來的,是各種活動、社會性相互作用不斷內化的結果。兒童的認知發(fā)展更多的依賴于周圍人們的幫助。個體的心理發(fā)展就是在環(huán)境與教育的影響下,在低級心理機能的基礎上,逐漸向高級機能轉化的過程。人的高級心理活動起源于社會的交互作用。(一)文化歷史發(fā)展理論兩種心理機能:一種是作為動物進化結果的55(二)心理發(fā)展觀心理發(fā)展是個體的心理自出生到成年,在環(huán)境與教育的影響下,在低級心理機能的基礎上,逐漸向高級機能轉化的過程。(二)心理發(fā)展觀心理發(fā)展是個體的心理自出生到成年,在環(huán)境與教56(三)教育和發(fā)展的關系

——最近發(fā)展區(qū):▲維果茨基認為人的心理發(fā)展具有兩個水平,一個是現有發(fā)展水平,即一個人已有的心理行為發(fā)展水平,已經具備的能力和機能;另一個是可能達到的水平,即借助別人的幫助所能達到的解決問題的水平,也就是通過教學所獲得的潛力。這兩者之間存在的差距,就是“最近發(fā)展區(qū)”。他主張教學應當走在兒童現有發(fā)展水平的前面,教學可以帶動發(fā)展。(三)教育和發(fā)展的關系

——最近發(fā)展區(qū):▲維果茨基認為人的心57(四)內化學說內化是指個體將社會環(huán)境中吸收的知識轉化到心理結構中的過程。即是由外部的實際動作向內部心智動作的轉化。其內化學說的基礎是他的工具理論。在內化過程中,語言發(fā)展中的自我中心言語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內化的過程不僅通過教學來實現,也能通過日常的生活、游戲和勞動來實現。(四)內化學說內化是指個體將社會環(huán)境中吸收的知識轉化到心理結58(五)維果茨基的理論對教學的影響1、研究者在維果茨基搭建支架的基礎上提出了支架式教學2、教學是交互作用的動力系統(tǒng)3、維果茨基的理論對于合作學習也有一定的指導作用4、維果茨基的理論在情景認知理論及其教學模式中也有一定的應用(五)維果茨基的理論對教學的影響1、研究者在維果茨基搭建支架59與皮亞杰理論的比較皮亞杰認為兒童認知發(fā)展必須先于教學,兒童只有處于特定的階段,才能掌握某些概念的觀點維果斯基認為,發(fā)展和教學相互影響,甚至教學要先于發(fā)展。維果斯基更強調教學在兒童認知發(fā)展中的重要作用。與皮亞杰理論的比較皮亞杰認為兒童認知發(fā)展必須先于教學,兒童只60與皮亞杰的自我中心式言語觀點不同,維果斯基對個人言語有不同的詮釋。他認為,這些仿佛沒有目標的“咕噥”,其實是個人內在言語的開端,而且這種語言在自我調控的發(fā)展中起重要作用。與皮亞杰的自我中心式言語觀點不同,維果斯基對個人言語有不同的61教學反思近幾天,自己的學習方式主要是同化,還是順應?你現在學習教育心理學,是否處于認知的“不平衡狀態(tài)”?你在學習教育心理學時,自己的“最近發(fā)展區(qū)”在哪?自言自語是否等同于內在思維過程?教學反思近幾天,自己的學習方式主要是同化,還是順應?62總結皮亞杰的認知發(fā)展理論人是構造關于外部世界的知識的能動主體,而非被動接受者,因此人類智慧的源泉應來自主體對客體的動作,也就是主體與客體的相互作用。從這個角度出發(fā),皮亞杰創(chuàng)立的“發(fā)生認識論”,主要研究認識如何發(fā)生或起源乃至逐漸發(fā)展。總結皮亞杰的認知發(fā)展理論63在皮亞杰的理論中,認知結構與認知機能是認知發(fā)展的兩個“互為生存”的側面。個體憑借認知結構(或圖式),通過適應(同化與順應)和組織這兩種機能,才逐漸認識外界事物、適應外界環(huán)境,實現認知的成長與發(fā)展。而在認知發(fā)展階段中,個體主要經歷了感知運動階段、前運算階段、具體運算階段和形式運算階段這四個階段,每個階段都大致地對應一定的年齡范圍,而且每個階段都以行為的質變?yōu)樘卣?。在皮亞杰的理論中,認知結構與認知機能是認知發(fā)展的兩個“互為生64維果斯基的認知發(fā)展理論采用歷史觀點,在社會環(huán)境中考察了兒童高級心理機能的發(fā)生發(fā)展,創(chuàng)立了“文化-歷史發(fā)展理論”。這一觀點強調個體心理發(fā)展過程中社會文化的影響因素,尤其重視語言在這一思維內化過程中所起的突出作用。此外,維果斯基所提出的“最近發(fā)展區(qū)”概念,拓展了對學生能力理解的認識,指出教師或成人在兒童認知發(fā)展中所起重要作用,這一觀念對當前建構主義的教育思想產生深遠影響。維果斯基的認知發(fā)展理論65教師資格證考試試題3.簡述皮亞杰提出的兒童認知發(fā)展的四個階段,并說明各發(fā)展階段兒童所處的年齡段。(2010年四月浙江)1、論述維果斯基的心理發(fā)展觀及其教育意義。(2008年山東)思考題教師資格證考試試題3.簡述皮亞杰提出的兒童認知發(fā)展的四個階段66

第二節(jié)學生的情感和個性

一、個性與社會化發(fā)展

二、自我意識、自我概念與自尊

第二節(jié)學生的情感和個性

一、個性與社會化發(fā)展

67教學設疑作為班主任,李老師發(fā)現班上有些學生很特殊:小明學習成績雖好,但幾乎沒有知心朋友;小紅表現出對周圍世界充滿了好奇心,喜歡尋根究底,有時會給任課教師帶來很多教學麻煩;小平成績一般,但自我評價過高、驕傲自滿;小軍做事退縮,缺乏自信心,不善于表現自我;小力由于父母放棄管教,整天在游戲機房玩耍而不上課。教學設疑作為班主任,李老師發(fā)現班上有些學生很特殊:小明學習成68如果你是李老師:你認為小明沒有朋友的可能原因來自哪些方面?如何幫助他建立良好的同伴關系?你將如何引導小紅的探索行為?你如何使小平正確認識自我?你如何幫小軍樹立自信心?你如何與小力的父母溝通,使他重新回到課堂?如果你是李老師:69(一)埃里克森的社會化發(fā)展理論▲埃里克森,美國精神分析醫(yī)生,也是當時最有名望的精神分析學家之一,建立了代表新精神分析學派的人格發(fā)展理論。他認為個性的發(fā)展受生物、心理和社會三方面因素的影響,并從情緒、道德和人際關系的整體發(fā)展來研究個性發(fā)展。因此,埃里克森的這一理論又被稱為心理社會發(fā)展理論。(一)埃里克森的社會化發(fā)展理論▲埃里克森,美國精神分析醫(yī)生,70把發(fā)展看作一個經過一系列階段的過程,每一階段都有其特殊的目標、任務和沖突。各個階段相互依存,后一階段發(fā)展任務的完成依賴于早期沖突的解決。埃里克森認為在每一階段的發(fā)展中,個體均面臨一個發(fā)展危機,每一個危機都涉及一個積極的選擇與一個潛在的消極選擇之間的沖突。個體解決每一個危機的方式對個體的自我概念以及社會觀有著深遠的影響。早期階段中的問題的不良解決所造成的損失,可能會在后期的階段中得到修正,但卻往往會對個體一生的發(fā)展造成間接而深遠的影響。他把人的心理發(fā)展分為以下8個階段:把發(fā)展看作一個經過一系列階段的過程,每一階段都有其特殊的目標711.信任對懷疑(0-1.5歲)。這一階段,尤其是生命的頭幾個月,嬰兒的目標是建立起對周圍世界的基本信任感。所謂基本的信任感是指一種充分信任他人并且自己也值得信賴的基本感覺。2.自主對羞怯(1.5-3歲)。這一階段兒童開始表現出自我控制的需要與傾向,渴望自主并試圖自己做一些事情。3.主動感對內疚感(3-6、7歲)。這一階段兒童開始追求出于自我利益和動機的活動。本階段的危機在于兒童既要保持對活動的熱情,又要控制那些會造成危害或可能會被禁止的活動。1.信任對懷疑(0-1.5歲)。這一階段,尤其是生命的頭幾個724.勤奮感對自卑感(6-12歲)。學生在這一階段的危機未解決好,往往是其以后學業(yè)頹廢的重要原因。5.角色統(tǒng)一性對角色混亂(12-18歲)。個體開始體會到自我概念問題的困擾。角色統(tǒng)一性是有關自我形象的一種組織,包括有關自我的能力、信念、性格等的一貫經驗和概念。6.友愛親密對孤獨(18-30歲)。這種意義上的親密感是指個體愿意與他人進行深層次的交往,并保持一種長期的友好關系,學會與他人分享而不計較回報。4.勤奮感對自卑感(6-12歲)。學生在這一階段的危機未解決737.繁殖對停滯(30-60歲)。繁殖不僅包括繁衍后代,而且包括人的生產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等基本能力或特征。發(fā)展順利的個體表現為家庭美滿,富有創(chuàng)造力;反之,則陷入自我專注,只關注自己的需要與舒適,對他人及后代感情冷漠以至于頹廢消極。8.完美無憾對悲觀絕望(60歲以后)。這一階段的發(fā)展受前幾階段發(fā)展的影響極大。7.繁殖對停滯(30-60歲)。繁殖不僅包括繁衍后代,而且包74評價優(yōu)點:注重文化和社會因素對人的發(fā)展作用。從整體上,從個體心理發(fā)展的各個層面及其相互關系中考查了人的社會性發(fā)展和道德等的形成發(fā)展。體現了研究人的終生發(fā)展的觀念。不足:過分強調本能,相對忽視人的意識、理智等高級心理過程在發(fā)展中的作用。缺乏實證性研究支持。評價優(yōu)點:75(二)個性和社會化發(fā)展理論在教學中的應用在學校教育中,小學生正處于第四階段(6~12歲),中學生正處于第五階段(12~18歲),埃里克森的理論有助于我們的教育適應中小學生的發(fā)展。1、幫助學生適應勤奮和自卑危機2、適應統(tǒng)一性和角色混亂危機(二)個性和社會化發(fā)展理論在教學中的應用在學校教育中,小學生76二、自我意識、自我概念與自尊(一)自我意識自我意識:是指個體對自己的心理、思維及行為活動的內容、過程及結果的自我體驗、自我認識、自我調節(jié)。自我認識是自我意識的認知成分。它是自我意識的首要成分,也是自我調節(jié)控制的心理基礎,包括自我感覺、自我觀察、自我分析和自我評價。自我體驗是自我意識在情感方面的表現。自尊心、自信心是其具體內容。二、自我意識、自我概念與自尊(一)自我意識77自我調節(jié)是自我意識的意志成分,主要表現為個人對自己的行為、活動和態(tài)度的調控,包括自我檢查、自我監(jiān)督、自我控制等。每個人對自己的意識不是一生下來就有的,而是逐步形成和發(fā)展起來的。自我意識一般包括兩個方面:一個是主體的我,即對自己身心活動的覺察,比如自我的性格、能力和行為等。另一個是客體的我,即被覺察到的我。自我調節(jié)是自我意識的意志成分,主要表現為個人對自己的行為、活78自我設限一個人產生消極的自我意識便是自我設限,就是在心中為自己設了限制,認為自己沒有能力,不夠優(yōu)秀,難當大任,注定失敗。自我設限一個人產生消極的自我意識便是自我設限,就是在心中為自79

自我意識就是“我屬于哪種人”的自我觀念,他建立在我們對自身的認識和評價基礎上。一般而言,一個人的自我觀念都是根據過去的成功或失敗,他人對自己的反應,自己根據自己與環(huán)境中他人的比較,特別是童年經歷等四個主要方面不自覺地形成的。根據這些,人們心里便形成了“自我意識”。就我們自身而言,一旦某種與自身有關的思想或信念進入這幅“自我肖像”,他就會變成“真實”的。在此之后,我們很少去懷疑其可靠性,只會根據它去活動,就像它確實是真的一樣。自我意識就是“我屬于哪種人”的自我觀念,他建立在我們對自80如果你的自我意識是一個失敗的人,你就會不斷地在自己內心那“熒光屏”上看到一個垂頭喪氣、難當大任的自我,聽到“我是沒出息、沒有長進”之類的負面信息;然后感到沮喪、自卑、無奈與無能——而你在現實生活中便會“注定”失敗。另一方面,如果你的自我意識是一個成功人士,你會不斷地在你內心的“熒光屏”上看見一個躊躇滿志、不斷進取、敢于經受挫折和承受強大壓力的自我,聽到“我做得很好,而我以后還會做得更好”之類的鼓舞訊息,然后感受到喜悅、自尊、快慰與卓越——而你在現實生活中便會“注定”成功。如果你的自我意識是一個失敗的人,你就會不斷地在自己內心那“熒81

只要你留意就會注意到我們每個人的生活都和自我意識有關,舉個簡單的例子,許多差生之所以成績不好并不是因為他們懶惰,不愿意努力,相反你會注意到其實有些差生恰恰是非常勤奮的人(在學習之外),而他們之所以成績不好是因為他們潛意識中認為自己是差生,這點才是關鍵。只要你留意就會注意到我們每個人的生活都和自我意識有關,舉個82他們的自我意識是“我是一個差生(不是我的某門功課差),我不如別人,我不夠優(yōu)秀?!边@種消極的自我意識使得他們沒有內在的動力去改變這種狀況,他們的潛意識認為我就是個差生,為什么要改?所以做差生做得心安理得。還有一些人他們心中認為:我注定貧窮,我沒有能力,我總是把事情搞砸。所以他們的潛意識為自己所處的狀況感到心安理得,我注定就是這種人,所以也不會去改變。而其實并非如此,他們最需要做的是去轉變他們的自我意識。他們的自我意識是“我是一個差生(不是我的某門功課差),我不如83產生自我設限的主要的原因:1、過多的批評或自我批評,特別是童年的經歷一個孩子對自己的自我評價主要來自于周圍人對自己的看法,這主要包括父母、親人和老師等等。孩子很難對自己有一個客觀的認識,他對自己的看法都來自于別人對他的看法,如果周圍的人都對他說他是一個壞孩子,沒用的孩子,很快他就會認為自己真的是一個沒用的壞孩子。我國太多的家長對自己的孩子使用了批評教育,家長認為批評是對他好,讓他改進自己的缺點,卻無意中使自己的孩子產生消極的自我意識,開始自我設限,認為自己不行,不夠優(yōu)秀,這種損失是不可估量的。產生自我設限的主要的原因:1、過多的批評或自我批評,特別是童84

在國外是更注重表揚,避免批評。表揚具有激勵的作用,能激發(fā)一個人的潛能,讓人充滿自信。試想一下,若一位母親對自己的孩子說:“兒子,你是最棒的,無論你做什么你都能做得最好,我相信你?!苯Y果是她的兒子會盡一切努力去證明他母親的話,去證明自己真的很棒。而批評容易傷害別人,造成消極影響,打擊人的積極性,讓人沮喪、氣餒、自卑。試想一位母親對自己的孩子說:“怎么唯獨我家的孩子,成績又差,又貪玩,又不聽話,看看人家小明,多懂事,成績多好?!苯Y果是這個孩子認為自己真的不如小明,每次遇到小明都有低人一等的感覺,最后形成內心不可逾越的障礙。在國外是更注重表揚,避免批評。表揚具有激勵的作用,能激發(fā)85在這方面著名企業(yè)家,成功學講師李踐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李踐從小接受的是批評教育,過多的批評讓他感到沮喪、自卑、壓抑、屢受挫折,生活、學習各方面都是一塌糊涂,但有一次他的化學考試不及格,化學老師在講完試卷之后要他和其他幾位不及格的同學留下來補考,由于李踐在老師講試卷的時候把所有的答案記了下來,所以補考考了97分,后來他就把它不及格的化學試卷撕掉了,拿著這份寫著97分的試卷回去給他媽媽看,結果從來沒有受到媽媽表揚的李踐聽到媽媽說了一句:“我的兒子可以學化學。”在這方面著名企業(yè)家,成功學講師李踐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李踐從小86就是這么一句簡單的話,卻給了李踐無比強大的動力,從此以后李踐學化學產生了信心,不論上什么課都學化學,后來次次考化學次次拿第一。因此李踐在他的成功學講座中總結說:“一個人之所以有能力是因為他相信自己有能力?!碧貏e是對于孩子來說,過多的批評只能造成他的自我設限,若對一個孩子說他無能,他就會真的變得無能,拿破侖?希爾說告訴一個孩子說他無所作為的行為無異于犯罪,他甚至認為需要制定法律來懲罰這種行為。要增強一個人的能力不妨先讓他相信他真的有能力,若要讓一個孩子變得優(yōu)秀,先讓他相信他真的很優(yōu)秀。就是這么一句簡單的話,卻給了李踐無比強大的動力,從此以后李踐872、過去的失敗經歷容易引起自我設限跳蚤的故事:跳蚤是動物界的跳高冠軍,它的起跳高度是自己身高的幾百倍。科學家對跳蚤做實驗,首先測試跳蚤的彈跳高度,并記錄。然后在跳蚤身上加一透明玻璃罩,高度為50厘米。跳蚤在玻璃罩中起跳,前幾次都裝到了玻璃罩的頂部。繼續(xù)起跳,跳蚤自己調整了起跳高度,逐漸達到了玻璃罩的高度,而不再撞上玻璃罩??茖W家將玻璃罩的高度降低,跳蚤重復了剛才的過程。當跳蚤適應了新的高度后,玻璃罩的高度被再次降低。最后直到高度不能再降為止,把玻璃罩取走。此時,跳蚤失去了跳高能力,再也無法跳起來了。就這樣科學家造就了世界上第一只不會跳的跳蚤。2、過去的失敗經歷容易引起自我設限跳蚤的故事:跳蚤是動物界的88(二)自我概念和自尊自我概念是指由個體對自身的觀念、情感和態(tài)度組成的混合物。是指個體對自己的綜合看法。自尊是指個體對自己的價值或者個體是否接受自己、尊重自己的感受。它和自信等成分一起構成了個體的自我概念。(二)自我概念和自尊自我概念是指由個體對自身的觀念、情感和態(tài)89第三節(jié)學生的個體差異

一、個體的智力差異

二、個體的學習風格的差異

三、社會文化背景及性別差異第三節(jié)學生的個體差異

一、個體的智力差異

二、個體的學90(一)智力的心理測量理論

斯皮爾曼的智力二因素理論

一般智力

特殊智力

一、個體的智力差異(一)智力的心理測量理論

斯皮爾曼的智力二因素理論

一般91卡特爾和霍爾恩的

流體智力▲

晶體智力

卡特爾和霍爾恩的

流體智力▲

晶體智力

92(二)當代智力的系統(tǒng)理論

1、多元智能理論

(霍華德·加德納的八種智能)

2、智力的三元理論

(斯滕伯格的三元智力)(二)當代智力的系統(tǒng)理論

1、多元智能理論

93二、個體的學習風格差異▲學習風格即學習方式,是指人們在學習時所具有或偏愛的方式,換句話說就是學習者在研究和解決學習任務時,所表現出來的具有個人特色的方式。(一)學習風格的維度(二)常見的學習風格差異

1.感覺通道2.認知風格二、個體的學習風格差異▲學習風格即學習方式,是指人們在學習時94感覺通道所謂感覺通道的差別是指學習者對于視覺、聽覺和動覺刺激的偏好程度。學習者在感覺通道偏好上存在三種類型:(1)視覺型學習者(2)聽覺型學習者(3)動覺型學習者感覺通道所謂感覺通道的差別是指學習者對于視覺、聽覺和動覺刺激95認知風格▲認知風格指個體感知、記憶、思維、問題解決、決策以及信息加工的典型方式。其主要特征是持久性與一致性。(1)場依存性和場獨立性(2)反思型和沖動型(3)整體性和系列性(同時性和繼時性)(4)深層加工和表層加工認知風格▲認知風格指個體感知、記憶、思維、問題解決、決策以及96深層加工和表層加工深層加工是指深刻理解所學內容,將所學內容與更大的概念框架聯結起來,以獲得內容的深層意義。表層加工是指記憶學習內容的表面信息,不將它們與更大的概念框架聯結起來。深層加工和表層加工深層加工是指深刻理解所學內容,將所學內容與97三、社會文化背景及性別差異(一)社會文化背景差異1.文化及其差異文化包括引導某一特殊群體行為處事的知識、規(guī)則、傳統(tǒng)、信仰和價值觀。2.文化刻板印象刻板印象是指人們對某個特定的群體(以宗教、性別、民族或地域劃分)或事物產生的比較固定、概況而籠統(tǒng)的看法。3.多元文化教育三、社會文化背景及性別差異(一)社會文化背景差異98(二)性別差異1.性別與性別角色。性別角色是由社會群體為男女制定的一套行為規(guī)范,它對個體的行為進行性別的標定。性別角色認同是個體對自己作為男性或女性所具有特征和行為的信念,是個體的性別特征自我形象,屬于個體自我概念的一部分。2.智力和學業(yè)性別差異。3.教育中的性別偏向。(二)性別差異1.性別與性別角色。994.避免教學中的性別偏向教學材料和語言方面學科和興趣方面課堂管理和活動方面課堂教學和互動方面4.避免教學中的性別偏向教學材料和語言方面100思考題考研題72.論述皮亞杰認知發(fā)展理論,及其對教學工作的啟示。82.試述弗洛伊德和艾里克森的心理發(fā)展觀,并比較其異同。思考題考研題72.論述皮亞杰認知發(fā)展理論,82.試述弗101第二章學生心理第二章學生心理102引言怎樣對6歲兒童和14歲兒童解釋“圓”或“球”這些概念?是使用文字、圖片還是例子?年幼兒童和年長兒童理解這些概念上存在哪些差異?對這些問題的解答,主要涉及青少年的思維特征及其轉變,而這些轉變,在教育心理學上就稱為認知發(fā)展。引言怎樣對6歲兒童和14歲兒童解釋“圓”或“球”這些概念?是103學習目標闡述皮亞杰認知發(fā)展理論的基本觀點。解釋兒童在皮亞杰四個發(fā)展階段上的思維差異。掌握最近發(fā)展區(qū)的概念闡述維果斯基認知發(fā)展理論的基本觀點。比較皮亞杰和維果茨基的認知發(fā)展理論。學習目標闡述皮亞杰認知發(fā)展理論的基本觀點。104第二章-學生心理-教育心理學課件105第二章-學生心理-教育心理學課件106(一)建構主義的發(fā)展觀發(fā)生認識論“發(fā)生認識論就是企圖根據認知的歷史、它的社會根源以及認識所依賴的概念與運算的心理來源,去解釋知識尤其是科學知識的一門學科”(J.Piaget,1970)。也就是說,發(fā)生認識論是研究認識發(fā)展,它要解決人(群體和個體)的智慧是通過何種機制,經歷怎樣過程,從低級水平過渡到高級水平的這一問題??傊l(fā)生認識論就是要研究認識如何發(fā)生或起源乃至逐漸發(fā)展。(一)建構主義的發(fā)展觀發(fā)生認識論107知識的主動建構人之所以有各種活動,特別是認識活動,是由于人具有理解客觀世界和滿足好奇心的內在欲望,即人類具有一類探究世界的內部動機。皮亞杰相信,兒童對周圍世界的探索活動,是由各種內部動機所驅動。從某種意義上講,這種信念源自達爾文的觀點,即生物體適應環(huán)境。人類使用自己智慧以適應自身所處環(huán)境;換言之,為了生存,人類憑借智慧去發(fā)現世界的運作方式或預測事件的發(fā)生。知識的主動建構108基本概念基本概念109皮亞杰理論的基本概念:▲(1)圖式:一個有組織的,可重復的行為或思維模式。圖式既可以十分簡單,也可以十分復雜。(2)同化:是將新的客體或事件納入到已有的圖式中去。同化類似于新的數據輸入計算機。(3)順應:為適應新的情境而改變已有圖式的過程,皮亞杰稱之為順應。(4)平衡:在已有的理解和新的經驗之間恢復均衡的過程,稱為平衡。皮亞杰理論的基本概念:▲110圖式最初來源于先天遺傳,以后在適應環(huán)境的過程中,圖式不斷地發(fā)生改變,不斷的豐富起來,不斷地從低級的動作圖式,經過同化、順應、平衡逐步地構造出新的圖式,從而標志著個體從低級的心理水平發(fā)展到高級的心理水平圖式最初來源于先天遺傳,以后在適應環(huán)境的過程中,圖式不斷地發(fā)111(二)皮亞杰的認知發(fā)展階段理論心理發(fā)展可以區(qū)分為不同水平的連續(xù)階段,階段之間具有質的差異前一階段的行為模式總是整合到下一階段發(fā)展的階段性不是階梯式,而是有一定程度的交叉重疊各階段出現的年齡因智慧程度和社會環(huán)境影響而略有差異,但先后次序不變(二)皮亞杰的認知發(fā)展階段理論心理發(fā)展可以區(qū)分為不同水平的連112兒童的認知或思維經歷了四個發(fā)展階段,每個階段都以思維方式的質的不同為特征:▲感知運動階段、前運算階段、具體運算階段和形式運算階段兒童的認知或思維經歷了四個發(fā)展階段,每個階段都以思維方式的質113嬰兒的智慧表現在動作中。開始協(xié)調感覺、知覺和動作間的活動,還沒有表象和思維。智力活動還處在感知運動水平。是思維的萌芽期,是以后發(fā)展的基礎,這一早期的心理發(fā)展決定著心理演進的整個過程。這一時期,嬰兒主要通過眼睛、耳朵、嘴和手等肌肉動作和感覺來感知世界,進行思維。1、感知運動階段(0-2歲)嬰兒的智慧表現在動作中。開始協(xié)調感覺、知覺和動作間的活動,還114兒童通過不斷地和外界交往,動作慢慢協(xié)調起來,并指導自己的動作與動作對外物引起的效果之間的關系,開始有意識的作某個動作,發(fā)現了解決感知運動問題的方式如扳動把手聽音樂盒發(fā)出的聲音,發(fā)現藏起的玩具,把物體放入容器或從中拿出來兒童的認知能力也是逐漸發(fā)展的,一般從對事物的被動反應發(fā)展到主動探究。認識事物的順序是從認識自己的身體到探究外界事物。

兒童通過不斷地和外界交往,動作慢慢協(xié)調起來,并指導自己的動作115第二章-學生心理-教育心理學課件116第二章-學生心理-教育心理學課件117第二章-學生心理-教育心理學課件118第二章-學生心理-教育心理學課件119

客體永久性當客體在視野中消失時,仍知道該客體的存在。客體永久性的獲得是兒童早期發(fā)展的一個重要的里程碑。皮亞杰認為,嬰兒在出生后的頭幾個月里不存在客體永久性的觀念,具體表現為當一個原先存在于嬰兒視野中的物體從他們的視野中消失后,嬰兒就不會再去尋找或抓握,這表明他們認為物體已經沒有了,不存在了。九個月以后的嬰兒開始會繼續(xù)尋找從他們的視野中消失的物體,這表明他們已經知道物體雖然從視線中消失,但一定在什么地方存在,這表明他們已經獲得了客體永久性??腕w永久性當客體在視野中消失時,仍知道該客體的存在。客體1202、前運算階段(2-7歲)在感知運動階段后期,幼兒的語言能力迅速發(fā)展,他們開始日益頻繁地運用表象符號代替外界事物。在前一階段發(fā)展的基礎上,各種感知運動圖式開始內化為表像或形象圖式;特別是由于語言的出現和發(fā)展,促使兒童日益頻繁地用表像符號來代替外界事物,重現外部活動,這就是表象思維。2、前運算階段(2-7歲)在感知運動階段后期,幼兒的語言能力121

象征性游戲(假裝游戲)出現、延遲模仿、語言符號靈活運用。象征:與象征物之間有明顯相似之處這一時期的兒童喜歡把椅子當汽車開,把小床當艦艇,這實際上就是一種象征化符號:與被表達物之間無客觀上的相似,但主觀上有緊密聯系,如語言。象征性游戲(假裝游戲)出現、延遲模仿、語言符號靈活運122主要認知特點自我中心不可逆性直覺性泛靈論自我中心言語主要認知特點自我中心123實驗者從A、B、C、D四個角度拍攝照片。孩子站在上述四位置之一。給他看拍攝照片,要求其挑選出對面位置上的人所看到的是哪張照片。自我中心

指兒童從自己的角度出發(fā)看待整個世界,不知道可以變換角度或者意識到他人有不同的觀點。例:三山實驗CDBA實驗者從A、B、C、D四個角度拍攝照片。孩子站在上述四位置之124自我中心意味著對認識世界的相對性和協(xié)調觀點缺乏理解不自覺地將自我的品質和看法強加于事物和他人的立場自我中心意味著對認識世界的相對性和協(xié)調觀點缺乏理解125不可逆性思維只能朝一個方向進行,不能夠在頭腦中使物體恢復原狀不可逆性思維只能朝一個方向進行,不能夠在頭腦中使物體恢復原狀126直覺性以知覺到的形象作為思維的依據,往往只注意到事物的某種顯著特征,而看不到事物同時變化的若干維度往往只注重結果、狀態(tài),而不關注變化的過程直覺性以知覺到的形象作為思維的依據,往往只注意到事物的某種顯127泛靈論兒童認為運動的、但本身無生命的物體是具有生命的,有動機和意愿太陽下山了花兒開了是因為它喜歡小朋友原因:自我投射不能很好地區(qū)分心理的、物理的現象泛靈論兒童認為運動的、但本身無生命的物體是具有生命的,有動機128自我中心言語受自我中心思維影響,兒童往往從自己的觀點出發(fā)來說話。分為三個階段(或三種表現形式):重復:感受說話的愉悅獨白:幫助自己進行思維,伴隨或強化兒童的思維、動作集體獨白:一個孩子的說話似乎刺激了另一個孩子的言語,但事實上他們都是各說各的,互不相干自我中心言語受自我中心思維影響,兒童往往從自己的觀點出發(fā)來說1293、具體運算階段(7-11歲)已能逐漸超出知覺的限制,形成守恒概念和可逆性,并能進行具體運算。去集中化是具體運算階段兒童思維成熟的最大特征。具體運算階段以“守恒”的出現為標志,守恒意味著兒童思維具有了可逆性。兒童的思維比前運算階段有了很大的發(fā)展,他們不僅掌握了守恒的概念,而且還能在此基礎上對事物進行比較、分類、歸類和排序等智力操作,均離不開具體形象的支持。3、具體運算階段(7-11歲)已能逐漸超出知覺的限制,形成守130

具體運算思維是在前一階段很多表象圖式融合、協(xié)調的基礎上形成的,形成了初步的運算結構思維漸趨邏輯性,但思維水平仍落后于成人,尚不具有概括性

具體運算思維是在前一階段很多表象圖式融合、協(xié)調的基礎上形131守恒性內化的,可逆性的操作。是能在頭腦中從一個概念的各種具體變化中抓住實質的或是本質的東西,才算達到了守恒。具體來說,指物體的形式(主要是外部特征)起了變化,但個體認識到物體的量(或內部性質)并未改變。守恒是通過兩種可逆性實現的。守恒性內化的,可逆性的操作。是能在頭腦中從一個概念的各種具體132

可逆性并不是現實世界的實際現象,而只是人的大腦的智力活動的結果,更確切地說,可逆性是在人的思維活動的邏輯經驗中產生出來的。兩種可逆性逆反性:即否定性,如+A是-A的逆向或否定相互性,如A>B,則B<A是它的互反可逆性并不是現實世界的實際現象,而只是人的大腦的智力活133基本原理:空間距離改變,數目保持不變

向兒童呈現(Ⅰ)向兒童呈現(Ⅱ)AABB問兒童:兩排珠子一樣多?不一樣多?“B行多(不守恒)”“一樣多(守恒)”①數目守恒(6-7歲)基本原理:空間距離改變,數目保持不變①數目守恒(6-7歲)134基本原理:不管橡皮泥形狀改變,它們仍是一樣大

向兒童呈現(Ⅰ)向兒童呈現(Ⅱ)A與B一樣大小B球變了AB

A

B

問兒童:兩個球是一樣大,還是不一樣大?“B更大”(不守恒)“一樣大”(守恒)②物質守恒(7-8歲)基本原理:不管橡皮泥形狀改變,它們仍是一樣大②物質守恒(7-135③長度守恒(7-8歲)基本原理:不管一根線段或棒在形狀或空間安排上有何變化,長度保持不變

向兒童呈現(Ⅰ)向兒童呈現(Ⅱ)AABB問兒童:兩根棒一樣長還是不一樣長?“B更長”或“A更長”(不守恒)“一樣長”(守恒)③長度守恒(7-8歲)基本原理:不管一根線段或棒在形狀或空間136基本原理:不管一個圖形分成幾部分,它們總體的表面積不變

向兒童呈現(Ⅰ)向兒童呈現(Ⅱ)A

B

問兒童:兩張圖上的表面積是一樣大,還是不一樣大?“B更大”(不守恒)“一樣大”(守恒)④面積守恒(8-9歲)基本原理:不管一個圖形分成幾部分,它們總體的表面積不變④面積137⑤重量守恒(9-10歲)基本原理:不管形狀如何改變,客體的重量保持不變

向兒童呈現(Ⅰ)向兒童呈現(Ⅱ)A兩塊疊在一起

B兩塊分放兩邊

問兒童:兩堆東西是一樣重,還是不一樣重?“A更重”(不守恒)“一樣重”(守恒)⑤重量守恒(9-10歲)基本原理:不管形狀如何改變,客體的重138基本原理:不管放入水中的東西形狀如何改變,杯中水的體積不變

向兒童呈現(Ⅰ)向兒童呈現(Ⅱ)兩顆球放入杯中,杯中水的數將橡皮泥球B改變形狀,量是一樣的,兒童看到水平面準備放入水中上升到一樣的高度。AB

A

B

問兒童:若將B放入杯子中,水平面會高出A杯?一樣高?低于A杯?“高一些”或“低一些”(不守恒)“一樣高”(守恒)⑥體積守恒(12-13歲)基本原理:不管放入水中的東西形狀如何改變,杯中水的體積不變⑥139具體運算階段:總結認識或認知活動大多數仍限制于此時此地的具體客體和關系。這一階段的兒童已經形成了量和數的守恒,并且能夠對實物加以排序和分類,但是他們不能就抽象的、假設的命題或虛構的事件進行推理。

具體運算階段:總結認識或認知活動大多數仍限制于此時此地的具體1404、形式運算階段(11歲以后)進行入青春期以后,青少年開始運用抽象的規(guī)則思考問題。兒童思維擺脫具體事物的束縛,利用語言文字在頭腦中重建事物和過程來解決問題,把內容和形式區(qū)分開來,能根據種種的假設進行推理。又稱命題運算階段。它們可以想象尚未成為現實的種種可能,相信演繹得出的結論,使認識指向未來。4、形式運算階段(11歲以后)進行入青春期以后,青少年開始運141

發(fā)展階段觀點總結

皮亞杰將兒童和青少年的認知發(fā)展分為四個階段:感覺運動階段、前運算階段、具體運算階段和形式運算階段。皮亞杰認為所有兒童的認知和發(fā)展都依次通過這四個發(fā)展階段而不能逾越其中的某一階段。不過,不同的兒童通過這些階段的速率可能會有所不同,兒童在不同時期,尤其是在過渡時期,還可能會表現出幾個階段的特點。發(fā)展階段觀點總結皮亞杰將兒童和青少年的認知發(fā)展分為142感知動作階段是智慧的萌芽前運算階段出現表象和直覺思維具體運算階段出現初步的邏輯思維形式運算階段出現抽象的邏輯思維感知動作階段是智慧的萌芽143評價皮亞杰發(fā)現了認知發(fā)展的規(guī)律,發(fā)生認識論極大地豐富了人類認識自己的理論寶庫,也為發(fā)展心理學掀開了嶄新的一頁。把兒童看成一個充滿好奇的、積極能動的探索者,兒童在自身的發(fā)展中扮演者重要的角色是第一個試圖解釋而不僅僅是描述發(fā)展的過程的理論皮亞杰的認知發(fā)展理論為不同年齡階段的兒童如何思維的問題提供了一個相當精確的概述皮亞杰的觀點除了對教育工作者有許多實際的指導意義外,還對有關社會性和情緒發(fā)展的研究產生了非常重要的影響評價皮亞杰發(fā)現了認知發(fā)展的規(guī)律,發(fā)生認識論極大地豐富了人類認144(三)影響發(fā)展的因素▲1、成熟2、練習和經驗3、社會性經驗4、平衡化(三)影響發(fā)展的因素▲1、成熟1451、成熟成熟,即機體的成長,特別是神經系統(tǒng)和內分泌系統(tǒng)的成熟。皮亞杰曾引用生理學的研究成果,認為一些行為依賴生理結構和神經通路的作用。他認為,生理成熟是心理發(fā)展的必要條件但不是充分條件。借助成熟,個體可以獲得發(fā)展的可能性,但要使這種可能性變成現實,必須通過機能的練習和習得的經驗,并且,兒童的年齡漸長,自然和社會環(huán)境影響的重要性將隨之增加。1、成熟成熟,即機體的成長,特別是神經系統(tǒng)和內分泌系統(tǒng)的成熟1462、練習和經驗練習和經驗指個體對物體施加動作過程中的練習和習得的經驗(不同于社會性經驗)的作用,區(qū)分為物理經驗和邏輯數理經驗,即是通過與外界物理環(huán)境的接觸而獲得的知識。物理經驗是主體的個別動作作用于客體所產生的有關客體位置、運動和性質的經驗,這些知識經驗是有關客體本身的,如物體大小、輕重、軟硬、顏色等。物理經驗的本質特征是起源于物體本身,即使主體不去作用它,它的性質也依然存在2、練習和經驗練習和經驗指個體對物體施加動作過程中的練習和習147

數理邏輯經驗是主體對一系列動作之間關系協(xié)調的經驗,是在反復的主客體相互作用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這類經驗本質上不是客體的,如果沒有主體對客體的反復動作,數理邏輯經驗也就不存在。例如,兒童從玩耍鵝卵石的過程中發(fā)現,無論石子如何排列,其總數保持不變。這一經驗并不是石子本身具有的物理特性,而是個體通過自己的計數動作與動作的協(xié)調而獲得的數理邏輯經驗是主體對一系列動作之間關系協(xié)調的經驗,1483、社會經驗社會經驗指社會環(huán)境中人與人之間的相互作用和社會文化的傳遞,主要涉及語言、教育、學習和社會生活等方面。皮亞杰認為,社會經驗對人的影響比自然環(huán)境對人的影響要大得多在他看來,教育作為社會經驗的一個方面,對兒童心理發(fā)展具有重要影響,良好的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能加速認知發(fā)展但教育對發(fā)展的影響也是有條件的,教育并不能使兒童逾越某一認知發(fā)展的階段,不能改變發(fā)展的階段順序3、社會經驗社會經驗指社會環(huán)境中人與人之間的相互作用和社會文1494、平衡平衡化指個體在與環(huán)境相互作用過程中的自我調節(jié)。皮亞杰提出了建構論,認為新結構或新知識的形成實際上是一種建構的過程,個體的認知圖式不能同化新的知識經驗時,心理產生不平衡狀態(tài)。每經過一次由失衡到新的平衡,其認知結構就會產生一次新的改變。4、平衡平衡化指個體在與環(huán)境相互作用過程中的自我調節(jié)。150(四)皮亞杰發(fā)展理論對教育的影響1、不主張教給兒童那些明顯超出它們發(fā)展水平的材料。2、保持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自主性。3、兒童在認知發(fā)展過程中存在著個體差異。(四)皮亞杰發(fā)展理論對教育的影響1、不主張教給兒童那些明顯超151案例分析

在詩歌欣賞課上,李老師正在講解詩詞中所采用的象征手法。考慮到許多5年級的學生不能理解“何謂象征手法”這一抽象概念,為測試學生的理解水平,李老師問:“象征是什么”?!跋笳骶褪恰热?,好象……”,有學生說?!跋笳骶褪且粋€東西代表另一個東西”,還有學生說。大多數學生仍茫然不解,李老師則舉例說,“我是在說一種象征,比如戒指是結婚的象征,心形是愛的象征,或者……”有學生插話說:“五星紅旗象征國家”,“綠色象征和平”,“鴿子也象征和平”……“小林,奧運會的五個圈象征什么呢?”李老師問?!跋笳鳌笳鳌!毙×诌€是不明白“象征”是指什么。案例分析在詩歌欣賞課上,李老師正在講解詩詞中所采用的152如果你是李老師:從學生的這些反應中,你對兒童的思維有何了解?你將如何安排這一單元的教學活動?如何讓學生對象征手法有具體的體驗?如果學生的發(fā)展水平還沒達到教學內容的要求,你將怎樣做?如果你是李老師:153二、維果茨基的發(fā)展觀他主要研究兒童心理和教育心理,著重探討思維與語言,兒童學習與發(fā)展的關系問題,其心理學思想形成于20世紀20年代。他還試圖用馬克思主義的基本觀點來建立新的心理學和兒童心理學。他是蘇聯兒童心理學的開創(chuàng)者,也是蘇聯認知心理學的先鋒。二、維果茨基的發(fā)展觀他主要研究兒童心理和教育心理,著重探討思154蘇聯心理學家維果茨基從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出發(fā),在20世紀30年代提出了“文化歷史發(fā)展理論”。主張人的高級心理機能是社會歷史的產物,受社會規(guī)律的制約。強調人類社會文化在人的心理發(fā)展中的重要作用,強調社會交互作用對認知發(fā)展的重要性。蘇聯心理學家維果茨基從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出發(fā),在20世紀30155(一)文化歷史發(fā)展理論兩種心理機能:一種是作為動物進化結果的低級心理機能;一種是作為歷史發(fā)展結果的高級心理機能,即以符號系統(tǒng)為中介的心理機能。正是高級心理機能使得人類心理在本質上區(qū)別于動物。人的思維與智力是在活動中發(fā)展起來的,是各種活動、社會性相互作用不斷內化的結果。兒童的認知發(fā)展更多的依賴于周圍人們的幫助。個體的心理發(fā)展就是在環(huán)境與教育的影響下,在低級心理機能的基礎上,逐漸向高級機能轉化的過程。人的高級心理活動起源于社會的交互作用。(一)文化歷史發(fā)展理論兩種心理機能:一種是作為動物進化結果的156(二)心理發(fā)展觀心理發(fā)展是個體的心理自出生到成年,在環(huán)境與教育的影響下,在低級心理機能的基礎上,逐漸向高級機能轉化的過程。(二)心理發(fā)展觀心理發(fā)展是個體的心理自出生到成年,在環(huán)境與教157(三)教育和發(fā)展的關系

——最近發(fā)展區(qū):▲維果茨基認為人的心理發(fā)展具有兩個水平,一個是現有發(fā)展水平,即一個人已有的心理行為發(fā)展水平,已經具備的能力和機能;另一個是可能達到的水平,即借助別人的幫助所能達到的解決問題的水平,也就是通過教學所獲得的潛力。這兩者之間存在的差距,就是“最近發(fā)展區(qū)”。他主張教學應當走在兒童現有發(fā)展水平的前面,教學可以帶動發(fā)展。(三)教育和發(fā)展的關系

——最近發(fā)展區(qū):▲維果茨基認為人的心158(四)內化學說內化是指個體將社會環(huán)境中吸收的知識轉化到心理結構中的過程。即是由外部的實際動作向內部心智動作的轉化。其內化學說的基礎是他的工具理論。在內化過程中,語言發(fā)展中的自我中心言語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內化的過程不僅通過教學來實現,也能通過日常的生活、游戲和勞動來實現。(四)內化學說內化是指個體將社會環(huán)境中吸收的知識轉化到心理結159(五)維果茨基的理論對教學的影響1、研究者在維果茨基搭建支架的基礎上提出了支架式教學2、教學是交互作用的動力系統(tǒng)3、維果茨基的理論對于合作學習也有一定的指導作用4、維果茨基的理論在情景認知理論及其教學模式中也有一定的應用(五)維果茨基的理論對教學的影響1、研究者在維果茨基搭建支架160與皮亞杰理論的比較皮亞杰認為兒童認知發(fā)展必須先于教學,兒童只有處于特定的階段,才能掌握某些概念的觀點維果斯基認為,發(fā)展和教學相互影響,甚至教學要先于發(fā)展。維果斯基更強調教學在兒童認知發(fā)展中的重要作用。與皮亞杰理論的比較皮亞杰認為兒童認知發(fā)展必須先于教學,兒童只161與皮亞杰的自我中心式言語觀點不同,維果斯基對個人言語有不同的詮釋。他認為,這些仿佛沒有目標的“咕噥”,其實是個人內在言語的開端,而且這種語言在自我調控的發(fā)展中起重要作用。與皮亞杰的自我中心式言語觀點不同,維果斯基對個人言語有不同的162教學反思近幾天,自己的學習方式主要是同化,還是順應?你現在學習教育心理學,是否處于認知的“不平衡狀態(tài)”?你在學習教育心理學時,自己的“最近發(fā)展區(qū)”在哪?自言自語是否等同于內在思維過程?教學反思近幾天,自己的學習方式主要是同化,還是順應?163總結皮亞杰的認知發(fā)展理論人是構造關于外部世界的知識的能動主體,而非被動接受者,因此人類智慧的源泉應來自主體對客體的動作,也就是主體與客體的相互作用。從這個角度出發(fā),皮亞杰創(chuàng)立的“發(fā)生認識論”,主要研究認識如何發(fā)生或起源乃至逐漸發(fā)展??偨Y皮亞杰的認知發(fā)展理論164在皮亞杰的理論中,認知結構與認知機能是認知發(fā)展的兩個“互為生存”的側面。個體憑借認知結構(或圖式),通過適應(同化與順應)和組織這兩種機能,才逐漸認識外界事物、適應外界環(huán)境,實現認知的成長與發(fā)展。而在認知發(fā)展階段中,個體主要經歷了感知運動階段、前運算階段、具體運算階段和形式運算階段這四個階段,每個階段都大致地對應一定的年齡范圍,而且每個階段都以行為的質變?yōu)樘卣鳌T谄喗艿睦碚撝?,認知結構與認知機能是認知發(fā)展的兩個“互為生165維果斯基的認知發(fā)展理論采用歷史觀點,在社會環(huán)境中考察了兒童高級心理機能的發(fā)生發(fā)展,創(chuàng)立了“文化-歷史發(fā)展理論”。這一觀點強調個體心理發(fā)展過程中社會文化的影響因素,尤其重視語言在這一思維內化過程中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