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課用傳染病學-總論課件_第1頁
上課用傳染病學-總論課件_第2頁
上課用傳染病學-總論課件_第3頁
上課用傳染病學-總論課件_第4頁
上課用傳染病學-總論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傳染病學-總論

南陽醫(yī)專臨床系袁學琴

要點傳染病學的基本概念傳染病的發(fā)病機制傳染病的流行過程及影響因素?傳染病的特征★傳染病的診斷★傳染病的治療★傳染病的預防傳染病

(communicabledisease)

傳染病和寄生蟲病都屬于感染性疾病感染性疾病中有傳染性者才稱為傳染病infectiousdiseasecommunicabledisease傳染病的范疇1、病毒性疾病:病毒性肝炎、流腮、乙腦、2、細菌性疾?。簜⒒魜y、流腦3、原蟲病:阿米巴病、瘧疾4、螺旋體?。恒^端螺旋體病5、立克次體?。喊哒顐?、恙蟲病6、衣原體感染:鸚鵡熱、沙眼7、支原體感染:支原體肺炎、尿道炎8:蠕蟲?。貉x病、囊蟲病、蛔蟲病9:深部真菌?。航M織胞漿菌病傳染病學lemology傳染病學屬于臨床醫(yī)學的一個學科,

其重點在于研究疾病的發(fā)病機制,臨床表現(xiàn),診斷和治療方法,兼顧流行病學和預防措施的研究,促進患者康復,減低或消除傳染性,控制其在人群中流行,以求達到防治結合的目的。目的:掌握傳染病的基本規(guī)律和與傳染病作斗爭的方法,防治結合消滅傳染病。傳染病學研究各種傳染病在人體內(nèi)發(fā)生、發(fā)展、傳播、診斷、治療和預防規(guī)律的學科。★它是醫(yī)學不可或缺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雖然某些老的傳染病或消滅,如:天花、人間鼠疫新生兒破傷風等;或得到控制,如:脊髓灰質(zhì)炎、流行性腦膜炎等。但某些老的傳染病卻變得突出,如:結核病等?!镄碌膫魅静∵€在不斷出現(xiàn)人類歷史上最嚴重的瘟疫傳染病歷史

1674年荷蘭人Leeuwenhoek用自制的顯微鏡觀察到了微生物。這是人類第一次看到微生物。

1796年,英國的一位鄉(xiāng)村醫(yī)生Jenner為一8歲男孩接種了牛痘,從此發(fā)明了牛痘疫苗,使人類免于天花的侵害。今天,天花已成為世界上第一個通過免疫接種消滅的傳染病。1905年Nobel生理學和醫(yī)學獎獲得者RobertKoch1882年,德國細菌學家Koch發(fā)現(xiàn)了結核桿菌,闡明了肺結核的病因。1945年Nobel生理學和醫(yī)學獎獲得者AlexanderFleming1928年,蘇格蘭醫(yī)生Fleming發(fā)現(xiàn)了青霉素,從此開創(chuàng)了抗生素時代傳染病現(xiàn)狀

傳染病的控制和預防取得了輝煌的成就。

▲WHO1980年5月28日正式宣布全球消滅天花,這是人類通過預防接種消滅的第一個傳染病。

▲1988年WHO提出2000年12月31日全球消滅脊髓灰質(zhì)炎(現(xiàn)已推遲至2005年)。Actuality人的死因順位發(fā)生了由傳染病為主轉向以心、腦血管病、腫瘤等為主的重大變化。Itistimetoclosethebookoninfectiousdiseases重新出現(xiàn)的舊的傳染病◆結核病(Tuberculosis)

◆病毒性肝炎(Viralhepatitis)

◆性病(Sexuallytransmitteddiseases)

◆其他霍亂、炭疽Re-emergenceofoldinfectiousdisease全球每年200萬人死于TB全球每年700-800萬人感染TB每年3月24日為WorldTBDay近20年部分新發(fā)傳染病Emerginginfectiousdiseases至2003年底——

全世界現(xiàn)有HIV感染者/AIDS患者4000萬。

HIV的新感染率是16000人/每天,600萬人/每年,11例/分鐘。

2003年新增感染者500萬,約300萬死亡。

HIV感染者中,約95%是在發(fā)展中國家。

全世界HIV流行率最高的國家是非洲次撒哈拉沙漠的16個國家,其感染率達10%。

這些感染絕大多數(shù)發(fā)生在25歲以下者。

每年12月1日為

WorldAIDSDay

EmerginginfectiousdiseasesSARS(嚴重急性呼吸綜合征,傳染性非典型肺炎)是一種新的冠狀病毒(SARS—CoV)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從2002年11月16日發(fā)現(xiàn)首例病人到2003年7月,短短數(shù)月,SARS蔓延至全球六大洲32個國家或地區(qū),累積病例數(shù)達8437人,死亡916人。疫情以中國大陸、香港為重,統(tǒng)計表明,中國大陸病例數(shù)5327人,死亡349人。

SARS是21世紀第一個對人類危害最嚴重的新傳染病。美聯(lián)社報道Emerginginfectiousdiseases禽流感由H5N1病毒引起2003年12月,韓國出現(xiàn)高致病性禽流感流行。2004年1月越南、泰國也出現(xiàn)直接感染人的情況。非典型肺炎的出現(xiàn)告訴人們,科技在進步,新發(fā)疾病也在不斷出現(xiàn),人類與疾病的搏斗將永遠沒有止境,也將永遠不會停止。--中國疾控中心主任李立明

人與疾病搏斗無止境

必須強化對傳染病的認識認識上的誤區(qū):傳染病不再是威脅人類健康的主要問題,或認為其為發(fā)展中國家的問題而不是發(fā)達國家的問題.認為生物科學的發(fā)展最終將徹底消滅傳染病.

我們的對策:重視監(jiān)測研究WHO提出:“全球警惕,采取行動---防范新出現(xiàn)傳染病”CDC于1995年創(chuàng)辦《新發(fā)現(xiàn)傳染病雜志》---“Journalofemerginginfectiousdisease”盲目樂觀,自滿的思想是有害的,但消極悲觀,無所作為的觀點也是毫無根據(jù)的人類與傳染病的斗爭遠沒有結束,這是一個巨大的系統(tǒng)工程,不僅是一個衛(wèi)生問題也是一個社會問題,我們面臨的任務極其復雜而艱巨,可謂任重而道遠.祖國醫(yī)學對傳染病的認識和防治方面的成就“瘟病學說”對我國傳染病學的發(fā)展及中西醫(yī)結合在傳染病防治中已起到并將繼續(xù)起重要影響祖國醫(yī)學對傳染病的防治積累了豐富的經(jīng)驗

第—節(jié)感染與免疫

(infectionandimmunity)

一、感染的概念二、感染過程中病原體的作用三、感染過程中免疫應答的作用四、感染過程的表現(xiàn)一、感染的概念感染(infection)為病原體和人體之間相互作用,相互斗爭的過程.病原體克服機體的防御機能,侵犯或侵入機體的特定部位,并能生長繁殖,稱為感染“建立”.感染與免疫(infectionandimmunity)*病原體(pathogen)—感染人體后可導致疾病的微生物與寄生蟲。共生狀態(tài)(commensalism)機會性感染(opportunistic

infection)

正常菌群(normalendogenousflora)

任何寄生物只要宿主不能適應或不能耐受,都有可能致病,所以致病性不是絕對的.

二、感染過程中病原體的作用

數(shù)量-同一傳染病,病原體的數(shù)量與致病能力成正比。不同傳染病,引起疾病的最低病原體數(shù)量可有較大差異-病原體因環(huán)境、藥物與遺傳等因素而發(fā)生變異。病原體的致病力-毒力=毒素+其他毒力因子(穿透能力、侵襲能力、溶組織能力)-侵入機體并在機體內(nèi)生長繁殖的能力。侵襲力毒力變異性

外毒素

內(nèi)毒素

G+(主要)

G-(主要)細菌在生長繁殖過程中產(chǎn)生細菌外層細胞壁的部分組成份,細菌死亡時釋放出來。蛋白質(zhì)或特殊的酶磷脂多糖蛋白質(zhì)復合物是脂多糖親組織性能選擇性地作用于某些組織器官引起特殊病變無親組織性對熱不穩(wěn)定對熱相對穩(wěn)定產(chǎn)生的藥理與病理生理反應是專一的,不同外毒素產(chǎn)生不同反應毒性相對弱可以被抗體中和外毒素①白喉

全身毒血癥;

侵犯心肌使心臟脂肪變性,玻璃樣顆粒變性;心肌纖維斷裂并累及傳導系統(tǒng);對神經(jīng)引起髓鞘變性、周圍神經(jīng)麻痹。②胃腸型食物中毒:變形桿菌、副溶血性弧菌。腸毒素致腸功能紊亂。③神經(jīng)性食物中毒:肉毒桿菌。產(chǎn)生嗜神經(jīng)外毒素—肉毒素,作用于腦神經(jīng)核、外周神經(jīng)、肌肉接頭處及自主神經(jīng)末梢,抑制乙酰膽堿釋放,使肌肉收縮運動障礙,發(fā)生軟癱。

④破傷風

腦干運動神經(jīng)核脊髓前角灰質(zhì)痙攣毒素使其不能釋放橫紋肌收縮抑制性遞質(zhì)(甘氨酸)溶血毒素局部壞死、心肌損害。

內(nèi)毒素1.血循環(huán)視丘體溫調(diào)節(jié)中樞前列腺素E2發(fā)熱。2.激活血管活性物質(zhì)

5羥色胺血管擴張。激肽釋放酶靜脈回流量減少。激肽心輸出減低、低血壓、休克。3.糖代謝紊亂先發(fā)生高血糖低血糖。4.活化凝血系統(tǒng):

VII因子分解纖維蛋白DIC。纖維蛋白溶酶5.引起變態(tài)反應(2)細菌的侵襲力:①金葡菌:血漿凝固酶保護細菌不被吞噬或受抗體作用。②鏈球菌:鏈激酶溶解局部感染的纖維蛋白屏障使細菌毒素擴散。溶解紅細胞;鏈球菌溶血素破壞或殺死中性粒細胞巨噬細胞;釋放到細胞漿內(nèi)使細胞凝固死亡。三、感染過程中免疫應答的作用機體的免疫應答對感染過程的表現(xiàn)和轉歸起著重要的作用

免疫應答*有利于機體抵抗病原體入侵與破壞的

保護性免疫應答

非特異性免疫

特異性免疫*促進病理生理過程及組織損傷的

變態(tài)反應機體的免疫反應非特異性免疫特異性免疫機械屏障作用體液因子吞噬作用細胞免疫體液免疫

非特異性免疫屏障作用皮膚粘膜屏障:鼻毛;呼吸道粘膜表面纖毛,阻滯排除病原體;分泌溶菌酶、粘多糖、胃酸、蛋白分解酶殺死細菌。正常消化道粘膜菌群的拮抗作用(如口腔中唾液鏈球菌抑制白喉桿菌和腦膜炎雙球菌,大腸桿菌抑制金葡菌、痢疾桿菌和白色念珠菌)。

血腦屏障:由軟腦膜脈絡叢腦血管和星狀膠質(zhì)細胞組成,能分泌某種體液因子,以阻擋病原微生物及其毒性產(chǎn)物和大分子物質(zhì),從血液進入腦組織,從而可以保護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胎盤屏障吞噬細胞的作用:

固定吞噬細胞:肝臟Kupffer細胞;肺臟塵細胞;結締組織中組織細胞。游走吞噬細胞:中性粒細胞;嗜酸性粒細胞;嗜鹼性粒細胞;單核吞噬細胞。

體液因子正常體液中有多種抗微生物物質(zhì),其中最重要的是補體,溶酶體和干擾素。①補體存在與人的新鮮血清和組織液中的一組具有酶元活性的糖蛋白,參與殺菌、溶菌、滅活病毒和溶解細胞,并可促進吞噬細胞吞噬和消化病原微生物。補體可分為9種C1、C2……C9,C1又分為C1r、C1q、CIS三個亞單位,共有11種成份。血清中個補體的含量以C3最多,C8、C9量最少。補體很不穩(wěn)定,大部分對熱敏感,加熱56。C30min即可滅活。在急性感染時,補體量先升高后降低。先天性疾病如C3缺乏癥,C5無能癥,往往易受化膿性細菌的感染。體液因子②溶酶菌是一種小分子,不耐熱的堿性蛋白質(zhì),在中性粒細胞的溶酶體顆粒中含量較多,能裂解革蘭氏陽性細胞壁,而使細胞溶解,革蘭氏陰性細菌細胞壁外面有一層多糖脂蛋白,因而不易受溶酶體影響,對病毒無作用。體液因子③干擾素是一種大分子糖蛋白,對熱及酸比較穩(wěn)定,自然界的微生物如細菌、立克次體、原蟲或其提取物、真菌產(chǎn)物、植物血凝素、人工合成的高分子核苷酸聚體,如多聚肌苷酸和多聚胞啶酸,簡稱聚肌胞及一些小分子芳香胺,如替洛隆,都可在各種細胞誘導生成干擾素,干擾素及其誘導劑可以抗病毒,也可抗腫瘤、原蟲等感染。體液因子④各種細胞因子:白細胞介素、腫瘤壞死因子、粒細胞—巨噬細胞集落刺激因子等。特異性免疫細胞免疫致敏T細胞與相應抗原再次相遇時,通過細胞毒性淋巴因子來殺傷病原體及其所寄生的細胞。對細胞內(nèi)寄生病原體的清除作用,細胞免疫起重要作用。體液免疫

B細胞受抗原刺激后,從漿母細胞轉化為漿細胞,合成分泌不同種類的免疫球蛋白,通稱抗體。免疫球蛋白按理化及生物學特征分五大類

感染過程中人體和病原體的斗爭病原體的致病力侵襲力毒力數(shù)量變異性機體免疫反應

非特異性免疫特異性免疫

細胞免疫體液免疫病原體人體四、感染過程的表現(xiàn)人體病原體不同臨床表現(xiàn)感染過程環(huán)境等因素一般來講

隱性感染最常見,病原攜帶狀態(tài)次之,顯性感染所占比重最低,后者一旦出現(xiàn)易于識別

感染過程的表現(xiàn)(五種)

(感染譜,infectionspectrum)病原體被清除隱性感染(covertinfection)顯性感染(overtinfection)病原攜帶狀態(tài)(carrierstate)潛伏性感染(latentinfection)五種表現(xiàn)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㈠病原體被清除

病原體進入人體后可被非特異性免疫(如皮膚粘膜的屏障作用、胃酸的殺菌作用、體液的溶菌作用、組織細胞的吞噬作用);也可以被事先存在于體內(nèi)的特異性免疫(被動免疫或主動免疫

)所清除。(二)隱性感染(亦稱亞臨床感染)

指病原體進入人體后,僅引起機體發(fā)生特異性免疫應答而不引起或只引起輕微的組織損傷,因而在臨床上不顯出任何癥狀、體征、甚至生化改變,只有通過免疫學檢查才能發(fā)現(xiàn)。

隱性感染過程結束后:大多數(shù)人獲得不同程度的特異性免疫,病原體被清除;少數(shù)人轉變?yōu)椴≡瓟y帶狀態(tài)-無癥狀攜帶者(三)顯性感染(又稱臨床感染)

是指病原體侵入人體后,不但引起機體發(fā)生免疫應答,而且通過病原體本身的作用或機體的變態(tài)反應而導致組織損傷,引起病理改變和臨床表現(xiàn)。

顯性感染過程結束后:①病原體可被清除,感染者獲得較穩(wěn)固免疫力,

不易再受感染。②有些傳染?。ㄈ缇。└腥竞竺庖卟混柟蹋菀自俑腥景l(fā)?、凵俨糠洲D變?yōu)槁圆≡瓟y帶者(四)病原攜帶狀態(tài)按病原體種類不同而分為:帶病毒者、帶菌者與帶蟲者根據(jù)發(fā)生和持續(xù)的時間長短分為:①潛伏期攜帶者(發(fā)生于顯性感染臨床癥狀出現(xiàn)之前)②恢復期攜帶者(發(fā)生于顯性感染之后)③急性攜帶者

攜帶病原體持續(xù)時間在3個月以內(nèi)慢性攜帶者攜帶病原體持續(xù)時間在3個月以上攜帶者的共同的特點是:不顯出臨床癥狀而能排出病原體。在許多傳染病中是重要的傳染源。(五)潛伏性感染▲病原體感染人體后,寄生在機體中某些部位,由于機體免疫功能足以將病原體局限化而不引起顯性感染,但又不足以將病原體清除時,病原體便可長期潛伏起來,待機體免疫功能下降時,才引起顯性感染。

▲潛伏性感染期間,病原體一般不排出體外,這是與病原攜帶狀態(tài)不同之點

▲潛伏性感染并不是在每個傳染病中都存在病原體病原體被清除感染建立隱性感染

(無癥狀)亞臨床感染

(有癥狀,但輕微,難發(fā)現(xiàn))顯性感染潛伏性感染病原攜帶狀態(tài)不是傳染源

重要傳染源死亡痊愈攜帶者特異性主動免疫;病原體被清除

病原攜帶狀態(tài)感染譜,infectionspectrum人體第二節(jié)傳染病的發(fā)病機制傳染病的發(fā)病機制發(fā)生發(fā)展具有一定階段性入侵門戶機體內(nèi)定位排出途徑組織損傷的機制(三種)直接侵犯毒素作用免疫機制重要的病理生理變化(急性期)體溫升高代謝改變內(nèi)分泌改變第三節(jié)流行過程及影響因素傳染病的流行過程流行過程的基本條件影響流行過程的因素傳染病的流行過程及影響因素

傳染病的流行過程為傳染病在人群中發(fā)生,發(fā)展,轉歸的過程.流行過程的發(fā)生需要三個基本條件:

傳染源,傳播途徑,人群易感性

影響流行過程的因素自然因素地理氣象生態(tài)

社會因素

社會制度經(jīng)濟狀態(tài)生活條件文化水平1、傳染源:病原體已在體內(nèi)生長繁殖并能將其排出體外的人和動物。

包括以下四個方面:

1.患者

2.隱性感染者

3.病原攜帶者

4.受感染的動物

一、流行過程的基本條件2、傳播途徑

病原體離開傳染源后,到達另一個易感者的途徑。傳播途徑有五種:

呼吸道傳播

空氣、飛沫、塵埃消化道傳播

水、食物、食具接觸傳播

污染的水和土壤

日常生活密切接觸蟲媒傳播

吸血節(jié)肢動物

血液、體液傳播

血液、體液、血制品

垂直傳播3、人群易感性

對某種傳染病缺乏特異性免疫力的人稱為易感者。易感者在某一特定人群中比例,決定人群的易感性。

流行過程的基本條件傳染源(sourceofinfection)患者隱性感染者病原攜帶者受感染動物

傳播途徑

(routeoftransmission)呼吸道傳播消化道傳播接觸傳播蟲媒傳播血液、體液傳播

(susceptiblepeople)易感人群人群易感性指易感者在人群中的比例自然因素:溫度、濕度…

氣候變暖

洪澇災害社會因素:社會制度、經(jīng)濟發(fā)展、文化習俗…

工業(yè)化進程:環(huán)境破壞、污染

城市化過程:人口流動、密集

飲食方式:生吃野生動物、海鮮

藥物濫用

血制品污染

恐怖主義威脅二、影響流行過程的因素砍伐森林、修建水壩增加了自然疫源性、病媒及水源傳播疾病的傳播可能性生態(tài)系統(tǒng)的改變傳染病的流行過程及影響因素

傳染病的流行過程乃傳染病在人群中發(fā)生,發(fā)展,轉歸的過程.流行過程的發(fā)生需要三個基本條件:

傳染源,傳播途徑,人群易感性

影響流行過程的因素自然因素地理氣象生態(tài)

社會因素

社會制度經(jīng)濟狀態(tài)生活條件文化水平第四節(jié)傳染病的特征傳染病的基本特征傳染病的臨床特點傳染病的基本特征

有病原體(pathogen)有傳染性(infectivity)

有流行病學特征(epidemiologicfeature)

有感染后免疫(postinfectionimmunity)特異的病原體。感染性疾病共有特點,區(qū)別于其他疾病。追索病原乃現(xiàn)代醫(yī)學潮流。指病原體能通過某種途徑感染他人.此為與其他感染性疾病的主要區(qū)別。傳染期質(zhì):外來性與地方性。量:散發(fā),流行,暴發(fā),大流行。時間:季節(jié)性空間:地方性顯性或隱性感染后都可產(chǎn)生特異性保護性免疫。傳染病的臨床特點病程發(fā)展的階段性常見癥狀與體征臨床類型急性傳染病發(fā)生發(fā)展與轉歸(四個階段)復發(fā)(relapse)與再燃(recrudescence)后遺癥(sequela)潛伏期(incubationperiod)前驅(qū)期(prodromalperiod)癥狀明顯期(periodofapparentmanifestation)恢復期(convalescentperiod)自病原體侵入至最初癥狀出現(xiàn)從起病至癥狀明顯開始為止特有癥狀體征癥狀體征基本消失至完全康復檢疫、診斷*幾個名詞解釋:復發(fā)

—有些傳染病患者進入恢復期后已穩(wěn)定退熱一段時間,初發(fā)病的癥狀再度出現(xiàn).機理為潛伏于組織內(nèi)的病原體再度繁殖至一定程度,見于傷寒,瘧疾,細菌性痢疾等。

再燃

—有些傳染病患者已進入恢復期體溫尚未穩(wěn)定下降至正常,又再發(fā)熱,初發(fā)病的癥狀與體征再度出現(xiàn),稱為再燃.機理為病原體暫時受抑制而未被消滅,得以重新生長繁殖之故。

后遺癥

—恢復期結束后,某些器官功能仍長期未能恢復正常,稱后遺癥.多見于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感染,如脊髓灰質(zhì)炎,腦炎,腦膜腦炎等

常見的癥狀與體征發(fā)熱皮疹毒血癥狀單核-吞噬細胞系統(tǒng)反應熱型是傳染病重要特征之一,有診斷和鑒別診斷價值;皮疹分為充血性和出血性;斑,丘,皰疹;皮疹出現(xiàn)時間,順序,分布,形態(tài),退疹后改變對出疹性傳染病診斷有重要參考價值;單核吞噬細胞系統(tǒng)充血,增生,臨床表現(xiàn)為肝,睥,淋巴結腫大。病原體的各種代謝產(chǎn)物(包括毒素在內(nèi))可引起除發(fā)熱以外的多種癥狀天花天花herpes猩紅熱猩紅熱麻疹

玫瑰疹直徑2-4mm,壓之退色,多在10個以下。圖中約是15個。)瘀點傳染病的臨床類型依據(jù):臨床病程長短,輕重及臨床特點急性,亞急性,慢性輕型,中型,重型,暴發(fā)型典型,非典型第五節(jié)傳染病的診斷傳染病的診斷正確的早期診斷是有效治療的先決條件,又是早期隔離患者所必需。臨床資料流行病學資料實驗室檢查及其他檢查綜合分析

傳染病的診斷

★臨床資料詳盡的病史;細致的查體;

★流行病學資料

地方性,季節(jié)性,既往史,年齡、職業(yè)接觸史,疫苗接種史,當?shù)氐陌l(fā)病情況

★實驗室檢查及其他檢查

對傳染病的診斷具有特殊意義。

⒈一般實驗室檢查

⒉病原學檢查病原體的直接檢出病原體分離培養(yǎng)(注意標本采集)3.免疫學檢查:特異性抗原

抗體檢測

(特異性IgM抗體的檢查,IgG(雙份血清)免疫功能檢測(皮膚試驗、免疫球蛋白檢測)4.分子生物學檢測:特異性核酸檢查5.其他檢查內(nèi)鏡檢查影像學檢查

活體組織檢查實驗室檢查及其他檢查臨床資料詳盡的病史;細致的查體;流行病學資料地方性,季節(jié)性,既往史,接觸史,疫苗接種史,當?shù)氐陌l(fā)病情況實驗室檢查對傳染病的診斷具有特殊意義。一般實驗室檢查---病原學檢查---直接檢出病原體;分離培養(yǎng);分子生物學檢查;免疫學檢查;綜合分析診斷第六節(jié)傳染病的治療傳染病的治療治療目的治療原則治療方法促進患者康復,控制傳染源,防止進一步傳播綜合治療治療護理與消毒隔離并重一般治療、對癥治療與特效治療并重一般及支持治療隔離\護理\心理\支持病原或特效治療(specifictreatment)對癥治療(symptomatictreatment)康復療法(rehabilitativetherapy)中醫(yī)中藥治療(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第七節(jié)傳染病的預防傳染病的預防綜合措施,不同傳染病應有所側重

管理傳染源

切斷傳播途徑保護易感人群傳染病報告制度(3類);接觸者檢疫措施;病原攜帶者的處理;動物傳染源的處理;對消化道,蟲媒傳染病和寄生蟲病為其主導作用的措施;疫源地消毒和預防性消毒;提高機體非特異性免疫力;預防接種提高特異免疫力(主動免疫和被動免疫);《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將法定傳染病分為3類,39種甲類:強制管理傳染病,6h、12h乙類:嚴格管理傳染病,12h丙類:監(jiān)測管理傳染病傳染病報告制度本法規(guī)定的傳染病分為甲類、乙類和丙類。

甲類:鼠疫,霍亂。(2種)

乙類:傳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質(zhì)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熱、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腦炎、登革熱、炭疽、細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結核、傷寒和副傷寒、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兒破傷風、猩紅熱、布魯氏菌病、淋病、梅毒、鉤端螺旋體病、血吸蟲病、瘧疾。(25種)

丙類: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風疹、急性出血性結膜炎、麻風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傷寒、黑熱病、包蟲病、絲蟲病,除霍亂、細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傷寒和副傷寒以外的感染性腹瀉病。新增2種(乙類):傳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由丙類變?yōu)橐翌悾貉x病原來屬于丙類由乙類變?yōu)楸悾毫餍行院偷胤叫园哒顐跓岵?/p>

2、傳染病確定診斷最直接的證據(jù)是:E

A.臨床資料。B.流行病學資料

C.活組織病理檢查結果。D.免疫功能的檢測結果。

E.病原學檢查結果。3、潛伏期是指:C

A.從病原體侵入人體至出現(xiàn)對病原體特異免疫反應的時段。

B.從病原體侵入人體起至出現(xiàn)典型或特征性臨床體征的時間。

C.從病原體侵入人體至開始出現(xiàn)臨床癥狀止的的時期。

D.從開始出現(xiàn)臨床癥狀至癥狀明顯或典型體征為止的時期。

E.從病原體侵入至排出體外的時期。4、與病原體致病能力不相關的是:E

A.侵襲力。B.毒力。C.病原體的數(shù)量。D.病原體的變異性。E.機體的免疫功能。5、發(fā)生于城鎮(zhèn)的甲類傳染病應于發(fā)現(xiàn)后多長時間內(nèi)上報疫情:D

A.3小時。B.12小時。C.24小時。D.6小時。E.9小時。6、下列哪項一般情況下不屬于傳染源:D

A.隱性感染者。B.病原攜帶者。C.患者。D.潛伏性感染者。E.受感染的動物。

7、傳染過程的五種表現(xiàn)形式,通常以哪種最常見:C

A.病原體被清除。B.病原攜帶狀態(tài)。C.隱性感染。D.潛伏性感染。E.顯性感染。

8、隱性感染增加時,其臨床意義主要是:EA.顯性感染增加。B.輕型病人增加。C.潛伏性感染增加。D.病原攜帶狀態(tài)增加。

E.免疫人群擴大。9、傳染病IgG抗體效價恢復期比急性期至少增高多少才有診斷價值:C

A.增高1倍以上。B.增高2倍以上。C.增高4倍以上。D.增高6倍以上。E.增高8倍以上。

10、人體能對抗再感染的主要原因是:B

A.非特異性免疫功能。B.特異性免疫的作用。C.預防用藥。D.增強體質(zhì)。E.注意個人衛(wèi)生。11、責任疫情報告人發(fā)現(xiàn)甲類傳染病和乙類傳染病中的艾滋病、肺炭疽的病人、病原攜帶者和疑似傳染病病人時,城鎮(zhèn)于_______小時內(nèi),農(nóng)村于12小時內(nèi),以最快的通訊方式向發(fā)病地的衛(wèi)生防疫機構報告,并同時報出傳染病報告卡。DA、3小時B、4小時C、5小時D、6小時E、12小時12、目前,我國《傳染病防治法》規(guī)定的法定傳染病有________種。

CA、35種B、36種C、37種D、38種E、34種

(二)、雙選題1、了解傳染病潛伏期的意義有:B、CA.有助于疫病預防。B.可為疾病診斷提供幫助。C.是確定傳染病檢疫期的依據(jù)。D.有助于疾病治療。E.幫助判定疾病的預后。

2、甲類傳染病包括:A、CA.鼠疫。B.艾滋病。C.霍亂。D.炭疸。E.傳染性非典型性肺炎

3、下列哪些病可經(jīng)胎盤傳插:A、DA.乙型病毒性肝炎。B.傷寒。C.流行性乙型腦炎。D.艾滋病。E.菌痢。

4、下列哪些屬于特異性主動免疫制劑:A、B

A.類毒素。B.疫苗。C.抗毒素。D.丙種球蛋白。E.高滴度特異性免疫球蛋白。

三、多選題

1、病原體致病能力與下列哪些因素有關:A、B、C、DA.病原體的數(shù)量。B.病原體的侵襲力。C.病原體的變異性。D.病原體的毒力。E.機體的免疫功能

2、特異性抗體檢測,有助于傳染病的:A、B、CA.診斷。B.調(diào)查流行情況。C.了解人群免疫水平。D.治療。E.判斷疾病預后。3、關于傳染病的感染后免疫,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B、C、D、E

A.感染后免疫的持續(xù)時間在不同傳染病中差異很大。

B.感染后免疫為特異性免疫。

C.一般來說,病毒性疾病的感染后免疫持續(xù)時間長,而細菌及原蟲性疾病的感染后免疫持續(xù)時間通常較短。

D.蠕蟲感染后通常不產(chǎn)生保護性免疫,故常發(fā)生重復感染。

E、感染后免疫屬于主動免疫。

4、關于隱性感染在流行病學上的意義,哪些正確:A、B、C、D、E

A.某病的隱性感染增加,發(fā)病率就可能下降。

B.隱性感染后可能成為病原攜帶狀態(tài)。C.隱性感染者也可能構成傳染源。

D.一般來說隱性感染在感染過程中出現(xiàn)的比例最多。

E.隱性感染結束后,大多數(shù)人獲得不同程度的特異性主動免疫。5、關于傳染病的流行過程哪些正確:A、C、D、E

A.流行過程指傳染病在人群中發(fā)生、發(fā)展和轉歸的過程。

B.流行過程是指病原體與人體之間相互作用,相互斗爭的過程。

C.流行過程的基本條件是傳染源、傳播途徑和人群易感性。

D.傳染病的流行過程受自然因素和社會因素的影響。E.自然因素包括地理因素、氣候和生態(tài)環(huán)境等因素。

6、傳染病的診斷,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