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yōu)秀QC成果-提高鍛后焦合格率課件_第1頁
優(yōu)秀QC成果-提高鍛后焦合格率課件_第2頁
優(yōu)秀QC成果-提高鍛后焦合格率課件_第3頁
優(yōu)秀QC成果-提高鍛后焦合格率課件_第4頁
優(yōu)秀QC成果-提高鍛后焦合格率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提高煅后焦合格率煅燒車間QC小組發(fā)表人:張紫光提高煅后焦合格率煅燒車間QC小組

煅燒是炭素預焙陽極生產的第一道工序,其煅后焦質量的好壞,從根本上影響炭塊質量,尤其是煅后焦比電阻高,將會提高電解壓降,直接增加噸鋁電耗;而且不合格焦的重復生產,將造成資源能源的浪費,與公司提倡的節(jié)能減排,資源節(jié)約型的生產理念背道而馳,同時煅后焦質量的穩(wěn)定性得不到有效的保證,容易引起生陽極質量的波動。因此不斷優(yōu)化煅燒工藝,穩(wěn)步提升煅后焦質量,是我們小組一直以來的追求,同時為下道工序提供優(yōu)質產品的質量承諾。

前言煅燒是炭素預焙陽極生產的第一道工序,其煅后焦質量小組名稱煅燒車間QC小組TQM學時40小時

成立時間1999年12月注冊號YLQC2005-08

本次活動時間2006年12月至2008年1月課題類型攻關型課題名稱提高煅后焦合格率小組簡介表一小組簡介制表:字茂剛2006年12月3日小組名稱煅燒車間TQM學時40小時

成立時間1999年12月

小組成員簡介

組內職務

姓名職務學歷組內分工組長

陽可斌車間主任本科策劃副組長

茶進忠車間副主任本科策劃、實施申國富車間副主任本科策劃組員

字茂剛車間技術員大專策劃、檢驗張紫光車間技術員本科實施、統(tǒng)計王維兵車間技術員中專具體實施李德偉班組長中專具體實施余文云班組長大專具體實施李金英班組長大專具體實施蔣慶輝班組長本科具體實施小組簡介表二小組簡介制表:字茂剛2006年12月3日

小組成員簡介組內職務姓名職務選題理由提高煅后焦質量

理由二理由一理由三選題理由提高煅后焦質量理由二理由一理由三理由一:質量考核指標的要求。在質量指標比電阻考核中要求:煅后焦比電阻≤560Ω·mm2/m,合格率達98%;煅后焦530±30Ω·mm2/m的質量穩(wěn)定性達到85%。2006年合格率僅為93.99%,穩(wěn)定性為81.4%。選題理由理由一:質量考核指標的要求。選題理由理由二:節(jié)能減排的要求節(jié)能減排是企業(yè)生存和發(fā)展的必然要求。合格率低,造成大量不合格焦重復生產,大幅增加車間能耗。車間一年要生產合格煅后焦13.8萬噸,按93.99%的合格率計算,那么每年就有8293.8噸的不合格焦,這些不合格焦是不能進入下道工序的,必須重復進行再生產,它的能耗成本是8293.8×(1575.5-1150)=352.9萬!選題理由理由二:節(jié)能減排的要求選題理由理由三:

比電阻高,將提高電解壓降,增加噸鋁電耗。選題理由理由三:選題理由(一)、煅后焦合格統(tǒng)計1、2006年煅后焦平均合格率統(tǒng)表:現(xiàn)狀調查表三合格率統(tǒng)計表制表:字茂剛2007年1月2日月份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合格率93.7992.3989.7389.3596.0993.4893.798.2498.3799.7691.7791.25(一)、煅后焦合格統(tǒng)計現(xiàn)狀調查表三合格率統(tǒng)計表制表煅后焦比電阻(Ω·mm2/m)總測次數(shù)不合格次數(shù)合格率(%)〈=560846350993.99表四合格率統(tǒng)計表制表:字茂剛2007年1月2日現(xiàn)狀調查圖二折線圖制圖:張紫光2007年1月2日煅后焦比電阻總測次數(shù)不合格次數(shù)合格率〈=56084635092、2006年煅后焦的質量穩(wěn)定性現(xiàn)狀調查焦質量的穩(wěn)定性(Ω·mm2/m)總測次數(shù)超標次數(shù)穩(wěn)定性(%)530±308463157381.4結論一:2006年煅后焦總的合格率為93.99%,穩(wěn)定性為:81.4%,因此必須優(yōu)化煅燒工藝,才能達到目標要求.表五質量穩(wěn)定性統(tǒng)計表制表:字茂剛2007年1月2日2、2006年煅后焦的質量穩(wěn)定性現(xiàn)狀調查焦質量的穩(wěn)定性總測次(二)對2006年影響煅后焦質量因素統(tǒng)計如下:

現(xiàn)狀調查序號項目頻數(shù)頻率累計百分比1窯況波動惡化23150502參數(shù)控制不合理15935853粗、粉過渡段5011964取樣不規(guī)范143995其它711006合計461100%表六不合格原因統(tǒng)計表制表:字茂剛2007年1月12日(二)對2006年影響煅后焦質量因素統(tǒng)計如下:現(xiàn)狀調查序號100%其它取樣不規(guī)范粗粉料過渡段參數(shù)控制不合窯況波動23150%85%15996%502006年煅后焦不合格原因分析排列圖現(xiàn)狀調查99%147圖一排列圖制圖:張紫光2007年1月12日500400300200100頻數(shù)N=461結論二:參數(shù)控制不合理以及窯況波動惡化是造成煅后焦質量偏指標低的主要原因,此兩項占了不合格焦的85%,只要對這兩項加以控制就能提高煅后焦合格率。

100%其它取樣不粗粉料參數(shù)控窯況23150%85%1599活動目標(一)目標值:將煅后焦合格率提高到98%98%93.99%圖二目標值制圖:張紫光2007年1月20日活動目標(一)目標值:將煅后焦合格率提高到98%98(二)目標可行性分析活動目標理論依據(jù)

從理論上講,在同等物料質量,同等煅燒溫度,設備不出故障的理想煅燒條件下,煅后焦100%合格。成員素質

成員中有三名國家認證的炭素技師,兩名廠內炭素工程師,在回轉窯研究上有十年經驗并且獲得三個國家專利。技術水平

從現(xiàn)狀調查可看出,有三個月合格率在98%以上,且在2005年的QC課題中,在比電阻≤570的條件下,合格率從95%提高到98.5%。成功(二)目標可行性分析活動目標理論依據(jù)從理論上講,在同等物料參數(shù)控制不合理窯況惡化原因分析人為因素設備缺陷原料偏析啟停窯控制不合理操作不規(guī)范調整不及時窯內熱損失投料波動大粉料熱交換差溫度控制不好故障應急不當自然條件對控制的影響工藝不熟練操作經驗差風管不合理計量稱誤差內襯表面平整石油焦粉料偏析操作方法不當引風機故障停機操作控制云鋁自然風大圖三關聯(lián)圖制圖:張紫光2007年1月20日原因分析人為因素設備缺陷原料偏析啟停窯控制不合理操作不規(guī)范調要因確認序號未端因素要因確認確認方法確認時間負責人判定結果1操作經驗差跟班調查情況分析得出:班組個別職工存在對窯況的預判斷能力較弱,調整不及時而影響質量的情況情況。但結過班組輔導,已能及時的調整窯況?,F(xiàn)場確定2007年1月字王茂維剛兵否2風管設計不合理石油焦在窯內主要靠自身燃燒及窯頭噴入煤氣進行加熱,而原設計回轉窯二、三次風的設置布局與實際生產不吻合,使石油焦內排出的揮發(fā)份來不及燃燒就抽往窯尾沉灰室內燃燒,使窯內溫度下降,在實際操作中為了保證煅后焦質量而過分依賴煤氣燃燒來提高窯內溫度,但煤氣壓力與流量波動較大容易導致煅后焦質量不合格。

觀察分析2007年1月茶字進茂忠剛是表七要因確認制表:字茂剛2007年1月24日要因確認序未端要因確認確認確認負責人判定1操作經驗差跟序號未端因素要因確認確認方法確認時間負責人判定結果3石油焦粉料偏析延遲石油焦粒度在煅前倉內容易產生偏析在顆粉交替段會引起窯內工藝參數(shù)的變化但通過改變原料上料方式后得到了很好的控制。

調查分析2007年1月字茂剛王維兵否4操作方法不當起停過程中由于窯內溫度較低會導致大批物料不合格,但可以通過調整物料在窯內的停留時間,增加物料的輻射熱(通過投料量調整),使不合格數(shù)降至最低,在正常情況下,起停發(fā)生頻次少不是要因。記錄分析2007年1月李金英余文云李德偉蔣慶輝否要因確認表七要因確認制表:字茂剛2007年1月24日序未端要因確認確認確認負責人判定3石油焦粉延遲石油焦粒要因確認序號未端因素要因確認確認方法確認時間負責人判定結果5對工藝不熟練對崗位24名人員進行考核,其中第一次考核結果不合格6人次,第二次2人次。

考試驗證2007年1月

字茂剛否6計量設備誤差計量稱的設計配置不合理,顯示不準確,容易引起窯況的波動和惡化。測量驗證2007年1月茶進忠張紫光是7內襯表面平整石油焦在窯內的受熱源主要來自高溫煙氣的輻射、對流和內襯的傳導,而由于內襯澆注料表面較為平整,使粉料在窯內的翻滾效果比顆粒料差,其熱量來源主要是顆粒料的傳導,因此容易引起窯況的波動。測量分析2007年1月陽可斌茶進忠字茂剛是表七要因確認制表:字茂剛2007年1月24日要因確認序未端要因確認確認確認負責人判定5對工藝不熟練要因確認序號未端因素要因確認確認方法確認時間負責人判定結果8引風機故障停機操作控制鍋爐引風機故障停機會引起窯內負壓降低而使窯內廢煙氣得不到及時置換影響石油焦燃燒,會導致部份物料不合格,但可以通過調整投料量、窯速使不合格數(shù)降至最低,且發(fā)生頻次少不是要因。記錄分析2007年1月李金英余文云李德偉蔣慶輝否9云鋁自然風大云鋁自然環(huán)境之一就是風大,容易引起負壓的波動,但在實際操作中可以根據(jù)情況適當增減引風機負壓來來調整,且發(fā)生頻次較低,不是主要原因。現(xiàn)場分析2007年1月陽可斌茶進忠字茂剛否表七要因確認制表:字茂剛2007年1月24日要因確認序未端要因確認確認確認負責人判定8引風機故障停被確認為要因的是要因確認風管設計不合理

計量設備誤差

內襯表面平整

被確認為要因確認風管設計不合理計量設內襯表制定對策序號要因對策目標措施負責人時間1風管設計不合理減少窯內熱量損失無煤氣煅燒時間>90%。1、改變二次風方向2、縮短二、三次風管間距字茂剛茶進忠2007年2月2計量設備誤差設定投料量使皮帶稱自動調控減少波動實現(xiàn)及時調整<±0.1t/h1、稱重皮帶加重錘2、改為智能控制茶進忠張紫光2007年3月3內襯表面平整改變回轉窯內襯的澆注形式提高粉料的煅燒合格率>95%1、使內襯澆注料表面變?yōu)榕_階式陽可斌茶進忠2007年5月表八對策表制表:字茂剛2007年2月2日制定對策序要因對策目標措施負責人時間1風管設計不

二、三次風管在窯內的主要作用就是提供氧氣與石油焦中排出的揮發(fā)分充分混合燃燒來提高煅燒溫度,實現(xiàn)對石油焦的高溫熱處理。因此二、三次風管在窯內的設置部位和鼓入風向與量的要求較為嚴格。回轉窯在設計過程中對這一技術問題考慮不周,必須加以改進,我們把三次風管從原來的4根增到5根并把二、三次風管之間的距離縮短2米同時改變了二次風管的鼓風方向,使改進后的回轉窯在石油焦大量逸出揮發(fā)分區(qū)域得到及時而足夠的氧氣,使揮發(fā)份迅速燃燒來提高窯內煅燒溫度。避免揮發(fā)份來不及燃燒就抽往窯尾沉灰室內燃燒,使窯內溫度下降的現(xiàn)象,有效實現(xiàn)了少煤氣或無煤氣煅燒,避免了過分依賴煤氣燃燒來提高窯內溫度所帶來不足,大大降低了煤氣的使用量,減少了回轉窯各主要工藝參數(shù)的波動給煅后焦質量帶來的影響。改造結果如圖所示:〈一〉窯內熱量損失大對策實施二、三次風管在窯內的主要作用就是提供氧氣與石油焦中排預熱段煅燒段冷卻段縮短2米下料管排料管回轉窯進風二次風圖四改造示意圖繪圖:張紫光2007年2月3日對策實施煙氣流向進風三次風〈一〉窯內熱量損失大預熱段煅燒段冷卻段縮短2米下料管排料管回轉窯進風二次風圖四對

對策一由茶進忠、字茂剛負責實施,通過改變二次風向,增加一根風管,并將二三次管間距縮短2米。改造于2007年2月12日開始,2月25日完成,期間做了兩次無煤氣煅燒的試驗,達到了無煤氣煅燒時間98%,既節(jié)約了能源的消耗,又使合格率有了一定程度的上升。(如下圖)對策實施實施一效果評價圖五柱狀圖繪圖:張紫光2007年5月6日對策一由茶進忠、字茂剛負責實施,通過改變二次風向,增〈二〉計量設備誤差

皮帶的張緊力和轉速會影響皮帶稱測量的準確性,而皮帶的張緊力會隨運行時間的推延而改變,且手動調整投料量很難做到及時準確調控。從而導致皮帶稱顯示不準確,且波動較大,容易引起工藝窯況的波動。因此我們在皮帶上安裝了重錘裝置,并改用轉速相對較低的電機來改變皮帶的轉速同時通過PLC來實現(xiàn)自動控制投料量。有效使投料量的波動控制在±0.1t/h,大大改善了投料量不穩(wěn)定給窯況帶來的影響。改造分為兩個步驟。改造結果如圖所示:步驟一對策實施改造前改造后圖六示意圖繪圖:張紫光2007年5月6日〈二〉計量設備誤差皮帶的張緊力和轉速會影響皮帶稱測量變頻器〈二〉計量設備誤差步驟二改造前,皮帶稱運行快且抖動大計量誤差>0.5t/h圖七繪圖:蔣慶輝2007年5月25日改造后,皮帶稱運行慢且較平穩(wěn)計量誤差<0.1t/hSLC500上位機對策實施〈二〉計量設備誤差步驟二改造前,皮帶稱運行快且抖動大圖七實施二效果評價

對策二由茶進忠、張紫光負責實施,通過在稱重皮帶上加裝重錘裝置和在皮帶上引入智能控制。改造于2007年3月8日開始,3月15日完成,完成之后,回轉窯投料的波動從大于0.5t/h降為小于0.1t/h,投料的平穩(wěn)對工藝有明顯的好轉,合格率也有明顯的上升。(如下圖)對策實施圖八柱狀圖繪圖:張紫光2007年6月6日實對策二由茶進忠、張紫光負責實施,通過在稱重皮帶上加〈三〉內襯表面平整

車間在質量控制過程中不同粒級的石油焦通過煅燒后其煅后焦質量存在著一定的差異性,很難難做到均質控制。其主要原因就是由于內襯澆注料表面較為平整,使粉料在窯內的翻滾效果比顆粒料差,其熱量來源主要是顆粒料的傳導,因此容易引起窯況的波動和煅后焦質量的不穩(wěn)定。我們在筑爐過程中改變了筑爐方式:把20條澆注料表面澆注成鋸齒形臺階,使粉焦在窯內運動時起到很好的翻動作用,有效改善了上述不足。改造結果如左圖所示:改造前,窯內襯平滑,底部粉料不能被充分煅燒。改造后,窯內襯呈齒狀,底部粉料翻動較好能充分煅燒。圖九窯內運動示意圖繪圖:張紫光2007年11月22日對策實施〈三〉內襯表面平整車間在質量控制過程中不同粒級的石實施三效果評價

對策三由茶進忠、陽可斌負責實施,通過創(chuàng)新性的改造,將回轉窯的內襯型式由平滑改為臺階式,使所有的物料在回轉窯內接受相同的煅燒溫度進行煅燒,改造時專門申請分廠停產改造。改造于2007年5月20日完成。合格率上升明顯?。ㄈ缦聢D)該項技術已申報國家專利。對策實施圖十柱狀圖繪圖:張紫光2007年8月12日實對策三由茶進忠、陽可斌負責實施,通過創(chuàng)新性的改造,效果檢查經過QC小組一年的努力,煅后焦合格率有了明顯的上升,將2007年回轉窯的合格率情況統(tǒng)計分析如下:1、2007年煅后焦合格率統(tǒng)圖表:圖十一2007年合格率制表:字茂剛2008年1月4日效果檢查經過QC小組一年的努力,煅后焦合格率有了明顯的上效果檢查表九質量穩(wěn)定性制表:字茂剛2008年1月4日對策實施過程對策實施之后月份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合格率(%)96.2696.496.8297.1597.1598.6899.5899.7699.8099.4699.1599.02平均1~5月平均合格率:96.756%6~12月平均合格率:99.35%2、活動期間合格率統(tǒng)計表

從上表可以看出,小組對策實施之后,合格率均在目標值之上,達到了小組的預期目標!效果檢查表九質量穩(wěn)定性制表:字茂剛2008年17516590%82%70%42其它取樣不規(guī)范粗粉料過渡段參數(shù)控制不合窯況波動16圖十二排列圖制表:字茂剛2008年1月24日N=165序號項目頻次頻率累計1粗、粉過渡段6942422取樣不規(guī)范4628703窯況波動惡化2012824參數(shù)控制不合理148905其它16101006合計165100%效果檢查3、活動后不合格因素統(tǒng)計分析從以上分析圖表可看出,窯況波動及參數(shù)控不合理已不是影響煅后焦合格率的主要因素,本次活動成功地解決了這兩個問題!表十不合格因素制表:字茂剛2008年1月24日7516590%82%70%42其效果檢查4、活動前后目標值對比

圖十三活動前后目標值對比繪圖:張紫光2008年1月24日效果檢查4、活動前后目標值對比圖十三活動前后目標值對比5、經濟效益概算效果檢查(1)、活動后煅后焦合格率達到了99.35%,比活動前的93.99%提高了5.36個百分點,6~12月共產出煅后焦71630.4t,少產出了71630.4×5.36%=3839.39t廢料。如果將此批廢料返回重新處理的話,將重新消耗燃料及電。因此共節(jié)約費用:煅后焦2007年的實際加工成本為:1730(噸煅后焦的制造成本)-1540(噸煅后焦所需原料費用)=190元,即:3839.39×190=729484元。其中改造投入費用1.02萬元。(2)、通過活動,無煤氣煅燒技術有了很大提高,全年共實現(xiàn)無煤氣煅燒8923小時,煅后焦產量為6.35t/h,噸產品耗煤75kg/t,無煙煤計劃價格為0.48元/kg,共節(jié)約8923×6.35×75×0.48=2039797.8元。(3)兩項合計一共產生直接經濟效益:275.8萬。5.1、直接經濟效益5、經濟效益概算效果檢查(1)、活動后煅后焦合格率達到了99效果檢查(1)通過此次QC小組的活動,鍛煉了隊伍,大大提高了回轉窯無煤氣煅燒石油焦的技術水平,為車間節(jié)能降耗做出較大貢獻。(2)進一步優(yōu)化了煅燒工藝,提高了煅后焦質量。(3)由于正常生產時不用煤氣,使得窯尾煙氣質量有明顯改善,減小了CO2和SO2的排放量。5.2、間接經濟效益效果檢查(1)通過此次QC小組的活動,鍛煉了隊伍,大大提高5成果鞏固

為了鞏固本次活動所得到的成果,小組特制定了以下兩點措施:(1)將回轉窯筑爐工藝、施工方案和二、三次風管改造方案納入《回轉窯檢修規(guī)程》以后遵照執(zhí)行。(2)將煅前投料系統(tǒng)控制方案納入《回轉窯崗位操作規(guī)程》,并讓所有班員學習。成果鞏固為了鞏固本次活動所得到的成果,小組特制定了今后打算及遺留問題

遺留問題:(1)煅后計量稱的誤差還需繼續(xù)改進。(2)回轉窯的筑爐工藝對煅燒工藝及質量的影響還須進一步探索。今后打算:我們小組將會以滿腔的熱情和百倍的信心,不斷向延長回轉窯使用壽命和提高煅后焦質量、產量以及無煤氣煅燒的優(yōu)化發(fā)展發(fā)出更高的挑戰(zhàn)。今后打算及遺留問題遺留問題:謝謝大家2008.2謝謝大家39提高煅后焦合格率煅燒車間QC小組發(fā)表人:張紫光提高煅后焦合格率煅燒車間QC小組

煅燒是炭素預焙陽極生產的第一道工序,其煅后焦質量的好壞,從根本上影響炭塊質量,尤其是煅后焦比電阻高,將會提高電解壓降,直接增加噸鋁電耗;而且不合格焦的重復生產,將造成資源能源的浪費,與公司提倡的節(jié)能減排,資源節(jié)約型的生產理念背道而馳,同時煅后焦質量的穩(wěn)定性得不到有效的保證,容易引起生陽極質量的波動。因此不斷優(yōu)化煅燒工藝,穩(wěn)步提升煅后焦質量,是我們小組一直以來的追求,同時為下道工序提供優(yōu)質產品的質量承諾。

前言煅燒是炭素預焙陽極生產的第一道工序,其煅后焦質量小組名稱煅燒車間QC小組TQM學時40小時

成立時間1999年12月注冊號YLQC2005-08

本次活動時間2006年12月至2008年1月課題類型攻關型課題名稱提高煅后焦合格率小組簡介表一小組簡介制表:字茂剛2006年12月3日小組名稱煅燒車間TQM學時40小時

成立時間1999年12月

小組成員簡介

組內職務

姓名職務學歷組內分工組長

陽可斌車間主任本科策劃副組長

茶進忠車間副主任本科策劃、實施申國富車間副主任本科策劃組員

字茂剛車間技術員大專策劃、檢驗張紫光車間技術員本科實施、統(tǒng)計王維兵車間技術員中專具體實施李德偉班組長中專具體實施余文云班組長大專具體實施李金英班組長大專具體實施蔣慶輝班組長本科具體實施小組簡介表二小組簡介制表:字茂剛2006年12月3日

小組成員簡介組內職務姓名職務選題理由提高煅后焦質量

理由二理由一理由三選題理由提高煅后焦質量理由二理由一理由三理由一:質量考核指標的要求。在質量指標比電阻考核中要求:煅后焦比電阻≤560Ω·mm2/m,合格率達98%;煅后焦530±30Ω·mm2/m的質量穩(wěn)定性達到85%。2006年合格率僅為93.99%,穩(wěn)定性為81.4%。選題理由理由一:質量考核指標的要求。選題理由理由二:節(jié)能減排的要求節(jié)能減排是企業(yè)生存和發(fā)展的必然要求。合格率低,造成大量不合格焦重復生產,大幅增加車間能耗。車間一年要生產合格煅后焦13.8萬噸,按93.99%的合格率計算,那么每年就有8293.8噸的不合格焦,這些不合格焦是不能進入下道工序的,必須重復進行再生產,它的能耗成本是8293.8×(1575.5-1150)=352.9萬!選題理由理由二:節(jié)能減排的要求選題理由理由三:

比電阻高,將提高電解壓降,增加噸鋁電耗。選題理由理由三:選題理由(一)、煅后焦合格統(tǒng)計1、2006年煅后焦平均合格率統(tǒng)表:現(xiàn)狀調查表三合格率統(tǒng)計表制表:字茂剛2007年1月2日月份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合格率93.7992.3989.7389.3596.0993.4893.798.2498.3799.7691.7791.25(一)、煅后焦合格統(tǒng)計現(xiàn)狀調查表三合格率統(tǒng)計表制表煅后焦比電阻(Ω·mm2/m)總測次數(shù)不合格次數(shù)合格率(%)〈=560846350993.99表四合格率統(tǒng)計表制表:字茂剛2007年1月2日現(xiàn)狀調查圖二折線圖制圖:張紫光2007年1月2日煅后焦比電阻總測次數(shù)不合格次數(shù)合格率〈=56084635092、2006年煅后焦的質量穩(wěn)定性現(xiàn)狀調查焦質量的穩(wěn)定性(Ω·mm2/m)總測次數(shù)超標次數(shù)穩(wěn)定性(%)530±308463157381.4結論一:2006年煅后焦總的合格率為93.99%,穩(wěn)定性為:81.4%,因此必須優(yōu)化煅燒工藝,才能達到目標要求.表五質量穩(wěn)定性統(tǒng)計表制表:字茂剛2007年1月2日2、2006年煅后焦的質量穩(wěn)定性現(xiàn)狀調查焦質量的穩(wěn)定性總測次(二)對2006年影響煅后焦質量因素統(tǒng)計如下:

現(xiàn)狀調查序號項目頻數(shù)頻率累計百分比1窯況波動惡化23150502參數(shù)控制不合理15935853粗、粉過渡段5011964取樣不規(guī)范143995其它711006合計461100%表六不合格原因統(tǒng)計表制表:字茂剛2007年1月12日(二)對2006年影響煅后焦質量因素統(tǒng)計如下:現(xiàn)狀調查序號100%其它取樣不規(guī)范粗粉料過渡段參數(shù)控制不合窯況波動23150%85%15996%502006年煅后焦不合格原因分析排列圖現(xiàn)狀調查99%147圖一排列圖制圖:張紫光2007年1月12日500400300200100頻數(shù)N=461結論二:參數(shù)控制不合理以及窯況波動惡化是造成煅后焦質量偏指標低的主要原因,此兩項占了不合格焦的85%,只要對這兩項加以控制就能提高煅后焦合格率。

100%其它取樣不粗粉料參數(shù)控窯況23150%85%1599活動目標(一)目標值:將煅后焦合格率提高到98%98%93.99%圖二目標值制圖:張紫光2007年1月20日活動目標(一)目標值:將煅后焦合格率提高到98%98(二)目標可行性分析活動目標理論依據(jù)

從理論上講,在同等物料質量,同等煅燒溫度,設備不出故障的理想煅燒條件下,煅后焦100%合格。成員素質

成員中有三名國家認證的炭素技師,兩名廠內炭素工程師,在回轉窯研究上有十年經驗并且獲得三個國家專利。技術水平

從現(xiàn)狀調查可看出,有三個月合格率在98%以上,且在2005年的QC課題中,在比電阻≤570的條件下,合格率從95%提高到98.5%。成功(二)目標可行性分析活動目標理論依據(jù)從理論上講,在同等物料參數(shù)控制不合理窯況惡化原因分析人為因素設備缺陷原料偏析啟停窯控制不合理操作不規(guī)范調整不及時窯內熱損失投料波動大粉料熱交換差溫度控制不好故障應急不當自然條件對控制的影響工藝不熟練操作經驗差風管不合理計量稱誤差內襯表面平整石油焦粉料偏析操作方法不當引風機故障停機操作控制云鋁自然風大圖三關聯(lián)圖制圖:張紫光2007年1月20日原因分析人為因素設備缺陷原料偏析啟停窯控制不合理操作不規(guī)范調要因確認序號未端因素要因確認確認方法確認時間負責人判定結果1操作經驗差跟班調查情況分析得出:班組個別職工存在對窯況的預判斷能力較弱,調整不及時而影響質量的情況情況。但結過班組輔導,已能及時的調整窯況?,F(xiàn)場確定2007年1月字王茂維剛兵否2風管設計不合理石油焦在窯內主要靠自身燃燒及窯頭噴入煤氣進行加熱,而原設計回轉窯二、三次風的設置布局與實際生產不吻合,使石油焦內排出的揮發(fā)份來不及燃燒就抽往窯尾沉灰室內燃燒,使窯內溫度下降,在實際操作中為了保證煅后焦質量而過分依賴煤氣燃燒來提高窯內溫度,但煤氣壓力與流量波動較大容易導致煅后焦質量不合格。

觀察分析2007年1月茶字進茂忠剛是表七要因確認制表:字茂剛2007年1月24日要因確認序未端要因確認確認確認負責人判定1操作經驗差跟序號未端因素要因確認確認方法確認時間負責人判定結果3石油焦粉料偏析延遲石油焦粒度在煅前倉內容易產生偏析在顆粉交替段會引起窯內工藝參數(shù)的變化但通過改變原料上料方式后得到了很好的控制。

調查分析2007年1月字茂剛王維兵否4操作方法不當起停過程中由于窯內溫度較低會導致大批物料不合格,但可以通過調整物料在窯內的停留時間,增加物料的輻射熱(通過投料量調整),使不合格數(shù)降至最低,在正常情況下,起停發(fā)生頻次少不是要因。記錄分析2007年1月李金英余文云李德偉蔣慶輝否要因確認表七要因確認制表:字茂剛2007年1月24日序未端要因確認確認確認負責人判定3石油焦粉延遲石油焦粒要因確認序號未端因素要因確認確認方法確認時間負責人判定結果5對工藝不熟練對崗位24名人員進行考核,其中第一次考核結果不合格6人次,第二次2人次。

考試驗證2007年1月

字茂剛否6計量設備誤差計量稱的設計配置不合理,顯示不準確,容易引起窯況的波動和惡化。測量驗證2007年1月茶進忠張紫光是7內襯表面平整石油焦在窯內的受熱源主要來自高溫煙氣的輻射、對流和內襯的傳導,而由于內襯澆注料表面較為平整,使粉料在窯內的翻滾效果比顆粒料差,其熱量來源主要是顆粒料的傳導,因此容易引起窯況的波動。測量分析2007年1月陽可斌茶進忠字茂剛是表七要因確認制表:字茂剛2007年1月24日要因確認序未端要因確認確認確認負責人判定5對工藝不熟練要因確認序號未端因素要因確認確認方法確認時間負責人判定結果8引風機故障停機操作控制鍋爐引風機故障停機會引起窯內負壓降低而使窯內廢煙氣得不到及時置換影響石油焦燃燒,會導致部份物料不合格,但可以通過調整投料量、窯速使不合格數(shù)降至最低,且發(fā)生頻次少不是要因。記錄分析2007年1月李金英余文云李德偉蔣慶輝否9云鋁自然風大云鋁自然環(huán)境之一就是風大,容易引起負壓的波動,但在實際操作中可以根據(jù)情況適當增減引風機負壓來來調整,且發(fā)生頻次較低,不是主要原因。現(xiàn)場分析2007年1月陽可斌茶進忠字茂剛否表七要因確認制表:字茂剛2007年1月24日要因確認序未端要因確認確認確認負責人判定8引風機故障停被確認為要因的是要因確認風管設計不合理

計量設備誤差

內襯表面平整

被確認為要因確認風管設計不合理計量設內襯表制定對策序號要因對策目標措施負責人時間1風管設計不合理減少窯內熱量損失無煤氣煅燒時間>90%。1、改變二次風方向2、縮短二、三次風管間距字茂剛茶進忠2007年2月2計量設備誤差設定投料量使皮帶稱自動調控減少波動實現(xiàn)及時調整<±0.1t/h1、稱重皮帶加重錘2、改為智能控制茶進忠張紫光2007年3月3內襯表面平整改變回轉窯內襯的澆注形式提高粉料的煅燒合格率>95%1、使內襯澆注料表面變?yōu)榕_階式陽可斌茶進忠2007年5月表八對策表制表:字茂剛2007年2月2日制定對策序要因對策目標措施負責人時間1風管設計不

二、三次風管在窯內的主要作用就是提供氧氣與石油焦中排出的揮發(fā)分充分混合燃燒來提高煅燒溫度,實現(xiàn)對石油焦的高溫熱處理。因此二、三次風管在窯內的設置部位和鼓入風向與量的要求較為嚴格。回轉窯在設計過程中對這一技術問題考慮不周,必須加以改進,我們把三次風管從原來的4根增到5根并把二、三次風管之間的距離縮短2米同時改變了二次風管的鼓風方向,使改進后的回轉窯在石油焦大量逸出揮發(fā)分區(qū)域得到及時而足夠的氧氣,使揮發(fā)份迅速燃燒來提高窯內煅燒溫度。避免揮發(fā)份來不及燃燒就抽往窯尾沉灰室內燃燒,使窯內溫度下降的現(xiàn)象,有效實現(xiàn)了少煤氣或無煤氣煅燒,避免了過分依賴煤氣燃燒來提高窯內溫度所帶來不足,大大降低了煤氣的使用量,減少了回轉窯各主要工藝參數(shù)的波動給煅后焦質量帶來的影響。改造結果如圖所示:〈一〉窯內熱量損失大對策實施二、三次風管在窯內的主要作用就是提供氧氣與石油焦中排預熱段煅燒段冷卻段縮短2米下料管排料管回轉窯進風二次風圖四改造示意圖繪圖:張紫光2007年2月3日對策實施煙氣流向進風三次風〈一〉窯內熱量損失大預熱段煅燒段冷卻段縮短2米下料管排料管回轉窯進風二次風圖四對

對策一由茶進忠、字茂剛負責實施,通過改變二次風向,增加一根風管,并將二三次管間距縮短2米。改造于2007年2月12日開始,2月25日完成,期間做了兩次無煤氣煅燒的試驗,達到了無煤氣煅燒時間98%,既節(jié)約了能源的消耗,又使合格率有了一定程度的上升。(如下圖)對策實施實施一效果評價圖五柱狀圖繪圖:張紫光2007年5月6日對策一由茶進忠、字茂剛負責實施,通過改變二次風向,增〈二〉計量設備誤差

皮帶的張緊力和轉速會影響皮帶稱測量的準確性,而皮帶的張緊力會隨運行時間的推延而改變,且手動調整投料量很難做到及時準確調控。從而導致皮帶稱顯示不準確,且波動較大,容易引起工藝窯況的波動。因此我們在皮帶上安裝了重錘裝置,并改用轉速相對較低的電機來改變皮帶的轉速同時通過PLC來實現(xiàn)自動控制投料量。有效使投料量的波動控制在±0.1t/h,大大改善了投料量不穩(wěn)定給窯況帶來的影響。改造分為兩個步驟。改造結果如圖所示:步驟一對策實施改造前改造后圖六示意圖繪圖:張紫光2007年5月6日〈二〉計量設備誤差皮帶的張緊力和轉速會影響皮帶稱測量變頻器〈二〉計量設備誤差步驟二改造前,皮帶稱運行快且抖動大計量誤差>0.5t/h圖七繪圖:蔣慶輝2007年5月25日改造后,皮帶稱運行慢且較平穩(wěn)計量誤差<0.1t/hSLC500上位機對策實施〈二〉計量設備誤差步驟二改造前,皮帶稱運行快且抖動大圖七實施二效果評價

對策二由茶進忠、張紫光負責實施,通過在稱重皮帶上加裝重錘裝置和在皮帶上引入智能控制。改造于2007年3月8日開始,3月15日完成,完成之后,回轉窯投料的波動從大于0.5t/h降為小于0.1t/h,投料的平穩(wěn)對工藝有明顯的好轉,合格率也有明顯的上升。(如下圖)對策實施圖八柱狀圖繪圖:張紫光2007年6月6日實對策二由茶進忠、張紫光負責實施,通過在稱重皮帶上加〈三〉內襯表面平整

車間在質量控制過程中不同粒級的石油焦通過煅燒后其煅后焦質量存在著一定的差異性,很難難做到均質控制。其主要原因就是由于內襯澆注料表面較為平整,使粉料在窯內的翻滾效果比顆粒料差,其熱量來源主要是顆粒料的傳導,因此容易引起窯況的波動和煅后焦質量的不穩(wěn)定。我們在筑爐過程中改變了筑爐方式:把20條澆注料表面澆注成鋸齒形臺階,使粉焦在窯內運動時起到很好的翻動作用,有效改善了上述不足。改造結果如左圖所示:改造前,窯內襯平滑,底部粉料不能被充分煅燒。改造后,窯內襯呈齒狀,底部粉料翻動較好能充分煅燒。圖九窯內運動示意圖繪圖:張紫光2007年11月22日對策實施〈三〉內襯表面平整車間在質量控制過程中不同粒級的石實施三效果評價

對策三由茶進忠、陽可斌負責實施,通過創(chuàng)新性的改造,將回轉窯的內襯型式由平滑改為臺階式,使所有的物料在回轉窯內接受相同的煅燒溫度進行煅燒,改造時專門申請分廠停產改造。改造于2007年5月20日完成。合格率上升明顯!(如下圖)該項技術已申報國家專利。對策實施圖十柱狀圖繪圖:張紫光2007年8月12日實對策三由茶進忠、陽可斌負責實施,通過創(chuàng)新性的改造,效果檢查經過QC小組一年的努力,煅后焦合格率有了明顯的上升,將2007年回轉窯的合格率情況統(tǒng)計分析如下:1、2007年煅后焦合格率統(tǒng)圖表:圖十一2007年合格率制表:字茂剛2008年1月4日效果檢查經過QC小組一年的努力,煅后焦合格率有了明顯的上效果檢查表九質量穩(wěn)定性制表:字茂剛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