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數(shù)學(xué)等腰三角形10道典型題課件_第1頁
初二數(shù)學(xué)等腰三角形10道典型題課件_第2頁
初二數(shù)學(xué)等腰三角形10道典型題課件_第3頁
初二數(shù)學(xué)等腰三角形10道典型題課件_第4頁
初二數(shù)學(xué)等腰三角形10道典型題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fèi)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jìn)行舉報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介

本專題考察的知識點1.等腰三角形的性質(zhì)與應(yīng)用2.等邊三角形的性質(zhì)與應(yīng)用3.含30°直角三角形的性質(zhì)4.分類討論的思想方法在等腰三角形中的應(yīng)用本專題考察的知識點1.等腰三角形的性質(zhì)與應(yīng)用1例1.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個角是70°,求其余兩角.思路分析: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個角是70°,那么這個70°的角可能為等腰三角形的底角或為等腰三角形的頂角;由三角形內(nèi)角和定理易求出其余兩角.70°、40°或55°、55°;例1.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個角是70°,求其余兩角.思路分析2引申:

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個角是110°,求其余兩角.答案:其余兩角為35°、35°.引申: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個角是110°,求其余兩角.答案:3歸納:等腰三角形的頂角可以是銳角、直角和鈍角;底角只能是銳角.所以,看到等腰三角形中的一個角的度數(shù)時,要注意判斷這個角可能是頂角還是底角,是否需要分類討論.歸納:等腰三角形的頂角可以是銳角、直角和鈍角;底角只能是銳4例2.如圖:△ABC中,AB=AC,BD平分∠ABC交AC于D,若∠BDC=120°,求∠DBC的度數(shù).思路分析:由BD平分∠ABC,易知∠1=∠2,則設(shè)∠1=∠2=x,由AB=AC可得∠C=∠1+∠2=2x,在△DBC中由三角形內(nèi)角和定理可列出x的方程,求出x.例2.如圖:△ABC中,AB=AC,BD平分∠ABC交AC于5初二數(shù)學(xué)等腰三角形10道典型題課件6例3.在△ABC中,AB=AC,點D在AC上,且BD=BC=AD.求∠A的度數(shù).思路分析:由題設(shè)中的等邊關(guān)系(AB=AC,BD=BC=AD),可以推出角的等量或倍數(shù)關(guān)系,在利用方程思想,可求出圖中各角的度數(shù).1例3.在△ABC中,AB=AC,點D在AC上,且BD=BC7解:設(shè)∠1=x,∵BD=BC=AD,∴∠1=∠2,∠3=∠C,∵∠3=∠C=∠1+∠2=2x,∵AB=AC,∴∠ABC=∠C=2x,在△ABC中,∠A+∠ABC+∠C=180°,即5x=180°,∴∠A=x=36°.解:設(shè)∠1=x,∵BD=BC=AD,8例4.證明:等腰三角形底邊中點到兩腰的距離相等.提示:本題為文字命題,解題時應(yīng)分為以下三個步驟:(1)根據(jù)題意作圖;(2)寫出已知,(3)進(jìn)行求證.例4.證明:等腰三角形底邊中點到兩腰的距離相等.提示:9初二數(shù)學(xué)等腰三角形10道典型題課件10初二數(shù)學(xué)等腰三角形10道典型題課件11例5.如圖:在三角形ABC中,AB=AC,BD⊥AC于D,求證:∠DBC=∠A.思路分析:由等腰三角形“三線合一”可聯(lián)想到作底邊的高,可推出1/2∠BAC=∠EAC,

由BD⊥AC,AE為高可知∠EAC和∠DBC都與∠C互余,推出∠DBC=∠EAC=1/2∠BAC.E例5.如圖:在三角形ABC中,AB=AC,思路分析:由等腰三12E證明:過點A作AE⊥BC于點E,又∵AB=AC,∴∠EAC=1/2∠BAC,∵BD⊥AC,AE為高可知,∴∠EAC和∠DBC都與∠C互余,∴∠DBC=∠EAC=1/2∠AE證明:過點A作AE⊥BC于點E,13課間休息十分鐘……課間休息十分鐘……14例6.在△ABC中,AB=AC,D是CA延長線上一點,DF⊥BC于F,交AB于E,求證:AE=AD.思路分析:由等腰三角形“三線合一”可聯(lián)想到作底邊的高AM,可推出∠1=∠2,由DF⊥AC,AM⊥BC可知DF∥AM,從而∠3=∠4,證出結(jié)論.M1342例6.在△ABC中,AB=AC,D是思路分析:由等腰三角形“153412證明:過點A作AM⊥BC于M,∵AB=AC,∴∠1=∠2,∵DF⊥AC,AM⊥BC,∴DF∥AM,∴∠3=∠1,∠2=∠4∴∠3=∠4,∴AD=AE.3412證明:過點A作AM⊥BC于M,∵AB=AC,16例7.如圖,△ABC是正三角形,D、E、F分別是AB、BC、CA上的點,且AD=BE=CF,試說明△DEF是等邊三角形.思路分析:利用等邊三角形的性質(zhì)可推出,邊、角的等量關(guān)系,從而易證三角形全等。進(jìn)而說明△DEF是等邊三角形.例7.如圖,△ABC是正三角形,D、E、F分別是AB、BC、17證明:∵△ABC是正三角形,∴AB=BC=CA,∠A=∠B=∠C=60°,

又∵AD=BE=CF,

∴BD=EC=AF,

∴△ADF≌△BED≌△CFE,

∴DE=EF=DF

∴△DEF是等邊三角形.證明:∵△ABC是正三角形,∴AB=BC=CA,∠A=∠B=18例8.如圖,△ABD、△AEC都是等邊三角形,求證:△AFG是等邊三角形.思路分析:利用等邊三角形的性質(zhì)可推出,邊、角的等量關(guān)系,從而易證三角形全等,進(jìn)而說明△AFG是等邊三角形.例8.如圖,△ABD、△AEC都是等邊三角形,求證:△A19證明:∵△ABD

和△AED是正三角形,∴AB=AD,AC=AE,∠BAD=∠CAE=60°,

∴∠CAD=∠BAD+∠CAB=60°+∠CAB,∠BAE=∠CAE+∠CAB=60°+∠CAB,

∴∠CAD=∠BAE,△ADC≌△BAE,

∴∠ADF=∠GBA.又∵AD=AB,

∠FAG=180°-∠BAD-∠CAE=60°,

∠FAG=∠DAF=60°,∴△ADF≌△BAG,

∴AF=AG,又∵∠FAG=60°,

∴△DEF是等邊三角形.證明:∵△ABD和△AED是正三角形,又∵AD=AB,

∠20例9.求證:如果三角形一個外角的平分線平行于三角形的一邊,那么這個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提示:本題為文字命題,首先應(yīng)根據(jù)題意作圖;寫出已知,求證.例9.求證:如果三角形一個外角的平分線平行于三角形的一邊,21已知:∠CAE為△ABC的外角,∠1=∠2,AD∥BC.求證:AB=ACABCDE12思路分析:欲證AB=AC

先證∠B=∠C,又∠1=∠2,所以應(yīng)設(shè)法尋求∠B、∠C

與∠1、∠2的關(guān)系,又由

AD∥BC易得結(jié)論.已知:∠CAE為△ABC的外角,∠1=∠2,AD∥BC.求22證明:∵AD∥BC,∴∠1=∠B(兩直線平行,同位角相等),∠2=∠C(兩直線平行,內(nèi)錯角相等).∵∠1=∠2,∴∠B=∠C,∴AB=AC(等邊對等角).ABCDE12證明:∵AD∥BC,ABCDE1223例10.已知:△ABC中,∠ABC=3∠C,∠1=∠2,BE⊥AE.

求證:AC-AB=2BE.思路分析:延長BE與AC交于點F,構(gòu)造全等三角形∴△ABE≌△AFE,則2BE=BF,AC-AB=CF,我們只要判定△FBC為等腰三角形即可.F例10.已知:△ABC中,∠ABC=3∠C,∠1=∠2,B24證明:延長BE與AC交于點F,

∵BE⊥AE.

∴∠AEB=∠AEF=90°,

∵∠1=∠2,AE=AE,

∴△ABE≌△AFE,

∴2BE=BF,AB=AF,

∴AC-AB=AC-AF=FC,∴∠ABF=∠AFB=∠FBC+∠C.∵∠ABC=3∠C,

∴∠ABF+∠FBC=3∠C,

∴∠FBC+∠C+∠FBC=3∠C,

∴∠FBC=∠C,

∴BF=FC,

∴AC-AB=2BE.證明:延長BE與AC交于點F,

∵BE⊥AE.

∴∠AEB25本專題考察的知識點1.等腰三角形的性質(zhì)與應(yīng)用2.等邊三角形的性質(zhì)與應(yīng)用3.含30°直角三角形的性質(zhì)4.分類討論的思想方法在等腰三角形中的應(yīng)用本專題考察的知識點1.等腰三角形的性質(zhì)與應(yīng)用26例1.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個角是70°,求其余兩角.思路分析: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個角是70°,那么這個70°的角可能為等腰三角形的底角或為等腰三角形的頂角;由三角形內(nèi)角和定理易求出其余兩角.70°、40°或55°、55°;例1.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個角是70°,求其余兩角.思路分析27引申:

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個角是110°,求其余兩角.答案:其余兩角為35°、35°.引申: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個角是110°,求其余兩角.答案:28歸納:等腰三角形的頂角可以是銳角、直角和鈍角;底角只能是銳角.所以,看到等腰三角形中的一個角的度數(shù)時,要注意判斷這個角可能是頂角還是底角,是否需要分類討論.歸納:等腰三角形的頂角可以是銳角、直角和鈍角;底角只能是銳29例2.如圖:△ABC中,AB=AC,BD平分∠ABC交AC于D,若∠BDC=120°,求∠DBC的度數(shù).思路分析:由BD平分∠ABC,易知∠1=∠2,則設(shè)∠1=∠2=x,由AB=AC可得∠C=∠1+∠2=2x,在△DBC中由三角形內(nèi)角和定理可列出x的方程,求出x.例2.如圖:△ABC中,AB=AC,BD平分∠ABC交AC于30初二數(shù)學(xué)等腰三角形10道典型題課件31例3.在△ABC中,AB=AC,點D在AC上,且BD=BC=AD.求∠A的度數(shù).思路分析:由題設(shè)中的等邊關(guān)系(AB=AC,BD=BC=AD),可以推出角的等量或倍數(shù)關(guān)系,在利用方程思想,可求出圖中各角的度數(shù).1例3.在△ABC中,AB=AC,點D在AC上,且BD=BC32解:設(shè)∠1=x,∵BD=BC=AD,∴∠1=∠2,∠3=∠C,∵∠3=∠C=∠1+∠2=2x,∵AB=AC,∴∠ABC=∠C=2x,在△ABC中,∠A+∠ABC+∠C=180°,即5x=180°,∴∠A=x=36°.解:設(shè)∠1=x,∵BD=BC=AD,33例4.證明:等腰三角形底邊中點到兩腰的距離相等.提示:本題為文字命題,解題時應(yīng)分為以下三個步驟:(1)根據(jù)題意作圖;(2)寫出已知,(3)進(jìn)行求證.例4.證明:等腰三角形底邊中點到兩腰的距離相等.提示:34初二數(shù)學(xué)等腰三角形10道典型題課件35初二數(shù)學(xué)等腰三角形10道典型題課件36例5.如圖:在三角形ABC中,AB=AC,BD⊥AC于D,求證:∠DBC=∠A.思路分析:由等腰三角形“三線合一”可聯(lián)想到作底邊的高,可推出1/2∠BAC=∠EAC,

由BD⊥AC,AE為高可知∠EAC和∠DBC都與∠C互余,推出∠DBC=∠EAC=1/2∠BAC.E例5.如圖:在三角形ABC中,AB=AC,思路分析:由等腰三37E證明:過點A作AE⊥BC于點E,又∵AB=AC,∴∠EAC=1/2∠BAC,∵BD⊥AC,AE為高可知,∴∠EAC和∠DBC都與∠C互余,∴∠DBC=∠EAC=1/2∠AE證明:過點A作AE⊥BC于點E,38課間休息十分鐘……課間休息十分鐘……39例6.在△ABC中,AB=AC,D是CA延長線上一點,DF⊥BC于F,交AB于E,求證:AE=AD.思路分析:由等腰三角形“三線合一”可聯(lián)想到作底邊的高AM,可推出∠1=∠2,由DF⊥AC,AM⊥BC可知DF∥AM,從而∠3=∠4,證出結(jié)論.M1342例6.在△ABC中,AB=AC,D是思路分析:由等腰三角形“403412證明:過點A作AM⊥BC于M,∵AB=AC,∴∠1=∠2,∵DF⊥AC,AM⊥BC,∴DF∥AM,∴∠3=∠1,∠2=∠4∴∠3=∠4,∴AD=AE.3412證明:過點A作AM⊥BC于M,∵AB=AC,41例7.如圖,△ABC是正三角形,D、E、F分別是AB、BC、CA上的點,且AD=BE=CF,試說明△DEF是等邊三角形.思路分析:利用等邊三角形的性質(zhì)可推出,邊、角的等量關(guān)系,從而易證三角形全等。進(jìn)而說明△DEF是等邊三角形.例7.如圖,△ABC是正三角形,D、E、F分別是AB、BC、42證明:∵△ABC是正三角形,∴AB=BC=CA,∠A=∠B=∠C=60°,

又∵AD=BE=CF,

∴BD=EC=AF,

∴△ADF≌△BED≌△CFE,

∴DE=EF=DF

∴△DEF是等邊三角形.證明:∵△ABC是正三角形,∴AB=BC=CA,∠A=∠B=43例8.如圖,△ABD、△AEC都是等邊三角形,求證:△AFG是等邊三角形.思路分析:利用等邊三角形的性質(zhì)可推出,邊、角的等量關(guān)系,從而易證三角形全等,進(jìn)而說明△AFG是等邊三角形.例8.如圖,△ABD、△AEC都是等邊三角形,求證:△A44證明:∵△ABD

和△AED是正三角形,∴AB=AD,AC=AE,∠BAD=∠CAE=60°,

∴∠CAD=∠BAD+∠CAB=60°+∠CAB,∠BAE=∠CAE+∠CAB=60°+∠CAB,

∴∠CAD=∠BAE,△ADC≌△BAE,

∴∠ADF=∠GBA.又∵AD=AB,

∠FAG=180°-∠BAD-∠CAE=60°,

∠FAG=∠DAF=60°,∴△ADF≌△BAG,

∴AF=AG,又∵∠FAG=60°,

∴△DEF是等邊三角形.證明:∵△ABD和△AED是正三角形,又∵AD=AB,

∠45例9.求證:如果三角形一個外角的平分線平行于三角形的一邊,那么這個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提示:本題為文字命題,首先應(yīng)根據(jù)題意作圖;寫出已知,求證.例9.求證:如果三角形一個外角的平分線平行于三角形的一邊,46已知:∠CAE為△ABC的外角,∠1=∠2,AD∥BC.求證:AB=ACABCDE12思路分析:欲證AB=AC

先證∠B=∠C,又∠1=∠2,所以應(yīng)設(shè)法尋求∠B、∠C

與∠1、∠2的關(guān)系,又由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hù)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fù)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