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考易考文言實詞120實例(61-90)高考復習(高三)
61.去
本義是離開。如:去國懷鄉(xiāng)。(《岳陽樓記》)
其它動詞義:
(1)距離。如:去北軍二余里。(《赤壁之戰(zhàn)》)
(2)前往,到……去,向……去。如:大江東去。(《念奴嬌赤壁懷古》)
(3)除去。如:為漢家除殘去穢。(《赤壁之戰(zhàn)》)
62.勸
本義是勉勵、鼓勵,動詞。如《勸學》,又如:果行,國人皆勸。(《勾踐滅吳》)
還有“勸說”意。如:
A.勸君更進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渭城曲》)
B.懷王稚子子蘭勸王行。(《屈原列傳》)
63.卻
本義是退、退卻,動詞。如:
A.相如因持璧卻立。(《廉頗藺相如列傳》)
B.后秦擊趙者再,李牧連卻之。(《過秦論》,這里活用為使動詞,意即“使……退卻”,也可譯為“打退”“打敗”。)
附虛詞用法:
連詞。表重復,可譯為“再”。如: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李商隱《夜雨寄北》)
64.如
本義是隨從。用作動詞:
(1)往,到……去。如:使使如秦受地。(《屈原列傳》)
(2)及,趕上。前面常有帶否定詞“不”,意為“比不上”,有時可不譯。如:
A.固不如也。(《鴻門宴》)
B.不如因厚遇之。(《廉頗藺相如列傳》)
(3)像。如:如棄草芥。(《六國論》)
附虛詞用法:
(1)連詞,表假設,可譯為“假如”“如果”。如:如其克諧,天下可定也。(《隆中對》)
10回復:高中文言文120個實詞例析
(2)與“何”連用,構成“何如”“如……何”“如……奈何”的格式,表詢問,相當于“怎么樣”“把……怎么樣”。如:如太行王屋何?(《愚公移山》)
(3)復音詞“如是”,意為“如此”“這樣”。如:聞道有先后,術業(yè)有專功,如是而已。(《師說》)
65.若
本義是擇、選擇。用作動詞:
(1)及,比得上。如:曾不若孀妻弱子?(《愚公移山》,“不若”即“比不上”。)
(2)如,像。如:門庭若市。(《鄒忌諷齊王納諫》)
附虛詞用法:
(1)代詞,用作第二人稱,可譯為“你(們)”“你(們)的”;有時與“屬”連用,意為“你們”。如:
A.若毒之乎?(《捕蛇者說》)
B.更若役,復若賦,則何如?(《捕蛇者說》)
C.不者,若屬皆且為所虜(《鴻門宴》)
(2)連詞,表假設,可譯為“假如”“如果”。如:
A.若舍鄭以為東道主。(《燭之武退秦師》)
B.若潛師以來,國可得也。(《肴之戰(zhàn)》)
(3)復音詞“至若”“若夫”,都作句首語氣詞,表另起話題,可譯為“至于”“如果說到”等,有時不便譯出。如:
A.至若春和景明。(《岳陽樓記》)
B.若夫霪雨霏霏。(《岳陽樓記》)
66.善
本義是美好。
(1)形容詞
①美,好,正確。成語“盡善盡美”,又如:
A.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zhàn)不善,弊在賂秦。(《六國論》)
B.王曰:“善!”(《鄒忌諷齊王納諫》)
②友好。如;不如因善遇之。(《鴻門宴》)
(2)動詞
①擅長,善于。如:善假于物也。(《勸學》)
②親善,與……交好。如:素善留侯張良。(《鴻門宴》)
67.少本義是不多、數(shù)量少。
(1)形容詞,意為“不多”“數(shù)量少”,讀shǎo。如:險以遠,則至者少。(《游褒禪山記》)
(2)動詞,意為“缺少”,讀shǎo。如:自經(jīng)喪亂少睡眠,長夜沾濕何由徹。(《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3)名詞,指“年輕人”讀shào。如:群賢畢至,少長咸集。(《滕王閣序》)
(4)與“間”連用,構成“少間”,讀shǎo,意為“一會兒”“不久”。如:少間,簾內(nèi)擲一紙出。(《促織》)
附虛詞用法:
用作副詞,讀shǎo。表程度低,可譯為“稍微”“略微”。如:太后之色少解。(《觸龍說趙太后》)
68.涉本義是徒步渡水。用作動詞:
(1)渡(水)。如成語“跋山涉水”,又如:(《涉江》)
(2)到,進入。如:園日涉以成趣。(《歸去來兮辭》)
69.勝本義是勝任。
(1)讀shēng,動詞,意為“禁得起”“能承受”。如:
A.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春望》)
B.沛公不勝杯杓,不能辭。(《鴻門宴》)
(2)讀shèng。
①動詞,意為“戰(zhàn)勝”“取勝”。如:……而猶有可以不賂而勝之之勢。(《過秦論》)
②動詞,意為“超過”“勝過”。如:
A.此時無聲勝有聲。(《琵琶行》)
B.終不能加勝于趙。(《廉頗藺相如列傳》)
③形容詞,意為“(風景)優(yōu)美”。如:勝地不常。(《滕王閣序》)
(3)通“升”,意為“高升”。如:卿當日勝貴。(《孔雀東南飛》)
附虛詞用法:
副詞,表范圍,意為“盡”“完全”。如成語“不勝枚舉”“美不勝收”。又如:何可勝道也哉?。ā队伟U山記》)
70.識本義是認識、知道、懂得。如:相逢何必曾相識。(《琵琶行》)
(1)動詞,意為“知道”“識別”。如:其文漫滅,獨其為文猶可識,曰花山。(《游褒禪山記》)
(2)讀zhì,,動詞,意為“記”“記住”。如:汝識之乎?(《石鐘山記》)
①“斷絕氣息”即“死”,“斷絕關系”即“絕交”,“斷絕道路”即“截斷”。如:
A.搶乎欲絕。(《促織》)
B.若能以吳越之眾與中國抗衡,不如早與之絕。(《赤壁之戰(zhàn)》)
C.秦伏兵絕其后。(《屈原列傳》)
②消失,停止。如:噌吰如鐘鼓不絕。(《石鐘山記》)
③渡,橫渡。如: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勸學》)
(2)形容詞。用在名詞前,可視情況來譯。如:
A.真黃山絕勝處。(《游黃山記》,“絕勝處”即“風景最好的地方”。)
B.士大夫終不肯以小舟泊絕壁之下。(《石鐘山記》,“絕壁”即“極其陡峭的山崖”。)
C.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桃花源記》,“絕境”,可不譯,也可譯為“與外界隔絕的地方”。)
附虛詞用法:
副詞。用作動詞或形容詞的前面,表程度深,可譯為“最”“極”“盡”“完全”等。如:而心目耳力俱窮,絕無響蹤。(《促織》)
48.堪本義是地面突起的地方。用作動詞:
(1)忍受,經(jīng)得起,受得了。如:每念上既如此,下何以堪?(《游黃山記》)
(2)可,能夠。如:千載誰堪伯仲間?。懹巍稌鴳崱罚?/p>
49.克本義是肩負。用作動詞:
(1)戰(zhàn)勝,打敗。如成語“克敵制勝”“攻無不克”,有又如:既克,公問其故。(《曹劌論戰(zhàn)》)
(2)克制,約束。如成語“克己奉公”“克己復禮”。
(3)能,能夠。如成語“克勤克儉”“克盡厥職”,又如:如其克諧,天下可定也。(《赤壁之戰(zhàn)》)
50.類本義是種類相似。
(1)名詞
①種類,同類。如:物各從其類也。(《勸學》)
②事例。如:舉類邇而見義遠。(《屈原列傳》)
(2)動詞,意為“像”“類似”。如:中繪殿閣,類蘭若。(《促織》)
51.憐本義是憐憫,同情。用作動詞:
(1)憐憫、同情。如:且公子縱輕勝,棄之降秦,獨不憐公子姊耶?(《信陵君竊符救趙》)
(2)愛惜、憐愛、疼愛。如:丈夫亦愛憐其少子乎?(《觸龍說趙太后》)
52.彌本義是長久,形容詞。引申為“滿”“遍”“充滿”“到處都是”。如成語“彌天大謊”。
附虛詞用法:
副詞,表程度越來越深,可譯為“更加”。如:
A.芳菲菲其彌章。(《離騷》)
B.奉之彌繁,侵之愈急。(《六國論》)
53.莫本義是日落的時候。用作名詞:
(1)“暮”的本字,指傍晚。如:至莫夜月明,獨與邁乘小舟,至絕壁下。(《石鐘山記》)
(2)通“漠”。如:廣莫之野。(《莊子逍遙游》)
附虛詞用法:(1)用作代詞。表無指,排除一切對象,可譯為“沒有誰”“沒有什么”等。如:王使屈平為令,眾莫不知。(《屈原列傳》)
(2)用作副詞。表否定,可譯為“不”“不要”等。如:
A.莫若遣腹心自結于東。(《赤壁之戰(zhàn)》)
B.初七及下九,嬉戲莫相忘。(《孔雀東南飛》)
54.乃本無實在意義,語氣詞。
附虛詞用法:
(1)用作副詞。表前后兩事在情理上的順承或時間上的緊接,可譯為“就”“這才”等;也可表前后兩事在情理上的逆轉(zhuǎn)相背,可譯為“卻”“竟(然)”“反而”“才”等;還可表對事物范圍的一種限制,可譯為“才”“僅”等。如:
A.劌曰:“肉食者鄙,未能遠謀?!蹦巳胍?。(《曹劌論戰(zhàn)》)
B.夫趙強而燕弱,而君幸于趙王,故燕王欲結于君。今君乃亡趙走燕。(《廉頗藺相如列傳》)
C.而陋者乃以斧斤考擊而求之。(《石鐘山記》)
D.臣乃敢上璧。(《廉頗藺相如列傳》)
E.項王乃復引兵而東,至東城,乃有二十八騎(《史記項羽本紀》,前“乃”譯為“就”,后“乃”譯為“僅”。)
此外,用在判斷句中,起確認、加強判斷語氣作用,可譯為“是”“就是”。如:若事之不濟,此乃天也。(《赤壁之戰(zhàn)》)
(2)用作代詞。只用作第二人稱,常作定語,譯為“你(們)的”;也作主語,譯為“你(們)”。如: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陸游《示兒》)
55.內(nèi)本義是從外面進入到里面。
(1)名詞
①內(nèi)室,里面,內(nèi)部。如:
A.少間,簾內(nèi)擲一紙出。(《促織》)
B.內(nèi)惑于鄭袖,外欺于張儀。(《屈原列傳》,“內(nèi)”意為“內(nèi)部”,在這里指“在朝廷里”,作狀語。)
②內(nèi)心,心里。如:內(nèi)懷猶豫之計。(《赤壁之戰(zhàn)》)
(2)通“納”,譯為“接納”“放進”。如:距關,毋內(nèi)諸侯。(《鴻門宴》)
56.期本義是邀約相會。
(1)動詞
①約定。如成語“不期而遇”。
②期望,要求。如:是以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韓非子五蠹》)——因此圣明的人不期望(要求)沿襲古道,不效法固有的法則。
(2)名詞,讀jī,意為“滿一年”或“滿一月”。如:期年之后,雖欲言,無可進者。(《鄒忌諷齊王納諫》)
57.奇本義是奇異、罕見。
(1)形容詞,意為“奇異”“奇妙”。如:
A.天下之奇才。(《六國論》)
B.益奇之。(《促織》,這里活用為意動詞,可譯為“認為……奇異”“對……感到驚奇”。)
(2)名詞,讀jī,表零數(shù),可譯為“多”“余”。如:舟首尾約長八分有奇。(《核舟記》)
58.遷本義是登高。用作動詞:
(1)遷移,轉(zhuǎn)移。如成語“見異思遷”
(2)變化,改變。如:
A.齊人未嘗賂秦,終繼五國遷滅,何哉?(《六國論》)
B.情遂事遷,感慨系之矣。(《蘭亭集序》)
(3)放逐,貶謫。如:頃襄王怒而遷之。(《屈原列傳》)
(4)升職,高升。如:
A.再遷為太史令。(《張衡傳》)
B.賀卿得高遷。(《孔雀東南飛》)
59.請本義是謁見、拜見。用作動詞:
(1)請求,為……求情。如:文嬴請三帥。(《肴之戰(zhàn)》)
(2)請示,詢問。如:諸將請所之。(《李愬雪夜入蔡州》)
附虛詞用法:
副詞,用在動詞前,表尊敬或希望,可不譯或譯為“請求“。有兩種情況:
(1)請別人做某事。如:寡人竊聞趙王好音,請奏瑟。(《廉頗藺相如列傳》)
(2)請允許(我)做某事。如:事急矣,請奉命求救于孫將軍。(《赤壁之戰(zhàn)》)
60.窮本義是盡、完結。
(1)形容詞
①盡,完結。如:而心目耳力俱窮。(《促織》)
②困窘,處境艱難,(生活)窘迫。如:屈平正道直行,竭忠盡智,以事其君,讒人間之,可謂窮矣?。ā肚袀鳌?,處境艱難。)
③與“達“相對,意為“不得志”“不顯達”。如: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孟子盡心上》)
(2)動詞。意為“窮盡”“竭盡”“窮究”。如:
A.窮余生之光陰以療梅也哉?。ā恫∶佛^記》)
B.則雖好游者不能窮也。(《游褒禪山記》,走到盡頭。)
61.去本義是離開。如:去國懷鄉(xiāng)。(《岳陽樓記》)
其它動詞義:
(1)距離。如:去北軍二余里。(《赤壁之戰(zhàn)》)
(2)前往,到……去,向……去。如:大江東去。(《念奴嬌赤壁懷古》)
(3)除去。如:為漢家除殘去穢。(《赤壁之戰(zhàn)》)
62.勸本義是勉勵、鼓勵,動詞。如《勸學》,又如:果行,國人皆勸。(《勾踐滅吳》)
還有“勸說”意。如:
A.勸君更進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渭城曲》)
B.懷王稚子子蘭勸王行。(《屈原列傳》)
63.卻本義是退、退卻,動詞。如:
A.相如因持璧卻立。(《廉頗藺相如列傳》)
B.后秦擊趙者再,李牧連卻之。(《過秦論》,這里活用為使動詞,意即“使……退卻”,也可譯為“打退”“打敗”。)
附虛詞用法:
連詞。表重復,可譯為“再”。如: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李商隱《夜雨寄北》)
64.如本義是隨從。用作動詞:
(1)往,到……去。如:使使如秦受地。(《屈原列傳》)
(2)及,趕上。前面常有帶否定詞“不”,意為“比不上”,有時可不譯。如:
A.固不如也。(《鴻門宴》)
B.不如因厚遇之。(《廉頗藺相如列傳》)
(3)像。如:如棄草芥。(《六國論》)
附虛詞用法:
(1)連詞,表假設,可譯為“假如”“如果”。如:如其克諧,天下可定也。(《隆中對》)
(2)與“何”連用,構成“何如”“如……何”“如……奈何”的格式,表詢問,相當于“怎么樣”“把……怎么樣”。如:如太行王屋何?(《愚公移山》)
(3)復音詞“如是”,意為“如此”“這樣”。如:聞道有先后,術業(yè)有專功,如是而已。(《師說》)
65.若本義是擇、選擇。用作動詞:
(1)及,比得上。如:曾不若孀妻弱子?(《愚公移山》,“不若”即“比不上”。)
(2)如,像。如:門庭若市。(《鄒忌諷齊王納諫》)
附虛詞用法:
(1)代詞,用作第二人稱,可譯為“你(們)”“你(們)的”;有時與“屬”連用,意為“你們”。如:
A.若毒之乎?(《捕蛇者說》)
B.更若役,復若賦,則何如?(《捕蛇者說》)
C.不者,若屬皆且為所虜(《鴻門宴》)
(2)連詞,表假設,可譯為“假如”“如果”。如:
A.若舍鄭以為東道主。(《燭之武退秦師》)
B.若潛師以來,國可得也。(《肴之戰(zhàn)》)
(3)復音詞“至若”“若夫”,都作句首語氣詞,表另起話題,可譯為“至于”“如果說到”等,有時不便譯出。如:
A.至若春和景明。(《岳陽樓記》)
B.若夫霪雨霏霏。(《岳陽樓記》)
66.善本義是美好。
(1)形容詞
①美,好,正確。成語“盡善盡美”,又如:
A.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zhàn)不善,弊在賂秦。(《六國論》)
B.王曰:“善!”(《鄒忌諷齊王納諫》)
②友好。如;不如因善遇之。(《鴻門宴》)
(2)動詞
①擅長,善于。如:善假于物也。(《勸學》)
②親善,與……交好。如:素善留侯張良。(《鴻門宴》)
67.少本義是不多、數(shù)量少。
(1)形容詞,意為“不多”“數(shù)量少”,讀shǎo。如:險以遠,則至者少。(《游褒禪山記》)
(2)動詞,意為“缺少”,讀shǎo。如:自經(jīng)喪亂少睡眠,長夜沾濕何由徹。(《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3)名詞,指“年輕人”讀shào。如:群賢畢至,少長咸集。(《滕王閣序》)
(4)與“間”連用,構成“少間”,讀shǎo,意為“一會兒”“不久”。如:少間,簾內(nèi)擲一紙出。(《促織》)
附虛詞用法:
用作副詞,讀shǎo。表程度低,可譯為“稍微”“略微”。如:太后之色少解。(《觸龍說趙太后》)
68.涉本義是徒步渡水。用作動詞:
(1)渡(水)。如成語“跋山涉水”,又如:(《涉江》)
(2)到,進入。如:園日涉以成趣。(《歸去來兮辭》)
69.勝本義是勝任。
(1)讀shēng,動詞,意為“禁得起”“能承受”。如:
A.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春望》)
B.沛公不勝杯杓,不能辭。(《鴻門宴》)
(2)讀shèng。
①動詞,意為“戰(zhàn)勝”“取勝”。如:……而猶有可以不賂而勝之之勢。(《過秦論》)
②動詞,意為“超過”“勝過”。如:
A.此時無聲勝有聲。(《琵琶行》)
B.終不能加勝于趙。(《廉頗藺相如列傳》)
③形容詞,意為“(風景)優(yōu)美”。如:勝地不常。(《滕王閣序》)
(3)通“升”,意為“高升”。如:卿當日勝貴。(《孔雀東南飛》)
附虛詞用法:
副詞,表范圍,意為“盡”“完全”。如成語“不勝枚舉”“美不勝收”。又如:何可勝道也哉?。ā队伟U山記》)
70.識本義是認識、知道、懂得。如:相逢何必曾相識。(《琵琶行》)
(1)動詞,意為“知道”“識別”。如:其文漫滅,獨其為文猶可識,曰花山。(《游褒禪山記》)
(2)讀zhì,,動詞,意為“記”“記住”。如:汝識之乎?(《石鐘山記》)
71.使本義是命令。
(1)動詞
①叫,讓,派遣。如:
A.遂命酒,使快彈數(shù)曲。(《琵琶行》)
B.乃使蒙括北筑長城而守蕃籬。(《過秦論》)
②奉使命,出使。如:
A.求人可使報秦者。(《廉頗藺相如列傳》)
B.下官奉使命,言談大有緣。(《孔雀東南飛》,“使命”即“出使的命令”。)
③主使,指使。如:……周公之被逮所由使也。(《五人墓碑記》)
(2)名詞,意為“使者”,即“出使的人”。如:使使如秦受地。(《屈原列傳》,前“使”意為“派”“派遣”,后“使”意為“使者”。)
附虛詞用法:
連詞,表假設,可譯為“假使”“如果”等。如:
A.嗟夫!使六國各愛其人,則足以拒秦。(《阿房宮賦》)
B.向使三國各愛其地……則勝負之數(shù),存亡之理,當與秦獻較,或未易量。(《六國論》)
72.是本義是對的、正確,與“非”相對,形容詞。如成語“自以為是”。又如:覺今是而昨非。(《歸去來辭》)
主要假借為虛詞。附虛詞用法:
(1)代詞,表近指或遠指,可譯為“這”“那(里)”。如:
A.張良是時從沛公。(《鴻門宴》)
B.……必死是間,余收爾骨焉?。ā峨戎畱?zhàn)》)
(2)結構助詞,起幫助賓語前置的作用,無實在含義,不譯。如成語“唯利是圖”“惟命是從”,又如:
(3)與“以”“由”“故”等詞連用,構成“是以”“是故”“由是”等固定結構,用作連詞,表結果,可譯為“所以”“因此”等。如:
A.舉世混濁而我獨清,眾人皆醉而我獨醒,是以見放。(《屈原列傳》)
B.是故燕雖小國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六國論》)
C.……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qū)馳。(《出師表》)
73.適本義是到……去。如:余自齊安舟行適臨汝。(《石鐘山記》)
其它動詞義:
(1)女子出嫁。如:貧賤有此女,始適還家門。(《孔雀東南飛》)
(2)順從,適應。如:處分適兄意,那得自由專。(《孔雀東南飛》)
(3)享受。如:……而吾與子之所共適。(《前赤壁賦》)
附虛詞用法:
副詞,表動作行為發(fā)生在不久前,可譯為“恰好”“剛好”“剛才”。如:
A.……而適類于予。(《愚溪詩序》)——但恰好類似我。
B.適得府君書,明日來迎汝。(《孔雀東南飛》)
74.書本義是寫(信)。
(1)動詞,意為“書寫”。如:秦御史前書曰……(《廉頗藺相如列傳》)
(2)名詞
①書信。如:適得府君書,明日來迎汝。(《孔雀東南飛》)
②書籍。如:彼童子之師,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師說》)
(3)“書生”指讀書人,如:勃,三尺微命,一介書生。(《滕王閣序》)
75.孰本義是熟(的)?!笆搿蓖ā笆臁?,用作形容詞,意為“精審”“仔細”“周詳”。如:
A.明日,徐公來,孰視之。(《鄒忌諷齊王納諫》)
B.惟大王與群臣孰計議之。(《廉頗藺相如列傳》)
附虛詞用法:
代詞,表疑問,可譯為“誰”“什么”等;有時兼含比較、抉擇之意,可譯為“誰”“哪一個”“哪一樣”等;還常與“與”連用,構成“孰與”“與……孰”等固定格式,表比較,可譯為“與……相比,誰(哪一個)……”等。如:
A.其孰能譏之乎?(《游褒禪山記》)
B.與少樂樂,與眾樂樂,孰樂?(《莊暴見孟子》)
C.我孰與城北徐公美?(《鄒忌諷齊王納諫》)
D.孰與君少長?(《鴻門宴》)
E.吾與徐公孰美?(《鄒忌諷齊王納諫》)
76.屬(1)動詞,讀zhǔ。
①連接,連續(xù)。如:然亡國破家相隨屬……(《屈原列傳》)
②撰寫,寫作。如:屈平屬草稿未定。(《屈原列傳》)
③通“囑”,意為“囑咐”“委托”。如:屬予作文以記之。(《岳陽樓記》)
(2)動詞,讀shǔ。
①隸屬,屬于。如:名屬教坊第一部。(《琵琶行》)
②邀請,勸請。如:舉酒屬客。《前赤壁賦》)
(3)名詞,讀shǔ。相當于“等”“輩”“類”,常與“吾”“若”“之”等結合,表人稱復數(shù),可譯為“我們”“我們這些人”“你們”“你們這些人”“這些人”等。如:
A.吾屬今為之虜矣?。ā而欓T宴》)
B.若屬皆且為所虜。(《鴻門宴》)
C.于是六國之士有寧越、徐尚、蘇秦、杜赫之屬為之謀。(《過秦論》)
77.數(shù)本義是數(shù)目、數(shù)量。如:愿令得補黑衣之數(shù)。(《觸龍說趙太后》)——希望讓他能增補到侍衛(wèi)的數(shù)目里(做一名衛(wèi)士)。
(1)名詞,讀shù。命運。如成語“劫數(shù)難逃”,又如:勝負之數(shù),存亡之理,當與秦相較,或未易量。(《六國論》)
(2)數(shù)量詞,讀shù。表約數(shù),可譯為“幾”“若干”。如:每責一頭,輒傾數(shù)家之產(chǎn)。(《促織》)
(3)動詞,讀shǔ。
①查點(數(shù)目),計算(數(shù)目)。如:斗艦乃以千數(shù)。(《赤壁之戰(zhàn)》)
②列舉(罪狀),責備,指責。如:數(shù)呂師孟叔侄為逆(《〈指南錄〉后序》)
附虛詞用法:
副詞,讀shùo。表經(jīng)常或多次,可譯為“屢次”等。如:范增數(shù)目項王。(《鴻門宴》,數(shù)目:多次用眼示意。)
78.率本義是捕鳥的網(wǎng),假借為其它用法。用作動詞,意為“率領”“帶領”。如:率疲弊之卒,將數(shù)百之眾,轉(zhuǎn)而攻秦。(《過秦論》)
附虛詞用法:
用作副詞。
(1)表總括,可譯為“全”“都”等。如:六國互喪,率賂秦耶?(《過秦論》)
(2)表估計,可譯為“大概”。如:大率用根者。(《采草藥》,大率:大概,一般。)
79.說本義是說明、解釋。
(1)動詞
①讀shuō,意為“陳述”“訴說”“解釋”。如:說盡心中無限事。(《琵琶行》)
②讀shuì,意為“勸說”“說服”。如:
A.范增說項羽曰……(《鴻門宴》)
B.亮見權于柴桑,說孫權曰……(《赤壁之戰(zhàn)》)
(2)名詞,讀shuō。
①說法,主張,言論。如:是說也,人常疑之。(《石鐘山記》)
②一種敘事兼議論的文體。如:《師說》
(3)通“悅”,形容詞,意為“高興”“愉快”“歡喜”如:
A.秦伯說,與鄭人盟。(《燭之武退秦師》)
B.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論語學而》)——學習后再按時復習,不也很愉快嗎?
80.私本義是私人的、自己的,形容詞。如:子布,元表諸人各顧妻子,挾持私慮,深失所望。(《赤壁之戰(zhàn)》)
還用作動詞,意為“偏愛”“偏向”“護私”。如:
A.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鄒忌諷齊王納諫》)
B.不宜偏私,使內(nèi)外異法也。(《出師表》)
附虛詞用法:
副詞,表暗中進行,可譯為“私下”“私自”“偷偷地”。如:項伯乃夜馳之沛公軍,私見張良。(《鴻門宴》)
81.素本義是(沒有染色的)綢子,名詞。如:十三能織素。(《孔雀東南飛》)
附虛詞用法:
副詞,表原有的情況或時間上前后一貫,可譯為“本來”“向來”“平時”等。如:
A.且相如素賤人,吾羞,不忍為之下。(《廉頗藺相如列傳》)
B.素善留侯張良。(《鴻門宴》)
82.湯本義是熱水、沸水,名詞。如成語“赴湯蹈火”,又如;臣請就湯鑊。(《廉頗藺相如列傳》,湯鑊:古代的一種酷刑,把人投入沸水中烹煮。)
(1)其它名詞義項有:
①湯藥,即“中藥湯劑”。如:臣侍湯藥,未嘗廢止。(《陳情表》)
②專有名詞,指商代第一個君子。如:上稱帝嚳,下道齊桓,中述湯武,以刺世事。(《屈原列傳》)
(2)雙音詞“湯湯”:讀shāng,形容詞,指大水急流的樣子。如:浩浩湯湯,橫無際涯。(《岳陽樓記》)
83.涕本義是眼淚。如:不見覆關,泣涕漣漣。(《詩經(jīng)衛(wèi)風氓》)
(1)名詞。鼻涕。如:初聞涕淚滿衣裳。(《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2)動詞,意為“哭泣”。如:兒涕而去。(《促織》)
84.徒本義是步行。用作名詞:
(1)意為“同一類的人”,常與“之”連用,構成“之徒”,可譯為“這些人”。如:
A.郯子之徒,其賢不及孔子。(《師說》)
B.仲尼之徒,無道桓文之事。(《孟子齊桓晉文之事》)
(2)意為“被罰服勞役的人”。如:陳涉……遷徙之徒也。(《過秦論》)
附虛詞用法:
用作副詞。
(1)表沒有效果,可譯為“空”“白白地”等。如成語“徒勞無益”,又如: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見欺。(《廉頗藺相如列傳》)
(2)表限止,可譯為“只”“僅僅”“只不過”等。如:相如徒以口舌為勞。(《廉頗藺相如列傳》
85.亡本義是逃跑。如:亡去無義。(《鴻門宴》)
用作動詞。
(1)逃難,避難。如:臣嘗有罪,竊計欲亡走燕。(《廉頗藺相如列傳》)
(2)丟失,失去。如成語“亡羊補牢”,又如:諸侯之所亡與戰(zhàn)敗而亡者……(《六國論》)
(3)死亡,滅亡。如:
A.今劉表新亡。(《赤壁之戰(zhàn)》)
B.是故燕雖小而后亡。(《六國論》)
附虛詞用法:
副詞,同“無”,可譯為“沒有”。如:河曲智叟亡以應。(《愚公移山》)
86.王本義指帝王,讀wáng,有時指諸后國的君主。如:君王為人不忍。(《鴻門宴》)
用作動詞,讀wàng,意為“稱王”“統(tǒng)一天下”。如:
A.沛公欲王關中。(《鴻門宴》)
B.今王與百姓同樂,則王矣。(《莊暴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厚街體育館施工組織設計
- 歐式古典客廳布藝軟裝設計
- 利用機器學習優(yōu)化網(wǎng)絡數(shù)據(jù)監(jiān)管
- 焊接作業(yè)質(zhì)量檢驗與問題處理流程
- 高一化學教案:專題第一單元第三課時乙烯
- 三明市2024-2025學年第一學期高三期末數(shù)學質(zhì)檢主觀題閱卷情況和教學建議
- 2024高中地理第四章工業(yè)地域的形成與發(fā)展章末總結提升練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
- 2024高中生物第6章生態(tài)環(huán)境的保護第2節(jié)保護我們共同的家園課堂演練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 2024高考地理一輪復習第五部分選修地理-重在遷移第42講旅游地理課時作業(yè)含解析新人教版
- 2024高考化學一輪復習第十一章有機化學基礎第一講認識有機化合物規(guī)范演練含解析新人教版
- 北京市海淀區(qū)2024-2025學年高一上學期期末考試歷史試題(含答案)
- 常用口服藥品的正確使用方法
- 2023中華護理學會團體標準-注射相關感染預防與控制
- 經(jīng)理年終工作總結述職報告ppt模板
- 臨時用電拆除方案
- 詩經(jīng)研究課程教學大綱
- 垂體瘤診療規(guī)范內(nèi)科學診療規(guī)范診療指南2023版
- 三年級道德與法治教學工作總結
- 托卡馬克等離子體約束
- 各級各類護理人員崗位職責
- 狂犬病與破傷風的同意告知書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