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實踐中追求和發(fā)展真理(修訂)課件_第1頁
在實踐中追求和發(fā)展真理(修訂)課件_第2頁
在實踐中追求和發(fā)展真理(修訂)課件_第3頁
在實踐中追求和發(fā)展真理(修訂)課件_第4頁
在實踐中追求和發(fā)展真理(修訂)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人的認識從何而來實踐及其特點

實踐是認識的基礎來源目的、歸宿動力檢驗標準含義基本形式特點知識復習人的認識從何而來實踐及其特點實踐是認識的基礎來源目的、歸1

(1)實踐是認識的來源(2)是認識發(fā)展的動力(3)實踐是檢驗認識正確與否的唯一標準(4)是認識的最終目的(1)正確的認識、科學的理論對實踐有巨大的指導作用;(2)錯誤的認識、不科學的理論則會把實踐引向歧途。

實踐和認識的辯證關系實踐認識基礎反作用(雙重作用)方法論要求:1、樹立實踐第一的觀點,自覺參與實踐活動。2、重視認識的反作用,重視科學理論對實踐的指導作用。原理:(1)實踐是認識的來源(1)正確的認識、實踐和認識的辯2二、在實踐中追求和發(fā)展真理第六課求索真理的歷程

1.明確真理的含義和基本屬性2.理解真理是具體的、有條件的3.理解認識的反復性、無限性和上升性二、在實踐中追求和發(fā)展真理第六課求索真理的歷程3

探究與共享:(1)詹姆士關于真理的說法錯在哪里?有用的觀念就是真理實用主義者詹姆士

(2)真理是:因為“有用”而“真”,還是因為“真”才“有用”?教材P46

探究與共享:(1)詹姆士關于真理的說法錯在哪里?有用的觀念4認識、真理、謬誤?認識:主體對客體的能動的反映。真理謬誤真理:標志主觀同客觀相符合的哲學范疇,是人們對客觀事物及其規(guī)律的正確反映。與客觀對象相符合的認識.認識、真理、謬誤?認識:主體對客體的能動的反映。真理謬誤真理5一、真理是客觀的1、真理的概念真理是標志主觀同客觀相符合的哲學范疇,是人們對客觀事物及其規(guī)律的正確反映.與客觀對象相符合的認識與客觀對象不相符合的認識真理謬誤真理的基本屬性是客觀性一、真理是客觀的1、真理的概念與客觀對象相符合的認識與客觀對62.真理最基本屬性是客觀性3.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真理在形式上主觀,內容上是客觀的,客觀性乃是真理的根本屬性。因為:第一,真理的內容來自于物質世界的客觀事物及規(guī)律,真理的內容不依賴于人和人類的主觀意志;它不以人的意志(包括權力.地位)為轉移。第二,檢驗真理的標準是客觀的社會實踐。真理是實踐檢驗的結果,而實踐本身一種客觀的物質性活動為什么?對同一個事物只能產生一種正確的認識,即真理只有一個。2.真理最基本屬性是客觀性3.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真理在7

說明離開一定的條件,不好判斷一種認識是不是真理。

古時候,有個老婆婆總是不停地在一座廟跟前哭泣,睛天哭,雨天也哭。人們都叫她哭婆婆。

一天,有個老和尚問她:“老人家,你為什么哭得這么傷心?”老婆婆說:“我有兩個女兒,大女兒賣傘,小女兒賣布鞋。天晴的時候,大女兒的雨傘賣不出去;下雨天的時候,又沒有人去買小女兒的布鞋。她們掙不到錢,可怎么生活呀!一想到這些我就難過。人呀,怎么這么難?”說完,又悲悲怯怯地哭了起來。

“老婆婆,你為什么不反過來想呢?晴天,你小女兒的鞋店前門庭若市;雨天上街的行人又都往你大女兒的傘鋪里跑。這樣不是就不苦了嗎?”老婆婆覺得他的話有道理,便聽從他的勸告。從此,天天笑得合不攏嘴,哭泣婆變成了笑婆婆。下雨是好事還是壞事?說明離開一定的條件,不好判斷一種認識是不是真理8孔子東游,見兩小兒辯斗,問其故。一兒曰:“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而日中時遠也?!币粌阂匀粘醭鲞h,而日中時近也。一兒曰:“日初出大如車蓋,及日中,則如盤盂,此不為遠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兒曰:“日初出滄滄涼涼,及其日中如探湯,此不為近者熱而遠者涼乎?”孔子不能決也。兩小兒笑曰:“孰為汝多知乎!”

你能解決“辯日”問題嗎?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為何“不能決也”?難道真理不止一個?形成理念:真理是客觀的,真理只有一個,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理前嗎平等人?真面人孔子東游,見兩小兒辯斗,問其故。一兒曰:“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9

超短裙“風波”某大學某年特別風行超短裙,而且一個比一個穿的短,學校領導見了認為極不雅觀,貼出布告欲嚴厲禁止。誰知,布告一帖出,就掀起軒然大波。最先作出反映的是中文系女生,她們在宣傳欄和報眼位置寫了一首打油詩:“幾千師生齊爭吵,只因裙子太短小,具體情況怎么樣,宣傳欄內有報道?!泵佬g系寫道:“維納斯證明適度的缺少會更加美麗。”法律系寫道:“法律禁止的只是原告由超短裙萌發(fā)的邪念,而非被告穿的超短裙。”生物系寫道:“人與猩猩的根本區(qū)別不是裙子的長短,而是看見長裙與短裙能否作出不同的想象?!睘槭裁床煌瑢I(yè)的學生會有不同的提法?P47超短101、真理都是具體的(具體性)任何真理都是相對于特定的過程來說的,都是主觀與客觀、理論與實踐的具體的歷史的統(tǒng)一。二、真理是具體的有條件的2、真理都是有條件的(條件性)任何真理都有自己的適用條件和范圍。3、真理與謬誤相伴而行超出歷史條件、不切實際運用于另一條件,就成為謬誤。一種真理并不是適用于任何條件,真理是具體的有條件指主觀認識符合當地的實際.指主觀認識符合當時的實際.犯錯誤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正確對待錯誤。1、真理都是具體的(具體性)任何真理都是相對于特定的過程來說11“造反有理”這個觀點是真理還是謬誤?在中國人民身受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三座大山壓迫時,毛澤東說“造反有理”,指人民要求解放。在20世紀60年代,一些別有用心的人在十年浩劫中又打出“造反有理”,要造人民政權的反,造社會主義的反。

說明真理是具體的,要在具體的歷史范疇來判別某個觀點是真理還是謬誤.“造反有理”這個觀點是真理還是謬誤?在中國人民身受帝國主義、12

在19世紀的中期,馬克思、恩格斯在研究資本主義世界無產階級革命的規(guī)律時,曾經得出過這樣的結論:社會主義革命不可能在一個國家內首先取得勝利,只能在大多數國家,至少在歐洲幾個主要的資本主義國家同時進行才能勝利。(自由資本主義階段)

到了20世紀初期,列寧又得出一個與此相反的新結論:社會主義不可能在一切資本主義國家內同時取得勝利,而可能首先在一個或幾個國家中獲得勝利。(帝國主義階段)例:在19世紀的中期,馬克思、恩格斯在研究資本主13前蘇聯的社會主義革命中國的社會主義革命“先在城市奪取政權”理論“農村包圍城市”理論任何真理都是相對于特定的過程來說的,都是主觀與客觀、理論與實踐的具體的歷史的統(tǒng)一。例:前蘇聯的中國的“先在城市奪取政權”理論“農村包圍城市”理論14思考:我們認識到了真理需要在實踐中去獲得、去完善、去發(fā)展。那么,真理的獲得和發(fā)展是不是輕而易舉的呢?追求真理是一個什么樣的過程呢?當我們在實踐中遭遇失敗時,應該怎樣看待已經獲得的認識?思考:151、認識具有反復性原因: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三追求真理是一個過程認識受到各種條件的限制————從主體來看,受具體實踐水平、立場觀點、方法、知識水平、思維能力、生理素質等條件限制。從客體來看,客觀事物的復雜性、變化性,使其本質的暴露和展現有一個過程。人們對一個事物的正確認識往往要經過多次反復才能完成1、認識具有反復性原因: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三16材料一:月球上面有陰暗的部分和明亮的區(qū)域。早期的天文學家在觀察月球時,以為發(fā)暗的地區(qū)都有海水覆蓋,因此把它們稱為“海”。而月球的背面絕大部分不能從地球看見,在沒有探測器的年代,月球的背面一直是個未知的世界。

材料二:中世紀歐洲神學思想處于統(tǒng)治地位,統(tǒng)治階級推崇神學,認為上帝創(chuàng)造了地球、月亮等萬事萬物,“君權神授”材料三:中國古代老百姓每逢月食非常害怕,“天狗食月”一說盛行……人類探月之旅—懵懂篇探究三:從主、客觀兩方面分析,為什么早期人類對月球的正確認識如此匱乏?具體實踐水平限制月球的復雜多變知識水平有限立場觀點材料一:月球上面有陰暗的部分和明亮的區(qū)域。早期的天文學家在觀172.認識具有無限性認識的主體(人類)認識的基礎(實踐)——世代延續(xù)——不斷發(fā)展人類認識無限發(fā)展認識的對象(物質世界)————無限變化每個時代、每個人的認識發(fā)展的有限性,構成了整個人類的認識發(fā)展的無限性。2.認識具有無限性認識的主體(人類)認識的基礎(實踐)——18

“如果我們死了,請大家不必大驚小怪,就把它當成一件普通事。因為我們從事的是一種冒險事業(yè),我們希望不要影響整個計劃和進程,探索太空是值得冒生命危險的?!薄?967年1月,“阿波羅1號”飛船在發(fā)射前的模擬演習中突遭火災,美國宇航員宇航員維爾基爾·格里森等3人不幸遇難,但他們的這句“遺言”一直激勵著無數后人繼續(xù)他未竟的事業(yè)。這場火災后,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重新評價阿波羅航天器艙內所使用的材料,并對指令艙進行了大規(guī)模的修改。人類探月之旅—實踐篇“如果我們死了,請大家不必大驚小怪,就把它人類19“這是個人邁出的一小步,但卻是人類歷史上的一大步!”——1969年7月20日,人類登月第一人、美國宇航員阿姆斯特朗在踏上月球時如是說。人類探月之旅—實踐篇

探究四:這些失敗的的探月、航天實踐有何意義?“這是個人邁出的一小步,但卻是人類探月之旅—實踐篇20幾十年來,科學家探月研究得出:月球的年齡大約有46億年。月球上沒有空氣、晝夜溫差極大、輻射強烈、月表凹凸不平且布滿了大大小小的撞擊坑……科學家在分析了從月球上帶回來的月壤樣品后估算,在上億年的時間里,月球保存著大約5億噸氦-3,如果供人類作為替代能源使用,足以使用上千年……最近幾年研究人員獲得的最大發(fā)現,是在月球上的隕石坑里和廣大的平原上的冰及巖石里發(fā)現了水……

你還想了解月球、宇宙的哪些未解之謎?你知道人類還有哪些認識月球、認識宇宙的計劃?

人類探月之旅—收獲篇暢所欲言:幾十年來,科學家探月研究得出:月球的年齡大約有46億21中國自古就有嫦娥奔月、吳剛折桂的傳說。早在1962年,中國人就開始了對月球的探索。中國科學家們不懈堅持,形成了一批年齡和知識結構合理的基礎研究隊伍,為今天的探月工程奠定了良好的基礎。2004年,中國正式開展月球探測工程,并命名為“嫦娥工程”。嫦娥工程分“繞落回”三個階段。相比嫦娥一號,“嫦娥二號”所攜帶的CCD立體相機的空間分辨率更高,所探測到的有關月球的數據將更加詳實,將對月球著陸區(qū)和其他重點區(qū)域進行精細測繪、立體成像。中國人將不斷克服困難,進行探月技術創(chuàng)新,不斷揭開月球的神秘面紗……

綜合探究:結合本課知識,談談中國的探月歷程給我們什么哲學啟示?人類探月之旅—中國篇綜合探究:結合本課知識,談談中國的探月歷程給我們什么哲學啟示22①人的認識運動不是圓圈式的循環(huán)運動,而是波浪式前進或螺旋式上升②真理在發(fā)展中不斷超越自身,真理永遠不會停止的,已經確定的真理并沒有被推翻,而是不斷的向前發(fā)展。③我們在實踐中認識和發(fā)現真理,在實踐中檢驗和發(fā)展真理3.認識具有上升性①人的認識運動不是圓圈式的循環(huán)運動,而是波浪式前進或螺旋式上23原始社會:由于生產力水平低下,人類只能被動生存在自然的懷抱中,人類對自然多是敬畏和服從古代農耕社會階段:由于人口的增加和生產力水平的逐步提高,人類開始不安于自然的庇護和統(tǒng)治,在利用自然的同時試圖改造和改變自然近代工業(yè)文明階段:隨著科技的進步和生產力的發(fā)展,使得人類對自然的理念發(fā)生了變化,由“利用自然”變成了“征服自然”現代后工業(yè)文明階段:人類在征服自然帶來巨額財富的同時,也制造了巨大的災難:自然資源枯竭、生態(tài)環(huán)境惡化等,這迫使人類對重新反思人與自然關系,可持續(xù)發(fā)展理念開始深入人心,人與自然和諧發(fā)展已成為全球共識……人與自然原始社會:由于生產力水平低下,人類只能被動生存在自然的懷抱中24真理是客觀的真理是具體的有條件的追求真理是一個過程真理的定義基本屬性客觀性(實踐是檢驗認識真理性的唯一標準)

真理只有一個真理面前人人平等有條件的具體的真理與謬誤相伴而行人不怕犯錯誤要正確對待錯誤(實踐活動具有社會性歷史性)反復性無限性上升性(實踐是動力: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在實踐中追求和發(fā)展真理與時俱進,開拓創(chuàng)新,在實踐中認識和發(fā)現真理在實踐中檢驗和發(fā)展真理本課小結方法論真理是真理是追求真真理的基本屬性(實踐是檢驗認識真理性的唯一251、溫家寶總理指出必須用科學發(fā)展觀指導2010年的各項工作,其中科學發(fā)展觀屬于

①意識②認識③真理④科學理論

A.①B.①②C.①②③

D.①②③④2、上海迪士尼項目獲國家有關部門核準,“米老鼠和唐老鴨”等動漫產品將對以“喜羊羊和灰太狼”等為代表的國產動漫業(yè)構成嚴峻挑戰(zhàn)。業(yè)內專家表示,在美國曾經有過“沃爾瑪定律”,即一般超市難以在沃爾瑪超市的周邊地區(qū)生存下來,但這條定律在中國并未得到印證。因此,我國民族動漫產業(yè)也有望與上海迪士尼形成“競爭共存”的態(tài)勢?!拔譅柆敹伞爆F象,表明

A.真理是具體的,是主觀與客觀、理論與實踐的具體的歷史的統(tǒng)一

B.真理是對客觀事物及其規(guī)律的正確反映,它與謬誤的界限不容混淆

C.正確的認識只有一種,應當堅持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則

D.真理具有普遍性,必須把一定條件下的科學認識運用于另一條件中1、溫家寶總理指出必須用科學發(fā)展觀指導2010年的各項工作,263、有人在網上發(fā)帖《賈君鵬,你媽媽喊你回家吃飯》,短短兩天內回復數達30多萬條,點擊人數超過760多萬。而真實的賈君鵬本是一個普通的正常人。網友對他展開了“人肉搜索”,他的家庭等隱私在網上被披露,許多網民張冠李戴,還常常添油加醋,致使賈君鵬被公司除名、親人離他遠去,最后被逼瘋進了精神病院。從哲學的角度看,這件事給我們的深刻教訓是

A.網絡上的言論毫無真理可言,必須遠離網絡

B.在利用網絡信息時,必須正確甄別真理和謬誤

C.人們在探索真理的過程中,錯誤總是難免的

D.真理是有條件的,超出一定條件,真理會變成謬誤4、羅馬詩人盧克萊修曾說:“站在岸上看船在海上顛簸是一件樂事,站在一座堡壘的窗前看下面的戰(zhàn)爭和它的種種經過是一件樂事,但是沒有一件樂事能與站在真理的高峰目睹下面谷中的錯誤、漂泊、迷霧和風雨相比擬的了?!边@給人們的啟示是

A.要不斷地追求和探索真理B.追求終極真理是人生的樂事

C.任何真理都是對客觀實際的反映D.認識隨著實踐的發(fā)展而深化3、有人在網上發(fā)帖《賈君鵬,你媽媽喊你回家吃飯》,短短兩天內275、暴力拆遷,極端對抗……針對“拆遷”過程中的種種問題,國務院法制辦會同住房城鄉(xiāng)建設部制定了《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征求意見稿)》,擬取代原有的《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并于2010年1月29日正式公開征求民意。這說明

A.認識是實踐的發(fā)展動力B.實踐是獲得正確認識的唯一途徑

C.認識是在反復中無限發(fā)展的D.客觀與主觀具體的歷史的統(tǒng)一

6、“謊言重復千遍便成了真理”的說法

A.是正確的,看到了真理的有用性B.是正確的,看到了真理的上升性C.是錯誤的,真理面前人人平等D.是錯誤的,否認了真理的客觀性

7、1912年,德國科學家魏格納提出了大陸漂移說,否定了前人的大陸均衡說、陸橋說,卻被大多數學者斥為“荒誕的怪論”。20世紀50年代,支持大陸漂移說的新證據越來越多,大陸漂移說重新活躍起來。在此基礎上,科學家通過進一步探討,創(chuàng)立了后來成為主流的海底擴張說和板塊構造說。人們對大陸漂移說認識的轉變佐證了①認識具有反復性,人們追求真理的過程總是曲折的②認識具有無限性,人們追求真理是永無止境的過程③認識具有創(chuàng)新性,認識的進步以推翻已有理論為前提④認識具有相對性,任何真理性認識都包含著謬誤的成分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5、暴力拆遷,極端對抗……針對“拆遷”過程中的種種問題,國務288、世博會自誕生以來,一直講述并預言著世界的改變,推動人類文明不斷走向成熟。世博會是展示臺:上海世博會吸引了246個國家和國際組織參展,集中展示了最新的科技成果、多元的世界文化以及悠久燦爛的中華文明。世博會是大課堂:上海世博會拓展了人們的知識視野,激勵了全社會的創(chuàng)新熱情,眺望了世界文明的未來。世博會是助推器:1933年芝加哥世博會使美國汽車業(yè)大放異彩;1993年大田世博會推動了韓國從出口加工型經濟向自主創(chuàng)新型經濟的轉變;2010年上海世博會以“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為主題,深化了人類對人與環(huán)境關系的思考和探索,成為人類文明發(fā)展的新驛站。

結合材料,用哲學中有關認識的觀點,說明世博會為什么能“講述并預言著世界的改變”(1)實踐是認識的基礎;實踐是認識的來源、動力、標準、目的?!罢故九_”“大課堂”“助推器”等材料分別體現了上述原理。

(2)追求真理是一個過程,認識具有無限性?!靶麦A站”等材料體現了上述原理。

解析:設問限定知識范圍明確,答題時應先梳理教材有關知識,明確認識論基本知識,從實踐與認識的關系、追求真理是一個過程等角度組織答案。8、世博會自誕生以來,一直講述并預言著世界的改變,推動人類文29人的認識從何而來實踐及其特點

實踐是認識的基礎來源目的、歸宿動力檢驗標準含義基本形式特點知識復習人的認識從何而來實踐及其特點實踐是認識的基礎來源目的、歸30

(1)實踐是認識的來源(2)是認識發(fā)展的動力(3)實踐是檢驗認識正確與否的唯一標準(4)是認識的最終目的(1)正確的認識、科學的理論對實踐有巨大的指導作用;(2)錯誤的認識、不科學的理論則會把實踐引向歧途。

實踐和認識的辯證關系實踐認識基礎反作用(雙重作用)方法論要求:1、樹立實踐第一的觀點,自覺參與實踐活動。2、重視認識的反作用,重視科學理論對實踐的指導作用。原理:(1)實踐是認識的來源(1)正確的認識、實踐和認識的辯31二、在實踐中追求和發(fā)展真理第六課求索真理的歷程

1.明確真理的含義和基本屬性2.理解真理是具體的、有條件的3.理解認識的反復性、無限性和上升性二、在實踐中追求和發(fā)展真理第六課求索真理的歷程32

探究與共享:(1)詹姆士關于真理的說法錯在哪里?有用的觀念就是真理實用主義者詹姆士

(2)真理是:因為“有用”而“真”,還是因為“真”才“有用”?教材P46

探究與共享:(1)詹姆士關于真理的說法錯在哪里?有用的觀念33認識、真理、謬誤?認識:主體對客體的能動的反映。真理謬誤真理:標志主觀同客觀相符合的哲學范疇,是人們對客觀事物及其規(guī)律的正確反映。與客觀對象相符合的認識.認識、真理、謬誤?認識:主體對客體的能動的反映。真理謬誤真理34一、真理是客觀的1、真理的概念真理是標志主觀同客觀相符合的哲學范疇,是人們對客觀事物及其規(guī)律的正確反映.與客觀對象相符合的認識與客觀對象不相符合的認識真理謬誤真理的基本屬性是客觀性一、真理是客觀的1、真理的概念與客觀對象相符合的認識與客觀對352.真理最基本屬性是客觀性3.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真理在形式上主觀,內容上是客觀的,客觀性乃是真理的根本屬性。因為:第一,真理的內容來自于物質世界的客觀事物及規(guī)律,真理的內容不依賴于人和人類的主觀意志;它不以人的意志(包括權力.地位)為轉移。第二,檢驗真理的標準是客觀的社會實踐。真理是實踐檢驗的結果,而實踐本身一種客觀的物質性活動為什么?對同一個事物只能產生一種正確的認識,即真理只有一個。2.真理最基本屬性是客觀性3.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真理在36

說明離開一定的條件,不好判斷一種認識是不是真理。

古時候,有個老婆婆總是不停地在一座廟跟前哭泣,睛天哭,雨天也哭。人們都叫她哭婆婆。

一天,有個老和尚問她:“老人家,你為什么哭得這么傷心?”老婆婆說:“我有兩個女兒,大女兒賣傘,小女兒賣布鞋。天晴的時候,大女兒的雨傘賣不出去;下雨天的時候,又沒有人去買小女兒的布鞋。她們掙不到錢,可怎么生活呀!一想到這些我就難過。人呀,怎么這么難?”說完,又悲悲怯怯地哭了起來。

“老婆婆,你為什么不反過來想呢?晴天,你小女兒的鞋店前門庭若市;雨天上街的行人又都往你大女兒的傘鋪里跑。這樣不是就不苦了嗎?”老婆婆覺得他的話有道理,便聽從他的勸告。從此,天天笑得合不攏嘴,哭泣婆變成了笑婆婆。下雨是好事還是壞事?說明離開一定的條件,不好判斷一種認識是不是真理37孔子東游,見兩小兒辯斗,問其故。一兒曰:“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而日中時遠也?!币粌阂匀粘醭鲞h,而日中時近也。一兒曰:“日初出大如車蓋,及日中,則如盤盂,此不為遠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兒曰:“日初出滄滄涼涼,及其日中如探湯,此不為近者熱而遠者涼乎?”孔子不能決也。兩小兒笑曰:“孰為汝多知乎!”

你能解決“辯日”問題嗎?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為何“不能決也”?難道真理不止一個?形成理念:真理是客觀的,真理只有一個,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理前嗎平等人?真面人孔子東游,見兩小兒辯斗,問其故。一兒曰:“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38

超短裙“風波”某大學某年特別風行超短裙,而且一個比一個穿的短,學校領導見了認為極不雅觀,貼出布告欲嚴厲禁止。誰知,布告一帖出,就掀起軒然大波。最先作出反映的是中文系女生,她們在宣傳欄和報眼位置寫了一首打油詩:“幾千師生齊爭吵,只因裙子太短小,具體情況怎么樣,宣傳欄內有報道?!泵佬g系寫道:“維納斯證明適度的缺少會更加美麗?!狈上祵懙溃骸胺山沟闹皇窃嬗沙倘姑劝l(fā)的邪念,而非被告穿的超短裙。”生物系寫道:“人與猩猩的根本區(qū)別不是裙子的長短,而是看見長裙與短裙能否作出不同的想象?!睘槭裁床煌瑢I(yè)的學生會有不同的提法?P47超短391、真理都是具體的(具體性)任何真理都是相對于特定的過程來說的,都是主觀與客觀、理論與實踐的具體的歷史的統(tǒng)一。二、真理是具體的有條件的2、真理都是有條件的(條件性)任何真理都有自己的適用條件和范圍。3、真理與謬誤相伴而行超出歷史條件、不切實際運用于另一條件,就成為謬誤。一種真理并不是適用于任何條件,真理是具體的有條件指主觀認識符合當地的實際.指主觀認識符合當時的實際.犯錯誤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正確對待錯誤。1、真理都是具體的(具體性)任何真理都是相對于特定的過程來說40“造反有理”這個觀點是真理還是謬誤?在中國人民身受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三座大山壓迫時,毛澤東說“造反有理”,指人民要求解放。在20世紀60年代,一些別有用心的人在十年浩劫中又打出“造反有理”,要造人民政權的反,造社會主義的反。

說明真理是具體的,要在具體的歷史范疇來判別某個觀點是真理還是謬誤.“造反有理”這個觀點是真理還是謬誤?在中國人民身受帝國主義、41

在19世紀的中期,馬克思、恩格斯在研究資本主義世界無產階級革命的規(guī)律時,曾經得出過這樣的結論:社會主義革命不可能在一個國家內首先取得勝利,只能在大多數國家,至少在歐洲幾個主要的資本主義國家同時進行才能勝利。(自由資本主義階段)

到了20世紀初期,列寧又得出一個與此相反的新結論:社會主義不可能在一切資本主義國家內同時取得勝利,而可能首先在一個或幾個國家中獲得勝利。(帝國主義階段)例:在19世紀的中期,馬克思、恩格斯在研究資本主42前蘇聯的社會主義革命中國的社會主義革命“先在城市奪取政權”理論“農村包圍城市”理論任何真理都是相對于特定的過程來說的,都是主觀與客觀、理論與實踐的具體的歷史的統(tǒng)一。例:前蘇聯的中國的“先在城市奪取政權”理論“農村包圍城市”理論43思考:我們認識到了真理需要在實踐中去獲得、去完善、去發(fā)展。那么,真理的獲得和發(fā)展是不是輕而易舉的呢?追求真理是一個什么樣的過程呢?當我們在實踐中遭遇失敗時,應該怎樣看待已經獲得的認識?思考:441、認識具有反復性原因: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三追求真理是一個過程認識受到各種條件的限制————從主體來看,受具體實踐水平、立場觀點、方法、知識水平、思維能力、生理素質等條件限制。從客體來看,客觀事物的復雜性、變化性,使其本質的暴露和展現有一個過程。人們對一個事物的正確認識往往要經過多次反復才能完成1、認識具有反復性原因: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三45材料一:月球上面有陰暗的部分和明亮的區(qū)域。早期的天文學家在觀察月球時,以為發(fā)暗的地區(qū)都有海水覆蓋,因此把它們稱為“?!?。而月球的背面絕大部分不能從地球看見,在沒有探測器的年代,月球的背面一直是個未知的世界。

材料二:中世紀歐洲神學思想處于統(tǒng)治地位,統(tǒng)治階級推崇神學,認為上帝創(chuàng)造了地球、月亮等萬事萬物,“君權神授”材料三:中國古代老百姓每逢月食非常害怕,“天狗食月”一說盛行……人類探月之旅—懵懂篇探究三:從主、客觀兩方面分析,為什么早期人類對月球的正確認識如此匱乏?具體實踐水平限制月球的復雜多變知識水平有限立場觀點材料一:月球上面有陰暗的部分和明亮的區(qū)域。早期的天文學家在觀462.認識具有無限性認識的主體(人類)認識的基礎(實踐)——世代延續(xù)——不斷發(fā)展人類認識無限發(fā)展認識的對象(物質世界)————無限變化每個時代、每個人的認識發(fā)展的有限性,構成了整個人類的認識發(fā)展的無限性。2.認識具有無限性認識的主體(人類)認識的基礎(實踐)——47

“如果我們死了,請大家不必大驚小怪,就把它當成一件普通事。因為我們從事的是一種冒險事業(yè),我們希望不要影響整個計劃和進程,探索太空是值得冒生命危險的。”——1967年1月,“阿波羅1號”飛船在發(fā)射前的模擬演習中突遭火災,美國宇航員宇航員維爾基爾·格里森等3人不幸遇難,但他們的這句“遺言”一直激勵著無數后人繼續(xù)他未竟的事業(yè)。這場火災后,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重新評價阿波羅航天器艙內所使用的材料,并對指令艙進行了大規(guī)模的修改。人類探月之旅—實踐篇“如果我們死了,請大家不必大驚小怪,就把它人類48“這是個人邁出的一小步,但卻是人類歷史上的一大步!”——1969年7月20日,人類登月第一人、美國宇航員阿姆斯特朗在踏上月球時如是說。人類探月之旅—實踐篇

探究四:這些失敗的的探月、航天實踐有何意義?“這是個人邁出的一小步,但卻是人類探月之旅—實踐篇49幾十年來,科學家探月研究得出:月球的年齡大約有46億年。月球上沒有空氣、晝夜溫差極大、輻射強烈、月表凹凸不平且布滿了大大小小的撞擊坑……科學家在分析了從月球上帶回來的月壤樣品后估算,在上億年的時間里,月球保存著大約5億噸氦-3,如果供人類作為替代能源使用,足以使用上千年……最近幾年研究人員獲得的最大發(fā)現,是在月球上的隕石坑里和廣大的平原上的冰及巖石里發(fā)現了水……

你還想了解月球、宇宙的哪些未解之謎?你知道人類還有哪些認識月球、認識宇宙的計劃?

人類探月之旅—收獲篇暢所欲言:幾十年來,科學家探月研究得出:月球的年齡大約有46億50中國自古就有嫦娥奔月、吳剛折桂的傳說。早在1962年,中國人就開始了對月球的探索。中國科學家們不懈堅持,形成了一批年齡和知識結構合理的基礎研究隊伍,為今天的探月工程奠定了良好的基礎。2004年,中國正式開展月球探測工程,并命名為“嫦娥工程”。嫦娥工程分“繞落回”三個階段。相比嫦娥一號,“嫦娥二號”所攜帶的CCD立體相機的空間分辨率更高,所探測到的有關月球的數據將更加詳實,將對月球著陸區(qū)和其他重點區(qū)域進行精細測繪、立體成像。中國人將不斷克服困難,進行探月技術創(chuàng)新,不斷揭開月球的神秘面紗……

綜合探究:結合本課知識,談談中國的探月歷程給我們什么哲學啟示?人類探月之旅—中國篇綜合探究:結合本課知識,談談中國的探月歷程給我們什么哲學啟示51①人的認識運動不是圓圈式的循環(huán)運動,而是波浪式前進或螺旋式上升②真理在發(fā)展中不斷超越自身,真理永遠不會停止的,已經確定的真理并沒有被推翻,而是不斷的向前發(fā)展。③我們在實踐中認識和發(fā)現真理,在實踐中檢驗和發(fā)展真理3.認識具有上升性①人的認識運動不是圓圈式的循環(huán)運動,而是波浪式前進或螺旋式上52原始社會:由于生產力水平低下,人類只能被動生存在自然的懷抱中,人類對自然多是敬畏和服從古代農耕社會階段:由于人口的增加和生產力水平的逐步提高,人類開始不安于自然的庇護和統(tǒng)治,在利用自然的同時試圖改造和改變自然近代工業(yè)文明階段:隨著科技的進步和生產力的發(fā)展,使得人類對自然的理念發(fā)生了變化,由“利用自然”變成了“征服自然”現代后工業(yè)文明階段:人類在征服自然帶來巨額財富的同時,也制造了巨大的災難:自然資源枯竭、生態(tài)環(huán)境惡化等,這迫使人類對重新反思人與自然關系,可持續(xù)發(fā)展理念開始深入人心,人與自然和諧發(fā)展已成為全球共識……人與自然原始社會:由于生產力水平低下,人類只能被動生存在自然的懷抱中53真理是客觀的真理是具體的有條件的追求真理是一個過程真理的定義基本屬性客觀性(實踐是檢驗認識真理性的唯一標準)

真理只有一個真理面前人人平等有條件的具體的真理與謬誤相伴而行人不怕犯錯誤要正確對待錯誤(實踐活動具有社會性歷史性)反復性無限性上升性(實踐是動力: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在實踐中追求和發(fā)展真理與時俱進,開拓創(chuàng)新,在實踐中認識和發(fā)現真理在實踐中檢驗和發(fā)展真理本課小結方法論真理是真理是追求真真理的基本屬性(實踐是檢驗認識真理性的唯一541、溫家寶總理指出必須用科學發(fā)展觀指導2010年的各項工作,其中科學發(fā)展觀屬于

①意識②認識③真理④科學理論

A.①B.①②C.①②③

D.①②③④2、上海迪士尼項目獲國家有關部門核準,“米老鼠和唐老鴨”等動漫產品將對以“喜羊羊和灰太狼”等為代表的國產動漫業(yè)構成嚴峻挑戰(zhàn)。業(yè)內專家表示,在美國曾經有過“沃爾瑪定律”,即一般超市難以在沃爾瑪超市的周邊地區(qū)生存下來,但這條定律在中國并未得到印證。因此,我國民族動漫產業(yè)也有望與上海迪士尼形成“競爭共存”的態(tài)勢?!拔譅柆敹伞爆F象,表明

A.真理是具體的,是主觀與客觀、理論與實踐的具體的歷史的統(tǒng)一

B.真理是對客觀事物及其規(guī)律的正確反映,它與謬誤的界限不容混淆

C.正確的認識只有一種,應當堅持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則

D.真理具有普遍性,必須把一定條件下的科學認識運用于另一條件中1、溫家寶總理指出必須用科學發(fā)展觀指導2010年的各項工作,553、有人在網上發(fā)帖《賈君鵬,你媽媽喊你回家吃飯》,短短兩天內回復數達30多萬條,點擊人數超過760多萬。而真實的賈君鵬本是一個普通的正常人。網友對他展開了“人肉搜索”,他的家庭等隱私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