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橋梁美學推薦教材及參考文獻:和丕壯;橋梁美學;人民交通出版社樊凡;橋梁美學;人民交通出版社盛洪飛;橋梁建筑美學;科學出版社伊騰;橋梁造型;科學出版社橋梁美學推薦教材及參考文獻:1橋梁美學1、橋梁美學概論2、橋梁建筑美的基本要素3、橋梁結構的美學設計4、橋梁的色彩與材質5、橋梁景觀設計橋梁美學1、橋梁美學概論2第一章橋梁美學概論第一節(jié)橋梁美學的研究與發(fā)展第二節(jié)橋梁美學的哲學基礎第三節(jié)橋梁建筑的藝術特性第四節(jié)橋梁建筑的幾何構成與形態(tài)感情第一章橋梁美學概論第一節(jié)橋梁美學的研究與發(fā)展3第一節(jié)橋梁美學的研究與發(fā)展1、技藝不分2、技藝分家3、技藝再合4、技術美學與工業(yè)藝術設計第一節(jié)橋梁美學的研究與發(fā)展1、技藝不分41、技藝不分
古代美學思想研究可以追溯到公元前古希臘時代,而成為系統(tǒng)的建筑美學理論并見之于記載的書中是在2000多年前,羅馬時代建筑大師維特魯威在所著的《建筑十書》中就提出了適用、堅固、美觀三位一體的建筑觀點,成了影響深遠的優(yōu)秀建筑標準。事實上,古代建筑包括橋梁建筑在內,并沒有技術與藝術之分。“技術”一詞來源于希臘語,含技藝、技巧之意,各國文學中的藝術一詞,如拉丁文,英文,法文,德文,等都包含了技藝的意思。在中國古代則被稱為“匠”,因而當時的橋梁建造者融技術與藝術于一身,既是設計者也是造橋者,既是工程師又是藝術家,無形中就是一種完美的結合。1、技藝不分古代美學思想研究可以51.1中國古代我國現(xiàn)存最早保存良好的橋是公元595年~606年由隋代李春建筑的安濟橋(又稱趙州橋,圖1-2),該橋是單跨、敞肩、圓弧石拱橋,拱圈并列28道,凈跨37.02m,高7.23m,寬9m,在主拱兩側有凈跨分別為3.8m、2.85m的小拱,可宣泄流量并減輕自重,橋面呈弧形,欄桿望柱上雕刻的龍獸神采飛揚、制作精良。這是世界上最早的割圓弧拱,其大拱疊小拱的造型構思巧妙,結構獨創(chuàng),看上去雄偉中透出秀逸,穩(wěn)重中猶見輕盈,如“初日出云、長虹臥澗”,已列為世界文化遺產中的珍品。此后在我國的隋、唐、宋、元、明、清各朝代都建造了很多著名的橋梁,如建于中唐時代的寶帶橋(圖1-3),是現(xiàn)存最長的多孔薄拱薄墩連拱橋(計53孔,全長達316.8m)如千尺臥虹、巧奪天工。1.1中國古代6
法國加爾徳水道橋,雖經歷2000多年滄桑,仍然以其粗獷、古樸、充滿原始魅力的風貌屹立于世。圖1-1加爾德水道橋法國加爾徳水道橋,雖經歷2000多年滄桑,仍然以其粗獷、7圖1-2趙洲橋圖1-2趙洲橋8寶帶橋是現(xiàn)存最長的多孔薄拱薄墩連拱橋寶帶橋是現(xiàn)存最長的多孔薄拱薄墩連拱橋9盧溝橋盧溝橋10北京頤和圓內的玉帶橋北京頤和圓內的玉帶橋11
1.2西方
相對于我國,西方中世紀正處于黑暗時期,戰(zhàn)爭與宗教成為人們生活中的兩個重要內容,反映在橋梁建筑上就是既為軍事防御性橋又是宗教色彩較重的橋。設計造橋者有牧師參與,橋頭大都有防御性的橋塔和橋門,還建有教堂和其他宗教性建筑物,長期的封建戰(zhàn)爭和宗教勢力的影響留下了深深的烙印。法國瓦倫梯橋(圖1-6)是當時較有代表性的一座橋,該橋兩頭及中部各有一個高塔,另外還有一道橋門,共六個尖拱(跨徑16.5m)高高地聳出水面,橋墩處理得使攻橋者無法從河中乘船上橋。由于軍事考慮上的完整性和它高直式的橋塔,橋看上去肅穆整齊,像嚴陣以待、訓練有素的武士一般。1.2西方12法國瓦倫梯橋法國瓦倫梯橋13
文藝復興時期,西方擺脫了中世紀的落后、消沉與制約,思想得到解放,這不僅體現(xiàn)在建筑造型藝術方面有突出成就,而且科學技術開始萌芽。當時百家爭鳴,大師輩出,如達·芬奇、米開朗琪羅等都既是畫家、藝術家,又是科學家、工程師,人們在浪漫主義思潮影響下,崇尚古典主義建筑藝術,追求形式美,注重比例和諧、外觀宏偉與細部雕飾,法國的巴黎圣母院、意大利佛羅倫薩的圣·瑪麗亞大教堂、羅馬圣·彼得大教堂等都是該時代不朽的杰作。橋梁建筑也常常被看作是一種紀念性建筑,在橋梁上增加很多雕飾,如羅馬的十二使徒橋等橋上都建有幾座到幾十座巴洛克風格的雕像(圖1-7)。還有著名的威尼斯利雅托橋,以橋上用大理石建店鋪、拱廊、臺階和欄桿而著稱,所有線條都柔和悅目、細膩考究(圖l-8)。這個時代的橋梁建筑可以說既是工程設計,又是藝術創(chuàng)作,是一座橋梁,更是一件大型藝術品。文藝復興時期,西方擺脫了中世紀的14羅馬十二使徒橋羅馬十二使徒橋15※威尼斯摩托橋※威尼斯摩托橋16
2、技藝分家18世紀末,以英國技術革新為標志的工業(yè)革命改變了整個物質生產領域的面貌。隨后出現(xiàn)了以自然物質規(guī)律為研究對象的各種學科以及相應的教育體系??茖W的明細分工以及追求結構上的純理性主義,使科學和藝術、專業(yè)技術和藝術脫了節(jié)??茖W家、工程師注重于科學實驗、發(fā)明創(chuàng)造,且分工愈來愈細,對藝術已無力兼顧,而藝術家則認為藝術是高尚的,是感情的產物,工程技術只是“雕蟲小技”,孤獨地沉緬于感情境界的象牙塔中,深深地陷在超越現(xiàn)實世界的虛無境界中?!?、技藝分家18世紀末,以英國技術革新為標志的17
這種技術與藝術的疏遠,美和用的分離,使本來含有藝術概念的技藝已到了被局限于只講技術的境地,特別是工業(yè)化的大生產和追求高效率,往往與美背道而馳。大部分土木工程師養(yǎng)成了以結構達到建筑物功能目的為唯一要求,甚至認為藝術要求是對設計思想的干擾,是建筑物不經濟的根源等,主張洗凈“浮飾”,“真實即美”。反之,建筑師及藝術家們又認為工程師不懂藝術,對新材料、新結構橫加指責,導致了工程師與建筑師之間的爭執(zhí)。這種技術與藝術的疏遠,美和用的分離,使本來含有18規(guī)模宏大結構外露的懸臂式鋼橋——福斯橋。建筑師卻宣稱:在鐵制的東西中沒有建筑藝術。機械制造每前進一步,東西卻越來越丑,一直達到所有丑陋的頂點樣品——英國福斯橋。規(guī)模宏大結構外露的懸臂式鋼橋——福斯橋。19
當然,時至今日對埃菲爾鐵塔與福斯橋等,人們已不再去挑剔那些繁雜落后的結構細節(jié)的丑陋,而是注重它外觀的氣勢,歌頌其當年的首創(chuàng)精神和克服困難與壓力的毅力,已經把它們看作代表各自國家歷史里程碑的成功之作了。而由此也引發(fā)了在建筑美學思想與觀念上的改變,進一步注意到正在形成的技術美學思想?!斎?,時至今日對埃菲爾鐵塔與福斯橋等20
3、技藝再合
隨著19世紀科學進步與發(fā)展,傳統(tǒng)的建筑觀念不時被工程師采用新材料、新結構、新技術所打破。人們在物質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時,也需要更完美、更完善的建筑結構以滿足精神上的需求。因而技術與藝術必須完美地結合成為建筑藝術發(fā)展的必然趨勢,也促使了建筑師要懂結構,工程師要懂藝術。3、技藝再合隨著19世紀科學進21
1941年英國工程師學會通過—項正式決議:“美學處理,必須是土木工程師的職能范圍”。1944年英國劍橋大學有個課題即工程師和建筑師的聯(lián)合:“建筑師必須有工程師的頭腦,工程師必須有建筑師的頭腦”。就是說工程師不可能在無意識中使自己的作品達到符合美的標準,工程師還必須是個自覺掌握藝術規(guī)律、具有美學修養(yǎng)的人。1941年英國工程師學會通過—項正式決議:22
位于瑞士的世界名橋薩爾基那橋(建于1930年,圖l-10)是梅拉爾特式空箱截面三鉸拱橋的代表,該橋飛跨阿爾卑斯山,跨徑90m,橋全長133m,矢高13m,其拱厚從拱腳到四分點(1/4處)逐步增加,再到拱頂又減薄,給人以不尋常的興奮之情。該橋打破傳統(tǒng)結構梁、柱、墩的形式和石拱橋笨重的構造,充分有效地應用材料,以薄板組成變化的空心截面拱,不僅經濟、合理、創(chuàng)新,而且獲得了輕巧、優(yōu)美的外觀。位于瑞士的世界名橋薩爾基那橋(建于1930年23薩爾基那橋薩爾基那橋24
弗蘭西涅畢生致力于發(fā)展預應力混凝土,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以后需要重建被破壞的橋梁,他在馬恩河上建成了一系列雙鉸拱、預制節(jié)段預應力混凝土橋,如圖l-11所示為阿曼特橋,橋梁簡潔美麗、柔和空透,取得了極大成功。弗蘭西涅畢生致力于發(fā)展預應力混凝土,第二次世25第一節(jié)橋梁美學的研究與發(fā)展課件26
4、技術美學與工業(yè)藝術設計
從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新的建筑思想促使設計觀念完全更新,形成以建筑師為首包括工程師、工業(yè)設計師、工藝美術師在內的設計大軍,把美學設計領域擴展到整個人造世界,出現(xiàn)了重視技藝的工業(yè)藝術設計和與之相應的美學理論技術美學。4、技術美學與工業(yè)藝術設計從127
工業(yè)產品與藝術相結合的設計,它既包括廣泛的藝術設計,又包括設計者的特殊精神勞動和創(chuàng)作方法。它綜合著工程師、建筑師、藝術家的各方面活動,目的是為創(chuàng)造具有高度審美價值的產品而做出理想、可行的方案,使產品的實用、經濟、美觀三者更好地結合起來,達到有機的統(tǒng)一。半個世紀以來,工業(yè)藝術設計已在國際上全面普及。技術美學要求把美學運用于廣泛的生產技術領域,它研究的問題還涉及到物質產品的生產過程中有關人、社會、經濟等諸多因素。因而除了技術與美學的交叉外,還與社會學、經濟學、管理學、心理學、生產工藝學、人體工程學、教育學以及藝術學都有十分密切的關系。工業(yè)產品與藝術相結合的設計,它既包括廣泛的藝28
另外,技術美學思想的形成一開始就與建筑密切相關,是新建筑思潮的指導思想,自然也影響到橋梁建筑。隨著高速公路的問世與交通事業(yè)的迅猛發(fā)展,公路美學、橋梁美學應運而生,并受到各國土木工程界的廣泛關注。在橋梁美學方面造詣很深的代表是德國的弗里茨·萊昂哈特。早在1936年他與卡爾·舍希特勒出版了《橋梁造型》一書。經過幾十年的實踐與積累,80年代又出版了專著《橋梁建筑藝術與造型》并廣為流傳,1978年根據(jù)他的請求,國際橋梁工程學會創(chuàng)建了“結構工程美學”特別小組,向全世界提倡注意橋梁美學。另外,技術美學思想的形成一開始就與建筑密切相29
弗里茨·萊昂哈特的創(chuàng)作中如建于1963年德國的費曼恩海峽橋是一座立體結構鋼拱橋(圖l-12),上跨248.4m,鋼拱雙肋于拱頂相靠,吊桿為網狀鋼索,橋墩由上向下縮窄寬度,使橋梁整體以動態(tài)形象浮現(xiàn)于開闊的海面之上,既均衡穩(wěn)定又充滿了力動感,這種首創(chuàng)的“提籃式”拱,常被各國許多橋梁設計者所效仿。弗里茨·萊昂哈特的創(chuàng)作中如建于1963年德國30費曼恩海峽橋費曼恩海峽橋31
日本近年來更是以土木學會為主,在橋梁界大力推廣工業(yè)藝術設計(或稱造型藝術設計)及技術美學思想,并不斷創(chuàng)新,形成了自己的風格。日本近年來更是以土木學會為主,在橋梁界大力推32第一節(jié)橋梁美學的研究與發(fā)展課件33
我國古代橋梁建筑藝術在世界橋梁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如前所述有不少非常杰出的創(chuàng)作。但近代以來,由于長期的封建統(tǒng)治,科技發(fā)展水平相對滯后。解放后,橋梁建設才有了蓬勃發(fā)展的大好形勢,50~60年代建成的武漢長江大橋、南京長江大橋等,在橋梁設計中對橋頭建筑及引橋進行了多種方案的比選,堅持“適用、經濟,在可能條件下注意美觀”的建設總方針,橋梁雄偉壯觀,技術先進、舉世矚目,成為我國建橋史上的里程碑。遺憾的是隨后的“文化大革命”,愛美求美成為“修正主義”,在建筑美學思想上也引起極大混亂,只有在80年代改革開放之后才帶來了經濟繁榮、科技飛躍,也帶來了公路與橋梁建設的飛速發(fā)展。我國古代橋梁建筑藝術在世界橋梁史上占有重34
橋梁美學在這一時期也引起普遍重視,先后出版了著名橋梁結構與美學專家唐寰澄先生的《橋》及樊凡先生的《橋梁美學》等影響較大的著作,還在許多高等院校相關專業(yè)開設了“橋梁美學’’選修課。在橋梁建設中也特別注重橋梁美的體現(xiàn),如建于1991年的廈門大橋,不僅設計先進、施工精良,工藝上有不少新的創(chuàng)造與嘗試,在橋梁裝飾藝術上也別具匠心,起到了為大橋增姿潤色、錦上添花的作用。圖1-15為廈門大橋的收費站,造型新穎,使人們一進入廈門就看到了現(xiàn)代化城市的風采,得到美的享受。
橋梁景觀設計是橋梁美學的具體實施,是包括橋梁自身與周圍環(huán)境在內的總體美學設計,已成為橋梁設計的重要內容,橋梁美學的研究、橋梁形態(tài)的創(chuàng)新方興未艾。橋梁美學在這一時期也引起普遍重視,先后35第一節(jié)橋梁美學的研究與發(fā)展課件36第二節(jié)橋梁美學的哲學基礎1、西方美學的哲學基礎2、中國美學的哲學基礎3、美學概念第二節(jié)橋梁美學的哲學基礎1、西方美371、西方美學的哲學基礎1、1客觀唯心主義1、2主觀唯心主義1、3客觀唯物主義1、4歷史的、辯證的唯物主義
(馬克思主義)1、西方美學的哲學基礎1、1客觀唯心主義38
1.1客觀唯心主義
客觀唯心主義者是從客觀的精神實體中尋找美的根源與本質。其早期代表如古希臘的柏拉圖在他的“理念說”中,把人的理性神化,同時又把神變?yōu)槿四芾斫獾睦砟?,認為理念是萬物之本,也是美的本源,理念是第一性的,他說“事物是理念的摹本,藝術是摹本的摹本?!奔词紫却嬖谥篮愕氖澜?,然后才有感性世界,其間才有藝術世界,精神世界是客觀存在的。
這類觀點是把某種客觀精神看作了美的起源與本質,美僅是客觀精神的體現(xiàn)。這種客觀唯心主義長期控制和影響著西方美學的哲學思想。1.1客觀唯心主義客觀唯心主義者39
1.2
主觀唯心主義
這類美學思想是從主觀心理上探求美的根源與本質,把美的本質歸結為某種心理因素,有的從感覺情感中,有的從想象中,從理性中,從意志中尋找美。如英國的喬治·巴萊克(1684-1783)認為:“不存在于人的知覺中的東西根本沒有的。沒有主體、就沒有客體”,這就是我說美就美的極端唯我論。這類觀點是把主觀心理作為美的本源。1.2主觀唯心主義
這類美學思想是從40
1.3客觀唯物主義
這類觀點是從客觀(或自然)事物中探尋美的本源與屬性,往往把美歸結為客觀事物的形式、屬性、特質、規(guī)律。如古希臘畢達哥拉斯學派認為美來自事物的數(shù)量關系,美在于數(shù)的適當比例與和諧;亞里士多德認為‘‘凡是不曾存在于感官的東西就不可能存在于理智,美的本質不在所謂的理念之中,而在具有完整形式的對象中,承認美的形式法則:“秩序、勻稱與明確”等??傊匀晃ㄎ镎撌庆o止地、機械地看待現(xiàn)實的客觀事物,故又稱機械唯物主義,與唯心論二者都缺乏對人類現(xiàn)實實踐活動的深刻認識,因而都不能正確地解決美的本源與屬性問題,馬克思主義哲學為人類探討美提供了科學的觀點和方法。1.3客觀唯物主義這類觀點是41
1.4歷史的、辯證的唯物主義
歷史的、辯證的唯物主義即馬克思主義的哲學,是歷史的、辯證的唯物主義。它認為人類物質生產活動創(chuàng)造了人類本身,創(chuàng)造了人類社會。人類物質生產生活是一切歷史現(xiàn)象、一切現(xiàn)實生活的最終根源,也是美的最原始的根源。它認為美不是自然物質的屬性,不在客觀精神,不在主觀心里,而在于人類物質生產活動對自然界的征服改造之中,簡言之就是“勞動創(chuàng)造了美。勞動是人類生存活動最基本的形式,是人類歷史的真正起點。正是通過勞動,人類才不斷地認識和改造了客觀世界,使自然界日益符合人類生存和發(fā)展的需要,同時勞動也不斷地改造人類自身,使自身的本質力量得到豐富和完善。1.4歷史的、辯證的唯物主義42
2、中國美學的哲學基礎
中國美學的哲學基礎完成的比較早,在春秋戰(zhàn)國時期已經有了完整的思想體系。雖然在發(fā)展過程中免不了帶有嚴重的封建意識,迷信色彩,然而其核心卻都是從自然和社會的發(fā)展中總結概括出來的正確的客觀規(guī)律,并維持主宰了民眾思想行動幾千年。中國哲學不僅深深扎根于中國人思想之中,并且澤及東方鄰國。西方人士接觸了中國哲學之后也不斷從中發(fā)現(xiàn):豐富、深奧的哲理,對現(xiàn)代社會科學、藝術有很大影響。中國美學所基于的哲學,創(chuàng)始于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諸子百家,影響最大的主要流派是道(老子)、儒(孔子)二家。2、中國美學的哲學基礎中國美學的哲學43
儒家在美學上對中國建筑藝術所追求的入世之境,是一種從功利與現(xiàn)實出發(fā),并帶有濃厚政治與社會倫理色彩的審美境界。現(xiàn)在我們對建筑設計提出的實用、經濟、在可能條件下注意美觀,把建筑藝術歸之于意識形態(tài),強調其思想性。道家美學思想看重人的自然本性和人所處的自然環(huán)境,在審美方面追求一種人與自然和諧的統(tǒng)一境界。所以說道法自然、美在自然是追求一種人與自然渾然一體的自然之境。道家和儒家有相接近的、完整的哲學體系,只是入世和用世的取舍不同?!独献印放c《易》分別是道家和儒家兩本經典著作,是中國哲學思想的基礎。它們反映在中國的建筑藝術與美學領域中則是處處要求剛柔、動靜、虛實、陰陽之間互相配合、互相襯托,達到相得益彰、聯(lián)芳濟美的最佳效果。儒家在美學上對中國建筑藝術所追求的入世之境443、美學概念1、美學2、橋梁美學3、美的屬性3、美學概念1、美學451.1美學
“美學”一詞來源于希臘語,其原意為感覺、感性認識,因而美學,可定義為研究感性認識的科學。
美學是一門研究美、美感及美的創(chuàng)造的科學。1.1美學“美學”一詞來源于希46
1.2橋梁美學
橋梁美學所研究的內容范圍,與橋梁建筑藝術似有相互重疊之處,如同美學和藝術兩者的關系一樣。橋梁建筑藝術是橋梁美學的表現(xiàn)。橋梁建筑藝術是通過橋梁建筑實體與空間的形態(tài)美及其相關因素的美學處理,形成一種實用與審美相結合的造型藝術,或者說是一種創(chuàng)造橋梁美的技術。隨著交通工具的演變、現(xiàn)代橋梁技術的高度發(fā)展及造型藝術設計的出現(xiàn),必然從建筑美學中脫穎而出形成一門專業(yè)實用美學——橋梁美學??梢哉f橋梁美學是研究以美學的普遍原理、結合橋梁的特殊性質、得出橋梁建筑在設計時應遵循的和在評價中應依據(jù)的理論和法則的科學。這一科學的研究與發(fā)展,可以使橋梁建筑藝術更加燦爛輝煌。1.2橋梁美學橋梁美學所研究473、
美的屬性
3.1美的客觀性3.2美的主觀性3.3美的相對性3.4美的社會性3.5美的創(chuàng)造性3、美的屬性
483.1美的客觀性
美作為一個存在是客觀的,以客觀為基礎的這種客觀性在于它的物質性。橋梁建筑也是如此,其客觀基礎具體是指其形態(tài)、材料、結構、技術和功能要求等。3.1美的客觀性美作為一個49
3.2美的主觀性
美的主觀性是美的主觀部分。客觀審美對象是在與審美主體的主觀意識相結合而得出美與丑的判斷的,因此這也是美的主導部分。在橋梁建筑設計中既要重視建筑材料、結構形式、技術水平等客觀規(guī)律,又要充分發(fā)揮和調動人的主觀能動性。在橋梁美方面還要避免主觀性。3.2美的主觀性美的主觀性是美50
3.3美的相對性
美既是主觀與客觀的統(tǒng)一,客觀與主觀因素的變化,自然會產生審美觀念的不同。同一時代,不同地區(qū)和民族、社會政治、經濟文化背景不同,人們也會有不同的審美觀。同一地區(qū)和民族,審美觀點又與人們的社會地位、教育程度、職業(yè)、性別、年齡有關,每個人的處境、美學修養(yǎng)、文化素質不同,也引起審美標準的相對變化。即使同一個人,隨其處境、情緒、年齡的變化,審美觀點也會改變,這就是美的相對性。另外,美是相對于丑而言,美和丑相比較才顯出美。二者相輔相成,互相滲透,美與丑是相對的。從辯證的觀點看,美與丑也會相互轉化正因為美的相對性,才會造就多樣化的世界,才有橋梁建筑上的千姿百態(tài),才能有豐富的美的感受。3.3美的相對性美既是主觀513.4美的社會性
雖然美具有相對性,但不可引導到絕對的相對主義,即認為美沒有一定的標準,可以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不能否定美的社會性,即一定時期內,一定社會里,有較統(tǒng)一的、能為社會公眾普遍接受的審美標準,但無論如何,多樣統(tǒng)一、比例和諧、均衡穩(wěn)定、韻律優(yōu)美等仍不失為各個時期橋梁美的基本原則,我們也是依靠這種生理上、心理上、時代的和社會的共性來研究橋梁美學的。3.4美的社會性雖然美具有相對523.5美的創(chuàng)造性
主、客觀條件隨著歷史進程不斷地變化,造就了不斷創(chuàng)造美的可能性。客觀世界規(guī)律變化是相對緩慢的,而人類掌握客觀規(guī)律的手段,卻是隨著社會發(fā)展急劇地在增加和進步,同時也影響著主觀的思想意識。美不是停滯的,更重要的是不斷的創(chuàng)造新意,才有生命力。3.5美的創(chuàng)造性主、客觀條件隨著53第三節(jié)橋梁建筑的藝術特性1.功能價值與審美價值相統(tǒng)2.橋梁建筑藝術與技術緊密相關3.橋梁建筑是結構外露的空間實體4.橋梁是單維突出的空間結構物5.橋梁建筑藝術表現(xiàn)的局限性
第三節(jié)橋梁建筑的藝術特性1.功能價值與審美價值相統(tǒng)54
1.功能價值與審美價值相統(tǒng)
為了滿足人類社會生活發(fā)展的需要而創(chuàng)造的橋梁建筑和某些紀念性、觀賞性建筑不同,它首先是一種具有運輸通道能力的實用結構物,所以功能價值是第一位的。如果一座橋梁能穩(wěn)健地跨越障礙,安全可靠、交通流暢、滿足功能要求,就可以說已為橋梁美提供了先決條件,如果過橋時令人提心吊膽、不堪負荷或事故不斷、交通堵塞,也就影響了美。橋梁建筑不僅應表現(xiàn)出結構上的穩(wěn)定連續(xù)及強勁力感與跨越能力,而且要有美的形態(tài)與內涵,只有內容與形式的高度統(tǒng)一,功能價值與美學價值的完美體現(xiàn),橋梁建筑才能顯示出不朽的生命力。1.功能價值與審美價值相統(tǒng)為了552.橋梁建筑藝術與技術緊密相關
橋梁建筑與其他建筑一樣是工程技術與藝術結合的產物,它作為物化了的人工環(huán)境必然依賴于相應的技術,并耗費大量的材料,因而技術對藝術的制約表現(xiàn)在經濟、材料、設計理論、施工技術等方面。建筑技術是表現(xiàn)建筑藝術的物質手段。技術本身也是美的因素之一,計算力學發(fā)展、鋼筋混凝土的出現(xiàn)等都給建筑業(yè)帶來一次又一次的革命,輕巧、優(yōu)美、大跨度的各式形態(tài)橋梁才得以發(fā)展,因而技術進步對于橋梁美具有錦上添花的效用,是強大的推動力。技術與藝術緊密相關,但不能互相代替、等同。只有立足于現(xiàn)實條件、經濟能力,最大限度地發(fā)揮技術、材料的作用以及人的聰明才智,才能創(chuàng)造出體現(xiàn)技術美與藝術美結合的橋梁建筑。2.橋梁建筑藝術與技術緊密相關563.橋梁建筑是結構外露的空間實體
雖然橋梁建筑屬建筑范疇,但橋梁與房屋建筑還有著許多不同,房屋建筑是空間的分隔組合,橋梁是空間的延續(xù)與擴展,前者是人們生活、工作的空間,后者是溝通東西、連接南北及人行車駛的通道,房屋建筑常常是封閉的,從外觀很難看出內部復雜多變的結構,而橋梁結構是開敞的、外露的,組成部分一目了然,功能關系明確,如橋梁的塔、梁、墩、索等直接映入眼簾。而從美學觀點出發(fā),這些外露構件既成為景觀重點,也是美學處理上的難點,如何將這些構件組合成令人滿意的整體和留芳百世的藝術品,與其他門類藝術相比就更為困難。3.橋梁建筑是結構外露的空間實體574.橋梁是單維突出的空間結構物
由于橋梁功能的需要決定了其基本形態(tài)是水平方向單維突出結構物,即橋梁沿路線方向長度與橋的寬度、高度相比差距較大,這種形態(tài)在視覺平衡上、比例和諧上很不利。協(xié)調這種比例,改善視覺印象,是橋梁美學設計中必須重視的問題。4.橋梁是單維突出的空間結構物由585.橋梁建筑藝術表現(xiàn)的局限性
橋梁建筑首先是一個工程結構,在藝術表現(xiàn)上受到了諸多條件的限制,表達自由度遠不及其他藝術。橋梁基本上是由幾何形態(tài)的線、面構成的空間形體,靠它的可視形象,給人以莊嚴、雄偉、穩(wěn)定挺拔或輕巧明快、柔美秀麗等感受,但很難以自身的形式表現(xiàn)更具體的內容,此時常常借助雕塑、繪畫、匾額、書法、詩詞等其他藝術形式去構成深厚的藝術意境,使人產生聯(lián)想、激發(fā)情感、抒發(fā)胸懷。有時還要借助音樂,聲音、光影、照明等來渲染氣氛。橋梁建筑有其獨特的結構特征,也相應帶來了獨特的藝術魅力,只有正確地把握它的藝術特性,才能創(chuàng)造出不同凡響的橋梁美。5.橋梁建筑藝術表現(xiàn)的局限性
橋梁建59第四節(jié)橋梁建筑的幾何構成
與形態(tài)感情一、點形態(tài)二、線形態(tài)三、面形態(tài)四、體形態(tài)第四節(jié)橋梁建筑的幾何構成
60
1、點形態(tài)
1、1點與點形狀1、2點的感情1、3點的強化和弱
1、點形態(tài)
1、1點與點形狀61
1、點與點形狀
點相當于字母,是構造的出發(fā)點,它的移動形成線。作為最基本的建筑形態(tài)要素一點,并非幾何意義上韻點,而是進入視野內有存在感、與周圍形狀或背景相對比能產生點的感覺的形狀。也可稱點形狀,如橋梁建筑中塔、柱、桿在俯視時均可視為點形狀,從側面看,鉸、支座、橋墩蓋梁端頭、欄桿柱頭、燈具等均可視為點形狀。1、點與點形狀點相當于字母,是構62
2、點的感情
如圖1-16所示點位于某一范圍中央時,它是靜止的,求心的(圖a);當位于一端時,在視覺上有一種向心的引力而產生動勢(圖b);兩點并置時,若大小不同,注視時必然先大后小(圖c);若大小相同時,視線會在兩者之間往返,形成聯(lián)系軸(圖d);若兩點靠近則引起排斥感(圖e);另外,排列有序的點給人以嚴整感(圖f);分組給合的點可產生韻律感(圖g);對應布置的點可產生均衡感(圖h);小點環(huán)繞大點形成重點感(圖i);無數(shù)的點可產生神秘、朦朧感(圖j)。2、點的感情如圖1-16所示63※※64
3、點的強化與弱化
點的感覺與點的形狀、大小、色質、排列及光影等均有關系。建筑造型根據(jù)不同的要求對點形狀作出處理,加大對比可使點強化。如圖1-17a)為加拿大的斯凱Skg)橋,其高聳的A字形主塔頂端涂裝成紅色,鮮明醒目,成為審美重點,突出了標志、信號的作用。不少拱橋還在中心有明顯的拱頂石或雕飾,如圖1-17b)所示強調了橋梁整體的均衡中心,加強了穩(wěn)定、信賴感。在圖1—17c)中單調排列的橋欄桿由于有了“點”而顯得生動而有韻味。特別是在橋梁夜間照明中點點燈光隨著橋面豎曲線、平曲線走向而蜿蜒曲折,形成如詩如畫的景觀[圖1-17d)]。如果減少點與背景的對比、加大點的尺寸或密度,會使點淡化、線化或面化。橋墩、橋臺壁面雪花點可使混凝土壁面變得柔和輕盈而富有質感。3、點的強化與弱化點的感覺與65※※※※66二、線形態(tài)
1、直線2、曲線二、線形態(tài)1、直線67
1、直線
直線具有堅強剛直的特性與冷峻感。直線又分水平線、豎直線與斜線三類。
水平線具有與地球表面平行而產生附著于地面的穩(wěn)定感,可以產生開擴、舒展、親切、平靜的氣氛,同時也有擴大寬度、降低高度的心理傾向。如前所述,道路橋梁是一種水平方向延伸的線形結構,水平線功能尤為突出。如圖1—18a)所示主梁就是以水平線為形態(tài)特征,通過橋面的延續(xù)、緣梁的強調來增加橋梁連續(xù)流暢的美感。1、直線直線具有堅強剛直的特性與68
豎直線與地面垂直,顯示了與地球引力方向相反的動力,有一種戰(zhàn)勝自然的象征,體現(xiàn)了力量和強度,表達了崇高向上、豎挺而嚴肅的情感。對于橋梁這種突出水平方向的一維結構物,利用豎直結構如吊桿、桁桿、欄桿、燈柱、高塔等可以改善視覺印象,對整體比例的不協(xié)調起到局部調整作用,增加均衡穩(wěn)定、比例和諧的美感,如圖1-18b)所示。豎直線與地面垂直,顯示了與地球引力方向相反的69
斜線與水平線、豎直線相比,更具有力感、動感與方向感,其構圖也更顯活潑與生動,橋梁結構中的各種X形、Y形、A形橋墩或主塔的輪廓線以及桁架中的腹桿、斜腿剛構中的斜腿均使簡潔明快、生機勃勃的斜拉橋更是充分體現(xiàn)了斜線的魅力(圖1-18c)。斜線與水平線、豎直線相比,更具有力感、動感與方70第一節(jié)橋梁美學的研究與發(fā)展課件71
2、曲線
曲線具有柔順、彈性、流暢、活潑的特性,給人以運動的感覺。其心理誘感力強于直線。其中幾何曲線如圓、橢圓、拋物線、螺旋線等規(guī)則而明了,表達了理智、圓渾統(tǒng)一的美感,自由曲線如波浪線、弧線等呈現(xiàn)出自然、抒情與奔放。圖1—19a)中由于桁架拱曲率的變化,使該橋顯得雄健與剛勁,圖1—19b)則內涵著柔美與纖巧。享譽中外的北京頤和園玉帶橋(參見圖1-5)的拱兩端由于添加了反向曲線,形態(tài)優(yōu)美,如同玉帶飄揚,給人以典雅秀麗、恬靜、浪漫的情感。同樣,加腋梁下的弧形曲線、長大橋的預拱度設計都增加了連續(xù)流暢、纖細輕快的跨越感(圖1-19c)。2、曲線
曲線具有柔順72第一節(jié)橋梁美學的研究與發(fā)展課件73三、面形態(tài)
1、圓形2、方形3、三角形4、其它三、面形態(tài)1、圓形74
1、圓形
只有一個向度(即半徑),以最短周邊閉合成最緊湊完美的形。圓形給人以純、圓潤、光滑、滿足的感受,在橋梁形態(tài)不乏直接采用,如圓拱、圓臺、圓墩、圓柱、環(huán)道、路線平曲線等。1、圓形只有一個向度(即半徑),以最短周邊75
2、方形(含矩形)
具有直角及對邊平行的關系,使任何構件,無論是梁、板、柱、臺都更利于加工制造和使用方便,是所有形中最適用于人類使用的形。與圓形相比,方形更顯靜態(tài),是中性、穩(wěn)定的形。矩形由于長寬之比變化無窮、規(guī)則而又靈活。2、方形(含矩形)
具有直76
3、三角形
三角形主要特征表現(xiàn)在其斜邊與角度上,比圓形、長形更具活力,容易增加空間感。古埃及的金字塔正是利用了這種形的穩(wěn)定和嚴峻,使人感受到三角形的威力與美感。三角形及其組合可以構成多種平面網架與空間網架。特別是等邊三角形、正六邊形因其邊、角相等,其有利的受力條件,在結構設計中可為簡化構件種類、減輕構件重量以及加快施工速度提供方便,因此廣泛用于桁架、網架、拉索、斜撐、塔柱等結構中(如圖1-20)。3、三角形三角形主要特征表現(xiàn)在77第一節(jié)橋梁美學的研究與發(fā)展課件78
4、其它
平面在空間形態(tài)上還有直面、斜面之分。直面顯得端正、簡潔,但較機械;斜面則方向性、空間感強。橋梁各種表面有多種面形,圖1-22a)為欄板造型一例。圖1-22b)為干砌片石(虎皮石),其不規(guī)則形態(tài)與自然環(huán)境協(xié)調,獨具風姿。4、其它平面在空間形態(tài)上還有79第一節(jié)橋梁美學的研究與發(fā)展課件80曲面種類繁多,如圖曲面種類繁多,如圖81
曲面在橋梁建筑中應用也很廣泛,如圖1—24所示,具有不同曲面外形的梁(圖a);拱橋的板拱為柱面(圖b),雙曲拱橋的拱波為環(huán)面(圖c);橋臺兩側護坡為錐面(圖d);為減小水流阻力,橋墩常采用圓柱面、圓錐臺面(圖e);立交橋邊坡采用柱狀面(圖f);涵洞口護坡采用扭面(雙曲拋物面,圖g);以及圖h)所示的螺旋樓梯的螺旋面……等。曲面在橋梁建筑中應用也很廣泛,如圖1—24所82第一節(jié)橋梁美學的研究與發(fā)展課件83四、體
形體是由面圍合而成的三維空間,最大特點是具有尺度、比例、體量、凹凸、虛實、剛柔、強弱的量感與質感,橋梁各種構件如塔、梁、墩、臺等均可視為“體”。橋梁建筑整體又是將不同功能、不同形態(tài)的各部分“體”進行精心的空間組合,形成合乎功能要求又有美的形態(tài)的有機整體,以其總體規(guī)模的形象與周圍環(huán)境一起給人以美的感受,激發(fā)人們的特殊情感。橋梁建筑中這些點、線、面、體形式的構成單元所激發(fā)的情感也是相對的,單元與單元的組合會產生不同效果。不論是其磅礴的氣勢、雄健的風姿,或是典雅秀麗的氣質、流暢輕快的活力,都無不顯示出橋梁的形態(tài)感情——生命感、充實感與存在感,這些將結合后續(xù)各章內容介紹。四、體形體是由面圍合而成的三維空間,最大特點84演講完畢,謝謝觀看!演講完畢,謝謝觀看!85橋梁美學推薦教材及參考文獻:和丕壯;橋梁美學;人民交通出版社樊凡;橋梁美學;人民交通出版社盛洪飛;橋梁建筑美學;科學出版社伊騰;橋梁造型;科學出版社橋梁美學推薦教材及參考文獻:86橋梁美學1、橋梁美學概論2、橋梁建筑美的基本要素3、橋梁結構的美學設計4、橋梁的色彩與材質5、橋梁景觀設計橋梁美學1、橋梁美學概論87第一章橋梁美學概論第一節(jié)橋梁美學的研究與發(fā)展第二節(jié)橋梁美學的哲學基礎第三節(jié)橋梁建筑的藝術特性第四節(jié)橋梁建筑的幾何構成與形態(tài)感情第一章橋梁美學概論第一節(jié)橋梁美學的研究與發(fā)展88第一節(jié)橋梁美學的研究與發(fā)展1、技藝不分2、技藝分家3、技藝再合4、技術美學與工業(yè)藝術設計第一節(jié)橋梁美學的研究與發(fā)展1、技藝不分891、技藝不分
古代美學思想研究可以追溯到公元前古希臘時代,而成為系統(tǒng)的建筑美學理論并見之于記載的書中是在2000多年前,羅馬時代建筑大師維特魯威在所著的《建筑十書》中就提出了適用、堅固、美觀三位一體的建筑觀點,成了影響深遠的優(yōu)秀建筑標準。事實上,古代建筑包括橋梁建筑在內,并沒有技術與藝術之分。“技術”一詞來源于希臘語,含技藝、技巧之意,各國文學中的藝術一詞,如拉丁文,英文,法文,德文,等都包含了技藝的意思。在中國古代則被稱為“匠”,因而當時的橋梁建造者融技術與藝術于一身,既是設計者也是造橋者,既是工程師又是藝術家,無形中就是一種完美的結合。1、技藝不分古代美學思想研究可以901.1中國古代我國現(xiàn)存最早保存良好的橋是公元595年~606年由隋代李春建筑的安濟橋(又稱趙州橋,圖1-2),該橋是單跨、敞肩、圓弧石拱橋,拱圈并列28道,凈跨37.02m,高7.23m,寬9m,在主拱兩側有凈跨分別為3.8m、2.85m的小拱,可宣泄流量并減輕自重,橋面呈弧形,欄桿望柱上雕刻的龍獸神采飛揚、制作精良。這是世界上最早的割圓弧拱,其大拱疊小拱的造型構思巧妙,結構獨創(chuàng),看上去雄偉中透出秀逸,穩(wěn)重中猶見輕盈,如“初日出云、長虹臥澗”,已列為世界文化遺產中的珍品。此后在我國的隋、唐、宋、元、明、清各朝代都建造了很多著名的橋梁,如建于中唐時代的寶帶橋(圖1-3),是現(xiàn)存最長的多孔薄拱薄墩連拱橋(計53孔,全長達316.8m)如千尺臥虹、巧奪天工。1.1中國古代91
法國加爾徳水道橋,雖經歷2000多年滄桑,仍然以其粗獷、古樸、充滿原始魅力的風貌屹立于世。圖1-1加爾德水道橋法國加爾徳水道橋,雖經歷2000多年滄桑,仍然以其粗獷、92圖1-2趙洲橋圖1-2趙洲橋93寶帶橋是現(xiàn)存最長的多孔薄拱薄墩連拱橋寶帶橋是現(xiàn)存最長的多孔薄拱薄墩連拱橋94盧溝橋盧溝橋95北京頤和圓內的玉帶橋北京頤和圓內的玉帶橋96
1.2西方
相對于我國,西方中世紀正處于黑暗時期,戰(zhàn)爭與宗教成為人們生活中的兩個重要內容,反映在橋梁建筑上就是既為軍事防御性橋又是宗教色彩較重的橋。設計造橋者有牧師參與,橋頭大都有防御性的橋塔和橋門,還建有教堂和其他宗教性建筑物,長期的封建戰(zhàn)爭和宗教勢力的影響留下了深深的烙印。法國瓦倫梯橋(圖1-6)是當時較有代表性的一座橋,該橋兩頭及中部各有一個高塔,另外還有一道橋門,共六個尖拱(跨徑16.5m)高高地聳出水面,橋墩處理得使攻橋者無法從河中乘船上橋。由于軍事考慮上的完整性和它高直式的橋塔,橋看上去肅穆整齊,像嚴陣以待、訓練有素的武士一般。1.2西方97法國瓦倫梯橋法國瓦倫梯橋98
文藝復興時期,西方擺脫了中世紀的落后、消沉與制約,思想得到解放,這不僅體現(xiàn)在建筑造型藝術方面有突出成就,而且科學技術開始萌芽。當時百家爭鳴,大師輩出,如達·芬奇、米開朗琪羅等都既是畫家、藝術家,又是科學家、工程師,人們在浪漫主義思潮影響下,崇尚古典主義建筑藝術,追求形式美,注重比例和諧、外觀宏偉與細部雕飾,法國的巴黎圣母院、意大利佛羅倫薩的圣·瑪麗亞大教堂、羅馬圣·彼得大教堂等都是該時代不朽的杰作。橋梁建筑也常常被看作是一種紀念性建筑,在橋梁上增加很多雕飾,如羅馬的十二使徒橋等橋上都建有幾座到幾十座巴洛克風格的雕像(圖1-7)。還有著名的威尼斯利雅托橋,以橋上用大理石建店鋪、拱廊、臺階和欄桿而著稱,所有線條都柔和悅目、細膩考究(圖l-8)。這個時代的橋梁建筑可以說既是工程設計,又是藝術創(chuàng)作,是一座橋梁,更是一件大型藝術品。文藝復興時期,西方擺脫了中世紀的99羅馬十二使徒橋羅馬十二使徒橋100※威尼斯摩托橋※威尼斯摩托橋101
2、技藝分家18世紀末,以英國技術革新為標志的工業(yè)革命改變了整個物質生產領域的面貌。隨后出現(xiàn)了以自然物質規(guī)律為研究對象的各種學科以及相應的教育體系。科學的明細分工以及追求結構上的純理性主義,使科學和藝術、專業(yè)技術和藝術脫了節(jié)??茖W家、工程師注重于科學實驗、發(fā)明創(chuàng)造,且分工愈來愈細,對藝術已無力兼顧,而藝術家則認為藝術是高尚的,是感情的產物,工程技術只是“雕蟲小技”,孤獨地沉緬于感情境界的象牙塔中,深深地陷在超越現(xiàn)實世界的虛無境界中?!?、技藝分家18世紀末,以英國技術革新為標志的102
這種技術與藝術的疏遠,美和用的分離,使本來含有藝術概念的技藝已到了被局限于只講技術的境地,特別是工業(yè)化的大生產和追求高效率,往往與美背道而馳。大部分土木工程師養(yǎng)成了以結構達到建筑物功能目的為唯一要求,甚至認為藝術要求是對設計思想的干擾,是建筑物不經濟的根源等,主張洗凈“浮飾”,“真實即美”。反之,建筑師及藝術家們又認為工程師不懂藝術,對新材料、新結構橫加指責,導致了工程師與建筑師之間的爭執(zhí)。這種技術與藝術的疏遠,美和用的分離,使本來含有103規(guī)模宏大結構外露的懸臂式鋼橋——福斯橋。建筑師卻宣稱:在鐵制的東西中沒有建筑藝術。機械制造每前進一步,東西卻越來越丑,一直達到所有丑陋的頂點樣品——英國福斯橋。規(guī)模宏大結構外露的懸臂式鋼橋——福斯橋。104
當然,時至今日對埃菲爾鐵塔與福斯橋等,人們已不再去挑剔那些繁雜落后的結構細節(jié)的丑陋,而是注重它外觀的氣勢,歌頌其當年的首創(chuàng)精神和克服困難與壓力的毅力,已經把它們看作代表各自國家歷史里程碑的成功之作了。而由此也引發(fā)了在建筑美學思想與觀念上的改變,進一步注意到正在形成的技術美學思想?!斎唬瑫r至今日對埃菲爾鐵塔與福斯橋等105
3、技藝再合
隨著19世紀科學進步與發(fā)展,傳統(tǒng)的建筑觀念不時被工程師采用新材料、新結構、新技術所打破。人們在物質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時,也需要更完美、更完善的建筑結構以滿足精神上的需求。因而技術與藝術必須完美地結合成為建筑藝術發(fā)展的必然趨勢,也促使了建筑師要懂結構,工程師要懂藝術。3、技藝再合隨著19世紀科學進106
1941年英國工程師學會通過—項正式決議:“美學處理,必須是土木工程師的職能范圍”。1944年英國劍橋大學有個課題即工程師和建筑師的聯(lián)合:“建筑師必須有工程師的頭腦,工程師必須有建筑師的頭腦”。就是說工程師不可能在無意識中使自己的作品達到符合美的標準,工程師還必須是個自覺掌握藝術規(guī)律、具有美學修養(yǎng)的人。1941年英國工程師學會通過—項正式決議:107
位于瑞士的世界名橋薩爾基那橋(建于1930年,圖l-10)是梅拉爾特式空箱截面三鉸拱橋的代表,該橋飛跨阿爾卑斯山,跨徑90m,橋全長133m,矢高13m,其拱厚從拱腳到四分點(1/4處)逐步增加,再到拱頂又減薄,給人以不尋常的興奮之情。該橋打破傳統(tǒng)結構梁、柱、墩的形式和石拱橋笨重的構造,充分有效地應用材料,以薄板組成變化的空心截面拱,不僅經濟、合理、創(chuàng)新,而且獲得了輕巧、優(yōu)美的外觀。位于瑞士的世界名橋薩爾基那橋(建于1930年108薩爾基那橋薩爾基那橋109
弗蘭西涅畢生致力于發(fā)展預應力混凝土,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以后需要重建被破壞的橋梁,他在馬恩河上建成了一系列雙鉸拱、預制節(jié)段預應力混凝土橋,如圖l-11所示為阿曼特橋,橋梁簡潔美麗、柔和空透,取得了極大成功。弗蘭西涅畢生致力于發(fā)展預應力混凝土,第二次世110第一節(jié)橋梁美學的研究與發(fā)展課件111
4、技術美學與工業(yè)藝術設計
從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新的建筑思想促使設計觀念完全更新,形成以建筑師為首包括工程師、工業(yè)設計師、工藝美術師在內的設計大軍,把美學設計領域擴展到整個人造世界,出現(xiàn)了重視技藝的工業(yè)藝術設計和與之相應的美學理論技術美學。4、技術美學與工業(yè)藝術設計從1112
工業(yè)產品與藝術相結合的設計,它既包括廣泛的藝術設計,又包括設計者的特殊精神勞動和創(chuàng)作方法。它綜合著工程師、建筑師、藝術家的各方面活動,目的是為創(chuàng)造具有高度審美價值的產品而做出理想、可行的方案,使產品的實用、經濟、美觀三者更好地結合起來,達到有機的統(tǒng)一。半個世紀以來,工業(yè)藝術設計已在國際上全面普及。技術美學要求把美學運用于廣泛的生產技術領域,它研究的問題還涉及到物質產品的生產過程中有關人、社會、經濟等諸多因素。因而除了技術與美學的交叉外,還與社會學、經濟學、管理學、心理學、生產工藝學、人體工程學、教育學以及藝術學都有十分密切的關系。工業(yè)產品與藝術相結合的設計,它既包括廣泛的藝113
另外,技術美學思想的形成一開始就與建筑密切相關,是新建筑思潮的指導思想,自然也影響到橋梁建筑。隨著高速公路的問世與交通事業(yè)的迅猛發(fā)展,公路美學、橋梁美學應運而生,并受到各國土木工程界的廣泛關注。在橋梁美學方面造詣很深的代表是德國的弗里茨·萊昂哈特。早在1936年他與卡爾·舍希特勒出版了《橋梁造型》一書。經過幾十年的實踐與積累,80年代又出版了專著《橋梁建筑藝術與造型》并廣為流傳,1978年根據(jù)他的請求,國際橋梁工程學會創(chuàng)建了“結構工程美學”特別小組,向全世界提倡注意橋梁美學。另外,技術美學思想的形成一開始就與建筑密切相114
弗里茨·萊昂哈特的創(chuàng)作中如建于1963年德國的費曼恩海峽橋是一座立體結構鋼拱橋(圖l-12),上跨248.4m,鋼拱雙肋于拱頂相靠,吊桿為網狀鋼索,橋墩由上向下縮窄寬度,使橋梁整體以動態(tài)形象浮現(xiàn)于開闊的海面之上,既均衡穩(wěn)定又充滿了力動感,這種首創(chuàng)的“提籃式”拱,常被各國許多橋梁設計者所效仿。弗里茨·萊昂哈特的創(chuàng)作中如建于1963年德國115費曼恩海峽橋費曼恩海峽橋116
日本近年來更是以土木學會為主,在橋梁界大力推廣工業(yè)藝術設計(或稱造型藝術設計)及技術美學思想,并不斷創(chuàng)新,形成了自己的風格。日本近年來更是以土木學會為主,在橋梁界大力推117第一節(jié)橋梁美學的研究與發(fā)展課件118
我國古代橋梁建筑藝術在世界橋梁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如前所述有不少非常杰出的創(chuàng)作。但近代以來,由于長期的封建統(tǒng)治,科技發(fā)展水平相對滯后。解放后,橋梁建設才有了蓬勃發(fā)展的大好形勢,50~60年代建成的武漢長江大橋、南京長江大橋等,在橋梁設計中對橋頭建筑及引橋進行了多種方案的比選,堅持“適用、經濟,在可能條件下注意美觀”的建設總方針,橋梁雄偉壯觀,技術先進、舉世矚目,成為我國建橋史上的里程碑。遺憾的是隨后的“文化大革命”,愛美求美成為“修正主義”,在建筑美學思想上也引起極大混亂,只有在80年代改革開放之后才帶來了經濟繁榮、科技飛躍,也帶來了公路與橋梁建設的飛速發(fā)展。我國古代橋梁建筑藝術在世界橋梁史上占有重119
橋梁美學在這一時期也引起普遍重視,先后出版了著名橋梁結構與美學專家唐寰澄先生的《橋》及樊凡先生的《橋梁美學》等影響較大的著作,還在許多高等院校相關專業(yè)開設了“橋梁美學’’選修課。在橋梁建設中也特別注重橋梁美的體現(xiàn),如建于1991年的廈門大橋,不僅設計先進、施工精良,工藝上有不少新的創(chuàng)造與嘗試,在橋梁裝飾藝術上也別具匠心,起到了為大橋增姿潤色、錦上添花的作用。圖1-15為廈門大橋的收費站,造型新穎,使人們一進入廈門就看到了現(xiàn)代化城市的風采,得到美的享受。
橋梁景觀設計是橋梁美學的具體實施,是包括橋梁自身與周圍環(huán)境在內的總體美學設計,已成為橋梁設計的重要內容,橋梁美學的研究、橋梁形態(tài)的創(chuàng)新方興未艾。橋梁美學在這一時期也引起普遍重視,先后120第一節(jié)橋梁美學的研究與發(fā)展課件121第二節(jié)橋梁美學的哲學基礎1、西方美學的哲學基礎2、中國美學的哲學基礎3、美學概念第二節(jié)橋梁美學的哲學基礎1、西方美1221、西方美學的哲學基礎1、1客觀唯心主義1、2主觀唯心主義1、3客觀唯物主義1、4歷史的、辯證的唯物主義
(馬克思主義)1、西方美學的哲學基礎1、1客觀唯心主義123
1.1客觀唯心主義
客觀唯心主義者是從客觀的精神實體中尋找美的根源與本質。其早期代表如古希臘的柏拉圖在他的“理念說”中,把人的理性神化,同時又把神變?yōu)槿四芾斫獾睦砟?,認為理念是萬物之本,也是美的本源,理念是第一性的,他說“事物是理念的摹本,藝術是摹本的摹本?!奔词紫却嬖谥篮愕氖澜纾缓蟛庞懈行允澜?,其間才有藝術世界,精神世界是客觀存在的。
這類觀點是把某種客觀精神看作了美的起源與本質,美僅是客觀精神的體現(xiàn)。這種客觀唯心主義長期控制和影響著西方美學的哲學思想。1.1客觀唯心主義客觀唯心主義者124
1.2
主觀唯心主義
這類美學思想是從主觀心理上探求美的根源與本質,把美的本質歸結為某種心理因素,有的從感覺情感中,有的從想象中,從理性中,從意志中尋找美。如英國的喬治·巴萊克(1684-1783)認為:“不存在于人的知覺中的東西根本沒有的。沒有主體、就沒有客體”,這就是我說美就美的極端唯我論。這類觀點是把主觀心理作為美的本源。1.2主觀唯心主義
這類美學思想是從125
1.3客觀唯物主義
這類觀點是從客觀(或自然)事物中探尋美的本源與屬性,往往把美歸結為客觀事物的形式、屬性、特質、規(guī)律。如古希臘畢達哥拉斯學派認為美來自事物的數(shù)量關系,美在于數(shù)的適當比例與和諧;亞里士多德認為‘‘凡是不曾存在于感官的東西就不可能存在于理智,美的本質不在所謂的理念之中,而在具有完整形式的對象中,承認美的形式法則:“秩序、勻稱與明確”等。總之,自然唯物論是靜止地、機械地看待現(xiàn)實的客觀事物,故又稱機械唯物主義,與唯心論二者都缺乏對人類現(xiàn)實實踐活動的深刻認識,因而都不能正確地解決美的本源與屬性問題,馬克思主義哲學為人類探討美提供了科學的觀點和方法。1.3客觀唯物主義這類觀點是126
1.4歷史的、辯證的唯物主義
歷史的、辯證的唯物主義即馬克思主義的哲學,是歷史的、辯證的唯物主義。它認為人類物質生產活動創(chuàng)造了人類本身,創(chuàng)造了人類社會。人類物質生產生活是一切歷史現(xiàn)象、一切現(xiàn)實生活的最終根源,也是美的最原始的根源。它認為美不是自然物質的屬性,不在客觀精神,不在主觀心里,而在于人類物質生產活動對自然界的征服改造之中,簡言之就是“勞動創(chuàng)造了美。勞動是人類生存活動最基本的形式,是人類歷史的真正起點。正是通過勞動,人類才不斷地認識和改造了客觀世界,使自然界日益符合人類生存和發(fā)展的需要,同時勞動也不斷地改造人類自身,使自身的本質力量得到豐富和完善。1.4歷史的、辯證的唯物主義127
2、中國美學的哲學基礎
中國美學的哲學基礎完成的比較早,在春秋戰(zhàn)國時期已經有了完整的思想體系。雖然在發(fā)展過程中免不了帶有嚴重的封建意識,迷信色彩,然而其核心卻都是從自然和社會的發(fā)展中總結概括出來的正確的客觀規(guī)律,并維持主宰了民眾思想行動幾千年。中國哲學不僅深深扎根于中國人思想之中,并且澤及東方鄰國。西方人士接觸了中國哲學之后也不斷從中發(fā)現(xiàn):豐富、深奧的哲理,對現(xiàn)代社會科學、藝術有很大影響。中國美學所基于的哲學,創(chuàng)始于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諸子百家,影響最大的主要流派是道(老子)、儒(孔子)二家。2、中國美學的哲學基礎中國美學的哲學128
儒家在美學上對中國建筑藝術所追求的入世之境,是一種從功利與現(xiàn)實出發(fā),并帶有濃厚政治與社會倫理色彩的審美境界?,F(xiàn)在我們對建筑設計提出的實用、經濟、在可能條件下注意美觀,把建筑藝術歸之于意識形態(tài),強調其思想性。道家美學思想看重人的自然本性和人所處的自然環(huán)境,在審美方面追求一種人與自然和諧的統(tǒng)一境界。所以說道法自然、美在自然是追求一種人與自然渾然一體的自然之境。道家和儒家有相接近的、完整的哲學體系,只是入世和用世的取舍不同?!独献印放c《易》分別是道家和儒家兩本經典著作,是中國哲學思想的基礎。它們反映在中國的建筑藝術與美學領域中則是處處要求剛柔、動靜、虛實、陰陽之間互相配合、互相襯托,達到相得益彰、聯(lián)芳濟美的最佳效果。儒家在美學上對中國建筑藝術所追求的入世之境1293、美學概念1、美學2、橋梁美學3、美的屬性3、美學概念1、美學1301.1美學
“美學”一詞來源于希臘語,其原意為感覺、感性認識,因而美學,可定義為研究感性認識的科學。
美學是一門研究美、美感及美的創(chuàng)造的科學。1.1美學“美學”一詞來源于希131
1.2橋梁美學
橋梁美學所研究的內容范圍,與橋梁建筑藝術似有相互重疊之處,如同美學和藝術兩者的關系一樣。橋梁建筑藝術是橋梁美學的表現(xiàn)。橋梁建筑藝術是通過橋梁建筑實體與空間的形態(tài)美及其相關因素的美學處理,形成一種實用與審美相結合的造型藝術,或者說是一種創(chuàng)造橋梁美的技術。隨著交通工具的演變、現(xiàn)代橋梁技術的高度發(fā)展及造型藝術設計的出現(xiàn),必然從建筑美學中脫穎而出形成一門專業(yè)實用美學——橋梁美學。可以說橋梁美學是研究以美學的普遍原理、結合橋梁的特殊性質、得出橋梁建筑在設計時應遵循的和在評價中應依據(jù)的理論和法則的科學。這一科學的研究與發(fā)展,可以使橋梁建筑藝術更加燦爛輝煌。1.2橋梁美學橋梁美學所研究1323、
美的屬性
3.1美的客觀性3.2美的主觀性3.3美的相對性3.4美的社會性3.5美的創(chuàng)造性3、美的屬性
1333.1美的客觀性
美作為一個存在是客觀的,以客觀為基礎的這種客觀性在于它的物質性。橋梁建筑也是如此,其客觀基礎具體是指其形態(tài)、材料、結構、技術和功能要求等。3.1美的客觀性美作為一個134
3.2美的主觀性
美的主觀性是美的主觀部分??陀^審美對象是在與審美主體的主觀意識相結合而得出美與丑的判斷的,因此這也是美的主導部分。在橋梁建筑設計中既要重視建筑材料、結構形式、技術水平等客觀規(guī)律,又要充分發(fā)揮和調動人的主觀能動性。在橋梁美方面還要避免主觀性。3.2美的主觀性美的主觀性是美135
3.3美的相對性
美既是主觀與客觀的統(tǒng)一,客觀與主觀因素的變化,自然會產生審美觀念的不同。同一時代,不同地區(qū)和民族、社會政治、經濟文化背景不同,人們也會有不同的審美觀。同一地區(qū)和民族,審美觀點又與人們的社會地位、教育程度、職業(yè)、性別、年齡有關,每個人的處境、美學修養(yǎng)、文化素質不同,也引起審美標準的相對變化。即使同一個人,隨其處境、情緒、年齡的變化,審美觀點也會改變,這就是美的相對性。另外,美是相對于丑而言,美和丑相比較才顯出美。二者相輔相成,互相滲透,美與丑是相對的。從辯證的觀點看,美與丑也會相互轉化正因為美的相對性,才會造就多樣化的世界,才有橋梁建筑上的千姿百態(tài),才能有豐富的美的感受。3.3美的相對性美既是主觀1363.4美的社會性
雖然美具有相對性,但不可引導到絕對的相對主義,即認為美沒有一定的標準,可以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不能否定美的社會性,即一定時期內,一定社會里,有較統(tǒng)一的、能為社會公眾普遍接受的審美標準,但無論如何,多樣統(tǒng)一、比例和諧、均衡穩(wěn)定、韻律優(yōu)美等仍不失為各個時期橋梁美的基本原則,我們也是依靠這種生理上、心理上、時代的和社會的共性來研究橋梁美學的。3.4美的社會性雖然美具有相對1373.5美的創(chuàng)造性
主、客觀條件隨著歷史進程不斷地變化,造就了不斷創(chuàng)造美的可能性??陀^世界規(guī)律變化是相對緩慢的,而人類掌握客觀規(guī)律的手段,卻是隨著社會發(fā)展急劇地在增加和進步,同時也影響著主觀的思想意識。美不是停滯的,更重要的是不斷的創(chuàng)造新意,才有生命力。3.5美的創(chuàng)造性主、客觀條件隨著138第三節(jié)橋梁建筑的藝術特性1.功能價值與審美價值相統(tǒng)2.橋梁建筑藝術與技術緊密相關3.橋梁建筑是結構外露的空間實體4.橋梁是單維突出的空間結構物5.橋梁建筑藝術表現(xiàn)的局限性
第三節(jié)橋梁建筑的藝術特性1.功能價值與審美價值相統(tǒng)139
1.功能價值與審美價值相統(tǒng)
為了滿足人類社會生活發(fā)展的需要而創(chuàng)造的橋梁建筑和某些紀念性、觀賞性建筑不同,它首先是一種具有運輸通道能力的實用結構物,所以功能價值是第一位的。如果一座橋梁能穩(wěn)健地跨越障礙,安全可靠、交通流暢、滿足功能要求,就可以說已為橋梁美提供了先決條件,如果過橋時令人提心吊膽、不堪負荷或事故不斷、交通堵塞,也就影響了美。橋梁建筑不僅應表現(xiàn)出結構上的穩(wěn)定連續(xù)及強勁力感與跨越能力,而且要有美的形態(tài)與內涵,只有內容與形式的高度統(tǒng)一,功能價值與美學價值的完美體現(xiàn),橋梁建筑才能顯示出不朽的生命力。1.功能價值與審美價值相統(tǒng)為了1402.橋梁建筑藝術與技術緊密相關
橋梁建筑與其他建筑一樣是工程技術與藝術結合的產物,它作為物化了的人工環(huán)境必然依賴于相應的技術,并耗費大量的材料,因而技術對藝術的制約表現(xiàn)在經濟、材料、設計理論、施工技術等方面。建筑技術是表現(xiàn)建筑藝術的物質手段。技術本身也是美的因素之一,計算力學發(fā)展、鋼筋混凝土的出現(xiàn)等都給建筑業(yè)帶來一次又一次的革命,輕巧、優(yōu)美、大跨度的各式形態(tài)橋梁才得以發(fā)展,因而技術進步對于橋梁美具有錦上添花的效用,是強大的推動力。技術與藝術緊密相關,但不能互相代替、等同。只有立足于現(xiàn)實條件、經濟能力,最大限度地發(fā)揮技術、材料的作用以及人的聰明才智,才能創(chuàng)造出體現(xiàn)技術美與藝術美結合的橋梁建筑。2.橋梁建筑藝術與技術緊密相關1413.橋梁建筑是結構外露的空間實體
雖然橋梁建筑屬建筑范疇,但橋梁與房屋建筑還有著許多不同,房屋建筑是空間的分隔組合,橋梁是空間的延續(xù)與擴展,前者是人們生活、工作的空間,后者是溝通東西、連接南北及人行車駛的通道,房屋建筑常常是封閉的,從外觀很難看出內部復雜多變的結構,而橋梁結構是開敞的、外露的,組成部分一目了然,功能關系明確,如橋梁的塔、梁、墩、索等直接映入眼簾。而從美學觀點出發(fā),這些外露構件既成為景觀重點,也是美學處理上的難點,如何將這些構件組合成令人滿意的整體和留芳百世的藝術品,與其他門類藝術相比就更為困難。3.橋梁建筑是結構外露的空間實體1424.橋梁是單維突出的空間結構物
由于橋梁功能的需要決定了其基本形態(tài)是水平方向單維突出結構物,即橋梁沿路線方向長度與橋的寬度、高度相比差距較大,這種形態(tài)在視覺平衡上、比例和諧上很不利。協(xié)調這種比例,改善視覺印象,是橋梁美學設計中必須重視的問題。4.橋梁是單維突出的空間結構物由1435.橋梁建筑藝術表現(xiàn)的局限性
橋梁建筑首先是一個工程結構,在藝術表現(xiàn)上受到了諸多條件的限制,表達自由度遠不及其他藝術。橋梁基本上是由幾何形態(tài)的線、面構成的空間形體,靠它的可視形象,給人以莊嚴、雄偉、穩(wěn)定挺拔或輕巧明快、柔美秀麗等感受,但很難以自身的形式表現(xiàn)更具體的內容,此時常常借助雕塑、繪畫、匾額、書法、詩詞等其他藝術形式去構成深厚的藝術意境,使人產生聯(lián)想、激發(fā)情感、抒發(fā)胸懷。有時還要借助音樂,聲音、光影、照明等來渲染氣氛。橋梁建筑有其獨特的結構特征,也相應帶來了獨特的藝術魅力,只有正確地把握它的藝術特性,才能創(chuàng)造出不同凡響的橋梁美。5.橋梁建筑藝術表現(xiàn)的局限性
橋梁建144第四節(jié)橋梁建筑的幾何構成
與形態(tài)感情一、點形態(tài)二、線形態(tài)三、面形態(tài)四、體形態(tài)第四節(jié)橋梁建筑的幾何構成
145
1、點形態(tài)
1、1點與點形狀1、2點的感情1、3點的強化和弱
1、點形態(tài)
1、1點與點形狀146
1、點與點形狀
點相當于字母,是構造的出發(fā)點,它的移動形成線。作為最基本的建筑形態(tài)要素一點,并非幾何意義上韻點,而是進入視野內有存在感、與周圍形狀或背景相對比能產生點的感覺的形狀。也可稱點形狀,如橋梁建筑中塔、柱、桿在俯視時均可視為點形狀,從側面看,鉸、支座、橋墩蓋梁端頭、欄桿柱頭、燈具等均可視為點形狀。1、點與點形狀點相當于字母,是構147
2、點的感情
如圖1-16所示點位于某一范圍中央時,它是靜止的,求心的(圖a);當位于一端時,在視覺上有一種向心的引力而產生動勢(圖b);兩點并置時,若大小不同,注視時必然先大后小(圖c);若大小相同時,視線會在兩者之間往返,形成聯(lián)系軸(圖d);若兩點靠近則引起排斥感(圖e);另外,排列有序的點給人以嚴整感(圖f);分組給合的點可產生韻律感(圖g);對應布置的點可產生均衡感(圖h);小點環(huán)繞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假山施工合同承包書
- 房屋建筑工程保修合同協(xié)議
- 影視制作與發(fā)行合作合同
- 三方消防施工合同
- 苗木種植土地承包合同
- 加氣塊砌筑合同協(xié)議書
- 勞務中介公司服務合同
- 溫州浙江溫州瑞安市人民醫(yī)院招聘合同制工作人員筆試歷年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法語獨家商務代理合同
- 廣州華商職業(yè)學院《典型企業(yè)云平臺搭建》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30萬室內裝修預算表
- 拉線的制作詳細
- 律師報價函(訴訟)
- 新生兒沐浴評分標準
- 潛水作業(yè)指導書
- (完整版)設計管理
- 感謝對手閱讀附答案
- 材料性能學(第2版)付華課件0-緒論-材料性能學
- GB/T 8012-2000鑄造錫鉛焊料
- 第一課 第一章 AutoCAD 2012概述入門
- 2023年湖南省普通高中學業(yè)水平考試數(shù)學版含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