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切痕跡概念課件_第1頁
剪切痕跡概念課件_第2頁
剪切痕跡概念課件_第3頁
剪切痕跡概念課件_第4頁
剪切痕跡概念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7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第四章工具痕跡檢驗第四章工具痕跡檢驗1第一節(jié)工具痕跡概述第一節(jié)工具痕跡概述2

一、工具痕跡的概念

指犯罪嫌疑人利用一定的工具破壞、侵害客體時,引起承痕體的受力部位發(fā)生塑性形變或斷離而形成的形象痕跡。簡稱“工痕”。一、工具痕跡的概念3

二、工具痕跡的特點(一)立體性(二)穩(wěn)固性(三)多變性

(四)附著物、分離物多二、工具痕跡的特點4

三、工具痕跡的作用(一)根據(jù)工具痕跡推斷工具種類。(二)分析推斷作案手段,刻畫作案人條件。(三)揭露偽造或偽裝現(xiàn)場,鑒別案件性質(zhì)。三、工具痕跡的作用5

(四)為并案偵查提供依據(jù)。(五)檢驗鑒定工具痕跡,認定或否定嫌疑工具,為破案、訴訟提供證據(jù)。(六)提取檢驗現(xiàn)場上工具的分離物及工具痕跡和嫌疑作案工具上的微量附著物,有利于全面分析、利用工具痕跡,為偵查破案提供更多的信息。(四)為并案偵查提供依據(jù)。6

四、工具痕跡的形成由造痕體(即工具)、承痕體(即被破壞客體)、作用力三要素共同作用形成。四、工具痕跡的形成7

(一)工具1、工具的種類。(1)一般工具:(一)工具8

(2)專業(yè)工具:(2)專業(yè)工具:9

(3)代用工具是指那些本不屬于工具但被作案人當(dāng)作工具使用的器械和物品。如啞鈴、磚石、棍棒酒瓶等,常被作案人用作打擊或撬壓工具。(3)代用工具10

(4)自制工具

(4)自制工具11

2、工具的機械性能。3、工具的特征2、工具的機械性能。12

(二)被破壞客體1、被破壞客體的種類。2、被破壞客體的機械性能與痕跡反映。硬度彈性塑性脆性(二)被破壞客體13

(三)作用力作用力是工痕形成中最為活躍的因素,是造成工具痕跡多變性的主要因素。1、施力的方式。2、施力的大小。3、施力的方向、角度。4、力的作用點。(三)作用力14第二節(jié)工具痕跡的分類

以作用力的結(jié)果(即痕跡的形態(tài))、作用力的性質(zhì)、作用力的方式來劃分工具痕跡。第二節(jié)工具痕跡的分類以作用力的結(jié)果(即痕跡的形態(tài)15

一、按痕跡的形態(tài)分

(一)凹陷狀痕跡一、按痕跡的形態(tài)分16

(二)線條狀痕跡(二)線條狀痕跡17

二、按作用力的性質(zhì)分:

(一)動態(tài)痕跡:(二)靜態(tài)痕跡二、按作用力的性質(zhì)分:18

三、按作用力的方式分撬壓痕跡打擊痕跡擦劃痕跡剪切痕跡刺切痕跡割削痕跡三、按作用力的方式分19第三節(jié)常見工具痕跡的

形成方式及特征反映第三節(jié)常見工具痕跡的

形成方式及特征反映20

一、撬壓痕跡概念:是指作案人持工具以杠桿作用方式破壞客體時形成的痕跡。一、撬壓痕跡21

(一)形成機理,即杠桿原理: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特點是:在撬壓痕跡中,每撬壓一次就能形成距離接近的兩處痕跡,這一般在破壞處能同時發(fā)現(xiàn)。(一)形成機理,即杠桿原理:22

(二)撬壓的基本方式1、擴縫撬壓(二)撬壓的基本方式23

2、拆離撬壓:2、拆離撬壓:24

3、扭轉(zhuǎn)撬壓。3、扭轉(zhuǎn)撬壓。25

4、夾持撬壓4、夾持撬壓26

(三)常見的撬壓工具及其痕跡特征1、螺絲刀(三)常見的撬壓工具及其痕跡特征27

在形成撬壓痕跡時,頭部的痕跡特征最為明顯,常能反映出大邊的長短,刀口角的大小,有時可反映出小邊的長度。螺絲刀在加工和使用過程中可能在大邊、小邊、腰邊及大小面上形成小沙眼、凸起點、凹坑、小缺口、溝痕、磨刷線以及刀口的磨損、卷邊、缺損等特征,在形成的撬壓痕跡中,這些特征會相應(yīng)地反映出來,成為檢驗鑒定的主要依據(jù)在形成撬壓痕跡時,頭部的痕跡特征最為明顯,常能反映出28

2、剪刀2、剪刀29

雙刃撬壓痕跡特征雙刃撬壓痕跡特征30

單刃撬壓

單刃撬壓31

3、鐵棒。

可分為圓形、橢圓形、三角形、四角形及多棱形、錐形等。一般痕跡中反映局部形狀有弧形、V形、U形、一字形和不規(guī)則形等。3、鐵棒。32

4、鋼絲鉗。

為剪切工具,有時在案件現(xiàn)場會伴隨剪切出現(xiàn)或單獨出現(xiàn)撬壓的情況。有兩種方式:一種為頭部撬壓,一種為柄部撬壓。4、鋼絲鉗。33剪切痕跡概念課件34

二、打擊痕跡概念:是指作案人持工具利用碰撞作用破壞客體時形成的痕跡。二、打擊痕跡35(一)形成機理當(dāng)持一定的工具打擊客體時,工具的動能就會轉(zhuǎn)移給客體而使其產(chǎn)生變形,形成打擊痕跡;打擊痕跡的形成程度取決于打擊力的大小和客體本身的強度及彈性,而打擊力的大小則由下列公式反映出來:

F=ma=m△v△t(一)形成機理△v△t36

(二)打擊的基本方式按打擊方向可分為垂直打擊、傾斜打擊。按打擊力的大小可分為輕微打擊、適中打擊、較大打擊及很大打擊。剪切痕跡概念課件37

1、垂直打擊1、垂直打擊38

2、傾斜打擊2、傾斜打擊39

(三)打擊痕跡的特點能反映出工具的凸凹點、邊棱上的卷邊、缺損等特征。在痕跡底部的痕止緣上,反映工具邊棱上的細節(jié)特征。痕跡壁上一般反映出的細節(jié)特征為線條狀特征。另一個特點,表現(xiàn)為每次打擊可以在客體表面的相應(yīng)部位形成一處痕跡。(三)打擊痕跡的特點40

(四)常見打擊工具及其痕跡特征1、鐵錘。2、斧子。3、棍棒4、磚頭、石塊(四)常見打擊工具及其痕跡特征41

三、擦劃痕跡概念:是指作案人持工具在客體表面實施壓劃作用時形成的線條狀痕跡。

三、擦劃痕跡42

(一)形成機理(一)形成機理43

(二)擦劃痕跡的基本類型

根據(jù)其產(chǎn)生的條件不同,可分為伴生擦劃痕跡和單獨擦劃痕跡兩種。

1、伴生擦劃痕跡。伴生擦劃痕跡,即伴隨其他的工具痕跡同時出現(xiàn)的擦劃痕跡。其中伴隨打擊痕跡和撬壓痕跡出現(xiàn)的做最常見。(二)擦劃痕跡的基本類型44

2、單獨擦劃痕跡?,F(xiàn)場單獨出現(xiàn)擦劃痕跡的情況并不常見,特殊情況下,如以一定的工具擦劃物面上的文字符號,或者作案人無意之中使工具和客體按擦劃的方式接觸等。2、單獨擦劃痕跡。45

(三)擦劃痕跡的特點

以其中的線條來反映工具相應(yīng)部位的凸凹特征,凸起線條反映工具凹陷特征,凹陷的線條反映工具的凸起特征。同時,線條之間的間距反映了工具上凸凹特征的位置關(guān)系,線條的高低、深淺反映了工具上凸凹特征的高低深淺,線條的寬窄反映了工具上凸凹特征的寬窄,至于線條特征對工具凸凹特征的反映程度,則取決于擦劃痕跡的形成條件。(三)擦劃痕跡的特點46

(四)擦劃工具及其痕跡1、擦劃工具2、擦劃痕跡的變化(四)擦劃工具及其痕跡47

(1)線條痕數(shù)量多少的變化(1)線條痕數(shù)量多少的變化48

(2)線條痕間距的變化(2)線條痕間距的變化49

(3)單一線條痕有無的變化(3)單一線條痕有無的變化50

(4)單一線條痕形狀的變化(4)單一線條痕形狀的變化51

3、影響擦劃痕跡變化的因素。(1)壓力大小的改變(壓力小時形成的擦痕)(壓力大時形成的擦痕)3、影響擦劃痕跡變化的因素。(壓力小時形成的擦痕)(壓52

(2)接觸角度的改變。前角(2)接觸角度的改變。53

偏角偏角54

側(cè)角側(cè)角55

四、剪切痕跡概念:指作案人利用鉗剪工具刃口實施剪切作用破壞客體時形成的痕跡。四、剪切痕跡56

(一)形成機理剪切作用是指兩個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線很近的外力,同時施加于客體的兩側(cè)所產(chǎn)生的作用。

(一)形成機理57

(二)剪切的基本方式1、從刃口咬合情況看。可分為對口咬合剪切與錯口咬合剪切。(二)剪切的基本方式58

2、從刃口與客體中心軸的關(guān)系看。分直剪和斜剪直剪斜剪2、從刃口與客體中心軸的關(guān)系看。分直剪和斜剪直剪斜剪59

3、從剪切時的作用力看分拉剪、頓剪、扭剪、轉(zhuǎn)剪。3、從剪切時的作用力看分拉剪、頓剪、扭剪、轉(zhuǎn)剪。60

(三)剪切痕跡的特點1、一次對一個客體實施剪切可以形成兩個斷頭,而一次對數(shù)個客體實施剪切時可以形成雙倍的斷頭,當(dāng)然在未剪斷的情況下,可以在客體的兩側(cè)形成兩處痕跡。(三)剪切痕跡的特點61

2、一般情況下,每一個斷頭都有兩個剪切坡面,且多呈相向斜坡狀,中間最高部位為立頂。兩坡面的夾角為峰角,坡面上分別形成縱向線條痕。2、一般情況下,每一個斷頭都有兩個剪切坡面,且62

3、一次剪切產(chǎn)生的兩個斷頭分別是由剪切工具的里外刃所形成,每個斷頭上峰角大小反映了剪切工具里外刃咬合時刃口咬合角的大小。立頂?shù)男螤钅芊从吵黾羟泄ぞ叩娜锌谝Ш戏绞剑话闱闆r下,立頂正直的為對口咬合工具形成,立頂向一邊傾斜的為錯口咬合工具形成。3、一次剪切產(chǎn)生的兩個斷頭分別是由剪切工具的里外刃所形63(四)常見剪切工具及其痕跡特點1、鋼絲鉗:(四)常見剪切工具及其痕跡特點64

65剪刀剪刀66

3、斷線鉗3、斷線鉗67

五、刺切痕跡刺切痕跡是指作案人持工具利用劈的作用破壞客體時形成的痕跡。五、刺切痕跡68

(一)形成機理劈是指三角形的工具進入客體時,工具對客體的作用力方式。在進入客體時,工具的刃側(cè)對客體產(chǎn)生張力,工具的刃口對客體產(chǎn)生壓力,這兩種力的合力,被稱為劈破力。劈破力的大小與人的作用力及工具的結(jié)構(gòu)有關(guān):F=PL/H(一)形成機理69(二)刺切的基本方式從刺切的方向分,可以將刺切分為直刺切和斜刺切。(二)刺切的基本方式70

(三)刺切痕跡的特點工具對客體從一側(cè)向另一側(cè)刺切,其結(jié)果有三種情況:一種是客體的一部分被分離下來,第二種是在客體上形成貫通形刺切痕,第三種是在承痕體上形成非貫通形刺切痕。(三)刺切痕跡的特點71

當(dāng)承痕體的一部分由于刺切被分離時,在客體及其分離物上都會形成刺切痕,尤其是客體上的刺切痕比較明顯,這種刺切痕一般有痕起緣和痕跡面,而無痕止緣,整個痕跡面多呈斜坡狀,而且末端較長,在痕跡面上有刺切工具的豁口、卷刃形成的線條痕。當(dāng)承痕體的一部分由于刺切被分離時,在客體及其分離物上都72當(dāng)客體被刺切形成貫通形刺切痕時,該痕的痕止緣向外翻卷,在痕跡的另一側(cè)出現(xiàn)翻卷形成的毛茬。這種刺切也無明顯的痕止緣,刺切工具的特征可以在痕起緣和痕跡壁上得到反映。當(dāng)客體被刺切形成貫通形刺切痕時,該痕的痕止緣向外翻卷,在73

(四)常見刺切工具及痕跡特征刺切工具的類型比較多,在此我們只對比較有代表性的刺切工具進行介紹。1、匕首和刺刀。(四)常見刺切工具及痕跡特征74

2、菜刀和斧頭2、菜刀和斧頭75

六、割削痕跡割削痕跡是指作案人持工具利用切削作用破作破壞客體時形成的痕跡。(一)形成機理六、割削痕跡76

(二)割削的基本方式

1、按割削的工具不同分為鋸、銼、鉆。2、按割削的動力來源不同分為電動割削和手動割削。3、按割削的方向不同分為單向割削和雙向割削。(二)割削的基本方式77

(三)割削痕跡的特點

鋸的特點銼的特點鉆的特點(三)割削痕跡的特點78

(四)常見的割削工具及其痕跡特征1、鋸及其痕跡特征(1)鋸開線的寬度(2)斷面上的展平面面積(3)斷面上的梯紋間距(4)鋸屑形狀和大小(四)常見的割削工具及其痕跡特征792、銼及其痕跡特征。

被銼客體斷面或接觸面上線痕的粗細反映了銼的規(guī)格的大小。大號銼形成的銼痕中線條痕粗大,小號銼形成的銼痕中線條細小,因為銼痕中的線條痕的粗細反映了銼的齒刃的大小,而齒刃的大小決定于銼的規(guī)格的大小。2、銼及其痕跡特征。80

3、鉆及其痕跡特征。鉆是用旋轉(zhuǎn)方式割削客體的,所以在被破壞的客體上多形成孔洞,稱鉆孔。在鉆孔附近,有時會出現(xiàn)圓弧形印壓或劃動的痕跡。3、鉆及其痕跡特征。81第四節(jié)現(xiàn)場工具痕跡的勘驗

第四節(jié)現(xiàn)場工具痕跡的勘驗82一、發(fā)現(xiàn)工具痕跡

(一)從現(xiàn)場中心去發(fā)現(xiàn)(二)在作案人破壞的客體上發(fā)現(xiàn)

(三)從現(xiàn)場的出入口和來往路線上去尋找(四)在嫌疑人住所及其周圍發(fā)現(xiàn)一、發(fā)現(xiàn)工具痕跡83

二、確定工具痕跡(一)區(qū)別案前形成的痕跡(二)區(qū)別案后形成的痕跡

(三)區(qū)別動物造成的痕跡(四)區(qū)別自然造成的痕跡二、確定工具痕跡84

三、提取工具痕跡

(一)照相法(二)提取原物法(三)制模法(四)提取工具痕跡的附著物三、提取工具痕跡85

提取工具痕跡附著物的方法有:1、吸引法。2、敲擊法。3、撥離法。4、粘取法。提取工具痕跡附著物的方法有:86四、記錄工具痕跡

(一)記錄的內(nèi)容(二)記錄方法包括筆錄、照相、繪圖、錄象四種方法,記錄時力求做到客觀、準(zhǔn)確、全面。四、記錄工具痕跡87第五節(jié)工具痕跡的分析第五節(jié)工具痕跡的分析88

一、推斷工具種類(一)推斷工具種類的一般方法

(二)按照工具痕跡的種類進行歸口分析1.推斷撬壓工具2、推斷打擊工具3.推斷剪切工具4.推斷擦劃工具5.推斷刺切工具6.推斷鋸、銼、鉆的種類一、推斷工具種類89

二、分析揭露偽造現(xiàn)場

(一)先與后的矛盾(二)有與無的矛盾(三)輕與重的矛盾(四)大與小的矛盾(五)里與外的矛盾(六)新與舊的矛盾二、分析揭露偽造現(xiàn)場90

三、串并案件

(一)工具痕跡的一致

(二)手段與習(xí)慣的一致三、串并案件91

四、分析作案人的個人特點

(一)分析作案的動作習(xí)慣特點(二)分析嫌疑人的身高

(三)分析嫌疑人的職業(yè)特點四、分析作案人的個人特點92第四章工具痕跡檢驗第四章工具痕跡檢驗93第一節(jié)工具痕跡概述第一節(jié)工具痕跡概述94

一、工具痕跡的概念

指犯罪嫌疑人利用一定的工具破壞、侵害客體時,引起承痕體的受力部位發(fā)生塑性形變或斷離而形成的形象痕跡。簡稱“工痕”。一、工具痕跡的概念95

二、工具痕跡的特點(一)立體性(二)穩(wěn)固性(三)多變性

(四)附著物、分離物多二、工具痕跡的特點96

三、工具痕跡的作用(一)根據(jù)工具痕跡推斷工具種類。(二)分析推斷作案手段,刻畫作案人條件。(三)揭露偽造或偽裝現(xiàn)場,鑒別案件性質(zhì)。三、工具痕跡的作用97

(四)為并案偵查提供依據(jù)。(五)檢驗鑒定工具痕跡,認定或否定嫌疑工具,為破案、訴訟提供證據(jù)。(六)提取檢驗現(xiàn)場上工具的分離物及工具痕跡和嫌疑作案工具上的微量附著物,有利于全面分析、利用工具痕跡,為偵查破案提供更多的信息。(四)為并案偵查提供依據(jù)。98

四、工具痕跡的形成由造痕體(即工具)、承痕體(即被破壞客體)、作用力三要素共同作用形成。四、工具痕跡的形成99

(一)工具1、工具的種類。(1)一般工具:(一)工具100

(2)專業(yè)工具:(2)專業(yè)工具:101

(3)代用工具是指那些本不屬于工具但被作案人當(dāng)作工具使用的器械和物品。如啞鈴、磚石、棍棒酒瓶等,常被作案人用作打擊或撬壓工具。(3)代用工具102

(4)自制工具

(4)自制工具103

2、工具的機械性能。3、工具的特征2、工具的機械性能。104

(二)被破壞客體1、被破壞客體的種類。2、被破壞客體的機械性能與痕跡反映。硬度彈性塑性脆性(二)被破壞客體105

(三)作用力作用力是工痕形成中最為活躍的因素,是造成工具痕跡多變性的主要因素。1、施力的方式。2、施力的大小。3、施力的方向、角度。4、力的作用點。(三)作用力106第二節(jié)工具痕跡的分類

以作用力的結(jié)果(即痕跡的形態(tài))、作用力的性質(zhì)、作用力的方式來劃分工具痕跡。第二節(jié)工具痕跡的分類以作用力的結(jié)果(即痕跡的形態(tài)107

一、按痕跡的形態(tài)分

(一)凹陷狀痕跡一、按痕跡的形態(tài)分108

(二)線條狀痕跡(二)線條狀痕跡109

二、按作用力的性質(zhì)分:

(一)動態(tài)痕跡:(二)靜態(tài)痕跡二、按作用力的性質(zhì)分:110

三、按作用力的方式分撬壓痕跡打擊痕跡擦劃痕跡剪切痕跡刺切痕跡割削痕跡三、按作用力的方式分111第三節(jié)常見工具痕跡的

形成方式及特征反映第三節(jié)常見工具痕跡的

形成方式及特征反映112

一、撬壓痕跡概念:是指作案人持工具以杠桿作用方式破壞客體時形成的痕跡。一、撬壓痕跡113

(一)形成機理,即杠桿原理: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特點是:在撬壓痕跡中,每撬壓一次就能形成距離接近的兩處痕跡,這一般在破壞處能同時發(fā)現(xiàn)。(一)形成機理,即杠桿原理:114

(二)撬壓的基本方式1、擴縫撬壓(二)撬壓的基本方式115

2、拆離撬壓:2、拆離撬壓:116

3、扭轉(zhuǎn)撬壓。3、扭轉(zhuǎn)撬壓。117

4、夾持撬壓4、夾持撬壓118

(三)常見的撬壓工具及其痕跡特征1、螺絲刀(三)常見的撬壓工具及其痕跡特征119

在形成撬壓痕跡時,頭部的痕跡特征最為明顯,常能反映出大邊的長短,刀口角的大小,有時可反映出小邊的長度。螺絲刀在加工和使用過程中可能在大邊、小邊、腰邊及大小面上形成小沙眼、凸起點、凹坑、小缺口、溝痕、磨刷線以及刀口的磨損、卷邊、缺損等特征,在形成的撬壓痕跡中,這些特征會相應(yīng)地反映出來,成為檢驗鑒定的主要依據(jù)在形成撬壓痕跡時,頭部的痕跡特征最為明顯,常能反映出120

2、剪刀2、剪刀121

雙刃撬壓痕跡特征雙刃撬壓痕跡特征122

單刃撬壓

單刃撬壓123

3、鐵棒。

可分為圓形、橢圓形、三角形、四角形及多棱形、錐形等。一般痕跡中反映局部形狀有弧形、V形、U形、一字形和不規(guī)則形等。3、鐵棒。124

4、鋼絲鉗。

為剪切工具,有時在案件現(xiàn)場會伴隨剪切出現(xiàn)或單獨出現(xiàn)撬壓的情況。有兩種方式:一種為頭部撬壓,一種為柄部撬壓。4、鋼絲鉗。125剪切痕跡概念課件126

二、打擊痕跡概念:是指作案人持工具利用碰撞作用破壞客體時形成的痕跡。二、打擊痕跡127(一)形成機理當(dāng)持一定的工具打擊客體時,工具的動能就會轉(zhuǎn)移給客體而使其產(chǎn)生變形,形成打擊痕跡;打擊痕跡的形成程度取決于打擊力的大小和客體本身的強度及彈性,而打擊力的大小則由下列公式反映出來:

F=ma=m△v△t(一)形成機理△v△t128

(二)打擊的基本方式按打擊方向可分為垂直打擊、傾斜打擊。按打擊力的大小可分為輕微打擊、適中打擊、較大打擊及很大打擊。剪切痕跡概念課件129

1、垂直打擊1、垂直打擊130

2、傾斜打擊2、傾斜打擊131

(三)打擊痕跡的特點能反映出工具的凸凹點、邊棱上的卷邊、缺損等特征。在痕跡底部的痕止緣上,反映工具邊棱上的細節(jié)特征。痕跡壁上一般反映出的細節(jié)特征為線條狀特征。另一個特點,表現(xiàn)為每次打擊可以在客體表面的相應(yīng)部位形成一處痕跡。(三)打擊痕跡的特點132

(四)常見打擊工具及其痕跡特征1、鐵錘。2、斧子。3、棍棒4、磚頭、石塊(四)常見打擊工具及其痕跡特征133

三、擦劃痕跡概念:是指作案人持工具在客體表面實施壓劃作用時形成的線條狀痕跡。

三、擦劃痕跡134

(一)形成機理(一)形成機理135

(二)擦劃痕跡的基本類型

根據(jù)其產(chǎn)生的條件不同,可分為伴生擦劃痕跡和單獨擦劃痕跡兩種。

1、伴生擦劃痕跡。伴生擦劃痕跡,即伴隨其他的工具痕跡同時出現(xiàn)的擦劃痕跡。其中伴隨打擊痕跡和撬壓痕跡出現(xiàn)的做最常見。(二)擦劃痕跡的基本類型136

2、單獨擦劃痕跡?,F(xiàn)場單獨出現(xiàn)擦劃痕跡的情況并不常見,特殊情況下,如以一定的工具擦劃物面上的文字符號,或者作案人無意之中使工具和客體按擦劃的方式接觸等。2、單獨擦劃痕跡。137

(三)擦劃痕跡的特點

以其中的線條來反映工具相應(yīng)部位的凸凹特征,凸起線條反映工具凹陷特征,凹陷的線條反映工具的凸起特征。同時,線條之間的間距反映了工具上凸凹特征的位置關(guān)系,線條的高低、深淺反映了工具上凸凹特征的高低深淺,線條的寬窄反映了工具上凸凹特征的寬窄,至于線條特征對工具凸凹特征的反映程度,則取決于擦劃痕跡的形成條件。(三)擦劃痕跡的特點138

(四)擦劃工具及其痕跡1、擦劃工具2、擦劃痕跡的變化(四)擦劃工具及其痕跡139

(1)線條痕數(shù)量多少的變化(1)線條痕數(shù)量多少的變化140

(2)線條痕間距的變化(2)線條痕間距的變化141

(3)單一線條痕有無的變化(3)單一線條痕有無的變化142

(4)單一線條痕形狀的變化(4)單一線條痕形狀的變化143

3、影響擦劃痕跡變化的因素。(1)壓力大小的改變(壓力小時形成的擦痕)(壓力大時形成的擦痕)3、影響擦劃痕跡變化的因素。(壓力小時形成的擦痕)(壓144

(2)接觸角度的改變。前角(2)接觸角度的改變。145

偏角偏角146

側(cè)角側(cè)角147

四、剪切痕跡概念:指作案人利用鉗剪工具刃口實施剪切作用破壞客體時形成的痕跡。四、剪切痕跡148

(一)形成機理剪切作用是指兩個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線很近的外力,同時施加于客體的兩側(cè)所產(chǎn)生的作用。

(一)形成機理149

(二)剪切的基本方式1、從刃口咬合情況看??煞譃閷谝Ш霞羟信c錯口咬合剪切。(二)剪切的基本方式150

2、從刃口與客體中心軸的關(guān)系看。分直剪和斜剪直剪斜剪2、從刃口與客體中心軸的關(guān)系看。分直剪和斜剪直剪斜剪151

3、從剪切時的作用力看分拉剪、頓剪、扭剪、轉(zhuǎn)剪。3、從剪切時的作用力看分拉剪、頓剪、扭剪、轉(zhuǎn)剪。152

(三)剪切痕跡的特點1、一次對一個客體實施剪切可以形成兩個斷頭,而一次對數(shù)個客體實施剪切時可以形成雙倍的斷頭,當(dāng)然在未剪斷的情況下,可以在客體的兩側(cè)形成兩處痕跡。(三)剪切痕跡的特點153

2、一般情況下,每一個斷頭都有兩個剪切坡面,且多呈相向斜坡狀,中間最高部位為立頂。兩坡面的夾角為峰角,坡面上分別形成縱向線條痕。2、一般情況下,每一個斷頭都有兩個剪切坡面,且154

3、一次剪切產(chǎn)生的兩個斷頭分別是由剪切工具的里外刃所形成,每個斷頭上峰角大小反映了剪切工具里外刃咬合時刃口咬合角的大小。立頂?shù)男螤钅芊从吵黾羟泄ぞ叩娜锌谝Ш戏绞剑话闱闆r下,立頂正直的為對口咬合工具形成,立頂向一邊傾斜的為錯口咬合工具形成。3、一次剪切產(chǎn)生的兩個斷頭分別是由剪切工具的里外刃所形155(四)常見剪切工具及其痕跡特點1、鋼絲鉗:(四)常見剪切工具及其痕跡特點156

157剪刀剪刀158

3、斷線鉗3、斷線鉗159

五、刺切痕跡刺切痕跡是指作案人持工具利用劈的作用破壞客體時形成的痕跡。五、刺切痕跡160

(一)形成機理劈是指三角形的工具進入客體時,工具對客體的作用力方式。在進入客體時,工具的刃側(cè)對客體產(chǎn)生張力,工具的刃口對客體產(chǎn)生壓力,這兩種力的合力,被稱為劈破力。劈破力的大小與人的作用力及工具的結(jié)構(gòu)有關(guān):F=PL/H(一)形成機理161(二)刺切的基本方式從刺切的方向分,可以將刺切分為直刺切和斜刺切。(二)刺切的基本方式162

(三)刺切痕跡的特點工具對客體從一側(cè)向另一側(cè)刺切,其結(jié)果有三種情況:一種是客體的一部分被分離下來,第二種是在客體上形成貫通形刺切痕,第三種是在承痕體上形成非貫通形刺切痕。(三)刺切痕跡的特點163

當(dāng)承痕體的一部分由于刺切被分離時,在客體及其分離物上都會形成刺切痕,尤其是客體上的刺切痕比較明顯,這種刺切痕一般有痕起緣和痕跡面,而無痕止緣,整個痕跡面多呈斜坡狀,而且末端較長,在痕跡面上有刺切工具的豁口、卷刃形成的線條痕。當(dāng)承痕體的一部分由于刺切被分離時,在客體及其分離物上都164當(dāng)客體被刺切形成貫通形刺切痕時,該痕的痕止緣向外翻卷,在痕跡的另一側(cè)出現(xiàn)翻卷形成的毛茬。這種刺切也無明顯的痕止緣,刺切工具的特征可以在痕起緣和痕跡壁上得到反映。當(dāng)客體被刺切形成貫通形刺切痕時,該痕的痕止緣向外翻卷,在165

(四)常見刺切工具及痕跡特征刺切工具的類型比較多,在此我們只對比較有代表性的刺切工具進行介紹。1、匕首和刺刀。(四)常見刺切工具及痕跡特征166

2、菜刀和斧頭2、菜刀和斧頭167

六、割削痕跡割削痕跡是指作案人持工具利用切削作用破作破壞客體時形成的痕跡。(一)形成機理六、割削痕跡168

(二)割削的基本方式

1、按割削的工具不同分為鋸、銼、鉆。2、按割削的動力來源不同分為電動割削和手動割削。3、按割削的方向不同分為單向割削和雙向割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