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曝氣濾池調試方案_第1頁
生物曝氣濾池調試方案_第2頁
生物曝氣濾池調試方案_第3頁
生物曝氣濾池調試方案_第4頁
生物曝氣濾池調試方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生物曝氣濾池調試方案生物曝氣濾池調試方案生物曝氣濾池調試方案xxx公司生物曝氣濾池調試方案文件編號:文件日期:修訂次數(shù):第1.0次更改批準審核制定方案設計,管理制度目錄TOC\o"1-3"\h\z1調試步驟31.1、調試運行前的準備31.2、調試步驟41.3、反沖洗操作方法:42系統(tǒng)運行狀態(tài)控制管理52.1、布水與布氣52.2、濾料預處理52.3、運行觀察與維護53掛膜期間的影響因素63.1、溫度63.2、原水pH值73.3、曝氣量和水中的溶解氧(DO)73.4、水力負荷73.5、有毒物質73.6、營養(yǎng)物質83.7、進水底物濃度84濾池運行中可能出現(xiàn)的異常問題及解決對策84.1、氣味84.2、生物膜嚴重脫落84.3、濾池處理效率降低94.4、出水堰臟且出水不均94.5、微生物不增長或減少的現(xiàn)象94.6、溶解氧過高或過低94.7、進水水質異常94.8、出水水質異常95水泵風機運行管理105.1、水泵起動105.2、水泵停止105.3、水泵運轉105.4、風機的運行管理116水質分析及化驗室的日常管理126.1水質的采樣與保存126.2、化驗室的日常管理136.3、分析化驗室主任崗位責任制136.4、分析、化驗人員崗位責任制147調試注意事項及緊急處置措施151調試步驟曝氣生物濾池屬于生物膜處理工藝,是污廢水處理系統(tǒng)生化處理的核心,也是主處理設備。掛膜,使具有代謝活性的微生物污泥在處理系統(tǒng)中濾料上固著生長的過程稱之為掛膜。掛膜也就是生物膜處理系統(tǒng)中膜狀微生物的培養(yǎng)和馴化過程。1.1、調試運行前的準備1)在進行工程運行調試前必須熟悉處理流程,了解各處理單元在處理工藝中所起到的作用以及各處理單元的雜物,保持濾池面平整。2)檢查所有管道和閥門是否完好,檢查各管口標高是否符合設計要求。3)濾料進行連續(xù)沖洗。沖洗按“反沖洗”要求進行。要求沖洗到清潔為止。4)做好進水前準備工作:確認各種閥門是處于關閉狀態(tài);確認進水的各項指標符合工程設計方案中的水質指標;檢查通用或專用設備,并進行帶負荷運轉,測試其能力;檢查曝氣生物濾池布水和充氧曝氣是否均勻。的預期處理效果。1.2、調試步驟曝氣生物濾池調試運行主要指掛膜、BAF各設備及及其運行狀態(tài)進行調整到最佳運行參數(shù),使處理出水達標。一般情況,調試通過一下兩種方法進行:方法一:純培養(yǎng)直接掛膜即合適的環(huán)境條件下(水溫、溶解氧等)和水質條件(PH值、BOD、COD、N等)下,讓處理系統(tǒng)正常運行,系統(tǒng)運行時微生物在濾料上固著生長的過程。這個過程分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在濾池中連續(xù)鼓入空氣的情況下,控制曝氣量為設計風量的50%;,每隔6h按設計流量的25%泵入廢水并補入生活污水或經(jīng)過濾的化糞池的水,并更換BAF處理水。在連續(xù)悶曝(即在不進水的情況下曝氣)4~5天進入第二階段――提負荷階段。其后按設計水量每天20%逐步增加,并開啟風機以設計風量的75%連續(xù)曝氣??梢酝ㄟ^測定調試期間濾池處理水出水的水質變化,來反映生物膜的增長情況。并注意觀察PH值、DO的數(shù)值變化,及時對工藝參數(shù)進行調整。第一階段一般需要10~15天,第二階段一般需要8~10天當曝氣生物濾池的掛膜成功,在滿負荷運行階段,由于池中已培養(yǎng)了良好高活性足夠數(shù)量的成熟微生物膜,池中曝氣調節(jié)至滿負荷。此過程同步監(jiān)測溶解氧,控制曝氣機的運行,保持濾池池內(nèi)的溶解氧(DO)為4~6mg/L,濾池出水的溶解氧控制在2~3mg/L。方法二:采用接種掛膜為縮短調試周期,可采用城市污水處理廠的壓濾濕污泥(手捏可成團),分別向濾池中投加少量污泥約30~40袋(25公斤裝),約0.75~1t(約有效池容的1%)濕泥并泵入原水,調試操作同上。DN生物濾池主要處理廢水中的TN及部分COD,并截留廢水中大部分懸浮物。DN池的掛模采用純培養(yǎng)的方法,利用濾料截留廢水中的微生物來成長生物膜,同時廢水處理出水回流,反硝化菌通過反硝化作用使水中的硝態(tài)氮轉化為N2脫除。DN池的控制要點包括DN池的進水負荷、反沖洗周期、溶解氧、DN出水的COD、SS、TN及其觀感透明度:ADN池的進水負荷在調試期間要小,因為微生物未培養(yǎng)成熟,進水負荷的沖擊會造成大量生物膜的脫落,因此調試前期DN池的進水以小流量進水為宜,帶生物膜具有處理效果(根據(jù)DN池進出水的比值來確定處理效率)后,再逐漸增加進水負荷。BDN池運行過程中懸浮物被截留,當DN池的懸浮物發(fā)生穿層,出水中的COD、SS指標劇增處理效率下降,水色由清澈透亮變化為黑色且臭味,即可開始反沖洗操作。CDN池的反沖洗操作采用汽水聯(lián)合方式,反沖洗操作說明見下。。1.3、反沖洗操作方法:BAF的反沖洗過程常采用“氣洗→氣水聯(lián)合反沖洗→水漂洗”三步。隨著運行時間的延長,生物濾料中截留的SS的增多和生物膜的增厚及脫落會造成水頭的增加,且會引起陶粒中水和氣的分布不均,這時必須對BAF進行反沖洗。反沖周期的長短主要與水力負荷、進水有機負荷有關,也受反沖強度和時間的影響;水力、有機負荷大,濾池中產(chǎn)生的污泥量就多,反沖的周期就短;對于BAF采用氣—水聯(lián)合反沖,反沖洗的氣、水強度要適宜,氣洗強度為15L/(m2·s)。水強度為5.0~8.5L/(m2·s),沖洗時間15~20min。1)氣洗

停止進水泵→停止正常曝氣風機→關閉正常曝氣閥門→打開反沖洗進氣閥(包括手動和氣動閥門)→開啟反沖洗風機→進行氣洗,在水力、氣流剪切及濾料間的摩擦,使濾料表面雜質和老化生物膜脫落下來,氣流將截留的懸浮物和脫落的生物膜沖起并懸浮于水中,被表面掃洗水沖入反沖洗排水槽。目的是松動濾料層,使濾料層膨脹。氣洗強度為10~15L/(m2·s)。時間為時間為3~5分鐘。2)氣水同時反沖洗

在氣洗的同時打開反沖洗水閥(包括手動和氣動閥門)→啟動反沖洗水泵→進行氣水聯(lián)合反洗,反沖洗水經(jīng)配水室進入濾池,使濾料得到進一步?jīng)_洗,表掃仍繼續(xù)進行。目的是將濾料上截留的懸浮物和老化的微生物膜沖洗出去。反沖洗水洗強度為5.0~8.5L/(m2·s),時間為5~8min。3)水漂洗停止反沖洗風機→關閉反沖洗風機進氣閥門→停止氣洗,單獨水漂洗,表掃仍繼續(xù),最后將水中懸浮雜質全部沖入排水槽。目的是將濾料表面的懸浮物和老化的微生物膜沖洗出去。時間為5~10分鐘。附圖1:曝氣生物濾池(C/N池)的反沖洗操作順序附圖2:DN生物池的反沖洗操作順序注意:反洗操作程序中的氣洗和水洗時間需要根據(jù)檢測水質情況來確定。2系統(tǒng)運行狀態(tài)控制管理2.1、布水與布氣濾池進水、曝氣后要確保濾池里的布氣布水均勻,如出現(xiàn)不均勻現(xiàn)象立即檢查。致使原因可能是安裝的時候造成濾頭的損壞,此時應停止進水立即進行檢查更換,也可能是進水水中含有大量泥砂雜質造成曝氣器或濾頭的堵塞,但在運行中被大量堵塞現(xiàn)象較難發(fā)生,如有堵塞,則可根據(jù)情況調節(jié)空氣閥門,使供氣均勻,并可用曝氣器沖洗系統(tǒng)進行沖洗。為防止布水管和濾頭的堵塞,必須提高預處理設施對油脂和懸浮物的去除率(及對格柵和對調節(jié)池浮油進行清理);保證通過濾頭有足夠的水力負荷。2.2、濾料預處理如濾料在裝入濾池前未進行預處理,在正式進水前應對濾料進行反沖洗,要求沖洗到清潔為止。2.3、運行觀察與維護生物濾料在曝氣生物池中正常運行時,應定期觀察生物膜生長和脫膜情況,觀察其是否被損害。一發(fā)現(xiàn)這種情況,應及時調整布水布氣的均勻性,并調整曝氣強度來予以糾正。如果濾料容易堵塞,可能需要加大水力負荷或空氣強度來沖洗。在某些情況下,如水溫或氣溫過低,需要增加保溫措施。另外,濾池反沖洗強度過大有可能會使少量濾料流失,所以每年定期檢修時需視情況給予添加。2.4、生物濾池的運行指示微生物曝氣生物濾池運行過程中的指標性微生物如下:高負荷的生物膜真菌類顯著增加,纖毛蟲類在絕大多數(shù)情況下消失,可見到屋滴蟲屬、波豆蟲屬、尾波蟲屬等鞭毛蟲類。此時處理水水質較差。處理水水質惡劣時的生物膜在高負荷的生物膜中已經(jīng)介紹過的鞭毛蟲類和草履蟲屬、豆形蟲屬、裸口蟲屬、瞬目蟲屬等游泳性生物增多。負荷適當、處理水水質良好的生物膜此時會出現(xiàn)獨縮蟲類、聚縮蟲屬、累枝蟲屬、集益蟲屬等大的群體,而且鐘蟲也增多。低負荷的生物膜除了可以看到(3)中所提到的生物外,還可觀察到盾纖蟲屬、尖毛蟲屬、表殼蟲屬、鱗殼蟲屬等。這些生物多時處理水的BOD會較低??焖俑碌纳锬ぽ喯x類、線蟲類、寡毛蟲類、昆蟲類等多的時候,厭氧性層減少,不會引起生物膜肥厚,而且膜的脫落量也少。厭氧性層厚的生物膜厭氧層厚的生物膜中會出現(xiàn)扭頭蟲屬、新態(tài)蟲屬、貝日阿托菌屬等。當出現(xiàn)這些生物時,生物膜會出現(xiàn)惡臭。實際運行中曝氣生物濾池的控制參數(shù)

在調試及運行過程有許多影響處理效果的因素,主要有進水CODcr濃度、pH值、溫度、溶解氧等,所以對整個系統(tǒng)通過感官判斷和化學分析方法進行監(jiān)測是必不可少的。根據(jù)監(jiān)測分析的結果對影響因素進行調整,使系統(tǒng)達到最佳控制參數(shù)及處理效果。感官指標:出水清澈透明、無異味、無明顯懸浮物或漂浮物水質指標:實驗室檢測所得COD、BOD、NH3-N、SS、TP、TN、溶解油類A控制濾池的處理效率就是控制微生物膜的處理活性,即可通過反沖洗及進水負荷和曝氣量來調整。B可以根據(jù)濾池處理出水是否渾濁,有無片狀的懸浮物來確定反沖洗周期;可以根據(jù)進出水溶解氧的差值變化來反映微生物膜利用氧的效率,從而來增大或減小曝氣量(增大或減小進水負荷);CDN池的處理效率可由回流比例來調整,脫除TN效率低,可增大回流比,即增加回流水泵的臺數(shù);為使微生物(M)均勻增長,防止污泥堵塞濾料,保證處理效果均勻,應對濾池均勻布水和布氣。觀察正常運行時脫落的微生物膜顏色(正常的活性生物膜的顏色是土褐色,附著力強),及微生物膜脫落的不均勻性,出現(xiàn)該情況后,要調整布氣強度。說明:A生物膜呈黑色:曝氣不足或進水負荷較高解決:增大曝氣量或減小進水負荷(即減小進水流量)B生物膜呈蒼白色:過曝氣或營養(yǎng)不足解決:適當減小曝氣量或投加營養(yǎng)物質C生物膜較松散不宜沉淀:曝氣量不足或營養(yǎng)物質不充分,微生物利用自身代謝的酶做為營養(yǎng)物質,從而失去了粘附性能。解決:增大進水量,補充廢水中的營養(yǎng)物質,根據(jù)水質檢測指標適當調整曝氣量溶解氧(DO)在曝氣生物濾池中連續(xù)測定溶解氧值,并控制調節(jié)曝氣,使曝氣生物濾池內(nèi)溶解氧達到較高水平(4~6mg/L)出水達到2mg/L。反沖洗的質量對出水水質,工作周期,運行狀況的影響很大。正常運行情況,本污水廠采用,24小水反沖洗一次。濾池并聯(lián)運行時,反沖洗過程是一次單格進行反沖洗。具體的反沖洗周期根據(jù)檢測出水水質來確定或由巡視發(fā)現(xiàn)濾池有無懸浮物穿層確定;溫度曝氣生物濾池正常運行的溫度控制在15~35℃。當反應池的溫度降低時,可通過減小水力負荷(即控制進水的小水量),及延長廢水在反應池的水力停留時間來解決。pH值曝氣生物濾池正常運行時最佳PH值應控制在7.2~8.5。進水PH一旦突變應及時調整。營養(yǎng)物質水、碳源、氮源、無機鹽及生長因素為微生物生長的條件。廢水中應按C∶N∶P=100∶5∶1的比例為生物膜的掛膜創(chuàng)造良好的營養(yǎng)條件。C源可以用淀粉、面粉、糖;N源可以用尿素;P源可以用磷酸二氫鉀;水力負荷曝氣生物濾池正常運行時按設計流量來進水??刂坪脼V池的水力負荷。水力負荷超過設計值則系統(tǒng)的處理效率就會下降。3掛膜期間的影響因素曝氣生物濾池凈化有機污染物的過程是由附著生長在載體表面的微生物來完成的,而這些微生物又都生活在各自形成的特定環(huán)境中,與環(huán)境條件關系極為密切。因此,凡影響微生物生長代謝活動的因素就會影響到生物處理的凈化效果。曝氣生物濾池能否高效運行,取決于生物膜的活性,因此在工程中應設法為微生物創(chuàng)造適宜的生活環(huán)境。影響生物膜活性的最主要因素有:進水底物濃度、營養(yǎng)物質、溶解氧、酸堿度、溫度、毒性抑制、負荷等。3.1、溫度溫度是影響微生物正常代謝的重要因素之一。任何一種微生物都有一個最佳的生長溫度,在一定的溫度范圍內(nèi),大多數(shù)微生物的新陳代謝活動都會隨緯度的升高而增強,隨溫度的下降而減弱。微生物降解有機物也是隨著溫度升高而速度加快的,好氧微生物的適宜溫度范圍是15~35℃。溫度低于15℃,菌的活性明顯下降,而高于35℃時,菌的活性也受到抑制,處理效果明顯降低。3.2、原水pH值微生物的生長、繁殖與PH值有著密切關系,對好氧微生物來說,PH在7.0~8.5之間較為適宜。細菌經(jīng)馴化后對PH的適應范圍可進一步提高。微生物對PH值的波動十分敏感,即使在其生長PH值范圍內(nèi),PH值的突然改變也會引起細菌活性的明顯下降,這是由于細菌對PH值改變的適應慢,因此應盡量避免污水PH值突然變化。3.3、曝氣量和水中的溶解氧(DO)溶解氧是生物處理的一個重要控制因素。在污水的好氧生物處理中,微生物以好氧菌為主,曝氣生物濾池從外部供給氧,由于生物膜中存在溶解氧的傳遞阻力,如果溶解氧不足,好氧微生物得不到充足的氧,正常的生長規(guī)律被破壞,其活性受到影響,新陳代謝能力降低,導致廢水中的有機物質的氧化不徹底,處理效果下降;同時曝氣生物濾池中的生物膜也會惡化變質,發(fā)黑發(fā)臭。因此要保持濾池池內(nèi)的溶解氧(DO)4~6mg/L,濾池出水的溶解氧控制在2~3mg/L。特別注意DO過低或不足,對DO要求較低的微生物將應運而生,導致濾池出現(xiàn)厭氧消化現(xiàn)象,影響水質。DO也不易過高,過高會增加能耗。3.4、水力負荷水力負荷(水力負荷是指單位面積濾池或單位體積濾料每天流過的污水量)的大小直接影響到微生物的凈化效果。水力負荷表示曝氣生物濾池內(nèi)處理水與濾料的接觸時間和水流的沖刷能力。水力負荷太大,接觸時間短,凈化效果差,水力負荷太小,濾料不能完全利用,沖刷作用小。在濾池高度不變的前提下,水力負荷的大小直接關系到污水在曝氣生物濾池中與生物膜的接觸時間的長短。水力負荷愈小,污水與生物膜接觸時間愈長,處理效果愈好;反之亦然。運行中要按照設計負荷進水。3.5、有毒物質有些污水中存在著對微生物具有抑制和毒害作用的化學物質,這類物質被稱為有毒物質。如重金屬離子、氰等。毒物對微生物的毒害作用,主要表現(xiàn)在細胞的正常結構遭受到破壞以及菌體內(nèi)的酶變質,并失去活性。如重金屬離子(鉛、鐵、銅、鋅等)能與細胞內(nèi)的蛋白質結合,使它變質,導致酶失去活性。因此,在廢水的生物處理中,這些有毒物質應嚴加控制。不過,它們對微生物的毒害和抑制作用只有當達到一定的濃度時才顯示出來,只要在允許的濃度范圍內(nèi),微生物還是可以承受的。如銅化合物:<1mg/L,鋅化合物:<5mg/L等。3.6、營養(yǎng)物質污水處理中所謂的營養(yǎng)物質是指能被微生物所氧化、分解、利用的那些物質,包括組成細胞的各種元素和產(chǎn)生能量的物質。微生物細胞主要是由C、H、O、N、P、S所組成,另外還有鈉、鈣、鉀、鐵以及錳、銅、鈷、鎳等。曝氣生物濾池處理污水時,微生物以污水中所含有的物質作為營養(yǎng)物質。為使曝氣生物濾池正常運行,污水中所含的營養(yǎng)物質比例應適當,一般為BOD:N:P=100:5:1。生活污水中的營養(yǎng)物質全面而且均衡,一般不需要額外投加,如果出現(xiàn)營養(yǎng)成分比例不當,則應根據(jù)實際情況,按比例投加營養(yǎng)物質。3.7、進水底物濃度在曝氣生物濾池處理污水的過程中,由于污水中有機物組分是微生物食物的主要來源,因而污水流量及其中的有機物含量就是影響曝氣生物濾池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污水中有機物濃度在長時間或短時間內(nèi)的改變均可導致微生物生長形式的改變,結果必然會影響到處理水的水質和處理效率。如果進水底物負荷大于底物去除率,底物就會從濾池流失而引起出水水質改變,因此處理進水的底物濃度要不大于設計水質要求。4濾池運行中可能出現(xiàn)的異常問題及解決對策4.1、氣味在曝氣生物濾池中,當進水有機物濃度過高或濾料層中截留的SS過多時,濾料層中局部產(chǎn)生厭氧代謝,有可能產(chǎn)生異味,解決方法:(1)減少濾池中微生物膜的積累,讓生物膜正常脫落并通過反沖洗排出池外;(2)保證曝氣設施正常工作,使濾池中的溶解氧達到預定的水平4~6mg/L。(3)檢查原水的水質,避免高濃度或高負荷污水的沖擊。調整污水的水質至曝氣生物濾池的設計處理能力范圍內(nèi)。4.2、生物膜嚴重脫落濾池正常工作中,微生物膜不正常的脫膜是不允許的,脫膜的主要原因是由水質引起的,如抑制性或有毒性污染物濃度太高,使微生物代謝功能受到損害或消失,微生物膜失去凈化活性和絮凝活性或PH值突變。正常運行時,處理水量或污水濃度長期偏低,而曝氣量仍為正常值,出現(xiàn)過度曝氣,引起微生物自身氧化,菌膠團絮凝性能下降,微生物膜解體,部分或完全失去活性等。解決的方法:改善水質,使進入濾池的水質基本穩(wěn)定,并要調整曝氣量,不要過度曝氣。4.3、濾池處理效率降低當濾池系統(tǒng)運行正常,且微生物膜生長情況良好,僅僅處理效率下降,可能是水的PH值、溶解氧、水溫、短時間超負荷運行造成的。若不影響出水水質的達標排放,可不采取措施,若出水水質不達標,則需要采取一些調整措施加以解決。如調整進水的PH值,調整供氣量等。4.4、出水堰臟且出水不均因脫落的微生物膜的黏附及藻類在出水堰上生長繁殖,或浮渣等物體積留在堰口上,導致出水堰很臟,甚至某處堰口堵塞、出水不勻。解決辦法為:經(jīng)常清除出水堰口積留的污物;適當加氯殺菌阻止微生物、藻類在堰口的生長滋生。4.5、微生物不增長或減少的現(xiàn)象微生物量長期不增加或增加后又很快減少,主要原因是微生物所需養(yǎng)料不足或嚴重不平衡,導致生物膜的絮凝性差而脫落或隨出水流失;風量過大,過度的曝氣使生物膜發(fā)生自身氧化。解決辦法:適量補充些污泥(不可多投加,否則會堵塞濾頭);投入充足的營養(yǎng)物質,滿足微生物自身新陳代謝對底物的需求,并保持水中的營養(yǎng)平衡;提高進水量或外加營養(yǎng)(補充C、N或P及微量元素),或補充高濃度易代謝廢水;合理控制曝氣量,根據(jù)生物膜量、曝氣池溶解氧濃度來調整。4.6、溶解氧過高或過低曝氣生物濾池內(nèi)DO過高,可能是微生物中毒,或生物膜量較少;曝氣生物濾池DO過低,可能是反沖洗周期控制不當,使曝氣生物濾池內(nèi)微生物膜量過多,導致微生物的需氧量大。此時應根據(jù)實際情況調整進水水質、曝氣量、反沖洗周期等,保證DO控制在適當范圍內(nèi)。4.7、進水水質異常(1)進水濃度偏高時,加大曝氣量和延長曝氣時間,保持濾池負荷的穩(wěn)定性。(2)進水濃度偏低時,通過減少曝氣量和曝氣時間來解決。4.8、出水水質異常(1)出水水質渾濁。主要原因是生物膜太厚,反沖洗強度過高或沖洗次數(shù)過頻。解決方法:生物膜厚度達到300~400μm,立即沖洗。控制反沖洗頻率和強度。(2)水質發(fā)黑、發(fā)臭。原因是溶解氧不足,造成污泥厭氧分解,產(chǎn)生H2S氣體;也可能局部水系堵塞,造成缺氧。解決方法:加大曝氣量,提高溶解氧的含量;檢修或加大反沖洗強度。4.9、濾池出水流量比較其他濾池明顯減小原因:(1)該濾池截留懸浮物較多,過水阻力較其他池體大。解決:該種情況表現(xiàn)為水清澈透明,或有部分漂浮污泥,過水量較小,需進行反沖洗。(2)濾池的長柄濾頭由于進水的漂浮物較多被部分堵塞解決:需打開盲板進行清理長柄濾頭。4.10、濾池水顏色及濁度變化在DN池有時會出現(xiàn)水質顏色發(fā)綠色或稍有渾濁,出水流量及水質指標正常。原因:(1)、投加的除磷藥劑不適量導致。除磷藥劑(聚合鋁鐵)的投加量應滿足適量,以除磷的效率高時的最小投加量為原則(具體的量可根據(jù)實驗室小試確定)。除磷藥劑的過量投加會造成形成的絮凝沉淀體再溶解,導致無法去除TP,投加量較少時藥劑與P無法完全反應而導致P的去除率較低。則除磷藥劑在不適量時其藥劑中具有氧化性的Fe3+不能全部形成絡合物,會與水解沉淀池中產(chǎn)生的S2—反應而被還原成Fe2+,其呈黃綠色,直接影響后續(xù)DN池單元的水的顏色變化,同時未完全絮凝的藥劑會在后續(xù)處理構筑物(如接觸氧化池)內(nèi)形成絮凝體?,F(xiàn)有的現(xiàn)像為:DN池呈黃綠色、接觸氧化池內(nèi)有可見絮凝體懸浮物、自動檢測水箱里表面漂浮一層褐色絮凝體。解決方法:根據(jù)實驗室小試的結果來調整除磷藥劑的加藥量為適量。4.11、濾池有浮泥有時水解沉淀池或DN池出現(xiàn)浮泥,池體有大量氣泡且氣味較正常運行時刺鼻的現(xiàn)像。原因:水解沉淀池排泥不及時導致池內(nèi)的污泥泥齡過長而厭氧消化,會產(chǎn)生大量的甲烷(CH4)及硫化氫(H2S-臭雞蛋氣味)氣體,并粘附在老化的污泥上,使污泥上浮。DN池出現(xiàn)該現(xiàn)像則為反洗周期設置過長,導致濾料上的生物膜及濾料層間的污泥厭氧消化,同時伴有出水渾濁,過水流量較小的現(xiàn)像;解決方法:縮短水解沉淀池的排泥周期及DN池的反洗周期。5水泵風機運行管理5.1、水泵起動1)水泵聯(lián)接前確定電動機的旋轉方向是否正確,泵的轉動是否靈活。2)關閉出水管路上的閥門。3)接通電源。當泵達到正常轉速后,再逐漸打開吐出管路上的閥門,并調節(jié)到所需要的工況。在出水管上的閥門關閉的情況下,泵連續(xù)工作的時間不能超過3分鐘。5.2、水泵停止逐漸關閉出水管路上的閥門,切斷電源。1)如環(huán)境溫度低于0℃,應將泵內(nèi)水放出,以免凍裂。2)如長期停止使用,應將泵拆卸清洗上油,包裝保管。5.3、水泵運轉1)在開車及運轉過程中,必須注意觀察儀表讀數(shù),軸承發(fā)熱,填料漏水和發(fā)熱及泵的振動和雜音等是否正常,如果發(fā)現(xiàn)異常情況,應及時處理。2)軸承溫度最高不大于80℃,軸承溫度不得比周圍溫度超過40℃。3)填料正常,漏水應該是少量均勻的。4)用機油潤滑時,軸承油位應保持在正常位置上,不得過高或過低,如過低時,應及時補充潤滑油,黃油潤滑時,新水泵運行3000小時后應換油,以后每運轉1500小時換一次油。5)如密封環(huán)與葉輪配合部位的間隙磨損過大,應更換新的密封環(huán)。6)水泵安裝、調試及常有故障的排除參照產(chǎn)品說明書5.4、風機的運行管理1)鼓風機運行時,應定期檢查鼓風機進、排氣的壓力與溫度,冷卻用水或油的液位、壓力與溫度,空氣過濾器的壓差等。做好日常讀表記錄,并進行分析對比。2)定期清洗檢查空氣過濾器,保持其正常工作。3)注意進氣溫度對羅茨鼓風機運行工況的影響,如排氣容積流量、運行負荷與功率、喘振的可能性等,及時調整進口導葉或蝶閥的節(jié)流裝置,克服進氣溫度變化對容積流量與運行負荷的影響,使鼓風機安全穩(wěn)定運行。4)經(jīng)常注意并定期測聽機組運行的聲音和軸承的振動,如發(fā)現(xiàn)異常或振動加劇,應立即采取措施,必要時應停車檢查,找出原因后,排除故障。5)嚴禁羅茨鼓風機機組在喘振區(qū)運行。6)按說明書的要求,做好電動機或齒輪箱的檢查和維護。7)鼓風機運行中發(fā)生下列情況之一,應立即停車檢查;8)機組突然發(fā)生強烈震動或機殼內(nèi)有磨擦聲;9)任一軸承處冒出煙霧;10)軸承溫度忽然升高,超過允許值,采取各種措施仍不能降低。11)首次開車后200h應換油。如果被更換的油未變質,經(jīng)過濾機過濾后仍可重新使用。首次開車后500h作油樣分析,以后每月作一次油樣分析,發(fā)現(xiàn)油變質應即時換油。油號必須符合規(guī)定,嚴禁使用其他牌號的油。12)檢查油箱中的油位,不得低于最低油位線,看油壓是否保持正常值。經(jīng)常檢查軸承出口處的油溫,不應超過60℃,并根據(jù)情況調節(jié)冷卻器的冷卻水量,使進入軸承前的油溫保持在30~40℃之間。13)定期清洗濾油器。經(jīng)常檢查空氣過濾器的阻力變化,定期進行清洗和維護,使其保持正常工作。14)按電機說明書的要求,對電機進行檢查和維護。6水質分析及化驗室的日常管理6.1水質的采樣與保存1)水質采樣水樣的采集應具有代表性,必須充分反映污水集中處理系統(tǒng)運行狀況的客觀情況,反映污水在時間和空間上的變化規(guī)律。采樣點應分布在污水的入口、曝氣生物濾池進出水口、回用水池等地。每班采樣2~4次,并將每班各次的水樣等量混合后測量一次。每日報一次測量結果。采樣時,如遇到原污水為事故性排放、高濃度排放或處理設施運行故障,與正常樣品應有所區(qū)別。采樣時應詳細記錄水樣的感官性狀環(huán)境特征。2)樣品的盛裝容器:本污水處理系統(tǒng)所采水樣全部用玻璃瓶盛裝。3)水樣保存:采集后應立即送檢,否則會影響分析結果的準確性。若確需保存,應按如下方法保存:測定項目保存溫度(℃)保存劑可保存時間(h)備注PH值424溶解氧加1ml硫酸錳和2ml堿性碘化鉀4~8現(xiàn)場固定BOD546CODCr4加硫酸至PH<27天石油類4加硫酸至PH<224NH3-N4加硫酸至PH<224氯化物7天硬度47天2)污水集中處理系統(tǒng)水質檢測項目及方法序號項目周期測定方法方法來源1PH值1次/d玻璃電極法GB69202SS1次/d重量法GB119013BOD51次/d稀釋與接種法GB74884CODCr1次/d重鉻酸鉀法GB119145石油類1次/d紅外光度法GB/T164886NH3-N1次/d鈉金黃色試劑比色法GB7479蒸餾和滴定法GB74787氯化物1次/周硝酸銀滴定法GB118968溶解氧1次/d碘量法GB7489電化學探頭法GB119139濁度1次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