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壓強專題訓練答案_第1頁
中考物理壓強專題訓練答案_第2頁
中考物理壓強專題訓練答案_第3頁
中考物理壓強專題訓練答案_第4頁
中考物理壓強專題訓練答案_第5頁
免費預覽已結(jié)束,剩余16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中考物理壓強專題訓練答案一、壓強.如圖題圖所示,向兩支同樣的試管中注入質(zhì)量相等的甲 、乙兩種液體,發(fā)現(xiàn)液面在同一水平線上,比較甲、乙兩種液體對試管底部的壓強A.甲大B.乙大C.一樣大D.無法確定【答案】A【解析】分析:由于乙管的傾斜,判斷甲乙兩試管中液體的體積的大小,再判斷密度的大小,根據(jù)P=P9在判斷液體對試管底的壓強。解答:由于甲試管是豎直放置,乙試管傾斜,液體相同深度,所以 V乙〉V甲,甲、乙兩相m同的試管裝有質(zhì)量相等的液體,根據(jù) v'1.i再根據(jù)甲的密度大,甲乙兩液面相同,深度相同,甲的壓強大。故選:A?!军c睛】根據(jù)試管的傾斜判斷甲乙的體積是本題的關(guān)鍵,然后根據(jù)密度公式判斷液體的密度,最后根據(jù)壓強公式判斷壓強的大小。.如圖所示,水平桌面上有兩個質(zhì)量相等、底面積不等的圓柱形薄壁容器 A和B,分別盛有甲、乙液體,液體對兩個容器底部的壓力大小相等?,F(xiàn)將完全相同的兩小球分別放入甲、乙液體中,液體未溢出,靜止時,甲液體中的小球漂浮。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RA.甲液體質(zhì)量比乙液體質(zhì)量大B.小球在乙液體中靜止時沉在容器底部C.投入小千之后,A、B容器對水平桌面的壓力不相等D.投入小球之后,A、B容器對水平桌面的壓強不相等【答案】D【解析】【詳解】A.因為甲、乙液體對兩容器底部的壓力大小相等,圓柱容器中液體壓力等于重力,甲液體壓力等于乙液體壓力。所以它們的重力也相等,質(zhì)量也相等,故 A錯誤;B.因為m?=mfc,57乙,所以甲乙,小球在甲中漂浮,那么放到密度更大的液體乙中也是漂浮,故B錯誤;CD.投入小球之后,容器對水平桌面的壓力等于桌面上物體的總重,因為容器、液體和小球總重兩圖相等,所以壓力也相等。由于受力面積 5之,所以A容器壓強小于B容器壓強,故C錯誤,D正確。3.如圖為意大利物理學家伽利略制造的世界上第一支溫度計,它是長頸玻璃瓶倒插在液體槽里構(gòu)成的.當外界溫度改變時,可由玻璃管中的液面高低來標記溫度.那么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9A.當外界溫度升高時,玻璃管中的液面升高B.它是利用溫度影響液體蒸發(fā)的快慢制成的C.它是利用液體熱脹冷縮的性質(zhì)制成的D.它是利用氣體熱脹冷縮的性質(zhì)制成的【答案】D【解析】【詳解】當外界溫度升高時,玻璃球內(nèi)氣體膨脹,使玻璃管中水位降低;反之,溫度較低時,玻璃球內(nèi)氣體收縮,玻璃管中的水位就會上升,故A錯誤;玻璃瓶內(nèi)密封著一定質(zhì)量的空氣,因此它是利用空氣的熱脹冷縮制成的,故 BC錯誤,D正確.故選D.4.物理興趣小組的同學對圖所示的現(xiàn)象進行討論,其中錯誤的是甲乙 曲 TA.圖(甲)帕斯卡裂桶實驗說明液體的壓強與液體的深度有關(guān)B.圖(乙)對沸騰的水停止加熱,抽氣減壓,水再次沸騰,說明氣壓減小沸點降低C.圖(丙)用吸管喝飲料時,瓶里的飲料是被 吸”上來的D.圖(?。┣刑O果器的刀片做得較薄是為了增大壓強【答案】C【解析】【詳解】A、甲圖,帕斯卡裂桶實驗,說明了液體壓強隨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故A正確;日乙圖,向外拉活塞,氣壓降低,水的沸點降低,可以使燒瓶內(nèi)剛停止沸騰的水再次沸騰,故B正確;C丙圖,用吸管喝飲料時,吸管內(nèi)壓強減小,飲料在大氣壓的作用下把飲料壓入嘴里,所以用吸管吸飲料是大氣壓作用的結(jié)果.故 C錯誤;D丁圖,切蘋果器的刀片做得較薄是為了在壓力一定時,通過減小受力面積來增大壓強,故D正確;故選C.5.將同一壓強計的金屬盒先后放入甲、乙兩種液體中,現(xiàn)象如圖所示。這兩種液體的密度大小關(guān)系是甲 乙A.甲液體的密度一定等于乙液體的密度B.甲液體的密度一定大于乙液體的密度C.甲液體的密度一定小于乙液體的密度D.無法判斷【答案】B【解析】【分析】根據(jù)題中“……壓強計……密度……”可知,本題考查液體內(nèi)部壓強特點。根據(jù)液體壓強與液體密度和深度的關(guān)系,運用 P 液gh進行分析推斷。【詳解】由圖獲悉,兩U形管中頁面高度差相同,可知金屬盒處于不同液體的不同深度時,壓強相一,g r P —、— 等。根據(jù)P液gh得液二乙中深度深其液體密度小。故選擇 Bogh【點睛】本題關(guān)鍵在于要熟悉液體壓強與液體密度和深度有關(guān),壓強相同時,深度深的液體密度大。難度適中。6.如圖所示,盛有水的容器靜止在水平桌面上。容器重1N,容器中的水重7N,頂部和底部的面積均為100cm2,頂部到底部的高度h2=6cm,側(cè)壁上有一開口彎管,彎管內(nèi)的水面高度hi=8cm;水的密度為1.0x30g/m3,g取10N/kg。下列選項中正確的是LrA.水對容器頂部的壓強為200PaB.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強為600PaC.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力為7ND.容器對桌面的壓力為9N【答案】A【解析】【分析】求出容器頂部到液面的距離(容器頂所處的深度),利用液體壓強的計算公式求出容器頂部所受的壓強;求出容器內(nèi)液體的深度,利用液體壓強的計算公式求出容器底受到的壓強;再利用公式F=pS求出液體對容器底的壓力;求出容器和液體的總重力,對桌面的壓力等于總重力?!驹斀狻緼、容器頂所處的深度: hi?=hi-h2=0.08m-0.06m=0.02m,容器頂部所受的壓強: p頂二pg臨=1M03kg/m3xi0N/kgW02m=200Pa,故A正確;B、容器底受到的壓強: p底=pghs=pgh=1M03kg/m3xi0N/kgW08m=800Pa,故B錯誤;C、容器底受到的壓力: F底=p底S=800PaM00M0-4m2=8N,故C錯誤;D、容器對桌面的壓力:F=G總=G容+G水=7N+1N=8N,故D錯誤。故選A。.如圖,質(zhì)量分布均勻的實心磚塊放在水平地面上,若沿虛線截為相同的兩塊后,一塊疊放在另一塊上,則前后兩次A.對地面的壓強之比是1:2.密度之比為2:1C.受地面的支才!力之比為2:1D,對地面的壓力之比是1:2【答案】A【解析】【詳解】AD.水平地面上的磚,沿圖所示中的虛線截為相同兩塊后,再平疊在一起,對地面的壓力大小不變,仍然等于它的重力,對地面的壓力之比是 1:1,與地面的接觸面積變?yōu)樵瓉淼囊话?,由公式p=F可知對地面壓強變?yōu)樵瓉淼?2倍,對地面的壓強之比是 1:2,故A正確,SD錯誤;B.密度是物質(zhì)的一種特性,不隨形狀、體積改變,因此密度不變,故 B錯誤;C.磚塊受到地面的支持力和科的重力是一對平衡力,磚塊的重力不變,因此支持力也不變,支持力之比為1:1,故C錯誤。8.下列一些關(guān)于生活中的物理現(xiàn)象及原因分析,錯誤的是( )A.用冰袋給高熱病人降溫,原因是冰熔化要吸熱.使用高壓鍋,食物容易被煮熟,原因是鍋內(nèi)氣體壓強大,液體沸點高C.水沸騰時壺口冒出的 白氣”是空氣中的水蒸氣液化形成的D.衣柜里的樟腦丸變小了,原因是樟腦丸發(fā)生了升華現(xiàn)象【答案】C【解析】【詳解】用冰袋給高熱病人降溫,原因是冰熔化要吸熱, A敘述正確;使用高壓鍋,食物容易被煮熟,原因是鍋內(nèi)氣體壓強大,液體沸點高,沸點與壓強的關(guān)系是,壓強增大,沸點升高,壓強減小沸點降低, B敘述正確;水沸騰時壺口冒出的白氣”是熱壺中的水蒸氣液化形成的,而不是空氣中的水蒸氣液化形成的;故C錯誤.衣柜里的樟腦丸變小了,原因是樟腦丸發(fā)生了升華現(xiàn)象, D正確;.如圖所示中,利用流體流速越大壓強越小”的原理獲得升力的是()【解析】熱氣球升空利用的是浮力,故 A不符合題意;降落傘利用的是浮力,與流速越大壓強越小沒有關(guān)系,故B不符合題意;火箭發(fā)射是利用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原理來升空的,與流速越大壓強越小沒有關(guān)系,故 C不符合題意;飛機機翼上方空氣流速快,壓強小,下方空氣流速慢,壓強大,于是產(chǎn)生向上的升力而起飛,故 D符合題意,故選Do點睛:本題考查的是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guān)系,對于流體問題,一般分析物體兩側(cè)的流體流速,根據(jù)流體壓強跟流速的關(guān)系,判斷物體兩側(cè)的壓強是解決此類習題的思路。.如圖所示,在一只不計重力和厚度的塑料袋中裝入大半袋水,用彈簧測力計鉤住并將其慢慢浸入水中,直至塑料袋中的水面與容器中的水面相平.此過程中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B.先減小后增大D.B.先減小后增大D.逐漸增大C.始終保持不變【答案】A【解析】【分析】塑料袋慢慢浸入水的過程中,塑料袋排開水的體積增大,水的密度不變,水對塑料袋的浮力增大,而塑料袋內(nèi)水受到的重力=拉力 +浮力,物體的重力不變,浮力增大,彈簧測力計對物體的拉力(示數(shù))減??;當袋內(nèi)水面與燒杯中的水面相平,則排開水的體積等于袋內(nèi)水的體積,根據(jù)阿基米德原理,此時排開水的重力等于袋內(nèi)水的重力,所以測力計的示數(shù)應為零.【詳解】在塑料袋慢慢浸入水的過程中(袋內(nèi)水面與燒杯中的水面相平之前),塑料袋排開水的體積增大,由5浮=p水gV排可知,水對塑料袋的浮力F浮增大,由5浮=6干’的變形式F=G-F浮可得,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變??;當袋內(nèi)水面與燒杯中的水面相平時 ,排開水的體積等于袋內(nèi)水的體積,即V排=丫水,則排開水的重力等于袋內(nèi)水的重力,即FG=G水,測力計的示數(shù)應為零.故選A..如圖所示,同樣的小球在盛有不同液體的容器中保持靜止,四個容器中的液面到容器底面的距離相同,則容器底面受到的液體壓強最大的是A.B.D.A.B.D.【答案】A【解析】【分析】(1)物體密度大于液體密度時下沉、物體密度等于液體密度時懸浮、物體密度小于液體密度時漂浮;(2)物體漂浮時受到的浮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根據(jù)阿基米德原理判斷漂浮時液體密度的大小關(guān)系;(3)根據(jù)p=pgh^J斷液面處于同一高度時,容器底部受到液體壓強的大小關(guān)系.【詳解】

由圖可知,小球在AB中漂浮,C中懸浮,D中下沉,根據(jù)物體的浮沉條件可知AB液體的密度大于C和D液體的密度;因為物體漂浮時浮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所以根據(jù)5浮=「gV非可知,A中小球排開液體的體積小于B中小球排開液體的體積, A中液體的密度最大,所以根據(jù)p=pgh可知,液面處于同一高度時, A中容器底部受到液體壓強最大..如圖所示,是托里拆利實驗的規(guī)范操作過程,關(guān)于托里拆利實驗,下面說法錯誤的是A.實驗中玻璃管內(nèi)水銀面的上方是真空不會下落A.實驗中玻璃管內(nèi)水銀面的上方是真空不會下落C.大氣壓的數(shù)值等于這段水銀柱產(chǎn)生的壓強【答案】D【解析】【詳解】A.實驗中玻璃管內(nèi)水銀面的上方是真空,故B.水銀柱不下落是由大氣壓支持的結(jié)果,故C.大氣壓的數(shù)值等于這段水銀柱產(chǎn)生的壓強,故B.是大氣壓支持玻璃管內(nèi)的水銀柱D.玻璃管傾斜影響實驗測量結(jié)果A正確;B正確;C正確;D.玻璃管傾斜時,進入玻璃管的水銀柱變長,但高度不變,不影響實驗測量結(jié)果,故 D錯誤。.如圖所示的事例中,屬于減小壓強的是

D.厚紙片墊提手處【答案】DD.厚紙片墊提手處【答案】D【解析】【詳解】ABC.都是在壓力一定時,減小受力面積來增大壓強.不符合題意.D.提塑料袋時,用厚紙片墊在提手處,是在壓力一定時,增大受力面積來減小壓強.符合題意..下列數(shù)據(jù)最符合實際的是A.一名中學生的質(zhì)量約為500kg"B.用手托起兩個雞蛋的力大約為 10NC.人雙腳站立在水平地面上時對地面的壓強約為 1.2x4P3aD.初中物理課本的長度約為27dm【答案】C【解析】【分析】首先對題目中涉及的物理量有個初步的了解,對于選項中的單位,可根據(jù)需要進行相應的換算或轉(zhuǎn)換,排除與生活實際相差較遠的選項,找出符合生活實際的答案.【詳解】A、成年人的質(zhì)量在65kg左右,中學生的質(zhì)量比成年人小一些,在50kg左右.故A不符合實際;B、兩個雞蛋的質(zhì)量約100g=0.1kg,托起兩個雞蛋的力在FGmg0.1kg10N/kg1N左右.故B不符合實際;C、人的體重在G=600N左右,雙腳站立時與水平地面的接觸面積在 0.05m2左右,雙腳對水平地面的壓強在p-G600N21.2104Pa.故C符合實際;SS0.05mD、一根筷子的長度約25cm,初中物理課本的長度略大于此數(shù)值,在 27cm=2.7dm左右.故D不符合實際.故選C.【點睛】物理與社會生活聯(lián)系緊密,多了解一些生活中的常見量的值可幫助我們更好地學好物理,同時也能讓物理更好地為生活服務.760mm.下列描述正確15.如圖是測定大氣壓值的實驗裝置,此時管內(nèi)外水銀面高度差是的是760mm.下列描述正確/直空A.將玻璃管稍傾斜一點,管內(nèi)水銀柱長度將不變B.如果管中進了些空氣,管內(nèi)外水銀面的高度差將小于 760mmC.將它從山下移到山上,管內(nèi)外水銀面的高度差將變大D.如果不小心管頂破了一個洞,管中的水銀將從上面噴出【答案】B【解析】,解答:在托里拆利實驗中,水銀柱的高度是由外界大氣壓的大小決定的,在玻璃管頂端真空的情況下,管內(nèi)外水銀柱的高度差一般不會改變. A.玻璃管傾斜,管中水銀柱長度將增大,高度差不變,故A錯誤;B.管中進了空氣,此時管內(nèi)氣體壓強和水銀壓強之和等于外界大氣壓,所以管外水銀面的高度差將小于 760mm.故B正確;C.將它從山下移到山上,管內(nèi)外水銀面的高度差將變大,由于大氣壓隨高度的增加而減小,所以管內(nèi)外水銀面的高度差將變小故C錯誤.D.在玻璃管的頂部穿一小孔,則玻璃管內(nèi)外都與大氣壓相通,構(gòu)成了連通器,則管內(nèi)的水銀液面將下降,最終與管外液面相平,故D錯誤.點睛:在托里拆利實驗中,水銀柱的高度是由外界大氣壓的大小決定的,在玻璃管頂端真空的情況下,管內(nèi)外水銀柱的高度差一般不會改變..如果所示,甲、乙為兩個實心均勻正方體,它們對水平地面的壓力相等,現(xiàn)分別沿水p甲和p乙,p甲和p乙,下列判斷正確的是pp甲可能大于p乙p甲一定小于p乙p甲可能大于p乙p甲一"定小于p乙A.若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質(zhì)量,B.若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體積,C.若沿豎直方向切去相同質(zhì)量,D.若沿豎直方向切去相同體積,【答案】D【解析】試題分析:因為它們對水平地面的壓力相等,若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質(zhì)量,則剩余部分對地面的壓力仍相等,因為S甲〉S乙,由p=F/S可知,p甲<p乙,故A錯;若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的體積,利用極端法,如果沿水平方向切去與乙相同的體積,則乙對地面的壓力為零,乙對地面的壓強也為零.所以, p甲邛乙,故B錯;若沿豎直方向切去相同質(zhì)量,對于柱體而言,它們桌面的壓強p=F/S=pgh無論沿豎直方向切去相同質(zhì)量,還是沿豎直方向切去相同體積,剩余部分對地面對的壓只與密度和高度的乘積有關(guān).因為甲、乙為兩個實心均

勻正方體,它們對水平地面的壓力相等.所以,p甲ga甲3=「乙ga乙3,由圖可知a甲2>a乙2,貝Up甲ga甲<p乙ga乙,即p甲<p乙.故C錯,D對.故選D考點:壓力和壓強.如圖所示,質(zhì)量相等的A、B兩個均勻?qū)嵭恼襟w放在水平面上, A的邊長比B大。如果從其正中間水平或豎直方向打通一個橫截面積大小相同的圓柱形的小孔后,使其剩余部分對水平面壓強相等。設想了下列四種做法:0①兩個正方體均水平打孔;②兩個正方體均豎直打孔;③A豎直打孔、B水平打孔;④A水平打孔、B豎直打孔;以上想法中能實現(xiàn)目的是A.①② B.①③ C.②③D.③④【答案】B【解析】解答:已知A.B兩個正方體質(zhì)量相等的放在水平面上;由于正方體對地面的壓力等于自身的重力,則A.B兩個正方體對地面的壓力相等;已知 A的邊長比B大,則A.B的底面積Sa>Sb;根據(jù)P=F可知:A.B兩個正方體對地面的壓強 Pa<pb;S兩個正方體均水平打孔時 ;A小孔的重力為 G'A=-S-,B小孔的重力為G'B=包-,則SAG SBGG'a<G'b,由于剩余部分對水平面壓力 F'=G-G'則F'a>F'b;由于A.B的底面積不變,Sa>Sb;則根據(jù)P=F可知,剩余部分對水平面壓強 pA可能會與pb相等,故兩個正方體均水平打孔S可行;(2)柱狀體對水平面產(chǎn)生的壓強 p=pgh!豎直打孔時,由于物體仍是柱狀體且高度不變,則根據(jù)p=pgh可知剩余部分對水平面壓強不變,所以,兩個正方體均豎直打孔時剩余部分對水平面壓強仍是Pa<pb,故兩個正方體均豎直打孔不可行;( 3)A豎直打孔,A剩余部分對水平面壓強不變;B水平寸T孔,由于重力減小,底面積不變,根據(jù)P=E可知B剩余部分對S水平面壓強PB減小,則剩余部分對水平面壓強可以達到相等,故 A豎直打孔B水平打孔可行;(4)A水平打孔,由于重力減小,底面積不變,根據(jù)p=FS可知B剩余部分對水平面壓強pA減小,B豎直才T孔,B剩余部分對水平面壓強不變;則剩余部分對水平面壓強 pA<pB;故A水平打孔、B豎直打孔不可行;綜上可知, ACD錯誤、B正確。a和ba和b,如圖所示,則下列判斷中A.若兩長方體質(zhì)量相同,則甲:乙a:b3.3B.右兩長方體質(zhì)重相同,則甲:乙a:bC.若兩長方體材料相同,則m甲:mfca:b3,3D.若兩長萬體質(zhì)量相同,則m甲:mz.a:b【答案】D【解析】形狀相同的兩個長方體長分別為 a和b,底面積之比為:V甲:V乙a3:b3;ab.若兩長方體質(zhì)量相同,則 p甲:p乙:-m-V乙:V甲b3:a3,故AB錯誤;CD.若7甲 V乙兩長方體材料相同,由p m得,m甲:m^ W甲:W乙V甲:V a3: b3,故C錯,VD正確。19.水平地面上有底面積為300cm2、不計質(zhì)量的薄壁盛水柱形容器 A,內(nèi)有質(zhì)量為400g、邊長為10cm、質(zhì)量分布均勻的正方體物塊 B,通過一根長10cm的細線與容器底相連,如圖所示,此時水面距容器底 30cm,則下列相關(guān)說法錯誤的是()A.此時物塊B受到的拉力為6NB.容器對水平地面的壓力是 84NC.剪斷繩子,待物塊靜止后水平地面受到的壓強變化了 200PaD.剪斷繩子,待物塊靜止后水對容器底的壓強變化了 200Pa【答案】C【解析】【詳解】A.木塊的重力:GB=mBg=0.4kg10N/kg=4N,木塊浸沒在水中,則V排=丫木=(10cm)=1000cm3=1xi0-3m3,物體浸沒時受到的浮力為: 5浮=p水gV排=1.0103kg/m3M0N/kg¥X10-3m3=10N,繩子的拉力為:F=F浮-Gb=10N-4N=6N;故Am正確;B.容器內(nèi)水的體積V=Sh=300cm2x30cm-1000cm3=8000cm3=8X10-3m3,由p=,'可得,水的質(zhì)量m水=pV=1.0M03kg/m3X8X10-3m3=8kg,因不計質(zhì)量的薄壁盛水柱形容器,則容器對水平地面的壓力 5=6總=(m水+mB)g=(0.4kg+8kg)X10N/kg=84N,故B正確;C.繩子斷和斷之前,容器對桌面的壓力不變,受力面積不變,故剪斷繩子,待物塊靜止后水平地面受到的壓強沒有變化,故 C錯誤;D.物塊B的重力:G=mg=

0.4kg10N/kg=4N,剪斷繩子,待物塊B靜止后漂浮,F(xiàn)』=G=4N;由FP?gV排可得,

F渾 4N木塊漂浮時排開水的體積:V'排J播一LOX10'咫/m'x10N/kg=4xi0-4m3,液面下降的AV排lx10-3m:1-4x10-tni?深度為:△h=§— 3f)0xWW=0.02m,水對容器底的壓強變化量:△p=0水g4h=1.0xi03kg/m3M0N/kg>0.02m=200Pa.故D正確;故選C.【點睛】(1)物體在水中受到三個力的作用:重力、浮力和繩子的拉力.利用 G=mg求出木塊的重力,木塊浸沒在水中,求出木塊的體積,即排開水的體積,利用F浮=p水gV排計算木塊受到的浮力;已知物重和浮力,兩者之差就是繩子的拉力;( 2)容器對水平地面的壓力等于容器、水、木塊的重力之和;( 3)繩子斷和斷之前,容器對桌面的壓力不變等于容器重、水重和木塊重之和,再利用壓強公式分析對地面的壓強.( 4)根據(jù)漂浮時浮力與重力的關(guān)系得出木塊受到的浮力;根據(jù)根據(jù) 5浮=P液gV排得出木塊排開水的體積,根據(jù)V排的變化得出水深度的變化,從而可得壓強的變化.20.如圖所示,盛有水的杯子靜止在水平桌面上.杯子重1N,高9cm,底面積為30cm2;杯內(nèi)水重2N,水深6cm,水的密度為1.0X13kg/m3杯內(nèi)水重2N,水深6cm,水的密度為A.水對杯底的壓強為A.水對杯底的壓強為900PaC.水對杯底的壓力為2N【答案】BB.水杯對桌面的壓強為 1000PaD.水杯對桌面的壓力為 2.8N杯內(nèi)水的深度:h=6cm=0.06m,則水對杯底的壓強:pgh1.0103kg/m310N/kg0.06m600Pa,故A錯誤;根據(jù)p上可得,水對杯底的壓力:SFpS600Pa30104m21.8N,故C錯誤;G水=2N,在水平桌面上,杯對桌面的壓力:FG水FG水G杯1N2N3N,故D錯誤;杯對桌面的壓強: p'F-——3N4,1000Pa,故B正確.S30104m2重點是固體壓強公式和液體壓強公式的應用,注意本題中求液體對容器底部的壓力時,必須先求出壓強,再利用FPS求壓力,不可根據(jù)液體的重求壓力.21.A、B是兩個質(zhì)量完全相同的實心長方體,輕輕放入水中后,靜止時如圖所示,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兩物體的密度大小關(guān)系是: pA>pBB.兩物體排開水的體積大小關(guān)系是: V排A=V排BC.兩物體受到水的浮力大小關(guān)系是: F浮AVF浮BD.兩物體下表面受到水的壓強大小關(guān)系是: Pa=Pb【答案】B【解析】【詳解】A、由圖可知,A在水中漂浮,則PZ*?水,B在水中懸浮,則PH 水,所以內(nèi)(即,故A錯誤;BC、由圖可知,A靜止時在水中漂浮,則「浮乂="乂,B靜止時在水中懸浮,則「理日二介口,而也二叫,則行人=6,所以“產(chǎn)廠浮8,由產(chǎn)浮二口液9曝可知,4M二/排也故B正確、C錯誤;D、由圖可知,A、B的下表面距離水面的深度關(guān)系是:1內(nèi)加,由2=”融可知,用<P8,故D錯誤。故選:Bo【點睛】重點是考查物體浮沉條件和液體壓強的特點,熟練掌握并靈活運用物體的浮沉條件和阿基米德原理是解答此題的關(guān)鍵。.如圖所示,薄壁輕質(zhì)柱形容器內(nèi)分別盛有不同的液體 A、B,有兩個相同的金屬球分別浸沒在A、B液體中,此時,液體對容器底的壓強相等?,F(xiàn)取出容器中的金屬小球,則 A、B液體對容器底部壓強的變化量F陽、"Ph和兩容器對地面的壓力/、Fa|的關(guān)系是()A,即凡b.力4加,?!赐?。助<n匕1<與n孫外C. D【答案】B【解析】由題,薄壁輕質(zhì)柱形容器內(nèi)分別盛有不同的液體 A、B,有兩個相同的金屬球分別浸沒在A、B液體中,此時,液體對容器底的壓強相等。即 因為/弋如,由p=pghj■得取出金屬球后,減小了相同體積。由題圖可知附]>岫%根據(jù)液體壓強公式P=pgh則壓強的變化量皿>即&。已知金屬球浸沒在A、B液體中時,= 取出球后容器底受到的壓強人=陽一物|<如7如=四;。因為以〈仙,由F=PS可得,兩容器中液體對容器底的壓力又因為薄壁輕質(zhì)柱形容器,容器內(nèi)液體的重力 Ga=Fa,Gb=Fb',則以<的。所以兩容器對地面的壓力也=6/<的=3。故B正確為答案。.如圖所示,甲、乙兩個實心立方體放在水平地面上,對水平地面的壓強相等.若沿豎直方向?qū)⒓住⒁覂蓚€立方體各切除質(zhì)量相同的一部分,再將切除部分分別疊放在各自剩余部分上面,則水平地面受到甲、乙的壓強( ),噂,尸.A.P甲P乙 B.P甲P乙C.密電 D.以上情況均有可能【答案】A【解析】【詳解】分別用p甲,p乙來表示切除重置后甲乙各自對地面的壓強, S甲、S表示切除重置后甲乙各自的底面積,由F『P一得:SP甲m>g色P乙mz.g令S? kiS?,S乙k2s乙,則有:P甲m>gk0Pz.叱gk28因為切除前甲乙各自對地面的壓強相等,即:

所以要判斷出p甲和山的大小關(guān)系,只要判斷出ki和k2的大小關(guān)系;因為密p乙,即:甲gh甲 乙gh乙又因為甲<乙,所以:八甲>hfc又因為甲乙是立方體,所以,SBS乙m?gmLg一又因為p甲一--所以:& SLrni?>mk用與表示甲原來的底面積, 格表示切除重置之后甲的底面積; V甲表示甲原來的體積,V甲表示切掉相同質(zhì)量后甲剩余部分的體積;V甲表示切掉相同質(zhì)量后甲剩余部分的體積;Vm表示切掉的質(zhì)量,則:m甲表示切掉相同質(zhì)量后甲剩余的質(zhì)量,同理有:即:kik2(同理有:即:kik2(Vm1——mz.k1>k2故BCD故BCD項不符合題意,A項符合題意.24.如圖甲是我校某生畢業(yè)后收到的可樂定制禮物,該生打開瓶蓋喝了些后將其置于桌面上,此時液體對瓶子底部的壓強為 唧,液體對瓶子底部的壓力為 F甲。若將其倒立,瓶蓋受到的壓強為p乙,瓶蓋受到的壓力為F乙則下列關(guān)系正確的是B.p甲B.p甲p乙,F(xiàn)甲 F乙C.p甲 p乙D.p甲 p乙 FC.p甲 p乙【答案】B【解析】【詳解】由于瓶內(nèi)液體不滿,而瓶子上細下粗,所以倒過來時液體的深度變大,由公式 p gh可知,液體對瓶塞的壓強變大,所以許心,故AC錯誤;正放時瓶子上細下粗,對容器底部的壓力F甲大于液體的重力,倒放時瓶子上粗下細,液體對容器底部的壓力 F乙小于液體的重力,所以F甲F乙。故B正確,D錯誤。25.圖中的兩個容器中盛有同種相同質(zhì)量的液體,容器底部受到液體的壓強分別為Pa、Pb,容器底部受到液體的壓力分別為Fa25.圖中的兩個容器中盛有同種相同質(zhì)量的液體,容器底部受到液體的壓強分別為Pa、Pb,容器底部受到液體的壓力分別為Fa、Fb,【解析】Pa>PbFa=FbFa>FbAB.由于容器裝的是同種液體,則密度相同,由圖可知: hA<hB,由p=pghT知:pA<PB;CD.A、B兩個圓柱形容器中,裝有質(zhì)量相等的液體,則液體的重力相等,由于在圓柱形容器中,液體對容器底部的壓力等于自身的重力,所以對底面的壓力也相等,即 Fa=Fbo26.如圖所示,底面積不同的圓柱形容器 A和B分別盛有甲、乙兩種液體,兩液面向齊平,且甲的質(zhì)量等于乙的質(zhì)量。若從兩容器中分別抽出部分液體后,液面仍保持相齊平,則此時液體對各自容器底部的壓強 pA、pB和壓力Fa、Fb的關(guān)系是(B. pA pB , FA FBD. pa pb, FaFb【分析】甲乙質(zhì)量相等,對容器底的壓力相等; A的底面積大,根據(jù)p£分析液體對各自容器底S部的壓強Pa、Pb的關(guān)系;若從兩容器中分別抽出部分液體后,兩液面仍保持齊平,則和原來的情況相同?!驹斀狻考滓覂煞N液體質(zhì)量相等,此時兩液面齊平。因為是圓柱形容器,對容器底的壓力為FGmg,所以甲乙對容器底的壓力相等,即 FaFb;由于A的底面積大,由pF可得,A對容器底的壓強小,即PaPb;若從兩容器中分別抽出部分液體后,因為兩液面仍保持齊平,所以和未抽出時的情況相同,即PaPb,FaFb;故選A?!军c睛】本題主要考查壓強大小比較,重點在分析壓力及重力與壓力的區(qū)別。27.兩個底面積相同形狀不同的容器A、B(GA=Gb),盛有不同的液體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現(xiàn)將甲、乙兩個相同的物塊分別放入兩容器中,當兩物塊靜止時,兩容器中液面恰好相平,兩物塊所處的位置如圖所示 (忽略液體的損失),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 BA.甲物塊受到的浮力大于乙物塊受到的浮力B.兩容器底受到的液體壓強相等C.取出兩物塊后,B容器底受到液體的壓強大于 A容器底受到液體的壓強D.取出兩物塊后,B容器對桌面的壓強小于A容器對桌面的壓強【答案】C【解析】【分析】(1)根據(jù)物體的浮沉條件判斷浮力與重力的關(guān)系;(2)根據(jù)p gh得出容器底受到壓強的關(guān)系;(3)取出物塊后,A的液面下降的多,B的液面下降的少,由此即可判斷;(4)根據(jù)壓強公式p上比較壓強的大小。S【詳解】A.甲懸浮,F(xiàn)浮甲=G排甲二G;乙漂浮,則F浮乙二G排乙=G,所以浮力相同,故A錯誤;B>物體在甲中懸浮,則p甲=pa,在乙中漂浮,則pz,>Pb,p甲=「乙,因此Papb,深度相同,由Pgh可知,B液體對容器底的壓強大,故B錯誤;C取出物塊后,A的液面下降的多,B的液面下降的少,兩容器中液體深度 hAhB,又PApB,由P gh可知,B容器底受到液體的壓強大于A容器底受到液體的壓強,故C正確;DB容器液體密度大于A液體密度,甲排開A的體積大于乙排開B的體積,取出后物體后B液體體積大于A液體體積,B液體的重力大于A液體重力,由壓強公式p上得,取出S兩物塊后,B容器對桌面的壓強大于A容器對桌面的壓強。故D錯誤。故選:Co28.小明將兩個相同的一次性塑料杯疊放在一起,用吹風機以恒定風速沿上杯口水平吹氣,發(fā)現(xiàn)塑料杯被吹出,如圖,有人認為這是因為 土杯口流速大,壓強小”使杯子飛出,也有人認為這是因為吹氣時有氣體進入下面的杯子中將上面的杯子頂上來 為進一步驗證以上兩種解釋,下列方案不可行的是A.在上面的塑料杯底開一個孔,再次重復實驗,觀察杯子情況B.將下面的塑料杯的底剪去,再次重復實驗,觀察杯子情況C.將兩塑料杯的底都剪去,再次重復實驗,觀察杯子情況D.將上面塑料杯的杯口剪去,使其低于下面塑料杯的杯口,再次重復實驗,觀察杯子情況【答案】C【解析】【詳解】A.在上面的塑料杯底開一個孔,再次重復實驗,此時可以排除 吹氣時有氣體進入下面的杯子中將上面的杯子頂上來”的說法,因為即使有氣流進入下面的杯子,也會從此孔出來,所以再觀察杯子情況,可判斷解釋一正確,故A可行;B.將下面的塑料杯的底剪去,再次重復實驗,也可以排除 吹氣時有氣體進入下面的杯子中將上面的杯子頂上來”的說法,觀察杯子情況,可驗證解釋一正確,故B可行;C.將兩塑料杯的底都剪去,再次重復實驗,此時解釋一、二都不會成立,故也不能驗證哪種說法正確,故C不可行;D.將上面塑料杯的杯口剪去,使其低于下面塑料杯的杯口,此時氣流不會進入下面的杯子中,即排除了第二種說法,再次重復實驗,觀察杯子情況,可驗證說法一的正誤,故 D可行;故選C?!军c睛】重點是流體壓強與流速關(guān)系的應用,牢記流速大的地方壓強小的規(guī)律,中考中也是常出現(xiàn)

的題目類型,要能用此特點解釋生活中的有關(guān)現(xiàn)象。29.兩個底面積不同的(Sa>Sb)薄壁圓柱形容器A和B,容器足夠高,分別盛有甲、乙兩種液體,且兩種液體對容器底部的壓強相等,如圖所示.若在兩容器中同時倒入或同時抽出原液體,使兩種液體對容器底部的壓力相等,正確的判斷是(A.倒入的液體體積B.倒入的液體高度C.A.倒入的液體體積B.倒入的液體高度C.抽出的液體體積D.抽出的液體質(zhì)量【答案】B【解析】【詳解】倒入或抽出液體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