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言文專題復(fù)習(xí)-文言句式課件_第1頁
高考文言文專題復(fù)習(xí)-文言句式課件_第2頁
高考文言文專題復(fù)習(xí)-文言句式課件_第3頁
高考文言文專題復(fù)習(xí)-文言句式課件_第4頁
高考文言文專題復(fù)習(xí)-文言句式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高考文言文專題復(fù)習(xí)

——文言句式課件高考文言文專題復(fù)習(xí)

——文言句式課件1考點分析古代漢語和現(xiàn)代漢語的句法大致相同,由于語言的發(fā)展和演變,也存在一些差異。掌握有別于現(xiàn)代漢語的常見文言句式,是文言文閱讀所必需的能力。這里主要掌握判斷句、被動句、倒裝(變式)句、省略句四種,另外,古漢語的疑問句和固定句式也要引起我們的重視。??键c分析古代漢語和現(xiàn)代漢語的句法大致相同,由于2考綱要求:理解與現(xiàn)代漢語不同的句式。題型:翻譯題考綱要求:理解與現(xiàn)代漢語不同的句式。課前小練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1、亞父者,范增也。2、沛公軍霸上。3、沛公安在?4、而身死國滅,為天下笑。判斷句賓語前置被動句

省略句

課前小練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1、4

判斷句是對事物的性質(zhì)、情況、事物間的關(guān)系作出肯定或否定判斷的句子。文言文中表判斷的常見句式有如下幾種類型:一、判斷句:判斷句是對事物的性質(zhì)、情況、事物間的關(guān)系作出肯定或否定判51、用“者”、“也”表判斷。“者”表停頓,“也”表判斷。(1)……“者”……也(3)

……者,……

。(4)

……者也(2)……

,……也1、用“者”、“也”表判斷。(1)……“者”……也(36⑴廉頗者,趙之良將也。⑵魏公子無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釐(XI)王異母弟也。⑶夫戰(zhàn),勇氣也。⑷張衡字平子,南陽西鄂人也?!ぁぁぁぁぁあ帕H者,趙之良將也?!ぁぁぁぁぁ?⑸粟者,民之所種。⑹四人者:廬陵蕭君圭君玉……⑺蓮,花之君子者也,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⑻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⑸粟者,民之所種。··········82、用副詞“乃”“則”“即”“皆”“耳”表判斷。⑴當(dāng)立者乃公子扶蘇。⑵臣乃市井鼓刀屠者。⑶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⑷梁父即楚將項燕。⑸環(huán)滁皆山也。⑹此亡秦之續(xù)耳?!ぁぁぁぁぁ?、用副詞“乃”“則”“即”“皆”“耳”表判斷。······93、用動詞“為”“是”表判斷。

如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是女郎。

注意:“是”在先秦古漢語中少作判斷詞,而是指示代詞,作判斷句的主語。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過也?!稜T之武退秦師》常用判斷句式3、用動詞“為”“是”表判斷。注意:“是”在先秦古漢語中少104、主謂直接表判斷的。⑴荀卿,趙人。⑵劉備天下梟雄。4、主謂直接表判斷的。115、用否定副詞“非”、“莫”、“無”等表示否定的判斷。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zhàn)不善,弊在賂秦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堅利也……5、用否定副詞“非”、“莫”、“無”等表示否定的判斷。121用“者”或“也”表判斷2用副詞“乃”“則”“即”“皆”“耳”等表判斷。3用動詞“為”“是”表判斷。4用否定副詞“非”、“莫”、“無”等表示否定的判斷。5直接判斷判斷句小結(jié):1用“者”或“也”表判斷判斷句小結(jié):13

被動句是表示被動意義的句子。文言中常常借助一些介詞表示被動。常見的有以下幾種形式:1、用介詞“于”“受……于……”表示被動,“于”引進動作行為的主動者。

①君幸于趙王,故燕王欲結(jié)于君。

②六藝經(jīng)傳皆通習(xí)之,不拘于時,學(xué)于余。翻譯下面句子:③

吾不能舉全吳之地,十萬之眾,受制于人。被動句被動句是表示被動意義的句子。文言中常常借助一些介詞表2、用“為”“為……所……”(“為”引出動作的主動者)“……為所……”表示被動。

①而身死國滅,為天下笑。②吾屬今為之虜矣。注意下面句子:③不者,若屬皆且為所虜。④重為鄉(xiāng)黨所笑。wéi被動句2、用“為”“為……所……”(“為”引出動作的主動者)“……3、用“見”“見……于……”表被動(“于”引進動作的主動者)。①秦城恐不可得,徒見欺。

②信而見疑③臣誠恐見欺于王而負趙。翻譯下面句子:被動句3、用“見”“見……于……”表被動(“于”引進動作的主動者)

“見”有一種特殊用法和表被動的“見”的形式很相近,但它不表被動,它放在動詞前,表示“對自己怎么樣”。可譯為“我”。如:1、府吏見丁寧(我)2、生孩六月,慈父見背(我)1、誠請見教。2、望見諒。3、請勿見笑。翻譯下列句子:誠摯地請求教導(dǎo)我。希望原諒我。請不要譏笑我?!耙姟庇幸环N特殊用法和表被動的“見”的形式很相近,但①予猶記周公之被逮②風(fēng)流總被雨打風(fēng)吹去①戍卒叫,函谷舉②屈原放逐,乃賦《離騷》③城陷而虜4、用介詞“被”表被動

5、無任何標(biāo)志,根據(jù)句意判斷被動句①予猶記周公之被逮②風(fēng)流總被雨打風(fēng)吹去①戍卒叫,函谷舉4、用5、意念被動句(無標(biāo)志)⑴鍥而不舍,金石可鏤⑵人馬燒溺死者甚眾。⑶洎牧以讒誅,邯鄲為郡⑷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⑸龍逢斬,比干剖。········5、意念被動句(無標(biāo)志)········19被動句常見的有以下幾種形式:1、用介詞“于”“受……于……”表示被動,“于”引進動作行為的主動者。2、用“為”“為……所……”(“為”引出動作的主動者)“……為所……”表示被動。

3、用“見”“見……于……”表被動(“于”引出動作的主動者)。4、用介詞“被”表被動。

5、動詞本身表被動。

小結(jié)被動句常見的有以下幾種形式:1、用介詞“于”“受……于……”選出下列各組中不是被動句的一項1、(

)A、大王來何操

B、今不速往,恐為操所先C、帝感其誠

D、嬴聞如姬父為人所殺2、()A、同舍生皆被綺繡B、父母宗族皆為戮沒

C、忠而被謗D、受制于人AA選出下列各組中不是被動句的一項1、()2、(21賓語前置定語后置狀語后置主謂倒置倒裝句現(xiàn)代漢語的句子成分的順序,一般為

(定)中心詞“主─[狀]─謂─(定)中心詞─“賓”,但在文言文中,在一定條件下,句子成分的順序會發(fā)生變化的,這就是古漢語中的所謂倒裝句,即指文言文中一些句子成分的順序出現(xiàn)了前后顛倒的情況。主要有以下幾種倒裝形式:賓語前置定語后置倒裝句現(xiàn)代漢語的句子成22翻譯下列句子,找出它們的特點①大王來何操?②沛公安在?③客何為者?

“何操”

“操何”

“安在”“在安”“何為”“為何”句子的特點:1、都是疑問句,2、疑問代詞分別是“何”“安”“何”,它們分別作“操”“在”“為”的賓語。3、賓語都前置。規(guī)律一:疑問句中疑問代詞作賓語時,賓語前置。賓語前置句翻譯下列句子,找出它們的特點①大王來何操?“何操”“操何231、下列句子中,與其他句式不同的一項:()A、豫州今欲何至?B、童子何知?C、若事之不濟,此乃天也。D、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E、臣實不才,又敢誰怨?

C疑問代詞有“何、誰、孰、胡、曷、惡、安、焉、奚”等。小試身手1、下列句子中,與其他句式不同的一項:()C疑問代24翻譯下列句子,找出它們的特點①忌不自信。②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③古之人不余欺也?、苁且院笫罒o傳焉,臣未之聞也?!安蛔孕拧薄安恍抛浴薄拔粗小薄拔从兄薄安挥嗥邸薄安黄塾唷薄拔粗劇薄拔绰勚本渥拥奶攸c:1、都是否定句,2、代詞分別是“自”“之”“余”“之”,它們分別作“信”“有”“欺”“聞”的賓語,3、賓語都前置。規(guī)律二:否定句中代詞作賓語時,賓語前置。賓語前置句翻譯下列句子,找出它們的特點①忌不自信?!安蛔孕拧薄安恍抛浴?5小試身手2、下列句子與其他三項不同的是:()A、城中皆不之覺B、時人莫之許也C、人馬燒溺死者甚眾D、C忌不自信。小試身手2、下列句子與其他三項不同的是:()C26賓語前置句規(guī)律三:用“是”或“之”把賓語提到動詞前,以突出強調(diào)賓語。這時的“是”或“之”只是賓語前置的標(biāo)志,沒有什么實在意義。翻譯下列句子,找出它們的特點1、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2、何陋之有?3、無乃爾是過矣?4、唯利是圖。

賓語前置句規(guī)律三:翻譯下列句子,找出它們的特點1、()A子何恃而往?B雖我之死,有子存焉。C唯才是舉。D爾何知?B選出下列各組中不是賓語前置的句子1、()B選出下列各組中不是賓語前置的句子281、何以戰(zhàn)?

四、介賓結(jié)構(gòu),介詞的賓語有時會置于介詞前,形成介詞的賓語前置。3、項王項伯東向坐;亞父南向坐。“何以”“以何”“誰與”“與誰”2、微斯人,吾誰與歸?“東向”“向東”1、何以戰(zhàn)?

四、介賓結(jié)構(gòu),介詞的賓語有時會置于介詞前29賓語前置句小結(jié)

一是疑問句中疑問代詞作賓語時,賓語前置。

二是否定句中代詞作賓語提前。

三是用“之”或“是”把賓語提取到動詞前,以突出強調(diào)賓語。這時的“之”“是”只是賓語前置的標(biāo)志,沒有什么實在意義。

四是介詞賓語,也放在介詞的前面。

動詞可以帶賓語,介詞也可以帶賓語。賓語前置有以下幾種情況。賓語前置句小結(jié)一是疑問句中疑問代詞作賓語時,賓語前置小試身手選出下列各組中不是賓語前置的句子

1、()A之二蟲又何知?B卿欲何言?C安得廣廈千萬間。D與言皇上無權(quán),君未之信。C小試身手選出下列各組中不是賓語前置的句子1、(31通常定語應(yīng)該放置于中心詞的前面,但文言語句中卻有很多句子將定語放在中心詞之后。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勸學(xué)》)蚯蚓沒有鋒利的爪牙,強勁的筋骨。蚓無利之爪牙,強之筋骨。定語后置通常定語應(yīng)該放置于中心詞的前面,但文言語句中卻有很多句子將定32中心詞+定語+者式結(jié)構(gòu)求人可使報秦者,末得。(《廉》)尋找能夠出使回復(fù)秦國的人亦雁蕩具體而微者。(《雁蕩山》)也是形體具備而規(guī)模較小的雁蕩山中心詞+定語+者式結(jié)構(gòu)求人可使報秦者,末得。(《廉》)亦雁蕩33中心詞+之+定語+者式結(jié)構(gòu)率謝莊少年之精技擊者百人(《廉》)率領(lǐng)謝莊精通武藝善于格斗的少年馬之千里者(《廉》)能日行千里的馬中心詞+之+定語+者式結(jié)構(gòu)率謝莊少年之精技擊者百人(《廉》)34中心詞+之+定語式結(jié)構(gòu)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勸學(xué)》)蚯蚓沒有鋒利的爪牙,強勁的筋骨帶長鋏之陸離兮,冠切云之崔嵬(《涉江》)佩帶著長長的長劍,戴著高高的帽子中心詞+之+定語式結(jié)構(gòu)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勸學(xué)》)帶長35中心詞+而+定語+者式結(jié)構(gòu)縉紳而能不易其志者,天下之大,有幾人歟?(《五人墓碑記》)能不改變自己志節(jié)的做官人,……中心詞+而+定語+者式結(jié)構(gòu)縉紳而能不易其志者,天下之大,36中心詞+數(shù)(量)詞式結(jié)構(gòu)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一頓有時(就)吃掉一石的糧食。鑄以為金人十二。用它鑄成了十二個金人。中心詞+數(shù)(量)詞式結(jié)構(gòu)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鑄以為金371、選出下列句中不含定語后置的一項A人馬燒溺死者甚眾。B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C太子及賓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D石之鏗然有聲者,所在皆是也。B一試身手1、選出下列句中不含定語后置的一項A人馬燒溺死者甚眾。38翻譯下列句子: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上大夫短屈原于頃襄王。具告以事。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狀語后置(也叫介詞短語后置句)狀語后置介詞結(jié)構(gòu)即介賓短語,標(biāo)志性詞語:“以”、“于”、“乎”等。介詞結(jié)構(gòu)作狀語往往都會置于謂語部分后。翻譯下列句子: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狀語后置(也叫介詞短39一、下列句子屬于狀語后置的是:1、君子博學(xué)而日參省乎己。2、公幸教晞以道。3、于其身,則恥師焉。4、得復(fù)見將軍于此。5、茍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于諸侯6、冰,水為之,而寒于水一試身手一、下列句子屬于狀語后置的是:一試身手404、主謂倒裝

這種情況很少,往往是為了表示強烈的感嘆。如:“甚矣,汝之不惠?!薄懊涝?我少年中國。”不仁哉!梁惠王也。文言文中,為了加強語氣,強調(diào)謂語,常常把謂語提到主語的前面,這種改變語序的做法叫做主謂倒裝。

4、主謂倒裝

文言文中,為了加強語氣,強調(diào)謂語,常常把謂語提41

賓語前置定語后置狀語后置主謂倒置倒裝句主語謂語賓語(定語)〔狀語〕(定語)賓語前置倒裝句主語42鞏固練習(xí):判斷下列特殊句式的類型1、君何以知燕王?2、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3、豫州今欲何至?4、且將軍大勢可以拒操者,長江也。5、時人莫之許也6、會于西河外澠池。賓語前置賓前賓前定后賓前狀后7、未之嘗聞。8、以為莫己若也。9、冰,水為之,而寒于水。10、何以自托于趙。賓前賓前狀語后置賓前+介詞結(jié)構(gòu)后置鞏固練習(xí):賓語前置賓前賓前定后賓前狀后7、未之嘗聞。8、以為43荊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勢耳,非心服也.(《資治通鑒》)

指出這個句子有哪些特殊句式被動句:被兵勢所逼定語后置句:荊州附操之民判斷句:不是心里臣服荊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勢耳,非心服也.指出這個句子有哪些特殊句44

四、省略句:句子中省略某詞或某成份的現(xiàn)象,古代漢語中更為多見,常見的有以下幾種:四、省略句:451.省主語:⑴永州之野產(chǎn)異蛇,()黑質(zhì)而白章,()觸草木,()盡死。⑵沛公謂張良曰:“……()度我至軍中,公乃入。⑶()曰:“獨樂樂,與人樂樂,孰樂?”()曰:“不若與人?!盵承前省略][蒙后省略][對話省略]1.省主語:[承前省略][蒙后省略][對話省略]462.省謂語:⑴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⑵及左公下廠獄,史朝夕()獄門外。⑶楊子之鄰人亡羊,即率其黨(家人)(),又請楊子之豎(童仆)追之。2.省謂語:473.省賓語:⑴權(quán)起更衣,肅追()于宇下,⑵揚州城下,進退不由()。⑶項王曰:“壯士!賜之厄酒?!眲t與()斗厄酒。⑷豎子不足與()謀。3.省賓語:484.省介詞⑴今以鐘磬置()水中。⑵荊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勢耳。4.省介詞49常見文言文固定格式

固定格式也叫固定結(jié)構(gòu),或者凝固結(jié)構(gòu)。它的語法特點就是由一些不同詞性的詞凝結(jié)在一起,固定成為一種句法格式,表達一種新的語法意義,世代沿用,約定俗成,經(jīng)久不變。這些固定用法大致可分為表示疑問、表示反問、表示感嘆、表示揣度和表示選擇五種:常見文言文固定格式50文言文的固定格式:

1)表示疑問:A、何以……?(根據(jù)什么……?憑什么……?)例如:王曰:“何以知之?”B、何所……?(所……的是什么?)例如:問女何所思,問女何所憶?C、奈何……?(……怎么辦?……為什么?)例如:未辭也,為之奈何?奈何取之盡錙銖,用之如泥沙?D、如……何?奈……何?(拿……怎么樣呢?)例如:如太行王屋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文言文的固定格式:51E、孰與……?(與……相比,哪個……?)例如:吾孰與城比徐公美?公之視廉將軍孰與秦王?F、安……乎?(怎么……呢?)例如:然劉豫州新敗之后,安能抗此難乎?G、獨……耶?(難道……嗎?)例如:公子縱輕勝,棄之降秦,獨不憐公子姊耶?H、何為……?(為什么……?)例如:君何為生我家?E、孰與……?(與……相比,哪個……?)52(2)表示反問:A、何……哉(也)?(怎么能……呢?)例如:若為傭耕,何富貴也?何可勝道也哉?B、何……為?(……干什么呢?)例如:何辭為?秦則無禮,何施之為?C、何……之有?(有什么……呢?)例如:宋何罪之有?D、如之何……?(怎么能……呢?)例如:君臣之義,如之何其廢之?E、豈(其)……哉(乎,耶)?(哪里……呢?……哪里呢?)例如:豈若吾相鄉(xiāng)鄰之旦旦有是哉!豈可一切拘以定月哉?未報秦施而代其師,豈為死君乎?(2)表示反問:53F、安……哉(乎)?(哪里……呢?)例如: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將軍迎操將安所歸乎?G、不亦……乎?(不是……嗎?)例如: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求劍若此,不亦惑乎?H、……非……歟?(……不是……嗎?)例如:子非三閭大夫歟?I、寧……耶?(哪里……呢?)例如:寧知此為歸骨所耶?J、顧……哉?(難道……嗎?)例如:顧不如蜀鄙之僧哉?K、獨……哉?(難道……嗎?)例如:相如雖弩,獨畏廉將軍哉?F、安……哉(乎)?(哪里……呢?)54(3)表示感嘆:A、何其……也?。ㄔ趺茨敲础。。├纾弘m有君命,何其速也!B、直(特)……耳?。ㄖ徊贿^……罷了!)例如:王曰:“不可,直不過百步耳!”G、不亦……乎?(不是……嗎?)例如: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求劍若此,不亦惑乎?H、……非……歟?(……不是……嗎?)例如:子非三閭大夫歟?I、寧……耶?(哪里……呢?)例如:寧知此為歸骨所耶?(3)表示感嘆:55J、顧……哉?(難道……嗎?)例如:顧不如蜀鄙之僧哉?K、獨……哉?(難道……嗎?)例如:相如雖弩,獨畏廉將軍哉?C、惟……耳?。ㄖ皇恰T了?。├纾何嵋褵o事可辦,惟待死期耳!D、一何……(多么……?。。├纾豪艉粢缓闻?,婦啼一何苦!E、亦……哉?。ㄒ舱媸恰。。├纾呵伊⑹谄淠怪T,以旌其所為。鳴呼,亦盛矣哉!F、……何如哉?(……該是怎樣的呢?)例如:痛定思痛,痛何如哉?J、顧……哉?(難道……嗎?)56(4)表揣度:A、無乃……乎(耶)?(恐怕……吧?)(兼表反問)例如:求,無乃爾是過歟?師勞力竭,遠主備之,無乃不可乎?B、得無……乎(耶)?(該不是……嗎?)(兼表反問)例如:若輩得無若貧乎?C、其……歟?(不是……嗎?)(兼表反問)例如:其可怪也歟?D、……庶幾……歟?(……或許……吧?)例如:吾王庶幾無疾病歟?(4)表揣度:57(5)表示選擇:A、與其……孰若……?(與其……,哪如……?)例如:與其坐而待亡,孰若起而拯之?B、……歟(耶),抑……歟(耶)?(是……,還是……?)例如:先生在民間,審知故揚州閣部果死耶,抑未死耶?C、其……,其……也?(是……呢,還是……呢?)例如:其真無馬耶?其真不知馬也。(5)表示選擇:58判斷下列特殊句式的類型1、賢哉,回也!()2、君何以知燕王?()3、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4、豫州今欲何至?()5、且將軍大勢可以拒操者,長江也()6、會于西河外澠池()7、永元中,舉孝廉不行,連辟公府不就8、村中少年好事者,馴養(yǎng)一蟲。9、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10、今以鐘磬置水中。11、遂為猾胥報充里正役。12、和氏壁,天下所共傳寶也。13、計未定,求人可使報秦者,未得14、父母唯其疾之憂15、又試之雞,果如臣言鞏固練習(xí)判斷下列特殊句式的類型鞏固練習(xí)59一、閱讀下面句子,找出句式不同的一句是()

A.雖董之以嚴刑,振之以威怒B.不拘于時,學(xué)于余

C.青出于藍而勝于藍D.茍得聞子大夫之言,何后之有

二、從句式看將以下各句分類正確的一項是()。

1.甚矣,汝之不惠2.請其矢,盛以錦囊

3.一夫作難而七廟隳4.梁,吾仇也

5.身死國滅,為天下笑6.其勢弱于秦

7.痛哉斯言8.其兩股相比者,各隱卷底衣褶中9.何以謂之文也

A.1、7/2、6/3、5/4/8/9

B.1、4/2、3/5、6/7/8/9

C.1、2/3、4/5、8/6/7/9

D.1/2、3、4/6/7/8/9一、閱讀下面句子,找出句式不同的一句是()

A.雖董之以60高考文言文專題復(fù)習(xí)

——文言句式課件高考文言文專題復(fù)習(xí)

——文言句式課件61考點分析古代漢語和現(xiàn)代漢語的句法大致相同,由于語言的發(fā)展和演變,也存在一些差異。掌握有別于現(xiàn)代漢語的常見文言句式,是文言文閱讀所必需的能力。這里主要掌握判斷句、被動句、倒裝(變式)句、省略句四種,另外,古漢語的疑問句和固定句式也要引起我們的重視。??键c分析古代漢語和現(xiàn)代漢語的句法大致相同,由于62考綱要求:理解與現(xiàn)代漢語不同的句式。題型:翻譯題考綱要求:理解與現(xiàn)代漢語不同的句式。課前小練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1、亞父者,范增也。2、沛公軍霸上。3、沛公安在?4、而身死國滅,為天下笑。判斷句賓語前置被動句

省略句

課前小練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1、64

判斷句是對事物的性質(zhì)、情況、事物間的關(guān)系作出肯定或否定判斷的句子。文言文中表判斷的常見句式有如下幾種類型:一、判斷句:判斷句是對事物的性質(zhì)、情況、事物間的關(guān)系作出肯定或否定判651、用“者”、“也”表判斷?!罢摺北硗nD,“也”表判斷。(1)……“者”……也(3)

……者,……

。(4)

……者也(2)……

,……也1、用“者”、“也”表判斷。(1)……“者”……也(366⑴廉頗者,趙之良將也。⑵魏公子無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釐(XI)王異母弟也。⑶夫戰(zhàn),勇氣也。⑷張衡字平子,南陽西鄂人也?!ぁぁぁぁぁあ帕H者,趙之良將也?!ぁぁぁぁぁ?7⑸粟者,民之所種。⑹四人者:廬陵蕭君圭君玉……⑺蓮,花之君子者也,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⑻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ぁぁぁぁぁぁぁぁぁあ伤谡?,民之所種?!ぁぁぁぁぁぁぁぁぁ?82、用副詞“乃”“則”“即”“皆”“耳”表判斷。⑴當(dāng)立者乃公子扶蘇。⑵臣乃市井鼓刀屠者。⑶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⑷梁父即楚將項燕。⑸環(huán)滁皆山也。⑹此亡秦之續(xù)耳?!ぁぁぁぁぁ?、用副詞“乃”“則”“即”“皆”“耳”表判斷?!ぁぁぁぁぁ?93、用動詞“為”“是”表判斷。

如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是女郎。

注意:“是”在先秦古漢語中少作判斷詞,而是指示代詞,作判斷句的主語。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過也。《燭之武退秦師》常用判斷句式3、用動詞“為”“是”表判斷。注意:“是”在先秦古漢語中少704、主謂直接表判斷的。⑴荀卿,趙人。⑵劉備天下梟雄。4、主謂直接表判斷的。715、用否定副詞“非”、“莫”、“無”等表示否定的判斷。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zhàn)不善,弊在賂秦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堅利也……5、用否定副詞“非”、“莫”、“無”等表示否定的判斷。721用“者”或“也”表判斷2用副詞“乃”“則”“即”“皆”“耳”等表判斷。3用動詞“為”“是”表判斷。4用否定副詞“非”、“莫”、“無”等表示否定的判斷。5直接判斷判斷句小結(jié):1用“者”或“也”表判斷判斷句小結(jié):73

被動句是表示被動意義的句子。文言中常常借助一些介詞表示被動。常見的有以下幾種形式:1、用介詞“于”“受……于……”表示被動,“于”引進動作行為的主動者。

①君幸于趙王,故燕王欲結(jié)于君。

②六藝經(jīng)傳皆通習(xí)之,不拘于時,學(xué)于余。翻譯下面句子:③

吾不能舉全吳之地,十萬之眾,受制于人。被動句被動句是表示被動意義的句子。文言中常常借助一些介詞表2、用“為”“為……所……”(“為”引出動作的主動者)“……為所……”表示被動。

①而身死國滅,為天下笑。②吾屬今為之虜矣。注意下面句子:③不者,若屬皆且為所虜。④重為鄉(xiāng)黨所笑。wéi被動句2、用“為”“為……所……”(“為”引出動作的主動者)“……3、用“見”“見……于……”表被動(“于”引進動作的主動者)。①秦城恐不可得,徒見欺。

②信而見疑③臣誠恐見欺于王而負趙。翻譯下面句子:被動句3、用“見”“見……于……”表被動(“于”引進動作的主動者)

“見”有一種特殊用法和表被動的“見”的形式很相近,但它不表被動,它放在動詞前,表示“對自己怎么樣”??勺g為“我”。如:1、府吏見丁寧(我)2、生孩六月,慈父見背(我)1、誠請見教。2、望見諒。3、請勿見笑。翻譯下列句子:誠摯地請求教導(dǎo)我。希望原諒我。請不要譏笑我?!耙姟庇幸环N特殊用法和表被動的“見”的形式很相近,但①予猶記周公之被逮②風(fēng)流總被雨打風(fēng)吹去①戍卒叫,函谷舉②屈原放逐,乃賦《離騷》③城陷而虜4、用介詞“被”表被動

5、無任何標(biāo)志,根據(jù)句意判斷被動句①予猶記周公之被逮②風(fēng)流總被雨打風(fēng)吹去①戍卒叫,函谷舉4、用5、意念被動句(無標(biāo)志)⑴鍥而不舍,金石可鏤⑵人馬燒溺死者甚眾。⑶洎牧以讒誅,邯鄲為郡⑷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⑸龍逢斬,比干剖?!ぁぁぁぁぁぁぁ?、意念被動句(無標(biāo)志)········79被動句常見的有以下幾種形式:1、用介詞“于”“受……于……”表示被動,“于”引進動作行為的主動者。2、用“為”“為……所……”(“為”引出動作的主動者)“……為所……”表示被動。

3、用“見”“見……于……”表被動(“于”引出動作的主動者)。4、用介詞“被”表被動。

5、動詞本身表被動。

小結(jié)被動句常見的有以下幾種形式:1、用介詞“于”“受……于……”選出下列各組中不是被動句的一項1、(

)A、大王來何操

B、今不速往,恐為操所先C、帝感其誠

D、嬴聞如姬父為人所殺2、()A、同舍生皆被綺繡B、父母宗族皆為戮沒

C、忠而被謗D、受制于人AA選出下列各組中不是被動句的一項1、()2、(81賓語前置定語后置狀語后置主謂倒置倒裝句現(xiàn)代漢語的句子成分的順序,一般為

(定)中心詞“主─[狀]─謂─(定)中心詞─“賓”,但在文言文中,在一定條件下,句子成分的順序會發(fā)生變化的,這就是古漢語中的所謂倒裝句,即指文言文中一些句子成分的順序出現(xiàn)了前后顛倒的情況。主要有以下幾種倒裝形式:賓語前置定語后置倒裝句現(xiàn)代漢語的句子成82翻譯下列句子,找出它們的特點①大王來何操?②沛公安在?③客何為者?

“何操”

“操何”

“安在”“在安”“何為”“為何”句子的特點:1、都是疑問句,2、疑問代詞分別是“何”“安”“何”,它們分別作“操”“在”“為”的賓語。3、賓語都前置。規(guī)律一:疑問句中疑問代詞作賓語時,賓語前置。賓語前置句翻譯下列句子,找出它們的特點①大王來何操?“何操”“操何831、下列句子中,與其他句式不同的一項:()A、豫州今欲何至?B、童子何知?C、若事之不濟,此乃天也。D、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E、臣實不才,又敢誰怨?

C疑問代詞有“何、誰、孰、胡、曷、惡、安、焉、奚”等。小試身手1、下列句子中,與其他句式不同的一項:()C疑問代84翻譯下列句子,找出它們的特點①忌不自信。②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③古之人不余欺也?、苁且院笫罒o傳焉,臣未之聞也。“不自信”“不信自”“未之有”“未有之”“不余欺”“不欺余”“未之聞”“未聞之”句子的特點:1、都是否定句,2、代詞分別是“自”“之”“余”“之”,它們分別作“信”“有”“欺”“聞”的賓語,3、賓語都前置。規(guī)律二:否定句中代詞作賓語時,賓語前置。賓語前置句翻譯下列句子,找出它們的特點①忌不自信。“不自信”“不信自”85小試身手2、下列句子與其他三項不同的是:()A、城中皆不之覺B、時人莫之許也C、人馬燒溺死者甚眾D、C忌不自信。小試身手2、下列句子與其他三項不同的是:()C86賓語前置句規(guī)律三:用“是”或“之”把賓語提到動詞前,以突出強調(diào)賓語。這時的“是”或“之”只是賓語前置的標(biāo)志,沒有什么實在意義。翻譯下列句子,找出它們的特點1、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2、何陋之有?3、無乃爾是過矣?4、唯利是圖。

賓語前置句規(guī)律三:翻譯下列句子,找出它們的特點1、()A子何恃而往?B雖我之死,有子存焉。C唯才是舉。D爾何知?B選出下列各組中不是賓語前置的句子1、()B選出下列各組中不是賓語前置的句子881、何以戰(zhàn)?

四、介賓結(jié)構(gòu),介詞的賓語有時會置于介詞前,形成介詞的賓語前置。3、項王項伯東向坐;亞父南向坐。“何以”“以何”“誰與”“與誰”2、微斯人,吾誰與歸?“東向”“向東”1、何以戰(zhàn)?

四、介賓結(jié)構(gòu),介詞的賓語有時會置于介詞前89賓語前置句小結(jié)

一是疑問句中疑問代詞作賓語時,賓語前置。

二是否定句中代詞作賓語提前。

三是用“之”或“是”把賓語提取到動詞前,以突出強調(diào)賓語。這時的“之”“是”只是賓語前置的標(biāo)志,沒有什么實在意義。

四是介詞賓語,也放在介詞的前面。

動詞可以帶賓語,介詞也可以帶賓語。賓語前置有以下幾種情況。賓語前置句小結(jié)一是疑問句中疑問代詞作賓語時,賓語前置小試身手選出下列各組中不是賓語前置的句子

1、()A之二蟲又何知?B卿欲何言?C安得廣廈千萬間。D與言皇上無權(quán),君未之信。C小試身手選出下列各組中不是賓語前置的句子1、(91通常定語應(yīng)該放置于中心詞的前面,但文言語句中卻有很多句子將定語放在中心詞之后。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勸學(xué)》)蚯蚓沒有鋒利的爪牙,強勁的筋骨。蚓無利之爪牙,強之筋骨。定語后置通常定語應(yīng)該放置于中心詞的前面,但文言語句中卻有很多句子將定92中心詞+定語+者式結(jié)構(gòu)求人可使報秦者,末得。(《廉》)尋找能夠出使回復(fù)秦國的人亦雁蕩具體而微者。(《雁蕩山》)也是形體具備而規(guī)模較小的雁蕩山中心詞+定語+者式結(jié)構(gòu)求人可使報秦者,末得。(《廉》)亦雁蕩93中心詞+之+定語+者式結(jié)構(gòu)率謝莊少年之精技擊者百人(《廉》)率領(lǐng)謝莊精通武藝善于格斗的少年馬之千里者(《廉》)能日行千里的馬中心詞+之+定語+者式結(jié)構(gòu)率謝莊少年之精技擊者百人(《廉》)94中心詞+之+定語式結(jié)構(gòu)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勸學(xué)》)蚯蚓沒有鋒利的爪牙,強勁的筋骨帶長鋏之陸離兮,冠切云之崔嵬(《涉江》)佩帶著長長的長劍,戴著高高的帽子中心詞+之+定語式結(jié)構(gòu)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勸學(xué)》)帶長95中心詞+而+定語+者式結(jié)構(gòu)縉紳而能不易其志者,天下之大,有幾人歟?(《五人墓碑記》)能不改變自己志節(jié)的做官人,……中心詞+而+定語+者式結(jié)構(gòu)縉紳而能不易其志者,天下之大,96中心詞+數(shù)(量)詞式結(jié)構(gòu)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一頓有時(就)吃掉一石的糧食。鑄以為金人十二。用它鑄成了十二個金人。中心詞+數(shù)(量)詞式結(jié)構(gòu)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鑄以為金971、選出下列句中不含定語后置的一項A人馬燒溺死者甚眾。B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C太子及賓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D石之鏗然有聲者,所在皆是也。B一試身手1、選出下列句中不含定語后置的一項A人馬燒溺死者甚眾。98翻譯下列句子: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上大夫短屈原于頃襄王。具告以事。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狀語后置(也叫介詞短語后置句)狀語后置介詞結(jié)構(gòu)即介賓短語,標(biāo)志性詞語:“以”、“于”、“乎”等。介詞結(jié)構(gòu)作狀語往往都會置于謂語部分后。翻譯下列句子: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狀語后置(也叫介詞短99一、下列句子屬于狀語后置的是:1、君子博學(xué)而日參省乎己。2、公幸教晞以道。3、于其身,則恥師焉。4、得復(fù)見將軍于此。5、茍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于諸侯6、冰,水為之,而寒于水一試身手一、下列句子屬于狀語后置的是:一試身手1004、主謂倒裝

這種情況很少,往往是為了表示強烈的感嘆。如:“甚矣,汝之不惠?!薄懊涝?我少年中國?!辈蝗试?!梁惠王也。文言文中,為了加強語氣,強調(diào)謂語,常常把謂語提到主語的前面,這種改變語序的做法叫做主謂倒裝。

4、主謂倒裝

文言文中,為了加強語氣,強調(diào)謂語,常常把謂語提101

賓語前置定語后置狀語后置主謂倒置倒裝句主語謂語賓語(定語)〔狀語〕(定語)賓語前置倒裝句主語102鞏固練習(xí):判斷下列特殊句式的類型1、君何以知燕王?2、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3、豫州今欲何至?4、且將軍大勢可以拒操者,長江也。5、時人莫之許也6、會于西河外澠池。賓語前置賓前賓前定后賓前狀后7、未之嘗聞。8、以為莫己若也。9、冰,水為之,而寒于水。10、何以自托于趙。賓前賓前狀語后置賓前+介詞結(jié)構(gòu)后置鞏固練習(xí):賓語前置賓前賓前定后賓前狀后7、未之嘗聞。8、以為103荊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勢耳,非心服也.(《資治通鑒》)

指出這個句子有哪些特殊句式被動句:被兵勢所逼定語后置句:荊州附操之民判斷句:不是心里臣服荊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勢耳,非心服也.指出這個句子有哪些特殊句104

四、省略句:句子中省略某詞或某成份的現(xiàn)象,古代漢語中更為多見,常見的有以下幾種:四、省略句:1051.省主語:⑴永州之野產(chǎn)異蛇,()黑質(zhì)而白章,()觸草木,()盡死。⑵沛公謂張良曰:“……()度我至軍中,公乃入。⑶()曰:“獨樂樂,與人樂樂,孰樂?”()曰:“不若與人?!盵承前省略][蒙后省略][對話省略]1.省主語:[承前省略][蒙后省略][對話省略]1062.省謂語:⑴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⑵及左公下廠獄,史朝夕()獄門外。⑶楊子之鄰人亡羊,即率其黨(家人)(),又請楊子之豎(童仆)追之。2.省謂語:1073.省賓語:⑴權(quán)起更衣,肅追()于宇下,⑵揚州城下,進退不由()。⑶項王曰:“壯士!賜之厄酒。”則與()斗厄酒。⑷豎子不足與()謀。3.省賓語:1084.省介詞⑴今以鐘磬置()水中。⑵荊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勢耳。4.省介詞109常見文言文固定格式

固定格式也叫固定結(jié)構(gòu),或者凝固結(jié)構(gòu)。它的語法特點就是由一些不同詞性的詞凝結(jié)在一起,固定成為一種句法格式,表達一種新的語法意義,世代沿用,約定俗成,經(jīng)久不變。這些固定用法大致可分為表示疑問、表示反問、表示感嘆、表示揣度和表示選擇五種:常見文言文固定格式110文言文的固定格式:

1)表示疑問:A、何以……?(根據(jù)什么……?憑什么……?)例如:王曰:“何以知之?”B、何所……?(所……的是什么?)例如:問女何所思,問女何所憶?C、奈何……?(……怎么辦?……為什么?)例如:未辭也,為之奈何?奈何取之盡錙銖,用之如泥沙?D、如……何?奈……何?(拿……怎么樣呢?)例如:如太行王屋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文言文的固定格式:111E、孰與……?(與……相比,哪個……?)例如:吾孰與城比徐公美?公之視廉將軍孰與秦王?F、安……乎?(怎么……呢?)例如:然劉豫州新敗之后,安能抗此難乎?G、獨……耶?(難道……嗎?)例如:公子縱輕勝,棄之降秦,獨不憐公子姊耶?H、何為……?(為什么……?)例如:君何為生我家?E、孰與……?(與……相比,哪個……?)112(2)表示反問:A、何……哉(也)?(怎么能……呢?)例如:若為傭耕,何富貴也?何可勝道也哉?B、何……為?(……干什么呢?)例如:何辭為?秦則無禮,何施之為?C、何……之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