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民間的茶禮俗_第1頁
潮汕民間的茶禮俗_第2頁
潮汕民間的茶禮俗_第3頁
潮汕民間的茶禮俗_第4頁
潮汕民間的茶禮俗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潮汕民間的茶禮俗潮汕人把茶叫作“茶米”,茶在潮汕人心目中就像米 一樣,足以看出潮汕人嗜茶如命。在潮汕人的日常生活中, 茶是一種重要的禮俗載體,無論家居自飲、客來禮敬、拜祖 祭神或是婚喪嫁娶,處處可以看見茶的蹤跡。生活禮俗中的 茶潮汕人熱情好客,鄰居來串門、親朋好友來做客都會泡 工夫茶。這是人們招待客人最起碼的禮節(jié),是衡量主人好客 程度的基本尺度。主人在篩完茶之后,自己不能先飲,要等 到別人端杯后自己方能端杯。第一杯茶一定先給左首第一位 客人,無論其身份尊卑、年齡大小,亦不分性別。喝茶時要端取哪一杯也是很有講究的,一般是順手勢先拿旁邊的一杯茶,最后的人才拿中間一杯。如果不懂規(guī)矩,在兩旁茶杯未有人端走之前,就先拿了中間一杯,不但會被看作對主人的不敬,也是對在座其他人的不尊敬。主人催客人飲茶時,主 人會用左手手指輕叩茶幾,右掌向上伸出,來個“請”的姿勢。如果在喝茶的過程中,又來了客人,主人就得撤換茶葉 重新沖茶,以示對新來客人的尊敬。泡茶待客時,主人家常 備有糖餅、瓜子、花生、涼果,稱為茶配或茶料。茶以其特有的清新淡雅的質地,維系著人與人之間的交往,寄寓人們的禮敬與情誼。在潮汕地區(qū),茶時常被當作禮物贈予親朋好友。如給遠方的友人寄上一包新茶或名茶,將會讓他們感到友誼的純真可貴,令他們彌加珍惜。潮汕是全國有名的僑鄉(xiāng),華僑眾多。如有華僑從海外歸來,親屬頭件事就是備好甜茶(在茶水里加入紅糖而成,俗稱“祝福茶”)或甜糯米圓、甜糖面,恭恭敬敬捧至華僑面前請“吃甜”,祝賀甜蜜團圓。家中媳婦及下輩請長輩“吃甜”,還要行“跪茶”之禮,以示尊敬。華僑登門拜訪親戚或朋友,也會受到同樣禮遇。小輩第一次敬甜茶時,華僑會當面贈送封有錢幣、首飾的紅包作答謝?;橐龆Y俗中的茶在潮汕舊式婚姻中,買賣婚姻相當盛行,聘金多少成了婚姻成敗的關鍵。有些人不愿討價還價議聘,回避赤裸裸的金錢關系,便把聘金美稱為“茶儀”,意為男家對女方父母育女之恩的感謝?!安鑳x”以一擔茶為單位,雙方通過媒人兩頭奔走,定下雙方都滿意的擔數(shù),然后按市價換成現(xiàn)款,而后才行聘。男方有的早在定親階段就預支了部分“茶儀”這就是買賣婚姻最為商品化的典型。新中國成立后,這種買賣婚姻在潮汕地區(qū)已基本消失。如今,潮汕地區(qū)的某些地方仍然有用茶葉作為聘禮的,意味著雙方親事定下來后就不再變動,要是女子再受聘于他人,會被世人斥為“吃兩家茶”為世俗所不齒。現(xiàn)在潮州產(chǎn)茶區(qū)有一些茶戶,還以自制佳茗作為女子陪嫁妝奩。在潮陽關埠一帶的婚俗中,“茶包”是必不可少的聘禮,但當中已沒有茶葉,而是用紙包上豆條、橘餅、餅干等糖果,包扎成茶包狀?!安璋币辉~沿用至今更多的是暗喻婚約一經(jīng)締結,便絕無反悔

結婚當日中午,男方宴請親朋。午宴結束后,就由婆婆或新郎帶結婚當日中午,男方宴請親朋。午宴結束后,就由婆婆或新郎帶新娘向家族中的長輩、親屬及姻親、來賓,由外到內,從長輩到晚輩,依次敬甜茶以寄寓甜蜜美意。敬甜茶時,新娘首先低頭不語,由男方家里人介紹受茶之人的稱謂,再由伴娘介紹給新娘,新娘聽后跪在地上端甜茶敬獻給被介紹人,被敬者要雙手扶起新娘并飲甜茶雙杯,贈新娘紅包或金銀首飾,謂之“賞面錢”,并說一些祝福的話語。新娘敬甜茶時伴娘要“做四句”,如“手捧甜茶跪廳中,敬奉爹奶上輩人。請飲甜茶添百福,四時如春永平安”。新娘敬甜茶時要按輩分高低依次奉敬?;閼c當晚,成群結伙的青年、長輩就來鬧洞房了。主家應先把洞房布置一番,燈光明亮,床桌上布帛紛呈,擺好一大盤一大盤的糖果、香煙、花生。伴娘協(xié)助新娘子斟好甜茶以迎客。頃刻間廳室熱鬧非凡,鬧洞房者喝了甜茶,就開始潮鄉(xiāng)特有的鬧洞房“做四句”。新郎、新娘雙雙坐在正中接受大伙的祝福?!白鏊木洹闭?,即隨興吟出四句短詩或民歌以示祝賀,如“洞房花燭通通紅,才郎淑女配成雙;祝賀明年得貴子,光宗耀祖把代傳”。鬧洞房有時直至深夜,伴娘為勸看新娘者回歸,便唱道:“手捧甜茶來到邊,時鐘短針指上天,此時更深夜已晚,各位請茶歸返圓。諸位詩才我拜服,來日赴京中高第?!笨腿艘姶耍銜攘颂鸩韬笞R趣地離開?;閼c翌晨,新娘必向長輩親屬敬獻甜茶,一來表示孝敬長輩,二來表示合家甜蜜。這天一早,主家已備好一大壺甜茶,一個嶄新大茶盤托著24只茶杯,一色紅漆油亮。廳堂上,鋪好草席,端置一張?zhí)?/p>

師椅,墊上錦緞。敬甜茶按輩分依次進行。先祖輩,次父輩,先男后女,逐一敬奉。對于長輩,舊時新娘應跪于席上,雙手捧茶敬獻。長輩喝下一杯喜茶就得回賜一個紅包,口中念著“給兒孫興家立業(yè),合家前程似錦”。紅包中有金耳環(huán)、金戒指或者是錢幣。至于同輩就不必下跪了。敬完甜茶后,再斟上一大盤,請晚輩兒童“喝歡喜茶”,大家便應邀而上,高高興興地喝下一杯喜慶茶。結婚第三天,新媳婦要回娘家,俗稱“返厝”。新娘與新郎一同返回娘家后,新郎須端橄欖向岳父岳母請安,岳父岳母則應贈給新郎紅包或首飾。之后,妻舅端來甜茶供新郎享用,新郎應贈紅包給妻舅。緊接著,妻舅又端來甜面雞蛋供新郎新娘食用。“食桌”禮俗中的茶潮汕民間把赴宴席稱為“食桌”,大凡遇婚喪喜慶事都必“食桌”。凡喜事,稱為“紅事”,如壽桌、花園桌、新人桌(娶媳婦)、仔婿桌(請女婿)、丁桌(生男孩)、入內桌(新屋落成)等等;凡喪事稱為“白事”,辦的宴席稱為“白事桌”。潮汕人“食桌”最獨特的是,在宴席中間需穿插五六次工夫茶。工夫茶量雖少,但很釅,在品嘗佳肴之后,喝一小杯,大可去膩除煩,使胃腸“再振雄風”。工夫茶一般在上三四道菜之后上一次最適宜。壽桌是“食桌”中比較隆重的一種。潮汕人一般將虛齡60歲的生日,稱為“大生日”,要做桌請人。籌辦壽桌要事先發(fā)帖給親友請其赴宴,被宴請者赴宴時會備豬腿、長壽面、壽桃、大吉的,而主人除設席款待外,尚要回贈糖包、茶包。即柑,柑大于橘,故稱大吉)等禮品前往賀壽,也有送壽聯(lián)、壽幛即柑,柑大于橘,故稱大吉)等禮品前往賀壽,也有送壽聯(lián)、壽幛潮汕人比較隆重的宴席還有仔婿桌。當?shù)谑啦耍ㄗ詈笠坏啦耍┥蟻碇螅屡鲈趭A上一筷后就會起身退席,同桌吃飯的客人也隨之離座待茶,宴席結束。當泡上第一輪茶時,新女婿站起向前輩行鞠躬敬茶,以表敬老。茶罷,新女婿回到岳父家,又向岳父岳母和岳家長輩們行跪奉甜茶儀式,岳父岳母及長輩賞給紅包,謂之賞面。傳統(tǒng)節(jié)俗中的茶農(nóng)歷正月初一,為新歲之首,天方拂曉便喜炮聲聲,家家戶戶廳中大桌上,紅盤盛滿大吉、青橄欖及各式精美糖果,門前張燈結彩,晚輩向上輩敬茶祝福。早餐后大人攜小孩帶上大吉到親友家拜年,主客互致新年如意、恭賀發(fā)財添福等吉利話;主人請客以大吉、橄欖,共品工夫茶,客人贈上大吉賀主人吉祥如意,主人要以大吉回贈,俗謂轉敬式換吉,意在回敬美好祝愿。元宵夜,舊時的揭陽鄉(xiāng)村有“看新娘”的習俗。家家的新媳婦均要梳理整齊,由婆婆領著去“行頭橋”,或將新娘置于廳堂,備上柑橘、橄欖、糖果、茶水供人觀看,俗稱“重鬧新房”,來看的人越多越好。有些新娘會以扇遮面,人家催看時才羞答答將扇放下??葱履飼r,人們還喜歡“做四句”,一般都是祝福的話,說得好的,主人要敬茶敬果,也有些淘氣的,會做些歪詩戲弄新娘,但最終都會是吉利話。新娘被人看過之后,就方便出門見鄉(xiāng)人了。在海陸豐地區(qū)的元宵節(jié),至今還傳承著喝“燈茶”的習俗,鄰里之間請茶致賀,講好話,互祝吉祥如意、財丁興旺,并稱贊主人家的茶做得好喝,又香又鮮,充分體現(xiàn)了人們的友好。“燈茶”一般在正月十三日前后置辦,也有個別從正月初八就開始,正月十三日辦的叫“開燈茶”,寄寓著光明與喜慶;正月十六日辦的叫“圓燈茶”,預示著年頭至年尾平平安安,圓圓滿滿。調配“燈茶”是以各種淡茶為基茶(也有用開水或雞湯、豬骨湯的),加上肉食類(瘦豬肉、鮮魚)、蔬菜類(菠菜、茼蒿、芹菜、蒜、包菜)及豆類、調味類(鹽粉、胡椒、茴香、味精等)作為用料,各鄉(xiāng)各家不同。至20世紀90年代,“燈茶”用料更加講究,品種多樣、嫩香可口,突出了地方風味。每年中秋節(jié)晚上,皓月東升,家家戶戶在門前擺上香茶、月餅、果品之類叫“接月華”,拜完之后,大家圍坐在桌前飲茶、吃月餅共賞月,合家同樂。行規(guī)禮俗中的茶在潮汕地區(qū)的拳館(也稱武術館)行規(guī)中,有其傳統(tǒng)獨特的茶規(guī)。拳館的工夫茶,一般設左、中、右三杯,以待客人。左邊的稱為主人茶,中間的稱為老爺茶或叫師傅茶,右邊的稱為客人茶。主人敬茶,客人必須端拿右邊那一杯,如果客人茶被人先拿了,須借左邊主人茶移到右邊客人茶位置上,然后再端飲之。切不可拿中間那杯老爺茶,若是進館就專飲老爺茶,此屬不尊重,有鬧事之意;再者,端茶杯時,杯腳切不可擦茶盤,若擦茶盤,一場比試頃刻到來。20世紀90年代以前,豬對于潮汕農(nóng)戶而言是財富的象征。養(yǎng)豬是每戶人家積累財富的主要途徑。在建豬欄時,主人給匠人的茶、酒、飯食,忌匠人客氣不吃或不吃完。俗以為,吃得越干凈越好,那樣將來豬就愛吃食,否則,豬不愛吃食,不肯長肉。有的主家見匠人客客氣氣,不吃茶、飯,就要當場搶來吃個一干二凈。有的老阿姆甚至懷著對違反禁忌的惱恨,搶過飯食,側身躺在豬欄地上猛吃,吃不完時,誰拉也不起來。喪葬禮俗中的茶用茶作為隨葬物,這種風俗在潮汕地區(qū)一直沿襲至今。潮汕民間認為茶是人們生活的必需品,人雖死了,但陰魂猶在,衣食住行如同凡間一般,飲茶仍然是不可少的。它表現(xiàn)了晚輩對長輩的一片孝心。還有一種說法,認為茶是“潔凈”之物,能吸收異味,凈化空氣,用今人的話來說,就是用茶做隨葬物,有利于死者的遺體保存和減少環(huán)境污染。在揭西縣河婆、五云、上砂、下砂等鄉(xiāng)鎮(zhèn)農(nóng)村,新中國成立前凡家中有人逝世,喪家請縫衣師傅去做孝服。孝子們?yōu)榱吮磉_孝心,用托盤端著三杯茶,哭著跪在縫衣師傅面前拜師傅??p衣師傅必須手中拿著剪刀和尺子,走到跪著的孝子前,從托盤上端起一杯茶,口中念道:“頭杯敬天?!蹦詈?,把茶稍向上潑掉,茶杯放回原處。接著端起第二杯,又念:“二杯敬地?!蹦詈?,把茶潑向地下。接續(xù)端起第三杯茶,又念:“三杯敬亡人。”念后,不潑茶,把茶原封不動地放回原處。然后,雙手去扶起孝子,邊扶邊念著:“一時之喪,萬年吉慶凡親人辭世,親戚好友前來祭拜,喪家必以甜茶相待。喝杯甜茶之后,親友才到靈堂前向死者默哀行禮告別。如其 娘家長輩到來,晚輩媳婦也要捧甜茶叩跪行禮, 然后才議事。在舉行葬禮時,主葬之人要在五谷中加上茶葉,朝墓穴和孝子身上撒去,口中還叨念著“五谷茶葉撒上天,孝子來迎豐 收年”等祝頌語。在潮州,死者人土為安后,孝子帶領死者魂魄歸來前,死者兒媳、女兒應跪在門前相迎。孝婦身著藍衣烏裙,手端甜茶,跪在前列,說:“某某(稱謂死者)請飽杯甜茶!”這形同迎接死者外出歸家之大禮。祭祀禮俗中的茶潮汕民間拜神禮品必有茶。舊時潮汕農(nóng)村中的公用水井,在正月初三舉行開井儀式時(除夕封井),要祭拜井公井奶,要用三杯清茶倒進井里。寺院廟堂,神座佛前的供桌上,也常獻清茶三杯。如今,不少潮汕人還保留在村里或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