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翁亭記題簽_第1頁
醉翁亭記題簽_第2頁
醉翁亭記題簽_第3頁
醉翁亭記題簽_第4頁
醉翁亭記題簽_第5頁
免費預(yù)覽已結(jié)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jìn)行舉報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介

醉翁亭記題簽醉翁亭記題簽醉翁亭記題簽資料僅供參考文件編號:2022年4月醉翁亭記題簽版本號:A修改號:1頁次:1.0審核:批準(zhǔn):發(fā)布日期:醉翁亭記環(huán)滁皆山也。其西南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瑯琊也。山行六七里,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于兩峰之間者,釀泉也。峰回路轉(zhuǎn),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誰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誰太守自謂也。太守與客來飲于此,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故自號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若夫日出而林霏開,云歸而巖穴暝,晦明變化者,山間之朝暮也。野芳發(fā)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fēng)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朝而往,暮而歸,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至于負(fù)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樹,前者呼,后者應(yīng),傴僂提攜,往來而不絕者,滁人游也。臨溪而漁,溪深而魚肥。釀泉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雜然而前陳者,太守宴也。宴酣之樂,非絲非竹,射者中,弈者勝,觥籌交錯,起坐而喧嘩者,眾賓歡也。蒼顏白發(fā),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已而夕陽在山,人影散亂,太守歸而賓客從也。樹林陰翳,鳴聲上下,游人去而禽鳥樂也。然而禽鳥知山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人知從太守游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謂誰廬陵歐陽修也。一、文學(xué)常識歐陽修,字永叔,自號醉翁,晚年號六一居士,謚號文忠,世稱歐陽文忠公,北宋時期文學(xué)家。與(唐)韓愈,柳宗元,(宋)王安石,蘇洵,蘇軾,蘇轍,曾鞏合稱“唐宋八大家”。本文選自《歐陽修散文選集》。二詞語解釋1書下注釋(1)環(huán)滁:環(huán)繞著滁州城。(2)蔚然而深秀者,瑯琊也:樹木茂盛,又幽深又秀麗的,是瑯琊山。蔚然,茂盛的樣子。(3)峰回路轉(zhuǎn):山勢回環(huán),路也跟著拐彎。(4)翼然臨于泉上:四角翹起,像鳥張開翅膀一樣,高踞于泉水之上。臨,靠近。(5)太守自謂:太守用自己的別號(醉翁)來命名。(6)意:情趣。(7)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欣賞山水的樂趣,領(lǐng)會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8)林霏開:樹林里的霧氣散了。(9)去歸而巖穴暝:煙云聚攏來,山谷就顯得昏暗了。(10)晦明變化:朝則自暗而明,暮則自明而暗,或暗或明,變化不一。(11)野芳發(fā)而幽香:野花開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芳,香花。(12)佳木秀而繁陰:好的樹木枝葉繁茂,形成一片濃郁的綠陰。秀,開花,這里指滋長的意思。(13)風(fēng)霜高潔:就是風(fēng)高霜潔。天高氣爽。(14)負(fù)者:背東西的人。(15)休于樹:在樹下休息。(16)傴僂提攜:老年人彎著腰走,小孩子由大人領(lǐng)著走。這里指老老少少的行人。傴僂,腰背彎曲。(17)山肴野蔌:野味野菜。山肴,拿山野里打來的鳥獸做的菜,俗稱“野味”。蔌,菜蔬。(18)陳:擺開。(19)宴酣之樂,非絲非竹:宴會喝酒的樂趣,不在于音樂。酣,盡興地喝酒。絲,弦樂器。竹,管樂器。(20)射:這里指投壺,宴飲時的一種游戲,把箭向壺里投。投中多的為勝,負(fù)者照規(guī)定的杯數(shù)喝酒。(21)奕:下棋。(22)觥籌交錯:酒杯和酒籌交互錯雜。觥,酒杯?;I,酒籌,宴會上行令或游戲時飲酒計數(shù)用的簽子。(23)蒼顏:臉色蒼老。(24)頹然乎其間:醉醺醺地坐在眾人中間。頹然,愿意是精神不振的樣子,這里形容醉態(tài)。(25)陰翳:形容枝葉茂密成陰。翳,遮蓋。(26)鳴聲上下:意思是鳥到處叫。上下,指高處和低處的樹林。(27)樂其樂:以游人的快樂為快樂。(28)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醉了能夠同大家一起歡樂,醒來能夠用文章記述這樂事的人。(29)謂:為,是。2、其他字詞:壑:山谷。尤:特別。例:林壑尤美。作:制造。例:作亭者誰。名:命名。例:名之者誰。謂:命名。例:太守自謂也。寓:寄托。例:得之心而寓之酒也。霏:霧氣。例:日出而林霏開。發(fā):開放。例:野芳發(fā)而幽香。樂:以……為樂。例: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述:記述。例:醒能述以之者。3、成語歸納:觥籌交錯:酒杯和酒籌交互錯雜。觥,酒杯?;I,酒籌,宴會上行令或游戲時飲酒計數(shù)用的簽子。醉翁之意不在酒:比喻本意不在此而另有所圖。水落石出:比喻事情真相大白。峰回路轉(zhuǎn):山勢回環(huán),路也跟著拐彎。三、原文填空(1)、總領(lǐng)全文的句子:環(huán)滁皆山也。(2)、直抒胸臆的句子(奠定文章抒情基調(diào)的句子)(破題句)(表明作者核心命意的句子):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3)、微露主旨的句子(點明貫穿全文主線的句子):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4)、寫朝暮之景的句子:日出而林霏開,云歸而巖穴暝。(5)、寫春夏之景的句子:野芳發(fā)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6)、寫秋冬之景的句子:風(fēng)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7)、最能體現(xiàn)滁人歡樂情狀的句子:前者呼,后者應(yīng),傴僂提攜,往來而不絕者。(8)、照應(yīng)“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的句子:蒼顏白發(fā),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9)、全文的主旨句(將醉樂統(tǒng)一的句子):醉能同其樂。(10)、將歸時情景寫得非常生動的句子:已而夕陽在山,人影散亂。(11)、交代作者自號醉翁的原因的句子: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12)、表現(xiàn)太守和賓客歡宴場面的詞語是:觥籌交錯(13)、最能體現(xiàn)太守與民同樂的句子:蒼顏白發(fā),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四、簡答題1、文章第①段文字寫醉翁亭,(1)寫了哪幾種景物(2)寫景的順序及特點是什么(3)寫亭名的由來有什么作用(1)從山落筆,由山寫到泉,由泉寫到亭,自然入題。(2)按照由遠(yuǎn)及近,由全景到局部的順序,從大處落筆,層層遞進(jìn),為下文寫山水之樂,與民同樂做鋪墊。(3)引出“醉翁之意不在酒”,而在山水之間,在與民同樂之中,為下文主旨的出現(xiàn)張本。2、(1)第①自然段寫山和泉的各有什么作用(2)體會“翼然”一詞的妙處。(1)由山寫到泉,由泉引出亭,既介紹了環(huán)境,又為寫亭作鋪墊。(2)它把亭子像鳥展翅凌空欲飛的形狀態(tài)勢刻畫了出來,形象生動,栩栩如生。3、第②段文字描繪幾幅圖畫分別是什么(概括第②段文字的主要內(nèi)容)六幅圖畫。寫山間朝暮之景和四時之景。朝:日出而林霏開;暮:云歸而巖穴暝;春:野芳發(fā)而幽香;夏:佳木秀而繁陰。秋:風(fēng)霜高潔;冬:水落石出。4、(1)第②段文字描繪景物時從哪些感官角度來寫景的(2)結(jié)構(gòu)特點。(3)這樣寫的好處(4)本段寫景的作用(1)視覺、嗅覺。(2)先分后總(3)層次分明,條理清晰。(4)突出“樂亦無窮”,為下文寫宴酣之樂和與民同樂做鋪墊。5、“醉能同其樂”在文中的作用把醉與樂統(tǒng)一起來,點明與民同樂的主旨。6、在描繪圖畫時,各抓住了什么特點來寫舉例說明。抓住了時令不同,季節(jié)不同,景物不同的特點。如:秋:天高氣爽,冬:水底冰封。7、(1)哪一句把第二段的“山水之樂”具體化了(2)把第二段的“山水之樂”具體化了的作用(1)朝而往,暮而歸,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2)總結(jié)全段,抒發(fā)了作者縱情山水,被美景陶醉的歡樂。8、(1)第③段寫了什么內(nèi)容(2)結(jié)構(gòu)上有什么特點(3)這樣寫有什么作用(4)為什么將滁人游放在最顯著的位置上寫(寫滁人興高采烈地出游與太守有什么關(guān)系)(1)寫滁人、賓客、太守游瑯琊山的情形。(2)并列結(jié)構(gòu)(3)在眾多人物中突出太守。(4)表明享受山水之樂的不僅有太守和賓客,還有滁州百姓,這說明滁州政治清明,百姓生活安定富足,這是太守勵精圖治的結(jié)果。這突出文章主旨——與民同樂做鋪墊。9、(1)第③段文字分幾層,每層用三個字歸納層意。(2)太守宴有何特點(這樣寫有什么作用)(1)四層:滁人游,太守宴,眾賓歡,太守醉。(2)宴飲所需,都就地取材,極為簡便,但卻野趣十足,快樂無窮;突出太守清明節(jié)儉,不鋪張浪費,不講排場,完全是寄情山水,與民同樂。10、(1)第③段第幾層是核心,其他各層起什么作用(2)“太守醉”有什么含義(1)第四層是核心,其他各層起陪襯作用。(2)不只是酒醉,更是心醉,醉于山水的美麗,滁州人生活的安定富足和與民同樂政治理想的實現(xiàn)。11、《岳陽樓記》與本文作者作此文時政治境遇基本相同,但文章卻毫無抑郁之感,從歐陽修與范仲淹身上你得到了哪些人生啟示無論是處于何種人生境地,都不應(yīng)只沉溺于個人的得失,應(yīng)積極樂觀向上,胸懷寬廣,尤其是當(dāng)代青年人在競爭大潮中更容易出現(xiàn)個人挫折,要想成就一番大業(yè),必須具有范仲淹與歐陽修那樣的胸懷和氣度。12、第④段寫了什么寫太守游罷而歸的情形,作者巧妙地用禽鳥之樂襯托游人之樂,又以游人之樂襯托太守之樂,揭示本文主旨。13、作者寫此文時適值被貶,可是文中卻處處寫“樂”與“醉”,你如何理解作者寫本文的目的的作者此時適逢被貶,內(nèi)心郁悶,文章的前半部分流露出了縱情山水的意思,但這絕不是作者寫此文的根本意圖。滁人興高采烈的出游,自己與賓客的出游,這都是“與民同樂”的表現(xiàn),而太守的醉就恰在這里,真正醉的是滁人的安樂富足。14、文中的“醉”與“樂”是什么關(guān)系“醉”是表象,“樂”是實質(zhì)。寫“醉”是為了寫“樂”,因“樂”而“醉”,“醉”增其“樂”,“醉”與“樂”是統(tǒng)一的。15、“蒼顏白發(fā),頹然乎其間,太守醉也”。請你想象那情景,說說你心中生起一種什么樣的情感。例如,我心中油然生起一種對先輩的追懷之情。歐陽修“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的風(fēng)流倜儻情懷,使我產(chǎn)生深深的思慕與效法之情。16、作者寫早晚景象變化,抓住了晦、明的特點,用“日出”“云歸”寫出“林開”“巖暝”的變化的景象;寫四時(季),抓住野芳、佳木、風(fēng)霜、水、石,山間獨特的景象細(xì)節(jié),寫出了迥然有異的四幅景象。17、本文寫作上的一個最顯著的特點便是情與景交融,試以文章第3段為例作簡單分析。在本段中作者寫滁州官民同樂的圖景,極力寫滁州人民在和平生活中怡然自樂和眾賓盡歡的情態(tài),并特意塑造了太守醉酒的情形,用這幅生動的風(fēng)俗畫從側(cè)面顯示出政治清明的景象,也表達(dá)了作者“與民同樂”的政治理想。18、你認(rèn)為太守“醉”的“醉”字有哪些豐富內(nèi)涵醉于滁州美麗的景致,醉于滁州人安定富足的生活,醉于賓客可暢飲的歡娛,醉于自己抱負(fù)得以伸展的喜悅。19、本文處處寫景,處處抒情,處處寫太守的“醉”和“樂”,請用“樂”“醉”或“情”“景”為首字,寫一組不少于五言的對聯(lián)。樂山水禽鳥自然之趣;醉仆從百姓蒼生之歡。20、與本文相關(guān)的對聯(lián):歐陽修與百姓同樂;范仲淹先天下而憂。醉翁亭里歐陽修與百姓同樂;岳陽樓上范仲淹作文寄情。21、遭貶謫的朝廷棄兒不勝枚舉,流放的屈原,不得志的蘇軾,可憐白發(fā)生的辛棄疾,重修岳陽樓的滕子京,從這些人身上你獲得哪些啟示他們雖遭貶謫卻仍奮發(fā)有為,留下了千古奇文,值得敬佩和學(xué)習(xí)。22、結(jié)合前兩段文字,談?wù)勀銓Α熬渚涫怯浬剿瑓s句句記亭,句句是記太守”這一句子的理解。滁州城,瑯琊山,釀泉水,醉翁亭,就象一軸水墨丹青,景不醉人人自醉了。這山光,這水色,這人情,這醉態(tài),乃是政治清朗的折射,這是太守的人生答卷,是太守雖遭貶謫仍勵精圖治的政績,是太守娛情山水以排遣抑郁的情感,是太守勾勒的與民同樂圖。所以說“句句是記山水,卻句句記亭,句句是記太守?!?3、歐陽修寄情山水,詩酒山林,除享受山水之樂外,還具有什么樣的深意與民同樂24、“前者呼,后者應(yīng),傴僂提攜,往來而不絕”描寫的是滁人出游的場面。通過這個場面,你能感受到什么滁州百姓生活安樂,太平,富足;太守治理有方。25、“晦明變化者,山間之朝暮也”同《岳陽樓記》中“朝暉夕陰,氣象萬千”一句在寫景上有兩點相同,一是從時間早晚變化寫,二是從光線的明暗變化寫。26、本文除了表現(xiàn)作者寄情山水排遣郁悶的心情,與民同樂的政治理想,還能表現(xiàn)作者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hù)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fù)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