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陋室銘》和《愛蓮說》中考真題集錦_第1頁
《陋室銘》和《愛蓮說》中考真題集錦_第2頁
《陋室銘》和《愛蓮說》中考真題集錦_第3頁
《陋室銘》和《愛蓮說》中考真題集錦_第4頁
《陋室銘》和《愛蓮說》中考真題集錦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陋室銘》和《愛蓮說》中考真題集錦(一2007河南省(甲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梢哉{(diào)素琴,閱金經(jīng)。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劉禹錫《陋室銘》(乙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選自《論語》注:1回:即顏回,孔子的弟子。2不堪:無法忍受。16、解釋下面句子中加點的詞的意思。(2分(1有仙則名名:________(2惟吾德馨德馨:________17、用現(xiàn)代漢語寫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18、用《陋室銘》中的句子填空。(1分“空山無人,水流花開”二句,極琴心(寄托心意的琴聲之妙境;“勝固欣然,敗亦可喜”二句,極手談(下圍棋之妙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句,極交友之妙境。19、劉禹錫和顏回一居“陋室”,一在“陋巷”,對此,他們的態(tài)度如何?體現(xiàn)了他們怎樣的精神品質(zhì)?(3分20、請你引述典型例子,談?wù)勀銓Α拔ㄎ岬萝啊币痪涞睦斫夂透形颉?2分9、解釋下面句中加點詞的意義。(4分(1山不在高,有仙則名((2談笑有鴻儒((3可以調(diào)素琴,閱金經(jīng)((4無絲竹之亂耳(10、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4分(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11、下面對選文內(nèi)容和寫法分析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本文托物言志,以陋室不陋,表達了作者對高潔情操的追求。B、選文在描寫“陋室”時,重點突出了“陋室”環(huán)境之清幽寧靜和室內(nèi)主人生活情趣之雅。C、文中的“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表明了作者對官場生活的鄙棄。D、作者在結(jié)尾處引用孔子的話,意在表明只要環(huán)境清幽寧靜,生活閑適,“陋室”就不陋。12、“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對于作者這種交友方式,你有什么看法?(4分(四2008年廈門市[甲](劉禹錫《陋室銘》[乙]孔子曰:“吾死之后,則商①也日益②,賜也日損③?!痹釉?“何謂也?”子曰:“商好與賢己者④處,賜好說⑤不若己者。不知其子,視⑥其父;不知其人,視其友?!惫试?“與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即與之化⑦矣。與不善人居,如入鮑魚之肆⑧,久而不聞其臭,亦與之化矣。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與處者焉。”選自王肅《孔子家語》[注釋]①“商”和下文的“賜”皆為孔子弟子。②益:長進。③損:減損。④賢己者:比自己賢良的人。⑤說:談?wù)?。⑥?看,比照。⑦化:融和。⑧鮑魚之肆:賣咸魚的店鋪。14、解釋下列句中的劃線詞語:(3分①談笑有鴻儒(②無案牘之勞形(③是以君子必慎其所與處者焉(15、在《古漢語詞典》中,“日”字有以下幾個義項。請根據(jù)語境判斷哪一個義項最適合[乙]段“則商也日益”一句中的“日”字。(只需填序號(2分(日:A、太陽B、白天C、日子D、每天,一天天地16、將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4分①斯是陋室,惟吾德馨。②商好與賢己者處,賜好說不若己者。17、簡答題:(5分(1[乙]段中的“芝蘭之室”,后人常用來喻指賢士居所。[甲]段中的“陋室”以及文中提到的“”和“”都稱得上是“芝蘭之室”。(2分(2[甲]段“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乙]段“不知其人,視其友”、“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等,涉及的都是“交朋友”的話題。在“交朋友”方面你有怎樣的個性化感悟?請聯(lián)系文段內(nèi)容自選角度具體談?wù)勀愕目捶ā?3分(五2008濟寧市[甲](劉禹錫《陋室銘》[乙]子曰:“吾與回(顏回言終日,不違,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發(fā),回也不愚?!薄墩撜Z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論語》8.解釋下列加點的詞語。(4分①談笑有鴻儒鴻儒:②人不堪其憂不堪:9.翻譯下列句子。(4分①斯是陋室,惟吾德馨。②退而省其私,亦足以發(fā),回也不愚。10[甲〕文在寫法上的特點是__________________;〔乙文顏回采用的學(xué)習(xí)方法是課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課下鞏固、發(fā)揮;他安心于尊師悟道,將學(xué)問做好做透。(4分11.劉禹錫和顏回一居“陋室”,一在“陋巷”,對此,他們的態(tài)度如何?體現(xiàn)了他們怎樣的精神品質(zhì)?(3分(六2008年海南省《愛蓮說》周敦頤(北宋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后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19、下面加點的字注音正確的一項是((2分A、可愛者甚蕃(pānB、出淤泥而不染(xūC、濯清漣而不妖(zhūD、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xiè20.解釋下面加點的詞在句中的含義。(4分(l香遠益清益:(2亭亭凈植植:(3陶后鮮有聞鮮:(4宜乎眾矣宜:21、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4分(1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2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22、從作者對蓮花的喜愛中,你看到了作者怎樣的追求?(2分(七湖北鄂州市2007年[甲]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后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節(jié)選自周敦頤《愛蓮說》[乙]自荷錢①出水之日,便為點綴綠波;及其勁葉②既生,則又日高一日,日上日妍,有風(fēng)既作飄飄之態(tài),無風(fēng)亦呈裊娜之態(tài);迢至菡萏③成花,嬌姿欲滴,后先相繼;乃花中既謝,乃復(fù)蒂下生蓬,蓬中結(jié)實,亭亭玉立,猶似未開之花,與翠葉并擎,不至白露為霜,而能事不已。此皆言其可目者也。可鼻則有花荷葉之清香,荷花之異馥④,避暑而暑為之退,納涼逐之生。至其可人之口者,則蓮實與藕,皆并列盤餐,而互芬齒頰者也。只有霜中敗葉,零落難堪,似成廢物矣,及摘而藏之,又備經(jīng)年襄物之用。是芙?、菡咭?無一時一刻,這適耳目之觀;無一物一絲,不備家常之用者也。(節(jié)選自李漁《閑情偶寄》[注釋]①荷錢:指初生的小荷葉。②勁葉:指長大了的荷葉。③菡萏:未開的荷花。④異馥:異香。⑤芙渠:荷花。20.解釋下面句子中加點的字。(2分⑴不蔓不枝(⑵陶后鮮有聞(⑶不至白露為霜,而能事不已(⑷此皆言其可目者也(21.下列句子中的文言虛詞“而”的意義和用法與“摘而藏之”中“而”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2分A.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B.溪深而魚肥C.乃記之而去D.呼爾而與之22.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4分⑴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⑵無一時一刻,不適耳目之觀。23.甲、乙兩個文段的主要意思各是什么?(3分甲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4.甲、乙兩個文段都寫荷花,都表達了作者對荷花的喜愛和贊美之情,但贊美和喜愛的原因有所不同,請用簡潔的語言分析。(3分(八(廣西百色卷2007《愛蓮說》9.解釋加點的詞語。(2分①可愛者甚蕃蕃:②不蔓不枝蔓:10.下列“之”字的用法,不同的一項是:((2分A.水陸草木之花B.花之隱逸者C.蓮之出淤泥而不染D.牡丹之愛11.翻譯下列句子。(4分①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②菊之愛,陶后鮮有聞。12.本文主要寫的是“蓮之愛”,為什么還要寫“菊之愛”、“牡丹之愛”呢?(2分13.自古以來,花往往成為人們的精神象征,人們往往借花言志,國家或城市也將某種花定為國花或市花。請你為百色市推薦一種市花,并說明理由。(3分(九(山西卷2007年比較閱讀下面的古詩文,完成4-8題。(10分[甲]《飲酒》陶淵明結(jié)廬在人間,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乙]《愛蓮說》周敦頤4.解釋句中加點詞的意思。(1結(jié)廬在人間((2亭亭凈植(5.下列句中的“/”表示朗讀時的停頓,其中讀法不正確的一項是(A而無/車馬喧B飛鳥/相與還C晉陶淵明/獨愛菊D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6.用現(xiàn)代漢語寫出乙文中畫線句的意思。7.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A表達志趣和情懷是兩文的共同點,甲崇尚樸素自然的田園生活,乙追求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B甲乙兩篇都寫到菊,甲借菊寫出心與自然的親近,乙用菊襯托蓮的高潔正直。C甲中的“車馬”意指達官貴人的高軒;乙中的“牡丹”象征追求高雅生活之人。D甲乙兩篇體裁不同,特色各異:甲直抒胸臆,揮灑真情;乙托物言志,意蘊深刻。8.乙文中“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是千古流傳的名句,請從其象征意義入手談?wù)勀愕恼J識。(十(江蘇泰州卷2007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節(jié)選自周敦頤《愛蓮說》芙蕖自荷錢①出水之日,便為點綴綠波;及其莖葉既生,則又日高日上,日上日妍。有風(fēng)既作飄搖之態(tài),無風(fēng)亦呈裊娜之姿,是我于花之未開,先享無窮逸致②矣。迨③至菡萏成花,嬌姿欲滴;及花之既謝,乃復(fù)蒂下生蓬,蓬中結(jié)實,亭亭獨立。此皆言其可目者也。注釋:①荷錢:初生的荷葉。②逸致:情趣。③迨:及,等到。(選自李漁《芙蕖》,有刪節(jié)13.寫出下列句中加點詞的意思。(2分(1濯清漣而不妖((2日上日妍(14.將下列句子譯成現(xiàn)代文。(4分(1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2是我于花之未開,先享無窮逸致矣。15.用“/”標(biāo)出下面句子的兩處朗讀停頓。(2分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16.“出淤泥而不染”常給人帶來深刻的思考,請從第二段中找出類似的句子,并簡略說說它給你的啟迪。(3分句子:啟迪:(十一2008年浙江省寧波市(甲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噫!菊之愛,陶后鮮有聞。蓮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周敦頤《愛蓮說》(乙蘭之味,非可逼而?、僖?。蓋在有無近遠續(xù)斷之間,純以情韻勝。氳氳無所②,故稱瑞③耳。體彩④,而不極于色,令人覽之有馀,而名之不可;即善繪者以意取似,莫能肖也。其真文王、孔子、原之徒,不可得而親,不可得而疏者耶?(選自張大復(fù)《梅花草堂集》[注釋]①取:這里是嗅取(蘭的香味。②氳氳(yūnyūn無所:彌漫飄忽,沒有一定的地方。③瑞:吉,善。④兼彩:兼有各種顏色。18、解釋下面句中加點的詞。(4分①亭亭凈植②陶后鮮有聞③而名之不可④莫能肖也19、《古漢語常用字字典》中“逼”字有以下幾個義項。根據(jù)上下文,“非可逼而取也”中“逼”最恰當(dāng)?shù)慕忉屖?。(2分A、強迫B、接近,迫近C、狹窄D、威脅20、下面句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2分A、體兼彩,而不極于色此用武之國,而其主不能守B.純以情韻勝皆以美于徐公C、花之富貴者也輟耕之壟上D.其真文王、孔子、屈原之徒其子好騎21、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句子。(2分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22、對“善繪者以意取似”解說正確的一項是(。(2分A、擅長繪畫的人因為個人的原因只能類似模擬。B、善于畫畫的人也只能憑自己的感受把蘭畫得像樣。C、善于畫畫的人也只能用自己的意思去理解它。D、擅長繪畫的人已經(jīng)描繪得很相似了。23、同為花中君子,蓮與蘭有相通之處,請從文中找出相應(yīng)的句子填在下面空格里。(2分香味:蓮——;蘭——氳氳無所。品位:蓮——可遠觀而不可褻玩;蘭——。24、(甲文以蓮為托物言志的對象,表現(xiàn)了作者的生活態(tài)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文將蘭比作“文王、孔子、屈原之徒”,讓我們領(lǐng)悟到蘭的品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十二未知省市【甲】周敦頤《愛蓮說》【乙】風(fēng)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毛澤東《卜算子·詠梅》7.解釋下面句中加點的詞:(4分(1出淤泥而不染(2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3陶后鮮有聞(4待到山花爛漫時8.翻譯下面的句子。(2分蓮,花之君子者也。9.作者“獨愛蓮”的原因是什么?(請用原文回答(2分10.【甲】文用、襯托了蓮花的形象,【乙】文用、等自然環(huán)境來烘托梅花的形象。(4分11.兩文所歌頌的對象在精神品質(zhì)上有什么相似之處?(3分(十三2007武漢市11.解釋下列句中加線詞的意思。(2分①可愛者甚蕃(②亭亭凈植(12.下列句中加線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2分A.陶后鮮有聞芳草鮮美,落英繽紛B.香遠益清清榮峻茂,良多趣味C.中通外直指通豫南D.陶后鮮有聞此人一為具言所聞13.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2分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14.閱讀本文,許多同學(xué)喜歡“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因為這兩句寫出了蓮的高潔、質(zhì)樸,比喻君子既不與惡濁的世風(fēng)同流合污,也不孤高自許。你還喜歡本文中描寫蓮的那些語句?為什么?(3分15.某市在確定市花的活動中,居于民意調(diào)查前三名的是蘭花、梅花、桂花。如果讓你從這三種花中選擇一種,你贊成哪種花?并談?wù)劺碛伞?2分四、主旨理解《陋室銘》通過對陋室的描繪,極力形容陋室不陋,表達了作者的節(jié)操、的情趣。五、背誦默寫1.《陋室銘》中揭示全文主旨的句子___________,2.《陋室銘》一文作者認為陋室不陋的原因是:3.文中描寫“陋室”環(huán)境恬靜、雅致,令人賞心悅目的語句是:。4.表現(xiàn)陋室主人交往之雅的句子是:5.文中表現(xiàn)作者擺脫了喧囂生活和繁雜公務(wù)的欣喜之情的語句是6.《陋室銘》中與“時人莫小池中水,淺處無妨有臥龍”。7.作者在文中結(jié)尾把自己與古代賢士相比,表現(xiàn)出了他的志趣和抱負的一句話是:,。8.陋室銘》一文中為突出主旨而引用孔子的一句話是:六、理解回答:《陋室銘》結(jié)尾引孔子的話“何陋之有”,有什么含義?七、分析本文寫作特點,回答問題1.作者運用的寫作手法,借對陋室的銘頌表達自己的高潔傲岸的節(jié)操和安貧樂道的情趣。2.本文開頭運用立論,以“,則名”,水“有龍則靈”。仙之于山、龍之于水既如此,則人之于室亦當(dāng)如此,是以室雖陋而有德者居之,則不陋矣。六、課文理解1、文章的題目是《陋室銘》,但作者沒有直接寫陋室,而是從什么寫起?有什么作用?2、文中哪句話統(tǒng)領(lǐng)全文大意?3、名為陋室,實則不陋。文中從哪些方面點明陋室不陋呢?4、身居陋室,卻不以為陋,是因為室主人有著高尚的品德,作者想借陋室表達他的什么情操呢?這是什么寫法?5、作者用:“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作比的目的是什么?6、作者既說“可以調(diào)素琴,閱金經(jīng)”又說“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這是否矛盾,為什么?答:不矛盾。前者是指生活情趣高雅,后者是說沒有俚語擾耳俗務(wù)纏身。(意思對即可四、問題探究3.作者寫這篇文章并非僅僅是為了寫對蓮花的喜愛,那還寫了什么呢?4、文章題目是“愛蓮說”,按道理只要寫蓮花就行了,而本文卻還寫了菊花、牡丹花,用意何在?5、愛菊、愛蓮、愛牡丹各比喻怎樣的生活態(tài)度?作者對愛菊、愛蓮、愛牡丹的人分別持什么態(tài)度?6.文章結(jié)尾處,修辭和表達上有什么特點?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7、“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常用來比喻什么社會現(xiàn)象?十一、問答題1、陶淵明為什么“獨愛蓮”?答:因為菊花在秋天開放,不與百花爭艷,是花中的隱士,而陶淵明也是一位隱士,菊與陶淵明的品格相似2、“自李唐來,世人盛愛牡丹”,這句話揭示了什么問題?答:揭示了自唐朝以來,崇尚富貴,追名逐利的社會風(fēng)氣。3、作者是從哪些方面描寫蓮花的?并賦予了蓮花哪些品格?答:生長環(huán)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生性高潔,不與世俗同流合污體態(tài)香氣:“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正直,通達事理,行為方正風(fēng)度氣質(zhì):“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志潔行廉,體態(tài)端莊,令人敬重而不敢輕侮4作者描寫蓮花,為什么要先寫陶淵明愛菊,世人愛牡丹?這樣寫有什么作用?答:作者用”菊”和”牡丹”來作正襯和反襯,表達自己潔身自好,不摹名利的生活態(tài)度,含蓄而突出地表達了文章的主旨。5、《愛蓮說》一文運用借物喻人的寫法,旨在托物言志。文中牡丹、蓮花各比喻生活中的什么人?你怎樣看待拜金主義者信奉“有錢能使鬼推磨”的“牡丹之愛”?答:“牡丹”比喻富貴的人。“蓮花”比喻品德高尚的人看法:對有些拜金主義者的貪圖富貴追名逐利行為表示鄙夷和厭惡,他們的“有錢能使鬼推磨”是造成世風(fēng)日衰的禍根,這種“牡丹之愛”要受到批評和否定。6、為什么人們對“花”的愛好不同呢?兩個“獨”字,有什么作用?答:喜愛哪一種花,表明人們的不同的思想感情和氣節(jié)。兩個“獨”字,表現(xiàn)了作者既不與世俗同流合污,又表明了自己不同于陶淵明的生活態(tài)度。7、作者以物喻人,抒情言志。把菊花比作什么?作者對陶淵明的這種隱逸的生活態(tài)度是不是完全贊賞呢?他也愿意隱逸嗎?作者更多的則流露出什么情感?答:隱士。不愿意,因為作者贊賞的只是陶淵明這種不茍同于世俗的人格,而對于他的隱逸卻不贊賞,“惋惜”8、請用自己的話概括蓮“不染”“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亭亭凈植”“不可褻玩”的特征所代表的可貴品質(zhì)。蓮花代表的可品質(zhì)是:質(zhì)樸、高潔,胸懷豁達,品行無邪;不拘繁文茍禮,美德廣布四方,獨立自主,威嚴不可褻瀆。9、本文所用的修辭有:排比、設(shè)問、比喻表達方式有:記敘、描寫表現(xiàn)手法有:象征、襯托本文運用了襯托的手法,用菊正襯蓮,用牡丹反襯蓮。文章的最后一段運用了多種句式:分別有感嘆(噫!菊之愛,陶后鮮有聞。,設(shè)問句(蓮之愛,同予者何人?陳述句(牡丹之愛,宜乎眾矣。10、下面這段話蘊含了君子哪些品質(zhì)?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既不與惡濁的世風(fēng)同流合污,也不孤高自許;通達事理,行為方正,美名遠揚;志潔行廉,儀態(tài)端莊,令人敬重而不敢輕侮。(意思對即可11、從作者對蓮的贊美來看,這種“君子”應(yīng)具備怎樣的品格?答:鄙棄貪圖富貴,追求名利的世風(fēng);潔身自好,保持堅貞氣節(jié)和高尚的品德。12、“蓮之愛,同予者何人”一句,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予獨愛蓮”的“獨”字表現(xiàn)了作者什么態(tài)度?答:表達了作者知音甚少的無限感慨獨字表現(xiàn)了作者遺世獨立,決不隨波逐流。13、你怎樣理解“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答:這是一個反問句。一方面照應(yīng)上文“予獨愛蓮”,另一方面也透露出對人生世事的感嘆,慨嘆當(dāng)時與作者志同道合的人少,能做到品行高潔的人少。14、“牡丹之愛,宜乎眾矣?!北磉_了作者怎樣的感情?答:這個感嘆句,是作者對那時一些士大夫追求名利,求取富貴的處世態(tài)度的強烈諷刺。15、作者對這三種花的態(tài)度又是怎樣的呢?答:嘆惋菊花,為了潔身自好而逃避現(xiàn)實,超然物外,處世態(tài)度未免有些消極。鄙薄牡丹:追名逐利,攀附富貴,未免有些庸俗。贊美蓮花:"出淤泥而不染",立身污濁塵世卻能永葆高潔本色,十分難得。16、請為第2段文字作個評注。答:作者將菊花、牡丹和蓮花一一人格化,賦予他們不同的道德情操,借花喻人,通過人們對這三種花的不同態(tài)度,譏諷了崇尚富貴、追名逐利的社會風(fēng)氣。展現(xiàn)了作者品性的高潔。17、“菊之愛,陶后鮮有聞”,從這句話能看出什么問題?答:揭示了陶淵明以后的社會風(fēng)氣,對社會不滿的隱士少了,與世同流合污的人多了。18本文的語言運用上有何特色?這樣有什么好處?答:駢散結(jié)合.使人讀起來鏗鏘有力,頓挫有致.十二、拓展延伸發(fā)揮題:1、短文贊揚蓮花“出淤泥而不染”的高貴品質(zhì),實則是作者思想情懷的抒發(fā),可現(xiàn)實生活中,有人卻認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對這兩種觀點,你是怎樣看待的?請簡述理由。略(提示:針對某一種觀點或?qū)烧呓Y(jié)合起來談均可,但必須扣住“人與環(huán)境”的關(guān)系2、你喜歡哪種花?請簡要說明喜歡的原因。答: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為歷代文人所喜愛;梅花,你傲立雪中的高潔,堅忍不拔的毅力,卓爾不群的品格,深深的感動著我,激勵著我.3、在我們中學(xué)生中,”出淤泥而不染”的學(xué)生太少,而隨波逐流的人太多,即不明辨是非,跟著厭學(xué),淘氣打仗的同學(xué)廝混在一起,不是喝酒抽煙,就是惹是生非,你如何看待這種現(xiàn)象?談出你的想法.答:中學(xué)生應(yīng)該珍惜易逝的青春年華,努力學(xué)習(xí),不要為將來的遺憾而飲恨終身.4、作者認為“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你同意作者的觀點嗎?說說理由。答:不同意,我認為牡丹才是花中君子,它不為惡勢力屈服,雖遭貶,仍不改其志,按照自身的規(guī)律開花。嬴得花中美譽5、同學(xué)們,我們學(xué)完了課文后有哪些收獲呢?答:從中我們懂得了蓮花高潔脫俗、正直純真的品格。寫作上明白了作者托蓮花抒情言志的寫法。此外,這篇文章比喻、擬人、排比修辭手法的運用,襯托、對比手法的運用,陳述、疑問、感嘆句式的變化,記敘、議論、抒情的有機結(jié)合,文字的洗練而又一字不可易等,都值得我們借鑒。6、《愛蓮說》中滲透著幾種人生觀?結(jié)合現(xiàn)實生活,談?wù)勀愕娜松^。答:三種:1隱逸的人生觀;2貪圖富貴的人生觀;3不與世俗同流合污,潔身自好的人生觀。談自己的人生觀,只要積極向上,聯(lián)系實際,言之有理即可。7、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常用來比喻什么現(xiàn)象?請你結(jié)合實際就”染”與不染問題從正反兩方面聯(lián)系現(xiàn)實生活舉例,談?wù)劯惺?答:比喻人在渾濁不良的環(huán)境中能一塵不染,潔身自好的現(xiàn)象,主觀試題答案自擬.3、荀子說“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黑泥,與之俱黑”,而周敦頤則說蓮“出淤泥而不染”。圍繞“環(huán)境與人”的關(guān)系,提煉出這兩句話各自蘊含的觀點。補充知識:1、荷花的別名:芙蓉;芙蕖;水花;君子花2、與荷花有關(guān)的詩句: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稌猿鰞舸人滤土肿臃健窏钊f里涉江采芙蓉,蘭澤多芳草《古詩十九首涉江采芙蓉》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漢樂府江南曲》《愛蓮說》練習(xí)題1、《愛蓮說》選自《周元公集》,作者周敦頤,是北宋時著名的哲學(xué)家,“元公”是他的謚號。2、《愛蓮說》的結(jié)構(gòu),我們可以概括為:一條線索,即以愛蓮為線索;兩個陪襯,即以草木之花為蓮的總陪襯,以菊花和牡丹作為蓮的旁襯和反襯;三種類型,即以寫三種花來寫三種人:隱逸者、富貴者、君子。3、《愛蓮說》中用來比喻君子既不與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傲的句子是: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4、比喻君子通達事理,行為方正,美名遠揚的句子是: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5、比喻君子志潔行廉,莊重而又令人敬佩的句子是: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6、“與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意思相反的一句是: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7、文中最能概括蓮的高貴品質(zhì)的一句話是:蓮,花之君子者也。8、作者描寫蓮花,為什么要先寫陶淵明愛菊,世人愛牡丹?這樣寫有什么作用?答:作者用”菊”和”牡丹”來作正襯和反襯,表達自己潔身自好,不摹名利的生活態(tài)度,含蓄而突出地表達了文章的主旨。9、本文贊揚蓮“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比喻君子不與惡濁世風(fēng)同流合污,但并不孤高自許。但在我們生活中常聽到人們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你是怎樣看待這兩種觀點的呢?答:言之成理即可。例如:同意第一種觀點,只要保持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即使身處惡濁的環(huán)境也能獨立不移。10、《愛蓮說》在寫作方法上是借助某種事物來抒發(fā)情感,我們稱這種寫法為:借物抒情(托物言志。11、文中對蓮花的描寫有什么作用?答:通過描寫蓮的形象,賦予蓮以美好的品質(zhì),進而以花喻人,揭示作者不慕名利,潔身自好的品質(zhì)。12、“獨愛蓮”,“獨愛菊”兩個“獨”字,表現(xiàn)了他們怎樣的生活態(tài)度?答:表現(xiàn)出他們遺世獨立,決不隨波逐流的態(tài)度,同時又相對表明周敦頣不同于陶淵明的生活態(tài)度。13、用自己的語言概括作者贊揚的蓮花的高貴品質(zhì)。答:正直、通達、莊重、潔身自好、不與世俗同流合污、清高而美名遠揚。《愛蓮說》專題練習(xí)1.用自己的語言概括作者贊揚的蓮花的高貴品質(zhì)。答:正直、通達、莊重、潔身自好、不與世俗同流合污、清高而美名遠揚。2.“獨愛蓮”,“獨愛菊”兩個“獨”字,表現(xiàn)了他們怎樣的生活態(tài)度?答:表現(xiàn)出他們遺世獨立,決不隨波逐流的態(tài)度,同時又相對表明周敦頣不同于陶淵明的生活態(tài)度。3.文中寫蓮花,為什么還提到了菊和牡丹呢?答:用菊和牡丹來襯托突出蓮的高潔品質(zhì)。菊是正面襯托,牡丹是反面襯托。4.文中對蓮花的描寫有什么作用?答:通過描寫蓮的形象,賦予蓮以美好的品質(zhì),進而以花喻人,揭示作者不慕名利,潔身自好的品質(zhì)。5.第二段用了怎樣的表達方式?和上一段關(guān)系怎樣?答:議論、抒情。第一段描寫“蓮”的形象,第二段點明“蓮”的含義,揭示中心。6.舉例說明第二段所運用的修辭方法。答:(1反問:同予者何人?(2排比:菊??花之君子者也。(3比喻: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4對比: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7.本文將花的形象比擬人的品質(zhì),蓮、菊、牡丹各比擬怎樣的生活態(tài)度?答:蓮比擬不慕免得,潔身自好的生活態(tài)度;菊比擬隱逸的生活態(tài)度;牡丹比擬貪慕富貴的生活態(tài)度。8.作者把“蓮”與“牡丹”對舉,其用意何在?答:批判貪圖富貴追名逐利的世風(fēng),表明自己潔身自好的品格。9.“蓮之愛,同予者何人?”表達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答:知音甚少的無限感慨。10.“牡丹之愛,宜乎眾矣?!北磉_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答:作者對追求勢力、追求富貴的庸俗世風(fēng)的鄙棄。11.文章結(jié)尾處,修辭和表達上有什么特點?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答:運用排比修辭,反問句式;表達作者不與世俗同流合污,不追求富貴的思想感情。12.本文的線索是什么?答:以“愛”這一主觀感情為線索。13.作者不愿隱逸,也不貪莫富貴,那么他所追慕的是什么?答:追求在污濁的世間,堅貞不渝地保持自己正直的操守。14.從作者對蓮的贊美來看,這種“君子”應(yīng)具備怎樣的品格?答:鄙棄貪圖富貴,追求名利的世風(fēng),潔身自好,保持堅貞氣節(jié)和高尚品質(zhì)。15.在文中作者把“蓮”作為一種高貴品質(zhì)的象征。作者在這里運用了什么寫法?目的何在?(表達了作者怎樣思想?答:托物言志;在蓮的形象中寄予了自己不慕名利、潔身自好的節(jié)操。16.文中作者對“牡丹”與“菊花”的態(tài)度是否相同?談?wù)勀愕睦斫?。?不同,文中“菊”是正襯,盡管作者不愿意隱逸,但也不反對。文中的“牡丹”是反襯,因為它是追求名利,貪圖富貴的象征,所以作者對它的態(tài)度是非常鮮明的反對。17.文中說:“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和“牡丹之愛宜乎眾矣”說明當(dāng)時怎樣的社會現(xiàn)象。答:趨炎附勢,追求富貴的社會現(xiàn)象。18.“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說明蓮花有什么特點?答:莊重而高雅。19.“出淤泥而不染”寫出了蓮花什么相的品格?答: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發(fā)揮題:1、面對腐朽的社會,陶淵明選擇了“隱逸”,而周敦頣則選取了大膽的面對,你贊同誰的做法,請談出你的觀點。答:(提示,可任選一種,談出充分理由2、子認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這與周敦頣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看法相反,你同意哪種觀點,談?wù)勀銓@兩種看法的認識。答:(提示,可任選一種,談出充分理由3、“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常用來比喻什么社會現(xiàn)象?請你結(jié)合社會實際就“染”與“不染”問題從正反兩方面聯(lián)系現(xiàn)實生活舉例,談?wù)劯邢搿4?比喻人在混濁不良的環(huán)境中能一塵不染、潔身自好的現(xiàn)象。提示:“染”自己私欲膨脹像成史杰那樣沾染社會不良習(xí)氣而墮落腐敗走向犯罪道路?!安蝗尽币回毑徽枷裢粞蠛菢忧逭疂?成為對人民有用的人。1、用“中通外直,不蔓不枝”來鞭策自己,談?wù)勛鋈说牡览?。?提示,做人要胸懷坦蕩,光明磊落,正直積極向上。不滋生私欲的枝杈,做益于人民的人。2、文中作者把“蓮”比作君子,那么作者認為君子應(yīng)該是怎么樣的人?答:提示,可答“品德高尚的人”,或具體答出君子的品格。3、作者在文中為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托物言志,用“蓮”來自比,又用“菊”和“牡丹”來襯托。聯(lián)系你自己的志趣和追求,寫出你最喜愛的一種話,并用一句富有哲理的話來概括它的特點。答:提示,本文是開放性試題。但要求是表明自己志趣的花,需和品格,志向聯(lián)系起來,不要單純答喜歡的花。第二小問需有哲理性。4、作者借本文表達了怎樣的人生志趣?你認為這種思想的現(xiàn)實意義是什么?答:潔身自好,不與世俗同流合污?,F(xiàn)實生活中我們經(jīng)常會面對是否隨波逐流的選擇,學(xué)習(xí)作者的君子之風(fēng),高潔而莊重,可讓我們的人生之路上多一些高尚之舉。填空題:1、作者在第一段中從(生活環(huán)境(體態(tài)香氣(風(fēng)度氣質(zhì)等方面來描寫蓮的形象,賦予蓮以美好的品質(zhì),意在表達作者(潔身自好、不慕名利的品質(zhì)。2、文章前后照應(yīng),“予獨愛蓮”和(蓮之愛,同予者何人一句照應(yīng),“牡丹之愛,宜乎眾矣”和(世人甚愛牡丹一句形成照應(yīng)?!氨姟昂?獨相照應(yīng)。3、“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一句運用的修辭方法是(對偶和(擬人。4、指出句式:(1菊之愛:(倒裝句(2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判斷句(3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省略句。5、從句子種類看,第2段第一句屬(陳述句,第二句是(感嘆句第三句屬(陳述句,第四句屬(反問句,第五句是(感嘆句。6、作者愛蓮,不僅是傾心于它的(外貌更主要的是看到了它的(內(nèi)質(zhì)。7、襯托分(正襯和(反襯兩種。本文用(菊花、牡丹來襯托蓮。其中菊花屬于(正襯,牡丹屬于(反襯。8、相接的兩句話,字數(shù)相同、意思相對,叫做駢句。在《愛蓮說》中找出一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9、用一組駢句來描寫你熟悉的一種花:風(fēng)定梅花香,月寒只影俏。10、魯迅有詩:“掃除膩粉呈風(fēng)骨,褪卻紅衣學(xué)淡妝。好向濂溪稱凈植,莫隨殘葉隨寒塘?!边@首詩稱頌的是什么花?(蓮花10、作者以(蓮自況;表明了他(潔身自好的生活態(tài)度,婉曲地批判了(趨炎附勢、追求富貴的世風(fēng)。11、“陶后鮮有聞”中的“陶”指(陶淵明,課本中學(xué)過他的作品(《桃花源記》,與“鮮有聞”的“鮮”字構(gòu)成反義詞的是(眾。閱讀《愛蓮說》,回答文后幾道題:1、解釋下列加點的詞。①可愛者甚蕃蕃②陶后鮮有聞鮮③亭亭凈植植④濯清漣而不妖濯2、翻譯下列句子。①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②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3、用原文的語句回答。①比喻君子不同流合污的語句是□□□□□□。②比喻君子美名遠揚的語句是□□□□。4、文中作者把“蓮”比作君子,那么作者認為君子應(yīng)該是怎樣的人?5、文章三次用菊和牡丹襯托蓮,各有什么作用?6、人們愛荷,因為它有很多價值??在觀賞價值、精神價值、實用價值中你更看中它的哪一價值?談?wù)勀愕目捶ā?、作者在文中為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托物言志,用“蓮”來自比,又用“菊”和牡丹來襯托。聯(lián)系你自己的志趣和追求,寫出你最喜愛的一種花,并用一句話來概括喜愛的原因。①最喜愛的花是:。②喜愛的原因是:。參考答案1、①多②少③樹立④洗滌2、①我只愛蓮花的從污泥里長出來卻不被沾染,在清水里洗滌過但是并不顯得妖媚。②可以在遠處觀賞,但不能貼近去玩弄。3、①出淤泥而不染②香遠益清4、品德高尚的人(具體答出君子的品格也可)5、第一次襯托,表現(xiàn)自己獨愛蓮花,與眾不同;第二次襯托,顯示蓮花品格高出百花;第三次襯托,借以慨嘆世上沒有人像自己這樣鐘情于蓮花的。《陋室銘》和《愛蓮說》中考真題集錦答案(一)2007河南省16.(1)出名(或:著名)(1分)(2)品德高尚(1分)(共2分)17.沒有嘈雜的音樂擾亂兩耳,沒有官府的公文使身體勞累(答出句子大意1分,兩個加點詞語解釋正確1分。共2分)18.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分)19.劉禹錫:陋室不陋顏回:不改其樂(1分)安貧樂道(意思對即可。2分)(共3分)(二)2008年泉州市惠安縣6.唐劉禹錫分,每空1分)8.C(3分)9.①苔痕碧綠,長到階上;草色青蔥,映入簾中。②孔子說:“有什么簡陋呢?”(三)2008重慶市9.(1)名:有名(或“出名”“著名”“成了名山”)(2)鴻:大(3)調(diào):調(diào)弄,這里指彈奏(4)絲竹:琴瑟簫管等樂器,這里泛指奏樂的聲音10.(1)這是簡陋的房子,只是我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簡陋了。(或“這間簡陋的房子,好就好在主人有美好的德行”)(2)苔痕碧綠,長到階上;草16(2分)7.出名這學(xué)識淵博的人奏樂的聲音(4色青蔥,映入簾內(nèi)(或“苔蘚給石階鋪上綠毯,芳草將簾內(nèi)映得碧青”)11.D(“陋室”不陋的原因在于屋主人品德高尚)12.開放性試題,言之成理即可。示例①:這種交友方式可取,我們就是要與那些有知識有學(xué)問的人交往,這樣才能不斷進步。示例②:這種交友方式不可取,他自命清高,看不起平民百姓。(四)2008年廈門市14.(3分)每個解釋1分。酌情給分。①博學(xué)的人②使身體勞累③所以,因此15.(2分)D16.(4分)每句2分。酌情給分。①這是簡陋的屋子,只是我(住屋的人)的品德高尚,也就不顯得簡陋了。②商喜歡和比自己賢良的人相處,賜喜歡評論不如自己的人。17(1(2分)各1分。出現(xiàn)錯別字不得分。諸葛廬(南陽諸葛廬)子云亭(西蜀子云亭)(2(3分)答題要求:內(nèi)容上扣住“交朋友”的話題,從正、反面談皆可,要結(jié)合文段內(nèi)容;語言表達清楚流暢。內(nèi)容2分,語言1分。脫離文段泛泛而談?wù)咦疃嗟?分。例一:我認為對象的選擇是需要慎之又慎的,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我們要選擇那些可以給予我們幫助的朋友,在潛移默化中,達到人格的自我完善。例二:交朋友應(yīng)交有品位、有追求的人,與這樣的人相處自己便能不斷受到好的影響而不斷提高。這就是所謂的近朱者赤,就如商一定會在賢于自己的朋友的影響下成長一樣。例三:要保持君子本色,除了自身的修養(yǎng)之外,朋友的影響也是很重要的,所謂“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多與“善人”、“鴻儒”交往,有助于修身養(yǎng)性。(五))2008濟寧市8.①博學(xué)的人。鴻,大。儒,舊指讀書人。②無法忍受。9.答案:①這是簡陋的屋子,只是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簡陋了)。②課余(我)考查顏回私下里的言行,(發(fā)現(xiàn)他)也算得上能夠充分發(fā)揮(我課上講的內(nèi)容),他并不愚鈍。10答案:托物言志11.答案:劉禹錫:陋室不陋;顏回:不改其樂。安貧樂道。(六)2008年海南省19、D本題2分。20、(l)益―更(更加)(2)植―立(樹立)(3)鮮―少(4)宜―應(yīng)當(dāng)(應(yīng)該,當(dāng)然)4分.每小題1分,寫錯字不給分。21.(l(只)可以從遠(2)我認為,菊是花中的隱士。本題4分。每小題題2分。傾聽、思考、記憶處觀賞,卻不能貼近去玩弄啊。“遠觀、襲玩、謂、隱逸”等詞為得分點,要落實,少譯每一處扣0.5分22、追求高尚情操,正直人格。本題2分,意思對即可。(七)湖北鄂州市2007年20.⑴長枝節(jié),生出枝節(jié)⑵少⑶停止⑷合宜,適合(2分)21.C(2分)22.⑴(人乙文:贊們)可以遠遠地觀賞,卻不能貼近去玩弄。⑵無時無刻不適合人觀賞。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