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考作文最新國際時評素材---“民主峰會”不是解救美國的“靈丹妙藥”目錄:01“民主峰會”不是解救美國的“靈丹妙藥”02美國強行輸出美式“民主”貽害無窮03政治操弄種族滅絕是對國際法的褻瀆04美方挑釁言行讓臺海局勢進一步緊張05“海盜規(guī)則對美國民主發(fā)展具有極大影響”正文:01“民主峰會”不是解救美國的“靈丹妙藥”作者:黃海濤《光明日報》(2021年12月15日
12版)??今年1月6日,在特朗普支持者強闖國會大廈事件爆發(fā)當天,美國當選總統(tǒng)拜登發(fā)表聲明直指該事件是“一場叛亂”,是在“提醒我們民主的脆弱”。國會騷亂以讓世人驚駭?shù)姆绞酵癸@了當前美國民主之殤。根據(jù)美國美國公共電視網(wǎng)11月的一份民意調查,高達81%的受訪者認為美國民主正在遭受威脅。12月1日,哈佛大學的一份針對18~29歲青年人的民調顯示,52%的受訪者認為美國的民主已經(jīng)失敗或陷入了困境。??按照一般人的思維邏輯,拜登在政壇浮沉數(shù)十載,理應對美國民主困境的根源了然于胸,理應對解決美國民主嚴重倒退問題更感迫切。然而,拜登政府上臺后,并沒有將精力用在如何應對諸如政治極化加劇、社會信任缺失、貧富懸殊拉大等直接損害美國民主的現(xiàn)實挑戰(zhàn)上,卻熱衷于導演所謂“民主峰會”大戲。??當然,美國召開所謂“民主峰會”之所以在世界范圍內引發(fā)輿論反彈,并非因為外界對于美國民主有什么難以割舍的執(zhí)念,而是因為所謂“民主峰會”在主題選擇和與會者邀請等方面徹底暴露了美國打著“解救民主”旗號后面更為危險的政治企圖,引起了人們警惕。??在美國挑選的受邀與會者名單中,臺灣當局赫然在列。這由不得人們不將“民主峰會”與“圍堵中國”聯(lián)系在一起。因為在美西方主導的政治話語體系中,中國和俄羅斯被貼上所謂“威權國家”的標簽,被認為是導致全球民主衰退的罪魁禍首,而臺灣則被吹噓為一個正在遭受“外部威脅”的“成熟民主政體”。美國將美西方民主不彰歸咎于中俄等國是典型的轉嫁矛盾,而邀請臺灣當局參會的“司馬昭之心”更是極為險惡。正如多數(shù)評論指出的那樣,美國主辦“民主峰會”是有意識地要在遏制中國崛起的進程中開辟一條意識形態(tài)戰(zhàn)線,妄圖通過撕裂國際社會來構建針對中國的價值觀同盟。然而,就像“民主峰會”這一劑外敷膏難以治愈美國民主的內傷一樣,試圖通過價值觀外交拉幫結伙,以達到阻遏和孤立中國的目標,也注定無法實現(xiàn)。??首先,美國對自身“領導地位”的獲得與重塑存在錯誤認知。美國建制派精英們認為,特朗普4年的“折騰”是導致美國國際信用下滑和軟實力降低的根本原因。因此,只要有一位尊重美國對外政策傳統(tǒng)的總統(tǒng)徹底清算特朗普時代的政治遺產(chǎn),只要重新恢復對盟友的支持和承諾,只要再次回到巴黎協(xié)定和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等國際機制,更重要的是,只要領導人重新高舉“民主”大旗,美國就能夠“重新領導”。這顯然是一種錯誤歸因。誠然,特朗普在4年任期內惡化了美國的對外關系,尤其是損害了美國與盟友之間的信任,其“美國優(yōu)先”的單邊主義行徑破壞了自二戰(zhàn)結束后逐步建立起來的一整套國際規(guī)范。然而,美國霸權地位的衰退并不是因為美國“不講民主”和“不履行國際承諾”,反而是由于自冷戰(zhàn)結束后美國對外大肆推廣美式民主。??從克林頓時代開始,美國建制派外交決策精英們長期努力的方向,是將意識形態(tài)設定為對外政策目標。從提出“人權高于主權”口號沖擊既有國際秩序,到具體針對不同國家推動“民主化改革”,乃至實施“政權更迭”或“顏色革命”,美國對外戰(zhàn)略揮舞“自由民主”大棒,既造成了國際秩序動蕩不安、局部地區(qū)安全局勢持續(xù)惡化,以及一些國家的主權遭到嚴重侵犯,也使得美國沉迷于用意識形態(tài)編織的國家利益幻想,為實現(xiàn)不切實際的價值觀目標而過度消耗自身實力。簡而言之,折騰美國的不只是特朗普一人。那些看似更為尊重傳統(tǒng)和“循規(guī)蹈矩”的政治精英們,對美國的霸權地位造成了更為系統(tǒng)性的打擊,與美國硬軟實力下降有著更大的關系。所以,將美國“重新領導”的希望寄托在價值觀外交上,不過是病急亂投醫(yī)的一種錯亂表現(xiàn),不僅無法從根本上解決美國當前所面臨的一系列問題和挑戰(zhàn),只怕還將適得其反。??其次,美國以意識形態(tài)劃線的價值觀外交嚴重缺乏戰(zhàn)略基礎和可操作性。在冷戰(zhàn)期間,美國以“自由世界”的領袖自居。但即便在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兩大陣營激烈對抗的特殊條件下,“自由世界”的邊界究竟應該劃在哪里,依然存在極大爭議。畢竟,許多所謂的“自由斗士”并不符合美國所界定的“民主”標準,而“民主國家”身份也無法保證相互之間總是可以協(xié)調立場與行動。一旦缺乏堅實可靠的共同戰(zhàn)略基礎,任何價值觀同盟都不可持續(xù),也無法實際操作。在本次“民主峰會”上,一些被視為同美國存在較強戰(zhàn)略協(xié)作關系的國家,由于政治制度差異沒有被列入邀請之列;而另一些明顯實施西方民主體制的國家,又因為同美國關系不睦,同樣被排除在外。與此同時,某些受邀參會的國家和地區(qū)是否真的符合美西方“民主”標準,更是引發(fā)了聲勢不小的輿論反彈。這份標準混亂、內容雜糅的邀請名單充分顯示,美國政府并不具備對“民主”的壟斷性解釋權。連一份受邀名單都難以在內部達成政治共識,遑論在此基礎上建立所謂的價值觀同盟。??最后,美國推進“價值觀外交”不符合包括“民主峰會”參與者在內的絕大多數(shù)國家的根本利益?!懊裰髯杂伞钡纫庾R形態(tài)話語是美國實現(xiàn)對外戰(zhàn)略目標的常用工具。顯然,參與“民主峰會”的各方深諳其中奧妙。對大多數(shù)參與者來說,參會更像是捧場湊熱鬧,并不期待產(chǎn)生任何實質性成果;對那些真正具有地緣戰(zhàn)略敏感性的國家而言,其反應更是普遍謹慎。在美日澳印“四方機制”中,只有澳大利亞公開對美國舉行“民主峰會”持續(xù)表達了支持。而諸如韓國等中國重要的東亞鄰國,即便身為美國的軍事盟友,在參加“民主峰會”一事上態(tài)度也相對低調,竭力避免將“參會”同加入“反華同盟”畫等號。當事方都十分清楚,拜登政府無非是想復活20世紀“民主對抗專制”的陳詞濫調,以實現(xiàn)圍堵中國的目標。美國推進“價值觀外交”的行徑,在一定程度上產(chǎn)生了變相逼迫各方選邊站的觀感,這顯然不符合絕大多數(shù)參會者的利益,更不用說整個國際社會的根本利益。多邊國際合作能否順利運轉,高度依賴于各方是否努力尋找和構建共同的利益基礎,而絕不取決于參會人數(shù)的多寡和造勢嗓門的高低。所謂“民主峰會”的根本目標僅僅是為了滿足個別召集者的一己之私,其失敗的結局就在預料之中了。??綜上所述,所謂“民主峰會”,既無法消除美國內生性的巨大“民主赤字”,也無力構建基于意識形態(tài)的反華同盟,反而毒化了國際社會的整體氛圍,嚴重動搖了國家間發(fā)展正常關系的政治基礎。在當前全人類共同面對新冠肺炎疫情、氣候變化等緊迫問題,亟待進一步強化國際合作的關鍵時刻,美國為了獲得和維持所謂“領導地位”,竟然棄世界共同利益于不顧,為一己之私,頻出昏招損招,這無異于緣木求魚,終將竹籃打水一場空。??(作者:黃海濤,系天津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南開大學基地研究員、南開大學美國研究中心主任)02美國強行輸出美式“民主”貽害無窮作者:柳絲朱瑞卿張淼李學軍《光明日報》(2021年12月13日
16版)??“美國政府的民主議程剛剛在喀布爾慘死?!⒏缓沟臏S陷’揭示了美國人權說辭的殘酷真相?!痹谀慷妹儡娊衲?月在阿富汗倉促撤軍的亂象后,美國《外交政策》網(wǎng)站一篇文章這樣說。??再看美國國內,羅伯特·卡根等美國學者憂心忡忡,認為“美國正陷入內戰(zhàn)以來最嚴重的政治和憲法危機”,預言美國將步入“民主崩潰的黑暗世界”。??世人越來越清醒認識到,美式民主對內失靈、對外失效的現(xiàn)實。??長期以來,美國自詡“閃耀山巔”,自封“民主教師爺”,無視自身民主制度千瘡百孔、亂象叢生,罔顧世界上不同國家和地區(qū)在經(jīng)濟發(fā)展水平和歷史文化方面的巨大差異,熱衷于強行輸出、移植美式民主。然而,美式民主所到之地,眾多國家和地區(qū)深陷動蕩、沖突和戰(zhàn)爭泥潭,造成巨大的人道主義災難,貽害無窮。擴張工具??“華盛頓統(tǒng)治世界的野心,其驅動力不是來自更深層次的民主或自由、更加公正的世界、結束貧窮或暴力,或者更適宜居住的星球,而是來自經(jīng)濟和意識形態(tài)?!泵绹饨粚W者威廉·布魯姆在《民主:美國最致命的輸出》一書中一語道破這樣一個事實:美國的對外擴張與“民主輸出”密切相關。??美國自美西戰(zhàn)爭后開啟海外擴張腳步,“民主輸出”成為其征服世界的重要工具。多年來,美國借“民主”之名,行霸權之實,一步步把觸角延伸到世界各個角落,按照“美式標準”來改造世界:在拉美推行“門羅主義”,扶持親美政府;在菲律賓等亞洲國家和地區(qū)進行美國式政治制度改造;借援助推行所謂“非洲民主化”改革;在亞歐國家導演“顏色革命”;在西亞北非地區(qū)遙控“阿拉伯之春”;借“反恐”強推他國政權更迭;讓美軍艦船在全球橫行卻號稱維護自由民主……??為了將其宣稱的“優(yōu)越的美國民主”帶到其他地方,美國政府不惜動用經(jīng)濟制裁、封鎖、恐嚇乃至軍事等各種手段,將不順從者作為打壓的目標。??美國波士頓學院副教授奧羅克在《隱蔽的政權更迭:美國的秘密冷戰(zhàn)》一書中寫道:僅在1947年至1989年的42年間,美實施了64次隱蔽的政權更迭行動和6次公開行動。另有統(tǒng)計,過去10年間,美國入侵了20多個國家或策動了有關國家政權更迭,并多次介入與操作中東歐、中亞以及西亞北非一些國家的“顏色革命”。??實際上,美國的“民主輸出”,無論怎樣變換包裝和形式,都是對外擴張、維護霸權、干涉他國內政的借口。2003年伊拉克戰(zhàn)爭是典型例子。美國在沒有取得聯(lián)合國授權的情況下,以莫須有的罪名入侵伊拉克。??就像美國前總統(tǒng)克林頓曾說的:“在世界上保衛(wèi)自由和促進民主并不只是我們最深刻的價值觀的反映,這些都對我們的國家利益至關重要。”無獨有偶,美國總統(tǒng)拜登在回顧美國在阿富汗行動時也直言:“我們在阿富汗的任務從不是國家建設?!??敘利亞總統(tǒng)特別顧問布賽納·沙班說:“我們知道西方國家嘴里所說的‘民主’意味著什么,就是想讓我們的國家變成他們的‘衛(wèi)星城’,跟在他們后面亦步亦趨,在內政事務上我們將毫無發(fā)言權?!比说罏碾y??“伊拉克戰(zhàn)爭過去18年了,我希望美國人能聽到我的聲音。美國非人道對待我們,至今沒有道歉,沒有賠償。美國在伊拉克的罪行不會被歷史遺忘,永遠不會?!比涨埃晾税⒉几窭锊繁O(jiān)獄虐囚受害者阿拉·卡里姆·艾哈邁德回憶起自己無辜被抓、受盡迫害的監(jiān)禁歲月,依然悲憤交織。??在美國發(fā)動伊拉克戰(zhàn)爭后,美國《紐約時報》文章曾如此美化這場侵略:“伊拉克戰(zhàn)爭是自‘馬歇爾計劃’以來,美國最重要的一個推廣美國民主、自由、革命的計劃,是美國在國外嘗試進行的最宏偉的事情之一?!??然而事實卻是,這場戰(zhàn)爭造成了20萬至25萬平民死亡,其中美軍直接致死超過1.6萬人,并造成100多萬人無家可歸。美軍貧鈾彈等武器還在伊拉克境內留下了能夠持續(xù)數(shù)十年的放射性污染。新華社記者日前在伊拉克首都巴格達街頭走訪,當?shù)孛癖娂娂姳硎久朗健懊裰鳌笔侵e言,帶來災難、破壞、文盲、落后、殺戮和危險。??美國發(fā)動的長達20年的阿富汗戰(zhàn)爭也讓阿富汗?jié)M目瘡痍,民生凋敝。沙特阿拉伯作家塔里克·哈米德在《中東時報》上撰文說,美國在阿富汗制造了混亂局面,在中東地區(qū)煽動“阿拉伯之春”,卻并未帶來真正的民主。??如今,“阿拉伯之春”已經(jīng)過去十年有余。這些血淚教訓說明,美國開出“民主”藥方壓根就是一劑毒藥。美國強行輸出所謂“民主”,所到之處不但沒有實現(xiàn)其描繪的“民主”幻象,反而造成了動蕩與戰(zhàn)亂、沖突與仇恨、貧窮與毀滅……??美國《外交》雙月刊網(wǎng)站文章指出,美國的外交政策以民主的名義加劇了全球的民主危機。制造分裂??美國政治學家邁克爾·帕倫蒂說,多年下來,美國已經(jīng)戴著“民主”的有色眼鏡摘不下來。??美國等西方國家在其掌控的話語世界,宣揚西方民主才能代表人類民主。然而,民主是各國人民的權利,而不是少數(shù)國家的私利。美國按照自己的形象塑造其他國家、“輸出民主”的行為本身就不民主,從根本上違背了民主的核心價值理念。如果只是根據(jù)自己的好惡來斷定哪些國家民主,哪些國家不民主,實際上就是在世界上搞唯我獨尊,制造分裂。??日前,美國政府高調搭臺唱戲,通過視頻形式舉辦所謂“民主峰會”。國際社會的質疑聲不絕于耳,認為美國此舉是以美式“民主”標準人為劃分世界,在國際社會上制造價值觀對立的又一例證。??南非國家電視臺網(wǎng)站日前刊文說,美國糟糕的外交政策再次破壞全球和平與和諧,導致世界分裂。??埃及《今日埃及人報》董事長阿卜杜勒-莫內姆·賽義德撰文指出,“民主峰會”只會挑起分裂和對立,美式“民主”貽害無窮。人們應該尊重各國不同國情,回歸聯(lián)合國和國際法規(guī)則,而不是通過新的國際分裂來解決問題。??克羅地亞政治學家達沃爾·杰內羅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書面采訪時表示,長期以來,美國認為自己是壟斷民主標準的“最高法官”,可以判定哪個國家民主、哪個國家不民主。但事實卻是,不管是共和黨還是民主黨掌權,美國判定其他國家是否民主的出發(fā)點,始終是自身政治利益。??(新華社北京12月12日電
記者柳絲、朱瑞卿
參與記者:張淼、03政治操弄種族滅絕是對國際法的褻瀆作者:賈春陽高陽《光明日報》(2021年12月13日
16版)??【鳴
鏑】????種族滅絕(genocide),也稱滅絕種族,是國際法中的一個重要概念和罪名,其創(chuàng)立、入法及國際法實踐代表著人類社會的進步,以及防止人間慘劇重演的努力和決心。然而,種族滅絕又是一個常被政治化、被亂用的概念,極易淪為國際政治斗爭的工具,特別是西方大國給他國扣帽子、干涉他國內政、實施制裁甚至軍事打擊的工具。種族滅絕:從概念到罪行??眾所周知,人類歷史上特別是近代以來多次發(fā)生針對特定民族或種族的大規(guī)模屠殺、虐待及其他非人道行為,如北美、大洋洲原住民在歐洲人到來之后所遭受的長達幾個世紀的大規(guī)模屠殺、驅逐和強制同化。然而,在“種族滅絕”概念誕生之前,國際社會并沒有一個恰當?shù)母拍顏砻枋龊投ㄐ赃@種旨在全部或局部消滅特定民族或種族的罪行。??學界普遍認為,波蘭籍猶太裔律師拉斐爾·萊姆金是“種族滅絕”概念的創(chuàng)立者,也是種族滅絕成為國際法罪行的主要推動者之一。萊姆金早年曾在論文中詳細揭露奧斯曼帝國襲擊亞美尼亞人的歷史、反猶暴動和歷史上針對特定種族的暴力事件?;谶@些事件,萊姆金認為必須用法律對易受迫害的種族進行保護。1939年德國入侵波蘭后,萊姆金逃離波蘭,幾經(jīng)輾轉后移居美國。此后,萊姆金曾大聲疾呼,要求美國領導人推動創(chuàng)立懲治滅絕整個民族及其文明的國際條約,但未得到足夠重視。1941年8月,英國時任首相丘吉爾在一次針對納粹軍隊暴行的演講中表示,“整個地區(qū)遭到毀滅,大量民眾被冷血地執(zhí)行了死刑……我們正面臨一種尚未命名的犯罪?!比R姆金意識到,只有給這種最嚴重的罪行定義一種罪名,才能獲得各國政府及民眾的重視和支持。??1944年,萊姆金在其專著《軸心國占領歐洲后的統(tǒng)治》中,將古希臘語中意為“人種”“部落”的單詞“geno”和拉丁語中意為“殺戮”的單詞“cide”整合,構成了新單詞“genocide”,即“種族滅絕”,指“通過各種手段實施一系列旨在破壞特定團體必要生活基礎并消滅該類人群的計劃”。種族滅絕一詞一經(jīng)問世,迅速得到公眾認可,美國《華盛頓郵報》當年還發(fā)表了一篇關于大規(guī)模屠殺猶太人就是種族滅絕的社論。1945年,紐倫堡國際軍事法庭以“違反人道罪”對納粹頭目提出指控,種族滅絕一詞也出現(xiàn)在當時的起訴書中,但僅作為描述性的陳述語言而非具法律意義的專業(yè)詞語。??二戰(zhàn)后,隨著納粹德國的暴行大白于天下,國際社會逐步達成共識,認為《聯(lián)合國憲章》對其所規(guī)定的權利尚未界定清楚,故應建立新的國際法律體系來進一步完善,以防二戰(zhàn)中的殘酷罪行重演。1947年3月,聯(lián)合國首任秘書長特里格韋·賴伊邀請萊姆金作為由三位國際法專家組成的委員會的成員之一,撰寫一份反種族滅絕的公約草案。最終,在各方努力下,聯(lián)合國大會1948年12月9日通過了《防止及懲治滅絕種族罪公約》(以下簡稱《公約》),對“種族滅絕罪”做出了明確的界定。??依照《公約》,“種族滅絕罪”指的是“蓄意全部或局部消滅某一民族、人種、種族或宗教團體”的行為,包括:1.殺害該團體的成員;2.致使該團體成員在身體或精神上遭受嚴重傷害;3.故意使該團體處于某種生活狀況下,以毀滅其全部或部分的生命;4.強制施行企圖阻止該團體內部生育的措施;5.強迫轉移該團體的兒童至另一團體?!豆s》規(guī)定,犯有以下行為的都應受到懲罰:滅絕種族、預謀滅絕種族、直接公然煽動滅絕種族、意圖滅絕種族、共謀滅絕種族。至此,種族滅絕正式成為一種法律概念,成為國際法中的一種罪行。此后,2002年7月1日生效的《國際刑事法院羅馬規(guī)約》(以下簡稱《羅馬規(guī)約》),亦對“種族滅絕罪”做出了相同的界定。種族滅絕罪在國際法中的運用??種族滅絕是國際社會公認的最慘絕人寰的暴行,是人類最需要杜絕的悲劇。迄今,國際社會已經(jīng)形成一套相對完善的預警、認定和審判機制。??鑒于種族滅絕不是意外事件,而是隨時間推移不斷集聚和進展的過程,實施者要發(fā)起達到“種族滅絕”級別的暴行,必然需要一定時間發(fā)展自身能力、調動資源并采取具體措施來達到目的。這就為事先預警和預防提供了可能。為預防種族滅絕暴行的發(fā)生,時任聯(lián)合國秘書長安南2004年4月提出了《防止種族滅絕行動計劃》,決定建立“防止種族滅絕特別顧問”機制,主要職責是就全球各地潛在的種族滅絕風險向聯(lián)合國秘書長提供預警及咨詢,并為秘書長及聯(lián)合國提供應對建議。隨后,聯(lián)合國“防止種族滅絕特別顧問辦公室”2014年發(fā)布指導文件《暴行罪分析框架》,用于指導評估種族滅絕罪、其他戰(zhàn)爭罪和所有危害人類罪(統(tǒng)稱“暴行罪”)的早期風險預警信號?!犊蚣堋妨信e了關于暴行罪的14項風險因素以及每個風險因素的評估指標,為國際社會對潛在的種族滅絕風險進行預警提供了重要參考依據(jù)。值得注意的是,聯(lián)合國“防止種族滅絕特別顧問辦公室”不負責裁斷是否已發(fā)生種族滅絕,其職責主要是進行前瞻性的風險預警。??單靠預警預防是不夠的,還必須有種族滅絕罪的認定、審判甚至追責機制,才能真正起到威懾作用。在認定方面,依照《公約》規(guī)定,客觀上必須要證明行為人實施了《公約》規(guī)定的有關行為,這是認定種族滅絕罪的最基本要求。而對于行為的證明有極高的標準,相關證據(jù)要“排除合理懷疑”。國際法院在有關判決中指出,考慮到種族滅絕指控的嚴重性,有關要素必須要求“高程度的證明”和“完全地肯定”。主觀方面,必須要求“全部或部分消滅特定團體”的特定意圖,這是認定種族滅絕罪的關鍵要素,對特定意圖的認定必須是具體和明確無誤的。國際法院的判例認為,盡管“全部或部分消滅特定團體”的意圖可以從一些事實和情況中加以推斷,但只有當相關推斷是“唯一可能”的結論時,推斷才有效。因此,對種族滅絕罪的認定需要經(jīng)過權威、嚴格的法律程序,要經(jīng)得起事實和歷史的檢驗。??在審判方面,《公約》第六條規(guī)定,凡被訴犯種族滅絕罪或有第三條所列其他行為之一者,應交由行為發(fā)生地國家的主管法院,或締約國接受其管轄權的國際刑事法庭審理之。因此,在發(fā)生被國際社會普遍承認的種族滅絕行為時,根據(jù)《公約》規(guī)定應首先由行為發(fā)生地國家的主管法院行使對該罪行的管轄權和審判權。同時,根據(jù)國家主權原則和不干涉內政等國際法基本原則,各國也對發(fā)生在本國境內的種族滅絕行為有天然的管轄權。然而,現(xiàn)實中,國家在戰(zhàn)亂,或社會和政治秩序崩塌時,可能缺乏審理種族滅絕罪行的法院,或者當權政府不愿意起訴本國國民,特別是犯有種族滅絕罪行的高級官員,且在實操層面亦存在很多障礙。因此,在國內法院缺位情形下,有必要由國際社會公認的國際司法機構,對種族滅絕罪行進行審判和追責。根據(jù)國際法和有關國際實踐,除了國際法院、國際刑事法院以及經(jīng)聯(lián)合國安理會授權成立的特別法庭,任何國家、組織或個人都沒有資格和權力認定別國是否犯有種族滅絕罪,更沒有權力進行審判。鑒于國際法院僅負責處理國與國之間的案件,不負責對個人進行審判和追責,故國際社會通常通過國際刑事法院或經(jīng)聯(lián)合國安理會授權成立的特別法庭來處理種族滅絕罪。也就是說,如想對犯有種族滅絕罪的個人行使審判權并追責,一般只能向國際刑事法院提起訴訟。應注意的是,一方面,依照《羅馬規(guī)約》,國際刑事法院只對其締約國的公民(須年滿十八周歲)或組織有管轄權,且僅對《羅馬規(guī)約》生效后實施的犯罪具有管轄權;另一方面,根據(jù)“補充性”原則,國際刑事法院僅在國內法院出現(xiàn)不能夠或不愿意的情況下才能采取行動,即行使對種族滅絕罪行的管轄權和審判權。??在運用層面,種族滅絕罪及《公約》誕生后,直至20世紀90年代初才被援引和應用。1993年和1994年,聯(lián)合國安理會先后通過第827號和第955號決議,設立了前南斯拉夫問題國際刑事法庭(以下簡稱“前南法庭”)和盧旺達問題國際刑事法庭,分別審判前南斯拉夫地區(qū)和盧旺達發(fā)生的嚴重國際罪行。最終,前南法庭將1995年發(fā)生在波斯尼亞斯雷布雷尼察的大屠殺判定為種族滅絕;同時,該法庭從成立至關閉總計起訴了161人,其中有90人被定罪。截至2015年關閉,盧旺達問題國際刑事法庭共對93人進行起訴,其中62人被定罪。國際法院方面,1999年7月,克羅地亞將塞爾維亞告上國際法院,指控其在1991至1995年巴爾干戰(zhàn)爭期間犯下違反《公約》的罪行,包括慘無人道的屠殺、恐嚇和強奸等。隨后,塞爾維亞在國際法院對克羅地亞發(fā)起反訴訟。最終,國際法院2015年2月對這一起世界上首例主權國家被起訴犯下種族滅絕罪的案件作了終審判決,裁定兩國當時均未犯下種族滅絕罪。國際刑事法院方面,聯(lián)合國安理會2005年3月通過決議,將蘇丹達爾富爾問題移交國際刑事法院,該法院2009年3月、2010年7月先后分別以涉嫌“犯有危害人類罪和戰(zhàn)爭罪”和“犯有種族滅絕罪”為由,兩次下達對蘇丹時任總統(tǒng)巴希爾的通緝令(國際刑事法院首次對一國在任元首發(fā)布通緝令)。然而,蘇丹不是《羅馬規(guī)約》締約國,不受國際刑事法院的管轄。依照《羅馬規(guī)約》,如巴希爾出現(xiàn)在《羅馬規(guī)約》締約國,該締約國有義務將巴希爾扣押,并將其移交國際刑事法院。事實上,巴希爾此后多次訪問《羅馬規(guī)約》締約國,但因為當事國不配合,國際刑事法院亦無辦法。盡管國際刑事法院對巴希爾的通緝令在國際社會存在許多爭議,但國際刑事法院無法處理締約國的不配合問題,表明種族滅絕罪在實踐過程中仍面臨困難或挑戰(zhàn)。種族滅絕背后的政治操弄??種族滅絕概念誕生后,很快成為國際政治斗爭的工具,特別是成為西方大國打壓異己、干涉他國內政、維護一己私利的工具。這種政治操弄主要表現(xiàn)為以下方面:??首先,操弄種族滅絕議題打壓異己國家。當部分國家不幸發(fā)生紛爭特別是武裝沖突后,西方部分國家不僅不幫當事國化解沖突,反而火上澆油,通過操弄種族滅絕議題來放大當事國的族際矛盾,以打壓甚至肢解不服從自己號令的異己國家。以緬甸羅興亞危機為例,在昂山素季上臺之初,緬甸與西方主要大國關系良好,美西方主流媒體將昂山素季奉為“人權燈塔”,“愿意放棄個人自由、與緬甸軍政府斗爭的有原則的活動家”。當緬甸沒有按照美西方的旨意行事后,昂山素季則成了西方媒體筆下的“為種族屠殺辯護”,美西方部分人還鼓噪將緬甸局勢提交國際刑事法院或為此設立一個特設國際刑事法庭。再以蘇丹達爾富爾問題為例,當蘇丹不同族群因資源爭奪發(fā)生沖突后,美西方先是炒作蘇丹“阿拉伯認同”與“非洲認同”的二元對立,后給蘇丹扣上種族滅絕帽子并加大制裁,最終將蘇丹一分為二。事實是,聯(lián)合國國際調查委員會2005年1月發(fā)布的報告明確指出,并未發(fā)現(xiàn)蘇丹政府有實施種族滅絕政策的意圖,達爾富爾地區(qū)也未發(fā)生過導致上述后果的大屠殺。此后,美西方又以將蘇丹移出“支恐國家”名單、解除制裁等做籌碼,向2019年政變后成立的蘇丹過渡政府施壓,促使蘇丹過渡政府2021年8月宣布將前總統(tǒng)巴希爾交由國際刑事法院“審訊”。??其次,假借“制止種族滅絕”之名干涉他國內政甚至對他國采取軍事行動。以科索沃戰(zhàn)爭為例,在北約1999年3月24日對南聯(lián)盟實施轟炸前后,美西方政要及媒體大肆拋售“塞族對阿爾巴尼亞族實施種族滅絕”論調。如美國時任總統(tǒng)克林頓公開宣稱:“至少10萬科索沃阿爾巴尼亞族人失蹤。北約計劃阻止種族清洗和屠殺。”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轉載美國時任防長科恩的講話,稱科索沃“約有10萬名服兵役年齡的男子可能已遭到屠殺”。據(jù)統(tǒng)計,西方各國當時有不少于1000家媒體對此大肆渲染,有些報道甚至將數(shù)字擴大至“有50萬科索沃阿族人失蹤”。在此背景下,北約打著“制止人道主義災難”的幌子,公然繞過聯(lián)合國安理會對南聯(lián)盟實施了長達78天的轟炸。然而,依照塞爾維亞政府失蹤人員辦公室2007年公布的最終調查數(shù)據(jù),自1998年1月至2007年初,科索沃全境共死亡或失蹤人員8700名,其中6200名為阿族居民(死亡4700人、失蹤1500人),2500名為塞族、黑山族或其他民族的居民(其中失蹤620人)。所公布的這些數(shù)據(jù)多數(shù)均得到科索沃駐聯(lián)合國機構認可。對此,美國作家約瑟夫·拉法評論稱,北約夸大阿族人死亡人數(shù),意在將“制止種族滅絕”作為轟炸行動的理由。??第三,奉行“雙重標準”,為實施種族滅絕的盟友做辯護。眾所周知,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國立國后均延續(xù)歐洲殖民者對原住民的大規(guī)模驅趕、屠殺和強制同化政策,這些政策完全符合《公約》所定義的種族滅絕罪標準。然而,在動輒給他國亂扣種族滅絕帽子的同時,美西方國家卻對自己盟友的歷史罪行選擇了沉默,甚至是辯護和袒護。眾所周知,加拿大原住民兒童寄宿學校舊址上近來不斷發(fā)現(xiàn)大批被虐殺的原住民兒童遺骸,但美西方主要國家均對此選擇了沉默。不僅如此,美國部分媒體還為加拿大做辯護甚至唱贊歌,宣稱加拿大政府為解決相關問題“做出了巨大努力”。對于德國20世紀初對納米比亞赫雷羅人和納馬人的大規(guī)模屠殺,聯(lián)合國早在1985年的報告中就做出了種族滅絕認定,但美西方大多數(shù)國家均對此選擇了沉默或回避。德國2021年5月承認其暴行為種族滅絕后,美西方部分媒體對德國的歷史罪行選擇一筆帶過,用“據(jù)歷史學家估計”來表述遭屠殺的赫雷羅人和納馬人數(shù)量,還在報道中刻意強調德國承諾的“專項資金”為“巨額賠償”,其傾向不言自明。讓種族滅絕回歸法律本義??法者,治之端也。國際法是人類社會和國際關系發(fā)展到一定歷史階段的產(chǎn)物,總體而言代表著人類社會的進步。種族滅絕概念的出現(xiàn)及其在國際法中的實踐亦如此。因此,國際社會特別是世界主要大國應共同努力,讓種族滅絕概念回歸其法律本義,讓種族滅絕罪及其國際法實踐成為人類社會防止種族滅絕慘劇重演的道義和法律護欄,而不是對他國進行污名化、惡意打壓甚至干涉他國內政的工具。??首先,停止假借種族滅絕之名給他國扣帽子,甚至干涉他國內政。在學術層面,各國學者及研究機構有權就種族滅絕的定義、內涵及適用范圍等進行研究,也有權就相關問題做出自己的闡述,這完全是學術層面的問題。然而,在國家層面,世界各國政府均應以《公約》所做定義和五種典型做法為準繩,停止肆意歪曲、放大、亂用種族滅絕的概念和內涵,以防肆意對他國實施污名化、扣帽子行為。實踐中,世界各國應將國際層面種族滅絕罪的管轄權、認定權、判決權和追責權歸還國際法院、國際刑事法院或經(jīng)聯(lián)合國安理會授權成立的特別法庭,任何國家、實體或個人都不得也無權給他國“定罪”。在此過程中,任何國家都有責任和義務反對肆意給他國“定罪”的行徑,包括那些打著“獨立法庭”“研究報告”等幌子的非政府行為。??其次,正人先正己,批評他國之前先自我反省。如前所述,美西方諸多國家在歷史上都曾犯下種族滅絕罪,迄今要么繼續(xù)否認和掩飾,要么避重就輕地表達“遺憾”“歉意”,鮮有真正的反省和悔改。不僅如此,西方部分國家迄今仍存在各種各樣的種族歧視,原住民、少數(shù)族裔及穆斯林等特定宗教群體在經(jīng)濟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均長期遭受歧視,面臨非常不利的發(fā)展窘境。這種長期歧視極易導致憎恨、敵對情緒和不容忍現(xiàn)象,是引發(fā)種族滅絕的社會性基礎。對此,美國《外交政策》雜志曾撰文稱,美國應該正視對原住民犯下的種族滅絕罪行,撕開“完美美國”的假象;拒絕驅逐歷史上的種族滅絕惡魔,只會讓美國在國內和國際上付出巨大代價。因此,西方國家在批評他國之前,首先需要做的是反省自己的歷史罪行,并采取切實措施解決本國長期存在的種族歧視等系列人權問題。??最后,反對一切歧視和偏見,鏟除滋生種族滅絕的土壤。近年來,全球出現(xiàn)大量基于身份的憎恨、敵對情緒和不容忍現(xiàn)象,包括針對難民、移民的各種歧視和虐待,針對特定族群或宗教團體的歧視。在部分社會動蕩國家和地區(qū),宗教常被既得利益者操縱,通過煽動不同信仰群體間的敵對和仇恨牟利,包括實施可能構成種族滅絕等暴行罪的行為。若此類行為無法追究責任,將使社會進一步瓦解和撕裂。因此,國際社會需共同努力阻止傳播基于族裔、宗教和其他身份認定的憎恨和敵對情緒,以鏟除可能滋生種族滅絕的土壤。??人類只有一個地球,世界各國、各地區(qū)、各民族有責任共同守護人類的這一共同家園,防止任何民族或族群遭受種族滅絕。為此,首先需要做的是讓種族滅絕回歸其法律本義,停止對種族滅絕的政治化和亂用。04美方挑釁言行讓臺海局勢進一步緊張(鐘聲)《人民日報》(2021年12月10日
第
03版)美方任何“以臺制華”的圖謀,任何混淆是非、顛倒黑白的言行,任何政治恫嚇,只會將臺海局勢推向進一步緊張美政府高官近日宣稱從威懾和外交角度來看,美國將采取一切行動確保中國大陸武力統(tǒng)一臺灣“永遠不會發(fā)生”。美方不負責任的挑釁言行,無異于火上澆油,嚴重威脅臺海和平穩(wěn)定。美方利用“臺獨”這顆棋子,歪曲抹黑中國大陸對臺政策,以此為借口推進“以臺制華”,是對中國人民實現(xiàn)國家統(tǒng)一的堅強決心、堅定意志和強大能力的嚴重誤判。當前臺海局勢面臨新一輪緊張,根源在于臺灣當局一再企圖“倚美謀獨”,而美方一些人有意搞“以臺制華”。一段時間以來,美軍在臺海地區(qū)大刷存在感,美國議員和政府高級官員頻頻訪臺,高調炒作所謂“臺灣國際空間問題”,慫恿盟國政客在臺灣問題上挑起事端……美方種種行徑破壞臺?,F(xiàn)狀,助長“臺獨”勢力囂張氣焰,挑戰(zhàn)一個中國原則,無疑是在玩火。美方最新表態(tài)還將其“過去8個月在印太地區(qū)所做努力”與臺灣問題關聯(lián),再次證明美國所謂“印太戰(zhàn)略”不針對第三方的說法,不過是為了掩人耳目。究其根本,美方是在縱容“臺獨”,煽動臺海局勢緊張,以實現(xiàn)其遏制打壓中國的地緣政治圖謀。美方處心積慮打造謊言鏈條,聲稱“中國單方面改變臺?,F(xiàn)狀、美方不得不采取行動”,既不符合當前臺?,F(xiàn)實,也是對中方相關政策立場的曲解。以和平方式實現(xiàn)祖國統(tǒng)一,最符合包括臺灣同胞在內的中華民族整體利益。我們是有耐心的,愿以最大誠意、盡最大努力爭取和平統(tǒng)一的前景,但如果“臺獨”分裂勢力挑釁逼迫,甚至突破紅線,我們將不得不采取斷然措施。民進黨當局“倚美謀獨”、美方“以臺制華”動作不斷,美臺勾連挑釁在先,中方作出堅決回應在后,事實不容抵賴。美方顛倒因果,刻意渲染中國“改變現(xiàn)狀”,這種倒打一耙的言行,恰恰證明其在意的不是臺海和平,而是利用臺海緊張局勢遏制打壓中國。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解決臺灣問題完全是中國內政。中方擁有捍衛(wèi)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堅強決心、堅定意志、強大能力。這是看待臺海局勢發(fā)展時應該準確把握的一個基本點。無論美方搞什么動作、如何提高調門,都不可能阻擋中國完全統(tǒng)一的歷史大勢。美方應充分認識臺灣問題的高度敏感性,慎重妥善處理涉臺問題,不向“臺獨”分裂勢力發(fā)出任何錯誤信號。美方任何“以臺制華”的圖謀,任何混淆是非、顛倒黑白的言行,任何政治恫嚇,只會將臺海局勢推向進一步緊張。中國實現(xiàn)完全統(tǒng)一是不可阻擋的歷史潮流,不會因任何人、任何勢力、任何國家而改變。我們正告美方切實恪守一個中國原則和中美三個聯(lián)合公報規(guī)定,立即停止挑戰(zhàn)一個中國原則、破壞臺海和平穩(wěn)定,立即停止與“臺獨”勢力勾連、給“臺獨”勢力制造幻想,否則必將玩火自焚。05“海盜規(guī)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福建對外經(jīng)濟貿易職業(yè)技術學院《藥物生物技術》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大戰(zhàn)中的插曲》教學設計 2023-2024學年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上冊
- 海南熱帶海洋學院《男裝設計》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山東政法學院《數(shù)字集成電路設計》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太原幼兒師范高等??茖W?!陡呒壒芾斫y(tǒng)計》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皖江工學院《專業(yè)技能訓練化學教學技能與訓練》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鄭州體育職業(yè)學院《室內空間設計公共》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吉林體育學院《生物工程專業(yè)分析》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河南2025年河南職業(yè)技術學院招聘30人筆試歷年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免燒磚銷售合同范本
- (正式版)JBT 14787-2024 可同步限矩型液力耦合器
- 流行音樂(中國)
- 合規(guī)管理體系實務培訓測試題附有答案
- 常見癥狀-黃疸課件
- 節(jié)后復工安全培訓的事故案例分析與教訓
- 五子棋基礎入門課件
- 課程思政融入專業(yè)課程的
- 涉密人員專題培訓課件
- 浙江游戲產(chǎn)業(yè)園可行性方案
- 提升辦公室工作效能的經(jīng)驗交流發(fā)言模板
- 胃癌影像診斷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