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書法欣賞1_第1頁
明代書法欣賞1_第2頁
明代書法欣賞1_第3頁
明代書法欣賞1_第4頁
明代書法欣賞1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明代書法欣賞于謙于謙(1398-1457),字廷益,錢塘(今杭州)人,自幼聰穎過人,青年時代就寫下了《石灰吟》:“千錘萬擊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的著名詩篇。在三十余年的為官生涯中,清正廉明,興利除弊,剛正不阿。明正統(tǒng)十四年(1436年),北方瓦剌人侵犯邊關(guān),明英宗駕御親征,卻讓太監(jiān)王振任總指揮,50萬明軍在土木堡大敗,英宗被俘,京師動搖。瓦剌以“送駕還朝”為名,長驅(qū)直入,并侵占京師門戶紫荊關(guān)。社稷危機萬分。于謙臨危受命為兵部尚書,擁立英宗之弟朱祁鈺為帝,統(tǒng)率軍民抗敵,瓦剌大敗,終于認輸獻出英宗,取得北京保衛(wèi)戰(zhàn)全勝。天順元年(1457)英宗復(fù)辟,于謙被誣陷而遭殺害,時年59歲。七年后始得昭雪,遺體歸葬故鄉(xiāng),墓側(cè)建祠堂。墓與祠在文革中被毀,1982年重修。于謙善書法,其書靜穆高雅,氣韻盈沛,遺墨《題公中塔圖贊》帖,為普朗和尚題其師所遺公中塔圖及贊語。用筆勁峭有力,暢達清麗,意如行云流水。此手跡曾經(jīng)安岐、顧崧等人收藏,現(xiàn)藏于北京故宮博物院于謙題公中塔圖贊于謙《題公中塔圖贊》,行書,北京故宮博物院藏。文信文信,明洪武初人,號雪山,永嘉人。工書,楷、行俱佳。文信野秀軒記文信《野秀軒記》,楷書,香港中文大學(xué)文物館藏。文信跋趙孟頫《人騎圖》文信跋趙孟頫《人騎圖》,行書,北京故宮博物院藏。文信跋燕肅《春山圖》文信跋燕肅《春山圖》,行書,北京故宮博物院藏。張宇初張宇初(1359-1410),明代正一派道士,歷代天師中最博學(xué)者之一。有道門碩儒之稱。字子旋(音XUAN,別字),別號耆山。是四十二代天師張正常長子,于明洪武十年(公元1377)嗣教,為第四十三代天師。明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敕受“正一嗣教道合無為闡祖光范大真人”,總領(lǐng)天下道教事。二月,特召入朝,勉勵修節(jié)以格神明,誥封其母包氏為清虛沖素妙善玄君,命建齋設(shè)醮于(南京)紫金山和神樂觀。庚午年(1390)入覲,降敕重建大上清宮。著作遺世者有《峴泉集》十二卷(見《道藏》,《四庫全書》錄為四卷),《道門十規(guī)》,《元始無量度人上品妙經(jīng)通義》四卷,及詩文序論等文章,為方內(nèi)方外之士所敬重。并擅畫墨竹,精于蘭蕙,兼長山水。曾畫《秋林平遠圖》,洪武三十一年(1398)所畫的《夏林清隱圖》軸傳世,現(xiàn)存日本。張宇初自幼喜讀書,除熟諳其世傳的符箓齋醮術(shù)外兼博攬眾家之長,尤善于詞墨,為當時名人雅士所重。蘇伯衡稱其“形峻而學(xué)廣,靈仙飛化之變”,梵祝禳祈之靈異?!叭褰?jīng)釋典……諸子百家,多所涉獵……”宋濂亦贊曰:“穎悟有文學(xué),人稱為列仙之儒”?!啊瓏趺叧?,而道家之有文者獨宇初一人……”。張宇初書札明張宇初《書札》,行草。釋文:清微之謂道中之法也。以其非復(fù)天神霄酆岳者比焉。而非功行圓融。心法貫妙者。其于元降先天之機。會萬于一之理。信能造也乎?;蛎捌涿?。托其說。以高出眾妙以自夸。以驅(qū)惑流俗以自蔽。而世之盲聾幻妄者。因倚和而鼓倡之。亦豈不深可哀嘆哉。茍知夫先天不假有為。不事符咒。而彼感此應(yīng)。若叩孚鼓。以全己之天也。豈彼碌碌之足語哉。然世稱傳自雷淵黃公者皆然。學(xué)者尚必審其真?zhèn)?。則于道得矣。嗣天師無為識。胡儼題洪崖山房圖胡儼《題洪崖山房圖》紙本,行書,縱27.3cm,橫45.5cm。北京故宮博物院藏。此作所書七律三首,系為“洪崖山房圖”而題。胡儼《頤庵文集》中均未收錄,應(yīng)屬集外之作。洪崖山位于江西南昌城西山之中,峰巒秀拔,林壑深窅。胡儼自24歲領(lǐng)鄉(xiāng)薦便宦游南北,至明永樂十四年(1416年)已達30年。“既衰且老,不能不慨然追念疇昔,望洪崖之山,悠然興其倦歸之思?!彼鞂⑺鲾?shù)篇及當時閣僚為洪崖而作者合為一卷,請中書舍人畫家陳宗淵繪《洪崖山房圖》。此三首即為題畫而作,表達了內(nèi)心對歸隱洪崖、耕桑讀書、為太平之民的向往之情。第一首末兩句“陳郎胸次如摩詰,丘壑能令畫里傳”是稱贊陳宗淵繪畫技藝之高妙。此篇書法筆畫矯健而蒼勁,精神外露,具有俊爽雄放的風度,是胡儼56歲時的翰墨佳構(gòu)。(撰稿人:華寧)釋文:憶著洪崖三十年,青青山色故依然。當時洞口逢張氳,何處人間有傅顛。陰瀑倚風寒作雨,晴嵐飛翠暖生煙。陳郎胸次如摩詰,丘壑能令畫里傳。憶著洪崖三十年,夢中林壑思悠然。天邊拔宅神游遠,樹杪騎驢笑欲顛。風動鶴驚蒼竹露,月明猿嘯綠蘿煙。覺來枕上情如渴,此意難將與俗傳。憶著洪崖三十年,幾回南望興飄然。展圖每覺云生席,握發(fā)還驚雪上顛。夢入碧溪唫素月,手攀丹壁出蒼煙。求田問舍非吾事,欲託詩書使后傳??钍稹坝罉肥哪甏赫骂U庵重題”。鈐“胡若思”、“三樂居士”、“琴清軒”、“頤庵圖書”印。鑒藏印有“安儀鑒賞”、“伍元蕙儷荃甫評書讀畫之印”、“顧崧之印”、“張珩私印”等共計8方。(資料來自故宮博物院網(wǎng)站)胡儼跋歐陽修集古錄跋尾胡儼《跋歐陽修集古錄跋尾》,臺灣故宮博物院收藏。宋克急就章宋克《急就章》,章草。天津藝術(shù)博物館藏。洪武二年(1369年)宋克四十歲時臨皇象的得意之作,但與皇象的《急就章》又“貌合神離”,章法嚴密,氣勢相連,首尾相顧,給人以“結(jié)意優(yōu)美”的感受。宋克草書韓偓七絕條幅《草書韓偓七絕條幅》,100X32cm,山西省博物館藏。宋克唐張懷瓘論用筆十法《唐張懷瓘論用筆十法》,紙本,縱46.7厘米,橫37.7厘米。北京文物局藏。此幅作品參用楷、行、章草諸書體,錄唐代張懷瓘《論用筆十法》。書體變化適意,用筆自如,圓勁飛動,韻致樸茂。釋文:唐張懷瓘論用筆十法偃仰向背:謂兩字并為一字,須求點畫上下偃仰離合之勢。陰陽相應(yīng):謂陰為內(nèi),陽為外,斂心為陰,展筆為陽,須左右相應(yīng)。鱗羽參差:謂點畫編次無使齊平,如鱗羽參差之狀。峰巒起伏:謂起筆蹙衄,如峰巒之狀,殺筆亦須存結(jié)。真草偏枯:謂兩字成三字,不得真草合成一字,謂之偏枯,須求映帶,字勢雄媚。邪真失則:謂落筆結(jié)字分寸點畫之法,須依位次。遲澀飛動:謂勒鋒磔筆,字須飛動,無凝滯之勢,是得法。射空玲瓏:謂煙感識字,行草用筆,不依前后。尺寸規(guī)度:謂不可長有余而短不足,須引筆至盡處,則字有凝重之態(tài)。隨字變轉(zhuǎn):謂如《蘭亭》“歲”字一筆,作垂露;其上“年”字,則變懸針;又其間一十八個“之”字,各別有體。宋克章草急就章章草急就章(局部)天津藝術(shù)博物館藏本宋克《急就章》,章草。天津藝術(shù)博物館藏。洪武二年(1369年)宋克四十歲時臨皇象的得意之作,但與皇象的《急就章》又“貌合神離”,其用筆流暢,行、草相雜,結(jié)構(gòu)多變,筆意健峭,古雅微存。粗獷的波腳與瘦勁的筆畫巧妙結(jié)合,相映成趣,較之趙孟頫所臨《急就章》更為生動精采,富有感染力,又具有今草的靈性、跌宕的藝術(shù)情趣。這是章草發(fā)展到宋、元以后而形成的新風格。沈度敬齋箴冊《敬齋箴冊》為沈度的小楷作品,屬典型的“館閣體”作品。1418年(永樂十六年)書,其筆力勁道,氣格超邁,通篇結(jié)字勻停,行列齊整,形貌豐潤淳和,端雅雍容?!毒待S箴冊》代表館閣體最高水準。宋廣太白酒歌宋廣草書太白酒歌軸,紙本,草書縱,87cm,橫33.6cm。現(xiàn)藏故宮博物院??钍稹安釣閺┲袝?。鑒藏印有“休寧朱之赤珍藏圖書”、“儀周鑒賞”、“馮公度家珍藏”及乾隆內(nèi)府收藏印共10方。詩錄唐代李白《月下獨酌四首》之二。宋廣此篇筆畫精熟,流利飛動,風度灑脫,是其草書的典型面貌。但線條多連綿圓婉,缺乏筋節(jié)轉(zhuǎn)換,筆力稍遜,字態(tài)亦少變化,故內(nèi)蘊與勁道略顯不足。古人論及草書方圓之道稱:“書一于方者,以圓為模棱;一于圓者,以方為徑露。蓋思地矩天規(guī),不容偏有取舍?!贝俗髟凇赌墔R觀》、《朱臥庵藏書畫目》等書中有著錄。釋文:天若不愛酒,酒星不在天。地若不愛酒,地應(yīng)無酒泉。天地既愛酒,愛酒不愧天。已聞清比圣,復(fù)道濁如賢。賢圣既已飲,何必求神仙。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但得酒中趣,勿謂醒者傳。宋廣風入松詞《風入松詞》,明,宋廣書,紙本,立軸,縱101.7cm,橫33.7cm,草書,7行,147字。北京故宮博物院藏。本幅有徐學(xué)烜、陳驥德等鑒藏印5方。這首《風入松》詞是元代著名文人虞集所作,清新流麗,膾炙人口。宋廣將它錄與友人陸德修。作品創(chuàng)作于1379年,筆法秀勁流暢,體勢翩翩,代表了宋廣草書的最高成就。釋文:畫堂紅袖倚清酣,華發(fā)不勝簪。幾回晚直金鑾殿,東風軟,花底停驂。書詔許傳宮燭,香羅初試朝衫。御溝冰泮水挼藍,飛燕又泥喃。重重簾幕寒猶在,憑誰寄,銀字泥椷。報道先生歸也,杏花春雨江南。洪武十二年夏五月,余于鐘山挈累還吳。明年春又處長徙家湖南昆丘。友人陸君德修頗愛眷之,將行,德修出此紙俾余書,遂錄《風入松》二闋,以為復(fù)會張本云耳,匊水外史宋廣昌裔識。解縉草書宋趙恒殿試佚事《宋趙恒殿試佚事》,解縉書,紙本,草書??v20厘米,橫86厘米。上海博物館藏。解縉游七星巖詩《游七星巖詩》,解縉書,紙本,草書,縱22.8厘米,橫61.2厘米。北京故宮博物院藏。沈粲書應(yīng)制詩沈粲《書應(yīng)制詩》,行書。此書是沈粲得到皇帝的恩準,遊覽宮苑,並以藻麗的詞句,歌頌皇家園林之美。此幅楷書與章草二體並用,楷書精整,草書古樸華麗。末一行出現(xiàn)較放縱的連筆草書,好像逐漸從拘謹?shù)墓P法中,解脫出來。沈粲詩書沈粲《詩書》行書紙本??v25.9厘米,橫861厘米。沈粲梁武帝草書狀《梁武帝草書狀》沈粲書,草書。通篇章草與今草夾雜,灑脫奔放,挺勁峭拔,自然天成。因章草捺腳的率出,形成字字獨立,很少連綿,但行氣極為流貫。沈藻楷書橘頌沈藻(生卒年不詳),字凝清,一字仲藻,華亭(今上海松江)人。官至中書舍人,遷禮部員外郎。沈度子,承家學(xué),以書法知名,擅長楷書。張電楷書王維詩軸張電《楷書王維詩軸》,紙本,183×94cm。上海博物館藏。歸昌世行草書扇面歸昌世《行草書扇面》。歸昌世行書七律詩軸歸昌世《行書七律詩軸》,灑金箋,縱117.3厘米,橫30.4厘米。上海博物館藏。陳鎏行草韋應(yīng)物陪元侍御春游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