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語文課件《說“木葉”》實用1_第1頁
人教版語文課件《說“木葉”》實用1_第2頁
人教版語文課件《說“木葉”》實用1_第3頁
人教版語文課件《說“木葉”》實用1_第4頁
人教版語文課件《說“木葉”》實用1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面對飄零的落葉,古往今來無數的詩人,將之定格成永恒的風景,凝聚成揮之不去的情結。面對飄零的落葉,古往今來無數的詩人,將之定格成永恒1人教版語文課件《說“木葉”》實用12人教版語文課件《說“木葉”》實用13人教版語文課件《說“木葉”》實用14人教版語文課件《說“木葉”》實用15人教版語文課件《說“木葉”》實用16人教版語文課件《說“木葉”》實用17人教版語文課件《說“木葉”》實用18

9人教版語文課件《說“木葉”》實用110人教版語文課件《說“木葉”》實用111人教版語文課件《說“木葉”》實用112人教版語文課件《說“木葉”》實用113人教版語文課件《說“木葉”》實用114人教版語文課件《說“木葉”》實用115林庚說“木葉”gēng林庚說“木葉”gēng16

清華大學中文系教授,既是詩人,又是學者。在唐詩和楚辭的研究中卓有建樹,提出了著名的“盛唐氣象”。林庚

清華大學中文系教授,既是詩人,又是學者。在唐17識詞裊裊灼灼涔陽窸窣褒寒砧言筌(niǎo)(zhuó)(cén)(xīsū)照浦亭皋萬應錠迢遠(tiáo)(pǔ)(gāo)(dìng)(bāo)(zhēn)(quán)識詞裊裊褒寒(niǎo)(zhuó)(cén)(xīsū)18一、初讀,瀏覽:本文涉及了哪些詩句?一、初讀,瀏覽:19“木葉”為詩人鐘愛。(一)裊裊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屈原《九歌·湘夫人》洞庭始波,木葉微脫?!x莊《月賦》木葉下,江波連,秋月照浦云歇山。——陸厥《臨江王節(jié)士歌》秋風吹木葉,還似洞庭波。——王褒《渡河北》“木葉”為詩人鐘愛。(一)20(二)“樹”后皇嘉樹,橘徠服兮。桂樹叢生兮山之幽。庭中有奇樹,綠葉發(fā)華滋。“葉”葉密鳥飛礙,風輕花落遲。皎皎云間月,灼灼葉中華。“木葉”亭皋木葉下,隴首秋云飛。九月寒玷催木葉,十年征戌憶遼陽?!奥淠尽睙o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辭洞庭兮落木,去涔陽兮極浦。為什么古代詩歌中很少看見“樹葉”呢?木(二)為什么古代詩歌中很少看見“樹葉”呢?木211、再次閱讀1-3段,思考:

作者談了一個怎樣的文學現象?

二、細讀,思考1、再次閱讀1-3段,思考:作者談了一個怎樣的文學現象?22

1、“木葉”是歷代詩人筆下鐘愛的對象。

2、“木葉”一用再用,且有所發(fā)展(“落木”)產生過許多精彩的詩句;

3、“樹葉”“落葉”卻無人過問。思考:“木”和“樹”究竟有何不同?1、“木葉”是歷代詩人筆下鐘愛的對象。2、“木葉”一用23

重點研讀探討第4、5、6段重點研讀探討24

讀第四段,請思考:

“木”一般用在什么場合?

秋風葉落的季節(jié)中

讀第四段,請思考:25

品味詩句“秋月照層嶺,寒風掃高木?!焙汀案邩涠啾L,海水揚其波?!北容^詩中“高木與“高樹的不同意味。品味詩句“秋月照層嶺,寒風掃高木?!焙汀案邩涠啾L26秋月照層嶺,寒風掃高木。

——吳均《答柳惲》落木千山空闊秋月照層嶺,寒風掃高木。落木千山空闊27高樹多悲風,海水揚其波。

—曹植《野田黃雀行》飽滿枝葉繁茂高樹多悲風,海水揚其波。飽滿枝葉繁茂28高樹多悲風,海水揚其波。秋月照層嶺,寒風掃高木。(飽滿)(空闊)高樹多悲風,海水揚其波。秋月照層嶺,寒風掃高木。(飽滿)(空29“木”比“樹”更顯得單純,仿佛本身就含有一個落葉的因素。

“木”的第一個藝術特征:“木”比“樹”更顯得單純,仿佛本身就含有一個落葉的因素。30精讀課文第6段:概括“木”在形象上的第二個特征精讀課文第6段:概括“木”在形象上的第二個特征31“木”不但讓我們容易想起樹干,而且還會帶來“木”所暗示的顏色,它可能是透著黃色,而且在觸覺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濕潤的?!澳尽钡牡诙€藝術特征:“木”不但讓我們容易想起樹干,而且還會帶來“木”所暗示的顏色32

根據“木”的形象特征,品味探討詩句“裊裊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焙汀叭釛l紛冉冉,落葉何翩翩?!敝小澳救~”與“落葉”的不同意味人教版語文課件《說“木葉”》實用133裊裊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

——屈原《九歌》木葉裊裊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木葉34柔條紛冉冉,落葉何翩翩。

——曹植《美女篇》落葉柔條紛冉冉,落葉何翩翩。落葉35意象場合外形顏色質感意味聯想(落)木(葉)樹(葉)春夏之交

秋風葉落

脫盡葉子

枝葉繁茂

綠(葉)褐綠(干)

干燥

飽含水分

空闊疏朗

飽滿綿密

離人的嘆息游子的漂泊清秋的性格密密層層濃陰滿地枯黃意象場合外形顏色質感意味聯想樹(葉)春夏之交秋風葉落脫盡36

木葉

樹葉疏朗空闊綿密飽滿相去無幾一字千里?暗示性全文總結木葉樹葉疏朗空闊綿密飽滿相去無幾37發(fā)現問題(1—3)分析問題(4—6)析“木”的兩個藝術特征總結全文(7)藝術領域:一字之差相隔千里全文思路“木葉”為古代詩人所鐘愛發(fā)現問題(1—3)分析問題析“木”的兩個藝術特征總結全文藝術38三、拓展探究:

只要提到“木葉”大家就會想到在瑟瑟秋風中凋零的樹木,引發(fā)人們的感傷情懷。以此類推,很多意象在長期的文化進程中形成了相對穩(wěn)定的感情色彩,詩人們往往用它們表現相似或相通的感情。古詩中有許多耐人尋味的意象,它們如“木葉”一樣,成為難以言傳的精妙語言。閱讀下列詩句,說說它們的特定文化意味。比如:三、拓展探究:只要提到“木葉”大家就會想39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對故鄉(xiāng)、親人的思念月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對故鄉(xiāng)、親人的思念月401.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曹操《短歌行》)2.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杜甫《登高》)3.主人下馬客在船,舉酒欲飲無管弦。

醉不成歡慘將別,別時茫茫江浸月。(白居易《琵琶行》)4.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李白《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云》)5.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李清照《聲聲慢》)在很多傳統(tǒng)詩歌中,酒是愁的象征。酒在很多傳統(tǒng)詩歌中,酒是愁的象征。酒41反傳統(tǒng),反“套板”,從傳統(tǒng)中中翻出新意來。練習一:梅反傳統(tǒng),反“套板”,從傳統(tǒng)中中翻出新意來。練習一:梅42關于“梅”的意象討論:

墻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王安石《梅花》

表現了梅的高貴品格,我國古代把松、竹、梅譽為“歲寒三友”,是高貴圣潔的象征,這首詩表現的就是我國這種傳統(tǒng)文化精神。關于“梅”的意象討論:墻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43

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陸游《卜算子·詠梅》

表達的是“寂寞開無主”的無奈、“黃昏獨自愁”的凄涼心境,以及“只有香如故”的孤傲和清高。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44

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珴蓶|《卜算子·詠梅》

把陸游詞中對梅花不幸遭遇的傾訴和孤芳自賞的表露化為對她達觀堅定的描述和高貴純潔的贊頌,詞中有一種超越時空的壯美,豪放樂觀,振奮人心。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45練習二:柳

閱讀下面三首詠柳詩,說明詩中柳樹各自的特點和詩人寄予的思想情感。練習二:柳閱讀下面三首詠柳詩,說明詩中46詠柳賀知章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垂柳唐彥謙絆惹春風別有情,世間誰敢斗輕盈?楚王江畔無端種,餓損纖腰學不成。詠柳曾鞏亂條猶未變初黃,倚得東風勢便狂。解把飛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賀詩:亭亭玉立,碧綠豐茂,枝條紛披,細葉精致。詩人借詠柳贊美春色的美麗和大自然的活力。唐詩:纖柔輕盈,妖媚多情。反襯邀寵取媚的小人的無恥和朝政的腐敗。曾詩:亂條狂舞,柳絮紛飛。諷刺攀附權貴、得勢猖狂的奸佞之臣。垂柳詠柳賀詩:亭亭玉立,碧綠豐茂,枝條紛披,細葉精致。詩人借471.交代故事發(fā)生的時間、環(huán)境;描繪出一幅令人恐懼的畫面,渲染緊張氣氛。側面表現人物恐懼痛苦的內心世界,與他所向往的溫馨的家庭生活環(huán)境形成鮮明對比。2.但是,情況終于改變了。一些急欲挽救中國的社會改革家發(fā)現,舊時代的主流意識形態(tài)必須改變,而那些數千年來深入民間社會的精神活力則應該調動起來。因此,大家又重新驚喜地發(fā)現了墨子。3.中國作家結識雨果已經近一百年。當偉大的雨果以其壯麗風采開辟著一個理想的正義世界的時候,當他以浪漫主義的狂飆之勢席卷風云變幻的歐羅巴的時候,中國還是一只沉睡的雄獅,尚未向世界打開廣泛的視聽。

4.意義的追求是每一章散文詩必須堅持的,是她的生命線。沒有任何意義的散文詩,決非好作品。意義和審美是一體化的存在,只有在審美的前提下,在足以強化審美而不是削弱審美的前提下,才能實現意義的追求。5.傳統(tǒng)的經濟理論不考慮經濟系統(tǒng)和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物質和能量交換是基于以下的假設: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物質和能量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6.這一前提假設在經濟系統(tǒng)相對于生態(tài)系統(tǒng)較小時,即世界是一個“空的世界”時尚能滿足,但在經濟系統(tǒng)快速增長,世界逐漸從“空的世界”變成“滿的世界”后,這一假設就很難滿足了。7.當人們不能改變客觀的社會環(huán)境時,要避免應激性疾病的發(fā)生就應該不斷降低心理壓力。降低心理壓力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正確認識事物,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是一個重要的方法。8.心理學上有一種認識——評估學說,即個體對事物有了認識,就會利用頭腦中的舊經驗來解釋新輸入的信息,進行評估,于是產生情緒體驗。而個體對事物究竟體驗為積極的情緒還是消極的情緒,在于怎樣認識事物。9.迫于現實社會生存的巨大綜合壓力和人類因物質文明進步而帶來的精神困惑,當代詩歌的內容越來越局限于私人性的東西,正日愈失去處理重大社會題材的藝術能力,這就使得它日愈減少獲得公眾關注的機會,而只有在少數未被現代社會物質化的心靈當中獲得知音;1.交代故事發(fā)生的時間、環(huán)境;描繪出一幅令人恐懼的畫面,渲染48

面對飄零的落葉,古往今來無數的詩人,將之定格成永恒的風景,凝聚成揮之不去的情結。面對飄零的落葉,古往今來無數的詩人,將之定格成永恒49人教版語文課件《說“木葉”》實用150人教版語文課件《說“木葉”》實用151人教版語文課件《說“木葉”》實用152人教版語文課件《說“木葉”》實用153人教版語文課件《說“木葉”》實用154人教版語文課件《說“木葉”》實用155人教版語文課件《說“木葉”》實用156

57人教版語文課件《說“木葉”》實用158人教版語文課件《說“木葉”》實用159人教版語文課件《說“木葉”》實用160人教版語文課件《說“木葉”》實用161人教版語文課件《說“木葉”》實用162人教版語文課件《說“木葉”》實用163林庚說“木葉”gēng林庚說“木葉”gēng64

清華大學中文系教授,既是詩人,又是學者。在唐詩和楚辭的研究中卓有建樹,提出了著名的“盛唐氣象”。林庚

清華大學中文系教授,既是詩人,又是學者。在唐65識詞裊裊灼灼涔陽窸窣褒寒砧言筌(niǎo)(zhuó)(cén)(xīsū)照浦亭皋萬應錠迢遠(tiáo)(pǔ)(gāo)(dìng)(bāo)(zhēn)(quán)識詞裊裊褒寒(niǎo)(zhuó)(cén)(xīsū)66一、初讀,瀏覽:本文涉及了哪些詩句?一、初讀,瀏覽:67“木葉”為詩人鐘愛。(一)裊裊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屈原《九歌·湘夫人》洞庭始波,木葉微脫?!x莊《月賦》木葉下,江波連,秋月照浦云歇山?!懾省杜R江王節(jié)士歌》秋風吹木葉,還似洞庭波。——王褒《渡河北》“木葉”為詩人鐘愛。(一)68(二)“樹”后皇嘉樹,橘徠服兮。桂樹叢生兮山之幽。庭中有奇樹,綠葉發(fā)華滋?!叭~”葉密鳥飛礙,風輕花落遲。皎皎云間月,灼灼葉中華?!澳救~”亭皋木葉下,隴首秋云飛。九月寒玷催木葉,十年征戌憶遼陽?!奥淠尽睙o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辭洞庭兮落木,去涔陽兮極浦。為什么古代詩歌中很少看見“樹葉”呢?木(二)為什么古代詩歌中很少看見“樹葉”呢?木691、再次閱讀1-3段,思考:

作者談了一個怎樣的文學現象?

二、細讀,思考1、再次閱讀1-3段,思考:作者談了一個怎樣的文學現象?70

1、“木葉”是歷代詩人筆下鐘愛的對象。

2、“木葉”一用再用,且有所發(fā)展(“落木”)產生過許多精彩的詩句;

3、“樹葉”“落葉”卻無人過問。思考:“木”和“樹”究竟有何不同?1、“木葉”是歷代詩人筆下鐘愛的對象。2、“木葉”一用71

重點研讀探討第4、5、6段重點研讀探討72

讀第四段,請思考:

“木”一般用在什么場合?

秋風葉落的季節(jié)中

讀第四段,請思考:73

品味詩句“秋月照層嶺,寒風掃高木?!焙汀案邩涠啾L,海水揚其波。”比較詩中“高木與“高樹的不同意味。品味詩句“秋月照層嶺,寒風掃高木。”和“高樹多悲風74秋月照層嶺,寒風掃高木。

——吳均《答柳惲》落木千山空闊秋月照層嶺,寒風掃高木。落木千山空闊75高樹多悲風,海水揚其波。

—曹植《野田黃雀行》飽滿枝葉繁茂高樹多悲風,海水揚其波。飽滿枝葉繁茂76高樹多悲風,海水揚其波。秋月照層嶺,寒風掃高木。(飽滿)(空闊)高樹多悲風,海水揚其波。秋月照層嶺,寒風掃高木。(飽滿)(空77“木”比“樹”更顯得單純,仿佛本身就含有一個落葉的因素。

“木”的第一個藝術特征:“木”比“樹”更顯得單純,仿佛本身就含有一個落葉的因素。78精讀課文第6段:概括“木”在形象上的第二個特征精讀課文第6段:概括“木”在形象上的第二個特征79“木”不但讓我們容易想起樹干,而且還會帶來“木”所暗示的顏色,它可能是透著黃色,而且在觸覺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濕潤的?!澳尽钡牡诙€藝術特征:“木”不但讓我們容易想起樹干,而且還會帶來“木”所暗示的顏色80

根據“木”的形象特征,品味探討詩句“裊裊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和“柔條紛冉冉,落葉何翩翩?!敝小澳救~”與“落葉”的不同意味人教版語文課件《說“木葉”》實用181裊裊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

——屈原《九歌》木葉裊裊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木葉82柔條紛冉冉,落葉何翩翩。

——曹植《美女篇》落葉柔條紛冉冉,落葉何翩翩。落葉83意象場合外形顏色質感意味聯想(落)木(葉)樹(葉)春夏之交

秋風葉落

脫盡葉子

枝葉繁茂

綠(葉)褐綠(干)

干燥

飽含水分

空闊疏朗

飽滿綿密

離人的嘆息游子的漂泊清秋的性格密密層層濃陰滿地枯黃意象場合外形顏色質感意味聯想樹(葉)春夏之交秋風葉落脫盡84

木葉

樹葉疏朗空闊綿密飽滿相去無幾一字千里?暗示性全文總結木葉樹葉疏朗空闊綿密飽滿相去無幾85發(fā)現問題(1—3)分析問題(4—6)析“木”的兩個藝術特征總結全文(7)藝術領域:一字之差相隔千里全文思路“木葉”為古代詩人所鐘愛發(fā)現問題(1—3)分析問題析“木”的兩個藝術特征總結全文藝術86三、拓展探究:

只要提到“木葉”大家就會想到在瑟瑟秋風中凋零的樹木,引發(fā)人們的感傷情懷。以此類推,很多意象在長期的文化進程中形成了相對穩(wěn)定的感情色彩,詩人們往往用它們表現相似或相通的感情。古詩中有許多耐人尋味的意象,它們如“木葉”一樣,成為難以言傳的精妙語言。閱讀下列詩句,說說它們的特定文化意味。比如:三、拓展探究:只要提到“木葉”大家就會想87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對故鄉(xiāng)、親人的思念月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對故鄉(xiāng)、親人的思念月881.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曹操《短歌行》)2.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杜甫《登高》)3.主人下馬客在船,舉酒欲飲無管弦。

醉不成歡慘將別,別時茫茫江浸月。(白居易《琵琶行》)4.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李白《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云》)5.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李清照《聲聲慢》)在很多傳統(tǒng)詩歌中,酒是愁的象征。酒在很多傳統(tǒng)詩歌中,酒是愁的象征。酒89反傳統(tǒng),反“套板”,從傳統(tǒng)中中翻出新意來。練習一:梅反傳統(tǒng),反“套板”,從傳統(tǒng)中中翻出新意來。練習一:梅90關于“梅”的意象討論:

墻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王安石《梅花》

表現了梅的高貴品格,我國古代把松、竹、梅譽為“歲寒三友”,是高貴圣潔的象征,這首詩表現的就是我國這種傳統(tǒng)文化精神。關于“梅”的意象討論:墻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91

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陸游《卜算子·詠梅》

表達的是“寂寞開無主”的無奈、“黃昏獨自愁”的凄涼心境,以及“只有香如故”的孤傲和清高。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92

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毛澤東《卜算子·詠梅》

把陸游詞中對梅花不幸遭遇的傾訴和孤芳自賞的表露化為對她達觀堅定的描述和高貴純潔的贊頌,詞中有一種超越時空的壯美,豪放樂觀,振奮人心。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93練習二:柳

閱讀下面三首詠柳詩,說明詩中柳樹各自的特點和詩人寄予的思想情感。練習二:柳閱讀下面三首詠柳詩,說明詩中94詠柳賀知章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垂柳唐彥謙絆惹春風別有情,世間誰敢斗輕盈?楚王江畔無端種,餓損纖腰學不成。詠柳曾鞏亂條猶未變初黃,倚得東風勢便狂。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