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25《曹劌論戰(zhàn)》復習提綱一、通假字
1、小惠未徧,民弗從也。徧:同“遍”,遍及、普遍
二、古今異義詞
1、小大之獄。獄:古義:案件今義:關押罪犯的地方
2、犧牲玉帛。犧牲:古義:古代祭祀用的牛、羊、豬等祭品今義:損害或放棄一方利益。
3、齊師伐我。伐:古義:攻打今義:砍伐
4、又何間焉。間:古義:參與今義:中間,隔開,不連接,空間,時間
5、肉食者鄙。鄙:古義:鄙陋,這里指目光短淺今義:輕視,看不起
6、弗敢加也。加:古義:虛報今義:增加
7、雖不能察。雖:古義:即使今義:雖然
8、再而衰。再:古義:第二次今義:表示事情或行為重復,又一次
9、必以信。信:古義:實情今義:書信
10、忠之屬也。忠:古義:盡力做好本分的事今義:忠誠
三、詞類活用
1、神弗福也。福:名詞用作動詞,賜福
2、一鼓作氣。鼓:名詞用作動詞,擊鼓(進軍)
四、一詞多義:1、故:公問其故(原因)故逐之(所以)2、從:民弗從(服從,順從)
戰(zhàn)則請從(跟隨)
3、其:其鄉(xiāng)人曰(他的,指曹劌)
公問其故(其中的)
吾視其輒亂(他們,指齊軍)4、伐:伐竹取道,下見小潭(砍伐)齊師伐我(攻打)5、鄙:先帝不以臣卑鄙(地位低下)肉食者鄙(鄙陋,指目光短淺)6、從:從民欲也(依從)
民弗從也(服從)戰(zhàn)則請從(跟隨)7、信:必以信(實情)小信未孚(信用)
8、故:公問其故(原因、緣故)故克之(所以)
9、以:必以分人(把)必以信(用,拿)何以戰(zhàn)(憑,靠,憑借)10、請:曹劌請見(請求)
戰(zhàn)則請從(請允許)11、間: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參與)時時而間進(間或、偶然)12、作:一鼓作氣(振作)作奸犯科(做)困于心衡于慮而后作(奮起,指有所作為)13、再:再而衰(第二次)主人日再食(兩頓)子墨子起,再拜(兩次)14、加:犧牲玉帛,弗敢加也(虛報)既加冠(戴)萬鐘于我何加焉(好處)大王加惠(給予)15、安:衣食所安,(養(yǎng))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怎么)16、屬:忠之屬也/良田美池桑竹之屬(一類)神情與蘇、黃不屬(類似、相似)屬予作文以記之(屬通囑,囑托)之:肉食者謀之(代詞,代這件事)小大之獄(結構助詞,的)公與之乘(代詞,他)
五、理解性默寫1、《曹劌論戰(zhàn)》中反映戰(zhàn)前政治準備,表現(xiàn)曹劌“取信于民”的戰(zhàn)略思想的一句話是: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2、曹劌沖破阻撓,堅持進見魯莊公的原因是(曹劌請見的原因是):肉食者鄙,未能遠謀。3、曹劌在對戰(zhàn)爭的論述中提出追擊敵兵時機的句子是:視其轍亂,望其旗靡;4、文中出現(xiàn)的一個成語是:一鼓作氣。5、曹劌阻止魯莊公追擊(曹劌“下視其轍,登軾而望之”)的原因是: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懼有伏焉。(限四個字)6、曹劌認為“可以一戰(zhàn)”的最重要的條件(或理由)是: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7、魯軍發(fā)起反攻的時機選擇在彼竭我盈之時,魯軍追擊敵軍的時機選擇在齊軍轍亂旗靡之時。8、文中表現(xiàn)曹劌積極“參與”精神的詞語是:請見、請從。9、文中“忠之屬也”具體指的是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六、問答題1.文題相應是寫作的一個基本原則?!安軇フ搼?zhàn)”是編者給《左傳》選段擬就的一個題目。試從文章剪裁的角度對編者如此擬題進行簡要分析。(2分)示例:“曹劌論戰(zhàn)”,重在一個“論”字,即主要交代曹劌對戰(zhàn)爭的見解和主張。《左傳》選段在行文上,對長勺之戰(zhàn)的作戰(zhàn)過程進行簡單交代,把重點放在詳細記述曹劌和魯莊公戰(zhàn)前分析和戰(zhàn)中的指揮上,兩者在內容和題目上是統(tǒng)一的。2.曹劌與“其鄉(xiāng)人”的對話是否多余?請說說你的見解。(3分)不是多余的。(1分)這一對話點明了曹劌拜見魯莊公的原因,(1分)同時也顯示了他不同于一般人的見識,他的愛國精神和深謀遠慮(1分)3.試從齊、魯雙方分析長勺之戰(zhàn)“齊師敗績”的原因。(3分)齊師倚仗強國,沒有講究戰(zhàn)略戰(zhàn)術,沒有把握好戰(zhàn)機。魯國做了充分的戰(zhàn)前準備;莊公善用人;曹劌善謀,選擇了適當?shù)淖鲬?zhàn)時機和追擊時機;魯軍善戰(zhàn)。4.“十年春,齊師伐我”這句話交代了哪些內容?(2分)交代了戰(zhàn)爭發(fā)生的時間(十年春)、參戰(zhàn)的雙方(齊國和魯國)、戰(zhàn)爭的性質(對于魯國而言是正義的)。5.為什么說:“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是“可以一戰(zhàn)”的主要條件?(2分)魯莊公以借小惠得到近臣的擁護,以小信得到神靈的庇護的想法都被曹劌否定。因為人民的力量是無窮的,民心向背是決定戰(zhàn)爭勝負的主要因素。這表現(xiàn)了曹劌重視人民力量的政治遠見。6.有人說魯莊公“鄙”,也有人說“不鄙”。你同意哪種說法?請簡述理由。(3分)示例一:魯莊公“不鄙”。(1分)盡管魯莊公缺乏軍事才能,但他能夠禮賢下士,虛心求教,聽取正確的意見,最終取得長勺之戰(zhàn)的勝利。因此,魯莊公“不鄙”。示例二:魯莊公“鄙”。(1分)戰(zhàn)前不知道如何準備,臨戰(zhàn)不會正確指揮,戰(zhàn)后不知何以取勝。因此,魯莊公“鄙”。7.你認為“公”回答“何以戰(zhàn)”的三個理由中哪一個最重要?為什么?(3分)示例:我認為司法公正最重要。因為司法公正是實現(xiàn)人民權利和義務的基礎,有了它,財富共享、禮治國家自然有實現(xiàn)的可能。8、曹劌為什么要“下視其轍,登軾而望之”?這表現(xiàn)了曹劌什么樣的特點?(2分)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擔心齊國有埋伏)表現(xiàn)了曹剛沉著、冷靜、謹慎的特點9.曹劌認為“肉食者鄙,未能遠謀”。在戰(zhàn)前曹劌與魯莊公的論戰(zhàn)中,魯莊公的“鄙”表現(xiàn)在哪里?曹劌的“遠謀”又表現(xiàn)在哪里?用自己的話加以概括。
魯莊公把戰(zhàn)爭取勝的希望寄托在近臣的擁護和神靈的保佑上。曹劌認為取信于民是獲勝的保證。10.齊軍重兵壓境,曹劌問“何以戰(zhàn)”,魯莊公前兩次回答被曹劌否定,最后一答“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辈軇フf:“可以一戰(zhàn)”。從曹劌與魯莊公問答的過程中,你認識到他們各是怎樣的人?請用簡要的語言概括。(5分)曹劌:具有愛國思想,且政治上擁有遠見的卓識的人。魯莊公:政治上缺乏遠見,目光短淺,但能善于納諫。11、曹劌認為作戰(zhàn)取勝的先決條件是什么?(請用自己的語言概括)(2分)政治上要取信于民。12.有人認為,魯莊公是“肉食者鄙”的形象,其實他并不“鄙”。請結合原文內容闡釋其“不鄙”的理由。(2分)(1)回答曹劌三問時實事求是,虛心聽取意見,廣開言路、禮賢下士;(2)備戰(zhàn)時盡職盡責,取信于民;(3)作戰(zhàn)是時親自參戰(zhàn),大膽任用曹劌,說明他任人唯賢,用人不疑;(4)戰(zhàn)后虛心求教,不恥下問。13.本文都主要以語言描寫來表現(xiàn)人物。14、曹劌乃一介布衣,在國家急難時刻挺身而出,他的思想可用哪個成語來形容?作為中學生,你認為怎樣做才是愛國?國家興亡,匹夫有責。作為中學生,我認為:我們首先應好好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做有思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好公民。其次,應多多了解國家大事,積極參與各種有意義的社會活動,用實際行動來報答祖國。15、你知道歷史上還有哪些以少勝多的戰(zhàn)役?讀了本文,你感悟到做人和處事的什么道理?赤壁之戰(zhàn)、官渡之戰(zhàn)、淝水之戰(zhàn)。道理:作戰(zhàn)必須取信于民,并運用正確的戰(zhàn)略戰(zhàn)術,掌握戰(zhàn)機才能取勝。16、你認為魯莊公是一個怎樣的人?魯莊公是個平庸的國君,但不是一個昏君。他把戰(zhàn)爭的希望寄托在施行“小惠”和祈求神靈的保佑上,說明他政治上無能;他急切求戰(zhàn),又說明他軍事上無知。但在曹劌的啟發(fā)下終有所悟,在作戰(zhàn)中聽從曹劌正確指揮,說明他跟一般的昏君還是有區(qū)別的。17、本文多處將魯莊公與曹劌進行對比描寫,請找出其中一例,分析這樣寫的好處。
戰(zhàn)前:魯:鄙陋;曹:遠謀。
戰(zhàn)時:魯:急躁冒進,不察敵情;曹:臨陣從容、胸有成竹、善于掌握戰(zhàn)機。
戰(zhàn)后:魯;茫然不知;曹;細說原委。
通過對比,突出曹劌政治上的遠見卓識與軍事上的卓越才能。
18、曹劌的“遠謀”體現(xiàn)在哪里?用自己的話從政治和軍事兩方面簡要說說。(2分)
(1)政治方面:認為取信于民是作戰(zhàn)的先決條件。
(2)軍事方面:善于把握進攻和追擊的時機。(或:適時出擊,適時追擊)
19、談談“肉食者鄙,未能遠謀”一句在全文中的作用。
①為下文寫莊公作鋪墊;②襯托曹劌的遠見卓識。
20、文章結尾一段表現(xiàn)了曹劌哪些方面的才能?
作戰(zhàn)中善于把握戰(zhàn)機,注意觀察敵情,做到知己知彼。
21、就曹劌和魯莊公的對話,聯(lián)系全文,說說曹劌在對話中表現(xiàn)出來的主要思想。
只有盡心盡職才能取信于民,只有取信于民,得到人民的支持,才是戰(zhàn)爭取勝的基本條件。
21、曹劌給你留下印象最深的一點是什么?請結合文章內容略作分析。
(1)有愛國心與責任感。祖國被侵伐時,立即“請見”,去參與“肉食者謀之”的事,并主動要求作戰(zhàn)。
(2)對作戰(zhàn)的條件有深刻的見解。把國君“忠”其事,取信于民作為取勝的先決條件,有“遠謀”,其見解顯然高于“肉食者”
(3)有很高的說服他人的說話技巧。與地位相當?shù)泥l(xiāng)人說話,直接解答疑慮,簡潔明快。與國君商討問題,循循善誘,啟發(fā)、分析,促其領悟。
七、開放性試題
1、根據(jù)上文有關內容,發(fā)揮合理想像,在“齊師敗績”前簡要補寫出戰(zhàn)斗的經(jīng)過(可以運用文中原有的字詞靈活組合或用自己的話敘述)。
公鼓之,齊師士氣已竭。(意思對即可,可用現(xiàn)代文回答。)
2、.“一鼓作氣”流傳至今已成為人們耳熟能詳?shù)某烧Z,但卻有人常常把它誤寫成“一股作氣”、“一鼓足氣”等。想一想,你怎樣運用文中的知識來幫助人們避免這些錯誤。3、學習這篇文章后,你能從曹劌或魯莊公身上獲得什么啟示或明白什么道理?(結合文章說理由)(4分)
*從曹劌身上獲得啟示:可從遠見、愛國、責任感等方面說
從魯莊公身上獲得啟示主要是反面的、領導與人民的關系方面說。
4、你是否贊同曹劌“夫戰(zhàn),勇氣也”這一觀點?請談談你的理由。
5、參考“示例”,根據(jù)所給詞語中加點字的意思,另寫一個含這個字的成語。(3分)
[示例]遂逐齊師——隨波逐流
(1)既克——克敵制勝(攻無不克)
(2)夫大國,難測也——深不可測(高深莫測、莫測高深、心懷叵測、居心叵測、天有不測風云)
(3)望其旗靡——望風披靡(所向披靡、所向風靡、望風而靡)6、有人說“長勺之戰(zhàn)”的勝利,曹劌功不可沒;但從某種意義上說,魯莊公也有一定的功勞。你的看法呢?示例一:“有功”:魯莊公知人善任,用人不疑,虛心聽取曹劌的意見,作為決策者,有一定的功勞。示例二:“無能”:魯莊公是個平庸的國君,作為統(tǒng)治者目光短淺,不能深謀遠慮,他把戰(zhàn)爭的希望寄托在施行“小惠”和祈求神靈的保佑上,說明他政治上、軍事上的無能,完全依靠曹劌的才能才取得這場戰(zhàn)爭的勝利。7、文中曹劌的形象,令人敬佩。請寫出中國近代史(1840-1949)上,你最敬佩的一位愛國將領,并用一句話加以評價。
愛國將領:張自忠(國民黨陸軍上將)
評價:率領戰(zhàn)士奮勇抗日,以死報國,令人感佩。8、讀了這則短文,魯國獲勝給你啟示最深的一點是什么呢?請聯(lián)系生活實際簡要談談你的看法。
(1)獲勝的根本是取信于民,獲得人民的支持。
(2)戰(zhàn)爭中要善于分析敵情,把握戰(zhàn)機。
(3)統(tǒng)治者應善于聽取并采納群眾的意見……《曹劌論戰(zhàn)》課內外比較閱讀練習(一)2003年桂林【甲】①公輸盤為楚造云梯之械,成,將以攻宋?!敱P服?!疽摇渴甏?,齊師伐我。……戰(zhàn)則請從?!?、下列加點詞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2分)A.成,將以攻宋B.愿借子殺之問:“何以戰(zhàn)?”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C.義不殺少而殺眾D.吾義固不殺人禽鳥知山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舍生而取義者也2、解釋加點字詞。(2分)①公輸盤不說()②肉食者鄙,未能遠謀。()3、翻譯句子。(1分)①宋何罪之有?②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3、【乙】文中,從“曹劌請見”一句中可以看出曹劌有主動參與國家大事的精神,請你從【甲】文中也找出一個體現(xiàn)墨子這種精神的語句。(2分)4、同樣是面對即將到來的戰(zhàn)爭,墨子和曹劌各采取了怎樣的做法?你贊成他們的做法嗎?為什么?(2分)答:(二)2003年浙江省舟山市【甲】十年春,齊師伐我?!瓚?zhàn)則請從?!薄疽摇刻鞎r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瓚?zhàn)必勝矣。1、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意思。(5分)①犧牲玉帛,弗敢加也()②小信未孚,神弗福也()③肉食者鄙,未能遠謀()④兵革非不堅利也()⑤委而去之()2、寫出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不同意思。(4分)①必以分人()②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大之獄()②環(huán)而攻之而不勝()3、用現(xiàn)代漢語寫出下列句子的意思。(6分)①肉食者謀之,又何問焉?而不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也。4、運用文中原話回答下面的問題。(4分)①在“齊師伐我,公將戰(zhàn)”時,曹劌為什么要見魯莊公?②君子有不戰(zhàn),戰(zhàn)必勝”的原因是什么?5、甲、乙兩文中都談到了決定戰(zhàn)爭勝負的最主要條件,這個條件是什么?(3分)答:(三)2005年四川省眉山市課改實驗區(qū)【甲】十年春,齊師伐我。……戰(zhàn)則請從。”【乙】于是入朝見威王,曰:“臣誠知不如徐公關。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齊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宮婦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內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選自《鄒忌諷齊王納諫》)1、解釋文中加點詞。(2分)肉食者鄙()皆以美于徐公()2、將下列句子譯成現(xiàn)代漢語。(2分)(1)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2)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3、下列句中用“/”表示朗讀時的停頓,其中停頓不恰當?shù)囊豁検?)(1分)A.臣/誠知/不如徐公美。B.今齊地方/千里,百二十/城。C.犧牲/玉帛,弗敢/加也。D.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4、曹劌和鄒忌勸諫(表述自己的主張)的方式有什么不同?(2分)曹劌:鄒忌:5、曹劌認為決定戰(zhàn)爭勝負的先決條件是什么?你認為現(xiàn)代戰(zhàn)爭中決定勝負的先決條件應該是什么?談談你的觀點。答:6、鄒忌見齊王,希望表明一個什么主張?這個主張在今天有什么現(xiàn)實意義?【參考答案】1、鄙:鄙陋,目光短淺以:認為、以為2、(1)大大小小的訴訟案件,(我)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但一定按情理(來審理)。(2)由此看來,大王所受的蒙蔽太嚴重了。3、B4、曹劌:直諫;鄒忌:諷諫(采用暗示比喻委婉地勸說君主)。5、取信于民(得民心)(2分),后一問回答合情合理即可。(1分)6、希望齊王廣開言路,善于納諫。(2分)后一問言之成理即可。(1分)(四)2004年四川省綿陽市【甲】晏子至,楚王賜晏子酒。酒酣,吏二縛一人詣王。王曰:“縛者曷為者也?”對曰:“齊人也,坐盜。”王視晏子曰:“齊人固善盜乎?”晏子口頭禪貢對曰:“嬰聞之,橘生淮南則為橘,生于淮北則為枳,葉徒相似,其實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異也。今民生長于齊不盜,入楚則盜,得無楚之水土使民善盜耶?”王笑曰:“圣人非所與熙也,寡人反取病焉?!薄疽摇渴甏?,齊師伐我?!瓚?zhàn)則請從?!?、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正確的一項是()A.吏二縛一人詣王。詣:報告B.齊人也,坐盜。坐:偷C.肉食者鄙。鄙:卑鄙D.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加:虛夸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的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A.衣食所安,弗敢專也B.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則心不若余之專耳此何遽不為福乎C.王視晏子曰D.齊人固善盜乎視而不見,聽而不聞固國不以山溪之險3、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的詞語與現(xiàn)代漢語意義相同的一組是()①其實味不同②起坐而喧嘩者,眾賓歡也③犧牲玉帛,弗敢加也④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⑤可以一戰(zhàn)⑥中間力拉崩倒之聲⑦然徒步則汗出浹背⑧阡陌交通,雞犬相聞A.①⑤⑥B.②⑦C.④⑤⑦⑧D.③⑧4、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A.甲乙兩文的國君雖都才能平平,但都有自知之明,能禮賢下士,接受臣子的意見。B.甲乙兩文所贊揚的人物都智勇雙全,晏子能言善辯,曹劌深謀遠慮。C.晏子從容自如,綿里藏針,堅決地維護國家的尊嚴,真可謂不辱使命。曹劌從容不迫,遠見桌識,引導魯莊公一步步由“鄙”而“悟”,從而奠定了戰(zhàn)爭取勝的基礎。D.甲乙兩文都為對話體形式,語言十分精練,但又各有特點:甲文生動嚴密,乙文樸實無華。(五)2005年常州市公與之乘。戰(zhàn)于長勺。……故逐之。”1、解釋下面句中加點的詞在上文中的意思。(2分)(1)公與之乘()(2)公將馳之()(3)既克()(4)望其旗靡()2、用現(xiàn)代漢語寫出文中劃線句子的意思。譯文:3、根據(jù)上文有關內容,發(fā)揮合理想像,在“齊師敗績”前簡要補寫出戰(zhàn)斗的經(jīng)過(可以運用文中原有的字詞靈活組合或用自己的話敘述)。(2分)答:4、“一鼓作氣”流傳至今已成為人們耳熟能詳?shù)某烧Z,但卻有人常常把它誤寫成“一股作氣”、“一鼓足氣”等。想一想,你怎樣運用文中的知識來幫助人們避免這些錯誤。(2分)答:5、閱讀短文《用兵八法》,結合上文內容,完成文后問題。(4分)用兵之法:高陵(山頭)勿向(仰攻),背丘(高地)勿逆(迎擊),佯北(假裝失敗)勿從(追逐),銳卒勿攻,餌兵(用來誘敵上鉤的部隊)勿食,歸師勿遏(è阻擊),圍師(包圍敵方部隊)必缺(讓條出路),窮寇(走投無路的敵軍)勿迫(逼迫)。此用兵之法也。(選自《孫子今譯》)(1)在長勺之戰(zhàn)中,曹劌兩次曰“未可”,各與短文中哪一條法則相吻合?(2分)答:(2)結合“長勺之戰(zhàn)”,對“用兵八法”目的加以深入分析,試從中歸納出戰(zhàn)場上所應遵循的一條基本原則。(2分)答:1、(共同)乘車;追擊;戰(zhàn)勝;倒下。2、大國是很難估測(它的行動),的,擔心他們會設下埋伏。3、.參考:公鼓之,魯師士氣已竭。4、不設統(tǒng)一答案。(2分,合理解釋“鼓”和“作”的意思各得1分。)5、(1)第一次與“銳卒勿攻”吻合,第二次與“佯北勿從”吻合。(2)要打敗敵人,必先保存自己。(六)2006廣西濟寧市【甲】公與之乘,戰(zhàn)于長勺?!手鹬?。【乙】故三軍可奪氣,將軍可奪心。是故朝氣銳,晝氣惰,暮氣歸。故善用兵者,避其銳氣,擊其惰歸,此治氣者也。以治待亂,以靜待嘩,此治心者也。以近待遠,以逸待勞,以飽待饑,此治力者也。無邀正正之旗,勿擊堂堂之陣,此治變者也。(選自《孫子?軍爭篇》)1、解釋下列加點詞語的意思。(4分)①公將馳之馳:()②望其旗靡靡:()③軍可奪氣氣:()④朝氣銳銳:()2、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4分)①彼竭我盈,故克之。譯文:②勿擊堂堂之陣,此治變者也。譯文:3、【甲】文中曹劌“下視其轍,登軾而望之”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文中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均用原文回答)4、節(jié)選的【甲】【乙】兩文在闡述用兵方面相同的觀點是什么?這些觀點對我們今天的學習和生活有怎樣的借鑒作用?(3分)1、①驅車(追趕)②倒下③士(元)氣④銳利(飽滿)2、①他們的勇氣消失了而我軍的士氣正旺,所以戰(zhàn)勝了齊軍。②不要去攻擊陣容整齊的敵人,這就是治理軍隊的變化啊。3、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故三軍可奪氣,將軍可奪心4、第一問答案要點:戰(zhàn)爭中要善于分析敵情,把握戰(zhàn)機,軍事上要后發(fā)制人;第二問答案要點:①無論干什么事要善于分析;②善于聽取并采納群眾的意見;③運用正確的戰(zhàn)略戰(zhàn)術。等等。(七)2006年云南省昆明市(實驗區(qū))【甲】十年春,齊師伐我。……戰(zhàn)則請從。【乙】趙簡子①有兩白騾而甚愛之。陽城胥渠②住廣門之館,夜叩門而謁曰:“主君之臣胥渠有疾,醫(yī)教之曰:‘得白騾之肝,病則止;不得則死?!遍T人入通。董安于③侍奉于側,慍曰:“嘻!胥渠也,期④吾君騾,請即殺之。”簡子曰:“夫殺人以活畜,不亦不仁乎?殺畜以活人,不亦仁乎?”于是召庖人⑤殺白騾,取肝以與陽城胥渠。住無幾何,趙簡子興兵而攻狄⑥。廣門之官,左七百人,右七百人,皆先登而獲敵首。人主安能不好士?【注釋】①趙簡子:晉大夫,名鞅,謚號簡子。②陽城胥渠:復姓陽城,名胥渠。③董安于:趙簡子家臣。④期:希冀,這里指想得到。⑤庖(p60)人:廚師。⑥狄:我國古代北方地區(qū)少數(shù)民族名。1、選出對下列加點詞的意思理解不正確的一項())A.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增加)B.小惠未偏,民弗從也(同“遍”,遍及)C.夫殺人以活畜(使:……存活)D.人主安能不好士(愛惜)2、選出下列加點詞意思、用法不相同的一項()A.肉食者鄙/啊峨冠而多髯者為東坡B.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輟耕之壟上C.董安于侍奉于側/躬耕于南陽D.夜叩門而謁日/然得而臘之以為餌3、用現(xiàn)代漢語解釋【甲】文中畫線句子。(2分)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譯文:4、【甲】文用魯莊公的“鄙”來襯托曹劌的遠謀.【乙】文也運用了類似的寫法,請用【乙】文中的例子來說說這樣寫的好處。(2分)答:5、【甲】【乙】兩個文段,反映出兩位政治家共同的思想,這種政治思想用我們課內學過的孟子的一句名言(或兩個字)來概括,就是:。6、作為當代中學生,你怎樣看待趙簡子“殺畜以活人”的做法?答:【參考答案】1、A2、B3、衣食這類養(yǎng)生的東西,不敢獨自享受,一定把它分給別人。4、用董安于殺人以活畜的主張,反襯(或“襯托”)趙簡子殺畜以活人的做法,鮮明地突出了趙簡子愛惜人才(即“好士”),目光長遠,以人為本。(意思對即可)5、(1)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2)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3)人和;(4)得道。(答出其中一點即可)6、開放性題目。能圍繞文章內容闡述,言之成理即可。示例:同意趙簡子的做法,人的生命高于一切;以人為本,施行仁政是古代政治家應該具有的思想等。不同意趙簡子的做法,萬物平等,不可任意剝奪動物的生命權等。(八)2007山東省泰安市中等學校招生考試【甲】十年春,齊師伐我,公將戰(zhàn)?!瓚?zhàn)則請從?!疽摇可吓c群臣論止盜?;蛘堉胤ㄒ越蠒瘼僦铡懊裰詾楸I者,由賦繁役重,官吏貪求,饑寒切身,故不暇顧廉恥耳。朕當去奢省費,輕徭薄賦,選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則自不為盜,安用重法邪?”自是數(shù)年之后,海內升平,路不拾遺,外戶不閉,商旅野宿焉。1、解釋加點的詞。(4分)肉食者鄙()忠之屬也()故不暇顧廉恥耳()朕當去奢省費()2、翻譯下面的句子。(4分)(1)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2)使民衣食有余,則自不為盜,安用重法邪?3、甲文寫戰(zhàn)爭,乙文寫治國,但都為我們揭示了一個共同的道理。請寫出你的理解。(4分)答:(九)2007年四川省資陽市【甲】公與之乘,戰(zhàn)于長勺?!手鹬??!薄疽摇口w將廉頗之后嗣廉范①,任云中郡守。一日,會匈奴大入塞,故事②虜人③過五千,移文④旁郡。吏欲傳檄⑤求救,范不聽,自率士卒拒之。虜眾盛而范兵不敵。會日暮,令軍士各交縛⑥兩炬三頭熱火⑦,營中星列⑧。虜遙望火多,謂漢兵救至,大驚。待旦⑨將退,范乃令軍中褥食⑩,晨往赴之。俄而,斬首數(shù)百級,虜自相踐踏,死者千余人。虜由此不敢復向云中?!咀⑨尅竣倭叮毫H的后代。②故事:按舊例。③虜:敵人。④移文:發(fā)文書。⑤傳檄:發(fā)出緊急公文。⑥交縛:交叉縛扎。⑦熱火:點火。⑧星列:象星一樣布滿。⑨待旦:等到天亮。⑩褥食:在睡墊上把早飯吃了。1、解釋下面句中加點的詞。(3分)望其旗靡()會匈奴大入塞()俄而,斬首數(shù)百級()范兵不敵()公將鼓之()范乃令軍中褥食()2、用“/”劃出下邊一句話的朗讀停頓。(1分)虜眾盛而范兵不敵。3、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4分)⑴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譯文:⑵吏欲傳檄求救,范不聽,自率士卒拒之。譯文:4、長勺之戰(zhàn)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以弱勝強的戰(zhàn)役。作戰(zhàn)中,曹劌兩次抓住戰(zhàn)機,出奇制勝,第一次是在之時,第二次是在之時(用原文填空)。乙文中,廉范在眾寡不敵的情況下,也表現(xiàn)出高超的指揮才能。廉范在作戰(zhàn)中采用的妙招是。(可用原文作答,也可以用自己的話概括)(4分)5、曹劌、廉范這兩位軍事家指揮作戰(zhàn)時,既能做到,又能做到膽大而心細,因此取得戰(zhàn)爭的勝利。(2分)1、倒下正遇上一會兒抵擋助詞,無實義就2、虜眾盛而范兵不敵。3、(1)第一次擊鼓氣士氣大振,第二次擊鼓士氣有所衰退,第三次擊鼓士氣消逝怠盡。(2)吏想發(fā)緊急公文向旁邊的郡縣求救,廉范不肯,親自率領士兵抵抗。4、彼竭我盈,(故克之);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2分)令軍士各交縛兩炬三頭熱火,營中星列;范乃令軍中褥食,晨往赴之。(2分)5、知己知彼或抓住戰(zhàn)機。(答出其中一點即給分)(10)2007年鎮(zhèn)江市【甲】十年春,齊師伐我?!熘瘕R師?!疽摇克喂俺藨?zhàn)于泓。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①濟。司馬②日:“彼眾我寡,及其未既濟也,請擊之?!惫唬骸安豢伞!奔葷闯闪?,又以告。公曰:“未可?!奔汝惗髶糁螏煍】儭9珎?,門官殲焉。國人皆咎公。公日:“君子不重③傷,不禽二毛④。古之為軍也,不以阻隘也。寡人雖亡國之馀⑤,不鼓不成列。”子魚曰:“君未知戰(zhàn)。勍敵⑥之人,隘而不列,天贊我也。阻而古鼓之,不亦可乎?猶有懼焉。且令之勍者,皆吾敵也。雖及胡耉⑦,獲則取之,何有于二毛?明恥、教戰(zhàn),求殺敵也。傷未及死,如何勿重?若愛重傷,則如勿傷;愛其二毛,則如服焉。三軍以利用也,金鼓以聲氣也。利而用之,阻隘可也。聲盛致志,鼓儳⑧可也。”【注釋】①既:盡。②司馬:統(tǒng)帥軍隊的高級長官,指子魚。③重(chóng):重復,再次。④二毛:頭發(fā)斑白的人。⑤亡國之馀:亡國者的后代。宋襄公是商朝的后代,商亡于周。⑥勍(qíng)敵:強敵。⑦胡耉(gǒu):很老的人。⑧儳(chán):雜亂不整齊,此指不成陣勢的軍隊。1、解釋加點詞在文中的意思。(4分)(1)弗敢專也()(2)忠之屬也()(3)遂逐齊師()(4)阻而鼓之()2、翻譯下面句子。(2分)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譯文:3、曹劌認為“肉食者I鄙,未能遠凜”。戰(zhàn)前魯莊公的“鄙”表現(xiàn)在哪里?請用自己的話概括回答。(2分)答:4、造成長勺之戰(zhàn)和泓水之戰(zhàn)不同結局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分)答:5、曹劌和子魚在作戰(zhàn)思想上有什么相同之處?請結合選文內容簡要回答。(3分)答:【答案】1、(1)獨l葉(2)盡力做好本分的事(3)追趕,追擊(d)擊鼓(進軍)2、火火小小的案件,我雖然不能一一了解清楚,也一定根據(jù)實情米處理。3、戰(zhàn)前魯莊公的“鄙”表現(xiàn)在把戰(zhàn)爭取勝的希望寄托在貴族的擁護和神靈的保佑上。4、長勺之戰(zhàn)勝利的根本原因在于魯莊公取信于民,并能聽從曹劌的指撟;泓水之戰(zhàn)火敗的根本原因在于宋襄公自以為是,不接受子魚的正確意見。(意思對即可)5、不設統(tǒng)一答案。示例:相同之處是兩人都重視觀察敵情,善于捕捉有利戰(zhàn)機機。曹劌選擇“齊人三鼓”后的時機發(fā)動進攻:子魚主張“其米既濟”的時機發(fā)動進攻。(11)2007年潛江市、仙桃市江漢油田【甲】十年春,齊師伐我?!瓚?zhàn)則請從。”(節(jié)選自《曹劌論戰(zhàn)》)【乙】文公伐原①,令②以三日之糧。三日而原不降,公令疏軍③而去之。諜④出曰:“原不過一二日矣!”軍吏以告,公曰:“得原而失信⑤,何以使人?夫信,民之所庇⑥也,不可失也?!蹦巳ブ?,及孟門⑦,而原請降。(《國語?文公伐原》)(12分)【注釋】①[原]原國,姬姓小國。②[令]限令。③[疏軍]撤兵。疏,散、撤。④[諜]刺探軍情的人。⑤[信]信用。⑥[庇]庇護,即賴以生存。⑦[孟門]原國地名。1、解釋加點詞的意思。(2分)(1)又何間焉()(2)公令疏軍而去之()2、下面句中加點虛詞的用法(2分)A.可以一戰(zhàn)何以使人B.得原而失信登軾而望之C.其鄉(xiāng)人曰門人弟子填其室D.令以三日之糧聞寡人之耳者3、翻譯句子。(2分)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譯文:4、文段理解。(6分)(1)甲文主要通過語言描寫來刻畫人物形象,在對話中,曹劌的“”和魯莊公的“”都得到了鮮明的再現(xiàn)。(用文中的詞語作答)(2)甲乙兩文都是寫戰(zhàn)爭的,但從戰(zhàn)爭階段的角度來看有所不同,甲文寫的是,乙文寫的是。(3)甲乙兩文都強調政治上是取得戰(zhàn)爭勝利的重要條件,文中都有反映這一重要思想的典型句子,如甲文中的畫線句,乙文中的“”這一句。【答案】1、(1)參與(2)離開,離去。(2分。每小題1分,意對即可。)2、B(2分)3、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也要以實情判斷。(或:大大小小的案件,雖然不能件件都了解得清楚,但一定要處理得合情合理。)4、(1)遠謀鄙(2)戰(zhàn)前準備(或:戰(zhàn)前謀劃、條件準備)戰(zhàn)爭過程(或:戰(zhàn)爭經(jīng)過及結果)(3)取信于民(意近即可)夫信,民之所庇也,不可失也。(或答“得原而失信,何以使人?”或將兩句齊答,均可)(12)2007年河南省【甲】公與之乘。戰(zhàn)于長勺?!手鹬?。(節(jié)選自《曹劌論戰(zhàn)》)【乙】故知勝有五:知可以戰(zhàn)與不可以戰(zhàn)者勝,識眾寡之用①者勝,上下同欲②者勝,以虞③待不虞者勝,將能而君不御④者勝。此五者,知勝之道也。故曰:知彼知己,百戰(zhàn)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勝一負;不知彼不知己,每戰(zhàn)必殆。(節(jié)選自《孫子?謀攻》)注:①用:使用。②同欲:目標一致。③虞:戒備,準備。④將能而君不御:將帥有才能,國君不干涉。1、解釋下面句子中加點詞的意思。(2分)(1)公將鼓之鼓:(2)既克,公問其故克:2、用現(xiàn)代漢語寫出下面句子在文中的意思。(2分)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譯文:3、曹劌為什么要“下視其轍,登軾而望之”?這表現(xiàn)了曹劌什么樣的特點?(2分)答:4、魯國在長勺之戰(zhàn)中取得勝利印證了語段(二)中的一些說法,請選擇其中一個簡要說明。(2分)答:【答案】3、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擔心齊國有埋伏)表現(xiàn)了曹剛沉著、冷靜、謹慎的特點4、①魯莊公對曹劌言聽計從,可謂“將能而君不御”②魯國君臣一心,可謂“上下同欲”③曹劌在選擇進攻和追擊的時機上審時度勢,可謂“知己知彼”(答出其中一個方面即可)(13)2008年福建省三明市【甲文】公與之乘,戰(zhàn)于長勺?!熘瘕R師?!疽椅摹克喂俺藨?zhàn)與泓(①)。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②)濟(③)。司馬(④)曰:“彼眾我寡,及其未既濟也,請擊之?!惫唬骸安豢??!奔葷闯闪校忠愿?。公曰:“未可?!奔汝悾á荩┒髶糁?,宋師敗績。(節(jié)選自《子魚論戰(zhàn)》)【注釋】(1)泓:泓水(2)既:盡,完了(3)濟:渡過(4)司馬:統(tǒng)帥軍隊的最高長官,這里指子魚。(5)陳:同“陣”,擺好陣勢。1、解釋加點詞的意思。(2分)(1)公將鼓之()(2)宋人既成列()2、翻譯下面的句子。(5分)(1)下視其轍,登軾而望之。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彼眾我寡,及其未既濟也,請擊之。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用原文語句答題。(3分)甲文中“宋師敗績”是因為魯國抓住了發(fā)動進攻的時機:、。乙文中“宋師敗績”是因為宋公錯失了發(fā)動進攻的時機:(1);(2)?!敬鸢浮?、(1)擊鼓(擊鼓進軍)(2)已經(jīng)2、(1)(他)下車察看齊軍戰(zhàn)車的車轍(輪跡),登上車前的橫木遠望齊軍的陣容。(2)(對方人多而我們人少,趁著他們還沒有完全渡過泓水,請(您)下令進攻他們。3、齊人三鼓(1)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濟(如答后半句也可)(2)既濟而未成列員(14)2008年南通市吳起者,衛(wèi)人也,好用兵。嘗學于曾子。吳起為西河守,甚有聲名。魏置相①,相田文②。吳起不悅,謂田文曰:“請與子論功,可乎?”田文曰:“可?!逼鹪唬骸皩⑷姡故孔錁匪?,敵國不敢謀,子孰與起?”文曰:“不如子?!逼鹪唬骸爸伟俟?,親萬民,實府庫,子孰與起?”文曰:“不如子?!逼鹪唬骸笆匚骱佣乇桓覗|鄉(xiāng)③,韓趙賓從④,子孰與起?”文曰:“不如子?!逼鹪唬骸按巳?,子皆出吾下,而位加吾上,何也?”文曰:“主少國疑⑤,大臣未附,百姓不信,方是之時,屬⑤之于子乎?屬⑥之于我乎?”起默然良久,曰:“屬之子矣?!蔽脑唬骸按四宋崴跃幼又弦病!眳瞧鹉俗灾ト缣镂摹!咀ⅰ竣傥褐孟啵何簢O置相位。②田文:戰(zhàn)國時人,曾任魏相,能禮賢下士。③不敢東鄉(xiāng):鄉(xiāng),同“向”。不敢向東侵犯。④賓從:服從、歸順。⑤主少國疑:國君年輕,國人疑慮。⑥屬:同“囑”,委托、托付。1、寫出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意思。(4分)(1)將三軍,使士卒樂死()(2)敵國不敢謀()(3)百姓不信()(4)方是之時()2、用現(xiàn)代漢語寫出文中畫線句中的意思。(4分)文曰:“此乃吾所以居子之上也。”吳起乃自知弗如田文。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3、你認為吳起是怎樣的人?請結合上面的文言文簡要闡述。(至少從兩個方面進行評價)(4分)①②4、閱讀《曹劌論戰(zhàn)》選段“十年春,齊師代我?!手鹬?。”魏王在“主少國疑,大臣未附,百姓不信”之時任用田文為相,請結合選文中魯莊公的言行,簡要分析古代統(tǒng)治者的治國策略?!敬鸢浮?、①率領②國家③信任④正當,在2、田文說:“這就是我的職位在你之上的原因。”吳起才知道自己(確實)不如田文。3、①性情率真②心胸開闊③有很強的軍事和領導才能④能以國事和大局為重⑤善于與同僚溝通4、要點:取信于民;善于用人。(15)2008年黑龍江【甲】《曹劌論戰(zhàn)》【乙】《宗澤傳》(節(jié)選)宗澤字汝霖,婺州義烏人。澤自幼豪爽有大志,登元韋占六年進士第。廷對極陳時弊,考官惡其直,置末甲。調大名館陶尉。呂惠卿帥廊延,檄澤與邑令視河埽,檄至,澤適喪長子,奉檄遽行?;萸渎勚?,曰:“可謂國爾忘家者?!边m朝廷大開御河.時方隆冬,役夫僵仆于道,中使督之急。澤日浚河細事,乃上書其帥曰:“時方凝寒,徒苦民而功未易集。少需之,至初春,可不擾而辦。”卒用其言上聞,從之。靖康元年,中丞陳過庭等列薦,充和議使,澤曰:“是行不生還矣?!被騿栔稍唬骸吧饽芑谶^退師固善,否則安能屈節(jié)北庭以辱君命乎?”議者謂澤剛方不屈,恐害和議,上不遣,命知磁州。澤兵進至衛(wèi)南,度將孤兵寡,不深入不能成功。先驅云前有敵營,澤揮眾直前與戰(zhàn),敗之。轉戰(zhàn)而東,敵益生兵至。王孝忠戰(zhàn)死,前后皆敵壘。澤下令曰:“今日進退等死,不可不從死中求生。”士卒知必死,無不一當百,斬首數(shù)千級。金人大敗,退卻數(shù)十余里。澤計敵眾十余倍于我,今一戰(zhàn)而出其不意,勢必復來。使悉其鐵騎夜襲吾軍,則危矣。乃暮徙其軍。金入夜至,得空營,大驚,自是憚澤,不敢復出兵。(選自《宋史》)1、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3分)(1)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間:(2)何以戰(zhàn)以:(3)今日進退等死等:2、翻譯文中畫橫線語句。(4分)(1)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譯文:(2)敵能悔過退師固善,否則安能屈節(jié)北庭以辱君命乎?譯文:3、下列語句中表現(xiàn)曹劌指揮謀略的有(),表現(xiàn)宗澤熱愛國家的有()。(只填序號)(4分)①公將戰(zhàn),曹劌請見②齊人三鼓。劌日:“可矣。”③下視其轍,登軾而望之④澤適喪長子,奉檄遽行者謂澤剛方不屈,恐害和議⑥是行不生還矣4、曹劌和宗澤親臨指揮,各自取得了戰(zhàn)役的勝利。請分析這兩次戰(zhàn)役取得勝利的原因有何異同。(3分)答:【注釋】1、(1)間:參與;(2)以:憑借;(3)等:同樣。2、(1)第一次擊鼓能振作士兵的士氣,第二次擊鼓士兵的士氣就消退了,第三次擊鼓兵的士氣就衰竭了。(2)敵人能醒悟而退兵當然好,不這樣的話怎么能屈服于金人而辱君王的使命呢?3、②③④⑥4、相同點:指揮得當,以勇氣獲勝。不同點:曹劌抓住了有利的反擊時機和追擊時機;宗澤知己知彼,置之死地而后生。(16)2009年河南省【甲】曹劌論戰(zhàn)【乙】夏后伯啟與有扈(1)戰(zhàn)于甘澤而不勝。六卿請復之,夏后伯啟曰:“不可。吾地不淺(2),吾民不寡,戰(zhàn)而不勝,是吾德薄而教(3)不善也?!庇谑呛跆幉恢叵巢毁E味琴瑟不張(4),鐘鼓不修(5),子女不飭(6),親親長長,尊賢使能。期年而有扈氏服。故欲勝人者,必先自勝;欲論人者,必先自論;欲知人者,必先自知。【注釋】(1)夏后伯啟、有扈是古代的人名。(2)淺:狹、窄小。(3)教:教化.(4)張:樂器上弦。(5)修:設置.(6)飭:謹慎、恭敬。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詞語的意思。(3分)(1)肉食者鄙,未能遠謀。鄙()(2)忠之屬也。屬()(3)期年而有扈氏服期年()2、翻譯下列句子。(4分)(1)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譯文:(2)固欲勝人者,必先自勝。譯文:3、結合(一、二)段內容,說說作戰(zhàn)要想取得勝利需要做到哪些?(3分)答:【答案】1、(1)目光短淺(2)本分內的事(3)滿一年2、(1)第一次擊鼓能振作士氣,第二次擊鼓士氣減弱,第三次擊鼓士氣完全耗盡。(2)所以想要戰(zhàn)勝別人,就一定要先戰(zhàn)勝自己。3、(1)政治上取信于民;(2)軍事上抓住戰(zhàn)機,知己知彼;(3)想要戰(zhàn)勝別人,首先要戰(zhàn)勝自己。(2009年遼寧省十二市)【甲】十年春,齊師伐我。公將戰(zhàn),曹劌請見。其鄉(xiāng)人曰:“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劌曰:“肉食者鄙,未能遠謀?!蹦巳胍?。問:“何以戰(zhàn)?”公曰:“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睂υ唬骸靶』菸磸蹋窀囊?。”公曰:“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對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惫唬骸靶〈笾z,雖不能察,必以情?!睂υ唬骸爸抑畬僖?。可以一戰(zhàn)。戰(zhàn)則請從?!薄疽摇客酡?帝②第五子元杰也。嘗作假山,召僚屬③置酒,眾皆褒美,坦④獨俯首。王強使視之,坦曰:“但見血山,安得假山?!蓖躞@問故,坦曰:“坦在田舍時,見州縣督稅,上下相急,父子兄弟鞭笞苦楚,血流滿身。此假山皆民租所出,非血山而何!”時帝亦為假山未成,聞之亟毀焉。[注]①王:指益王趙元杰。②帝:宋太宗。③僚屬:下屬官吏。④坦:指姚坦。8.解釋下列句中加點詞語的含義。(4分)(1)又何間焉?()(2)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3)眾皆褒美,坦獨俯首。()(4)嘗作假山。()9.翻譯選文中畫“”的句子。(4分)(1)肉食者鄙,未能遠謀。譯文:(2)此假山皆民租所出,非血山而何!譯文:10.從甲、乙兩文可以看出,魯莊公與宋太宗在對待人民的態(tài)度上有何相同之處?(2分)答:(2009年遼寧阜新市)[甲]曹劌論戰(zhàn)[乙]晉明帝數(shù)歲,坐元帝①膝上。有人從長安②來,元帝問洛下③消息,潸然流涕④。明帝問何以致泣,具以東渡⑤意告之。因問明帝:“汝意謂長安何如日遠⑥?”答曰:“日遠,不聞人從日邊來,居然可知⑦?!痹郛愔?。明日,集群臣宴會,告以此意。更重問之,乃答曰:“日近。”元帝失色,曰:“爾何故異昨日之言邪⑧?”答曰:“舉目見日,不見長安。”(選自《世說新語》)【注釋】①元帝:司馬睿,其長子司馬紹后繼位為明帝。②長安:西晉的封國,此時的長安已失守。③洛下:洛陽,西晉時京都所在地。④潸然流涕:不自覺地流下了眼淚。潸(shān),流淚的樣子。涕,眼淚。⑤東渡:晉元帝為瑯琊王時住在洛陽,好友知天下將要大亂,就勸他回到自己的封國,鎮(zhèn)守建康,意欲建立一個復興帝室的基地,這就是所謂的“東渡”。⑥汝意謂長安何如日遠:你認為長安和太陽相比哪個更遠?意謂,認為。⑦居然可知:根據(jù)這一點可以知道。⑧邪(yé):同“耶”。9.解釋句中加點的詞語。(2分)(1)神弗福也_____________(2)彼竭我盈_______________(3)明帝問何以致泣____________(4)元帝異之_______________10.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4分)(1)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譯文:(2)具以東渡意告之。譯文:11.有人認為,[甲]文中的魯莊公是“肉食者鄙”的形象,其實他并不“鄙”。請結合原文內容闡釋其“不鄙”的理由。(2分)答:12.[甲][乙]兩文都主要以描寫來表現(xiàn)人物。[乙]文這個小故事表現(xiàn)了明帝的__________________。(2分)9.(1)賜福、保佑。(2)充滿,這里指士氣正旺盛。(3)為什么。(4)對……感到驚奇。(每小題0.5分,共2分。)10.(1)衣食這類養(yǎng)生的東西,我不敢獨自享用,一定要把它分給他人。(2)元帝把東渡的意圖詳細地告訴了他。(每小題2分,共4分。)11.廣開言路、禮賢下士;盡職盡責,取信于民;知人善任,用人不疑;虛心求教,不恥下問。(答出其中兩點即可得滿分,共2分。)12.語言;機智、聰穎、聰敏、機敏、聰明、隨機應變等(答出其中一個詞語即可)(每空1分,共2分。)(2010年山東省濱州市)(二)閱讀下面兩段文言文,回答文后問題。(8分)(甲)十年春,齊師伐我。公將戰(zhàn),曹劌請見。其鄉(xiāng)人曰:“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判曰:“肉食者鄙,未能遠謀。”乃入見。問:“何以戰(zhàn)?”公曰:“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對曰:“小惠未徧,民弗從也?!惫唬骸盃奚癫ジ壹右?,必以信。”對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惫唬骸靶〈笾z,雖不能察,必以情。”對曰:“忠之屬也??梢砸粦?zhàn)。戰(zhàn)則請從。”——(節(jié)選自《曹劌論戰(zhàn)》)(乙)齊桓公問管仲①曰:“王者何貴?”曰;“貴天?!被腹龆曁臁9苤僭唬骸八^天者,非謂蒼蒼莽莽之天也。君人者②,以百姓為天。百姓與③之則安,輔之則強,非之則危,背之則亡?!薄ㄟx自劉向《說苑》)注釋:①管仲:齊桓公的賢相,名夷吾,輔佐桓公成霸業(yè)。②君人者:給人民當君主的人。③與:親附,擁護愛戴。9.解釋下列句中加點詞語的意思。(2分)(1)又何間焉間:____________(2)小惠未徧徧:____________(3)戰(zhàn)則請從從:____________(4)非謂蒼蒼莽莽之天也非:____________10.下列句中加點的“之”相當于“的”的一項是()(2分)、A.肉食者謀之B.非謂蒼蒼莽莽之天也C.長跪而謝之曰D.輟耕之壟上11.翻譯下列句子。(2分)(1)忠之屬也??梢砸粦?zhàn)。譯文:(2)百姓與之則安,輔之則強,非之則危,背之則亡。譯文:12.(甲)(乙)兩文段表達了相近的思想觀點。請結合文意加以闡述。(2分)9.(1)參與(2)通“遍”,遍及,普遍(3)跟隨(4)不是評分:共2分。每空0.5分,意思對即可。10.B評分:共2分。11.(1)(這是)盡了職分的事情??蓱{借這個條件打仗。(2)百姓如果擁護國君,國家就安定;百姓如果輔助國君,國家就強盛;百姓如果反對國君,國家就危險;百姓如果背棄國君,國家就要滅亡。評分:共2分。每句l分,意思對即可。12.圍繞“得民心”“民為貴”“取信于民”等其中一個要點闡述。評分:共2分。意思對即可。(2010年江蘇省鹽城市)[甲]《曹劌論戰(zhàn)》[乙]宋公及楚人戰(zhàn)于泓1。宋人既成列2,楚人未既3濟。司馬4曰:“彼眾我寡,及其未既濟也,請擊之?!惫唬骸安豢??!奔葷闯闪校忠愿?。公曰:“未可?!奔汝?而后擊之,宋師敗績。公傷股,門官6殲焉。國人皆咎公。公曰:“君子不重7傷,不禽二毛8。古之為軍也,不以阻隘也。寡人雖亡國之馀9,不鼓不成列?!保ㄟx自《子魚論戰(zhàn)》)[注釋]1宋公:宋襄公。泓:泓水,河名。2成列:指擺好陣勢。3既:盡,全部。4司馬:官名,這里指子魚。5陳:通“陣”,指擺好陣勢。6門官:國君的衛(wèi)士。7重(chóng):重復,再次。8二毛:頭發(fā)斑白的人。9亡國之馀:亡國者的后代。10.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語。(2分)(1)神弗福也福:__________(2)公傷股,門官殲焉股:__________11.請用“/”給下面兩個句子標出朗讀停頓。(每句只劃一處)(2分)(1)下視其轍(2)宋公及楚人戰(zhàn)于弘12.翻譯下面兩個句子。(6分)(1)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彼眾和寡,及其未既濟也,請擊之。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理解文段內容,然后用原句回答。(3分)(1)[甲]文曹劌“請見”的原因是__________,他認為“可以一戰(zhàn)”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2)[乙]文子魚認為發(fā)動進攻的有利時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從選段文字看,長勺之戰(zhàn)和泓水之戰(zhàn)為什么會產(chǎn)生不同的結局?(2分)答:10、(1)賜福,保佑。(2)大腿。11.(1)下/視其轍(2)宋公及楚人/戰(zhàn)于泓12.(1)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弄清楚,也一定會根據(jù)實情來處理。(2)敵人多我方人少,乘他們還沒有完全渡過泓水,請下令出擊。13.(1)肉食者鄙,未能遠謀;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2)及其未既濟14.長勺之戰(zhàn)魯莊公取信于民且善于聽取曹劌的建議,戰(zhàn)爭中善于抓住戰(zhàn)機,因此取勝;泓水之戰(zhàn)宋公不能聽取子魚的意見,固執(zhí)己見,不能抓住戰(zhàn)機,因此失敗。(2010年江蘇省常州市)甲:公與之乘。戰(zhàn)于長勺。公將鼓之。劌曰:“未可?!饼R人三鼓。劌曰:“可矣?!饼R師敗績。公將馳之。劌曰:“未可?!毕乱暺滢H,登軾而望之,曰:“可矣?!彼熘瘕R師。(選自《左傳?曹劌論戰(zhàn)》)乙:或問:“天下何時太平?”飛曰:“文臣不愛錢,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師每休舍①,課②將士注坡跳壕③,皆重鎧以習之。卒有取民麻一縷以束芻④者,立斬以徇⑤。卒夜宿,民開門愿納,無敢入者。軍號“凍死不拆屋,餓死不擄掠”。卒有疾,躬為調藥。諸將遠戍,遣妻問勞⑥其家;死國者,則育其孤。凡有頒犒,均給軍吏,秋毫不私。+{5K:|}l1z-f/d9a/W善以少擊眾。凡有所舉,盡召諸統(tǒng)制⑦與謀,謀定而后戰(zhàn),故有勝無敗。敵為之語曰:“撼山易,撼岳家軍難?!泵空{軍食,必蹙額⑧曰:“東南民力竭矣!”好賢禮士,恂恂如儒生,每辭官,必曰:“將士效力,飛何功之有?”(選自《宋史?岳飛傳》)注釋:①舍:駐扎休息。②課:督促。③注坡跳壕:從山坡上急馳而下,從壕溝低處向上跳。此處指練兵。④束芻:捆扎喂牲口的草料。⑤徇:示眾。⑥勞:慰勞。⑦統(tǒng)制:武官名。⑧蹙額:皺眉,表示憂慮。17.解釋下列短語。(2分)(1)三鼓:(2)敗績:(3)不私:(4)恂恂:(5)立斬以徇:18.用現(xiàn)代漢語寫出下列兩個句子的意思。(4分)(1)下視其轍,登軾而望之。譯文:(2)諸將遠戍,遣妻問勞其家;死國者,則育其孤。譯文:19.選出理解和分析錯誤的一項。(2分)【】A.甲、乙兩個選段都告訴我們取信于民是戰(zhàn)爭取勝的根本原因。B.甲、乙兩個選段都沒有對以少勝多的戰(zhàn)斗場面作具體的描繪。C.甲段中“公將鼓之”與乙段中“皆重鎧以習之”中“之”的意義和用法不相同。D.從乙段中可以看出岳飛雖為武將,但不乏文臣儒雅之風。20.岳飛是抗金名將,曹劌亦有卓越的軍事才能,根據(jù)甲、乙兩段提供的信息,請你概括他們分別具有哪些軍事才能。(4分)答:17.(1)三次擊鼓(命令軍隊出擊)(2)潰敗,失敗,敗逃(3)不占為己有(4)小心謹慎、謙和的樣子(5)立即斬首(來)示眾(共2分。對2個得1分,得滿2分為止。關鍵字詞是判分的主要依據(jù)。有小毛病,如寫了1個錯別字等,可以不扣分)18.(1)走下車察看(齊軍)車輪滾過地面留下的痕跡,登上車前橫木察看齊國的軍隊。 (2)(對)遠離家鄉(xiāng)衛(wèi)戍邊疆的各位將領,派他(指岳飛)妻子慰問他(指戍將)的家人;(對)為國而死的將領,就養(yǎng)育他們的遺孤。(共4分,每句2分。不要求完全直譯,無大錯即可得滿分)19.A(2分。甲選段未講“取信于民”)20.曹劌:小心謹慎;知己知彼;相機出擊。(2分,每點1分,用“以逸待勞、隨機應變”的也對,但意思接近的不能重復給分。意對即可)岳飛:治軍有方(紀律嚴明,撫恤死傷,頒犒軍吏);取信于民;謀而后戰(zhàn)。(2分,任意答到2點即可,意對即可)【參考譯文】有人問:“天下什么時候太平?”岳飛說:“文臣不喜歡錢財,武將不怕死,天下就太平了!”每當軍隊駐扎休整,他就督促將士練兵,都穿上重重的鎧甲來訓練他們。士兵中有私拿老百姓一根繩子捆扎草料的,就立即斬首來示眾。士兵晚上住宿,百姓開門希望他們進屋,沒有人敢進去。軍隊號令“凍死不拆屋,餓死不擄掠”。士兵有人生病,岳飛親自為他配藥。(對)遠離家鄉(xiāng)衛(wèi)戍邊疆的各位將領,派他(指岳飛)妻子慰問他(指戍將)的家人;(對)為國而死的將領,就養(yǎng)育他們的遺孤。凡是有犒賞,都分給下屬官吏,一點不占為己有。(岳飛)擅長以少擊多。凡是有進攻(之事),就召集所有的官員一起謀劃,制定策略后再進攻,因此從未有過失敗。敵人因此議論說:“搖動山容易,搖動岳家軍難?!泵看位I集軍糧,(他)一定皺著眉說:“東南百姓民力枯竭了!”(岳飛)愛惜賢能,禮遇士人,謹慎謙和,極具儒將風度,每次辭謝升官,必定說:“將士效力,我有什么功勞呢?”(2010年河北?。┒㈤喿x下面的文言文,回答10~14題。(14分)【甲】公與之乘,戰(zhàn)于長勺。公將鼓之。劌曰:“未可?!饼R人三鼓。劌曰:“可矣?!饼R師敗績。公將馳之。劌曰:“未可?!毕乱暺滢H,登軾而望之,曰:“可矣?!彼熘瘕R師。既克,公問其故。對曰:“夫戰(zhàn),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保ü?jié)選自《曹劌論戰(zhàn)》)【乙】宋公①與楚人期②戰(zhàn)于泓③之陽,楚人濟④泓而來,有司⑤曰:“請迨⑥其未畢濟而擊之。”宋公曰:“不可?!奔娶邼?,未畢陳⑧。有司復曰:“請迨其未畢陳而擊之?!彼喂唬骸安豢??!币殃?,然后襄公鼓之,宋師大敗。(節(jié)選自《公羊傳》)【注釋】①宋公:即宋襄公,宋國國君。②期:約定時日。③泓:水名,今河南柘城西。④濟:過河。⑤有司:專門管理某種事情的官,這里指宋國的子魚。⑥迨:趁著。⑦既:盡,完了。⑧陳:通“陣”,這里是擺好戰(zhàn)斗隊列的意思。10.解釋下列句子中加著重號的詞。(2分)⑴彼竭我盈,故克之克:⑵然后襄公鼓之鼓:11.下列句子中的“于”與例句中的“于”意義和用法不同的一項是(3分)【】例句:公與之乘,戰(zhàn)于長勺。A.駢死于槽櫪之間(《馬說》)B.行者休于樹(《醉翁亭記》)C.未嘗不嘆息痛恨于桓、靈也(《出師表》)D.能謗譏于市朝(《鄒忌諷齊王納諫》)12.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4分)⑴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⑵請迨其未畢濟而擊之。13.有人說魯莊公“鄙”,也有人說“不鄙”。你同意哪種說法?請簡述理由。(3分)答:14.閱讀甲乙兩段文字后,你認為宋國大敗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答:10.(1)戰(zhàn)勝(攻破)(2)擊鼓進軍(答成“擊鼓”也算對)11.C(ABD三項均為介出處所,可譯為“在”;C項為介出對象,可譯為“對”)12.(1)第一次擊鼓時士氣振作起來,第二次擊鼓時士氣就衰減(減弱)了,第三次擊鼓時士氣就耗盡(枯竭)了。(2)請趁著楚軍還沒有全部渡過河的時候就攻打他們。13.示例一:魯莊公“不鄙”。(1分)盡管魯莊公缺乏軍事才能,但他能夠禮賢下士,虛心求教,聽取正確的意見,最終取得長勺之戰(zhàn)的勝利。因此,魯莊公“不鄙”。示例二:魯莊公“鄙”。(1分)戰(zhàn)前不知道如何準備,臨戰(zhàn)不會正確指揮,戰(zhàn)后不知何以取勝。因此,魯莊公“鄙”。14.宋襄公沒有聽取有司的正確意見,沒有把握有利的戰(zhàn)機。(答成“宋襄公沒有聽取有司的正確意見”或“宋襄公沒有把握有利的戰(zhàn)機”也算對)(2010年遼寧省丹東市)【甲】十年春,齊師伐我。公將戰(zhàn),曹劌請見。其鄉(xiāng)人曰:“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劌曰:“肉食者鄙,未能遠謀?!蹦巳胍?。問:“何以戰(zhàn)?”公曰:“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睂υ唬骸靶』菸磸?,民弗從也?!惫唬骸盃奚癫?,弗敢加也,必以信?!睂υ唬骸靶⌒盼存冢窀ジR?。”公曰:“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睂υ唬骸爸抑畬僖???梢砸粦?zhàn)。戰(zhàn)則請從?!薄疽摇客酡?帝②第五子元杰也。嘗作假山,召僚屬③置酒,眾皆褒美,坦④獨俯首。王強使視之,坦曰:“但見血山,安得假山?!蓖躞@問故,坦曰:“坦在田舍時,見州縣督稅,上下相急,父子兄弟鞭笞苦楚,血流滿身。此假山皆民租所出,非血山而何!”時帝亦為假山未成,聞之亟毀焉。[注]①王:指益王趙元杰。②帝:宋太宗。③僚屬:下屬官吏。④坦:指姚坦。8.解釋下列句中加點詞語的含義。(4分)(1)又何間焉?()(2)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3)眾皆褒美,坦獨俯首。()(4)嘗作假山。()9.翻譯選文中畫“”的句子。(4分)(1)肉食者鄙,未能遠謀。(2)此假山皆民租所出,非血山而何!10.從甲、乙兩文可以看出,魯莊公與宋太宗在對待人民的態(tài)度上有何相同之處?(2分)答:2007年鎮(zhèn)江市閱讀《曹劌論戰(zhàn)》(節(jié)選)和《子魚論戰(zhàn)》(節(jié)選),完成12—16題。(共13分)[甲]十年春,齊師伐我。公將戰(zhàn)。曾劌請見。其鄉(xiāng)人曰:“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劌曰:“肉食者鄙。未能遠謀?!蹦巳胍姟枺骸昂我詰?zhàn)?”公曰:“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睂υ唬骸靶』輥韽?,民弗從也?!惫眨骸盃奚癫?,弗敢加也.必以信.”對曰:“小信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14《背影》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八年級語文上冊同步課堂(統(tǒng)編版)
- 上海國內旅游合同范本
- 加油站供貨合同范本
- 保安管理服務合同范例
- 健身房市場推廣合同范本
- 第21課 活動課 從考古發(fā)現(xiàn)看中華文明的起源(教學設計-課堂使用)2024-2025學年七年級歷史上冊同步備課系列(統(tǒng)編版2024)
- 企業(yè)合同范本英文
- 2024年宣城郎溪縣縣直事業(yè)單位引進專業(yè)人才考試真題
- 第16課 明朝的科技、建筑與文學(教學設計)2023-2024學年七年級歷史下冊同步教學設計(統(tǒng)編版)
- 勞動合同范本 宿舍
- 三好學生競選12
- 2024年河南鄭州二七區(qū)侯寨中心衛(wèi)生院招聘筆試真題
- 中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4+解讀
- 崗位職責心得體會(2篇)
- 2025年上海寶冶集團限公司招聘歷年高頻重點提升(共500題)附帶答案詳解
- 機械設計基礎 課件 01機械設計概論
- GB/T 6822-2024船體防污防銹漆體系
- 全國第三屆職業(yè)技能大賽(智能網(wǎng)聯(lián)汽車裝調運維)選拔賽理論考試題庫(含答案)
- 電信網(wǎng)絡詐騙犯罪的特征、治理困境及對策建議
- 救護車掛靠私立醫(yī)院協(xié)議書(2篇)
- 《血透患教》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