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皮溝礦隱蔽致災地質因素普查報_第1頁
邱皮溝礦隱蔽致災地質因素普查報_第2頁
邱皮溝礦隱蔽致災地質因素普查報_第3頁
邱皮溝礦隱蔽致災地質因素普查報_第4頁
邱皮溝礦隱蔽致災地質因素普查報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PAGE0邱皮溝礦隱蔽致災地質因素普查報告南票煤電公司:為確保礦井安全生產(chǎn),做好礦井隱蔽致災地質因素普查工作,按照《煤礦地質工作規(guī)定》要求,特編制邱皮溝礦隱蔽致災地質因素普查報告,報告內(nèi)容如下。南票煤電有限公司邱皮溝礦二○一五年十月

邱皮溝礦隱蔽致災地質因素普查報告邱皮溝礦生產(chǎn)部2015年10月PAGE14目錄1礦井概況1.1礦井簡介 11.1.1位置及交通 11.1.2自然地理 31.2邱皮溝礦生產(chǎn)現(xiàn)狀 42隱蔽致災因素普查2.1采空區(qū)普查 52.2廢棄老窯(井筒)和封閉不良鉆孔普查 62.3斷層、裂隙和褶曲普查 62.4陷落柱普查 72.5瓦斯富集區(qū)普查 72.6導水裂隙帶普查 92.7地下含水體普查 92.8井下火區(qū)普查 122.9古河床沖刷帶、天窗、滑坡等不良地質體普查 123普查結果 124防范措施及建議 121礦井概況1.1礦井簡介1.1.1位置及交通邱皮溝礦位于南票礦區(qū)的東部,東鄰小凌河礦,西鄰大窯溝礦,行政區(qū)劃屬遼寧省葫蘆島市南票區(qū)所轄。地理坐標:東經(jīng)120°44′~120°47′,北緯41°09′~41°12′。本地區(qū)交通便利,有南票礦區(qū)專用鐵路至南票站與國鐵接軌,通往全國各地;公路四通八達,有錦朝高速公路,還有礦區(qū)公路與錦州、朝陽和葫蘆島等地相鄰。礦區(qū)范圍拐點坐標XY14559601.91740561116.72924559827.91740560964.72934561747.92040562309.72244561882.92240562961.72254560907.92240563004.72564560657.92340563205.72574560822.92440563624.72584561712.92740564612.72294561297.92840564894.723104558787.92140562144.731114559137.92040561984.730124558880.91940561714.731134559687.91840561354.729礦井共由13個拐點圈定,開采上限標高100m,開采下限標高-800m。礦區(qū)坐標為1980西安直角坐標系,高程為1985黃海高程系。西起第27號勘探線,東至第41號勘探線,走向長3.6公里,淺部以太原組《8》煤組煤層露頭為界,深部以山西組《5-3》煤組-800煤層底板等高線為界,傾向平均寬2.05公里,井田面積5.0874平方公里。

邱皮溝礦交通位置圖1.1.2自然地理1、地貌

本井田地形為起伏的低山丘陵地形,山脈走向為北東~南西向,同巖層走向大體一致,最低標高為+89.0米,最高標高為+450.5米,一般標高為+105.0~160.0米。

2、水文

井田內(nèi)主要水系為小凌河,屬山區(qū)性河流,由西北向東南逆地層傾向,橫切走向,沿礦區(qū)東部邊緣流過。最小流量0.10立方米/秒,最大流量11000.00立方米/秒,最大流速6.82米/秒,最大水深11.80米。

3、氣象

本地區(qū)氣候屬內(nèi)陸性氣候,平均年降雨量350~850毫米,雨量多集中在七、八月份;年蒸發(fā)量為1600~2000毫米;年平均氣溫10℃,最高氣溫37.0℃,最低氣溫-24.7℃;積雪量不超過100毫米;凍結深度平均為1.13米;最大風力為9級,一般為3-4級,風向多為西南風。

4、地震

根據(jù)歷史資料記載,南票地區(qū)于1996年曾發(fā)生過2.6級有感地震一次,鄰區(qū)發(fā)生強烈地震時,對本區(qū)有波動。1.2邱皮溝礦生產(chǎn)現(xiàn)狀遼寧南票煤電有限公司邱皮溝礦開采礦種為煤炭,其前身為已破產(chǎn)的原南票礦務局邱皮溝煤礦,邱皮溝煤礦由沈陽煤礦設計院設計,設計能力為年產(chǎn)45萬噸。1958年8月建井,1961年4月投產(chǎn),最高年產(chǎn)量達73萬噸,后因生產(chǎn)環(huán)節(jié)增多能力降為30萬噸/年。礦井開拓方式為立井分水平兩翼分采區(qū)分階段;設有兩個立井和兩個斜井,主立井井口標高為:+106.413m,副立井井口標高為:+105.6m,主井負擔煤的提升,副井為人、矸石、材料、入風及安全出口,兩斜井為風井。通風方式為兩翼對角抽出式。采礦方法為走向壁式,落煤方法為煤電鉆打眼,小階段爆破落煤,工作面煤炭利用自重滑到刮板運輸機上,再由刮板運輸機運至煤倉。大巷采用10噸架線電機車牽引3噸底卸式礦車運輸,主井、盲主井采用絞車機斗提升。邱皮溝井田原設計開采上限為+50m,下限為-500m,后經(jīng)改擴建下限延深為-800m,共分-100m、-250m、-430m、-600m和-700m五個水平?,F(xiàn)生產(chǎn)采區(qū)有3個,分別為-600西二區(qū)、-600西三區(qū)、-430西四區(qū);開拓采區(qū)一個,-600西四區(qū),正在施工。2隱蔽致災因素普查2.1采空區(qū)普查邱皮溝礦共分-100、-250、-430、-600、-700五個水平,其中-100、-250和-430水平(除西四區(qū)外)均已回采結束。目前已查明采空區(qū)分布、形成時間、范圍、積水狀況、自然發(fā)火情況和有害氣體等(詳見表1)。已將采空區(qū)相關信息標繪在采掘工程平面圖和礦井充水性圖上,采空區(qū)都已封閉并留有泄水孔,通過多年生產(chǎn)實踐揭露煤巷僅有少量淋水,采空區(qū)無積水。我礦井田范圍內(nèi)生產(chǎn)小煤礦有6家,分別是金成煤礦(上限-100m——下限-160m)、邱北二礦(上限F8斷層——下限無煤區(qū))、邱南煤礦(上限-40m——下限-70m)、鑫利煤礦(上限-60m——下限-170m)、大西煤礦(上限-60m——下限-140m)、邱東煤礦(上限+70m——下限-170m)。邱皮溝礦采空區(qū)情況表采空區(qū)名稱形成時間采空區(qū)面積積水狀況有無火區(qū)有害氣體-100水平1961至1978326000m2無積水無CH4、CO2-250水平1977至1989489000m2無積水無CH4、CO2-430水平1988至1996241000m2無積水無CH4、CO2-600水平1995至2000227000m2無積水無CH4、CO2-700水平1999至200230000m2無積水無CH4、CO22.2廢棄老窯(井筒)和封閉不良鉆孔評價分析根據(jù)勘察報告及以往的勘查地質資料記載:本井田內(nèi)無古井存在,對礦井無威脅。根據(jù)歷年礦井地面勘察鉆孔臺帳資料可知,本井田內(nèi)共有鉆孔141個,本礦井田內(nèi)不存在封閉不良的鉆孔。2.3斷層、裂隙和褶曲評價分析2.3.1主要斷裂構造F1壓扭性斷層:在二佛廟子村北及以東地段地表有斷裂出現(xiàn),并可延至鐵橋以東小凌河邊,向西可延續(xù)到大窯溝井田第27號勘探線至第26號勘探線深部,走向為北40度~60度東,在本井田走向沿長6000米以上,傾向北西,傾角71度~80度,垂直落差100~300米,水平移距200~350米。F2張扭性斷層:斷層位于井田第43號勘探線至第31號勘探線之間,走向北43度~70度東,在井田走向沿長1700米以上;傾向南東,傾角75Y度~84度,垂直落差38~150米,水平移距120~150米。F3壓扭性斷層:本斷層位于井田第45號勘探線至第35號勘探線之間,走向并48度東~南西,在本井田走向沿長1400米以上;傾向南東,傾角77度~85度,垂直落差20~217米,水平移距300米。F8張扭性斷層:本斷層位于井田第27號勘探線至第34號勘探線之間,走向北35度~40度東,在井田走向沿長2100米以上;傾向南東,傾角76度~84度,垂直落差45米~143米,水平移距80~100米。F10壓扭性斷層:本斷層位于井田第43號勘探線至第44號勘探線之間,走向北68度東,在井田走向沿長800米以上;傾向南東,傾角70度~75度,垂直落差20米~45米,水平移距40米。2.3.2主要褶曲二佛廟子背斜:出露于快手溝、小西溝、大西溝村北附近,軸向為北50度~60度東,長約5000米以上,以14度角向西南傾沒,其兩翼呈不對稱的形態(tài)。并為F1等斷裂切割,破壞了背斜的完整性。小西溝以東見有一次一級的背、向斜。向斜軸部位于中66與E68號孔之間;背斜軸部位于中51~E45號孔一線,軸向為北50度~60度東,長約1000米左右,由北東向南西傾沒于中2號孔附近。二佛廟子向斜:見于中21、中23、中40、中60、E93號孔等附近,沿F1號斷裂以南呈北50度~60度東展布,至中52號孔附近展開,呈單斜形態(tài),長約5000米左右。受F1號等斷裂破壞,西北翼不明顯又不連續(xù)呈不完整形態(tài)。根據(jù)多年來生產(chǎn)實際揭露,井田內(nèi)斷層、裂隙及褶曲對礦井生產(chǎn)布局無影響,非邱皮溝礦隱蔽致災因素。2.4陷落柱普查根據(jù)巷道實見和鉆孔資料分析,邱皮溝礦井田范圍內(nèi)無陷落柱。2.5瓦斯富集區(qū)普查邱皮溝礦礦井主要開采煤層為太原統(tǒng)八煤組,五煤組主井范圍內(nèi)不可采,現(xiàn)將煤層特征敘述如下:八煤組沉積穩(wěn)定,全井田發(fā)育,煤層平均厚度7.5m、煤層平均傾角30°~75°、平均走向北25°~50°東。煤層頂板巖性以泥巖、砂泥巖為主,井田西部由于山西底礫巖對太原組巖層的沖刷,使得河道相砂巖、砂礫巖直接與煤層頂板接觸,底板巖性為泥巖、砂泥巖、鋁土巖,老底為礫巖。據(jù)近年來開采區(qū)觀測,所采煤層煤質無變化。據(jù)取樣煤質化驗分析,煤質牌號為氣煤、無煙煤,呈黑色,瀝青光澤及玻璃光澤,黑褐色條痕,具節(jié)理及貝殼斷口,為半亮型及半暗型煤。各項指標如下:煤質化驗成果表煤層工業(yè)分析全硫%煤種W%Ag%V%粘結性發(fā)熱量J/Kg八煤組原煤5.54~10.11%39.9138.111-317.100.83我礦為瓦斯礦井,礦井絕對瓦斯涌出量:4.70m3/min礦井相對瓦斯涌出量:6.98m3/t。煤塵爆炸危險性:有煤塵爆炸性。根據(jù)我礦的煤層的賦存狀態(tài)、巷道布置的方式及采煤方法,經(jīng)過我們多年的觀察和分析,我礦的瓦斯涌出,83%來自采空區(qū),12%來自掘進巷道,5%來自暴露的煤體。針對瓦斯的不同來源,我們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保證了瓦斯的安全釋放。比如:對采煤工作面實行均壓,加大掘進工作面的風量,加強通風設施的檢查和維護,制定嚴格的瓦斯檢查管理制度等等。2.6導水裂隙帶評價分析根據(jù)《煤礦防治水規(guī)定》,關于計算導水裂隙帶的相關規(guī)定,我礦煤層平均傾角45°、煤厚7.5m。冒落帶高度:H冒=0.8×7.5=6.0m導水裂隙帶高度:H裂=+8.4說明:m—煤層厚度,m。h—工作面小階段垂高,25m。通過計算H裂=66.8m根據(jù)計算結果,采空區(qū)在弱含水層影響范圍內(nèi),根據(jù)生產(chǎn)實際情況觀測,該含水層不存在突水的危險,是屬于礦井正常疏排的水。2.7地下含水體普查從已知抽水資料表明,本井田內(nèi)主要發(fā)育有以下含水層,其基本情況如下:(1)第四系孔隙含水層:該含水層主要沿河谷與煤層露頭一帶發(fā)育,其巖性一為坡積層,主要分布于低山和丘陵一帶,由亞粘土夾礫石組成,厚度3~13m,富水性較差,只有低洼處含少量水,。二為沖洪積層,分布井田內(nèi)河谷及兩岸,厚度2~9m,該層地地下水主要補給層位之一,根據(jù)1957年河床舊水源抽水試驗結果:q=3.88L/s·m,k=235m/d,當水位降低2~3m時,涌水量達35m3/h。水質重碳酸鹽類型,水質良好可以飲用與工業(yè)用水。(2)侏羅系礫巖含水層:該層主要分布井田深部,厚度60.00~686.69m,厚度變化大,其巖性主要為安山巖、火山碎屑巖等,夾有礫巖、砂巖,鄰區(qū)抽水試驗結果:q=0.00372L/s·m,k=0.0023m/d,隨抽水時間延長,涌水時逐漸減少,該層遠離煤層,對礦井開發(fā)無影響。(3)石千峰礫巖承壓含水層:該層分布于全井田,上部為紫紅色砂巖、砂泥巖互層,具交錯層理,該層段因具風化裂隙,地下水位較低,鉆井有漏失現(xiàn)象,上癌巖性多呈現(xiàn)細粒結核,相對比較視為隔水層,其下部為蛤蟆山礫巖夾砂巖,最大厚度40.00m,平均厚度26.97m,礫巖磨圓度較好,分選中等為泥質膠結,抽水試驗結果:q=0.0006L/s·m,k=0.00215m/d,富水性較弱,水質為重碳酸鹽類型。(4)上石盒子組老墻砂巖承壓含水層:該層分布于全井田,含水層最大厚度111.97m,平均厚度73.96m,由西向東逐漸變薄,砂礫巖礦物組成以石英、長石為主,粘土質膠結,富水性不均一,相差懸殊,淺部富水性大于深部。淺部風化帶裂隙較發(fā)育,接受大氣降水補給條件較強,砂巖裂隙溝通老窯水,但礦井巷道所見含水量不大。抽水試驗結果:q=0.00037~0.318L/s·m,k=0.00098~0.4295m/d,水質為含硫酸鹽較高,不適合飲用,并對金屬和混凝土會產(chǎn)生腐蝕作用。該層下伏山西組砂質泥巖2~7m,起局部隔水作用。(5)含煤系地層示巖承壓含水層:含煤層段砂礫巖、砂巖為粘土質膠結,含水層最大厚度為20.00m左右,平均厚度9.88m,抽水資料:q=0.0173L/s·m,k=0.096m/d,該層富水性較弱,井巷只見滴水、淋水或潮濕,水質為重碳酸鹽類型。該層下伏石炭系粘土質泥巖及粘土巖,相當D層粘土,呈透鏡體賦有,厚度0~14.00m。(6)石炭系太原底礫巖含水層:礫巖為本區(qū)標志層,厚度1~15m,地下水標高+137m,該層系不發(fā)育,其抽水試驗結果:q=0.0111L/s·m,k=0.0084m/d,富水性較弱,水質為重碳酸鹽類型。(7)奧陶灰?guī)r巖溶裂隙水:該層發(fā)育全井田,厚度約150~200m,在五個鉆孔遇灰?guī)r見溶洞裂隙在120m以上,溶洞裂隙發(fā)育,洞徑為5~30mm。含水層富水性取決于溶洞的發(fā)育程度。據(jù)146號鉆孔抽水資料,此孔未見到溶洞,水壓的標高為164.002m,q=0.00024L/s·m,k=0.000796m/d,為重碳酸鉀鈉型水。據(jù)149號孔抽水資料,水壓頭標高+118.14m,q=0.0438L/s·m,k=0.1136m/d。勘探及井下所見該層灰?guī)r水靜儲量較豐富,只有灰?guī)r裂隙溝通老窯,河流砂層水時,水量則豐富,灰?guī)r巖溶裂隙水一般干什么是淺部水大于深部灰?guī)r水,富水性不均一,該層水曾使邱皮溝礦發(fā)生過淹井事故,對井田深部開采也有一定威脅,水質為重碳酸鈣鎂水,該層是礦床底板充水的含水層。從本井田歷年涌水量情況得知,歷年來礦井最大涌水量平均為2000.00m3/h,最小涌水量平均為500.00m3/h,平均涌水量平均為593.45m3/h。根據(jù)多年生產(chǎn)實際揭露,礦井導水通道主要來自大氣降水通過老塘滲透,涌水量隨季變化而變化,雨季涌水量大于枯水季節(jié)。防排水建議:通過上表可以看出雨季時礦井涌水量是正常涌水量近2倍,礦井涌水量大小與降雨量多少有直接關系,所以礦井主要疏排水為雨季時大氣降水通過老塘滲透,必須加強對趙河、沙河及地面易出現(xiàn)塌陷坑地點的巡回檢查,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處理。其次:礦井補給水源為奧陶系石灰?guī)r裂隙水,該含水層不存在突水的危險,是屬于礦井正常疏排的水。2.8井下火區(qū)普查為了解五煤組和八煤組煤層的自燃傾向性情況,我礦分別對五煤組和八煤組煤層的自燃傾向性進行檢測。檢測結果為:五煤組煤層煤的吸氧量為0.49cm3/g,自燃傾向性等級為Ⅱ類,屬自燃煤層;八煤組煤層煤的吸氧量為0.43cm3/g,自燃傾向性等級為Ⅱ類,屬自燃煤層。我礦在建礦以來未發(fā)生過火災事故,目前采區(qū)無火區(qū)。2.9古河床沖刷帶、天窗、滑坡等不良地質體普查邱皮溝礦井田內(nèi)歷次普查報告、勘探報告生產(chǎn)過程中均未發(fā)現(xiàn)古河床沖刷帶和天窗發(fā)育。3普查結果邱皮溝礦分別對采空區(qū)、廢棄老窯(井筒)、封閉不良鉆孔,斷層、裂隙、褶曲,陷落柱,瓦斯富集區(qū),導水裂縫帶,地下含水體,井下火區(qū),古河床沖刷帶、天窗等不良地質體進行了普查,結果顯示邱皮溝礦無隱蔽致災因素。4防范措施及建議4.1瓦斯防治嚴格按照《煤礦安全規(guī)程》組織生產(chǎn),按照瓦斯治理十六字方針“通風可靠、抽采達標、監(jiān)控有效、管理到位”進行嚴細管理。首先礦井必須有完整獨立的通風系統(tǒng),各用風地點的風量計算、分配必須符合《規(guī)程》要求;加強通風及采掘生產(chǎn)的管理,嚴禁無風、微風時作業(yè),防止瓦斯積聚,嚴禁瓦斯超限作業(yè);充分發(fā)揮瓦斯監(jiān)控系統(tǒng)的作用,加強監(jiān)控系統(tǒng)維護與調(diào)校,確保靈敏可靠;加強通風設施的檢查維護,保證通風系統(tǒng)穩(wěn)定,確保風流暢通。4.2煤層自燃防治按照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