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班主任工作成效的心理輔導技術課件_第1頁
提高班主任工作成效的心理輔導技術課件_第2頁
提高班主任工作成效的心理輔導技術課件_第3頁
提高班主任工作成效的心理輔導技術課件_第4頁
提高班主任工作成效的心理輔導技術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6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提高班主任工作成效的心理輔導觀念與技術成都市教科院曹璇Email:提高班主任工作成效的心理輔導觀念與技術成都市教科院曹1從一項調查引起的思考有這樣一項調查顯示,問班主任“你愛你的學生嗎?”90%老師回答“愛”。再問這些老師所教的學生”你感受到老師對你的愛了嗎?”只有10%的學生回答感受到了。思考:為什么90%的愛的投入只有10%的愛的產出?從一項調查引起的思考2回答:19%的人:愛學生與會愛學生是兩回事。32%的人:愛的傳遞與感悟更需要溝通和交流。28%的人:“愛和被愛之間缺乏一座由工作方法和工作藝術搭起的橋梁”。僅有愛,并不及格的,還要學會怎樣去愛?!斞富卮穑?用心去愛,學習心理輔導的知識和技術1)了解學生心理發(fā)展特點和規(guī)律;學習基本常識,具有心理輔導的意識;2)了解學生常見心理問題,能初步識別一般心理問題、嚴重心理問題和心理疾病區(qū)別:(危機預警,轉介)3)掌握基本的心理輔導技術和方法,提高班級管理和教育成效;4)幫助更好的認識自己,調適自身心理,維護自身心理健康。用心去愛,學習心理輔導的知識和技術4一、借一雙慧眼

——學習幾個基本的心理輔導觀念二、多一份靈動

——掌握幾種基本的心理輔導技術一、借一雙慧眼5一、借一雙慧眼——心理輔導的幾個基本觀念

1、“透過現象看本質”,尋找荒謬背后的合理;2、透視真實的內心需要;3、用發(fā)展的眼光看待學生;一、借一雙慧眼——心理輔導的幾個基本觀念

1、“透過現象看本61、透過現象看本質,尋找“荒謬”背后的“合理”

巍華是我們班一個很怪的人,每次上課提問時他總是舉手要求回答問題,可每次站起來他說的話都讓我大跌眼鏡,他的理由簡直是千奇百怪,惹得全班哄堂大笑。我對巍華的行為非常憤怒,覺得他是在故意擾亂課堂秩序,多次對他進行了嚴厲的批評,但每次都收效甚微。我有點無計可施了。直到一天發(fā)生了一件事情,讓我對巍華的看法有了改變。一天課間,一個孩子領著渾身濕漉漉的巍華走進辦公室,我們都以為是他們之間有什么小矛盾,然后大打出手。后來經過了解才知道,原來巍華請同學用水把他的衣服澆濕,然后自己從樓梯上匍匐滑下。他的舉動簡直讓我們瞠目結舌,可他卻很鄭重的告訴我們,“我在家看到媽媽用洗衣板搓衣服,我覺得樓梯就像大大的洗衣板。我把衣服弄濕了,然后滑下去,衣服就干凈了?!碧豢伤甲h了!我們每天上樓的樓梯居然能被他看成洗衣板!在忍俊不禁的同時,我還是被巍華豐富的想象力所折服。這恰恰說明他在思考,只是他的思維方式有異于別的孩子,而我卻差點把他的這些獨特的思維給扼殺掉了。(茶小譚冬)1、透過現象看本質,尋找“荒謬”背后的“合理”7

許多品德問題的背后,根源可能是心理問題。兒童看待世界,思考問題的方式和成人有很大的差異。如果簡單地把學生的心理問題當成道德問題來處理,就是一種不負責任的做法。分不清心理問題和道德問題,無意間的“小題大作”或“大題小作”,將直接導致無效或負效的德育結果。許多品德問題的背后,根源可能是心理問題8

案例:某高一男生,因與班上一女生交往密切,被認為“早戀”而受記大過處分。實際的情況是:男生年齡偏小,來自湖南長沙,到了成都后常常想念家人,想念以前的朋友。而那個女生對人熱情,關心同學,所以,男生找到了一個傾訴心事的對象。案例:某高一男生,因與班上一女生交往密切,被認為“早9

如:對學生厭學問題,31.25%的教師將其視為差生,15.62%的教師將其視為思想問題,只有9.38%的教師模糊地將其認為心理問題。對人際交往中的退縮行為,6.25%的教師認為不算什么問題,6.95%的教師認為有私心,其余的人認為是性格內向,但不認為多嚴重。對攻擊性行為有34.37%的教師認為是道德品質差。

如:對學生厭學問題,31.25%的教師將其視為差生,102、透視真實的內心需求學生的許多問題往往表面化,班主任工作切忌僅憑表面現象而武斷下結論,“貼標簽”,一定要給學生解釋真相的機會,要學會透視學生內心的真實需要,從內心需求去了解學生,認識學生,這樣的幫助才是“對癥下藥”的幫助。2、透視真實的內心需求學生的許多問題往往表面化,班主任工作切11案例:語文課,我觀察到小杰的桌子太矮,而他的個子又很高,所以腳老是放不好,他坐在那別別扭扭的,還和旁邊的同桌講話。于是我說“小杰和小海換一下座位”。沒想到他一臉的抵觸“我不調!”全班同學看著我,我有些尷尬,也有些生氣(好心當成驢肝肺)。但我盡量控制住情緒,心平氣和的問“你為什么不愿意呢”?他沉默。于是我把讓他調位的想法告訴了他,他又沉默了一會,才吞吞吐吐的說:“我是組長,調位后就當不了了?!卑??我萬萬沒想到是這個原因,既然找到了原因,后面的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

(香城小學黃林霞)案例:12面包圈的故事一對老夫妻,結婚五十載,準備舉行金婚紀念。就在這天早飯時,老太太想:“五十年來,每天我都為丈夫著想,早餐時把最好吃的面包圈的頭讓給他吃。今天,我該自己好好享受這個美味了?!庇谑撬邢铝藥逃偷拿姘Φ念^給自己,把剩下的給丈夫。不料她丈夫很高興,吻了吻她的手,說:“親愛的,你今早給了我最大的享受。五十年來,我從沒有吃過面包圈的底部,那是我最愛吃的,我一直想你也一定喜歡吃那個?!彼伎?生活中你是否也有過或者還在重復同樣的錯誤呢?面包圈的故事一對老夫妻,結婚五十載,準備舉行金婚紀念。就在這13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五大基本需要:自我實現需要尊重需要歸屬和愛的需要安全需要生理生存需要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五大基本需要:14人的心理問題的產生多來自于“需要的缺失”:1)人的需要是分層次的,低一級需要沒得到滿足時,通常不會考慮高一級需要2)低一層次的需要一旦得到滿足就自動出現高一層次的需要3)人的心理健康水平的維持,主要是以人的中間層次的需要,即“安全”、“愛與歸屬”、“尊重”的需要的滿足為前提條件的。人的心理問題的產生多來自于“需要的缺失”:153、用發(fā)展的眼光看待學生成長中的“問題”小學生是身心尚未成熟,正處于發(fā)展中的個體。他們今天出現的問題,有的是成長過程中必然要經歷的問題。因此,不必恨鐵不成鋼,也不可操之過急。要珍惜這些問題的出現,因為它可能就是學生經歷成長的一次良好機會。

3、用發(fā)展的眼光看待學生成長中的“問題”16提高班主任工作成效的心理輔導技術課件17提高班主任工作成效的心理輔導技術課件18提高班主任工作成效的心理輔導技術課件19換個角度看對方,你會看到一個......換個角度看對方,你會看到一個......20二、多一份靈動——

提高班主任工作成效的心理輔導技術班主任心理教育是一種“需要專業(yè)化技能”的教育工作。二、多一份靈動——

提高班主任工作成效的心理21心理咨詢的核心原則

尊重真誠共情傾聽

積極關注無條件接納來訪者為中心助人自助心理咨詢的核心原則

尊重真誠共情22(一)“共情”

共情既是一種咨詢的態(tài)度,也是一種技術?!肮睬槭前嘀魅巫哌M學生心靈的第一把鑰匙?!被趯η榫w重要性的認識:

“情緒優(yōu)先于理性”,“情通而理自達”。

人的情緒活動總是處在心理活動的最前沿,是學生學習活動(包括道德學習)的最初制約因素。

德育只有先“動之以情”,才能更好地“曉之以理”

(一)“共情”

共情既是一種咨詢的態(tài)度,也是一種技術。23情緒輔導的要領:情緒本無好壞情緒當頭時聽不進任何道理(情緒歸零、空杯心態(tài))先處理情緒,再處理事件(先跟后帶)情緒輔導的要領:情緒本無好壞24共情:也叫同感、神入、同理心。

即設身處地站在對方的立場理解所發(fā)生的問題及對方的感受,并把這份感受傳達給對方,讓對方有被理解和認同的感覺。

“感受來訪者的內心世界,就好像那是你自己的世界一樣?!?/p>

共情:也叫同感、神入、同理心。25共情包含有同情的層分,但又有別于同情。同情是不平等的,共情是平等的,有換位的意思;同情不一定含有對對方感受的理解和體會。由于共情,學生感受到自己被理解和接納,有助于良好關系的建立。共情一定要真誠。共情包含有同情的層分,但又有別于同情。同情是不平等的,共情是26如何共情?——師生對話版

老師:你為什么打人?學生:他們嘲笑我。老師:他們?yōu)樯蹲映靶δ懵??學生:我不曉得。老師:笑一下,你就要打人唆?……如何共情?——師生對話版27老師:你為什么打人?學生:他們嘲笑我。老師:他們?yōu)槭裁闯靶δ悖繉W生:我不曉得。老師:他們嘲笑你時,你一定很氣憤、很難過是吧?學生:……老師:你為什么打人?28對話二:生:“老師,我媽媽離開爸爸了,我覺得天塌下來一樣,往后一切都怎么辦哪?”A:“你可別那么想,一定要學會堅強。以后總會好起來的?!盉:“媽媽離開家了,你覺得感情上的支柱沒不在了,對將來也感到無助和不安,是嗎?”對話二:生:“老師,我媽媽離開爸爸了,我覺得天塌下來一樣,往29夫妻對話版

妻子先下班回來,一邊做飯,一邊看一部心儀已久的電視,結果鍋燒干了。丈夫可以作出多種反應:1、“看看看,鍋都燒干了還在看?!”2、“你看你,連飯都煮不來,你做的來啥子!”

3、“得了,明天還是等我回來做吧。”4、“真難為你,下了班還做飯,連看電視的時間都沒有…….”夫妻對話版30

——明白感受要比明白道理更重要

——明白感受要比明白道理更重要31

共情練習:體會和理解學生的感受,并回應給學生。學生1:我的成績很不好,班上沒有人瞧得起我。老師1:你在班上感到很孤獨,是嗎?學生2:我在新學校一個人都不認識,他們經常來問我一些農村老家的事情,我不想說什么,又怕得罪他們,不知道該怎么辦才好。老師2:你不知道怎樣和現在的同學相處而感到苦惱,是嗎?共情練習:體會和理解學生的感受,并回應給學生。32注意:處理情緒,但不要去激化負面情緒!

某生與同桌發(fā)了爭執(zhí)。一氣之下,撕了同桌的書,事后同桌告了老師,老師沒有調查原因,不分清紅皂白罵了學生:“你這樣做簡直是流氓行為!”撕書學生聽了訓斥,非常氣憤和委屈。干脆以難為難,偷偷把其他許多同學的書都撕毀了。后來學校調查此事,學生只說了一句話:“他說我是流氓,那我就是流氓唄!”

注意:處理情緒,但不要去激化負面情緒!33班主任是學生生命成長過程中的“重要他人”。教師每說出一句話前都應思量:這句話對孩子的成長來講是會增添他的力量還是削減他的力量。為師者要防止你一句不經意的批評成為孩子成長路途中一個永遠抹不去的陰影。班主任是學生生命成長過程中的“重要他人”。34案例:2003年4月12日,按照學校的要求,重慶市一名字叫丁婷(化名)的學生應于上午8時到校補課,但未按時到校,其班主任汪某某詢問她遲到的原因,用木板打了她,并當著某同學的面對她說:“你學習不好,長得也不漂亮,連坐臺都沒資格?!?2時29分左右,丁婷從該校的中學部教學樓八樓跳下,經搶救無效,于當天中午12時50分死亡。經過重慶市渝中區(qū)人民法院審理一審判決,被告人汪宗惠犯侮辱罪,被判處有期徒刑一年,緩刑一年。

案例:2003年4月12日,按照學校的要求,重慶市一名字叫丁35練習:情緒的感受識別目的:增強對情緒的體驗感受,以更好地理解來訪者的情緒和情緒背后的含義快樂情緒體驗:最先反應部位:傳導的方式:速度:顏色:形狀:練習:情緒的感受識別36(二)積極聆聽聽

“上帝給了我們兩只耳朵,卻只給了一張嘴巴,就是要讓我們少說多聽的”(二)積極聆聽聽37聽的層次:消極聆聽:是沉默地聽。酬答的反應:是指在傾聽時以身體前傾、微笑或“嗯”、“喔”等回應以示共鳴。積極聆聽:是指專心聽和主動聽。為使對方談得更多或更深入,需要加上鼓勵的話,如“是嗎?”“你愿意多說一些嗎?”“我對你說的很感興趣”等。同時還要互動,以了解對方的意思,比如問“你講的是……意思嗎?”“我再重復一下你的意思,你看對嗎?”等聽的層次:38班主任如何更好地“傾聽”?保持溫暖而友善的目光;輕松自然的面部表情;既要傾身,又要傾心;注意適當回應對方(嗯、奧、點頭、身體前傾等);不要隨意插話或打斷學生;多使用開放式提問;觀察學生的非語言表達,獲取更多信息。班主任如何更好地“傾聽”?保持溫暖而友善的目光;39非語言表達:身體也是溝通的工具和管道非語言行為所傳達出的信息更為豐富,內涵深刻。非語言表達:身體也是溝通的工具和管道40案例:用目光關注“在工作中我體會到老師與學生的交流十分重要,而交流的著力點在于要讓每一位學生感受到老師對他的關注。我堅持做到每天與每位學生至少有一次十秒鐘的目光交流。它可以讓我讀出不少訊息:如身體是否不舒服、是否有話想和我說、是否遇到了困難......除了親切的眼神注視外,溫和而簡短的對話、輕輕地拍一下肩膀,撫摸一下腦袋,都是我與學生交流的方式?!薄晃粌?yōu)秀班主任案例:用目光關注“在工作中我體會到老師與學生的交流十分重要,41目光注視目光注視42面部表情面部表情43身體姿勢身體姿勢44溝通中傳達的有效信息(雷?勃威斯特博士):7%語言文字38%語氣語調55%肢體動作溝通中傳達的有效信息(雷?勃威斯特博士):45語音語調練習:1、師生對話:“你怎么遲到了?”2、欠債還錢:“我沒錢”語音語調練習:46傾聽練習:2人交談,一人說一件很高興的事,另一人聽。分享:傾聽練習:2人交談,一人說一件很高興的事,另一人聽。47學會用你的身體語言作為溝通的橋梁。——曹璇學會用你的身體語言作為溝通的橋梁。48(三)合理情緒療法(認知改變技術)(三)合理情緒療法(認知改變技術)49馬加爵心理素描馬加爵心理素描50

民警:你為什么殺人?

馬加爵:我覺得我太失敗了。民警:你為什么覺得自己失?。?/p>

馬加爵:我覺得他們都看不起我。民警:怎么會有這種感覺?

馬加爵:他們老是在背后說我。民警:他們都說了些什么?

馬加爵:他們都說我很怪,把我的一些生活習慣、生活方式、甚至是一些隱私他們都說給別人聽,讓我感覺是完全暴露在別人眼里,別人都在嘲笑我。(哭泣……)民警:你覺得他們?yōu)槭裁磿@樣說你?

馬加爵:可能是因為我比較窮。民警:還有呢?

馬加爵:還有,以前我很想和他們融合在一起,我試著說一些笑話,但給我的感覺每次卻是招來他們的嘲笑。民警:那你說你們打牌,他們說你作弊,是怎么回事?

馬加爵:那天打牌本來我沒有作弊,但他們偏說我作弊,讓我覺的他們又看不起我,于是我便動了殺他們的念頭。歸因不當絕對化的觀念民警:你為什么殺人?歸因不當絕對化的觀念51

A事件(Activatingevents)

C結果(Consequence)

B(看法、解釋、評價)觀念(Beliefs)美國心理學家艾利斯

表面

深層ABC理論AC52“事件本身無法困擾我們,而是我們自己對事情的看法困住了我們?!?/p>

——艾利斯“事件本身無法困擾我們,而是我們自己對事情的看法困住了我們。53案例:《紅樓夢》片段

劉姥姥游大觀園,賈母請客。后喚了兩只船來,賈母同媳婦等人在前船先行,寶玉同姊妹們在后船后行。河內汆滿著破殘荷葉,寶玉的船劃不快,追不上前船,心里非常惱怒,馬上叫著要鏟光荷葉。薛寶釵說:“現在仆人們都很忙,等他們空了,再叫他們來鏟吧!”寶玉聽了仍然忿忿的樣子。這時黛玉說道:“我平生最不喜歡李義山的詩,惟獨有一句還可以?!睂氂駟枴熬烤故悄囊痪淠??”黛玉說“留得殘荷聽雨聲”。寶玉一想,果然覺得此時破荷葉也別有一番意境,就不再叫嚷著要鏟荷葉了。案例:《紅樓夢》片段劉姥姥游大觀園,賈母請54不合理觀念的特點:

1、絕對化要求2、過分概括化3、糟糕至極結合上面的例子(絕對化的觀念):1、所有人都要瞧得起我2、別人絕不能在背后說我3、窮,別人就看不起不合理觀念的特點:55教師運用這種方法的關鍵是幫助學生找到他內心的不合理觀念(認知),并幫助建立新的合理的認知。道德知識的教育在這個時候出現就比較容易被內化。當認知改變時,會帶動情緒和行為上的改變。教師運用這種方法的關鍵是幫助學生找到他內心的不合理觀念(認知56小測試:生活中的你有以下不合理信念嗎?

1、一個人應該得到生活中所有重要人物的喜愛和贊許2、一個人應該在各個方面都很有能力(完美主義)3、任何事情都應該按照自己的意愿發(fā)展才是好的4、一個人一個方面錯了,就一切都完了5、過去事件的影響是無法消除的6、任何問題都應該有一個圓滿的正確的答案7、逃避困難和責任比正視它們要容易的多8、災難總是會隨時發(fā)生9、一個人應十分投入地關心別人,并對別人的問題負責10、人總是要依靠他人,尤其要依靠強者小測試:生活中的你有以下不合理信念嗎?

1、一個人應該得到生57

把學生看作天使,教師便生活在天堂里;把學生看作魔鬼,教師便生活在地獄中。把學生看作天使,58(四)靈活轉換心態(tài)(PAC人格結構理論)加拿大心理學家柏恩提出的人際溝通PAC理論:在人際溝通中,每一個人身上都有三種心理狀態(tài),它們匯合成人的性格,蘊藏在人的潛意識之中,構成了多樣人生。(四)靈活轉換心態(tài)(PAC人格結構理論)加拿大心理學家柏恩提59PAC——父母狀態(tài)(parent)——成人狀態(tài)

(Adult)——兒童狀態(tài)(Child)PAC——父母狀態(tài)(parent)——成人狀態(tài)60核心狀態(tài)行為表現語言表現父母心理狀態(tài)權威的、教誨的,對待別人就象父母對待孩子一樣,以權威和優(yōu)越感自居命令式、主觀武斷的態(tài)度和作風高聲=批評低聲=撫慰“必須”、“應該”成人心理狀態(tài)理智的,邏輯的,以實事求是為準則冷靜,謹慎,理智,待人民主、平等幾乎象計算機那樣不假思索兒童心理狀態(tài)情感的、感覺的、沖動的,情緒化為主幼稚、依賴、無主見、任性、沖動、隨心所欲激動、熱情、高興、憤怒、尖聲嚷嚷、恐懼、悲傷父母狀態(tài)、成人狀態(tài)、兒童狀態(tài)的表現核心狀態(tài)行為表現語言表現父母心理狀態(tài)權威的、教誨的,對待別人61PP型“你去把這任務完成一下!”——“你不見我正忙著嗎?找別人干去吧!”AA型“你能把這項任務完成嗎?”——“如果沒有什么干擾,我想是能夠的。CC型“過不到一起干脆離婚。”——“離就離,誰離不開誰呢!”PP型62PACPACPACPAC道貌岸然型學者、教授精明能干型企業(yè)家、管理者吃喝玩樂型藝術工作者性情中人型教師PACPACPACPAC道貌岸然型學者、教授精明能干型企業(yè)家63——對班主任工作的啟示每一種心理狀態(tài)都沒有絕對的好或不好。班主任應當根據工作內容和場合的變化,靈活轉換心態(tài),避免心態(tài)僵化教學環(huán)境中:生活環(huán)境中:娛樂環(huán)境中:——對班主任工作的啟示每一種心理狀態(tài)都沒有絕對的好或不好。64(五)積極暗示技術暗示是一種常見的、奇妙的心理現象。暗示會強烈地影響人的心態(tài)和行為。積極的暗示會讓人變得積極向上,充滿自信活力;而消極的暗示則讓會人變得萎靡、自卑。問題學生常常就是因為經常性的自我消極暗示,或者周圍重要他人的過多消極暗示而導致。(五)積極暗示技術暗示是一種常見的、奇妙的心理現象。暗示會強65暗示對心態(tài)的影響究竟有多大?“望梅止渴”心理學實驗教室里的皮格馬利翁效應班主任對學生抱以積極的期待本身就是一種積極的心理暗示。暗示對心態(tài)的影響究竟有多大?“望梅止渴”66心理學實驗心理學中有一個實驗。以一個死囚犯為樣本,對他說:“我們執(zhí)行死刑的方式是使你放血而死,這是你死前對人類做的一點有益的事情?!边@位犯人表示同意。實驗在手術室里進行,犯人在一個小間里躺在床上,一只手伸到隔壁的一個大間。他聽到隔壁的護士與醫(yī)生在忙碌著,準備對他放血護士問醫(yī)生:“放血瓶準備5個夠嗎?”醫(yī)生回答:“不夠,這人塊頭大,要準備7個”。護士在他的手臂上用刀尖點一下,算是始放血,并在他手臂上方用一根細管子放熱水,水順著手臂一滴滴地滴進瓶子里。犯人只覺得自已的血在一滴一滴地流出滴了3瓶,他已經休克,滴了5瓶他已經死亡,死亡的癥狀與因放血而死一樣。實際上他一滴血也沒有流。心理學實驗心理學中有一個實驗。以一個死囚犯為樣67皮格馬利翁伽拉忒亞皮格馬利翁伽拉忒亞68對他人以積極暗示:“講出來了你現在覺得很輕松,是嗎?”(暗示放下包袱,心理輕松)“你看,你先復習再做作業(yè)的效果就是不一樣。”(暗示只要方法得當,就會成功)“不錯,你在這方面很有潛力的”,“你挺適合學這個”。鼓勵學生自我暗示:“我覺得自己”“我一定能行”“我一定會成功”對他人以積極暗示:69暗示的技巧:自我暗示的語句要正向,越簡短越好。如“我一定能行”“我一定會做得好”,;暗示要用現在時態(tài)而不用將來進行時態(tài);盡可能以事實為依據,態(tài)度要真誠,努力創(chuàng)造出一種讓人相信的感覺。暗示的技巧:70(六)行為矯正技術——強化與消退強化與消退多用于改變不良行為習慣。強化分正負:表揚——正,懲罰——負很多時候我們可能以為用懲罰等手段就會使某種行為消退,其實不然,懲罰也是一種負強化,它還是在起著強化的作用。要適時采用消退,即既不表揚也不懲罰。(六)行為矯正技術——強化與消退強化與消退多用于改變不良行為71案例:

一位班主任曾將班里四個最不受大家歡迎的學生的名字寫在黑板右下角,讓所有任課教師都來督促、評價他們。一節(jié)課表現好的,就在名字下打上一星號。一天下來誰的最多,就再獎勵一個金星。連續(xù)一周表現突出的還有嘉獎。此法真靈,四個學生的積極性一下就被調動起來了,每次一下課就盯著老師打分。這位老師為他想出的這一辦法感到非常高興。可后來的一件事卻讓他對自己的這種做法開始了懷疑和否定。兩周后,一天放學,其中一個孩子在辦公室門口等了他很久,問到“老師你說我有進步嗎?”“當然有呀”“可我媽說,名字從黑板上消失才算真正的進步。老師,什么時候才能把我的名字從黑板上擦掉呢?”案例:一位班主任曾將班里四個最不受大家72懲罰時應注意:不在于罰得輕重,關鍵在于罰得心服口服。只針對事件,不指向人格,不傷害自尊心。懲罰盡量私下進行。不可用罰作業(yè)、罰勞動的方式懲治學生,這樣易導致對作業(yè)和勞動形成“陰性”條件反射。(三明治批評法:先提出認可的話+批評+鼓勵的話)懲罰時應注意:73故事:英國諾貝爾醫(yī)學獎獲得者約翰?詹姆士?麥克勞德在上小學時候,有一天,他忽然想親眼看看狗的心臟是怎樣的。于是和幾個男孩偷偷地套住一只狗宰殺,把內臟一件一件地剝、觀察,誰料這只狗不是人家的,恰恰是校長家的,而且是校長最喜歡的狗。校長非常惱火,決定加以懲罰。……(設想:你會怎么做?)故事:74…校長的處罰真是出人意料,他罰麥克勞德畫一幅人體骨骼圖和一幅血液循環(huán)圖!

麥克勞德也知道錯了,他認真畫好了兩幅圖交給老師,老師和校長看后都覺得畫得很好,殺狗事件就這樣了結了。麥克勞德后來成了有名的解剖學家。他與醫(yī)學家班廷一起,發(fā)現了糖尿病的胰島素治療方法,并榮獲了諾貝爾醫(yī)學生理學獎。他的那兩幅作品至今仍收藏在英國皮亞丹博物館里。懲罰并不在于罰的結果,而重在罰的教育意義?!iL的處罰真是出人意料,他罰麥克勞德畫75故事:

總是遲到的兄弟倆又晚點遲到了,理由是家里的車胎爆了誤了時間。事后,老師發(fā)現明明是孩子撒了謊。請問該怎么處理呢?中國老師:寫檢查,2000字!把家長請來!巴西老師:禁止他們一個月不準踢足球!以色列老師:分別找倆兄弟談話,問他們是左胎還是右胎爆了。

保護自尊心應是懲罰教育的第一原則。故事:76

以上只是心理輔導中的一些基本技術和方法舉隅。對于班主任工作而言,對學生抱以充分的真誠、尊重、傾聽、接納、積極關注、支持、鼓勵等基本的輔導態(tài)度,建立良好的關系,永遠比掌握專業(yè)的輔導技巧重要和緊迫得多!

以上只是心理輔導中的一些基本技術和方法舉隅。77結束語——寓言一則

鐵棒費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撬不開鎖,而鑰匙輕輕一轉就打開了。鐵棒問:鑰匙,這是為什么呢?鑰匙說:很簡單啊,因為我懂鎖的“心”……結束語——寓言一則78謝謝您的聆聽!謝謝您的聆聽!79做與心靈有關的事業(yè),

關注與心靈有關的學問!做與心靈有關的事業(yè),

關注與心靈有關的學問!80無效的表揚隨意而籠統(tǒng)無效的表揚81乏味的劃一性,針對的是不值得過分注意的表現行為引導學生把注意力集中在與別人比較不考慮學生付出的努力或成功的意義將成功歸于學生外在因素把注意力集中在獲得教師的肯定,教師成了支配自己自己的外部權威力量乏味的劃一性,針對的是不值得過分注意的表現行為引導學生把注意82經常不斷地學習,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StudyConstantly,AndYouWillKnowEverything.TheMoreYouKnow,TheMorePowerfulYouWillBe寫在最后經常不斷地學習,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寫83感謝聆聽不足之處請大家批評指導PleaseCriticizeAndGuideTheShortcomings結束語講師:XXXXXXXX年XX月XX日

感謝聆聽結束語講師:XXXXXX84提高班主任工作成效的心理輔導觀念與技術成都市教科院曹璇Email:提高班主任工作成效的心理輔導觀念與技術成都市教科院曹85從一項調查引起的思考有這樣一項調查顯示,問班主任“你愛你的學生嗎?”90%老師回答“愛”。再問這些老師所教的學生”你感受到老師對你的愛了嗎?”只有10%的學生回答感受到了。思考:為什么90%的愛的投入只有10%的愛的產出?從一項調查引起的思考86回答:19%的人:愛學生與會愛學生是兩回事。32%的人:愛的傳遞與感悟更需要溝通和交流。28%的人:“愛和被愛之間缺乏一座由工作方法和工作藝術搭起的橋梁”。僅有愛,并不及格的,還要學會怎樣去愛?!斞富卮穑?7用心去愛,學習心理輔導的知識和技術1)了解學生心理發(fā)展特點和規(guī)律;學習基本常識,具有心理輔導的意識;2)了解學生常見心理問題,能初步識別一般心理問題、嚴重心理問題和心理疾病區(qū)別:(危機預警,轉介)3)掌握基本的心理輔導技術和方法,提高班級管理和教育成效;4)幫助更好的認識自己,調適自身心理,維護自身心理健康。用心去愛,學習心理輔導的知識和技術88一、借一雙慧眼

——學習幾個基本的心理輔導觀念二、多一份靈動

——掌握幾種基本的心理輔導技術一、借一雙慧眼89一、借一雙慧眼——心理輔導的幾個基本觀念

1、“透過現象看本質”,尋找荒謬背后的合理;2、透視真實的內心需要;3、用發(fā)展的眼光看待學生;一、借一雙慧眼——心理輔導的幾個基本觀念

1、“透過現象看本901、透過現象看本質,尋找“荒謬”背后的“合理”

巍華是我們班一個很怪的人,每次上課提問時他總是舉手要求回答問題,可每次站起來他說的話都讓我大跌眼鏡,他的理由簡直是千奇百怪,惹得全班哄堂大笑。我對巍華的行為非常憤怒,覺得他是在故意擾亂課堂秩序,多次對他進行了嚴厲的批評,但每次都收效甚微。我有點無計可施了。直到一天發(fā)生了一件事情,讓我對巍華的看法有了改變。一天課間,一個孩子領著渾身濕漉漉的巍華走進辦公室,我們都以為是他們之間有什么小矛盾,然后大打出手。后來經過了解才知道,原來巍華請同學用水把他的衣服澆濕,然后自己從樓梯上匍匐滑下。他的舉動簡直讓我們瞠目結舌,可他卻很鄭重的告訴我們,“我在家看到媽媽用洗衣板搓衣服,我覺得樓梯就像大大的洗衣板。我把衣服弄濕了,然后滑下去,衣服就干凈了。”太不可思議了!我們每天上樓的樓梯居然能被他看成洗衣板!在忍俊不禁的同時,我還是被巍華豐富的想象力所折服。這恰恰說明他在思考,只是他的思維方式有異于別的孩子,而我卻差點把他的這些獨特的思維給扼殺掉了。(茶小譚冬)1、透過現象看本質,尋找“荒謬”背后的“合理”91

許多品德問題的背后,根源可能是心理問題。兒童看待世界,思考問題的方式和成人有很大的差異。如果簡單地把學生的心理問題當成道德問題來處理,就是一種不負責任的做法。分不清心理問題和道德問題,無意間的“小題大作”或“大題小作”,將直接導致無效或負效的德育結果。許多品德問題的背后,根源可能是心理問題92

案例:某高一男生,因與班上一女生交往密切,被認為“早戀”而受記大過處分。實際的情況是:男生年齡偏小,來自湖南長沙,到了成都后常常想念家人,想念以前的朋友。而那個女生對人熱情,關心同學,所以,男生找到了一個傾訴心事的對象。案例:某高一男生,因與班上一女生交往密切,被認為“早93

如:對學生厭學問題,31.25%的教師將其視為差生,15.62%的教師將其視為思想問題,只有9.38%的教師模糊地將其認為心理問題。對人際交往中的退縮行為,6.25%的教師認為不算什么問題,6.95%的教師認為有私心,其余的人認為是性格內向,但不認為多嚴重。對攻擊性行為有34.37%的教師認為是道德品質差。

如:對學生厭學問題,31.25%的教師將其視為差生,942、透視真實的內心需求學生的許多問題往往表面化,班主任工作切忌僅憑表面現象而武斷下結論,“貼標簽”,一定要給學生解釋真相的機會,要學會透視學生內心的真實需要,從內心需求去了解學生,認識學生,這樣的幫助才是“對癥下藥”的幫助。2、透視真實的內心需求學生的許多問題往往表面化,班主任工作切95案例:語文課,我觀察到小杰的桌子太矮,而他的個子又很高,所以腳老是放不好,他坐在那別別扭扭的,還和旁邊的同桌講話。于是我說“小杰和小海換一下座位”。沒想到他一臉的抵觸“我不調!”全班同學看著我,我有些尷尬,也有些生氣(好心當成驢肝肺)。但我盡量控制住情緒,心平氣和的問“你為什么不愿意呢”?他沉默。于是我把讓他調位的想法告訴了他,他又沉默了一會,才吞吞吐吐的說:“我是組長,調位后就當不了了?!卑??我萬萬沒想到是這個原因,既然找到了原因,后面的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

(香城小學黃林霞)案例:96面包圈的故事一對老夫妻,結婚五十載,準備舉行金婚紀念。就在這天早飯時,老太太想:“五十年來,每天我都為丈夫著想,早餐時把最好吃的面包圈的頭讓給他吃。今天,我該自己好好享受這個美味了。”于是她切下了帶奶油的面包圈的頭給自己,把剩下的給丈夫。不料她丈夫很高興,吻了吻她的手,說:“親愛的,你今早給了我最大的享受。五十年來,我從沒有吃過面包圈的底部,那是我最愛吃的,我一直想你也一定喜歡吃那個?!彼伎?生活中你是否也有過或者還在重復同樣的錯誤呢?面包圈的故事一對老夫妻,結婚五十載,準備舉行金婚紀念。就在這97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五大基本需要:自我實現需要尊重需要歸屬和愛的需要安全需要生理生存需要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五大基本需要:98人的心理問題的產生多來自于“需要的缺失”:1)人的需要是分層次的,低一級需要沒得到滿足時,通常不會考慮高一級需要2)低一層次的需要一旦得到滿足就自動出現高一層次的需要3)人的心理健康水平的維持,主要是以人的中間層次的需要,即“安全”、“愛與歸屬”、“尊重”的需要的滿足為前提條件的。人的心理問題的產生多來自于“需要的缺失”:993、用發(fā)展的眼光看待學生成長中的“問題”小學生是身心尚未成熟,正處于發(fā)展中的個體。他們今天出現的問題,有的是成長過程中必然要經歷的問題。因此,不必恨鐵不成鋼,也不可操之過急。要珍惜這些問題的出現,因為它可能就是學生經歷成長的一次良好機會。

3、用發(fā)展的眼光看待學生成長中的“問題”100提高班主任工作成效的心理輔導技術課件101提高班主任工作成效的心理輔導技術課件102提高班主任工作成效的心理輔導技術課件103換個角度看對方,你會看到一個......換個角度看對方,你會看到一個......104二、多一份靈動——

提高班主任工作成效的心理輔導技術班主任心理教育是一種“需要專業(yè)化技能”的教育工作。二、多一份靈動——

提高班主任工作成效的心理105心理咨詢的核心原則

尊重真誠共情傾聽

積極關注無條件接納來訪者為中心助人自助心理咨詢的核心原則

尊重真誠共情106(一)“共情”

共情既是一種咨詢的態(tài)度,也是一種技術?!肮睬槭前嘀魅巫哌M學生心靈的第一把鑰匙?!被趯η榫w重要性的認識:

“情緒優(yōu)先于理性”,“情通而理自達”。

人的情緒活動總是處在心理活動的最前沿,是學生學習活動(包括道德學習)的最初制約因素。

德育只有先“動之以情”,才能更好地“曉之以理”

(一)“共情”

共情既是一種咨詢的態(tài)度,也是一種技術。107情緒輔導的要領:情緒本無好壞情緒當頭時聽不進任何道理(情緒歸零、空杯心態(tài))先處理情緒,再處理事件(先跟后帶)情緒輔導的要領:情緒本無好壞108共情:也叫同感、神入、同理心。

即設身處地站在對方的立場理解所發(fā)生的問題及對方的感受,并把這份感受傳達給對方,讓對方有被理解和認同的感覺。

“感受來訪者的內心世界,就好像那是你自己的世界一樣?!?/p>

共情:也叫同感、神入、同理心。109共情包含有同情的層分,但又有別于同情。同情是不平等的,共情是平等的,有換位的意思;同情不一定含有對對方感受的理解和體會。由于共情,學生感受到自己被理解和接納,有助于良好關系的建立。共情一定要真誠。共情包含有同情的層分,但又有別于同情。同情是不平等的,共情是110如何共情?——師生對話版

老師:你為什么打人?學生:他們嘲笑我。老師:他們?yōu)樯蹲映靶δ懵??學生:我不曉得。老師:笑一下,你就要打人唆?……如何共情?——師生對話版111老師:你為什么打人?學生:他們嘲笑我。老師:他們?yōu)槭裁闯靶δ??學生:我不曉得。老師:他們嘲笑你時,你一定很氣憤、很難過是吧?學生:……老師:你為什么打人?112對話二:生:“老師,我媽媽離開爸爸了,我覺得天塌下來一樣,往后一切都怎么辦哪?”A:“你可別那么想,一定要學會堅強。以后總會好起來的。”B:“媽媽離開家了,你覺得感情上的支柱沒不在了,對將來也感到無助和不安,是嗎?”對話二:生:“老師,我媽媽離開爸爸了,我覺得天塌下來一樣,往113夫妻對話版

妻子先下班回來,一邊做飯,一邊看一部心儀已久的電視,結果鍋燒干了。丈夫可以作出多種反應:1、“看看看,鍋都燒干了還在看?!”2、“你看你,連飯都煮不來,你做的來啥子!”

3、“得了,明天還是等我回來做吧?!?、“真難為你,下了班還做飯,連看電視的時間都沒有…….”夫妻對話版114

——明白感受要比明白道理更重要

——明白感受要比明白道理更重要115

共情練習:體會和理解學生的感受,并回應給學生。學生1:我的成績很不好,班上沒有人瞧得起我。老師1:你在班上感到很孤獨,是嗎?學生2:我在新學校一個人都不認識,他們經常來問我一些農村老家的事情,我不想說什么,又怕得罪他們,不知道該怎么辦才好。老師2:你不知道怎樣和現在的同學相處而感到苦惱,是嗎?共情練習:體會和理解學生的感受,并回應給學生。116注意:處理情緒,但不要去激化負面情緒!

某生與同桌發(fā)了爭執(zhí)。一氣之下,撕了同桌的書,事后同桌告了老師,老師沒有調查原因,不分清紅皂白罵了學生:“你這樣做簡直是流氓行為!”撕書學生聽了訓斥,非常氣憤和委屈。干脆以難為難,偷偷把其他許多同學的書都撕毀了。后來學校調查此事,學生只說了一句話:“他說我是流氓,那我就是流氓唄!”

注意:處理情緒,但不要去激化負面情緒!117班主任是學生生命成長過程中的“重要他人”。教師每說出一句話前都應思量:這句話對孩子的成長來講是會增添他的力量還是削減他的力量。為師者要防止你一句不經意的批評成為孩子成長路途中一個永遠抹不去的陰影。班主任是學生生命成長過程中的“重要他人”。118案例:2003年4月12日,按照學校的要求,重慶市一名字叫丁婷(化名)的學生應于上午8時到校補課,但未按時到校,其班主任汪某某詢問她遲到的原因,用木板打了她,并當著某同學的面對她說:“你學習不好,長得也不漂亮,連坐臺都沒資格?!?2時29分左右,丁婷從該校的中學部教學樓八樓跳下,經搶救無效,于當天中午12時50分死亡。經過重慶市渝中區(qū)人民法院審理一審判決,被告人汪宗惠犯侮辱罪,被判處有期徒刑一年,緩刑一年。

案例:2003年4月12日,按照學校的要求,重慶市一名字叫丁119練習:情緒的感受識別目的:增強對情緒的體驗感受,以更好地理解來訪者的情緒和情緒背后的含義快樂情緒體驗:最先反應部位:傳導的方式:速度:顏色:形狀:練習:情緒的感受識別120(二)積極聆聽聽

“上帝給了我們兩只耳朵,卻只給了一張嘴巴,就是要讓我們少說多聽的”(二)積極聆聽聽121聽的層次:消極聆聽:是沉默地聽。酬答的反應:是指在傾聽時以身體前傾、微笑或“嗯”、“喔”等回應以示共鳴。積極聆聽:是指專心聽和主動聽。為使對方談得更多或更深入,需要加上鼓勵的話,如“是嗎?”“你愿意多說一些嗎?”“我對你說的很感興趣”等。同時還要互動,以了解對方的意思,比如問“你講的是……意思嗎?”“我再重復一下你的意思,你看對嗎?”等聽的層次:122班主任如何更好地“傾聽”?保持溫暖而友善的目光;輕松自然的面部表情;既要傾身,又要傾心;注意適當回應對方(嗯、奧、點頭、身體前傾等);不要隨意插話或打斷學生;多使用開放式提問;觀察學生的非語言表達,獲取更多信息。班主任如何更好地“傾聽”?保持溫暖而友善的目光;123非語言表達:身體也是溝通的工具和管道非語言行為所傳達出的信息更為豐富,內涵深刻。非語言表達:身體也是溝通的工具和管道124案例:用目光關注“在工作中我體會到老師與學生的交流十分重要,而交流的著力點在于要讓每一位學生感受到老師對他的關注。我堅持做到每天與每位學生至少有一次十秒鐘的目光交流。它可以讓我讀出不少訊息:如身體是否不舒服、是否有話想和我說、是否遇到了困難......除了親切的眼神注視外,溫和而簡短的對話、輕輕地拍一下肩膀,撫摸一下腦袋,都是我與學生交流的方式?!薄晃粌?yōu)秀班主任案例:用目光關注“在工作中我體會到老師與學生的交流十分重要,125目光注視目光注視126面部表情面部表情127身體姿勢身體姿勢128溝通中傳達的有效信息(雷?勃威斯特博士):7%語言文字38%語氣語調55%肢體動作溝通中傳達的有效信息(雷?勃威斯特博士):129語音語調練習:1、師生對話:“你怎么遲到了?”2、欠債還錢:“我沒錢”語音語調練習:130傾聽練習:2人交談,一人說一件很高興的事,另一人聽。分享:傾聽練習:2人交談,一人說一件很高興的事,另一人聽。131學會用你的身體語言作為溝通的橋梁?!荑瘜W會用你的身體語言作為溝通的橋梁。132(三)合理情緒療法(認知改變技術)(三)合理情緒療法(認知改變技術)133馬加爵心理素描馬加爵心理素描134

民警:你為什么殺人?

馬加爵:我覺得我太失敗了。民警:你為什么覺得自己失?。?/p>

馬加爵:我覺得他們都看不起我。民警:怎么會有這種感覺?

馬加爵:他們老是在背后說我。民警:他們都說了些什么?

馬加爵:他們都說我很怪,把我的一些生活習慣、生活方式、甚至是一些隱私他們都說給別人聽,讓我感覺是完全暴露在別人眼里,別人都在嘲笑我。(哭泣……)民警:你覺得他們?yōu)槭裁磿@樣說你?

馬加爵:可能是因為我比較窮。民警:還有呢?

馬加爵:還有,以前我很想和他們融合在一起,我試著說一些笑話,但給我的感覺每次卻是招來他們的嘲笑。民警:那你說你們打牌,他們說你作弊,是怎么回事?

馬加爵:那天打牌本來我沒有作弊,但他們偏說我作弊,讓我覺的他們又看不起我,于是我便動了殺他們的念頭。歸因不當絕對化的觀念民警:你為什么殺人?歸因不當絕對化的觀念135

A事件(Activatingevents)

C結果(Consequence)

B(看法、解釋、評價)觀念(Beliefs)美國心理學家艾利斯

表面

深層ABC理論AC136“事件本身無法困擾我們,而是我們自己對事情的看法困住了我們?!?/p>

——艾利斯“事件本身無法困擾我們,而是我們自己對事情的看法困住了我們。137案例:《紅樓夢》片段

劉姥姥游大觀園,賈母請客。后喚了兩只船來,賈母同媳婦等人在前船先行,寶玉同姊妹們在后船后行。河內汆滿著破殘荷葉,寶玉的船劃不快,追不上前船,心里非常惱怒,馬上叫著要鏟光荷葉。薛寶釵說:“現在仆人們都很忙,等他們空了,再叫他們來鏟吧!”寶玉聽了仍然忿忿的樣子。這時黛玉說道:“我平生最不喜歡李義山的詩,惟獨有一句還可以?!睂氂駟枴熬烤故悄囊痪淠兀俊摈煊裾f“留得殘荷聽雨聲”。寶玉一想,果然覺得此時破荷葉也別有一番意境,就不再叫嚷著要鏟荷葉了。案例:《紅樓夢》片段劉姥姥游大觀園,賈母請138不合理觀念的特點:

1、絕對化要求2、過分概括化3、糟糕至極結合上面的例子(絕對化的觀念):1、所有人都要瞧得起我2、別人絕不能在背后說我3、窮,別人就看不起不合理觀念的特點:139教師運用這種方法的關鍵是幫助學生找到他內心的不合理觀念(認知),并幫助建立新的合理的認知。道德知識的教育在這個時候出現就比較容易被內化。當認知改變時,會帶動情緒和行為上的改變。教師運用這種方法的關鍵是幫助學生找到他內心的不合理觀念(認知140小測試:生活中的你有以下不合理信念嗎?

1、一個人應該得到生活中所有重要人物的喜愛和贊許2、一個人應該在各個方面都很有能力(完美主義)3、任何事情都應該按照自己的意愿發(fā)展才是好的4、一個人一個方面錯了,就一切都完了5、過去事件的影響是無法消除的6、任何問題都應該有一個圓滿的正確的答案7、逃避困難和責任比正視它們要容易的多8、災難總是會隨時發(fā)生9、一個人應十分投入地關心別人,并對別人的問題負責10、人總是要依靠他人,尤其要依靠強者小測試:生活中的你有以下不合理信念嗎?

1、一個人應該得到生141

把學生看作天使,教師便生活在天堂里;把學生看作魔鬼,教師便生活在地獄中。把學生看作天使,142(四)靈活轉換心態(tài)(PAC人格結構理論)加拿大心理學家柏恩提出的人際溝通PAC理論:在人際溝通中,每一個人身上都有三種心理狀態(tài),它們匯合成人的性格,蘊藏在人的潛意識之中,構成了多樣人生。(四)靈活轉換心態(tài)(PAC人格結構理論)加拿大心理學家柏恩提143PAC——父母狀態(tài)(parent)——成人狀態(tài)

(Adult)——兒童狀態(tài)(Child)PAC——父母狀態(tài)(parent)——成人狀態(tài)144核心狀態(tài)行為表現語言表現父母心理狀態(tài)權威的、教誨的,對待別人就象父母對待孩子一樣,以權威和優(yōu)越感自居命令式、主觀武斷的態(tài)度和作風高聲=批評低聲=撫慰“必須”、“應該”成人心理狀態(tài)理智的,邏輯的,以實事求是為準則冷靜,謹慎,理智,待人民主、平等幾乎象計算機那樣不假思索兒童心理狀態(tài)情感的、感覺的、沖動的,情緒化為主幼稚、依賴、無主見、任性、沖動、隨心所欲激動、熱情、高興、憤怒、尖聲嚷嚷、恐懼、悲傷父母狀態(tài)、成人狀態(tài)、兒童狀態(tài)的表現核心狀態(tài)行為表現語言表現父母心理狀態(tài)權威的、教誨的,對待別人145PP型“你去把這任務完成一下!”——“你不見我正忙著嗎?找別人干去吧!”AA型“你能把這項任務完成嗎?”——“如果沒有什么干擾,我想是能夠的。CC型“過不到一起干脆離婚?!薄半x就離,誰離不開誰呢!”PP型146PACPACPACPAC道貌岸然型學者、教授精明能干型企業(yè)家、管理者吃喝玩樂型藝術工作者性情中人型教師PACPACPACPAC道貌岸然型學者、教授精明能干型企業(yè)家147——對班主任工作的啟示每一種心理狀態(tài)都沒有絕對的好或不好。班主任應當根據工作內容和場合的變化,靈活轉換心態(tài),避免心態(tài)僵化教學環(huán)境中:生活環(huán)境中:娛樂環(huán)境中:——對班主任工作的啟示每一種心理狀態(tài)都沒有絕對的好或不好。148(五)積極暗示技術暗示是一種常見的、奇妙的心理現象。暗示會強烈地影響人的心態(tài)和行為。積極的暗示會讓人變得積極向上,充滿自信活力;而消極的暗示則讓會人變得萎靡、自卑。問題學生常常就是因為經常性的自我消極暗示,或者周圍重要他人的過多消極暗示而導致。(五)積極暗示技術暗示是一種常見的、奇妙的心理現象。暗示會強149暗示對心態(tài)的影響究竟有多大?“望梅止渴”心理學實驗教室里的皮格馬利翁效應班主任對學生抱以積極的期待本身就是一種積極的心理暗示。暗示對心態(tài)的影響究竟有多大?“望梅止渴”150心理學實驗心理學中有一個實驗。以一個死囚犯為樣本,對他說:“我們執(zhí)行死刑的方式是使你放血而死,這是你死前對人類做的一點有益的事情?!边@位犯人表示同意。實驗在手術室里進行,犯人在一個小間里躺在床上,一只手伸到隔壁的一個大間。他聽到隔壁的護士與醫(yī)生在忙碌著,準備對他放血護士問醫(yī)生:“放血瓶準備5個夠嗎?”醫(yī)生回答:“不夠,這人塊頭大,要準備7個”。護士在他的手臂上用刀尖點一下,算是始放血,并在他手臂上方用一根細管子放熱水,水順著手臂一滴滴地滴進瓶子里。犯人只覺得自已的血在一滴一滴地流出滴了3瓶,他已經休克,滴了5瓶他已經死亡,死亡的癥狀與因放血而死一樣。實際上他一滴血也沒有流。心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