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詩歌復習:送別詩鑒賞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957cc3b40af92687904c574c46cfd86/6957cc3b40af92687904c574c46cfd861.gif)
![高三詩歌復習:送別詩鑒賞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957cc3b40af92687904c574c46cfd86/6957cc3b40af92687904c574c46cfd862.gif)
![高三詩歌復習:送別詩鑒賞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957cc3b40af92687904c574c46cfd86/6957cc3b40af92687904c574c46cfd863.gif)
![高三詩歌復習:送別詩鑒賞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957cc3b40af92687904c574c46cfd86/6957cc3b40af92687904c574c46cfd864.gif)
![高三詩歌復習:送別詩鑒賞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957cc3b40af92687904c574c46cfd86/6957cc3b40af92687904c574c46cfd865.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送別詩鑒賞【學習目標】1、了解送別詩的特點,識記這類詩歌的常用意象。2、掌握送別詩的思想內(nèi)容,理解這類詩歌的常用手法?!镜湫屠}】(一)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⑴—(3)題。(7分)送別杜審言①·宋之問臥病人事絕,嗟君萬里行。河橋不相送,江樹遠含情。別路追孫楚②,維舟吊屈平??上埲獎Γ髀湓谪S城。[注]①公元698年,杜審言坐事貶吉州(今江西吉安)司戶參軍,宋之問寫此詩以贈。②孫楚,西晉文學家,名重一時,但“多所凌傲,缺鄉(xiāng)曲之譽”,年四十始參鎮(zhèn)東軍事。⑴下列對本詩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首聯(lián)寫出了作者臥病在家,社會交往甚少,自不免孤零寂寞之感;偏偏這時又傳來了友人因貶謫而遠行的消息,更是惆悵倍增。B.頷聯(lián)寫出了想象中的送別情景:河橋景色,一如平常,唯有那江邊垂柳,臨風依依,惜別之情,似無窮盡,歷時既久而難以逝去。C.頸聯(lián)以孫楚、屈原的身世遭遇,喻杜審言仕途之坎坷,以及世道之不平,寄托了作者對友人的同情和惋惜。D.此詩音韻和諧,對仗勻稱,而又風格綺靡,可以說是宋之問律詩中的代表作之一。⑵結合全詩,簡述首聯(lián)“嗟”所包含的思想感情。(4分)(二)(2016昌平二模)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16—19題。贈別友人·盧綸【1】愁聽千家流水聲,相思獨向月中行。侵階暗草秋霜重,遍郭寒山夜月明。連年客舍唯多病,數(shù)畝田園又廢耕。更送乘軺【2】歸上國,應憐貢禹【3】未成名。注釋:【1】盧綸:唐朝天寶末年舉進士,一生坎坷,仕途不達?!?】軺:yáo,古代輕便的馬車。【3】貢禹:西漢時人,以精通經(jīng)義、品行端正著稱,官至御史大夫。16.下列對本詩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相思”一句表明友人遠行,詩人孤獨地在月下行走,以此排遣心中的思念。B.頷聯(lián)通過寫暗草重霜、寒山明月,表達出一種不離不棄、纏綿悱惻的情感。C.頸聯(lián)指詩人客居他鄉(xiāng)多年,數(shù)畝田園已經(jīng)荒蕪,只剩多病之軀,生活清苦。D.“更送”一句寫朋友乘車歸京,詩人聯(lián)想到自己的處境,引發(fā)了無限的感慨。17.本詩中“秋”是“悲戚哀傷之秋”。下列關于秋的詩句中情感不同于“悲戚哀傷”的一項是(3分)A.秋叢繞舍似陶家,遍繞籬邊日漸斜。(元稹《菊花》)B.老來憂患易凄涼,說到悲秋更斷腸。(文天祥《又三絕》)C.一夕秋風蕙草摧,何當燕婉向泉臺。(屈大均《哭華姜》)D.枕前人去空庭暮,又見芭蕉白露秋。(劉言史《病中客散復言懷》)18.下面這首詩與盧詩都是送別詩,請比較兩首詩情感上的異同。(6分)送狄宗亨·王昌齡秋在水清山暮蟬,洛陽樹色鳴皋【注】煙。送君歸去愁不盡,又惜空度涼風天?!咀ⅰ盔Q皋:河南省嵩縣東北,朋友要去的地方。(三)閱讀下面這首宋詩,然后回答8—9題。送門人歐陽秀才游江西·梅堯臣客心如萌芽,忽與春風動。又隨落花飛,去作西江夢。我家無梧桐,安可久留鳳。鳳巢在桂林,烏哺不得共。無忘桂枝榮,舉酒一以送。8.本詩前四句用了什么修辭手法?請簡要分析。(5分)9.本詩的送別對象不是一般送別詩中常出現(xiàn)的親人或朋友,而是門人。請結合具體詩句分析作者在本詩中表達了哪些思想情感。(6分)方法點撥:1、首先要正確理解詩中的情感內(nèi)容(特別提示:不是所有的送別詩都表達一種凄切的離情別緒,有的剛好相反,顯得瀟灑、豁達,要注意辨別清楚)。2、其次要掌握詩中情感的表達方式。(主要看抒情方式,分為直接抒情和間接抒情兩種。直接抒情即“直抒胸臆”,間接抒情有多種形式:以喻顯情、借景抒情、借物抒情、借事抒情)【附1】雨霖鈴·寒蟬凄切(宋)柳永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fā)。執(zhí)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jié)!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去經(jīng)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附2】常見手法①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一般有兩種情況:①描寫離別時凄涼陰冷的景物,既交代離別的地點和季節(jié)天氣特點,又暗示人物悲傷的心境,渲染悲涼的氣氛,奠定全詩的感情基調(diào)。②描寫絢麗明快的景色,即所謂的樂景,反襯哀情。②以景結情:即在詩歌的結尾以寫景代替直接抒情,以景物的比喻義或象征義暗示詩人的情感,或進一步強化詩人的某種情感。如王勃的《山中》“長江悲已滯,萬里念將歸。況屬高風晚,山山黃葉飛?!雹厶搶嵔Y合:常常既寫分別時的景和情,又想象分別后的情形,表達彼此的思念之情,對友人前程的關心。④運用比喻或象征的手法:常常是將抽象的情感比喻成具體可感的有形的景或物,顯得生動形象。⑤細節(jié)描寫:所謂細節(jié)主要指不易為人察覺卻又最有情趣、最耐人尋味、最能引起人們想象的細微的行為。這種手法容易被人忽視。理解細節(jié)描寫的關鍵是通過外在的行為揣測人物的心理活動、情感變化。如柳永《雨鈴霖》中的“執(zhí)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咽”,男女主人公緊緊握住對方的手,互相注視,淚眼汪汪,他們一句話也沒說,已經(jīng)到了哽咽不能語的地步。詞人以非常細膩的描寫,刻畫出主人公離別時愁苦的容態(tài),凄惻的內(nèi)心,極其深刻地揭示出離別時的無窮悲痛。【歸納此類詩歌思想內(nèi)容】【鞏固訓練】(一)(2012湖北卷)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后面的題目。(8分)送鄒明府游靈武·(唐)賈島曾宰西畿縣,三年馬不肥。債多憑劍與,官滿載書歸。邊雪藏行徑,林風透臥衣。靈州聽曉角,客館未開扉?!咀ⅰ棵鞲簩h令的尊稱。靈武:即靈州(治所在今寧夏靈武縣)。1、請概括鄒明府這個人物形象的主要特點,并作簡要分析。(4分)2、賈島注重用字推敲,請對第三聯(lián)中的“藏”“透”二字作簡要賞析。(4分)(二)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①一②題。(7分)送魏萬①之京·李頎朝聞游子唱離歌,昨夜微霜初渡河。鴻雁不堪愁里聽,云山?jīng)r是客中過。關城②樹色催寒近,御苑砧聲向晚多。莫見長安行樂處,空令歲月易蹉跎。注釋:①魏萬:詩人李頎的晚輩。②關城:古時指函谷關和潼關。 ①下列對本詩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第一、二句寫詩人清晨送魏萬啟程,“微霜”二字,點明送別是在深秋時節(jié)。 B.第三、四句寫游子魏萬在路途中看到南飛的鴻雁、冷寂的云山,倍感惆悵。 C.“關城樹色催寒近”借樹色的變化表現(xiàn)季節(jié)的變化,好像寒氣是樹色催來的。 D.“御苑砧聲向晚多”與李白的名句“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所寫畫面相近。 ②結合全詩,簡述最后兩句所表達的思想感情。(4分)(三)閱讀下面這首詞,完成①—③題。(共12分)一剪梅
·(南宋)劉克莊余赴廣東,實之①夜餞于風亭束缊②宵行十里強,挑得詩囊,拋了衣囊。天寒路滑馬蹄僵,元③是王郎,來送劉郎。酒酣耳熱說文章,驚倒鄰墻,推倒胡床④。旁觀拍手笑疏狂,疏又何妨,狂又何妨!注:①實之:王邁,字實之,劉克莊好友。②束缊(yùn):捆亂麻做火把。③元:通“原”。④胡床:一種可以折疊的輕便坐具。①下列對詩中語句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束缊宵行十里強”,開門見山寫出連夜行路的情景,緊扣小序中“夜”字。B.“天寒路滑馬蹄僵”,既寫出天氣惡劣、行路之難,又襯托出王邁為人熱情。C.“酒酣耳熱說文章”,酒宴上作者與朋友不話別卻談起文章,作者構思巧妙。D.“旁觀拍手笑疏狂”,旁觀的王邁鼓掌大笑,與作者高談闊論的狂態(tài)相映成趣。②這首詞下闋的最后兩句抒情很有特點,結合語境試作分析。(4分)③這首詞刻畫了個性鮮明的人物形象,請選擇其中的一個,結合詩句進行分析。(5分)(四)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①~③題。(8分)洛下送奚三還揚州·孟浩然水國無邊際,舟行共使風。羨君從此去,朝夕見鄉(xiāng)中。余亦離家久,南歸恨不同。音書若有問,江上會相逢。①下列對本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2分)A.首聯(lián)中的“水國”指的是揚州,那里是遙遠的茫茫無涯的水鄉(xiāng),友人從洛陽坐船回去,一路乘風,直抵揚州。B.頷聯(lián)“羨君從此去”一句中的“此”有雙關意味,既指送別友人的“此地”洛陽,又指與友人告別的“此刻”。C.頸聯(lián)寫揚州與洛陽兩地,一南一北,氣候迥異,風景不同,人情有別,這些差異都是作者深切思念故鄉(xiāng)之由。D.尾聯(lián)寫詩人的希望:將來你若給我寫信,我們也許可在江上相見,言外之意是說詩人那時可能也回故鄉(xiāng)了。②下列四首詩寄托的感情,與本詩不相同的一項是(2分)A.君自故鄉(xiāng)來,應知故鄉(xiāng)事。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王維《雜詩》)B.爾從山中來,早晚發(fā)天目。我居南窗下,今生幾叢菊?(陶淵明《問來使》)C.旅泊多年歲,老去不知回。忽逢門前客,道發(fā)故鄉(xiāng)來。(王績《在京思故園見鄉(xiāng)人遂以為問》)D.山中相送罷,日暮掩柴扉。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王維《山中送別》)③從洛陽到揚州相隔千里,路途遙遠,詩人卻說友人“朝夕見鄉(xiāng)中”,不久就可以見到家鄉(xiāng)。結合全詩簡要分析,作者為什么這樣寫?(4分)(五)(2016屆海淀二模)本大題共4小題,共20分。閱讀下面詩歌,完成16~19題。永遇樂·戲賦辛字,送茂嘉十二弟赴調(diào)辛棄疾烈日秋霜,忠肝義膽,千載家譜。得姓何年,細參辛字,一笑君聽取。艱辛做就,悲辛滋味,總是辛酸辛苦。更十分,向人辛辣,椒桂搗殘堪吐。世間應有,芳甘濃美,不到吾家門戶。比著兒曹,累累卻有,金印光垂組。付君此事,從今直上,休憶對床風雨。但贏得,靴紋縐面【注】,記余戲語?!咀⑨尅垦ゼy縐面:北宋田元均任三司使,曾對人說:“做三司使數(shù)年,強效多矣,直笑得面似靴皮。”16、根據(jù)詞意,解說“烈日秋霜”的含意。(3分)17、本詞下闕雖未有“辛”字,卻“辛味”十足,請結合具體詩句分析其所蘊含的“辛味”。(6分)18、本詞“戲賦辛字”,妙趣橫生,請任選一個角度對詞之“妙趣”加以賞析。(6分)19、辛氏“忠肝義膽”這種精神品格在我國古代詩文中有很多體現(xiàn),如《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句,辛棄疾以廉頗自比,表達他老當益壯,渴望報效國家的赤誠之心;《蜀相》“三顧頻煩天下計,____________”贊揚了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耿耿忠心;《岳陽樓記》“____________,后天下之樂而樂”句,則反映出范仲淹憂國憂民的高尚情懷。(5分)(六)閱讀下面一首宋詞,完成后面的題目。(8分)水調(diào)歌頭·壬子被召,端仁相餞席上作①辛棄疾長恨復長恨,裁作短歌行。何人為我楚舞,聽我楚狂聲?余既滋蘭九畹,又樹蕙之百畝,秋菊更餐英②。門外滄浪水,可以濯吾纓。一杯酒,問何似,身后名?人間萬事,毫發(fā)常重泰山輕。悲莫悲生離別,樂莫樂新相識,兒女古今情。富貴非吾事,歸與白鷗盟?!咀ⅰ竣俳B熙三年(壬子),辛棄疾奉召赴臨安,在陳端仁的餞行席上賦此詞。②“余既”三句出自《離騷》:“余既滋蘭之九畹,又樹蕙之百畝”“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1)概括“蘭”“蕙”“菊”三種意象的共同內(nèi)涵。(2分)答:(2)指出“聽我楚狂聲”和“富貴非吾事”典故的出處。詞人借它們分別表達了什么情思?(6分)答:(七)(2017屆石景山一模)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15—18題。魯郡東石門送杜二甫①·李白醉別復幾日,登臨遍池臺。何時石門路,重有金樽開。秋波落泗水②,海色明徂徠③。飛蓬各自遠,且盡手中杯。注釋:①杜二甫:即詩人杜甫。②泗水:水名。③徂徠:山名。15.下列對本詩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本詩描寫了李白在秋日于魯郡東石門送別杜甫的情形,表達了離別時的不舍之情。B.頷聯(lián)中的“何時”“重”兩詞表達了李白渴望來日能夠再與好友相逢暢飲的心情。C.尾聯(lián)以“且盡手中杯”來結束全詩,干脆有力,充滿豪放不羈和樂觀開朗的情調(diào)。D.全詩用語絢麗飄逸,融敘事、繪景、抒情為一體,詩情畫意與深情厚誼躍然紙上。16.“蓬”作為意象,常用作游子的代稱。古詩中還有其他形容游子的意象,下列詩中加點詞不是用來指代游子的是(3分)A.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杜甫《旅夜書懷》)B.徘徊六合無相知,飄若浮云且西去。(李白《贈裴十四》)C.與君相遇知何處,兩葉浮萍大海中。(白居易《答微之》)D.征人去日殷勤囑,歸雁來時數(shù)附書。(王維《伊州歌》)17.本詩與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同是表達豁達情感的送別詩,都運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但該手法運用卻有差別,試結合具體詩句比較其不同之處。(5分)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18.在橫線上填寫作品原句。(6分)《魯郡東石門送杜二甫》中寫到的“水”是詩人筆下常見的描摹對象。古詩文中既有客觀描繪的“水”,如王勃《滕王閣序》中以“①,②”呈現(xiàn)水天一色的美景;又有寄托著作者豐富情感的“水”,如李白在《夢游天姥吟留別》中借“③,④”感慨世事易逝,人生苦短;辛棄疾在《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中用“⑤,⑥”表達詩人要克服一切阻力,光復山河的堅定意志和信心。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送別詩鑒賞【學習目標】1、了解送別詩的特點,識記這類詩歌的常用意象。2、掌握送別詩的思想內(nèi)容,理解這類詩歌的常用手法。一、送別詩的特點:1.形式標志:標題中有“送”或“別”等字眼;2.常見意象:時間(傍晚、月夜)地點(長亭、渡口、南浦、灞橋等)意象(柳樹、濁酒、寒蟬、陽關、古道等)3.基本主題:①表達戀戀不舍,依依惜別的感情或相思之情?!端陀讶?
李白》: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此地一為別,孤蓬萬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②詩作內(nèi)容以叮嚀、稱頌、勸慰、勉勵友人為主,兼抒別情。(1)《別董大(其一)?高適》:千里黃云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2)《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王勃》: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襟。③借送別言志(坦白心志的告白)。這類詩以送別為題,實際目的是借送別表達自己的志向或懷抱,多含身世之感。《芙蓉樓送辛漸?王昌齡》:寒雨連江夜入?yún)?,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注:王昌齡因不拘小節(jié)先后兩次被貶,一次被貶嶺南,歸來后任江寧丞,本詩寫作于此時,正值眾口交毀之際。幾年后被貶到更為遙遠的龍標。當時他的朋友辛漸從江寧到潤州(今鎮(zhèn)江)再到揚州,然后北上到洛陽(詩人的故鄉(xiāng))詩人和朋友在潤州的芙蓉樓分別。《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楊萬里》: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④綜合型的,既含離別之情,又有身世命運之感,或兼勸慰警示之意。4.感情色彩:依戀與不舍——低沉哀婉,傷感惆悵;安慰與祝愿——曠達剛健,樂觀向上。(明快)5.贈別詩常見的表達技巧①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一般有兩種情況:①描寫離別時凄涼陰冷的景物,既交代離別的地點和季節(jié)天氣特點,又暗示人物悲傷的心境,渲染悲涼的氣氛,奠定全詩的感情基調(diào)。②描寫絢麗明快的景色,即所謂的樂景,反襯哀情。②以景結情:即在詩歌的結尾以寫景代替直接抒情,以景物的比喻義或象征義暗示詩人的情感,或進一步強化詩人的某種情感。如王勃的《山中》“長江悲已滯,萬里念將歸。況屬高風晚,山山黃葉飛。”③虛實結合:常常既寫分別時的景和情,又想象分別后的情形,表達彼此的思念之情,對友人前程的關心。④運用比喻或象征的手法:常常是將抽象的情感比喻成具體可感的有形的景或物,顯得生動形象。⑤細節(jié)描寫:所謂細節(jié)主要指不易為人察覺卻又最有情趣、最耐人尋味、最能引起人們想象的細微的行為。這種手法容易被人忽視。理解細節(jié)描寫的關鍵是通過外在的行為揣測人物的心理活動、情感變化。如柳永《雨鈴霖》中的“執(zhí)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咽”,男女主人公緊緊握住對方的手,互相注視,淚眼汪汪,他們一句話也沒說,已經(jīng)到了哽咽不能語的地步。詞人以非常細膩的描寫,刻畫出主人公離別時愁苦的容態(tài),凄惻的內(nèi)心,極其深刻地揭示出離別時的無窮悲痛。方法點撥:1、首先要正確理解詩中的情感內(nèi)容(特別提示:不是所有的送別詩都表達一種凄切的離情別緒,有的剛好相反,顯得瀟灑、豁達,要注意辨別清楚)。2、其次要掌握詩中情感的表達方式。(主要看抒情方式,分為直接抒情和間接抒情兩種。直接抒情即“直抒胸臆”,間接抒情有多種形式:以喻顯情、借景抒情、借物抒情、借事抒情)
【附】雨霖鈴·寒蟬凄切宋代:柳永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fā)。執(zhí)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jié)!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去經(jīng)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二、典型例題【例1】(2011東城區(qū)示范校第二次聯(lián)考)讀下面這首詩,完成⑴—⑵題。(7分)送別杜審言①宋之問臥病人事絕,嗟君萬里行。河橋不相送,江樹遠含情。別路追孫楚②,維舟吊屈平??上埲獎?,流落在豐城。[注]①公元698年,杜審言坐事貶吉州(今江西吉安)司戶參軍,宋之問寫此詩以贈。②孫楚,西晉文學家,名重一時,但“多所凌傲,缺鄉(xiāng)曲之譽”,年四十始參鎮(zhèn)東軍事?!景自捵g文】病臥在床停止了一切事情,慨嘆你遠行萬里。不到河橋上送你了,江邊樹木含著遠離之情。這番離別,你將經(jīng)過馮翊、湘江一帶,也正好緬懷孫楚、屈原等高賢們。你終將會像那龍泉劍一樣,在豐城將脫穎而出。⑴下列對本詩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首聯(lián)寫出了作者臥病在家,社會交往甚少,自不免孤零寂寞之感;偏偏這時又傳來了友人因貶謫而遠行的消息,更是惆悵倍增。B.頷聯(lián)寫出了想象中的送別情景:河橋景色,一如平常,唯有那江邊垂柳,臨風依依,惜別之情,似無窮盡,歷時既久而難以逝去。C.頸聯(lián)以孫楚、屈原的身世遭遇,喻杜審言仕途之坎坷,以及世道之不平,寄托了作者對友人的同情和惋惜。D.此詩音韻和諧,對仗勻稱,而又風格綺靡,可以說是宋之問律詩中的代表作之一。(1)D(語言風格應為樸素自然)風格綺靡:溫庭筠《菩薩蠻》:小山重疊金明滅,鬢云欲度香腮雪。懶起畫峨眉,弄妝梳洗遲。照花前后鏡,花面交相映。新帖繡羅襦,雙雙金鷓鴣。⑵結合全詩,簡述首聯(lián)“嗟”所包含的思想感情。(4分)(2)“嗟”字用得好,自然而又蘊藉:一是惜別,因同知己離別而悵惘;二是傷懷,為故人被貶而感傷;三是慨嘆,感慨宦海沉浮,寵辱無常。(三點4分,兩點3分,一點2分。)【例2】(2016屆昌平二模)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16—18題。贈別友人盧綸【1】愁聽千家流水聲,相思獨向月中行。侵階暗草秋霜重,遍郭寒山夜月明。連年客舍唯多病,數(shù)畝田園又廢耕。更送乘軺【2】歸上國,應憐貢禹【3】未成名。注釋:【1】盧綸:唐朝天寶末年舉進士,一生坎坷,仕途不達。【2】軺:yáo,古代輕便的馬車。【3】貢禹:西漢時人,以精通經(jīng)義、品行端正著稱,官至御史大夫。16.下列對本詩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相思”一句表明友人遠行,詩人孤獨地在月下行走,以此排遣心中的思念。B.頷聯(lián)通過寫暗草重霜、寒山明月,表達出一種不離不棄、纏綿悱惻的情感。C.頸聯(lián)指詩人客居他鄉(xiāng)多年,數(shù)畝田園已經(jīng)荒蕪,只剩多病之軀,生活清苦。D.“更送”一句寫朋友乘車歸京,詩人聯(lián)想到自己的處境,引發(fā)了無限的感慨。不離不棄解釋:永遠在身邊,永不分離,永不拋棄17.本詩中“秋”是“悲戚哀傷之秋”。下列關于秋的詩句中情感不同于“悲戚哀傷”的一項是(3分)A.秋叢繞舍似陶家,遍繞籬邊日漸斜。(元稹《菊花》)B.老來憂患易凄涼,說到悲秋更斷腸。(文天祥《又三絕》)C.一夕秋風蕙草摧,何當燕婉向泉臺。(屈大均《哭華姜》)D.枕前人去空庭暮,又見芭蕉白露秋。(劉言史《病中客散復言懷》)18.下面這首詩與盧詩都是送別詩,請比較兩首詩情感上的異同。(6分)送狄宗亨王昌齡秋在水清山暮蟬,洛陽樹色鳴皋【注】煙。送君歸去愁不盡,又惜空度涼風天?!咀ⅰ盔Q皋:河南省嵩縣東北,朋友要去的地方。18.(6分)相同:都表達對朋友的思念之情(2分)不同:王詩感情單一,盧詩感情復雜。(1分)盧詩還有朋友離去時引發(fā)對自己處境的憂慮,表達了對自己生活清苦和懷才不遇的感慨(3分)。(“生活清苦”1分;“懷才不遇”2分)【例3】閱讀下面這首宋詩,然后回答8—9題。送門人歐陽秀才游江西梅堯臣客心如萌芽,忽與春風動。又隨落花飛,去作西江夢。我家無梧桐,安可久留鳳。鳳巢在桂林,烏哺不得共。無忘桂枝榮,舉酒一以送。8.本詩前四句用了什么修辭手法?請簡要分析。(5分)8、比喻。(2分)把歐陽秀才的出游念頭比作草木,一經(jīng)產(chǎn)生就不斷滋長,變得愈來愈強烈的出游念頭就像一經(jīng)萌芽就不斷生長的花草樹木。(1分)把游歷生活比作夢。歐陽秀才去江西后,行蹤不定、豐富多樣、難以預測的生活就像一場變幻莫測、飄忽無定的夢。(1分)這兩個比喻新穎貼切,生動形象地表現(xiàn)了歐陽秀才對未來游離生活的美好憧憬和對過去的深長懷念,體現(xiàn)了作者的才思和藝術創(chuàng)造力。(1分)9.本詩的送別對象不是一般送別詩中常出現(xiàn)的親人或朋友,而是門人。請結合具體詩句分析作者在本詩中表達了哪些思想情感。(6分)9、①“我家無梧桐,安可久留鳳”表達了對門人才華出眾的贊賞,也是對門人的勉勵,愿他振翅高飛,奮力進取。(2分)②“鳳巢在桂林,烏哺不得共”表達了作為老師對門人的諄諄囑咐,希望門人去江西后,善自擇居,慎于交友,不要同卑俗之人居處和往來。(2分)③“無忘桂枝榮,舉酒一相送”是希望門人不要放棄科舉,并祝愿門人他日科舉及第,不負所學,施展平生的抱負。(2分)(圍繞“贊賞”、“囑托”“期望”三點并結合具體詩句展開論述即可得分)【鑒賞】這是一首送別詩,作于1059年(嘉祐四年),作者五十八歲,在汴京(今河南開封)任國子監(jiān)直講,奉命編修《唐書》。歐陽秀才名歐陽辟,字晦夫,桂州靈川(今屬廣西)人,據(jù)蘇軾跋此詩語,他此時二十五歲(見《東坡題跋》),曾和弟歐陽簡從梅堯臣學詩?!靶悴拧北局覆拍軆?yōu)異的人,漢代以來曾作為薦舉人員的科目之一,唐初設有“秀才”科,后廢去。這里用作讀書應舉的士人的泛稱?!敖鳌敝杆未衔髀返貐^(qū),在今江西省一帶。此詩同送別親人或朋友的詩不同,是送別門人游江西。這里的“游”兼含游歷和游學兩種意思,它可以長閱歷,增見識,廣交游,是封建社會讀書人及第入仕之前常常要從事的一項活動。歐陽秀才對這次出游充滿了美好的向往,詩人送行,則表示熱切的希望,離情別緒是有的,但在這里已不是重要的東西,所以詩中略而不寫,完全從前者著筆。全詩分作兩節(jié)。前四句先從對方著筆,寫門人歐陽秀才即將啟程出游。詩中用了兩個比喻。首句的“客”即指在汴京作客的歐陽秀才。春風一吹,草木都開始萌芽,歐陽秀才心中也像草木發(fā)芽一樣,產(chǎn)生了出游的愿望?!昂雠c春風動”點出時間?!昂觥弊?、“動”字下得特別精當。春天的花草樹木,往往頭一天看還光禿禿的,第二天卻忽然綻出顆顆新芽來了?!皠印弊植粌H是說萌芽的發(fā)生,還指它在春風吹拂下不斷成長;它一經(jīng)萌芽,不久就要長出枝葉,開出鮮花。出游的念頭也是如此,它一經(jīng)產(chǎn)生,就不斷滋長,變得愈來愈強烈。所以第三句用“又隨”二字緊接轉入下文。由蔭芽而開花,花又被風吹落,飛向天空,歐陽秀才的心,又隨著落花,飛向西江?!拔鹘敝复蠼ㄩL江)下游西段,也就是題中的“江西”。古典詩詞寫落花,常常帶著感傷的情調(diào),此詩寫其飛舉飄揚,卻充滿生機。“西江夢”指想象中即將開始的江西游歷生活。夢境是變幻莫測、飄忽無定的;既可以夢見過去,也可以夢見未來。用“夢”形容游歷生活,可以引起無窮聯(lián)想:使人聯(lián)想到歐陽秀才去江西后的行蹤不定,生活的豐富多樣、難以預測,使人聯(lián)想到他醒里夢里對此日客居京中這段生活——包括作者這次送別在內(nèi)——的回憶;既充滿了對未來的美好憧憬,也包含著對過去的深長懷念,情致綿邈,意味無窮,造語之妙,已臻絕致。這四句比喻新穎貼切,把歐陽秀才游江西之事,完全變成生動的形象描繪,可見作者的才思和藝術創(chuàng)造力。下面六句轉到作者方面,正面寫送別,仍然全用比喻。鳳凰是傳說中的神鳥,據(jù)說它非梧桐不棲,非竹實不食,天下安寧,它才出現(xiàn)。詩中用它比喻歐陽秀才,是說他才華出眾,非常人可比,表達了作者對他的贊賞,同時也是希望他以后能為朝廷建功立業(yè)?!凹覠o梧桐”既是詩人自謙,也是對門人的勉勵,愿他振翅高飛,奮力進取。門人即將遠行,作老師的對他將來的一切非常關心,下面兩句就是對他的諄諄囑咐。桂林指桂樹林,傳說桂樹林是鳳凰棲集之處。《天地運度經(jīng)》說:“泰山北有桂樹七十株……常有九色飛鳳、寶光珠雀鳴集于此。”劉向《九嘆》:“桂樹列兮紛敷,吐紫華兮布條。實孔鸞兮所居,今其集兮惟鸮?!丙[為鳳屬。舊說烏能反哺。晉代束皙《補亡詩?南陔》:“嗷嗷林烏,受哺于子。”此詩即以“烏哺”指烏鴉,是凡鳥,借喻平庸之輩。屈原《楚辭?涉江》:“鸞鳥鳳凰,日以遠兮。燕雀烏鵲,巢堂壇兮?!北扔髻t士遠離,小人竊位,可見鳳凰烏鴉,品類不同,不能共處。此詩“鳳巢”兩句即暗用其意,是要歐陽秀才去江西以后,善自擇居,慎于交友,不要同卑俗之人居處和往來;同時也是獎譽歐陽秀才,說他今后前程遠大,絕非“烏哺”輩所能相比。這是作者的臨別贈言。結尾緊接“桂林”,舉酒相送,以功名相期,補足送別之意?!稌x書?郤詵傳》:“累遷雍州刺史,武帝于東堂會送,問詵曰:‘卿自以為何如?’詵對曰:‘臣舉賢良對策,為天下第一,猶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焙笠蚍Q科舉及第為“折桂”?!盁o忘桂枝榮”,就是要歐陽秀才不要放棄科舉;舉酒相送既是送別,也是祝愿他異日科舉及第,不負所學,施展平生的抱負。在科舉時代,一般讀書人要躋身仕列,只有應試及第一途,所以作者以此作結,鄭重叮嚀,表達了對門人的殷切期待。據(jù)《宋詩紀事》記載,在這次送別后的三十二年,歐陽辟中了1091年(元祐六年)進士,沒有辜負老師的希望?!眷柟逃柧殹浚ㄒ唬?012湖北卷)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后面的題目。(8分)送鄒明府游靈武唐賈島曾宰西畿縣,三年馬不肥。債多憑劍與,官滿載書歸。邊雪藏行徑,林風透臥衣。靈州聽曉角,客館未開扉?!咀ⅰ棵鞲簩h令的尊稱。靈武:即靈州(治所在今寧夏靈武縣)。(1)請概括鄒明府這個人物形象的主要特點,并作簡要分析。(4分)【答案】(1)(4分)詩中鄒明府形象的主要特點是:清正廉潔。三年縣令任滿離去,馬依舊瘦弱,隨身相伴的還是那些書。如今冒雪遠游朔方,前程艱險,單薄的衣衫哪抵得住透骨寒風。正是通過這些細節(jié)的刻畫,展現(xiàn)了鄒明府至清至廉的形象。(2)賈島注重用字推敲,請對第三聯(lián)中的“藏”“透”二字作簡要賞析。(4分)(2)(4分)①“藏”字,運用擬人手法,描繪人行之跡很快便為大雪覆蓋的邊塞雪景,寫景生動,頗有畫意;一個“藏”字,已包含大雪紛飛、道路莫辨、行人稀少等多重意蘊。②“透”字,極為傳神地展現(xiàn)了林間朔風砭人肌骨的穿透力,同時還隱含風急、天寒、衣單等內(nèi)容,富有想象力和感染力。【賞析】曾經(jīng)就任西畿縣縣令,三年下來,馬不生膘。為償還高筑的債臺,只好把佩劍賣了,任滿還鄉(xiāng)時,也僅僅是滿載車書而歸。在山林深居,衣衫單薄簡樸。就住在靈州的一個角落,每日早上可以聽到報曉的號角,平時也沒有什么客人來往。寓意說他曾經(jīng)在西畿縣就任三年,勤于政務,衣食節(jié)儉。以至于馬都沒有長出來肥膘。(更欲指人,沒有貪污腐敗,人為清廉)是為償還高筑的債臺,只好把佩劍賣了(這句話是引自一個古典“《嘉靖寧夏新志》等寧夏地方志作“債多憑劍與”,此從《全唐詩》本”。就跟我們說成語一樣,應該并不是說他真的窮的連劍都賣了。)說明他為官清廉,兩袖清風。所以任滿以后,沒有搜刮民脂民膏,僅有學賦詩書滿車。也只有學賦詩書滿車?。ú恢浪悴凰阏f他胸懷大志,不過有點牽強。)邊雪就可以讓你找不到他的蹤跡,說明他所處的地方比較偏僻,徐風吹來就掀起了他身上的睡衣,說明他衣衫簡樸,沒有什么錦衣華冠。更顯得他,大方,簡樸,不拘小節(jié)。他就住在靈州的一個角落,每天早上可以聽到報曉的號角(說明他還是住在靈州的,不可能是深山老林里面),家里的人客房根本沒有開過,說明基本也沒有什么人來往。向往寧靜以致遠,不理凡塵俗世,清遠脫俗!(二)(2011東城一模)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①一②題。(7丹)送魏萬①之京李頎朝聞游子唱離歌,昨夜微霜初渡河。鴻雁不堪愁里聽,云山?jīng)r是客中過。關城②樹色催寒近,御苑砧聲向晚多。莫見長安行樂處,空令歲月易蹉跎。注釋:①魏萬:詩人李頎的晚輩。②關城:古時指函谷關和潼關。 ①下列對本詩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第一、二句寫詩人清晨送魏萬啟程,“微霜”二字,點明送別是在深秋時節(jié)。 B.第三、四句寫游子魏萬在路途中看到南飛的鴻雁、冷寂的云山,倍感惆悵。 C.“關城樹色催寒近”借樹色的變化表現(xiàn)季節(jié)的變化,好像寒氣是樹色催來的。 D.“御苑砧聲向晚多”與李白的名句“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所寫畫面相近。 ②結合全詩,簡述最后兩句所表達的思想感情。(4分)答案:①B(虛寫,設想魏萬在途中可能遇到的情況)②①不要被長安的繁華熱鬧誘惑,虛度光陰②體現(xiàn)詩人對晚輩的關心愛護和勸勉(三)讀下面這首詞,完成①—③題。(共17分)一剪梅
(南宋)劉克莊余赴廣東,實之①夜餞于風亭束缊②宵行十里強,挑得詩囊,拋了衣囊。天寒路滑馬蹄僵,元③是王郎,來送劉郎。酒酣耳熱說文章,驚倒鄰墻,推倒胡床④。旁觀拍手笑疏狂,疏又何妨,狂又何妨!注:①實之:王邁,字實之,劉克莊好友。②束缊(yùn):捆亂麻做火把。③元:通“原”。④胡床:一種可以折疊的輕便坐具。①下列對詩中語句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束缊宵行十里強”,開門見山寫出連夜行路的情景,緊扣小序中“夜”字。B.“天寒路滑馬蹄僵”,既寫出天氣惡劣、行路之難,又襯托出王邁為人熱情。C.“酒酣耳熱說文章”,酒宴上作者與朋友不話別卻談起文章,作者構思巧妙。D.“旁觀拍手笑疏狂”,旁觀的王邁鼓掌大笑,與作者高談闊論的狂態(tài)相映成趣。①D
“旁觀拍手笑疏狂”是指旁邊有人聽作者與王邁高談闊論而拍掌笑話他們的狂態(tài)。②這首詞下闋的最后兩句抒情很有特點,結合語境試作分析。(4分)②示例:“疏又何妨,狂又何妨!”一句運用了反復、反問的修辭,對那些旁觀者直接表達出作者的堅定態(tài)度,可謂狂上加狂,雄放恣肆,豪情激越。(評分標準:對詩句進行解說2分,結合詩句分析作者情感2分。)③這首詞刻畫了個性鮮明的人物形象,請選擇其中的一個,結合詩句進行分析。(5分)評分標準:結合詩句2分,概括詩人形象2分,分析合理4分,語言有特色2分。)示例(9分)我選擇王邁。友人遠行,且于夜里離去,王邁不顧“天寒路滑馬蹄疆”一直送到風亭。餞行暢飲、談詩論文,王邁的真性情一覽無余。王邁是熱情的,要不然不會選擇在如此艱難的夜晚緊趕慢趕只為送朋友最后一程;王邁是不拘小節(jié),不展小情的,離別之夜沒有“執(zhí)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反之竟然如故友重逢一般大啖酒食。悲傷或許也有,但他卻把它化作酒喝下,化作詩高唱,竟讓人感覺不到一丁點兒傷感,說明他只想帶給友人更美好的回憶。而后,他又展露出更為豪放、疏狂的一面,與友人一起談到興起,無所顧忌,更不理會旁人譏評嘲笑。好一位東床快婿王羲之的形象!王邁之個性世間少見?。ㄋ模╅喿x下面這首唐詩,完成①~③題。(8分)洛下送奚三還揚州孟浩然水國無邊際,舟行共使風。羨君從此去,朝夕見鄉(xiāng)中。余亦離家久,南歸恨不同。音書若有問,江上會相逢。①下列對本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2分)A.首聯(lián)中的“水國”指的是揚州,那里是遙遠的茫茫無涯的水鄉(xiāng),友人從洛陽坐船回去,一路乘風,直抵揚州。B.頷聯(lián)“羨君從此去”一句中的“此”有雙關意味,既指送別友人的“此地”洛陽,又指與友人告別的“此刻”。 C.頸聯(lián)寫揚州與洛陽兩地,一南一北,氣候迥異,風景不同,人情有別,這些差異都是作者深切思念故鄉(xiāng)之由。遺憾不能和你一起南歸。D.尾聯(lián)寫詩人的希望:將來你若給我寫信,我們也許可在江上相見,言外之意是說詩人那時可能也回故鄉(xiāng)了。②下列四首詩寄托的感情,與本詩不相同的一項是(2分)A.君自故鄉(xiāng)來,應知故鄉(xiāng)事。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王維《雜詩》)B.爾從山中來,早晚發(fā)天目。我居南窗下,今生幾叢菊?(陶淵明《問來使》)C.旅泊多年歲,老去不知回。忽逢門前客,道發(fā)故鄉(xiāng)來。(王績《在京思故園見鄉(xiāng)人遂以為問》)D.山中相送罷,日暮掩柴扉。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王維《山中送別》)D項表達了盼友早歸的惆悵心情。③從洛陽到揚州相隔千里,路途遙遠,詩人卻說友人“朝夕見鄉(xiāng)中”,不久就可以見到家鄉(xiāng)。結合全詩簡要分析,作者為什么這樣寫?(4分)友人啟程回故鄉(xiāng),行程雖遠,但歸期有日。詩人運用夸張的手法,極寫友人歸鄉(xiāng)在即,突出了對友人即將歸鄉(xiāng)的羨慕,表達了對故鄉(xiāng)的深切思念。(五)(2016屆海淀二模)本大題共4小題,共20分。閱讀下面詩歌,完成16~19題。永遇樂戲賦辛字,送茂嘉十二弟赴調(diào)辛棄疾烈日秋霜,忠肝義膽,千載家譜。得姓何年,細參辛字,一笑君聽取。艱辛做就,悲辛滋味,總是辛酸辛苦。更十分,向人辛辣,椒桂搗殘堪吐。世間應有,芳甘濃美,不到吾家門戶。比著兒曹,累累卻有,金印光垂組。付君此事,從今直上,休憶對床風雨。但贏得,靴紋縐面【注】,記余戲語?!咀⑨尅垦ゼy縐面:北宋田元均任三司使,曾對人說:“做三司使數(shù)年,強效多矣,直笑得面似靴皮。”翻譯:家先輩們都是具有忠肝義膽的人物,而且他們都稟性剛直嚴肅,如“烈日秋霜”,令人可畏而又可敬。我們祖上從何年獲得這個姓氏?又是怎樣才得到這樣的姓呢?我來細細參詳,認真品味,以博取你聽后一笑吧。我們辛家這個“辛”字,是由“艱辛”做成,含著“悲辛”滋味,而且總是與“辛酸、辛苦”的命運結成不解之緣??!辛者,辣也,這是我們辛家人的傳統(tǒng)個性,而有些人不堪其辛辣,就像吃到搗碎的胡椒肉桂,卻欲嘔吐。
如芳香甜美的榮華富貴,世間縱然有,但從來不到我們辛氏家門。比不得人家子弟們,腰間掛著一串串金光燦爛的金印,何等趾高氣揚!謀取高官顯爵、光宗耀祖之事,就交給你了。從今往后,你青云直上的時候,不必回想今天咱們兄弟之間的這場對床夜語;不過,官場有官場的一套,做大官就得扭曲辛家的剛直性格,那種逢人陪笑的日子也并不好過呢。希望你能夠記起今天我說的這些玩笑話啊。16、根據(jù)詞意,解說“烈日秋霜”的含意。(3分)16.(3分)“烈日秋霜”比喻辛氏家族世代傳承的剛烈正直的精神品格。(意思對即可)17、本詞下闕雖未有“辛”字,卻“辛味”十足,請結合具體詩句分析其所蘊含的“辛味”。(6分)17.(6分)評分要點:(1)結合詩句(2分),(2)具體分析詩句中所含“辛味”(說出一點得2分,說出兩點得4分)示例:下片頭兩句暗寫辛家人剛烈正直、不諂媚權貴,世間榮華富貴從不曾到辛氏家門,語含辛酸,也含有對鉆營之徒的辛辣諷刺;結尾句勸誡茂嘉弟不要玷辱辛家剛直忠義的家風,其中包含對官場諂媚風氣的辛辣諷刺。(意思對即可)18、本詞“戲賦辛字”,妙趣橫生,請任選一個角度對詞之“妙趣”加以賞析。(6分)18.(6分)評分要點:結合詩句、明確角度(如:遣詞造句、表現(xiàn)手法、題材選取、語言風格等,2分),分析準確具體(2分),點明效果(妙趣)(2分)。示例:這首詞以調(diào)侃幽默筆調(diào)戲說嚴肅的家風話題,亦諧亦莊,別具一格。上片細參姓氏“辛”字所含“艱辛、悲辛、辛酸、辛苦”等多重含意,更品出“辛辣”滋味,暗示辛家的剛直家風。下片以送別弟弟的玩笑語既顯兄弟情深,又勸誡弟弟須不忘“烈日秋霜,忠義肝膽”的辛家“千載家譜”。整首詞于家常戲語中見人格操守,正話反說中融道德家風。19、辛氏“忠肝義膽”這種精神品格在我國古代詩文中有很多體現(xiàn),如《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句,辛棄疾以廉頗自比,表達他老當益壯,渴望報效國家的赤誠之心;《蜀相》“三顧頻煩天下計,____________”贊揚了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耿耿忠心;《岳陽樓記》“____________,后天下之樂而樂”句,則反映出范仲淹憂國憂民的高尚情懷。(5分)19.(5分)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兩朝開濟老臣心先天下之憂而憂(書寫正確、規(guī)范、美觀,筆畫不清按錯別字扣分。每空1分,寫錯字、別字或漏字不給分)(六)閱讀下面一首宋詞,完成后面的題目。(8分)水調(diào)歌頭·壬子被召,端仁相餞席上作①辛棄疾長恨復長恨,裁作短歌行。何人為我楚舞,聽我楚狂聲?余既滋蘭九畹[wǎn],又樹蕙之百畝,秋菊更餐英②。門外滄浪水,可以濯吾纓。
一杯酒,問何似,身后名?人間萬事,毫發(fā)常重泰山輕。悲莫悲生離別,樂莫樂新相識,兒女古今情。富貴非吾事,歸與白鷗盟?!咀ⅰ竣俳B熙三年(壬子),辛棄疾奉召赴臨安,在陳端仁的餞行席上賦此詞。②“余既”三句出自《離騷》:“余既滋蘭之九畹,又樹蕙之百畝”“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1)概括“蘭”“蕙”“菊”三種意象的共同內(nèi)涵。(2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蘭、蕙、菊都是花草,在詞中都用來象征詞人高尚、純潔的品格和節(jié)操。(2)指出“聽我楚狂聲”和“富貴非吾事”典故的出處。詞人借它們分別表達了什么情思?(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兩個典故分別出自《論語》和陶淵明的《歸去來兮辭》。前者以楚狂接輿的典故,表達了詞人抗金復國理想無人理解的悲憤;后者以陶淵明自況,抒發(fā)了詞人淡泊名利、潔身自好的情懷?!窘馕觥俊奥犖页衤暋背鲇凇墩撜Z·微子》(新課標《先秦諸子選讀》第一單元第一節(jié)),表達了作者不愿趨炎附勢、屈從權貴的耿介之情;“富貴非吾事”出于陶淵明《歸去來兮辭》(新課標必修5第二單元),意為自己此次奉召赴臨安并不是追求個人營利,并且也不想在那里久留,表明自己的心跡。附【賞析】在我國古典詩詞中,送答之作可以說是多得不可勝數(shù),然而真正能千古流傳的佳作,卻并不多。辛棄疾的這首《水調(diào)歌頭》,就是一首感時撫事的答別之作。宋光宗紹熙三年(1192)初,辛棄疾出任福建提點刑獄。這年底(1193年2月),他由三山(今福建福州)奉召赴臨安,當時正免官家居的陳峴(字端仁)為他設宴餞行,遂慨然而作此詞。此詞上片分兩層,前兩韻是第一層,直接抒寫詩人的“長恨”和“有恨無人省”的感慨。作者直接以“長恨復長恨,裁作短歌行”句開篇,乍看似覺突兀;其實稍加思索,就會明白其深刻的感情背景。由于北方金朝的入侵,戰(zhàn)亂不息,被占區(qū)人民處在金人統(tǒng)治之下,而偏安一隅的南宋小朝廷卻非但不圖恢復,還對主張抗金北伐的人士加以壓制和迫害,作者就曾多次受到打擊。這對于一個志在恢復的愛國者來說,怎么能不為此而感到深切的痛恨呢?如此“長恨”,在“飲餞席上”豈能盡言?所以詞人只能用高度濃縮的語言,把它“裁作短歌行”。“短歌行”,原是古樂府《平調(diào)曲》名,多用作飲宴席上的歌辭。詞人信手拈來,融入句中,自然而巧妙地點明了題面。“長恨”而“短歌”,不僅造成形式上的對應美,更主要的是顯示出那種恨不得盡言而又不能不言的情致?!昂稳藶槲页瑁犖页衤暋币痪?,合用了兩個典故。據(jù)《史記?留侯世家》載,漢高祖劉邦“欲廢太子,立戚夫人子趙王如意”,由于留侯張良設謀維護太子,此事只好作罷,戚夫人因向劉邦哭泣,劉邦對她說:“為我楚舞,吾為若楚歌?!备柚斜磉_了劉邦事不從心、無可奈何的心情。又《論語?微子篇》載,楚國隱士接輿曾唱歌當面諷刺孔子迷于從政,疲于奔走,《論語》因稱接輿為“楚狂”。辛棄疾在這里運用這兩個典故,目的是為了抒發(fā)他雖有滿腔“長恨”而又無人理解的悲憤,一個“狂”字,更突出了他不愿趨炎附勢、屈從權貴的耿介之情。從遣詞造句看,這一韻還妙在用“何人”呼起,以反詰語氣出之,大大增強了詞句的感人力量;而“為我楚舞”,“聽我楚狂聲”,反復詠言,又造成一種一唱三嘆,回腸蕩氣的藝術效果。詞人在直抒胸臆以后,緊接著就以舒緩的語氣寫道:“余既滋蘭九畹,又樹蕙之百畝,秋菊更餐英?!币豁嵢?,均用屈原《離騷》詩句。前兩句徑用屈原原句,只是“蘭”字后少一“之”字,“畹”字后少一“兮”字?!安陀ⅰ本鋭t從原句“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概括而來。蘭、蕙都是香草,“滋蘭”、“樹蕙”,是以培植香草比喻培養(yǎng)自己美好的品德和志節(jié)。而“飲露”、“餐英”,則是以飲食的芳潔比喻品節(jié)的純潔和高尚。作者在這里引用屈原詩句,并用“滋蘭”、“樹蕙”之詞,顯然是為了表達自己的志節(jié)和情操。屈原在忠而被謗、賢而見逐的情況下,仍然堅定地持其“內(nèi)美”和“修能”,執(zhí)著地追求自己的理想,詞人在遭朝中奸臣讒言排擠,被削職鄉(xiāng)居的情況下,依然不變報國之志,表明自己決不肯隨波逐流與投降派同流合污,沆瀣一氣。“門外滄浪水,可以濯吾纓”一句,仍承前韻詞意,從另一個角度表明自己的志節(jié)和操守。這里又用一典?!冻o?漁父》中說,屈原被放逐,“游于江潭”,“形容枯槁”,漁父問他為什么到了這種地步,屈原說:“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是以見放?!睗O父勸他“與世推移”,不要“深思高舉”,自討其苦。屈原說:“寧赴湘流,葬于江魚之腹”,也不肯“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塵埃”。漁父聽后,一邊搖船而去,一邊唱道:“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我足?!币馑际莿袂朴趯彆r度勢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三農(nóng)產(chǎn)品品質(zhì)管理方案
- 數(shù)據(jù)挖掘技術在業(yè)務智能化中的應用作業(yè)指導書
- 2025年青海貨運從業(yè)資格證考試模擬試題及答案大全解析
- 2025年河北貨運從業(yè)資格證考試題技巧
- 2025年保山a2貨運從業(yè)資格證模擬考試
- 2025年遼寧貨運從業(yè)資格證考試資料
- 2025年伊春c1貨運上崗證模擬考試
- 2024年高中語文第四單元第13課宇宙的邊疆課時優(yōu)案1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 粵教版道德與法治九年級上冊2.1.2《政府社會治理的主要職責》聽課評課記錄
- 初中班主任教師工作計劃
- 2025年度數(shù)據(jù)備份與恢復合法委托服務合同
- 《證券法培訓》課件
- 2024年鐵嶺衛(wèi)生職業(yè)學院高職單招語文歷年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大班美術活動:傳統(tǒng)的節(jié)日
- 鞋類代理合作協(xié)議
- 防滑防摔倒安全教育
- 乳腺癌課件教學課件
- 連續(xù)性腎替代治療抗菌藥物劑量調(diào)整專家共識(2024年版)解讀
- 山西省2024年中考物理試題(含答案)
- 2024年廣西區(qū)公務員錄用考試《行測》真題及答案解析
- 健康體檢基礎知識培訓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