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朱熹調息靜坐的方法論和感悟研究,中醫(yī)養(yǎng)生論文摘要:朱熹畢生堅持調息靜坐,借此來幫助自個進學強身。研究朱熹調息靜坐相關內容,不僅有利于完善朱熹理學體系,還可為當代養(yǎng)生提供新思路。本文以文獻收集的方式,對朱熹調息靜坐養(yǎng)生法進行研究,從朱熹靜坐觀的討論、調息靜坐方式方法論研究、調息靜坐感悟研究等三方面進行綜述。本文關鍵詞語:朱熹;調息靜坐;養(yǎng)生;朱熹是繼孔孟之后又一儒圣,是眾學者重點研究對象。近年來,學者們對朱熹的研究,大多具體表現(xiàn)出在其哲學思想方面,對其調息靜坐養(yǎng)生領域涉足甚少。調息靜坐貫穿朱熹一生,不但是其學術方面的重要助力,且對其健康狀況大有裨益。朱熹能獲得如此成就,與堅持調息靜坐密不可分。故重視朱熹調息靜坐方面的研究,不僅有助于完善朱熹理學思想體系;同時,從其儒學思想中挖掘中醫(yī)養(yǎng)生的內容,對指導當代養(yǎng)生亦有重大意義。1、朱熹靜坐觀的討論近年來,部分學者對朱熹靜坐觀進行了分析和討論。劉剛以為靜中常用存養(yǎng)是朱熹的靜坐觀,即克制了釋老主張?zhí)撿o而導致心寂的弊端,又躲避了道南學派強調心養(yǎng)而在身靜誤入歧途的缺陷,并以定-靜-安-慮建構朱熹靜坐觀的方式方法論,牽涉身、心、神、思等各方面,強調全身心的靜養(yǎng);以內涵修養(yǎng)、窮理、篤行建構朱熹靜坐觀的價值論,此三者層層遞進,內涵修養(yǎng)為前提,窮理為基礎,篤行為關鍵[1]。朱熹靜坐觀強調身心同養(yǎng),動靜結合,汲眾家所長,為指導后世養(yǎng)生具有重要意義。李丕洋以為靜坐持敬為朱熹的靜坐觀[2]。作者通過對宋代理學思想的研究,以為靜坐持敬是儒家體認天理的最佳方式,同時以為朱熹提出的存天理,去人欲的主張亦是通過靜坐持敬來實現(xiàn)。陳月對此持一樣觀點,以為靜坐中能夠培養(yǎng)敬畏之心,來到達存天理,去人欲的道德高度[3]。余天泰以為靜心強身是朱熹的靜坐觀[4]。朱熹強調虛心靜慮為窮理之本,靜坐是求學窮理的入門功夫。朱熹中年后身體欠佳,靜坐能助其身體快速恢復,且當代研究表示清楚,靜坐確有消除疲憊,加強抵抗力的作用。王晶等亦持類似觀點,以為強身健體是朱熹晚年的靜坐觀[5]。崔海東以為驅雜念,澈內心是朱熹的靜坐觀[6]。崔海東通過對朱子遺留語錄靜坐無閑雜思慮,則養(yǎng)得來便條暢蓋靜則心虛,道理方看得出等進行參考,以為朱熹是通過靜坐來驅除心中雜念、澄澈內心,在這里基礎上,來體悟圣賢道理。陳立勝亦認同此觀點,同時其還指出靜中可觀天地氣象,明天地萬物之心[7]。梁浩以為閑暇時靜坐是朱熹的靜坐觀[8]。讀書閑暇且靜坐,來心平氣和,則道理日見分曉。朱熹通過親身體悟,深知靜坐重要性,故反復教誨弟子看文字罷,且靜坐。束景南以為,朱熹靜坐觀是隨著他本身對靜坐感悟的逐步加深而不斷發(fā)展的[9]。早期出入fo老時的枯坐觀,到中期由fo轉儒的危坐觀,到后期主靜持敬的靜坐觀,朱熹的靜坐觀隨著其理學進展而不斷完備。綜上所述,當代學者對朱熹靜坐觀的認識或有差異不同,但亦有共同點,即靜坐能夠幫助驅除雜念,明心見性,有助于體悟圣賢道理。從此亦能夠看出,現(xiàn)代學者對朱熹靜坐觀的認識還不夠全面,對于朱熹靜坐觀愈加完備的認識仍待諸學者探尋求索。2、朱熹調息靜坐方式方法論研究針于朱熹調息靜坐方式方法的研究,是確定朱子及其門人調息靜坐規(guī)范化的著手點。顧一凡以為宋儒靜坐皆為危坐,即挺直脊背,背不靠物;同時指出危坐既可見學者恭敬之心,又不至于拘迫難久[10]。朱人求指出儒家靜坐分為止、定、靜、安、慮、得六個層次;從朱熹言語無事靜坐,有事應酬,隨自個身心運用中得出:用靜坐無法來概括朱熹靜坐方式方法最為恰當[11]。對此,龔欣瑜持有類似觀點,以為儒家靜坐講究自然二字[12]。史甄陶總結儒家靜坐法:儒家學者踐行靜坐,注重靜坐對內心的啟發(fā)感悟,而對靜坐的姿勢、時間、環(huán)境等反不強求[13]。胡勇基于楊儒賓對朱熹的研究,以為朱熹靜坐方式方法有下面特色:一是不十分強調坐姿;二是不著重強調特殊時間地點;三是靜坐目的是希望不要閑思量,收斂身心,但如有雜念起,暫且擱置,不要強硬斷絕;四是支持靜坐能夠用正思量的方式;五是靜坐是格物窮理的輔助工具[14]。葛榮晉以為,朱熹所提倡的半日靜坐,半日讀書是其篤行的調息靜坐方式方法[15]。同時指出靜坐、讀書缺一不可,此二者是進學的根基、明理的階梯、見性的法門。吳震講究朱熹靜坐方式方法后指出,朱熹靜坐與fo老的靜坐迥然不同,同時以為朱熹特別反對fo道那種枯坐行為,以為那是死坐,心都死了,坐著有甚意義;并且從朱熹所著(調息箴〕判定出朱熹靜坐與調息是同時進行的,靜中有動,動靜相合,身心皆養(yǎng),相比fo道那種枯坐高明甚多[16]。同時林書立以為(調息箴〕是朱熹修習調息靜坐方式方法的總結,是一種基于靜坐基礎上的呼吸靜功,靜坐調息本為一體,二者不可獨立存在[17]。黃柏翰指出,朱熹的靜坐方式方法師承李侗,即默坐澄心,強調夜氣的存養(yǎng)[18]。夜氣講以為:入夜至平旦期間,未與外界接觸,此時易產生清明純凈之氣,良知最易呈現(xiàn)。故黃柏翰以為朱熹常在夜間靜坐,以求體驗未發(fā)是何氣象。馬寄通過對杜鵑夜語典故的研究,以為朱熹慣于夜間靜坐,內涵修養(yǎng)夜氣,體認天理[19]?;趯χ祆湔{息靜坐方式方法論的研究能夠得出:靜坐是進學窮理的一大助力,主要重視內心的內涵修養(yǎng)及感悟,對外界環(huán)境要求不高;調息靜坐本就一體,靜坐時要進行調息,調息在靜坐的基礎上才能進行。朱熹獨特的調息靜坐理念,始于儒學,助于名師,成于持敬的態(tài)度,悟于數(shù)十年如一日的堅持。3、朱熹調息靜坐感悟研究感悟源于實踐,朱熹調息靜坐感悟是其實踐的產物。調息靜坐貫徹朱熹一生,朱熹對調息靜坐感悟特別深入。文必方將朱熹所提及的動容貌,整思慮視為靜坐時的基本要求,以為貌不恭敬,則怠慢之心生矣[20]。魏立明通過對朱熹著作(延平答問〕的研究指出,靜坐能夠培養(yǎng)夜氣,使人充塞浩然之氣,助于內涵修養(yǎng);又助于靜心專一,利于體認天理[21]。蘭宗榮指出,朱熹受李侗灑落氣象的影響,通過靜坐,能夠體認心與理一[22]。韓國學者李承煥精研朱熹靜坐后以為,未發(fā)是一種思慮未萌而知覺不昧的特殊狀態(tài)[23]。劉雪紅等研究朱熹靜坐實踐后指出,純粹靜坐容易陷入fo老的誤區(qū),為區(qū)分儒家與fo老的靜坐,用敬替代靜則更為恰當,敬貫穿動靜,同時以靜為主,強調在靜坐時重視內涵修養(yǎng),與fo老枯坐進行區(qū)分[24]。張俊詳解朱熹言語吾儒萬理皆實,釋氏萬理皆虛后指出,儒學乃學問正統(tǒng),批判釋氏為虛妄之學[25]。李尾咕從朱熹言語靜則察其敬與不敬不敬之靜坐則會淪為坐如尸,立如齊的境地指出,靜中能否持敬,是區(qū)分儒釋兩家靜坐的關鍵[26]。彭朝政通過研究朱熹調息靜坐,得出結論:儒家靜坐講究動靜相融,有事即應事,并非棄事絕物以靜,憑此將儒家靜坐與道家虛靜、fo家枯靜劃清界線[27]。王愛紅亦認同朱熹后期用持敬取締靜坐,同時以為,朱熹將靜坐視為到達無欲境界的基本功夫[28]。錢穆對此亦有研究,以為無欲故靜是朱熹通過調息靜坐實踐感悟而出,是對滅人欲主張的最好總結[29]。李月芳以為,主敬是實現(xiàn)存理滅欲的唯一途徑,而靜坐是實現(xiàn)主敬的最佳方式[30]。梁麗萍以為,靜坐是實現(xiàn)朱熹存理滅欲主張的最佳方式方法,希望人們去切實靜坐,克己私欲,皆達體認天理之境界[31]。崔玉軍通過研究陳榮捷眼中的朱熹,以為讀書、靜坐應視為一件事,且靜坐內涵修養(yǎng)后即須躬身踐行,此乃明辨儒家篤行之旨[32]。任淮南精研朱熹后以為,于靜中操持內涵修養(yǎng),是實現(xiàn)持敬與窮理統(tǒng)一的最佳方式[33]。李春蕾研究朱熹理氣論發(fā)現(xiàn),理就是太極,是靜止的;氣是運動的,然理氣一體,故理也是相對運動的[34]。劉蓉從朱熹話語靜坐非是要如坐禪入定,繼絕思慮今講主靜然亦非棄世物以求靜中指出:有事則須應事,不成盡管靜坐休,借此將儒家靜坐與fo老靜坐區(qū)分開來[35]。錢穆亦指出:朱熹以白的虛靜來講明儒家之靜,呈現(xiàn)知覺炯然不昧的狀況;以黑的虛靜來形容釋老之靜,是種萌然皆無知覺的狀態(tài)[29]??偠灾?,對朱熹靜坐感悟的研究,諸學者大多從朱熹著作、文字方面入手。在筆者看來,學者們還需通過本身實踐,修習靜坐,去用心感悟,求得與朱子感悟上的共鳴,才能對朱熹調息靜坐感悟有更深層次的認識。由上可知,當代學者對朱熹調息靜坐的研究,多從其理學、與fo老靜坐相比照、存理滅欲等方面闡述,并沒有能系統(tǒng)化概述其調息靜坐的養(yǎng)生理念。筆者以為,朱熹調息靜坐養(yǎng)生內容特別豐富,要全面深切進入探尋求索其調息靜坐的養(yǎng)生理念,應從其調息靜坐的方式方法、感悟等方面上升到理論層面,以為后來研究朱子者提供參考和借鑒。以下為參考文獻[1]劉剛.靜中常用存養(yǎng)朱熹靜養(yǎng)觀論析[J].貴陽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20,15(4):92-97.[2]李丕洋.靜坐持敬──朱熹理學思想中之氣功精蘊[J].中國氣功科學,1996,12(7):36-37.[3]陳月.朱熹持敬思想探究[D].沈陽:沈陽師范大學,2021.[4]余天泰.朱熹養(yǎng)生思想討論[J].中醫(yī)藥通報,2021,15(5):42-44.[5]王晶,閆紅衛(wèi).儒家持靜修養(yǎng)理論的深度闡釋[J].山東社會科學,2020,12(12):59-63.[6]崔海東.朱子靜坐工夫略論[J].深圳大學學報,2020,29(5):45-49.[7]陳立勝.靜坐在儒家修身學中的意義[J].中國儒學,2021,36(4):1-25.[8]梁浩.朱熹論氣功[J].當代養(yǎng)生,2020,24(5):10-11.[9]束景南.朱子大傳[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21:50-323.[10]顧一凡.論fo教禪定與儒家靜坐工夫之異同[J].貴州文史叢刊,2021,4(1):45-53.[11]朱人求.養(yǎng)得靜氣成圣賢儒家的靜坐養(yǎng)心法[J].中醫(yī)健康養(yǎng)生,2021,12(6):28-29.[12]龔欣瑜.宋明理學靜坐修習及其當代教育啟示[D].南昌:江西師范大學,2018.[13]史甄陶.東亞儒家靜坐研究之大概情況[J].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2018,2(2):347-374.[14]胡勇.略論陽明心學視域中的靜坐功夫兼與朱熹的靜坐論思想比擬[J].孔子研究,2020,6(2):59-67.[15]葛榮晉.朱熹主靜思想的當代詮釋[J].政學刊,2018,12(4):14-16.[16]吳震.身心技法:靜坐試析朱子學的修養(yǎng)論[J].朱子學刊,2000,11(1):206-224.[17]林書立.朱熹(調息箴〕詮釋[J].武當,2020,12(7):54-55.[18]黃柏翰.朱子的靜心之道從(延平答問〕對夜氣的討論談起[J].朱子學刊,2020,23(1):158-173.[19]馬寄.理一分殊朱熹從fo轉儒內在機理探微[J].朱子學刊,2020,23(1):128-137.[20]文必方.論程朱主敬的工夫和境界[J].嘉應大學學報,1997,12(4):7-10.[21]魏立明.朱熹主敬講經過研究在修養(yǎng)工夫演進背景下的考察[J].玉溪師范學院學報,2005,12(8):61-64.[22]蘭宗榮.論李侗的灑落氣象及其對朱熹的影響[J].上饒師范學院學報,2020,6(1):70-75.[23]李承煥.朱熹未發(fā)概念之道德心理學含意探析[J].黑龍江社會科學,2020,6(2):1-6.[24]劉雪紅,李靜.朱熹主敬講探微[J].群眾文藝,2018,24(8):162-163.[25]張俊.朱熹思想與fo教關系[J].船山學刊,2007,4(4):111-113.[26]李尾咕.朱熹的養(yǎng)生思想與實踐[J].湖州師范學院學報,2020,5(1):58-62.[27]彭朝政.朱熹居敬的修養(yǎng)工夫[D].重慶:西南政法大學,2021.[28]王愛紅.從主敬思想看朱熹的主體修養(yǎng)論[J].湖南農業(yè)大學學報,2008,6(3):21-22.[29]錢穆.錢賓四先生全集[M].臺灣:聯(lián)經出版事業(yè)股份有限公司,1998:405-473.[30]李月芳.朱子持敬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屆山東省菏澤市高三10月期中考-政治試題(含答案)
- 中醫(yī)專長培訓定制班一學員協(xié)議書
- 2024年河北省中等職業(yè)對口升學中職英語真題(解析版)
- 2025年泰安貨運從業(yè)資格證試題及答案
- 脊柱外科相關知識
- 2025年份第二季度職業(yè)柔道俱樂部寢技專家訓練器械維護協(xié)議
- 工程售后服務協(xié)議書
- 股權轉讓附條件協(xié)議
- 二零二五版房屋合租協(xié)議
- 建設加油加氣加氫充電一體站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寫作模板-拿地申報
- 汽車吊接地比壓計算
- 外架搭設懸挑板上方案
- 綠化機具操作標準作業(yè)規(guī)程
- 喜利得抗震支架解讀ppt課件
- 基于單片機的環(huán)境監(jiān)測系統(tǒng)PPT演講
- 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評價量表完整版
- 食堂加工流程圖(3)
- 三相異步電動機
- 喜慶中國風十二生肖介紹PPT模板
- YKK、YKK-W系列高壓三相異步電動機
- 溝槽管件尺寸對照表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